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软煤墙聚氨酯加固技术

综采软煤墙聚氨酯加固技术

一、综采松软煤壁聚氨脂加固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庞立宁[1](2016)在《工作面煤体超前注胶防片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以及大采高综采和大采高综放开采的大面积应用,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保证厚煤层工作面生产的安全高效,防止煤壁片帮尤为必要。本论文针对煤体加固防片帮中应用的水泥材料粒径大、难以注入细微裂隙以及化学浆液成本高、易放热等缺点,提出了渗透性效果较好、成本低、安全性高并具有一定粘结性能的新型注胶材料—胶体,并依次做了胶体的粘度-浓度试验、胶体的粘结性试验、胶体的渗透扩散试验、胶体-煤体混合体的直剪试验、现场注胶试验,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胶体材料的粘度试验,得出了这五种胶体材料各自的“粘度-浓度规律”,发现不同的胶体材料与水配置成的胶体溶液的“粘度-浓度”规律不同,即其粘度对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同种材料在不同的浓度分段内,其粘度对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也不同。(2)通过胶体材料对松散煤体的粘结性试验,得出了这五种胶体材料各自对松散煤体强度的提高程度,其中冷水速溶胶粉对松散煤体的粘结性能最佳;2%浓度的冷水速溶胶粉胶体溶液可使1~2mm粒径的松散煤体的抗压强度达到1.36MPa。(3)自制一套检验胶体溶液在松散煤体中渗透性能的受注模型进行胶体材料的渗透扩散试验,通过该试验发现胶体溶液在松散煤体中的渗透性能主要与其粘度大小有关,而与其其他性质关系不大;对于同一种材料,其浓度越大即其粘度越大,则其渗透过煤粒介质的总的时间越长;对不同种材料,当其浓度不同但粘度相近时,其渗透经过煤粒介质的时间几乎一样。(4)通过胶体材料与松散煤粒混合体的直接剪切试验,得出了五种胶体材料各自对松散煤体剪切强度的提高情况,其中冷水速溶胶粉对松散煤体的抗剪强度的提高效果最好;2%浓度的冷水速溶胶粉胶体溶液可使1~2mm和3~4mm混合粒径的松散煤体的内聚力达到80.45kPa。(5)通过孟家窑现场试验,检验了冷水速溶胶粉胶体防止煤壁片帮的效果,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面超前注胶工艺;初步形成了一套与注水泥浆、化学浆不同的防止煤壁片帮的方法,由此得出防止煤壁片帮的亲水凝胶注入技术是可行的。

康渝东[2](2016)在《回采巷道松软破碎煤层注浆加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注浆加固技术是一门广泛的应用于矿山、铁道、水利、土木工程等各个领域的实用工程技术[1]。随着注浆工艺和浆液材料的发展,注浆技术逐渐被大量工程项目所采用,但其注浆理论发展仍远远滞后于应用。本文基于韩城矿业公司下属煤矿3#煤层中下峪口煤矿1308工作面、桑树坪2号井1305工作所面临的受采动支承压力作用的巷道松弱破碎顶煤支护问题,开展注浆加固松软厚煤层相关技术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理想牛顿流体注浆介质假定前提的球状扩散与柱状扩散条件下的Maag渗透注浆理论,用压力水头关系和浆液渗透系数补充完善了Maag公式;基于弹塑性理论,分析了岩体裂隙劈裂注浆机理;分析了注浆加固围岩的机理及被注介质煤体的特征及可注性;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浆液材料的性能,遴选了注浆材料,确定了注浆材料的基本配方;在地面模拟注浆试验中,设计了地面模拟注浆装置和注浆方案,优化了注浆工艺流程及注浆管路,形成了基本注浆加固工艺;在井下注浆试验中,验证了井下注浆方案,研发出了适用于高压注浆的封闭封孔技术,通过观察注浆后煤体中固结体得到了浆液流动的现象,印证了煤体裂隙劈裂注浆机理;研发出了实用性强的注浆加固松软破碎煤层技术。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开展了现场工业化试验,对回采巷道顶煤进行了加固,如期形成了采准工作面的任务。免除了大量的临时支护,避免了顶煤发生冒落、侧帮等,该技术有效的改善了矿山巷道的安全现状,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得到有效降低,且提高了切眼煤层回采量,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孔德中[3](2016)在《厚煤层工作面煤壁破坏机理及其柔性加固技术》文中认为本文针对厚煤层工作面煤壁破坏、端面冒顶严重影响工作面生产的实际,通过现场调研,统计归纳了工作面煤壁破坏的形式;结合煤样强度试验总结了煤壁破坏的影响因素;根据煤壁破坏的影响因素构建了“顶板-煤壁-支架”的煤壁破坏力学模型,并对影响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敏感度分析;设计了综合考虑煤壁压力、支架阻力、煤壁高度的试验平台并进行了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煤壁稳定性与采高、煤体强度、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煤壁压力间的关系;采用UDEC2D软件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煤壁变形和破坏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综合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的结果,系统分析并总结了厚煤层工作面煤壁变形、破坏的机理;针对煤壁破坏特征提出了“棕绳+注浆”柔性支护全长锚固技术;设计了不同柔性材料的拉拔实验和“棕绳+注浆”加固煤样的强度实验,研究了不同直径棕绳下注浆煤样的变形和破坏特性;构建了“棕绳-浆液-煤体”支护系统关系模型,揭示了棕绳与煤壁协调变形机理;现场对各柔性加固参数与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煤壁破坏主要有五种外在表现形式:上部破坏、下部破坏、上下部混合破坏、中部破坏以及整体破坏。内在形式表现为:剪切破坏和拉伸破坏,其中剪切破坏类型占主导地位,拉伸破坏出现的几率较少,且煤体强度越小、越容易出现剪切破坏。(2)采用点载荷可以对形状不规则的煤样强度进行测试,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且应用范围较广,采用回弹仪可以直接对工作面煤壁煤体强度进行现场原位测试,更接近于现场实际工作情况,有利于指导生产。故回弹仪和点荷载可以用于工作面煤岩体强度测试。(3)影响煤壁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工作面煤壁上方的顶板压力、围压以及煤壁煤体强度,而煤壁压力和煤层采高、支架工作阻力及护帮板作用力、开采角度、推进速度有关;围压与工作面开采深度有关;煤体强度主要受煤体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所影响。(4)构建了考虑“支架-煤壁-顶板”的煤壁剪切破坏力学模型,并对各因素下的煤壁稳定系数的敏感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壁压力q是煤壁发生破坏的最主要原因;采高H越大、煤壁上方压力q越大,煤壁越容易发生破坏;支架的支护强度P越大,作用在煤壁处的顶板压力就越小,煤壁越不容易破坏;煤体内聚力、内摩擦角越大,煤壁的稳定系数越高,但提高内摩擦角对煤壁的稳定性影响不大;支架护帮板在防止破坏的煤壁滑塌下来作用很大,但在控制塑性区煤体继续破坏起的作用不大。(5)进行了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得出:采高越大,使煤壁发生破坏时的临界压力越小,工作面煤壁的稳定性越差;煤体强度越大,煤壁所能承受的压力q越大,工作面煤壁稳定性越好。煤壁都是在中上部先出现裂缝,然后随着裂缝的发展、扩张和贯通,煤壁在中上部出现破坏,破坏类型大都是剪切破坏。随着煤体内聚力的增加,煤壁先在中上部出现层状张裂破坏,但最终破坏形态也是剪切破坏。因此硬煤是很少发生破坏的(特殊地质条件除外)。软煤层煤壁发生破坏前,煤壁的水平位移较大,可见煤壁变形具有大变形的特点。(6)采高h越大、煤壁塑性区宽度越大;支架的支护强度p越大,作用在煤壁处的顶板压力就越小,煤壁越不容易破坏,但支架工作阻力对于控制煤壁破坏是有限的;随着煤体内聚力增加、煤体内摩擦角增加,煤壁变形和破坏范围逐渐减小,但是内摩擦角影响不大;工作面仰采角度越大,煤壁变形和破坏范围越严重;周期来压和初次来压期间,煤壁变形和破坏范围较大,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煤壁破坏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煤壁破坏;煤壁破坏前水平位移较大,煤壁破坏具有大变形、逐渐暴露的特点,受赋存特征影响比较明显。(7)煤壁控制的重点是防止大块煤体的片落,实现安全高效回采。针对当前工作面煤壁片帮防治中存在的较小延展量、较低支护强度、较高成本、较差的抗剪切能力、较短循环进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煤壁“棕绳+注浆”柔性加固技术。工作面煤壁“棕绳+注浆”柔性加固技术指的是采用高分子材料使棕绳与煤壁煤体形成一体,从而达到对工作面煤壁煤体全长锚固的目的,棕绳较大的延伸率能够与其相适应,且可以抑制破坏的大块煤体进一步片落。(8)直径为14mm、18mm、21mm、24mm棕绳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34mpa、36.7mpa、32.5mpa、61.3mpa,其抗拉强度都远大于使煤体发生破坏的拉应力;断后平均伸长率分别为8.3%、10.7%、9.6%、15.3%都远大于锚索,其延伸量远大于锚杆,在“棕绳+注浆”柔性加固技术防治工作面煤壁破坏中可以替代锚杆、锚索。(9)注浆防治煤壁破坏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增加煤的内聚力相应提高了煤的抗剪强度,存在一个合理的浆液比重使得煤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残余强度、应变量、抗剪强度、内聚力达到最大。棕绳的存在提高了注浆煤样的抗剪强度,且当试件发生破坏后,棕绳依旧保持较好的完整性。且柔性棕绳的直径越大,相应地使棕绳破断的轴向压力也越大,且随着轴向力的增大,煤样呈现出较高的抗剪强度。(10)“棕绳+注浆”柔性加固技术,其化学浆体能够充分密实煤壁裂隙、割理化煤体,使破裂区煤体还原到近弹性应力状态,改善工作面煤壁煤体完整程度。综合考虑工作面地质及开采特征,得到延伸率δ0、δ1、δ2将达到δ0=3.0~4.0%、δ12.0~3.0%、δ23.0~5.0%。因此,可以估算获得工作面煤壁煤体的延伸率δz=8.0~1 2.0,%该值要比棕绳的最大伸长率[15]%δr小。棕绳伸长率能够适应煤壁大变形特征,并且足够的抗拉强度能够保证片帮的煤体不滑落。(11)“棕绳+注浆”柔性加固技术防治煤壁破坏关键在于棕绳直径和注浆孔位置的选择。棕绳直径不同,破坏防治效果不同,且存在一个合理的棕绳直径使得防治煤壁破坏效果最佳。注浆孔径大于或小于此值,注浆效果都不理想。注浆棕绳位置布置不同,注浆效果差别很大,注浆棕绳的最佳位置为在煤壁破坏起坏点处,约为煤壁高度的60%~70%处。(12)通过优化钻孔直径、棕绳直径以及注浆量,确定了正常段、支承压力影响段以及构造段煤壁柔性方案与参数。割理化煤层6.3m大采高工作面、仰斜开采综放工作面、急倾斜破碎顶板工作面经过柔性加固进行控制,结合充分发挥支架护帮板的使用效率,及时移架并提高支架支护强度等采场顶板一系列管理措施,工作面煤壁破坏得到很好的控制,处理破坏冒顶时间大大缩短,开机率提高明显。

李占魁[4](2014)在《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大采高综采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必将成为今后实现厚煤层安全高效的重要生产方式。随着综采面采高的增加,工作面煤壁容易失稳,煤壁片帮现象加剧,严重影响工人的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研究大采高综采煤壁片帮的机理与控制技术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片帮的问题,采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理论分析计算了煤壁塑性区的宽度及竖直方向的应力,对煤壁片帮的力学机理加以整理和探讨。采用离散元软件UDEC模拟了在不同情况下煤壁片帮的情况,直观而准确。运用正交分析的方法对7229工作面的情况进行了各种因素的分析,得出最容易片帮的情况,然后用UDEC模拟注浆实验,查看注浆效果,得出最佳的注浆方案及注浆压力。最后在7229工作面进行现场注浆实验。首先在实验室分析了浆液对破碎煤体的粘结作用,制订了注浆方案,以及注意事项。通过现场评估,本次所采用的化学注浆加固控制煤壁片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片帮的力学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片帮机理的认识,得出的煤壁塑性区宽度计算公式,可以指导煤壁注浆加固工程。设计了煤壁注浆加固方案,经现场施工效果不错,有效的防止了煤壁片

张超[5](2014)在《钻孔封孔段失稳机理分析及加固式动态密封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钻孔抽采是煤矿瓦斯治理的基础技术手段之一,应用范围广泛。而高瓦斯松软煤层由于在煤化过程中受到地质构造的破坏,普遍煤质松软,加上瓦斯压力的作用,在施工抽采钻孔后,封孔段易产生失稳、变形,致使钻孔难以密封,无法保证瓦斯抽采效果。除了封孔段的稳定性,封孔质量是影响瓦斯抽采浓度、孔口负压、甚至整个钻场抽采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开展高瓦斯松软煤层封孔段易失稳钻孔的动态密封技术研究,对提高钻孔抽采效率,遏制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瓦斯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段失稳的特征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封孔段失稳对钻孔周围裂隙的影响以及对封孔质量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认为需要新的密封工艺、新的密封材料以满足高瓦斯松软煤层封孔段易失稳钻孔密封的需要,进而实现瓦斯高效抽采。其次,通过对注浆加固钻孔封孔段作用机理进行研究,认为采用煤岩体注浆技术可以把某些可凝浆液注入到煤岩体的裂隙或孔隙中,使煤岩体形成强度高、抗渗性好、稳定性高的新结构体,从而改善煤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煤岩体稳定性。通过钻屑法现场实测,确定出试验区所在埋深的煤层合理封孔深度为14m。利用钻孔窥视仪对现场钻孔进行观测,直观确定了钻孔内部的情况,并结合钻屑量随钻孔深度变化规律,将钻孔封孔段划分为破裂膨胀发展区、破裂膨胀稳定区、破裂膨胀剧烈区、破裂膨胀趋缓区、破裂膨胀消失区。再次,针对高瓦斯松软煤层封孔段易失稳且钻孔密封难的问题,基于主动式密封“固封液,液封气”的原理,发明了加固封孔段和动态密封一体化的新型密封技术及方法。根据钻孔封孔段加固机理以及现场应用对加固材料的性能要求,通过添加膨胀剂、减水剂等材料,研制出了一种水泥基固化钻孔材料。利用FEIQuantaTM250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低场核磁共振等设备,对新研制的水泥基固化钻孔材料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为现场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基于动态密封的技术原理以及现场应用对该技术配套材料的特殊要求,研制出初始流动性大、可泵性好、凝固时间可调、长时间保持膏状,且有一定粘聚力的粘液密封材料。在广义达西定律和球形、柱形扩散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幂律型浆液在钻孔中进行渗透注浆的扩散公式。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注入浆液在钻孔周围的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并根据模拟结果对封孔段各部分的注浆长度进行了优化。最后,为考察加固式动态密封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潞安集团常村煤矿53采区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并对相关瓦斯抽采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在理论上阐明了加固式动态密封技术原理,在方法上提出了适用于高瓦斯松软煤层易失稳瓦斯抽采钻孔的加固式动态密封新技术,在材料上研制了配套的水泥基固化材料和膏体状粘液密封材料。上述技术、材料在现场试验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表现出了显着的技术优越性。课题研究期间,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EI检索5篇,取得或申请受理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十。

杨明[6](2011)在《顾北矿复杂采场矿压显现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淮浙煤电公司顾北矿1242(3)工作面受到多个工作面采动影响这一复杂开采条件,本文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等手段,深入系统的研究了该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采场围岩破坏机理及其控制技术。首先通过现场观察和对工作面支架实测工作阻力及其分布区间进行分析,得出了工作面来压步距和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范围等矿压显现规律、支架-围岩关系及支架适应性。接着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1242(3)工作面在单独开采和受多工作面采动影响下开采这两种条件下,工作面垂直位移、塑性区范围及高度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发现这三个量后者均比前者明显增大。这也是工作面围岩极其破碎,开采过程中片帮冒顶严重的原因所在。再者通过建立多个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力学方程,利用力学方程分别研究了支架在周期来压期间所受的力及其影响因素、工作面冒顶机理、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及工作面煤壁片帮深度的确定。最后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得出了1242(3)工作面复杂采场围岩破坏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技术措施,为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并为该矿区同类煤层开采积累了经验。图78表14参55

朱涛[7](2010)在《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厚煤层储量在我国煤炭总储量中约占44%。因此,厚煤层开采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整个煤炭行业技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发挥。近十几年来,大采高液压支架、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等配套设备的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促进了大采高综采技术的进步。由于大采高综采具有资源回收率高、采出煤炭含矸率低、工作面生产时煤尘少、瓦斯涌出量小等方面的优点,使其成为在厚煤层开采技术方面迅速发展的新工艺。但是,许多专家和学者通过多年的现场观测和大量的理论研究发现,在类似地质条件下,大采高综采工艺随着工作面煤壁和支架高度的加大,支架-围岩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事故率增加。如果再受到断层、裂隙、节理、褶曲、陷落柱等复杂地质条件及煤质松软且煤层本身为节理、裂隙发育的软弱煤层等因素的影响时,极有可能会使得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支架-围岩系统的稳定性更差、事故率更高,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隐患。深入、系统地研究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不仅能为类似煤层煤矿的设计、开采、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能够丰富和发展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理论,所以,此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意义。作为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的初始阶段,论文以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煤矿二叠系下统山西组3号煤层及其顶底板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和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对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顶板岩层结构及运动破坏规律、煤壁片帮机理及防治技术、底板损伤破坏、支架-围岩关系以及开采技术保障体系等六个方面做了探索性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揭示了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特征和规律。(2)以“砌体梁”理论为基础,较系统地研究了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上覆岩层的结构形态、运动破坏规律等方面的内容。构建了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基本顶岩层的平衡结构模型,分析了基本顶岩层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软煤层大采高条件下,基本顶“砌体梁”结构也具有回转变形失稳和滑落失稳两种失稳的可能性,并给出了这两种失稳产生的条件;利用弹性力学变分问题方法对直接顶力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出了直接顶岩层下沉量与基本顶回转角、弹性模量以及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关系。(3)通过对赵庄煤矿3305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塑性区宽度的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得出了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的塑性区宽度;分析了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片帮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治煤壁片帮的措施。(4)运用弹塑性理论计算出了赵庄煤矿3305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前方底板岩层和采空区范围内底板岩层的支承压力;建立了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底板岩层应力的计算模型,应用Westergard应力函数,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在三个边界条件下的采场围岩应力计算公式;根据Coulomb-Mohr准则,通过对平面应力状态下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边缘破坏区的分析,得出了平面应力状态下和平面应变状态下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边缘底板岩层最大破坏深度的计算公式;利用修正后的采场底板岩体极限载荷计算公式和滑移线场理论,建立了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支承压力所形成的底板屈服破坏深度的计算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计算,得出了煤层底板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最大破坏深度距离工作面端部的水平距离、采空区内底板岩层沿水平面方向最大破坏长度的计算公式。(5)通过对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关系的研究,得出了在基本顶给定变形的条件下,软煤层大采高液压支架所承担给定变形的比例小于普通采高液压支架,并给出了液压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的确定原则。构建了端面顶板漏、冒的“块体”结构模型,揭示了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端面顶板冒、漏的机理,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从液压支架的顶梁长度与直接顶的自承极限垮距长度之间的关系出发,对液压支架的顶梁长度、支柱位置与顶板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支架掩护梁的受力模型,利用散体介质力学理论,得出了液压支架掩护梁所受的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的计算公式。(6)针对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顶板破碎较为严重,容易产生漏、冒顶、漏风严重、上隅角瓦斯易超限等不安全隐患,结合赵庄煤矿3305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采用现场实践的方法确定了开切眼和撤架通道顶板、两帮的支护加固技术、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超前注射玛丽散N型材料加固煤壁技术、预防工作面煤壁片帮、冒顶的安全措施、工作面综合管理的安全措施、上隅角防治瓦斯超限措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软煤层大采高综采辅助技术,为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高产高效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总之,本文通过对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了软煤层大采高综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类似煤层煤矿的设计、开采、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志国[8](2009)在《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爆破拉底法和聚氨脂帮锚技术,使综采工作面安全采过落差达2.5 m三条断层,减少了储量损失,减少了工作面搬家次数,达到了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的目的。

孙久政,李孝胜,刘兴海[9](2005)在《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文中提出利用爆破拉底法和聚氨脂帮锚技术 ,使综采工作面安全采过落差达 2 .5m三条断层 ,减少了储量损失 ,减少了工作面搬家次数 ,达到了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的目的

孙洪丰[10](2004)在《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煤壁加固技术》文中指出 1、问题的指出。铁东矿1402综采工作面是6-1煤中央采区东翼首采工作面,也是一个"刀把式"对接工作面。走向长1280m,其中小面长322m,大面长958m:倾斜长小面66.7,大面178.6m。该工作面自2001年4月开始跟顶回采,采高3.5m,至8月份推进速度101—156m,日进尺3.37—5.2m,平均日进尺4.2m。自2001年9月份

二、综采松软煤壁聚氨脂加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采松软煤壁聚氨脂加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工作面煤体超前注胶防片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煤壁片帮规律及防治研究现状
        1.2.1 煤壁片帮规律的研究现状
        1.2.2 煤壁片帮防治技术现状
    1.3 注浆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注浆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 注浆方法的现状及进展
        1.3.3 注浆工艺的现状及进展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胶体材料的粘度-浓度规律研究
    2.1 粘度的概念及测试意义
        2.1.1 粘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2.1.2 粘度的分类与单位
        2.1.3 粘度的测试方法
    2.2 胶体材料的粘度试验
        2.2.1 粘度的测试方法确定及仪器选择
        2.2.2 粘度试验中的注意事项及原则
        2.2.3 胶体溶液的粘度测定实验
    2.3 粘度测试试验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胶体材料对煤体粘结性研究
    3.1 胶体材料对煤体粘结性试验意义及介绍
        3.1.1 胶体材料对煤体粘结性试验意义
        3.1.2 胶体材料对煤体粘结性试验
    3.2 胶体材料对煤体粘结性试验步骤
        3.2.1 胶体溶液的配置
        3.2.2 煤粒试样的制备
        3.2.3 实验步骤
    3.3 胶体材料对煤体粘结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实验结果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胶体溶液在煤体中渗透规律研究
    4.1 胶体溶液在煤体中的渗透扩散试验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所需材料
    4.2 胶体溶液在煤体中试验步骤
        4.2.1 胶体溶液的配置
        4.2.2 煤粒试样的制备
        4.2.3 实验步骤
    4.3 胶体溶液在煤体中的渗透扩散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实验结果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冷水速溶胶粉在煤体中的渗透扩散试验
        4.4.1 胶体溶液的配置
        4.4.2 煤粒试样的制备
        4.4.3 实验结果
        4.4.4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胶体对煤样抗剪强度影响研究
    5.1 直接剪切试验的原理
    5.2 煤样抗剪强度的胶敏性试验
        5.2.1 试验目的
        5.2.2 试验仪器及流程介绍
        5.2.3 试验结果
        5.2.4 试验结果分析
    5.3 煤样抗剪强度与含胶量关系研究
        5.3.1 试验结果
        5.3.2 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现场试验
    6.1 工作面概况
    6.2 煤层注胶概述
        6.2.1 煤层注胶特点
        6.2.2 煤层注胶适用条件
    6.3 煤壁注胶工艺
        6.3.1 工艺参数确定
        6.3.2 注胶系统
        6.3.3 注胶工艺
    6.4 现场注胶
    6.5 现场注胶效果分析
        6.5.1 胶体溶液渗透半径
        6.5.2 注胶前后煤壁片帮情况
        6.5.3 注胶前后工作面煤体物理力学参数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2)回采巷道松软破碎煤层注浆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注浆技术理论发展概况
        1.3.2 注浆材料发展概况
        1.3.3 巷道注浆加固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方法
        1.4.2 研究路线
    1.5 注浆理论基础
        1.5.1 煤体介质的可注性理论
        1.5.2 浆液流变性
        1.5.3 粘性流体
        1.5.4 塑性流体
        1.5.5 粘塑性流体
        1.5.6 粘时变流体
    1.6 渗透注浆理论
        1.6.1 球面扩散公式
        1.6.2 柱面扩散公式
        1.6.3 Maag渗透注浆理论推导
    1.7 劈裂注浆理论
        1.7.1 劈裂注浆过程及力学分析
        1.7.2 岩体裂隙的劈裂注浆
        1.7.3 劈裂注浆分析
    1.8 巷道注浆加固机理
        1.8.1 影响巷道围岩围岩稳定因素
        1.8.2 注浆加固巷道围岩分析
        1.8.3 注浆浆液固结形成网络骨架
        1.8.4 注浆对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影响
        1.8.5 注浆对于围岩的其他作用
        1.8.6 注浆对锚杆受力状态的影响
    1.9 本章小结
2 注浆材料选取及模拟试验
    2.1 注浆材料的分类和评价
        2.1.1 注浆材料的分类
        2.1.2 浆液材料性能评价
    2.2 水泥—黄土浆液
        2.2.1 水泥—黄土浆液水化反应机理
        2.2.2 浆液试验
        2.2.3 试验结果分析
    2.3 聚氨酯浆液
        2.3.1 聚氨酯简介
        2.3.2 聚氨酯性质
        2.3.3 聚氨酯固结体强度
    2.4 地面模拟注浆试验
        2.4.1 试验设备简介
        2.4.2 试验步骤
        2.4.3 注浆模拟实验过程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井下注浆加固试验及应用
    3.1 下峪口井下注浆试验
        3.1.1 工作面位置及概况
        3.1.2 现场情况调研
        3.1.3 试验设备及工具简介
        3.1.4 注浆步骤
        3.1.5 井下注浆试验数据
        3.1.6 试验分析
    3.2 桑树坪井下工业化试验
        3.2.1 项目概况
        3.2.2 现场调研
        3.2.3 加固方案
        3.2.4 加固情况
        3.2.5 效益对比
        3.2.6 工作效率对比
    3.3 本章小结
4 厚煤层采区巷道废渣填充箱砼置厚煤换初步技术方案
    4.1 技术方案
    4.2 总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厚煤层工作面煤壁破坏机理及其柔性加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煤壁破坏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煤壁破坏机理与防治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煤壁破坏与防治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不足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工作面煤壁破坏情况及煤样力学参数实验
    2.1 工作面概况及煤壁破坏特征
        2.1.1 赵固二矿大采高工作面概况及煤壁破坏特征
        2.1.2 陈蛮庄矿3402工作面概况及煤壁破坏特征
        2.1.3 王庄矿8101工作面概况及煤壁破坏特征
        2.1.4 瑞隆煤矿8101工作面情况及煤壁破坏特征
    2.2 煤样力学参数测试
        2.2.1 赵固二矿11011工作面煤样力学参数测试
        2.2.2 王庄矿8101工作面煤样力学参数测试
        2.2.3 瑞隆矿8101工作面煤样力学回弹强度测试
        2.2.4 陈蛮庄矿3206工作面煤样力学强度点载荷测试
    2.3 煤壁破坏的一般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厚煤层工作面煤壁破坏机理
    3.1 厚煤层煤壁破坏理论分析
        3.1.1 煤壁破坏的基本类型
        3.1.2“煤壁-支架-顶板”系统力学模型
        3.1.3 煤壁剪切破坏力学模型
        3.1.4 煤壁压力确定
        3.1.5 煤壁破坏的敏感度分析
    3.2 厚煤层煤壁稳定性相似模拟分析
        3.2.1 煤壁稳定性三维模拟试验台的设计
        3.2.2 煤壁稳定性三维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3.2.3 不同采高下煤壁稳定性分析
        3.2.4 不同煤体强度下煤壁稳定性分析
        3.2.5 煤壁稳定性试验小结
    3.3 不同因素下工作面煤壁破坏数值模拟分析
        3.3.1 不同采高下煤壁破坏情况
        3.3.2 不同内聚力下煤壁破坏情况
        3.3.3 不同内摩擦角下煤壁破坏情况
        3.3.4 不同支架工作阻力下煤壁破坏情况
        3.3.5 不同仰采角度下煤壁破坏情况
        3.3.6 不同推进距离下煤壁破坏情况
        3.3.7 不同推进速度下煤壁破坏情况
    3.4 本章小结
4 柔性加固技术防治煤壁破坏的作用机理
    4.1 厚煤层煤壁柔性加固技术的提出
    4.2 柔性材料的力学性质试验
        4.2.1 麻绳拉拔试验
        4.2.2 尼龙绳拉拔试验
        4.2.3 棕绳拉拔试验
    4.3 含浆液煤样的强度试验
        4.3.1 破碎煤体与注浆再次成型试验样品制作
        4.3.2 实验设备及方案
        4.3.3 试件破坏形式分析
        4.3.4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研究
        4.3.5 煤样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
        4.3.6 煤样的抗剪试验结果分析
        4.3.7 实验小结
    4.4 含“注浆+棕绳”煤样的强度试验
        4.4.1 试验样品制作
        4.4.2 含“注浆+棕绳”煤样试件破坏形式
        4.4.3 含“注浆+棕绳”煤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4.4.4 煤样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
        4.4.5 煤样的角膜剪切试验结果
        4.4.6 力-变形关系曲线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柔性加固技术防治煤壁破坏的应用
    5.1“柔性材料-煤壁”支护系统进行分析
        5.1.1 柔性材料关系模型构建
        5.1.2 煤壁煤体关系模型构建
        5.1.3“棕绳-煤壁”支护系统研究
    5.2 煤壁柔性加固技术数值模拟
        5.2.1 不同棕绳直径下煤壁破坏防治效果
        5.2.2 不同注浆孔位置下煤壁破坏防治效果
    5.3 煤壁柔性加固技术工程实践
        5.3.1 赵固二矿工程应用与效果
        5.3.2 瑞隆矿仰斜工作面应用与效果
        5.3.3 陈蛮庄矿大倾角工作面应用与效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的项目
主要获奖

(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产生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1.2 大采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大采高综采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大采高综采技术研究现状
    1.3 煤壁片帮的研究现状
        1.3.1 关于片帮的理论研究
        1.3.2 关于片帮的现场控制技术研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大采高综采煤壁片帮的力学分析
    2.1 大采高综采煤体塑性区宽度和应力分布
        2.1.1 塑性区模型及相应理论的推导
        2.1.2 煤壁内塑性区宽度的确定
    2.2 影响煤壁内塑性区宽度的各因素分析
        2.2.1 中间主应力的影响
        2.2.2 采高的影响
        2.2.3 开采深度的影响
        2.2.4 护帮板支护阻力的影响
        2.2.5 内摩擦角的影响
        2.2.6 内聚力的影响
    2.3 大采高煤壁的失稳分析
        2.3.1 大采高煤壁的失稳机理
        2.3.2 煤壁平衡状态的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数值模拟研究
    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3.1.1 UDEC软件简介
        3.1.2 几何模型及力学参数的确定
        3.1.3 大采高煤壁片帮的判断依据
    3.2 采高对工作面煤壁片帮的影响
        3.2.1 模拟方案
        3.2.2 模拟结果
        3.2.3 模拟结果分析
    3.3 液压支架支护强度对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的影响
        3.3.1 模拟方案
        3.3.2 模拟结果
        3.3.3 模拟结果分析
    3.4 护帮板水平推力对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的影响
        3.4.1 模拟方案
        3.4.2 模拟结果
        3.4.3 模拟结果分析
    3.5 煤壁内部弱结构面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3.5.1 模拟方案
        3.5.2 模拟结果
        3.5.3 模拟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煤壁片帮因素正交及锚注数值模拟分析
    4.1 正交表及其基本性质
    4.2 正交表建立及分析
        4.2.1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4.2.2 确定试验指标
        4.2.3 正交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 工作面直接顶锚注数值分析
        4.3.1 方案一注浆效果分析
        4.3.2 方案二注浆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工作面围岩加固研究
    5.1 化学注浆加固机理
    5.2 煤岩体注浆加固实验
    5.3 注浆工艺
    5.4 注浆工艺要求
    5.5 两巷注浆锚索加固工艺
        5.5.1 巷道条件
        5.5.2 注浆锚索支护
        5.5.3 施工工艺
    5.6 工作面防片帮注意事项
    5.7 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5.8 工作面注浆加固前后片帮情况
        5.8.1 注浆加固前
        5.8.2 注浆加固后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钻孔封孔段失稳机理分析及加固式动态密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总体思路
    1.6 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2 钻孔封孔段失稳机理分析及其对封孔的影响
    2.1 高瓦斯松软煤层钻孔封孔段失稳的特征分析
    2.2 钻孔封孔段失稳的理论分析
    2.3 封孔段失稳对封孔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注浆加固钻孔封孔段作用机理及钻孔合理密封深度研究
    3.1 注浆加固封孔段作用机理研究
    3.2 钻孔合理密封深度分析
    3.3 钻孔封孔段内壁结构观测
    3.4 本章小结
4 加固式动态密封技术研究及配套密封材料特性研究
    4.1 加固式动态密封技术原理
    4.2 配套固化材料的原材料选配及特性研究
    4.3 配套密封液的原材料选配及特性研究
    4.4 加固式动态密封技术数值模拟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加固式动态密封技术现场工业性试验
    5.1 工作面概况
    5.2 加固式动态密封技术现场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顾北矿复杂采场矿压显现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覆岩运动研究现状
        1.2.2 采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现状
        1.2.3 采场围岩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1.2.4 采场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围岩关系
    2.1 工作面概况及现场实测设计
        2.1.1 工作面概况
        2.1.2 工作面现场实测设计
    2.2 1242(3)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
        2.2.1 现场实测支架工作阻力
        2.2.2 沿工作面走向和倾向矿压显现特点
        2.2.3 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及分类
        2.2.4 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及分类
        2.2.5 老顶周期来压步距
    2.3 支架工作阻力及其适应性分析
        2.3.1 支架的工作阻力统计分析
        2.3.2 支架的适应性分析
        2.3.3 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分析
    2.4 支架围岩关系及覆岩结构模型
        2.4.1 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分析
        2.4.2 覆岩结构模型及支架受力分析
    2.5 回采巷道矿压显现规律
        2.5.1 超前支承压力现场观测结果及分析
        2.5.2 巷道表面位移观测及分析
        2.5.3 巷道深部位移观测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上覆岩层移动矿压显现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3.1 FLAC~(3D)程序简介
    3.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建立
        3.2.1 计算模型与参数
        3.2.2 计算模型方案及模拟步骤
        3.2.3 采空区模拟
        3.2.4 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
    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3.3.1 1232(3)工作面开采完毕后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3.3.2 1242(1)工作面开采完毕后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3.3.3 1242(3)工作面开采过程的矿压显现规律
        3.3.4 单独开采1242(3)时工作面开采过程的矿压显现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采场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4.1 采场围岩破坏观测
    4.2 回采工作面冒顶机理分析
        4.2.1 "梁"结构模型的建立
        4.2.2 冒顶机理分析
        4.2.3 1242(3)工作面冒顶原因分析
    4.3 回采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分析
        4.3.1 煤壁片帮理论分析
        4.3.2 工作面煤壁片帮深度分析
        4.3.3 1242(3)工作面片帮机理分析
    4.4 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4.5 1242(3)工作面煤岩固化技术
        4.5.1 注浆加固施工方案设计
        4.5.2 施工步骤与注意事项
        4.5.3 固化效果及评价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2.1 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2 采场底板岩层结构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3 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研究现状
        1.2.4 大采高开采理论及技术研究现状
    1.3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二章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研究
    2.1 赵庄煤矿3305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概况
        2.1.1 位置及工作面基本情况
        2.1.2 地质及水文情况
        2.1.3 采煤方法
        2.1.4 工作面支架的布置方式及支架参数
    2.2 3 号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2.2.1 试验内容
        2.2.2 试验方法
        2.2.3 取样
        2.2.4 试验设备
        2.2.5 试验测试
        2.2.6 试验结果
    2.3 3305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内容及方法
        2.3.1 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阻力观测
        2.3.2 工作面宏观观测
    2.4 3305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结果
        2.4.1 3305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分析
        2.4.2 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顶板岩层结构及运动破坏规律
    3.1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上覆岩层中基本顶岩层的平衡结构
        3.1.1 基本顶岩层平衡结构模型
        3.1.2 基本顶“砌体梁”结构关键块模型
        3.1.3 基本顶“砌体梁”结构关键块的受力分析
        3.1.4 基本顶“砌体梁”结构的失稳分析
    3.2 直接顶受力变形分析
        3.2.1 直接顶力学模型的建立
        3.2.2 直接顶力学模型的求解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片帮及防治措施研究
    4.1 煤壁片帮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概述
    4.2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塑性区宽度的数值分析
        4.2.1 数值计算方法
        4.2.2 模型的建立
        4.2.3 模拟结果分析
    4.3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塑性区宽度的理论计算
    4.4 软煤层大采高煤壁片帮的现场观测
    4.5 软煤层大采高煤壁片帮的影响因素
        4.5.1 采高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4.5.2 支架工作阻力对煤壁片帮深度的影响
        4.5.3 煤体的破裂角及节理面倾角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4.5.4 基本顶回转角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4.5.5 工作面停采时间的长短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4.5.6 工作面俯斜、仰斜开采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4.5.7 支架-围岩关系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4.6 防治煤壁片帮的措施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底板损伤破坏理论研究
    5.1 煤层底板岩体的应力状态
        5.1.1 底板岩体的原岩应力状态
        5.1.2 底板岩体支承压力的分布
    5.2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围岩应力及工作面边缘岩体破坏区计算
        5.2.1 采场围岩应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5.2.2 工作面边缘岩体破坏区的计算
    5.3 底板岩层的破坏深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支架-围岩关系
    6.1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的关系
    6.2 端面距与顶板控制的关系
    6.3 顶梁长度、支柱位置与顶板的适应性分析
    6.4 支架掩护梁受力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辅助技术及措施
    7.1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开切眼、撤架通道岩层控制与工艺
        7.1.1 开切眼岩层控制技术
        7.1.2 撤架通道岩层控制技术
        7.1.3 施工工艺过程
    7.2 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超前加固技术
        7.2.1 马丽散 N 型材料注浆加固机理
        7.2.2 超前加固工艺
    7.3 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7.3.1 预防片帮、冒顶的安全措施
        7.3.2 工作面综合管理安全措施
        7.3.3 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防治措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中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1、发表与撰写的主要论文
    2、主持、参加主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8)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断层处地质概况
2 工作面机械装备
3 过断层方案选择
4 过断层工艺
5 帮锚工艺
6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 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
8 结 语

四、综采松软煤壁聚氨脂加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作面煤体超前注胶防片帮技术研究[D]. 庞立宁.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16(02)
  • [2]回采巷道松软破碎煤层注浆加固技术研究[D]. 康渝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3]厚煤层工作面煤壁破坏机理及其柔性加固技术[D]. 孔德中.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 李占魁.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2)
  • [5]钻孔封孔段失稳机理分析及加固式动态密封技术研究[D]. 张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6]顾北矿复杂采场矿压显现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杨明. 安徽理工大学, 2011(04)
  • [7]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 朱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10(09)
  • [8]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J]. 李志国. 煤, 2009(07)
  • [9]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J]. 孙久政,李孝胜,刘兴海. 煤炭技术, 2005(02)
  • [10]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煤壁加固技术[J]. 孙洪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4(05)

标签:;  ;  ;  ;  ;  

综采软煤墙聚氨酯加固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