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浒》中的欲望与伦理──也论《水浒》的主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梦[1](2021)在《乡土与市场,“关系”与“说话”——刘震云论》文中认为刘震云是文坛怪杰,不仅创作多变、风格诡异,且能量兼涉文学与影视。他的创作驱动是什么?如何整体把握他的变化,评价他在小说与影视间的跨界书写,特别是那标志性的"幽默"与"喜剧"?其"说话"风格的历史渊源、困境与创新在哪?怎么理解那宛然天书的大部头《故乡面和花朵》?本文将刘的书写置于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探索转型的大背景中,通过考察刘的创作活动——包括书写、访谈、演讲,他与冯小刚、王朔等的交往合作等,详细阐述了以上问题。刘氏创作的"始源"触发要归于乡土与"1990年代"的狭路相逢,系乡土"关系"生存与市场私利扩张彼此激发的结果。由是开启了一连串的文化冲撞和驿动,如中原权力哲学、流民文化、"50后"的代际追求与审美、新时期文学的历史记忆与寻根,等等。
焦欣波[2](2021)在《新世纪以来“水浒戏”创作的三种面向》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水浒戏"方兴未艾,其创作及改编不仅承继了既往的主题形象以及艺术形态,而且大有"开拓"意义,并呈现出三种新面向:一是剧作家借历史之壳超然于历史之外,极力挖掘水浒人物的内在秉性、精神世界与病态人格,透过人的欲望及其身体叙事表现出深度的人文关怀;二是在商业气氛的催生下,梁山英雄在被"降格"、荒诞化的同时,又实现了"本色"重置,忠与义等传统文化命题再次进入观众的审美期待;三是"水浒戏"的空间叙事或叙事空间得到极大拓展,视听策略的运用使得舞台艺术的表现力与创造力骤然提升。
崔楠[3](2021)在《初中语文名着阅读中的女性形象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名着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的研究重点,随着新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革,整本的名着阅读逐渐纳入课程体系,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名着在教材的占比明显增加,更是将“名着导读”纳入正式课程教学。名着是文化精华的重要载体,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着中,塑造了一大批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命运与追求,不仅是自身的期待与选择,更是社会意识与文化的投影。然而在历史长河中,由于生理上的弱势以及社会模式的长期固定,女性地位低下的状况难以改变,女性作为男性附属的思想更是绵延了几千年。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正是性别意识的强化阶段,对于女性形象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一阶段他们所接受的社会文化,语文教材正是社会文化的权威代表。在对已经推广使用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推荐名着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时,尽管相比其他版本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名着阅读板块编写更加丰富细致,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操作性,但是就名着内容而言,名着固有的性别偏见和歧视问题仍然存在,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忽视性别问题进行名着阅读的现象也频频发生。正视名着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对于名着阅读教学以及促进初中学生形成科学的性别观念、人格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概述国内研究现状,为论文的展开奠定基础。正文部分如下:第一部分是论文的依据,以女性批评主义、社会性别与性别教育为理论依据,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社会平等意识等现实需求,论证了名着中女性形象的重要意义,也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名着阅读板块,对名着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统计和分类归纳,归纳得出名着中存在的性别意识问题。第三部分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为核心要素的语文核心素养出发,分析了名着中女性形象的独特教育价值。第四部分基于女性形象的名着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探究,就名着中女性形象的教学问题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深入分析部编版教材名着阅读中女性形象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针对名着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分别从学生、教师、教学这三方视角,提出针对名着中女性形象的教学策略。
阴姣[4](2021)在《《水浒传》的叙事伦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典小说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文本往往蕴含着鲜明的伦理意味。《水浒传》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伦理意蕴也是广为受到关注的。这部小说关注伦理大环境下伦理个体的生存状态,并进行了伦理审视。作家运用叙事的形式、各种引导性的语言,展示着作家创造的伦理体系,试图激发读者在阅读后收获伦理体验,产生与之相应的伦理认同感。本文运用叙事理论从叙事伦理的角度,客观地对《水浒传》的小说叙事以及伦理价值进行探析,阐释作品中的伦理意蕴,揭示作者通过《水浒传》体现的伦理关怀。本文分为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几个方面为正文的写作建构理论基础,进行概念界定,梳理国内外对《水浒传》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从故事伦理、叙事伦理主体和修辞三部分进行探讨。第一章从故事伦理的层面,通过文本故事的梳理,解读和审视文本所承载的作者伦理意图。本章分析了《水浒传》的不同层面的伦理环境,包括社会集体伦理与个体伦理的冲突,家庭伦理关系的失范,和人际关系的异化,指出上述伦理关系的失衡使得伦理主体面临艰难的伦理选择以谋求生存。第二章从叙事主体的层面出发,探讨作者、隐含作者、人物角色、读者各自的伦理立场。指出同一文本,不同的叙事主体有着不同的伦理立场,而彼此又不是相互割裂的。在《水浒传》这个巨大的伦理交流场所,多重视角的伦理立场体现着丰富的伦理意义。第三章从修辞的角度窥视,指出作者以多种修辞形式揭示了《水浒传》中的伦理境遇,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伦理向度。对文本修辞的分析,尽量保持作者和文本呈现的伦理态度,在修辞的装饰下,作者所构建的伦理境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伦理认同的劝说效果。结语部分,总结了《水浒传》叙事伦理探究的伦理意义,对构建完善的伦理规范起到了重要借鉴作用。笔者通过《水浒传》的故事伦理的探讨、叙事主体与伦理立场的关系以及叙事修辞和伦理境遇的阐释三个部分完成对《水浒传》的叙事伦理研究,实现从叙事层面对《水浒传》伦理机制的解读。本研究对于拓宽《水浒传》的研究视野,深化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要义和价值有一定意义,同时也为读者对自身的伦理规范建构提供合理的借鉴。
单倩倩[5](2021)在《明清小说中的游艺运动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游艺发展达到了繁盛的阶段,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多种多样。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明清小说家在苦心经营的创作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游艺纳入小说文本之中,使其成为明清小说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书写现象。但目前而言,文学界对于明清小说中游艺书写的研究还不够深刻与全面,鉴于此,笔者拟从游艺研究范畴中的一部分——娱乐体育为切入点,试图进一步充实文学界对明清小说中游艺书写的研究。绪论部分,主要对“游艺”以及“游艺运动”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判定游艺运动项目的方式和遴选游艺运动项目的依据进行了说明。本文第一章“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的书写概述”,首先对明清小说中出现的游艺运动项目进行分类,然后再对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方式进行概括。第二章“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文学功能”,是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内涵这三个方面,对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文学功能进行全面地探讨。第三章“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文化特征”,是从民俗文化与儒家文化两个角度,对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地分析。第四章“游艺运动书写在晚清的嬗变及其折射的时代特征”,是尝试将晚清时期的近代小说纳入研究的视野,纵向比较近代小说与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不同,并从这种嬗变中去窥探近代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所折射的时代特征。
曹金合[6](2020)在《论《水浒传》网络小说改编者的民间姿态》文中研究说明《水浒传》网络小说改编者的民间姿态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通过日记体小说对高大上的英雄人物的隐私、心理和情感进行披露;二是通过穿越小说对小人物偶然进入异空间、满足"我为英雄"的意淫进行描摹;三是通过"大话体小说"对英雄和凡人的喋喋不休的一腔废话进行尽情展示。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作为小人物的改编者在"压抑—反弹"的心理机制下,用"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来做狂欢化的白日梦而已。但当改编者因为对自由的误用和滥用而深陷在白日梦的温柔乡里自鸣得意的时候,恰恰忘记的是与流俗共舞的文化快餐必将与流俗一同偕亡的发展规律,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深思。
曲晓燕[7](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说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LEE W00NG[8](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李章斌[9](2020)在《成为他人——朱朱与当代诗歌的写作伦理和语言意识问题》文中研究表明一最近几年,朱朱在不同的场合反复提起的一句话总是萦绕在我心里:"在自己的家中没有舒适自在之感,这就是道德的一部分。"①这句援引自阿多诺的话一直让我好奇,对于朱朱诗歌而言,它意味着什么?它给朱朱诗歌带来什么样的写作伦理?"伦理"是最近在有关朱朱诗歌的评论中被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越是简单的词,其中的问题就越复杂。不管"伦理"指的是人对待他人的行为准则,还是如同近来一些学者在使用"叙事伦理"一类的词所暗示的那种从个人经历的叙述捕捉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道德关怀和伦理诉求。②我想,至少可以回到"伦理"的底线(基线),当我们说到"伦理"一词时,不管它指什么,它最基本的前提应该是对"他人"之存在的承认——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无人荒岛里,是不存在"伦理"问题的一列维纳斯说:"《圣经》中的人是能够让他人从我面前经过的人。"我想,就是这种意识,让《圣经》中的人成为"伦理的人"。对他人之存在的认可,如果说这在写作中意味着什么的话,这首先意味着尊重读者,尊重读者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在表达的时候不要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过于"自在",为所欲为,也不刻意显露自己的才华与情绪,而是时时注意分寸与尺度——这正是朱朱的优点之一,就像他所称道的博尔赫斯的一句话一样:"一种被谦逊地隐藏起来的复杂性。"③
刘孟平[10](2020)在《论黄卫总的明清小说研究》文中指出美国汉学家黄卫总(Martin W.Huang)在我国明清小说的欲望叙事、男性叙事和自传性研究方面颇有创见,其学术成果引起了马克梦、艾梅兰等美国汉学家的持续关注。然而并未在我国国内引起充分重视,国内学者对其研究明显认识不足。黄卫总的明清小说研究贡献主要在于:在欲望叙事方面,他将学术视野投向主流小说之外的二三流小说,揭示了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欲望叙事演变轨迹,提出了欲望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观点,探讨了女性欲望话语权、同性恋小说的情欲观念、因果和寓言的叙事模式等;在男性叙事方面,他对明代社会的男性文人友谊有着独到见解,分析总结出明清小说中的三种主要男子气概典范,即“英雄”、“好汉”、“圣人”,并且探讨了这三种典范之外的男子气概演变趋势;在自传性研究方面,他首先分析了明清时期男性文人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继而归纳出清代小说作者常用的三种自传性策略:文人的自我伪装、自我错置与自我重塑。此外,黄卫总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是跨学科跨文化的比较研究、考证与阐释并重的双向取径,体现出开阔的学术视野、包容的学术胸襟与独特的学术个性,其研究方法具备普遍的借鉴意义,很多海外汉学家采取此类研究方法。对黄卫总的明清小说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国内的明清小说研究,推动世界汉学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其研究确有不足之处,譬如:或存在文本误读、过分阐释之嫌,其论述过程有时显得材料单薄、视角受限。
二、《水浒》中的欲望与伦理──也论《水浒》的主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浒》中的欲望与伦理──也论《水浒》的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1)乡土与市场,“关系”与“说话”——刘震云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鬼马”怪杰 |
二流民文化,宋朝文章 |
三“新写实”的雅俗之辨 |
四《论语》新解与“找话儿” |
五有朋自远方来 |
六“朋友”“关系”与“结构” |
七流民复活、认同的历史契机与表达 |
八“关系”痴迷与乡土创伤 |
九三个男人“一台戏”86 |
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贵族? |
十一“两拳空空”:从革命到日常 |
十二幽默、喜剧的“和平”之道 |
十三刘震云的文学“开端”与“1990年代” |
十四“无头的父亲” |
(2)新世纪以来“水浒戏”创作的三种面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欲望及其身体叙事 |
二、英雄的消释与重置 |
三、空间、视角与视觉策略 |
(3)初中语文名着阅读中的女性形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名着中女性形象 |
2.女性形象与教学 |
(四)本论文的写作思路及创新点 |
1.写作思路 |
2.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一、初中名着阅读中女性形象教学研究的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1.女性形象 |
2.名着 |
3.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
(二)理论基础 |
1.女性主义批评 |
2.社会性别与性别教育 |
(三)现实需求 |
1.学生层面:初中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
2.教学层面:语文学科人文教育需要 |
3.社会层面:社会性别平等发展需要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着阅读板块与女性形象 |
(一)名着导读板块特点分析 |
1.独立性:自成体系目标明确 |
2.连贯性:密切联系阅读写作 |
3.丰富性:体裁题材丰富多样 |
4.操作性:注重方法突出策略 |
(二)名着阅读板块中女性形象统计及分析 |
1.女性统计 |
2.典型女性形象分析 |
(三)名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 |
1.男女社会地位悬殊 |
2.女性职业角色僵固 |
3.女性命运趋向悲剧 |
三、初中名着阅读中女性形象的独特教学价值 |
(一)学习风格独特的女性描写,积累语言底蕴 |
(二)分析存在共性的叙事情节,促进批判思维 |
(三)鉴析生动立体的女性人物,提高审美品味 |
(四)感悟坎坷曲折的女性命运,反思文化根源 |
四、基于女性形象的初中名着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探究 |
(一)调查及分析 |
1.学生调查问卷及分析 |
2.教师访谈及分析 |
(二)名着女性形象教学存在的问题 |
1.忽略丰富的细节描写,女性形象解读粗糙化 |
2.忽略细腻的情感变化,女性形象解读扁平化 |
3.忽略独特的叙事风格,女性形象解读套路化 |
4.忽略蕴含的主题内涵,女性形象解读低俗化 |
5.忽略潜藏的审美意象,女性形象解读空洞化 |
(三)问题归因 |
1.名着本身存在固有文化缺陷 |
2.名着教学缺乏女性视角引导 |
3.名着教学忽视学生能力差异 |
五、基于女性形象的初中名着阅读教学策略 |
(一)因“人”而异,促进学生对女性形象深入解读 |
1.尊重学生内在差异,促进女性形象客观认识 |
2.指导个性阅读方法,促进女性形象深刻理解 |
3.调动学生内心情感,促成女性形象情感共鸣 |
(二)因“师”利导,发挥教师的女性视角指导作用 |
1.引导学生关注名着女性形象,奠定客观认识基础 |
2.创设情境分析名着女性形象,激发深入阅读兴趣 |
3.平等对话探讨名着女性问题,锻炼批判阅读思维 |
(三)因“材”施教:挖掘女性形象价值,弥补名着缺陷 |
1.链接课本内外,关注女性立体审美价值 |
2.立足创作时代,挖掘女性丰富文化价值 |
3.关注女性作者,知人论世探寻背景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名着导读板块 |
附录 B 初中学生关于女性形象与名着阅读的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4)《水浒传》的叙事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水浒传》的故事伦理 |
第一节 《水浒传》中知行不一的伦理环境 |
一、社会失序 |
二、家庭失范 |
三、人际关系的异化 |
第二节 《水浒传》中面向生存的伦理选择 |
一、伦理乌托邦的构建 |
二、个体伦理的追求 |
第三节 《水浒传》中伦理意识的审视 |
一、集体的反思 |
二、个体的受限 |
三、美学理想下的承担与责任 |
第二章 《水浒传》的叙事主体与伦理立场 |
第一节 叙事主体的伦理立场 |
一、作者伦理权威 |
二、隐含作者伦理取位 |
第二节 (人物)个体的伦理立场 |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伦理立场 |
二、人物角色与伦理立场 |
第三节 读者的伦理立场 |
一、“阅读的伦理时刻” |
二、阅读主体伦理取向 |
第三章 《水浒传》的叙事修辞与伦理境遇 |
第一节 律诗中包含的伦理意义 |
一、描写类律诗中的伦理表现 |
二、叙事类律诗中的伦理体验 |
第二节 隐喻——伦理境遇的观照 |
一、人物绰号的概念隐喻与伦理显现 |
二、环境的双重结构与伦理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明清小说中的游艺运动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的范围与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意义与现状 |
第一章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的书写概述 |
第一节 体力型游艺运动项目 |
一 娱乐类 |
二 竞技类 |
第二节 脑力型游艺运动项目 |
第三节 游艺运动书写的方式 |
一 简笔提及 |
二 细笔铺陈 |
三 特犯不犯 |
第二章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文学功能 |
第一节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与人物塑造 |
一 概述出场人物的形象 |
二 塑造运动人物的形象 |
第二节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与情节结构 |
一 机缘巧合,开启情节 |
二 闲笔串联,推动情节 |
第三节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与主题呈现 |
一 揭示纵欲享乐的世风 |
二 彰显盛衰无常的悲剧 |
第三章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与民俗文化 |
一 岁时民俗下的游艺运动书写 |
二 民俗信仰下的游艺运动书写 |
第二节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与儒家文化 |
一 儒家教化观下的游艺运动书写 |
二 儒家中庸观下的游艺运动书写 |
三 儒家自然观下的游艺运动书写 |
第四章 游艺运动书写在晚清的嬗变及其折射的时代特征 |
第一节 游艺运动书写在晚清的嬗变 |
一 传统游艺运动书写的式微 |
二 西方娱乐体育运动书写的兴起 |
第二节 晚清游艺运动书写嬗变所折射的时代特征 |
一 赌博之风的空前炽盛 |
二 休闲生活方式的西化 |
三 救国强民的体育思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论《水浒传》网络小说改编者的民间姿态(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记体小说:改编者的欲望暴露 |
二、穿越小说:改编者的英雄梦 |
三、“大话体小说”:改编者的话语狂欢 |
四、结语:对改编者极端化姿态的反思 |
(7)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
一、芝罘的兴衰 |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
五、士兵“土匪”论 |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
参考文献 |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持课题 |
致谢 |
(8)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
(1) 女性作家批评 |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论黄卫总的明清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明清小说欲望叙事研究 |
2.1 从“欲”到“情”的明清小说演变轨迹——以《红楼梦》为例 |
2.2 欲望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
2.3 女性欲望话语权:从欲望客体到欲望主体 |
2.4 叙事模式:因果报应与寓言式人物 |
2.5 同性恋小说的“情”与“欲” |
3 明清小说男性叙事研究 |
3.1 “走出家门”的明代男性文人友谊 |
3.2 明清小说中的男子气概典范 |
4 清代小说自传性研究 |
4.1 明清文人身份认同危机 |
4.2 清代小说中的自传策略 |
5 黄卫总的明清小说研究方法 |
5.1 跨学科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
5.2 考证与阐释并重的双向取径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水浒》中的欲望与伦理──也论《水浒》的主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乡土与市场,“关系”与“说话”——刘震云论[J]. 李丹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10)
- [2]新世纪以来“水浒戏”创作的三种面向[J]. 焦欣波. 艺术百家, 2021(05)
- [3]初中语文名着阅读中的女性形象教学研究[D]. 崔楠.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水浒传》的叙事伦理研究[D]. 阴姣. 喀什大学, 2021(07)
- [5]明清小说中的游艺运动书写研究[D]. 单倩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论《水浒传》网络小说改编者的民间姿态[J]. 曹金合.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06)
- [7]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8]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9]成为他人——朱朱与当代诗歌的写作伦理和语言意识问题[J]. 李章斌. 诗探索, 2020(01)
- [10]论黄卫总的明清小说研究[D]. 刘孟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