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2004年起取消农业特产税 五年内取消农业税(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陈小玮[2](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三农”政策演变及绩效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从城乡二元体制入手,一方面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同时不断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彻底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如果说"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关注"三农"问题,则是《新西部》杂志二十年来始终不变的主题。从早年的专题报道《"三农"的命运》《告别农业税》到近三年连续推出西部脱贫攻坚年度报告,我们以自己方式记录并见证了西部农村的巨大变迁。正是因为西部"三农"发展的辉煌成就,才使西部在全面发展的轨道上不断收获累累硕果,也使西部大开发在新时代形成新格局有了有了更足的底气。
叶兵[3](2018)在《纵向财政改革对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所得税分享改革、取消农业税改革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纵向政府关系如何影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市场的发展?通过考察分税制改革以来三项具有代表性的财政改革(所得税分享改革、取消农业税改革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提供经验证据。将这三项财政改革放到一起研究有两个原因。第一,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领域一系列改革的发生和演进是逻辑一致的,将它们放到一起给予系统考察对于理解中国的财政体制有重要的帮助。第二,这三项财政改革的作用机制有共同之处:所得税分享改革和取消农业税改革都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地方经济;财政压力的变化还是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途径。为了考察财政压力如何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地方经济,我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模型的参与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消费者。中央政府设定地方上解额度。给定这一额度,地方政府选择政策。给定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消费者选择劳动供给和消费水平。中央政府提高地方上解额度,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大。提高实际税率和改善服务是地方政府应对财政压力增大的两个选择。定义改善服务下的产出与提高税率下的产出的差值为产出效应,改善服务下的税收收入与提高税率下的税收收入的差值为税收效应。经推导,我得到:当产出效应和税收效应的加权和为正时,地方政府选择改善服务;否则,地方政府选择提高实际税率。也就是说,财政压力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地方经济的方向不是单一的。由于所得税分享改革和取消农业税改革等都是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发挥作用,先验上,不知道这些改革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地方经济的方向。需要从经验层面予以考察。我从经验层面考察了所得税分享改革、取消农业税改革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所得税分享改革的影响的文献较少,且在识别上存在不足。利用地级市和工业企业数据,我考察了所得税分享改革对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我主要利用所得税分享改革前财政收入对所得税依赖程度的地区差异识别所得税分享改革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税分享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所得税分享改革还促进了工业化,表现在:第一,所得税分享改革使得人均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加;第二,所得税分享改革使得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多,说明财政压力促使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第三,所得税分享改革促进了这项改革前已经存在于辖区之内的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加值的增长。也就是说,财政压力不仅促使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在扩展边际上促进工业化,还促使地方政府促进这项改革前已经存在于辖区之内的工业企业的发展,在集约边际上促进工业化。所得税分享改革还影响了地方政府行为。所得税分享改革导致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土地宗数占比增加。由于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土地主要是工业用地,这一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将更高比例的土地配置于工业用途以支持招商引资。另外,所得税分享改革对地方政府的征税行为产生了影响。所得税分享改革导致实际税率提高,实际税率提高阻碍了经济增长。研究取消农业税改革的影响的文献主要关注这项改革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未考察这项改革对工商业的可能影响。利用县级数据,我考察了取消农业税改革对工商业的影响。我利用取消农业税改革前政府财政收入对农业税依赖程度的地区差异识别取消农业税改革的影响。我发现,取消农业税改革在短期内促进了人均农业GDP的增长,但阻碍了人均工商业GDP的增长和人均GDP的增长。另外,我发现,取消农业税改革使得人均工商业GDP的地区不平等加剧。这些结果表明,工商业增长放缓和人均工商业GDP的地区差距扩大是取消农业税改革促进农业增长的代价。进一步,我考察了取消农业税改革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消农业税改革后增加的政府间转移支付不足以补偿县级政府在这项改革中损失的财力。取消农业税改革还对县级政府财政收支产生了影响。取消农业税改革后,县级政府提高了工商业实际税率、基本建设支出占比和人力资本方面支出占比。其中,工商业实际税率的提高是取消农业税改革阻碍工商业增长的一个重要渠道。文献分别考察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和地级市市辖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未考察这项改革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省级数据,我考察了财政直管县改革对总体(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我还考察了同时段进行的另一项改革——向县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这项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也是我们关心的,并且,不考虑它可能引起遗漏变量问题。我利用双重差分法估计这两项改革对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省域经济增长没有显着影响,但向县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显着促进了省域经济增长。我还考察了这两项改革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地区经济收敛没有显着影响,但向县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导致了地区经济收敛。最后,我考察了向县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否依赖于县域经济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这项改革对县域GDP占全省GDP的比重更大的省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
余靖雯,陈晓光,龚六堂[4](2018)在《财政压力如何影响了县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文中认为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取消农业税作为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了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对县级政府公共教育供给具有负向影响,财政收入受取消农业税冲击越大的县,改革后教育支出占比下降得越多。此外,我们还发现财政压力对县级政府公共教育供给的负向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长期效果更为明显。为了结果的稳健性,我们还从财政冲击指标度量、样本异质性以及不同改革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检验,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王小慧[5](2014)在《中国农业税政策终结过程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政策系统中,有效的政策终结可以节省政策资源、提高政策效率并有利于政策运行的良好循环,优化政策系统。及时清理不合理、无效或低效的政策,对于保持整个政策系统的优化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无论中西方,对政策终结的研究相较于其他政策周期的其它环节,例如政策制定等,都是相对较少的。中国对政策终结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是研读西方政策终结的经典理论。第二是通过个别案例以某种视角进行分析和阐述。本文则是通过多源流理论来分析政策终结现象,并以农业税终结为例,探讨影响政策终结的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推动政策终结的策略选择。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在绪论部分,会阐述选题意义及背景,整理中外政策终结研究成果及介绍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章,着重介绍公共政策终结的理论基础,政策调整、政策周期的内涵及外在联系及有关农业税的概述。第二章以农业税的终结作为案例,具体分析农业税终结的内容、过程及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最后一章重点分析农业终结取得成功的原因、政策终结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今后的政策终结有何种启示。
胡志辉[6](2014)在《农业税改革与中国农民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农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的变迁则是解读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同农村改革进程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农业税改革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主线,是促进农民减负增收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系统回顾了农业税改革的历程与中国农民的历史变迁。全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业税政策的调整为线索,以时间为序,从纵向上系统梳理农业税改革的历程及后农业税时代涉农政策的走向。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改革及不同历史时期党领导的农业政策的变迁历程。第二章在阐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业税政策调整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始于本世纪初的以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为目标的农村税费改革,并对取消农业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成效与意义做出简要分析。第三章首先总结归纳了后农业税时代相关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并分析了统一城乡税制的实现条件及实现路径,即当单位农村劳动力生产效率显着提高,农民不再是弱势群体,农业不再是弱势产业,廉洁高效的城乡财政体系、税收征管体系建立健全之时,城乡税制一体化便可真正实现。其次,系统回顾了以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它从农村基本制度层面深化和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是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同时也是农业税改革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部分以农业税改革促进农民减负增收为线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的巨大变迁,主要表现为农民的经济变迁、生活方式变迁、生产方式变迁和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第四章阐述了新时期农村居民负担状况及收支状况的变迁,较为全面地展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经济状况及生活方式的变迁。首先,通过对农民负担及收入状况进行整体性和阶段性的数理分析,可以看出农民负担在波动下降,人均收入波动上升,农民群体内部及区域间收入不均衡,并分析了引起农民收入变化的各种因素。其次,通过对农民消费支出及其结构变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民消费支出增长迅速,用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份额下降,用于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逐年增加,生活品质大幅提升,但农民内部、区域间消费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最后,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影响农民增收的四个可以量化的主要因素(税费负担、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和国家财政支农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未来数十年中,税费负担对农民收入影响微乎其微,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对促进农民增收有明显的滞后性,而工资性收入有替代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五章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的阶段性分析,反映了农民在新时期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变迁。生产方式上,由传统单一的农耕生活向现代的多元经营和多元就业转变,体现在农业耕种、个体经营、城镇就业的相互融合;生活方式上,由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向现代的多元生活方式转变。此外,通过对比197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分析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体制性因素和非体制性因素,得出如下结论:户籍制度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因,而在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农民减负历史使命之后,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为有效的路径为通过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扫除农民“城市化”的各种障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实现城乡劳动力的优化配置,继而以大幅减少农村人口的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以实现个体收入的增长。第六章揭示了新时期农村居民价值观念的变迁,正在逐步由传统走向现代。传统的小农意识主要表现为缺乏主体意识的权威崇拜、封闭保守的经世心态和注重经验、安分守己的处世理念。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农民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价值观念在传统与现代间交织碰撞,表现在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家庭婚姻观念日渐开放;自闭、守旧观念淡化,开放、竞争、功利意识增强;宗法、迷信观念有所淡化,科学、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就农民价值观念变迁的影响因素而言,一方面是由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此外,通过对农民观念变迁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价值观念不仅能够反映出农民对社会事实的认知,映射出社会变革的发展趋向,而且能够在自我调整中重构深化,在与社会制度和改革机制的互动中起到推动或是阻碍的作用。再者,本文提出应加强对农民群体的精神救助,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农民价值观念与个人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以避免农民群体在经济收入和价值观念上双重马太效应的出现。
郭慧丽[7](2012)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阐述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税收制度的演进规律,探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经济变化对农业税收制度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实现工业化,国家实行了牺牲农业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长期以来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利用农业剩余哺育工业成长,这种模式阻碍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削弱了农业。尤其是“城乡二元”税收制度成为农民负担沉重的原因之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思想落实到行动上,农业税收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200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标志着农业税成为历史。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也就是说,改变城乡二元税制的格局,公平城乡居民税收负担,构建一个统一的城乡税制体系是未来税制的发展方向。因此,取消农业税后,在工业化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新构建农业税制?如何总体设计农业税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基于此,本文以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阐述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农业社会的课税对象主要是人口和土地。对人口课税一般以人口数量为计税依据,尽管各国的叫法不尽相同,但从性质上都可归于所谓的“人头税”。对农业土地的课税按计税依据的不同有多种类型,除了以土地面积征税外,还以土地收益额为计税标准征收土贡,有的国家把土地视为所有者的财产而课税。中国古代先后建立了夏商周的劳役税制,秦汉的田租口赋力役税制、魏晋南北朝隋至中唐的租庸调税制、中唐以后至明中后期的两税法、明后期至清代的一条鞭法等5个相对稳定、实行时间较长的农业税制,在中国数千年的农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三章评述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现是逐渐完善、逐渐成熟的过程。这期间要经历若干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各国都确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目标,为实现目标均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同样,在农业税收政策选择上也有所区别。在工业化前期,各国农业税收政策的重点是通过征收高额农业税来汲取农业剩余扶持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化的中期,各个国家对农业实行支持政策,采取了逐步削减农业税措施。在工业化后期,各国政府对农业采取了保护性农业税收政策。不仅对农业减税,而且利用关税手段保护本国农业,通过设置较高的农产品进口关税,提高进口农产品价格,来削弱进口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保护国内同类农产品的生产。工业化国家对农业的征税散布于城乡统一税制下的各相关税种之间,大体可划分为:进行农业生产和销售农产品,需要缴纳流转类税收;有了农业所得,需要缴纳所得类税收;拥有农业土地和其他资产的所有权,需要缴纳财产类税收。同时,工业化国家的税收制度大多地体现涉农优惠,对凡是涉及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税收规定一些优惠政策。第四章阐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农业税收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优先发展工业战略,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也确立了城市征收制度和农村征收制度城乡分离的二元税制结构,即对工商业和城市居民实行以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的税收制度,而对农业和农村居民实行以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为核心的税收制度。中国农业税制是特定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产物,曾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从事农业生产、取得农业收入的农民与城市居民区别对待,单独征收农业税呈现出很多缺陷和弊端。历史地看,《农业税条例》施行以来,对于贯彻国家的农村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国家掌握必要的粮源、保证基层政权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农业税条例》实施已近50年,中国经济社会状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取消农业税是必要的。废止《农业税条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五章分析中国现行农业税收制度。取消农业税以后,相关税制体系的配套改革并没有及时跟进,这就造成了目前农业税收管理“真空现象”。农业税收真空所引发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农业税收真空,税收财政职能缺位;农业税收真空,削弱了税收经济职能;农业税收真空,违反税收公平原则;农业税收真空,违反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第六章探讨中国现行农业税收制度的发展方向。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可以概括为收费形式、价格分配形式、税收形式和地租形式。从国家有效得取得财政收入,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国家参与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分配理想形式是税收。但是,无论财产税形式的农业税制、流转税形式的农业税制,还是所得税形式的农业税制,均不能在财政、公平和效率等方面达到兼顾和统一。对农业实行单一的税收制度,不可能满足地方政府的财政需求,也不可能完全发挥国家运用税收来调节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的经济职能,实行城乡统一税制下的复合税制则是最佳选择。农业税制改革应遵循如下原则:减轻农民负担与保证税收相结合;税收制度规范化与农业特殊性相结合;公平税负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目前,全面取消农业税只能算是农业税制改革的前奏,农业税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统一城乡税制。农业税收体系的重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并辅之以一系列配套措施。改革的近期目标:微调现行涉农税制,调整和完善支持农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消除农业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扶持农业产业化合作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随着中国农业基础地位夯实,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工商业、农村自然经济与城市现代商品经济的二元经济特征弱化,城乡得到统筹发展的情形下,中国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建立起各产业统一适用的税收体系。在一体化税制具体内容的选择上,应当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走以所得税为主、多税种并存的道路,在现有税制的基础上,将征税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相应税目,按其经济活动属性分别并入相应的增值税、所得税,并废止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城乡统一征收土地使用税,同时开征遗产税等。另外,考虑到农业的基础性、弱质性、高风险性等情况,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要坚持对农业的倾斜,对农业和农民给予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以此作为政府对农业扶持的一个重要手段。完善涉农税收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并不只是单纯税收制度上的调整。其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的效果与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建设、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布局的调整及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等问题密切相关,必须同步推进与之相关的各项制度改革,从而形成与新税制相适应的外部整体环境。
何晓杰[8](2011)在《“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东北乡村为研究视域》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意味着延续了2600余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也同时意味着广大乡村开启了一个崭新时代——“后农业税时代”。取消农业税本身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不仅涉及国家与农民、干部与群众、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等多重利益的调整,而且带来乡村基层组织的财政基础、权力结构、治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取消农业税五年巡礼,我们发现中国乡村政治及治理运行逻辑正在悄然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后农业税时代”与乡村治理转变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免除农业税使乡村社会的原有矛盾有所缓解和消解的同时,也为乡村治理体制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外部环境。由此断定,“后农业税时代”既是中国农业农村政策调整时期,也是乡村治理体制转型时期,在此背景下建构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结构,需内外并举、上下结合、左右互补、全面参与。我国乃典型的“非均质国家”,南北东西地域形态、经济水平、文化传统各异,因而中国乡村政治研究不得不打上地域特性的烙印。东北农村有着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开发滞后背景、移民文化传统、人地关系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所以,对东北这个特殊地域进行相关的乡村政治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免除农业税前后的东北乡村治理为比较背景,选取吉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江南乡及其12个行政村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免除农业税对乡村治理产生的深刻政治影响、经济影响及社会影响,并对“后农业税时代”东北乡村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困境等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试图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建设达成善治的可能路径。正如任何个案研究和区域性研究都具有其解释的限度一样,本文的研究并不能完全推衍为对“后农业税时代”全国乡村治理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但对东北这样特殊的农业大区域进行时空“双横断面”的解剖,对我们全面认识“后农业税时代”的乡村治理变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希望本文能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东北振兴及有关东北地区的相关研究有所贡献。
肖捷[9](2011)在《一场终结了2600年“皇粮”历史的改革》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围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不仅改变了"三农"状况,也影响了中国发展进程。其中,世纪之交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税费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在农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种种原因,无论城市或农村,乱收费问题相当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门越权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随意扩大收费范围。1998年,全国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达2175亿元,相当于同期财
石恩祥[10](2011)在《粮食税收说》文中研究指明"米袋子"和"钱袋子"事关人类生存发展和国家机器运转,古今中外任何国家无不高度重视,无粮不稳粮安天下,无税不立税兴国强;粮税源自土地,源于粮食,源取粮农所得,传统旧中国粮税并非"良税",粮税负担赋轻赋重多朝历代存在纷争,大多农民起义造反无不关联粮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根据地和解放区财政收入80%左右源于粮税,新中国成立后十余年全国粮税平均负担率15%左右,理性分析仍属偏重;中央政府一贯坚持减轻粮农税费负担,直至2006年农业税制废除一改中国2600年税收史;减轻粮农负担和实施粮食财政补贴固然重要正确,有力有效运用价格杠杆增加粮农收入更为紧要迫切,充分调动基层政府抓粮、粮农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关键在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粮食价格政策取向和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允许粮价理性持续常态化上涨当是大势所趋。
二、我国2004年起取消农业特产税 五年内取消农业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2004年起取消农业特产税 五年内取消农业税(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世纪以来中国“三农”政策演变及绩效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
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举措 |
激活土地资源要素 |
(一)在稳定农户承包制的基础上放活土地经营权 |
1、稳定家庭承包制一直是中央的一贯政策 |
2、农地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
(二)土地要素涵盖农村集体用地及农民宅基地。 |
1、深化改革将农民的财产权落到实处 |
2、高陵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
3、农民成为田园综合体的股民 |
4、“共享村落”圆城市人一个田园梦 |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城乡平衡发展“融”字当先 |
(3)纵向财政改革对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所得税分享改革、取消农业税改革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动机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动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领域一系列改革的逻辑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结果 |
1.4.1 理论模型 |
1.4.2 经验研究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论文架构 |
2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探讨与本文相关的一般性问题的文献 |
2.1.2 评估三项财政改革的政策效应的文献 |
2.2 已有文献的不足与本文的研究 |
3 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方法 |
3.1 理论模型:本文全局的关要 |
3.1.1 消费者-生产者的选择 |
3.1.2 地方政府的选择 |
3.2 经验研究方法 |
3.2.1 双重差分法 |
3.2.2 工具变量法 |
3.2.3 空间计量模型 |
4 所得税分享改革对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背景 |
4.3 方法与数据 |
4.3.1 方法 |
4.3.2 数据 |
4.4 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分析结果 |
4.4.1 经济发展 |
4.4.2 经济发展:分产业 |
4.4.3 工业化 |
4.4.4 土地出让 |
4.4.5 征税 |
4.4.6 平行趋势检验 |
4.5 基于地级市和工业企业合并数据的分析结果 |
4.6 结论 |
5 取消农业税改革对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背景 |
5.3 度量方法、数据和研究策略 |
5.4 结果 |
5.4.1 取消农业税改革对农业增长和工商业增长的非对称影响 |
5.4.2 地方政府对取消农业税改革的反应 |
5.4.3 取消农业税改革影响工商业增长的渠道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进一步的讨论 |
5.7 结论 |
6 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对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背景 |
6.3 两项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层面的探讨 |
6.4 研究方法、变量与数据 |
6.4.1 研究方法 |
6.4.2 变量与数据 |
6.5 估计结果 |
6.5.1 基准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
6.5.2 历史经济增长率是否影响两项改革的时间选择? |
6.6 结论 |
7 结论 |
7.1 全文概要 |
7.2 对营改增改革及未来可能的财政改革的启示 |
7.2.1 营改增改革 |
7.2.2 未来可能的财政改革 |
7.3 政策建议 |
7.3.1 制定政策时,全面考虑政策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
7.3.2 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纵向财政改革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财政压力如何影响了县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制度背景 |
(一) 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
(二) 全面取消农业税 |
三、数据与变量说明 |
(一) 数据来源 |
(二) 财政冲击 |
(三) 统计性描述 |
四、计量模型与结果 |
(一) 双重差分方法 |
(二) 计量模型 |
(三) 回归结果 |
五、稳健性检验和进一步讨论 |
(一) 财政冲击指标的度量 |
(二) 样本的选取 |
1. 改革试点 |
2. 西部省区 |
(三) 其它改革 |
1. 所得税分享改革 |
2. 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 |
3. 省管县改革 |
六、总结 |
(5)中国农业税政策终结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 渐进理论 |
二、 多源流理论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共政策终结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 公共政策调整的内涵 |
二、 公共政策终结的概念及类别 |
三、 政策周期 |
四、 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框架 |
第二节 农业税的内涵及构成 |
一、 农业税内涵 |
二、 农业税的特点 |
三、 农业税的要素构成 |
第二章 中国农业税政策的终结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农业税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 中国古代农业税政策演变 |
二、 近现代社会的农业税 |
三、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农业税政策调整 |
第二节 农业税政策由问题源流中凸显 |
一、 农业税政策的负面效应 |
二、 农业税政策的制度缺陷 |
第三节 农业税政策终结过程中的政策源流 |
一、 取消农业税制度 |
二、 保留农业税制度 |
第四节 农业税政策终结过程的政治源流 |
一、 公众舆论的压力 |
二、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
第五节 农业税终结多源流的正耦合 |
一、 农业税终结的机会之窗 |
二、 农业税终结的推动者和方式 |
三、 正耦合---取消农业税 |
四、 农业税终结的逻辑关系 |
第六节 农业税终结的意义和挑战 |
一、 农业税终结的积极效应 |
二、 农业税终结后农村社会管理问题 |
第三章 中国农业税政策终结的经验分析及启示 |
第一节 农业税终结成功的原因 |
一、 形成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合力 |
二、 顶层设计和地方试点相结合 |
三、 取消农业税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
四、 配套措施齐全 |
第二节 农业税政策终结的不足之处 |
一、 转移支付的无效利用 |
二、 农民负担问题依然存在 |
三、 行政体制改革不当 |
第三节 中国政策终结的策略选择 |
一、 进行合理、科学的顶层设计 |
二、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三、 把握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促进政策终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农业税改革与中国农民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创新点、难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建党以来农业税的变迁 |
第一节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农业税 |
1.1.1 土地革命时期:实行不同征收办法 |
1.1.2 抗日战争时期:统一累进税制的施行 |
1.1.3 解放战争时期:比例税制的启用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税 |
1.2.1 建国初期:累进税制与比例税制并存 |
1.2.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税的统一 |
第二章 新时期的农业税改革 |
第一节 农业税改革的探索 |
2.1.1 改革开放后农业税政策的革新与发展 |
2.1.2 九十年代税费改革模式的探索 |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 |
2.2.1 税费改革的根本动因 |
2.2.2 税费改革内容与政策的调整 |
2.2.3 税费改革的阶段性成效:以江苏试点为例 |
第三节 农业税的终结 |
2.3.1 政策的演进:从减免到取消 |
2.3.2 免征农业税的必要性 |
2.3.3 免征农业税的可行性 |
第四节 农业税终结的成效与意义 |
2.4.1 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
2.4.2 深化农村制度变革,缓解农村社会矛盾 |
第三章 从农业税的终结到农村综合改革 |
第一节 后农业税时代涉农税收政策走向 |
3.1.1 现行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
3.1.2 涉农税收政策调整的目标:城乡统一税制 |
第二节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历史条件 |
3.2.1 税费改革为综合改革带来机遇 |
3.2.2 税费改革为综合改革带来挑战 |
第三节 农村综合改革政策与阶段成效 |
3.3.1 农村综合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
3.3.2 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
3.3.3 农村综合改革的初步成效 |
第四章 农民负担及收支状况的变迁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负担的演变 |
4.1.1 农民负担的总体变化 |
4.1.2 农民负担的阶段性变化 |
第二节 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演变 |
4.2.1 农民收入的总体变化 |
4.2.2 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阶段性变化 |
4.2.3 农民收入的均等性变化 |
第三节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演变 |
4.3.1 农民生活总支出的总体变化 |
4.3.2 农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化和均等性分析 |
4.3.3 农民消费能力与生活质量的阶段性分析 |
第四节 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4.4.1 问题的提出 |
4.4.2 理论模型 |
4.4.3 实证分析 |
4.4.4 结论 |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变迁 |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进程 |
5.1.1 劳动力市场化与流动的阶段性变化 |
5.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
5.2.1 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 |
5.2.2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动力源泉:劳动力自由流动 |
第六章 农民价值观念的变迁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农民的社会生活 |
6.1.1 传统社会农民的乡土生活 |
6.1.2 传统社会农民的价值观念 |
6.1.3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地位与心理的演变 |
第二节 新时期农民价值观念的蜕变 |
6.2.1 农民社会地位的转变 |
6.2.2 农民价值观念的嬗变 |
第三节 农民观念变迁的效应分析 |
6.3.1 观念变迁的正面效应 |
6.3.2 观念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四节 农民价值观念的分化及经济弱势群体的精神救助 |
6.4.1 农民价值观念的分化 |
6.4.2 农民经济弱势群体的精神救助 |
6.4.3 对经济弱势群体实施精神救助的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4 研究结论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2 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 |
2.1 农业社会的基本特点 |
2.2 西方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 |
2.2.1 西方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 |
2.2.2 西方农业社会的农业税收制度 |
2.3 中国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 |
2.3.1 中国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 |
2.3.2 中国农业社会的农业税收制度 |
3 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 |
3.1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
3.1.1 工业化必然趋势 |
3.1.2 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确立 |
3.2 发达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
3.2.1 促进土地集中,实现土地制度变革 |
3.2.2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进程 |
3.2.3 形成大农场与中小农场并存格局,优化农业组织结构 |
3.3 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 |
3.3.1 工业化前期的农业税收制度 |
3.3.2 工业化中期的农业税收制度 |
3.3.3 工业化后期的农业税收制度 |
3.4 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农业税收制度 |
3.4.1 工业化国家的界定 |
3.4.2 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农业经济 |
3.4.3 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农业税收制度 |
3.5 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税收制度演变的规律性 |
4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农业税收制度 |
4.1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
4.1.1 早期工业化阶段 |
4.1.2 社会主义初期工业化阶段 |
4.1.3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阶段 |
4.2 中国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
4.2.1 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4.2.2 推动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
4.2.3 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4.2.4 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 |
4.2.5 农业就业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 |
4.2.6 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
4.3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 |
4.3.1 中国近代农业税收制度 |
4.3.2 建国后至1978年的农业税收制度 |
4.3.3 改革开放后农业税制度的调整 |
4.3.4 农村税费改革从启动到全面推进 |
4.3.5 2005年以来农业税收制度:全面取消农业税 |
5 中国现行农业税收制度分析 |
5.1 现行农业税收制度的基本特征 |
5.2 现行农业税收制度的主要问题 |
5.2.1 收入原则分析 |
5.2.2 公平原则分析 |
5.2.3 效率原则分析 |
6 中国农业税收制度发展方向 |
6.1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
6.1.1 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
6.1.2 农业产业化经营 |
6.1.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6.1.4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
6.1.5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转移 |
6.2 中国现代农业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理论基础 |
6.2.1 国家参与农业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 |
6.2.2 价格分配分析 |
6.2.3 收费分析 |
6.2.4 地租分析 |
6.2.5 税收分析 |
6.3 中国现代农业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税种设置 |
6.3.1 农业财产税 |
6.3.2 农业产品税 |
6.3.3 农业所得税 |
6.4 中国现代农业税收制度的建立:应当遵循的原则与阶段性 |
6.4.1 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6.4.2 应当经历的基本阶段 |
6.5 中国现代农业税收制度的建立:应当进行的配套改革 |
6.5.1 农村乡镇机构改革 |
6.5.2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建设 |
6.5.3 进行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布局的调整 |
6.5.4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东北乡村为研究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缘起:免除农业税后巨变的乡村治理格局 |
(二) 选题意义:乡村社会达成善治的使命 |
二、文献回顾与简要评述 |
(一)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学术演进 |
(二) 乡村治理研究的主要论域 |
(三) 乡村治理的研究路径 |
(四) 乡村治理研究的学术趋势 |
三、研究方法与逻辑进路 |
四、核心概念与研究界定 |
(一) 核心概念 |
(二) 研究界定 |
五、可能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后农业税时代”的内涵阐释和政治意义 |
一、中国农业税的历史演变与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背景 |
(一) 中国农业税的历史演变 |
(二)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
二、“后农业税时代”的内涵阐释与政策导向 |
(一) “后农业税时代”的概念简考 |
(二) “后农业税时代”的特征认识 |
(三) “后农业税时代”的政策导向 |
三、免除农业税: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
(一) 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调整 |
(二) 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优化 |
(三) 乡村政治稳定的逻辑实现 |
第二章 治理与乡村治理理论概述 |
一、治理与乡村治理的内涵 |
(一) 治理理论的兴起与概念界定 |
(二) 乡村治理的提出和中国境域的诠释 |
二、乡村治理的主体分析框架: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
(一)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演进脉络与理论检视 |
(二) “国家——社会”二元分析框架下中国乡村治理的研究路径及其理论限度 |
三、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历程 |
(一) 传统乡村社会:“皇权止于县政”的乡里模式 |
(二) 民国时期:政权下沉及其“内卷化”的经纪模式 |
(三)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中的“(乡)行政村制”模式 |
(四)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的全能主义控制型模式 |
(五) 改革开放后:“乡政村治”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
第三章 税费征缴时代的乡村治理运作逻辑与制度缺陷 |
一、税费征缴时代农业税费与乡村治理的关联及其矛盾 |
二、代表国家的乡镇政权运作实态及治理缺陷——以吉林市江南乡为研究样本 |
(一) 税费改革前江南乡机构设置与权力运作实态 |
(二) 税费改革前乡镇治理体系的制度缺陷 |
三、代表社会的村治体系及其内部冲突——基于江南乡12 个行政村的调查 |
(一) 税费征缴时代村治体系的权力结构划分及相互关系 |
(二) 税费改革前的村治困境 |
第四章 免除农业税对乡村治理的正效应 |
一、后农业税时代的乡村治理呈现新特点 |
(一) 乡村关系柔性化 |
(二) 治理主体多元化 |
(三) 治理方式间接化 |
二、“农不养政”倒逼“乡政”体制全面转型 |
(一) 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动力 |
(二) 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创造了条件 |
三、功能消减催生“村治”权力关系优化 |
(一) 村治组织“去行政化”得以可能 |
(二) 村“两委”矛盾有所缓解 |
(三) 干群关系趋于改善 |
四、“官退民进”提升村民政治权利意识 |
(一) 农民对国家政权政治认同感增强 |
(二) 乡村精英取代乡镇干部成为村治主体 |
第五章 “后农业税时代”乡村治理的新困境 |
一、从“积极行政”到“治理缺位”:乡村治理危机的新表现 |
二、“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权面临的治理困境 |
(一) 乡镇政府治理逻辑发生新变 |
(二) 乡镇治理能力呈现弱化表象 |
(三) 乡镇转型矛盾凸显 |
三、取消农业税后村级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
(一) 体制内精英权威势弱,干群关系更加疏离 |
(二) 土地问题取代负担问题,治理危机出现新焦点 |
(三) 公共事业建设艰难,“一事一议”变成“凡事难议” |
(四) 集体债务化解无望,税费尾欠政策引发新矛盾 |
(五) 实性“官退”而虚性“民进”,乡村自治性不强反弱 |
第六章 “后农业税时代”实现乡村善治的必要条件 |
一、纠正偏见,走出乡村治理的认识误区 |
(一) 误区之一:乡镇组织作用微弱,主张全面撤销乡镇政府 |
(二) 误区之二:乡镇干部素质低、作风差,是“三农”问题的祸根 |
(三) 误区之三:农民不能组织起来,否则会危及政权 |
(四) 误区之四:体制外精英是不安定因素,必须打压 |
二、合作共治,建构乡村治理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一) 转变乡镇职能,弱化行政管治——实现“乡政”与“村治”的良性互动 |
(二) 明确“两委”权责,理顺“两委”关系——实现体制内精英间的良性互动 |
(三) 确认村民自治权主体地位,变“村官自治”为“村民自治”——实现村治精英与普通村民的良性互动 |
三、调整变迁路径,提高乡镇体制改革效度 |
(一) 乡镇体制改革应站位于地方治理的高度系统进行,在转变职能与提高治理能力间寻求平衡 |
(二) 乡镇体制改革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在全面改革与分类推进之间寻求平衡 |
(三) 改革后的乡镇政府防止政治功能弱化,在政治角色和服务角色之间寻求平衡 |
四、掘发村庄内生资源,培育乡村秩序整合的内源力 |
(一)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级治理形态的现代化 |
(二) 扶持民间组织发展,提高农民自组织能力 |
(三) 继续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培植现代化的村治精英 |
(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化解因土地争议引发的治理危机 |
五、提高乡村财政自生能力,夯实乡村治理经济基础 |
(一) 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合理界定乡镇财权事权 |
(二) 发挥“造血”功能,培植乡村财政收入增长点 |
(三) 分步有序化解乡村债务,为乡村财政松绑减负 |
六、把握“两个趋向”,建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 |
(一) 破除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实现公共品供给均等化 |
(二) 破除供给主体“一元化”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
(三) 破除“撒胡椒面式”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 |
(四) 破除政府导向的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偏好表达机制 |
七、选择试点,探索顺应“后农业税时代”要求的乡村治理体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一场终结了2600年“皇粮”历史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税费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在农村 |
(一) 税费改革总体思路:一清、二转、三改、四留 |
(二) 燃油税改革搁浅, 农村成为改革的突破口 |
(三) 地方自主进行“费改税”, 农村税费改革在萌动 |
二、改革试点方案酝酿和形成过程 |
(一) 国务院成立税改三人小组和工作班子 |
(二) 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题调研 |
(三) 改革方案逐步成型 |
(四) 中央7号文件的发布, 标志着农村税费改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
三、改革试点由点到面的发展历程 |
(一) 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
(二) 全面取消农业税 |
四、各级财政为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了财力保障 |
五、农村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
(10)粮食税收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四、我国2004年起取消农业特产税 五年内取消农业税(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新世纪以来中国“三农”政策演变及绩效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J]. 陈小玮. 新西部, 2020(16)
- [3]纵向财政改革对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所得税分享改革、取消农业税改革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经验研究[D]. 叶兵.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财政压力如何影响了县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J]. 余靖雯,陈晓光,龚六堂. 金融研究, 2018(01)
- [5]中国农业税政策终结过程的研究[D]. 王小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6]农业税改革与中国农民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D]. 胡志辉. 南开大学, 2014(04)
- [7]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研究[D]. 郭慧丽.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8]“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东北乡村为研究视域[D]. 何晓杰. 吉林大学, 2011(05)
- [9]一场终结了2600年“皇粮”历史的改革[J]. 肖捷. 中国财政, 2011(17)
- [10]粮食税收说[J]. 石恩祥. 粮食问题研究,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