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太网交换机:网络安全是核心(论文文献综述)
赵杰[1](2021)在《点对点光以太网在园区网中的大规模运用设计》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比无源光网络与点对点光以太网两种网络架构,得出点对点光以太网在园区网中更具有带宽、速度优势。如果选用点对点光以太网会有大量光纤聚集在核心机房,带来了建设、维护与安全等方面的难题。应对这些问题,可以调整核心机房内光纤配线架的布局,让光缆由聚集变成分散,进行分区管理。提前做好故障维护预案,并建好备份光纤线路。这样使用点对点光以太网就可以建设成具有大带宽、高速度的园区网。
陈煌[2](2021)在《列车通信以太网网络重构及性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列车通信网络(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TCN)所承载的数据信息呈现海量化和多源化,列车通信以太网由于其高带宽和高兼容性等优势而成为TCN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然而,面对通信系统规模和功能复杂度的迅速增长,列车通信以太网存在的流量调度弱和拓扑管理差等缺点日益凸显,极易出现流量传输异常、通信链路中断等性能衰退或者故障现象,进而引发列车控制信息错误甚至系统功能紊乱,危及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网络重构优化理论,是在故障诊断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特定网络资源和功能进行抽象和分解,并根据所需的优化目标合理地分配和设计功能单元。所以,该理论能够对故障状态下的通信网络进行主动地传输调度恢复和网络性能调优,快速有效地抑制故障和性能异常对通信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列车的高效安全运行,满足列车通信以太网对故障处理能力和性能调优的更高要求,网络重构优化理论作为一种具备故障自恢复与性能优化的综合化智能容错设计理论,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围绕列车通信以太网的网络故障管理与性能优化问题,以网络资源调度自调整和拓扑路由自恢复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了列车通信以太网网络重构及性能优化策略,包括:网络资源预调度重构、子网网络资源动态调度重构和网络拓扑路由重构。本文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系统间多核心的协同预调度最优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趋化细菌觅食算法(BFO with Self-adaptive Chemotaxis strategy,SCBFO)的网络资源预调度重构策略。针对列车通信以太网系统间多网络核心的流量传输协同预调度,在基于时间触发机制的网络结构下,首先构建了列车通信以太网的系统间实时流量资源协同传输模型;再提取特征周期与时间初相作为预调度重构优化的关键,形成了统一时间标签下的预调度约束条件与性能优化目标;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SCBFO的网络资源预调度重构策略,兼顾了重构的优化效果、搜索速度和搜索稳定性。2、针对列车编组网(Ethernet Consist Network,ECN)子网的快速动态调度自调整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模糊粒子群算法(Multi-objective Fuzz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FPSO)的子网网络动态调度重构策略。根据ECN子网的网络分割独立特性,建立了以网络交换机为核心的子网传输结构分析方法;再根据ECN子网交换式传输基础,对子网内实时流量的动态调度控制进行了时域化建模与特征排序,对通信链路传输进行了可变时间窗划分,并据此形成了动态调度重构的约束条件与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MOFPSO的子网网络资源动态调度重构策略,快速地完成了流量异常状况下ECN子网调度表的动态调度重构设计优化。3、针对故障下拓扑路由规划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混合禁忌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hybrid Tabu algorithm,TDE)的网络拓扑路由重构策略。在实际运行的列车通信以太网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拓扑架构稀疏化模型,涵盖了节点状态矩阵、端口连通矩阵和有向通信链路矩阵;设计了针对流量传输的拓扑路由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包括通信链路负载率、转发时延和传输抖动等,形成了完整的网络拓扑路由模型体系;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TDE的网络拓扑路由重构策略,快速且有效地应对了通信链路故障所带来的网络拓扑突变。4、为了验证网络重构优化的实际应用有效性问题,设计并搭建了基于列车通信以太网的网络重构优化实验平台。依据所提出的列车通信以太网网络重构优化策略,以TRDP地铁列车实车通信网络为基础,设计了网络资源和通信链路的实时监测控制方案,完成了列车通信以太网重构优化实验平台的搭建。通过实际实验平台测试,证明了网络资源预调度重构、ECN子网网络资源动态调度重构和网络拓扑路由重构策略的有效性,从而表明所提出的网络重构优化策略为列车通信以太网的智能容错设计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优化方案。
张希明[3](2021)在《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硬件设计及其功能评测系统开发》文中指出汽车正从机械设备转变成车轮上的迷你数据中心,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诊断系统(OBD)、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的大量应用、自主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汽车联网、宽带化的趋势。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其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新型的汽车总线——车载以太网应用而生。车载以太网的演进过程分为子系统级别、架构级别以及“域”级别三个阶段,终级“域”级别阶段使用车载以太网做为汽车网络骨干,车辆划分为动力域、车身域、辅助驾驶域、信息娱乐域等若干域,车载网关充当车辆网络域之间的路由器和中央计算单元,解决各“域”之间大量的通信需求。当前车辆电子电气架构大多采用分布式架构,车载以太网的演进过程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NXP车规级多核处理器MPC5748G设计了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车载网关控制器,解决了新型域控架构的车辆内部大量数据交换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网关控制器功能评测系统,通过实验测试进一步验证所设计网关控制器符合IEEE标准规范要求。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比分析了传统汽车总线CAN、LIN、Flex Ray、MOST、CAN FD以及新型车载以太网总线协议以及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新型“域”级别汽车网络架构,给出了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整体设计方案。(2)基于NXP车规级多核处理器MPC5748G设计了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车载网关控制器,实现了4路车载以太网接口、1路常规以太网接口、8路CAN/CAN FD通信接口以及2路LIN通信接口,解决了新型域控架构的车辆内部大量数据交换问题。(3)基于IEEE Std 802.3TM-2015车载以太网100Base T1标准给出了车载以太网100Base-T1一致性测试方案,开发了网关控制器功能评测系统,对网关控制器接口物理层信号的幅度、定时特性、链路连接稳定性、信道品质、传输损耗、辐射等进行全面的一致性测试,以保证产品互联互通性能、网络通信质量。(4)使用搭建的网关控制器功能评测系统对本文所设计的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进行了实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网关控制器通信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满足IEEE车载以太网标准、ISO11898/ISO16845 CAN/CAN FD国际标准以及整车厂CAN/LIN一致性测试规范要求。
宋新美[4](2021)在《基于SDN的融合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是为迎接网络规模扩张带来的网络技术挑战而提出的新型网络架构。随着SDN架构的应用推广,越来越多传统网络与SDN网络兼容并用的融合网络场景出现。但SDN网络交换设备与传统交换机在硬件架构、协议分层、管理协议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SDN网络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议支持,因此基于SDN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SDN相关协议技术、OpenDaylight开源项目、SNMP协议等核心技术的研究基础上,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个基于B/S架构的SDN融合网络管理系统—SDNCNMS,针对融合网络管理系统中的三个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实现了具体的功能模块。1)针对融合网络自动化配置,本文在SDNCNMS中设计了基于SNMP4SDN的融合网络管理模型,借助OpenDaylight项目SNMP4SDN子项目中控制器对传统交换节点的配置能力,将融合网络对多类型设备的控制逻辑集中化,在应用层系统平面为网络管理者提供自动化配置入口,满足管理员基本网元配置需求。2)针对融合网络状态感知,本文采用SNMP与OVSDB分而治之的管理方式,充分结合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与OVSDB在传统网络设备与SDN架构中的适配优势,实现了融合网络多类型设备在SDNCNMS系统中的集中信息管理。3)针对融合网络故障管理,SDNCNMS设计了基于拓扑HashMap存储的故障检测管理模式,并设计了基于拓扑节点、链路的故障检测算法,以常量级时间复杂度轮询检测融合网络中的节点、故障信息,并在故障告警管理模块提供告警信息管理,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小范围单控制器融合网络的故障检测及告警管理。基于以上三个核心问题功能域的管理模型研究、设计及实现,SDNCNMS在客户端用户管理模块、自动化配置模块、网络状态感知模块、拓扑管理模块、故障管理模块为管理员用户提供了融合网络管理入口。通过对SDNCNMS的技术研究、架构设计、模块实现、功能测试,SDNCNMS的实现效果表明了本文实现的融合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满足管理员用户针对SDN融合网络的管理功能需求,帮助提高网络管理效率。
张旭[5](2021)在《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列车以太网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列车“神经系统”和“智能”的基础,大量车载智能设备的使用及高铁列车智能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使得列车通信网络需要传输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不断增多,现有的WTB/MVB列车通信网络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速率以及高带宽需求。以太网由于具有带宽高、成本低、速率快、兼容性好等优点逐渐成为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但由于以太网自身存在可靠性、实时性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对以太网协议进行改进以提升其性能。本论文通过探索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协议簇,来确保网络数据传输的时延,改善列车以太网的实时性和确定性。文中首先介绍了时间敏感网络的基本原理与主要协议,然后基于对列车以太网的基本架构和列车实时数据协议(TRDP)的深度理解,尝试在数据链路层引入时间敏感网络协议簇中时间同步协议和门控调度协议,与现有的列车实时数据协议进行融合处理,为已有的TRDP协议建立统一的时间敏感机制,形成了新的列车以太网通信协议栈;论文介绍了以ARM+FPGA架构的PSo C芯片为主控单元,存储器(DDR3、TF卡等)驱动、三速以太网及其驱动电路等硬件设计方案;并以时间敏感网络的可编程逻辑IP核为基础,与原有的TRDP代码相结合,实现时间敏感网络相关的功能。论文实现了能够在PSo C上运行的Linux最小系统并完成软件代码移植工作;设计了实验方案,对自主构建的软硬件实验平台的时间同步效果和TRDP协议中过程数据传输的门控效果进行了测试。测试数据结果显示,硬件板卡能够在网络中以亚微秒级别实现时间同步,并且将过程数据在大数据流量背景下的传输时延控制在数据周期的±0.8%以内,表明本软硬件方案应用于列车通信网络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程艺[6](2021)在《CAFe机器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实用的洁净能源技术非常重要。核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长期满足将来的洁净能源需求。作为洁净核能技术之一,加速器驱动次临界(ADS,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系统可在核能应用中承担多项任务,包括将放射性废料中长寿命高放射性核素嬗变成为短寿命放射性核素或者稳定的同位素,用于发电和产生热量等。ADS系统包括高功率质子加速器、散裂靶和次临界反应堆。为了解决高功率质子加速器中的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了一台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样机(CAFe,China ADS Front-end demo linac)。本论文研究CAFe加速器机器保护系统里的关键技术,并重点研究了下面三项关键技术:用于机器保护系统历史数据事故分析中的高精度时间戳技术、机器保护执行信号时序控制技术、机器保护系统控制器集成技术等。首先,在后事故分析过程中,软件系统可实现的故障事件的时间分辨率为毫秒量级,而CAFe加速器腔体频率为162.5 Mhz,束团时间结构为6 ns左右,束测系统中束流位置探测和束流损失探测的故障信号的时间分辨在微秒量级。若采用基于系统软件的时标技术,其时间分辨率不能为实验人员提供详细的事件过程数据,不能精准的还原故障场景及其故障事件的先后顺序。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为机器保护系统提供高精度时间戳的方法。本文采用基于White Rabbit系统中的TAI时钟和分布式时钟同步技术,实现了高精度时间戳的获取及显示,保证了故障发生时,各设备故障信号的时间标记,其时间戳精度为4 ns。其次,机器保护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设备动作控制方法单一,不能灵活设置控制时序,存在设备被打坏的风险。如LEBT段的Chopper电源还没关闭,真空系统的真空阀或其他系统的相关插入式元件已插入,此时这些插入式元件存在被束流直接轰击的风险,严重时会被瞬间击穿,而造成真空破坏、腔体环境变差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为设备增加时序控制的想法,通过将原有PLC硬件平台实现的部分时序控制功能转移到FPGA控制器中,实现了可实时在线调整时序关系的能力。经过实际测试,FPGA控制器可以实现对设备保护的触发信号延时可调,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最后,本论文研究了机器保护系统的控制器集成技术。通过研究机器保护系统中现有的FPGA控制器和PC机上现有的控制功能,提出了将IPC机上运行的软件控制功能集成在FPGA控制器内,并在其内部嵌入EPICS框架的策略,实现PV变量本地发布功能。这为机器保护系统实现前端控制器智能化迈出了坚定一步。论文针对高功率质子加速器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了高精度时间戳技术、时序控制技术和嵌入式控制器技术。设计实现的高精度时间戳系统可实现纳秒量级的设备故障信号发生时刻的标定,这为事故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技术途径。基于FPGA控制器的事例触发延时模式,探索了可在线灵活修改设备控制时序的功能。嵌入式智能化前端控制器将FPGA板卡和工控机的功能进行整合,为智能化前端控制器的现场大规模分布式部署提供了技术方案。
韩雨桐,穆晖,岳玮,王晓鹏[7](2021)在《基于多网融合的测发网络架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役火箭型号现阶段仍是基于以太网的冗余交换机模式,火箭测发应用的网络架构在节点数量、传输速率和实时性、安全性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对于当前数据通信需求;随着智能终端大规模运用及发展,火箭通信设备也向智能化、模块化和集成化前进;为满足又多又快的需求,现开展多网融合架构设计,将有线与无线网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设计全网架构,并在实时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了箭上及地面等各个复杂电气系统之间高可靠性、高效率、高实时性、建立复杂数据集成网络的需要,进而为全箭飞行试验成功奠定技术基础。
潘咪[8](2021)在《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可产生特定的磁场条件,用于对进入ITER实验现场的所有机电设备进行静磁场合格测试。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具有子系统多、信号种类杂和受磁场干扰大的特点。为保证静磁场合格测试实验的正常进行,保护机器安全及操作员人身安全,该装置的监测保护系统必不可少。本文提出了在LabVIEW平台上实现的一套装置监测保护系统设计方案并对部分功能加以验证。首先,本文以对该系统的功能设计为切入点,明确本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要素,提出系统的集成设计方案。设计综合了 NI CompactRIO嵌入式系统、NI PXIe系统及以太网交换技术的硬件平台框架,且符合ITER对I&C现场控制系统架构的要求。采用基于消息循环的生产者-消费者的LabVIEW程序框架,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扩展性强且便于后期维护。其次,在集成设计基础上,完成了对监测保护系统的详细硬件设计。从传感器层、信号接口层、控制器及主机层进行结构设计及设备选型。为信号采集功能中提出的各类信号进行传感器的选型,并确定数量。设计3类信号转换电路以匹配I/O模块及数据采集卡接口参数。配置NICompactRIO嵌入式系统下位机以分担系统信号采集及安全联锁任务,可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采用NIPXIe采集机箱及数据采集卡采集10kHz以上的快速信号。考虑到设备工作产生的静磁场干扰,应用光纤通信方式实现远距离传输,有效削弱磁场干扰。最后,对系统的主要软件功能进行开发及验证,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数据采集、水冷远控、报警逻辑处理及安全联锁保护模块等功能。交互界面体现了主要的功能且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对快速AI采集、慢速AI采集、DI信号采集及DO指令下发功能进行验证,为后续进行联合调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劳凯垚[9](2021)在《面向同步实时控制的可定义以太网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工业以太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传统以太网的通信延迟高、可靠性低及容易拥塞丢包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同步实时控制的以太网系统,旨在提供一种以太网的改进思路。该以太网系统参考了时间敏感网络中的同步思想以及软件定义网络中的流表转发思想,主要采用了基于IEEE 1588标准的PTP网络时间同步协议以及支持Open Flow协议的Open vSwitch虚拟交换技术,并通过SDN控制器和本地时间触发的形式分别添加动态与静态流表以提升网络性能。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部分:1)对PTP精确时间同步协议进行分析与建模,根据同步模型对滤波器进行了优化,并将PTP移植到嵌入式系统,点对点的同步精度可达10ns以内;2)基于Xilinx ZYNQ FPGA设计了端节点板卡与上位机,并在逻辑端实现了计时校正模块,为PTP线程提供所需要的计时校正功能以及额外的时间触发功能;3)基于Xilinx ZYNQ FPGA设计了交换节点板卡,并通过定制的Linux系统,实现了PTPd2、Open vSwitch、Open Flow等功能,使交换节点支持时间同步与流表转发。4)对网络时间同步性能、流表控制功能以及通信延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验证系统单点同步精度约为30ns,SDN控制下的交换机能够降低约77%的链路延迟,而基于时间触发的静态流表在单交换机下能进一步降低约27%的链路延迟。
张玉琢[10](2020)在《列控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铁路领域的飞速进步和应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不断向着综合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安全计算机作为列控系统的核心部件,承载其大部分的安全功能,是一个典型的安全苛求系统。现代安全计算机正由传统的电子机械密集型向着软件密集型逐步过渡,软件所占比例逐步上升,规模也越来越大,由此产生了模块化的概念。为了实现安全计算机的高容错能力,采用分区的方式实现不同分组的软件在时间和空间上互不影响,独立运行。由于分区软件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对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了挑战。而形式化方法以形式或逻辑系统为基础,能够支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严格的建模和验证,在系统设计开发过程能够分析、处理、证明系统性质,提高和保障其可信性。论文阐述了列控安全计算机综合模块化的发展趋势、分区软件结构特性及管理机制,对列控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形式化研究作了梳理,根据安全计算机的建模需求,归纳总结了分区管理需要解决的安全性、实时性和可调度性三方面的研究重点。为了对这些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1)论文针对并行程序安全性的问题,设计了基于事务内存的并发安全控制机制,利用并发分离逻辑设计了推理抽象机,并制订了推理规则。之后采用不变式证明方法对安全机制的可靠性进行推理验证,证明了该机制能保障并行程序的正确性。随后搭建了2乘2取2安全计算机平台,对并行应用操作共享内存的过程进行了安全性测试,验证了该安全控制机制可以保证并发安全地访问共享资源。(2)论文针对实时性的问题,对传统的时间Petri网进行拓展,考虑到非马尔科夫时间参数,提出了基于随机时间Petri网的建模方法,突破了列控系统Petri网模型要求时间参数为指数分布的限制。通过随机时间Petri网的定义和相关参数的引入,能够对非马尔科夫时间参数中的确定性分布、Erlang分布、超指数分布进行区分处理。为了利用随机时间Petri网模型进行实时性验证,提出了基于随机状态类的瞬态分析算法,通过随机状态树的构建和马尔科夫再生点的计算,对含有一般性分布的时间参数的模型进行瞬态分析。之后搭建了分区通信的随机时间Petri网模型,利用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实时性分析验证,对过程数据、消息数据和监督数据分别采用不同调度算法的时延进行了分析。随后利用2乘2取2安全计算机平台,结合开源实时以太网技术POWERLINK,对分区通信实时性能进行测试。(3)论文针对可调度性的问题,同样对传统的时间Petri网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带有优先级时间Petri网的建模方法。针对时分多路复用全局调度和抢占固定优先级局部调度策略,克服了非确定性的执行时间和局部资源共享的难题,对包含有周期、偶发、抖动任务的双层调度机制进行了建模。并且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枚举的分析算法,识别从任务释放开始到任务结束的所有路径,提取最优完成时间和最差完成时间,检验任务截止时间是否满足,从而实现模型的可调度性分析。随后在2乘2取2安全计算机平台上,利用Vxworks的根任务调度实现了分区软件的调度,并对分区调度时刻信息进行了测试。最后在对全文工作和创新点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和继续研究的问题。图37幅,表18个,参考文献116篇。
二、以太网交换机:网络安全是核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太网交换机:网络安全是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1)点对点光以太网在园区网中的大规模运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园区网中光接入技术简介 |
2 无源光网络与点对点光以太网架构比较 |
2.1 无源光网络架构原理及优缺点 |
2.2 点对点光以太网架构原理及优缺点 |
3 点对点光以太网的大量光纤在核心机房的建设、管理问题 |
4 点对点光以太网的安全、维护 |
5 结束语 |
(2)列车通信以太网网络重构及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列车通信以太网性能优化研究 |
1.2.1 网络协议与应用现状 |
1.2.2 网络架构与性能指标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1 调度控制优化研究 |
1.2.3.2 路由管理优化研究 |
1.3 网络重构优化基本问题与研究现状 |
1.3.1 网络资源调度重构理论 |
1.3.1.1 列车通信以太网网络资源调度 |
1.3.1.2 预调度重构研究现状 |
1.3.1.3 动态调度重构研究现状 |
1.3.2 网络拓扑路由重构理论 |
1.3.2.1 列车通信以太网网络拓扑路由 |
1.3.2.2 网络拓扑路由重构研究现状 |
1.4 论文整体结构与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1.4.2 整体研究架构 |
1.4.3 章节安排 |
2 基于SCBFO的网络资源预调度重构策略 |
2.1 引言 |
2.2 系统间网络资源预调度模型 |
2.2.1 时间触发流量通信原理 |
2.2.2 系统间实时流量传输结构建模 |
2.2.3 预调度重构约束与优化目标 |
2.3 自适应细菌觅食算法设计 |
2.3.1 细菌觅食算法架构与建模 |
2.3.2 自适应趋化控制改进设计 |
2.3.2.1 基于细菌搜索自调整趋化曲线的游动位移 |
2.3.2.2 基于细菌间信息交流的翻转方向改进 |
2.3.3 SCBFO算法整体流程设计 |
2.4 算法性能与稳定性测试分析 |
2.4.1 实验环境与参数配置 |
2.4.2 算法结果与性能分析 |
2.4.2.1 最优解优化结果分析对比 |
2.4.2.2 最优解搜索趋势分析对比 |
2.4.2.3 最优解优化稳定性分析对比 |
2.5 预调度重构模拟实验与评估 |
2.5.1 系统间网络资源模拟实验模型设置 |
2.5.2 预调度重构优化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MOFPSO的子网网络资源动态调度重构策略 |
3.1 引言 |
3.2 ECN子网资源动态调度建模 |
3.2.1 ECN子网调度模型分析 |
3.2.2 ECN子网资源模型时域化 |
3.2.3 动态调度重构约束条件 |
3.2.4 动态调度重构分配策略目标 |
3.3 多目标模糊粒子群算法设计 |
3.3.1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设计 |
3.3.2 状态自评估模糊控制器设计 |
3.3.3 MOFPSO算法整体框架设计 |
3.4 动态调度重构模拟实验与分析 |
3.4.1 实验环境设置 |
3.4.2 重构策略参数设定 |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4 子网规模调整与优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TDE的网络拓扑路由重构策略 |
4.1 引言 |
4.2 列车通信以太网网络拓扑架构建模 |
4.2.1 ETB与 ECN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4.2.2 网络拓扑架构稀疏化建模 |
4.2.3 路由性能分析与约束条件 |
4.3 差分进化混合禁忌算法设计 |
4.3.1 差分进化算法架构与建模 |
4.3.1.1 参数向量初始化 |
4.3.1.2 差分变异操作 |
4.3.1.3 向量交叉重组 |
4.3.1.4 贪婪选择操作 |
4.3.2 禁忌搜索混合改进设计 |
4.3.3 TDE算法整体框架设计 |
4.4 拓扑路由重构模拟实验与分析 |
4.4.1 模拟实验环境设置 |
4.4.2 重构策略参数设定 |
4.4.3 重构优化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列车通信以太网实验平台的重构优化实验 |
5.1 引言 |
5.2 网络重构优化实验平台设计 |
5.2.1 列车通信以太网实验平台总体设计 |
5.2.2 网络故障重构优化实验设计 |
5.2.3 网络实时资源与异常流量设计 |
5.3 基于TRDP的网络性能监控设备设计 |
5.3.1 基于MIB的网络性能状态感知 |
5.3.2 基于TRDP的网络重构通信设备 |
5.4 网络重构优化组网实验与分析 |
5.4.1 系统间预调度重构优化实验 |
5.4.2 ECN子网动态调度重构优化实验 |
5.4.3 网络拓扑路由重构优化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SCBFO 算法 CEC2015 测试函数对比实验结果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硬件设计及其功能评测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汽车总线网络的发展状况 |
1.3 车载网关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网关控制器需求分析及整体方案设计 |
2.1 车载网关协议分析 |
2.1.1 CAN/CAN FD总线协议 |
2.1.2 LIN总线协议 |
2.1.3 车载以太网总线协议 |
2.2 新一代域级别车辆网络架构分析 |
2.3 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整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硬件设计 |
3.1 网关核心处理器开发平台 |
3.2 CAN/CAN FD通信模块设计 |
3.3 LIN通信模块设计 |
3.4 车载以太网模块设计 |
3.4.1 MPC5748G处理器以太网接口 |
3.4.2 车载以太网模块整体方案设计 |
3.4.3 车载以太网模块交换机部分设计 |
3.4.4 车载以太网模块PHY部分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功能评测系统设计 |
4.1 网关接口一致性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
4.2 车载以太网一致性测试系统方案设计 |
4.2.1 传输衰落测试 |
4.2.2 传输失真测试 |
4.2.3 传输时间抖动测试 |
4.2.4 时钟频率测试 |
4.2.5 功率谱密度、峰值差分输出测试 |
4.2.6 MDI回波损耗测试 |
4.2.7 MDI模式转换损耗测试 |
4.3 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
4.4 测试系统软件开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实验测试分析 |
5.1 网关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分析 |
5.2 车载以太网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
5.2.1 车载以太网接口传输衰落测试 |
5.2.2 车载以太网接口传输失真测试 |
5.2.3 车载以太网接口传输时间抖动测试 |
5.2.4 车载以太网接口时钟频率 |
5.2.5 车载以太网接口功率谱密度及峰值差分输出测试 |
5.2.6 车载以太网接口MDI回波损耗测试 |
5.3 CAN/LIN总线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SDN的融合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DN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基于SDN的融合网络管理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研究 |
2.1 SDN网络架构 |
2.2 OpenFlow协议技术 |
2.3 OpenDaylight Project |
2.3.1 OpenDaylight Controller |
2.3.2 RESTCONF访问协议 |
2.4 SNMP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架构设计 |
3.1 系统总体目标 |
3.2 面向切面的系统架构 |
3.2.1 纵向切面的系统功能域划分 |
3.2.2 横向切面的功能模块设计 |
3.3 SDN融合网络环境设计与搭建 |
3.4 SDN_CNMS客户端软件框架与数据存储设计 |
3.4.1 软件框架设计 |
3.4.2 数据存储设计 |
3.5 SDN_CNMS服务端MD-SAL架构与OVSDB数据库 |
3.5.1 MD-SAL服务抽象 |
3.5.2 服务端OVSDB数据管理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功能域实现 |
4.1 用户管理域 |
4.1.1 功能流程设计 |
4.1.2 相关类的设计与实现 |
4.1.3 用户管理域模块实现效果及测试 |
4.2 自动化配置域 |
4.2.1 基于SNMP4SDN的统一自动化配置域管理模型 |
4.2.2 传统网络设备配置 |
4.2.3 SDN网络设备配置 |
4.2.4 自动化配置域实现效果及测试 |
4.3 网络状态感知域 |
4.3.1 SDN_CNMS状态感知域管理模型设计 |
4.3.2 传统网络设备状态感知 |
4.3.3 SDN交换机数据感知 |
4.3.4 网络状态感知域实现效果及测试 |
4.4 故障管理域 |
4.4.1 网络拓扑感知 |
4.4.2 拓扑资源存储 |
4.4.3 故障检测算法 |
4.4.4 SDN_CNMS客户端拓扑管理模块实现 |
4.4.5 SDN_CNMS客户端故障管理模块实现 |
4.4.6 故障管理域实现效果及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5)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列车以太网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列车通信网络的需求分析 |
1.2.1 基于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络的特点 |
1.2.2 业务分类与实时性需求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以太网在列车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现状 |
1.3.2 关于以太网实时性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2 TSN协议与TRDP协议的融合 |
2.1 TSN协议概述 |
2.2 时间敏感网络相关协议标准 |
2.2.1 时间敏感网络的帧 |
2.2.2 IEEE802.1AS精准时间同步协议 |
2.2.3 IEEE802.1Qav协议 |
2.2.4 IEEE802.1Qbv协议 |
2.2.5 TSN与数据的实时性 |
2.3 TRDP与 TSN融合协议栈的架构 |
2.3.1 传统的TRDP协议 |
2.3.2 TRDP协议与TSN协议的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3 开发平台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框架与主控芯片的选型 |
3.2 电路设计 |
3.2.1 供电电路 |
3.2.2 时钟电路 |
3.2.3 DDR3 内存接口电路 |
3.2.4 以太网接口电路 |
3.2.5 TF卡接口电路 |
3.3 PCB的信号保真与制版 |
3.3.1 信号完整性理论 |
3.3.2 PCB层叠选取 |
3.3.3 PCB制版 |
3.4 本章小结 |
4 数字逻辑的原理与软件程序设计 |
4.1 开发环境简介 |
4.2 构建数字逻辑用到的主要IP核 |
4.2.1 AXI总线 |
4.2.2 TADMA IP核 |
4.2.3 TSN的 MAC |
4.3 Linux系统镜像的生成与移植 |
4.4 TSN协议与TRDP的融合 |
4.4.1 软件总体架构分析 |
4.4.2 UDP socket编程 |
4.4.3 TRDP程序移植 |
4.4.4 时间同步的软件实现 |
4.4.5 门控队列的软件实现 |
4.4.6 多线程调度 |
4.5 软件程序总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试验验证 |
5.1 时间同步的测试 |
5.2 过程数据传输性能测试 |
5.2.1 网络空载时的周期抖动试验 |
5.2.2 网络满载时的周期抖动试验 |
5.4 以太网一致性测试 |
5.5 试验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缩略语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CAFe机器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机器保护系统 |
1.3 国内外机器保护系统现状 |
1.3.1 欧洲散裂中子源 |
1.3.2 费米实验室质子改进 |
1.3.3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
1.3.4 注入器II机器保护系统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4.3 论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精度时间戳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时间同步技术对比 |
2.3 White Rabbit技术 |
2.3.1 WR技术应用 |
2.3.2 WR应用的关键技术 |
2.4 基于WR的设计方案 |
2.4.1 硬件选型 |
2.4.2 Zynq简介及开发设计 |
2.4.3 程序设计及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时序控制技术研究 |
3.1 背景需求 |
3.2 技术调研 |
3.3 事例同步设计 |
3.3.1 整体设计方案 |
3.3.2 事例处理流程设计 |
3.3.3 事例编码和TCP报文的定义 |
3.3.4 事例存储表的设计 |
3.3.5 创建WRPC |
3.3.6 事例界面设计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控制模块集成化的搭建及实现 |
4.1 嵌入式技术在加速器领域的应用 |
4.2 前端控制模块的设计 |
4.3 构建开发环境 |
4.3.1 Linux系统搭建 |
4.3.2 EPICS环境的搭建 |
4.4 设备驱动模块 |
4.5 设备支持模块 |
4.6 事例模块开发及实现 |
4.7 网络设计及实现 |
4.7.1 硬件环境搭建 |
4.7.2 SDK模块实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故障数据时间戳标定 |
5.2 MPS时序控制功能 |
5.2.1 动作事例码下发 |
5.2.2 故障响应测试 |
5.3 嵌入式控制器 |
5.3.1 网络通信功能测试 |
5.3.2 硬件资源消耗统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写及其英文全称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多网融合的测发网络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传统网络架构设计 |
1.1 集中式标准以太网网络方案 |
1.2 实时以太网网络方案 |
2 多网融合架构设计 |
2.1 总体设计思路 |
2.1.1 简化架构,整合实时网和传统以太网 |
2.1.2 融入无线,增加网络灵活性扩展性 |
2.1.3 减少设备数量,集中管控系统资源 |
2.2 多网融合系统构成 |
3 多网融合网络方案 |
3.1 实时网络设计架构 |
3.2 基于SDN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 |
3.3 技术创新点 |
4 结束语 |
(8)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介绍 |
1.2.1 磁场线圈 |
1.2.2 可编程电源系统 |
1.2.3 内循环水冷系统 |
1.2.4 EUT遥操系统 |
1.2.5 监测保护系统 |
1.2.6 配电系统 |
1.2.7 受试设备 |
1.3 虚拟仪器技术概述 |
1.3.1 LabVIEW的组成 |
1.3.2 LabVIEW的优点 |
1.4 Modbus TCP通信概述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集成设计 |
2.1 系统功能 |
2.1.1 信号采集功能设计 |
2.1.2 远程控制功能设计 |
2.1.3 界面显示功能设计 |
2.1.4 安全保护功能设计 |
2.2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2.3 软件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
2.3.1 基于消息循环的生产者-消费者结构 |
2.3.2 软件结构主要循环 |
2.3.3 功能模块式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信号测量 |
3.1.1 电流及电压测量 |
3.1.2 水路信号测量 |
3.1.3 磁场线圈信号测量 |
3.2 信号的转换 |
3.2.1 4-20mA转0-10V模拟量信号电路设计 |
3.2.2 干节点输入转换24V电平信号电路设计 |
3.2.3 24V电平信号转化为干节点信号电路设计 |
3.3 现场系统控制器设备选型 |
3.3.1 CompcatRIO系统及硬件选型 |
3.3.2 PXIe系统及硬件选型 |
3.4 通信技术及设备介绍 |
3.4.1 光纤通信及信号延长器 |
3.4.2 以太网交换技术及局域网配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软件实现 |
4.1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4.1.1 快速AI采集 |
4.1.2 慢速AI采集 |
4.1.3 冷却塔控制逻辑处理 |
4.1.4 水槽除冰控制逻辑处理 |
4.1.5 慢速AI逻辑处理 |
4.1.6 安全联锁处理 |
4.2 软件界面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功能测试 |
5.1 监测保护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
5.2 监测保护系统的功能验证 |
5.2.1 快速AI采集功能 |
5.2.2 慢速AI采集功能 |
5.2.3 DI/D0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面向同步实时控制的可定义以太网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PTP同步协议优化与移植 |
2.1 PTP简介 |
2.1.1 PTP同步原理 |
2.1.2 PTPd介绍 |
2.2 PTPd同步偏差计算模型 |
2.3 PTPd移植测试 |
2.3.1 测试平台介绍 |
2.3.2 移植工作内容 |
2.3.3 PTPd报文收发流程 |
2.3.4 系统时间校正 |
2.4 仿真与优化 |
2.4.1 仿真测试 |
2.4.2 实机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端节点设计与实现 |
3.1 端节点平台介绍 |
3.2 端节点整体框架设计 |
3.3 端节点下位机设计 |
3.3.1 端节点下位机PL端设计 |
3.3.2 端节点下位机PS端设计 |
3.3.3 端节点下位机PCB设计 |
3.4 端节点上位机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换节点设计与实现 |
4.1 交换节点平台介绍 |
4.1.1 硬件开发平台介绍 |
4.1.2 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
4.2 交换节点整体框架设计 |
4.3 交换节点硬件设计 |
4.3.1 交换节点PL端设计 |
4.3.2 交换节点PCB设计 |
4.4 交换节点嵌入式linux系统定制 |
4.4.1 Linux系统内核定制 |
4.4.2 文件系统定制 |
4.4.3 编译与烧录 |
4.5 软件开发 |
4.5.1 网卡配置 |
4.5.2 Open vSwitch |
4.5.3 软件工作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同步实时控制以太网验证系统 |
5.1 系统描述 |
5.1.1 消息分类 |
5.1.2 同步域划分 |
5.1.3 SDN控制策略 |
5.2 验证系统搭建 |
5.3 时间同步测试 |
5.3.1 单交换机同步测试 |
5.3.2 多交换机同步测试 |
5.4 流表控制测试 |
5.4.1 RYU控制器测试 |
5.4.2 时间触发静态流表 |
5.5 通信延迟测试 |
5.5.1 Ping延迟对比 |
5.5.2 Iperf延迟对比 |
5.5.3 PTP延迟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列控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安全计算机的综合模块化 |
1.2.1 安全计算机简介 |
1.2.2 安全计算机发展趋势 |
1.2.3 分区的概念及意义 |
1.3 形式化方法 |
1.3.1 形式化方法分类 |
1.3.2 形式化方法选择 |
1.4 选题意义 |
1.5 论文结构与写作安排 |
2 列控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研究综述 |
2.1 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 |
2.1.1 分区软件结构 |
2.1.2 分区隔离机制 |
2.1.3 分区软件特性 |
2.2 分区软件形式化研究的需求 |
2.2.1 形式化研究的必要性 |
2.2.2 分区软件的建模和验证需求 |
2.3 研究现状 |
2.3.1 形式化证明 |
2.3.2 时间Petri网 |
2.4 存在的问题 |
2.2.1 安全性方面 |
2.2.2 实时性方面 |
2.2.3 可调度性方面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并发分离逻辑的分区并行程序安全性验证 |
3.1 并行程序安全性 |
3.2 基于事务内存的安全机制设计 |
3.3 并行程序安全机制验证 |
3.3.1 不变式证明 |
3.3.2 并发分离逻辑 |
3.3.3 安全性的验证方法 |
3.4 抽象机模型设计 |
3.5 推理规则的定义 |
3.6 可靠性证明 |
3.7 实验验证 |
3.7.1 平台搭建 |
3.7.2 验证结果与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随机时间Petri网的分区通信实时性验证 |
4.1 分区通信 |
4.1.1 通信网络 |
4.1.2 通信管理机制 |
4.1.3 时延分析 |
4.1.4 数据类型 |
4.2 随机时间Petri网 |
4.2.1 随机Petri网相关概念 |
4.2.2 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的求解 |
4.2.3 网络性能关键参数的求解 |
4.2.4 随机时间Petri的定义 |
4.3 随机时间Petri网瞬态分析算法 |
4.3.1 随机状态类的定义 |
4.3.2 通过枚举类的状态空间分析 |
4.3.3 基于马尔科夫再生理论的瞬态概率的计算 |
4.3.4 算法实例及验证 |
4.4 分区通信模型建立 |
4.5 分区通信模型分析 |
4.5.1 参数选取及量化指标 |
4.5.2 结果分析 |
4.6 实验验证 |
4.6.1 平台搭建 |
4.6.2 验证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带有优先级时间Petri网的分区可调度性验证 |
5.1 实时调度 |
5.1.1 实时系统及相关概念 |
5.1.2 实时调度算法 |
5.2 分区调度的时域模型 |
5.3 带有优先级时间Petri网 |
5.3.1 定义 |
5.3.2 基于状态空间枚举的分析算法 |
5.4 双层调度模型建立 |
5.5 双层调度模型分析 |
5.5.1 复杂度分析 |
5.5.2 验证结果 |
5.6 实验验证 |
5.6.1 平台搭建 |
5.6.2 验证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以太网交换机:网络安全是核心(论文参考文献)
- [1]点对点光以太网在园区网中的大规模运用设计[J]. 赵杰.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12)
- [2]列车通信以太网网络重构及性能优化研究[D]. 陈煌.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面向新型域控架构的网关控制器硬件设计及其功能评测系统开发[D]. 张希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SDN的融合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宋新美.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5]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列车以太网通信技术研究[D]. 张旭.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6]CAFe机器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程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7]基于多网融合的测发网络架构研究[J]. 韩雨桐,穆晖,岳玮,王晓鹏.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1(06)
- [8]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D]. 潘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9]面向同步实时控制的可定义以太网系统设计[D]. 劳凯垚. 浙江大学, 2021(08)
- [10]列控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方法研究[D]. 张玉琢.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