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市规划局组织对青岛市滨海公路沿线城市组团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国际招标(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榃[1](2021)在《生态约束下青岛市崂山区乡村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守豪[2](2020)在《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陆交界的滨海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这里物能交换频繁,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聚居和文明交流的热点;同时也因其人地关系复杂,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海陆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变得尤为突出,而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更是加剧了滨海地区的生态敏感度。我国海岸线绵长多变,海岸类型丰富多样,各滨海地区的地域特征差异明显且各具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滨海观光旅游休闲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早期建设的滨海景区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加之规划布局的缺陷,随着大量的游客涌入不仅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休闲活动,还带来了诸如海洋垃圾增多、海水污染、海滩退化、滨海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对滨海地区的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现有的海洋公园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或再开发以及对一些新兴的滨海城市海洋公园的建设工作将会成为不久的将来景观设计的一个持续的热点领域。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海洋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来指导城市滨海公共空间的建设工作。本文选择了山东省内的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和日照市四座滨海城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滨海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曼哈顿BIG U防护性景观规划和罗安达湾滨海景观为案例,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研究法及对比分析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海岸线的不同类型及其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提炼滨海景观的设计要素及其设计手法。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之中,以研究成果指导设计,并通过设计验证研究成果的正确性。通过分析青岛燕儿岛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水文条件等条件,运用弹性设计的理念,以整体协调性、生态性、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为原则,将公园划分为“一轴、六区、多点”的总体布局,分别对场地的道路交通、竖向、种植及建筑小品、服务设施、夜景灯光等各类专项进行设计,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景区。
高涛[3](2020)在《青岛海岸带利用与近岸城市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城市发展沿海化进程和海陆统筹理念推行的背景下,海岸带利用与近岸城市空间的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青岛作为滨海城市在其近岸城市发展、空间形态演变和现状布局中展现出了独特性,城市发展与海岸带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海岸带利用方式的变更契合了青岛城市发展和功能调整的过程,海岸带的高经济性影响着近岸城市空间的土地利用、空间组织和城市布局。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测度等在城市形态学上的应用日渐完善,本文基于GIS平台以青岛市为研究区域,构建近岸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外部形态、内部形态的分析方法和相关指标,并建立数据库。以青岛海岸带功能演变和城市发展历程为脉络,首先对近岸土地利用结构、向海性特征、开发强度等特征及距海远近差异进行分析,总结青岛海岸带利用与近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其次对城市青岛城市空间扩展的功能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的进行分析,揭示青岛城市空间扩展的过程、模式及海岸带功能演变的作用。最后选取青岛市主城区,分析不同功能海岸带空间分布与近岸城市布局的关系,总结青岛主城区主要功能用地的现状分布特征和近岸区域的空间形态。对于海岸带利用近岸城市形态特征的研究形成了近岸土地利用格局、城市外部形态、城市内部形态三个层面的研究框架。
尹新[4](2019)在《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为例,围绕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问题——城市协调发展和功能发展问题展开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也贯穿了全运会比赛场馆项目建设和后续使用中的运营及节能特征研究,最后提出了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论文由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策略研究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回顾了可持续建筑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意义。从时间维度阐述了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而总结了现阶段比赛场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实证研究从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将具体研究对象锁定于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宏观层面对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进行研究,阐述了其布局和总体空间布局分类特征及演进历程。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及建设对带动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观层面探求驱动场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因,探索实现场馆可持续发展背后的设计方法与利用模式。建筑单体层面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及后续使用情况作为案例研究,对其从功能发展、运营、节能三个方面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功能发展是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场馆管理者的访谈,呈现了场馆综合功能实现的基本状况,对其在功能复合化、赛事功能的转换、观演功能的强化、全民健身功能的强化、与城市功能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策略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从体育场馆前期策划、设计阶段以及赛后指引三个方面提出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反思场馆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在设计阶段阐述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功能发展、节能和运营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赛后指引主要从实施角度提出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模型体系,以期对体育场馆决策、建设、设计及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侯叶[5](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徐艳芳[6](2017)在《基于地域特色的青岛市滨海道路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约是32000 km,其中大陆海岸线长度约是18000km,岛屿海岸线长度约是14000km。曲折的海岸线孕育了众多滨海城市,与滨海城市设计相关且伴随而来的就是滨海道路的设计。滨海道路的设计与城市普通道路的设计有着相似但又有其特殊的一面,不仅作为对外展示的窗口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同时也是改善滨海城市整体环境景观品质的重要渠道。但如今的滨海道路,一味地追求美化功能而忽略了城市地域特色的需要,设计过程中出现很多雷同的、空洞的道路景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其情感的需要。地域性的消失,使我们城市和建筑空间环境失去其灵魂,没有归属感。因此,滨海道路的地域特色设计势在必行。本文选取青岛市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青岛作为东部着名的沿海城市,本身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吸引大量的旅游参观者,当代青岛人和来青岛的旅游者都对青岛这座滨海城市有着更高的期待,对滨海道路有更高的追求。另一方面青岛正在开展“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战略,滨海道路景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是通过青岛市滨海道路景观地域特色设计研究,寻求一种适合滨海道路景观开发的设计方法。本文主要分成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是一二章节,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技术路线,对滨海道路定义、类型、属性进行阐述,从影响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经济三个层面的构成要素入手,提出基于地域特色的滨海道路的景观设计原则和对策。实践部分是三四五章节,第三章研究青岛的地域特色景观和青岛市东岸城区滨海道路设计现状前期调研;第四章从具体实例青岛市崂山路的构成要素来分析其地域特色景观设计现状,系统的总结崂山路景观地域特色建设的景观手段,提出其道路景观地域特色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为以后青岛和其他城市进行滨海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鞠颖[7](2016)在《青岛世园生态新区发展策略及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计划)研究,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探索;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013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提出建设100个绿色生态城区的目标,指明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近几年来,国内很多城市相继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如何规划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2009年,青岛获得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办权。为充分发挥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带动作用和外部效应,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投入在园内、效益在园外”和“立足眼前建世园、着眼长远建新区”的总体要求,世园生态新区应运而生。然而,2014年11月世界园艺博览会展会结束后,世园新区发展并没有像预想的一样,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而是出现了发展放缓的趋势。论文基于探究放缓态势的原因,探讨青岛世园生态新区未来发展策略和具体规划,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现状评价-理论解析-规划应对”的研究脉络,梳理了青岛城建背景下,青岛世园生态新区从决策谋划到规划建设再到目前现状的全过程,分析了现状与规划设想存在偏差的原因,反映出定位不准、策略缺失、空间结构不明确、规划实施研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习生态城市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有益经验,结合世园生态新区的现状基础、地缘特征、发展环境等,从生态保护、空间规划、土地利用、产业选择、交通发展、技术应用、政策保障多个角度探讨新区未来发展策略。最后,落实发展策略,提出了构建“两片、五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打造多功能的山地休闲空间、倡导功能混合的用地布局、打造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布局生态互补的绿色产业、建设聚集人气的重点项目、推广适宜新区的低碳技术等具体规划,并编制了生态指标体系,具体指导世园生态新区规划建设。
林荣亮[8](2016)在《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梳理了青岛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青岛山水风貌及地域文化特色。从“生态、风貌、文化”三方面,总结了青岛市及国内外重要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与山水风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出早在1897年城市建设之初,青岛在生态环境与风景园林建设方面,就以胶州湾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目标,突出以“陆海统筹”为规划原则;城市风貌保护和开发方面,注重“见山见海”;风景园林地域文化融合方面注重“民族特色”及“中西合璧”的总体发展特点。本研究结合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框架、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跨学科调查研究,探索提出了《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并定量的分析了 1863-2015年之间,5个重要历史时期,陆域生态环境对海湾生态的支持度;结果为(1863年74分、1935年 69.7 分、1966 年 56.8 分、1992 年 36.8 分、2015 年 35.1 分),梳理并定量分析出,陆海之间生态方面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总结出:当前城市陆域生态环境建设对海湾生态产生破坏影响的总趋势仍未改变,生态环境陆海统筹建设亟待加强。基于GIS视觉敏感度定量分析,评价了青岛山水风貌可视敏感度。以市民调查问卷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定量的评价分析了当前青岛风景园林环境的文化融合程度为67.88分,融合水平较低。调查得到当地市民对各中西方文化及地域文化要素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发现,市民普遍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风景园林在当前的传承和发扬”。基于海洋地质学原理,海洋生态学原理,结合GIS技术,提出了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为潮控半封闭海湾型城市陆海交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了定量化的分析思路、理论支撑和具体规划设计应用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着重以胶州湾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分析。基于景观视廊保护原理,结合GIS可视分析和Grasshoper技术,提出了城市山水可视化提升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定量分析方法”,相关技术方法,有助于在“城市设计”层面,实现对城市建筑高度的空间管制优化;利于实现“见山、见水”的风貌保护目标。本文以青岛八个景点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和分析。最后,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胶州湾生态弹性力为依据,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面,提出了以陆域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改善,进而带动海湾生态环境优化的一系列规划优化策略。并从风景园林规划角度及传统文化融合维度,对山水可视优化“城市设计”,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规划策略及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方法,为青岛市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城市风貌保护、中心城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方法、研究依据和思路。相关方法策略,可为国内外同类型“半封闭潮控海湾城市”的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建设,提供研究借鉴。
吴晓雷[9](2016)在《青岛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布局规划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向地下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保持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是有效解决城市土地资源供应紧张、交通压力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文化衰退及文脉断裂等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国城市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上拓展生存空间,增加城市容量,对城市进行立体化开发成为了新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岛市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在国家经济空间布局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青岛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类城市问题也随之相应产生,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土地价格上涨、房地产价格飙升、各商业中心交通阻塞严重、经营城市的粗放化,造成城市空间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功能的提升转换难度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针对地下空间系统中的地下公共服务空间系统开展规划研究,探索一条适合青岛市的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发展道路。本研究所指的“地下公共服务空间”主要是指地下公共空间系统中与人们活动最密切、最为常见的地下商业服务设施(包括地下商场、商业街、地下综合体等),对于其他类型的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地下文化娱乐空间、地下业务空间等)作指导性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研究范围及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线;第二章分析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况、国内外先进城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及经验总结;第三章主要介绍青岛市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概况;第四章参考《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青岛市市区商业网点专业规划(I2008-2020年)》、《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将其作为本文论述的参考依据;第五章主要研究青岛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的宏观、局部发展战略及发展目标;第六章采用分区域、分类型的方法研究地下公共服务空间的布局空间模式,并提出青岛市分区域地下公共服务空间的布局构想;第七章总结全文的主要成果,并对青岛市地下空间发展提出开发建议和实施保障建议。
刘海洲[10](2016)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城镇设计研究 ——以青岛市张家楼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发展中所面临的城镇特色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缺乏地域文化内涵的研究和对城镇特色的认知,缺乏准确的定位与规划,使得小城镇原有的特色逐渐丧失。一方面小城镇的建设模式单一、雷同,另一方面小城镇在尺度与形式上刻意模仿大城市,因此出现了“千镇一面”的现象,导致了小城镇的“特色危机”。“特色”是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小城镇应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小城镇发展的总体原则,就是要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城镇设计应达到城镇群体协调发展、城镇产业特色鲜明、城镇环境生态优化、居民生活质量优良的目标。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文章从小城镇的自身环境入手,分析与提炼小城镇的特色要素,并将这些要素纳入到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中,形成特色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方法。文章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提出论文要阐述的问题,进了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最后从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框架等方面介绍了论文的研究体系。第2章介绍了小城镇设计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国传统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思想、西方近现代小城镇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和当前小城镇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第3章分析了小城镇的特色构成,并以青岛地区小城镇为例,从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要素。第4章提出了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并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面阐述了注重特色的小城镇设计方法。第5章以青岛市张家楼镇特色小城镇建设为例,将注重“特色”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运用到具体案例中。结语部分是对论文全部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二、青岛市规划局组织对青岛市滨海公路沿线城市组团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国际招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市规划局组织对青岛市滨海公路沿线城市组团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国际招标(论文提纲范文)
(2)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城市滨海景观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
1.3.1 城市滨海景观的发展历程 |
1.3.2 城市滨海景观的研究进展 |
1.3.3 城市滨海景观发展理论 |
1.4 海洋主题公园概论 |
1.4.1 相关概念 |
1.4.2 城市滨海景观的特征 |
1.4.3 城市滨海景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实地调查研究法 |
1.6.3 对比分析研究法 |
1.6.4 实践验证研究法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滨海景观实地调研及案例研究分析 |
2.1 山东省内沿海地区滨海景观实地调研分析 |
2.1.1 青岛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1.2 烟台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1.3 威海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1.4 日照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2 国外案例分析 |
2.2.1 曼哈顿BIG U防护性景观规划 |
2.2.2 罗安达湾滨海景观 |
2.3 总结 |
2.3.1 岸线的分类及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 |
2.3.2 滨海景观设计要素运用 |
2.3.3 滨海景观规划设计手法 |
第3章 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3.1 基址概况 |
3.1.1 基址区位 |
3.1.2 基址立地条件及资源状况 |
3.1.3 基址气候条件概况 |
3.1.4 基址水文条件概况 |
3.1.5 基址交通分析 |
3.1.6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规划设计定位与原则 |
3.2.1 规划设计定位 |
3.2.2 规划设计原则 |
3.2.3 规划设计方案 |
3.3 总体布局与分区规划 |
3.3.1 总体布局 |
3.3.2 功能分区 |
3.3.3 道路交通 |
3.3.4 竖向设计 |
3.3.5 主要景点设计 |
3.3.6 种植规划设计 |
3.4 专项设计 |
3.4.1 景观建筑小品设计 |
3.4.2 服务设施设计 |
3.4.3 标识系统 |
3.4.4 夜景灯光设计 |
3.4.5 铺装设计 |
3.4.6 智慧景区建设 |
3.4.7 经济技术指标 |
第4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青岛海岸带利用与近岸城市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蓝色经济崛起与沿海化进程 |
1.1.2 海陆分割模式的滞后与海陆统筹理念的明确 |
1.1.3 青岛海岸带现状空间利用对于城市近岸的冲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岸带综合管理与功能区划 |
1.2.2 海岸带利用与城市形态关系研究理论 |
1.2.3 海岸带土地利用与城市形态的GIS测度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 |
1.4.1 基本概念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
2.1 分析方法与指标 |
2.1.1 城市近岸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分析 |
2.1.2 城市外部形态空间扩展分析 |
2.1.3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2.2 资料与数据来源 |
2.2.1 历史影像与遥感影像资料收集 |
2.2.2 行政区划矢量数据获取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遥感影像解译 |
2.3.2 海岸线解译及提取 |
2.3.3 主城区城市用地矢量数据 |
2.4 数据库建立 |
第3章 海岸带功能演变及近岸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 |
3.1 青岛海岸带利用方式演变 |
3.1.1 胶州湾及邻近海岸线变迁 |
3.1.2 海岸带利用演变时空特征 |
3.1.3 海岸带主导功能阶段演变 |
3.2 近岸土地利用结构及向海性特征演化 |
3.2.1 近岸土地利用整体结构演化 |
3.2.2 近岸土地利用向海性特征变化 |
3.3 近岸土地利用带形识别与距海远近特征变化 |
3.3.1 近岸土地利用结构距海远近特征变化 |
3.3.2 近岸土地利用集约度距海远近特征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岸带利用与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研究 |
4.1 基于海岸带利用的青岛城市发展阶段历程 |
4.1.1 青岛建置之初:以港兴城 |
4.1.2 改革开放前后:沿岸线先北后东延伸 |
4.1.3 进入新世纪:拥湾发展 |
4.2 青岛城市外部形态扩展的功能特征 |
4.2.1 港口工业功能的诞生 |
4.2.2 城市生活功能的完善 |
4.2.3 旅游服务功能的壮大 |
4.3 青岛城市外部形态扩展的空间特征 |
4.3.1 沿工业港口岸带发展的带形城市 |
4.3.2 沿城市生活岸带向东延伸的城市中心 |
4.3.3 风景旅游岸带促进城市空间跨越式扩展 |
4.4 青岛城市外部形态扩展的时间特征 |
4.4.1 缓慢成长的港口城市 |
4.4.2 平稳发展的宜居城市 |
4.4.3 加速扩展的旅游城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岸带利用与主城区内部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
5.1 青岛主城区用地发展阶段历程 |
5.1.1 初建于岸线夹角处的城市 |
5.1.2 跨越地形门槛沿岸线扩展 |
5.1.3 受崂山阻碍的半岛城区 |
5.2 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与带层识别 |
5.2.1 主城区用地空间结构 |
5.2.2 海岸带用地空间结构 |
5.2.3 海岸带近岸区域功能用地带层识别 |
5.3 主要功能用地的分布特征 |
5.3.1 以大港为原点向纵深带形分布的工业用地 |
5.3.2 点状集聚组团发展的公共设施用地 |
5.3.3 南北差异分布的居住用地 |
5.4 海岸带近岸区域的空间形态 |
5.4.1 主城区西岸:功能外移、路网差异化、滨海视廊隔离 |
5.4.2 老城区:功能多元、自由式路网、滨海活力降低 |
5.4.3 新城区:功能集约、网格式路网、割裂的公共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4)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回顾 |
2.1.1 旧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
2.1.2 新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
2.2 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 |
2.2.1 注重群众健身需求 |
2.2.2 注重合理的功能定位 |
2.2.3 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 |
2.2.4 注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
2.3 当前我国全运会场馆使用问题 |
2.3.1 建设投入高,收益低 |
2.3.2 “建与养”矛盾突出 |
2.3.3 忽视大众需求 |
2.3.4 赛后维护长期亏损 |
2.3.5 附属空间利用不充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的可持续探求 |
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总体情况概述 |
3.1.1 经济与财政状况 |
3.1.2 食宿与接待能力 |
3.1.3 气候适宜 |
3.1.4 赛制与场馆设置 |
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特征 |
3.2.1 全省“分散化”布局 |
3.2.2 注重分层次统筹配置 |
3.2.3 注重服务半径的选址规划 |
3.2.4 注重“利导改造”的理性调控 |
3.2.5 “以商养体”较为普遍 |
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协调发展 |
3.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作为大众体育体系中的节点 |
3.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空间相互契合 |
3.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环境共鸣设计 |
3.4 可持续探求的具体化——确定重点研究对象 |
3.4.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 |
3.4.2 分类依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分析与城市发展研究 |
4.1 布局特征 |
4.1.1 布局依据 |
4.1.2 场馆分类 |
4.1.3 宏观布局特征 |
4.2 布局选址结合城市空间发展 |
4.2.1 与城市休闲公园结合 |
4.2.2 与文化中心结合 |
4.2.3 与学校结合 |
4.2.4 与商业结合 |
4.2.5 与办公结合 |
4.3 总体空间布局模式分类及特征 |
4.3.1 单一式布局 |
4.3.2 集中式布局 |
4.3.3 自由分散式布局 |
4.4 总体空间布局演进契合城市发展 |
4.4.1 山东省体育中心 |
4.4.2 皇亭体育馆 |
4.4.3 历城体育中心 |
4.5 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的影响 |
4.5.1 全运会举办前济南体育设施发展及布局概况 |
4.5.2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现状特点 |
4.5.3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
4.5.4 布局层面制约济南市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利用方法探究 |
5.1 实现场馆可持续利用的设计方法研究 |
5.1.1 设计依据与原则 |
5.1.2 强调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
5.1.3 强调建筑形象的个性化创作 |
5.1.4 强调功能合理性与灵活性 |
5.1.5 强调理性的功能流线设计 |
5.1.6 强调采用最新节能技术 |
5.2 赛后可持续利用模式探究 |
5.2.1 与城市功能复合 |
5.2.2 修缮保护 |
5.2.3 适应性改造 |
5.2.4 临时设施的运用 |
5.2.5 综合开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特征研究 |
6.1 研究背景及视角 |
6.1.1 发展背景 |
6.1.2 场馆功能发展的研究视角 |
6.1.3 场馆运营的研究视角 |
6.1.4 场馆节能的研究视角 |
6.2 省属体育场馆——山东省体育中心 |
6.2.1 场馆概况 |
6.2.2 赛时设计特征 |
6.2.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
6.2.4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
6.2.5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
6.2.6 小结 |
6.3 市属体育场馆——济南奥体中心 |
6.3.1 城市发展与奥体中心的互动作用 |
6.3.2 场馆概括 |
6.3.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
6.3.4 现状功能构成 |
6.3.5 建筑空间多功能使用 |
6.3.6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
6.3.7 小结 |
6.4 区属体育场馆——历城体育中心 |
6.4.1 场馆概括 |
6.4.2 赛时设计 |
6.4.3 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现状 |
6.4.4 可持续利用策略 |
6.4.5 小结 |
6.5 高校体育场馆——山东交通学院体育馆 |
6.5.1 场馆概况 |
6.5.2 赛时设计 |
6.5.3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
6.5.4 小结 |
6.6 专项体育馆——山东省射击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 |
6.6.1 场馆概况 |
6.6.2 自行车场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
6.6.3 射击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
6.6.4 小结 |
6.7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情况一览表(表6-33) |
6.8 可持续发展特征总结 |
6.8.1 演变特征 |
6.8.2 可持续利用特征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后全运时期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策略 |
7.1 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与反思 |
7.1.1 对体育场馆建设启动新区开发的反思 |
7.1.2 对选定中标规划方案论证不充分的反思 |
7.2 设计阶段与场馆可持续发展 |
7.2.1 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2 基于功能发展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3 基于节能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4 基于运营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3 赛后可持续指引研究 |
7.3.1 建立评价模型 |
7.3.2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3.3 综合得分分析 |
7.3.4 模型实例——济南市奥体中心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济南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 B—济南高校全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 C—专家问卷 |
附录 D—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基本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地域特色的青岛市滨海道路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今滨海道路存在的问题 |
1.1.2 对地域性与全球化的思索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研究现状 |
1.2.5 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景观 |
2.1.2 滨海道路景观 |
2.1.3 地域 |
2.1.4 地域特色 |
2.2 相关理论 |
2.2.1 批判的地域主义 |
2.2.2 设计原型理论 |
2.3 滨海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 |
2.3.1 物质性构成要素 |
2.3.2 人的活动要素 |
2.4 滨海道路类型 |
2.4.1 滨海交通性道路 |
2.4.2 滨海步行道路 |
2.4.3 滨海生活性道路 |
2.4.4 滨海商业道路 |
2.5 地域特色景观的构成要素 |
2.5.1 地域自然环境层面—形成地域特色景观的基础 |
2.5.2 人文环境层面—形成地域特色景观的内在灵魂 |
2.5.3 经济环境层面—形成地域特色景观的经济基础 |
2.6 基于地域特色的滨海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
2.6.1 因地制宜原则 |
2.6.2 艺术与文化设计原则 |
2.6.3 地域特色保护原则 |
2.6.4 可持续发展生态原则 |
2.7 基于地域特色的滨海道路景观设计对策 |
2.7.1 生态回归,利用自然特征塑造滨海道路 |
2.7.2 历史人文回归,传承与延续地域文化内涵 |
2.7.3 情感回归,产生归属感和情感共鸣 |
2.8 本章小结 |
3 青岛市地域特色景观调研分析 |
3.1 青岛市行政划分 |
3.2 青岛市自然环境分析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候条件 |
3.3 青岛市人文环境分析 |
3.3.1 历史沿革 |
3.3.2 海洋文化 |
3.3.3 奥运文化和帆船文化 |
3.3.4 建造技术 |
3.3.5 历史文化传统 |
3.3.6 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 |
3.4 青岛市东岸城区滨海道路调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青岛市崂山路景观地域特色设计分析 |
4.1 崂山路项目概况 |
4.2 崂山路自然环境分析 |
4.3 崂山路人文环境分析 |
4.3.1 崂山路百年历史 |
4.3.2 宗教文化资源 |
4.3.3 民俗文化与风土人情 |
4.3.4 建筑类型 |
4.4 崂山路景观地域特色设计分析 |
4.4.1 自然景观———山地与海洋的互动 |
4.4.2 人文景观———多种文化的互动 |
4.5 青岛市崂山路滨海道路景观与地域特色结合存在的问题 |
4.5.1 地域文化的表达不足 |
4.5.2 缺少地域特色细节表达 |
4.5.3 城乡建筑缺乏整合 |
4.6 本章小结 |
5 青岛市崂山路景观地域特色设计改造策略 |
5.1 典型地域文化思想提取 |
5.1.1 道教文化的传承 |
5.1.2 海洋文化的呈现 |
5.2 地域特色景观物化 |
5.2.1 挡土墙艺术化处理 |
5.2.2 沿线景观设施的地域特色表达 |
5.2.3 铺地设计的地域特色表达 |
5.2.4 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特色呈现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青岛世园生态新区发展策略及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地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论文创新点 |
1.3 研究过程 |
1.3.1 发现问题 |
1.3.2 分析问题 |
1.3.3 现状评价 |
1.3.4 理论解析 |
1.3.5 规划应对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世园生态新区发展历程及问题分析 |
2.1 青岛城建背景 |
2.1.1 青岛概况 |
2.1.2 城建发展特征 |
2.2 世园生态新区发展历程 |
2.2.1 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决策谋划 |
2.2.2 世园生态新区的决策谋划 |
2.3 世园生态新区现状定位 |
2.3.1 新区规划编制历程 |
2.3.2 新区规划定位 |
2.3.3 建设时序 |
2.4 世园生态新区发展现状 |
2.4.1 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现状 |
2.4.2 世园生态新区现状 |
2.5 世园生态新区问题分析 |
2.5.1 世界园艺博览园景区 |
2.5.2 世园生态新区 |
2.6 小结 |
第3章 世园生态新区规划定位 |
3.1 现状基础 |
3.1.1 东岸城区的中心腹地 |
3.1.2 日趋便捷的交通系统 |
3.1.3 不断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 |
3.1.4 亟需调整的产业结构 |
3.1.5 竞争激烈的周边环境 |
3.2 地缘特征 |
3.2.1 地貌复杂多样 |
3.2.2 自然禀赋优越 |
3.2.3 生态基底敏感 |
3.2.4 人文资源丰富 |
3.2.5 用地布局混乱 |
3.3 发展环境 |
3.3.1 机遇 |
3.3.2 挑战 |
3.4 相关规划定位 |
3.5 新区规划定位 |
3.6 小结 |
第4章 世园生态新区发展策略 |
4.1 生态城市研究 |
4.1.1 思想起源 |
4.1.2 生态城市内涵 |
4.1.3 理论研究 |
4.1.4 实践研究 |
4.2 发展策略 |
4.2.1 策略一:保护生态,适度发展的生态安全策略 |
4.2.2 策略二:开合有度,集中紧凑的的空间规划策略 |
4.2.3 策略三:功能混合、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策略 |
4.2.4 策略四:绿色低碳,错位互补的产业选择策略 |
4.2.5 策略五:公交导向,慢行彰显的公共交通策略 |
4.2.6 策略六:清洁集约,循环利用的低碳技术策略 |
4.2.7 策略七:公众参与,共建共享的政策保障策略 |
4.3 小结 |
第5章 世园生态新区规划研究 |
5.1 构建“两片、五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 |
5.1.1 生态视角下的三区划定 |
5.1.2 生态视角下的四线划定 |
5.1.3 生态格局构建 |
5.2 打造多功能的山地休闲空间 |
5.2.1 “一核、一环、四区”的空间结构 |
5.2.2 各具特色的空间定位 |
5.2.3 多层次的景观视廊 |
5.3 倡导功能混合的用地布局 |
5.3.1 预测人口规模 |
5.3.2 统筹远期用地 |
5.3.3 优化用地布局 |
5.3.4 土地利用规划 |
5.4 打造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 |
5.4.1 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交通理念 |
5.4.2 复合立体的交通网络 |
5.4.3 多样的城市绿道 |
5.5 布局生态互补的绿色产业 |
5.5.1 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
5.5.2 系统的生态产业体系 |
5.5.3 职住平衡的产业空间布局 |
5.6 建设聚集人气的重点项目 |
5.6.1 原生态户外运动体验森林公园 |
5.6.2 环山廊道 |
5.7 生态技术应用 |
5.8 生态指标体系 |
5.9 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成果 |
6.2 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1.1.2. 滨海城市“生态破坏”、“千城一面”的发展困局 |
1.1.3. “绿水青山”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
1.2. 研究意义 |
1.2.1. 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 |
1.2.2. 风景园林设计的定量研究尝试 |
1.2.3. 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经验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空间范围 |
1.4.3. 研究时间范围 |
1.5. 研究现状(国内外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经验启示) |
1.5.1. 国内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2. 国外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3. 中西对比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创新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2. 青岛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沿革 |
2.1. 山水风貌、地域文化概述 |
2.1.1. 山 |
2.1.2. 海 |
2.1.3. 水 |
2.1.4. 城 |
2.2. 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演变 |
2.2.1. 概述 |
2.2.2. 生态环境及风貌演变历程 |
2.2.3. 小结 |
2.3. 城市风貌及风景园林历史演变 |
2.3.1. 清朝时期(1891-1897) |
2.3.2. 德国占领期(1897-1914) |
2.3.3. 日本占领期(1914-1922、1937-1945) |
2.3.4. 民国时期(1922-1929,1929-1937) |
2.4.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 |
2.4.1. 绿地总量不足 |
2.4.2. 绿地布局不均 |
2.4.3. 绿地建设质量偏低 |
2.4.4. 生态空间结构不合理 |
2.4.5. 城市风貌混乱、山海难见 |
2.4.6. 千城一面 |
2.4.7. 城市绿地建设重硬轻软 |
2.4.8. 城市开发夺山占水 |
2.4.9. 建设理念有待提高 |
2.4.10. 园林行业投入与重视不足 |
3. 青岛山海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评价 |
3.1. 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 |
3.1.1. 摘要与背景 |
3.1.2. 评价方法综述 |
3.1.3. 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与总结 |
3.2. 青岛市中心城区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评价 |
3.2.1. 观景点及观景线路选择 |
3.2.2. 观景点现状问题分析 |
3.2.3. 山水视觉敏感度分析 |
3.2.4. 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 |
3.3. 青岛风景园林文化要素感知融合度评价 |
3.3.1. 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
3.3.2. 状态打分与权重确定 |
3.3.3. 评价结果与结论 |
4.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理论与技术 |
4.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 |
4.1.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1.2. 软件技术应用 |
4.1.3. 方法步骤 |
4.2. 基于山水可视化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方法 |
4.2.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2.2. 软件技术应用 |
4.2.3. 方法步骤 |
5.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优化的理论与技术应用 |
5.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性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分析 |
5.1.1. 海岸线现状分析 |
5.1.2. 改造岸线划定 |
5.1.3. 改造后纳潮量计算 |
5.1.4. 改造后冲於环境、水交换能力演变分析 |
5.1.5. 改造后海湾生态环境演变分析 |
5.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八景视廊建筑限高分析 |
5.2.1. 信号山 |
5.2.2. 小鱼山 |
5.2.3. 薛家岛(窟窿山) |
5.2.4. 奥帆中心 |
5.2.5. 北岭 |
5.2.6. 李村河围子岭 |
5.2.7. 浮山 |
5.2.8. 小青岛 |
5.3. 小结 |
6.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优化策略 |
6.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生态优化策略 |
6.1.1. 区域规划层面 |
6.1.2. 总体规划层面 |
6.1.3. 专项规划层面 |
6.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设计优化策略 |
6.2.1. 山水可视优化的高层建筑空间布局 |
6.2.2. 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风貌区划 |
6.3. 山水意境融合的城市风貌优化策略 |
6.3.1. “立意问名”的意境区划 |
6.3.2. “取境山海”的意境理法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青岛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城市发展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
1.2.1 地下空间系统组成 |
1.2.2 本专题研究对象界定 |
1.2.3 本专题研究范围及研究深度界定 |
1.3 研究目的 |
1.4 指导思想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发展经验研究 |
2.1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况 |
2.1.1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综述 |
2.1.2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综述 |
2.2 国外先进城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
2.2.1 日本——以大阪为例(系统建设的代表) |
2.2.2 加拿大——以蒙特利尔为例(中心区建设的代表) |
2.2.3 法国——以巴黎拉德芳斯新城为例(新城建设的代表) |
2.2.4 芬兰——芬兰赫尔辛基为例(地下文体娱乐建设的代表) |
2.3 国内先进城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的开发利用研究 |
2.3.1 北京 |
2.3.2 上海 |
2.3.3 香港 |
2.4 经验总结 |
2.4.1 适宜地下化发展的公共服务功能 |
2.4.2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建设发展阶段 |
2.4.3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布局结构研究 |
2.4.4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建设类型研究 |
2.4.5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建设规模研究 |
2.4.6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建设趋势研究 |
第3章 青岛市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概况 |
3.1 发展历程 |
3.1.1 地面公共设施发展历程 |
3.1.2 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历程 |
3.2 现状建设状况分析 |
3.2.1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现状统计分析 |
3.2.2 现状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分布 |
3.2.3 现状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开发深度 |
3.2.4 现状地下公共服务空间使用功能 |
3.2.5 现状地下公共服务空间类型 |
3.3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发展成就与现实问题 |
3.3.1 发展成就 |
3.3.2 现实问题 |
3.4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发展机遇与挑战 |
3.4.1 抓住机遇 |
3.4.2 应对挑战 |
第4章 青岛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
4.1 宏观发展策略 |
4.1.1 建设地下青岛 |
4.1.2 注重平战结合 |
4.1.3 选择可持续的模式,有节制的开发地下空间资源 |
4.1.4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有重点的开发地下公共服务空间 |
4.1.5 以轨道交通建设为骨架,有条理的开发地下公共服务空间 |
4.1.6 与现状建设情况相适应,有步骤的开发地下公共服务空间 |
4.2 发展目标研究 |
4.2.1 近期目标(2020 年) |
4.2.2 远期目标(2030 年) |
4.2.3 远景目标 |
4.3 局部建设策略研究 |
4.3.1 上下协调、规模适宜 |
4.3.2 功能复合、综合开发 |
4.3.3 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多种开发模式 |
4.3.4 以人为本,安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
4.3.5 兼容转化、平战结合 |
第5章 青岛地下公共服务空间总体布局研究 |
5.1 布局原则 |
5.1.1 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地面的市级和区级公共中心相对应 |
5.1.2 与轨道交通建设相结合 |
5.1.3 与现状建设情况相适应 |
5.2 技术路线 |
5.3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重点区域判定 |
5.3.1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
5.3.2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
5.3.3 《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06—2020)》 |
5.3.4 其他判定要素 |
5.4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开发重点区域布局研究 |
5.4.1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开发轴线 |
5.4.2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市级重点区域 |
5.4.3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开发区级重点区域 |
5.5 分类型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布局方式研究 |
5.5.0 城市商业、商务区的地下空间 |
5.5.1 交通枢纽周边的地下空间 |
5.5.2 轨道交通节点周边地下空间 |
5.5.3 大型文体娱乐设施下的地下空间 |
5.5.4 城市广场下的地下空间 |
5.5.5 业务单位下(医疗、教育、办公等)地下空间 |
5.5.6 居住区下的地下空间 |
5.5.7 山体下的地下空间 |
5.6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布局 |
5.7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项目开发建设要求研究 |
5.8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模增量预测 |
5.9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竖向规划研究 |
5.9.1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竖向布局引导 |
5.9.2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净高控制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青岛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开发建议 |
6.2.1 各功能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建设建议 |
6.2.2 新旧城区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开发措施 |
6.2.3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生态化开发建议 |
6.3 实施保障建议 |
6.3.1 管理保障 |
6.3.2 资金筹措 |
6.3.3 分期实施措施 |
6.3.4 宣传教育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城镇设计研究 ——以青岛市张家楼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小城镇特色的消失 |
1.1.2 新型城镇化的系统要求 |
1.1.3 青岛特色小城镇的实践探索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新型城镇化 |
1.2.2 小城镇 |
1.2.3 小城镇的特色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小城镇相关规划设计思想和理论 |
2.1 中国传统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思想 |
2.1.1 自然生态的思想 |
2.1.2 风水学说思想 |
2.1.3 因地制宜的思想 |
2.2 西方近现代小城镇规划设计思想及理论 |
2.2.1 田园城市理论 |
2.2.2 卫星城理论 |
2.2.3 新城理论 |
2.2.4 新都市主义理论 |
2.3 当代小城镇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
2.3.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理论 |
2.3.3 山水城市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城镇特色要素提炼与表达 |
3.1 小城镇特色构成要素 |
3.1.1 自然环境 |
3.1.2 人工环境 |
3.1.3 人文环境 |
3.2 小城镇特色要素的提炼——以青岛小城镇为例 |
3.2.1 自然环境之特色要素提炼 |
3.2.2 人工环境之特色要素提炼 |
3.2.3 人文环境之特色要素提炼 |
3.3 小城镇特色的空间体现 |
3.3.1 点状空间——节点、标志物 |
3.3.2 线状空间——道路、边界 |
3.3.3 面状空间——区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注重“特色”的小城镇设计研究 |
4.1 特色小城镇的设计目标、原则、评价 |
4.1.1 特色小城镇的设计的目标 |
4.1.2 特色小城镇的设计的原则 |
4.1.3 特色小城镇的设计的评价 |
4.2 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步骤 |
4.2.1 宏观层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区域规划阶段) |
4.2.2 中观层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总体规划阶段) |
4.2.3 微观层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详细规划阶段) |
4.3 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重点 |
4.3.1 小城镇风貌形象的塑造 |
4.3.2 小城镇公共中心的重构 |
4.3.3 小城镇老镇街更新设计 |
4.3.4 小城镇出入口节点设计 |
4.3.5 小城镇公共环境设施配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青岛市张家楼镇特色小城镇建设 |
5.1 青岛市张家楼镇概况 |
5.1.1 地理区位与自然条件 |
5.1.2 旅游资源与特色产业 |
5.1.3 小城镇特色元素的提炼 |
5.2 张家楼镇特色定位与发展目标 |
5.2.1 规划设计理念 |
5.2.2 总体发展定位 |
5.2.3 总体发展目标 |
5.3 张家楼镇特色小城镇总体设计 |
5.3.1 特色小城镇的设计对策 |
5.3.2 镇域空间形态演变 |
5.3.3 镇域规划结构 |
5.3.4 镇域功能分区 |
5.3.5 用地布局及综合交通体系 |
5.3.6 景观风貌规划及居民点体系 |
5.4 张家楼镇特色小城镇近期重点设计 |
5.4.1 重要城市节点——G204沿线景观节点 |
5.4.2 主要商业街区——镇驻地街道环境与建筑立面改造 |
5.4.3 特色产业园区——蓝莓市场、艺术博览城 |
5.4.4 河流绿地景观——三条景观河道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四、青岛市规划局组织对青岛市滨海公路沿线城市组团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国际招标(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约束下青岛市崂山区乡村发展策略研究[D]. 张子榃.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张守豪.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3]青岛海岸带利用与近岸城市形态特征研究[D]. 高涛.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4]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尹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基于地域特色的青岛市滨海道路景观设计研究[D]. 徐艳芳.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4)
- [7]青岛世园生态新区发展策略及规划研究[D]. 鞠颖.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6)
- [8]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D]. 林荣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9]青岛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布局规划研究[D]. 吴晓雷.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6)
- [1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城镇设计研究 ——以青岛市张家楼镇为例[D]. 刘海洲.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2)
标签:青岛国家中心城市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