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申请英国本科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张剑[1](2021)在《从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看英语学科的课程改革》文中认为教育部2019年启动的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旨在打造中国大学的一流课程,建设中国一流的大学教育。在2019年的评选中,5000余门经过激烈竞争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新一轮国家级一流课程评选已于不久前启动,预计竞争会比上一轮更加激烈。但是,国家级一流课程不仅代表荣誉,它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文科"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的重要支撑。它必将带动中国高校课程在内容上和体系上的重组和升级。本文将以国家级一流课程"英语诗歌赏析:社会历史视角"为例,探讨一流课程的理念、标准和建设路径。
银燕,李春燕,梁晓波[2](2021)在《美国一流理工院校基础学科本科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启示——以物理学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科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对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调研,根据这三所高校对获得物理专业本科学位的要求对其本科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通识教育和研究型倾向两个主要特征。国内高校需要从课程体系设计和内容建设入手,精心设计能够提供广阔视野的通识课程和能够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构建有利于基础学科创新性人才成长的本科课程体系。
边迎迎[3](2021)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陕西革命文化教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
赵云桦[4](2021)在《扩招以来我国本科教育改革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
邢达[5](2021)在《牛津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欧阳若昀[6](2021)在《英国研究型大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以牛津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唐玲珊[7](2021)在《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高等工程教育陷入危机。二战后基础研究和科学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过度入侵,使得工程的本质属性——实践被遗忘。面对这一困境,美国工程教育界审时度势,主动开展了大型的工程教育调查活动,并发表众多研究报告,提出改革建议。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成功地实现了工程教育范式的转变,并开始探索新的教育范式。20世纪80年代,工程教育中的实践和科学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致使美国人开始反思,不断调整课程计划,从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向实践能力转变。20世纪90年代,在大工程观、整体工程观等现代工程观的指引下,美国工程教育的引领机构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对学校的工程教育进行了反思,并积极探索新工程教育模式,最终开发了CDIO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面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进入21世纪,美国颁布了“2020工程师计划”,并大范围地开展改革,在强调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才能、创新才能和领导才能。剖析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历史,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以产业和社会需要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各类工程人才;第二,强调平衡工程教育中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跨学科和跨专业的教育研究,构建一体化的工程本科课程体系;第三,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教师采用基于问题或项目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真实且完整的工程体验;第四,以持续改进的认证哲学影响工程教育改革,采用多种人才培养的计划标准,更加注重教育的输出而非投入。
赖小松,欧海宁,杨永红[8](2021)在《英国大学物理治疗硕士教育模式及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康复治疗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康复技术专业(专科)的教育最早于1989年建立,由职业院校负责教学[1]。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部分高校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1]。201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医学技术类研究生学位点[1],康复治疗学的硕士归置于医学技术(专业代码:1010)专业。我国康复治疗硕士研究生教育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各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借鉴国外成熟的康复教育经验可改善我国康复治疗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2]。本文旨在通过介绍英国大学的物理治疗硕士项目,特别是英国物理治疗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康复治疗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吉文洁[9](2021)在《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1月3日中国足协发布了关于增加和调整《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的通知,该规程“S.09职业俱乐部支持女足发展”,指出“所有申请中超联赛准入资格的俱乐部应拥有一支女足队伍,并参加女超、女甲、女乙联赛”。在该政策的要求下部分职业足球俱乐部选择与高校合作共办女足队,由职业足球俱乐部与高校共办的女足队由此产生。在当今中国女足发展滞后、后备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佳;职业女足市场化职业化程度低、联赛不稳定;高校女足人财物资源投入少,保障不足的背景下,由职业足球俱乐部与高校合作办队方式是对我国当前体育运动办队方式的补充,也是职业女足和高校女足新的发展希望。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作为该办队方式中第一个建立的、合作层次较深的、办队成果显着的球队,本研究选取该队为个案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系统论、组织学理论为理论依据,以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为例,对其“校企合作”办队外部环境、内部动因、发展现状、办队方式进行调查分析评价,总结其发展困境并提出完善对策。研究结果如下:(一)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的外部环境为:中超准入政策新要求;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中国女足发展滞后;职业女足自上而下的改革趋势;世界范围内“男足带女足”趋势;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俱乐部内部动因:满足中超准入规程标准;促进俱乐部发展;上海体育学院优势;高校内部动因:上海申花俱乐部合作态度、俱乐部综合实力、学校及女足队发展。(二)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属于一支攻守转换灵活,少量职业球员带动球队发展、发展潜力大的球队。球员的特点是年轻化、具有一定的足球训练竞赛经验和竞技水平,身体形态良好。教练员团队属于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团队。球队的训练、学习和竞赛安排比较合理,但是仍然存在矛盾。(三)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制定了共同的宏观和微观目标、共同建立了组织管理机构、根据各自优势进行了资源共享。办队的机理为:国家足球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改革尝试;中国职业足球男女均衡发展的分配方式;“省队校办”补充方式。(四)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使俱乐部满足政策要求,增加了综合实力、品牌效应和投入,体现了社会责任。使学校获得了更职业的人财物资源,增加了知名度、综合实力、学校竞技体育和女足氛围。使球员获得了更职业的人财物资源保障,增加了成为更高等级运动员、职业球员机会,增加了参训动机和就业、保研优势。俱乐部、高校、教练员、球员都对职业足球俱乐部与高校合作女足培养持高度满意。(五)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共办”发展困境有:没有招生自主权;毕业球员的人才流失;学生球员存在学训竞、实习矛盾;合作层次表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完善对策有:建立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人才招生渠道;建立专门的培养方案;调整球员的物质奖励及保障;政府加大规范力度和政策支持;增加该办队方式的宣传和支持;后疫情时代培养活动回归正常化。
吴丽婷[10](2021)在《《英国学术体系指南》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关于英国学术体系指南报告汉译的翻译实践报告。学术体系报告是阐述人才培养方式及过程的信息型文本。结合文本的特点,译者翻译中对问题的解决及处理,主要以诺德“功能加忠诚”理论为指导。本次翻译集中解决的传译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原作者思想的传译、源语文化的传译、原文风格的传译。为实现功能加忠诚的翻译效果,译者采取了拆分法、顺译法、合译法等策略。通过本报告,以期为高校学术体系报告的英汉翻译提供参照。本报告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以及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并反思相关问题。
二、怎样申请英国本科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申请英国本科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1)从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看英语学科的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读国家级一流课程 |
(一)扶强扶特与两性一度 |
(二)课程类别与推荐条件 |
二、“英语诗歌赏析:社会历史视角” |
(一)课程负责人与改革历程 |
(二)课程内容创新 |
(三)授课方式与考核方式 |
1)期中诗歌赏析(40%): |
2)课堂表现与出勤(20%): |
3)期末诗歌赏析(40%): |
(四)教学效果与改革成效 |
三、教学内容的“重组” |
(2)美国一流理工院校基础学科本科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启示——以物理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美国一流理工院校物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分析 |
1.1 通识课程 |
1.2 研究型倾向 |
2 对国内高校的借鉴与启示 |
2.1 提供广阔思维视野的通识课程 |
2.2 教学与科研融合的专业课程 |
3 结语 |
(7)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历史 |
2.1 面向实践的美国工程教育技术范式时期(1950 年以前) |
2.1.1 美国工程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
2.1.2 面向实践的课程理念 |
2.1.3 实践导向的课程设置 |
2.2 偏离实践的工程教育科学范式时期(1950—1980 年) |
2.2.1 美国工程教育的领先和科学化 |
2.2.2 偏离实践的课程理念 |
2.2.3 科学导向的课程设置 |
2.3 本章小结 |
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培养目标的转型:从基础科学人才到实践综合性人才 |
3.1 工程教育改革的开端 |
3.2 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 |
3.3 培养目标的变迁 |
3.4 本章小结 |
4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课程体系的改革:从科学主导走向科学和实践平衡 |
4.1 课程思想的更新 |
4.2 课程内容的重构 |
4.3 课程结构的优化 |
4.4 课程体系的改革:以MIT的 CDIO课程模式为例 |
4.4.1 一体化课程设置 |
4.4.2 以设计-实现经验为导向的课程计划 |
4.5 本章小结 |
5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学方法的改变:从围绕知识到聚焦体验 |
5.1 教学观的转变 |
5.2 多样的教学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认证体系的改变:投入导向转为产出导向 |
6.1 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历史沿革 |
6.2 专业认证标准的变迁 |
6.3 本章小结 |
7 经验与趋势 |
7.1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的基本经验 |
7.1.1 社会需求导向人才目标定位 |
7.1.2 构建一体化的本科课程体系 |
7.1.3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
7.1.4 熔铸国家特色文化的认证体系 |
7.2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
7.2.1 工程教育国际化程度提高 |
7.2.2 工程教育跨界融合程度提升 |
7.2.3 扩大化工程教育体系 |
7.2.4 工程领域的性别差异性降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英国大学物理治疗硕士教育模式及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 卡迪夫大学非预注册物理治疗硕士项目与伯明翰大学预注册物理治疗硕士项目 |
1.1 排名、招生及规模 |
1.2 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 |
1.3 考核 |
1.4 培养特点 |
1.4.1 非预注册硕士项目(卡迪夫大学为例)的培养特点: |
1.4.2 预注册硕士项目(伯明翰大学为例)的培养特点: |
1.4.3 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学的模式: |
1.4.4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循证医学: |
1.4.5 重视培养学生的多学科合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能力: |
2 我国康复治疗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 |
2.1 招生规模较小,入学考试严格 |
2.2 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 |
2.3 考核 |
3 借鉴及启示 |
3.1 加大康复治疗硕士培养政策的支持力度 |
3.2 完善专业性、全周期的治疗师人才培养模式 |
3.3 重视学生循证能力的培养 |
3.4 重视学生MDT意识和协调沟通能力的培养 |
3.5 重视培养批判性思维在科研中的运用 |
3.6 改善考核形式 |
4 小结 |
(9)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关于竞技体育运动队的研究 |
2.2.2 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 |
2.3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关于女子足球的研究 |
2.3.2 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 |
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地考查法 |
3.2.5 个案分析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外部环境与内部动因 |
4.1.1 外部环境 |
4.1.2 内部动因 |
4.2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发展现状 |
4.2.1 球员状况 |
4.2.2 教练员状况 |
4.2.3 训练状况 |
4.2.4 竞赛状况 |
4.2.5 学生球员文化教育状况 |
4.2.6 保障状况 |
4.2.7 评价状况 |
4.3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 |
4.3.1 办队目标 |
4.3.2 组织管理体系 |
4.3.3 投入资源 |
4.3.4 机理分析 |
4.4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评价 |
4.4.1 与原办队方式对比 |
4.4.2 满意度 |
4.4.4 影响研究 |
4.5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
4.5.1 发展困境 |
4.5.2 完善发展策略 |
5 结论和局限性 |
5.1 结论 |
5.2 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田野调查 |
附件二 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及发展研究——运动员问卷 |
附件三 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女足相关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件四 上海体育学院女足相关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件五 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六 教练员访谈提纲 |
附件七 专家问卷效度评价量表 |
(10)《英国学术体系指南》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3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
2.1.1 Parallel Text Analysis |
2.1.2 Translation Schedule |
2.1.3 Nord’s Translation Thought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Formulation of Glossary |
2.2.2 Implementation of Translation Schedule |
2.3 After-Translation Management |
2.3.1 Quality Control |
2.3.2 Expert Evaluation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Case Analysis |
3.1 Loyalty and Functionality Realization of Author’s Thought |
3.1.1 Translation of Author’s Intention |
3.1.2 Translation of Author’s Idea |
3.2 Loyalty and Functionality Realization of Source Language Culture |
3.2.1 Translation of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
3.2.2 Translation of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
3.3 Loyalty and Functionality Realization of Original Style |
3.3.1 Translation of Structural Style |
3.3.2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Style |
3.4 Summary of Case Analysi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Higher Education Literature |
4.2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
4.3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Ⅱ Glossary |
Acknowledgements |
四、怎样申请英国本科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看英语学科的课程改革[J]. 张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美国一流理工院校基础学科本科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启示——以物理学科为例[J]. 银燕,李春燕,梁晓波. 物理与工程, 2021(S1)
- [3]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陕西革命文化教育价值研究[D]. 边迎迎.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4]扩招以来我国本科教育改革政策变迁研究[D]. 赵云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牛津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 邢达.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6]英国研究型大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以牛津大学为例[D]. 欧阳若昀. 广西大学, 2021
- [7]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D]. 唐玲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英国大学物理治疗硕士教育模式及借鉴[J]. 赖小松,欧海宁,杨永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1(06)
- [9]上海申花上体女足队“校企合作”办队方式及发展研究[D]. 吉文洁.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10]《英国学术体系指南》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吴丽婷.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