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雏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文献综述)
杜梓甄[1](2021)在《基于几何形态学对跃度蝗属及其形态近似属种的快速鉴定(直翅目:蝗总科)》文中研究说明跃度蝗属Podismopsis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目前,全世界已知跃度蝗属蝗虫45种(亚种),在我国已知22种(亚种),主要生活在林缘地带。由于其可利用前翅与后足股节摩擦发声,对生存环境要求较为严苛,再加之其属内部分种为特有种。因此,开展跃度蝗属的研究对物种起源、鸣声分化及生物地理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跃度蝗不仅存在属内种间形态极为相似的情况,其与生存在相似环境中的其他类群,更是存在趋同进化现象。此外,在对跃度蝗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中发现,大量的跃度蝗种类的定名都仅依靠单一性别的个体,且很多已知种类的原始记述不详,缺乏准确清晰的鉴定特征图或照片,从而导致国内外研究者对跃度蝗属分类地位的划分存在较大差异,进而阻碍了国际间的进一步交流。因此,寻找到一种能够对跃度蝗及其形态近似属种进行准确、快速鉴定的手段迫在眉睫。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选取了在蝗虫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且较易获得的两个鉴别特征——前翅和音齿列,采用几何形态学方法对跃度蝗属及其形态近似的属种,共计6属18种蝗虫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最适宜的几何形态鉴定特征——前翅,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蝗虫的快速鉴定体系并对体系进行验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前翅形态特征的几何形态学研究(1)属级分类阶元的几何形态学研究。对跃度蝗属及与其形态近似属共计6个属的研究表明:在前翅的形态变化方面,前翅的形态有向短、宽变化的趋势。由于本部分实验所涉及的6个属均为短翅类群,由此可初步推断蝗虫的前翅正在向无翅方向进化;与主成分分析相比,典型变量分析更能将跃度蝗属及其形态近似属完全区分开。(2)种级分类阶元的几何学形态研究。对跃度蝗及其形态近似种共计18种蝗虫进行种间的几何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前翅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以及典型变量研究结果均与属间的研究结果相似;与主成分分析相比较,典型变量分析可以更好地区分18种蝗虫;聚类结果显示牡丹江跃度蝗和土门岭跃度蝗前翅的形态相似度极高。这与形态分类上的研究结果,即两种跃度蝗的区别主要在于前缘脉域宽度与亚前缘脉域的宽度的比值相一致。2.基于音齿列形态的几何形态学研究(1)属级分类阶元的几何形态学研究。对跃度蝗属及其形态近似属共计5个属的研究表明:与主成分分析相比,典型变量的分析结果更能将跃度蝗属及其近似属区分开。(2)种级分类阶元的几何形态学研究。对跃度蝗及其形态近似种共计12种蝗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相比较,典型变量分析能更好地将12种蝗虫区分开。3.基于几何形态学的最适特征的筛选鉴于前翅与音齿列的几何形态研究结果差别较大,同时为了排除因研究种类不同造成的研究结果的差异,本部分实验对与音齿列研究相对应的12种蝗虫的前翅做了主成成分分析、典型变量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将上述研究结果与基于音齿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相比音齿列,对跃度蝗属及其形态近似属种进行属间、种间的快速鉴定时,前翅的研究结果更为理想,更接近外部形态分类鉴定结果。分析原因:音齿在蝗虫摩擦发声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被磨损,从而使形态发生改变;此外,在制备音齿列扫描电镜样品过程中,若音齿表面清洗不干净,也会影响实验结果。4.初步构建蝗虫的快速鉴定体系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以前翅作为几何形态鉴定特征,初步构建了蝗虫的快速鉴定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检验。综上所述,在利用几何形态学对跃度蝗属及其形态近似属种进行快速鉴定时,前翅更适合作为形态鉴定特征,音齿列可以作为辅助的鉴定特征。本研究不仅弥补了跃度蝗属及其形态近似属快速鉴定方法的空缺,也为其他物种的快速鉴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姜兵[2](2019)在《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中国黑蝗亚科Melanoplinae5属5种,秃蝗亚科Podisminae 5属5种,黑背蝗亚科Eyprepocnemidinae 3属3种,共13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并结合NCBI中已经公布的相关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从而检验中国黑蝗亚科的单系性,确定各属种在亚科级(或族级)水平的正确归属。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斑腿峨眉蝗、斑腿佯越蝗、斑腿黑背蝗、云南棒腿蝗、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云南云秃蝗、北极黑蝗、草绿异色蝗、点背版纳蝗、峨眉小蹦蝗、四川拟裸蝗和山蹦蝗线粒体基因组的长度依次为15,870bp、15,696 bp、15,557 bp、16,235bp、15,641 bp、15,430 bp、16,334bp、16,019bp、15,621bp、15,466 bp、17,700bp、15,347bp和 15,413 bp;A+T的含量均在70%-80%之间,依次为75.9%,76%,73.1%,70.2%,72.4%,71.9%,76.0%,73.5%,74.8%,75.2%,74.6%,74.9%,76.0%,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基因的组成及基因顺序和目前已公布的蝗总科物种相同,均包括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个A+T富集区(位于rrnS和trnI之间)。13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分布特征、基因重叠区和间隔区的数目和长度、22个tRNA的二级结构以G-U错配为主要类型,这些特点与蝗亚目其他物种一致。2.在13种蝗虫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有5种蝗虫存在不标准的起始密码子,有11种蝗虫存在不标准的终止密码子:斑腿黑背蝗、点背版纳蝗和四川拟裸蝗ND2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GTG,斑腿黑背蝗、小方板蝗、点背版纳蝗和山蹦蝗COI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ACC,点背版纳蝗ND5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TTA;TAG作为不标准终止密码子在每个种中都多次出现,较为常见。斑腿峨眉蝗、斑腿佯越蝗、斑腿黑背蝗、云南棒腿蝗、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云南云秃蝗、北极黑蝗、点背版纳蝗、峨眉小蹦蝗、山蹦蝗ND1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云南棒腿蝗、异背蝗属一种ND3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峨眉小蹦蝗ND4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3.基于45个物种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2个rRNA基因,选取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斑翅草螽Conocephalus maculatus、中华树蟋Oecanthus sinensis、郑氏比蜢 Pielomastax zhengi、日本蚱Tetrix japonica、金澜沧蝗Mekongiella kingdoni作为外群,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中国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交叉分布聚为一支,无法分开,没有互为单系,而北极黑蝗没有落在这一支内,方板蝗属落入黑背蝗亚科的分支中,说明中国黑蝗亚科是一个多系群,绝大部分属种应隶属于秃蝗亚科。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分支与北极黑蝗构成姐妹群,方板蝗属应隶属于黑背蝗亚科,版纳蝗属、拟裸蝗属和异色蝗属的系统发生地位暂未得到解决。本文首次对黑蝗亚科、秃蝗亚科、黑背蝗亚科的共13个蝗虫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对其t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及绘图。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其系统分类情况进行探讨,为确定中国黑蝗亚科中的分类地位提供了分子依据。
董佳佳[3](2018)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雏蝗属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PCR诞生以来,DNA分子标记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物种识别、系统发育的重建等研究。线粒体基因被认为是高效的动物系统发育分析分子标记。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线粒体基因组数据的获取越来越容易。线粒体基因组除了被用来作为系统发育学的分子标记,在生物地理学中也被广泛运用,使用化石记录校正进化枝节点时间,来推测物种的起源及分化时间,再结合时间轴上的地质事件,进而可以推测物种的进化及扩散路线。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包括37个基因及一个控制区,各基因在不同类群的演化模式和速度不同,因此不同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分析需要谨慎的进行不同数据集及建树方法的比较及选择。雏蝗属是蝗总科中一个种类较多的属。全世界己知约有200多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在非洲有少数种,北美洲有1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郑哲民在2012年将黑翅亚属提出雏蝗属另立为单独的属后,国内雏蝗属分类系统同国外相同,即为三个亚属,分别为直隆亚属、曲隆亚属和短翅亚属。该属在中国北方分布广泛。虽然己经对该属在形态上和分子上(短片段分子标记)进行过系统发育学研究,但是对于其起源和演化过程仍没有定论。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到15种雏蝗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雏蝗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组成及种间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线粒体基因组不同数据集,运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来推测雏蝗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最后以蝗总科为研究框架,依据化石记录作为时间校正节点,推测雏蝗的分化时间。本研究通过对雏蝗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以期探索有效的分子标记应用于雏蝗属系统发育中,另外雏蝗属时间树的建立有助于物种形成、选择压力等生物学问题的探讨。本论文研究结论主要分为3部分:1.运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获得15种雏蝗线粒体基因组,结果显示,雏蝗属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排列顺序同其他蝗总科类群相同,基因组总长度在15,602-15,620bp范围内,主要组成有13个蛋白编码基因(PCGs)、2个rRNA基因(rrnL和rrnS)和22个tRNA基因,种间基因排列顺序没有发生变化;而基因间的重叠碱基长度在种间却有差异。在碱基偏斜性比较中,全线粒体基因组(whole mitogenome)、rRNA大小亚基(rrnL和rrnS),以及AT富集区(Dloop)中均显示A偏向性和C偏向性;数据集所有蛋白编码基因(PCGs)和tRNAs中均显示A偏向性和G偏向性。蛋白编码基因长度相对保守,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表明,密码子第三位点为C/G的密码子使用率明显没有第三位点为A/T的高。2.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运用不同的数据集进行的分析结果在亚科的研究上没有明显差异,虽然联合数据集(PCGs+rRNAs+tRNAs)被认为具有最全面的遗传信息,但是并不是适合于所有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因此在数据集的选择上需要具体对待。本研究结果显示,雏蝗属并不是单系群,在所有数据集中(除了rRNAs),直隆亚属始终聚为单独的一支,而曲隆亚属和短翅亚属的种类相互交错,主要分为3支:1.曲隆亚属的夏氏雏蝗和白纹雏蝗始终与短翅亚属的根河雏蝗聚为一支,2.曲隆亚属的黑背雏蝗和异色雏蝗始终与短翅亚属的小翅雏蝗聚为一支,3.短翅亚属的楼观雏蝗、东方雏蝗、北方雏蝗始终与曲隆亚属的呼城雏蝗聚为一支。鉴于此,本研究建议直隆亚属继续维持原有分类地位,曲隆亚属和短翅亚属可以合并为一个亚属。3.雏蝗属与其近缘属分化时间大概在中新世晚后期。其中雏蝗属的直隆亚属起源于中新世末期,而该亚属却被推测在第四纪冰期有避难所,直到冰期结束后的近期才开始向外扩散。曲隆亚属和短翅亚属在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循环变化中进行扩散分化。雏蝗属演化受环境选择压力较大。雏蝗属在中国北部高海拔地区属于广布种,本研究虽然已经选取了每个亚属的多个种类作为代表研究其系统发育关系,但是样本量仍然有限,后期的研究中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以检验是否有取样偏差。另外对于曲隆亚属和小翅亚属,引入可变位点较多的核基因(例如ITS)作为分子标记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二者的系统关系。最后本研究虽然得到雏蝗属主要类群的分化时间和动态走向,但是对于其起源地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郝会文,鲍敏,柯君,李雷雷,旦智措,马存新,陈振宁[4](2018)在《中国青海蝗虫十四个新纪录种》文中提出于2014年7—10月以及2015—2017年每年的5—10月对青海省的蝗虫进行了系统调查,查阅了青海师范大学标本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陕西师范大学标本馆采集自青海省的蝗虫标本,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青海蝗虫14个新纪录种并进行概括。
李馨,王丽红,王文强,郝凯凯[5](2014)在《中国蝗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物种多样性又是其核心。在总结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蝗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科学评估和客观分析,并对蝗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价值以及保护进行讨论,旨在为蝗虫物种多样性的进一步研究、有效控制蝗虫危害及合理开发利用蝗虫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樊变芳[6](2013)在《山西常见直翅目昆虫鸣声及发声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直翅目昆虫在人类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一些植食性昆虫的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灾害,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研究直翅目昆虫可以更好的保护昆虫资源和防治有害昆虫。鸣声具有极高的种间特异性,产生鸣声的发声齿存在很大差异。研究直翅目昆虫鸣声特征与发声器结构,对于近缘种和姊妹种的区别,新种的鉴定以及各类群的起源关系和系统进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山西常见的15种蝗虫和13种螽斯雄性召唤声进行了分析比较,对7种蝗虫和6种螽斯的发声齿结构进行了扫描观察,经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蝗虫通常在白天鸣叫,种间脉冲序列持续时间、脉冲组持续时间、脉冲组重复率、脉冲重复率差异显着,蝗虫脉冲重复率较高,脉冲组间隔时间较长。(2)螽斯全天都会鸣叫,脉冲序列持续时间较长,脉冲组重复率较高,脉冲组间隔时间较短,属内种间脉冲序列持续时间、脉冲组持续时间、脉冲组重复率、脉冲重复率差异显着。(3)蝗虫雄性发声齿为颗粒状突起,顶端为尖型或钝型。种间发声锉长度、发声齿直径、发声齿间距差异显着,发声锉没有分化,只是大小稍有差异;螽斯发声锉较短,发声齿较长,属内种间发声锉形状、长度以及发声齿长度、宽度和间距差异显着,发声锉分化明显。
郑方强[7](2013)在《中国蜢总科分类研究(直翅目:镌瓣亚目)》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中国蜢总科进行了分类研究,按照直翅目网站蜢总科体系,系统整理出了中国蜢总科分类体系及名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国蜢总科地理区系和生物地理学分析,提出了中国蜢总科的地理区划。结果如下:1.记述了中国蜢总科3科、4亚科、13个现生属、36个现生种和1个化石属、2个化石种,发现新种3个。这3个科分别是脊蜢科、蜢科和枕蜢科,占世界8个科的37.5%。3个新种分别是阿坝褶蜢Ptygomastax abaensis Zheng,Ye et Yin,2012、詹氏小乌蜢Erianthella chani sp. n.和林氏小乌蜢Erianthella lini sp. n.。3个新种的发现,为分析褶蜢属和小乌蜢属的适应性和进化奠定了基础。2.对中国蜢总科中的科、亚科、属和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编制了科、亚科、属和种的检索表。3.中国蜢总科分布于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古北和东洋两大界。古北界的种类全部分布在中亚亚界,共12种,全部是蜢科的代表,占现生种的33.3%,其中蒙新区有4种,隶属于3个属,其中的草蜢属和棒角蜢属在一些中亚国家和地区也有分布,表现出属级水平有一定的渗透现象;青藏区共8种,隶属于6个属,属级水平多样性程度高,其中5属是我国特有属,分别是褶蜢属Ptygomastax、华蜢属Sinamastax、五刺蜢属Pentaspinula、蚁蜢属Myrmeleomastax和角蜢属Angulomastax,另一个属即草蜢属Phytomastax在中亚国家和蒙新区也有分布。东洋界的种类共有24种,占总种数的66.7%,体现了蜢总科多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偏南方种类的特点,在物种水平上具多样性,隶属于枕蜢科(1属)和脊蜢科(5个属)。其中枕蜢科的比蜢属Pielomastax和脊蜢科的小乌蜢属Erianthella为中国特有属。在东洋界内,脊蜢科种类如幕螳秦蜢China mantispoides(Walker,1870)、变色乌蜢Erianthusversicolor Brunner von Wattenwyl,1898和多氏乌蜢Erianthus dohrni C. Bolívar,1914也分布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表现出有翅类的脊蜢科具有很强的扩散和渗透能力。4.中国蜢总科的种类分布区域化明显,形成5个分化中心。第一个是脊蜢科中的乌蜢属Erianthus、秦蜢属China、平蜢属Bennia和布蜢属Butania分化中心,分布于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华南区(除台湾)、华中区和西南区。第二个是脊蜢科的小乌蜢属这一特殊的分化中心,仅分布于台湾岛。第三个是枕蜢科比蜢属分化中心,分布于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华中区诸省,特别是自秦岭东南部至淮河流域这一地带分布种类较多,并辐射至浙江北部、江西省武夷山(铅山县)和湖南省石门县云雾山。第四个是青藏高原蜢科多属狭布种分化中心,属级水平多样性程度高,多达6个属,每个属种类不多,甚至是独种属。第五个是天山山地草蜢属和棒角蜢属分化中心。第一、二个中心的蜢为有翅种类,第四、五个中心的蜢则是无翅种类,第三个中心则是无翅种类比蜢属和有翅种类脊蜢科的混生区。5.提出了中国蜢总科的地理区划,共分4个区。分别是:华南西南脊蜢科区、华中比蜢属—秦蜢属—乌蜢属混生区、青藏高原多属蜢混生区和天山山地草蜢属—棒角蜢属区。6.对中国蜢总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蜢总科进化的策略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中国蜢总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鲁莹[8](2012)在《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文中提出蝗总科是直翅目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有1万余种,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原和沙漠地区。蝗虫是典型的植食性昆虫,由于有些种类的翅长且个体较为强壮,具有迁飞能力,是重要的农林害虫。但由于其营养成分含量高,因此它也是重要的食用资源昆虫。蝗虫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害虫防治和资源利用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有种是指在一个区域分布而其他区域没有分布的种类,其形成受生物地理历史过程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特有属种资源丰富,但鲜见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论文首先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的名录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其分布也进行了记述。由于特有属种中绝大部分种类属于近缘种,在形态上极其相似不易区分。因此,本论文除了从外部形态学方面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的34种蝗虫进行研究之外,又从解剖学、细胞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这34种蝗虫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1.形态学方面本部分对采自东北地区的34种特有属种蝗虫的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传统分类,在采集过程中得到2新种——鳞翅跃度蝗和狭额跃度蝗,其中鳞翅跃度蝗已发表在Entomologica Fennica上。采用了夏凯龄(1985)等以印象初(1982)系统为基础,做了修改的用于编写的中国蝗总科志系统,把蝗总科分为8个科。研究结果如下。本论文研究的34种蝗虫隶属于3科9属,分别是:①斑腿蝗科Catantopidae:无翅蝗属Zubovskia Dov.–Zap;安秃蝗属Anapodisma Dovnar-Zapolskii;翘尾蝗属Primnoa Fischer-Waldheim;秃蝗属Podisma Berthold;玛蝗属Miramella Dovnar-Zapolskii;②网翅蝗科Arcypteridae:跃度蝗属Podismopsis Zubovski;③剑角蝗科Acrididae:绿洲蝗属Chrysochraon Fisch;迷蝗属Confusacris Yin et Li;鸣蝗属Mongolotettix Rehn。2.解剖学方面本部分实验运用生理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对25种特有属种蝗虫的消化道外部形态、前胃以及贲门的内部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蝗虫消化道前肠、中肠、后肠,以及前肠的嗉囊、前胃、胃盲囊及贲门的各部分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如下。(1)蝗虫消化道可分为前、中、后肠三个部分,不同科、属、种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消化道各段长度的不同以及前肠的前胃和贲门的内部显微结构的差异。(2)对于蝗总科高级分类阶元:不同科间、属间消化道的内部与外部形态特征具有稳定的显着的差异,其可以作为不同科、属间的分类依据。(3)对于蝗总科低级分类阶元:由于本实验选取的蝗虫种类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不同种的蝗虫在消化道外部以及内部显微结构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明显。但即便如此,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对同属不同种间的鉴定仍然可以起到辅助作用。(4)蝗虫消化道的形态结构是其对植物长期选择和适应的结果,换句话说,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蝗虫的食性具有紧密的相互关系,对这种相互关系的研究,不仅能够为分析不同种类蝗虫的食性提供基础资料,还对蝗害的防治有帮助。(5)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聚类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细胞学方面本部分试验运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2科6属18种蝗虫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利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同时制作了其核型模式图。(1)蝗虫的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X♀/X0♂,斑腿蝗科染色体数目为2n(♂)=23或21,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网翅蝗科染色体数目为2n(♂)=17,第一至第三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都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所研究的斑腿蝗科中的无翅蝗属、翘尾蝗属、秃蝗属、玛蝗属以及安秃蝗属均为丧失飞行能力的属,它们的染色体核型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可能与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都适应了相似的外部环境有关。(3)染色体核型在蝗总科昆虫高级分类阶元中具有十分稳定的差异性,可作为鉴定不同科及属间蝗虫的一个分类依据。(4)由于同属不同种的蝗虫亲缘关系较近,染色体核型存在一定的共性,但种间也存在染色体组式、染色大小及相对长度不同,性染色体类型不同等差异。研究的属内蝗虫种类越多,这种差异表现得就越明显,因此染色体核型也可作为种间的分类指标。(5)染色体核型的近似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形态分类结果相吻合,二者存在正态相关关系,或者说核型进化与形态进化是平行的。4.分子生物学方面本部分实验提取了蝗总科昆虫26种昆虫基因组总DNA。采用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DNA序列,获得长度为492bp的Cytb基因序列21条,420bp长度的16SrDNA序列23条;使用DNASTAR、DNAMAN、DNAsp5和MEGA5.05软件对DNA序列的碱基组成、氨基酸组成、碱基替换及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采用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对分别对Cytb和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在此基础上联合2段基因数据集同样利用4种建树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如下。(1)Cytb(492bp)基因序列中,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3%、32.4%、16.0%、11.3%。A+T平均含量较高,为72.7%,而G+C的平均含量仅为27.3%。其中密码子第一位点A+T平均含量为75.0%,第二位点A+T平均含量为64.2%,第三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为78.6%。16SrDNA(420bp)基因序列中,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4%、37.9%、17.5%、11.2%。A+T平均含量较高,为71.3%,而G+C的平均含量仅为28.7%。其中密码子第一位点A+T平均含量为72.1%,第二位点A+T平均含量为68.1%,第三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为72.9%。Cytb基因序列与16SrDNA基因序列中的A+T和G+C含量相似。2种线粒体基因片段碱基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A+T组成偏向性。(2)21条蝗总科昆虫Cytb基因序列中,核苷酸替代的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的平均值为1.29。转换的平均数高于颠换的平均数。密码子不同位点的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存在差异。密码子第二位点的R值明显高于第一位点和第三位点的R值,密码子第三位点的转换和颠换的频率都比第一位点的和第二位点的高。23条蝗总科昆虫16SrDNA基因序列的颠换数略大于转换数,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的平均值为0.9,与Cytb基因之间存在差异。转换以A-G为主(7),颠换以T-A为主(10),这一点与Cytb基因的相似。(3)用P距离与R值作图发现P距离与R值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依赖性的,这种距离依赖性的R值是昆虫线粒体DNA的典型特征,即随着P距离的增大,R值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4)采用4种方法对Cytb与16SrDNA单个基因及联合2个基因构建NJ、MP、ML、贝叶斯树,比较Cytb与16SrDNA单个基因及联合2个基因所建的树,虽然个别属种的聚类结果存在出入,但各建树结果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并且联合基因建的树的各分支的支持率较单个基因建的树的各分支的支持率显着提高。(5)单个基因建树与联合建树的结果均支持斑腿蝗科与网翅蝗科为非单系群的结论,该结论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通过本研究,我们推测网翅蝗科跃度蝗属昆虫中,狭翅跃度蝗Podismopsisangustipennis、长须跃度蝗Podismopsis dolichocerca、土门岭跃度蝗Podismopsistumenlingensis与牡丹江跃度蝗Podismopsis mudanjiangensis是同种异名。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和DNA测序等现代分类手段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部分种类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虽然个别种类在种属上的分类与形态分类略有出入,但大体上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一致。同时,我们还发现应用现代分类手段有助于区分近缘种类。现代分类学方法以其准确、直观、灵敏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分类手段的不足,尤其是对近源种的研究方面。但由于传统分类手段具有直观性等优点,也不可将其摒弃。将传统分类与现代分类手段相结合,是未来解决系统发育关系的一个趋势。
陈振宁,曾阳,鲍敏[9](2011)在《青海省雏蝗属一新种(直翅目,网翅蝗科)》文中研究说明记述采自青海省网翅蝗科雏蝗属1新种,达坂山雏蝗Chorthippus daban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
董佳佳[10](2011)在《基于形态测量学的雏蝗属前翅及发音器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雏蝗属(Chorthippus Fieber)是直翅目(Orthoptera)网翅蝗科(Arcypteridae)中一个种类较多的属,全世界已知约有200多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在非洲有少数种,北美洲有1种,我国现有记录共109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一般分为4个亚属,即黑翅亚属Megaulacobothrus、直隆亚属Chorthippus、曲隆亚属Glyptobothrus和短翅亚属Altichorthippus,目前划分亚属的主要依据是后翅的颜色,前胸背板侧隆线的形状,前翅的发达程度。而种的划分多采用前翅的翅脉、脉域等特征,这些分亚属和种的性状的有效性尚无讨论。雏蝗的发音方式为后足股节—前翅型,即后足股节内侧近下隆线处具发音齿,与前翅主要纵脉摩擦发音,发音齿和翅的形态变化是否具有相关性尚无研究。本研究首次用几何形态测量学研究雏蝗属的系统发育关系,首次探讨雏蝗属前翅和发音齿的相关进化关系,为雏蝗属进化提供形态数据。本研究用基于标点(landmark)的几何形态学方法(Morphometrics)定量分析雏蝗属代表种前翅和后足股节音齿列形态特征,目的在于研究前翅和音齿列的形态变化,用前翅和音齿列的形态变化来揭示雏蝗属在亚属水平和种间水平的分类,讨论雏蝗属前翅的形状和发音齿作为分类性状的有效性,探讨雏蝗属前翅和发音齿变异的相关性。本研究选择雏蝗属具代表性的27种蝗虫雄性标本,其中黑翅亚属6种,直隆亚属4种,曲隆亚属12种,短翅亚属5种。选取前翅15个特征点作为标点,以标点15和6划分基准线(baseline),选择音齿列中部20个发音齿特征点作为标点,以标点1和20划分基准线,采用普氏叠加法(superimposition methods)获得前翅和后足股节部分音齿列的标准形状特征,依据前翅和部分音齿列的形态对雏蝗属进行聚类分析;并以划分前翅类型对前翅和部分音齿列进行质心统计分析;最后基于标点坐标数据集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网格变形图研究每种雏蝗前翅和音齿列的变异特征点。通过以上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依据雏蝗属前翅能直接分出黑翅亚属,而依据音齿列的聚类结果能明显的分出曲隆亚属。即黑翅亚属可以依赖前翅来分类,而曲隆亚属则能依赖于音齿列的排列情况来分类。2.质心大小分析结果表明,雏蝗属种间前翅和音齿列排列存在差异,且差异明显。前翅和音齿列排列具有相关性。直隆亚属的前翅和音齿列均呈负相关关系;短翅亚属除了根河雏蝗外前翅和发音齿均呈正相关关系;黑翅亚属的黑翅雏蝗、中华雏蝗和天山雏蝗前翅和发音齿呈正相关关系,而鹤立雏蝗、马尔康雏蝗、辽宁雏蝗前翅和发音齿呈负相关关系;曲隆亚属大部分种前翅和音齿列呈正相关关系,只有祁连山雏蝗、太原雏蝗和宽中域雏蝗前翅和音齿列呈负相关关系。3.形态分化分析结果表明,前翅的变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缘前脉域大小、亚前缘脉的弯曲程度、径脉的分叉点、中脉分叉点、中脉域大小、肘脉域大小、臀脉域大小;音齿列变异主要在发音齿相较基准线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相邻间距。4.雏蝗属前翅和音齿列的进化具有相关性。雏蝗属是个并系群,黑翅亚属和直隆亚属依据翅的形态可以明显区别出来,短翅亚属依据发音齿的排列可以明显区别出来,但黑翅亚属的单系性、直隆亚属的单系性和短翅亚属的单系性并没有得到支持。5.本研究中选取的音齿列不完全,另外由于标本量有限,统计分析方面的数据有些欠缺,通过后续样本量得扩大可能得到更全面的结论。
二、吉林雏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雏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几何形态学对跃度蝗属及其形态近似属种的快速鉴定(直翅目:蝗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跃度蝗属概述 |
1.1.1 开展跃度蝗属研究的意义 |
1.1.2 跃度蝗属分类地位与研究现状 |
1.2 几何形态学及其在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1.2.1 几何形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
1.2.2 几何形态学常用方法 |
1.2.3 几何形态学在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1.3 昆虫翅的形态学研究现状 |
1.4 昆虫音齿列的形态学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图片的获得 |
2.2.2 图片的数字化 |
2.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前翅形态对跃度蝗及其形态近似属种的几何形态学研究 |
3.1.1 跃度蝗属及其形态近似属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
3.1.2 跃度蝗及其形态近似种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
3.2 基于音齿列形态对跃度蝗及其形态近似属种的几何形态学研究 |
3.2.1 跃度蝗属及其形态近似属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
3.2.2 跃度蝗及其形态近似种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
3.3 基于前翅和音齿列两种几何形态特征进行快速鉴定方法的比较 |
3.3.1 属级分类阶元的比较 |
3.3.2 种级分类阶元比较 |
3.3.3 蝗虫快速鉴定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黑蝗亚科概述 |
1.1.1 黑蝗亚科特征 |
1.1.2 黑蝗亚科分类 |
1.2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1.2.1 线粒体基因在蝗总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2 线粒体基因组在蝗总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3 黑蝗亚科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样本 |
2.2 测序和注释 |
2.3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情况分析 |
2.4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比对及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4.1 MAFFT序列比对 |
2.4.2 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4.3 将核苷酸序列位点对应到氨基酸序列 |
2.5 rRNA基因一级序列比对及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5.1 MAFFT序列比对 |
2.5.2 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6 tRNA基因二级结构预测及绘图 |
2.7 数据集序列特征 |
2.8 饱和度检测 |
2.9 遗传距离的计算 |
2.10 进化模型的选择 |
2.11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11.1 ML法建树 |
2.11.2 BI法建树 |
3 13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3.1 斑腿峨眉蝗 |
3.1.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3 tRNA基因 |
3.1.4 rRNA基因 |
3.1.5 A+T富集区 |
3.2 斑腿佯越蝗 |
3.2.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2.3 tRNA基因 |
3.2.4 rRNA基因 |
3.2.5 A+T富集区 |
3.3 斑腿黑背蝗 |
3.3.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3.3 tRNA基因 |
3.3.4 rRNA基因 |
3.3.5 A+T富集区 |
3.4 云南棒腿蝗 |
3.4.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4.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4.3 tRNA基因 |
3.4.4 rRNA基因 |
3.4.5 A+T富集区 |
3.5 小方板蝗 |
3.5.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5.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5.3 tRNA基因 |
3.5.4 rRNA基因 |
3.5.5 A+T富集区 |
3.6 异背蝗属一种 |
3.6.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6.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6.3 tRNA基因 |
3.6.4 rRNA基因 |
3.6.5 A+T富集区 |
3.7 云南云秃蝗 |
3.7.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7.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7.3 tRNA基因 |
3.7.4 rRNA基因 |
3.7.5 A+T富集区 |
3.8 北极黑蝗 |
3.8.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8.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8.3 tRNA基因 |
3.8.4 rRNA基因 |
3.8.5 A+T富集区 |
3.9 草绿异色蝗 |
3.9.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9.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9.3 tRNA基因 |
3.9.4 rRNA基因 |
3.9.5 A+T富集区 |
3.10 点背版纳蝗 |
3.10.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0.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0.3 tRNA基因 |
3.10.4 rRNA基因 |
3.10.5 A+T富集区 |
3.11 峨眉小蹦蝗 |
3.11.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1.3 tRNA基因 |
3.11.4 rRNA基因 |
3.11.5 A+T富集区 |
3.12 四川拟裸蝗 |
3.12.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2.3 tRNA基因 |
3.12.4 rRNA基因 |
3.12.5 A+T富集区 |
3.13 山蹦蝗 |
3.13.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3.3 tRNA基因 |
3.13.4 rRNA基因 |
3.13.5 A+T富集区 |
4 系统发育分析 |
4.1 数据集序列特征 |
4.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4.3 遗传距离分析 |
4.4 系统发育分析 |
4.4.1 基于PCG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2 基于rrnL+rrn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3 基于PCGs+rrnL+rrn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5 讨论 |
5.1 中国黑蝗亚科取样的代表性 |
5.2 基因选择及建树方法讨论 |
5.3 系统发育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研究中的实验样品信息 |
附录B 直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统计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C1: 科研项目 |
附录C2: 发表论文 |
致谢 |
(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雏蝗属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线粒体基因组简介及研究概况 |
1.2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方法 |
1.3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研究 |
1.3.1 概况 |
1.3.2 研究方法 |
1.4 线粒体基因组与时间校正 |
1.5 国内及国际蝗虫分类学研究 |
1.6 雏蝗属研究现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15种雏蝗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分析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总DNA提取 |
2.2.2 高通量测序 |
2.2.3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筛选及组装 |
2.2.4 线粒体组装、校正及注释 |
2.3 高通量测序结果及分析 |
2.4 线粒体基因组注释结果及校正 |
2.5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研究及分析 |
2.5.1 青藏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2 白边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3 翠饰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4 吉林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5 呼城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6 黑背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7 华北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8 异色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9 夏氏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10 白纹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11 北方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12 根河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13 楼观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14 东方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2.5.15 小翅雏蝗线粒体基因组 |
第3章 雏蝗线粒体基因组结构比较分析 |
3.1 全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及结构分析 |
3.2 蛋白编码基因 |
3.3 RNA基因 |
第4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雏蝗属系统发育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材料 |
4.3 研究方法 |
4.3.1 全线粒体基因组数据的获取 |
4.3.2 数据集的选取 |
4.3.3 系统发育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最佳模型的选择 |
4.4.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4.5 讨论 |
第5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雏蝗属时间分化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材料 |
5.3 研究方法 |
5.3.1 数据集及模型的选择 |
5.3.2 化石记录的选择 |
5.3.3 分歧时间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数据集及模型的选择结果 |
5.4.2 蝗科(Acrididae)分歧时间分析 |
5.4.3 雏蝗属分歧时间分析 |
5.5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中国青海蝗虫十四个新纪录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仿蚱 |
2.2 边坝金蝗 |
2.3 紫足金蝗 |
2.4 朱腿痂蝗 |
2.5 小垫尖翅蝗 |
2.6 疣蝗 |
2.7 海边束颈蝗 |
2.8 蒙古束颈蝗 |
2.9 四川凹背蝗 |
2.1 0 曲线牧草蝗 |
2.1 1 翠饰雏蝗 |
2.1 2 贺兰山雏蝗 |
2.1 3 日本鸣蝗 |
2.1 4 异翅鸣蝗 |
3 讨论 |
(5)中国蝗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蝗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
1.1 蝗虫种类调查研究 |
1.2 蝗虫分布格局研究 |
2 蝗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
2.1 蝗虫种类的鉴定 |
2.2 蝗虫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
3 蝗虫物种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 |
(6)山西常见直翅目昆虫鸣声及发声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蝗虫与螽斯鸣声和发声器概述 |
1.1 直翅目昆虫鸣声研究动态 |
1.1.1 国外蝗虫和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
1.1.2 国内蝗虫和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
1.2 发声器的研究动态 |
1.2.1 国外蝗虫和螽斯发声器研究动态 |
1.2.2 国内蝗虫和螽斯发声器研究动态 |
1.3 直翅目昆虫鸣叫机制 |
1.4 直翅目昆虫鸣声的类型及生物学意义 |
1.5 直翅目昆虫鸣声和发声齿的分类学意义 |
1.6 声学常用术语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录制鸣声的方法 |
2.2.2 鸣声结构的分析 |
2.2.3 发声齿结构的研究 |
第3章 结果 |
3.1 鸣声特征分析 |
3.2 发声器结构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图版 |
(7)中国蜢总科分类研究(直翅目:镌瓣亚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蜢总科研究进展 |
1.1.1 蜢分类系统沿革 |
1.1.1.1 蜢分类观点之分歧 |
1.1.1.2 蜢分类系统沿革 |
1.1.2 世界蜢总科分类研究概况 |
1.1.2.1 世界各洲蜢总科的数量与分布 |
1.1.2.2 北美洲蜢总科分类 |
1.1.2.3 南美洲蜢总科分类 |
1.1.2.4 非洲蜢总科分类 |
1.1.2.5 亚洲蜢总科分类 |
1.1.2.6 大洋洲蜢总科分类 |
1.1.3 中国蜢总科分类研究概况 |
1.1.4 蜢化石类群、起源与生物地理分布 |
1.1.5 蜢总科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
1.1.5.1 蜢总科染色体核型及多态性 |
1.1.5.2 蜢总科的染色体核型进化 |
1.1.5.3 染色体的多态性与物种形成的分子验证 |
1.1.6 蜢总科的分子系统学 |
1.1.6.1 蜢总科与其他高级阶元的系统关系 |
1.1.6.2 蜢总科的分子系统学 |
1.1.7 蜢总科的农林业经济意义 |
1.2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标本来源 |
2.2 标本采集与制作工具 |
2.3 标本处理 |
2.4 标本制作 |
2.5 标本鉴定 |
2.6 已知种资料的使用 |
2.7 中国蜢总科分类区系和生物地理分布研究 |
2.8 蜢总科和各科特征及检索表的使用 |
2.8.1 蜢总科特征及科检索表 |
2.8.2 蜢总科分类特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蜢总科形态分类 |
3.1.1 脊蜢科 Chorotypidae St l, 1873 |
3.1.1.1 秦蜢亚科 Chininae Burr, 1899 |
3.1.1.1.1 秦蜢属 China Burr, 1899 |
(1)幕螳秦蜢 China mantispoids(Walker, 1870) |
3.1.1.2 乌蜢亚科 Erianthinae Karsch, 1889 |
3.1.1.2.1 平蜢属 Bennia Burr, 1899 |
(1)双峰平蜢 Bennia innotata(Walker, 1871) |
(2)双枝平蜢 Bennia biramosa Hsia et Liu, |
(3)多刺平蜢 Bennia multispinata Hsia et Liu, |
(4)南糯山平蜢 Bennia nannuoshana Hsia et Liu, |
3.1.1.2.2 布蜢属 Butania I. Bolívar,1903 |
(1)暗色布蜢 Butania lugubris lugubris(Brunner von Wattenwyl, 1898) |
3.1.1.2.3 乌蜢属 Erianthus St l, 1875 |
(2)多氏乌蜢 Erianthus dohrni Bolívar, |
3.1.1.2.4 小乌蜢属 Erianthella Descamps, 1975 |
(1)台湾小乌蜢 Erianthella formosana(Shiraki, 1910) |
(2)詹氏小乌蜢 Erianthella chani sp. n |
(3)林氏小乌蜢 Erianthella lini sp. n |
3.1.2 枕蜢科 Episactidae Burr, 1899 |
3.1.2.1 枕蜢亚科 Episactinae Burr, 1899 |
3.1.2.1.1 比蜢属 Pielomastax, Chang 1937 |
(2)柱尾比蜢 Pielomastax cylindrocerca Hsia et Liu, 1987 |
(3)苏州比蜢 Pielomastax soochowensis Chang, |
(4)奥科特比蜢 Pielomastax octavii Chang, |
(5)细尾比蜢 Pielomastax tenuicerca Hsia et Liu, |
(6)异齿比蜢 Pielomastax varidentata Niu, |
(7)武夷山比蜢 Pielomastax wuyishanensis Wang, Xiangyu et Liu, |
(8)肛翘比蜢 Pielomastax lobata Wang, |
(9)神农架比蜢 Pielomastax shennongjiaensis Wang, 1995 |
(10)郑氏比蜢 Pielomastax zhengi Niu, |
(11)三齿比蜢 Pielomastax tridentata Wang et Zheng, |
(12)尖尾比蜢 Pielomastax acuticerca Zheng et Fu, |
(13)牯牛降比蜢 Pielomastax guliujiangensis Zheng, 1997 |
3.1.3 蜢科 Eumastacidae Burr, 1899 |
3.1.3.1 棒角蜢亚科 Gomphomastacinae Burr, 1899 |
3.1.3.1.1 棒角蜢属 Gomphomastax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98 |
(1)大垫棒角蜢 Gomphomastax clavata clavata(Ostroumov, 1881) |
3.1.3.1.2 蚁蜢属 Myrmeleomastax Yin, 1984 |
(1)小垫蚁蜢 Myrmeleomastax pulvinella Yin, |
3.1.3.1.3 华蜢属 Sinomastax Yin, 1984 |
(1)长角华蜢 Sinamastax longicornea Yin, |
3.1.3.1.4 褶蜢属 Ptygomastax Bey-Bienko, 1959 |
(1)中华褶蜢(中华凹顶蜢)Ptygomastax sinica Bey-Bienko, 1959 |
(2)长足褶蜢 Ptygomastax longifemora Yin, |
(3)黑马河褶蜢 Ptygomastax heimahoensis Zheng and Hang,1974 |
(4)阿坝褶蜢 Ptygomastax abaensis Zheng, Ye et Yin, 2012 |
3.1.3.1.5 角蜢属 Angulomastax Zheng, 1985 |
(1)少刺角蜢 Angulomastax meiospina Zheng, 1985 |
3.1.3.1.6 草蜢属 Phytomastax Bey-Bienko, 1949 |
(1)天山草蜢 Phytomastax tianshanensis Zheng et Xi, 1994 |
(2)青海草蜢 Phytomastax qinghaiensis Yin, |
(3)寡刺草蜢 Phytomastax meiospina Chen, 1981 |
3.1.3.1.7 五刺蜢属 Pentaspinula Yin, 1979 |
(1)异距五刺蜢 Pentaspinula calcara Yin, |
3.1.3.2 中国已知化石蜢记述 |
(1)狭翅惊蜢 Taphacris stenosis Lin, |
(2)膨胀惊蜢 Taphacris turgis Lin, |
3.2 中国蜢总科分类体系与名录 |
3.3 中国现生蜢总科地理区系和生物地理学分析 |
3.3.1 中国蜢总科在世界和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分布 |
3.3.2 中国蜢总科在各省区的分布格局 |
3.3.3 中国蜢总科生物地理分布特征与物种形成分析 |
3.3.3.1 中国特有属比蜢属的生物地理学分析 |
3.3.3.2 中国乌蜢亚科的生物地理学分析 |
3.3.3.3 青藏高原蜢总科生物地理学分析 |
3.3.3.4 蒙新区新疆天山亚区蜢的生物地理学分析 |
3.3.4 中国蜢总科的地理区划 |
4 讨论 |
4.1 中国蜢总科和世界蜢总科种类的比较 |
4.2 中国蜢总科物种分化中心形成与分区的意义 |
4.3 中国高原高山无翅蜢的进化生物学探讨 |
4.4 新发现3个蜢物种的意义 |
4.5 关于棒角蜢亚科的分类地位 |
4.6 中国蜢总科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
4.7 中国蜢总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
4.8 世界蜢总科地区特有科和特有属种多的原因分析——兼作讨论结语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昆虫系统分类学概述 |
2.蝗总科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
2.1 蝗虫的分类特征 |
2.2 蝗虫的研究概况 |
2.2.1 国外蝗虫的研究概况 |
2.2.2 国内蝗虫的研究概况 |
2.2.3 蝗总科的分类系统 |
3.特有属种研究概述 |
4.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形态学研究 |
1.蝗总科昆虫(Acridoidea)的形态特征 |
2.东北地区蝗总科特有属种名录 |
3.本论文所研究种类的基本特征 |
3.1 斑腿蝗科 |
3.1.1 无翅蝗属 |
3.1.2 安秃蝗属 |
3.1.3 翘尾蝗属 |
3.1.4 秃蝗属 |
3.1.5 玛蝗属 |
3.2 网翅蝗科 |
3.2.1 跃度蝗属 |
3.3 剑角蝗科 |
3.3.1 绿洲蝗属 |
3.3.2 迷蝗属 |
3.3.3 鸣蝗属 |
第三章 消化道内壁显微结构研究 |
1.概述 |
1.1 扫描电子显微镜概述 |
1.2 蝗虫消化道的研究概况 |
1.3 蝗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 |
1.4 名词解释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和试剂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采集 |
2.3.2 材料制备 |
2.3.3 电镜标本制备 |
3.结果 |
3.1 消化道研究结果 |
3.2 聚类结果分析 |
4.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消化道的形态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
4.2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
4.3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
4.4 消化道结构同食性的关系 |
4.5 消化道形态在分类学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染色体核型研究 |
1.概述 |
1.1 细胞分类学概述 |
1.1.1 染色体的概述 |
1.1.2 染色体核型分析 |
1.1.3 染色体带型分析 |
1.2 国外蝗总科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 |
1.3 国内蝗总科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和试剂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工作 |
2.3.2 室内工作 |
2.3.3 染色体分析的参数 |
3.染色体核型结果与分析 |
4.聚类结果与分析 |
4.1 结果 |
4.2 分析 |
5.讨论 |
5.1 染色体核型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
5.2 染色体核型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
5.3 染色体核型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
第五章 Cytb与16SrDNA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 |
1.概述 |
1.1 分子系统学概述 |
1.1.1 分子系统学的产生 |
1.1.2 分子系统学的含义 |
1.1.3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 |
1.1.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
1.1.5 常用的分析软件 |
1.2 昆虫线粒体 DNA(mtDNA)概述 |
1.2.1 线粒体 DNA(mtDNA) |
1.2.2 线粒体细胞色素 b(Cytb)基因 |
1.2.3 线粒体 16SrDNA 基因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野外工作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和检测 |
2.2.2 PCR 扩增 |
2.2.3 产物的纯化和测序 |
2.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1 序列校对与确认 |
2.3.2 序列编辑与比对 |
2.3.3 序列组成分析 |
2.4 系统发育分析 |
2.4.1 外群的选择 |
2.4.2 建树方法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PCR 扩增及测序 |
3.1.1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 |
3.1.2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 |
3.1.3 PCR 产物测序 |
3.2 Cytb 基因序列分析 |
3.2.1 Cytb 基因的序列组成分析 |
3.2.2 Cytb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
3.2.3 Cytb 基因的碱基替换 |
3.2.4 Cytb 基因的氨基酸组成及密码子应用 |
3.2.5 Cytb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
3.2.6 Cytb 基因 P 距离与 R 值的关系分析 |
3.3 16SrDNA 基因序列分析 |
3.3.1 16SrDNA 基因序列组成分析 |
3.3.2 16SrDNA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
3.3.3 16SrDNA 基因的碱基替换 |
3.3.4 16SrDNA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
3.3.5 16SrDNA 基因 P 距离与 R 值的关系分析 |
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4.1 基于 Cytb 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
3.4.2 基于 16SrDNA 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
3.4.3 联合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
4.结论与讨论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分析 |
4.2 目的片段的获得 |
4.3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及分子进化特征 |
4.3.1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与特征 |
4.3.2 Cytb 基因氨基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频率特征 |
4.4 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4.4.1 基于 Cytb 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4.4.2 基于 16SrDNA 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4.4.3 基于 2 个基因联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4.5 Cytb 和 16SrDNA 在本研究中作为分子标记的有效性 |
4.6 斑腿蝗科与网翅蝗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六章 结论 |
1.形态学部分 |
2.解剖学部分 |
3.细胞学部分 |
4.分子生物学部分 |
5.蝗虫特有属种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基于形态测量学的雏蝗属前翅及发音器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雏蝗属简介 |
1.2 昆虫发音齿的研究现状 |
1.3 形态测量学在生物系统学及进化中的应用 |
1.3.1 形态测量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及发展历史 |
1.3.2 形态测量学的研究方法 |
1.3.3 形态测量学在生物系统进化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雏蝗属部分种的聚类研究 |
2.1 材料 |
2.1.1 研究标本 |
2.1.2 材料处理 |
2.2 方法 |
2.2.1 标点的选择及基准线的确定 |
2.2.2 数据的统一数字化及聚类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依据前翅对雏蝗属进行的聚类分析 |
2.3.2 依据部分音齿列对雏蝗属进行的聚类分析 |
2.4 总结 |
第3章 雏蝗属前翅和发音齿的形态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雏蝗属前翅形态变化 |
3.3.2 雏蝗属部分音齿列形态变化 |
3.4 总结 |
3.4.1 雏蝗属前翅质心大小和前翅聚类结果比较 |
3.4.2 雏蝗属部分音齿列质心大小和部分音齿列聚类结果比较 |
3.4.3 前翅质心大小和部分音齿列质心大小比较 |
第4章 雏蝗属形态分化的分析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雏蝗属前翅结果 |
4.3.2 雏蝗属部分音齿列结果 |
4.4 总结 |
4.4.1 雏蝗属前翅形状的变异 |
4.4.2 雏蝗属部分音齿列排列的变异 |
4.4.3 雏蝗属前翅和音齿列排列变异的关系 |
第5章 总结 |
5.1 聚类分析情况 |
5.2 质心大小分析情况 |
5.3 前翅和音齿列主成分分析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吉林雏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几何形态学对跃度蝗属及其形态近似属种的快速鉴定(直翅目:蝗总科)[D]. 杜梓甄.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2]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D]. 姜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雏蝗属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分子系统学研究[D]. 董佳佳.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4]中国青海蝗虫十四个新纪录种[J]. 郝会文,鲍敏,柯君,李雷雷,旦智措,马存新,陈振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3)
- [5]中国蝗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J]. 李馨,王丽红,王文强,郝凯凯.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6]山西常见直翅目昆虫鸣声及发声器的研究[D]. 樊变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13(S1)
- [7]中国蜢总科分类研究(直翅目:镌瓣亚目)[D]. 郑方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8]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D]. 鲁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9]青海省雏蝗属一新种(直翅目,网翅蝗科)[J]. 陈振宁,曾阳,鲍敏. 动物分类学报, 2011(03)
- [10]基于形态测量学的雏蝗属前翅及发音器分化研究[D]. 董佳佳.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