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蜡梅开发利用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苑[1](2020)在《中医药主题农庄植物景观游客感知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涂洪润[2](2020)在《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文中提出分析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不仅可以了解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及利用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同时通过研究叠彩区野生药用植物区系,丰富了本地区植物区系资料,揭示了同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关系,探讨了该区药用植物区系的性质及起源,对于寻找新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中药区划和深化对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的认识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基于实地踏查,通过文献查阅、市场及访问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等工作,对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了解了叠彩区药用植物的组成特点,分析了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生长型和生活型、特有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外来种和栽培种、药用特征等内容,并研究了该地区野生维管植物区系的数量组成、地理成分以及与相邻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中的问题,以期为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叠彩区药用植物是广西药用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于154科467属。野生药用植物则是本区域内药用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72.34%。本地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463种,隶属于131科340属。野生药用植物科的组成以单种科(含1种)和寡种科(含2-5种)为主;属的组成以单种属(含1种)和寡种属(含2-4种)为主。科内种和属内种的数量结构表明野生药用植物有明显的优势科和优势属现象。2.根据叠彩区药用植物生长型和生活型的划分结果可知:本地区药用植物生长型以一、二年生和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为主,共有313种,占总种数的48.91%,最少的为藤本植物有69种。本地区药用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有264种,占总种数的41.25%,最少的为地面芽植物有50种。3.叠彩区内属于我国特有和珍稀濒危的药用植物分布较少。属我国特有药用植物33种,隶属于24科28属,其中,广西的特有种3种,隶属于3科3属。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3种,隶属于12科12属。本地区药用植物中属于外来和栽的程度并结合相关文献将其划分为6个入侵等级。药用植物中属栽培类有117种,隶属于60科107属。4.叠彩区640种药用植物按入药部位的不同可划分为11类,其中以全草类入药的最多,共有215种,占总种数33.59%;其次是根类,有203种,占总种数31.72%。以全草类、根类为主要的药用部位,对药用植物有较大损害甚至具有毁灭性。按药用部位的药性可划分为5类,其中平性类的药用植物种类最多,有209种,占总种数32.66%,所占比例最少的是热性类药用植物。一个药用部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药味,按药用部位药味的不同,叠彩区药用植物药味可划分为7种类型,其中以苦味药最多,有318种,占总种数49.69%,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咸味药。叠彩区药用植物功效类型多样,可分为21类,其中以清热药最多,有265种,占总种数41.41%。5.叠彩区野生药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表现为热带分布为主且呈现向温带过渡的趋势。从科的区系类型看,叠彩区药用植物131科共有9个分布区类型及6个变型。其中热带科69科,占非世界性科总数的81.17%,在本地区分布的科内占绝对优势。从属的区系类型看,叠彩区药用植物340个属可划分为12种分布区类型及16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属有180属,占非世界性属总数的63.38%。从科和属级水平看,热带成分占有明显的优势,表明本研究区的药用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这也符合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处于华南植物区系所呈现出的典型中亚热带气候。其中,热带分布以泛热带广布为主,表明本地区缺少典型的热带分布类型,而温带分布中北温带典型分布有36属,占总属数的12.67%,表明温带分布的属在本地区分布分化良好,如松属(Pinus)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本地区大面积自然分布,所以本地区植物区系主要为热带性向温带性过渡的类型。6.本地区药用植物的单种属(含1个种)较多,但特有程度低,植物区系有一定的古老性和独特性。药用植物属的组成以单种属为主,单种属内的很多属都是起源于温带和中国特有分布的原始类群,说明了本地区地理区系起源具有一定的古老性,这也符合叠彩区所属的桂林热带岩溶发育历史和地质地貌的特点。这些单种属和特有属在本地区分布广泛,一些属内种甚至成为本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建群种或关键种,它们经过长时间的发育进化已经完全适应了岩溶石山地区的亚热带气候,并向热带气候过渡,最终演变为热带性分布。本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特有程度低,没有特有科的分布,特有种中中国特有分布仅有两种,但东亚及中国特有分布属共28属,这表明本地区的药用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7.叠彩区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特征的比较表明,其与临桂区、恭城瑶族自明显的纬向地带性,随纬度的升高,药用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逐渐减弱。根据R/T值的大小结合植物区系谱分析可知:从全局来看,影响某一地区药用植物区系分布类型的主要因素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变迁;从局部地区来看,纬向地带性、异质性生境、地形地貌特征等因素导致了水热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药用植物的分布类型。
冯露丹[3](2019)在《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村落保护与规划 ——以巩义市大峪镇海上桥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村落见证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文化发展,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承载了历史文化的传承。“美丽乡村”的提出,使我国乡村建设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村落建设风格相对单一,过度开发经济价值,对村落本身的历史科研价值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豫西地区特色乡村巩义市大峪镇海上桥村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配合国家乡村建设工作,振兴乡村的同时保护村落原真性,提升当地旅游魅力,促进村落经济转型,为海上桥村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梳理了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相关案例,总结出经验和方法。运用实地勘测法,收集当地现状与问题,采用保护原真性的规划理念,整个项目的空间结构提出“一廊、两心、多区域”,核心区+协调区的设计思路,将村落划分为七大功能分区,核心区修复村落文物建筑,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协调区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增加旅游业、林业、养殖业、花海等,大力发展林业和养殖业,并配套二次加工产业,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和养殖业的规划,使得村落产业模式得到改变,吸引青年回乡发展;对自然景观要素细化设计,如彩叶林带、花海,使古建筑文物成为相对独立的发展组团,又与整体相融合,处理好村落发展与周边的环境关系,促进村落整体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海上桥村的给排水、照明等公共设施进行规划设计,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本文对巩义市大峪镇海上桥村的规划研究,力求打造成豫西的典型村落代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浪潮中,为今后的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和经验借鉴。
潘端云[4](2019)在《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及其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观赏植物是具有观赏价值,能美化环境和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目前,各地园林绿化的植物多倾向于选择常见的观赏植物,而对野生的乡土植物应用较少,导致园林景观缺少当地特色。黔中地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但被开发利用的物种不多。本文通过对黔中地区野生植物资源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筛选出优秀的野生观赏植物种类,力求为黔中地区园林植物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基础参考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野生观赏植物物种多样,共计136科316属570种。其中,蕨类和裸子植物较少,被子植物有539种。生活型以灌木居多,藤本最少。优势科(>10种)有13科,优势属(>5种)有14属。80%以上的物种能在多个区域分布,各分布区物种相似性较高。垂直分布上,呈“中间膨胀型”海拔分布趋势,物种数量在1100-1200m处达到峰值,多个海拔段分布的物种数达95.26%,适应性较广。总体上,研究区观赏植物地理区系具有温带性质向热带性质过渡并偏向热带性质的特点。(2)6个观赏类型中以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最多,观茎干植物数量最少,芳香植物有70种。园林用途分为13类,孤植树类、庭荫树类和行道树类在树种种类上有较大重叠,其中,行道树较少,仅50种;花灌木类和盆栽与造型类物种数量尤为突出,均近两百种;具有水土保持和抗污染等功能的防护类99种,能适应不同湿地环境的湿地应用类16种,可做插花材料的切花类36种。(3)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水湿、阳性、耐荫、酸性土植物均达100种以上;碱性土植物种类较少,仅30种;抗空气污染物植物共65种,其中,54种对主要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均有较强的抗性。在实际园林运用当中,可结合植物特性和实际环境条件,合理配置。(4)通过对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得到可大力开发利用的Ⅰ级野生观赏植物38种,后备资源Ⅱ级野生观赏植物459种,Ⅲ级41种,Ⅳ级32种。Ⅰ级观赏植物中,灌木近一半,观赏类型多样,以观花和观叶为主。(5)运用聚类分析将Ⅰ级观赏植物分为四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紫荆(Cercis chinensis)等12种,主要特征是观赏价值、资源潜力和环境适应性均较强;第二类群包括女贞(Ligustrum lucidum f.lucidum)等7种,环境适应性强;第三类群包括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hensis)等5种,资源潜力较大;第四类群包括老虎刺(Pterolobium punctatum)等14种,为观赏价值高的种类。
田媛[5](2016)在《西湖两堤三岛景观格局及其植物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杭州西湖具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格局,从唐代白居易修筑白堤开始,到清嘉庆五年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的以疏浚的葑泥堆筑成阮公墩,西湖“两堤三岛”景观格局长达10个世纪的创作历程,是唐宋元明清艺术家的接力式创作,使其成为“改变世界的园林格局”。本文首先追溯了在中国山水格局一池三山模式的影响下,西湖历代疏浚工程对城湖空间格局、西湖的景观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结出西湖的山水格局是贯穿着水利疏浚工程对景观的相互影响下塑造而成的。对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植物景观的历史演变、现状特色进行系统调研,归纳出西湖的堤、岛格局是顺应自然的产物,并具有联系交通、划分空间、自成一景的功能;重点对三潭印月的空间布局、水系营造、植物景观等进行研究,归纳出造园手法主要包括:合理划分水面,形成多方胜景;空间布局错落有致,起承转合;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融合诗情画意四个方面。最后,本文进一步总结了西湖景观格局营造的四大特色,即水利疏浚,文人馈赠;分隔空间,自成多景;引水入园,岛中有岛;植物景观,错落有致。针对现代城市湖岛景观的营造,提出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传承创新山水格局,营造自然野趣的植物群落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俞祎晨[6](2015)在《基于西湖文化景观特色的植物文化与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城市中心区以西地带,分布范围4235.76公顷,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杰出精神栖居功能的“文化名湖”。在后申遗时代,如何保护与传承西湖文化景观成为了新的重要课题。植物文化与植物景观作为西湖文化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湖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尤其是针对植物文化和植物景观营造进行重点讨论和分析,探讨西湖园林植物的历史渊源、文化寓意和传承特色,剖析体现西湖文化的植物景观案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湖文化景观的内涵与演替追溯。梳理了西湖历史变迁脉络,对其演变历程进行深入挖掘与探究,并就西湖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布局、文化景观以及植物景观作详细阐述,总结每个时期西湖园林的发展特点。(2)西湖园林植物历史渊源探究。选取较有代表性及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西湖相关古籍文献,对书中提及的植物种类进行确认、统计,梳理出自南宋以来西湖历史上出现的植物132种,其中自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植物66种。选择桃、柳等8种西湖四季代表性植物,简要分析其文化内涵及景观特色,归纳西湖园林植物传承特点。(3)体现西湖文化的植物景观案例分析。通过实地勘察和研究分析,选取西湖文化景观中兼具文化名人效应、浓厚文化气息和独特植物景观三大要素的“苏堤春晓”(带状景观)和“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点状景观)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并结合比较同类型的“白堤”及“西湖天下景”,就其植物空间营造、植物四季景观以及文化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剖析文化景观元素和植物景观营造手法,从而体会其植物意趣,为现代园林的植物景观营造与植物文化的表现提供参考。(4)西湖文化景观与植物景观的再思考。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总结出西湖植物景观具有植物选择延续地域文化、特色景观彰显首创思想、名人造园凸显西湖精髓等特色,并提出保持西湖景观核心区的文化独立性的同时进行现代文化再创造,加强各界人士对西湖文化建设的参与度等建议。
朱琳[7](2014)在《夏蜡梅幼苗耐旱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1年生夏蜡梅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四个梯度的土壤含水量,从形态特征、生物量、生理特性、光合荧光特性和细胞器超微结构几个方面研究了夏蜡梅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为引种和栽培夏蜡梅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夏蜡梅幼苗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蔫、干枯甚至死亡现象。轻度干旱下幼苗的生长尚可维持,中度和重度干旱下会受到严重抑制,对根系的抑制作用尤为显着。(2)夏蜡梅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随胁迫程度的加剧显着下降。干旱处理会抑制夏蜡梅叶绿素的合成。轻度干旱的幼苗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而中度和重度干旱的幼苗由于相对含水量的迅速下降导致叶绿素浓度上升,均在胁迫中期出现显着上升的现象。干旱处理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呈现“上升-下降”的趋势。说明夏蜡梅能够通过调节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例适应轻度或短期的干旱。另外,夏蜡梅的保护酶系统活性能够相互协调清除活性氧,同时丙二醛含量与保护酶活性相关性显着。渗透调节类物质的含量在胁迫期间均显着上升。(3)干旱胁迫会使夏蜡梅幼苗的光合能力显着降低。各处理的幼苗均出现“午休”现象,重度胁迫的幼苗净光合速率由双峰型变为峰值很小的单峰型。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引起的,随着胁迫的加剧,非气孔限制占主导作用。且气孔限制是夏蜡梅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各项荧光参数表明:干旱胁迫会使夏蜡梅将捕获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的部分显着减少,用于热耗散的部分显着增加。(4)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夏蜡梅叶肉细胞器随胁迫程度的加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叶绿体较线粒体对干旱更为敏感。(5)主成分分析显示夏蜡梅幼苗对轻度干旱有一定耐受力,中度和重度干旱对其伤害较大。因此,在华东地区将夏蜡梅作为园林绿化树种推广时,非旱季可以通过适度控水防止其徒长,旱季应注意及时灌溉。
潘牧天[8](2013)在《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研究》文中指出《朱子语类》是宋代大儒朱熹与其门人弟子讲学问答的实録,集中体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且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概貌。《朱子语类》的编撰主要参考了“五録”、“三类”,《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即是其中最早的《池録》(以下简称《池録》),亦是最早的朱子语録编本之一。值得庆幸,《池録》现存宋刻本七卷,明抄本十一卷,不计重复共有十四卷,27万余字,亟待深入研究。经校勘,宋本《池録》确是一部精审的古籍,几乎未发现错讹。宋本《池録》作为难得存留至今的宋椠孤本,兼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历史代表性,堪称善本,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基於对《池録》与《朱子语类》全面校勘基础上,通过《池録》对《朱子语类》进行版本与语言的考探。全文共分五章。绪论中介绍了朱子《语録》与《语类》的成书概况,总结了二十世纪以来前贤对《池録》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及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一章详细描述了宋、明《池録》残本的概貌和《池録》的避讳,考探其以时间为序的编排方式,并指出其阙版、错版等。第二章仔细比勘宋、明《池録》,通过两本共有的卷目中的注文排列的规律,断定明《池録》所抄母本即是今存宋《池録》,并举例説明两种《池録》之间的不同。第三章在《池録》、徽州本、成化本系统《朱子语类》各本校勘基础上,首先提出徽州本《朱子语类》(《蜀类》)采用的《池録》即今残存之《池録》,从略去《池録》条目、对《池録》中“同闻异録”的整合、拆分或合并《池録》条目等几个方面分析黄士毅、黎靖德《语类》对《池録》的利用,并考探黄、黎二本之间的继承及发展关系。第四章举例考释了《朱子语类》中的一些版本异文词汇、口语词、名物词、方言词,并尝试从词义类聚的角度对“烂”类词进行分析考探。第五章从文献学、语言学、辞书学、朱子学等方面总结了《池録》研究的意义。附録中例举了部份《池録》、徽州本、成化本中出现的用字差异;并附上《朱子语类》词表与《池録》卷第三十八校勘样稿。
杨晓东[9](2011)在《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花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代文学、绘画、建筑、园林等艺术中,有关花卉的文字符号和图像符号可谓汗牛充栋、蔚为大观。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明清时期的花文化研究还很少,尤其在文人园林品题和民居建筑雕刻领域对花文化的研究更加薄弱。系统研究花文化在园林和建筑中的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和发展规律,对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和建筑雕刻艺术的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以华东和华北地区的明清民居和文人园林中植物种植、品题与建筑雕刻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和古籍文献查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了苏州、扬州、南京、上海、无锡、杭州等地的30余个江南园林中的200余个植物景点。实地考察了山西灵石、榆次、祁县、太谷、平遥、安徽歙县、黟县、徽州、江西婺源等地的20余个明清民居。统计分析了历代园记中记载的297个文人园林的植物种类和应用频度。并重点分析了其中1187个植物景点的时间、地域、植物种类、题名方式和文化内涵等。此外,还深入地研究了1200余幅历代花鸟画作品和3800余件工艺美术品中的花卉题材。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明清时期文人园林和民居建筑中花文化在不同层面的表现规律。论文从园林史、建筑史、文学史、思想史、绘画史、工艺美术史、民俗史、文人心态史等多个领域的文化背景去审视明清时期的文化底蕴。论文首先从文人园林和民居建筑中的植物种植、品题和雕刻入手,研究花文化在物质层次和艺术层次方面的表现规律;进而分析花文化在精神层次方面的意象表达和历史层面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透视明清时期在整个社会层面的政治、哲学、宗教、伦理、审美等领域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明清时期江南文人园林的大部分园记中记载的植物种类都很少,而且种类相近。文人园林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植物主要有竹、梅、松、荷、桃、柳、桂、梧桐和牡丹等。文人园林中花卉的物质文化受到其艺术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显着影响,是导致明清时期江南文人园林中植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因素。2、明清时期建筑雕刻中的花卉题材十分丰富,而且应用非常广泛。民居建筑和文人园林建筑雕刻中植物题材的地域性差异不显着,而阶级性差异显着。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民居建筑雕刻中应用的花卉纹样种类显着多于文人园林建筑;另一方面虽然民居和文人园林建筑雕刻中都以梅花、荷花、牡丹、桃、竹、松、菊花、兰花等花卉纹样的应用频率最高,但是在民居建筑中这些花卉通常与其它纹样组合应用,而文人园林中的花卉纹样则通常单独出现。3、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园林中以花卉品题的景点数量和景点题名中所应用的花卉种类基本是逐渐增多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在景点题名中所表现的花卉性质方面,明清时期与宋元时期的差异并不显着,呈现程式化的发展趋势。通过横向比较,松、竹、梅在文人园林和民居建筑的品题中的应用频率都很高,除此之外,文人园林景点品题中主要应用的植物还有荷花和柳树等,而兰花、桂花、槐树等在民居建筑的楹联和匾额中的应用比较普遍。4、花文化的精神层次主要表现为隐逸思想、比德思想、吉祥思想、宗教思想、崇文思想和重农思想等方面。民居建筑和文人园林中花卉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和渗透:文人园林中的花文化虽然还是延续唐宋时期的传统以表现文人的比德思想和隐逸思想为主,但是许多实例中也渗透着民俗的吉祥思想。而民居建筑中也有大量反映隐逸思想和比德思想的具体实例。5、历代文学典故、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都对明清时期的花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6、透过民居建筑和文人园林中的花文化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文人阶层和百姓阶层在政治意识领域存在着出世与入世思想的激烈矛盾。在审美意识上,体现了审美观念的趋同化和审美形式的多元化。在哲学意识领域,既体现了传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三教合一的宗教观,也体现了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和明清考据学思想对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共同影响。
徐爱华[10](2010)在《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植物景观丰富,造景形式多样,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之一,具有浓重的历史气韵和民族风格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选取苏州古城区的古典园林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整理和分析,罗列出这些园林中以植物命名的景点,并阐述了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意义。第二章,通过实地调查,重点阐述了这些景点的现有植物配置情况,总结出中国古典诗文、名人风雅和禅宗公案等三方面是苏州园林景点植物配置的文化依据。第三章从以植物烘托主题、借植物明志和以植物作框景、墙景、立体画面等三方面来阐明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目的。第四章从发生学角度,阐述植物文化意象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崇拜、生命力崇拜、象征思维特征三方面来阐述。第五章则就植物的比德与士人关系来阐述植物意象的升华。余论部分对苏州古典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议。
二、中国蜡梅开发利用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蜡梅开发利用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2)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药用植物的研究 |
1.1.1 药用植物的概念 |
1.1.2 药用植物的分类 |
1.1.3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
1.2 药用植物区系的研究 |
1.2.1 区系概念 |
1.2.2 区系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3 国外研究进展 |
1.2.4 国内研究进展 |
1.2.5 广西地区研究概况 |
1.2.6 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区系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1.6 植物资源 |
2.2 社会概况 |
2.2.1 人文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调查方法 |
3.1.1 文献查阅 |
3.1.2 野外调查 |
3.1.3 访问调查 |
3.1.4 室内整理 |
3.2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3.2.1 种类组成特征 |
3.2.2 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第4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
4.1 种类组成 |
4.1.1 野生药用植物科的组成 |
4.1.2 野生药用植物属的组成 |
4.2 药用植物种的生长型和生活型 |
4.2.1 药用植物种的生长型 |
4.2.2 药用植物种的生活型 |
4.3 特有药用植物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4.3.1 特有药用植物 |
4.3.2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4.4 外来种和栽培种 |
4.4.1 外来种 |
4.4.2 栽培种 |
4.5 药用资源的特征 |
4.5.1 药用部位分析 |
4.5.2 药用植物的性味分析 |
4.5.3 药用功效类型多样性分析 |
4.6 讨论 |
第5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5.1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5.1.1 世界广布型 |
5.1.2 热带分布型 |
5.1.3 温带分布型 |
5.2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5.3 区系成分特点 |
5.3.1 药用植物科的特点 |
5.3.2 药用植物属的特点 |
5.4 叠彩区药用植物特有现象 |
5.5 与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的比较研究 |
5.5.1 R/T值比较 |
5.5.2 区系谱比较 |
5.6 讨论 |
5.6.1 叠彩区药用植物分布区类型特征 |
5.6.2 不同比较方法的对比 |
5.6.3 与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比较 |
第6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
6.1 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6.2 可持续利用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
7.1.2 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7.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叠彩区药用植物名录 |
附录2:叠彩区部分重点调查药用植物照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村落保护与规划 ——以巩义市大峪镇海上桥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美丽乡村建设 |
1.1.2 海上桥村具有典型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古村落 |
1.3.2 村落景观 |
1.3.3 乡土文化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理论基础 |
1.5.1 原真性 |
1.5.2 村镇绿地系统理论 |
1.5.3 可持续规划理论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相关案例研究 |
3.1 日本白川乡合掌村案例分析 |
3.1.1 村落概况 |
3.1.2 保护与开发规划 |
3.1.3 案例小结 |
3.2 广西贺州秀水村案例分析 |
3.2.1 村落概况 |
3.2.2 保护与开发规划 |
3.2.3 案例小结 |
4 项目概况 |
4.1 区位条件 |
4.2 乡村概况 |
4.2.1 行政建制 |
4.2.2 产业及经济状况 |
4.2.3 历史沿革 |
4.3 现状分析 |
4.3.1 自然现状分析 |
4.3.2 周边交通现状分析 |
4.3.3 周边用地现状分析 |
4.3.4 村落特征分析 |
4.4 遗产概况及保存现状 |
4.4.1 遗产概况 |
4.4.2 建筑保存现状分析 |
4.5 村落价值分析 |
4.6 价值评定 |
4.6.1 历史价值 |
4.6.2 艺术价值 |
4.6.3 使用价值 |
4.6.4 核心区历史真实性 |
4.6.5 价值综述 |
4.7 现存问题 |
4.7.1 村落内部分建筑年久失修,遗产受到损毁 |
4.7.2 新建村民住宅对古村格局风貌的侵蚀 |
4.7.3 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滞后,导致古村衰败 |
4.7.4 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
5 项目规划设计 |
5.1 规划原则 |
5.1.1 完整性原则 |
5.1.2 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原则 |
5.1.3 保护与发展相协调原则 |
5.2 规划指导思想 |
5.3 规划依据 |
5.3.1 相关法律、法规 |
5.3.2 相关文件 |
5.3.3 相关规划 |
5.4 规划目标 |
5.5 规划范围 |
5.6 总体布局 |
5.6.1 总体规划 |
5.6.2 空间布局 |
5.6.3 交通系统 |
5.7 核心区设计 |
5.7.1 设计策略 |
5.7.2 规划范围与措施 |
5.7.3 建筑分类保护 |
5.7.4 历史环境要素保护 |
5.8 协调区设计 |
5.8.1 设计策略 |
5.8.2 设计范围 |
5.9 功能分区与节点设计 |
5.9.1 文化采风区 |
5.9.2 商业服务区 |
5.9.3 果蔬采摘区 |
5.9.4 开心农场区 |
5.9.5 四时花海区 |
5.9.6 观光休闲区 |
5.9.7 彩叶林带区 |
5.10 专项设计 |
5.10.1 植物规划 |
5.10.2 给排水规划 |
5.10.3 照明规划 |
5.10.4 服务设施规划 |
5.10.5 建筑小品规划 |
5.11 建筑风貌引导建设 |
5.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5.12.1 现状概况 |
5.12.2 主要问题 |
5.12.3 保护措施 |
5.13 效益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4)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
1.2.2 我国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
1.2.3 贵州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
1.2.4 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
1.2.5 野生观赏植物与层次分析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2 研究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物种多样性分析 |
2.2.2 观赏多样性分析 |
2.2.3 生态适应性多样性分析 |
2.2.4 开发利用价值评价 |
2.3 研究方法 |
2.3.1 调查方法 |
2.3.2 统计分析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分析 |
3.1 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
3.1.1 种类组成特点 |
3.1.2 生活型多样性 |
3.1.3 植物区系特点 |
3.1.4 资源分布特点 |
3.2 观赏特性多样性 |
3.2.1 观花植物 |
3.2.2 观果植物 |
3.2.3 观叶植物 |
3.2.4 观茎干植物 |
3.2.5 观姿植物 |
3.2.6 芳香植物 |
3.3 园林用途多样性 |
3.3.1 孤植树类 |
3.3.2 庭荫树类 |
3.3.3 行道树类 |
3.3.4 绿篱类 |
3.3.5 垂直绿化类 |
3.3.6 地被类 |
3.3.7 花灌木类 |
3.3.8 盆栽及造型类 |
3.3.9 防护类 |
3.3.10 室内装饰类 |
3.3.11 湿地应用类 |
3.3.12 切花类 |
3.3.13 花坛花镜类 |
3.4 生态适应类型多样性 |
3.4.1 温度适应性 |
3.4.2 水分适应性 |
3.4.3 光照适应性 |
3.4.4 土壤适应性 |
3.4.5 空气污染物适应性 |
3.5 综合评价 |
3.5.1 权重计算结果 |
3.5.2 评价结果 |
3.5.3 高综合价值物种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讨论 |
4.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Ⅰ: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Ⅱ: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名录 |
附录Ⅲ: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评价分值统计表 |
附录Ⅳ: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优先开发利用推荐种各论 |
附录Ⅴ:黔中地区部分野生观赏植物图片赏析 |
(5)西湖两堤三岛景观格局及其植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阐释 |
1.2.1 景观格局 |
1.2.2 两堤三岛 |
1.2.3 植物景观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湖岛景观格局的研究概况 |
1.3.2 西湖风景区研究概况 |
1.3.3 西湖两堤、三岛研究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西湖的景观格局起源及演变历程 |
2.1 一池三山,传承千年 |
2.1.1 一池三山模式的思想起源 |
2.1.2 一池三山模式的演变 |
2.1.3 一池三山空间格局分析 |
2.2 西湖西湖成因 |
2.3 古代西湖疏浚(公元前3世纪—公元20世纪) |
2.4 近现代西湖疏浚(20世纪—至今) |
2.5 历代西湖疏浚对城湖格局、景观格局的影响 |
2.5.1 西湖疏浚与城湖空间 |
2.5.2 西湖疏浚与景观格局 |
3 西湖与其他湖泊堤岛格局比较分析 |
3.1 常见湖岛格局类型研究 |
3.1.1 一堤一岛 |
3.1.2 一湖两岛 |
3.1.3 一堤两岛 |
3.1.4 五洲六堤 |
3.1.5 千岛交错 |
3.2 与常见湖岛格局比较 |
3.2.1 总体比较 |
3.2.2 与南京玄武湖比较 |
4 三潭印月景观格局及营造手法 |
4.1 三潭印月成因追溯 |
4.2 三潭印月空间布局与景观视线 |
4.3 三潭印月水系营造 |
4.4 三潭印月植物景观营造 |
4.4.1 三潭印月植物种类 |
4.4.2 三潭印月植物景观研究 |
4.5 三潭印月景观营造手法归纳 |
4.5.1 水面合理划分,形成多方胜景 |
4.5.2 空间处理起承转合,错落有致 |
4.5.3 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 |
4.5.4 融合诗情画意 |
5 两堤两岛景观格局及植物景观分析 |
5.1 白堤景观格局与植物景观 |
5.1.1 白堤景观格局 |
5.1.2 白堤植物景观 |
5.1.3 白堤观赏特性 |
5.2 苏堤景观格局及其植物景观研究 |
5.2.1 苏堤景观格局 |
5.2.2 苏堤植物景观 |
5.3 湖心亭景观格局及其植物景观 |
5.4 阮公墩景观格局与植物景观 |
5.4.1 阮公墩景观格局 |
5.4.2 阮公墩植物景观 |
6 西湖两堤三岛景观价值与特色 |
6.1 对中外湖岛景观的影响 |
6.1.1 两堤三岛景观格局对西湖的价值 |
6.1.2 两堤三岛对国内湖岛格局的影响 |
6.1.3 两堤三岛对东南亚国家湖岛格局影响 |
6.1.4 总结 |
6.2 两堤景观格局比较 |
6.2.1 两堤景观格局 |
6.2.2 两堤植物景观 |
6.3 三岛景观格局比较 |
6.3.1 三岛景观格局 |
6.3.2 三岛植物景观 |
6.4 堤、岛之间联系 |
6.5 两堤三岛景观格局特色 |
6.5.1 水利疏浚,文人馈赠 |
6.5.2 分隔空间,自成多景 |
6.5.3 引水入园,岛中有岛 |
6.5.4 植物景观,错落有致 |
6.6 存在问题 |
6.6.1 古韵古风遗失 |
6.6.2 游人聚集失衡 |
6.6.3 养护管理缺失 |
6.7 结语——关于湖岛景观的再思考 |
6.7.1 山水格局,传承创新 |
6.7.2 统筹规划,高瞻远瞩 |
6.7.3 植物群落,自然野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基于西湖文化景观特色的植物文化与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化景观与植物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
1.2.1 文化景观 |
1.2.2 植物文化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人文景观概况研究 |
1.3.2 植物文化概况研究 |
1.3.3 西湖文化景观相关研究 |
1.3.4 西湖植物景观相关研究 |
1.3.5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西湖文化的内涵与演替 |
2.1 西湖文化景观概述 |
2.2 西湖文化景观整体发展过程及特点分析 |
2.2.1 唐宋初创阶段(9-12世纪) |
2.2.1.1 空间布局分析(初创阶段) |
2.2.1.2 文化景观分析(初创阶段) |
2.2.1.3 植物景观分析(初创阶段) |
2.2.1.4 小结 |
2.2.2 南宋成型阶段(12-13世纪) |
2.2.2.1 空间布局分析(成型阶段) |
2.2.2.2 文化景观分析(成型阶段) |
2.2.2.3 植物景观(成型阶段) |
2.2.2.4 小结 |
2.2.3 元明清维系、复兴与鼎盛阶段(13-19世纪) |
2.2.3.1 空间布局分析(维系、复兴与鼎盛阶段) |
2.2.3.2 文化景观分析(维系、复兴与鼎盛阶段) |
2.2.3.3 植物景观分析(维系、复兴与鼎盛阶段) |
2.2.3.4 小结 |
2.2.4 近现代振兴阶段(20-21世纪) |
2.2.4.1 空间布局分析(振兴阶段) |
2.2.4.2 文化景观分析(振兴阶段) |
2.2.4.3 植物景观分析(振兴阶段) |
2.2.4.4 小结 |
2.3 西湖文化景观要素分析 |
3 西湖园林植物历史渊源与文化探究 |
3.1 西湖历代植物寻踪 |
3.2 西湖特色植物文化内涵探究 |
3.2.1 西湖植物之春 |
3.2.2 西湖植物之夏 |
3.2.3 西湖植物之秋 |
3.2.4 西湖植物之冬 |
3.3 小结 |
4 西湖植物文化营造案例分析 |
4.1 林逋与孤山 |
4.1.1 初识孤山——林逋隐居场所的选择 |
4.1.2 恋上孤山——林逋对孤山园林环境的改造 |
4.1.3 钟情孤山——林逋墓园的历史变迁 |
4.2 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与“西湖天下景”植物景观比较研究 |
4.2.1 意境深远——“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植物景观营造分析 |
4.2.1.1 利用植物营造空间转换 |
4.2.1.2 利用植物创造四季景观 |
4.2.1.3 寄托植物咏发隐逸之志 |
4.2.1.4 “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植物景观改善建议 |
4.2.2 壶中天地——“西湖天下景”植物景观营造分析 |
4.2.2.1 利用植物营造空间转换 |
4.2.2.2 利用植物营造时序变化 |
4.2.2.3 植物造景蕴含景园文化 |
4.2.2.4 “西湖天下景”植物景观改善建议 |
4.2.3 小结 |
4.3 苏轼与苏堤 |
4.3.1 挖田筑堤——苏堤的形成 |
4.3.2 几经沉浮——苏堤的历史发展 |
4.4 苏堤与白堤植物景观比较研究 |
4.4.1 六桥烟雨——苏堤景观现状分析 |
4.4.1.1 苏堤总体景观布局分析 |
4.4.1.2 苏堤植物景观种植分析 |
4.4.1.3 苏堤六桥景观节点分析 |
4.4.2 间柳间桃——白堤景观现状分析 |
4.4.2.1 白堤总体景观分析 |
4.4.2.2 白堤植物景观种植分析 |
4.4.2.3 白堤景观节点分析 |
4.4.3 小结 |
5 结语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植物选择延续地域文化 |
5.1.2 特色景观彰显首创思想 |
5.1.3 名人造园凸显西湖精髓 |
5.2 建议与再思考 |
5.2.1 广纳造园思路,汲取百家精华 |
5.2.2 保持文化独立,顺应时代需求 |
5.2.3 尊重植物历史,鼓励品种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夏蜡梅幼苗耐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夏蜡梅研究进展 |
1.1.1 夏蜡梅的分类地位及起源 |
1.1.2 夏蜡梅群落学研究 |
1.1.3 夏蜡梅繁殖方法研究 |
1.1.4 夏蜡梅迁地保护策略研究 |
1.2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的抗旱机理 |
1.2.2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1.2.3 干旱胁迫对植物水分生理的影响 |
1.2.4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1.2.5 干旱胁迫对植物保护酶系统活性及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1.2.6 评价植物抗旱能力的指标 |
1.3 夏蜡梅的抗旱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形态、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 |
3.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1 外部形态和生长指标 |
3.1.2 生物量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形态和生长的影响 |
3.2.2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4.1.2 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测定 |
4.1.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4.1.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4.1.5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4.1.6 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测定 |
4.1.7 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Chl(a+b))的影响 |
4.2.2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Chla/b的影响 |
4.2.3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影响 |
4.2.4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
4.2.5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4.2.6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影响 |
4.2.7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2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4.3.3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保护酶系统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4.3.4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五章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5.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1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5.1.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环境因子日变化 |
5.2.2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5.2.3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5.3.2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六章 干旱胁迫对夏蜡梅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
6.1 测定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夏蜡梅幼苗抗旱性综合分析 |
7.1 相关性分析 |
7.2 主成分分析 |
7.3 讨论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8)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朱子《语録》和《语类》的成书过程 |
第二节 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概说 |
第一节 宋刻本、明抄宋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概况 |
第二节《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的避讳 |
第三节《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的编排方式 |
一、 按听课时间顺序排列 |
二、 按听课时间顺序结合内容排列 |
第二章 两种《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比较 |
第一节 宋刻本、明抄本《池録》的传承关系 |
第二节 宋刻本、明抄本《池録》异文比较 |
第三章 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与《语类》诸本的比较 |
第一节 黄士毅《语类》所据《池録》版本 |
第二节 徽州本、成化本略去不收的条目 |
一、 徽州本、成化本皆未收録的条目 |
二、 徽州本收録而成化本未收録的条目 |
三、 徽州本未收録而成化本收録的条目 |
第三节 徽州本、成化本对各家同闻异録的整合 |
第四节 徽州本、成化本对《池録》条目的拆分、合并 |
一、 徽州本、成化本对《池録》条目的拆分 |
二、 徽州本、成化本对《池録》条目的合并 |
三、 徽州本、成化本对《池録》条目的拆分再合并 |
第五节 徽州本、成化本对《池録》名称的改动 |
一、 对指代朱子的“先生”的改动 |
二、 对尊称的改动 |
三、 对与朱子对话者名字的增删 |
四、 对人名中姓氏的改动 |
五、 人称中名、字、号、里籍及介绍的改动 |
六、 对古人名称的改动 |
七、 由讹误导致的人名改动 |
第六节 徽州本、成化本对行为动作的改动 |
一、 删去言语行为标记 |
二、 统一言语行为标记 |
三、 删去行为动作细节 |
第四章 宋本《池録》与《朱子语类》词语考释 |
第一节《池録》与《朱子语类》异文词汇例释 |
第二节《池録》与《朱子语类》词语例释 |
第三节《池録》与《朱子语类》方言词汇例释——以温州方言为例 |
第五章 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研究的学术价值 |
第一节《朱子语类》整理和研究 |
第二节 语言研究 |
第三节 辞书编纂与修订 |
一、 补《汉语大词典》未收的词语 |
二、 补《汉语大词典》未收的义项 |
三、 补《汉语大词典》例证 |
第四节 朱子学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附録一:《池録》、徽州本、成化本字形表 |
附録二:《朱子语类》词表 |
附録三:《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校注》样稿 |
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
(9)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念释义 |
1.1.1 花卉 |
1.1.2 文化 |
1.1.3 花文化 |
1.2 花文化研究文献分析 |
1.2.1 古代文献 |
1.2.2 近代文献 |
1.2.2.1 博硕士论文和专着 |
1.2.2.2 普通期刊文章 |
1.3 研究范围和目的意义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询 |
1.4.2 实地调查 |
1.4.3 统计分析 |
1.5 技术路线 |
2. 明清时期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物质层次表现 |
2.1 植物种数 |
2.1.1 明代江南文人园林中的植物种数 |
2.1.2 清代江南文人园林中应用的植物种数 |
2.2 植物种类 |
2.2.1 明代江南文人园林中的主要植物种类 |
2.2.2 清代江南文人园林中的主要植物种类 |
2.2.3 植物应用频率 |
2.3 小结 |
3. 花之象——花文化的图像符号艺术层次表现 |
3.1 概述 |
3.1.1 建筑雕刻中的纹样种类 |
3.1.2 建筑雕刻中植物纹样的发展 |
3.1.3 古籍着作中建筑雕饰中的植物纹样 |
3.2 砖雕的主要部位 |
3.2.1 砖雕影壁、花墙和壁挂 |
3.2.2 砖雕门窗 |
3.2.3 砖雕门楼 |
3.2.4 砖雕屋顶 |
3.2.5 砖雕墀头 |
3.2.6 砖雕栏板 |
3.3 木雕的主要部位 |
3.3.1 木雕门窗 |
3.3.2 木雕罩 |
3.3.3 木雕雀替 |
3.3.4 木雕栏杆和挂落 |
3.4 石雕的主要部位 |
3.4.1 石雕台基 |
3.4.2 石雕柱础和抱鼓石 |
3.4.3 石雕栏杆 |
3.5 建筑雕刻中的花卉题材 |
3.5.1 江南园林建筑雕刻中的主要花卉题材 |
3.5.2 北方园林建筑雕刻中的主要花卉题材 |
3.5.3 徽州民居建筑雕刻中的主要花卉题材 |
3.5.4 晋中民居建筑雕刻中的主要花卉题材 |
3.5.5 比较分析 |
3.6 小结 |
4. 花之意——花文化的文字符号艺术层次表现 |
4.1 概述 |
4.1.1 先秦时期园林景点题名中的花卉题材 |
4.1.2 秦汉时期园林景点题名中的花卉题材 |
4.1.3 六朝时期园林景点题名中的花卉题材 |
4.1.4 隋唐时期园林景点题名中的花卉题材 |
4.1.5 宋元时期园林景点题名中的花卉题材 |
4.2 明清时期建筑匾额和景点题名中花文化的表现 |
4.2.1 江南文人园林景点题名和匾额中的花卉 |
4.2.2 北方文人园林景点题名和匾额中的花卉 |
4.2.3 徽州民居建筑匾额中的花卉 |
4.2.4 晋中民居建筑匾额中的花卉 |
4.3 明清时期建筑楹联中花文化的表现 |
4.3.1 文人园林楹联中的花卉题材 |
4.3.2 徽州民居楹联中的花卉题材 |
4.3.3 晋中民居楹联中的花卉题材 |
4.4 明清时期建筑品题中花文化的比较分析 |
4.4.1 纵向比较 |
4.4.2 横向比较 |
4.5 小结 |
5. 花之魂——花文化的精神层次表达 |
5.1 隐逸思想 |
5.1.1 文人园林景点品题中的隐逸思想 |
5.1.2 文人园林建筑雕刻中的隐逸思想 |
5.1.3 文人隐逸思想在民居建筑中的表现 |
5.2 吉祥思想 |
5.2.1 民居建筑品题中的吉祥思想 |
5.2.2 民居建筑雕刻中的吉祥图案 |
5.2.3 民俗吉祥思想在文人园林中的表现 |
5.3 比德思想 |
5.3.1 文人园林中的比德思想 |
5.3.2 民居建筑中的比德思想 |
5.4 宗教思想 |
5.4.1 佛教思想 |
5.4.2 道教思想 |
5.5 崇文思想 |
5.5.1 文人园林品题与雕刻中的崇文思想 |
5.5.2 民居建筑品题与雕刻中的崇文思想 |
5.6 重农思想 |
5.6.1 文人园林品题与雕刻中的重农思想 |
5.6.2 民居建筑品题与雕刻中的重农思想 |
5.7 小结 |
6. 花之源——花文化的历史层次分析 |
6.1 传统文学作品对明清时期花文化的影响 |
6.1.1 传统文学对题名和匾额的影响 |
6.1.2 传统文学对楹联的影响 |
6.2 传统绘画作品对明清时期花文化的影响 |
6.2.1 历代花鸟画中植物题材的发展 |
6.2.2 文人花鸟画对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影响 |
6.2.3 文人花鸟画对民居建筑雕刻的影响 |
6.3 工艺美术对花文化的影响 |
6.3.1 工艺美术品中花卉纹样的发展 |
6.3.2 明清时期工艺美术与建筑雕刻中花卉纹样的关系 |
6.4 小结 |
7. 花之思——花文化的社会层次透析 |
7.1 政治意识 |
7.1.1 高度专制的政治体制 |
7.1.2 花文化中的仕隐思想与激烈矛盾的政治意识 |
7.2 审美意识 |
7.2.1 花文化的趋同性与"雅俗合一"的审美观 |
7.2.2 多元化的审美层次 |
7.3 哲学意识 |
7.3.1 花文化的普及性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
7.3.2 花文化的多元性与"三教合一"的宗教观 |
7.3.3 花文化的渗透性与"理心合一"的伦理观 |
7.4 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植物是园林四大物质要素之一 |
2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研究的价值 |
3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研究综述 |
4 研究的创新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调查 |
1.1 园林中以植物命名的景点 |
1.2 景点植物分类 |
1.3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意义 |
第二章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依据 |
2.1 诗文意境 |
2.2 名人风雅 |
2.3 禅宗公案 |
第三章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目的 |
3.1 烘托主题 |
3.2 借植物明志 |
3.3 宛然成画 |
第四章 植物意象的产生 |
4.1 植物与自然崇拜 |
4.2 植物与生命力崇拜 |
4.3 直觉与象征思维 |
第五章 植物意象的升华 |
5.1 植物的比德 |
5.2 植物的雅化 |
余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四、中国蜡梅开发利用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主题农庄植物景观游客感知价值研究[D]. 刘文苑.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2]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D]. 涂洪润.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3]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村落保护与规划 ——以巩义市大峪镇海上桥村为例[D]. 冯露丹.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4]黔中地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及其评价[D]. 潘端云. 贵州大学, 2019(09)
- [5]西湖两堤三岛景观格局及其植物景观研究[D]. 田媛. 浙江大学, 2016(08)
- [6]基于西湖文化景观特色的植物文化与景观研究[D]. 俞祎晨. 浙江大学, 2015(08)
- [7]夏蜡梅幼苗耐旱性研究[D]. 朱琳.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8]宋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研究[D]. 潘牧天. 上海师范大学, 2013(12)
- [9]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 杨晓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10]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 徐爱华. 苏州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