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公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娜[1](2021)在《甘肃省农村普通高中英语写作偏误分析研究》文中认为
余燕[2](2021)在《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与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及其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的改进与发展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促进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推动基金长期平衡能够实现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逐步提升城乡人口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甘肃省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小,地方财力明显不足,加之农村人口基数大、比例高,由此导致了其偏低的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与有待完善的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使得老年人口无法及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公平与效率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理论,就甘肃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确定及其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与其相关的现行政策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全面总结,实证分析了甘肃省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支持能力。研究发现:第一,甘肃省城乡居保待遇确定与调整机制相对滞后,可操作性不强;第二,甘肃省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积累有限,总体待遇偏低;第三,省内各市州的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财政支持能力存在差距,且这种差距分布大致与各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契合;此外,财政支持能力较低,养老金调整动力不足。综合考虑,在借鉴国外典型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城乡居保待遇确定与调整机制制度化建设,建立基础养老金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和个人账户积累,提升总体待遇水平;提高地方财政支持能力,激发养老金调整功能。
周小燕[3](2021)在《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由于种植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使其成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损失最严重的行业。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一方面需要人们有意识的保护生态,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种植结构调整是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措施。甘肃省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区,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可为相关农业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方面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也可以针对性地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时提供参考,从而保障农作物产量的稳定,这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都具有深远意义。就张掖市而言,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不仅仅是气温等气候变化的影响,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因此文章重点展开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作物产量是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文章以产量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因产量变化引起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受气候灾变的影响。主要选择表征气候灾变因素的年均气温、年光照时数、年降水量、干旱受灾面积、其他受灾面积,选择小麦、玉米、棉花、油料以及蔬菜和水果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展开分析:宏观方面分析了1991-2019年间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调整具体又表现在哪些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微观层面通过与农户访谈,了解农户种植结构的调整受到了哪些气候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有利的气候因素是年均气温,气象灾害对其均有不利影响。(2)张掖市目前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比例增加的作物是水果,适合种植的作物是蔬菜,适应能力最弱的作物是小麦。(3)张掖市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以改变作物种植面积为主,影响其结构调整的主要气候影响因素为农户所感知气象灾害的发生与降水量的变化。根据以上研究提出有利于张掖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有:1.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科学规划作物生产布局;2.稳步推进种植生产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机械化、智能化技术普及;3.加大针对性惠农政策倾斜,引导农户自发转变生产方式;4.转变农户生产观念,吸引高素质人才返乡就业。
吴明霞[4](2021)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 ——以Y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从1997年开始招收学员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其人才培养目标较普通研究生而言,有着更为明确的复合型、职业型和应用型特点,他们在校学习的满意度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专业化成长与发展,还会影响中小学师资储备的质量。鉴于此,本文开展全日制教育硕士(以下简称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将有助于培养单位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并针对人才培养的问题“扬长补短”、“对症下药”,推动学校改进教学工作并为教育硕士教育评估提供参考性意见,最终提高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首先对有关学习满意度和教育硕士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述评。其次,以Y大学的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教育硕士在课程教学、学研能力、实习实践、导师评价、学习环境、管理服务等六个方面的满意度现状和隐藏的问题。最后,结合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提升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调查表明教育硕士的学习满意度并不高,六个因子的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是:导师评价、课程教学、学习环境、管理服务、实习实践、学研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生源地、专业兴趣和专业类型会显着影响学生学习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访谈归纳出四类问题:育人目标解读不清造成人才培养定位抽象模糊;专业师资队伍的指导与学生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条件设施不齐备导致实习实践效果不尽人意;不完善的激励制度、就业指导表明管理服务能力还存在提升的空间。结合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在本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了建议:首先,培养单位要正确理解应用型人才含义,把合理平衡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作为着力点,进而加强学生学研训练;其次,基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在建立新型师徒关系背景下从教师知识、能力和结构优化上打造一批“标杆”师资;再次,从微格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经费支持三个方面来引导高校要充分发挥实习实践在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最后,为综合提升管理服务能力,需重点完善多样化的激励制度,并在特定教育职业背景下彰显个性化就业指导特色。
高云亮[5](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曲芯[6](2020)在《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政策执行偏差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一年。甘肃省是国家实现全面脱贫的重点省份之一,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是省政府工作的重点。兰州市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教育及交通中心,在整个甘肃省的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兰州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抓住机遇,利用好公共政策等手段,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增强旅游经济收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旅游业政策是我国为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市场体系,防范市场失灵、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供给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旅游服务产品,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近些年来,兰州市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公共政策,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公共政策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执行偏差问题。因此,找到偏差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建议,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开始对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以史密斯模型和“执行结构——政策执行——执行结果”为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大变量为分析框架,结合兰州市旅游业政策执行情况及相关单位的反馈情况进行分析。并且以贵阳市、西安市、西宁市等相邻省份省会城市的旅游政策执行情况为经验借鉴,从完善自身的政策体系、增强目标群体的参与意识、提高执行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及优化政策环境这几个方面提出完善兰州市旅游政策执行的途径,从而为提升兰州旅游发展,提高兰州旅游收入提出自己的建议。
魏然[7](2020)在《社区韧性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Z市J区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社区是我国防灾减灾的基本单元和关键主体,近几年气候条件的逐渐恶劣、人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社区突发灾害的数量日益增加。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社区要不断提高自身韧性从而增强“承灾”能力和“自恢复”能力。因此,社区韧性程度的高低是社区应对各类灾害的主要能力体现。如何衡量不同社区的韧性情况,以及如何针对各个社区提出韧性能力提升策略以及建议,是社区应灾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梳理,通过Meta分析,得到社区韧性评估指标框架中的关键指标:社会资本、社区资本、经济韧性、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组织韧性、制度韧性、应急物资和空间韧性,涵盖了24个二级指标,并对每项指标赋予了权重。其次,通过使用Nvivo软件对社区负责人员访谈记录自下而上的归纳整理,也分析出一套基于实践的社区韧性评估指标框架,包含关键设施、关键主体、物质基础、服务提供、环境系统和政策计划这6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都有对应的权重。为使指标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将两个指标框架进行对比和优化,获得最优的社区韧性评估指标框架,构建社区韧性评估体系。然后以Z市J区的所有社区作为社区韧性指标体系的应用分析对象,对其社区韧性做了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和评估,进一步对优化后的社区韧性指标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社区韧性应着重于从构建平战结合的稳定社区秩序和打造“过硬”的社区资源保障两个层面进行提升的意见和建议。
次仁卓玛[8](2020)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初中舞蹈“第二课堂”为例》文中提出舞蹈作为人体文化与身体教育的重要支脉,她是“人体生命的最美表现,精神世界的最佳象征”;她是“民族精神和族群情感最生动的载体”;她是“一切艺术之母”,“一切语言之母”;她更是人体运动规律和义理精蕴的综合载体。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手段,可以称之为是开启美善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发育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人格完善品性的最佳时期。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甘南藏族自治州初中阶段舞蹈“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客观反映当前甘南州初中阶段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对甘南州舞蹈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反思,进而对甘南州舞蹈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可实施的策略及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现状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主要以甘南州初中阶段舞蹈“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师资队伍、舞蹈设施设备及图书视频资料、对舞蹈教育的态度这四个方面的调查分析整理出以下较为关键的制约因素:外部环境的制约,校方重视程度不够,舞蹈专业教师紧缺,舞蹈教学资源利用不合理,初中阶段舞蹈教育的定位不明确等。第三章中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甘南州舞蹈教育的意见建议,主要包括重视舞蹈教育发展、舞蹈师资队伍的配备、合理利用舞蹈教育设施及图书影像资料、完善舞蹈“第二课堂”四个方面。第四章结语部分则是对全文的一个概括和总结。
李金刚[9](2020)在《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文中指出当急于奔向教育的未来时,亦需要回过头来看看来时路,以确证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教育时代。一方面,“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仍是一个真切的社会议题;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采取的各种举措,部分人和地区也确实因教育而改变命运,赢得名声,实现“逆袭”。面对这种看似矛盾的真相抑或真实,有必要走进那些经典案例,探究其何以如此,分析其在实现教育“逆袭”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本研究选取一个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被称为“教育状元县”的典型县作为研究对象,以时空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从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的角度深入考察分析。研讨其塑造教育状元县的历程,分析其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其中的参与者如何行动;进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谁更容易从中受益,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特征;最后,论证该县打造教育社会的全民参与过程。通过对会宁二中搬迁“事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深描发现,作为利益相关者,因立场不同,人们对学校的认知相异,对学校搬迁的态度亦是多样,但是都将学校当作资源。其中,学校教师认为学校是文化效应优先的空间、学校周边企业商户则看重学校空间的经济效应,政府则强调社会统筹管理优先。表面上看,学校搬迁只是学校的事情与他无涉,但是搬迁过程中的博弈和利益纠葛的发生则表明学校绝非是独立于社会时空,而是深刻地影响当地的生活。进一步以时间为主线对会宁教育展开“长时段”分析,可以发现会宁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并没有给其发展各种行业提供便利,教育则是当地人们与自然、社会相处过程中做出的选择和策略。明清之际,得益于朝廷教化和历史积累,学宫、书院开始出现,部分人尝到教育的甜头。随着社会发展,民国时期现代教育也流传到这一地区,重教之风在变迁中延续。1949年之后,该地区的教育发展历程整体上与社会大环境同步,虽有波折,但是当地人重视教育之根未断,加之当地政府的刻意主导,教育受重视的程度日益增加,其名声也在现代媒体传扬下广为人知,并最终被赋予“教育状元县”称号。该县为维持教育声誉采取诸多方法和策略,以其高中生源为例研究发现,县域内几所高中在招生时,学校间生源存在良莠之差,好学校存在掐尖现象。每一所学校内部,又设置高考指标并具体分配到各个班级、教师,以确保考上大学的学生名额“包产到户”“责任到人”。此外,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也进行精打细算的时空管控和分层划级的人员管理。围绕高中生“尖子生”家庭背景的分析发现,那些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相对好的学生,更容易从中受益。对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生源地分析又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即,在该地区,能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存在城(县城)乡(乡镇)村(村落)的三级差别。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政府、群众和企业商户合力将该县打造成一个教育社会。其中,政府部门规划设计的“教育景观”为当地打造教育社会提供制度上的引导和整体性的部署;意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学生及其家长则为当地教育社会的制造提供群众基础;处于政府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企业商户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既利用着教育名声也为教育名声的维持助力,并积极参与到教育社会的创造中来,三者共同实现会宁县创造教育社会的集体动员。
王泽[10](2020)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土地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料。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走高,国有土地出让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可是在土地管理部门出让国有土地的过程中经常存在违法使用职权或者不作为导致国有土地出让金流失、使用者违法违规使用和占用土地等问题。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不受损失,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纳入到行政公益诉讼类型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与2017年6月27日对《行政诉讼法》进行了正式修改,把国有土地出让写入其中,作为四种行政公益诉讼之一。从正式施行到现在已经是两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确实挽回了大批额的土地出让金,也收回一大批被违法占用和使用的土地,对国有土地进行了有效的的保护和动态管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仍然不完善,虽有法律明文,但缺乏具体操作细则,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争议,需要我们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研究,找出合理建议,为完善国有土地出让行政公益诉讼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相关概念解析。在本部分主要介绍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存在的问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的涵义等,对我国现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并对提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公益诉讼制度的原因,制度的概念、特点、优势等进行阐释,可以知道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不是应运而生的,是由于问题倒逼而产生的。第二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基础,这部分主要对这项制度的理论基础、立法基础进行分析,着重介绍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益性、行政公益诉讼的保护性、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并对之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进行表述。第三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司法现状分析,这部分主要是对这项制度已经取得的成绩的肯定和对其的存在问题的分析,包括受案范围有限、起诉难、举证责任分配不清、检察机关证据收集困难和滥发检察建议、办案凑数等,并把每个问题背后的原因做一阐述。第四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优化对策和一点思考,这部分主要提出十点完善建议,分别是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到重大国有土地出让之中、加强与行政部门、人民群众的合作与衔接、创新证据收集方式、行政复议模式的引入、异地管辖制度、拓展受案范围、原告多样化和唯一性统一、检察院加强办案质量督查、国外行政公益诉讼以及自己的三点关于检察队伍建设、检察院公益诉讼败诉、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和等思考,通过对问题的阐释和对策的提出,我们可以提出更多完善这项制度的建议,为社会主义法治添砖加瓦。
二、2000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公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公告(论文提纲范文)
(2)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与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城乡居保待遇确定与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优化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社会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
2.1.2 养老保险待遇 |
2.1.3 养老金调整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平与效率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理论 |
第三章 甘肃省城乡居保待遇确定与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现状 |
3.1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与阶段 |
3.2 现行保障待遇确定与调整政策 |
3.3 城乡居保待遇确定与基础养老金调整 |
3.3.1 甘肃省城乡居保待遇水平确定 |
3.3.2 甘肃省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调整 |
3.4 甘肃省城乡居保待遇确定与调整机制现存问题 |
3.4.1 待遇确定与调整机制相对滞后,可操作性不强 |
3.4.2 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积累有限,总体待遇偏低 |
3.4.3 财政支持能力较低,养老金调整动力不足 |
第四章 甘肃省城乡居保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实证分析 |
4.1 主成分分析法 |
4.1.1 主成分分析法的内涵及其应用 |
4.1.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数据来源 |
4.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过程 |
4.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2 数据检验 |
4.3.3 主成分的提取与确定 |
4.3.4 计算得分与排序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养老金待遇确定与调整实践及启示 |
5.1 零支柱国家养老金待遇确定与调整实践 |
5.2 典型发达国家养老金待遇确定与调整 |
5.3 经验启示 |
第六章 甘肃省城乡居保待遇确定与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的优化建议 |
6.1 加快待遇确定与调整机制制度化建设,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
6.2 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和个人账户积累,提升总体待遇水平 |
6.3 提升地方财政支持能力,激发养老金调整功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3)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国内外文献研究 |
3.1 气候灾变与农业生产的相关研究 |
3.2 气候灾变与种植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
3.3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灾变与农业的相关研究 |
3.4 文献述评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归纳法 |
4.2 问卷调查法 |
4.3 统计分析法 |
5 研究内容 |
5.1 了解张掖市气候灾变特征及种植业发展概况 |
5.2 研究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5.3 提出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6 研究思路 |
7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 概念界定 |
2 理论基础 |
2.1 需求供给理论 |
2.1.1 需求理论 |
2.1.2 供给理论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气候灾变特征及种植结构现状 |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分析方法及数据说明 |
2.1 数据说明 |
2.2 分析方法 |
2.2.1 线性倾向估计 |
2.2.2 滑动平均法 |
3 气候变化特征 |
3.1 年均气温 |
3.2 年日照时数 |
3.3 年均降水量 |
3.4 干旱受灾面积 |
4 种植业结构特征 |
4.1 种植业布局 |
4.2 粮食作物 |
4.3 经济作物 |
4.4 其他作物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候灾变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1 气候灾变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
1.1 研究方法 |
1.2 结果分析 |
1.2.1 气象产量分离结果分析 |
1.2.2 作物单产回归结果分析 |
1.3 主要结论 |
2 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
2.1 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
2.1.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
2.1.2 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
2.1.3 其他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
2.2 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
2.2.1 研究方法与原理介绍 |
2.2.2 结果分析 |
2.3 主要结论 |
第五章 气候灾变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分析 |
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2 农户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
2.1 气候因素引起种植结构的调整 |
2.2 气象灾害引起种植结构的调整 |
3 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
3.1.1 模型介绍 |
3.1.2 指标选取 |
3.2 结果分析 |
4 主要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1 研究结论 |
2 政策建议 |
2.1 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科学规划作物生产布局 |
2.2 推进生产设施机械化、智能化,引进农业生产新技术 |
2.3 加大惠农政策倾斜力度,引导农户转变生产方式 |
2.4 转变农户生产经营观念,吸引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 ——以Y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国家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 |
(二)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规模与质量矛盾凸显 |
(三)培养中小学优质师资的现实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习满意度 |
(二)教育硕士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归因理论 |
(二)顾客满意度理论 |
第一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及统计工具 |
二、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情况 |
三、量表的信效度检测 |
第四节 访谈调查的设计 |
一、访谈内容的设计 |
二、访谈地点及访谈形式 |
第二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整体分析 |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
二、不同维度的学习满意度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的各维度具体分析 |
一、课程教学满意度分析 |
二、学研能力满意度分析 |
三、实习实践满意度分析 |
四、导师评价满意度分析 |
五、学习环境满意度分析 |
六、管理服务满意度分析 |
第三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二、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三、志愿选择不同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四、本硕专业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五、专业兴趣程度不同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六、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七、不同年级之间学生学习满意度 |
第四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个人学习期望分析 |
第六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的统计结果 |
第三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发现与讨论 |
第一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发现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整体学习满意度 |
二、六个因子的满意度排序情况 |
三、学习满意度的年级差异 |
四、学习满意度的城乡区别 |
五、学习满意度的专业兴趣变化 |
六、学习满意度的专业类型特点 |
第二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人才培养定位抽象模糊 |
二、专业师资队伍与学生需求有一定差距 |
三、实习实践效果不尽人意 |
四、管理服务能力还需提升 |
第四章 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的建议 |
第一节 合理平衡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 |
一、正确理解应用型人才含义 |
二、高度重视学生研究能力培养 |
三、指导学生加强学研训练 |
第二节 建设高质量优秀师资队伍 |
一、建立新型的师徒关系 |
二、造就一批“标杆”师资 |
第三节 科学安排实习实践活动 |
一、有序规范组织微格实训 |
二、主动与中小学建设实习实践基地 |
三、联合提供实习实践经费支持 |
第四节 切实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
一、完善多样化的育人激励制度 |
二、彰显个性化就业指导特色 |
研究不足与创新之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B: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政策执行偏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旅游业政策研究方面 |
1.2.2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方面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文献研究法 |
社会调查研究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业政策 |
2.1.2 公共政策执行 |
2.1.3 政策执行手段(方式) |
2.1.4 政策执行偏差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史密斯过程理论 |
2.2.2 “执行结构——政策执行——执行结果”理论框架 |
2.3 政策执行模型的构建 |
第三章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执行现状分析 |
3.1 兰州市基本情况介绍 |
3.2 旅游业政策执行现状 |
3.2.1 现有旅游业省市级公共政策 |
3.2.2 兰州市旅游业政策执行的积极成果 |
3.3 基于政策执行模型的相关政策分析 |
3.3.1 政策执行基础 |
3.3.2 政策执行环境 |
3.3.3 政策执行过程 |
3.3.4 政策执行结果 |
第四章 兰州旅游业政策执行偏差现象及原因分析 |
4.1 政策执行各要素偏差现象 |
4.1.1 在政策执行基础方面 |
4.1.2 在政策执行环境方面 |
4.1.3 在政策执行过程方面 |
4.2 政策执行各要素偏差现象出现的原因 |
4.2.1 多头管理,部门间存在利益冲突。 |
4.2.2 文旅类企业准入门槛低,质量不一 |
4.2.3 考核监督机制建设不健全,形式单一 |
第五章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政策执行经验及启示 |
5.1 国内旅游业政策执行经验总结 |
5.1.1 贵阳市旅游政策执行经验 |
5.1.2 西安市旅游政策执行经验 |
5.1.3 西宁市旅游政策执行经验 |
5.2 国外旅游业政策执行经验总结 |
5.2.1 日本旅游业政策执行经验总结 |
5.2.2 马来西亚旅游业政策执行经验总结 |
5.3 对兰州市旅游业政策执行的启示 |
5.3.1 在理想化政策方面 |
5.3.2 在执行机构方面 |
5.3.3 在政策的宣传方面 |
5.3.4 在旅游产品营销方面 |
第六章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政策执行改进对策与建议 |
6.1 完善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6.1.1 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景区的规划 |
6.1.2 完善旅游项目规划 |
6.1.3 科学吸收行业建议 |
6.2 提升执行机构及人员的执行能力 |
6.2.1 完善机构内部考核体系 |
6.2.2 加强监督管理水平 |
6.3 简化工作办理流程 |
6.3.1 参考行业规则,精简证明材料 |
6.3.2 加强办事人员服务意识及技能水平 |
6.4 增强目标群体的参与意识与专业技能水平 |
6.4.1 增强目标群体的参与意识 |
6.4.2 加强从业人员教育 |
6.4.3 将普法工作列入人员教育中 |
6.5 优化政策执行的环境 |
6.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 |
6.5.2 加强经济政策倾斜,引入社会资本 |
6.5.3 大力鼓励文创,做好旅游产品品牌 |
6.6 加快相关法制建设 |
6.6.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
6.6.2 加强目标群体从业人员的法律保护。 |
6.6.3 加强立法与监管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旅游政策执行机构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旅游政策执行对象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7)社区韧性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Z市J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
1.3.1 社区韧性影响因素 |
1.3.2 社区韧性的评估 |
1.3.3 提升社区韧性的策略 |
1.3.4 研究评述 |
1.4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过程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实证对象现状介绍 |
2.1 实证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
2.2 J区突发灾害基本情况分析 |
2.3 实证研究的社区选取 |
2.4 J区社区韧性基本情况 |
2.4.1 制度韧性方面 |
2.4.2 关键主体方面 |
2.4.3 经济韧性方面 |
2.4.4 关键设施方面 |
2.4.5 应急物资方面 |
第3章 Meta文献分析下的社区韧性评估模型构建 |
3.1 文献的检索与筛选 |
3.1.1 文献的检索 |
3.1.2 文献的筛选 |
3.1.3 影响因素的分类 |
3.2 社区韧性影响因素框架构建 |
3.2.1 数据导入与分析 |
3.2.2 理论层面的社区韧性影响因素框架 |
3.3 基于理论分析的社区韧性评估模型 |
第4章 Nvivo实证数据分析下的社区韧性评估指标体系 |
4.1 分析过程 |
4.2 访谈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4.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2.2 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及模型构建 |
第5章 社区韧性评估指标框架的优化和体系的构建 |
5.1 社区韧性评估指标的优化 |
5.2 社区韧性评估体系的构建 |
第6章 社区韧性指标体系的应用分析 |
6.1 J区社区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应用 |
6.1.1 问卷数据的收集 |
6.1.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1.3 模糊综合评估 |
6.1.4 各社区韧性评估结果 |
6.2 J区社区韧性评估结果分析 |
6.2.1 社区韧性评估得分纵向比较 |
6.2.2 社区韧性评价得分横向比较 |
第7章 社区提升社区韧性能力对策及建议 |
7.1 构建平战结合的稳定社区秩序 |
7.1.1 多主体协同提升社区治理韧性 |
7.1.2 提升社区治理能动性 |
7.1.3 加强应急主体之间联动 |
7.2 打造“过硬”的社区资源保障 |
7.2.1 提升社区经济恢复力 |
7.2.2 合理布局与统筹社区基础设施资源 |
7.2.3 常态化应急物资储备 |
7.2.4 建设多模式、专业性强的应急队伍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社区韧性评估问卷 |
(8)甘南藏族自治州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初中舞蹈“第二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舞蹈教育 |
(二)普及型舞蹈教育 |
(三)“第二课堂”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五、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状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
一、样本基本情况 |
(一)学生样本 |
(二)教师样本 |
二、舞蹈课程的开展情况 |
(一)舞蹈“第二课堂”课程开设情况 |
(二)舞蹈“第二课堂”课程教学形式 |
(三)舞蹈“第二课堂”课程评价方式 |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师资队伍 |
(一)舞蹈教师的数量 |
(二)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 |
(三)舞蹈教师的职业定位 |
(四)舞蹈教师的薪资待遇 |
(五)舞蹈教师的教学压力 |
(六)舞蹈教师的培训 |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四、舞蹈教学基础设施及图书影像资料 |
(一)教学基础设施 |
(二)图书及影像资料 |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对舞蹈教育的态度和认识 |
(一)学校对舞蹈教育的重视程度 |
(二)教师对舞蹈教育的态度和认识 |
(三)学生对舞蹈教育的态度和认识 |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加强舞蹈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一、重视舞蹈教育发展 |
(一)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舞蹈教育的定位 |
(二)转变传统舞蹈教育观念 |
(三)舞蹈教育经费的落实 |
二、舞蹈师资队伍的建设 |
(一)师资培训 |
(二)师资引进 |
三、合理利用设施设备及图书视频资料 |
(一)舞蹈教室 |
(二)图书视频资料 |
四、完善舞蹈教育 |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 |
(二)课程评测机制的完善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图表情况说明 |
附录二 甘南州中学舞蹈教育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三 甘南州中学舞蹈教育现状调查(舞蹈教师问卷)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依据 |
(一)个人兴趣:好问题是“遇见自己” |
(二)社会现象:贫困县的教育“逆袭” |
(三)学科之思:教育社会学的求真期望 |
二、文献述评 |
(一)时空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
(二)时空社会学与教育的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方法论:研究方法的适切性论证 |
(三)具体研究方法的选取与实施 |
(四)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空间之争:学校搬迁事件的再现 |
一、从“规划”到“搬迁”:学校及其周边的空间制造 |
(一)“规划”:权力与资本主导的空间腾挪 |
(二)“博弈”:搬迁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话语叙事 |
(三)“搬迁”:始于师生、不止师生 |
二、搬迁之后:学校周边的空间重塑 |
(一)各谋出路:小本经营的商店、出租房、小贩 |
(二)空间认知:学校搬迁的“资源”分析 |
第二章 从无到有:教育发展历程的时空分析 |
一、一个苦水河畔的小县素描 |
(一)抗争与适应:会宁县的生态场景 |
(二)历史与神话:远离教育的记忆 |
二、起始与渊源:1949年之前的教育脉络 |
(一)起于毫末:明清之际会宁县教育的历史溯源 |
(二)迎潮而上:民国时期的会宁教育 |
三、发展与丕变:1949年之后的教育 |
(一)曲折新生:1949-1966年间的会宁教育 |
(二)紊而不断:1966-1976年间的会宁教育 |
(三)名声鹊起:1977-1996年教育状元县的兴起 |
第三章 何以成就:状元县的维系之路 |
一、掐尖拔苗:几所高中的生源分析 |
(一)特色:高中录取学生的逻辑 |
(二)差异:有意还是无意的结果 |
二、包产到户:高考指标的层级下达 |
(一)分摊到校:因班级而异的指标分配 |
(二)责任到人:高考目标的提点与预言 |
三、时空管控:日常生活的精打细算 |
(一)令行禁止:精细管理的校门与教室 |
(二)按部就班:校历、作息表与倒计时 |
(三)分层划区:教育管理的科层模式 |
第四章 谁的“象牙塔”:“尖子生”之源的诘问 |
一、高中:尖子生的家庭背景分析 |
(一)抽样设计与研究问题 |
(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分析 |
(三)学生父母的职业分布分析 |
(四)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分析 |
(五)研究结果与反思 |
二、大学: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住址的空间分布分析 |
(一)乡镇不及县城:不同乡镇考入大学的总体情况 |
(二)乡镇胜于村落:差异直达底层 |
第五章 教育社会:作为社会营生的时空制造 |
一、政府主导下的地景制作:街道、纪念馆与状元历史文化园 |
(一)街、道、巷的教育隐喻:走在教育的路上 |
(二)“教育展馆”:一个微缩教育世界的建造 |
(三)状元历史文化园:教育与消费合奏的现代景观 |
二、因需而生的陪读村、求学者、陪读者 |
(一)“砚台坪”们:因“势”而生的陪读村 |
(二)被迫到主动:租房者的行动逻辑 |
(三)工作与闲暇:陪读者的日常生活 |
三、商机与文化:从“状元宾馆”到“古今会州” |
(一)因附其“名”:早期商户构建教育社会的初步尝试 |
(二)汲取其“意”:创造与消费“状元文化”的现代资本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会宁教育:一个糅合的理解 |
三、教育社会:社会发展与转型的结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地方史料 |
二、论文类 |
三、专着 |
四、学位论文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相关概念解析 |
1.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概念 |
1.2 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 |
1.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的涵义 |
1.3.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的提出背景 |
1.3.2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 |
1.3.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的特征 |
1.3.4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与传统司法救济相比的优势 |
第二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的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客观诉讼的广泛使用 |
2.1.2 行政公益诉讼的保护性 |
2.1.3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 |
2.2 立法基础 |
2.2.1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
2.2.2 行政诉讼法和两高的司法解释 |
第三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的司法现状分析 |
3.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取得的成效 |
3.2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1 国有土地使用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程序繁琐线索来源少 |
3.2.2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证据收集困难 |
3.2.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难问题 |
3.2.4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有限和原告单一 |
3.2.5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
3.2.6 滥发诉前检察建议、办案凑数和公益诉讼队伍专业化欠缺问题 |
3.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不足的原因 |
第四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优化对策 |
4.1 检察机关拓展案源线索的双重途径 |
4.1.1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前介入重大国有土地出让的体制 |
4.1.2 加强与政府部门、人民群众的沟通配合、业务衔接和数据共享 |
4.2 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诉前和诉后证据收集方式 |
4.2.1 诉前证据的收集方式 |
4.2.2 调查、审查的重点问题 |
4.3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复议的引入和异地管辖破解起诉困境 |
4.3.1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复议的引入 |
4.3.2 异地管辖制度 |
4.4 受案范围的扩展和原告多元化、唯一性的统一 |
4.4.1 受案范围的的扩展 |
4.4.2 原告多元化、唯一性的统一 |
4.5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 |
4.6 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办案质量督查和队伍建设 |
4.6.1 检察机关办案质量督查 |
4.6.2 公益诉讼队伍建设 |
4.7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中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2000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公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农村普通高中英语写作偏误分析研究[D]. 李玲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与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研究[D]. 余燕.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3]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 周小燕.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4]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 ——以Y大学为例[D]. 吴明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6]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政策执行偏差研究[D]. 曲芯. 兰州大学, 2020(01)
- [7]社区韧性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Z市J区的实证分析[D]. 魏然. 暨南大学, 2020(04)
- [8]甘南藏族自治州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初中舞蹈“第二课堂”为例[D]. 次仁卓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会宁教育:一个“教育状元县”的时空社会学考察[D]. 李金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10]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公益诉讼研究[D]. 王泽.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