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植物给荷兰博斯科普的夏天带来了亮点(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1](2021)在《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园营造在现代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伴随植物园的发展,植物园引种的专类植物越来越多,自然就形成了植物的专类园。植物专类园的功能是植物园功能的体现,它的功能包括了收集研究、自然教育、休闲娱乐等,植物文化科普作为自然教育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植物本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凝聚了深厚的底蕴,植物专类园中的植物是其部分文化的体现。本文是基于对植物文化的了解,研究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载体及方法,美化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文化景观、增加植物科普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我们对植物的审美层次,丰富景观空间。通过文献查阅法,探讨植物文化、植物专类园、植物文化景观、植物园、交互性景观的相关概念,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通过实地考察国内武汉中科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杭州市植物园、成都市植物园五个植物园,了解植物园中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文化、如何表现、怎么转换应用在植物专类园中,总结了其植物文化应用特色。在实地调研考察国内植物园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广义的植物文化与传统习俗、宗教和士大夫的渊源;植物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及植物本身作为其文化的情感表现。鉴于对于广义植物文化的研究,提出艺术性、互动性、创新性、教育性、特色性四个应用原则和景向心生,植物营建;因地制宜,挖掘文化;创新表达,提炼手法;尊重场地,再现特色四个策略。其次归纳总结出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的表达载体主要有建筑、园林小品、水体、现代高科技术、植物园活动。表达方法有借鉴与创新、保护继承与重新利用、象征隐喻与符号化。对植物文化在植物专类园的应用归纳总结的基础之上,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专类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植物专类园中的植物文化景观现状,对现有植物文化景观,缺失的植物文化景观进行分析,总结现有专类植物品种,并且对专类植物进行文化挖掘,从而在原有规划设计定位之上,以游客游览较多的七个专类园为主,新增植物文化科普游览路线,以“一轴七景”为路线,着重对世界名花园、樱花园、山茶园、桂花园、竹园、梅园、国家杜鹃园进行景观提升,填补植物文化科普的空缺,增加植物文化景观内容,打造特色专类园。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提升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文化景观效果,提升植物文化的科普内容和形式,增加群众接受自然教育的机会,深入感受植物园的文化氛围。
于冰沁[2](2012)在《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领域产生的思想源流、发展历程、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并对生态主义思想影响下的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理论、方法及实践案例进行了回顾和评价,目的在于认清生态危机影响下的生态主义设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明确风景园林师的责任与义务,明晰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预测生态主义设计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并希冀从中获得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指导国内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实践的启示。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通过类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学科、不同地域、不同风景园林师之间的思想差异性与相互渗透性,以探寻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与生态主义设计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从而广泛地汲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论证本文的研究主题。基于上述研究方法,本文将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6个阶段,并分别就每个发展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设计思想、设计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以总结归纳出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发展框架,理清其发展脉络。同时,通过对国内一些地区进行的生态主义设计的实践情况的现场踏勘,了解我国在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认识生态主义的设计思想对我国可持续景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使本文的研究对于国内的景观生态建设起到一定的现实作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生态主义思想和现代风景园林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就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伦理思考;其次,探究了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阶段(16至18世纪)、产生阶段(19世纪)、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80年代)、兴盛阶段(20世纪90年代)、成熟阶段(21世纪初至今)及后成熟阶段等6个时期,并就其各个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相关学科的影响及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思想、研究理论、规划方法和相关实践进行了剖析,揭示了生态主义思想与风景园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生态主义思想引导下的现代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最后,总结并归纳生态主义思想对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生态主义设计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化倾向和实践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的实践原则。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领域起源于16、17世纪文艺复兴园林中的丛林和林园景观,萌芽于18世纪的自然风致园,产生于19世纪现代主义园林,因相关学科的渗透和分析技术的进步而迅猛发展于20世纪60、70年代,促进了设计师生态主义意识的嬗变和生态规划理论的完善,并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生态设计原则、再生设计原理、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生态材料与技术的创新逐步走向兴盛,21世纪初因景观及生态都市主义思潮的出现而日臻成熟。生态意识的出现曾一度造成了风景园林学科内部的分裂局面,而生态思想的发展与成熟逐渐融合了生态性、艺术性和社会性等属性,消解了审美与科学、设计与规划、艺术与生态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其发展与变化深深地影响了风景园林设计的自然观、价值观、研究范畴、设计思维、理论方法和实践技术。在生态主义思想的引导下,西方现代风景园林从单纯地美学设计逐渐走向了科学规划的道路,也将由科学走向伦理学的思考。纵观国内外关于风景园林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生态主义思想的研究均呈现为局部的、片段式的、破碎化的状态,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生态主义思想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产生缘由、发展轨迹、表达与实践均没有清晰的脉络呈现。因此,本文所做的研究和探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创新性,具体表现为以下5点:(1)尝试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对生态主义思想重新加以理解;(2)探寻了生态主义思想在风景园林领域的产生根源,构建了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框架,理清了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生态主义思想对风景园林的影响;(3)以客观性和辩证性的视角对风景园林先驱的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和实践作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回顾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历史,并进行反思与再认识,以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4)总结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归纳影响生态主义思想变化的主导因子,并在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划分了生态主义设计的5种主要倾向,明确了生态主义设计的实践原则;(5)提出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艺术性、科学性与社会性多元融合的生态设计理念,展望了风景园林学与生态伦理学和伦理美学相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宋丹丹[3](2012)在《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营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采矿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方面保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矿山废弃地。矿山废弃地是人类为获得矿产资源而对土地进行剧烈改造形成的区域,是剧烈人为干扰下一种特殊的景观类型,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采矿活动破坏和占用了大量土地,并且未经治理导致无法使用。在注重生态、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进行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资源再利用,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土地与景观资源的潜在价值,如何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保证矿山风貌与文化特色,使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本论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调查分析研究、归纳总结研究等方法,对废弃地、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景观营建的内涵,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的特征以及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其次对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改造的实例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对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营建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归纳了相关理论经验。矿山废弃地的改造应在基础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体定位、功能分区和景观规划,其改造的模式主要有复垦复绿型,文化游憩型和城乡建设用地型。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营建应在对地形修复、土壤基质改良的基础上,采用场地地质遗迹、工业设施等景观要素适当保留与利用,场地原有材料循环利用,中国古典造园手法的引入等方式进行景观要素的塑造。最后本论文从生态和景观的角度对三友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的背景、基地条件进行了分析,对三友石灰岩矿山地形整治、植被恢复、功能分区、景观营建进行了规划设计。遵循生态恢复的理念,运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手段,防止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保留利用了原有地质采矿遗迹景观,充分发展了矿山地方文化特色。以科普教育为目的,将该矿山改造为一个集科学研究、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矿山地质公园,从而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
张媛[4](2010)在《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文中提出城市绿地既有自然地理属性也有文化属性,是城市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绿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游憩和文教的场所,美化城市环境,提供避灾的场地,保护、延续、展示城市的文脉等功能。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明确提出城市绿地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并探索各类城市绿地如何通过有意识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增加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拓展社会教育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为今后城市绿地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论文认为现代教育正在逐步由满足公众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向终生教育、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方向转变,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是城市绿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论文总结了我国城市绿地教育功能的变化过程,并从教育面向的对象、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式和教育活动的内容等三方面对城市绿地的教育活动进行了分类。论文根据城市绿地中教育活动内容将绿地教育分为四大类:一是利用城市绿地的环境和场地进行科技知识的传播,教育内容主要是科学普及和环境教育;二是城市绿地中的历史文化主题教育,展示和宣传城市的历史文脉;三是通过城市绿地中的教育促进公众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艺术美学修养;四是通过城市绿地的教育活动,促进公众的社会道德,加强其社会、集体与国家意识,保持公众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关系。论文重点研究了城市绿地教育功能实现的手段和方法,认为应从规划、设计、管理三个层面开展工作。首先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阶段从宏观的角度,为城市各绿地确定性质、类型和主题,其次通过具体的规划设计,在各种以专类公园为主的专题性园林绿地中围绕教育活动的主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将教育内容融合到园林绿地的设计中,通过景物塑造达到寓教于景、寓教于乐的目的。第三是利用城市绿地的场地和空间,开展各种性质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第四是利用依托于城市绿地中及社会上的各种宣传媒介的传播作用达到教育民众的目的。最后论文通过对美国芝加哥植物园、金门大桥国家公园克利菲尔德中心和约赛米蒂国家公园等实例分析国外利用城市绿地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特点,以期对我国城市绿地教育活动和内容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凤凤[5](2009)在《南京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群落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被植物在现代园林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由于地被植物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园林效益,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当前城市环境问题和保护城市生态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公园绿地地被植物进行种类及配置做系统的实地调查,为日后南京地区地被植物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南京城市公园中的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主要城区若干个城市公园,现场进行植物种类及生长状况等全面的调查、资料收集和分析。首先从植物的群落组成、数量特征、群落特征、群落相似性、观赏特性等方面对南京公园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南京公园绿地的地被植物种类组成,观赏价值,植物物种的应用趋势;其次以城市生态学、景观美学、园林美学、园林规划设计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为基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美学分析。剖析了地被植物在公园不同功能区中的造景与搭配,归纳出地被植物的规划设计原则。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有:(1)公园绿地中常绿植物较多,一些传统的地被植物得到有效而广泛的应用,如:红花继木、毛鹃、八角金盘、细叶沿阶草、鸢尾、玉簪等,这些地被植物的运用增加了植物层次,丰富了园林景色。(2)不同公园之间地被植物的种类相似性基本在20%-50%之间,表明公园之间植物选择存在明显差异性,又体现了公园的绿化特色。绿博园、小桃园等新建绿地等较新地被种类的运用,使城市园林的特色更加突出。(3)观赏特性方面:观花类地被植物较多,特别是春夏季开花地被植物暖色系较多,渲染了热烈奔放的气氛。观叶地被植物中,彩叶树种受到追捧。(4)植物配置方面:总体上公园绿地中地被植物物的运用在数量和种类上遵循园林美学原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配置,讲究色彩丰富和层次。观花、观果及彩叶地被植物日益受到园林界的重视,公园中不同功能分区在植物选择上各具特点,但部分样地存在种类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想象。(5)南京公园绿地中新优地被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种类组成上草本类地被植物较多。运用的乡土地被植物的比例不高。
徐巧[6](2006)在《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向来密切。从人类诞生至今,99%的时期是在山林原野上渡过的,山地作为城市的自然环境景观,容纳、支配着城市中的各种功能活动,并从精神上、物质上长久深远地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度,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3%。以重庆为代表的许多城市依山而建,自然水陆交汇,城市高低错落,形成了山、水、城、人共存共生的城市景观特色。丰富的山地空间格局形成了多样的交通网络与景观界面,盘绕起伏的道路、河道、码头等构成了山地城市景观的独特风景。 重庆山地公园,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地质形态、植被生物的特殊性,其开发建设面临着更为突出的生态问题,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原有的自然植被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造成乡土植物和地带性植物群落的退化甚至消失,以及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重庆山地公园开展植物景观构建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本文以重庆典型山地公园为例,将生态恢复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山地这一特殊、复杂的生境中,并结合园林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园林植物资源学、生态工程学、生态伦理学、林学、土壤学、地质学、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等学科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对策,探寻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生态性和视觉景观性的结合之道,力求为建立景观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兼备的新型持久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全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发展概况和问题分析:对重庆山地植被概况和公园植物景观综合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2、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构建的综合探究:对影响植物景观健康、持续发展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在从生态景观和人文美学两个层面思考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构建的总体性原则和方法、对策。
柬华[7](2004)在《新植物给荷兰博斯科普的夏天带来了亮点》文中研究说明 去年8月,荷兰的博斯科普植物园面临一个问题,在这个又热又长的夏季,当地水渠枯竭,长久的干旱迫使当地利用水船运输新鲜水,来补充耗尽了的地下水。为了保持开拓地的稳定,当地使用有泥沙并带有咸味的水来浇灌农作物,而运来的清洁饮用水则装满了水库和一些充当临时性水库的水渠,以供给花卉植物生长所需。植物园内展出的这些长势茂盛的植物,其质量又一次证明了博斯科普是如何克服缺水
二、新植物给荷兰博斯科普的夏天带来了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植物给荷兰博斯科普的夏天带来了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
1.1.2 植物文化科普是自然教育的一环 |
1.1.3 对于植物文化科普的重视不够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实地考察法 |
1.5.2 综合分析法 |
1.5.3 归纳分析法 |
1.5.4 文献阅读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植物园 |
2.1.2 植物文化 |
2.1.3 植物专类园 |
2.1.4 植物文化景观 |
2.1.5 交互性景观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园林美学理论 |
2.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3 符号学理论 |
2.2.4 认同理论 |
2.2.5 历史文脉延续理论 |
3 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景观实地调研案例分析 |
3.1 调研时间及地点 |
3.2 调研方法 |
3.2.1 文字记录 |
3.2.2 照片记录 |
3.3 调研案例分析 |
3.3.1 湖北.武汉·武汉市中科植物园 |
3.3.2 上海市.辰山植物园 |
3.3.3 广东省·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
3.3.4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植物园 |
3.3.5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植物园 |
4 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 |
4.1 植物文化相关研究 |
4.1.1 植物文化的渊源 |
4.1.2 植物的文化内涵 |
4.1.3 植物情感之美 |
4.2 植物文化的应用原则 |
4.2.1 艺术性原则 |
4.2.2 互动性原则 |
4.2.3 创新性原则 |
4.2.4 教育性原则 |
4.2.5 特色性原则 |
4.3 植物文化的应用策略 |
4.3.1 景向心生,植物营造 |
4.3.2 因地制宜,挖掘文化 |
4.3.3 创新表达,提炼手法 |
4.3.4 尊重场地,再现文化特色 |
4.4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的表达载体 |
4.4.1 植物文化与建筑 |
4.4.2 植物文化与园林小品 |
4.4.3 植物文化与水体 |
4.4.4 植物文化与高科技术 |
4.4.5 植物文化与花卉节、科普节日 |
4.5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的表达方法 |
4.5.1 借鉴与创新 |
4.5.2 保护继承与重新利用 |
4.5.3 象征隐喻与符号化 |
5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自然地理条件 |
5.1.2 社会历史沿革 |
5.2 实地调研与分析 |
5.2.1 交通分析 |
5.2.2 水系分析 |
5.2.3 植物专类园分析 |
5.2.4 景观分区 |
5.2.5 植物文化在植物专类园中应用的必要性 |
5.2.6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景观现状分析 |
5.3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挖掘 |
5.3.1 樱花文化 |
5.3.2 山茶文化 |
5.3.3 竹文化 |
5.3.4 梅花文化 |
5.3.5 桂花文化 |
5.3.6 杜鹃文化 |
5.3.7 郁金香文化 |
5.4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应用构思 |
5.4.1 应用理念 |
5.4.2 目标性质 |
5.4.3 应用方法 |
5.5 植物文化的应用 |
5.5.1 总体布局 |
5.5.2 植物专类园景点优化 |
5.5.3 植物文化特色服务设施 |
5.5.4 植物专类园植物文化特色活动开展 |
5.6 小结 |
6 结果与讨论 |
6.1 结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研究背景 |
1.1.1 古代朴素生态主义思想的源流 |
1.1.2 传统自然观与生态主义自然观 |
1.1.3 风景园林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综合评价与现存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框架 |
1.4.3 独创性与新颖性 |
2 生态主义思想与风景园林概念及关系的廓清 |
2.1 生态主义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
2.1.1 环保主义的浪漫理想 |
2.1.2 生态中心主义的局限 |
2.1.3 生态主义的理性反思 |
2.1.3.1 生态主义的概念与类别 |
2.1.3.2 生态主义的内涵与外延 |
2.1.3.3 生态主义的价值与影响 |
2.1.3.4 生态主义的历史存在及流向 |
2.1.4 生态都市主义的思潮 |
2.1.5 概念区别与内在联系 |
2.2 风景园林设计的概念辨析 |
2.2.1 风景园林的生态学内涵 |
2.2.2 风景园林的生态设计 |
2.2.3 可持续风景园林设计 |
2.3 生态主义思想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 |
2.4 小结 |
3 生态主义思想的萌芽阶段(17世纪~18世纪) |
3.1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突破人文主义局限的丛林景观 |
3.2 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流露自然主义倾向的林园景观 |
3.3 18世纪风景式园林时期——产生朴素生态观念的自然风致园 |
3.4 小结 |
4 生态主义思想的产生阶段(19世纪~20世纪初) |
4.1 欧洲艺术思潮的影响 |
4.2 环境保护运动的启示 |
4.3 美国城市公园的兴起 |
4.4 现代主义园林的生态探索 |
4.4.1 将自然引入城市——奥姆斯特德的思想奠基 |
4.4.2 自然与都市的融合——查尔斯.埃利奥特的努力 |
4.4.3 对科学技术的生态学思考——刘易斯.芒福德的贡献 |
4.5 生态学观点在西方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 |
4.6 小结 |
5 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 |
5.1 生态主义意识的嬗变 |
5.1.1 构筑城市的自然舞台 |
5.1.1.1 从人化的自然到自然的人化 |
5.1.1.2 自然景观体验与生态参与 |
5.1.1.3 生态因素调查与生态评价 |
5.1.2 设计与自然的结合 |
5.1.2.1 自然过程的生态引导 |
5.1.2.2 麦克哈格与设计革命 |
5.1.2.3 景观从设计走向科学 |
5.1.3 繁华过后的宁静 |
5.1.3.1 后工业时代的景观涅盘 |
5.1.3.2 生态意识参与的能动性 |
5.1.3.3 工业废弃地的更新转变 |
5.2 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 |
5.2.1 地理学的贡献 |
5.2.2 生态学的崛起 |
5.2.3 景观生态学的兴盛 |
5.2.4 景观美学的范式转向 |
5.3 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完善 |
5.3.1 系统的景观规划方法的提 |
5.3.2 生态学工作方法的科学量化 |
5.3.2.1 科学的崛起与艺术的湮灭 |
5.3.2.2 地图叠加技术与环境廊道 |
5.3.2.3 千层饼模式与土地适宜性分析 |
5.3.3 生态规划方法的拓展与流变 |
5.3.3.1 从单一结论到多方求解 |
5.3.3.2 从线性过程到综合分析 |
5.3.3.3 从生态学途径到景观生态学基础 |
5.4 生态分析技术的飞速进步 |
5.4.1 生态因子的筛选与叠加 |
5.4.2 先进技术手段的辅助研究 |
5.4.3 空间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 |
5.5 小结 |
6 生态主义思想的兴盛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
6.1 生态设计原理与可持续景观的提出 |
6.1.1 生态设计原理的提出 |
6.1.1.1 从创作理想实践到环境危机应对的生态设计理念 |
6.1.1.2 从聚集群落维护到兼顾社会经济价值的生态设计原则 |
6.1.2 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的提出 |
6.1.2.1 从选择满意景观到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设计 |
6.1.2.2 从效率到效益、从摇篮到摇篮的再生设计 |
6.1.3 可持续景观和视觉生态原理及生态城市原理的提出 |
6.1.3.1 从文化逆流到主流的可持续景观 |
6.1.3.2 从视觉感观到视觉生态的进化论 |
6.1.3.3 从理想到现实的生态城市进行时 |
6.2 生态设计材料与技术的创新 |
6.2.1 生态材料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
6.2.2 可持续性风景园林设计技术的创新 |
6.3 生态主义设计的表达与实践 |
6.3.1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自然动态过程的科学表述 |
6.3.2 人与自然共生的舞台——“后达尔文主义”的解析 |
6.3.3 工业废弃地的改造——生物治理技术的美学应用 |
6.4 小结 |
7 生态主义思想的成熟阶段(21世纪至今) |
7.1 从建筑城市主义到景观都市主义 |
7.1.1 建筑城市主义的衰退 |
7.1.2 景观都市主义的复兴 |
7.1.2.1 从无视到可视——生态过程的动态描述 |
7.1.2.2 从线性到非线——生态设计的思维生机 |
7.1.2.3 从装点到媒介——风景园林的角色转换 |
7.1.2.4 从分层到分形——风景园林的界面延展 |
7.1.2.5 从理论到反抗——景观都市主义的争议 |
7.2 从景观都市主义到生态都市主义 |
7.2.1 从自相矛盾到理想进发——生态都市主义的本体回归 |
7.2.2 从消极保护到积极介入——生态都市主义的维度挑战 |
7.2.3 从现代美学到伦理美学——生态都市主义的哲学思考 |
7.3 小结 |
8 生态主义思想的后成熟阶段(未来发展趋势) |
8.1 生态主义思想的哲学贡献——风景园林的生态伦理学关注 |
8.1.1 从个体主义到整体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变革 |
8.1.2 从意识形态到文化现象——伦理学的生态向度 |
8.1.3 从哲学基础到理论实践——生态伦理学的扬弃 |
8.2 新世纪美学运动的猜想——风景园林的伦理化美学转向 |
8.2.1 从人文主义到生态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 |
8.2.2 从现代主义到伦理思考——伦理化美学融合 |
8.3 小结 |
9 启示与思辨:生态主义思想对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
9.1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融合——研究范畴的拓展 |
9.1.1 学科概念及范畴的独立性 |
9.1.2 奥姆斯特德思想的双重性 |
9.1.3 麦克哈格二元论观点的不足 |
9.1.4 多学科融合及三元论的优势 |
9.2 从设计自然到生态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嬗变 |
9.2.1 以自然元素模拟现实对象的文艺复兴园林 |
9.2.2 以人工技法表达征服决心的古典主义园林 |
9.2.3 以自然元素美化自然本身的自然风景式园林 |
9.2.4 源于自然艺术以生态学为指导的现代主义园林 |
9.2.5 倡导工业废弃地的更新与重生的后工业景观 |
9.2.6 应用可持续处理技术且自维持的生态主义园林 |
9.2.7 自由组织自主涌现自发生长的后现代主义园林 |
9.3 从无视生态到彰显生态——意识与价值的变革 |
9.3.1 作为心理补偿的自然模拟与渴望 |
9.3.2 集体无意识的自然主义倾向流露 |
9.3.3 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 |
9.3.4 含有民主意识的现代文明指向 |
9.3.5 探索自然过程与城市关系的有效途径 |
9.3.6 连接生态过程与城市环境的重要纽带 |
9.3.7 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生态介入手段和媒介 |
9.3.8 由持续演化的线索交织而成的系统网络 |
9.4 从不可再生到可持续性——材料与技术的创新 |
9.4.1 废弃设施的功能转换 |
9.4.2 再生物质的循环应用 |
9.4.3 可持续性技术的创新 |
9.5 从二维平面到四维时间——空间与维度的延展 |
9.5.1 二维平面叠加 |
9.5.2 三维空间建模 |
9.5.3 四维时间流变 |
10 倾向与原则:生态主义设计倾向与实践原则的归纳 |
10.1 推动生态主义思想变化的主导因子 |
10.1.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与环境危机的胁迫 |
10.1.2 人地关系及自然观历史形态的变革 |
10.1.3 文学、艺术、社会与设计思潮的影响 |
10.1.4 相关学科知识的发展与相互渗透 |
10.1.5 设计先驱的不懈努力和生态探索 |
10.1.6 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拓展和完善 |
10.2 风景园林领域的生态主义设计倾向 |
10.2.1 自然拟态性 |
10.2.2 区域乡土性 |
10.2.3 保护恢复性 |
10.2.4 认知体验性 |
10.2.5 自主演替性 |
10.3 风景园林实践的生态主义设计原则 |
10.3.1 尊重自然显露自然发挥自然演替过程的能动性 |
10.3.2 遵从地方性与乡土性尊重地域文史及生态特征 |
10.3.3 保护并节约自然资源循环并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
10.3.4 适度应用具有可持续性的生态材料与创新性技术 |
10.3.5 兼顾适应性、补偿性与社会性、艺术性和生态性 |
10.3.6 局部利益满足整体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利益 |
10.3.7 实现空间与时间维度的公平性、协同性与高效性 |
11 结论与创新 |
11.1 风景园林领域生态主义思想新理解 |
11.2 生态主义在风景园林中的发展脉络 |
11.3 推动生态主义思想变化的主导因子 |
11.4 生态主义思想对风景园林学的影响 |
11.5 生态思想引导下风景园林未来趋势 |
11.6 生态主义设计倾向与实践原则归纳 |
11.7 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的作用与建议 |
12 实践与反思:快城市与慢生活——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项目 |
12.1 自然条件 |
12.2 无为而为 |
12.3 时间之重 |
12.4 生态之境 |
12.5 无味至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 |
致谢 |
(3)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框架结构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石灰岩矿山废弃地概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废弃地 |
2.1.2 矿山废弃地 |
2.1.3 生态恢复 |
2.1.4 景观营建 |
2.1.5 生态恢复与景观营建的关系 |
2.2 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的特征 |
2.2.1 立地特征 |
2.2.2 生物特征 |
2.3 石灰岩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2.3.1 破坏自然地形地貌 |
2.3.2 引发矿山地质灾害 |
2.3.3 对环境造成污染 |
2.3.4 侵占土地资源 |
2.4 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 |
2.4.1 生态恢复相关理论 |
2.4.2 美学与艺术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景观改造案例分析 |
3.1 国外矿山废弃地景观营建实例 |
3.1.1 巴黎比特·绍蒙公园 |
3.1.2 布查特花园 |
3.1.3 穆斯托采石场 |
3.2 国内矿山废弃地景观营建实例 |
3.2.1 绍兴东湖风景区 |
3.2.2 矿坑花园——上海辰山植物园 |
3.3 案例的启示 |
第四章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营建策略研究 |
4.1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营建原则 |
4.1.1 尊重场所精神、安全性原则 |
4.1.2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 |
4.1.3 资源循环与可持续利用原则 |
4.1.4 体现地域文化、艺术性原则 |
4.2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营建的途径 |
4.2.1 基础资料调查分析 |
4.2.2 总体规划 |
4.3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改造模式 |
4.3.1 复垦复绿模式 |
4.3.2 文化游憩模式 |
4.3.3 城乡建设用地模式 |
4.4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措施 |
4.4.1 土壤基质改良与地形整治 |
4.4.2 不同地段废弃地生态恢复措施 |
4.4.3 植物种类的选择与重建 |
4.5 矿山废弃地景观营建方法 |
4.5.1 原有场地的改造与再利用 |
4.5.2 原有场地材料的应用 |
4.5.3 原有场地工业设施的利用 |
4.5.4 原有场地空间的利用 |
4.5.5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引入 |
第五章 三友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营建 |
5.1 三友矿山环境概况 |
5.1.1 矿区区位 |
5.1.2 地形地貌 |
5.1.3 地质条件 |
5.1.4 气象水文 |
5.1.5 土壤状况 |
5.1.6 植被绿化状况 |
5.2 三友矿山环境分析 |
5.2.1 地表塌陷裂隙 |
5.2.2 东采区环境状况 |
5.2.3 东采区排土场环境状况 |
5.2.4 古碱路环境状况 |
5.2.5 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6 地质灾害分区 |
5.3 三友矿山规划定位 |
5.3.1 规划目标 |
5.3.2 规划原则 |
5.3.3 规划任务 |
5.4 三友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
5.4.1 地形的整治与土壤改良 |
5.4.2 植被的恢复 |
5.5 三友矿山废弃地的景观营建 |
5.5.1 功能分区规划 |
5.5.2 交通路线设计 |
5.5.3 水系统设计 |
5.5.4 景观结构与景点设计 |
5.5.5 植物景观营建 |
5.6 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6.1 加强管理依靠科技 |
5.6.2 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
5.6.3 技术保证措施 |
5.6.4 资金保障措施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1.1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
1.1.1.2 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 |
1.1.1.3 城市居民的闲暇 |
1.1.1.4 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 |
1.1.2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1.2.1 我国历来注重环境的"教化作用" |
1.1.2.2 现代城市绿地教育功能的减退 |
1.1.2.3 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革新 |
1.1.2.4 加强教育与城市绿地的交叉研究 |
1.2 研究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教育与教育技术 |
2.1 教育 |
2.1.1 教育的概念 |
2.1.1.1 教育的词源 |
2.1.1.2 教育的定义 |
2.1.2 教育的基本要素 |
2.1.3 我国的教育目的 |
2.1.4 教育的类型形态 |
2.1.4.1 自然教育 |
2.1.4.2 社会教育 |
2.1.4.3 家庭教育 |
2.1.4.4 学校教育 |
2.1.5 教育技术 |
2.2 现代教育的特点 |
2.2.1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
2.2.1.1 教育的全民化与终身化 |
2.2.1.2 教育的民主化 |
2.2.1.3 教育的个性化 |
2.2.1.4 教育的信息化 |
2.2.1.5 教育的国际化 |
2.2.2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 |
2.3 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 |
2.3.1 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的概念 |
2.3.2 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的特征 |
2.3.2.1 学习和受教育的平等性特征 |
2.3.2.2 在空间上的开放和时间上的终生性 |
2.3.2.3 具有生活性的特征 |
2.3.2.4 在目标定位上具有发展性的特征 |
2.3.2.5 从现实性上讲,具有理想性的特征 |
2.3.2.6 具有极强的主体性特征 |
2.3.3 城市绿地是现代教育和终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
3 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的社会功能 |
3.1 城市绿地及其功能作用 |
3.1.1 城市绿地概念 |
3.1.2 城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作用 |
3.1.2.1 城市绿地是绿色基础设施 |
3.1.2.2 城市绿地具有休闲游憩功能 |
3.1.2.3 城市绿地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 |
3.1.2.4 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
3.1.2.5 城市绿地的文化教育功能 |
3.1.2.6 城市绿地具有防灾避灾的功能 |
3.2 城市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及其发展演变 |
3.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绿地建设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
3.2.1.1 注重文化休息功能的阶段 |
3.2.1.2 强调经济生产的阶段 |
3.2.1.3 重商业游乐功能阶段 |
3.2.1.4 强调休闲游憩的阶段 |
3.2.2 城市绿地所具有的社会服务功能 |
3.2.2.1 城市绿地是社会生活的载体和窗口 |
3.2.2.2 城市绿地是文化事业的载体和表演场 |
3.2.2.3 城市绿地是促进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 |
4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城市绿地教育功能的理解 |
4.1 古代社会对城市绿地"教化作用"的认识 |
4.1.1 政治教化、收买人心 |
4.1.2 宣扬礼仪,尊崇孝道 |
4.1.3 劝课农桑,发展农业 |
4.1.4 官民同赏,以修教化 |
4.2 现代意义"公园"肇始时期 |
4.2.1 公园与"游学"传统的融合,学游合一 |
4.2.2 现代文明与民主思想的反映 |
4.2.3 良好环境的感化教育,移风易俗 |
4.2.4 纪念公园中的爱国教育 |
4.2.5 利用公园的场地举办展览,开展教育活动 |
4.3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城市绿地教育功能的认识 |
4.3.1 城市绿地为政治目的服务 |
4.3.2 城市绿地为文化教育服务 |
4.3.3 城市绿地为生产服务 |
4.4 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绿地与教育 |
4.4.1 城市绿地建设走了"商业化"的弯路 |
4.4.2 弱化公园的综合功能,强化造景艺术和休闲功能 |
4.4.3 突出城市绿地的休闲功能 |
4.4.4 城市绿地关注生态环境建设 |
4.4.5 欧美园林的西风东渐,文化教育再次脱节 |
4.5 对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再认识 |
5 城市绿地教育活动的分类及其内容 |
5.1 城市绿地教育活动的分类方法 |
5.1.1 依教育活动面向的对象分类 |
5.1.2 依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式进行分类 |
5.1.2.1 通过景物塑造传达教育内容 |
5.1.2.2 通过文字解说系统展开教育内容 |
5.1.2.3 通过视听媒体展示教育内容 |
5.1.2.4 课堂讲授的形式 |
5.1.2.5 举办主题性参与活动 |
5.1.3 依教育活动的内容分类 |
5.2 城市绿地教育活动的内容 |
5.2.1 不同类别的城市绿地与教育活动的关系 |
5.2.2 城市绿地传播科学知识 |
5.2.2.1 城市绿地中的科学教育 |
5.2.2.2 城市绿地中的自然知识教育 |
5.2.2.3 城市绿地中的地理知识教育 |
5.2.2.4 城市绿地中的工程技术教育 |
5.2.2.5 城市绿地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
5.2.3 城市绿地是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
5.2.3.1 历史文化在城市绿地中的重要作用 |
5.2.3.2 城市绿地中历史文化教育的内容 |
5.2.4 城市绿地对公众个人的身心塑造起重要作用 |
5.2.4.1 城市绿地中的健康教育与体育 |
5.2.4.2 城市绿地中的人际交往教育 |
5.2.4.3 城市绿地中的艺术与美学教育 |
5.2.4.4 城市绿地中的情感与心理教育 |
5.2.5 城市绿地促进公民个体与群体的联系 |
5.2.5.1 国防与爱国主义教育 |
5.2.5.2 宗教及信仰 |
5.2.5.3 社会公德与遵纪守法教育 |
5.2.5.4 公共安全教育 |
6 城市绿地教育功能实现的手段 |
6.1 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绿地的性质和主题 |
6.1.1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体系规划 |
6.1.2 广东省珠海市绿地系统规划 |
6.1.2.1 市域范围内湿地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的规划 |
6.1.2.2 主城区公园绿地体系规划 |
6.2 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展示教育的内容 |
6.2.1 专题性园林绿地教育内容的规划设计 |
6.2.1.1 专题性园林的特点是体现教育功能的优势 |
6.2.1.2 以科学知识传播为主题的专题性园林绿地设计 |
6.2.1.3 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园林绿地设计 |
6.2.1.4 以游乐休闲为主题的专题性园林绿地设计 |
6.2.1.5 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性园林绿地设计 |
6.2.2 城市绿地内体现教育功能的主题性景点塑造 |
6.3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 |
6.3.1 根据绿地的特色开展的主题活动 |
6.3.1.1 结合特色景物开展的主题活动 |
6.3.1.2 结合绿地特点开展的教育讲堂 |
6.3.2 利用绿地的空间开展的主题活动 |
6.3.2.1 节日系列庆祝活动 |
6.3.2.2 自发的群体性活动 |
6.3.2.3 季节性主题游园活动 |
6.3.2.4 临时性文化宣传活动 |
6.3.2.5 主题性系列游赏活动 |
6.4 通过宣传媒介达到教育的目的 |
6.4.1 解说牌 |
6.4.1.1 绿地解说牌的位置 |
6.4.1.2 绿地解说牌的形式 |
6.4.1.3 绿地解说牌的内容 |
6.4.1.4 防灾系统的解说牌 |
6.4.2 宣传印刷品 |
6.4.3 视听媒体 |
6.4.4 网络 |
6.5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 |
7.1 美国芝加哥植物园的教育活动 |
7.1.1 美国芝加哥植物园的概况 |
7.1.2 植物园内开设的教育课程 |
7.1.2.1 教育学习中心 |
7.1.2.2 芝加哥植物园的约瑟夫.瑞根斯坦学校(Joseph Regenstein Jr. School) |
7.1.3 植物园中的图书馆 |
7.1.4 植物园中的寓教于景 |
7.1.4.1 在植物园景观中感受到的教育内容 |
7.1.4.2 植物园的科普牌示 |
7.1.4.3 植物园的宣传图册和网站 |
7.1.4.4 植物园与高科技公司的合作 |
7.1.5 植物园中开展的公众活动 |
7.1.5.1 环保活动 |
7.1.5.2 书画、雕塑类展览 |
7.1.5.3 夏季音乐会 |
7.2 美国金门大桥国家公园克里菲尔德中心的教育活动 |
7.2.1 克里菲尔德中心概况 |
7.2.2 克里菲尔德中心开展的教育活动 |
7.2.2.1 一般活动、季节性活动和展览 |
7.2.2.2 青少年的学习类 |
7.2.2.3 学校类活动 |
7.2.2.4 团队活动 |
7.3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教育活动 |
7.3.1 青少年教育规划项目 |
7.3.2 "发现约塞米蒂"教育项目 |
7.3.3 现场体验教育项目 |
7.3.4 教育项目的实际应用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南京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群落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城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相关概念 |
1.1.1 地被植物 |
1.1.2 园林地被植物 |
1.1.3 园林地被植物分类 |
1.1.3.1 园林地被植物按生活型分类 |
1.1.3.2 园林地被植物按观赏特性分类 |
1.1.3.3 园林地被植物按园林用途分类 |
1.1.3.4 园林地被植物按应用范围分类 |
1.1.4 公园绿地的相关概念 |
1.2 地被植物在公园绿地中的功能 |
1.2.1 生态功能 |
1.2.2 社会功能 |
1.2.3 经济功能 |
1.2.4 景观功能 |
1.3 国内外地被植物的研究应用历史 |
1.3.1 国内地被植物的研究历史 |
1.3.2 国内地被植物资源调查筛选及引种研究 |
1.3.3 国内地被植物生物学研究 |
1.3.4 国内地被植物园林应用概况 |
1.3.4.1 地被植物在公园风景区的应用 |
1.3.4.2 地被植物在道路绿地中的应用 |
1.3.4.3 地被植物在住宅绿化中的应用 |
1.3.4.4 地被植物在专属绿地绿化中的应用 |
1.3.4.5 地被植物在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
1.3.5 国外地被植物的研究应用历史 |
1.4 地被植物的研究发展趋势展望 |
1.4.1 进一步开发野生地被植物,丰富园林应用种类和生物多样性 |
1.4.2 加强新优地被植物的引种驯化美化彩化城市景观 |
1.4.3 深入研究地被植物的配置模式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南京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2.1 调查样点概况 |
2.1.1 南京城市概况 |
2.1.2 调查时间与样点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地被植物物种科属组成分析 |
2.3.2 地被植物乡土性分析 |
2.3.3 地被植物类型特征分析 |
2.3.4 地被植物数量特征分析 |
2.3.4.1 木本地被植物数量特征分析 |
2.3.4.2 草本地被植物数量特征分析 |
2.3.4.3 藤本地被植物数量特征分析 |
2.3.5 南京九大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群落相似性比较分析 |
2.3.5.1 南京九大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比较分析 |
2.3.5.2 南京九大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分析 |
2.3.6 地被植物观赏性分析 |
2.3.6.1 观花地被植物应用分析 |
2.3.6.2 观果地被植物应用分析 |
2.3.6.3 观叶地被植物应用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南京公园地被应用现状 |
2.4.1.1 地被植物物种组成 |
2.4.1.2 地被植物乡土特性 |
2.4.1.3 地被植物类型特征 |
2.4.1.4 地被植物数量特征 |
2.4.2 南京公园地被应用趋势 |
2.4.2.1 地被植物物种组成趋势 |
2.4.2.2 地被植物观赏性趋势 |
2.4.3 南京公园地被植物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南京公园不同功能区地被植物配置 |
3.1 研究概况及分析方法 |
3.1.1 研究概况 |
3.1.2 分析方法 |
3.2 公园滨水绿地地被植物配置分析 |
3.2.1 南京公园滨水绿地地被植物配置模式 |
3.2.2 公园滨水绿地景观实例分析 |
3.2.2.1 玄武湖环州滨水1#(直立式驳岸) |
3.2.2.2 绿博园江苏园7#(倾斜式驳岸与直立驳岸) |
3.2.2.3 总统府石舫滨水8#(直立式岸坡) |
3.2.2.4 乌龙潭滨水5#(倾斜式驳岸) |
3.2.3 南京公园滨水绿地地被植物配置特色 |
3.2.3.1 南京公园滨水绿地地被植物组成 |
3.2.3.2 南京公园滨水绿地地被植物配置 |
3.3 公园道路绿地地被植物配置分析 |
3.3.1 公园道路绿地地被植物配置模式 |
3.3.2 公园道路绿化景观实例分析 |
3.3.2.1 情侣园中式婚礼旁道路绿地14# |
3.3.2.2 小桃园道路16# |
3.3.2.3 绿博园杜英路17# |
3.3.2.4 总统府道路边18# |
3.3.3 南京公园道路绿地地被植物配置特色 |
3.3.3.1 南京公园道路绿地地被植物组成 |
3.3.3.2 南京公园道路绿地地被植物配置 |
3.4 公园建筑周边地被植物配置分析 |
3.4.1 公园主要建筑周边地被植物配置模式 |
3.4.2 公园主要建筑周边绿化景观实例分析 |
3.4.2.1 白鹭洲白鹭塔周边绿化21# |
3.4.2.2 莫愁湖中日友好鸢尾园入口建筑西侧27# |
3.4.2.3 白鹭洲一鉴堂建筑南侧景观26# |
3.4.3 南京主要建筑绿地地被植物配置特色 |
3.4.3.1 南京主要建筑周边绿地地被植物组成 |
3.4.3.2 南京公园主要建筑绿地地被植物配置 |
3.5 植物主景空间植物配置分析 |
3.5.1 植物主景空间地被植物配置模式 |
3.5.2 植物主景空间景观实例分析 |
3.5.2.1 绿博园上海园36# |
3.5.2.2 莫愁湖疏林草地41# |
3.5.2.3 地被植物专类园 |
3.5.3 植物主景空间地被植物配置特色 |
3.5.3.1 植物主景空间地被植物组成 |
3.5.3.2 植物主景空间地被植物配置 |
3.6 公园入口地被植物配置分析 |
3.6.1 入口外植物造景分析 |
3.6.1.1 花坛和花池地被植物 |
3.6.1.2 树坛地被植物 |
3.6.2 入口内植物造景分析 |
3.6.2.1 入口道路 |
3.6.2.2 入口景区 |
3.6.3 入口空间地被植物配置特色 |
3.7 小结与讨论 |
3.7.1 植物造景生态化 |
3.7.1.1 群落层次结构 |
3.7.1.2 植物多样性 |
3.7.1.3 地被植物配置 |
3.7.2 植物造景艺术化 |
3.7.3 植物造景人性化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南京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
4.1.2 南京公园绿地地被植物观赏特性 |
4.1.3 南京公园绿地地被植物配置特色 |
4.1.3.1 公园不同功能区地被植物的搭配特点 |
4.1.3.2 公园地被植物配置的原则 |
4.1.4 南京市公园绿地综合评价 |
4.2 建议 |
4.2.1 加大地被植物的资源开发力度 |
4.2.2 体现地被植物的地域文化内涵 |
4.2.3 建立和完善相应养护管理体系 |
4.2.4 加强地被植物科普教育 |
4.3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城市公园生态构建研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
1.1.1 世界生态恢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1.1.2 恢复生态学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1.2 公园生态构建研究现状 |
1.2.1 工矿业、生活垃圾等废弃地的改造方面 |
1.2.2 水体的景观构建方面 |
1.2.3 生态保护和文化教育方面 |
第2章 引论 |
2.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范畴 |
2.2.1 基本概念和理论 |
2.2.2 研究对象和范畴界定 |
2.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2.3.1 研究目的 |
2.3.2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发展概况和问题分析 |
3.1 重庆山地植被概况及公园植物景观综合现状分析 |
3.1.1 重庆山地植被概况 |
3.1.2 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综合现状分析 |
3.2 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退化的突出问题 |
3.2.1 不同山位和空间类型的植物景观配置问题 |
3.2.2 边坡的植物景观问题 |
3.2.3 山体滑坡及危岩地段的植被问题 |
3.2.4 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利用与选择的问题 |
3.2.5 植物景观与其他设施的结合问题 |
3.2.6 植物景观养护管理方面的问题 |
3.3 小结 |
第4章 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构建的综合探究 |
4.1 影响植物景观健康、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4.1.1 自然因素 |
4.1.2 人为因素 |
4.2 景观的生态特点和人文美学两个层面上的思考 |
4.2.1 基址环境总体特征和美学要素分析 |
4.2.2 植物的生态学特性、美学价值和设计要点分析 |
4.3 植物景观构建总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策研究 |
4.3.1 总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策 |
4.3.2 植物景观的施工和养护管理 |
4.4 小结 |
第5章 退化植物景观构建的方法和技术措施 |
5.1 退化植物景观构建的原则 |
5.2 构建的内容和方法 |
5.2.1 沟谷地带植物景观群落的构建 |
5.2.2 山腰、台地和盆地景观林的构建 |
5.2.3 山脊、山崖林带景观的构建 |
5.2.4 边坡植物景观构建 |
5.3 工程技术措施 |
5.3.1 林相和林分改造 |
5.3.2 裸露山岩的处理 |
第6章 次生裸地植物景观构建的方法和技术措施 |
6.1 次生裸地植物景观的构建原则 |
6.2 构建的内容和方法 |
6.2.1 沟谷地带植物景观群落的构建 |
6.2.2 山腰植物景观林地的构建 |
6.2.3 山脊、山顶植物景观林带的构建 |
6.2.4 边坡植物景观构建 |
6.2.5 农田、村舍基址上植物景观的构建 |
6.3 工程技术措施 |
第7章 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构建的实例解析 |
7.1 重庆北碚公园植物景观构建设计 |
7.1.1 基址概况 |
7.1.2 建设的历史文化背景 |
7.1.3 历年来出现过的植物景观问题及构建方法和措施 |
7.1.4 植物景观构建的整体效果分析 |
7.1.5 有待解决的植物景观问题讨论 |
7.2 重庆渝北区观音岩生态公园植物景观构建设计 |
7.2.1 城市环境背景和基址概况 |
7.2.2 构建设计内容和效果分析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
四、新植物给荷兰博斯科普的夏天带来了亮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D]. 陈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D]. 于冰沁.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3]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景观营建研究[D]. 宋丹丹.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4]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 张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5]南京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群落调查研究[D]. 张凤凤.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5)
- [6]重庆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构建研究[D]. 徐巧. 西南大学, 2006(11)
- [7]新植物给荷兰博斯科普的夏天带来了亮点[J]. 柬华.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04(01)
标签:植物论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景观植物论文; 生态文化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