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合PSA及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雷震[1](2021)在《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Prostate health index density,PHID)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PCa提供参考依据,以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探讨其指标在PCa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我院136例筛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异常并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或电切手术获取病理结果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87例,PCa组49例。分析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术前筛查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isoform 2,p2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测定的前列腺体积。计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前列腺健康指数(Prostate health index,PHI)及PHID。分为BPH组和PCa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将tPSA、PSAD、PHI及PHID值进行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研究整体数据(tPSA>4 ng/ml),以及进一步分层研究tPSA在4~10 ng/ml和tPSA>10 ng/ml时,tPSA、PHI、PSAD、PHID对PCa的诊断价值,通过约登指数计算各指标的最佳截断值,得出各指标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估PHID在PCa诊断中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其指标与病理Gleason评分以及PCa经内分泌治疗后1年内进入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阶段的相关性。结果:1.PCa组年龄(73.69±8.35岁)高于BPH组(71.00±6.9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组前列腺体积(平均67.68cm3)明显高于PCa组(平均38.27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当血清tPSA>4ng/ml时,tPSA、PHI、PSAD、PHI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PSA、PSAD、PHI及PHID指标的AUC分别为0.813、0.868、0.930、0.972,指标中PHID诊断效能最好,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9%和87.4%。当PHID≥0.815时,患者共57人,其中PCa患者46人,PHID的阳性预测值为80.7%;当PHID<0.815时,患者共79人,其中BPH患者76人,PHID阴性预测值为96.2%。3.当血清tPSA在4~10ng/ml时,tPSA、PHI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I及PSAD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PSA及PHID指标的AUC分别为0.186和0.959,指标中PHID诊断效能最好,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89.8%。当PHID≥0.645时,患者共13人,其中PCa患者8人,PHID的阳性预测值为61.5%;当PHID<0.645时,患者共44人,其中BPH患者44人,PHID的阴性预测值为100%。4.当血清tPSA>10ng/ml时,tPSA、PHI、PSAD、PHI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PSA、PSAD、PHI及PHID指标的AUC分别为0.889、0.925、0.985、0.974,指标中PHI诊断效能最好,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6%和92.1%;PHID次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和97.4%。当PHI≥65.340时,患者共43人,其中PCa患者40人,PHI的阳性预测值为93.0%;当PHI<65.340时,患者共36人,其中BPH患者35人,PHI的阴性预测值为97.2%;当PHID≥1.960时,患者共38人,其中PCa患者37人,PHID的阳性预测值为97.4%;当PHID<1.960时,患者共41人,其中BPH患者37人,PHID的阴性预测值为90.2%。5.PCa组tPSA、PHI、PSAD、PHID与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PCa组tPSA、PHI、PSAD、PHID与PCa内分泌治疗1年内进入CRPC阶段的相关性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1.当血清tPSA>4ng/ml时,PHID早期筛查诊断PCa的能力优于tPSA、PSAD和PHI;PHID最佳截断值为0.815。2.当血清tPSA在4~10ng/ml之间时,PHID早期筛查诊断PCa的能力优于tPSA。3.当血清tPSA>10ng/ml时,PHID早期筛查诊断PCa的能力优于tPSA、PSAD,但并不优于PHI。4.根据PHID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PHID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测PCa患者预后的指标,指导临床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傅文晴[2](2021)在《p2PSA及其衍生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型(p2PSA)、其衍生的肿瘤标记物指标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型百分比(%p2PSA)在前列腺癌筛查诊断及预测侵袭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探讨p2PSA及其衍生的检测指标,相比较于传统的筛查指标对前列腺癌筛查诊断、预测侵袭性前列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度。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90例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后,入院治疗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留取血清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cancer,fPSA)、血清p2PSA。利用公式计算出%fPSA(f/tPSA)及p2PSA衍生的检测指标前列腺健康指数(PHI)、%p2PSA数值。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检测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分析PSA<4ng/ml、4~10ng/ml、>10ng/ml时,各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在前列腺癌患者中,Gleason评分≤6分和>6分两组间各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上述指标与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病理Gleason评分的关系。绘制上述各个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截断值,比较分析上述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本研究共90例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病理确诊为PCa的为50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为40例。所有患者的研究中,前列腺恶性肿瘤组和前列腺增生组间PSA及其相关指标和p2PSA及其相关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ROC曲线中诊断前列腺癌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PSA、总PSA、f/tPSA、p2PSA、%p2PSA、PHI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3、0.86、0.80、0.90、0.88、0.95。tPSA<4ng/ml时未发现前列腺癌患者。tPSA在4~10ng/ml时,前列腺恶性肿瘤组15人和前列腺增生组19人,两组间前列腺体积和p2PSA及其相关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PSA及其相关指标、f/tPSA在ROC曲线中诊断前列腺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PSA、总PSA、f/tPSA、p2PSA、%p2PSA、PHI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62、0.64、0.71、0.72、0.86、0.90。在总PSA>10ng/ml时,前列腺恶性肿瘤组35人和前列腺增生组7人,两组间总PSA和p2PSA及其相关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PSA及其相关指标、tPSA在ROC曲线中诊断前列腺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PSA、总PSA、f/tPSA、p2PSA、%p2PSA、PHI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55、0.74、0.69、0.91、0.92、0.92。Gleason评分>6分的患者为33人,GS≤6分为17人,两组间总PSA、p2PSA及相关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Spearman分析,fPSA的显着性P值>0.05,其余5项指标P值均小于0.05。tPSA、f/tPSA、p2PSA、%p2PSA、PHI相关系数分别为0.394、-0.292、0.586、0.656、0.698。各项指标在预测格里森评分大于6分的前列腺癌患者的ROC曲线中,tPSA、f/tPSA、p2PSA及相关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AUC分别为0.62、0.67、0.66、0.79、0.86、0.86。结论1、p2PSA、PHI、%p2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优于tPSA、fPSA、f/tPSA。2、tPSA在4~10ng/ml时,PHI、%p2PSA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f/tPSA。3、tPSA>10ng/ml时,PHI、p2PSA、%p2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tPSA。4、f/tPSA与Gleason评分无显着相关性,tPSA、fPSA与Gleason评分存在弱相关关系,p2PSA与Gleason评分为中等程度相关关系。%p2PSA、PHI与Geason评分为强相关关系。5、在预测Gleason>6分侵袭性前列腺癌中,PHI、p2PSA、%p2PSA的诊断预测效能优于tPSA。
李迎晔[3](2021)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179例行前列腺穿刺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中的价值,从而获得能够有效预测PCa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生化指标。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9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79例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将穿刺患者分为PCa组88例和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91例。收集两组患者穿刺前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穿刺前血常规化验结果(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穿刺前血清总PSA(PSA)、病理结果及Gleason评分、核磁、超声检查和全身核素骨扫描结果。根据前列腺癌TNM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通过血常规的结果计算得出NLR和PLR值。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评估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患者筛查及进展中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P<0.001)、PSA(P<0.001)和淋巴细胞计数(P=0.018)具有统计学意义,PCa组患者有着更高的年龄、PSA值,更低的淋巴细胞计数;2.PCa患者的NLR值明显大于BPH患者,2.76(2.03,4.00)VS 2.40(1.63,3.32),(P=0.011);PCa患者的PLR值明显大于BPH患者,144.98(107.32,191.35)VS 132.12(96.77,177.29),(P=0.043)。依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通过Youden指数以确定最佳NLR和PLR截止值分别为2.90和236.65,NLR、PLR和PSA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5%和92.3%;3.PLR判断骨转移情况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5%和97.0%;NLR判断临床分期情况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6%和74.5%;PLR判断病理Gleason评分时,灵敏度和特异度79.7%和62.5%。结论:1.外周血NLR及PLR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能够发挥作用。2.NLR和PLR单独诊断时效能不及PSA。将NLR、PLR和PSA进行联合诊断能够在临床上识别更多的前列腺癌患者。3.NLR和PLR在判断前列腺进展情况发挥一定作用。
孙碧霞[4](2021)在《MRI影像特征和纹理分析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预测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MRI影像特征对低、中高级别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Gleason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过穿刺活检或根治术后病理证实为PCa的54个病人,63个病灶。纳入患者的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及其相关指标、以及病灶在T2WI图像上的定量及定性影像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年龄、PSA及其相关指标、MRI定量影像特征在低、中高危组PCa之间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定性影像特征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评估诊断效能。结果PSA、f PSA、PSDA、肿瘤最大直径、相对病变直径、肿瘤体积、病灶形态、前列腺包膜、病灶包膜、信号、边界在PCa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体积和PSAD的AUC最大。结论MRI影像特征和PSA及其相关指标可以提高对低、中高级别PCa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术前无创性评估前列腺癌的危险程度。目的探讨ADC图纹理分析对低、中高级别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Gleason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过穿刺活检或根治术后病理证实为PCa的63个病灶。采用Fire Voxel软件在ADC图上手动逐层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得出直方图纹理特征参数(熵、偏度、峰度、不均匀性、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位数及10%、25%、50%、75%、90%分位像素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来比较熵、偏度、峰度、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位数、不均匀性及10%、25%、50%、75%、90%分位像素值等纹理参数在低、中高危组PCa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诊断效能,并评价其与MRI定量影像参数对鉴别低、中高危组PCa的联合诊断效能。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纹理参数对中高危组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结果熵、偏度、最小值、平均值、中位数及10%、25%、50%、75%分位像素值在PCa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偏度和熵的AUC较大,两者分别与肿瘤体积及相对病变直径联合比单独使用的诊断效能强。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熵、中位数、10%分位、50%分位为中高危组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结论ADC图的纹理参数可能是预测中高危组PCa有价值的工具,从ADC图中提取的特定纹理参数与特定的MRI影像定量特征的组合可能是预测中高危组PCa的附加工具。
刘军伟[5](2021)在《兰州市40岁以上不同年龄组男性前列腺特异抗原的调查》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兰州市40岁以上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探讨建立兰州市各个年龄组男性相关PSA参考值范围;通过参照PSA参考值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大于40岁的男性患者2000例,必要时回顾性搜集病例,按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进行分组后,血清PSA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应用SPSS22.0软件,计算样本的均数、标准差、中位数以及百分位数。分析研究各个年龄组的PSA水平,年龄与血清PSA的相关关系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49)<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0例40岁以上行健康体检的男性总体PSA均数为1.56ng/ml,标准差为0.87ng/ml,中位数为0.67ng/ml。总体PSA的95%参考值范围为0.54ng/ml。PSA≤4ng/ml共1723例,占总数的86.2%,4ng/ml<PSA≤10 ng/ml共261例,占总数的13.1%,10 ng/ml<PSA共16例,占总数的0.8%。兰州市40岁以上健康男性的PSA分布区间为:40-49岁((49)95):0-1.84ng/ml;50-59岁((49)95):0-2.88 ng/ml;60-69岁((49)95):0-4.31 ng/ml;>70((49)95):0-5.02 ng/ml。国内各地区PSA数值分布在40-49岁年龄组以大连、宁波、安徽数值较高,与其他各地区相比西安、兰州数值较低。在50-59岁年龄组以宁波、大连的PSA数值水平最高。在60-69岁年龄组大连、海南高于其他城市。结论1.研究表明年龄对于血清PSA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血清PSA呈正相关,同时在临床诊断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确定PSA数值区间,可进一步排除年龄对于血清PSA的影响。2.不同地区应建立相应的血清PSA数值区间,以排除地域、饮食、环境等引起的差异,从而保证血清PSA检测的准确性。
高庆禄[6](2021)在《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transrectal ultrasound,CE-TRUS)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到2021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PCa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CE-TRUS等相关检查,并进一步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在超声造影下的血流灌注特征包括增强速度,廓清速度,增强均匀度及增强强度,并根据血清PSA浓度将患者分为3个组:低浓度组:4.0ng/ml≤PSA<10.0ng/ml;中浓度组:10.0ng/ml≤PSA<20.0ng/ml;高浓度组:PSA≥20.0ng/ml,分析在不同血清PSA浓度区间,CE-TRUS对PCa的诊断效果。结果:(1)全组共有96例患者,经病理活检证实PCa患者共有62例,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共有34例。(2)PCa患者超声造影下的主要血流灌注特征为:64.52%(40/62)为快速增强,70.97%(44/62)为快速廓清,83.87%(52/62)为不均匀增强,61.29%(38/62)为高增强;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超声造影下的主要血流灌注特征为:70.59%(24/34)为非快速增强,73.53%(25/34)为非快速廓清,76.47%(26/34)为均匀增强,52.94%(18/34)为非高增强。PCa与前列腺良性疾病在超声造影下的增强速度,廓清速度,增强均匀度三个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强强度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CE-TRUS在低、中、高3个浓度组对PCa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8.33%,70.37%,95.65%,特异度分别为83.33%,76.92%,66.67%,准确度分别为73.33%,72.50%,92.31%。经Mc Nemar检验与Kappa一致性检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E-TRUS在三个不同血清PSA浓度区间对PCa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E-TRUS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增强方式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增强速度、廓清速度及增强均匀度方面的差异,通过观察经直肠超声造影下的血流灌注特征有助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CE-TRUS在不同血清PSA浓度区间对PCa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静[7](2021)在《PI-RADS v2.1评分联合PSAD、ADC值在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第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 v2.1)评分联合PSAD、ADC值在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 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3.0T多参数磁MRI检查(mp-MRI)并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的353例患者。根据病理证实结果分为cs PCa组(GS≥7分)和no-cs PCa组(良性和GS=6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评估患者的指标变量(年龄、PSA、前列腺体积、PSAD、ADC值和PI-RADS v2.1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变量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评估对cs PCa有独立预测价值的指标变量。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对有独立预测价值的指标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根据结果建立联合指标变量预测cs PCa的回归模型A(PI-RADS v2.1评分+PSAD)、B(PI-RADS v2.1评分+ADC值)、C(PI-RADS v2.1评分+PSAD+ADC值),利用ROC曲线对单个指标变量及联合指标变量的诊断性能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对比分析,比较联合指标变量和独立预测指标变量间AUC值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病理结果证实:353名患者中,前列腺良性患者164例(BPH:136例,前列腺炎:28例),前列腺癌(PCa)患者189例(cs PCa:150例,ci PCa:39例)。指标变量(年龄、PSA、前列腺体积、PSAD、ADC值和PI-RADS v2.1评分)在cs PCa组与no-cs PCa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D、ADC值和PI-RADS v2.1评分对cs PCa均有独立预测价值。年龄、PSA、前列腺体积、PSAD、ADC值和PIRADS v2.1评分所对应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598、0.718、0.681、0.815、0.851和0.854,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的指标变量PSAD、ADC值和PI-RADS v2.1评分的敏感度分别为79.3%、78.7%、85.3%,特异度分别为70%、77.3%、79.8%。联合模型A、B、C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98、0.891、0.898,敏感度分别为85.3%、86.7%、88.7%,特异度分别为80.3%、80.3%、78.3%。三种联合模型中,两两之间AU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AD的纳入对PI-RADS v2.1评分3分病灶的价值更高,ADC值的纳入改善了PI-RADS v2.1评分3分和4分病灶。结论患者PSAD、ADC值和PI-RADS v2.1评分均为cs PCa的独立预测指标变量,其中PI-RADS v2.1评分诊断cs PCa的效能最高;三种联合模型对cs PCa的诊断效能均优于单独使用PI-RADS v2.1评分,但三种联合模型诊断cs PCa的效能相似。
张凤卿[8](2020)在《对比研究(F/T)/PSAD和%(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研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F/T)/PSAD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密度百分率%(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并统计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医院泌尿外科,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和/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145例初诊为前列腺相关疾病患者的血清PSA、f PSA指标,经直肠超声报告,病理结果。计算前列腺体积、F/TPSA、PSAD、(F/T)/PSAD和%(F/T)/PV,以SPSS 23.0和Med Calc分析软件,对纳入分析的所有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参数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检验,依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相关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参数与诊断前列腺癌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F/T)/PSAD指标,在PSA介于(4-20)ng/ml时,具有一定的诊断优势,但劣于F/TPSA指标;当PSA>20ng/ml时,其具有一定的诊断优势,但劣于PSAD指标。F/TPSA指标,在血清PSA介于(4-10)ng/ml,甚至(4-20)ng/ml时,诊断前列腺癌时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要明显优于PSAD指标。%(F/T)/PV仅仅在血清PSA>20ng/ml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不具有较大的优势。(F/T)/PSAD指标在PV<80ml时,与前列腺癌检出率检查具有相关性,呈负相关。其AUC值要大于PSA和PSAD,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PV<80ml时(F/T)/PSAD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PV>80ml时,(F/T)/PSAD不具有研究价值。%(F/T)/PV在不同PV区间,与前列腺癌检出率间均没有相关性。结论:1、(F/T)/PSAD指标,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该指标<1.01时,要警惕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2、当血清PSA<4ng/ml时,(F/T)/PSAD指标,不具有诊断价值,血清PSA处于(4-20)ng/ml时,(F/T)/PSAD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呈负相关,但需以F/TPSA作为唯一的参考因素,去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检查。3、当PV<35、35-50、50-80ml,(F/T)/PSAD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呈负相关,尤其是PV介于35-50、50-80ml时,(F/T)/PSAD指标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价值明显。对于PV<80ml的患者,当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时,主要需参考PSAD指标,(F/T)/PSAD指标可以起到辅助性参考,其临床价值较小。4、仅当血清PSA>20ng/ml时,%(F/T)/PV与前列腺癌检出率间具有相关性,但其AUC值要明显低于PSA、PSAD和(F/T)/PSAD指标,没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硕[9](2020)在《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和侵袭性评估中的初步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基于3.0T MR设备的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1)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因临床可疑PCa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检查,而后获得病理证实患者的影像资料。入组病例检查设备统一,扫描序列和参数一致,符合PI-RADS V2.1推荐标准,病理取材均通过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10+X”针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获得,将Gleason≤3+3分定义为低危PCa,Gleason≥3+4分定义为临床显着性PCa(csPCa)。纳入两名均接受过PI-RADS V2.1解读学习及实战培训的放射科医师(医师1和医师2)作为观察者,对入组病例MRI图像在病理结果未知的情况下按照PI-RADS V2.1评分细则独立评分并分别记录,病灶多发者,以主病灶评分作为该患者的最终评分。主病灶定义为PI-RADS评分最高者,若评分最高病灶同时有多个,则将出现前列腺包膜外侵者确定为主病灶,如无包膜外侵,则将体积最大者确定为主病灶。以高年资医师(医师2)PI-RADS评分结果作后续诊断效能研究。运用加权Kappa检验评估医师1和医师2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0.20较差,0.21~0.40一般,0.41~0.60中等,0.61~0.80良好,0.81~1.00较强),运用趋势卡方检验评估医师2 PI-RADS评分与主病灶穿刺病理结果间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医师2 PI-RADS评分诊断PCa及csPCa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以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来衡量。结果:研究入组病例433例,年龄41~95岁,平均(70.0±8.36)岁,中位PSA值 10.0(6.21~16.20)ng/mL。良性病灶占比 68.1%(295/433),低危 PCa 占比 9.7%(42/433),csPCa占比22.2%(96/433)。两位医师对前列腺主病灶评分一致性较强,加权Kappa值为0.855。医师2评分结果中,PI-RADS 1、2、3、4、5分者各12、196、109、53、63 例,各评分的 PCa 检出率分别为 0(0/12)、6.6%(13/196)、31.2%(34/109)、71.7%(38/53)、84.1%(53/63),csPCa 检出率分别为 0(0/12)、2.0%(4/196)、13.8%(15/109)、49.1%(26/53)、81.0%(51/63),随着病灶评分增加,PCa 及 csPCa 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X2分别为174.94、187.88,均P<0.001;另一方面,在225例主病灶PI-RADS≥3分的患者中,3、4、5分病灶所在比例分别为48.4%(109/225)、23.6%(53/225)、28%(63/225),以3分病灶所占比例最大。根据ROC曲线,PI-RADS V2.1评分诊断PCa的AUC值为0.864(95%CI:0.828~0.895),PI-RADS综合评分取4分时,约登指数最大,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9%、91.5%,PPV和NPV分别为78.4%、85.2%;诊断 csPCa 的 AUC 值为 0.902(95%CI:0.870~0.928),同样是 PI-RADS 4分时,约登指数最大,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2%、88.4%,PPV和NPV分别为 66.4%、94.0%。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资医师间PI-RADS V2.1的评分一致性较强,随着PI-RADS V2.1评分的上升,PCa及csPCa检出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以PI-RADS 4分为诊断阈值诊断PCa和csPCa准确性及有效性均较高,但对PI-RADS 3分病灶的定性诊断仍需结合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综合评估。第二部分 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基于3.0T MR设备的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1)在前列腺癌(PCa)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因临床可疑PCa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检查,而后病理证实为PCa患者的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入组病例检查设备统一,扫描序列及参数一致,符合PI-RADS V2.1推荐标准,病理取材均通过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前列腺下“10+X”针系统穿刺活检获得,将Gleason≤3+3分定义为低危PCa,Gleason≥3+4分定义为中高危PCa。由放射科医师1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及穿刺记录统计患者最高Gleason评分及对应癌灶所在位置,纳入两名均接受过PI-RADS V2.1解读学习及实战培训的放射科医师(医师2和医师3)作为观察者,在病理结果未知的情况下,根据医师1记录位置对入组病例相应MRI区域病灶按照PI-RADS V2.1评分细则进行评分,评分意见不一致者由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由放射科医师1收集入组病例PSA系列指标(PSA、PSAD、f/tPSA)。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PSA系列指标以及PI-RADS V2.1评分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上述变量在低危和中高危PCa组中的差异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指标鉴别诊断低危和中高危PCa的效能,并以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衡量。结果:入组PCa患者136例,年龄46~89岁,平均(72.5±8.22)岁,中位PSA值 13.8(7.15~33.00)ng/mL。低危 PCa 占比 30.1%(41/136),中高危 PCa 占比 69.9%(95/136)。PSA、PSAD、PI-RADS V2.1评分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7、0.446、0.602,均 P<0.001,而 f/tPSA 与 Gleason 评分呈负相关,|r|值为 0.206,P<0.001,其中以PI-RADSV2.1评分r值最高。单因素分析中,PSA、PSAD、f/tPSA以及PI-RADS V2.1评分在低危和中高危PCa组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指标鉴别低危和中高危PCa的AUC值分别为0.707、0.737、0.638、0.813,以 PI-RADS V2.1 评分 AUC 值最大。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PSA系列指标(PSA、PSAD、f/tPSA)、PI-RADS V2.1评分不仅与PCa Gleason评分存在相关性,还有助于低危与中高危PCa的鉴别,可在一定程度内评估PCa侵袭性;同时PI-RADS V2.1评分评估PCa侵袭性的效能优于PSA系列指标,可为临床医师制订患者诊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罗伟[10](2020)在《回顾性分析CRP与IL-6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在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探讨CRP及IL-6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患者,共计139例,其中前列腺癌患者8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收集患者年龄,BMI,前列腺癌家族史,吸烟史,前列腺Gleason评分等一般数据。同时,收集患者术前未经治疗前的循环PSA、CRP与IL-6水平,并对所有患者前列腺穿刺或手术后石蜡包埋标本进行CRP与IL-6免疫组化染色,利用IPP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CRP与IL-6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在年龄,BMI,家族史,吸烟史等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循环CRP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前列腺增生组:2.61±0.99,前列腺癌组:7.23±13.48,P=0.02);两组患者循环IL-6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前列腺增生组:2.79±3.46,前列腺癌组:5.05±7.14,P=0.014)。进一步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循环CRP曲线下面积为0.683,95%置信区间为0.597-0.770(P<0.001);循环IL-6曲线下面积为0.667,95%置信区间为0.575-0.758(P=0.001);循环PSA曲线下面积为0.788,95%置信区间为0.714-0.862(P<0.001),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对CRP及PSA联合指标的概率进行预测并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18,95%置信区间为0.746-0.889(P<0.001),预测方程为(-0.317)*CRP+(-0.078)*PSA。特殊PSA区间(4-10ng/ml)内循环CRP与IL-6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CRP:P=0.168,IL-6:P=0.651)。两组患者CRP在组织表达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在前列腺癌组中,Gleason评分分级分组1组与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组与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3组与4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4组与5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8,P=0.032,P=0.01,P=0.373);中分化与低分化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患者IL-6在组织表达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在前列腺癌组中,Gleason评分分级分组4组与5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中分化与低分化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4),其余组间表达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1、炎症反应,特别是亚临床炎症反应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促进作用。2、循环CRP与IL-6水平可以辅助进行前列腺癌的诊断,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CRP与PSA联合使用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3、CRP、IL-6在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4、CRP与IL-6在低分化癌组织中表达较中分化癌组织高,尤其是CRP与Gleason评分高度相关,检测组织CRP与IL-6表达水平有助于帮助判断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
二、复合PSA及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PSA及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方法 |
2.4.1 相关指标测定 |
2.4.2 计算方法 |
2.4.3 病理标本 |
2.4.4 PCa患者随访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4ng/ml时的临床资料分析'>3.2 血清tPSA>4ng/ml时的临床资料分析 |
3.2.1 相关指标分析 |
3.2.2 PHID的诊断效能及预测值比较 |
3.3 血清tPSA在4~10ng/ml时的临床资料分析 |
3.3.1 相关指标分析 |
3.3.2 PHID的诊断效能及预测值比较 |
10ng/ml时的临床资料分析'>3.4 血清tPSA>10ng/ml时的临床资料分析 |
3.4.1 相关指标分析 |
3.4.2 PHID的诊断效能及预测值比较 |
3.5 PHID在PCa预后评估中的相关性分析 |
3.5.1 PHID与Gleason评分相关性分析 |
3.5.2 PHID与进入CRPC阶段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PSA衍生指标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2)p2PSA及其衍生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临床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样本收集和处理 |
2.1.5 检验原理 |
2.1.6 p2PSA、tPSA、fPSA的检测过程 |
2.1.7 经直肠穿刺活检方法 |
2.1.8 统计学方法 |
2.1.9 计算公式 |
2.2 结果 |
2.2.1 所有研究人群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
2.2.2 各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 |
2.2.3 不同tPSA值患者统计结果 |
2.2.4 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患者一般描述性统计结果 |
2.3 讨论 |
2.3.1 PSA及 p2PSA的由来 |
2.3.2 P2PSA及其衍生的诊断指标对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 |
2.3.3 P2PSA及衍生指标对预测活检病理侵袭性PCa的效能 |
2.3.4 P2PSA及衍生指标在预测侵袭性PCa、主动监测、生化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
第3章 结论与不足 |
3.1 结论 |
3.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癌新型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炎性指标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预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MRI影像特征和纹理分析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第一部分 MRI影像特征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预测价值 |
一 研究目的 |
二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MRI检查方法 |
3 病理学检查 |
4 MRI影像特征和PSA及其相关指标的提取 |
5 统计方法 |
三 结果 |
1 肿瘤最大直径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关系 |
2 相对病变直径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关系 |
3 肿瘤体积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关系 |
4 病灶形态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关系 |
5 前列腺包膜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关系 |
6 病灶包膜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关系 |
7 病灶信号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关系 |
8 病灶边界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关系 |
9 PSA及其相关指标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关系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第二部分 ADC 图纹理分析对前列腺癌 Gleason 分级的预测价值 |
一 研究目的 |
二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MRI检查方法 |
3 图像分析及参数提取方法 |
4 统计方法 |
三 结果 |
1 ADC图纹理分析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关系 |
2 MRI定量影像特征联合ADC图纹理分析 |
3 熵值、偏度、相对病变直径、肿瘤体积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4 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分析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兰州市40岁以上不同年龄组男性前列腺特异抗原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的选取 |
1.2 血清PSA的检测 |
1.3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第2章 结果 |
2.1 统计数据的基本分布情况 |
2.2 不同年龄组PSA数值人数百分比 |
2.3 不同年龄段的PSA数值水平 |
2.4 年龄与PSA数值相关性分析 |
2.5 兰州市40岁以上健康男性PSA参考区间 |
2.6 国内不同地区PSA数值水平 |
第3章 讨论 |
3.1 PSA水平与年龄的分析 |
3.2 PSA水平在各年龄组的分布研究 |
3.3 不同地区的PSA水平分析 |
3.4 本研究的优缺点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前列腺癌的研究背景 |
2 前列腺癌的诊断特点 |
3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研究 |
3.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升高机制 |
3.2 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应用价值 |
3.3 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的意义 |
3.4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
3.5 前列腺特异抗原速率 |
4 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局限性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癌的诊断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PI-RADS v2.1评分联合PSAD、ADC值在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MRI新技术在PCa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对比研究(F/T)/PSAD和%(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1.3 计算公式 |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总体的分布特点 |
2.2 在全部研究对象中,所有指标的统计学分析 |
2.3 当血清PSA指标处于不同阈值时,所有指标的统计学分析 |
2.4 在不同PV阈值下,对所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
3 讨论 |
3.1 PSA检测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 |
3.2 当前PSA及相关参数在临床中的发展现状和分析 |
3.3 影响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相关原因 |
3.4 参数%(F/T)/PV和(F/T)/PSAD的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癌患者中相关参数的意义及预测模型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和侵袭性评估中的初步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10)回顾性分析CRP与IL-6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复合PSA及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D]. 雷震. 延边大学, 2021(02)
- [2]p2PSA及其衍生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D]. 傅文晴. 南昌大学, 2021(01)
- [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D]. 李迎晔.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MRI影像特征和纹理分析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预测价值[D]. 孙碧霞. 兰州大学, 2021(12)
- [5]兰州市40岁以上不同年龄组男性前列腺特异抗原的调查[D]. 刘军伟.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6]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高庆禄.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PI-RADS v2.1评分联合PSAD、ADC值在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吴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对比研究(F/T)/PSAD和%(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D]. 张凤卿.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前列腺癌诊断和侵袭性评估中的初步应用探讨[D]. 杨硕. 苏州大学, 2020
- [10]回顾性分析CRP与IL-6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D]. 罗伟.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前列腺癌论文; 标致雪铁龙集团论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论文; 前列腺肿瘤论文; 病理报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