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亚马逊河流域人工草地研究项目

巴西亚马逊河流域人工草地研究项目

一、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人工草场研究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黄思雅[1](2019)在《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过度消费、资源浪费等问题也应时而生并不断严重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成为解决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举措,而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又能够有效控制土地滥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本研究在对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总碳排放量、总碳吸收量及净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利用扩展KAYA恒等式的LMDI模型实证了福建省土地利用结构、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碳排放间的关联效应,对影响碳排放总量的因素进行解构分析;并运用修正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2018-2022年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提出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体系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建设用地是主要碳源,耕地为次要碳源,主要碳汇是林地,其他地类则为次要碳汇,作为第二碳源的耕地对碳排放变化影响较小。各地类面积占比中:林地面积最大,约占67.18%;其次是耕地、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草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分别占总面积的10.78%、6.18%、5.17%、4.39%、2.65%、1.88%和1.77%。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以年均1.13%、0.4%和年均0.84%的速度逐年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以每年2.59%的平均速度不断增加。(2)2006-2017年福建省的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吸收能力基本持平,总碳排放量前三位的城市为福州市、泉州市和三明市,作为“经济发展水平三甲”中的厦门市净碳排放表现良好,各设区市按照对全省碳排放的贡献度多寡排序依次为福州市、泉州市、三明市、漳州市、宁德市、龙岩市、厦门市、莆田市和南平市,内陆地区(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的碳排放总量平均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36.46%,沿海地区(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及漳州市)的碳排放总量占比为63.71%。(3)2006-2010年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各因子影响程度排序为单位土地排放强度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利用效率效应>能源结构效应。2011-2015年土地碳排量较不稳定,发展变化较大,影响效应与前一阶段基本保持一致:单位土地排放强度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利用效率效应。2015-2017年碳排量总体保持下降趋向,经济发展效应成为第一影响效应,其他因子的作用度则基本与前一阶段相同:经济发展效应>单位土地碳排放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利用率效应。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体系的措施:(1)强化区域发展布局的地域性,统筹协同发展;(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少碳源增强碳汇;(3)提高碳排放交易量,深化市场的主体能力建设;(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管制土地用途。

林金兰[2](2013)在《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技术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鉴于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和资金,合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确定成为目前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尚少,特别是缺乏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的方法研究。本文针对受人类活动干扰较严重的近岸海域,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选划的技术方法,以期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在对我国近岸海域空间范围界定和分区的基础上,依据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征,从保护物种分布、物种多样性及重要生态系统分布三个方面,筛选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选划的指标,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先区选划方法,并结合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人类活动压力,确定海洋优先区的保护次序。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生物地理学的方法,选取海底地貌类型、海岸线变化程度、沿岸水系流域分布和海洋县市的行政界线作为近岸海域单元区划的指标,并建立了基于Arcgis软件的图层绘制和空间分析功能的分区方法。(2)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从物种、群落、生态系统三个方面,选取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类数和受胁程度,浮游生物、游泳动物、浅海底栖生物的物种数、生物量、栖息密度,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上升流、重要滨海湿地、重点鸟类分布区的生境类型和面积等为优先区选划的评估指标。(3)采用相对评价法,从保护物种分布、物种多样性以及重要生态系统分布三个方面识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在筛选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基础上,对优先区进行压力分析,通过隶属度法计算综合压力指数CSI,依据受到压力影响越大的区域最优先保护的标准,确定优先保护次序。(4)选择福建近岸海域作为实例进行方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近岸海域可分成15个单元;根据保护物种分布、物种多样性以及重要生态系统分布的评估结果,筛选出宁德近海、闽江口、兴化湾、泉州湾、厦门近岸海域、东山及漳浦沿海、漳州近海7个单元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对7个保护优先区进行压力分析,计算综合压力指数CSI,通过对比各优先区的压力状况,确定优先保护次序为:漳州近海<宁德近海<兴化湾<东山及漳浦沿海<闽江口<泉州湾<厦门近岸海域。

李波[3](2011)在《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给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显着的不利影响,并由此成为了各国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关注的重点。实施碳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2009年我国已确定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推进农地利用的碳减排是实现我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进我国农地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此外,农地利用碳减排较之其它生产活动具有更大的正外部效应,除了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外,有助于提高土壤营、改良土壤结构以及改善土壤环境品质等,而由农地资源环境的改善又能带来较大的环境正外部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农地资源环境的优化利用,又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基于环境经济学视角来定量测算并分析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增长规律及经济动因,进而科学提出促进碳减排的对策建议,对于现实中我国农地碳减排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意义。本论文基于农户行为、环境外部性等重要理论,利用调查分析法、logit模型、EKC、脱钩理论、Kaya恒等式等多种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对农地利用碳排放及减排政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微观农户农地利用与保护现状以及碳行为方式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微观机理;科学构建农地利用碳排放测算体系,测算并把握碳排放历史规律和空间特征,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从定量上明确碳排放驱动机制和经济动因;从减排和增汇两个方面归纳分析碳减排技术及特征,并对技术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微观实证检验。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合理构建了农地利用碳减排的政策体系。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文献综述与农地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第1、2章)、农地利用的微观机理分析(第3章)、农地利用碳排放的测算与驱动因素分析(第4、5、6章)、农地利用碳减排技术与政策体系构建(第7、8、9章)共四大部分。通过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1)总体把握我国农地资源与环境的时空特征,并定量分析农地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耕地面积呈现持续下降态势;林地、园地面积保持微弱的增长态势;牧草地面积呈现下降态势;2000-2008年间导致耕地减少的因素大小依次为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灾毁耕地。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建设占用占耕地减少的比重近年来迅速增长,远高于其它3类因素。从2008年区域耕地变动来看,北京、天津、上海等6省(市)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际警戒线。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9省(市)为耕地面积为净增加,而其它12省(市)为净减少,尤其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净减少量最大。与此同时,由化肥、农药、农膜等导致的农地生态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农地环境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分析发现:1985~2008年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地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胁迫发展关系,但从趋势来看其胁迫性逐年弱化。(2)从微观层面调查分析农户农地利用与保护现状并模型检验农户农地利用碳行为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户化肥、农药平均支出分别为324.25、145.71元/亩,其它方面的生产性投入为556.92元/亩;务工和农业收入构成了农民的收入主体,收入来源多元化趋势较为明显;农户对农地保护支出的响应较高,但对不同类型农地保护的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农户希望政府能对农地保护行为进行补贴,但针对不同类型农地的期望补偿标准存在差异;武汉市、潜江市、宜昌市、天门市典型地区保护支付和补偿意愿差异明显;对农户碳行为方式的影响因素检验发现,农地特征对农户农地利用碳方式影响显着;年龄对化肥使用的碳方式影响显着,对农药、废弃物处理的碳方式影响不显着;生产特征仅对化肥使用碳方式影响显着,对农药、废弃物处理的碳方式影响不显着;农地保护认知对化肥和农药使用碳方式影响显着,对废弃物处理的碳方式影响不显着;是否具有专业技能对农药、废弃物处理的碳方式影响显着,对化肥使用的碳方式影响不显着;农地经营规模对化肥、农药使用碳方式影响显着,对废弃物处理的碳方式影响不显着。(3)在科学构建农地利用碳排放体系的基础上,测算并分析了我国1993~2008年农地利用碳排放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农地利用的碳排放呈现四阶段上升态势,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08%、2.38%。碳排放总量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农业大省,强度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中部农业大省。由于资源禀赋不同,林地碳汇区域差异较大。草地碳汇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甘肃6省,6省合计占全国草地碳汇总量的94.65%;2001-2008年生态退耕年均碳减排率45.16%,建设占用所引发碳排放年均递增2.23%;生态退耕碳汇效应最为突出的地区是河北、建设占用耕地导致碳排放效应最为显着的省份是江苏;1991-2008年主要农作物碳汇呈现三阶段的“蝙蝠型”波动变化的特征;海南、宁夏、上海等10省(市)为农地利用净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4)基于协整、EKC和脱钩理论,探究了农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长期和短期变动关系。结果表明,人均GDP和总碳排放强度、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翻耕等5类碳源的排放强度量存在协整关系;人均GDP变化与总碳排放强度、化肥、柴油、翻耕碳排放强度变化具有双向因果关系,而与农药、农膜排放强度变化仅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从EKC验证发现,总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为N型曲线,化肥、柴油、翻耕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分别呈现倒“N”型、“N”型、倒“N”型曲线关系,而农药、农膜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从短期关系来看,农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以扩张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为主。其中江苏、湖北、湖南以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连接为主;山东、广西以强脱钩、弱脱钩为主;黑龙江、河南、河北等6省多种弹性特征并存。(5)基于Kaya恒等式和对数平均D式指数,定量分解了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效率、结构、劳动力规模因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分别累计贡献12.95%、26.62%、33.29%的碳减排。农业经济发展则成为了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累计产生154.94%的碳增量。从区域来看,所有省(市)农业经济发展均导致碳增量;浙江、安徽、海南等9省(市)效率因素导致碳增量,其它22省(市)效率因素则实现一定程度的碳减排;上海、湖南、甘肃等3省(市)结构因素导致碳增量,其它28省(市)结构因素则实现一定程度的碳减排;黑龙江、辽宁、广东等10省(市)劳动力规模因素导致碳增量,其它21省(市)劳动力规模则实现一定程度的碳减排。(6)归纳分析农地利用主要碳减排技术及特征,并从微观农户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农户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农地利用碳减排技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基于耕地利用的减排技术,二是基于林地和草地的增汇技术。在农户技术需求的基本假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农户科技需求强度最高为化肥农药的使用、环境污染人畜粪便处理知识、种植养殖技术三项农业技术。进一步模型检验发现,性别仅对种植养殖技术的需求影响显着,受教育程度仅对环境污染和人畜粪便处理知识需求影响显着,家庭收入、是否参加培训、土地禀赋因素与三项农业技术需求呈现显着正相关,兼业化程度与种植技术或养殖技术服务需求成反比,而与环境污染、人畜粪便处理知识服务需求成正比。(7)在借鉴国外农地利用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农地利用碳减排政策体系。提出碳减排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行政管制、财政手段等,具体包括:政府管制、碳排放税、财政补贴、碳排放交易、自愿减排协议等;我国农地利用减排应以结构减排为重点、能源减排为关键、技术减排为核心、政策减排为动力、自愿减排为趋势等方面的原则,最后基于论文研究,从宣传、政策扶持、技术推广、碳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地利用碳减排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关于碳排放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工业、能源等领域及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小范围精确实验等方面,而关于农地碳排放的测评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基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来定量测算并分析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增长规律及经济动因问题,体现了研究视角上的新颖性。(2)本研究从微观视野出发,在实证分析农户农地利用碳行为方式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农地利用碳排放的测算体系,分析并归纳出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历史增长规律和空间差异特征,计量并找出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长期与短期变动关系,分解了效率、结构等影响因素的影响性质和累计效应,体现了研究内容上的创新性。(3)研究中,本文将协整、EKC、Kaya等理论和模型方法,延伸并应用到农地利用碳排放及驱动因素的分析上,得出了关于农地利用碳排放增长规律和区域特征、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脱钩弹性等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结论,体现了研究结论上的创新。

杨晓萌[4](2009)在《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视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但是与此同同时,物质财富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也为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破坏,生物物种急剧灭绝,自然资源消耗过快,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垃圾围城日趋严重,公害事件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各种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政策和制度。在中国,改革开发30年来,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百姓日益富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相当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问题。生态补偿是通过调控使经济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一种理念,其目的是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不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损害,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各自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理论角度来说,生态环境价值论、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经济学理论依据。生态系统通过各种生态功能为人类服务,这些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必不可少。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同时还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搭便车”现象普遍,如果不建立起适当的生态补偿机制,最终将会出现生态环境的“公地悲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需要明确补偿责任和补偿标准,在补偿责任方面需要遵守破坏者补偿原则、使用者补偿原则、受益者补偿原则、保护者受偿原则,在补偿标准的确定上需要遵守综合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在生态补偿机制中,各个国家普遍使用了转移支付、生态税、税收差异化、生态保证金等财政手段,这些财政手段在控制污染的可靠性、效率及管理上有着各自的长处与不足。从实践角度来说,发达国家早已开始了生态补偿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成绩,为我国开展生态补偿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省政府针对本国湿地的情况制订了一系列旨在保护湿地生态的政策,如马尼托巴省实施了生态服务激励计划、马尼托巴河岸税收抵免、栖息地补偿基金等措施。加拿大实施湿地生态补偿的实践反映出,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生态补偿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政策目标应体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思想。在荷兰,政府部门在建设高速公路项目的同时,也对该项目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补偿项目建设。荷兰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生态补偿中需要注意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的统一、注意通货膨胀和不确定性因素对补偿成本估算的影响。在欧盟,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生态补偿计划。欧盟非常重视监督与评估,并在生态补偿过程中注意控制管理成本,同时还将教育与经济激励相结合,这些经验也非常值得我国学习。构建中国的生态补偿机制,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一方面,目前我国生态形势严峻,生态系统退化加剧、资源压力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灾害加剧。为此,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战略。在此基础上,环境保护部提出了生态补偿的重点方向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及流域水环境。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基本是政府主导的,这决定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财政力量在生态补偿中都要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时,不能不将财政作为考虑因素。财政对生态补偿机制架构的影响主要与财政级次有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政预算级次的影响;二是不同财政级次财政手段的影响;三是不同财政级次财力水平的影响。预算级次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依据,关系到生态补偿机制的层次设置,使用不同财政级次的财政手段关系到生态补偿的效果,而不同财政级次的财力水平则影响到补偿标准的制定。因此,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是,以生态功能区、财政级次为线索,构建综合生态补偿机制。我国很早便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制度,以保护生态环境及生态多样性。但是,随着自然保护区数目的不断增多、发展速度的加快,自然保护区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作为禁止开发区域,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多数是经济上的,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大、保护区发展迅速而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由经济引发的保护区与周边居民关系紧张、保护区经济职能与保护职能倒挂等。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补偿对象分类体系缺乏规范、主体责任与资金负担失衡、生态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单一。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政府的投入机制、厘清各级政府的补偿责任,拓展补偿资金渠道、建立全方位投入机制,强化财政支持、实现保护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移民等财政措施加以完善。在设立自然保护区之外,2008年7月我国正式发布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其中初步确定了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这些重要生态功能区对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及主导各类生态调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区划》中还指出,每一类生态功能区都面临着各自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完善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我国政府早已关注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并已经实施了多个与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有关的制度与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尚有一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此,财政政策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财税政策来保证生态功能区建设补偿资金的充足;二是可以通过财税政策引导生态功能区内的产业合理发展;三是通过财税政策的支持可以加强不同类型生态功能区主导生态功能的恢复与建设;四是通过建立财税激励机制可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中。矿产资源开发是生态补偿的另一个重要方向。由于矿产资源大多分布于地表以下,对其进行开采,必然会改变开采区的地表生态环境和地下岩层结构,从而带来一系列的负面生态影响。针对矿产资源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各种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这些制度与政策对敦促矿产资源开采者进行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多种生态收费的重复问题、收费可能延误治理时机、重复向矿山企业加设责任等。从财政角度思考,可以通过矿山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政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收费制度的改进和矿山生态保险制度三方面,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在众多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流域水环境生态系统比较特殊。由于水流的单向流动性,使流域地区问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使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成为一个特殊课题。虽然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长期以来都在积极推进流域水环境的生态保护工作,但是,目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的生态状况仍不容乐观,尚有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急需解决。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势必会制约流域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还会威胁到个人健康。出现这些生态问题的原因在于,在调节地区各方利益关系上,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都有不足之处。由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并存,产生了一系列流域生态问题,改善这一局面的唯一出路便是尽快建立起流域生态该补偿机制。在建立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中,政府参与是重要的一部分。政府部门可以在流域生态补偿中发挥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建立生态补偿公共基金及生态税收等直接进行生态补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政府的管理与监督职能支持流域生态补偿工作的进行。

张大勇[5](2009)在《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 ——以北京密云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利用空间和土地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土地供给的紧缺性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增长性之间失衡发展的态势日益凸显。自《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97-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政策措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逐步得到落实,我国控制和引导土地利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在我国当前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也很突出,出现了盲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的现象,破坏了土地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次生盐碱化。盲目的土地开发利用容易形成结构过于简单、缺少变化的环境,将进一步破坏生物资源的多样化,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最终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亟待转变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促进国土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对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土地生态建设的要求,立足构建良好的人地和谐关系,统筹安排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土地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国务院2008年10月制定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总体精神为指导,综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人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借鉴发达国家土地利用经验,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研究为基础框架,进行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影响的系统研究。最后选取北京密云县为研究样本点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对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反思,建立科学的土地合理利用与综合评价的模型,突破土地利用传统观念,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完善我国土地合理利用及其评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从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角度构建土地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体系,并为指导区域土地有效利用,协调生态平衡发展提供政策方向。

张鹏程[6](2008)在《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提出来进行探讨的。我国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西部地区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农民、农业居于全国最底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不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结构是当前解决西部“三农”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结构,使之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布局,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意识的农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农业,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为解决区域差距问题提供重要基础和途径。本文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个别走访以及查阅资料等研究方法来探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所在、解决方案和途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尽量获得全面的资料,对西部地区农业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了解,使解决问题的对策尽量科学、合理,对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通过对资料的总结分析,得出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两者不可分割,要想取得发展,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自身条件以及农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原则、发展方向,针对这几个问题,地方政府、农民和企业应当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便更好的调整农业结构。从全文来看,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尽管有很多困难,但是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完全可以实现产业升级的,从而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也为西部崛起创造条件,从而有力的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胡明[7](2007)在《基于GIS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趋势分析 ——以安塞县为例》文中认为陕西省安塞县曾经是陕西北部最贫穷落后的农业县之一,近年,随着石油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县域内社会经济和农民的生活也随之进入了迅速增长阶段。深刻分析该县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对科学制定农业与农村发展规划和促进农民致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和当地土地数据的支持下,建立了安塞县土地资源数据库,对安塞县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取得了如下结果。(1)利用GIS技术,系统采集与集成了安塞县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各种空间数据,建立了安塞县土地资源数据库。库中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数据子库的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包括土地自然属性、土地类型两类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包括社会经济增长、社会经济环境、农民生活水平三类数据。可以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2)按照统计数据,由于退耕还林(草)项目的实施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2005年安塞县农耕地(包括园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28.37%,接近于根据土地类型特征、地貌特征(坡度、地貌部位)、土壤侵蚀与土壤水分特征分析确定的全县适合农耕的土地(包括临界类)面积比例(29.95%)。(3)安塞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农牧业用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和牧草地从1999年到2005年分别减少了25675.2 hm2、15995.2 hm2 ,林业、果(菜)园、工矿、交通用地面积显着增加,其中果园从1999年到2005年增加了79.2%。(4)安塞县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随着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原来的农业人口向工业与第三产业方向流动。从1989年到2004年安塞县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减少了20%。蔬菜大棚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从1992年至2006年十多年间县累计发展大棚3万座,成为陕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大棚蔬菜生产县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截至2006年6月底,全县累计生产鲜菜9.2万t,产值达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5)安塞县土地利用变化受到了经济、政策、科学技术的影响。工业对农业的返脯作用、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业方向转移等,在安塞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正面效应。石油工业的发展促使当地工业与交通用地的增加;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副产品市场的发育带动了大棚蔬菜以及经济林果业发展;“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加快了林地面积迅速增加和坡耕地的快速减少。

周婷[8](2007)在《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研究》文中指出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明确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生态环境建设是根本和切入点,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是关键。抓住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就抓住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关键。就长江上游这一特殊区域而言,既是资源富集区、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是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又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这一区域在西部大开发中不仅同时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任,更面临着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和资金瓶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在这一区域高度集中、不断激化:尽管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首次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但上游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重大流域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仍然低下。而且由于缺乏区域合作和地方政府盲目推行全面赶超战略,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趋同,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过大,一些制造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兴主导产业培育缓慢,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在延续。预计未来20年四川和重庆将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总量的增长,制造业等基础工业的扩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给区域资源环境系统增加新的更大的压力。我国能源、矿产、淡水、土地等资源的紧缺,也将推动西部一轮新的资源开发,并可能给长江上游地区带来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安全隐患。上述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中各类问题的产生和激化,追寻其理论根源,还在于现有的研究和决策仅仅将跨区域生态环境重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附带问题给予考虑。理论的欠缺和实践的呼唤,使论文研究具有了拓展的空间:国内外学者关于承载力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不断发展的循环经济实践和金融理论,为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文成果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使论文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论文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长江上游这一特殊区域(资源富集区和生态脆弱区、重点开发区与流域生态环境重建关键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全文共七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从长江上游经济带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功能定位出发,针对两个系统在同一区域同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共建研究的必要性和共建内涵,并通过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正外部性分析,揭示了共建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和共建主体的基本职责,分析了共建对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影响和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四章至第七章,以论文第一部分的经济学分析为基础,通过借鉴国际上跨行政区经济带(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提出了共建的新观念、新思路,并分别从共建的协调机制、产业结构优化、共建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创新三个部分,对共建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论文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论文指出,长江上游地区担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这个双重任务既有统一性,更存在着矛盾性。研究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共建,就是要破解在这一特殊区域中的“环境与发展”矛盾,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两全之策,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与保护的统一靠共建,共建的着力点在构建长效机制。第二,论文将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为长江流域综合经济带的两个子系统,研究在这个更大的系统中的共建问题,探索了在更强的环境阻力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机制。论文认为,针对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中的诸多矛盾,共建的关键是构建一个协调体系,而不能仅依靠单一的机制创新,以从整体上提高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体系包括决策管理机制、互动发展机制、补偿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是建立流域管理的权威机构,编制共建规划,形成跨行政区的决策管理机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和长江上中下游的关系;其次是基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正外部性及流域综合开发的要求,建立流域开发的补偿机制和互动发展机制;再次是建立共建的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共建积极性;最后是在微观经济层面建立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第三,论文在借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概念,建立了以“空间维”为核心的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指出,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是在资源持续供给和环境长期有容纳量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能力。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包括:(1)对影响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各类因子及关联程度的分析,(2)对区际联系产生的区域内部自然资源供给、环境阻力的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能力的分析,(3)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动态分析模型,(4)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第四,应用本论文建立的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动态分析模型,分析了共建对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影响,证明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应从以提高资本和劳动的生产率为核心,向以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为核心转变。分析结果还发现,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长江上游区内的资源供给能力、增大了环境阻力,降低了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论文认为,解决的途径,应当着力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降低环境阻力。第五,论文针对生态经济项目银行融资难的困境,以共建补偿机制为基础,构建了“政府+市场”为核心的信用风险分担模型,探索性地提出了“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企业”的银行融资新模式。论文指出,生态产业、环保产业领域内的企业由于处于发展初期,信用能力弱、担保品有限,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债权型融资。论文建议通过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将对这些企业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与银行融资结合起来,通过筛选组成“贷款池”,建立适宜的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形成社会风险转移和分担体系,有效解决共建项目银行融资难的困境。第六,论文基于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分析,指出区域经济合作不仅需要重视以市场为基础的优势产品交换,还应当加强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合作。论文建议,长江上中下游共同承担改善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干,共建交通、通讯、水利、供电网络等跨区域的基础设施;提高全流域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构建跨区域的帮扶救助体系等。

明拥军[9](2006)在《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贫困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反贫困研究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减少贫困的巨大压力,因此,反贫困已成为各国政府执政、协调各界层关系和利益的依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一直致力于贫困地区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显着效过。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贫困,尤其是农村的贫困成为中国政府及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领域。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国家给予了重点扶持,绝对贫困人口总数显着下降。但是,新疆返贫率高,要从根本上缓解贫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采取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包括第一、二、三章。首先从概念上阐述了贫困与反贫困的内涵与外延,分别阐述了中国及西方产生反贫困思想的渊源。为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比较篇,包括第四、五、六、七章。第四章选择了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四个国家,从分析产生反贫困动因的历史背景入手,系统研究各国反贫困策略。第五章选择了印度、孟加拉国和巴西三个发展中国家,剖析产生贫困的历史成因,系统总结这三个国家反贫困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第六、七章主要是对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的分析与概括,首先分析了导致中国贫困的历史成因,将中国的反贫困进程划分为六个阶段,该部分回顾中国在反贫困中取得的主要成效,理清研究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的宏观背景。第三部分,实践篇,包括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章。第八章对疆历史变迁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得出政治动乱是导致新疆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第九章对对新疆近20多年反贫困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出九种积极有效的反贫困模式。第十章对新疆政府反贫困资金进行分类,采用相关回归分析,在其他因素为零的条件下,每投入1亿人民币,可使18.6265万人脱贫。北疆的政府反贫困资金使用效益要好于南疆。第十一章系统采用国际通行的贫困缺口率、森指数法、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测定方法对新疆目前的贫困状况进行测定。第十二章借鉴日本着名经济学家速水次郎的“诱致性技术创新模型”,提出了“抑制诱致性技术创新模型”。第十三章提出新时期反贫困机制和策略的选择,即建立以贫困群体为主的自下而上的反贫困机制,通过实施立法、通路、预警、限土、节水、放权、重教、重科、节育措施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道路。

徐艳[10](2005)在《中国北方主要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经济学解释》文中认为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PRED)成为现今困扰人类的四大问题。其中,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因为其不仅是全球环境领域的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空间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谈判归结为各主要国家利益集团政治、经济、科技、环境与外交的综合较量,是继WTO后国际多边活动的又一个主要平台。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约是大气碳库的2倍,其较小幅度的变动都会引起全球气候较大的变化,成为研究的焦点。我国土壤类型繁多、人类改造强度大,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近几十年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和CO2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经济因素是诱发“温室效应”的内在驱动因素。本文选择我国北方主要农业生态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和东北区的典型县市,计算农业土壤碳储量变化,并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其进行解释。主要结论如下: (1) 精确的计算方法是进行土壤碳储量计算的基础,针对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土体中有机碳含量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具有空间相关性,基于曲周县四疃乡的30个剖面数据,应用纵向拟合法和横向插值法分别计算了该样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由于两种算法对数据的组织方式不同,得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存在较大差异。两种方法适用于土壤有机碳在剖面中分布形式不同的土壤类型。 (2) 利用68个剖面和1184个表层耕地土壤的有机碳数据,分别对我国北方三个不同的农业生态区,黄淮海平原区、黄土高原区和东北区的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库总量分别增加0.84kgCm-2和2.06×1010kgC;黄土高原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库总量分别增加1.78kgCm-2和2.72×1010KgC;而东北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库总量分别减少1.57kgCm-2和3.60×1010KgC。黄淮海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表明,虽然中国人口众多,对食物和纤维的需求以及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对有限耕地的压力巨大,但是这种压力可能还没有达到净损耗土壤有机碳的临界值,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方式还没有达到破坏地力的临界点。 (3) 分别计算三个研究区土壤有机碳的收支平衡状况,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区的大兴和曲周土壤有机碳有盈余,单位面积分别增加113.5千克/公顷和123.2千克/公顷:黄土高原区的离石和兴县土壤有机碳也有盈余,单位面积分别增加41.5千克/公顷和44.6千克/公顷;东北区的公主岭和海伦土壤有机碳有亏缺,单位面积分别减少598.7千克/公顷和1130.0千克/公顷。与试验获得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情况结论完全一致。 (4) 利用Janny模型预测模拟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如果继续维持现有的生产状况,十年以后,黄淮海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4.86×1010kg和1.94×1010kg,增加0.22×1010Kg和0.09×1010kg。东北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为9.14×1010kg,减少0.60×1010kg。 (5) 针对三个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分别从制度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农户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进行解释。 通过对比宏观政策与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出发,划分出我国农业经济体制

二、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人工草场研究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人工草场研究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3.1 土地利用与碳循环
        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碳排放影响机理
        3.3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排放核算
    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和土地利用现状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情况
        1.2 社会经济情况
    2 土地利用现状
第二章 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量核算
    1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机理
        1.1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因素
        1.2 土地管理方式转变因素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处理
    3 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核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3.1 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系数核算及其系数确定
        3.2 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特征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1 扩展KAYA恒等式的LMDI碳排放因素分解
    2 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2.1 单位土地碳排放强度效应分析
        2.2 能源利用结构效应分析
        2.3 能源利用效率效应分析
        2.4 经济发展水平效应分析
        2.5 人口规模效应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
    1 未来能源消耗预测
        1.1 GM(1,1)模型建立
        1.2 马尔可夫链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
        1.3 未来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
    2 未来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结果分析
    3 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体系的措施
        3.1 强化区域发展布局的地域性,统筹协同发展
        3.2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少碳源增强碳汇
        3.3 提高碳排放交易量,深化市场的主体能力建设
        3.4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管制土地用途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进展
    2.1 生物多样性概述
        2.1.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2.1.2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1.3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
    2.2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定义及内涵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研究进展
        2.3.1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确定的研究单元
        2.3.2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确定的标准
        2.3.3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确定的指标
        2.3.4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确定的方法
    2.4 存在问题
第三章 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的方法体系构建
    3.1 单元区划
        3.1.1 分区原则
        3.1.2 分区方法
    3.2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确定
        3.2.1 评估指标的选取
        3.2.2 评估方法的确定
    3.3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次序的确定
        3.3.1 压力识别
        3.3.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次序
第四章 福建近岸海域案例研究
    4.1 福建近岸海域概况
    4.2 数据来源
    4.3 单元区划
    4.4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确定
        4.4.1 保护物种集中分布区的确定
        4.4.2 物种多样性丰富区的确定
        4.4.3 重要生态系统分布区的确定
        4.4.4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
    4.5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次序的确定
        4.5.1 福建近岸海域压力识别
        4.5.2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次序的确定
    4.6 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3)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对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2.1 我国农地资源整体现状
        2.1.1 耕地利用现状
        2.1.2 园地利用现状
        2.1.3 草地利用现状
        2.1.4 林地资源利用现状
    2.2 农地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2.2.1 化肥投入污染现状
        2.2.2 农药施用污染现状
        2.2.3 农用薄膜污染现状
        2.2.4 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2.2.5 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废弃物污染现状
    2.3 农地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
        2.3.1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模型
        2.3.2 农地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评价
        2.3.3 结论与政策启示
    2.4 专题研究: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2.4.1 研究方法
        2.4.2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变化及制约因素分析
        2.4.3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空间差异及制约因素分析
        2.4.4 政策建议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农户农地资源利用影响分析
    3.1 农户农地利用行为理论及影响因素
        3.1.1 农户农地利用行为理论
        3.1.2 农户农地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3.2 农户农地利用行为与农地碳排放
        3.2.1 不合理的经营方式加剧碳排放
        3.2.2 不合理的投入加剧碳排放
        3.2.3 不合理的废弃物处理加剧碳排放
    3.3 农户农地利用与保护调查分析
        3.3.1 研究区域特征
        3.3.2 湖北农地利用与生态调查样本选择与重要内容
        3.3.3 湖北农地利用与保护意愿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3.4 基于低碳视角的农户农地利用影响因素模型检验
        3.4.1 模型及变量说明
        3.4.2 模型结果及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中国农地利用的碳排放/碳汇的时空特征分析
    4.1 农地利用碳排放/碳汇估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4.1.1 农地利用碳源/碳汇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我国农地利用的碳排放时空特征分析与预测
        4.2.1 我国农地利用的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分析
        4.2.2 农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碳排放分析
        4.2.3 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预测
    4.3 我国农地碳汇的时空特征分析
        4.3.1 我国林地、草地碳汇时序特征分析
        4.3.2 我国林地、草地碳汇区域空间特征分析
    4.4 农作物碳汇测算与分析
        4.4.1 农作物估算方法
        4.4.2 数据来源
        4.4.3 结果及分析
    4.5 我国农地利用净碳排放/净碳汇分析
        4.5.1 我国农地利用净碳排放/碳汇的时序特征分析
        4.5.2 我国农地利用净碳排放/碳汇的空间特征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农地利用的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与实证
    5.1 经济发展与农地利用碳排放关系的理论分析
        5.1.1 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相关理论
        5.1.2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EKC"理论
    5.2 经济发展对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效应
        5.2.1 经济发展对农地利用碳排放的负面效应
        5.2.2 经济发展对农地利用碳排放的改善效应
    5.3 经济发展与农地利用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5.3.1 农地利用的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协整关系检验
        5.3.2 经济发展与农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因果关系检验
        5.3.3 经济发展与农地利用碳排放关系的"EKC"验证
        5.3.4 经济发展与农地利用碳排放短期关系变动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我国农地利用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6.1 因素分解研究的文献回顾
        6.1.1 国外研究现状
        6.1.2 国内研究动态
    6.2 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6.2.1 农地利用效率因素
        6.2.2 农业结构因素
        6.2.3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6.2.4 劳动力规模因素
    6.3 农地利用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的实证研究
        6.3.1 因素分解模型
        6.3.2 数据来源及整理
        6.3.3 影响因素分解结果及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我国农地利用的碳减排技术及农户需求分析
    7.1 减排增汇技术特征分析
        7.1.1 减排技术
        7.1.2 增汇技术
    7.2 农户低碳技术需求行为的理论分析
        7.2.1 农户技术需求行为的基本假设
        7.2.2 农户低碳技术需求的经验影响因素
    7.3 农户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检验的实证研究
        7.3.1 农户科技需求的总体优先序
        7.3.2 农户科技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7.3.3 农户科技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检验
        7.3.4 结论与政策建议
    7.4 专题研究:贫困农户农业科技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7.4.1 研究区域及样本描述
        7.4.2 贫困农户的农业科技需求意愿分析
        7.4.3 贫困农户主要农业科技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7.4.4 政策建议
    7.5 小结
第8章 国际碳排放对比分析及农地碳减排的经验借鉴
    8.1 全球碳排放概况
        8.1.1 气候变化与碳排放
        8.1.2 全球碳排放区域静态比较
        8.1.3 全球累计碳排放的区域比较
    8.2 国际社会对农地碳排放及减排的关注
        8.2.1 国际社会对农地利用的碳排放的认知
        8.2.2 国际社会对农地利用的碳减排的认知与行动
    8.3 国外农地碳减排的经验总结
        8.3.1 美国农地利用碳减排的政策和实践措施
        8.3.2 欧盟
        8.3.3 日本
        8.3.4 其他国家经验措施
    8.4 对我国的启示
        8.4.1 建立完备的碳减排法律法规
        8.4.2 建高效的碳排放监控和监管机构
        8.4.3 综合运用各种减排手段措施
        8.4.4 增强农地碳汇功能建设
        8.4.5 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
第9章 我国农地利用主要碳减排政策工具与体系构建
    9.1 减排主要政策工具与减排原则
        9.1.1 减排主要政策工具
        9.1.2 减排重点和原则
    9.2 促进农地利用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9.2.1 加大宣传和教育,树立农地利用低碳意识
        9.2.2 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积极推广农地利用低碳模式
        9.2.3 增强农地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促进农地利用碳减排
        9.2.4 强化农地减排增汇资金支持,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渠道
        9.2.5 强化农地资源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农地碳汇能力
        9.2.6 推进农地利用碳市场交易,促进市场主体减排增汇积极性
        9.2.7 完善低碳法律法规体系,为农地碳减排提供最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附件Ⅰ:农户农地利用与保护的调查问卷
附录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状况
        1.1.2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补偿
        1.1.3 生态补偿机制与财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1.5.1 研究方法
        1.5.2 本文创新之处
        1.5.3 本文不足之处
2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探源
    2.1 生态补偿机制的界定
        2.1.1 生态补偿的由来
        2.1.2 生态补偿、财政补贴与转移支付
        2.1.3 生态补偿机制阐释
    2.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学依据
        2.2.1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与生态补偿
        2.2.2 外部性理论与生态补偿
        2.2.3 公共产品理论与生态补偿
    2.3 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机理
        2.3.1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2.3.2 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方式
    2.4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2.4.1 明晰补偿权责的原则
        2.4.2 确定补偿标准的原则
3 生态补偿的财政手段分析
    3.1 转移支付
        3.1.1 基于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3.1.2 转移支付手段在生态补偿中的应用
    3.2 生态税
        3.2.1 污染税
        3.2.2 污染产品销售税
        3.2.3 污染保险税
    3.3 税收差异化
        3.3.1 税收差异化概述
        3.3.2 生态补偿中的税收差异化实践
    3.4 生态保证金制度
        3.4.1 污染物押金返还制度
        3.4.2 土地复垦保证金
    3.5 可交易许可证制度
        3.5.1 可交易许可证制度概述
        3.5.2 可交易许可证制度的实践
    3.6 生态补偿手段的比较与思考
        3.6.1 控制污染的可靠性分析
        3.6.2 效率角度的分析
        3.6.3 管理角度的分析
4 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4.1 加拿大的湿地保护
        4.1.1 加拿大联邦湿地保护政策
        4.1.2 加拿大省级湿地保护政策
        4.1.3 经验与借鉴
    4.2 荷兰公路项目的生态补偿
        4.2.1 荷兰的生态补偿政策
        4.2.2 荷兰公路项目的生态补偿背景
        4.2.3 公路建设程序中的生态补偿要求
        4.2.4 公路项目的补偿方法
        4.2.5 公路项目生态补偿中的成本问题
        4.2.6 经验与借鉴
    4.3 欧盟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
        4.3.1 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背景
        4.3.2 农业生态补偿的措施
        4.3.3 农业生态补偿中的激励与约束
        4.3.4 经验与借鉴
5 构建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考量:总体思路
    5.1 中国的生态状况与生态补偿机制
        5.1.1 中国生态系统状况的基本描述
        5.1.2 中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5.1.3 主体功能区建设与生态功能区划分
    5.2 财政与生态补偿机制架构
        5.2.1 财政预算级次对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5.2.2 不同财政级次财政手段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5.2.3 不同财政级次的财力水平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5.3 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与指导原则
        5.3.1 以生态功能区为线索构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5.3.2 以财政级次为线索构建纵向生态补偿机制
        5.3.3 财政级次、生态功能区双线索组合中的综合生态补偿机制
        5.3.4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原则
6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
    6.1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现状
        6.1.1 自然保护与自然保户区
        6.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状况
    6.2 自然保护区的经济现状与困境
        6.2.1 自然保护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大的困境
        6.2.2 自然保护区快速扩张与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的困境
        6.2.3 保护区与周边居民关系紧张的困境
        6.2.4 保护区面临经济职能与保护职能倒置的困境
    6.3 自然保护区困境的原因剖析
        6.3.1 补偿对象分类体系的规范性缺失
        6.3.2 主体责任与资金负担失衡
        6.3.3 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单一
    6.4 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对策措施
        6.4.1 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厘清各级政府的补偿责任
        6.4.2 拓展补偿资金渠道,建立全方位投入机制
        6.4.3 强化财政支持,实现保护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6.4.4 生态移民——解决保护区与居民矛盾的一种选择
7 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
    7.1 我国的生态功能区划
        7.1.1 我国生态功能区的划分
        7.1.2 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划概况
    7.2 重要自然生态功能区面临的生态问题
        7.2.1 水源涵养生区的生态问题
        7.2.2 土壤保持区的生态问题
        7.2.3 防风固沙区的生态问题
        7.2.4 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生态问题
        7.2.5 洪水调蓄区的生态问题
    7.3 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现行政策及未来走向
        7.3.1 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项目与相关制度
        7.3.2 促进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取向
    7.4 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对策建议
        7.4.1 建立政府主导的生态功能区建设补偿资金投入机制
        7.4.2 运用财政政策引导生态功能区产业合理发展
        7.4.3 发挥财政手段的功效,促进生态功能区各类生态功能的恢复
8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 2
    8.1 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及生态现状
        8.1.1 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
        8.1.2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现状
    8.2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恢复
        8.2.1 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起因及演进
        8.2.2 我国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实践
    8.3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现行制度及政策
        8.3.1 矿产资源开发综合治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8.3.2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中的相关收费项目
        8.3.3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措施中的问题
    8.4 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思路
        8.4.1 矿山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政策
        8.4.2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收费制度的改进
        8.4.3 推行矿山生态保险制度
9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
    9.1 流域水环境的特殊性
        9.1.1 流域水环境的单向流动性特质
        9.1.2 由单向流动性形成的特殊利益关系
        9.1.3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上、下游地区间利益关系的协调
    9.2 我国流域水环境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9.2.1 流域水环境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9.2.2 流域水环境生态问题的现实和潜在后果
        9.2.3 导致流域水环境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
    9.3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模式的选择
        9.3.1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的基本模式
        9.3.2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模式的比较分析
        9.3.3 混合模式的选择与确立
    9.4 完善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的财政对策导向
        9.4.1 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9.4.2 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的财权
        9.4.3 实施流域水环境横向生态转移支付
        9.4.4 建立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公共基金
        9.4.5 推行流域生态安全保证金制度
        9.4.6 切实贯彻鼓励生态生产方式的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5)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 ——以北京密云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拟解决问题
第2章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基础
    2.1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理论依据
        2.1.1 地租理论
        2.1.2 能值理论
        2.1.3 土地生产力理论
        2.1.4 区位经济理论
        2.1.5 系统理论
        2.1.6 人地关系理论
        2.1.7 生态经济理论
        2.1.8 景观生态学
        2.1.9 新制度经济学
        2.1.10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土地资源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土地利用理论及研究综述
        2.2.2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2.2.3 生态安全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2.3 国外土地资源利用经验借鉴
        2.3.1 美国
        2.3.2 加拿大
        2.3.3 英国
        2.3.4 法国
        2.3.5 日本
        2.3.6 新加坡
        2.3.7 小结
    2.4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4.1 我国土地利用政策变迁与土地市场发展历程
        2.4.2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及土地生态现状
        2.4.3 我国土地利用制度均衡分析
第3章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研究
    3.1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3.1.1 人口驱动
        3.1.2 经济驱动
        3.1.3 技术驱动
        3.1.4 制度驱动
    3.2 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分析框架
        3.2.1 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
        3.2.2 土地市场与土地利用
    3.3 现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分析
        3.3.1 土地资源市场供求均衡理论
        3.3.2 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失灵
        3.3.3 土地市场调控与制度选择
    3.4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3.4.1 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模型建立
        3.4.2 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模型应用
第4章 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影响研究
    4.1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演化
        4.1.1 土地利用系统组成与结构特征
        4.1.2 生态环境系统构成及驱动要素
        4.1.3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演化的历程
    4.2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4.2.1 生态环境问题界定
        4.2.2 土地生态问题类型
        4.2.3 土地生态问题成因
    4.3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原生影响分析
        4.3.1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因子
        4.3.2 土地利用与物质能量循环
        4.3.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4 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的次生约束分析
        4.4.1 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约束机制
        4.4.2 生态单元与土地利用
        4.4.3 生态系统阈值与土地利用
    4.5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关系及评价
        4.5.1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能流分析
        4.5.2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分析及评价
        4.5.3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与模型改进
第5章 密云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研究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区位
        5.1.2 自然地理条件
        5.1.3 社会经济状况
    5.2 密云县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5.2.1 密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5.2.2 密云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5.2.3 密云县土地利用与区域产业发展
        5.2.4 密云县资源与生态平衡体系
    5.3 密云县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优化调控
        5.3.1 土地有效利用与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思路
        5.3.2 土地利用结构及空间布局调整
        5.3.3 政策保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方向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方向
    1.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现实意义
第2章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及实践
    2.1 区域农业结构的涵义及我国三大区域的划分
        2.1.1 区域农业结构的涵义
        2.1.2 我国三大区域的划分及农业布局
    2.2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践
        2.2.1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理论
        2.2.2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
        2.2.3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及发展趋势
    2.3 国内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践
        2.3.1 国内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理论
        2.3.2 我国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概况
        2.3.3 我国区域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3.1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状况
        3.1.1 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3.1.2 建国以来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实践的变迁
    3.2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3.2.1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成果
        3.2.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成果
    3.3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现状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及对策
    4.1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4.1.1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国内因素
        4.1.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国际因素
        4.1.3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自身因素
    4.2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4.2.1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及目标
        4.2.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4.2.3 政府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地位与作用
        4.2.4 政府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所采取的对策
        4.2.5 西部地区农民调整农业结构采取的对策
        4.2.6 企业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采取的对策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GIS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趋势分析 ——以安塞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域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特征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土地利用变化的概念及内容
    3.2 经济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第四章 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业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4.2 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5.1 数据库的概念
    5.2 空间数据库概述及设计
第六章 社会经济动态分析
    6.1 社会经济增长状况
    6.2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
    6.3 农民生活水平状况
第七章 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7.1 社会经济概况
    7.2 安塞县各类土地变化情况
    7.3 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7.4 结论
第八章 安塞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8.1 安塞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8.2 安塞县土地变化的社会驱动力定量分析
    8.3 结论与思考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结构与内容
    三、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内涵和理论支撑
    第一节 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一、长江上游经济带的空间范围
        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区域特征
        三、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长江上游经济带
    第二节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提出
        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战略地位
        三、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工程
    第三节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内涵
        一、共建研究的必要性
        二、共建的内涵
        三、共建的科学观念和基本原则
    第四节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研究基础与理论支撑
        一、共建的研究现状
        二、共建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基本关系
    第一节 共建的区域外部性研究
        一、外部性及相关理论
        二、区域外部性
        三、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正外部性
    第二节 共建的基本矛盾
        一、经济快速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二、中央全局性目标与地方局部性目标的矛盾
        三、上中下游地区利益分配与损失补偿不均的矛盾
        四、长江上游各区域因行政分割而产生的共建矛盾
    第三节 共建主体及职责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企业
        四、居民
第三章 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研究
    第一节 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
        一、承载力相关理论
        二、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节 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理论与模型
        一、福格特的人口承载力理论
        二、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理论和模型
        三、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模型应用
        四、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节 共建的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分析
        一、共建对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影响
        二、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
        三、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
第四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新思路及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跨行政区经济带(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发达国家跨行政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二、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开发经验和教训
        三、国外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重建对共建的启示
    第二节 共建的新思路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
        二、坚持资源节约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区域
        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四、坚持市场运作和政府干预相结合
        五、坚持中央与地方合作共建、地区之间协作共建
        六、坚持科学政绩观,强化领导干部绿色评估
第五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协调机制
    第一节 共建的决策管理机制
        一、指挥协调机构
        二、共建规划
    第二节 共建的互动发展机制
        一、合作机制
        二、扶持机制
    第三节 共建的补偿机制
        一、补偿机制的内涵
        二、政府干预,多渠道筹集共建专项资金
        三、以共建专项资金为依托,创新融资方式
    第四节 共建的绩效评估机制
        一、共建成果评估体系
        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体系
    第五节 共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激励机制
        二、约束机制
第六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节 共建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产业结构特征
        三、共建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四、共建的产业政策
    第二节 生态产业
        一、生态农业
        二、生态工业
        三、生态旅游
    第三节 环保产业
        一、环保产业在共建中的机遇和市场
        二、川渝培育环保产业的客观条件
        三、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
第七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投融资模式创新
    第一节 共建项目的融资体系
        一、政府投入
        二、社会参与
        三、金融市场支撑
    第二节 共建项目银行融资模式创新
        一、共建项目银行融资难的成因
        二、共建项目银行融资新模式
        三、共建项目银行融资模式中的政府职能
    第三节 共建项目的BOT融资模式
        一、BOT融资概况
        二、轨道交通项目BOT运作经验
        三、共建项目的BOT融资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9)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综述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
    1.6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贫困与反贫困
    2.1 贫困内涵与外延
        2.1.1 贫困
        2.1.2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2 反贫困内涵与外延
        2.2.1 反贫困概念的界定
        2.2.2 反贫困与扶贫
        2.2.3 反贫困与社会救助
        2.2.4 反贫困与慈善事业
        2.2.5 反贫困与社会保险
        2.2.6 反贫困与社会福利
第三章 反贫困思想渊源
    3.1 中国反贫困思想渊源
        3.1.1 儒家“忠孝”思想
        3.1.2 大同社会论
        3.1.3 仓储后备论
        3.1.4 社会互助论
        3.1.5 社会救济论
        3.1.6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3.1.7 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
        3.1.8 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
        3.1.9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反贫困战略思想
    3.2 西方反贫困思想渊源
        3.2.1 宗教思想
        3.2.2 空想社会主义
        3.2.3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3.2.4 社会达尔文主义
        3.2.5 福利经济学
        3.2.6 凯恩斯主义
        3.2.7 社会民主主义
        3.2.8 新自由主义
        3.2.9 第三条道路
        3.2.10 简要评述
第四章 发达国家反贫困比较分析
    4.1 英国反贫困
        4.1.1 英国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4.1.2 英国社会福利政策形成、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变革
        4.1.3 简要评述
    4.2 美国反贫困
        4.2.1 美国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4.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变革
        4.2.3 美国反贫困区域开发政策
        4.2.4 简要评述
    4.3 德国反贫困
        4.3.1 德国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4.3.2 德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变革
        4.3.3 简要评述
    4.4 日本反贫困
        4.4.1 日本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4.4.2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变革
        4.4.3 简要评述
    4.5 发达国家反贫困理论与实践比较分析与启示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比较分析
    5.1 印度反贫困
        5.1.1 印度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5.1.2 印度针对贫困群体的反贫困政策
        5.1.3 印度针对贫困地区的反贫困政策
        5.1.4 简要平述
    5.2 孟加拉国反贫困
        5.2.1 孟加拉国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5.2.2 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5.2.3 简要评述
    5.3 巴西反贫困
        5.3.1 巴西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5.3.2 巴西针对贫困地区反贫困的经验与教训
        5.3.3 简要评述
    5.4 发展中国家贫困与反贫困特点及启示
第六章 中国反贫困历史发展分析
    6.1 中国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6.2 中国反贫困的历史进程
        6.2.1 第一个阶段(1949~1953 年)土地改革时期
        6.2.2 第二个阶段(1954~1978 年)计划经济时期
        6.2.3 第三阶段(1979-1985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6.2.4 第四阶段(1986-1993 年)初步实施反贫困计划时期
        6.2.5 第五阶段(1994-2000 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
        6.2.6 第六个阶段(2001~)新世纪反贫困时期
第七章 中国反贫困的运行体系及主要模式
    7.1 中国反贫困运行体系及政府反贫困资金效益评价
        7.1.1 中国反贫困运行体系
        7.1.2 政府反贫困资金政策的演变和来源
        7.1.3 政府反贫困资金效益评价
    7.2 中国反贫困的主要模式
        7.2.1 区域开发治理型
        7.2.2 基本建设型
        7.2.3 发展生产型
        7.2.4 发展特色经济型
        7.2.5 小额贷款型
        7.2.6 社会力量帮扶型
        7.2.7 外资援助型
        7.2.8 科技+教育+市场型
        7.2.9 劳动力转移型
        7.2.10 异地搬迁型
第八章 新疆贫困与反贫困的历史发展分析
    8.1 新疆贫困的历史背景
        8.1.1 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社会分工滞后,劳动生产力低
        8.1.2 丝路贸易加剧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8.1.3 屯垦是一把开创绿洲和失去绿洲的双刃剑
    8.2 新疆反贫困的历史进程
        8.2.1 第一阶段(1952~1954 年)土地改革时期
        8.2.2 第二个阶段(1954~1978 年)计划经济时期
        8.2.3 第三阶段(1978~1985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8.2.4 第四时期(1985~1993 年)初步实施反贫困计划期
        8.2.5 第五阶段(1994~2000 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
        8.2.6 第六阶段(2001~)新世纪反贫困时期
第九章 新疆反贫困的主要模式
    9.1 基本建设型
        9.1.1 水利工程建设
        9.1.2 农田建设
        9.1.3 林业建设
        9.1.4 牧业建设
        9.1.5 道路建设
        9.1.6 电力建设
        9.1.7 基本建设效益评价
    9.2 发展生产型
        9.2.1 发展农业生产
        9.2.2 发展乡镇企业
        9.2.3 发展牧业生产
    9.3 发展特色经济型
    9.4 信贷扶贫型
    9.5 社会帮扶型
    9.6 科技培训型
        9.6.1 行政推动+群众运动
        9.6.2 对口帮扶+项目带动
    9.7 异地搬迁型
    9.8 劳动力转移型
    9.9 外资援助型
        9.9.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资金
        9.9.2 加拿大基金援助资金
第十章 新疆政府反贫困资金使用效益评价
    10.1 新疆政府反贫困资金的分类和流向
        10.1.1 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10.1.2 新增财政扶贫资金
        10.1.3 股票售表收入资金
        10.1.4 以工代赈资金
        10.1.5 专项贴息贷款、非贴息贷款及贴息资金
    10.2 新疆政府反贫困资金使用效益评价
        10.2.1 指标选择
        10.2.2 相关与回归分析
    10.3 新疆政府反贫困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0.3.1 政府反贫困资金需要与供给矛盾突出
        10.3.2 政府反贫困资金管理上“漏出”现象较重
        10.3.3 政府反贫困资金管理体制不顺畅
        10.3.4 政府反贫困资金激励机制短缺
第十一章 新疆贫困地区贫困现状测定
    11.1 贫困标准(贫困线)测定
        11.1.1 贫困标准(贫困线)的计算方法
        11.1.2 测定新疆绝对贫困人口
    11.2 贫困缺口率
        11.2.1 贫困缺口率
        11.2.2 测定新疆贫困贫困缺口率
    11.3 森指数测定
        11.3.1 森指数测定法
        11.3.2 用森指数测定新疆贫困地区贫困程度
    11.4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11.4.1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测定方法
        11.4.2 新疆贫困地区基尼系数测定
    11.5 关于我国基础度量指标与国际标准化度量体系相结合的构想
        11.5.1 构建反映时代特征的贫困指标体系
        11.5.2 统一贫困测度的基本指标统计口径
第十二章 新疆贫困地区贫困机理
    12.1 自然因素
        12.1.1 空间因素制约
        12.1.2 自然灾害因素制约
        12.1.3 耕地资源因素的制约
        12.1.4 水资源因素的制约
    12.2 体制因素
        12.2.1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制约
        12.2.2 政府机构庞大效率低的制约
        12.2.3 公共产品和服务缺乏的制约
    12.3 个体因素
        12.3.1 贫困个体自身素质的制约
        12.3.2 贫困家庭生育行为选择的制约
第十三章 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机制与战略选择
    13.1 新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13.1.1 反贫困资金与贫困群体错位
        13.1.2 教育卫生文化公共投资偏少
        13.1.3 贫困个体的被动性
        13.1.4 政府反贫困工作的“运动性”和“盲目性”
        13.1.5 新疆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难点
    13.2 反贫困机制的选择
        13.2.1 树立长期反贫困思想
        13.2.2 政府、市场和贫困地区及群体的关系
        13.2.3 确立贫困群体为主导的反贫困体系
        13.2.4 建立机会平等反贫机制
13. 3 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措施的选择
    13.3.1 立法
    13.3.2 通路
    13.3.3 预警
    13.3.4 限土
    13.3.5 节水
    13.3.6 放权
    13.3.7 重教重科
    13.3.8 节育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北方主要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经济学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背景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域的确定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区资料准备
    2.4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第三章 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3.1 数理技术和 GIS技术的应用
    3.2 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储量计算方法探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4.1 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方法及步骤
    4.2 不同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
    4.2 土壤有机碳库的平衡计算及未来变化趋势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经济学解释
    5.1 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5.2 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土地经济学解释
    5.3 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农户经济学解释
    5.4 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环境经济学解释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宏观调控措施
    6.1 气候外交
    6.2 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宏观调控措施
    6.3 我国实行清洁发展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6.4 约束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人工草场研究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 黄思雅.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技术方法研究[D]. 林金兰.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3(12)
  • [3]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 李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4]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视角研究[D]. 杨晓萌.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5]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 ——以北京密云县为例[D]. 张大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6]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及对策[D]. 张鹏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04)
  • [7]基于GIS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趋势分析 ——以安塞县为例[D]. 胡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研究[D]. 周婷. 四川大学, 2007(05)
  • [9]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研究[D]. 明拥军. 新疆农业大学, 2006(03)
  • [10]中国北方主要农业生态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经济学解释[D]. 徐艳.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巴西亚马逊河流域人工草地研究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