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古诗十九首》之感伤情怀及审美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赵新宇[1](2020)在《西晋诗歌的感伤情怀与文学转向》文中提出西晋在中国历史上从时间上看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时代,国祚仅五十余年。但西晋的文学领域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却有着相当的分量。无论是陆机“诗缘情”主张的提出还是太康诗坛繁缛华丽、注重形式的审美风尚都对后世造成了足够的影响。然而“繁缛”的诗风只是其外在形式,其内在的情感内容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实际上,西晋诗歌在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丰富的情感内容,这种充沛而又感伤的情怀构成了西晋诗歌抒情方面的重要特色。论文希望能够梳理西晋诗歌中这种感伤的基调,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发展规律与变化,试图揭示西晋诗歌的感伤情怀,还原西晋诗人心底的悲哀。为了说明西晋诗歌的感伤与其影响,论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按照主题将西晋诗歌中的感伤情怀进行一番整理概括,让读者了解这一时期诗歌的感伤特征是广泛存在的。其次讨论这段时期的时代背景与文人思想心态上的转变,探寻西晋诗风感伤的产生原因。最后对西晋感伤诗歌的艺术特征与历史影响进行说明,来证明其艺术魅力与研究价值。
何建琴[2](2020)在《宋代悼亡诗歌研究》文中指出两宋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悼亡诗歌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宋代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悼亡诗的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蔚为大观。这主要包括作者及诗歌数量的上涨,质量的优质两个方面。分而观之,一方面宋代悼亡诗歌呈现出创作规模扩大,诗歌及诗人数量大增,悼亡诗题多样,内容及表现形式丰富的特点。另一方面宋代悼亡诗作者又呈现出不可忽视的群体效应,并且在出身背景、婚姻状况、家庭情况、仕途经历上有着共性及个性,由诗人创作悼亡诗歌时间也可略窥宋代文人仕途与悼亡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此外,悼亡题材发展到宋代,宋词与宋文两种体裁的繁盛发展,语言体制的灵活多样更显示出宋代悼亡文学的成就。首先,宋代悼亡诗歌的主要书写方式包括时空书写、临境书写、梦境书写,可以说前两者具有诗歌书写的普遍性,这也是悼亡诗歌中最常见且最为普遍的方式,体现出悼亡诗歌在创作手法上的共性。其中时空书写主要以王十朋、梅尧臣一些特殊时节所作悼亡诗和梅尧臣、陆游的舟中悼亡、沈园记忆为主要代表,通常以回忆旧时、旧地,共时对照他人、历时对比自身抒发悼亡之悲,又常与今昔对比、稚子烘托、自我悲悼等模式相结合抒发情感。而临境书写主要以陆佃为代表,依托对自然之景和日常生活之物的描绘,以景物为衬托对象,以真情为基筑,搭建起宋代悼亡诗的高峰。梦境书写则主要以梅尧臣等人为代表,抒发涕忆亡妇欲望的满足和人生如梦的感慨。后两者则更能体现出悼亡类诗歌的书写方式的独特性,以上三种方式展现了宋代悼亡诗歌书写呈现的共性和个性特点。其次,在意象与典故方面,一方面,宋代悼亡诗歌的惯用意象不出自然、社会、和主观虚幻意象三类,悼亡诗歌的意象流变到宋代,自然界的景象比例减少,虽多继承悼亡原型“意象”的表达模式,但宋代更注重色彩的描绘,并且更加注重对日常具体社会性物象的描绘,动植物等类别扩大,感情更为丰富细腻,充满了知性理性的思省,能更准确的觉发人生的真实。此外,吊古述今的事象等内容开始占据宋代悼亡诗歌的绝大部分比重,多以整个事件为载体,这种叙事因素使诗歌更加生活化、平民化。另一方面,如果说以上意象更多是悼亡诗创作的共性,那么典故的运用,则是悼亡诗发展到宋代的一大新变。宋代悼亡诗中用典广博,经史子集皆有取之。与唐代悼亡诗相比较,在用典的数量上远超于唐代,在类型上,其多样化更是远胜。而宋代悼亡诗歌在诗歌典故的选择上,与前代诗人既具有高度的共通性,如对表达夫妻情深的典故运用也较多,但宋代悼亡诗歌对新典故的开辟,更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诗人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再者,宋代悼亡典故具有高度的主体阐释性,使得具有创作者个别之视角,或强化某具体方面的意义,或扩大、缩小、忽视某些意涵。自身带有的“隐喻”功能,更使诗歌内涵丰富,这与宋前所用典故的单一性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从宋代悼亡诗歌的表现特色来看,其一,在思想上以佛道思想为感情抒发出口,并且呈现出重道甚于佛教的特点,在内容上,也呈现出困顿与超越并存的特色。其二,从诗体特点来看,宋代悼亡诗歌型制,以五言古体、七言绝句、多首联章的组诗体制最为普见。传统上继承五古,创新上发扬七绝,明显的表现出长于五古七绝的特色,五古由于长于表现强烈的思想感情而在悼亡诗歌的创作中具有漫长的创造传统。而七绝有富于起伏,节奏轻快,流畅性强,易产生余音的特点,因此作者怀有无限情思感到言不达意时,五古和七绝就成为抒发悼亡之思最合适的表现形式。此外,宋代悼亡诗作者在继承悼亡组诗传统的基础上又创新出一题多章+七言绝句的新形式,而从他们所赋悼亡诗歌内容,又可略窥集句悼亡和骚体悼亡的新型悼亡模式,这也体现了宋代悼亡诗人对于悼亡诗歌创作创新的自觉追求及尝试。其三,就宋代悼亡诗歌的抒情特色而言,其抒情模式上秉承历代以来的悼哀颂德模式,“颂”与“赞”成为宋代悼亡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敬”与“恩”成为宋代悼亡诗中展现的突出夫妻关系,且诗人多以平易质朴的语言及含蓄深沉笔力抒写生离的悔恨,死别的追怀,人生的哀愁与苦闷,有着浓厚的注重当下的世俗性特征。
姜立松[3](2020)在《谢榛的诗歌创作实践及其诗学理论主张》文中提出谢榛是明代诗坛中创作和理论并重的诗人。谢榛终身布衣,长年游幕藩府,以诗市尊获利。谢榛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皆宗法盛唐,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对比较高的诗歌创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对游幕苦旅的挣扎与倾诉来表现诗人漂泊之苦与心灵的压抑;二是在对明代边防与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中表现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三是在对友情和别情的眷恋中显示出他对诗友的赤诚之心和渴望从友谊中获得心理抚慰的强烈渴望;四是他的参禅悟道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在承担与释放、自尊与求乞的彷徨中努力寻求解脱和超越的心路历程。在熟参盛唐基础上,谢榛诗歌艺术追求率意起兴,漫然道之的自然主义,讲究意随辞起,兴赋并举,情景交融。谢榛的诗学理论主张是他60余年驰骋诗坛的创作心得与熟参盛唐的心法的提炼与理论升华。他的诗歌创作基本是他诗学理论主张的艺术实践,他的作诗实践也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他的诗学理论主张,二者存在彼此相关和协调。他的诗歌创作对语言形式的重视与良好实践基本印证了他强调字句锤炼,警句依托,以及四关三等的诗学理论主张。他主张养气培德,而其个性的豪侠与诗歌中忧国忧民的情怀也使得他的诗歌创作具有盛唐诗歌的浑沦与悲慨。谢榛力法盛唐而求自成一家的创作实践中也出现很多违背他称道的盛唐家法的诗作,力求创新与拟古的矛盾、自然为妙与雕琢太甚的矛盾,以及宗法盛唐与盛唐兴象缺失的矛盾阻碍了谢榛诗歌艺术成就的进一步提升。
李秋香[4](2020)在《沈约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沈约是南朝时期一位十分重要的文人,历任宋、齐、梁三朝,在美学、文学、史学等领域均有突出成就。文学方面,他是永明体的倡导者之一,其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引领时代的风气,是齐、梁文坛着名的领袖,被誉为“一代辞宗”。史学方面,他撰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纪》等四代历史,今存《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史家称他“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1)。现今研究沈约的学者较多,研究内容、成果也颇为丰富、扎实。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文学、史学方面,较少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他的美学思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对沈约显在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结语共七部分构成。绪论为百年来沈约研究的相关成果的综述与补充。第一章为沈约的家世与时代。特定的社会思潮、家族环境对沈约的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他美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二章为沈约的佛教美学思想。齐梁时期由范缜《神灭论》一文引发的神灭与神不灭之争论,持有神论的沈约由此创作大量与佛相关的作品来维护自己的信仰。结合沈约的论、义等护教作品分析其神不灭思想的知识体系和构成,即神本非形的二元论;知性常传的佛性论;“一念之间,众缘互起”的因果论。分析了其杂糅的佛教美学思想,即佛性之美与净国之美;神妙形粗与贵神贱形;“情照”说;无念的审美状态。第三章为沈约的礼乐美学思想。首先,对沈约涉乐作品做简单的梳理和总结;其次,结合沈约作品分析其论乐的构成:器、文、情、官;最后,从南朝统治集团出生庶族、乐自身发展的需求及沈约个人原因三个方面,结合沈约的作品重点分析其“歌功颂德”的雅乐观和“清丽哀伤”的俗乐观。第四章为沈约文学批评的审美批评标准。主要围绕沈约史论、诗赋等作品,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其诗赋“情真彩丽”的自然审美旨趣,分析其“平易晓畅”的声律美,分析其“情文并茂”的审美理想。第五章为沈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意义。沈约作为南朝齐梁美学史上一位重要的美学理论家。他的文学活动和审美趣味对南朝后期和永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三教融合下形成多元、杂糅的美学形态;沈约对“北方士族孙,祖根源阳夏”(1)谢灵运的接受和认同,可看作是其南北审美文化融合的体现,也是南北审美文化的交流过程体现;刘勰对其文学批评审美理论的继承,主要表现为抒情重文的文学发生论,倡导平易自然的审美理想论,追求诗歌声律的完美和谐,崇尚“清丽”之美;永明声律美的继古与新变。沈约作为南朝齐梁时期审美文化的大杂糅、大综合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古时期古典审美文化向更高的综合阶段和圆熟形态上、转换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美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大综合、大统一的审美文化,为盛唐审美文化的真正圆熟境界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历史铺垫和准备。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观点的总结及对沈约美学思想价值的概括。
宋楠[5](2018)在《魏晋诗歌中的京都气象》文中认为京都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都作为国家独特地理位置上的生存空间,凭借其物质和文化资源的优势,以及所具有的独特象征意义,吸引着历代文人士子。因此京都既是文人施展抱负的舞台,也是文人的精神家园。京都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质具象化的集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众多文人依托京都这一丰沃的社会文化土壤,创作出带有京都独特气象的诗篇。近年来,地域文学、京都文学的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有关两汉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京都文学研究正成炽热之势,但魏晋时期的京都文学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特别是有关这一时期诗歌中的京都气象,尚未有专论。基于这一研究现状,本文以魏晋时期诗歌中的京都气象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试图进一步深化京都文学的研究。绪论部分对京都气象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学界与京都气象相关的研究状况加以梳理,阐明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阐释京都情结的含义,考察中国古代文人京都情结的起源和流变,探索文人京都情结生成背后复杂的历史文化根由和心理动因。京都情结是士大夫群体积淀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先秦的文化基因、哲学思想与思维模式是京都情结得以生成的重要文化机制,为后世文人京都情结的本质内涵奠定了基础。而且,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是承担政治和文化使命的重要阶层,所以对这一群体京都情结的分析与溯源,有助于整体把握魏晋文人群体生存实践及诗歌创作与京都气象的关系。第二章探析魏晋诗歌中京都气象的内涵。重点选取诗歌中反映京都面貌的典型场景和空间意象,从皇家园林与宴集活动、贵游生活与京都经济、历史追忆与京都怀想等几个层面入手,结合相关诗歌,力图还原历史场景,深入剖析魏晋京都气象的文化内涵。园林,规模宏大,富丽奢华,是集多种功能和文化意涵于一体的人文景观,尤其皇家园林,更是气势恢宏,格局规范,是京都气象的显着代表。曹魏的西园宴集、晋武帝时的华林之会,既彰显了京都雍容华贵的气象,也表现了魏晋文人在这一特殊场域中的生命气象。魏晋时期是文化自觉的时代,文人张扬个性,追求自我,所以诗人着重刻画都市景观、娱游盛况和文人聚会,展示京都物质生活的丰裕,并以此为介质,呈现京都城市生活中思想文化的繁盛气象。京都不仅能够显现表面繁盛浮华的气象,亦能反映出王朝没落倾颓的历史风云变幻。诗歌中的京都怀想,使得京都的象征意义更加立体多元,并拓展了内涵的广度和深度,使魏晋的京都气象具有厚重的历史意识和生命意识。第三章探究诗歌中京都气象的艺术表达。魏晋诗歌中的京都气象,流露出王朝的外在恢弘气度与内在生命的勃勃生机,这集中表现为诗歌中以“丽”为主的风格特征。“丽”是这一时期文人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到刘勰的“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等文论思想,皆可感受文人对于“丽”这—集时代特质的美学精神的追求。在创作过程中,诗人着力于语言和修辞技法,讲究炼字,善用对偶,诗歌华美富丽;以赋之铺排手法入诗,扩大了描写范围,增加了诗歌的表达力度;重视意象营造,形成意象群,凸显了诗歌的华丽之风,使诗歌情感表达更为炽烈,折射出京都的盛世气象。从魏晋诗歌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追求中,可以洞见生命自由时代中的文学意象所承载的京都气象及其背后的生命情怀。结语部分对文章主体内容进行总结。
冯莉[6](2017)在《徐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徐增(1612-?),字子能,别号而庵,江南长洲人。明末清初颇有影响的文人。他少年成名,享誉吴中,与当时的许多文人诸如钱谦益、金圣叹、吴伟业、归庄、周亮工、黄翼圣、陈宗之、黄光、陆坦、陈鉴、何楷等均有交往唱和。不幸年甫及壮即患软脚病,足不能行,偶尔以篮舆往来江浙间,其他时间在家读书、写作、编书。徐增着书立说,勤勉治学,一生着述宏富。人们曾一度认为徐增的诗文作品均已亡佚,直到邬国平《徐增与金圣叹》发表,世人才意识到徐增的《九诰堂集》清抄本仍存世,进而开始关注他。本文即以徐增为研究个案,在易代之际大的社会背景下讨论这个满腹才华、身染沉疴的知识分子,在具体阐述时则更侧重于徐增的文学创作。本文除“绪论”外,共分四章。第一章对徐增的生平和着述进行考述。主要说明身处易代之际的徐增其人生的坎凛、成果的丰硕。少年成名的徐增,备受当时诸君子推崇。但正当壮年、前途似锦的徐增却罹患软脚病,只能选择以文学成就自身。社会的动荡、贫病的折磨让徐增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晚年遂选择以着述、向佛为业。第二章专章考证徐增的交游情况。徐增一生喜交友,且交游广泛。但他注意到一些时人为了名利,奔波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间,因而丧失了最为珍贵的本性,世风日渐虚伪。因此,在交往过程中,徐增更看重对方的人品学识,交往的对象也多是真性情、有学识、有名望、有修养的人。本章将徐增交游的对象分为前贤师长、朋辈同学和方外僧侣三类进行考察,选择对其人生有重要意义的师友加以论述。第三章集中探讨徐增的诗歌创作。徐增一生以诗闻名,现存徐增诗歌作品主要集中在《九诰堂集》和《池上篇》中,约计1400余首。徐增诗歌创作各种体裁兼备,题材亦相当丰富,且诗歌风格丰富多元、复古与创新兼具。本章在对徐增诗歌创作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选取其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组诗《黄牡丹》诗和《怀感诗》进行论述,分析其文学意蕴。第四章着重分析徐增的散文创作。现存徐增散文300余篇,体裁多样,且艺术风格鲜明。这些散文作品,根据其意义和价值,以序跋文最为突出,因为它们以文学批评为主,呈现了徐增的基本价值观和文艺取向;寿文和祭文,尤其是祭文次之,这些祭奠亲友或者代人祭奠亲友之作,集中体现了徐增的生计问题和精神世界的某一侧面;史论文算是旁逸斜出的一枝,数目虽少,但充满真知灼见,可引申到徐增的英雄观和精神境界。徐增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介入巨大的历史事件,也没有任何层面上的争议,经历的人生本身也没有太大的起伏,也许正因为这些,他几乎被人们遗忘。但徐增亦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生命,他在艺术的世界里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他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巨变,但内心深处的淡定纯净却没有变;他凭借自己的坚韧,走过了生命中所有无法掌控的苦痛和挣扎。这些亦使得他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质,即使被遗忘,在文学和历史上依然有他的位置。
段艺璇[7](2016)在《宋词夜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象”一词在古代文论中频繁出现,文人选用什么样的意象直接关系到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意境及其情感倾向。宋词中多用夜意象,而词作中的这些夜意象则承载了两宋时期文人们的千愁万绪。两宋时期的文学,少有了唐代文学的那股自信和力量感,大多数词作风格趋向淡泊,意境渐趋低沉和无奈,而在运用夜意象的词作中更是如此。夜晚的宁静虽然暂时舒缓了词人们的心绪,但是夜晚的冷清也让词人们开始细数自己的哀愁,所以对这些夜意象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词作风貌,也可以看出文人们的处世心态。本文将以宋代三百多年的历史作为纵坐标,以南、北宋两个朝代作为横坐标,从夜意象维度出发,以词这一文学体裁为载体,深入地挖掘宋词中夜意象背后丰富而独特的意蕴。笔者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重点对宋词中夜意象蕴含的审美意境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内蕴进行具体分析,把夜意象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境分为凄寒孤寂之境、朦胧静谧之境、明澈剔透之境三大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意境所构成的词的基调,才使得词人的情感得以更好地寄托与抒发。接着笔者再以夜意象复杂和深邃的情感内涵作为研究对象,将词作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类归纳。另外在文中笔者也着重探析了宋词中夜意象高频出现的原因,宋词中大量夜意象的出现,成为其一大特色。本文以《全宋词》为研究文本,着眼于宋词中的夜意象,对其进行文本细读和具体研究。不仅对其意境和情感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出宋代词人在运用意象时的独特审美倾向,以及隐藏在这些意象背后深层的心理和文化现象,深入挖掘夜意象的表现特色及思想内涵,同时也探讨了宋词多用夜意象的原因,以求更好地、更全面地认识宋词夜意象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孙鸣[8](2015)在《论沈宜修词的意象与意境》文中研究指明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吴江人,着《鹂吹集》。沈宜修是明末存词最多的闺秀词人,张仲谋《明词史》将之与李清照作比。其词作190篇及文赋偈传多篇,另有《梅花诗一百绝》、《雪香吟》各一集,共诗作文稿800多篇,收录于《午梦堂集》中。本文以《午梦堂集》中祭文、小传为基础,通过对沈宜修家世生平及生活环境的分析,探究女词人的性格特质及情感世界,挖掘宜修词清风雅韵所形成的内因和外因;通过对《鹂吹集》中大量词作的研读和分析,梳理出宜修词意象秀美纤柔和凄清哀婉的特点,进而对宜修词典雅而清幽、温婉而凄伤的意境进行探讨和诠释。与以往研究沈宜修多从生平、家族、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切入不同,本文注重对沈宜修词本身的研读,通过对其大量词作的分析和解读,挖掘探讨宜修词所表达的意境与艺术特色,将女词人的情感世界和词作风格呈现在读者面前。本文共分四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沈宜修词的研究价值以及研究现状,主体部分由创作成因、典型意象和意境三部分组成,结语部分对宜修词创作内容和艺术特色给予概括和总结,并对其词作内容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王署霞[9](2015)在《徐光启《毛诗六帖讲意》的文学阐释研究》文中认为徐光启的《毛诗六帖讲意》,综合汉宋之长,融经学阐释和文学阐释予一炉,是明代研究《诗经》的一部重要着作。徐光启在经学的立场下,对《诗经》作了大量的文学探讨,颇能体现中晚明以文学解《诗》的特色,为《诗经》研究从经学走向文学的道路做出了贡献。徐光启《毛诗六帖讲意》对《诗经》的文学阐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徐光启注重涵咏玩味的解诗方法,主张解《诗》时以意逆志,他大量吸收前人成果的同时却不拘泥。他提倡立足文本,注重以文学手法解《诗》,强调解《诗》应该圆融活脱,在解《诗》中渗透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他的阐释融合了经学和文学,可见他对《诗经》的经学定位和文学解构。第二,对《诗经》字句章法的品评是徐光启文学阐释的重要方面。徐光启在字句解读中揭示了诗歌的情感内蕴,对诗歌的篇章结构有不少精彩的分析,对诗句的表现力给予了充分地关注。徐光启关注《诗经》具体诗篇的外在形式,注重从诗歌角度来解读《诗经》。他体认诗人语气、以音韵论诗体,从题材、体裁、风格的角度论风、雅、颂。值得关注的是,徐光启从形象批评和以画论《诗》的品评方式对《诗经》的审美特征作了解析。第三,《毛诗六帖讲意》中涉及了《诗经》的多种修辞技法,包括比兴、婉曲、模写、互文、错综、重叠、层递、警策等,体现了徐光启的修辞观和他在《诗经》解读中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重视,从诗艺角度论《诗》的特色。第四,徐光启从诗史的角度出发,对《诗经》的艺术范型多有关注。徐光启在《毛诗六帖讲意》中多次论及《诗经》的艺术源头作用,指出后世文学作品对《诗经》的祖述。在具体《诗篇》的解读中,他引后世同类诗歌对《诗经》进行阐释,以诗论《诗》。徐光启揭示了《诗经》为后世文学作品所不及的艺术高峰地位,肯定了《诗经》高超的艺术技巧。徐光启的解《诗》方式体现了鲜明的文学特色,他的《诗经》解读对后代以文学解《诗》的学者,如贺贻孙、姚际恒、王夫之、方玉润等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后世《诗经》的文学阐释提供了蓝本,推动了《诗经》文学阐释的发展。
张振龙[10](2015)在《曹操创作对引《诗》传统的发展及其文学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从曹操创作的保存至今的作品统计来看,共引《诗》26次。曹操的引《诗》,有对前代文人引《诗》传统的继承,但在引《诗》的形式、语境、情感参与方式和程度等方面,对前代文人引《诗》传统的发展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直接引用的形式减少了,概括性引用的形式增多了;实用性引用的比例减小了,文学性引用的比例增大了,引用的情感色彩与审美特征增强了。这对当时文人与以后文人引《诗》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其原因在于他既深受传统因素制约,又深受时代新思想的洗礼。所以,从历史的维度进行审视,在对我国古代文人引《诗》传统的传承发展上,曹操创作中的引《诗》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论《古诗十九首》之感伤情怀及审美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古诗十九首》之感伤情怀及审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西晋诗歌的感伤情怀与文学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西晋诗歌中的感伤情怀 |
第一节 生命意识与生死主题 |
一、魏晋时期的挽歌 |
二、潘岳与悼亡诗 |
第二节 女性视角中的哀叹 |
一、“香草美人”传统 |
二、其他女性题材诗歌 |
第三节 羁旅思归与仕隐矛盾 |
一、羁旅相思 |
二、仕与隐的犹豫 |
第四节 西晋其他诗歌中的感伤 |
第二章 感伤的时代与文人心态转变 |
第一节 两汉魏晋抒情诗中的情感起伏 |
一、两汉抒情诗与《古诗十九首》 |
二、建安的悲歌 |
三、正始的哀叹 |
第二节 西晋文人思想心态的转变 |
一、司马氏统治的冲击 |
二、儒学体系的衰落 |
三、玄学的兴起 |
第三章 西晋感伤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感物”手法的运用 |
一、“比兴”与“感物” |
二、情景交融 |
第二节 “缘情”的创作理念 |
一、河洛抒情传统 |
二、西晋“缘情”说 |
第三节 西晋诗歌的感伤转向与历史影响 |
一、从集体转向个体的抒情体验 |
二、西晋感伤诗歌的历史影响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宋代悼亡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定义与辨析 |
二、借鉴与反思 |
三、思路与方法 |
四、对象与范围 |
第一章 悼亡诗歌的发展与宋代悼亡诗概貌 |
第一节 悼亡诗歌的渊源及宋前发展概述 |
一、悼亡诗歌的渊源 |
二、宋前悼亡诗歌的发展与流变 |
第二节 宋代悼亡诗歌概貌 |
一、创作数量增多 |
二、内容和表现方法丰富 |
第三节 宋代悼亡诗作者概述 |
一、宋代悼亡诗作者群体效应 |
二、宋代悼亡诗作者创作共性 |
第四节 宋代悼亡词、文的发展 |
小结 |
第二章 宋代悼亡诗歌的内容及书写方式 |
第一节 悼亡诗歌的内容概述 |
第二节 时空书写:四时多倏变、故地再重游—以王十朋为代表 |
一、感时嗟悲 |
二、临地叹亡 |
第三节 临境书写:景语皆情语、物亦染悲情—以陆佃为代表 |
一、自然之景 |
二、日常之物 |
第四节 梦境书写:恍惚思如梦、无言自难忘—以梅尧臣为代表 |
一、欲望的满足:涕忆亡妇 |
二、感慨的抒发:人生如梦 |
小结 |
第三章 宋代悼亡诗歌的意象用典分析 |
第一节 宋代悼亡诗歌的惯用意象分析 |
一、自然类物象 |
二、社会类事象 |
三、主观类喻象 |
四、其它意象 |
第二节 宋代悼亡诗歌典故分析 |
一、宋代悼亡诗歌典故概况 |
二、宋代悼亡诗歌中典故的断代分析 |
三、宋代悼亡诗歌中典故出处分析 |
第三节 宋代悼亡诗歌意象典故之流变分析 |
一、宋代悼亡诗歌意象之流变 |
二、宋代悼亡诗歌典故之流变 |
小结 |
第四章 宋代悼亡诗歌的表现特色 |
第一节 宋代悼亡诗歌思想内容特点 |
一、思想上:道为主,佛为辅 |
二、内容上:困顿与超越并存 |
第二节 宋代悼亡诗歌诗体特点 |
一、长于五古七绝 |
二、组诗体制传统 |
三、宋代悼亡诗体新变 |
第三节 宋代悼亡诗歌抒情特色 |
一、悼亡诗歌的抒情模式:悼哀颂德 |
二、平易质朴、含蓄深沉的语言风格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谢榛的诗歌创作实践及其诗学理论主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谢榛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布衣之身忧国忧民 |
第二节 游幕苦旅的挣扎与倾诉 |
第三节 友情抚慰与别情眷恋 |
第四节 参禅悟道:断舍离的苦恼 |
第二章 谢榛诗歌率意起兴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率意道之,漫然起兴的艺术追求 |
第二节 谢榛乐府诗歌漫然起兴,自然道来的艺术本色 |
第三节 率意起兴,辞意双美 |
第四节 谢榛情景交融的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 |
第三章 宗法盛唐:谢榛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主张的结合 |
第一节 谢榛诗法盛唐“浑沦”境界的艺术实践 |
第二节 谢榛诗歌创作中的宗法盛唐理论 |
第三节 谢榛宗法盛唐的诗歌实践与诗学理论的矛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沈约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综述 |
(一)沈约美学思想的研究 |
(二)沈约音乐思想的研究 |
(三)沈约文学活动与诗文创作研究 |
(四)沈约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的研究 |
(五)沈约家世及其生平研究 |
(六)沈约《宋书》的史学价值研究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沈约的家世与时代 |
第一节 沈约的家世 |
第二节 沈约生活时代的社会思潮 |
一、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征 |
二、追求新变的思潮 |
第二章 沈约的佛教美学思想 |
第一节 沈约的神不灭思想 |
一、神本非形的二元论 |
二、知性常传的佛性论 |
三、“一念之间,众缘互起”的因果论 |
第二节 沈约佛性论中的美学思想 |
一、“佛性”之美与“净国”之美 |
二、“神妙形粗”与“贵神贱形” |
三、“情照”说 |
四、“无念”的审美状态 |
五、沈约佛教美学思想的意义 |
第三章 沈约的礼乐美学思想 |
第一节 沈约礼乐作品概况 |
第二节 沈约论“乐”的构成 |
一、乐之器 |
二、乐之文 |
三、乐之情 |
四、乐之官 |
第三节 沈约的“雅俗”美学思想 |
一、“歌功颂德”的雅乐观 |
二、“清丽哀伤”的俗乐观 |
三、沈约雅俗观的成因 |
第四章 沈约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 |
第一节 “情真彩丽”的自然审美旨趣 |
第二节 “平易晓畅”的声律美 |
第三节 “情文并茂”的审美理想 |
第五章 沈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
第一节 综合、杂糅的美学思想 |
一、三教融合下新的美学形态 |
二、南北审美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刘勰对沈约文学批评审美标准的继承 |
一、抒情重文的文学发生论 |
二、倡导平易自然的审美理想 |
三、追求诗歌声律的完美和谐 |
四、崇尚“清丽”之美 |
第三节 永明声律美的继古与新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魏晋诗歌中的京都气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京都情结 |
第一节 京都情结的定义和溯源 |
一、定义 |
二、溯源 |
第二节 文人的京都情结 |
一、汉代文人的京都情结 |
二、魏晋文人的京都情结 |
第二章 魏晋诗歌中京都气象的内涵 |
第一节 皇家园林与京都气象 |
一、西园宴集 |
二、华林之会 |
第二节 贵游生活与京都气象 |
一、城市意象 |
二、娱游盛况 |
三、文人聚会 |
第三节 历史追忆与京都气象 |
第三章 魏晋诗歌中京都气象的艺术表达 |
第一节 审美取向对诗歌的规约 |
第二节 辞采华美 |
一、语言 |
二、对偶 |
第三节 赋法入诗 |
第四节 意象 |
一、意象的产生 |
二、意象的体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徐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徐增生平、着述考 |
第一节 徐增的字号、籍贯、生卒年 |
一、字号 |
二、籍贯 |
三、生卒年 |
第二节 徐增的生平经历 |
一、早慧的青少年时代(1612-1635) |
二、多病坎凛的壮年(1636-1643) |
三、漂泊凄清的中年(1644-1659) |
四、着述、向佛的晚年(1660——?) |
第三节 徐增着述考 |
一、《九诰堂集》 |
二、《池上篇》 |
三、《而庵说唐诗》 |
四、《而庵诗话》 |
五、《元气集》 |
六、《珠林风雅》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徐增交游考 |
第一节 与前贤师长 |
一、钱谦益 |
二、黄翼圣 |
三、张世伟 |
第二节 与朋辈同学 |
一、徐世溥 |
二、陈宗之 |
第三节 与方外僧友 |
一、式逸 |
二、密训 |
三、圣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徐增诗歌创作研究 |
第一节 徐增诗歌创作概况 |
一、徐增诗歌创作的一般描述 |
二、徐增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 |
三、徐增诗歌创作的复古与创新 |
第二节 徐增《黄牡丹》诗研究 |
一、叹赏牡丹之美 |
二、倾诉朋友之思 |
三、表达身世之感 |
四、抒发家国之念 |
第三节 徐增《怀感诗》研究 |
一、以诗记人,刻画出明末清初江南文士的众生相 |
二、以诗记诗,保存了当时文人的部分诗作 |
三、以诗记史,记录了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的文化生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徐增散文创作研究 |
第一节 徐增散文概况 |
一、徐增散文创作的一般描述 |
二、徐增散文的艺术风格 |
第二节 序跋文中的文学观 |
一、古今之辩 |
二、元气与性情 |
三、师承妙悟与起承转合 |
四、体备才全与游历读书 |
第三节 寿祭文中的生计与生死哲思 |
一、寿祭文与徐增生计 |
二、寿祭文中的生死哲思 |
第四节 史论文中的洞彻烛照 |
一、英雄的闪光与失意 |
二、徐增作为司马迁跨越时空的知音 |
三、“二羽”背后的隐微诠释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宋词夜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写作目的 |
二、本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夜意象的概念及其在宋词中的概况 |
第一节 夜意象的概念 |
第二节 夜意象在宋词中的概况 |
第二章 宋词夜意象的审美意境 |
第一节 凄寒孤寂之境 |
第二节 朦胧静谧之境 |
第三节 明澈剔透之境 |
第三章 宋词夜意象的情感内蕴 |
第一节 欢喜畅怀之夜 |
一、节日之乐 |
二、夜宴之乐 |
三、夜游之乐 |
第二节 愁苦寂寥之夜 |
一、仕途失意之苦 |
二、羁旅思乡之苦 |
三、相思离别之苦 |
第三节 自由闲适之夜 |
第四章 宋词中夜意象高频出现的原因探析 |
第一节 经济发达与夜生活丰富多彩 |
第二节 词体功能的扩大与夜的契合 |
第三节 主体的审美感受与心理状态 |
第四节 对夜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论沈宜修词的意象与意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沈宜修词创作成因探源 |
第一节 外部成因 |
一、家世传承孕清风丽骨 |
二、世风开明助才情博发 |
第二节 内部成因 |
一、隐忍多情闷愁肠百结 |
二、日坐愁城累多情之身 |
第二章 沈宜修词的典型意象 |
第一节 植物意象 |
一、梅 |
二、柳 |
三、落叶、落花 |
第二节 动物意象 |
一、燕、莺与鸿雁 |
1.1 燕、莺 |
1.2 鸿雁 |
二、蛩 |
第三节 其他自然物意象 |
一、云 |
二、月与月夜 |
第四节 人工器物意象 |
一、栏杆 |
二、笙、箫、笛 |
第三章 沈宜修词的意境 |
第一节 典雅而清幽 |
一、典雅—宜修词意境的本色基调 |
1.1 心中愁怨以雅正之辞抒 |
1.2 离愁别绪以含蓄之笔发 |
二、清幽—宜修词意境的独特气质 |
2.1 清逸物象的准确选取 |
2.2 悲秋主题的细腻感悟 |
2.3 亦真亦幻的梦境寄托 |
第二节 温婉而凄伤 |
—、温婉—宜修词意境的文采呈现 |
1.1 细腻情思以温婉之笔绘 |
1.2 幽深情怀以凝练用语书 |
二、凄伤—宜修词意境的深悲内涵 |
2.1 亲情易逝的悲情诉说 |
2.2 凄苦生活的真情表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9)徐光启《毛诗六帖讲意》的文学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毛诗六帖讲意》文学诠释的方法和原则 |
第一节 涵咏玩味,立足文本 |
第二节 想象创造,以意逆志 |
第三节 存古却不拘泥,以文学手法解诗 |
第四节 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毛诗六帖讲意》之鉴赏批评论 |
第一节 字法、句法、章法的品评 |
第二节 关注诗歌形式的诗篇鉴赏 |
第三节 对诗篇审美特征的品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诗六帖讲意》之修辞论 |
第一节 比兴 |
第二节 婉曲 |
第三节 模写 |
第四节 互文 |
第五节 错综 |
第六节 重叠 |
第七节 层递 |
第八节 警策 |
第九节 借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诗经》艺术范型的阐发 |
第一节 《诗经》源头作用的揭示 |
第二节 引后世诗文解《诗》,契合诗意和诗境 |
第三节 肯定《诗经》后世所不及的地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曹操创作对引《诗》传统的发展及其文学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论《古诗十九首》之感伤情怀及审美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晋诗歌的感伤情怀与文学转向[D]. 赵新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宋代悼亡诗歌研究[D]. 何建琴.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谢榛的诗歌创作实践及其诗学理论主张[D]. 姜立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沈约美学思想研究[D]. 李秋香.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魏晋诗歌中的京都气象[D]. 宋楠. 山东大学, 2018(12)
- [6]徐增研究[D]. 冯莉. 黑龙江大学, 2017(08)
- [7]宋词夜意象研究[D]. 段艺璇. 湖南大学, 2016(03)
- [8]论沈宜修词的意象与意境[D]. 孙鸣. 西北大学, 2015(03)
- [9]徐光启《毛诗六帖讲意》的文学阐释研究[D]. 王署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10]曹操创作对引《诗》传统的发展及其文学影响[J]. 张振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