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淀粉的综合开发利用

马铃薯淀粉的综合开发利用

一、马铃薯淀粉的综合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程冰,张乐乐,安艳霞,李梦琴[1](2021)在《马铃薯抗性淀粉结构特征及体外消化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马铃薯抗性淀粉的结构特征与体外消化特性。方法以马铃薯淀粉为对照,采用红外光谱仪、X 射线衍射仪技术(X-ray diffraction,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等手段研究马铃薯抗性淀粉的碘吸收特性、颗粒形貌、晶型结构形态、热特性。通过模拟体外消化评价马铃薯抗性淀粉的消化性能。结果马铃薯淀粉和抗性淀粉碘吸收曲线最大吸收峰均在580~600 nm,马铃薯抗性淀粉分子量分布更集中。马铃薯淀粉为B型结晶结构,马铃薯抗性淀粉为C型结晶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显示,马铃薯淀粉分子颗粒完整,表面光滑,整体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马铃薯抗性淀粉分子为不规则多面体,分子表面粗糙、有凹陷,且有少量的层状起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抗性淀粉未出现新的基团。DSC检测发现,马铃薯抗性淀粉的热稳定性更高;马铃薯淀粉和抗性淀粉酶解前2 h内消化速率迅速增加,酶解2 h后速率减慢,消化速率逐渐趋于平缓,血糖指数分别为70.42、40.50。结论马铃薯抗性淀粉具有较致密的结晶结构和较强的酶抗性,抗消化性显着。

李姝琪[2](2021)在《欧李主要多酚物质成分分析及原花青素对马铃薯淀粉消化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

李思佳[3](2021)在《干燥方便米粥的糊化干燥特性研究及生产工艺优化》文中认为本课题主要研究了方便米粥预处理条件、蒸煮糊化特性、干燥方法以及品质改良剂对方便米粥品质的影响,并对方便米粥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制得品质较好、复水后接近新鲜米粥的方便米粥产品。以期为干燥方便米粥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为提高方便米粥的质量,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粥米糊化特性的影响,并进行工艺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确定酶处理的最佳参数组合为:α-淀粉酶添加量0.1%、酶解温度60℃、酶解pH 6.0、酶解时间40 min、料水比1:2 g/mL,在此条件下,粥米碘蓝值为0.181,感官评分为84.3分;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确定超高压处理的最佳参数组合为:压力250 MPa、保压时间15 min、料水比1:4 g/mL,在此条件下,粥米碘蓝值为0.463,感官评分为94.5分;通过响应曲面实验确定超高压协同酶法处理的最佳参数组合为:酶解温度60℃、酶解pH 6.0,α-淀粉酶添加量0.09%,料液比1:3 g/mL,酶解时间50 min,压力220 MPa,保压时间17 min,在此条件下,粥米碘蓝值为0.597,感官评分95.6分,均比酶法处理、超高压处理高。研究不同蒸煮方式对粥米糊化特性的影响,并进行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确定常规蒸煮条件为:料水比为1:3 g/mL、蒸煮温度为100℃、蒸煮时间为16min,在此条件下,粥米碘蓝值为0.651,感官评分为96.3分。微波蒸煮条件为:料水比1:15 g/mL、微波功率450W、微波时间16min,在此条件下,粥米碘蓝值0.532,感官评分为93.2分。综合比较确定最佳蒸煮方式为常规蒸煮。为提高方便米粥的品质,以复水率、复水时间与碱消值为指标,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方便米粥干燥特性的影响,并进行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确定热风干燥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物料量15 g,物料厚度1cm,干燥温度80℃。经此条件下的干燥的方便米粥复水率为2.59,复水时间15min,碱消值为6.30。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确定微波真空干燥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物料量15 g,微波功率1.6kW,真空度-80kPa。在此条件下干燥的方便米粥复水率为2.49,复水时间15min,碱消值为6.49。兼顾干燥效果、干燥效率及对米粒结构影响的综合分析,确定方便米粥的最优干燥方法为热风干燥。为使方便米粥复水后的状态接近新鲜米粥,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品质改良剂单一添加及复配对方便米粥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确定品质改良剂的最佳配比为:CMC 0.07%,黄原胶0.13%,瓜尔豆胶0.07%,蔗糖酯0.10%,马铃薯淀粉6%,麦芽糊精20%,白砂糖8%。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干燥方便米粥感官评分为96.5分,粘度为1125cP。复水后,按照配方添加的方便米粥稠度适中,有爽滑感,接近新鲜米粥。按各工序最优工艺制备的方便米粥复水时间短,风味、口感与传统米粥相似,且硬度、弹性、咀嚼性与黏聚性均适中,接近新鲜米粥。

张子睿[4](2021)在《低GI马铃薯馒头的开发及其对原花青素体外释放的研究》文中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政策指将马铃薯加工为馒头等传统主食。然而,马铃薯馒头通常具有较高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长期摄入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等慢性代谢疾病的风险,限制了马铃薯主粮产业化。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cyanidins,GSP)能通过抑制淀粉消化酶的活性,或是以非共价键与淀粉结合等途径抑制淀粉的消化,从而降低淀粉类食物的GI数值。但GSP与马铃薯淀粉的结合方式及其抗消化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此外,添加GSP还会降低食品的感官品质,限制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故本文首先将马铃薯淀粉与GSP制备成复合体,通过分析其结构、理化和消化性质,探究GSP抑制马铃薯淀粉消化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提高感官品质和降低GI数值的角度优化马铃薯馒头配方;最后从消化特性和微观结构的角度评价不同食品基质对GSP释放的调控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马铃薯淀粉对GSP的负载率为68.49~73.41%。粘度分析仪(Rapid Visco Analyzer,RVA)的糊化特性曲线说明复合物拥有更优的热稳定性和抗剪切能力,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糊化焓变随GSP的增加而升高。质构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说明GSP抑制了淀粉的老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说明GSP可能通过氢键与马铃薯淀粉结合,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图谱说明GSP可能改变了淀粉的晶型结构。随GSP添加量的增加,快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的含量降低了28.77%,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和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9.51%和9.35%。(2)分别研究马铃薯全粉、水、酵母、GSP以及谷朊粉添加量对馒头感官、物性及GI数值的影响。添加马铃薯全粉和GSP能降低馒头的GI数值,但会破坏馒头的感官。水、酵母能改良馒头的感官,但其GI数值会升高。谷朊粉既能改良馒头的感官,也能降低馒头的GI数值。进一步通过L9(34)正交优化,在马铃薯全粉替换量15%、水添加量75%、酵母添加量1.0%、GSP添加量1.5%、谷朊粉添加量6.0%的优选配方下,馒头的感官评分最高(86.4),且达到低GI水平(54.21)。(3)为探究基质效应对馒头中GSP在加工和消化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优选配方,制备了两种食品基质不同的小麦产品作为对比:面包和面条。研究发现,烤制和煮制对GSP的损耗分别为24.01%和37.90%,蒸制对GSP的损耗更低,为20.38%。经体外模拟消化后,三种食品基质释放GSP的规律相似,消化液中GSP的含量在胃中最高,其次是口腔,在肠中较低,在肠透析液中则最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基质的微观形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淀粉与蛋白在基质中的分布,发现紧致完整的基质结构更能维持GSP在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苏日嘎拉[5](2021)在《樟子松鳞基质的制备及其保水缓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频繁干旱和肥料利用率低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两个关键因素,然而,过度使用传统肥料已经带来水污染、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对此,可降解的生物质肥料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本研究以樟子松鳞和马铃薯淀粉为主要原料,将改性的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制备出环境友好型水凝胶,再对发酵腐熟樟子松鳞颗粒外包一层水凝胶,合成新型的保水缓释肥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樟子松鳞为原料,碳酰胺为氮源,通过石灰调节发酵堆p H值,添加有机肥发酵剂以改善樟子松鳞的发酵腐熟,探讨了碳酰胺及有机肥发酵剂添加量对其发酵效果的影响。当实验组Z5(初始C/N30.6548、0.08%石灰)、Z9(初始C/N31.5644、0.08%石灰)和Z10(初始C/N30.6548、0.08%石灰和0.2%有机肥发酵剂)时较理想。颜色由深黄色变为深棕色,C/N下降至基质要求,微量元素增加,孔隙也明显增大。2.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对其进行醚化反应制备出了羧甲基马铃薯淀粉钠。FT-IR显示,原淀粉结构中的羟基已经被羧甲基化。TG显示,马铃薯淀粉羧甲基化后热稳定性明显提高。SEM显示,马铃薯淀粉羧甲基化后,淀粉颗粒的椭圆形状破裂,出现了很多的棱角,且表面的小蜂窝孔状消失。XRD显示,马铃薯淀粉羧甲基化后5.3°、15.2°、17.1°和23°处的衍射峰消失,结晶度提高。能谱表明,马铃薯淀粉羧甲基化后出现了Na,其占比为8.53%。3.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以丙烯酸为单体接枝羧甲基马铃薯淀粉钠,制备了水凝胶。比较各反应条件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引发剂用量3%、交联剂用量0.3%、羧甲基马铃薯淀粉钠用量2.5g、AA中和度70%;水凝胶最高吸水倍率为894.4g/g。SEM显示,羧甲基淀粉钠为孔状结构,表面呈现出相对均匀疏松的三维网络孔隙结构,有利于树脂吸液能力的提高。FT-IR显示,丙烯酸成功接枝在羧甲基淀粉钠上。TG显示,丙烯酸接枝羧甲基淀粉钠后聚合物热稳定性能得到提高。4.采用物理包膜法,将樟子松鳞颗粒外包一层水凝胶。结果显示,40天内,CMS/AA水凝胶在碱性溶液中降解率为46.7%,在酸性溶液中降解率为35.4%。采用蒸馏水中溶出率法对CMS/AA/FPR的四种质量比包膜及一组空白组的缓释养分行为分析,30天内,CMS/AA/FPR的缓释养分提高了4.3%~6%。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CMS/AA/FPR能为植物提供所需养分及有保水存水能力,可促进植物的生长。

张依睿[6](2021)在《马铃薯淀粉的微波韧化及其在挤压重组米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为了促进我国种植业产业结构,保障国民口粮安全性,改善人民的日常饮食结构,在国家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背景下,本研究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联合韧化的方法对淀粉进行物理法改性处理,制备出一种峰值黏度低、糊化温度高、利于挤压机顺利挤出、绿色安全的改性马铃薯淀粉。通过对淀粉改性参数的优化,研究改性前后淀粉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变化,并将其添加到挤压重组米中,探究添加量对重组米品质的影响,为马铃薯主食化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参考碎米粉糊化时峰值黏度值2726.00c P,以淀粉糊化的峰值黏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不同淀粉乳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韧化时间、老化时间的影响,得出低黏度改性马铃薯淀粉制备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淀粉乳浓度为30%,微波功率700W,微波时间6min,韧化时间18h,老化时间6h。2.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改性马铃薯淀粉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淀粉内部相对结晶度增加2.16%,晶体排列更有序,热焓值增加1.24J/g,结构更稳定。通过光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观察改性淀粉颗粒表面微观结构及颗粒大小的变化情况,并测定了糊化性质、溶胀度、消化性等性质,结果表明,改性后淀粉颗粒的形状无变化,部分颗粒表面出现褶皱裂痕,粒径显着减小,糊化后的峰值黏度明显降低,糊化温度显着增加,溶胀度下降,缓慢消化淀粉含量增加。3.利用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制备改性马铃薯淀粉,并按30%、35%、40%、45%、50%的比例与碎米粉进行复配混合,制备挤压重组米,研究改性淀粉添加量对重组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淀粉添加量的增加:总体感官品质评分降低;吸水率和体积膨胀率增加,米汤固体溶出率即重组米的蒸煮损失率先降低后升高;米粒亮白度降低。在米饭蒸煮实验对质构品质的影响试验中,随着浸泡时间、米水比、保温时间的增加,米饭的硬度和咀嚼性下降,相同条件下,随着改性淀粉添加量的增加,米饭硬度和咀嚼性呈现出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添加量为40%时,重组米饭的硬度和咀嚼性最低,结合感官评价得分,40%添加量的米饭在总体感官评价得分上与30%,35%组无显着性差异。

孟杰[7](2021)在《沙蒿籽胶对马铃薯淀粉和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蒿籽胶作为一种食品改良剂,可有效地改善马铃薯淀粉制品的回生现象,改良口感,本文旨在研究沙蒿籽胶对马铃薯淀粉和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内在相互作用,以及确定合适的沙蒿籽胶添加量。首先探究了沙蒿籽胶的提取工艺优化;然后分别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沙蒿籽胶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凝胶、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及马铃薯淀粉-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影响;并分析沙蒿籽胶对凝胶的热学性能、微观结构、质构特性、凝胶强度、保水性、流变性能、化学作用力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沙蒿籽胶,利用正交试验得出最高得率,并且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质构仪、流变仪等对凝胶的各项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40,温度50℃,时间1.5 h,其得率高达20.7%;添加沙蒿籽胶后马铃薯淀粉凝胶的糊化起始温度和糊化终止温度升高,焓值ΔH增大;微观结构观察表明添加较低水平(0.1~0.5%)沙蒿籽胶量的淀粉糊网络结构越来越致密,孔洞分布均一,空隙较小;同时观察淀粉糊的质构特征发现硬度、弹性等均增大;动态流变实验表明,在较低水平(0.1~0.5%)沙蒿籽胶添加量下,G′、G″值明显升高,马铃薯淀粉糊的粘弹性提高,tanδ值明显降低,随后在较高水平(1.0%)沙蒿籽胶添加量下,G′、G″值显着下降;静态流变实验表明,添加沙蒿籽胶处理的马铃薯淀粉均为假塑性流体,并且淀粉糊稠度系数K增大,流体指数n减小,沙蒿籽胶添加量为0.3%的马铃薯淀粉糊,触变环面积减少,体系的剪切稳定性提高。沙蒿籽胶添加量为0.5%可提高马铃薯淀粉和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保水性,并且提高凝胶强度,使其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着度达到最大;随着沙蒿籽胶添加量的增多,凝胶的白度值有所下降;凝胶的化学作用力结果表明,所有的处理组中,疏水相互作用贡献最大,氢键次之,离子键最少,其中沙蒿籽胶添加量为0.5%的化学作用力较高,进一步分析凝胶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显示,沙蒿籽胶的加入促进α向β转变,使得凝胶形成更多的网络结构。不同沙蒿籽胶添加量在羊肉香肠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期的延长香肠的保水性有所下降,但0.5%处理组降低缓慢,并且该处理组的香肠弹性、内聚性、胶着度、咀嚼度、回复性最大,在贮藏第5天时,硬度增加了9.03%,较不加胶处理组的25.5%低,因此沙蒿籽胶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抑制马铃薯淀粉香肠的回生现象。

李鑫[8](2021)在《马铃薯优良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评价及SSR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马铃薯生产中优良种质资源缺乏,品质育种水平滞后的问题,本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通过对44份四倍体马铃薯无性系的块茎品质性状测定、各性状频数和相关性分析,鉴定参试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聚类,进一步筛选适于淀粉加工、炸片加工和鲜食等不同类型的优良新种质,为马铃薯品质育种和加工型品种的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及蒸食品质综合评价,筛选出高营养成分材料10份,高淀粉含量与高蛋白质含量的无性系为ND17-9-3、ND17-26-6,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C含量的无性系为ND17-115-4,高钾元素、镁元素、钙元素及铁元素含量的品系为ND17-24-23、ND17-153-3;适合蒸食材料8份,其中ND17-49-5蒸食品质最好,ND17-85-20香味值最高;适合淀粉加工材料7份,其中ND17-140-11淀粉加工品质最佳,适合炸片加工材料8份,其中ND17-26-6炸片加工品质最好。2.产量分析,ND17-25-3等8份材料产量高于50000 kg/hm2,ND17-106-16、ND17-33-27等8份材料淀粉产量高于8000 kg/hm2。3.利用10对筛选出的SSR引物对44份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128个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平均扩增出12.8个,其中多态性比率占94.33%,并构建SSR指纹图谱。4.对参试无性系进行亲缘关系鉴定,相似系数介于(0.4545-0.9394)之间,以相似系数0.708为基准,将参试无性系分为Ⅳ类。第Ⅰ类:ND17-6-42、ND17-132-3等21份无性系,该类资源糖甘碱、铁元素含量高;第Ⅱ类:无性系ND17-9-3、ND17-49-5,该类资源还原糖、维生素C及氨基酸含量低;第Ⅲ类:ND17-6-25、ND17-9-24等12份无性系,该类资源钾元素、锌元素含量高;第Ⅳ类:ND17-140-11、ND17-10-14等8份无性系,该类资源蛋白质、维生素C、绿原酸含量、镁元素含量高,氨基酸、钙元素含量低。5.高营养成份材料ND17-9-3、ND17-33-2-1、ND17-6-25、ND17-143-10;蒸食品质优良ND17-85-20、ND17-106-16、ND17-115-12,适合淀粉加工的ND17-16-10、ND17-140-11,适合炸片加工的ND17-48-26、ND17-26-6,高产的ND17-153-8、ND17-150-18、ND17-9-3、ND17-48-26亲缘关系远,可作为品质育种的杂交亲本。

欧阳群富[9](2021)在《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结构及理化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淀粉的来源丰富是廉价的可再生有机原料,但淀粉有自身的不足之处如淀粉糊易老化、乳化能力低、冷水可溶性差、热稳定性不强等,因此需要对淀粉进行淀粉改性,改性方法有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复合改性等。超声技术作为物理改性之一,有其优点如处理时间短、能耗低、安全、高效和环保等。本文以玉米淀粉(A型结晶)、马铃薯淀粉(B型结晶)和豌豆淀粉(C型结晶)三种不同晶型的淀粉为原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差示扫描量热仪、流变仪等现代分析仪器,系统研究不同超声功率、超声频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处理对淀粉的结构及理化性能的影响,进而探究超声调控淀粉理化性能的变化规律,最后对超声调控后淀粉的消化性能与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淀粉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为淀粉的超声物理改性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超声处理使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减少,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上升。偏光显微镜结果表明,经过不同超声处理后,3种淀粉颗粒大部分仍旧保持完整,与原淀粉相比无明显差异,少部分淀粉颗粒因超声作用的增强,颗粒出现破裂,表面有较明显的凹坑,偏光十字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微米粒度仪测定结果显示,经不同超声处理后玉米淀粉平均粒径从14.37 μm增加至15.37 μm,马铃薯淀粉平均粒径从37.67μm增加至59.76 μm,豌豆淀粉平均粒径从26.05μm增加至39.18 μm。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经不同超声处理后3种淀粉均未出现新的吸收峰,特征基团吸收峰的位置未发生变化,没有改变淀粉的化学结构,并且玉米淀粉的1047/1022 cm-1和995/1022 cm-1值分别最大增加至1.66和2.76,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的1047/1022 cm-1分别最大下降至0.54和0.29,995/1022 cm-1值分别最大下降至0.90和0.70。(2)热力学测定结果显示,不同超声处理使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所需要的糊化温度降低,热稳定性降低,晶体差异性减小,△H降低。动态流变结果表明,不同超声处理使3种淀粉糊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加使凝胶强度增加。静态流变结果显示,不同超声处理后3种淀粉糊均有剪切稀化现象,属于假塑性流体,且玉米淀粉糊滞后面积降低,回复性及稳定性提高,而马铃薯淀粉糊和豌豆淀粉糊的滞后面积上升,恢复性下降,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刚性化。溶解度和膨胀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超声处理使3种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增加。糊化度和老化度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超声处理使3种淀粉的糊化度上升,玉米淀粉的老化度增加后减小,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的老化度降低。(3)消化性能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增加了玉米淀粉抗性淀粉含量1.95%~10.79%,降低了淀粉消化程度,提高玉米淀粉的抗消化性能;增加了马铃薯淀粉的快消化淀粉含量1.24%~12.98%,降低了抗性淀粉含量3.22%~19.26%,降低了马铃薯淀粉的抗消化性能;豌豆淀粉经过超声处理慢消化淀粉含量上升0.73%~8.34%,降低淀粉抗消化性能。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超声时间处理下,玉米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马铃薯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豌豆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不同超声频率处理下,豌豆淀粉快消化淀粉含量与平均粒径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超声功率处理下,马铃薯淀粉快消化淀粉含量与995/1022 cm-1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豌豆淀粉快消化淀粉含量与1047/1022 cm-1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不同超声温度处理下,玉米淀粉快消化淀粉含量与1047/1022 cm-1呈显着正相关(p<0.05),马铃薯淀粉的慢消化淀粉含量与粒径大小呈显着正相关(p<0.05),抗性淀粉含量与平均粒径呈显着负相关(p<0.05),豌豆淀粉的慢消化淀粉含量与1047/1022 cm-1呈显着正相关(p<0.05),抗性淀粉含量与粒径大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

姜继凯[10](2021)在《亚冻结温度调控马铃薯淀粉凝胶回生速率及回生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温度是调控淀粉老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温度老化会影响淀粉分子在老化回生过程中的成核类型,进而影响淀粉分子的老化速率。本论文探明了不同浓度和不同糊化程度下马铃薯淀粉凝胶的最适亚冻结温度,并对完全糊化状态浓度8%的马铃薯淀粉凝胶进行贮藏回生试验,对比分析亚冻结温度和其他对照温度下的凝胶回生特性。旨在利用温度对淀粉凝胶的适度回生来改善无添加淀粉制品的品质特性,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马铃薯淀粉凝胶亚冻结温度的研究马铃薯淀粉浓度对过冷效应、初始冰点、玻璃化温度与熔融温度都会有显着影响,且凝胶在速冻过程中,温度低于-3°C时,凝胶液态水含量大幅度减少,氢质子密度也会迅速降低。四种浓度下马铃薯淀粉凝胶初始冰点最低值为-1.4°C,玻璃化温度最低值为-3.69°C,熔融温度最高值为10.02°C。因为淀粉凝胶的回生温度范围是在玻璃化温度(-3.69°C)与熔融温度(10.02°C)之间,同时,亚冻结温度范围是在玻璃化温度(-3.69°C)与冰点温度(-1.4°C)之间,并且,当温度越接近玻璃化温度时,凝胶内部分子状态更加稳定,因此在3°C~-18°C范围内选用-3°C作为不同浓度下马铃薯淀粉凝胶的亚冻结温度。(2)完全糊化和非完全糊化状态下马铃薯淀粉凝胶亚冻结温度的研究非完全糊化状态下马铃薯淀粉凝胶的自由水分含量更多,更易发生向冰的相态转变。非完全糊化状态下凝胶玻璃化温度为-4.87°C,初始冰点温度为-0.7°C,又因为淀粉凝胶回生温度范围为玻璃化温度(-4.87°C)与熔融温度(6.54°C)之间,因此在冰点温度(-0.7°C)与玻璃化温度(-4.87°C)之间选用-3°C作为非完全糊化状态下亚冻结温度也较为准确。(3)亚冻结温度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凝胶宏观特性影响亚冻结温度处理下的凝胶强度和凝胶增长速度最高;凝胶流变动态粘弹性测量表明亚冻结温度下凝胶回生较快,弹性逐渐增加,稳定性增强;凝胶持水率与其他温度相比较高;凝胶白度在亚冻结温度下与其他两个对照温度(3℃和0℃)相比无显着差距,但高于对照温度(25℃和-18℃)的凝胶白度;凝胶可冻结水含量随凝胶回生而增加,但亚冻结温度下凝胶可冻结水含量低于对照温度下可冻结水含量,不可冻结水含量平均高于其他对照温度10%左右。(4)亚冻结温度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凝胶微观特性影响通过水分弛豫时间,氢质子密度图像明暗变化可以看出相比于其它回生温度处理,亚冻结温度处理下马铃薯淀粉凝胶回生速率最快。同时,相比于其他温度,亚冻结温度下凝胶相对结晶度和结晶度增加速度最高。微观扫描电镜分析可以看出亚冻结温度下的凝胶网壁相对完整,无大面积破损现象,表明冰晶晶核在回生初期对凝胶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红外光谱分析得到凝胶在亚冻结温度下短程有序性相对更为明显,螺旋结构也更多。而凝胶热力学特性却无太大显着区别。以无添加马铃薯粉条为研究基础,利用亚冻结处理马铃薯淀粉凝胶,得到较好的研究结果,说明亚冻结温度贮藏对淀粉凝胶的处理有积极作用。此研究对淀粉的回生以及无添加类淀粉制品的加工与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价值。

二、马铃薯淀粉的综合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铃薯淀粉的综合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马铃薯抗性淀粉结构特征及体外消化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淀粉的碘吸收特性
        1.2.2 扫描电镜分析
        1.2.3 红外光谱分析
        1.2.4 X-射线衍射
        1.2.5 抗性淀粉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1.2.6 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抗性淀粉的碘吸收特性
    2.2 X射线衍射及相对结晶度
    2.3 马铃薯抗性淀粉的颗粒形貌分析
    2.4 红外光谱的分析
    2.5 马铃薯抗性淀粉的结晶特性分析
    2.6 马铃薯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特性分析
3 结论

(3)干燥方便米粥的糊化干燥特性研究及生产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方便米粥概述
        1.1.1 即食米粥的加工工艺及特点
        1.1.2 干燥方便米粥的加工工艺及特点
    1.2 国内外关于方便米粥的研究进展
        1.2.1 预处理方法对方便米粥品质的影响
        1.2.2 蒸煮工艺对方便米粥品质的影响
        1.2.3 干燥方法对方便米粥品质的影响
        1.2.4 品质改良剂对方便米粥品质的影响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1 预处理方法对粥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1.4.2 蒸煮条件对粥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1.4.3 干燥方法对方便米粥干燥特性的影响
        1.4.4 品质改良剂对方便米粥品质的影响
2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粥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酶法处理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2.3.2 酶法处理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2.3.3 超高压处理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2.3.4 超高压处理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2.3.5 超高压协同酶法实验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蒸煮方法对粥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3 常规蒸煮结果与分析
        3.3.1 料水比对粥米糊化特性影响
        3.3.2 蒸煮温度对粥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3.3.3 蒸煮时间对粥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3.3.4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微波蒸煮结果与分析
        3.4.1 料水比对粥米糊化特性影响
        3.4.2 微波功率对粥米糊化特性影响
        3.4.3 微波时间对粥米糊化特性影响
        3.4.4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3.4.5 不同蒸煮方式对方便米粥糊化特性的比较
    3.5 对比试验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干燥方法对方便米粥干燥特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热风干燥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4.3.2 热风干燥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4.3.3 微波真空干燥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4.3.4 微波真空干燥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4.3.5 不同干燥方法对方便米粥干燥特性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品质改良剂对方便米粥品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单一稳定剂实验结果与分析
        5.3.2 复合稳定剂实验结果与分析
        5.3.3 辅料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5.3.4 辅料复配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5.3.5 品质改良剂对方便米粥品质的影响
    5.4 方便米粥的最优工艺确定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低GI马铃薯馒头的开发及其对原花青素体外释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糖尿病与血糖生成指数
    1.2 淀粉概述
        1.2.1 淀粉的分子结构与化学组成
        1.2.2 淀粉的消化特性
    1.3 马铃薯主粮化与馒头
    1.4 原花色素
        1.4.1 原花色素概述
        1.4.2 葡萄籽原花青素
    1.5 降低食品GI的方法与机理
        1.5.1 影响食品体系中淀粉消化的因素
        1.5.2 食品基质相互作用调节淀粉消化
    1.6 研究意义
    1.7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马铃薯淀粉理化与消化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2.2.2 GSP与马铃薯淀粉的结合能力
        2.2.3 GSP对马铃薯淀粉结晶结构的影响
        2.2.4 GSP对马铃薯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2.2.5 GSP对马铃薯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2.2.6 FTIR结果分析
        2.2.7 复合物凝胶的质构特性
        2.2.8 GSP对马铃薯淀粉消化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GI马铃薯全粉馒头的开发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因素添加对馒头外观的影响
        3.2.2 不同因素添加对馒头比容的影响
        3.2.3 不同因素添加对馒头色差的影响
        3.2.4 不同因素添加对馒头气孔的影响
        3.2.5 不同因素添加对馒头质构的影响
        3.2.6 不同因素添加对馒头消化性质的影响
        3.2.7 不同因素添加对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
        3.2.8 正交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葡萄籽原花青素在不同食品基质中的生物可及性和生物利用度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加工方式对三种食品基质宏观结构的影响
        4.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4.2.3 三种食品基质加工前后GSP含量及其保留率
        4.2.4 三种食品基质加工前后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保留率
        4.2.5 三种食品基质消化过程中GSP含量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
        4.2.6 生物可及性和生物利用度
        4.2.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4.2.8 扫描电镜观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樟子松鳞基质的制备及其保水缓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樟子松鳞
    1.3 淀粉及改性淀粉
    1.4 水凝胶
        1.4.1 水凝胶概念
        1.4.2 水凝胶的分类
        1.4.3 水凝胶吸水机理
    1.5 缓/控释肥研究现状
        1.5.1 缓/控释肥概念
        1.5.2 国内外缓/控释肥料的研究及应用状况
        1.5.3 包膜肥的养分释放机理
        1.5.4 缓/控释肥标准
        1.5.5 缓释肥料的分类
        1.5.6 缓控释肥料养分测定方法
    1.6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本研究的意义
        1.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樟子松鳞发酵腐熟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樟子松树鳞发酵试验方案
        2.2.2 樟子松鳞发酵工艺流程
    2.3 测试与表征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发酵形貌
        2.4.2 樟子松鳞发酵前后C/N值的变化
        2.4.3 腐熟过程中各处理组温度变化情况
        2.4.4 ICP测试
        2.4.5 新鲜樟子松鳞发酵腐熟后形貌变化
    2.5 本章小结
3 马铃薯淀粉羧甲基化
    3.1 试验材料和仪器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醚化法制备羧甲基淀粉钠
        3.2.2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SEM
        3.3.3 TG
        3.3.4 XRD
        3.3.5 能谱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羧甲基淀粉钠制备水凝胶
    4.1 试验材料和仪器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 试验方法
    4.3 测试与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引发剂用量对水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
        4.4.2 交联剂用量对水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
        4.4.3 羧甲基淀粉钠用量对水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
        4.4.4 AA中和度对水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
        4.4.5 SEM
        4.4.6 红外分析
        4.4.7 TG
        4.4.8 能谱测试
    4.5 本章小结
5 保水缓释肥
    5.1 试验材料和仪器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3 测试与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土壤保水率的增加
        5.4.2 水凝胶的降解
        5.4.3 缓释微量元素行为
        5.4.4 盆栽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马铃薯淀粉的微波韧化及其在挤压重组米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铃薯
        1.1.1 马铃薯概述
        1.1.2 马铃薯淀粉概述
        1.1.3 马铃薯主食化现状
    1.2 淀粉的改性
        1.2.1 淀粉改性的原因
        1.2.2 淀粉物理改性常用方法
        1.2.2.1 湿热处理法
        1.2.2.2 韧化处理法
        1.2.2.3 微波处理法
        1.2.2.4 超声处理法
        1.2.2.5 挤压处理法
        1.2.3 淀粉微波处理技术的研究
        1.2.4 淀粉韧化处理技术的研究
    1.3 挤压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1.3.1 挤压加工技术原理
        1.3.2 挤压加工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1.4 挤压重组米的研究进展
        1.4.1 挤压重组米概述
        1.4.2 国外挤压重组米的研究现状
        1.4.3 国内挤压重组米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微波韧化马铃薯改性淀粉的制备工艺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微波韧化改性马铃薯淀粉的制备
        2.3.2 马铃薯改性淀粉黏度的测定
        2.3.3 单因素试验设计
        2.3.3.1 淀粉乳质量分数对改性马铃薯淀粉糊化黏度的影响
        2.3.3.2 微波功率对改性马铃薯淀粉糊化黏度的影响
        2.3.3.3 微波时间对改性马铃薯淀粉糊化黏度的影响
        2.3.3.4 韧化时间对改性马铃薯淀粉糊化黏度的影响
        2.3.3.5 老化时间对改性马铃薯淀粉糊化黏度的影响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淀粉乳浓度对改性马铃薯淀粉糊化黏度的影响
        2.5.2 微波功率对改性马铃薯淀粉糊化黏度的影响
        2.5.3 微波时间对改性马铃薯淀粉糊化黏度的影响
        2.5.4 韧化时间对改性马铃薯淀粉糊化黏度的影响
        2.5.5 老化时间对改性马铃薯淀粉糊化黏度的影响
        2.5.6 微波韧化改性马铃薯淀粉各单因素间相关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铃薯改性淀粉结构表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马铃薯改性淀粉理化性质及结构表征
        3.3.1 短程有序性测定(FT-IR)
        3.3.2 热特性测定(DSC)
        3.3.3 晶体结构测定(XRD)
        3.3.4 颗粒形貌观察
        3.3.4.1 光学显微镜观察
        3.3.4.2 扫描电镜观察
        3.3.5 粒度分布
        3.3.6 糊化性质(RVA)
        3.3.7 溶胀度
        3.3.8 淀粉体外消化特性
        3.3.8.1 还原糖含量测定
        3.3.8.2 淀粉体外消化测定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短程有序性分析(FT-IR)
        3.5.2 热特性分析(DSC)
        3.5.3 晶体结构分析(XRD)
        3.5.4 颗粒形貌观察分析
        3.5.5 粒径分析
        3.5.6 糊化性质分析(RVA)
        3.5.7 溶胀度分析
        3.5.8 淀粉体外消化特性分析
        3.5.8.1 还原糖标准曲线
        3.5.8.2 淀粉水解速率及成分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铃薯挤压重组米品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马铃薯挤压重组米的制备
        4.3.2 感官品质评价
        4.3.3 蒸煮品质的测定
        4.3.3.1 吸水率的测定
        4.3.3.2 体积膨胀率的测定
        4.3.3.3 米汤固体溶出率
        4.3.4 色差测定
        4.3.5 质构测定
        4.3.6 挤压重组米蒸煮试验设计
    4.4 数据统计及分析
    4.5 结果与讨论
        4.5.1 改性淀粉含量对挤压重组米感官品质的影响
        4.5.2 改性淀粉含量对挤压重组米蒸煮品质的影响
        4.5.3 改性淀粉含量对挤压重组米色差的影响
        4.5.4 米饭蒸煮实验对质构品质的影响
        4.5.4.1 浸泡时间对质构品质的影响
        4.5.4.2 米水比对质构品质的影响
        4.5.4.3 保温时间对质构品质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沙蒿籽胶对马铃薯淀粉和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蒿籽胶的概述
        1.1.1 沙蒿籽胶的提取
        1.1.2 沙蒿籽胶的研究现状
    1.2 马铃薯淀粉的简介
        1.2.1 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性能
        1.2.2 马铃薯淀粉的流变性能
        1.2.3 马铃薯淀粉的凝胶特性
        1.2.4 马铃薯淀粉在食品中应用
        1.2.5 亲水胶体与薯类淀粉共混体系的应用
    1.3 肌原纤维蛋白的概述
        1.3.1 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
        1.3.2 肌原纤维蛋白乳化性
    1.4 亲水胶体在肉制品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设备
    2.1 材料与试剂
    2.2 试验设备
3 沙蒿籽胶对马铃薯淀粉凝胶特性的研究
    3.1 试验方法
        3.1.1 沙蒿籽胶的提取
        3.1.2 添加沙蒿籽胶的马铃薯淀粉糊的制备
        3.1.3 淀粉糊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
        3.1.4 淀粉糊热学性能测定
        3.1.5 淀粉糊微观形貌测定
        3.1.6 淀粉糊质构特性测定
        3.1.7 淀粉糊流变学特性测定
    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提取沙蒿籽胶工艺优化的结果
        3.3.2 淀粉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3.3 淀粉糊热学性能分析
        3.3.4 淀粉糊微观形貌分析
        3.3.5 淀粉糊质构特性分析
        3.3.6 淀粉糊流变学特性分析
    3.4 小结
4 沙蒿籽胶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影响
    4.1 试验方法
        4.1.1 羊肉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
        4.1.2 沙蒿籽胶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特性的测定
        4.1.3 沙蒿籽胶对肌原纤维蛋白流变特性的测定
        4.1.4 凝胶的制备
        4.1.5 凝胶保水性的测定
        4.1.6 凝胶质构与凝胶强度的测定
        4.1.7 凝胶白度值的测定
        4.1.8 凝胶微观形貌的测定
        4.1.9 凝胶化学作用力的测定
        4.1.10 凝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沙蒿籽胶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特性分析
        4.2.2 沙蒿籽胶对肌原纤维蛋白流变特性分析
        4.2.3 凝胶保水性分析
        4.2.4 凝胶质构与凝胶强度分析
        4.2.5 凝胶白度值分析
        4.2.6 凝胶微观形貌分析
        4.2.7 凝胶化学作用力分析
        4.2.8 凝胶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5 沙蒿籽胶对马铃薯淀粉和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影响
    5.1 试验方法
        5.1.1 凝胶的制备
        5.1.2 凝胶质构特性与凝胶强度测定
        5.1.3 凝胶微观结构测定
        5.1.4 凝胶白度值测定
        5.1.5 凝胶保水性测定
        5.1.6 凝胶化学作用力测定
        5.1.7 凝胶蛋白质二级结构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凝胶质构特性与凝胶强度分析
        5.2.2 凝胶微观形貌分析
        5.2.3 凝胶白度值分析
        5.2.4 凝胶保水性分析
        5.2.5 凝胶化学作用力分析
        5.2.6 凝胶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5.3 小结
6 沙蒿籽胶在羊肉香肠的应用
    6.1 试验方法
        6.1.1 羊肉香肠的制备
        6.1.2 羊肉香肠感官评定方法
        6.1.3 羊肉香肠保水性的测定
        6.1.4 羊肉香肠红度值的测定
        6.1.5 羊肉香肠质构的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羊肉香肠感官评定分析
        6.2.2 羊肉香肠保水性分析
        6.2.3 羊肉香肠红度值分析
        6.2.4 羊肉香肠质构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马铃薯优良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评价及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品种营养品质研究进展
        1.1.1 淀粉营养
        1.1.2 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
        1.1.3 矿质元素营养
        1.1.4 维生素C营养
    1.2 马铃薯品种加工品质研究及利用方向
        1.2.1 蒸食品质
        1.2.2 淀粉加工品质
        1.2.3 炸片加工品质
    1.3 马铃薯产量性状研究
    1.4 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田间试验设计
    2.4 主要性状测定
        2.4.1 营养品质性状的测定
        2.4.2 淀粉品质性状的测定
        2.4.3 炸片品质测定
        2.4.4 蒸食品质测定
        2.4.5 产量性状测定
        2.4.6 优良种质分类标准
        2.4.7 优良种质SSR分析
    2.5 数据处理
        2.5.1 基本数据分析
        2.5.2 SSR多态性位点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优良种质品质性状评价
        3.1.1 营养品质
        3.1.2 矿质元素
    3.2 优良种质品质性状分析
        3.2.1 蒸食品质鉴定
        3.2.2 块茎外观性状评价
        3.2.3 淀粉加工品质
        3.2.4 炸片加工品质
    3.3 优良种质产量性状特征值测定
        3.3.1 产量性状特征值分析
        3.3.2 产量频数分布与比较
        3.3.3 淀粉产量频数分析与比较
        3.3.4 商品薯频数分布与比较
    3.4 相关性分析
        3.4.1 营养品质相关性分析
        3.4.2 淀粉特性相关性分析
        3.4.3 蒸食品质相关性分析
        3.4.4 产量相关性分析
    3.5 优良种质SSR分析
        3.5.1 DNA质量检测
        3.5.2 SSR适宜引物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3.5.3 遗传距离分析
        3.5.4 亲缘关系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马铃薯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4.2 马铃薯淀粉加工品质鉴定
    4.3 马铃薯炸片加工品质特性分析
    4.4 马铃薯蒸食品质差异性评价
    4.5 马铃薯遗传多样性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结构及理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淀粉概况
        1.1.1 淀粉的定义
        1.1.2 淀粉的结构
    1.2 淀粉的理化性质
        1.2.1 淀粉的糊化与老化
        1.2.2 淀粉的热力学性质
        1.2.3 淀粉的流变特性
    1.3 淀粉的消化性能
        1.3.1 淀粉的消化吸收
        1.3.2 淀粉的消化分类
        1.3.3 淀粉消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1.4 超声处理对淀粉结构及理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 超声改性淀粉的原理
        1.4.2 超声处理对淀粉多尺度结构的影响
        1.4.3 超声处理对淀粉理化性能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2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结构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淀粉组分测定
        2.3.2 超声处理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
        2.3.3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2.3.4 淀粉偏光十字观察
        2.3.5 淀粉的粒径分布
        2.3.6 淀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3.7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淀粉组分测定
        2.4.2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4.3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偏光十字的影响
        2.4.4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粒径的影响
        2.4.5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功能特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超声处理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
        3.3.2 淀粉热力学性质测定
        3.3.3 淀粉流变特性测定
        3.3.4 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测定
        3.3.5 淀粉的糊化度和老化度测定
        3.3.6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3.4.2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糊的流变特性的影响
        3.4.3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的影响
        3.4.4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糊化度和老化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消化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超声处理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
        4.3.2 淀粉消化性能测定
        4.3.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消化性能的影响
        4.4.2 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消化性能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亚冻结温度调控马铃薯淀粉凝胶回生速率及回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淀粉的概述
    1.2 马铃薯淀粉的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淀粉回生及其机制
        1.3.2 影响淀粉回生的主要因素
        1.3.3 淀粉回生研究方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不同浓度马铃薯淀粉凝胶亚冻结温度的研究
        1.5.2 完全糊化和非完全糊化状态下马铃薯淀粉凝胶亚冻结温度的研究
        1.5.3 亚冻结温度处理下对马铃薯淀粉凝胶宏观特性影响
        1.5.4 亚冻结温度处理下对马铃薯淀粉凝胶微观特性影响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浓度马铃薯淀粉凝胶亚冻结温度的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淀粉凝胶的制备
        2.3.2 冻结曲线的测定
        2.3.3 弛豫时间的测定
        2.3.4 氢质子密度的测定
        2.3.5 玻璃化温度和熔融温度的测定
        2.3.6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浓度对马铃薯淀粉凝胶体系的可冻结曲线的影响
        2.4.2 浓度对马铃薯淀粉凝胶体系的弛豫特性的影响
        2.4.3 浓度对马铃薯淀粉凝胶体系的氢质子密度的影响
        2.4.4 浓度对马铃薯淀粉凝胶体系的玻璃化温度和熔融温度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全糊化和非完全糊化状态下马铃薯淀粉凝胶亚冻结温度的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淀粉凝胶的制备
        3.3.2 偏光显微镜观察不同糊化程度淀粉凝胶(完全糊化和非完全糊化)
        3.3.3 冻结曲线的测定
        3.3.4 弛豫时间的测定
        3.3.5 氢质子密度的测定
        3.3.6 玻璃化温度和熔融温度的测定
        3.3.7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偏光显微镜观察
        3.4.2 非完全糊化状态下马铃薯淀粉凝胶的冻结曲线
        3.4.3 非完全糊化状态下马铃薯淀粉凝胶的弛豫时间
        3.4.4 非完全糊化状态下马铃薯淀粉凝胶的氢质子密度
        3.4.5 非完全糊化状态下马铃薯淀粉凝胶的玻璃化温度及熔融温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冻结温度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凝胶宏观特性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凝胶的制备
        4.3.2 凝胶强度的测定
        4.3.3 凝胶流变性测定
        4.3.4 凝胶持水率测定
        4.3.5 凝胶白度测定
        4.3.6 凝胶可冻结水含量测定
        4.3.7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亚冻结温度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凝胶强度影响
        4.4.2 亚冻结温度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凝胶流变特性影响
        4.4.3 亚冻结温度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凝胶持水率影响
        4.4.4 亚冻结温度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凝胶白度影响
        4.4.5 亚冻结温度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凝胶可冻结水含量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亚冻结温度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凝胶微观特性影响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凝胶的制备
        5.3.2 凝胶回生过程中水分弛豫特性变化
        5.3.3 凝胶回生过程中氢质子密度变化
        5.3.4 凝胶回生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测定
        5.3.5 凝胶回生过程中晶体特性测定
        5.3.6 凝胶回生过程中热力学特性测定
        5.3.7 凝胶回生过程中红外特性测定
        5.3.8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凝胶回生过程中水分弛豫特性变化
        5.4.2 凝胶回生过程中氢质子密度变化
        5.4.3 凝胶回生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测定
        5.4.4 凝胶回生过程中晶体特性变化
        5.4.5 凝胶回生过程中热力学特性变化
        5.4.6 凝胶回生过程中红外特性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马铃薯淀粉的综合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马铃薯抗性淀粉结构特征及体外消化特性的研究[J]. 程冰,张乐乐,安艳霞,李梦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17)
  • [2]欧李主要多酚物质成分分析及原花青素对马铃薯淀粉消化抑制作用研究[D]. 李姝琪. 宁夏大学, 2021
  • [3]干燥方便米粥的糊化干燥特性研究及生产工艺优化[D]. 李思佳.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12)
  • [4]低GI马铃薯馒头的开发及其对原花青素体外释放的研究[D]. 张子睿. 浙江大学, 2021(01)
  • [5]樟子松鳞基质的制备及其保水缓释性能研究[D]. 苏日嘎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6]马铃薯淀粉的微波韧化及其在挤压重组米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 张依睿.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7]沙蒿籽胶对马铃薯淀粉和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D]. 孟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8]马铃薯优良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评价及SSR分析[D]. 李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9]超声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的结构及理化性能的影响[D]. 欧阳群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10]亚冻结温度调控马铃薯淀粉凝胶回生速率及回生机制研究[D]. 姜继凯.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标签:;  ;  ;  ;  ;  

马铃薯淀粉的综合开发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