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初步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郑文静[1](2021)在《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工具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国家卫生城市是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起并评选的代表区域卫生环境及健康水平的国家级优秀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中国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主要围绕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开展城市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现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城市组织管理水平、群众健康素质水平等方面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如何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开展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判断政策的预期效果是否得到实现,从而能有依据的对政策执行进行有效的调整,保证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一直是国内学者探讨的重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实施评估属于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范畴。公共政策评估是通过选择科学的评估工具促进政策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有效评判政策价值,以决定该项政策是否延续、改变或者终结,提高政策执行质量。目前有关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比较体系化的分类框架是德国学者韦唐(Evert Vedung)在1997年提出的,包括效果模式、经济模式和职业模式三大类,效果模式又分为了目标达成模式、附带效果模式、结果-无目标模式、系统单元-综合评估模式、顾客导向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其中“顾客”导向模式定位于政策的目标群体,目的是得出“顾客”(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看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30年来,国内学者从各地创建经验、方法研究、政策效果等方面开展了多方面的探索,评价的重点大多是基于国家卫生城市政策的效果评估模式,围绕政策制定者或者政策执行者的视角,对政策效果的客观结局指标进行评估,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但从政策覆盖人群的角度,对国家卫生城市居民实际获得方面的测量,缺乏系统的评估方法和工具。目标群体的态度对于公共政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居民获得感评估是中国对“顾客”导向模式下公共政策评估的全新尝试和探索。获得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民众需求的满足状况,强调的是因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获得,以及利益得到维护和实现之后而产生的一种认知和情绪体验。“获得感”一词最早由习近平在2015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讲话中提出,“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从此,获得感成为衡量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居民获得感评价强调目标群体的关心、期望和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体现了民主和参与。居民的价值标准是以个人利益为准,居民个人价值的多元化难以形成对政策总的看法,因此,获得感模式不能成为评估的唯一模式,但可以对客观评估起很好的补充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从国家卫生城市政策覆盖人群的角度,构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评估工具并进行应用研究,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提供科学可靠的测量工具。研究方法:1.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理论框架的建立收集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利用文本量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基于公共政策运行的政策周期理论,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国家卫生城市政策的时间演变规律,以及不同政策阶段的政策目标和评估重点,同时结合公共政策居民获得感的概念和内涵,从居民获得感的角度,建立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的理论框架。2.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工具的研制基于前期构建的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针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实施的主要措施,利用量表开发的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政策分析、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个人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和离散趋势法、临界比值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等定量的研究方法,确定量表的条目内容;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量表的维度;利用信度效度评价的方法,从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以及内容效度、表面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等结构效度的评价方法,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评价。最终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对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进行评估的量表,包括居民对政策措施认可程度的评估量表、居民对政策环境感知程度的评估量表和居民对政策实施效果满意程度的评估量表三方面,为后期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客观测量提供信度和效度良好、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工具。3.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应用研究利用前期编制的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量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选取61个国家卫生城市,从居民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措施的认可程度、建成环境的感知程度和政策实施的满意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从回收问卷合格率、问卷完成时间、问卷内容设置合理性等方面对量表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快速评估,初步了解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现状,同时采用多元多水平模型,从城市水平和个体水平两个层次探讨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共纳入1989年以来国家卫生城市相关的政策文本119份,包括通知、规划纲要、决定、通报、意见、行动6种类型。基于公共政策运行周期理论,通过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卫生城市自1989年开始实施以来,经历了以政策规划和内容调整为主的政策制定阶段、以命名和复审为主的政策执行阶段、以政策评价和再次定位为主的政策结果阶段,因此对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评估,应该是包括以上三个阶段的全运行周期的评估。基于此,本研究界定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政策规划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内容的认可程度;第二个方面是政策执行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建成环境的感知程度;第三个方面为政策结果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实施的满意程度。2.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工具的编制本研究编制的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量表包括居民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内容的认可度评价量表、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建成环境的感知度评价量表和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实施的满意度评价量表三方面,其中认可度评价量表包括4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感知度评价量表包括5个维度共计22个条目,满意度评价量表包括4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信度评价方面,认可度评价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95,感知度评价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0.876,满意度评价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0,均大于0.8。各个量表维度方面,除了感知度量表城市基础功能(条目数=3;Cronbach’s a=0.593)、城市环境卫生(条目数=4;Cronbach’s a=0.533)、城市社会便利(条目数=2;Cronbach’s α=0.402)的Cronbach’s a系数小于0.6外,其他的量表不同维度的Cronbach’s a系数均超过0.65。利用Spearman-Brown分半系数计算两部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认可度评价量表、感知度评价量表和满意度评价量表的Spearman-Brown分半系数均大于0.7。效度评价方面,研究结果显示三个量表均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三个量表提取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均大于50%,除必要性评价量表中条目“A6.1垃圾分类收集”的因子负荷小于0.4,其他量表条目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4。路径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三个量表中所有的参数的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个量表均没有出现路径系数小于0.32的条目,且大部分条目的路径系数均大于0.5。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显示,三个量表的拟合优度指数均处于理想值范围内。3.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应用研究本研究共纳入2465份有效的调查问卷,回收问卷的合格率为89.4%,调查对象的平均答题时间为9.5分,94.08%的调查对象认为该问卷问题清晰,容易理解。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的总分为231.15±32.45分,居民对国家卫生城市获得感评价的认可度得分、感知度得分和满意度得分依次为88.01±9.35分、73.99±16.45分、69.14±13.24分。将各个得分按照标准分转换后,结果显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中,认可度评价得分最高,为85.02分,其次为满意度评价得分,为61.42分,感知度评价得分最低,为59.08分。居民获得感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本研究在两水平随机截距的方差成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多元多水平模型,从城市水平和个体水平两个层次对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拟合空模型结果显示,认可度得分、感知度得分和满意度得分的变异在个体水平和城市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纳入解释变量后的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认可度评价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学历、性别、年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自评健康状况良好;感知度评价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可吸入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住类型为新型综合社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自评健康状况良好;满意度评价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可吸入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住类型为新型综合社区、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研究结论:1.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理论框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规划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内容的认可程度;二是政策执行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措施落实和政策建成环境的感知程度;三是政策结果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实施的满意程度。2.本研究编制的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良好,量表内容清晰、可接受度高,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强,可以对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进行有效的测量。3.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总体得分相对较高,其中居民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内容的认可度得分最高,其次是政策实施的满意度得分,得分最低的是居民对政策建成环境的感知度得分。4.城市水平的影响因素方面,可吸入细颗粒物浓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对居民对城市建设环境的感知度和满意度影响较大;个体水平影响因素方面,居民居住的社区类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自评健康良好对居民的认可度、感知度、满意度评价都有不同的影响,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仅对居民的认可度评价有影响。

任波[2](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高云嵩[3](2021)在《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城市高密度的居住模式,改变了传统熟人社会的交往行为模式;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居民的社会交往呈现虚拟化趋势;新生群体在快节奏生活方式影响下,参与社会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日渐减弱。人际交往淡漠的社会现象影响下,社区公园作为社区生活圈核心的公共空间,对于居民的邻里相处、社会交往、生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公共资源高效、公平共享,构建和谐、安全社区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潼关县城为实例,在交往行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与归纳解析,获悉居民对于城市社区公园的需求向往和使用评价,探究城市社区公园在建设、使用中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制定能够促进人际交往的城市社区公园优化思路及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其他地区城市社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首先,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收集和梳理国内外关于交往行为、空间与行为、城市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和使用评价的文献资料、政策文件、实践案例等相关资料,界定交往空间与社区公园的概念内涵。综述交往行为理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生活圈理论等理论方法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指导本次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的确定。其次,通过调查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中使用者的活动行为,分析不同群体的交往行为特征,辨析居民交往行为的演化历程及驱动机制,探索交往行为与城市社区公园的互动关系。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基于交往需求的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使用评价模型,解析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特征以及使用人群与社区公园的时空分异特点,并归纳总结现存问题,探索现有“空间供给”和“空间需求”的内在矛盾关系。最后,基于调查评价结果和现存问题,提出促进人际交往行为的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优化思路、优化原则、优化目标和优化策略,建立城市社区公园优化体系。同时,从路径、形态、功能、尺度、景观和设施六个方面提出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具体优化策略与建议。

王会玲[4](2021)在《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研究 ——以济南市H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根基地位愈加重要,作为党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社区工作者在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就城市社区来说,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域治理现代化,其能力状况与建设直接决定着城市社区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因此,提升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能力、建设一支适应市域治理现代化要求的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已有的能力模型和能力词典,通过政策、文献和实践三个视角,梳理与城市社区工作者相关的能力指标。在政策文件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以济南市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初步确定了能力指标体系,编制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最终保留36个能力指标,建立了包括4个维度36项指标在内的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模型;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能力模型的效度进行了验证,心理测量学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为开展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根据能力理论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通过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具体分析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具备情况,并对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水平进行显着性差异分析,得出了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下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优势以及能力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导致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不足的成因,具体包括教育培训不完备、绩效考核缺少社区书记/主任、职业发展不通畅、薪酬策略水平模糊以及工作准入与资源下沉机制落实难五个方面。最后在能力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能力不足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在发挥现有城市专职工作者能力优势的基础上,从科学规划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城市社区两委书记/主任绩效考核主体作用、优化职业发展环境、保持薪酬一致性与稳定性、落实工作准入与资源下沉机制五个层面探究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提升路径,力图通过对当前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能力研究,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路径方向。

潘敏[5](2021)在《城市社区多主体治理协同度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济南市J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治理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低。随着我国步入社会主义新世代,复杂的经济社会情况给社区治理的增加了难度,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趋势日渐显现,各主体利益诉求也越发多元化,原来由政府单一解决社区治理问题、提供社区服务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社区居民的需求,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新格局才是社区治理的必由之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各社区治理主体协同共治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城市社区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关键在于协同,而协同的程度可以通过方法进行衡量。本文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构建了能够衡量治理协同度的城市社区多主体治理协同度的分析模型,以此为依据,对济南市J社区的协同治理现状、需改进的问题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寻求提升城市社区多主体治理协同度的策略。当前,J社区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主要包括社区党组织、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和物业六大主体。首先,本文在阐述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治理、城市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公共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参考,引入了城市社区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的概念以及此系统囊括的要素,确定了系统包含的治理主体、作用客体客体、信息平台、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在内的城市社区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其次确定了包括主体参与度、客体发展度、信息共享度、机制完善度、环境促进度作为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协同度测度实证结果,发现J社区多主体治理处于不协同状态,存在治理主体参与度不高、协同治理机制不顺畅、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试图为城市社区多主体协同共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薛璟璟[6](2021)在《智慧社区建设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技术也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为主的网络技术,颠覆了当今时代人们的所有日常生活。智慧城市体系建设给现代人们的城市日常生活方式提供了全新的城市信息沟通体验。加强社区的智慧化体系建设,为社区内的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谐的社区生活和居住环境条件,也间接的促进我们的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地持续发展。通过覆盖社区内的各种与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资源,再进行远程自动化地传输、及时公开发布,实现信息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实时共享,进一步实现社区内城镇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七大日常生活信息网络化、智能化,为我国亿万城镇居民日常生产工作、生活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愉悦的工作条件和居住环境,让我国亿万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加幸福、安全、和谐、文明。智慧社区的评价研究是智慧社区研究的一部分,也是智慧社区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对智慧社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整理和归纳,期望能够对智慧社区的建设起到更好的指导和参考作用。首先文章通过借鉴国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并结合我国社区建设的特色和现阶段任务,初步确定了智慧社区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其次通过德尔菲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进行修正并确定指标体系各项因子的构成,形成最终的智慧社区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相关理论,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和一系列相关的技术手段确定指标体系中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智慧社区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所构建的智慧社区评价体系,选择合肥市为实例,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合肥市的4个行政区域下的185个社区进行客观测评,并针对测评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邓彩霞[7](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唐茜[8](2021)在《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当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并已成为社会问题。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会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三分之一。而社区公园作为老年人日常活动较为频繁的场所,其适老性建设和研究均不足。因此,如何打造适老性景观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将重点进行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并构建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本文利用案例剖析、文献归纳、SPSS25.0统计软件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包含安全性、舒适便捷性、观赏性、易于交往性4个准则层和16个指标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发放专家问卷确定各指标权重,在一级因子中,安全性权重最高,为0.576,舒适便捷性、观赏性和易于交往性依次随后。在二级因子中,园路安全无障碍权重(0.230)最高;最后,引入灰色评价法,详细阐述评价原理和步骤,建立了以灰色层次分析法为评价方法的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体系,同时以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为例,证实了该体系的科学性和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评价模型,采用灰色评价法对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横河公园总评价分数为3.075,处于4个评价等级中的第3等级;馒头山社区公园总评价分数为3.164,处于第2等级。馒头山社区公园的结果要优于横河公园。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这两个公园在安全性上均表现较好,但也存在适老性设计不足、养护管理不足和主题文化缺失等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构建了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体系。(2)靠近主干道、方便居民通行来往的平地型社区公园更能吸引居民。(3)不同老年人群体对社区公园景观需求具有差异性。最后,提出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和公园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积极探索适老性景观设计方法和技术,为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的改造和建设提供较全面的指导。

张一丹[9](2021)在《基于老年人感知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和增长最快的国家,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这一新的重要国情,我国不得不采取有效的养老方式以面临这种严峻的困境。伴随城市化加速与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流动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又因为市场化的养老机构发展有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势突出,这种综合型养老模式既能让老年人享受在自己喜欢的家庭氛围中,又可以获得社区平台的照顾。因此,社区居家养老将成为满足绝大多数老人需求的养老方式,提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呼声便日益强烈。太原市人口老龄化水平已超过全国人口老龄化平均水平,且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显着,面临着更大的养老压力。而太原市于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太原市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丰富我国城市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总结。本文以太原市为调查城市,去探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化办法,尝试将服务质量管理理论运用于养老服务的研究中,基于该理论下的SERVPERF评价模型和社区居家养老实际发展状况,选取了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作为老年人感知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评价维度,之后设置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合理提出自己的假设,探讨这四个维度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总体质量的影响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太原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数据,对此样本数据进行了一系列实证分析,最终得出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和移情性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总体质量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证明了假设成立。最后,将本文研究结果加以应用,根据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高低,分别提出优化太原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包括提升服务队伍建设,优化适老设施配置,完善相关保障机制以及开发和完善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本文立足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研究,将工商管理学领域的服务质量理论适应性调整后应用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分析,在丰富相关养老服务领域研究的同时,也能对现实中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推动其向更加规范化和均衡化的方向发展。

郭彩霞[10](2021)在《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山西省S县六个集镇社区应对新冠疫情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单位,当危机发生时,社区往往是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并进行应对的组织,新冠疫情背景下,社区是防灾减灾、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疫情以来,暴露了社区诸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弱点和存在的不足,以应急处置为重心的传统社区应急管理,难以有效应对各类风险灾害的冲击。在此背景下,研究社区应急管理,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韧性社区,对于筑牢社区安全防线、改进当前应急管理现状、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关于社区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与农村社区,忽略了介于两者之间的集镇社区,论文着眼于集镇社区,分析集镇社区当前应急管理现状,在学者相关研究与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应急指标体系,对S县集镇社区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并提出合理建议以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论文以S县六个集镇社区为例,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公民社会理论与韧性社区理论,在对集镇社区与应急管理等相关概念界定清楚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包括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与综合评价来评估S县六个集镇社区应急管理现状,通过综合评估的实证分析验证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同时通过实地调研与评估分析确定当前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短板与不足之处,发现当前集镇社区在应急管理能力表现不佳的原因是社区领导力不足、不能有效整合社区应急资源、队伍专业化低、居民危机意识不足等。通过研究,针对集镇社区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拟提出如下建议:建设韧性社区、加强基层党建发挥两委合力以提高社区领导力、通过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社区防控、培育社区应急文化提高群众应急能力等对策。下一步的研究可以继续细化社区的类型,分析新旧社区、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应急能力指标体系与其他评估方法。

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初步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工具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背景
        1.1 国家卫生城市的发展历程
        1.2 国家卫生城市评估的理论支撑
        1.3 公共政策的居民获得感评估
        1.4 国家卫生城市评估的研究现状
    2.研究目的
    3.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的建立
        3.2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工具的研制
        3.3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应用研究
    4.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的建立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和内容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资料来源
        3.3 政策文本纳入和排除标准
        3.4 政策文本分析方法
    4.研究结果
        4.1 国家卫生城市相关政策文本基本情况
        4.2 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内容分析
        4.3 国家卫生城市政策文本文献计量学分析
        4.4 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工具分析
        4.5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的建立
    5.讨论
        5.1 国家卫生城市政策主题的时间演变规律
        5.2 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工具的时间演变规律
        5.3 基于政策周期理论的国家卫生城市政策目标
        5.4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5.5 研究的创新性
第二部分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工具的研制
    1.理论依据
    2.研究目的和内容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样本量的确定
        3.3 调查方式
        3.4 量表编制的方法
        3.5 统计分析方法
        3.6 质量控制
    4.结果
        4.1 问题库的产生
        4.2 构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条目池
        4.3 条目筛选和量表的信度、效度评价
    5.讨论
        5.1 量表的编制
        5.2 量表的信度评价
        5.3 量表的效度评价
        5.4 量表的使用建议
        5.5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5.6 研究创新性
第三部分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应用研究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和内容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内容
        3.3 样本量的确定
        3.4 资料来源
        3.5 数据处理
        3.6 统计分析方法
        3.7 质量控制
    4.研究结果
        4.1 问卷的适用性评价
        4.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3 调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情况
        4.4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基本情况
        4.5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总体获得感影响因素的两水平模型分析
        4.6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认可度评价影响因素的两水平模型分析
        4.7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感知度评价影响因素的两水平模型分析
        4.8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的两水平模型分析
        4.9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影响因素的三元三水平模型分析
    5.讨论
        5.1 量表实施的可行性
        5.2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基本情况
        5.3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5.4 研究小结
        5.5 研究的局限性
        5.6 研究的创新性
全文总结
    1.研究结论
    2.研究的创新性
    3.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公共政策居民获得感评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二元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4.7 本章小结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4 本章小结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1.1 指标选取
        7.1.2 数据来源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7.2 实证分析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7.4 讨论与启示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8.1.1 指标选取
        8.1.2 数据来源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8.2 实证分析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8.4 讨论与启示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3 研究不足
    9.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交往行为
        2.1.2 社区公园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交往行为理论
        2.2.2 空间—行为互动理论
        2.2.3 “生活圈”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3.3 综述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现状认知及使用评价
    3.1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现状基础认知
        3.1.1 现状基础概况
        3.1.2 现状人口特征
        3.1.3 现状社区公园
    3.2 基于交往需求的社区公园使用评价模型构建
        3.2.1 评价模型的构建基础
        3.2.2 指标体系的评价对象
        3.2.3 指标体系的构建准则
        3.2.4 指标体系的层级框架
        3.2.5 指标体系的要素构成
    3.3 基于交往需求的社区公园使用评价分析
        3.3.1 社区居民交往需求评价
        3.3.2 社区公园空间使用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交往行为特征解析
    4.1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时空分布特征
        4.1.1 调查方法
        4.1.2 时间分布
        4.1.3 空间分布
    4.2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行为偏好特征
        4.2.1 基本使用
        4.2.2 活动偏好
        4.2.3 行为模式
    4.3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人口属性特征
        4.3.1 交往行为的调查结果
        4.3.2 交往行为的内在动机
        4.3.3 交往行为的心理特点
        4.3.4 交往行为的群体差异
        4.3.5 交往行为的特征总结
    4.4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影响演化趋势
        4.4.1 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
        4.4.2 交往行为的演化趋势
    4.5 本章小结
5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5.1 社区公园的问题研判
        5.1.1 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失衡,交往空间的服务效益低下
        5.1.2 社区公园的空间品质较差,交往活动的体验满意度低
        5.1.3 社区公园的空间功能单一,多元人群的交往活动受阻
        5.1.4 社区公园的空间特色不足,交往场所的文化魅力不足
    5.2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思路
        5.2.1 优化思路
        5.2.2 优化重点
    5.3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原则
        5.3.1 均等通用原则
        5.3.2 便捷访问原则
        5.3.3 互动包容原则
        5.3.4 在地适宜原则
    5.4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目标
        5.4.1 成长性的社区生态
        5.4.2 无界化的交往空间
        5.4.3 情景式的场所体验
        5.4.4 高品质的服务供给
        5.4.5 在地性的景观风貌
    5.5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5.5.1 路径优化——促进交往发生
        5.5.2 形态优化——增加交往频率
        5.5.3 功能优化——满足交往需求
        5.5.4 尺度优化——提升交往体验
        5.5.5 环境优化——增添交往乐趣
        5.5.6 设施优化——完善交往服务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潼关县城社区居民交往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二: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空间环境使用满意度专家打分表
致谢

(4)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研究 ——以济南市H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本分析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社区及其治理
        2.1.2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
        2.1.3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能力理论
        2.2.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第3章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 研究设计
        3.1.1 政策文本分析
        3.1.2 文献分析
        3.1.3 半结构化访谈
        3.1.4 问卷预试
    3.2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模型的建立
        3.2.1 项目分析
        3.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3.2.3 信度检验
        3.2.4 模型的提出
    3.3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模型的检验
        3.3.1 人口统计学样本情况
        3.3.2 信度检验
        3.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第4章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现状分析
    4.1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现状
        4.1.1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具备情况
        4.1.2 城市社区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水平差异分析
        4.1.3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现状总结
    4.2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不足的成因
        4.2.1 教育培训缺少统筹规划
        4.2.2 绩效考核缺乏社区书记/主任主导作用
        4.2.3 职业发展不通畅
        4.2.4 薪酬策略水平模糊
        4.2.5 工作准入与资源下沉机制落实难
第5章 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提升的路径
    5.1 科学规划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教育培训
        5.1.1 统筹设计教育培训
        5.1.2 全员培训与个性化培训相结合
    5.2 充分发挥社区两委书记/主任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
        5.2.1 强化社区两委书记/主任的绩效考核主体和辅导师作用
        5.2.2 做好绩效考核结果反馈
    5.3 优化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业发展环境
        5.3.1 明确人事关系
        5.3.2 拓宽职业发展渠道
    5.4 保持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薪酬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5.4.1 保持薪酬的内部一致性
        5.4.2 保持薪酬的稳定性
    5.5 落实城市社区工作准入与资源下沉机制
        5.5.1 制定落实工作准入清单
        5.5.2 积极推动管理服务资源下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评估调查问卷
附录二: 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访谈情况表
附录三: 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访谈提纲(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用)
附录四: H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访谈提纲(区民政局、街道办等用)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城市社区多主体治理协同度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济南市J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城市社区协同治理
        1.2.2 协同度评价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社区
        2.1.2 城市社区治理
        2.1.3 城市社区治理多主体
        2.1.4 协同治理
        2.1.5 协同度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治理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社区多主体治理协同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社区多主体协同治理系统分析
        3.1.1 系统要素分析
        3.1.2 系统特征分析
    3.2 城市社区多主体治理协同度测算模型构建
        3.2.1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3.2.2 系统协同度模型
        3.2.3 系统的协同度形态
    3.3 城市社区多主体治理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 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3.3.3 指标体系筛选
        3.3.4 指标体系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社区多主体治理协同度模型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采集与处理
        4.1.1 调研地选取
        4.1.2 数据收集与样本分析
        4.1.3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2 协同度测算
        4.2.1 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4.2.2 子系统的有序度及系统协同度
    4.3 “短板”因素分析
        4.3.1 治理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4.3.2 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困难
        4.3.3 治理信息平台不完善
        4.3.4 治理协同机制不顺畅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社区多主体治理协同度的提升策略
    5.1 提高治理主体的参与程度
        5.1.1 树立社区多主体治理系统的协同目标
        5.1.2 强化社区治理主体的沟通意识
    5.2 理顺社区治理系统协同机制
        5.2.1 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
        5.2.2 打造坚实的保障机制
    5.3 构建社区协同治理系统的信息平台
        5.3.1 注重信息平台的规范性
        5.3.2 构建信息平台的实现框架
    5.4 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协同治理
        5.4.1 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保障机制
        5.4.2 构建社区社会组织与多元主体间的协同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协同效果评价体系调查问卷
致谢

(6)智慧社区建设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智慧社区建设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状况
    2.1 智慧社区的相关概念
        2.1.1 智慧社区的概念
        2.1.2 智慧社区建设的内涵
    2.2 智慧社区的发展状况
        2.2.1 发展历程
        2.2.2 智慧社区建设情况
第三章 智慧社区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智慧社区建设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智慧社区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3.3 智慧社区建设中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框架体系构建研究方法
    3.4 智慧社区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3.5 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中的绩效考核指标系统检验
第四章 智慧社区建设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模型选取的依据
    4.2 智慧社区建设绩效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相关理论
        4.2.1 绩效评价
        4.2.2 绩效评价的方法
    4.3 智慧社区建设绩效评估模型的算法步骤
        4.3.1 层级分析法分析
        4.3.2 模糊综合数学评价模型
第五章 智慧社区建设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背景
    5.2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5.3 智慧社区建设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5.3.1 数据统计及分析
        5.3.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5.3.3 结果分析
    5.4 对策与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8)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归纳法
        1.2.2 现场调研法
        1.2.3 数据统计分析法
        1.2.4 灰色层次分析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社区公园
        2.1.1 社区和社区公园定义
        2.1.2 社区公园特征
        2.1.3 国内外社区公园研究进展
        2.1.4 杭州市社区公园现状
    2.2 老年人
        2.2.1 人口老龄化现状
        2.2.2 老年人群体划分
        2.2.3 当代老年人群体特征
    2.3 适老性设计及评价
        2.3.1 适老性设计的定义及概念辨析
        2.3.2 国内外适老性设计研究进展
        2.3.3 国内外适老性评价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基础
    3.1 相关术语和评价研究
        3.1.1 评价的概念和过程
        3.1.2 评价方法
    3.2 本文研究方法—灰色层次分析法
        3.2.1 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和运用
        3.2.2 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技术路线
    3.3 本章小结
4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指标筛选
    4.1 评价指标筛选的依据和思路
    4.2 评价指标初选
        4.2.1 实践案例梳理
        4.2.2 相关文献资料梳理
        4.2.3 指标初选结果
    4.3 评价指标遴选
        4.3.1 指标遴选的问卷设计
        4.3.2 指标遴选的问卷结果分析
        4.3.3 指标遴选结果
    4.4 评价指标说明
        4.4.1 安全性
        4.4.2 舒适便捷性
        4.4.3 观赏性
        4.4.4 易于交往性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评价指标层次结构
    5.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2.1 前期工作
        5.2.2 权重计算过程
        5.2.3 评价权重分析
    5.3 灰色综合评价
        5.3.1 评价灰类确定及数据集处理
        5.3.2 三角白化权函数白化处理~([143,144])
        5.3.3 灰色评价权向量和灰色评价矩阵
        5.3.4 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实证研究
    6.1 调查问卷设计
        6.1.1 调查内容
        6.1.2 调查对象
        6.1.3 调查地点及时间
    6.2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6.2.1 杭州市基本情况
        6.2.2 上城区基本情况
        6.2.3 上城区社区公园基本情况
    6.3 灰色分析法评价分析
        6.3.1 横河公园灰色综合评价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馒头山公园灰色综合评价
        6.3.4 评价结果分析
        6.3.5 比较研究
        6.3.6 相关性研究——单因子方差分析
    6.4 实证研究总结与启示
        6.4.1 问题总结
        6.4.2 经验启示
    6.5 本章小结
7 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思考与建议
    7.1 设计原则
    7.2 设计要点
        7.2.1 打造安全无障碍的园路环境
        7.2.2 营造丰富多彩的功能性植物景观
        7.2.3 提供利于康养和交往的活动空间
        7.2.4 配套舒适独特的游憩设施
    7.3 管理模式
        7.3.1 公众参与式景观管理模式
        7.3.2 智慧化运营管理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与不足
        8.2.1 创新
        8.2.2 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指标满意度大众问卷
附录二:专家问卷
附录三:权重计算过程及结果
附录四:公园评价大众问卷
附录五:公园灰色评价过程及结果

(9)基于老年人感知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之处
    1.5 基本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社区
        2.1.2 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
        2.1.3 社区居家养老
        2.1.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社区照顾理论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2.3 需求层次理论
        2.2.4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原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3.1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沿革
    3.2 太原市老年人口现状
    3.3 太原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总体情况
        3.3.1 太原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效
        3.3.2 太原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项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4.1 SERVPERF方法适用性分析及维度确定
        4.1.1 SERVPERF方法适应性分析
        4.1.2 SERVPERF模型维度介绍
        4.1.3 评价维度的选取
    4.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设置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设计
        4.2.3 研究假设
    4.3 问卷设计与调查
        4.3.1 问卷设计
        4.3.2 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原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实证分析
    5.1 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
    5.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5.3 信度效度分析
        5.3.1 信度分析
        5.3.2 效度分析
    5.4 因子分析
    5.5 相关分析
    5.6 回归分析
    5.7 结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6.1.1 提高社区养老从业者的服务水平
        6.1.2 大力培育专业的服务人才
    6.2 优化社区居家养老设施配置
        6.2.1 大力推进社区和居家空间设施适老化改造
        6.2.2 健全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6.3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保障机制
        6.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3.2 建立与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
        6.3.3 扩大服务的志愿者团队
    6.4 开发和完善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6.4.1 精准识别老年人的需求
        6.4.2 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
    6.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1、研究结论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10)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山西省S县六个集镇社区应对新冠疫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4.1 主要工作
        1.4.2 创新点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集镇社区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2.1.1 集镇社区
        2.1.2 应急管理能力
        2.1.3 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公民社会理论
        2.2.3 韧性社区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
    3.1 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1 初步建立的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
        3.1.2 修正后的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
    3.2 评价指标内涵说明
    3.3 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3.3.1 层次分析法步骤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 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
        3.4.1 模糊综合评价法
        3.4.2 评价法步骤
    3.5 小结
第4章S县六个集镇社区应对新冠疫情的能力综合评估
    4.1 S县社区简介
        4.1.1 案例的选取
        4.1.2 S县的基本情况
        4.1.3 S县六个集镇社区的基本情况
    4.2 S县六个集镇社区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能力综合评估
        4.2.1 问卷调查情况介绍
        4.2.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
    4.3 小结
第5章S县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不佳的表现及原因
    5.1 S县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不佳的表现
        5.1.1 应急预防阶段应急能力不足
        5.1.2 监测预警阶段应急能力亟待增强
        5.1.3 应急响应阶段应急能力薄弱
        5.1.4 恢复重建阶段应急能力较为乐观
    5.2 S县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不佳的原因
        5.2.1 社区应急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5.2.2 社区防治机制不健全,应急资源管理不足
        5.2.3 社区应急领导力不足,居民协同合作能力差
        5.2.4 社区应急宣教演练不足,居民危机意识淡薄
    5.3 小结
第6章 提升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
    6.1 建立社区应急机制,建设韧性社区
        6.1.1 建设社区专业应急队伍
        6.1.2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6.1.3 整合社区应急资源
    6.2 加强社区组织能力建设,培育社区领导力
        6.2.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6.2.2 科学规划,发挥两委合力作用
    6.3 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社区防治
        6.3.1 创新与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
        6.3.2 技术支撑,提升社区应急智能化
    6.4 培育社区应急文化,提高群众应急能力
        6.4.1 强化社区应急预案管理
        6.4.2 加强社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
        6.4.3 引导居民积极参加社区应急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附录
    附录1 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要素指标调查问卷(一)
    附录2 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要素指标调查问卷(二)
    附录3 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要素指标调查问卷(三)
    附录4 S县六个集镇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5 S县集镇社区应急访谈提纲
    附录6 S县集镇社区观察总结概述
    附录7 S县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级表与向量结果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初步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工具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 郑文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D]. 高云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研究 ——以济南市H区为例[D]. 王会玲. 山东大学, 2021(02)
  • [5]城市社区多主体治理协同度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济南市J社区为例[D]. 潘敏.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智慧社区建设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D]. 薛璟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7]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8]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D]. 唐茜. 浙江大学, 2021(01)
  • [9]基于老年人感知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D]. 张一丹.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10]集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山西省S县六个集镇社区应对新冠疫情为例[D]. 郭彩霞.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