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彩的杂志 常带给我们惊喜(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周栋[2](2021)在《社会景观 ——当代风景绘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景”是?类赋予的词汇,本来没有风景、风景是在?眼中的投射,?和风景之间?直有着丰富微妙的关系。??是社会性的,?类改造了风景,风景也影响了?类,风景的概念也同时具有了社会属性。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络图像的发展,在当代、风景越来越呈现为?种“社会景观”,当代风景绘画也不再仅仅是?观看?然、表现风景、寄情于景的孤?过程,“社会景观”欲探讨的问题是关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科技?发展和多元化城市化进程中,中西?社会呈现的新景观,包括城市景观、历史废墟、?然环境、?络数字化图像景观与当代风景绘画的关系。那么当代社会景观下风景绘画的形态发?了什么样的变化?在全球?络信息化、数字影像与??智能的时代,艺术表现多元化、跨媒介化的当代语境中,当代风景绘画又产?了什么样的变??本?从当代风景绘画中的隐喻和象征、现实社会景观和绘画的关系、新的?络图像时代的风景绘画这三??向展开当代风景绘画的论述,着重研究了当代风景绘画与历史、政治、社会、个体记忆、环境、?然、图像、科技的关系,发现当代风景绘画中隐藏的“密码”。当代风景绘画作为艺术家个体的艺术表达是折射出了强烈的社会性以及政治、历史、环境影响下的个性体验,是个体精神与社会景观的结合,并不是表象意义下的现实景观的客观表现,?是?的精神与观念思考在现实社会景观上投射的结果。当代艺术家在汲取传统绘画语?表达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实践,深??泛的与社会历史?化、?常?活环境、新兴的媒体图像以及?络科技相结合,并且结合个体的思考和实验打开了更?的视?,从?使得当代风景绘画在观念形态和形式语?都呈现出崭新的?貌。
加布里埃尔·法拉戈,谢佳[3](2020)在《被遗忘的油画》文中研究表明1943年5月15日,华沙犹太人居住区少校环顾着周围的废墟,笑了。一切都结束了。1943年4月19日开始的起义被镇压了下去,他的上司会很高兴。曾经拥挤的犹太人居住区的街道上,留下的是散乱的尸体,仍然在冒着烟的废墟,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恶臭。蒙蒙细雨把一摊摊凝结起来的血变得滑溜溜的。灰色的天空在哭泣,对无情的暴行和屠杀感到悲痛。少校手下的纳粹党卫军正一座座楼地搜寻躲藏起来的幸存者。
李浩然[4](2020)在《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艺术史的两大叙事体例于唐宋时臻于成熟:一是借用正史体例的艺术通史,二是传衍稗史志怪的私人艺术笔记。由于宋代及以后,以个人见闻、微观叙事见长的艺术笔记,无论是数量,还是学术影响力,都远超体现宏大历史叙事意识的艺术通史。因此,通过着述家及其文本案例,追问艺术史微观叙事勃兴的现象、缘由与价值,就是重审传统艺术史学的一个重要角度。作为着述家,米芾既参与过官方艺术通史的编撰,也因其自由、多变而具创见的五本笔记闻名于史。通过对其生平及着述的考察,论文认为,米芾在宋前艺术着述的基础上,思考艺术着述的写作体例和艺术史论研究中的叙事对象问题,放弃了以朝代为类目、以艺术家为中心的宏观“叙史”品评体例,逐渐建构起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叙事”模式。米芾之所以关注和聚焦亲见目历的艺术作品,是有其现实的考量。在他看来,艺术着史传统发展到北宋,其一,“按史发论”的写作体例是“徒欺后人”;他一,晋唐时期的艺术论题已落后于宋代文人的理论高度和审美要求。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着眼于对所见艺术作品的形制、内容、样貌、技巧、辨伪、流传与收藏等具体问题为对象进行微观叙事,进而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叙事转向:从以艺术家为中心到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目的转向、从为艺术家作传到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品鉴活动的内容转向、从文学性语言到纪实性语言的语言转向;同时,米芾承接晋唐以来艺术史论的核心论题,以个人化、微观化的叙事手法重建“古法追寻与历史新见”、“妙物真性与品鉴心得”、“清玩之致与生命精神”三个论题。米芾对古法的追寻,实质上是对艺术传统及其历史脉络的探究;对妙物真性的赏品,是对艺术作品美学意义的判断;对清玩之物的喜好与言说,是对艺术家个体生命精神的贯彻。米芾对晋唐艺术论题的见解阐述,赋予了各论题新的内涵和理论维度,具有继承性和开创性。米芾的微观叙事模式,不仅是唐宋艺术史论传统的一个新发展,而且在当时和后世的不断充实和丰富中成为元、明、清艺术着述家使用的主要着史方式;而他对晋唐艺术论题的探讨,成为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艺术价值观的重要论点。
史丽娜[5](2020)在《华兹华斯诗学研究》文中提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自然诗歌举世闻名,流传广泛。乔纳森·贝特认为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关注不仅为浪漫时代与环保主义思想搭桥,也开启了华兹华斯研究的新纪元。美国生态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也声称环境问题将取代种族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最迫切的问题。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生态批评兴起发展的关窍所在,因此,生态批评家们在追溯生态文学的源头时,英国浪漫主义被视为“一块肥沃多产的土壤”,作为浪漫主义的开山诗人,华兹华斯首先进入生态批评视野。他的诗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超时代的生态智慧,对后世的自然生态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值得重估。华兹华斯诗学思想中对自然的关注直接引导了后世英美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和抒写方式。他对诗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强调与张扬,也是以大自然为源泉的。在他眼中,大自然永远充溢着激越的生命力量,他对诗学原则的思考,他诗歌创作实践中的背景、人物、风物、语言以及情感、哲学思想等等,几乎一切的要素都是他在大自然的恩泽、启迪与引导下完成的。他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自然。他将诗学建构与诗歌创作实践作为参与社会文学改革的工具,其诗学思想饱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既批判资本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也反思批判了资本科技理性对人们心灵的戕害。他终身都在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疗救复元人们被减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而努力。而这种对人与自然间田园式相处的文学构建努力,既与当代生态批评遵循的生态整体论哲学信仰转变、呈现作家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立足生态的“环境想象”等几大批评原则一脉相通、也与生态存在论美学强调的“家园意识”以及当代生态伦理提出的“管理伦理”有着内在渊源,更是为生态批评的实践发展走向和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一种启迪与可能。泛神论宗教哲学观是华兹华斯诗学的基础。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以自然万物“同一个生命和灵魂”为主要特征,注重在大自然中宣扬上帝的内在性,尊崇自然,以期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提高感受的敏锐度,培养人们的善德,帮人们产生更加坚定的信仰、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泛神论使华兹华斯成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自然先知,他以描写自然世界和自然人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含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较早出现的对人类中心倾向的批判。他诗歌中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泛神意识,则是一种信仰纬度的转变,为当代生态哲学基础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同时,他的诗歌也可作为我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与我们当代倡导的“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也是一脉相通的。感受崇高是华兹华斯的崇高观。他在18世纪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心灵在感知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又继承前人朗吉弩斯、伯克的崇高思想,同时借鉴了同时代康德、柯勒律治崇高理论,独创了自己的感受崇高思想。他将传统崇高理论中典型的崇高体验对象——自然壮丽景观进一步扩展到一花一木,涵盖了自然万物。他借助想象力去弥合感性与理性间的裂隙,借泛神论思想,将神性内在化,赋予心灵超凡的感受功能。他的感受崇高思想有望唤醒人们为工具理性所麻痹的心灵,借助大自然的支持和培育,恢复心灵的感受功能和想象的自由。这也对转变传统中错误的认识论思想,应对当代的精神生态危机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华兹华斯诗歌的社会功能就在于通过风景权威的建立,来疗救人们的为资本妆害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作品可以被视作最早的典型的诗人有意识去构建的布伊尔式的“环境想象”。他认为诗乃人与自然之映像,相信诗歌在提升心灵的感动能力和疗救人们精神失衡方面的影响力,相信诗歌可以帮人们重建信仰,获得心灵解放。他尝试通过对湖区风景旅游的介绍和保护以及个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引领与回归,以期建立自己风景鉴赏的权威话语地位,这种对自然风景与人的理想相处模式的“环境想象”引导和改变了人们感受风景的方式,能够提升心灵的感受力,华兹华斯诗歌的治愈力得到了时代的认证。而他的风景权威地位的形成过程也恰为我们展示了环境文本是如何去引导和影响人们行为的,这正是当代的文学生态批评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所努力的方向。当然,在今天,华兹华斯眼中那个可爱的、能拯救人类的自然好似已经起了变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得以重构。针对满目怆然的自然的疯狂报复,在生态整体论指导下的“管理伦理”似乎可以让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看到一丝重归和谐的希望。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标识性词汇之一。华兹华斯最独特的一点是,他将自然视为培育想象力的源泉与摇篮,认为人类想象之河发源于童年的自然之境。他说随着心灵的成长,为俗世所扰,这条河流可能会意外中断,但只要回归自然、热爱自然并尊崇自然,那减损的想象力就必能接续起来。他还对想象与幻想做了区分,认为幻想是一种穿越时空场景的能力,而想象的目标则是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永恒。他认为想象力是心灵的内在之眼,是个体超越世俗、追寻自由的最佳手段。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将文学想象与自然完美合璧起来,这成为当代生态批评中“环境想象”理论原则的滥觞。华兹华斯认为情感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基调。在他眼里,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这种强烈却是一种平静中的强烈,是回忆中往昔的情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触发重现。这时的情感不同于一种强烈的情绪上的宣泄,它已经获得了永恒的价值。这样的情感在文学中呈现出来就能触发读者的感受力,收获一种普遍的同情。华兹华斯认为这种永恒的爱之情感也是自然导师赋予他的,他也由对自然之爱引发了对人之爱。华兹华斯的宗教情感虽不单纯却很虔诚。作为一名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学建构者,他对自然的虔敬和对人们心灵精神世界的始终如一的关爱,正是他呈现出来的一种较早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语言是华兹华斯进行诗歌实验依赖的直接工具。然而他又不仅仅将之视为一种表达工具,而是认为语言乃是思想的呈现与化身。他放弃古典传统中既定雕琢的表达习气,将日常生活用语入诗,强调语言的自然与纯朴。他为诗歌语言改革选取的主要是存在于大自然背景下乡村生活方式中的常人的语言。他打破了散文语言与诗歌语言的界限,认为散文语言也可以入诗。华兹华斯的诗学以自然思想为线索,将泛神论哲学观、诗歌功能论、情感论、想象论以及语言观融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无论对后世的自然文学创作、批评实践甚或是社会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诗歌和诗学中由“自然”生发的相关理论,在21世纪的生态文学批评实践中引起极大的关注,为当代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实践范本,也为了当代文学生态批评原则的建立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佐证,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生态诗学的构建。他对自然能提升人们感受力的抒写方式、对想象力乃永恒情感追寻手段的定位,都为当下身处“工具理性”统治下的人们带来一股思想上的清风,也为他们增添了一份应对精神生态危机的勇气。
余云露[6](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陈叶凤[7](2020)在《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影响个体的思维能力和进入社会后的交际活动,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目前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利于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急需探寻可以改善当前写作教学现状的良策。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初中写作教学迎来了改革的契机。笔者在进行该研究前做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和研究工作,即文献分析法;编写了关于初中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下微写作活动概况的调查问卷,即问卷调查法;将以往的写作教学案例和当今的网络微写作教学案例展开比较和分析,即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几种研究方法的使用,争取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文研究的是基于腾讯QQ和微信软件下的微写作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一共分为五章。前两章是相关基础理论和研究依据的阐释;第三章是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四章探讨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模式,主要从教学理念、内容、策略和课外延伸等方面阐述如何在QQ和微信平台下,利用微写作增强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初中生语文能力的目的;第五章关于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示例与反思,对前文涉及的部分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初步的尝试和运用。本论文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具备一定的新颖性,提出了改善传统写作教学的策略,以初中生在QQ和微信平台下的写作为例,通过网络微写作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希望能够给一线教师们带来一些启示,重视初中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下的微写作活动,科学指导与评改,切实提升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高静[8](2020)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首位摘此桂冠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史上首位仅凭短篇小说创作而获奖的作家。门罗的作品展现了一直处于主流文学边缘的加拿大文学的无穷魅力,也使得短篇小说(short story)这一长期被误解、被冷落和被低估的文体形式大放异彩。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门罗作品的学术研究,中国的门罗研究近年来也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国内对门罗的小说研究主要着墨于“女性主义”和“叙事手法”等问题上,而对作家创作的深层意识和作品形成的隐性因素探究不多,对显性的文本下隐含的内涵及深层文学学理问题涉及也相对很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门罗文学创作的心理基础为切入点,结合文学地理学、文学心理学、后女性主义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门罗笔下的形象范式、心理动势、隐喻手法、审美表征和文化传承进行多维论述。每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声”的表露,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让作者选择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决定作者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和写给谁等问题?本文就是要对这些左右着门罗创作机制的种种复杂因素和交互关系进行学理探讨,就是对那些门罗创作过程中不易被察觉的、从那些文本表层难以一窥究竟的甚至连作者自己都难以意识到的隐性因素进行考察和揭示。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是开宗明义,名实先明,对论文所使用的机制等基本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门罗看似庸常的人生过往和看去波澜不惊的创作历程进行追溯,然后对门罗研究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渐次将论题引向本论文的核心。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从文本分析到心理跟踪,从文本细析到语境关联,从语言表层到修辞界面,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从纵向掘进到横向影响,依次对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形象机制、隐喻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传承机制进行分析。第一章从个性心理特征出发,结合地域情结、自卑情结和自主情结三个方面,分析作家独特的心理特征。门罗的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形成了门罗隐秘的心理机制,影响了门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设定、各种意象的内涵以及她对探索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的兴趣。因此,论文的第二章论述门罗小说的形象定势,即门罗笔下各类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及成因。在门罗的小说中,复杂的男女形象和两性关系隐含着门罗对女性困境以及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门罗拒绝直白控诉男女两性间的各种冲突,但她开放包容的两性气质观更能抓住读者的心,这有别于传统女性主义的性别观。独特的生活体验、文化认知和审美感受使门罗得以利用简约的文学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段,赋予寻常事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门罗正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普通意象来探讨人性的复杂,传达自身的感悟,从而给人以深刻启迪。这是论文第三章所着力探讨的内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则从读者反应角度和文本之外的因素诠释门罗作品的美学风格。门罗作品真实细腻地记录了主人公顿悟的心智成长历程,又以“琐碎化”、“碎片化”为媒介,将作家内心活动和思想轨迹传递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五章重点考察作为作家的门罗与所处大环境的关系及其受到的外部文化的三维影响,考察门罗和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西方文学传统的密切关联,考察其所受到的熏染和浸润及其在作品中的能动反映。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正是其个性特征决定其面对相同的社会语境、文化传承和各种外部影响时才能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表征和思想蕴含的文学作品。结语部分进一步分析门罗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其独特的心理动势间的关系。家庭背景、宗教背景、婚姻经历、性别身份和文化传承都会对作家的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产生诸多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于每个作家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理建构的产物,其创作过程是一个包括文学家自己的需求、欲望、感觉、直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过程。门罗是一位了解人类心灵的作家,对自然、人物和世事有深刻的认知和敏锐的感知,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指引着门罗摒弃宏大叙事、倾力庸常描写,才使其作品看似寻常却奇崛,在小说美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徐文玉[9](2020)在《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研究 ——以中国市场引进影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印度喜剧电影作为印度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轻松愉悦的喜剧风格中渗透着印度厚重的历史传统、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崇高的民族信仰,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成就了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类型电影。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凭借优秀的艺术造诣和口碑品质不仅在本土电影市场大放异彩,更是逐步走出国门,在中国等亚洲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开始,印度喜剧电影一改老套的故事、呆板的人物和大篇幅歌舞在观众眼中留下的负面印象,通过真实的影像表达和直观的拍摄手法呈现出导演对人类温暖幸福的情感和印度社会现实问题两方面的探索和关怀。新世纪以来的印度喜剧电影将视角聚焦于社会中的“小人物”,通过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叙事节奏、精心编排的动感歌舞和细腻深情的悲悯情怀讲述着平凡小人物的精彩人生,为观众呈现一部部具有深刻内涵的优秀作品。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并阐述了选择印度喜剧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与意义,在梳理界定研究目标和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具体的思路与创新之处。第一章简要梳理印度喜剧电影的发展概况,以时间为轴线回顾总结了印度喜剧电影自诞生以来的发展变迁。立足于印度历史和社会环境来探析印度喜剧电影的特点及成因,重点从历史、艺术、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印度喜剧电影中鲜明独特的民族特征和多样化特色,为下文进一步研究做铺垫。第二章从电影的主题入手,深入分析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的主题内涵。一方面总结了涵盖爱情、亲情、友情和陌生人之间感情交集的人类情感主题;另一方面从电影的现实性角度出发,具体论述了印度喜剧电影批判揭露的社会热点问题,探求电影背后的现实深度。第三章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分析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人物形象的特色,具体从人物形象的分类及特点和人物塑造的价值意义两个方面来进行推进式探讨,综合印度人物形象刻画传统和地域特色对喜剧电影中正面和负面形象在身份、性格、价值观等个性特征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从影像艺术的角度综合探究近年来印度喜剧电影在艺术创作中的成败得失,本部分主要从印度喜剧电影叙事策略的发展变化、视听语言的艺术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内核传承三个层面总结概括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的成功经验,并对印度喜剧电影中现存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论证。本文将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印度喜剧电影发展轨迹的同时,结合中国市场引进的具体影片对其主题内涵、人物形象和叙事、视听语言等影像艺术特色做出一定的分析。通过对电影本体深入的探索挖掘来剖析印度喜剧电影形成的独特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总结出印度喜剧电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之道和不足之处,希望对中国喜剧电影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刘祎[10](2020)在《“汉教英雄会”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交际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多模态交际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话语分析逐渐由对单一的言语模态研究转为对其他非言语模态的研究。在“汉教英雄会”比赛中有丰富的语言、视频、图像、手势等模态资源,属于多模态动态语篇,因此能够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以“汉教英雄会”比赛的视频为研究语料进行标注和转写。使用ELAN多模态标注软件对比赛视频进行标注和模态资源使用统计,对比赛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多模态资源调用特征分析。利用多模态互动理论分析框架,分析该比赛中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各模态之间如何互动完成交际,以及模态密度与结构配置对交际互动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比赛阶段的模态关系也不同,关系主要有两种,即言语模态处于主要地位起主导作用,其他非言语模态对言语模态起辅助作用以及各模态之间的协同作用。模态密度与模态强度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即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只有使用单一的高强度模态,才能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多模态资源在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多模态资源的组合、具体使用以及教学中模态资源配置变化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本研究在拓展多模态话语分析应用范围的同时,验证使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分析动态语篇的可行性,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多模态研究奠定基础,为关注多模态动态语篇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思路,同时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启发。使对外汉语教师加深对各模态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多模态资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精彩的杂志 常带给我们惊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彩的杂志 常带给我们惊喜(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社会景观 ——当代风景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当代风景绘画中的象征和隐喻 |
第一节 风景中的历史与记忆 |
第二节 社会风景与宏观叙事 |
第三节 当代风景绘画中的个体精神 |
第三章 社会现实景观下的当代风景绘画 |
第一节 直面现实景观的日常凝视 |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审视 |
第三节 现实景观的抽离与表现 |
第四节 现实社会的“逃离”— 走向自然与荒原 |
第四章 多媒体影像时代的风景绘画 |
第一节 图像与当代风景绘画 |
第二节 开放的视角 |
第三节 网络数字时代的风景绘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涉及的主要艺术家简介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3)被遗忘的油画(论文提纲范文)
1943年5月15日,华沙犹太人居住区 |
2014年12月,伦敦麦考马克&桑斯拍卖行,拍卖师 |
1920年,吉维尼镇,莫奈的花园 |
1985年12月,昆士兰内陆地区 |
2008年平安夜,贝希特斯加登 |
2007年12月,华沙 |
2012年,维也纳,皇家陵寝 |
拍卖 |
2012年,一把棺材钥匙和一个拥有超自然能力的男孩:维也纳,皇家陵寝 |
3500万英镑的油画和超级巨星 |
瑞士公馆里的老人 |
神秘买家花3500万英镑拍得莫奈失踪油画 |
来自格斯塔德的电子邮件 |
自大与骄傲 |
鉴定 |
1942年8月,华沙犹太人居住区 |
华沙犹太人居住区,买卖 |
结论 |
六个月后 |
(4)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微观叙事与论题学理辨析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动机及撰写之源 |
第一节 米芾微观叙事的历史文化境遇 |
一、宋代士人游艺的社会风尚 |
二、宋代公私艺术着述的文化动因 |
三、宋代艺术实践的历史诉求 |
第二节 米芾的家世学养及艺术着述的条件 |
一、米氏家族的家风:由尚武到贵文 |
二、米芾的立身:恩荫入仕途,广交天下士 |
三、米芾的癖好:深嗜书、画、砚收藏 |
小结 |
第二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对象及叙事转向 |
第一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对象 |
一、艺术作品类 |
二、艺术家行迹及创作活动类 |
三、艺术工艺类 |
第二节 米芾艺术着述的微观叙事转向 |
一、目的转向:从以艺术家为中心到以艺术作品为中心 |
二、内容转向:从为艺术家作传到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品鉴 |
三、语言转向:从文学化表达到纪实性语言 |
小结 |
第三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论题及内容 |
第一节 古法追寻与历史新见 |
一、米芾的艺术作品临摹观发微 |
二、去古人之气:米芾的艺术创作理念 |
三、米芾对“趣时贵书”现象的批判 |
第二节 妙物真性与品鉴心得 |
一、米芾论艺术作品的“气格”表现与内涵 |
二、米芾对“少年笔”、“暮年笔”的年段叙事 |
三、书画作伪手段与米芾的辨伪手法 |
四、倡导品鉴用语的通俗化及对品鉴主体的双重要求 |
第三节 清玩之致与生命精神 |
一、书画用纸:选择个体自由表达的最佳载体 |
二、赏鉴之印:艺术家对书画等级的标榜 |
三、装褫工艺:书画流芳的重要门径 |
四、悬画:对艺术作品审美属性的尊重 |
小结 |
第四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时间、空间与视角 |
第一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时间特征 |
一、米芾艺术着述的行文次序及其时间意识 |
二、米芾艺术着述的叙事时间顺序 |
三、米芾艺术着述的叙事节奏 |
第二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空间意涵 |
一、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与地志物理空间的呈现 |
二、米芾艺术着述中的微观叙事对宋代社会文化空间的投射 |
第三节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视角 |
一、视角之意义:功能与类型 |
二、米芾在视角运用上的变异与突破 |
小结 |
第五章 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的学术价值 |
第一节 个体经验与艺术史论研究的路向拓展 |
一、“唐宋变革”历史场景中的唐宋艺术转型 |
二、转型思潮下米芾对个体经验的重视 |
三、基于个体经验的艺术史微观叙事开始张扬 |
第二节 对文人艺术创作、鉴赏、杂着风气的推动 |
一、将文人艺术创作的写意精神推至新高度 |
二、米芾的艺术鉴赏标准对文人画价值观形成的先导作用 |
三、助推宋代笔记、随笔等杂着文体的涌现 |
第三节 微观叙事模式在后世的传衍 |
一、宋后艺术着述对微观叙事写作体例的继承 |
二、近当代艺术史写作方法对微观叙事的充实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附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华兹华斯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华兹华斯诗学的成因 |
第一节 逃离城市:华兹华斯的自然人生和心灵成长 |
第二节 诗学原则自身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前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状况 |
第四节 浪漫主义思潮的硕果——湖畔派 |
第二章 华兹华斯诗学之泛神论宗教哲学观 |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诗歌与“同一个生命和灵魂”的泛神论思想 |
第二节 华兹华斯的泛神论思想与生态意识 |
第三节 “同情”是华兹华斯诗学中泛神论的精髓 |
第三章 华兹华斯的崇高观——“感受崇高” |
第一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三节 “感受崇高”与精神生态危机 |
第四章 华兹华斯的诗歌功能论——使心灵感动 |
第一节 “诗是人与自然之映像”——华兹华斯的诗歌事业 |
第二节 自然与华兹华斯诗歌的感受力和治愈力 |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重构 |
第五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想象论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想象力:对自然的认知与超越 |
第二节 想象力与审美力的削弱与复元——对风景“如画”的批判 |
第三节 幻想与想象的区分:穿越时空场景与追求情感永恒 |
第四节 想象力:“在生活常态中洞见一个新世界” |
第六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情感论 |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情感观与大自然的“秀美与震慑” |
第二节 未来“瞬间”与平静的情感 |
第三节 感受力、同情与情感 |
第四节 “对自然的爱引致对人的爱” |
第五节 宗教情感——大自然是“至爱” |
第七章 华兹华斯的语言观 |
第一节 日常语言的适用性: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之争 |
第二节 语言是思想的呈现和化身 |
第三节 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有机统一 |
第八章 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对英国自然生态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与欧陆浪漫主义文学的对话 |
第三节 对美国社会改革与生态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
1.1.3 个人兴趣指向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1.1 理论意义 |
1.2.1.2 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学教师 |
1.4.2 教师职业困惑 |
1.4.3 叙事研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
2.4.1 访谈法 |
2.4.2 观察法 |
2.4.3 实物收集法 |
2.4.4 文献分析法 |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
2.5.1 研究的伦理 |
2.5.2 研究的效度 |
2.5.3 研究的推广度 |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
5.1 内部影响因素 |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
5.2 外部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环境 |
5.2.2 学校因素 |
5.2.3 家庭因素 |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
附录7:图片汇集 |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网络微写作 |
二、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 |
第二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兴起和发展 |
一、自发:网络微写作的兴起 |
二、自觉:网络微写作的发展 |
三、网络微写作与大作文的关系 |
第三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特征 |
一、即时性 |
二、真实性 |
三、碎片式 |
第四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意义 |
一、促进写作形式多样化 |
二、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兴趣 |
三、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 |
第二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依据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教育即生活 |
二、语文核心素养 |
三、学习动机理论 |
四、微写作理论 |
第二节 现实依据 |
一、大作文难度大 |
二、写作兴趣不浓 |
三、网络写作普遍 |
第三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方案与实施 |
二、教师网络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三、学生网络微写作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二节 基于现状调查下网络微写作教学的困境 |
一、写作功利化,训练研究欠缺 |
二、写作随意化,规范指导不够 |
三、写作分离化,整体计划不强 |
四、写作封闭化,利用资源有限 |
第三节 产生网络微写作教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写作理念较落后 |
二、未纳入正式课程 |
三、与大作文相冲突 |
四、生活视野欠开阔 |
第四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模式探讨 |
第一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教学理念 |
一、规范性:纳入正式写作计划 |
二、创新性:重视激发写作创意 |
第二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教学内容 |
一、有序的主题写作训练 |
二、多样的分项写作训练 |
三、精彩的活动写作训练 |
第三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教学策略 |
一、听说带写 |
二、以读促写 |
三、立规明写 |
四、随心实写 |
五、花样评写 |
第四节 善用网络平台推广微写作成果 |
一、创建家校公众号公布美文 |
二、成立家校交流群关注过程 |
三、巧用腾讯新闻储写作素材 |
四、登录电子图书馆自我学习 |
第五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示例与反思 |
第一节 “寄写于玩,图文并茂”——《学写游记》课例展示 |
第二节 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门罗的生平及小说创作简述 |
第二节 门罗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 |
第一节 情感体验中的地域情结 |
第二节 逃离想象中的自卑情结 |
第三节 细节描摹中的自主情结 |
小结 |
第二章 门罗创作的形象机制 |
第一节 反叛与内省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沉默与怯懦的男性形象 |
第三节 相生与相克的两性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门罗创作的隐喻机制 |
第一节 门罗笔下的空间隐喻 |
第二节 门罗笔下的动物隐喻 |
第三节 门罗笔下的服饰隐喻 |
小结 |
第四章 门罗创作的审美机制 |
第一节 门罗小说的入俗之美 |
第二节 门罗小说的顿悟之美 |
第三节 门罗小说的碎片之美 |
小结 |
第五章 门罗创作的文化传承机制 |
第一节 南安大略哥特文学的滋养 |
第二节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影响 |
第三节 英国苏格兰叙事元素的浸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呈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研究 ——以中国市场引进影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印度喜剧电影概述 |
第一节 印度喜剧电影的发展轨迹 |
第二节 印度喜剧电影的特点及成因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主题的丰富内涵 |
第一节 热情讴歌温馨感人的美好情感 |
第二节 深刻揭露复杂严酷的社会问题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分类及个性特征 |
第二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价值及意义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影像艺术的得失辨析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的影像魅力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的艺术局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10)“汉教英雄会”的多模态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比赛概况及赛程设置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数据处理 |
五、研究步骤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 |
二、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 |
第二章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 |
第一节 Sigrid Norris的多模态互动分析理论 |
一、理论基础 |
二、主要交流模态 |
第二节 张德禄的多层次多模态互动分析综合框架 |
一、互补关系 |
二、非互补关系 |
第三节 互动语言学理论 |
一、理论基础 |
二、话轮转换 |
第三章 “汉教英雄会”比赛中模态资源调用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模态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一、“无组织讨论”环节中的模态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二、“辩论”环节中的模态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三、“微剧场”环节中的模态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四、“一站到底”环节中的模态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五、“精彩的一课”环节中的模态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六、“不忘初心”演讲环节的模态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第二节 比赛中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分析 |
一、言语模态的主导作用 |
二、非言语模态的辅助作用 |
三、各模态相互协同作用 |
第四章 多模态框架下的比赛话语互动分析 |
第一节 话语互动分析 |
第二节 话语模态与其他模态之间的互动分析 |
第五章 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培养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对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硕士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启示 |
第二节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一、教学模式多模态化 |
二、教学手段多模态化 |
三、使用多模态资源教学合理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编码方案 |
附录二 文字转录 |
一、“精彩的一堂课”文字转录 |
二、“不忘初心”演讲比赛部分文字转录 |
三、“辩论赛”文字转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精彩的杂志 常带给我们惊喜(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社会景观 ——当代风景绘画研究[D]. 周栋.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被遗忘的油画[J]. 加布里埃尔·法拉戈,谢佳. 译林, 2020(06)
- [4]米芾艺术着述微观叙事研究[D]. 李浩然. 东南大学, 2020(02)
- [5]华兹华斯诗学研究[D]. 史丽娜. 山东大学, 2020(01)
- [6]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研究[D]. 陈叶凤.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8]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D]. 高静. 山东大学, 2020(09)
- [9]新世纪以来印度喜剧电影研究 ——以中国市场引进影片为例[D]. 徐文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汉教英雄会”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 刘祎. 华侨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