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生产力的实现形式

浅谈科技生产力的实现形式

一、浅谈科技生产力的实现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鷟,李桂花[1](2021)在《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双重逻辑线索及其内在关联》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占主导地位的见解是:他们所认定的生产力即科技生产力,这可以看作他们生产力观的显性内在逻辑线索。但通过文本梳理,人们便会发现,他们生产力观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或生态生产力方面的思想,因而可以将之看作他们生产力观的隐性内在逻辑线索,该逻辑线索在他们生产力观中具有核心的、基础性的地位与作用。两条逻辑线索互相影响、互相塑造、互为补充,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产力观呈现出清晰的理论轮廓与丰富的理论内涵。只有充分认识生态生产力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科学而完整地理解他们的生产力观。这对于在当代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鷟[2](2021)在《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文中研究说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生产力既是一个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概念,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因而使得生产力的内涵十分丰富。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的研究,占主导地位的见解是:他们的生产力观是科技生产力观,其主要依据是马克思曾说过“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可以看作是他们生产力观的显性逻辑线索,即他们生产力观的第一重意蕴;但通过文本梳理便会发现,他们生产力观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或者简称为生态生产力方面的思想,如马克思将“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因而可以将其看作是他们生产力观的隐性逻辑线索,并且在他们生产力观中更具有核心的、基础性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他们生产力观的另一重意蕴。两条逻辑线索互相影响、互相塑造、互为补充,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呈现出清晰的理论轮廓与丰富的理论内涵。只有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这一意蕴,才能对他们生产力观做出更为科学的理解和阐释;同时也只有正确地理解生态生产力观在他们生产力观中的基础性、核心性地位,才能真正地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理论体系的终极价值关怀——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当前,在全球各国生产力发展陷入瓶颈期和全球性生态危机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性日益突出的发展现实下,深入挖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产力观,对于在当代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打破生产力发展的瓶颈期和降低生产力发展的生态限制,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除绪论外,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内在逻辑与历史生成。本部分首先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文本的梳理,对他们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进行了界定。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文本中多次明确阐述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并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因而本文将科技生产力观称之为他们生产力观的显性逻辑线索,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同生产劳动、科学技术同资本主义批判以及科学技术同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上。其次,在对相关文本和论述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驳斥了部分国内外学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是缺乏生态关怀的“技术决定论”观点。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使用过生态生产力概念,但通过梳理发现,他们的生产力观是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的理论,本文将之称其为他们的生态生产力观,并构成了他们生产力观的隐性逻辑线索,主要表现在生态生产力与生产劳动、生态生产力与资本主义批判以及生态生产力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上。最后,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历史生成,主要阐述了他们生产力观双重意蕴的内涵,并分析了这双重生产力观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与个人条件,从而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他们生产力观的理解。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历史演进。本部分在文本分析考察的基础上,深入梳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与生态生产力观两条逻辑线索的历史演进轨迹,对两条逻辑线索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概括总结。一方面,认为他们科技生产力观有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是对科技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动作用与科技异化的初步认知,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文本中;第二阶段是对科技异化的深入分析与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论断,主要体现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等文本中;第三阶段是对科技整体效应的全面考察与科技生产力观的系统概括,主要体现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蒸汽、电、机械的和化学的因素)》与《资本论》之中。另一方面,认为他们生态生产力观也有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是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及其二者矛盾的基本认知,主要体现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伍珀河谷来信》、《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文本中;第二阶段是对人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的初步论证,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第三阶段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与提出“自然生产力”概念,主要体现在《资本论》及其手稿和《自然辩证法》等文本中。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演进阶段的详细考察之后,他们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就呈现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论轮廓。第三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首先,就科技生产力观而言,其主要内容总体表现为其生产力促动效应与异化效应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其一,科学是以知识形态为基本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其二,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其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其次,就生态生产力观而言,其主要内容总体表现为对外部自然之于人类生产发展的前提性与基础性的肯认。具体表现为:其一,外部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其二,自然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天然基础;其三,自然界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创造的天然源泉;其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与人的和解就是要发展生态生产力。最后,本章阐述了科技生产力观与生态生产力观的内在关联,认为两条内在逻辑线索绝非相互对立的关系,生态生产力观更非是对科技生产力观的否定,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塑造、互为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构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的整体性视阈。第四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产力观在当代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所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一方面,他们科技生产力观的影响相对来说更为突出,在国内先后形成了毛泽东的“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论断、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江泽民的科技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胡锦涛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习近平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态生产力观在国内先后形成了毛泽东的绿化祖国思想、邓小平的生态治理思想、江泽民的“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论断、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的“两山”理论。可以说,这些思想和理论都是在今天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产力观的传承、丰富与发展。第五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重要价值。当前,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陷入“瓶颈期”和面临的生态限制愈益突出的发展现实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产力观既为当代中国和世界各国发展科技生产力,从而为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增长动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理论支撑,也为当代中国和世界各国发展生态生产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恶化对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理论支撑。

郑文范,刘明伟[3](2017)在《论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生产关系打造》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创新驱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层次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质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条件下形成的科技生产关系具有二重性特点,即生产关系的共性(内容构成)与科技生产关系的特性(功能构成)。其中,明确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建立成员贡献与收益对等的分配机制等,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合理选择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按照产业发展配置创新链、加快产业创新,是打造科技生产关系的功能构成。

秦书生,胡楠[4](2016)在《“科技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关系”概念的系统分析》文中提出"科技生产力"概念是为了说明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简略地形象表达。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还不是独立的生产力形态,它只有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协同作用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有的学者提出"科技生产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存在的生产力,是对科技生产力概念的曲解。同时不存在与"科技生产力"相对应的"科技生产关系"。有的学者所谓的"科技生产关系",是没有正确理解生产关系的本质。套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阐述科技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关系及其规律也是错误的。

盛今,徐治立[5](2016)在《论哈贝马斯科技生产力与“意识形态”关联的错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哈贝马斯科技生产力理论中,从科技经过生产力路径转换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并将科学技术作为新型"意识形态"的特征、运行机制、功能与传统意识形态进行了比较和区分,具有特定意义。但是,其科技生产力与"意识形态"的关联存在深层次的认识错位。我们应当重视这一系列错位,在政治意识形态中合理地定位科技生产力内涵,倡导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文明理念。

曹洪滔[6](2015)在《基于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的中国改革实践透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的逻辑决定了改革的走向,改革的理论渊源决定了人们对改革的认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反对改革的思潮没有终止,反对改革的声音也没有停顿,从根本上厘清改革的逻辑和理论渊源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两大基石之一,是我们推动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的基本遵循。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逻辑起点,探索中国改革的基本逻辑与理论渊源,为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理论探源和实践支持,既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目的。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应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非一一对应关系,表现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主对应以及“一对多”和“多对一”方面。同时,界定了主导生产要素的概念,即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条件下,生产力诸要素中必然有一种或两种要素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形态上,每一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着多重生产力,不同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不同的。生产力发展变化和不同时期主导生产要素的转变决定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存在着前矛盾对应期、基本适应期和后矛盾对应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改革要实现增量向存量的转变。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向前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一个不适应到适应再到不适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建立与一定时期生产力和主导生产要素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既是理论的需要,也是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即为改革的逻辑起点。从农村改革的尝试探索,到企业改革的铺开和向城市推进,再到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直接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教育改革,沿着中国改革的路径和深入,从上述基本理论出发进行透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主导生产要素经历了手工工具、农业机械化两个大的阶段,正在经历着机械化和自动化、信息化以及现代农业科技等过程,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以及土地流转和推动新型城镇化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阐释了随着主导生产要素的转变与企业改革的关系,明确了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科技生产力对企业所有制关系的基本要求,论证了机械化生产力与企业创新驱动、现代科技生产力与科技型企业建立的必然逻辑,提出了国有企业向科技型转变、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的企业改革取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手工工具生产力、机械化大工业生产力和现代科技生产力主导生产要素的转变,深入论证了手工工具生产力决定了自然经济体制的长期发展、机械化生产力决定了其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和矛盾关系、现代科技生产力对经济体制改革中宏观调控的必然要求,得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因应现代科技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将高等教育改革纳入中国改革的生产力透析体系,原因在于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主导生产要素的转变,其本质在于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了生产力发展和主导生产要素转变对教育模式演进的决定性,论证了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力决定高等教育基本技能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及现代科技生产力对高等教育建设研究型大学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总之,坚持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是推动中国改革理论和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关键,深入运用这一理论,是改革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深化的根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为指南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蒸蒸日上;必须不断推动科技创新,适时实现社会主义主导生产要素的转变;必须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推进改革由增量向存量转变,因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蔡军迎[7](2015)在《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研究: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和邓小平》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研究科技生产力理论。要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就必须对马克思、哈贝马斯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生产力思想加以重新认识与思考。众所周知,生活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马克思较早发现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从而成为生产力,并且从政治经济学维度探究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革命性作用。哈贝马斯着眼于公众社会的非政治化,研究晚期资本主义的两种社会现象——国家干预主义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指出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即由解放的潜力退化为解放的桎梏。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审视世界发展趋势,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且强调要通过实施改革开放等方针政策来发展科学技术。因此,本文从研究马克思、哈贝马斯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生产力思想入手,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本文主要包括绪论(第1章)、正文(第2—5章)和结语三个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评述当前研究现状、概述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在选题依据与意义方面,阐述马克思、哈贝马斯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生产力思想所具有的内在相关性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自由解放的关系。在评述研究现状方面,阐述马克思、哈贝马斯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生产力思想的研究情况以及研究价值。在研究思路和方法方面,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写作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创新与不足方面,阐释论文存在的主要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章,马克思的科技生产力理论。本章系统阐释马克思的科学技术生产力思想。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敏锐地观察到科学技术自觉应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并且前瞻性地预见到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作用,因而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论断。在这里,我们分三个部分论述马克思的科技生产力理论:一是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的生成条件。主要阐释现代科学的生成、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和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得以诞生。二是何谓科学技术生产力?主要分析论证了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将会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系统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潜在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资本生产力与生产力一般的辩证统一体。三是资本化的科学技术生产力。主要阐释了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悖论性存在:资本主义文明化和资本主义异化。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自觉应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科学技术对象化存在的机器大工业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形态;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地域性存在扩展为世界性存在;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人与自然界实现内在统一以及人类生活世界实现合理化(传统文化权威逐步失去生存根基)。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屈从于资本的本性,科学技术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异化。随着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使人化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生态危机愈演愈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雇佣工人逐渐丧失主体地位,沦为机器的活的附属物,资本家也无法驾驭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持续性存在。资本主义异化根源于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最终归趋将是扬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3章,哈贝马斯的科技生产力理论。本章系统阐述哈贝马斯的科技生产力理论。哈贝马斯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两种新趋势——国家干预主义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导致科学技术成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于是,马克思的科技生产力理论不再适合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解释框架,因而需要重新建构科技生产力理论。按照哈贝马斯的思想逻辑,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位生产力,晚期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即技术统治论者的意识形态。这种新意识形态的实质是目的理性活动僭越交往理性活动。它的基本命题是人类可以按照目的理性活动的自我调节模式和相应行为的自我调节模式重建社会,并且可以按照控制自然的方式来实现控制社会的目标。很明显,国家管理的资本主义社会严重压制着公民的政治交往活动。于是,哈贝马斯批判这种新意识形态,试图重新恢复交往理性活动的合理化。在他看来,只有目的理性活动与交往理性活动处于协调发展状态,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所说的人类自由解放的潜力。再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阶级斗争学说要根据现实情况加以运用。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位生产力,科学技术无论如何也构成商品价值的一个附加源泉。哈贝马斯主张劳动价值论理应由“劳动”一元论转变为“劳动与科学技术”二元论,借以适应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情况。随着科学技术成为剩余价值的独立源泉与国家实施干预主义政策,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第4章,邓小平的科技生产力理论。本章主要阐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邓小平既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又敏锐地观察到现代科学技术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前瞻性地预见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在考察科学技术由“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演变历程基础上,阐释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三重蕴涵:一是邓小平视域中的科学技术与马克思视域中的科学技术具有时代差异性:一个是20世纪中叶的科学技术,另一个则是19世纪中下叶的科学技术。同时学术界认为虽然邓小平没有明确说出社会科学是社会生产力,但是他视域中的科学范畴包含社会科学,因而社会科学与社会生产力存在内在关联。二是在邓小平视域中,科学技术的初始存在形态是知识形态;在马克思的视域中,科学是知识形态的存在,技术则是物质形态的存在。三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具体包括这些层面的含义:科学技术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引领社会生产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力结构优化升级,脑力劳动者将逐步占居主导性地位;科学技术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机制变成“科学技术生产”;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更为重要的是,邓小平是实干家。在实践过程中,他努力践行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一是建设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解决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确定“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建设标准,大力发展国民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技术人才。二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改革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改革科研机构的领导体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改善科学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扩大科研院所的自主权;改革科研体制的组织结构,推进科研机构与生产部门的横向协作,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科学技术。引进和利用外资,实现技术结构优化升级;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力争外援”相结合的原则。第5章,对话和回应: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的几个主要问题。本章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分析比较哈贝马斯与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思想之异同。相似性表现为:他们都认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居于首要地位;他们的思想渊源都是马克思科学技术生产力思想;他们都认为科学技术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机制是科学技术生产。异质性表现为:对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哈贝马斯重在总结和反思而邓小平重在前瞻和谋划;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哈贝马斯持批判和否定的立场而邓小平则始终坚持赞扬和肯定的立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哈贝马斯主张修正劳动价值论、阶级斗争学说、意识形态理论等历史唯物主义而邓小平则立足中国国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二是分析比较马克思和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科学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不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确切地说,科学是作为意识形态的对立物而存在的。马克思又指出,虽然科学与意识形态属于不同范畴,但是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存在密切关联:科学技术生产力决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科学技术生产力。在哈贝马斯的视域中,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合理化标准逐渐侵入人类生活世界,成为生活世界的行为准则,因而科学技术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三是分析比较马克思、哈贝马斯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解放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对于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具有革命性作用。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失去生存根基。于是,人类可以自觉控制物质生产活动,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渡。但是,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具有解放潜力的思想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情境相悖。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也成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这种新的意识形态(技术统治论者的意识形态)压制着公众社会的交往活动。在哈贝马斯看来,只有公众社会实现交往理性活动的合理化,才能确保科学技术具有解放的潜能。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时没有否定马克思关于人类实现自由解放的实践路径,而是认为这种实践路径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他指出,我们当前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体制是迄今为止发展生产力的最佳方式。因此,邓小平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来发挥科学技术这种解放的潜力。四是全面贯彻科学技术的发展路径要求我们重新考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价格机制和企业家的职能在市场经济当中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重新挖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蕴含的相关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所蕴含的国家和社会之间存在剥削关系启示我们,在全面深化市场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必须由“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让市场经济体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我们才能推进科技进步,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结语。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得出了如下基本结论:(1)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解放功能存在着明确的适用限度。一旦超越这种限度,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就会沦为解放的桎梏。(2)澄清哈贝马斯对技术统治论的批判向度问题。他并不是要彻底否定科学技术第一位生产力的社会功能,也不是要赋予科学技术具有“原罪”的性质,而是指出这种意识形态的实质是目的理性活动僭越交往理性活动,从而提醒人们注意民主共同体当中的公民政治交往活动也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不可能成为独立化生产力。(3)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的现实路径是市场经济体制。

施红星[8](2013)在《基于科技生产力流动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生产力的流动频率不断加速,流动范围不断扩大,各种生产要素以日益多样的形式进行着横向、纵向的广泛流动与重组,并在流动和重组中实现更有效的配置。地区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变得更加不均衡,有能力吸引先进科技生产力汇聚的地区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源地,经济会持续高速增长;而无力承接先进科技生产力转移的地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本文从科技生产力流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相互关系入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科技生产力流动条件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理的基础上,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复杂网络、成长动力、风险识别与控制、资源配置等问题,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基于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理研究。从科技生产力流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特点规律入手,研究了科技生产力流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科技生产力呈双向动态网络化流动,流动网络是非等势网络,具有非等质聚集系数,在流动中形成梯次布局的状态;科技生产力流动具有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效益、技术创新溢出、就业的创造和损失等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新兴性、技术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成长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主导动力不断变化,有着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和正外部性,推进着产业动态进化。在科技生产力的流动作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为网络化成长机理、动力放大和风险扩散机理、资源优化配置机理。(2)基于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网络研究。基于资源流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WS小世界网络模型,考察不同网络结构条件下资源网络化流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影响,并研究了江苏省光伏产业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和抗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主体具有完全理性情况下,网络的随机化程度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的平均收益增长越快,收益分布偏差越大;在主体具有有限理性情况下,具有小世界效应的产业网络的平均收益增长最快,收益分布偏差最大;江苏省光伏产业网络是具有无标度特性的小世界网络,有着大的集聚系数和小的平均路径长度,节点度分布近似服从幂率分布。(3)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动力研究。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动力;在此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动力分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形成分析。研究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产生、成长,归根结底,是“利益”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创新发展、资源禀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构成了拉动动力、导向动力、持续动力和优势动力。各动力相互耦合、共同作用,推进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4)基于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资源配置研究。从科技生产力的流动资源、科技生产力流动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配置的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科技生产力的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生产力流动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配置机制,并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在科技生产力流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源配置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科技生产力流动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配置应该是市场竞争下的政府有限调控,在市场竞争和政府调控的双重机制作用下,科技生产力流动受到生产力水平、地域要素禀赋、环境承载能力、政府政策等条件的限制,科技要素流动收益最大化、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协调发展是科技生产力流动优化配置资源的目标。(5)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风险影响因素、建立风险度量指标的基础上,研究了一般性风险和高危性风险因素的识别方法,并采用指标预警和因素预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风险预警模式,提出控制策略与措施。研究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受到市场需求、政府政策、技术创新、财务融资和生产管理等多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在这些风险中,一般性风险只会影响产业某一方面或某一时期的成长,高危性风险因素一旦出现或者达到某一阀值,必然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危机;采用指标预警和因素预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区别判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状态,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6)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策略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系统进行子系统划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以江苏光伏产业为例,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江苏光伏产业成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政策变化、政府政策、国内市场、产业链对江苏光伏产业有着不同的影响。为了加快江苏光伏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要转变政府支持模式,改变补贴环节方式,加强技术创新扶持,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延伸产业纵向发展,拓宽产业横向应用,加快企业重组整合,建设产业集聚基地;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实施惠民惠企政策,解决技术瓶颈难题;采用多种合作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抵御国际政策波动。

翟美荣[9](2014)在《科技生产关系与产学研合作本质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主体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谋求共同发展为目标,发挥各自特有的优势,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创新共同体的活动。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新的科技革命时代的到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确立,当前经济运行的重大障碍是解决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问题,为此需要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生产力转化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创新已成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动力与源泉,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战略地位也更为突出。本文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背景的基础上,对科技生产力的二重性特点进行了分析。科技生产力具有一般生产力的共性即科技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科技劳动者、科技劳动工具和科技劳动对象;同时科技生产力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即科学技术可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技生产力的急剧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生产关系,科技生产关系也具有二重性。科技生产关系同样具有一般生产关系的共性,表现为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即包括科技劳动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科技劳动者之间的活动形式和科技劳动成果的分配形式;同时科技生产关系也具有自身的特性,即科技生产关系促进科技生产力转化的功能构成,这种功能构成的发挥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创新成果高效、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试探提出当前产学研合作的实质就是与当代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生产关系形式,因为它具备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和功能构成的特点。产学研合作能够体现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即产学研合作体现了科技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活动形式和分配形式;同时产学研合作能够体现科技生产关系的功能构成:即产学研合作加快科学创新过程、技术创新过程、工程创新过程、产业创新过程,从而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产”、“学”、“研”各方从独立自主创新发展到产学研三方联合创新,从而取得1+1+1>3的协同效应。在上述理论指导下,论文以沈阳市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建构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和沈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提升主导产业丰厚度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充分体现了产学研合作功能的发挥能够加快沈阳市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产学研合作成为与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生产关系实质的具体表现。

孙大飞[10](2012)在《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人本向度》文中研究说明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实现。邓小平对科技生产力的认识就是从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出发的,强调科技生产力要为人民物质生活服务。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人本向度为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的科技生产力思想人本意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科技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

二、浅谈科技生产力的实现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科技生产力的实现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双重逻辑线索及其内在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一、显性内在逻辑线索:科技生产力观
二、隐性内在逻辑线索:生态生产力观
三、内在关联:科技生产力观与生态生产力观的辩证关系
    (一)生态生产力对科技生产力的影响具有二重性
    (二)科技生产力对生态生产力的影响具有二重性

(2)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内研究述评
        1.2.2 国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内在逻辑与历史生成
    2.1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内在逻辑线索
        2.1.1 显性逻辑线索:科技生产力观
        2.1.2 隐性逻辑线索:生态生产力观
    2.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的历史生成
        2.2.1 科技生产力观的内涵
        2.2.2 科技生产力观生成的社会背景
        2.2.3 科技生产力观生成的个人条件
    2.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的历史生成
        2.3.1 生态生产力观的内涵
        2.3.2 生态生产力观生成的社会背景
        2.3.3 生态生产力观生成的个人条件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历史演进
    3.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的历史演进
        3.1.1 对科技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动作用与科技异化的初步认知
        3.1.2 对科技异化的深入分析与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3.1.3 对科技整体效应的全面考察与科技生产力观的系统概括
    3.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的历史演进
        3.2.1 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及其二者矛盾的基本认知
        3.2.2 对人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的初步论证
        3.2.3 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与提出“自然生产力”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
    4.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
        4.1.1 科学是以知识形态为基本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4.1.2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4.1.3 “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4.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
        4.2.1 外部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
        4.2.2 自然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天然基础
        4.2.3 自然界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天然源泉
        4.2.4 实现“两个和解”就是要发展生态生产力
    4.3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与生态生产力观的关系
        4.3.1 生态生产力对科技生产力的影响具有二重性
        4.3.2 科技生产力对生态生产力的影响具有二重性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当代中国发展
    5.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的当代中国发展
        5.1.1 毛泽东的“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论断
        5.1.2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
        5.1.3 江泽民的科技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
        5.1.4 胡锦涛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5.1.5 习近平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5.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的当代中国发展
        5.2.1 毛泽东的绿化祖国思想
        5.2.2 邓小平的生态治理思想
        5.2.3 江泽民的“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论断
        5.2.4 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5.2.5 习近平的“两山”理论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重要价值
    6.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观的重要价值
        6.1.1 为当代中国发展科技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6.1.2 为当今世界发展科技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支撑
    6.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的重要价值
        6.2.1 为当代中国发展生态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6.2.2 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
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科技生产力观与生态生产力观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论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生产关系打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科技生产力
    1.1 科技生产力内涵
    1.2 科技生产力二重说
2 科技生产关系
    2.1 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
    2.2 科技生产关系的功能构成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分类
4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生产关系打造
    4.1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生产关系内容构成的打造
    4.2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生产关系功能构成的打造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产学研创新合作, 打造科技生产关系内容构成
    5.2 加强产学研创新合作, 发挥科技生产关系转化功能
6 案例: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 促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石化产业扭亏增盈
    6.1 东北老工业基地石化产业发展诟病
    6.2 依托产学研协同创新, 促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石化产业扭亏增盈

(4)“科技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关系”概念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正确认识和理解“科技生产力”概念
2 对“科技生产关系”概念的质疑
3“科技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关系”一文的错误套用

(5)论哈贝马斯科技生产力与“意识形态”关联的错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生产力与“意识形态”的逻辑关联
二、科技生产力之“意识形态”转换中概念的延异
三、科技生产力成为“意识形态”的观念错位
四、当代中国语境中科技生产力论的反思

(6)基于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的中国改革实践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1.3.2 国内外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的研究述评
        1.3.3 国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述评
        1.3.4 关于农村改革的研究述评
        1.3.5 关于国企改革的研究述评
        1.3.6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改革本质探析
    2.1 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涵和结构
        2.1.1 生产力的内涵和结构
        2.1.2 生产关系的内涵及结构
    2.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机理
        2.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的原理
        2.2.2 主导生产要素及其人格化机制
        2.2.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应运动
    2.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应规律
        2.3.1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主对应
        2.3.2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非一一对应
    2.4 革命本质及作用
        2.4.1 社会革命的本质
        2.4.2 社会革命的作用
        2.4.3 革命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
    2.5 改革的实质及其作用
        2.5.1 改革的实质与作用
        2.5.2 改革与革命的异同
        2.5.3 改革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
    2.6 改革动力、阻力、模式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关联解析
        2.6.1 改革的动力阻力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
        2.6.2 改革的模式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
    2.7 不同社会形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应运动
        2.7.1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7.2 奴隶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7.3 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7.4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7.5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8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下中国改革实践透析的选择逻辑
        2.8.1 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实践的现实起点
        2.8.2 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基础
        2.8.3 企业改革是中国改革成败的试金石
        2.8.4 高等教育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第3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视域下农村改革探析
    3.1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的紧迫性
        3.1.1 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要求推进农村改革
        3.1.2 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要求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3.1.3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
    3.2 农村改革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逻辑
        3.2.1 手工工具时代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2.2 机械化时代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2.3 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视域下国外农村改革的实践
        3.3.1 手工业生产力时代的农村发展与改革
        3.3.2 农业机械化时代资本主义农村改革
        3.3.3 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资本主义农村发展
    3.4 主导生产要素转变与中国农村改革
        3.4.1 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路径
        3.4.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及生产力逻辑
        3.4.3 农业机械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适应
        3.4.4 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中国农村改革的走向
第4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视域下企业改革探析
    4.1 加快推进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4.1.1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4.1.2 深入推进企业改革是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
        4.1.3 推进企业改革是中国企业发展和走出去的必然要求
    4.2 企业改革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逻辑
        4.2.1 多层次的生产力与企业的建立
        4.2.2 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与现代企业建立
        4.2.3 现代科技生产力与科技型企业
    4.3 主导生产要素转变与企业改革模式选择
        4.3.1 主导生产要素转变与企业改革
        4.3.2 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4.3.3 现代科技生产力与科技型企业建立
第5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视域下的经济体制改革
    5.1 经济体制确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逻辑
        5.1.1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5.1.2 生产关系的两重性与经济体制的确定
    5.2 主导生产要素与经济体制的决定
        5.2.1 手工工具生产力对自然经济体制的决定
        5.2.2 机械化生产力时代与市场经济体制选择
        5.2.3 机械化大生产力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不适应
        5.2.4 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与计划经济体制
    5.3 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透视
        5.3.1 机械化生产力时代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
        5.3.2 市场经济与美国经济体制演进
        5.3.3 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5.4 现代科技生产力视阈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向
        5.4.1 坚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指向
        5.4.2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5.4.3 推动科技创新,适时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
        5.4.4 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第6章 高等教育改革的生产力逻辑
    6.1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6.1.1 教育改革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6.1.2 教育的现实问题要求推进教育改革
        6.1.3 教育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6.2 教育改革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逻辑
        6.2.1 教育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和促进生产力发展
        6.2.2 生产力发展决定并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
    6.3 生产力的发展与教育模式的演进
        6.3.1 手工工具时代教育模式
        6.3.2 机器大工业时代教育模式
        6.3.3 现代科技生产力与创新教育模式
    6.4 主导生产要素转变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6.4.1 我国多类型生产力与人才培养
        6.4.2 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与技能型人才培养
        6.4.3 现代科技生产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第7章 结论
    7.1 深入理解和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把握改革的根本走向
    7.2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适时实现社会主义主导生产要素的转变
    7.3 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推进改革由增量到存量的转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7)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研究: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和邓小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成果述评
        1.2.1 马克思科技生产力思想研究述评
        1.2.2 哈贝马斯科技生产力思想研究述评
        1.2.3 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马克思的科技生产力理论
    2.1 马克思科技生产力理论的生成条件
        2.1.1 现代科学之生成和机器大工业的兴起
        2.1.2 唯物史观的创立
    2.2 何谓科学技术生产力?
        2.2.1 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
        2.2.2 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基本性质
    2.3 资本化的科学技术生产力
        2.3.1 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文明
        2.3.2 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异化
第3章 哈贝马斯的科技生产力理论
    3.1 晚期资本主义的两种趋势
        3.1.1 国家干预主义
        3.1.2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位生产力
    3.2 科学技术第一位生产力与技术统治论
        3.2.1 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危机:公平交换意识形态的瓦解
        3.2.2 政治统治的新的合法性基础:技术统治论
        3.2.3 对技术统治论的批判向度:目的理性活动僭越交往理性活动
    3.3 科学技术第一位生产力与劳动价值论、阶级斗争学说
        3.3.1 劳动价值论:从“一元论”到“二元论”
        3.3.2 阶级斗争学说: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
第4章 邓小平的科技生产力理论
    4.1 科技生产力理论的产生背景
        4.1.1 现代科技革命浪潮的方兴未艾
        4.1.2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
    4.2 科技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4.2.1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进化历程
        4.2.2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
        4.2.3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意蕴
    4.3 科技生产力理论的实践路径
        4.3.1 建设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4.3.2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4.3.3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科学技术
第5章 对话和回应: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的几个主要问题
    5.1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
        5.1.1 哈贝马斯与邓小平的相似性
        5.1.2 哈贝马斯和邓小平的异质性
    5.2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
        5.2.1 马克思:科学是意识形态的对立物
        5.2.2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
    5.3 科学技术与自由
        5.3.1 马克思: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5.3.2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活动的合理化
        5.3.3 邓小平:经济自由促进科技进步
    5.4 追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阶级斗争学说
        5.4.1 劳动价值论与商品价值的一般法则
        5.4.2 阶级斗争学说的生存根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基于科技生产力流动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动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资源配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5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理研究
    2.1 科技生产力流动分析
        2.1.1 科技生产力的流动
        2.1.2 科技生产力流动网络特性
        2.1.3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效应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分析
        2.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
        2.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2.2.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过程
        2.2.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特点
    2.3 科技生产力流动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理
        2.3.1 科技生产力流动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化成长机理
        2.3.2 科技生产力流动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动力放大机理
        2.3.3 科技生产力流动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风险扩散机理
        2.3.4 科技生产力流动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网络分析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
        3.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的行为主体
        3.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的流动行为
        3.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的流动资源
    3.2 基于WS小世界网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分析
        3.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WS小世界网络模型
        3.2.2 资源流动机制
        3.2.3 数值仿真
    3.3 江苏省光伏产业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3.3.1 光伏产业网络的描述
        3.3.2 江苏省光伏产业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
        3.3.3 江苏省光伏产业网络的抗毁性测度
        3.3.4 江苏省光伏产业网络功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动力研究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动力
        4.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动力分析
        4.1.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动力间的耦合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外部动力研究
        4.2.1 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益增长概率方程
        4.2.2 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益增长概率方程分析
        4.2.3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外部动力措施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内生动力研究
        4.3.1 技术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分析
        4.3.2 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资源配置研究
    5.1 科技生产力流动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配置机制
        5.1.1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资源
        5.1.2 科技生产力流动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配置的方式
        5.1.3 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科技生产力的条件
    5.2 科技生产力流动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优化配置
        5.2.1 几个重要的概念
        5.2.2 科技生产力流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资源配置线性规划模型
        5.2.3 科技生产力流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资源配置性质
    5.3 算例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
    6.1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风险分析
        6.1.1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风险源
        6.1.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风险度量指标
    6.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风险识别
        6.2.1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风险的识别思路
        6.2.2 基于灰色振幅关联模型的风险识别
        6.2.3 江苏光伏产业成长风险识别研究
    6.3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风险预警与控制
        6.3.1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风险预警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风险控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策略研究—以江苏省光伏产业系统动力学仿真为例
    7.1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子系统划分
        7.1.1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子系统
        7.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子系统
        7.1.3 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益子系统
    7.2 江苏光伏产业成长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7.2.1 江苏光伏产业投入子系统模型
        7.2.2 江苏光伏产业生产子系统模型
        7.2.3 江苏光伏产业效益子系统模型
    7.3 不同情景下江苏光伏产业成长系统动力仿真与分析
        7.3.1 政府政策对江苏光伏产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7.3.2 国内市场对江苏光伏产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7.3.3 产业链对江苏光伏产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7.3.4 国际政策变化对江苏光伏产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7.4 江苏光伏产业成长的对策建议
        7.4.1 政府对光伏产业政策引导的建议
        7.4.2 形成产业集聚和延伸光伏产业链的建设
        7.4.3 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建议
        7.4.4 抵御国际政策波动的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1
附录 2

(9)科技生产关系与产学研合作本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内涵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相关研究
        1.3.4 科技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关系的相关研究
        1.3.5 产学研合作的生产关系形式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及其模式探究
    2.1 产学研合作创新探究
        2.1.1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起源与发展
        2.1.2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涵
        2.1.3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特点
        2.1.4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目的与动因
        2.1.5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原则
        2.1.6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体
    2.2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探究
        2.2.1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内涵
        2.2.2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分类
        2.2.3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
第3章 科技生产力与产学研合作的科技生产关系本质探究
    3.1 科技生产力探究
        3.1.1 一般生产力概论
        3.1.2 科技生产力
        3.1.3 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探究
    3.2 科技生产关系探究
        3.2.1 一般生产关系概论
        3.2.2 科技生产关系
    3.3 产学研合作的当代科技生产关系本质探究
        3.3.1 产学研合作体现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
        3.3.2 产学研合作体现科技生产关系的功能构成
第4章 产学研合作的科技生产关系内容建构探究
    4.1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探究
        4.1.1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4.1.2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4.1.3 案例分析:沈阳市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建构
    4.2 高校主导型产学研合作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探究
        4.2.1 高校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4.2.2 高校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4.2.3 案例分析:沈阳市高校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建构
    4.3 科研院所主导型产学研合作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探究
        4.3.1 科研院所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4.3.2 科研院所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4.3.3 案例分析:沈阳市科研院所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建构
    4.4 政府主导型产学研合作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探究
        4.4.1 政府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4.4.2 政府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第5章 产学研合作的科技生产关系功能建构探究
    5.1 产学研科学创新促进科学成果转化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5.1.1 科学创新的本质与特点
        5.1.2 从科学创新共同体到产学研科学协同创新
        5.1.3 产学研科学协同创新对科技生产力转化的促进作用
        5.1.4 产学研科学协同创新模式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5.2 产学研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5.2.1 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点
        5.2.2 从技术创新共同体到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5.2.3 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对科技生产力转化的促进作用
        5.2.4 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5.3 产学研工程创新促进工程成果转化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5.3.1 工程创新的本质与特点
        5.3.2 从工程创新共同体到产学研工程集成创新实体
        5.3.3 产学研工程集成创新实体对科技生产力转化的促进作用
        5.3.4 产学研工程集成创新实体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5.4 产学研产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5.4.1 产业创新的本质与特点
        5.4.2 从产业创新共同体到产学研产业创新联盟
        5.4.3 产学研产业创新联盟对科技生产力转化的促进作用
        5.4.4 产学研产业创新联盟的科技生产关系建构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10)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人本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物质生活需要:科技生产力人本向度的出发点
二、为人民物质生活服务:科技生产力的目的取向
    第一, 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第二, 强调体制 (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 的改革。
    第三,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三、共同富裕:科技生产力异化消除的根本保障

四、浅谈科技生产力的实现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双重逻辑线索及其内在关联[J]. 张鷟,李桂花. 理论月刊, 2021(08)
  • [2]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观的双重意蕴[D]. 张鷟. 吉林大学, 2021(01)
  • [3]论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生产关系打造[J]. 郑文范,刘明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24)
  • [4]“科技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关系”概念的系统分析[J]. 秦书生,胡楠. 系统科学学报, 2016(04)
  • [5]论哈贝马斯科技生产力与“意识形态”关联的错位[J]. 盛今,徐治立.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01)
  • [6]基于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的中国改革实践透析[D]. 曹洪滔. 东北大学, 2015(09)
  • [7]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研究: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和邓小平[D]. 蔡军迎. 吉林大学, 2015(08)
  • [8]基于科技生产力流动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问题研究[D]. 施红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6)
  • [9]科技生产关系与产学研合作本质探究[D]. 翟美荣. 东北大学, 2014(10)
  • [10]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人本向度[J]. 孙大飞.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2(04)

标签:;  ;  ;  ;  ;  

浅谈科技生产力的实现形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