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薄鳅属(Leplobolia)鱼类一新种(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彤,张鹗[1](2021)在《赣江鱼类物种更新名录》文中认为赣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淡水鱼类多样性极其丰富,但是目前对于该河流的鱼类多样性还未有充分的了解。本研究于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对赣江鱼类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并参考最新的分类学成果,更新了赣江淡水鱼类名录。结果表明,赣江共有淡水鱼类180种,隶属于12目31科93属。其中,土着鱼类174种,外来鱼类6种。赣江鱼类以鲤形目为主;鲤科种类最多,其次是鲿科。更新的物种名录中,包含23个新记录土着种,其中有5个未被描述的新种;有36个历史资料记载的种类被剔除出物种名录; 25个物种发生了分类地位的变更。此外,本次调查有28种鱼类未采集到,说明这些鱼类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而这些鱼类分别属于洄游性、流水性和产漂流性卵等独特生态类型,说明赣江鱼类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人为干扰。本研究所给出的赣江鱼类的更新物种名录,可为今后的赣江鱼类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程建丽,龙婉婉[2](2021)在《信江上游鱼类资源及物种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6月底~2019年7月中旬,对信江上游及其支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系统地调查。共采集到野生淡水鱼类66种,隶属于5目16科50属,其中以鲤形目鱼类种类最多,共计3科34属45种,占总采集种类数的68.2%;科级水平以鲤科占优势,共有39种,占总种类数的59.1%;鳅科和鲿科各5种,分别占7.6%;鮨科、塘鳢科、虾虎鱼科和太阳鱼科各两种,分别占3.0%;其他9科各1种,共占13.6%。鱼类生态类型以湖泊定居型鱼类、杂食性占优。这些鱼类隶属于五个区系复合体,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和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为主,分别占种类数的40.9%和24.2%。在调查过程中采集到食蚊鱼、斑点叉尾鮰、太阳鱼及大口黑鲈等外来养殖品种,这些鱼多为凶猛肉食性鱼类,严重威胁土着鱼类的生存繁殖,需加强监管。
陈小江,左华丽,李伟,吴建顾[3](2021)在《四川华吸鳅对盐度的耐受性研究》文中提出文章通过设置盐度梯度,对平均体质量为(8.495±1.11) g的四川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szechuanensis)开展了盐度耐受性研究,以期为该物种保护及人工养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盐度对四川华吸鳅作用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50、10.15、9.83和9.46 g·L-1,安全浓度为2.32 g·L-1。四川华吸鳅经盐度胁迫4 h后,盐度小于7 g·L-1各组的呼吸频率较初期下降,盐度大于7 g·L-1各组的呼吸频率较初期显着升高(P<0.05),2 g·L-1组的呼吸频率为(150.0±5.57)次·min-1,显着高于0 g·L-1组(P<0.05)。在0~7 g·L-1盐度胁迫下适应4 h,2 g·L-1组的四川华吸鳅窒息点最低[(0.81±0.02) mg·L-1];适应96 h后,各盐度组四川华吸鳅的窒息点均下降,0~1 g·L-1组的窒息点最低[(0.60±0.06) mg·L-1]。研究表明,四川华吸鳅具有一定的低盐度耐受力,窒息点相比一般淡水鱼类高。若利用呼吸频率来监测盐度对四川华吸鳅的安全浓度,建议不超过(150.0±5.57)次·min-1。在运输中将盐度控制在0~1 g·L-1,有助于增强四川华吸鳅的耐低氧能力,提高成活率。
仲召源[4](2020)在《泾河、红河流域典型鱼类各游泳能力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修建过鱼设施是目前修复鱼类洄游通道的有效措施。成功的过鱼设施需要准确可靠的生物行为学信息。封闭水槽因其理论成熟、操作简单成为当前国内外量化鱼类行为最主要的手段。这种测定方式在应用于工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日益缺乏甚至濒危的保护性鱼类的数量无法满足准确测定所需的样本基数;实验室指标分散且缺乏统一的应用标准;较少鱼种的鱼类行为学数据无法满足针对多种鱼的过鱼设施中的设计需求。本研究基于上述问题在封闭水槽条件下,通过“递增流速法”、“固定流速法”两种方法对6种不同流域典型鱼类进行多项游泳能力指标研究,首先依托工程设计为背景,对泾河流域和红河流域典型鱼类进行了多指标的游泳能力测定,获取了基本实验室指标并对结果系统化处理,提出了多指标在过鱼设施设计中更准确的应用思路。随后以鲫鱼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成长阶段(稚鱼、幼鱼、成鱼)以及整个成长阶段,体长和感应、临界以及爆发三个指标的相关性、游泳速度和时间的相关性,给此后测定样本非性成熟龄期时提供参考依据。分析了规格为8.8L和1.6L水槽中不同指标测定结果的差异以及不同游泳模式鱼类在“递增流速法”和“固定流速法”下的爆发游泳速度的差异。为此后的野外试验获取更准确行为学信息提供详细思路。最后对国内已开展的鱼类各指标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科属鱼种的各指标和体长的整体相关性趋势,为部分缺乏且难以获取的鱼类行为数据提供预测依据。(1)通过封闭水槽测试得出传统游泳能力指标结果,分析得出五种不同种类的鱼的基础游泳指标,拉氏鱥(5.59±1.34cm)、斯氏高原鳅(7.61±1.17cm)、石斑鱼(9.53±2.48cm)、罗非鱼(13.42±3.09cm)、麦穗鱼(2.20±0.24cm)的感应流速分别为0.15±0.01m/s、0.16±0.01 m/s、0.15±0.01 m/s、0.17±0.02 m/s、0.04±0.01m/s;临界游泳速度分别为0.55±0.20m/s、0.76±0.20 m/s、0.71±0.22 m/s、0.77±0.38m/s、0.32±0.05m/s;爆发游泳速度分别为0.66±0.26 m/s、0.99±0.32 m/s、1.38±0.19 m/s、1.32±0.40 m/s、0.45±0.09 m/s。趋流机制表现出在较小的流速区间内,趋流率在0~100%之间呈减速的方式增长,趋流率达到95%的流速普遍小于0.2m/s,受栖息环境影响较大。高流速条件下,不同种类鱼种产生流速障碍的区间有所不同,障碍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当障碍率小于5%时,同为小体型鲤科溪流鱼的拉氏鱥和麦穗鱼流速较接近,同为红河流域的鲈形目罗非鱼、石斑鱼较接近。(2)斯氏高原鳅(8.12±0.83cm)、拉氏鱥(7.08±0.59cm)和麦穗鱼(2.32±0.38cm)耐力测试结果中,两种典型鲤科溪流鱼游泳耐力呈两极分化,耐久区间分别为0.51m/s~0.81m/s,0.66 m/s~0.96 m/s,0.2 m/s~0.5 m/s,关系分别为:log10=-7.384(1+7.0551、log10=5.4337+0.47407)-8.5149(1、log10=3.7310+0.94837)-10.6460(1。游泳时间集中在大于200min和小于10min,呈两极分化。最大流速障碍和最大流速关系为:(11)=-0.059 ln(9+0.73、(11)=-0.051 ln(7+0.7197、(11)=-0.041 ln(7+0.3395。(3)以三个不同成长阶段(稚鱼(1.74±0.20cm)、幼鱼(8.99±0.64cm)、成鱼(17.73±1.62cm))的鲫鱼为对象,研究体长、设备和研究方法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在鲫鱼整个生长阶段各个游泳能力指标的绝对值整体随体长的增大而增大,相对值随体长增大而减小。稚鱼阶段的行为和幼鱼、成鱼时期存在显着性差异;游泳耐力方面:鲫鱼的持续游泳时间整体随体长的增大而增大。最大持续游泳速度和最大耐久游泳速度随体长呈减速增长趋势,游泳时间对游泳速度的响应变化率呈下降趋势,随龄期的增加,鲫鱼表现出对流速的适应强度增加,敏感度降低。SW10050(容积:8.8L)水槽中测得的试验精度大于SW10150(容积:1.6L),无显着性差异。除鳅外,传统游泳模式鱼类“递增流速法”测定结果显着优于“固定流速法”。(4)汇总整合了公开文献中的游泳能力研究成果,分类统计出出体长和各游泳能力指标的响应关系。得出各鱼种各项游泳能力指标绝对值随体长呈增长趋势(爆发游泳速度>临界游泳速度>感应流速),相对值呈减小趋势(爆发游泳速度>临界游泳速度>感应流速),并且相对值和体长的关系具有更显着的相关性。统计分析了不同鱼种耐力关系,得出不同鱼种游泳速度-时间的普遍的相关性,给鱼类游泳能力参数预测提供依据。
李策[5](2019)在《西江仔鱼种类识别及优势种资源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鱼类早期资源是鱼类资源补充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与发生规律,对鱼类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与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现鱼类早期资源研究和评估的重要前提是准确鉴定鱼苗种类。本研究样本来源于2018年3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每天早、中、晚在西江肇庆江段利用定量弶网进行漂流性仔鱼早期资源采样。样本采用形态学方法与DNA条形码技术两种方法对进行种类鉴定,并对虾虎鱼科仔鱼早期补充动态特征与规律进行研究,针对优势种赤眼鳟,分析其资源利用状况,对其种群资源现状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鱼类早期资源的种类鉴定。形态学鉴定仔鱼为24种(类),其中识别13种,另外识别11类,分别是银鱼科、飘鱼属、鳊鲂类、鲌类、?类、赤眼鳟类、野鲮亚科、鲤鲫类、银鮈类、罗非鱼属和虾虎鱼科。通过DNA条形码将11类鉴定到种,并增加3种仔鱼种类,分别是鳤、大刺鳅和阿氏翼甲鲇,共识别仔鱼45种(类),鉴定到种的有43种,鉴定到属的有1种,另外1种未能识别,丰富了珠江鱼类早期资源研究的种类。2.西江鱼类早期资源的种群结构研究。西江鱼类早期资源45种(类),隶属于6个目,10个科,39个属。全年5月至9月的仔鱼总量最多,占仔鱼总量的99.58%,6月份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占仔鱼总量的38.67%。仔鱼种类中,科水平上鲤科鱼类数量最多,占94.25%,其次是虾虎鱼科占4.45%,鮨科、鳅科、丽鱼科所占比例为0.53%、0.48%、0.28%,其余各科数量较少比例小于0.10%。种水平上赤眼鳟数量占仔鱼总量的22.86%,其次是黄尾鲴/银鲴、银飘、寡麟飘鱼、分别占仔鱼总量的22.11%、16.17%、7.91%。3.鱼类早期资源的时间动态特征研究。对各种类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显示,34月份随水温逐渐升高,出现少数种类卵苗;56月随着洪水到来,多数种类出现卵苗。不同的种类卵苗发生的时间、次数和卵苗其受水温、径流量等因素的影响。4.虾虎鱼科鱼类早期资源研究。DNA条形码可将虾虎鱼科识别出6种,其中子陵吻虾虎鱼、李氏吻虾虎鱼和粘皮鲻虾虎鱼占虾虎鱼总资源量的93.28%;犬牙细棘虾虎鱼、细斑吻虾虎鱼和波氏吻虾虎鱼占6.72%。2018年虾虎鱼科鱼类资源总量为72.04亿尾,占总监测资源总量的4.33%。获得各种虾虎鱼仔鱼时空序列补充规律,填补了早期资源研究空白。5.赤眼鳟鱼类资源现状分析。利用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ield per recruitment,YPR)模型、单位补充量产卵群体生物量(spawning biomass per recruitment,SBR)和生物学参考点方法,评估分析20092014年西江肇庆江段赤眼鳟捕捞数据。结果表明,赤眼鳟仔鱼在监测江段鱼类早期资源总量中占有绝对优势,赤眼鳟资源的利用处于生长型过度捕捞状态,尚未造成补充型捕捞过度,是赤眼鳟早期资源持续优势的原因。但种群低龄化说明目前西江的捕捞强度和开发状况已经远超种群可持续开发水平。本文基于形态学识别和DNA条形码COI基因鉴定方法对西江鱼类早期资源进行了种类鉴定,增补了仔鱼种类识别种类,深入揭示了西江虾虎鱼科种类组成、群落多样性、种群昼夜变化、种群资源量、群落结构、早期资源发生过程等内容,填补了部分研究空白;对赤眼鳟资源的利用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为更加科学的指导珠江鱼类早期资源的后续研究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陈浩[6](2019)在《东北及华北地区须鳅属鱼类系统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认为须鳅属(Barbatula)隶属于条鳅科(Nemacheilidae),是一种栖息于河流底部的小型底栖鱼类,主要分布在除非洲以外的古北界地区。我国须鳅属鱼类分布于河北以北的华北、东北和新疆的北部。目前我国须鳅属鱼类分类问题存在争议和疑惑。过去的分类研究主要依据形态学研究,有关须鳅属鱼类遗传结构及生物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尚未涉及。须鳅属鱼类作为北方地区淡水鱼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种发生及演化过程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因此,本研究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以线粒体DNA基因和核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探讨须鳅属鱼类分类地位,并对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须鳅属鱼类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生物地理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重新描述了东北及华北地区方地区6种须鳅属鱼类:北方须鳅B.nuda、董氏须鳅B.toni、吉林须鳅B.kirinensis、直隶须鳅B.pechiliensis、波氏须鳅B.potaninorum和弓背须鳅B.gibba;描记了7个新种:额穆须鳅B.emuensis、辽阳须鳅B.liaoyangensis、临江须鳅B.linjiangensis、彰武须鳅B.zhangwuensis、陈氏须鳅B.cheni、穆棱须鳅B.mulingensis和绥芬须鳅B.suifensis。目前,我国河北以北的华北及东北地区须鳅属鱼类有13种。2.利用COI、Cyt b和RAG1基因作为遗传标记,通过贝叶斯法(BI)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须鳅属11种鱼类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除弓背须鳅和波氏须鳅外)。COI和Cyt 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这11个物种分别以较高支持率构成不同单系,COI基因分析的种间遗传距离大于1.9%,Cyt b基因分析的种间遗传距离大于2.4%,物种有效性得到充分支持。RAG1基因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许多物种并不能够形成单系,这可能与RAG1进化速率较慢有关,也可能暗示着这些物种近期有过基因交流。3.以线粒体DNA的Cyt b基因和D-loop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探讨西辽河、松花江及穆棱河三条水系董氏须鳅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三条水系119个董氏须鳅样本共检测出57个单倍型,各群体间不存在共享单倍型;3个董氏须鳅地理群体均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805–0.926)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095–0.00458);AMOVA分子方差分析、群体间分化指数(FST)、系统发育树及单倍型网络图均表明3个地理种群已经出现高度分化,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79.45%,遗传分化显着(P<0.01)。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表明,松花江和穆棱河群体历史上发生了群体快速扩张。估算3个地理群体的分歧时间为1.082–0.669 Ma前,松花江和穆棱河群体扩张时间为0.071–0.047 Ma前,更新世气候变化是发生群体发生迁移和扩张的关键因素。4.以线粒体DNA的Cyt b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探讨松花江流域和图们江流域的吉林须鳅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两个流域93个吉林须鳅样本共检测出49个单倍型,共享1个单倍型;两个流域的群体均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911–0.966)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269–0.00571);系统发育树将吉林须鳅分为两组,组A仅包括图们江流域群体,组B包括松花江流域群体和图们江流域群体。AMOVA分子方差分析、群体间分化指数(FST)、系统发育树及单倍型网络图均表明A、B两个组间已经出现高度分化,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31.36%,遗传分化显着(P=0.005)。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表明,A、B两组历史上均发生了群体快速扩张。估算整个吉林须鳅最近发生扩张的时间为0.29–0.23 Ma前,组A群体扩张时间为0.10–0.08 Ma前,组B为0.20–0.16 Ma前。推测松花江群体在发生群体扩张时,某些个体通过了连通的河流迁移至图们江流域,并与图们江群体发生二次交流,形成现在的遗传格局。5.构建的分子钟分析表明,须鳅属鱼类与其近源属的高原鳅属鱼类于24.8Ma时发生分歧,属内首次分歧时间在11.9Ma。须鳅属鱼类可能起源西伯利亚地区。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须鳅属鱼类群体祖先起源于黑龙江流域,由此向东部和南部两个方向发生扩散,受第四纪环境多次影响,形成了当下的分布格局。
李红敬,李晓风,吴怀书,肖永静[7](2018)在《广东北江东陂长汀品唇鳅4种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文中认为2013年5-9月在北江上游采集东陂长汀品唇鳅Pseudogastromyzon(Labigastromyzon)Changtingensis Tungpeiensis,对其耳石、鳞片、脊椎骨和鳃盖骨等4种年龄鉴定材料的轮纹观察分析,探讨其鉴定年龄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耳石和主鳃盖骨均无明显可计数的年轮;在入射光下脊椎骨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无明显杂纹,年轮清晰;鳞片年轮表现为疏密型,中央区域出现溶蚀现象,鳞片有生殖痕现象.脊椎骨的判别能力为94.27%,鳞片的判别能力为72.43%.两鉴定者对脊椎骨鉴定吻合率为93.92%,对鳞片鉴定吻合率为63.33%,鉴定脊椎骨和鳞片吻合率分别为85%和81.67%.脊椎骨是东陂长汀品唇鳅年龄鉴定的最佳材料,鳞片辅助鉴定材料,鳃盖骨和耳石则不适于东陂长汀品唇鳅的年龄鉴定.
申绍祎[8](2018)在《基于线粒体DNA的长江上游四种薄鳅属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薄鳅属(Leptobotia)鱼类是长江上游鱼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长江上游较常见的有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ma)和紫薄鳅(Leptobotia taeniops)四种。四种薄鳅具有同为底栖性鱼类,以水生动物或小鱼为食,喜流水环境,产漂流性卵,具有短距洄游习性等相似特征,但分布上有一定差异。红唇薄鳅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岷江、沱江等;长薄鳅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流、岷江、嘉陵江等,分布比红唇薄鳅略广;小眼薄鳅分布范围较窄,主要在岷江及长江干流宜宾到重庆一带;紫薄鳅分布较广,在宜宾以下长江主要干支流均能发现。近年来长江上游地区在大规模建设梯级水电站,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开发会导致洄游路线的破坏,从而改变鱼类遗传结构。本研究于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主要在长江上游攀枝花、宜宾(岷江)、南溪、合江、江津、巴南等江段采集样本,延伸至长江中游宜昌、监利、嘉鱼、九江。运用线粒体cyt b序列和控制区序列为分子标记,对其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红唇薄鳅:共采集120尾红唇薄鳅,主要来自长江上游南溪、合江、江津、巴南江段。结果显示,红唇薄鳅cyt b序列检出了55个变异位点和43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901和0.0032。控制区序列共检出54个变异位点和72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72,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70。Network网络关系和系统发育NJ树结果显示红唇薄鳅单倍型不按地理分布聚类,但是分成了2个谱系,表明红唇薄鳅群体发生了同域遗传分化。AMOVA分析显示,红唇薄鳅两个谱系间有显着遗传分化,但各地理群体间没有发生遗传分化。与2012年(向家坝蓄水)前采集的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群体间也没有显着遗传分化。中性检验、错配分析及BSP(Bayesian skyline plot)分析表明红唇薄鳅种群在距今约9万年前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2.长薄鳅:共采集长薄鳅194尾,主要来自长江上游攀枝花、南溪、合江、江津、巴南和长江中游宜昌江段。分析显示长薄鳅cyt b序列共检出38个变异位点和34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25和0.0010。控制区基因序列检出57变异位点和55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925和0.0040。Network网络关系和系统发育NJ树不显示谱系分化。AMOVA分析显示长薄鳅各个群体间无显着遗传分化,长江上游群体与中游群体也没有显着差异。与2012年(向家坝蓄水)前采集的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群体间没有显着遗传分化。中性检验、错配分析及BSP分析表明长薄鳅约3.5万年前,即晚更新世时期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3.小眼薄鳅:对长江上游江津段和岷江下游宜宾段共104尾小眼薄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小眼薄鳅cyt b序列共检出35个变异位点和37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899和0.0040。控制区序列总共检出50个变异位点和65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959和0.0043。Network网络关系和系统发育NJ树没有显示谱系分化。AMOVA分析显示小眼薄鳅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自群体内部,群体间无显着遗传分化(FST<0.05)。中性检验、错配分析及BSP分析显示小眼薄鳅在距今约3万年前,即晚更新世时期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4.紫薄鳅:共采集紫薄鳅215尾,主要来自长江上游南溪、合江、江津、巴南以及长江中游监利、嘉鱼和九江江段。紫薄鳅cyt b序列共检出21个变异位点和22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43和0.0011。控制区序共检出20个变异位点和22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56和0.0023。Network网络关系和系统发育NJ树不显示谱系分化。AMOVA分析显示紫薄鳅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自群体内部,群体间无显着遗传分化(FST<0.05)。中性检验、错配分析及BSP分析表明紫薄鳅种群在距今约1万年前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5.四种薄鳅遗传结构比较:四种薄鳅中,红唇薄鳅遗传多样性较高,其次是小眼薄鳅和长薄鳅,紫薄鳅遗传多样性最低。4种鱼的遗传多样性高低与其种群扩张时间相对应,其扩张时间先后依次是红唇薄鳅、长薄鳅、小眼薄鳅和紫薄鳅。四种薄鳅均未出现地理遗传分化,但红唇薄鳅显示出同域分化现象。对比向家坝蓄水前后群体遗传结构表明,水电站建设对四种薄鳅遗传结构的影响暂未显现出来。
申绍祎,田辉伍,刘绍平,陈大庆,吕浩,汪登强[9](2017)在《长江上游小眼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表明小眼薄鳅是长江上游特有的小型鱼类,自然分布狭窄。本研究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和控制区序列,对长江上游江津段和岷江下游宜宾段两个群体共108尾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m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眼薄鳅群体cyt b序列共检出28个多态位点,34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889和0.00382;控制区序列共检出变异位点49个,单倍型65种,Hd指数和Pi指数分别为0.958和0.00420。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小眼薄鳅采样点群体内的变异大于群体间的变异,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自群体内部,群体间无显着遗传分化(FST<0.05),平均基因流(Nm)表明小眼薄鳅各采样点群体间基因交流十分频繁。基于Network网络结构可将小眼薄鳅样本划分成3个谱系,谱系间显示了显着的遗传分化(FST>0.25),提示小眼薄鳅种群内部可能有隔离的产生。核苷酸错配分布及Tajima’s D中性检验结果显示小眼薄鳅可能未发生种群扩张事件。
刘沫洋[10](2017)在《雅鲁藏布江三种高原鳅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殊,气候条件恶劣,高原鳅作为青藏高原鱼类优势类群之一,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有关其消化系统方面研究更少。而消化系统是鱼类对食物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生存和生长的基础。本文运用常规解剖、光镜、电镜等技术对东方高原鳅(Triplophysa orientalis)、细尾高原鳅(T.stenura)和异尾高原鳅(T.stewarti)的消化道形态与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分析鱼类消化系统结构差异性与食物组成的一致性,旨在为高原鳅属鱼类增养殖及种质资源保护积累基础生物学资料。实验结果如下:1.消化道形态学结构三种高原鳅的消化道均由口咽腔、食道、胃、肠组成。口下位,胃为“U”型,无幽门盲囊,肠道较短,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东方高原鳅口裂较小,口咽腔较长;肠道较短,盘曲2次,比肠长为0.64±0.08。细尾高原鳅肠盘旋4次,比肠长数值最大,为0.70±0.06,与异尾高原鳅有显着差异。异尾高原鳅胃长与消化道长比值最大,肠盘旋2次,比肠长最短,为0.51±0.07。2.消化道组织学结构消化道基本组织学结构一致,由内向外分为4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东方高原鳅、细尾高原鳅和异尾高原鳅食道内表面分布有许多宽大的粘膜褶,粘膜上皮为多层扁平上皮,排列不规则。三种鱼固有膜与粘膜下层之间分界均不明显。实验观察,东方高原鳅食道的粘膜下层有许多纵行的平滑肌纤维束。肌层仅一层环肌,为横纹肌。浆膜层均较薄,由间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易脱落。胃上皮为典型的单层柱状上皮,且粘膜层无杯状细胞。仅贲门和胃体部有发达的单管状腺体,胃腺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酶原颗粒,幽门部无任何腺体。异尾高原鳅胃粘膜层相对高度大于东方高原鳅和细尾高原鳅,肌肉层相对厚度也比其他2种鱼厚。前肠均分布有许多长条形粘膜褶,杯状细胞丰富,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可见乳糜管,毛细血管等。肌层内环外纵,浆膜层薄。前肠粘膜层为异尾高原鳅相对高度最大,肌肉层为东方高原鳅相对最厚。中肠基本组织结构同前肠,纹状缘变薄。中肠与后肠粘膜层相对厚度由大到小为异尾高原鳅>细尾高原鳅>东方高原鳅。肛门粘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肌层由一层厚厚的环肌支持。
二、薄鳅属(Leplobolia)鱼类一新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薄鳅属(Leplobolia)鱼类一新种(论文提纲范文)
(1)赣江鱼类物种更新名录(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1.1 研究区域 |
1.2 采样点(河段)设置 |
1.3 采样方法、频次和时间 |
1.4 物种鉴定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物种多样性 |
3.2 新记录物种 |
3.3 被剔除的历史记录物种 |
3.4 未采集到的物种 |
ORCID |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
(2)信江上游鱼类资源及物种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类组成 |
2.2 鱼类物种的生态类型 |
2.3 鱼类区系复合体 |
2.4 食性类型 |
3 讨论 |
3.1 信江上游的鱼类组成变化 |
3.2 关于信江上游鱼类区系复合体 |
(3)四川华吸鳅对盐度的耐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四川华吸鳅对盐度的耐受性 |
1.2.2 盐度胁迫对四川华吸鳅呼吸频率的影响 |
1.2.3 盐度胁迫对四川华吸鳅窒息点的影响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盐度对四川华吸鳅的毒性 |
2.2 盐度胁迫下四川华吸鳅的呼吸频率 |
2.3 盐度胁迫下四川华吸鳅的窒息点 |
3 讨论 |
3.1 四川华吸鳅对盐度的耐受力 |
3.2 盐度胁迫对四川华吸鳅呼吸频率的影响 |
3.3 盐度对四川华吸鳅窒息点的影响 |
4 结论 |
(4)泾河、红河流域典型鱼类各游泳能力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鱼类游泳能力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递增流速法测定指标及行为机制 |
2.1 测试目与方法 |
2.2 测试设备 |
2.3 递增流速法指标测试 |
2.4 各游泳能力指标下的行为机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固定流速法测定指标及耐力模型 |
3.1 测试方法 |
3.2 游泳耐力关系 |
3.3 均匀流下流速-距离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体长、设备、研究方法对游泳能力结果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三种规格的鲫鱼游泳能力指标初探 |
4.3 体长对各项游泳能力指标的影响 |
4.4 设备对各项游泳能力指标的影响 |
4.5 研究方法对爆发游泳能力结果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鱼类游泳能力小型数据库的构建 |
5.1 理论与方法 |
5.2 感应流速数据库 |
5.3 临界游泳速度数据库 |
5.4 爆发游泳速度数据库 |
5.5 游泳耐力数据库 |
5.6 各游泳能力指标在鱼道设计中的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西江仔鱼种类识别及优势种资源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珠江鱼类资源研究概况 |
1.1.1 珠江地理环境特征 |
1.1.2 珠江鱼类物种多样性 |
1.2 鱼类早期资源研究概况 |
1.2.1 鱼类早期资源定义 |
1.2.2 国内外鱼类早期资源研究 |
1.2.3 珠江鱼类早期资源研究 |
1.3 鱼类早期资源的分类鉴定方法 |
1.3.1 形态学鉴定 |
1.3.2 DNA条形码鉴定 |
1.3.2.1 DNA条形码在鱼类物种鉴定中的有效性 |
1.3.2.2 DNA条形码的工作流程 |
1.3.2.3 DNA条形码在仔鱼应用中的研究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西江鱼类早期资源的种类识别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抽样方法 |
2.2.2.2 形态学鉴定 |
2.2.2.3 DNA条形码鉴定 |
2.3 结果 |
2.3.1 形态学鉴定结果分析 |
2.3.2 DNA条形码序列匹配结果分析 |
2.3.3 仔鱼NJ树分析 |
2.3.4 形态学鉴定与DNA条形码鉴定种类对比分析 |
2.3.5 形态学鉴定与DNA条形码鉴定日水平种类组成对比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西江鱼类早期资源发生的时间动态特征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分析方法 |
3.2.1.1 种类组成分析 |
3.2.1.2 鱼苗平均密度与总资源量计算 |
3.2.1.3 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
3.2.1.4 仔稚鱼群聚的分类和排序 |
3.2.1.5 仔鱼的出现和持续时间分析 |
3.2.1.6 仔鱼种类季度变化及维恩分析 |
3.2.1.7 仔鱼昼夜种类变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种类组成分析 |
3.3.1.1 仔鱼种类数变化分析 |
3.3.2 仔鱼群落结构分析 |
3.3.2.1 各月仔鱼资源量分析 |
3.3.2.2 各月仔鱼主要种类结构组成分析 |
3.3.2.3 仔鱼多样性指数分析 |
3.3.2.4 仔鱼热图聚类分析 |
3.3.3 仔鱼发生规律研究 |
3.3.4 仔鱼种类季度变化及维恩分析 |
3.3.5 仔鱼昼夜变化分析 |
3.3.6 虾虎鱼科仔鱼现状分析 |
3.3.6.1 种类数量组成分析 |
3.3.6.2 仔鱼逐月发生分析 |
3.3.6.3 仔鱼密度变化分析 |
3.3.6.4 仔鱼密度昼夜变化 |
3.4 讨论 |
第四章 西江赤眼鳟鱼类资源现状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采样地点和时间 |
4.2.2 参数估算 |
4.2.3 单位补充量模型分析 |
4.2.4 鱼苗密度及资源量计算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赤眼鳟鱼类早期资源量分析 |
4.3.2 赤眼鳟的生长与死亡特征 |
4.3.3 模型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东北及华北地区须鳅属鱼类系统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类学概述 |
1.2 分子系统学概述 |
1.3 分子标记的选择以及应用 |
1.4 生物地理学概述 |
1.4.1 历史生物地理学 |
1.4.2 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 |
1.5 须鳅属(Barbatula)鱼类分类概述 |
1.5.1 鳅超科(Cobitoidea)鱼类概况 |
1.5.2 条鳅科(Nemacheilidae)鱼类概况 |
1.5.3 须鳅属鱼类概述 |
1.5.4 须鳅属鱼类分类研究历史 |
1.6 条鳅科鱼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现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中国华北及东北地区须鳅属鱼类分类整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北方须鳅Barbatula nuda |
董氏须鳅Barbatula toni |
直隶须鳅Barbatula pechiliensis |
吉林须鳅Barbatula kirinensis |
波氏须鳅Barbatula potaninorum |
弓背须鳅Barbatula gibba |
额穆须鳅Barbatula emuensis |
辽阳须鳅Barbatula liaoyangensis |
临江须鳅Barbatula linjiangensis |
彰武须鳅Barbatula zhangwuensis |
陈氏须鳅Barbatula cheni |
穆棱须鳅Barbatula mulingensis |
绥芬须鳅Barbatula suifensis |
2.4 小结 |
第三章 须鳅属鱼类系统发育分析 |
3.1 实验方法 |
3.1.1 引物 |
3.1.2 DNA提取及PCR产物检测 |
3.1.3 分子数据分析 |
3.1.4 下载的用于构建系统发育树的序列 |
3.4 结果 |
3.4.0 线粒体Cyt b序列分析结果 |
3.4.1 线粒体COI序列分析结果 |
3.4.2 核基因RAG1 序列分析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董氏须鳅遗传多样性及谱系地理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材料 |
4.1.2 DNA提取及PCR扩增 |
4.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2 结果 |
4.2.1 核酸序列与单倍型分析 |
4.2.2 遗传分化 |
4.2.3 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4.2.4 单倍型网格分析 |
4.2.5 种群动态分析 |
4.3 讨论 |
4.3.1 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 |
4.3.2 群体历史动态分析 |
第五章 吉林须鳅遗传多样性及谱系地理学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材料 |
5.1.2 DNA提取及PCR扩增 |
5.2 结果 |
5.2.1 核酸序列与单倍型分析 |
5.2.2 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与单倍型分析 |
5.2.3 单倍型网格分析 |
5.2.4 遗传分化 |
5.2.5 种群动态分析 |
5.3 讨论 |
5.3.1 吉林须鳅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 |
5.3.2 群体历史动态分析 |
第六章 须鳅属鱼类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数据的选择 |
6.2.2 系统发育分析 |
6.2.3 分化时间的估算 |
6.2.4 生物地理学分析 |
6.3 结果 |
6.3.1 系统发育分析 |
6.3.2 分歧时间的估算 |
6.3.3 生物地理学分析 |
6.4 讨论 |
6.4.1 须鳅属鱼类分类地位 |
6.4.2 须鳅属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文章目录 |
(7)广东北江东陂长汀品唇鳅4种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年轮特征 |
2.2 判别能力 |
2.3 吻合率 |
3 讨论 |
4 结论 |
(8)基于线粒体DNA的长江上游四种薄鳅属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1.1 长江上游生态系统及鱼类概况 |
1.1.2 线粒体DNA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
1.1.3 四种薄鳅属鱼类研究概述 |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长江上游红唇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器材 |
2.2.3 试剂与溶液配制 |
2.2.4 研究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序列变异及多样性 |
2.4.2 种群遗传分化 |
2.4.3 种群历史 |
2.5 讨论 |
2.5.1 红唇薄鳅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
2.5.2 红唇薄鳅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 |
2.5.3 红唇薄鳅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2.5.4 红唇薄鳅资源保护 |
第3章 长江上游长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器材 |
3.2.3 试剂与溶液配制 |
3.2.4 研究方法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序列变异及多样性 |
3.4.2 种群遗传分化 |
3.4.3 种群历史 |
3.5 讨论 |
3.5.1 长薄鳅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
3.5.2 长薄鳅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 |
3.5.3 长薄鳅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3.5.4 长薄鳅资源保护 |
第4章 长江上游小眼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器材 |
4.2.3 试剂与溶液配制 |
4.2.4 研究方法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序列变异及多样性 |
4.4.2 种群遗传分化 |
4.4.3 种群历史 |
4.5 讨论 |
4.5.1 小眼薄鳅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
4.5.2 小眼薄鳅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 |
4.5.3 小眼薄鳅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4.5.4 小眼薄鳅资源保护 |
第5章 长江上游紫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器材 |
5.2.3 试剂与溶液配制 |
5.2.4 研究方法 |
5.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序列变异及多样性 |
5.4.2 种群遗传分化 |
5.4.3 种群历史 |
5.5 讨论 |
5.5.1 紫薄鳅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
5.5.2 紫薄鳅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 |
5.5.3 紫薄鳅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5.5.4 紫薄鳅资源保护 |
第6章 四种薄鳅遗传结构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和参加学术活动 |
(9)长江上游小眼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采集 |
1.2 基因组DNA提取 |
1.3 PCR扩增及测序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序列变异 |
2.1.1 cyt b |
2.1.2 控制区 |
2.2 遗传结构 |
2.3 种群历史 |
3 讨论 |
3.1 遗传多样性 |
3.2 种群遗传分化 |
3.3 种群历史 |
3.4 保护建议 |
(10)雅鲁藏布江三种高原鳅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鱼类消化道结构的研究 |
1.1 口咽腔 |
1.2 食道 |
1.3 胃 |
1.4 肠 |
2 高原鳅属研究现状 |
2.1 高原鳅概述 |
2.2 高原鳅研究现状 |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东方高原鳅消化道结构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鱼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形态学研究 |
2.2.2 组织学研究 |
2.2.3 超微结构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消化道形态学结构 |
3.2 消化道组织学结构 |
3.3 扫描电镜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图版Ⅰ |
图版Ⅱ |
第三章 东方高原鳅与细尾高原鳅、异尾高原鳅消化道结构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消化道形态学结构 |
3.2 消化道组织学结构 |
3.2.1 食道 |
3.2.2 胃 |
3.2.3 肠 |
4 讨论 |
4.1 消化道形态学结构比较 |
4.2 消化道组织学结构比较 |
5 本章小结 |
图版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薄鳅属(Leplobolia)鱼类一新种(论文参考文献)
- [1]赣江鱼类物种更新名录[J]. 王子彤,张鹗. 生物多样性, 2021(09)
- [2]信江上游鱼类资源及物种多样性分析[J]. 程建丽,龙婉婉.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3]四川华吸鳅对盐度的耐受性研究[J]. 陈小江,左华丽,李伟,吴建顾. 南方水产科学, 2021(01)
- [4]泾河、红河流域典型鱼类各游泳能力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仲召源. 三峡大学, 2020
- [5]西江仔鱼种类识别及优势种资源现状研究[D]. 李策.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6]东北及华北地区须鳅属鱼类系统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D]. 陈浩. 河北大学, 2019(08)
- [7]广东北江东陂长汀品唇鳅4种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J]. 李红敬,李晓风,吴怀书,肖永静.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8]基于线粒体DNA的长江上游四种薄鳅属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D]. 申绍祎. 西南大学, 2018(01)
- [9]长江上游小眼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J]. 申绍祎,田辉伍,刘绍平,陈大庆,吕浩,汪登强. 生态学杂志, 2017(10)
- [10]雅鲁藏布江三种高原鳅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D]. 刘沫洋.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