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磷脂对小鼠血液成分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田亚[1](2021)在《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构建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恶性疟原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流行的疟原虫,也是造成疟原虫感染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16年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就有近92%的疟疾感染者死于恶性疟原虫感染。这其中15%~40%的患者是死于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但是目前治疗脑型疟的药物缺乏脑靶向性,并且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也影响药物在脑部的聚集。基于上述问题,本课题以葡萄糖为靶头,GLUT1为靶蛋白(PDB ID:4PYP)。制备了能够跨血脑屏障的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处方优化,考察其制剂学性质;对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进行了体内抗疟活性和脑靶向性研究。方法:1.靶向材料的虚拟筛选通过分子对接筛选出与GLUT1作用最强的靶向分子,然后通过分子动力模拟对筛选出来的靶向分子进行进一步验证。2.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的合成及表征以胆固醇为原料,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生成胆固醇-11溴-十一烷酸酯;胆固醇-11溴-十一烷酸酯与熊果苷缩合得到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采用质谱(MS)、红外吸收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1H-NMR,13C-NMR)确证其结构。3.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和处方优化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以包封率(encapsulation efficiency,EE)、粒径(Size)及多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评价指标,考察处方中磷脂种类、磷脂用量、胆固醇用量、DSPE-m PEG2000用量和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用量对脂质体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以获得最优处方,接着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表面形态,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脂质体的粒径和多分散系数进行考察。超滤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4.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药物释放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青蒿琥酯(ATS)和盐酸川芎嗪(TMP)的体外分析方法。接着对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体外药物释放进行研究。5.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体内评价建立C57小鼠脑疟模型,以模型组、空白脂质体组为阴性对照组,以原液注射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原液滴鼻组、无靶向材料滴鼻脂质体组、有靶向材料注射脂质体组和有靶向材料滴鼻脂质体组为试验对照组,以感染率、转阴率、复燃率为评价指标,通过皮尔逊四天抑制法考察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剂型的体内抗疟活性。使用IVIS Lumina III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对小鼠脑部荧光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靶向材料的虚拟筛选通过与对接不同长度的脂肪链筛选出11个碳的最优脂肪链,其与GLUT1的对接分数为-6.93。分子动力模拟发现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与GLUT1结合后对GLUT1蛋白质的影响较小并且能够与GLUT1形成稳定的氢键作用。结合自由能发现,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与4PYP蛋白的结合自由能低于蛋白质在PDB蛋白质库的配体。2.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的合成及表征该偶联物为白色无定型粉末,可溶于乙醇和四氢呋喃;其ESI-MS、红外光谱、1D-NMR和2D NMR光谱特征与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相一致,表明成功合成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3.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和处方优化通过对磷脂种类的筛选发现磷脂含量为96%的大豆磷脂其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的包封率最高;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脂质体处方为:300mg磷脂、25mg胆固醇、15mg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和25mg DSPE-m PEG2000。在该处方下,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外观透亮,透射电镜下显示该脂质体呈近圆球状;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91.03±0.5 nm;超滤法测得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的包封率分别为93.10±0.50%和36.28±0.52%。4.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体外药物释放研究建立了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的HPLC含量测方法。该分析方法显示青蒿琥酯在5~20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盐酸川芎嗪在5~10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并且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研究显示,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缓释特征,在12 h内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的释放量分别达82%和61%,无明显突释现象。5.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体内药效评价空白脂质体组和模型组组对疟原虫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空白脂质体组对疟原虫无抑制作用。各制剂组的感染率、转阴率、复燃率结果表明,各给药组的抗疟顺序为有靶滴鼻脂质体组>有靶注射脂质体组>原液注射组>无靶滴鼻脂质体组>原液滴鼻组。结论:1.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模拟发现靶向材料能够与GLUT1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2.成功合成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并用MS、IR、1H-NMR和13C-NMR确证了其结构。3.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后的处方制备的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该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体外释放、包封率等指标都符合预期的要求。4.体内抗疟药效学试验表明,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抗疟作用明显,其抗疟效果优于其余给药组。体内活体成像分析发现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具有良好的脑靶向性。
汪秀[2](2021)在《基于肠类器官的乳磷脂对小鼠肠上皮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肠干细胞是决定肠上皮结构和功能的根源。乳磷脂作为母乳中特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维护肠上皮稳态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肠干细胞体外研究技术,以往关于乳磷脂肠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均未深入到肠干细胞层面。近年来,随着三维(3D)肠类器官技术的出现,使得在体外长期维持肠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成为可能。本课题基于小鼠肠类器官的体外培养,结合传统小鼠(疾病)动物模型,系统研究了乳磷脂对正常小鼠和不同病理(肠炎和沙门氏菌感染)状态下小鼠肠上皮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乳磷脂的功能性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小鼠肠类器官体外培养。通过筛选合适的有效分离隐窝的EDTA浓度、培养基中R-spondin l的适宜浓度和高效的传代方式等技术关键点,分别实现了小鼠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类器官和结肠类器官的成功体外3D培养,建立了小鼠肠类器官培养技术操作程序规范。所获得的小鼠小肠和结肠类器官的原代类器官平均形成率分别在70%和55%左右,二代类器官平均形成率分别为90%和70%左右,单个肠类器官平均扩增倍数分别约为10和12左右,单个小肠类器官的平均出芽数约为7~9个。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肠上皮各细胞类型标志基因(Chg A、DCLK1、Muc2、Lyz和Villin)蛋白做鉴定,证实了所获得的肠类器官具有肠上皮所有的细胞类型。同时,基于小肠3D类器官,优化实现了可增殖的、多样化细胞类型的、具有乳磷脂吸收和黏液分泌功能的肠上皮2D单层培养。2.乳磷脂对正常小鼠肠上皮稳态的影响。健康小鼠每日补充25 mg/kg的乳磷脂,连续24天,对小肠和结肠组织结构、肠上皮增殖、肠上皮细胞谱系分化都未见显着影响(p>0.05)。在结肠类器官中,乳磷脂对结肠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也未见直接的显着影响(p>0.05)。3.乳磷脂对小鼠肠炎性结肠上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乳磷脂补充(25 mg/kg/日,连续24天)可显着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表现为:小鼠体重下降平均值从17.5%降至7.2%(p<0.05),疾病活动指数平均值从2.89降至1.5(p<0.05),结肠上皮损伤平均评分从10.3降至6.5(p<0.05),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乳磷脂通过显着降低肠黏膜下层肌成纤维细胞中Notch受体的配体Dll4的过度表达(从4.8倍降为2.3倍,p<0.05),恢复结肠上皮中过度激活的Notch信号通路水平,显着减轻了急性结肠炎引起的杯状细胞耗竭(p<0.05):单个隐窝中杯状细胞数由平均10.2个升至19.3个,杯状细胞平均直径由10.4μm增至14.5μm。同时,结肠上皮的Muc2粘蛋白分泌水平显着升高近11倍(p<0.05),Reg3β、Reg3γ和Ang4抗菌肽基因表达均显着升高3~8倍不等(p<0.05),从而增强了肠黏膜非特异性免疫,对肠炎性结肠上皮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通过结肠类器官单培养和肌成纤维细胞-结肠类器官共培养体系的研究发现:乳磷脂对结肠干细胞的增殖影响不显着(p>0.05),但显着促进了结肠干细胞的杯状细胞分化(p<0.05):单个结肠类器官平均杯状细胞数由6.8升至17.6个。并且乳磷脂的这种结肠干细胞分化调控必须要有结肠干细胞龛因子肌成纤维细胞的介导,是一种间接调控。4.乳磷脂对小鼠肠炎性回肠上皮损伤修复的影响和机制。乳磷脂(25 mg/kg/日)在肠炎性回肠上皮损伤修复期的补充,促进了回肠上皮的损伤修复,表现为:回肠上皮组织结构损伤恢复度得分由1.2升至2.8(p<0.05);紧密连接蛋白ZO-1和钙黏附蛋白(E-Cadherin)表达的显着回复(p<0.05);显着提高回肠上皮损伤修复过程中肠上皮细胞的增殖率约1.8倍(p<0.05)和迁移速度约1.5倍(p<0.05),但对细胞凋亡未见显着影响(p>0.05)。在TNF-α损伤的回肠类器官中,乳磷脂可直接作用于回肠干细胞,通过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显着上调+4储备回肠干细胞(Bmi1+)数约3.2倍(p<0.05),进而补充因损伤而减少的Lgr5+隐窝基底柱状细胞数约2.8倍(p<0.05),同时平衡回肠干细胞的分化失衡,从而促进肠炎性回肠上皮的损伤修复和稳态维持。5.乳磷脂对沙门氏菌感染下小鼠肠黏膜微生物屏障的影响和机制。小鼠适量乳磷脂补充(0.05%)可显着提高由肠道菌群介导的小鼠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定植抵抗力,主要表现为:小鼠体重下降平均值由25.7%降至12%(p<0.05),结肠和盲肠内容物减少平均值从56.3%降至26.6%(p<0.05),结肠上皮组织学损伤明显转轻(p<0.05),MPO活性和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着下降(p<0.05),沙门氏菌粪便排出量(p<0.05)和组织定植量(p<0.05)分别显着降低约2个和1个数量级。然而,过量补充乳磷脂(0.25%),则加剧了小鼠沙门氏菌感染。基于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显示:小鼠沙门氏菌感染下,适量乳磷脂补充只显着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β-多样性,p<0.05),对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Chao1指数和Simpson指数)影响不显着(p>0.05)。LEf Se分析和随机森林建模分析得出:拟杆菌类群中的卟啉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拟普氏菌属(Allo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是预测能力等级最高的中等剂量乳磷脂补充下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特征。中等剂量乳磷脂补充使得小鼠结肠中丙酸水平显着升高约3倍(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拟杆菌(Bacteroidales spp.)和丙酸与结肠炎相关指标呈显着负相关(p<0.05)。因此,拟杆菌(Bacteroidales spp.)和丙酸相对丰度的显着增加可能是中等剂量乳磷脂补充改善小鼠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沙门氏菌感染的小鼠结肠类器官中,进一步证实了乳磷脂对沙门氏菌的结肠类器官定植没有直接的显着影响(p>0.05),而脆弱拟杆菌(Bacillus fragilis)及丙酸均显着抑制沙门氏菌的结肠类器官定植(p<0.05),丙酸还显着促进了沙门氏菌感染的结肠类器官中结肠干细胞的杯状细胞分化(p<0.05):单个结肠类器官平均杯状细胞数由7.6升至19.3个。这些结果提示:适量乳磷脂补充所调控的肠道拟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丙酸可直接降低沙门氏菌的结肠上皮定植,是其显着改善小鼠抗沙门氏菌感染可能的机制之一。综上所述,乳磷脂的肠上皮生物学效应强烈地取决于机体的状态,对正常小鼠和不同病理状态下小鼠肠上皮和肠干细胞有着不同的影响,且对不同肠段肠上皮的干细胞影响机制也不相同。本研究构建的体外肠类器官与供体动物的实验结果一致性极高,两者可以互为补充和深入,为食品营养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
陈羚[3](2020)在《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载体的生物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作为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植物来源的维生素A原,能在体内代谢为类视黄醇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并且具备预防慢性疾病的功能。但因其水相溶解度低、胃肠道稳定性差、小肠粘膜渗透率低且代谢清除率高等问题,导致口服摄取后有效吸收利用困难。载体化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可以提高脂溶性营养素的水相溶解度、胃肠稳定性并形成肠道中的控制释放,达到有效吸收。目前,对载体中营养素生物利用率的评价仍不完善,多数研究集中于对生物可给率的考察,而忽略了吸收代谢的影响,并对其中无油载体和含油载体的评价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本课题采用以蛋白为基质的天然大分子乳化剂,利用微射流和逆向溶剂蒸发法分别制备了β-胡萝卜素含油纳米乳和β-胡萝卜素无油纳米颗粒载体样品;使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考察了载体在消化过程中粒径、微观形态、界面分子组成的变化,油相的脂解行为以及营养素的胶束化效率,以明确两种营养素载体的消化行为及对其生物可给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使用Caco-2模拟小肠上皮细胞单层膜模型和小鼠灌胃模型,对比分析了经纳米乳及纳米颗粒两种载体消化后的β-胡萝卜素的细胞吸收及代谢情况,载体在实际生物环境下于胃肠道中的形态结构变化,及营养素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利用情况和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随后,使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分析两种不同营养素载体对慢性疾病的作用效果,明确载体形式对β-胡萝卜素体内生物活性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采用微射流法以乳清分离蛋白(WPI),大豆分离蛋白(SPI)和酪蛋白酸钠(SC)为乳化剂制备纳米乳液,同时利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对其消化行为进行考察。实验发现胃阶段结束时,WPI,SPI和SC纳米乳样品的粒径分别由237.8±5.1、219.9±1.8、484.2±69.4 nm增长至273.3±2.8,1168±166.4和1554.2±194.5 nm,这是因为WPI的主要成分β-乳球蛋白对胃蛋白酶具备较强的水解抵抗力,而能在胃消化中维持其乳化活性保证乳液相对稳定。当肠阶段消化结束时三种蛋白纳米乳样品粒径分别达到了274.1±2.5,623.2±32.4以及548.6±21.1 nm,表面电荷分别为-52.6±5.1,-51.37±3.6以及-63.63±1.8 mV,三种样品的脂解效率趋势为SPI>WPI>SC,胶束化效率分别为23.31±2.92%,13.25±1.01%和32.27±1.41%。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脂解产物和胆盐会在WPI和SC样品油水界面上快速吸附而抑制脂肪酶的接触,导致这两种样品脂解作用和胶束化速率降低;而对于SPI纳米乳,因其界面蛋白水解产物可以快速被胆盐分子取代,为脂酶提供了更多的结合位点而能够加速脂解。上述实验表明胆盐在界面的取代效果会影响脂解效率,并最终影响β-胡萝卜素的生物可给率。利用逆向蒸发法制备了WPI,SC和SPI纳米颗粒样品,并使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考察无油蛋白纳米颗粒体系的消化行为,实验发现由于在胃肠蛋白酶作用下表面蛋白的水解,纳米颗粒的结构被完全改变,并且在消化过程中产生了低于100 nm的小颗粒。β-胡萝卜素的释放率在消化结束时达到94.14±2.7%,99.65±0.97%和92.54±2.18%,表明在小肠消化过程中β-胡萝卜素几乎完全暴露于水相。WPI,SC和SPI蛋白纳米颗粒消化后的ζ电位分别达到-42.70±0.65,-36.95±0.21和-38.90±2.4 m V,意味着胆盐吸附于疏水内核表面;同时,FTIR图谱显示胶束相中β-胡萝卜素的特征峰由965 cm-1迁移至了860 cm-1,证实消化后水相中的β-胡萝卜素仍处于无定形态,说明在胆盐和磷脂的作用下β-胡萝卜素未发生聚集或重结晶,而是被包载于类胶束中。为改善纳米颗粒生物可给率低的问题(<25%),考察了油相添加形式对其胶束化行为的影响,发现共存油脂和赋形油相均可以提高蛋白纳米颗粒的胆盐吸附能力、脂肪水解率以及胶束化效率,均一分散的油相相较于直接外加油相能更有效的提高蛋白纳米颗粒的生物可给率。为考察消化后两种载体中β-胡萝卜素的细胞吸收效率及代谢行为,构建了Caco-2模拟小肠上皮细胞模型,细胞模型在分化21 d后完成,其跨膜电阻值大于1000Ω·cm2,荧光素钠在4 h内的通过率低于0.67%,顶端酶系碱性磷酸酶活性保持稳定,符合细胞吸收转运实验的要求。与消化前的WPI,SC和SPI纳米乳样品相比,β-胡萝卜素的摄取量分别提高了6.5,3和1.4倍,而纳米颗粒样品则分别提高了1.11,1.56和2.03倍,说明经过消化后两种纳米载体营养素的吸收效率均得到了提高。同时对这两种蛋白纳米载体的整体VA吸收转运和代谢行为进行考察,发现纳米颗粒样品的整体VA吸收当量优于纳米乳样品;而纳米乳消化样品的β-胡萝卜素代谢效率要高于纳米颗粒。小鼠灌胃实验发现纳米乳样品具有更高的代谢水平,而纳米颗粒样品具有更快的机体吸收效率;纳米乳更易协助β-胡萝卜素进行代谢转化,并以视黄醇/视黄醇棕榈酸酯的形式运载至肝脏中进行贮藏,而纳米颗粒则可以保留更多的β-胡萝卜素进入体循环,并贮藏于脂肪中。为考察纳米载体β-胡萝卜素生物活性的表达效果,构建了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模型,探究两种载体β-胡萝卜素对小鼠体重、组织损伤、血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发现与高脂饮食对照组相比,β-胡萝卜素纳米颗粒,纳米乳和分散液样品组分别减轻了13.8%,17.8%和12.7%的小鼠体重,降低了17.5%,18.3%和10.4%的空腹血糖,减少了26.23%,30.52%和14.39%的脂肪重量,降低了低密度与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说明载体β-胡萝卜素可以有效降低由高脂饮食引发的体重增加,改善血糖耐受损伤,对减缓肥胖症具备有益作用。对脂肪组织的形态进行考察,发现β-胡萝卜素纳米颗粒可以更有效降低脂肪细胞的大小。对小鼠肝脏损伤进行考察,发现β-胡萝卜素纳米乳可以降低肝脏体系的ROS含量,而纳米颗粒可以更有效地减缓由高脂饮食带来的肝脏损伤,两种载体样品均可以改善由高脂饮食引发的脂肪肝。对小肠渗透性进行考察,发现β-胡萝卜素摄取会增加小肠透过性,并破坏小肠微绒毛结构,但是载体化后的β-胡萝卜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损伤。对小鼠肠道菌群进行考察,发现两种β-胡萝卜素载体均可以显着降低F/B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高脂饮食引发的肠道菌群的改变。
雷有娟[4](2020)在《牦牛酥油及其磷脂的脂质组学研究》文中指出脂质组学从2003年提出以来迅速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结合地方特色,以牦牛酥油为出发点,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牦牛酥油中磷脂,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探讨牦牛酥油以及牦牛酥油磷脂对SPF级C57BL/6J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对牦牛酥油磷脂和小鼠肝脏进行脂质组学研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以期为牦牛酥油功能特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出黄色牦牛酥油磷脂最佳提取的工艺为液固比6m L/g,55℃提取60min,去油时间25h;白色牦牛酥油最佳提取的工艺为液固比6m L/g,45℃提取60min,去油时间25h。通过GC-MS分析在牦牛酥油中检出36种脂肪酸,其中SFA 26种,占脂肪酸总量的73.73%以上,UFA10种,占脂肪酸总量的24.12%以上;磷脂中共检测出29种脂肪酸,其中SFA 2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94.28%以上,UFA 5种,占脂肪酸总量的5%以上。(2)利用不同提取溶剂(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异己烷、正己烷)提取白色和黄色牦牛酥油中油脂和磷脂,发现利用正己烷提取出的脂质和磷脂得率最高,脂质得率分别为84.32%和88.86%,磷脂得率分别为11.28%和12.27%。并且脂肪酸分析发现,以正己烷为提取剂提取的磷脂中PUFA和MUFA含量相对较高。通过脂质组学分析,白酥油、黄酥油、白磷酥油脂和黄磷酥油脂中在负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6种脂质:30种PE,17种PC,3种PG,6种Hex2Cer,5种PS,7种P1。(3)牦牛酥油和磷脂饲喂小鼠实验发现:饲料添加10%牦牛酥油会导致小鼠肥胖,显着提高TC、TG、LDL和HDL水平,饲料添加4%牦牛酥油磷脂对TC、TG、LDL和HDL水平的影响也有类似规律,但牦牛酥油磷脂的影响相对较小。从HE染色和油红染色病理切片结果来看,饲喂一个月各组基本无明显病理变化,但长期饲喂五个月后黄酥油组、白酥油组、黄酥油磷脂组、白酥油磷脂组见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脂质沉积。(4)脂肪代谢相关基mRNA的表达水平发现:饲喂一个月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能够促进小鼠肝脏组织FAS、FADS2、FADS1、SCD1、ACSS1、DGAT-1、GPAM、THRSP、HMGCR、CPT1、A-FABP、FABP1的表达(白酥油磷脂组显着下调SCD1、ACSS1、GPAM、HMGCR、A-FABP、FABP1)。饲喂五个月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能够促进小鼠肝脏组织FAS、ACSS1、THRSP、HMGCR的表达,下调FADS2、FADS1、SCD1、DGAT-1、GPAM、CPT1、A-FABP、FABP1的表达量(黄酥油磷脂组促进SCD1表达、黄酥油组促进DGAT-1表达、白酥油组促进FABP1表达)。(5)用UHPLC-QTOFMS对饲喂一个月后和饲喂五个月后的小鼠肝脏组织进行脂质组学分析。饲喂一个月后空白对照组、黄酥油组、白酥油组、黄酥油磷脂组和白酥油磷脂组五组小鼠肝脏组织中共检测出9种脂质分别为PE、PC、PG、Sphingosine、Cer、SM、Hex Cer、DG和TG。饲喂五个月后空白对照组、黄酥油组、和黄酥油磷脂组3组小鼠肝脏组织中共检测出14种脂质,比饲喂一个月时多出了四种甘油磷脂(PS、PI、PA、CL)和一种鞘脂(Hex2Cer)。对检测出的脂质进行了差异代谢物筛选,之后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和代谢通路分析。
伍翔群[5](2019)在《没食子酸卵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对小鼠酒精性肝病铁过载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没食子酸(GA)作为食品领域常用的抗氧化剂,其生物活性的开发及应用尚未深入展开。本研究拟通过制备的GA-卵磷脂复合物扩展没食子酸生物活性的应用,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分析复合物可能具备的生物活性,为这一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实际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基础。此外,酒精相关的癌症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癌症死亡率的5.8%,而酒精性肝病(ALD)在现代社会也有着非常高的罹患率、死亡率。本文拟通过研究没食子酸-卵磷脂复合物对酒精性肝病铁过载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ALD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通过单因素(One-factor)实验,寻找影响以大豆卵磷脂为载体的GA-磷脂复合物的实验因素并利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GA-磷脂复合物制备方案。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相分析法以及扫描电镜法等分析化学技术对所制备的物质进行表征与分析。最后通过测定复合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观察复合物的脂溶性。第二部分:运用理论化学方法建立一个可预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模型考察复合物的分子结构、明确复合物中没食子酸分子与卵磷脂分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观察复合物分子分别在酒精和水条件下与其靶蛋白的亲和度。第三部分:分别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亚油酸自氧化抑制能力、Fenton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Fe3+的还原能力5个方面对GA-磷脂复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第四部分:通过酒精灌胃法建立了小鼠酒精性肝损伤铁过载模型,并用复合物进行干预。检测血清转氨酶、肝脏脂质代谢、抗氧化、铁代谢等生化指标,考察GA-卵磷脂复合物对酒精性肝铁过载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分析肝脏铁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对ALD铁过载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1)经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研究发现,影响GA-卵磷脂复合物制备的实验因素为GA与卵磷脂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GA的质量浓度。将响应面优化的数学模型和实验室条件相结合,确定了GA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条件:即选用15 mL乙醇为反应溶剂(GA质量浓度为12.5 mg/mL),1比1作为GA与磷脂的物质的量比,50°C作为反应温度,3h作为反应时间。通过表征可以确定,利用优化的制备条件可以获得高复合率的GA磷脂复合物,该复合物的理化性质不同于GA或卵磷脂单体。通过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GA的磷脂复合物在观察的pH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脂溶性(-1<lg P<2)。(2)通过GaMD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了GA-磷脂复合物的结合机理,即二者是通过强力的氢键相结合的,磷脂分子通过其脂肪链的卷曲将没食子酸分子包裹,使其完全分散于磷脂的物相中。通过对复合物-靶蛋白体系建模,经分子动力学模拟后发现乙醇环境对hPTP蛋白质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而无论在乙醇还是水溶液环境下,复合物对维持其靶蛋白hPTP的构型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参照自由能的计算结果,研究发现范德华作用能(?Gvdw)、库仑力自由能(?Gele)、非极性溶剂自由能(?Gsurf)以及熵值(T?S)均对复合物-靶蛋白体系的结合产生贡献,而极性溶剂自由能(?GGB)易使体系温度产生波动,并且范德华作用能为整个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主要能量。通过自由能分解结果可知,氨基酸残基Ile34、Ile181、Val49、Val96、Val189、Arg71、Trp94、Tyr107、Tyr148、Leu152、Met166、Pro172、Phe192均有着较高的结合自由能,说明它们可能参与了复合物与靶蛋白的紧密结合。(3)通过体外抗氧化性研究发现,除亚油酸自氧化抑制试验外,复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均低于没食子酸单体,但是GA-卵磷脂复合物仍呈现出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亚油酸自氧化体系抑制能力的结果表明,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复合物抑制曲线的波动最为平缓,其抗氧化稳定性较没食子酸单体有所提高。通过Fenton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Fe3+的还原能力实验可知,复合物仍具备良好的螯合铁特性。(4)体内活性研究中,首先进行了GA-卵磷脂复合物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发现给药剂量为5000 mg/kg BW的小鼠在实验观察期间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与死亡。随后,结合文献资料和预实验结果选择100 mg/kg BW、200 mg/kg BW和400 mg/kg BW作为GA-卵磷脂复合物的干预剂量。经12w的酒精干预,相较于空白组,ALD模型组小鼠的血清转氨酶升高(P<0.05)、肝脏脂质过氧化加重(P<0.05)、脂质水平明显增高(P<0.05)、肝细胞ROS水平和铁含量激增(P<0.05),出现肝脏铁过载现象;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小鼠肝细胞有大量脂肪蓄积,甚至出现纤维化改变。说明本研究的造模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小鼠ALD铁过载模型。而相较于模型组,复合物能有效减轻酒精摄入诱导小鼠的肝脏损伤以及铁过载(P<0.05),复合物中剂量组(200 mg/kg BW)的表现与空白对照组最为接近。检测ALD小鼠肝脏铁代谢相关蛋白,发现相较于空白组,乙醇可诱导Ferritin-light、TfR1的表达增高并降低Hepcidin的表达(P<0.05);而相较于模型组,复合物可有效改善乙醇对上述蛋白的影响。结论:(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了GA-卵磷脂复合物制备的最佳条件。对GA-卵磷脂复合物进行表征,发现其具有不同于原材料的理化性质。通过计算机模拟,证实了GA分子与卵磷脂分子是通过强氢键进行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并获得了复合物的分子构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其能与靶蛋白hPTP有效结合,在乙醇环境下具有稳定靶蛋白结构的功能,预测GA-卵磷脂复合物在生物体内可能具有积极的生物活性。(2)通过体外抗氧化性研究,发现GA-卵磷脂复合物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并能有效抑制亚油酸的自氧化,且具有一定的还原Fe3+的能力。(3)成功建立了ALD小鼠肝损伤铁过载模型,并证明GA-卵磷脂复合物能抑制酒精诱导产生的血清转氨酶升高、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产生的ROS,并且有效改善小鼠血清铁和肝脏铁的过载状态,对酒精诱导的ALD小鼠肝损伤和铁过载具有保护作用。(4)GA-卵磷脂复合物能改善ALD小鼠的肝铁过载,推测可能与Ferritin-light和TfR1蛋白的下调以及Hepcidin的上调有关,但其改善ALD铁过载的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阐明;此外,本研究中GA-卵磷脂复合物200 mg/kg BW剂量组对ALD小鼠肝铁过载显示出较好的保护作用。
连伟帅[6](2019)在《甘油二酯、LML型结构脂的酶法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日益增长的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被证明与肥胖呈正相关,而油脂的过量摄入是造成脂肪过度积累,引起全国性肥胖的原因之一。我国居民膳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的油脂人均摄入量为43 g/天,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25-30 g,脂肪供能比高达35.5%。新型功能性健康油脂可改善脂质代谢、避免脂肪过量积累,已成为改善我国居民健康状况、解决肥胖及其并发症的首要关注对象。本研究以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DAG)与LML型结构脂这两种具有减少体脂积累、改善脂质代谢的功能性健康油脂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DAG和LML结构脂现有制备工艺所存在的缺点以及两种结构脂缺乏应用特性研究的现状,系统研究了采用全酶法制备DAG和LML结构脂的工艺,并系统考察了两种功能性油脂的应用特性。到目前为止,通常采酶法甘油解法和酯化法两种工艺制备DAG,报道的方法中通常存在产物中DAG纯度低、副产物甘油三酯难于分离、需添加有机溶剂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全酶法同时制备高纯度和中等纯度DAG的工艺,首先通过强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Lipase DF 15在加水量20 wt%、加酶量0.25 wt%、反应温度40 oC下水解3 h制备得到DAG含量为35.52%的水解产物,继续经分子蒸馏纯化后,蒸馏重相得到纯度为56.6%的DAG产品;以蒸馏轻相的副产物作为反应底物,进一步采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新型偏甘油酯脂肪酶Lipase AOL-V269D在MAG:FFA摩尔比5:1、反应温度40 oC、加酶量0.1 wt%的条件下酯化反应12 h制备得到DAG含量为56.69%的产物,继续经分子蒸馏纯化后所得DAG纯度为98.11%的产品。本研究所提出的全酶法工艺,安全、环保,不仅能同时获得纯度分为98.11%和56.6%的高纯度和中等纯度DAG产品,而且提高了原料的综合利用率,保持了与原料基本一致的脂肪酸组成。酶法酯化和酸解制备中长链脂肪酸结构脂(Medium and long chain triacylglycerol,MLCT)的工艺中,产物通常为多种结构脂的混合物;此外,目前MLC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LM型结构脂的制备及MLCT的功能评价。LML型结构酯是一种结构类似于DAG,sn-2位为中链脂肪酸的一种特殊结构的甘油三酯,关于LML型结构脂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强sn-1,3特异性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酯交换制备LML型结构脂。首先对脂肪酶TTL进行固定化,确定了脂肪酶TTL固定化的最优条件;然后采用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三辛酸甘油酯与亚油酸乙酯酯交换制备LML型结构脂,发现在反应温度为60 o C、加酶量为6 wt%(相对于底物总质量)三辛酸甘油酯与亚油酸乙酯的底物摩尔比1:6的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中双长链甘油三酯(Double long chain-TAG,DL-TAG)的含量为53.19 mol%,产物经分子蒸馏纯化后,得到含85.24 mol%的DL-TAG,并通过对产物的sn-2位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确定产物中至少含82.7 mol%的LML型结构脂。关于DAG与LML型结构脂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的理化性质的变化鲜有报道。本研究对制备得到的DAG与LML型的理化性质及其在高温煎炸中的理化性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结构脂与原料大豆油具有相同的脂肪酸组成、粘度、密度、酸价和过氧化值。DAG与LML型结构脂与大豆油相比,热重分析中的失重起始温度、失重峰值都有了20-30 oC的降低;DSC分析得知,样品中含有DAG时,会导致样品相变曲线的熔融速率下降,而当样品中的DAG含量达到90%时,相变过程反而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缩短;此外对三种油脂进行FTIR分析,结果表明LML型结构脂与大豆油所呈现的吸收峰基本保持一致,而DAG与大豆油相比则表现出较多的差异。最后,通过动物实验对DAG和LML型结构脂的功能性进行了评价,一次灌胃给样后,通过与对照组大豆油的小鼠对比,发现DAG与LML型结构脂都能显着降低实验小鼠的餐后血脂水平,DAG组实验动物的血糖3个时段的平均值均低于其它两组实验动物,并在1h时的血清胆固醇水平的显着低于TAG组,而LML组则不显着;随后通过不同剂量的DAG对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的实验小鼠进行18周的干预实验,结果表明:H-DAG组实验小鼠的空腹血脂、血糖、血清总胆固醇、LDL水平显着降低,L-DAG组有降低但不显着。通过对小鼠肝脏TAG与胆固醇含量的分析可知,DAG与大豆油相比,能够显着降低小鼠肝脏中的TAG与胆固醇含量;进一步对实验小鼠的肝脏病理学切片分析可知,摄入DAG能够缓解实验动物因高脂、高胆固醇喂养引起的脂肪肝病变。
陈晋[7](2019)在《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及其辅助增强记忆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卵磷脂作为植物和动物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很多生理活性功能,如调节脂质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大脑功能等。我国作为禽蛋产销大国,有必要对蛋黄卵磷脂及其活性组分进行深入研究,为禽蛋高值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技术结合单因素和响应面方法优化蛋黄卵磷脂提取工艺,基于BABL/C动物模型研究蛋黄卵磷脂辅助增强记忆功能,同时利用硅胶柱层析技术纯化蛋黄卵磷脂PC和PE,并利用体外PC12细胞模型研究蛋黄卵磷脂及其活性组分辅助增强记忆功能和神经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蛋黄卵磷脂提取工艺优化。采用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萃取)和丙酮(沉淀)联合提取蛋黄卵磷脂,基于HPLC-ELSD技术以PC和PE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技术优化蛋黄卵磷脂提取工艺。研究表明在乙醇浓度91.1%和提取温度39.5 oC条件下提取得到的PC含量最高(226.78±0.18μg/mL)。在乙醇与正己烷的溶剂比为4.6:1、提取温度为40.7 oC、乙醇浓度为98%条件下,提取得到PE含量最高(56.91±0.14μg/mL)。(2)基于动物模型研究蛋黄卵磷脂辅助增强记忆功能。通过构造小鼠痴呆模型,以行为学实验和酶活测定以及脑组织病理学染色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蛋黄卵磷脂改善记忆力的活性。行为学实验(水迷宫和避暗实验)结果表明摄入蛋黄卵磷脂的小鼠潜伏时间和错误次数相比于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脑组织中与记忆相关的酶类测定结果表明蛋黄卵磷脂能显着下调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并上调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力(P<0.05)。脑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结果显示卵磷脂组与模型组相比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细胞萎缩状态有所恢复。在此基础上,通过血液指标、小鼠体成分实验以及小鼠肝脏和结肠HE染色证明蛋黄卵磷脂在实验条件下对小鼠的血糖和血脂无显着影响。动物实验结果说明蛋黄卵磷脂在不影响血糖和血脂条件下通过下调AChE活力和上调ChAT活力达到增强记忆力的效果。(3)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基于研究发现蛋黄卵磷脂具有辅助增强记忆功能,因此本章利用硅胶柱层析技术纯化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PC和PE,为后续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PC和PE活性研究提供基础。结果研究发现用体积比18:5:1的氯仿-甲醇-乙酸三元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利用等度洗脱模式,可成功纯化PE,其纯度达到98%。利用梯度洗脱模式,先使用体积比18:5:1的氯仿-甲醇-乙酸三元混合溶剂A洗脱,后用极性更大的体积比10:5:1的氯仿-甲醇-乙酸三元混合溶剂B洗脱,成功纯化PC,其纯度达到98%。利用MALDI-TOF-MS和GC-MS鉴定和解析PC和PE分子结构。PC的分子结构为16:0/16:0-PC,16:0/16:1Δ9-PC,16:0/18:0-PC,16:0/18:1Δ9-PC,16:0/18:2Δ9,12-PC,18:0/18:1Δ9-PC,18:0/18:2Δ9,12-PC,18:1/18:2Δ9,12-PC和18:0/20:4Δ5,8,11,14-PC。PE的分子结构为16:0/18:1Δ9-PE,16:0/18:2Δ9,12-PE,16:0/20:4Δ5,8,11,14-PE,18:0/18:1Δ9-PE,18:0/18:2Δ9,12-PE和18:0/20:4Δ5,8,11,14-PE。(4)基于PC12细胞模型研究蛋黄卵磷脂及其活性组分的神经保护作用。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通过对PC和PE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PC和PE能显着降低DPPH自由基的EPR信号强度,且其清除能力与剂量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利用莨菪碱构造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测定AChE活性、单胺氧化酶(MAO)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蛋黄卵磷脂及其活性组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发现,4 mg/mL莨菪碱处理PC12细胞4 h后其细胞活力为50.30±2.65%,是最适的损伤模型。使用浓度为0.2 mg/mL的蛋黄卵磷脂、标准品PC、纯化PC、标准品PE、纯化PE对PC12细胞预保护24 h,与莨菪碱氧化损伤组比较,细胞内AChE活性、MDA含量和MAO活力显着降低(P<0.05)。实验结果表明蛋黄卵磷脂及其活性组分PC和PE能通过抑制莨菪碱诱导PC12细胞产生的神经毒性和氧化应激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上述结果说明,蛋黄卵磷脂及其活性组分可以通过下调AChE活性抑制莨菪碱诱导产生的神经毒性以及通过下调MDA含量和MAO活力抑制莨菪碱诱导的氧化应激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进而达到辅助增强记忆功能,是缓解记忆障碍的潜在营养物质。
王小明[8](2019)在《荒漠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组前期应用“谱-效”关系对肉苁蓉的化学成分及体外清除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抗氧化能力和抗疲劳药效进行研究,得到两个有效组分分别为总苷类和多糖类成分,但两者的药效作用存在差异,而且这两类成分在本课题组较早的研究及相关文献报道中均发现其口服吸收不良、肠道吸收利用度差,因此,其抗疲劳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本论文通过化学成分定性、定量表征方法,结合药理学的药物代谢和药效学实验及代谢组学、高通量肠道菌群测序技术的应用,对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其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获得了这些成分在调节体力疲劳中的异常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紊乱方面的贡献,以及对体力疲劳异常肠道菌群的正向调控作用,诠释了肉苁蓉抗疲劳的有效组分及药效作用,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开发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1肉苁蓉提取物化学成分及体内代谢研究采用UHPLC-Q/TOF HRMS技术对肉苁蓉7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在线快速鉴定,共鉴定44个化合物;首次综合高效凝胶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联用仪、离子色谱仪及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肉苁蓉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情况、单糖组成、部分酸水解成寡糖片段后的聚合度和序列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建立起其所含大分子多糖成分的表征体系,为后续开展肉苁蓉药材质量评价、药效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对肉苁蓉70%乙醇提取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进行分析,基于UPLC-Q/TOF/MS和质量亏损过滤(MDF)策略鉴定代谢物,在大鼠血浆、尿液、粪便中共鉴定出20个原形类成分,32个代谢物,血浆中包括13个入血原形类成分及16个代谢物,尿液中包括18个原形类成分及24个代谢物,粪便当中包括17个原形类成分及17个代谢物,表明其在体内经历了广泛地代谢,其代谢类型以水解、甲基化、磺酸化以及葡萄糖醛酸化等形式存在。体内代谢特征分析发现,粪便中检测到了大部分的苯乙醇苷类的原形类化合物以及包括母体化合物和水解产物在内的还原、甲基化及磺酸化等代谢产物,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口服吸收利用度低,与被肠道菌群代谢造成其低的肠道生物利用度有关。肉苁蓉中的主要成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在体内代谢活化后共同起效,次要成分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也是被代谢成苷元后吸收入血,初步阐明了肉苁蓉的体内代谢情况,为筛选其药效物质及临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和体外肠道菌群培养方法,进一步分别研究肉苁蓉中4个代表性苯乙醇苷化合物的体外菌群代谢情况,发现此类化合物极易发生糖苷键及酯键水解代谢,最终水解成其苷元羟基酪醇和咖啡酸。生成的降解代谢物会继续发生Ⅰ相、Ⅱ相代谢反应生成新代谢物,代谢位点主要在酚羟基结构单元上。证实了肠道菌群在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此外,采用体外DPPH抗氧化实验对9个原形苷类化合物及代谢后生成的12个特征代谢物进行活性评价,进一步明确发挥抗氧化活性的结构与邻二酚羟基结构有关。体内、体外代谢研究结果都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可被肠道菌群代谢,产生了与原形成分相似活性的代谢产物苷元羟基酪醇和咖啡酸等酚酸类似物,吸收入血后协同发挥相应的药理效应。此外,应用UPLC-Q/Trap-MS/MS技术的多反应检测(MRM)模式,采用内标法建立了肉苁蓉中10个化合物含量的同时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药典要求,表明建立的定量方法灵敏、快速、可靠,结合多糖成分的含量测定,可更全面的用于肉苁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2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抗氧化作用的药效学及代谢组学研究采用多种药效学评价指标和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的代谢组学技术对长期负重游泳导致体力疲劳模型的小鼠以及分别给予总苷、多糖以及总苷-多糖联合用药的药物治疗组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色谱-质谱条件对不同极性的内源性代谢物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分析,共鉴定27个与体力疲劳疾病最为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体内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及嘌呤、嘧啶核苷酸代谢途径紊乱,经研究总苷、多糖及两者合用用药治疗对机体疲劳的代谢组学产生的影响时发现,机体代谢轮廓上治疗后不同程度的偏离模型组趋于正常组,联合用药可回调的代谢物最多,其次为总苷和多糖组分,改善其相关代谢途径的紊乱,并结合抗疲劳相关的药效指标对肉苁蓉抗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3体力疲劳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及总有效组分的调控研究应用16S rRNA基因测序法对体力疲劳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体力疲劳小鼠中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门和属水平的结构组成均出现差异,表明这些肠道菌群可能在体力疲劳疾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了总有效组分对体力疲劳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及绝大部分相关菌属紊乱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表明肉苁蓉总有效组分可对体力疲劳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进行调控,从而发挥药效作用,但是仅限于菌群测序的初步研究结果还需要结合其它方法进一步深入验证。综上所述,本论文应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研究,结合药效学、体内、外代谢及代谢组、肠道菌群调控,多层次、多角度地阐释了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特别是这些口服后低生物利用度、吸收不良但是具有显着活性的成分可能是通过肠道菌群的转化被活化发挥药效,还能够作用于菌群,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达到对机体产生调节的作用。
张喜全[9](2018)在《美西替康纳米脂质体的新药研究》文中提出纳米载药系统通过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既能包裹亲脂性药物,也能包裹亲水性药物,并能防止药物的降解。脂质体技术可以作为药物载体来控制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靶向性,以减少药物毒性和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目前,脂质体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纳米载药系统之一,多个脂质体药物已被批准用于肿瘤及其它适应症的治疗。脂质体技术为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递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已经成为临床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作为传统抗肿瘤药物,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对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白血病及肝癌均有治疗作用。喜树碱最早是从喜树中分离得到的拓扑异构酶Ⅰ(Topo Ⅰ)抑制剂,伊立替康(CPT-11)是已上市喜树碱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从结构及作用机制而言,CPT-11为喜树碱衍生物SN-38(7-乙基-10-羟基-喜树碱)的前药。CPT-11在水中会水解生成SN-38,SN-38可以直接与Topo Ⅰ作用,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但是喜树碱及其衍生物仍然存在溶解度差,稳定性弱,选择性不强等缺陷,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因此仍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和空间。设计新型的喜树碱衍生物并与纳米载药系统技术相结合,研究纳米脂质体药物,以获得溶解度更好、作用时间更长、药效更优、毒副作用更低的新型喜树碱类脂质体药物,将为推动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为了获得脂溶性更优的喜树碱类衍生物,采用分子拼接和前药策略,设计得到了2个系列的喜树碱衍生物:将活性成份喜树碱(或SN-38)与长链脂肪酸修饰的水溶性维生素E相连,并对链接基团、水溶性维生素E的空间构型、脂肪酸长度等进行了研究讨论。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7c(TQ-B3203)具有理想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其对多种肿瘤细胞的ⅠC50值均达到纳摩尔级别,优于已上市的同类药物CPT-11。TQ-B3203将作为一个候选化合物进行临床前实验研究。接着根据TQ-B3203的结构特点确定其合成路线,优化了路线中各步反应的工艺参数,最终获得了一条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可稳定生产的TQB3203中试合成工艺。同时对制备得到的TQ-B3203中含量大于0.1%的杂质进行了研究,利用HPLC、UV、MS和NMR等多种检测手段,最终确定了7个杂质的结构并追溯分析了其来源。TQ-B3203的合成工艺和杂质研究为TQ-B3203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的临床前研究打下了基础。通过对TQ-B3203常规注射用粉末与专用溶媒使用时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普通制剂毒性较大,从而进一步明确将TQ-B3203研制为安全性更高、作用效果更好的脂质体制剂的目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实验,确定了处方工艺中的膜材种类、药脂比、有机溶剂种类及用量、冻干保护剂种类及用量等关键参数。其中,粒径研究目标的筛选,是通过不同粒径TQ-B3203脂质体在体内分布、药效、毒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为依据的。结果表明,在相同情况下,脂质体的粒径越小,肿瘤靶向性越强,作用时间越长,其抗肿瘤效果更强,毒性更低。最终获得了TQ-B3203脂质体(MXN-003)的制备处方为:TQ-B3203:EPC:HSPC:蔗糖=1:15:5:30;粒径大小为:200nm随后系统研究了MXN-003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以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研究发现,MXN-003与喜树碱一致,均作用于Topo Ⅰ,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上调凋亡相关蛋白c-PARP和c-Capase-3的表达;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下调G2/M期相关蛋白CDC2和Cyclin B1的表达;并可呈浓度依赖性的上调DNA双链断裂的标志物蛋白γ-H2AX的表达。上述试验结果表明,MXN-003可诱导细胞的DNA发生损伤,从而引起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体内外抗肿瘤研究表明,MXN-003具有优良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对多种肿瘤的抑制效果均明显优于已上市药物CPT-11;效果与SN-38、紫杉醇(Taxol)相当;当与5-FU联合用药时,能提高5-FU的药效。最后对MXN-003的毒性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MXN-003脂质体的毒性相较于TQ-B3203有明显的降低,MXN-003除了高剂量条件下会有少量动物死亡,中等及小量条件只是出现了面部潮红,呕吐等现象,没有明显变化。骨髓细胞情况显示,当低剂量给药时,MXN-003对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系统均无明显影响。只是中、高剂量给药时,对骨髓细胞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且这些损伤在停药后,会逐渐恢复正常。综上,本论文将喜树碱衍生物及纳米载药系统脂质体相结合,研究出一种新型脂质体药物:TQ-B3203脂质体,该纳米药物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喜树碱衍生物溶解性和稳定性方面的缺陷,而且在增强药物疗效的同时还明显降低了其毒副作用,因此具有显着的临床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曹亚鸽[10](2018)在《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大豆卵磷脂(SL)是重要的营养补助品,有着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将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不仅能为动物机体提供能量和其他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还可以提高剩余资源利用率。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等功能性氨基酸,能有效的调节母猪产前乳腺发育。为研究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妊娠时间及体况相近,品种相同的长大二元杂种母猪480头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试验时间从妊娠第100天开始至产后21天结束。整个试验过程饮水自由,采食按照猪场日常饲养方式进行。分别记录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合格仔数、断奶头数、成活率、仔猪初生窝重、断奶窝重、产程、产仔间隔、母猪产前两周日均采食量、产后21天日均采食量、断奶发情间隔、脐带直径、胎盘面积和厚度,各阶段背膘厚度,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等,并分析大豆卵磷脂对母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饲喂不同添加剂对母猪窝产仔数没有明显的提高,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大豆卵磷脂复方组对仔猪初生个体重以及初生窝重有显着影响(P<0.05),对21d断奶窝重有极显着影响(P<0.01)。其他指标差异不显着,但各试验组成活率、日增重、21天断奶个重、都优于对照组。3)大豆卵磷脂复方组对产程有显着影响(P<0.05),较对照组缩短了25.2min;对产仔间隔效果极显着(P<0.01),缩短了4.2min,且与同类产品组差异显着(P<0.05),缩短了2.87min。4)大豆卵磷脂复方组的产前2周日采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提高5.08%(P<0.01);对母猪产后21d日均采食量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有极显着提高(P<0.01),分别提高11.86%(P<0.01),2.88%(P>0.05),8.33%(P<0.01)。5)3个试验组除胎盘厚度差异显着外(P<0.05),对脐带直径,胎盘表面积,胎盘总重,胎盘效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6)妊娠100天时四个组背膘差异不显着;而在110天时大豆卵磷脂复方组与对照组背膘差异显着(P<0.05)。四个组背膘从妊娠100天到妊娠110天分别提高了0.07mm,1.09mm,1.17mm,0.5mm;断奶时背膘厚度大豆卵磷脂复方组、大豆卵磷脂与同类产品组及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哺乳期间背膘变化值同断奶背膘结果一致。7)大豆卵磷脂复方组在断奶发情间隔上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三个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断奶发情间隔分别少了0.94天(P<0.01),0.44天(P>0.05),0.55天(P>0.05),一周发情率分别提高了6.24%,1.87%,2.79%。8)大豆卵磷脂复方组对母猪乳成分各指标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脂肪含量高于对照组。9)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血液总蛋白(TP)大豆卵磷脂复方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着,大豆卵磷脂复方组在总蛋白(TP),葡萄糖(GLu)含量,高密度脂蛋白高胆固醇(HDL-C)以及红细胞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VM),淋巴细胞百分比(LVM%)较对照组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上比对照组低。综上所述,大豆卵磷脂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对血液理化指标,除血液总蛋白与对照组差异显着,其余指标差异不显着,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大豆卵磷脂产品在生产中运用。
二、大豆磷脂对小鼠血液成分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磷脂对小鼠血液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构建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第一部分 靶向材料的虚拟筛选和分子动力模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分子对接 |
2.2 分子动力模拟 |
2.3 结合自由能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的合成及表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胆固醇-11 溴-十一烷酸酯结构解析 |
2.2 胆固醇-十一烷酸-葡萄糖偶联物结构解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和处方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注射脂质体表征结果 |
2.2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盐酸川芎嗪滴鼻脂质体粒径、PDI和包封率结果 |
2.3 单因素对脂质体粒径、PDI和包封率考察结果 |
2.4 处方正交实验结果 |
2.5 制备工艺优化 |
2.6 注射脂质体处方和工艺优化后的验证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药物释放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
2.2 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含量测定的重复性结果 |
2.3 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含量测定的稳定性结果 |
2.4 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含量测定的加样回收率结果 |
2.5 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含量测定的精密度结果 |
2.6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注射脂质体的体外释放 |
2.7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滴鼻脂质体的体外释放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部分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体内药效评价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脑型疟鼠模型的构建 |
2.2 不同剂型和给药方式对小鼠感染率的影响 |
2.3 不同剂型和给药方式对对小鼠的体重影响 |
2.4 不同剂型和给药方式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2.5 转阴率 |
2.6 复燃率 |
2.7 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体内脑靶向性结果 |
2.8 H&E染色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型疟的治疗及脑靶向制剂的研究概况第一部分脑型疟及其治疗药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肠类器官的乳磷脂对小鼠肠上皮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肠上皮及其稳态 |
1.2 饮食营养对肠干细胞的调节作用 |
1.2.1 饮食对肠干细胞的调节作用 |
1.2.2 营养素对肠干细胞的调节作用 |
1.3 肠上皮研究模型和肠类器官技术 |
1.3.1 传统肠上皮研究模型 |
1.3.2 肠类器官技术 |
1.3.3 肠类器官技术的应用研究 |
1.3.4 肠类器官技术的局限性 |
1.4 乳磷脂的生物学效应及研究进展 |
1.4.1 乳磷脂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
1.4.2 乳磷脂对认知功能与神经发育的健康影响 |
1.4.3 乳磷脂的抗炎症作用 |
1.4.4 乳磷脂对结直肠癌和结肠炎的影响 |
1.4.5 乳磷脂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作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小鼠肠类器官的体外培养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R-spondin1、Noggin和 Wnt3a-条件培养基的制备 |
2.3.2 小鼠小肠隐窝分离 |
2.3.3 小鼠结肠隐窝分离 |
2.3.4 肠类器官培养、传代、冻存与复苏 |
2.3.5 肠类器官的Ed U标记染色细胞增殖实验 |
2.3.6 肠类器官的表型指标分析 |
2.3.7 肠类器官的细胞谱系免疫荧光染色 |
2.3.8 肠上皮2D单层的制备与表征 |
2.3.9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肠隐窝分离技术优化 |
2.4.2 培养基优化 |
2.4.3 传代方法优化 |
2.4.4 小鼠各肠段类器官的成功3D体外培养 |
2.4.5 肠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肠上皮细胞2D单层体外培养 |
2.4.6 肠上皮2D单层的自我增殖性和可传代性 |
2.4.7 肠上皮2D单层的细胞类型多样化和功能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乳磷脂对肠炎性结肠上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实验设计 |
3.3.2 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估 |
3.3.3 肠组织石蜡包埋和切片 |
3.3.4 石蜡切片脱蜡及水化 |
3.3.5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
3.3.6 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 |
3.3.7 肠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 |
3.3.8 组织学损伤评分 |
3.3.9 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检测 |
3.3.10 肌成纤维细胞和结肠类器官的共培养 |
3.3.11 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 |
3.3.12 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
3.3.1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磷脂对正常小鼠肠上皮的影响 |
3.4.2 乳磷脂对生理状态下结肠干细胞的影响 |
3.4.3 乳磷脂改善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 |
3.4.4 乳磷脂对DSS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5 乳磷脂减轻DSS诱导肠炎引起的结肠杯状细胞耗竭 |
3.4.6 乳磷脂回复DSS诱导肠炎引起的Notch信号通路过度激活 |
3.4.7 乳磷脂对肠炎状态下结肠干细胞的直接影响 |
3.4.8 肌成纤维细胞-结肠类器官的共培养 |
3.4.9 乳磷脂通过肌成纤维细胞对杯状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乳磷脂对肠炎性回肠上皮损伤修复的影响和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动物实验设计 |
4.3.2 小鼠BrdU给药 |
4.3.3 回肠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脱蜡 |
4.3.4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
4.3.5 回肠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 |
4.3.6 Lgr5-EGFP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4.3.7 荧光定量PCR(qRT-PCR) |
4.3.8 TUNEL细胞凋亡检测 |
4.3.9 小鼠回肠隐窝的分离和回肠类器官的培养 |
4.3.10 TNF-α损伤回肠类器官 |
4.3.11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乳磷脂促进DSS诱导肠炎性回肠上皮损伤的修复 |
4.4.2 乳磷脂对回肠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 |
4.4.3 乳磷脂对小鼠体内两类回肠干细胞的影响 |
4.4.4 TNF-α损伤的回肠类器官 |
4.4.5 乳磷脂对TNF-α损伤回肠类器官的修复作用 |
4.4.6 乳磷脂对TNF-α损伤的回肠类器官增殖的影响 |
4.4.7 乳磷脂对TNF-α损伤的回肠类器官两类肠干细胞的影响 |
4.4.8 乳磷脂对TNF-α损伤的回肠类器官细胞分化的影响 |
4.4.9 乳磷脂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乳磷脂对沙门氏菌感染下肠黏膜微生物屏障的影响和机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菌培养 |
5.3.2 动物实验设计 |
5.3.3 小鼠粪便和组织中的沙门氏菌检测 |
5.3.4 结肠组织学分析和生化分析 |
5.3.5 结肠类器官的沙门氏菌感染 |
5.3.6 小鼠粪便微生物DNA分离、PCR扩增和16SrRNA基因测序 |
5.3.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8 短链脂肪酸(SCFAs)的测定 |
5.3.9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乳磷脂补充对小鼠沙门氏菌感染的影响 |
5.4.2 乳磷脂补充对小鼠沙门氏菌感染期间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5.4.3 适当剂量乳磷脂补充的肠道菌群特征预测菌属分析 |
5.4.4 沙门氏菌与主要共存肠道微生物的动态互作 |
5.4.5 沙门氏菌-结肠炎与粪便短链脂肪酸和肠道菌改变的关联分析 |
5.4.6 结肠类器官的沙门氏菌感染 |
5.4.7 乳磷脂对沙门氏菌结肠类器官定植的影响 |
5.4.8 脆弱拟杆菌对沙门氏菌结肠类器官定植的影响 |
5.4.9 四种短链脂肪酸对沙门氏菌结肠类器官定植和沙门氏菌体外增殖的影响 |
5.4.10 丙酸对沙门氏菌感染结肠类器官中杯状细胞的诱导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载体的生物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β-胡萝卜素生物利用 |
1.1.1 影响营养素生物利用率的三要素 |
1.1.2 β-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的限制因素 |
1.1.3 β-胡萝卜素抗慢性疾病效果-生物活性的体现 |
1.2 营养素载体化的研究进展 |
1.2.1 载体化形式 |
1.2.2 天然大分子界面乳化剂 |
1.3 纳米载体中营养素生物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
1.3.1 载体化对营养素生物可给率的影响(FB) |
1.3.2 载体化对营养素细胞吸收的影响(FA) |
1.3.3 载体化对营养素代谢利用的影响(FM) |
1.4 生物利用率的评价模型 |
1.4.1 体外消化模型 |
1.4.2 细胞吸收转运模型 |
1.4.3 小鼠动物模型 |
1.5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影响β-胡萝卜素释放和转运效率的蛋白纳米乳消化行为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乳的制备 |
2.3.2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模型构建 |
2.3.3 β-胡萝卜素生物可给率的测定 |
2.3.4 β-胡萝卜素保留率的测定 |
2.3.5 β-胡萝卜素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HPLC) |
2.3.6 粒径分布及大小测定 |
2.3.7 Zeta电位测定 |
2.3.8 激光共聚焦(CLSM)观测乳液微观结构 |
2.3.9 游离脂肪酸释放曲线的测定 |
2.3.10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3.11 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2.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消化过程中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乳的粒径及微观结构变化 |
2.4.2 影响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乳微观结构变化的胃肠道因素探讨 |
2.4.3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乳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界面分子的变化行为 |
2.4.4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乳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脂解行为 |
2.4.5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乳的生物可给率考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β-胡萝卜素释放和转运效率的蛋白纳米颗粒消化行为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 |
3.3.2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乳的制备 |
3.3.3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
3.3.4 离心后胶束层和沉淀中β-胡萝卜素比率的测定 |
3.3.5 β-胡萝卜素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HPLC) |
3.3.6 Zeta电位测定 |
3.3.7 粒径分布及大小测定 |
3.3.8 β-胡萝卜素释放率的测定 |
3.3.9 氨基酸释放率的测定 |
3.3.10 激光共聚焦(CLSM)观测乳液微观结构 |
3.3.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12 游离脂肪酸释放曲线的测定 |
3.3.13 胶束相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
3.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消化过程中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颗粒粒径及微观结构的变化 |
3.4.2 影响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颗粒微观结构变化的胃肠道因素探讨 |
3.4.3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颗粒的载体分子及芯材在消化过程中的释放行为 |
3.4.4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颗粒在消化过程中的界面结构变化特性考察 |
3.4.5 外加油相及共存油脂对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颗粒生物可给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蛋白纳米乳液与纳米颗粒所载β-胡萝卜素的吸收及代谢行为差异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 |
4.3.2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乳的制备 |
4.3.3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
4.3.4 Caco-2单层细胞膜模型构建 |
4.3.5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载体的细胞毒性考察(MTT) |
4.3.6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载体的细胞转运考察 |
4.3.7 β-胡萝卜素及其代谢产物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HPLC) |
4.3.8 实验动物分组饲喂及样品采集 |
4.3.9 小鼠胃肠道中纳米载体微观结构考察 |
4.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体外消化-细胞吸收联合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4.4.2 消化行为对载体中β-胡萝卜素吸收的影响 |
4.4.3 纳米乳和纳米颗粒中β-胡萝卜素的细胞转运和代谢产物分析 |
4.4.4 纳米乳和纳米颗粒在小鼠胃肠道的消化行为对比 |
4.4.5 纳米乳和纳米颗粒中β-胡萝卜素在小鼠胃肠道组织中的吸收及代谢情况 |
4.4.6 纳米乳和纳米颗粒中β-胡萝卜素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代谢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载体包埋对β-胡萝卜素抗肥胖、炎症等慢性疾病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 |
5.3.2 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乳的制备 |
5.3.3 实验动物分组饲喂及样品采集 |
5.3.4 血浆中相关炎症因子的测定 |
5.3.5 血浆中肥胖相关基因的测定 |
5.3.6 血脂组成测定 |
5.3.7 小鼠空腹血糖及血糖耐受(GTT)测定 |
5.3.8 小鼠小肠渗透率测定 |
5.3.9 小鼠组织中活性氧(ROS)含量测定 |
5.3.10 肝脏组织氧化损伤(ALT活性)测定 |
5.3.11 小鼠组织切片制备及形貌观察 |
5.3.12 小鼠粪便收集及菌群分析 |
5.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β-胡萝卜素载体摄取对肥胖小鼠体重及摄食的影响 |
5.4.2 β-胡萝卜素载体摄取对空腹血糖变化及葡萄糖耐受性的影响 |
5.4.3 β-胡萝卜素载体摄取对血脂蛋白的影响 |
5.4.4 β-胡萝卜素载体摄取对小鼠脂肪组织的影响 |
5.4.5 β-胡萝卜素载体摄取对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影响 |
5.4.6 β-胡萝卜素载体摄取对小鼠肠漏的影响 |
5.4.7 β-胡萝卜素载体摄取对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5.4.8 β-胡萝卜素载体摄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牦牛酥油及其磷脂的脂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牦牛酥油概况 |
1.2 磷脂概况 |
1.2.1 磷脂的分离纯化方法 |
1.2.2 磷脂的分析检测方法 |
1.3 脂质组学 |
1.4 脂肪代谢相关基因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牦牛酥油磷脂提取工艺研究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试剂 |
2.2.3 仪器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牦牛酥油中磷脂的提取方法 |
2.3.2 得率和纯度计算 |
2.3.3 试验设计 |
2.3.4 分析方法 |
2.4 结果和分析 |
2.4.1 检测波长选择 |
2.4.2 磷标准曲线 |
2.4.3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4.4 正交试验结果 |
2.4.5 验证试验 |
2.4.6 酥油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牦牛酥油中磷脂的不同溶剂提取及脂质组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试剂 |
3.2.3 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五种不同溶剂提取牦牛酥油磷脂 |
3.3.2 油脂得率计算 |
3.3.3 磷脂得率计算 |
3.3.4 脂肪酸分析 |
3.3.5 牦牛酥油以及磷脂UHPLC-QTOF-MS脂质组学全定量 |
3.4 结果分析 |
3.4.1 油脂以及磷脂提取率 |
3.4.2 牦牛酥油以及磷脂脂肪酸分析结果 |
3.4.3 酥油UHPLC-QTOF-MS脂质组学全定量分析结果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牦牛酥油及其磷脂对C57BL/6J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试剂 |
4.2.3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小鼠分组及饲喂 |
4.3.2 观察指标和测定 |
4.3.3 小鼠肝脏病理观察 |
4.3.4 组织脂肪酸分析 |
4.4 结果和分析 |
4.4.1 牦牛酥油和磷脂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4.4.2 牦牛酥油和磷脂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4.4.3 牦牛酥油和牦牛酥油磷脂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
4.4.4 饲喂酥油以及磷脂对小鼠组织HE染色的影响 |
4.4.5 牦牛酥油和牦牛酥油磷脂对小鼠脂肪酸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牦牛酥油和牦牛酥油磷脂饲喂小鼠对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试剂 |
5.2.3 试验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小鼠肝脏总RNA提取与检测 |
5.3.2 荧光定量PCR |
5.3.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分析 |
5.4.1 PCR扩增电泳图 |
5.4.2 荧光定量PCR结果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鼠肝脏UHPLC-QTOF-MS脂质组学全定量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试剂 |
6.2.3 仪器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代谢物提取 |
6.3.2 上机检测 |
6.3.3 数据处理 |
6.4 结果分析 |
6.4.1 小鼠肝脏脂质组学分析 |
6.4.2 主成分分析(PCA) |
6.4.3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分散点图 |
6.4.4 脂质组气泡图分析 |
6.4.5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6.4.6 聚类分析 |
6.4.7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小鼠肝脏组织脂质组学分析 |
(5)没食子酸卵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对小鼠酒精性肝病铁过载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
1.1 酒精性肝损伤 |
1.1.1 ALD的流行病学情况 |
1.1.2 ALD的易感因素 |
1.1.3 ALD的发病机制 |
1.2 铁代谢异常对ALD的影响 |
1.2.1 铁过载对ALD的影响 |
1.2.2 铁过载的分子调控 |
1.2.3 铁调素对ALD的影响 |
1.2.4 铁过载的药物干预 |
1.3 没食子酸(Gallic Acid) |
1.3.1 GA的安全性 |
1.3.2 GA的抗肿瘤作用 |
1.3.3 GA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 |
1.3.4 GA的保护肝脏作用 |
1.4 GA-磷脂复合物 |
1.4.1 磷脂(Phospholipids) |
1.4.2 新型载药系统磷脂复合物 |
1.4.3 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
1.4.4 磷脂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5 磷脂复合物生物活性的预测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创新点 第2章 没食子酸卵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GA-卵磷脂复合物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
2.2.2 GA-卵磷脂复合物制备条件的响应面优化实验 |
2.2.3 GA-卵磷脂复合物的表征 |
2.2.4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的测定 |
2.3 结果 |
2.3.1 GA-卵磷脂复合物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
2.3.2 GA-卵磷脂复合物的响应面优化实验 |
2.3.3 GA-卵磷脂复合物的表征 |
2.3.4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的测定结果 |
2.4 讨论 第3章 没食子酸卵磷脂复合物结构及其生物学活性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
3.1 GA-卵磷脂复合物计算机分子模拟条件 |
3.1.1 GA和卵磷脂分子结构建模 |
3.1.2 GA-卵磷脂复合物结构的建模 |
3.1.3 GA-卵磷脂复合物与人磷脂酰胆碱转移蛋白结合模式的构建 |
3.1.4 GA-卵磷脂复合物与h PTP复合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1.5 MM/GBSA法计算自由能 |
3.2 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 |
3.2.1 GA-卵磷脂复合物结构 |
3.2.2 GA-卵磷脂复合物与h PTP复合结构 |
3.2.3 GA-卵磷脂复合物与h PTP复合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2.4 MM/GBSA法计算自由能 |
3.3 讨论 第4章 没食子酸卵磷脂复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4.1 实验材料 |
4.1.1 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2.3 亚油酸自氧化体系的抑制能力测定 |
4.2.4 Fenton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 |
4.2.5 Fe~(3+)的还原能力测定测定 |
4.3 结果 |
4.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4.3.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4.3.3 亚油酸自氧化体系的抑制能力测定结果 |
4.3.4 Fenton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4.3.5 对Fe~(3+)的还原能力测定结果 |
4.4 讨论 第5章 没食子酸卵磷脂复合物对ALD小鼠肝铁过载的保护作用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实验动物饮食及饮水 |
5.1.3 试剂与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GA-磷脂复合物的急性毒性实验 |
5.2.2 小鼠ALD铁过载模型的建立 |
5.2.3 ALD小鼠血样收集和肝脏组织的收集 |
5.2.4 ALD小鼠相关生化指标的测定 |
5.2.5 肝组织病理HE染色 |
5.2.6 肝脏组织ROS水平的检测 |
5.2.7 肝组织Ferritin免疫组化染色 |
5.2.8 肝组织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 |
5.3 统计学分析 |
5.4 结果 |
5.4.1 GA-卵磷脂复合物的经口急性毒性 |
5.4.2 GA-卵磷脂复合物对ALD小鼠的一般情况的影响 |
5.4.3 GA-卵磷脂复合物对ALD小鼠的血清转氨酶的影响 |
5.4.4 GA-卵磷脂复合物对ALD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5.4.5 GA-卵磷脂复合物对ALD小鼠肝组织脂质水平的影响 |
5.4.6 GA-卵磷脂复合物对ALD小鼠铁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7 GA-卵磷脂复合物对ALD小鼠肝组织病理的影响(HE染 色) |
5.4.8 GA-卵磷脂复合物对ALD小鼠肝组织ROS水平的影响 |
5.4.9 GA-卵磷脂复合物对ALD小鼠肝组织铁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GA-卵磷脂复合物的急性毒性 |
5.5.2 GA-卵磷脂复合物对ALD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5.5.3 GA-卵磷脂复合物对ALD小鼠肝铁过载的保护机制 第6章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6)甘油二酯、LML型结构脂的酶法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脂过量摄入与慢性疾病 |
1.2 健康油脂与使用现状 |
1.3 天然动植物油脂 |
1.3.1 橄榄油 |
1.3.2 亚麻籽油 |
1.3.3 紫苏籽油 |
1.3.4 核桃油 |
1.3.5 椰子油 |
1.3.6 海洋鱼油 |
1.4 结构脂的功能及合成 |
1.4.1 甘油二酯 |
1.4.2 中长链结构脂 |
1.4.3 磷脂类结构脂 |
1.4.4 代可可脂 |
1.4.5 其它结构脂 |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全酶法制备不同纯度DAG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酶法水解制备DAG的工艺研究 |
2.3.2 分子蒸馏分离纯化水解产物 |
2.3.3 Lipase AOL催化制备高纯度DAG工艺研究 |
2.3.4 分子蒸馏分离纯化酯化反应产物 |
2.3.5 甘油酯组成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脂肪酶的筛选 |
2.4.2 水添加量对Lipase DF15 水解大豆油制备DAG的影响 |
2.4.3 酶加量对Lipase DF15 水解大豆油制备DAG的影响 |
2.4.4 反应时间对Lipase DF15 水解大豆油制备DAG的影响 |
2.4.5 Lipase DF15 水解大豆油制备DAG工艺稳定性研究 |
2.4.6 分子蒸馏对水解反应产物的分离 |
2.4.7 Lipase AOL及其突变体酯化制备DAG能力的比较 |
2.4.8 底物摩尔比对脂肪酶AOL-V269D催化酯化制备DAG的影响 |
2.4.9 反应时间对Lipase AOL-V269D催化酯化制备DAG的影响 |
2.4.10 分子蒸馏分离纯化酯化反应产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LML型 结构脂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方法与仪器 |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3 脂肪酶TTL的制备 |
3.2.4 脂肪酶TTL的固定化 |
3.2.5 固定化酶TTL的位置选择性分析 |
3.2.6 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LML型结构脂 |
3.2.7 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酯交换制备LML型结构脂的放大实验 |
3.2.8 分子蒸馏分离反应产物 |
3.2.9 气相色谱法分析反应产物 |
3.2.10 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脂肪酶TTL的固定化 |
3.3.2 固定化脂肪酶TTL催化酯交换制备LML型结构脂 |
3.3.3 固定化脂肪酶TTL酯交换制备LML结构脂的放大实验与产物分离纯化 |
3.3.4 最终产品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AG、LML理化特征及煎炸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2.3 实验油脂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
4.2.4 油脂样品理化性质的检测 |
4.2.5 油脂样品的性质检测 |
4.2.6 实验油脂高温煎炸实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原料油脂的分析 |
4.3.2 DAG、LML煎炸应用特性研究 |
4.3.3 被煎炸土豆样品质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AG与 LML型结构脂的功能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设备与仪器 |
5.2.3 实验油脂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
5.2.4 实验动物的分组及动物处理 |
5.2.5 实验动物饲料配方 |
5.2.6 血液指标检测方法 |
5.2.7 肝脏病理学切片方法 |
5.2.8 实验动物肝脏脂肪含量分析方法 |
5.2.9 数据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油脂的组成及分析 |
5.3.2 一次灌胃给样实验结果分析 |
5.3.3 长期喂养实验动物指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研究结论 |
2、主要创新点 |
3、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及其辅助增强记忆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卵磷脂概述 |
1.1.1 卵磷脂的结构 |
1.1.2 卵磷脂的来源 |
1.1.3 生理功能特性 |
1.2 卵磷脂分离纯化技术 |
1.2.1 有机溶剂提取法 |
1.2.2 有机溶剂辅助提取方法 |
1.2.3 超临界CO_2萃取 |
1.2.4 柱层析纯化法 |
1.2.5 溶剂冷冻纯化法 |
1.2.6 膜分离纯化法 |
1.3 卵磷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质量法 |
1.3.2 薄层色谱分析技术 |
1.3.3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技术 |
1.3.4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 |
1.3.5 质谱检测技术 |
1.4 卵磷脂辅助增强记忆研究进展 |
1.4.1 卵磷脂辅助增强记忆 |
1.4.2 氧化应激和神经保护作用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蛋黄卵磷脂提取工艺优化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材料与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案 |
2.2.1 蛋黄卵磷脂制备工艺流程 |
2.2.2 紫外光谱测定 |
2.2.3 薄层色谱层析 |
2.2.4 单因素实验方案 |
2.2.5 响应面实验 |
2.2.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2.7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蛋黄卵磷脂定性分析 |
2.3.2 影响蛋黄卵磷脂提取率的主因素分析 |
2.3.3 蛋黄卵磷脂提取工艺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动物模型研究蛋黄卵磷脂辅助增强记忆功能 |
3.1 材料和设备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动物与饲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动物分组 |
3.2.2 水迷宫实验 |
3.2.3 避暗实验 |
3.2.4 核磁体成分分析和成像 |
3.2.5 血液指标测定 |
3.2.6 脑组织和肝肠组织HE染色 |
3.2.7 脑组织酶活测定 |
3.2.8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蛋黄卵磷脂对小鼠记忆力的影响 |
3.3.2 蛋黄卵磷脂对小鼠脑组织中AChE和 ChAT活力的影响 |
3.3.3 蛋黄卵磷脂对小鼠脑细胞的影响 |
3.3.4 蛋黄卵磷脂对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
3.3.5 蛋黄卵磷脂对小鼠瘦肉含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
3.3.6 蛋黄卵磷脂对小鼠肝脏和结肠细胞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 |
4.1 材料和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硅胶柱层析技术纯化蛋黄卵磷脂 |
4.2.2 薄层色谱分析 |
4.2.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4.2.4 MALDI-TOF MS鉴定 |
4.2.5 脂肪酸组成鉴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硅胶柱层析技术纯化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 |
4.3.2 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的分子组成鉴定 |
4.3.3 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的脂肪酸分析 |
4.3.4 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的分子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C12 细胞模型研究蛋黄卵磷脂及活性组分的神经保护作用 |
5.1 材料和设备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细胞株 |
5.2 实验方法 |
5.2.1 EPR抗氧化活性测定 |
5.2.2 MTT实验 |
5.2.3 PC12 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
5.2.4 神经毒性和抗氧化指标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DPPH清除活力分析 |
5.3.2 蛋黄卵磷脂及其活性组分对PC12 细胞毒性及增殖作用的影响 |
5.3.3 莨菪碱诱导PC12 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
5.3.4 蛋黄卵磷脂及其活性组分对莨菪碱诱导的神经毒性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8)荒漠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抗疲劳作用研究及评价现状 |
第二节 植物多糖的检测方法及分析应用 |
第三节 肠道菌群与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肉苁蓉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一节 肉苁蓉提取物中苷类及多糖成分的定性分析 |
第二节 肉苁蓉提取物中苷类及多糖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三章 肉苁蓉提取物的药效学及体内代谢情况研究 |
第一节 肉苁蓉提取物缓解小鼠体力疲劳作用研究 |
第二节 肉苁蓉提取物的体内代谢情况研究 |
第四章 肉苁蓉有效组分缓解体力疲劳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第一节 体力疲劳小鼠模型的构建及肉苁蓉有效组分缓解体力疲劳的药效学研究 |
第二节 体力疲劳小鼠模型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第三节 肉苁蓉有效组分缓解体力疲劳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第五章 肉苁蓉总有效组分与肠道菌群的作用研究 |
第一节 苯乙醇苷化合物的体外肠道菌群代谢研究及清除DPPH体外抗氧化评价 |
第二节 体力疲劳小鼠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及肉苁蓉总有效组分的调控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美西替康纳米脂质体的新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药物及其研究进展 |
1.1.1 现有纳米药物的种类 |
1.1.2 脂质体 |
1.1.3 脂质体的分类 |
1.1.4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1.1.5 脂质体药物的临床优势 |
1.1.6 已上市脂质体药物介绍 |
1.2 喜树碱药物及其研究进展 |
1.2.1 喜树碱 |
1.2.2 喜树碱类衍生物 |
1.2.3 喜树碱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
1.2.4 喜树碱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喜树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新型喜树碱衍生物的设计 |
2.3 .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 |
2.3.1 合成路线 |
2.3.2 合成步骤 |
2.4 药理活性研究 |
2.4.1 化合物胶束乳状液的制备 |
2.4.2 化合物抗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
2.4.3 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TQ-B3203 合成工艺及杂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TQ-B3203 合成工艺研究 |
3.2.1 TQ-B3203 合成路线的确定 |
3.2.2 合成工艺优化 |
3.2.3 TQ-B3203 中试合成工艺 |
3.2.4 结果与讨论 |
3.3 TQ-B3203 杂质的研究 |
3.3.1 杂质研究的意义 |
3.3.2 色谱条件与样品信息 |
3.3.3 杂质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
3.3.4 杂质的结构确定 |
3.3.5 杂质来源分析 |
3.3.6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TQ-B3203 脂质体的处方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方法及结果 |
4.2.1 给药剂型及给药途径的确定 |
4.2.2 TQ-B3203 溶解性考察 |
4.2.3 TQ-B3203 普通注射剂毒性研究 |
4.2.4 TQ-B3203 脂质体的处方研究 |
4.2.5 TQ-B3203 脂质体的工艺研究 |
4.2.6 研究确定的脂质体最终处方工艺 |
4.3 脂质体体内药效初步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TQ-B3203 脂质体的药效学研究 |
5.1 前言 |
5.2 MXN-003 体外抗肿瘤增殖活性研究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1.1 主要试剂 |
5.2.1.2 仪器 |
5.2.1.3 受试物及阳性对照 |
5.2.1.4 实验用人肿瘤细胞株 |
5.2.2 实验内容 |
5.2.2.1 细胞培养和接种 |
5.2.2.2 给药 |
5.2.2.3 药液配制 |
5.2.2.4 磺酰罗丹明B法(SRB法) |
5.2.2.5 结果处理 |
5.2.3 实验结果 |
5.2.4 小结 |
5.3 MXN-003 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5.3.1 试剂和仪器 |
5.3.1.1 主要试剂 |
5.3.1.2 仪器 |
5.3.1.3 受试物、溶媒及阳性对照 |
5.3.1.4 实验用人肿瘤细胞株 |
5.3.2 实验内容 |
5.3.2.1 人肿瘤细胞的接种 |
5.3.2.2 给药 |
5.3.2.3 药液配制 |
5.3.2.4 样品处理和检测 |
5.3.2.5 结果处理 |
5.3.3 实验结果 |
5.3.3.1 MXN-003 对结肠癌HCT-116 细胞周期的影响 |
5.3.3.2 MXN-003 对结肠癌HCT-116 细胞凋亡的影响 |
5.3.3.3 MXN-003对Topo I活性的影响 |
5.3.3.4 MXN-003 诱导γ-H2AX水平的上调 |
5.3.4 .小结 |
5.4 MXN-003 对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
5.4.1 仪器与试剂 |
5.4.1.1 仪器 |
5.4.1.2 试剂 |
5.4.1.3 受试物和对照品 |
5.4.1.4 药液配制 |
5.4.1.5 试验系统 |
5.4.2 实验方法 |
5.4.2.1 人结肠癌Colo205 裸小鼠肿瘤模型建立 |
5.4.2.2 人结肠癌SW620 裸小鼠肿瘤模型建立 |
5.4.2.3 人结肠癌HCT-116 裸小鼠肿瘤模型建立 |
5.4.2.4 人前列腺癌PC3 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建立 |
5.4.2.5 人肺癌NCI-H460 裸小鼠肿瘤模型建立 |
5.4.2.6 动物分组及给药安排 |
5.4.2.7 数据测定和统计 |
5.4.2.8 数据处理 |
5.4.3 实验结果 |
5.4.3.1 MXN-003 对人结肠癌Colo205 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
5.4.3.2 MXN-003 对人结肠癌SW620 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
5.4.3.3 MXN-003 对人结肠癌HCT-116 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
5.4.3.4 MXN-003 对人前列腺癌PC3 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
5.4.3.5 MXN-003 对人肺癌NCI-H460 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研究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TQ-B3203 脂质体的毒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MXN-003 脂质体的毒性研究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1.1 受试物 |
6.2.1.2 动物种类及来源 |
6.2.1.3 剂量 |
6.2.1.4 给药途径 |
6.2.1.5 数据的统计 |
6.2.2 实验内容 |
6.2.2.1 MXN-003 静脉注射对ICR小鼠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方法 |
6.2.2.2 MXN-003 静脉注射对SD大鼠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方法 |
6.2.2.3 MXN-003 静脉注射对Beagle犬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方法 |
6.2.2.4 MXN-003 静脉注射对SD大鼠4 周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方法 |
6.2.2.5 MXN-003 静脉注射对Beagle犬4 周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方法 |
6.2.3 实验结果 |
6.2.3.1 MXN-003 静脉注射对ICR小鼠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
6.2.3.2 MXN-003 静脉注射对SD大鼠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
6.2.3.3 MXN-003 静脉注射对Beagle犬的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
6.2.3.4 MXN-003 静脉注射对SD大鼠4 周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
6.2.3.5 MXN-003 静脉注射对Beagle犬4 周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6.4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思考与展望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申请 |
批件及证书 |
附录 |
(10)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 |
1.2 造成我国生猪产业现状的原因 |
1.3 大豆卵磷脂 |
1.3.1 大豆卵磷脂的生理功能 |
1.3.2 大豆卵磷脂发挥的营养作用 |
1.3.3 大豆卵磷脂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
1.3.4 大豆卵磷脂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 |
1.4 中短链脂肪酸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内容 |
2.1.1 试验动物分组及不同添加剂的处方组成 |
2.1.2 试验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
2.1.3 饲养管理 |
2.1.4 数据的采集 |
2.1.5 生产性能测定 |
2.1.6 P2背膘测定方法 |
2.1.7 血液生理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
2.2 试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
3.2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仔猪的影响 |
3.3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
3.4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
3.5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胎盘和脐带的影响 |
3.6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背膘厚度的影响 |
3.7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断奶发情间隔的影响 |
3.8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乳成分的影响 |
3.9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9.1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9.2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妊娠母猪所产仔猪的影响 |
4.3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
4.4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
4.5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胎盘脐带的影响 |
4.6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背膘厚度的影响 |
4.7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乳成分的影响 |
4.8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断奶发情间隔的影响 |
4.9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0 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大豆磷脂对小鼠血液成分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葡萄糖修饰的青蒿琥酯和盐酸川芎嗪共载脂质体的构建及评价[D]. 田亚.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基于肠类器官的乳磷脂对小鼠肠上皮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 汪秀.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3]β-胡萝卜素蛋白纳米载体的生物利用研究[D]. 陈羚. 江南大学, 2020(01)
- [4]牦牛酥油及其磷脂的脂质组学研究[D]. 雷有娟. 青海大学, 2020(02)
- [5]没食子酸卵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对小鼠酒精性肝病铁过载保护作用研究[D]. 伍翔群. 吉林大学, 2019(02)
- [6]甘油二酯、LML型结构脂的酶法制备与应用研究[D]. 连伟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蛋黄卵磷脂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及其辅助增强记忆功能研究[D]. 陈晋.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8]荒漠肉苁蓉缓解体力疲劳的有效组分及作用机制研究[D]. 王小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
- [9]美西替康纳米脂质体的新药研究[D]. 张喜全. 东南大学, 2018(03)
- [10]大豆卵磷脂复方对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D]. 曹亚鸽.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