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亚国家外部均衡的特征与金融自由化(论文文献综述)
叶伟[1](2020)在《金融开放、新兴经济体特征与货币国际化》文中认为自从1994年外汇储备开始实行统一管理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坚持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理念。外汇储备结构日益分散,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9)》,美元占比从1995年的79%下降至2015年的58%,同期非美元货币从21%上升至42%。本文首先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内涵及其特征进行界定,再分析了新兴经济体特征中货币替代率的影响因素。结合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经验后,本文将重点转向对于主要储备货币份额影响因素的新兴经济体特征与货币参照锚的研究。结合储备货币国、新兴经济体、全球宏观风险等对于储备货币份额及货币参照锚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从而为受贸易摩擦及全球化面临威胁影响下中国推进货币国际化提供政策建议。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概括,阐明整体文章的研究思路及内容,并引出研究方法、概述研究创新及贡献。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分析,本章梳理概括了金融开放及货币替代的成因、影响因素。资本项目开放与货币国际化关系,在总结已有文献的主要结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做出评述并总结概括本文的改进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第三章分析了新兴经济体货币替代的影响因素。新兴经济体国家普遍存在的货币替代的现象。本章基于传统货币替代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扩展,避险情绪和资本开放度对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替代具有深刻的影响。在传统货币替代模型中加入的避险情绪及资本项目开放度变量证明了,在全球资本流动的宏观经济条件下,投资者的避险情绪间接加深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替代。相比而言通货膨胀率似乎还不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投资者选择货币的主要原因。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实践中,新兴经济体已经能够有效防御其对货币替代率加深的负面影响。第四章运用时间序列VECM模型的检验分析对于汇率与经济景气度联动中的货币替代及贸易开放的作用。对中国而言,货币替代主要是显着影响到国内的工作生产指数变动率。贸易开放度对国内工业增加值指数变动率没有显着影响,但显着影响到汇率的变动率。我国在2010Q1-2018Q3期间基本保存在很小的货币替代率,均值为2.57%,且我国的对外贸易开放度为22.6%。总体上我国保持着经常项目顺差的局面。对我国而言,货币替代与贸易开放度呈现出负向相关关系,中国经济逐步走向繁荣,经济景气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下可以降低我国的货币替代,提升贸易开放度。在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中,中国应通过稳定经济增长,通过经济景气度的稳定来带动汇率变动率,使得汇率稳定在均衡水平。第五章结合金融开放度以及货币替代等因素对美元储备货币份额进行了面板数据线性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金融市场规模对美元储备货币份额表现没有直接显着的影响。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会正向影响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美国的进口贸易全球占比的上升有效妨碍了美元储备货币的霸主地位,具有显着的负面效应。而加强出口贸易全球占比则会提升有效促进美元在新兴经济体中的储备货币份额。从贸易角度来看,近些年来中美贸易战以及欧美贸易摩擦等,都是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持美元货币地位而致力于减少逆差。降低进口、促进出口是当下美国当局所努力的方向。在新兴经济体特征因素方面,新兴经济体的资本账户开放度提升有利于提升美元的储备货币份额。而在货币替代层面上,货币替代削弱了美元储备份额。可能的解释是居民的外汇存款不算外汇储备,货币替代是外币计价的存款(主要为美元)在广义货币供给量中的占比。在一定的资产配置规模需求下,美元存款的增加对官方的美元储备有负向影响作用。在债务方面,短期债务产出占比明显不如外债存量占比。整体上债务的流量不如外债的存量的影响。另外,全球恐慌指数vix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元作为储备资产的份额。而在全球恐慌条件下,新兴经济体的财富很多配置到美元债券上,美元债券的避险性质使得收益率一度出现走低甚至倒挂的现象。在国际货币体系不断变革的国际背景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需综合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在国内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有序的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增强人民币的回流能力。第六章分析了新兴经济体货币参照“隐性锚”,从“隐性锚”的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的驱动及影响因素。本章研究表明: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变动参照锚排序的系数大小依次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货币变动参照传统的四大国际货币较为显着且基本符合旧版(人民币尚未正式纳入到篮子)SDR货币篮子权重中各货币权重排序。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变动参照人民币汇率变动不显着。表明,人民币目前还没有起到稳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参照锚的作用。新兴市场经济体贸易开放度、货币替代率以及资本项目开放度并没有起到促进人民币货币汇率锚参照的作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常账户余额占比GD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着促进其货币变动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参照。由于中国最初的与美元脱钩的外汇体制改革在2005年,再到2016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人民币才最终纳入到SDR货币篮子中,截止到2017年的样本研究表明,人民币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汇率“参照货币锚”任重而道远。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结论做了总括并给出政策实践建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未来的金融开放以及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双边合作的渠道提供政策建议。第一、中国需要为人民币国际化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同时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便利跨境资金的流动。另外,有序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配套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框架,更好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格局,做好人民币“走出去”“引进来”的相关工作同样也非常的重要。第二、在贸易方面,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巩固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徐征[2](2020)在《资本账户开放的双向效应与内外部条件研究》文中指出资本账户开放作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终止后同步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经济改革内容,其对世界经济最终的贡献始终存在争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不同于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参与持续降低关税,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始终以渐进推行为第一原则,当前的资本账户开放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增大和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国既需要进一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以寻找经济的新增长点,国际社会也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产生新要求。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表文章建议加速资本账户开放,计划在2020年基本实现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但针对这一提法,大量专家学者关心中国在国内一系列改革尚未完成情况下进行资本账户开放可能产生何种程度的成本,引起了学界关于资本账户开放的普遍讨论,并延续至今。在国内外改革要求和学界争论的背景下,理清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产出的作用机理,根据中国经济的现实发展情况,提出帮助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建议尤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总结和相关理论的思考,赞同资本账户开放具有“双向效应”,即资本账户开放可以通过优化资本配置和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会因资本账户开放造成的资本流动体量与方向的改变产生抑制经济平稳发展的成本,一个国家的制度与经济环境是否超过阈值决定了资本账户开放的最终净效用,不赞同一些研究对资本账户开放作用做单向判断的做法。在分析资本流动变化后发现高收入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结果整体优于非高收入国家后,表明各国异质性是影响资本账户开放最终结果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借助美国、德国、日本、拉美三国和泰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国际经验,证明了国内经济与制度等“拉动因素”与外部经济环境与压力等“推动因素”都会影响资本账户开放最终结果。为构建均衡分析框架,文章还分析了经济与金融周期和美元周期的判定与划分方式,并总结了当前世界经济环境情况和中国的外部压力情况,为实证分析和针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分析提供研究基础。实证研究部分首先通过基础回归证明了样本期内资本账户开放对高收入国家经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其他低收入国家作用并不显着,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改变资本账户开放指数衡量方式做稳健性检验也得到了相同结论。用实际资本账户开放指数替换法定资本账户开放指数的回归结果还表明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方面的开放对高收入国家经济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对非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作用更明显。实证研究的第二部分利用门限回归模型验证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在金融部门比较优势、外汇储备和制度环境方面均存在门槛效应,其中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最为显着。实证分析的第三部门利用分组回归方式探究外部因素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结果证明在美元处于弱势期时,资本账户开放对高收入国家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无论世界经济周期处于繁荣或衰退阶段,资本账户开放均有利于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但在经济衰退期不利于非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证分析的结果证明了各国资本账户开放既受国内诸多“拉动因素”影响,也受到外部“推动因素”影响,同时证明了高收入发达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期望收益大于其他非高收入国家。本文最终将研究标的锁定在中国后,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后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记录资本流动情况的分析,发现随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进行,资本流动体量显着增加,但资本外逃和资本流动净收益率长期较低等问题开始显性化。在分析中国制度与金融改革尚需进行,外部经济环境尚未到窗口期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中、短期内应保持资本账户开放的渐进原则,让资本账户开放进程滞后于中国内部的制度优化与金融改革,“三元悖论”也要求中国继续进行汇率改革,同时建议应充分考虑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与中国所承受的外部压力对进行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并提出可以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行有限的资本账户内容互补性合作,如资本账户开放内容的试点试验,在效果理想的情况下扩大到面对全世界的资本账户开放。
赵方华[3](2019)在《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下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实现人民币可兑换一直是中国金融业改革重要议题。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的改革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资本项目可兑换开始提上日程。2017年,第五次金融工作会和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当前,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必然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因此,讨论和研究这些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围绕跨境资本流动,本文做了以下工作:一、本文以世界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资本项目开放为背景,以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为主线,阐述了资本项目开放中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的战略性和必要性。以资本项目开放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概括了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与跨境资本流动现状,找出了产生风险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得到了中国当前存在一定的汇率高估风险、汇率市场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跨境资本流入会存在宏观经济过热、国际收支不平衡、信贷和债务风险,跨境资本流出会增加资本外逃风险;2005年汇改后外汇市场压力指数震荡不断加剧,短暂的异常资本流动会加大金融市场不稳定性等结论。二、为了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本文构建了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筛选出跨境资本流动预警指标体系并合成预警综合指数,对流入、流出风险做初步趋势预测,进而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预警指数能够较好预测风险点,监测风险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行性,预警模型对低中高风险均能准确、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三、跨境资本流动是全球范围内的运动形式。为此,本文对比分析国外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资本项目开放中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经验教训,为中国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提供相关启示和参考。结果表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重点是注重审慎管理和金融体系发展;加强预期管理、数据统计;强化风险预警并在必要时适时采用资本管制。四、为了在实践中形成一套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本文设计了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机制。从“宏观审慎+微观监管”双支柱框架出发,建立以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和逆周期调节为基础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及打击违法保证市场公平为基础的微观监管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和开放顺序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措施。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归纳和综合了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形成、传导及防化机制,从而为实现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两个政策目标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支撑。二是从汇率、宏观经济稳定性、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金融危机的角度规范了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生成机理和传导路径,从而为理解和防化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提供了清晰思路。三是提出了一个以“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为基础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机制,并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了一套风险预警体系,预警指数能够较好预测风险点,预警模型对低中高风险均能准确、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这对于推进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和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胡君[4](2019)在《两部门视角下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研究》文中提出开放环境下实际汇率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在汇率与增长的研究中,存在着两个富有争议的典型事实:一方面,部分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实际汇率低估以及不断积累的经常账户顺差”,而另一方面,通过跨国比较发现,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实现实际汇率低估,甚至一些拉美国家出现了持续的汇率高估,从而形成了不同国家的“汇率低估之谜”。以上两种典型事实发生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成为讨论实际汇率与增长问题的现实基础,贸易开放通过促进一国贸易部门相对非贸易部门的快速扩张,推动一国工业化的进程。因此,本文从两部门视角出发,研究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并试图回答三个重要问题,即“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为何有些国家不能实现汇率条件”以及“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能否持续”。此外,在贸易与金融双重开放的背景下,实际汇率的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本文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围绕研究的主要目标,本文基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两部门模型,研究汇率条件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汇率条件的内生化决定与汇率条件的动态化过程,从而形成了如下四个方面的研究探讨:(1)通过典型事实的跨国比较,是否实现实际汇率低估似乎成为了工业化成功的必要条件。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过程面临着协调失灵与市场失灵的问题,劳动力的跨部门转移不足、幼小工业部门的资本短缺以及先进部门的技术外部性都成为工业化水平不足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的分析框架,解释实际汇率低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包括三个部分,其一,实际汇率低估通过“工资溢价”促进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其二,实际汇率低估可能通过一种“补贴机制”,弥补工业部门资本短缺的问题;其三,实际汇率低估能够形成一种对技术外部性的差异化补偿,从而使得贸易部门生产率快速提高,最终带动经济体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2)从汇率条件的内生性出发,研究实际汇率低估的形成机理。研究巴萨效应的传统观点认为伴随着经济增长,部门间生产率差异导致了非贸易部门工资水平的大幅上升,推动实际汇率升值。但本文通过构建两部门框架下拓展的汇率条件内生性模型,发现两部门结构转型一方面会释放大量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这会通过降低非贸易部门的价格上升来削弱巴萨效应,继而维持实际汇率低估,具体研究为:一方面构建基于要素禀赋影响实际汇率变动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劳动力剩余与高储蓄率将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与资金成本,实现实际汇率的低估;另一方面,基于劳动力市场管制与金融抑制的制度变量,研究发现,两者都通过政府干预要素市场,同样成为导致实际汇率低估的重要原因。(3)从汇率条件的动态化出发,基于发展中国家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的三种路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会经历“巴萨效应—反巴萨效应—巴萨效应”的动态过程。依赖要素禀赋与制度变量成功实现“反巴萨效应”是亚洲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随着要素条件的恶化与制度约束的加强,实际汇率的“过早高估”又使一国重新回到“巴萨效应”的实际汇率升值的路径上来,导致“过早去工业化”现象,这意味着一国在中等收入阶段工业增加值占比出现过早的下降。未来需要通过进一步促进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与促进非贸易品部门的技术进步来创造实际汇率低估的持续性汇率条件。(4)在双重开放背景下,通过实际汇率低估形成竞争性的汇率已不再是唯一的政策目标,汇率的稳定性是需要关注的补充性汇率条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向的,且在金融开放的经济体中更为明显,这些结果对发展中国家汇率政策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国际贸易和投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些国家必须努力实行一种主要旨在稳定汇率的汇率政策。通过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与启示:(1)实际汇率低估通过促进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增长。东亚国家的快速工业化与拉美国家的工业化停滞与各国实际汇率条件紧密相关。当前,中国需要警惕实际汇率的“过早高估”导致“过早去工业化”现象。(2)一国能否实现实际汇率低估是内生决定,要素禀赋与制度变量都能够通过降低要素市场的成本,抑制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维持实际汇率低估。拉美国家的“过度城市化”与“高利率水平”阻碍了实际汇率低估的实现。(3)实际汇率低估的增长效应取决于工业化阶段,当跨过工业化水平的临界值,实际汇率低估将阻碍经济增长。但多数国家出现“过早高估”与“过早去工业化”,这主要来源于要素禀赋条件的快速恶化,以及制度变量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劳动力剩余与高储蓄率是支撑实际汇率低估的重要条件,将会带来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即“好的低估”;但长期依赖制度约束将降低要素配置效率,带来“坏的低估”。未来随着要素禀赋条件的恶化,一国需要破除制度约束,并通过促进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金融深化与加快非贸易品部门的技术进步来实现实际汇率低估的持续。(4)考虑到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双重背景,高度的资本流动会带来汇率的大幅波动,以实际汇率低估为目标的竞争性实际汇率政策,将向竞争性与稳定性兼顾的目标转变。未来还需要加强资本账户的管理,促进汇率的稳定性。
付丽颖[5](2012)在《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借助世界经济史中时空结构与逻辑演进的研究方法,从国际金融史时空结构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角度对中国和日本的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在历时性意义上,战后日元国际化经历了1973-1984年的起步、1985-1989年的官方推进、1990-1998年的收缩以及1999年以后的日元区域化这四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则包括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边境流通为特点的民间自发阶段和2009年开始的官方推动阶段。中日两国货币国际化的背景与进程,表现出了一种“错时性”。从货币国际化的经济背景与条件看,1997年的中国与1973年的日本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是地缘结构与制度差异造成了两国货币国际化表现与程度的不同。2009年的中国与1985年的日本面临着相似的国际环境与机遇,日元国际化在此阶段的扩张及其在1990年后的收缩警示着我们:货币国际化的路途绝非一帆风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处于共时性范畴。在以美元本位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存在互动关系,两种货币在亚洲区域内面临着核心与边缘的竞争。实行国际金本位制以来的货币国际化经验,从实践上展示了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货币选择理论、货币替代与区域货币合作理论使得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理论分析之后,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中日两国的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首先,根据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从中日两国的内部经济条件、对外经济关系、国家金融制度特征以及国际金融秩序角度对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的背景进行分析。其次,比较民间自发阶段的中日货币国际化。具体包括:从国际货币职能角度分析日元在贸易结算、储备资产、国际融资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从人民币境外流通、央行货币互换和香港离岸中心角度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的特征;对国际化起步期的日元与人民币进行总结。进而,对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进行比较。在分析中日两国推进货币国际化的共同背景——世界经济失衡和美国金融外交基础上,将日元国际化扩张阶段的措施、成效与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进行比较。其后,对面向东亚区域的中日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在国际分工深入发展过程中依旧占据着金融主导地位。美元体制强有力地制约着日元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基于日本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经贸基础和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体制的现实,两国货币相继走上区域化道路,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论文的最后部分,首先总结了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同时也正视了东亚区域内日元与人民币既有竞争又需合作的现实,最后,基于中国具有的“一国四币”独特优势,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展望并就具体策略提出了建议。
李维刚[6](2012)在《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自2005年7月人民银行启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进入了对美元的单边升值通道。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以及国际社会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这些资本与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最终形成了2007年国内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与此同时,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因应次贷危机的冲击,美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计划,并至今先后两次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0.25%的水平下。美国这种只考虑自身利益的行为造成了全球美元的泛滥和美元货币的贬值,同时为未来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美国金融危机逐渐延伸到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中国政府为防止出现经济的硬着路,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将货币政策由紧缩转为宽松。适应外部均衡的调节再次导致了内部经济、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反弹。基于当前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将人民币的汇率政策与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结合起来,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在回顾总结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的理论和汇率决定与管理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内外均衡调节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调节效果。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经济转轨初期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并没有像转轨后期那样队外部均衡发挥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人民币名义汇率钉住美元时期,对外均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内部均衡的货币政策影响实际有效汇率来间接实现的;人民币进入汇改升值后,由于投机与套利资本的进入,扭曲了内外均衡的作用机制,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定既需要考虑内部经济因素,也要考虑国际协调。基于人民币汇改升值后套利资本涌入与经济过热的现实,本文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与中国当前经济相似的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内外均衡政策与汇率波动的作用机理,并对基于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和日元汇率的升值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日元、人民币升值的部分原因都是由于中日相对美国快速增长的生产率差异,这对今后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提供了指导方向。综合中日经济过热时期的原因与宏观经济走势的相似性,本文提出日本因应泡沫经济的内外均衡调节与汇率政策对指导中国处理当前局部过热(主要是房地产行业)具有借鉴意义。之后,本文对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失调并不是一直保持着高估或者低估,个别时间接近均衡汇率;汇率失调与资本市场因子和产品市场因子的矛盾有关,实际汇率失调程度既取决于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两种相反预期作用的大小,也取决于资本市场价格因子和数量因子内部力量的作用结果。在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经济内外均衡与人民币汇率调整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短期内,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贸易顺差、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的因素;长期来看,决定长期汇率均衡走势的是实体经济的体量因素。据此本文建议,与其重视向长期均衡汇率接近,不如放宽短期波动,稳定短期投机预期,从而实现长期均衡汇率的稳定,为将来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条件。另外,名义汇率渐进式的升值要同消除资产市场高估的政策措施相结合。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没有必要硬钉住均衡汇率进行调整,调整力度和成本不但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以及经济可承受程度相关,更多的还同一个国家整体经济以及国家竞争力有关。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上升,人民币汇率政策还应该包括对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参与与协调。本论文研究认为,由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尚未完成、资本项目尚未开放,人民币汇率的协调路径应该是先区域化后国际化。在区域化的措施方面,首先应该加快推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职能,并推动人民币作为部分大宗商品定价的尝试;其次要加快国内金融市场改革,扩大人民币的回流通道和投资通道;最后要采取稳定措施,防止人民币的过度投机。综合中国内外均衡的政策协调与人民币汇率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借鉴日本对泡沫经济所采取措施形成的教训,本文就围绕内外均衡的可持续发展和与这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得人民币汇率政策提出三个建议:一是转变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减轻外部失衡的压力;二是完善货币政策、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三是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解凤敏[7](2011)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不断推进,金融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梦魇。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金融活动不断暴露于全球风险之下,长期积累的深层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金融危机是悬在我国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了防范金融危机,维护经济金融稳定,本文尝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本文首先厘清金融危机成因与我国金融危机发生路径,为构建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理论分析表明,金融危机不仅决定于一国经济金融运行规律与特征,还会因投机攻击和外部危机传染而诱发。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全球金融体系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决定其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与路径。从我国现实看,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与“投资拉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我国金融领域道德风险严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储蓄率居高不下以及货币供应失控。随着我国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外部风险对经济运行冲击日趋显着。当前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积聚、资产市场泡沫严重、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剧,而经济基础恶化与外部危机传染可能引发我国金融危机。基于金融危机理论与我国现实,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视角构建我国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并以1999年1月至2011年5月为样本期进行“三维度-两时域”预警实证研究。为此,本文首先设计逐层递进反映我国货币危机、货币-股市危机、货币-股市-银行危机压力指数,并在广泛考察汇率与国际收支、金融部门、实体经济、财政收支以及全球经济等多类指标基础上,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单变量线性回归方法筛选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筛选结果显示,货币危机压力与全球经济指标关系密切,货币-股市危机压力更易受到外围市场波动影响,而货币-股市-银行危机压力则对国内实体经济运行和短期资本流动变化较为敏感。进而以三类危机压力指数为因变量,以因子分析处理后的预警指标为自变量,运用二元Logit模型和Markov区制转换模型,分别从离散状态和连续状态两个层面进行6个月和12个月危机预警,并且全面评价与比较两种模型的“三维度-两时域”预警效果。样本期内预警结果显示,两类模型均表现出一定预警能力,其中离散状态的预警效果较好,连续状态的预警更适于风险状态刻画,短期预警效果优于长期预警效果,货币-股市-银行危机更适于长期预警。样本期外预警结果显示,三类危机发生概率在2011年初均明显升高,其中货币-股市-银行危机概率持续居高并发出预警信号,当前我国处于金融危机压力高企、金融危机易发时期。进一步分析发现,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均经历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其间信贷膨胀、投资猛增所孕育与积聚的风险在外部危机诱发下逐步显现,从而导致两次危机之后我国金融危机压力显着升高。近期我国危机压力再度升高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与前期实施过度扩张性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当前我国应该加强金融监管,实施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严控民间借贷风险蔓延,预防地方政府债务恶化、确保外资有序流出流入、防范金融风险升级。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长效之策是通过深化经济、金融及行政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与调整经济结构、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改善宏观调效果、促进国际金融与货币合作,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降低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强金融体系抗冲击能力。论文有图55幅,表38个,参考文献175篇。
史伟成[8](2011)在《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亚洲货币基金设想、到“清迈协议”的签订、再到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东亚金融合作在区域内各成员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及合作意愿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取得重大突破,这颠覆了传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阶段论的逻辑。它是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所暴露的东亚国家的银行和金融制度的脆弱性以及区域内没有相应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网络的危害性之下,东亚所做的金融合作实践探索。危机给东亚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开启了东亚金融合作的跨越式发展。东亚外汇储备库就是在东亚虽然不具备欧洲、北美一体化的程度和传统,却在区域流动性支持上实现突破的成果,为未来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立及其相关建设是东亚各成员在应对金融风暴冲击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合作共识的升华。由东亚各国(或地区)按约定比例共同出资,成立维护东亚金融秩序稳定所需的流动性支持。它是目前在东亚尚不具备关于主权让渡谈判条件的形势下,还能寻找到合作共识的突破点。而现有经济一体化理论很难解释东亚金融领域率先开展的这种合作模式。于是,需要寻找新的理论视角来解释。因为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构建模式及其金融稳定性作用具有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特性,所以本研究通过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作为分析方法,对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进行论证,来探索东亚发展和合作所需要的新思路。本研究通过对东亚金融合作的区域性特征、东亚外汇储备库的供给方式及有效管理等相关建设议题进行系统分析,来验证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对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的适用性,并为未来区域金融合作提供制度建设的参考;同时,通过比较东亚与其他区域金融合作形式的异同,并结合东亚的经验教训来探索未来东亚金融区域合作的发展和可行性路径。就中国而言,一方面,借由参与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设,积极参与区域金融合作有助于为中国提供稳定的外部金融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在区域一体化浪潮之下,它也有助于中国在周边战略、区域战略及多边战略选择上做出科学的定位并创造了条件,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参与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意愿、理念,实现战略的优化。因此,它具有影响全局的重要意义。
陈治国[9](2011)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频发的年代,各国都开始对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反思,认为美元一家独大的不合理格局是导致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声音愈加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上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应当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尽管我国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人民币虽然还没有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但是国际化的进程却由于市场自发需求的力量已经开始。鉴于中国经济长时间的快速稳定增长,人民币已经成为近期各种世界经济相关会议及论坛的焦点话题。种种事实已经表明,国际社会已经开始将人民币作为其重点关注目标,不管我们是否正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人民币在国际社会中已经开始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不可避免,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钱学宁[10](2011)在《主权财富基金现象研究 ——基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金融视角》文中提出全球经济失衡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新兴国家外部资产迅速提高。20世纪以来,东亚出口经济模式虽然发生了区域性内部结构调整,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却持续扩大,东亚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资产。同时由于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增长,石油价格在这十年来总体迅速飙升,石油出口国出口收入遽增,政府外部财富迅速积累。由于外部财富积累规模迅速膨胀,对外部财富管理的财务性要求和战略性要求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与国民财富管理的新课题。在原有的国家外部财富管理模式下,储备资产的资产配置以稳定为主,讲究安全性与流动性,以满足正常国家国际收支平衡或是财政收支稳定的需要,储备资产的投资配置也自然以国际金融市场的固定收益产品为主。但是,随着主要储备货币的贬值和发达国家的低利率,超额储备的国际投资收益过低甚至负收益的状况逐渐饱受国民诟病。同时,新兴国家巨大的外部资产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战略职能逐渐受到重视,采取积极管理策略来进行国家经济战略的外部安排,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在这个背景下,被称为“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的特定财富管理机构也就应运而生了。从主权财富基金的外部财富来源方式看,可以分为资源商品出口收入转化与加工商品出口收入转化者两种基本类型。资源出口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形成源于资源发现采掘与资源价格上涨周期,外部财富盈余超出了基于平滑财政短期波动稳定基金以及基于跨期代际财富分配的储蓄基金的需求,转向全球高收益资产追逐或战略性投资,呈现主权财富基金特征。商品出口型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安排对资源出口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助于其内外部经济的再平衡。加工出口国主权财富基金主要产生于东亚新兴经济体,由其巨大的贸易顺差收入经过外汇冲销干预累积的外汇储备资产转化形成。由于东亚新兴经济体货币当局的外汇储备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下的安全性、流动性需求,对超额储备的保值增值管理以及对外部资产的战略化管理逐渐成为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共识,主权财富基金承担了这一重要使命,通过对全球战略资产配置和资源整合,以期逐步改变全球产业分布不合理的局面,寻求全球经济再平衡。本文从金融全球化下的全球经济失衡分析入手,阐述金融一体化进程在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关系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鉴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国际资本流动已经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原有的全球实体经济制衡与调节理论难以尽述全球经济失衡的新特征,本文认为应当从资本与金融视角对全球经济失衡下进行重新解读。全球经济失衡的金融表现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新兴经济体由于不断增长的国家贸易顺差,积累巨大的外部财富。如何合理并有效地管理这些主权财富,成为各国政府与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经济竞争力与国际投资头寸分析,本文认为金融发展差异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最根本原因,发达国家领先的市场化金融体系以及高度的金融一体化已经使之占领了“金融战略高地”,成为国际分工的驱动因素,并在国际货币体系安排之下形成强化与固化机制,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必然。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金融深化以及积极参与金融一体化,利用主权财富基金进行全球金融资本的战略投资,从根本上改善全球金融分工格局,才能寻求金融发展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福利均衡。实体经济层面上的全球再平衡建议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调节经济结构恢复外部平衡路途遥远,另一方面期望发达国家放弃金融发展优势利益也势所不能。所以,对外部财富的积极管理战略是当前很迫切的选择,主权财富基金现象的产生,正是新兴经济体外部盈余管理的升华,是这些外部财富资本化、国际金融投资、经济发展模式升级的意识觉醒与战略部署。本文以主权财富基金兴起动机与主权财富基金宏观战略为核心,研究其与全球经济失衡的互动关系,以期寻找全球再平衡的新思维与可行路径。通过从资本与金融角度对全球经济失衡进行深度分析,本文提出近十年来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重要原因是国际货币体系不均衡与金融全球化相结合的产物。主权财富基金是全球失衡资本与金融视角的重要现象,更是新兴国家外部财富管理的升级与升华,也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失衡进行再平衡的新途径。主权财富基金的成立与积极管理,能够服务于新兴国家的内部经济结构调整,藉此从国际贸易盈余方减小失衡幅度。在国际金融市场,主权财富基金通过资产配置策略的实施,对国家资本流动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也同时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恢复均衡,降低国际资本借方在国际货币特权下的融资便利,促使经常项目赤字方主动调衡国际收支,使全球经济发展走向再平衡。同时,主权财富基金的全球投资将加强发展中国家货币国际化与区域货币一体化,同时减少储备需求,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再平衡也有着积极意义。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漫长,也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给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管理路径与未来命运带来挑战。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投资执行与再平衡之间的互动机制也是复杂的。从金融视角分析,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安排意在为本国金融发展和产业调整寻求战略资源,直接对西方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发起了挑战,必然受到国际保护主义的制约。为了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得以顺利执行,必须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与国际监管与协调机制。中国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盈余方,成立主权财富基金来履行外部财富积极管理,对中国经济内外部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基于中国经济总体战略的重要布局。鉴于中国特殊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地位,如何制定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战略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尝试给出中国外部财富管理战略思路以及中国外汇储备分流机制的初步建议,并尝试对现存的主权财富基金模式与管理进行评价与分析。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立足于金融角度对全球经济失衡进行分析与阐释,说明全球金融发展的落差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核心竞争力差异的产物,失衡是必然的并具有长期性。金融全球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全球经济发展格局,而外部财富积极管理是新兴经济体金融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战略的实施有助于长期经济再平衡;采用国际投资头寸(IIP)结构分析框架,结合估值效应,来评价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外部财富的资产与负债结构与管理效率,评述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地位优势、美国长期形成的国际资本中介地位、美国对全球产业链的高端控制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这种竞争力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释放和影响,阐明主权财富基金所要面临的挑战与战略选择;本文对资源出口国家与东亚新兴国家的经济做了新角度解读,通过全球石油市场博弈状况,分析美国的美元政策、资源安全政策、跨国公司战略对新兴经济体的制约,说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特权效应机制,从而说明世界经济关系的金融主导型;对中国外部财富管理进行分析,对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方略与改革方向进行客观评价,提出中国外汇储备分流机制与战略实施步骤。
二、东亚国家外部均衡的特征与金融自由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亚国家外部均衡的特征与金融自由化(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新兴经济体特征与货币国际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二、本文结构安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及可能的改进拓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金融开放文献综述 |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与新兴市场经济的货币替代特征 |
第三节 金融开放与货币国际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兴经济体货币替代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引言及背景 |
第二节 货币替代理论模型及研究设计 |
一、基于传统货币需求的替代理论模型 |
二、基于微观基础的替代理论模型 |
三、货币当局的本外币资产配置 |
第三节 货币替代影响因素分析 |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说明 |
第四节 实证分析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汇率与经济景气度联动中的货币替代及贸易开放 |
第一节 VECM模型 |
第二节 变量含义处理 |
第三节 VECM模型分析结果 |
第四节 模型结论及政策含义建议 |
第五章 新兴经济体储备资产币种份额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主要货币国际化历史经验及人民币国际化推动 |
一、主要货币国际化历史经验 |
二、人民币国际化推动 |
第三节 影响货币国际化因素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及变量选择 |
二、变量定义 |
三、实证模型设定 |
第五节 实证分析结果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兴经济体货币参照“隐性锚”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一、隐性货币锚背景 |
二、货币替代对汇率决定及波动的影响 |
第二节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和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及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及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选择 |
第二节 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缺陷及货币替代转换 |
第三节 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建设与开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博士阶段研究成果介绍 |
(2)资本账户开放的双向效应与内外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本账户开放与资本账户开放指数 |
1.2.2 资本账户开放学术观点的动态变化 |
1.2.3 有条件肯定观点的内容展开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本账户开放的“双向效应”探究 |
2.1 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 |
2.1.1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 |
2.1.2 国际投资理论与资本账户开放 |
2.1.3 资本账户开放的正向效应 |
2.2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风险 |
2.2.1 金融风险的构成 |
2.2.2 资本账户开放的负向效应 |
2.3 小结:资本账户开放的“双向效应” |
第3章 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经验 |
3.1 全球资本账户开放历程 |
3.1.1 两种结局的原因 |
3.1.2 不同路径的原因 |
3.2 资本账户开放的典型案例 |
3.2.1 资本账户开放的倡导者与受益者:美国 |
3.2.2 发达国家的渐进资本账户开放:德国 |
3.2.3 外部压力下放弃渐进开放的后果:日本 |
3.2.4 “拉动因素”缺失与长期资本依赖的教训:拉美三国 |
3.2.5 对抗“三元悖论”的失败教训:泰国 |
3.2.6 典型案例的启示 |
3.3 资本账户开放与全球资本流向情况 |
3.3.1 资本账户开放子项目的资本流动方向 |
3.3.2 赶超成功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与资本流向 |
第4章 资本账户开放的合意外部条件 |
4.1 美元周期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 |
4.1.1 美元霸权的世界影响 |
4.1.2 美元“含金量”变化与资本账户开放时机 |
4.2 全球经济周期下的资本账户开放 |
4.2.1 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 |
4.2.2 全球经济、金融周期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 |
4.3 逆全球化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外部压力 |
4.3.1 逆全球化环境的形成 |
4.3.2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核心外部压力 |
第5章 资本账户开放要求的验证 |
5.1 经济增长与资本账户开放 |
5.1.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2 实证结果分析 |
5.2 稳健性检验 |
5.2.1 计量方法的改变 |
5.2.2 资本账户开放指数的改变 |
5.3 拓展研究 |
5.3.1 “拉动因素”的门槛效应考量 |
5.3.2 外部“推动因素”对资本账户开放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中国进行资本账户开放的路径选择 |
6.1 中国积极进行资本账户开放的内部逻辑 |
6.1.1 中国进行资本账户开放历程 |
6.1.2 中国资本账户结构与变化 |
6.1.3 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 |
6.2 中国实际情况与资本账户内、外部要求的对比 |
6.2.1 资本账户开放的内部条件与现实的对比 |
6.2.2 资本账户合意的外部环境与现实的对比 |
6.3 “三元悖论”的中国思考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1 保持资本账户开放整体渐进 |
7.1.2 时机和环境的合意是适当加速的动力 |
7.1.3 资本账户开放国际合作方式的思考 |
7.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3)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下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现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开放经济相关理论 |
一、IS-LM-BP均衡理论 |
二、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 |
三、开放经济体的“三元悖论” |
四、开放市场下的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二节 资本流动相关理论 |
一、金本位制下的资本流动理论 |
二、固定汇率制下的资本流动理论 |
三、浮动汇率制下的资本流动理论 |
四、资本流动管制理论 |
第三节 金融危机理论 |
一、金融危机理论基础 |
二、跨境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
三、跨境资本流动与银行危机 |
四、跨境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
第三章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与跨境资本流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现状分析 |
一、资本项目开放水平测度 |
二、资本项目开放条件成熟度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现状及潜在风险分析 |
一、跨境资本流动现状 |
二、跨境资本流动特征及潜在风险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传导路径及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
第二节 跨境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冲击 |
一、跨境资本流动对汇率冲击的机理 |
二、跨境资本流动下的汇率高估风险 |
第三节 跨境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
一、资本流入背景下的宏观经济稳定性风险 |
二、资本流出背景下的宏观经济稳定性风险 |
第四节 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影响 |
一、金融脆弱性的发生机理 |
二、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实证检验 |
第五节 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基于亚洲金融危机视角 |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始末 |
二、跨境资本的异常流动是造成亚洲金融危机的首要因素 |
三、储备变化、外债流动促成了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
第一节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识别及预警指数构建思路 |
一、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点识别 |
二、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目标 |
三、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指数构建思路 |
第二节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监测预警指数构建 |
一、初选监测指标 |
二、提炼先行指标 |
三、计算预警指数 |
四、预警能力检验 |
第三节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
一、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及设定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三、预警模型应用前景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的成功经验 |
一、发达经济体防范经验 |
二、新兴经济体防范经验 |
第二节 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失败教训 |
一、墨西哥短期资本弥补赤字的失败教训 |
二、俄罗斯跨境资本自由流动的失败教训 |
第三节 国外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机制设计 |
第一节 机制设计理论 |
第二节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和模式 |
二、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机制 |
三、跨境资本流动逆周期调节 |
第三节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
一、微观审慎监管的理念和模式 |
二、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设计思路 |
三、微观审慎监管框架指标体系设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两部门视角下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
二、均衡汇率与汇率偏离 |
三、实际汇率高估与实际汇率低估 |
四、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 |
第二节 实际汇率偏离的理论来源与内生性决定 |
一、实际汇率偏离的理论来源:一价定律偏离与相对价格变动 |
二、部门异质性与实际汇率偏好理论 |
三、两部门结构转型与BS效应 |
第三节 两部门视角下实际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一、两部门资源重置机制 |
二、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影响机制 |
三、促进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 |
第四节 实际汇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检验 |
一、实际汇率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二、实际汇率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变量测度与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指标测度 |
一、基于Rodrik法的测算 |
二、基于BEER法的测算 |
三、实际汇率条件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国际比较 |
一、实际汇率低估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 |
二、发展中国家实际汇率低估并不常见 |
三、各国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的三种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际汇率低估为何是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
第一节 典型事实:工业化进程中的东亚奇迹与拉美陷阱 |
第二节 为什么需要实际汇率低估:两部门框架下的理论分析 |
一、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 |
二、实际汇率低估、工资溢价与劳动力转移 |
三、实际汇率低估、资本积累与贸易部门扩张 |
四、实际汇率低估、技术外部性补偿与经济增长 |
第三节 实际汇率低估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 |
二、实际汇率低估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
三、实际汇率低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渠道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为何部分国家不能实现实际汇率低估:汇率条件的内生性 |
第一节 汇率条件内生性的典型事实 |
第二节 实际汇率低估的形成条件:基于两部门巴萨效应的分析 |
一、要素禀赋与实际汇率低估 |
二、制度变量与实际汇率低估 |
第三节 实际汇率低估形成条件的实证分析 |
一、计量模型与数据选取 |
二、劳动力剩余与高储蓄率影响实际汇率低估的实证分析 |
三、劳动力市场管制与金融抑制影响实际汇率低估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是否可以持续:基于中国情景的分析 |
第一节 当前对实际汇率低估的争议:是否应该持续? |
第二节 实际汇率条件能否持续取决于工业化阶段 |
一、实际汇率低估的增长效应具有阶段性 |
二、部分国家出现实际汇率的“过早高估” |
第三节 “过早高估”与“过早去工业化”:中国案例 |
一、实际汇率低估与中国经济增长 |
二、过早去工业化中的要素禀赋 |
三、过早去工业化中的制度变量 |
第四节 好的低估与坏的低估:汇率条件转型与工业化推进 |
一、劳动力灵活性与实际汇率低估 |
二、金融深化与实际汇率低估 |
三、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收敛与实际汇率低估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双重开放下汇率条件再审视:由竞争性导向到稳定性兼顾 |
第一节 贸易和金融开放与实际汇率波动 |
第二节 实际汇率政策的演变:从竞争性导向到稳定性兼顾 |
第三节 实际汇率波动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一、实际汇率波动的测度 |
二、汇率波动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一些数据的补充说明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及其一般理论 |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概观 |
第二节 货币集团时期的日元国际化 |
第三节 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
第四节 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
小结 |
第二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日元国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对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比较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条件比较 |
第一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国际金融环境比较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经济实力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对外经济关系比较 |
第四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国内金融体系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民间自发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日元自发国际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人民币自发国际化的特征 |
第三节 民间自发阶段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动力机制比较 |
小结 |
第五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比较 |
第一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官方推进阶段的背景比较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官方推进阶段的措施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的成效比较 |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东亚区域的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 |
第一节 美元体制制约中日货币国际化进程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区域化的经济基础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在东亚的发展 |
小结 |
第七章 日元国际化的启示及人民币国际化展望 |
第一节 日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竞争与合作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问题的研究 |
1.3.2 关于政策搭配的研究 |
1.3.3 关于汇率政策的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内外均衡的理论框架与政策选择分析 |
2.1 对均衡问题的界定 |
2.2 基于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理论的诞生 |
2.2.1 “米德冲突”的产生机理 |
2.2.2 米德的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
2.3 政策搭配理论的斯旺模型 |
2.3.1 模型框架及内容 |
2.3.2 斯旺模型关于内外均衡调整的原理 |
2.3.3 对斯旺模型的评价 |
2.4 政策搭配理论的规则——丁伯根法则 |
2.4.1 丁伯根法则模型及基本原理 |
2.4.2 丁伯根法则的指导意义 |
2.5 内外均衡理论的指导模型:蒙代尔的政策搭配说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2.5.1 蒙代尔的“政策搭配说” |
2.5.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2.5.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讨论 |
2.5.4 政策效力总结 |
2.5.5 对蒙代尔“政策搭配说”及 M-F 模型的总结 |
2.6 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理论的创新 |
2.6.1 关于斯旺模型的创新 |
2.6.2 关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创新 |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经济均衡的汇率政策理论分析 |
3.1 汇率决定理论综述 |
3.1.1 铸币评价理论(Theory of Gold Parity) |
3.1.2 国际借贷理论 |
3.1.3 购买力平价理论 |
3.1.4 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 |
3.1.5 利率平价理论 |
3.1.6 决定汇率的货币模型 |
3.1.7 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
3.2 基于内外经济均衡的汇率管理理论 |
3.2.1 “三元悖论” |
3.2.2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制度选择 |
3.2.3 汇率管理的目标—对实际均衡汇率的讨论与研究 |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管理政策演变及现状分析 |
4.1 经济转轨下的人民汇率制度与内外均衡调节回顾 |
4.1.1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内部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时期(1981-1985) |
4.1.2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时期(1985-1993) |
4.1.3 经济转轨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内外均衡的关系 |
4.2 钉住美元人民币汇率政策与经济协调机制分析(1994-2005) |
4.2.1 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与内部经济过热并存(1994-1997) |
4.2.2 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与通货紧缩时期(1998-2001) |
4.2.3 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压力与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2002-2005) |
4.2.4 对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的评价 |
4.3 爬行钉住的汇率机制与内部经济的脆弱均衡(2005 年至今) |
4.3.1 货币升值、流动性过剩与经济泡沫(2005-2007) |
4.3.2 扩张性财政政策冲击与宏观经济再调整(2008 年至今) |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汇率政策管理与内外均衡的借鉴—日本案例 |
5.1 日本案例的研究动因—日元、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分析比较 |
5.1.1 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主要指标相似度分析 |
5.1.2 对美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
5.1.3 汇率升值与股市、房地产市场升值同步 |
5.2 日元升值与泡沫经济 |
5.2.1 日元升值前的宏观经济分析 |
5.2.2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
5.2.3 针对泡沫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及后果 |
5.3 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分析 |
5.3.1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 |
5.3.2 国内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金融自由化步伐,监管错位 |
5.3.3 金融脆弱性和羊群行为 |
5.4 日元、人民币升值原因的另类角度分析—基于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的分析 |
5.4.1 模型的回顾与构建 |
5.4.2 对日元和人民汇率的实证检验 |
5.4.3 实证结论 |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分析 |
6.1 研究均衡汇率的意义 |
6.2 均衡汇率的理论依据 |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1 汇率选择 |
6.3.2 变量选取 |
6.3.3 数据来源 |
6.4 因子分析 |
6.4.1 数据处理 |
6.4.2 主成分因子分析 |
6.4.3 正交旋转 |
6.4.4 均衡汇率估算 |
6.5 汇率失调分析 |
6.5.1 失调程度估算 |
6.5.2 失调原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经济内外均衡与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
7.1 均衡汇率调整的目标 |
7.2 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
7.2.1 内外均衡的重要性 |
7.2.2 内外均衡对汇率的调整机制 |
7.3 基于内外均衡的汇率模型构建 |
7.3.1 基本逻辑 |
7.3.2 汇率模型 |
7.4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4.1 变量选取 |
7.4.2 数据来源 |
7.5 实证检验与估计 |
7.5.1 单位根检验 |
7.5.2 Johansen 协整检验 |
7.5.3 误差修正模型 |
7.6 汇率调整与内外部失衡的影响度分析 |
7.6.1 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
7.6.2 脉冲响应函数 |
7.6.3 方差分解 |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汇率平衡与稳定的国际协调分析 |
8.1 金融自由化与脆弱性 |
8.1.1 全球跨国资本流动的加强和全球金融泡沫的形成 |
8.1.2 资本冲击与货币危机理论的演变 |
8.1.3 对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理论的研究与讨论 |
8.2 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及其改革 |
8.2.1 后布雷顿森林时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无序性及其争论 |
8.2.2 前景暗淡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
8.3 国际货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
8.3.1 外部性与金融合作 |
8.3.2 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的发展 |
8.4 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国际协调——人民币地区地区化与国际化 |
8.4.1 东亚区域经济的融合为人民币汇率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区域基础 |
8.4.2 人民币汇率国际协调的路径选择 |
8.5 本章总结 第九章 本文的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相关建议 |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件一:人民币汇率改革大事记 附件二:人民币、日元升值前后的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对比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7)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金融危机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封闭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
2.3 开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
2.4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风险来源与危机生成路径 |
3.1 中国经济全球化概述 |
3.2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风险评价 |
3.3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风险来源 |
3.4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生成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内容设定 |
4.1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指数设计 |
4.2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指标选择依据 |
4.3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的离散状态预警 |
5.1 方法说明 |
5.2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离散状态预警的变量设置 |
5.3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离散状态预警的估计 |
5.4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离散状态预警的效果评价与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的连续状态预警 |
6.1 方法说明 |
6.2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连续状态预警的外生变量设置 |
6.3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连续状态预警的估计 |
6.4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连续状态预警的效果评价与预测 |
6.5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结果原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防范对策 |
7.1 短期对策 |
7.2 长期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与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合作 |
第一节 金融危机是东亚金融合作的起点和初始推动力 |
一、亚洲金融危机唤醒区域合作意识 |
二、危机凸显东亚金融合作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从亚洲货币基金构想、"清迈协议"到东亚外汇储备库 |
一、亚洲货币基金构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
二、"清迈协议"及其扩展 |
三、东亚外汇储备库是东亚合作的最新成果 |
第三节 东亚外汇储备库的筹建和发展 |
一、东亚外汇储备库的筹建过程 |
二、东亚外汇储备库与"清迈协议" |
第四节 各方对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反应与评价 |
一、域内主要国家对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反应与评价 |
二、域外主要国家对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反应与评价 |
三、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注释 |
第二章 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 |
第一节 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综述 |
一、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的两大理论来源 |
二、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的概念界定 |
三、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基本分类 |
第二节 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架构及应用 |
一、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原则及条件 |
二、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筹资机制及相关建设 |
三、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的政策意义 |
四、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优势及挑战 |
第三节 区域金融合作制度的公共性分析 |
一、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和制度的公共性分析 |
二、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对区域金融合作的适用性分析 |
三、对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的若干思考 |
注释 |
第三章 东亚外汇储备库和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第一节 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公共性和有效性 |
一、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区域性公共属性特征 |
二、东亚外汇储备库的规模及其成本收益 |
三、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效率分析 |
第二节 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所需的配套措施 |
一、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需要成员的适应性调整 |
二、东亚外汇储备库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互动 |
三、影响东亚外汇储备库有效性的相关变量 |
第三节 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未来发展 |
一、影响东亚外汇储备库发展的因素 |
二、未来东亚外汇储备库发展前景分析 |
注释 |
第四章 对欧盟、北美与东亚区域性金融合作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欧洲一体化与区域金融合作 |
一、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统一货币 |
二、对欧盟金融合作的评析及启示 |
第二节 北美区域一体化和金融合作 |
一、以"北美框架协议"为主的货币安排及特点 |
二、北美区域一体化中的金融合作 |
第三节 东亚、欧盟和北美区域金融合作的比较 |
一、从区域性公共产品视角比较分析 |
二、从经济一体化视角的比较分析 |
三、从政策选择视角的比较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东亚金融合作和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
第一节 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看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一、决定参与区域性公共产品提供的主要因素 |
二、谋求东亚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第二节 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和中国区域合作战略 |
一、中国区域性战略的主要内容和调整 |
二、中国区域性合作战略有效性评析 |
第三节 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路径 |
一、中国国际角色构建对中国外交提出的新要求 |
二、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路径和原则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 |
1.2.2 货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及利弊分析 |
1.2.3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
1.2.4 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 |
1.2.5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
1.2.6 关于货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现有文献的研究不足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货币国际化的一般分析 |
2.1 货币的含义、职能及性质 |
2.1.1 货币的含义 |
2.1.2 货币的职能 |
2.1.3 货币的性质 |
2.2 货币国际化及其影响因素 |
2.2.1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
2.2.2 国际货币职能的影响因素 |
2.3 货币国际化的条件、收益及成本——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 |
2.3.1 货币国际化所需条件 |
2.3.2 货币国际化的收益 |
2.3.3 货币国际化的成本 |
2.4 货币可兑换与货币国际化 |
2.5 小结 |
第3章 货币国际化相关理论分析 |
3.1 货币替代理论 |
3.1.1 货币替代的含义 |
3.1.2 货币替代理论的相关理论模型 |
3.1.3 货币替代的影响因素 |
3.2 最优货币区理论 |
3.3 “蒙代尔模型”与“三元悖论” |
3.3.1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
3.3.2 “蒙代尔模型”理论总结 |
3.3.3 “三元悖论” |
3.4 小结 |
第4章 人民币国际化必要性与优势分析 |
4.1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
4.1.1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条件 |
4.1.2 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需要 |
4.1.3 人民币国际化是抵御金融危机的需要 |
4.2 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 |
4.2.1 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 |
4.2.2 中国国际贸易规模巨大且国际收支总体平衡 |
4.2.3 人民币具有稳定升值的汇率 |
4.2.4 中国具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
4.2.5 中国拥有较高的偿债能力 |
4.3 小结 |
第5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
5.1 人民币流通的现状 |
5.2 人民币在边境贸易中的国际化 |
5.3 人民币在金融交易中的国际化 |
5.4 双边货币互换 |
5.5 人民币国际化的局限 |
5.6 小结 |
第6章 主要货币的国际化及经验总结 |
6.1 英镑国际化 |
6.1.1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含义 |
6.1.2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产生及确立 |
6.1.3 金本位制及英镑国际货币地位的衰落 |
6.1.4 英镑国际化的总结 |
6.2 美元国际化 |
6.2.1 信用本位制与贵金属本位制的比较 |
6.2.2 美元国际化的历程 |
6.2.3 美元国际地位现状 |
6.2.4 美元国际化的总结 |
6.3 欧元国际化 |
6.3.1 欧元国际化的历程 |
6.3.2 欧元国际化的总结 |
6.4 日元国际化 |
6.4.1 日元国际化的历程 |
6.4.2 日元国际化的总结 |
6.5 主要货币国际化给人民币的启示 |
6.6 小结 |
第7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7.1 美元依然占据统治地位 |
7.2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
7.3 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
7.4 资本的国际影响力有限 |
7.5 人民币尚不可完全自由兑换 |
7.6 小结 |
第8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分析 |
8.1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思路构想 |
8.1.1 从周边化乃至区域化起步 |
8.1.2 积极参与东亚经济合作 |
8.1.3 人民币与日元的合作 |
8.2 “三元悖论”背景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
8.3 推进跨境贸易及国际贸易结算 |
8.3.1 扩大人民币在边境贸易、国际贸易中的结算量 |
8.3.2 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管 |
8.4 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
8.4.1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必然性 |
8.4.2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战略的提出 |
8.4.3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总体原则 |
8.4.4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政策建议 |
8.5 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
8.5.1 离岸金融市场运行及其作用 |
8.5.2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 |
8.5.3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地域选择 |
8.5.4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 |
8.5.5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具体实现路径选择 |
8.6 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 |
8.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主权财富基金现象研究 ——基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金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相关文献回顾 |
一、主权财富管理理论 |
二、主权财富基金的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理论 |
三、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四、主权财富基金的金融市场效应理论 |
五、主权财富基金治理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本文研究思路 |
二、本文结构安排 |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与主要贡献 |
一、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二、本文主要贡献 |
第二章 全球经济失衡的金融视角 |
第一节 全球经济失衡的货币视角 |
一、经常项目视角下的货币因素 |
二、货币视角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全球经济失衡的国际资本流动视角 |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金融因素 |
二、国际资本流动全球经济失衡效应 |
第三节 全球经济失衡的金融发展视角 |
一、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体系发展 |
二、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一体化 |
第四节 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金融视角路径探索 |
一、国际金融分工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本质驱动因素 |
二、全球经济失衡可持续性与再平衡路径探索 |
第三章 外部资产管理与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 |
第一节 外部财富与主权财富基金 |
一、国家财富与主权外部资产 |
二、主权财富基金的定义与界定研究 |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兴起与意义 |
一、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 |
二、主权财富基金的积极管理的意义 |
第三节 外部财富分析框架 |
一、对外净资产(NFA)的总量分析 |
二、国际投资净头寸与估值效应 |
第四节 发达国际与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头寸分析 |
一、美国国际投资头寸 |
二、中国、日本与中东产油国国际投资头寸 |
三、外部财富管理评价 |
第四章 资源出口国主权财富基金 |
第一节 资源出口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兴起 |
一、霍特林法则与哈特维克法则 |
二、资源诅咒与荷兰病诊治 |
第二节 储蓄基金、稳定基金与主权财富基金 |
一、储蓄基金与稳定基金的兴起 |
二、资源出口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供给方式 |
第三节 资源出口国主权财富基金战略与资产配置 |
一、战略分析与思考 |
二、资源出口国资产配置策略倾向 |
第四节 资源出口国主权财富基金与宏观经济战略效应 |
一、主权财富基金与财政政策协同 |
二、主权财富基金与货币政策的协同 |
三、主权财富基金与经济产业发展的协同宏观经济发展 |
第五章 加工出口国主权财富基金 |
第一节 东亚国家的主权外部财富积累 |
一、亚洲经济复苏下的出口加工经济贸易顺差 |
二、东亚外汇储备的预防动机与外部资产积累 |
三、21 世纪伊始的新一轮加工出口经济繁荣 |
第二节 东亚加工出口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 |
一、东亚外部财富管理分析 |
二、东亚加工出口国主权财富基金 |
第三节 加工出口国经济战略与主权财富基金 |
一、加工出口国经济发展的金融视角分析 |
二、主权财富基金战略思维 |
第四节 加工出口国主权财富基金与宏观经济再平衡 |
一、主权财富基金资产配置 |
二、加工出口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效应 |
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主权财富基金 |
第一节 全球经济失衡与国际资本环流效应 |
一、国际资本环流的金融驱动因素 |
二、国际资本流动特征 |
三、国际资本流动、全球经济失衡与新兴经济体危机效应 |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全球投资战略与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 |
一、主权财富基金的资本性质和特征 |
二、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资产结构配置 |
第三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金融市场效应与全球经济再平衡 |
一、主权财富基金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良好稳定作用 |
二、有利于东道国经济与金融的稳定 |
三、缓解美元回流机制,促进美国资本市场调整 |
四、改变全球经济结构的布局,加强新兴经济体合作 |
第七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主权财富基金 |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经济失衡 |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
二、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与全球经济失衡 |
第二节 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与美元战略 |
一、“美元特权”与美国金融战略地位 |
二、国际货币体系与东亚货币原罪 |
三、美国金融战略与石油美元效应 |
第三节 主权财富基金战略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
一、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与主权财富基金 |
二、主权财富基金货币结构配置分析 |
三、南南投资与新兴市场区域货币合作 |
第八章 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前瞻与战略环境 |
第一节 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主权财富基金战略前景 |
一、全球再平衡的金融发展视角 |
二、经济全球化与主权财富基金战略思维 |
三、金融全球化下的主权财富基金发展前景 |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内部治理 |
一、主权财富基金制度设计宏观背景 |
二、主权财富基金治理原则 |
三、主权财富基金制度设计与治理内容 |
第三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东道国反应与金融保护主义 |
一、主权财富基金全球并购的战略定位 |
二、金融保护主义之争与东道国投资保护条款 |
三、东道国资本管制与双边协调 |
第四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协调与监管 |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调机制 |
二、OECD 协调机制 |
第九章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与主权财富基金构想 |
第一节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效率评价与改革构想 |
一、中国央行票据的冲销政策效应分析 |
二、外汇储备管理的成本与收益评价原则 |
第二节 中国超额外汇储备积极管理与分流机制探索 |
一、中国多层次的外汇储备管理格局探索 |
二、中国超额外汇储备管理的分流机制研究 |
三、中投公司成立的分流范例分析 |
第三节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运行评价 |
一、中投公司的制度架构与运营实践评析 |
二、中投公司前瞻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的课题 |
后记 |
四、东亚国家外部均衡的特征与金融自由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新兴经济体特征与货币国际化[D]. 叶伟.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2]资本账户开放的双向效应与内外部条件研究[D]. 徐征.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下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范研究[D]. 赵方华. 新疆大学, 2019(06)
- [4]两部门视角下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研究[D]. 胡君. 云南大学, 2019(09)
- [5]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D]. 付丽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6]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D]. 李维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3)
- [7]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 解凤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5)
- [8]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D]. 史伟成. 复旦大学, 2011(12)
- [9]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 陈治国. 吉林大学, 2011(09)
- [10]主权财富基金现象研究 ——基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金融视角[D]. 钱学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