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兵兵[1](2021)在《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据世界资源研究所数据显示,与100年前相比,1981~1990年全球气温平均上升0.48℃,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带来的威胁,“低碳”开始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其发展直接拉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科学持续发展,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总乘客量(万人)的73.91%和总货物量(万吨)的72.88%都是由公路完成。近年来,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公路里通车里程程达到了501.2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在未来几十年里,公路网络需要不断完善,随之而来的是公路建设产生的碳排放量问题,公路建设减排将会是一项重要任务。广东省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其公路网络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因此,针对广东省有关公路建设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择对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原因有:(1)公路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未来需要不断完善,减少其产生的碳排放量问题将会是一项重要任务。(2)目前有关公路碳排放的研究还比较少,是由于公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数据需求庞大且难获取,同时受到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路面工程作为公路工程的建设内容之一,其结构较为标准化,同时受地域环境等因素较小。(3)广东省典型路面结构是结合多年路面设计和使用经验制定的,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主要内容及结论:第一,确定研究范围,选定典型路面结构,确定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系统边界以及对应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第二,基于《20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计算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单位工作量产生的碳排放量并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在项目决策时如何选择机械设备类型、型号等优选建议,来减少碳排放量。第三,根据计算出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单位工作量产生的碳排放量,计算出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每米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碳排放主要来源。第四,根据调研及阅读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计算出2008年-2019年广东省典型路面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同时还根据优选建议计算出优化后的碳排放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平均碳排放量是优化碳排放量1.75倍,差距较大,可见合理选用机械设备类型、型号等可大幅度的降低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第五,整理总结大量有关文献研究结果,遵循科学性、真实性、可得性原选择原则,选取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后基于STIRPAT模型建立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利用软件SPSS19.0对分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减排建议,结果显示,本文选取的影响因素中,常住人口对广东省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程度最大,其每增加1%,对应的碳排放量增加32.589%。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水平,积累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的基础数据,为往后寻找减少碳排放方法提供影响因素数据支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管晓炜[2](2020)在《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航空运输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势,机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地区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在各地大力建设新机场的同时,现有机场的迁建及改扩建等项目频繁上马,机场建设任务日益繁重。测绘工作贯穿机场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机场建设中涉及到的各种测量技术、方法、工序及施工组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飞行区不停航状态下的施工测量与施工组织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可实践的解决方案,对3D数字化路面摊铺系统在机场建设中应用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获得了有益结论。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立足于多个民航机场飞行区项目施工测量实践,对民航机场飞行区施工从控制点布设、复核、加密到道面施工中涉及到的关键施工节点所采用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完成了民航机场独立坐标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与地方坐标系统坐标转换方法研究,对适合机场施工测量的控制点平面和高程复核的方法,控制网布设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用于民航机场永久控制网建立和维护的方法与建议。针对机场不停航施工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开展测量工作和进行施工组织提出了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实际的机场建设实践应用证明了该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飞行区不停航施工是在机场航班结束后进行,其原则是两个保证和两个必须。两个保证是保证飞行安全和机场正常运营,保证不停航施工顺利进行。围绕上述原则,对如何通过正确的测量方法,结合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方案,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浪费施工用料,提高施工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机场飞行区不停航施工测量和施工组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同类型的施工项目提供了参考。对3D数字化路面摊铺系统在机场不停航施工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使用验证,分析了该系统的可操作性及优缺点,明晰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为类似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谢守东,史宏海[3](2020)在《沥青路面智能摊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沥青路面平整度是影响高速公路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也是高速公路竣工验收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高精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控制技术进行分析,项目实例说明能将目前沥青混凝土摊铺平整度最高标准由3mm/3m提升到2mm/4m的水平,达到沥青路面平整度的高水平,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摊铺高程、平整度技术要求。智能控制技术的引入能降低测量成本、人力成本和材料消耗,通过对沥青混凝土摊铺的实时控制,路面一次成型率达95%以上。
高涛涛[4](2020)在《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极佳的防渗性能和良好的变形能力,在土石坝中作为防渗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施工过程中,心墙层间结合是施工的重点,同时也是心墙结构的薄弱环节。施工中常对已冷却的结合面采取加热措施来保证其层间结合质量,随着国产沥青品质的提高以及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沥青混凝土常规温度下层间结合已在碧流河水库大坝等工程得到应用。《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363-2016中常规温度下层间结合质量因缺乏相关强度试验验证而未列入施工规范,因此对常规温度下层间结合质量展开相关强度试验验证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展开相关研究,为此前往纳达水库工程和苏洼龙水库工程进行相关试验。在纳达水库工程摊铺试验中,采用人工摊铺方式研究红外线加热和火焰喷灯两种常用加热方式下结合面的防渗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红外线加热70℃、50℃、30℃和不加热四种不同温度下结合面的防渗性能和力学性能。在苏洼龙水库摊铺试验中,现场通过机械摊铺对层间冷结合和热结合进行力学性能研究,同时对日连续施工多层工况下层间结合进行力学性能研究。通过分析上述试验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人工摊铺时,红外线加热和火焰喷灯加热两种加热方式下结合面力学强度和防渗性能无明显区别,但变形能力方面红外线加热优于火焰喷灯加热。(2)红外线加热四种结合温度下结合面的力学性能和防渗性能表明,层间结合加热温度对层间结合质量无明显关系,主要原因为上层沥青混合料“排气”过程中进一步使结合面温度上升,淡化了加热效果。(3)机械摊铺沥青混凝土时,日施工一层情况下,冷结合面是否加热对结合面力学性能方面无明显区别,与红外线加热不同温度下层间结合力学性能结论一致。(4)机械摊铺连续施工时,底层沥青混凝土层面温度为100~110℃,结合面力学强度优于日施工一层情况下层间结合强度,但变形能力较弱于日施工一层工况下试件变形能力。建议连续多层施工时,可等待层面温度进一步降低再进行施工操作。(5)综合分析两个工程项目层间结合研究结论,两个工程项目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施工中,均可采用层间冷结合处理方式。同时其结合面强度研究成果可为规范的下次修订提供参考。
徐学龙[5](2020)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使用与维护方法》文中提出分析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使用应注意的问题,包括科学掌控摊铺速度、合理调节振捣频率、遵循摊铺施工工序,提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维护方法,包括发动机、摊铺机油品、液压系统、电气系统、自动找平系统、振捣器、履带调整等维护方法,以此提升公路路面施工的整体质量。
金成[6](2020)在《高温浇筑铺装下南京长江大桥钢桥面板温度效应分析》文中指出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在大跨径钢箱梁中的使用日益广泛,而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下料温度高达220℃~240℃。由于钢桥面板各向异性的特点,如此的高温浇筑在钢桥面板上,将会导致钢梁在各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导致钢梁中产生不容忽视的温度效应。本文中主要研究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对钢桥的温度场影响及由此产生的温度效应,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温度场模拟及温度应力模拟。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高温摊铺使用瞬态热传导理论,确定温度场模拟需要的热力学边界条件及钢材与沥青混合料的热工参数。其次,确定了通过设置界面换热系数,进行沥青混合料与钢桥面的热传导模拟。(2)通过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对比,确定选取的各种参数能够在有限元软件中对实际环境进行有效的模拟。通过对钢桥面板竖向及横向温度分布仿真值的拟合,确定规范中规定的温度梯度曲线可以在高温浇筑环境中使用。(3)通过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时不同工况下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对温度场影响的最大的是铺装层厚度、下料温度及界面传热系数,并且判定其影响程度。其次,确定不同季节、不同摊铺时刻及不同风速对温度场影响有限。由此确定,沥青摊铺的最不利影响条件。(4)南京长江大桥桥面板开口、密肋,通过横梁上密集的支座进行支撑,其整体结构与传统钢箱梁的差异,会导致其内部温度效应与传统钢箱梁产生差异。本文通过生死单元法模拟摊铺过程得到钢桥的温度场变化,并通过顺序热力耦合法计算得到钢梁在高温浇筑下的力学响应。(5)骤然性的升温造成桥面板的局部变形,模拟出摊铺过程中由于桥面板变形导致的铺装厚度的差异。
赵才华[7](2020)在《经济型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公路交通建设的全面铺开,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各种超大跨径的桥梁上不断涌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具有自重轻、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存在易产生疲劳裂纹及桥面铺装过早损坏等病害。这些病害不仅给桥梁结构的整体强度和行车安全性带来了隐患,也对交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本文考察了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的现状及问题,研究了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的工程应用案例,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用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优良性能,总结了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工程施工质量要点,提出了经济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概念。其次,研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正交异性钢桥面应用的关键因素和施工保证措施,分析了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和施工作业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总结了一系列保证超高性能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并且在普通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上优化了配合比和施工方法,降低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成本。最后,站在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普通超高性能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经济型超高性能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的经济效益,发现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的成本远远低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
杨光兴[8](2020)在《四履带滑模摊铺机路径跟踪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建设事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国家各项重大战略相继开展的背景下,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车辆载荷量的日益提升、行车速度的提高以及对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升道路建设质量变得十分迫切。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高强度、寿命长、方便维修等优点,适合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滑模摊铺机作为水泥路面的主要施工设备,在进行作业时,依靠转向机构适当转向对机身两侧的距离传感器与基准线间的偏差进行调整以达到跟线行进的目的,在弯道处则需要手动切换行驶模式进行转向。整个过程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直接依据偏差进行比例控制的纠偏方式使摊铺机容易转向过快、纠偏过度,导致最终的跟线精度不高。本文首先分析了摊铺机路径跟踪基本原理、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然后从基线布置方式、偏差获取途径等方面对传统路径跟踪方案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电子定位技术(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新型自主式滑模摊铺机的路径跟踪方案。然后依据摊铺机作业时的转向目标,依次进行摊铺机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接着,引入MPC算法用于摊铺机路径跟踪控制,将运动学状态空间方程作为预测模型,建立目标函数、设定约束条件。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以虚拟样机模型作为仿真原型搭建MPC控制器仿真模型,分别进行直线轨迹、圆弧轨迹以及直线、圆弧过渡段轨迹下的路径跟踪能力仿真试验,直线轨迹、圆弧轨迹下的纠偏能力仿真试验。仿真试验表明,在MPC控制器的作用下,四履带滑模摊铺机能够跟随各种期望路径行进,出现偏差能快速纠正且不超调。一方面在理论上实现了作业过程中无人参与的自主路径跟踪,另一方面提高了跟线行进的精度;在整个控制过程中,摊铺机速度与角速度、加速度与角加速度都始终维持在设定的约束范围内,即控制过程平稳,不出现跳跃。
井彩霞[9](2019)在《内蒙古地区农村公路全寿命期能耗及碳排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公路建设事关千家万户,关系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根本利益,也是通往城市的人员及商品流动的基础通道,农村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内能耗及排放总量巨大,影响着我国公路节能减排的整体实施效果。论文研究内蒙古地区农村公路寿命周期内对环境造成影响,选取内蒙古地区三种典型路面结构,进行了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的能耗与碳排放测算,并结合环境评价模型对典型路面结构进行了比选,为内蒙古地区绿色农村公路及“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论文分析了LCA方法工程应用基本理论,查阅了LCA在公路工程领域内的相关应用,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框架分析了农村公路寿命周期内筑路材料生产、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运营养护、改建拆除四个阶段消耗影响因素,确定能耗计算范围,选取1km长的农村公路为单元,利用实际工程的清单用量,建立计算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模型合理正确。筑路材料生产阶段是农村公路建设期能耗最高、排放最多的阶段;由于水泥掺量较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三种路面结构中总能耗最高,但在综合考虑三种路面结构的服役寿命后,砂石路面能耗最大,水泥路面能耗最小。论文采用环境设计提出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三种路面结构在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内排放的废气划分为全球变暖、光化学烟雾、富营养化以及酸化四类环境影响,运用标准化统一了四类环境影响中代表气体的量纲,通过加权将四类环境影响统一量纲,得出了三种路面结构的环境影响值并综合了服役寿命。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路面;农村公路在全寿命周期内会增加上述四种环境影响发生的概率,其中光化学烟雾发生的风险最高。农村公路采用水泥路面最为环保,其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便于小体量施工,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水泥生产能耗与排放,可进一步降低环境影响。
刘解放[10](2019)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四新”技术不断推广,先进路面施工机械得到普遍应用。如何提高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的施工管理水平,成为路面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国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对现阶段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总结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方法和提高路面工程质量的配置管理措施,同时对施工过程中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大型机械租赁管理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分析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需全面系统地优化施工设备配置,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结合机械本身的运行效率,在施工中尽可能多的使用成套设备,以保证机械设备合理配套,提高使用效率,控制成本费用。从施工设备管理角度提出了定机、定人、定岗的三定责任制。施工过程中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的机械设备采用社会租赁的方法,能够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机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排放量化研究 |
1.2.2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路面工程有关基本概念 |
2.1 公路工程基本概念 |
2.2 路面工程基本概念 |
2.2.1 路面结构 |
2.2.2 路面类型 |
2.3 广东省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典型路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理论基础 |
3.1 碳排放基本概念 |
3.2 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系统边界 |
3.3 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 |
3.3.1 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 |
3.3.2 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 |
3.4 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清单 |
3.4.1 燃料 |
3.4.2 运输汽车 |
3.4.3 机械设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单位工作量碳排放计算与分析 |
4.1 材料运输过程单位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4.1.1 原材料运输过程单位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4.1.2 混合料运输过程碳排放分析 |
4.2 机械设备作业碳排放分析 |
4.2.1 材料装卸碳排放量分析 |
4.2.2 材料拌和及路面铺筑碳排放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5.1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计算规则 |
5.1.1 广东省公路里程计算规则 |
5.1.2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材料运输过程计算规则 |
5.1.3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机械设备作业计算规则 |
5.2 广东省典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5.2.1 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分析 |
5.2.2 广东省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分析 |
5.2.3 广东省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分析 |
5.2.4 广东省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分析 |
5.2.5 广东省四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分析 |
5.3 广东省典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5.3.1 广东省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分析 |
5.3.2 广东省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分析 |
5.3.3 广东省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分析 |
5.3.4 广东省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分析 |
5.3.5 广东省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单位碳排放量分析 |
5.4 广东省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量计算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
6.1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6.1.1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选取 |
6.1.2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型模型建立 |
6.2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共线性检测 |
6.2.2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6.3 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减排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
(2)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现状 |
1.2.2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场施工控制测量 |
2.1 民航机场独立坐标系统 |
2.1.1 机场独立坐标系统 |
2.1.2 坐标转换 |
2.1.3 机场独立坐标系与西安1980坐标系的相互转换 |
2.2 机场飞行区施工控制点布设 |
2.2.1 机场控制点精度要求以及控制点的交接 |
2.2.2 平面控制点复测 |
2.2.3 高程控制点复测 |
2.3 平面控制点加密测量 |
2.3.1 导线法测量控制点加密(南京禄口机场) |
2.3.2 GPS静态法加密控制测量 |
2.4 高程控制点加密测量 |
2.5 民航机场永久性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的探讨 |
第3章 机场道面不停航摊铺施工 |
3.1 国内沥青混凝土施工发展现状 |
3.2 机场飞行区道面不停航施工方式 |
3.3 不同停航施工方式下道面施工测量和组织方案 |
3.3.1 全天候集中关闭跑道进行跑道大修施工 |
3.3.2 机场正常运转状态下的跑道道面大修 |
3.3.3 不停航施工组织方案要点分析 |
3.3.4 不停航施工技术方案 |
3.4 沥青混凝土道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 |
3.4.1 原材料质量控制 |
3.4.2 混合料质量控制 |
3.4.3 摊铺碾压控制 |
3.4.4 高程及厚度控制,确保摊铺成品厚度,及高程精度 |
第4章 民航机场施工组织及施工测量应用 |
4.1 拓扑康mmg GPS测量系统概述 |
4.1.1 系统工作原理 |
4.1.2 系统的组成 |
4.2 传统摊铺施工存在的问题 |
4.3 配合成套设备应用的施工组织及施工测量方法的改进 |
4.3.1 施工测量方法改进 |
4.3.2 施工组织方案改进 |
4.4 工程应用实例及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分析 |
4.4.1 工程应用实例 |
4.4.2 数据分析 |
4.4.3 新系统在不停航施工中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沥青路面智能摊铺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传统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技术 |
3 高精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智能控制技术 |
4 应用实例 |
5 结语 |
(4)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的发展 |
1.2 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研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沥青混凝土层间结合研究进展 |
1.3 提出问题 |
1.3.1 层间结合加热方式及温度控制问题 |
1.3.2 室内马歇尔成型模拟现场碾压成型的结合质量问题 |
1.3.3 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强度检测问题 |
1.3.4 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和摊铺层数对层间结合性能的影响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难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4.3 本文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4.4 论文结构体系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
2.1 纳达水库工程原材料及配合比 |
2.1.1 工程概况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 |
2.1.4 推荐配合比 |
2.2 苏洼龙水库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1 工程概况 |
2.2.2 气象条件 |
2.2.3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 |
2.2.4 推荐配合比 |
2.3 本章小结 |
3 纳达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研究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1.1 结合面摊铺方式选择 |
3.1.2 试验场地选择 |
3.1.3 主要施工设备 |
3.1.4 摊铺试验方案 |
3.2 结合面试验段取芯方式 |
3.2.1 结合面横向取芯 |
3.2.2 结合面纵向取芯 |
3.3 两种加热方式下层间结合质量研究 |
3.3.1 两种加热方式下结合面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
3.3.2 两种加热方式下结合面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3.3.3 两种加热方式下结合面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
3.3.4 两种加热方式下层间结合试验结果分析 |
3.4 不同加热温度下层间结合质量研究 |
3.4.1 不同加热温度下结合面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
3.4.2 不同加热温度下结合面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3.4.3 不同加热温度下结合面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
3.4.4 不同加热温度下层间结合试验结果分析 |
3.5 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温度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苏洼龙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4.1.1 试验场地选择 |
4.1.2 主要施工设备 |
4.1.3 摊铺试验方案 |
4.2 不同工况下苏洼龙水库沥青心墙结合面强度试验 |
4.2.1 不同工况下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
4.2.2 不同工况下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4.2.3 不同工况下层间结合试验结果分析 |
4.3 纳达水库和苏洼龙水库层间结合研究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使用与维护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使用 |
1.1 科学掌控摊铺速度 |
1.2 合理调节振捣频率 |
1.3 遵循摊铺施工工序 |
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维护对策 |
2.1 发动机维护 |
2.2 摊铺机油品维护 |
2.3 液压系统维护 |
2.4 电气系统维护 |
2.5 自动找平系统维护 |
2.6 振捣器维护 |
2.7 履带调整维护 |
3 结语 |
(6)高温浇筑铺装下南京长江大桥钢桥面板温度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温度场理论分析 |
2.1 计算理论方法比选 |
2.2 瞬态热传导理论 |
2.3 铺装环境中的热力学边界条件 |
2.3.1 太阳辐射量 |
2.3.2 对流换热系数 |
2.3.3 辐射换热 |
2.4 钢桥面摊铺温度场热力学参数 |
2.4.1 热传导理论 |
2.4.2 热工参数 |
2.4.3 界面热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对比 |
3.1 实测数据分析 |
3.2 实测温度场模拟分析 |
3.2.1 钢桥面系模型尺寸 |
3.2.2 初始温度场模拟 |
3.2.3 浇筑温度场模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浇筑下钢桥面板温度场分析 |
4.1 温度场时空分布 |
4.1.1 计算点分布 |
4.1.2 竖向的温度分布研究 |
4.1.3 钢桥面水平向温度分布研究 |
4.2 温度荷载梯度 |
4.2.1 温度梯度计算方法 |
4.2.2 温度梯度拟合 |
4.3 不同工况下的敏感性分析 |
4.3.1 不同季节的温度分析 |
4.3.2 不同摊铺时间的温度分布 |
4.3.3 不同铺装厚度的温度分析 |
4.3.4 不同下料温度的温度分析 |
4.3.5 不同界面热阻下的温度分析 |
4.3.6 不同风速下的温度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浇筑下钢结构温度效应分析 |
5.1 温度应力基本理论 |
5.2 高温浇筑铺装下温度效应模拟 |
5.2.1 几何尺寸 |
5.2.2 自重、二期面荷载、日照荷载 |
5.2.3 施工机械荷载 |
5.2.4 力学边界条件 |
5.3 摊铺施工阶段的模拟 |
5.3.1 生死单元法模拟摊铺过程 |
5.3.2 钢桥整体温度变化 |
5.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温度效应分析 |
5.4.1 动态温度场下的力学响应 |
5.4.2 钢箱梁的力学响应 |
5.4.3 钢桥面板的应力响应 |
5.4.4 U肋中的应力响应 |
5.4.5 横隔板中的应力响应 |
5.4.6 纵梁中的应力响应 |
5.4.7 不同浇筑位置下的钢箱梁总体力学响应 |
5.5 考虑施工过程的钢桥面板铺装施工工艺研究 |
5.5.1 高温浇筑温度效应对施工的影响 |
5.5.2 施工过程对钢桥面板的力学响应 |
5.5.3 施工工艺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7)经济型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铺装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出现及发展 |
1.2.2 常规正交异性钢板钢桥面铺装类型及特点 |
1.2.3 常规正交异性板钢桥面铺装特点及常见病害 |
1.2.4 常规正交异性钢板钢桥面铺装的改进研究 |
1.3 经济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 |
1.3.1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经济优化研究 |
1.3.3 经济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概念的提出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工程应用案例分析及启示 |
2.1 常规正交异性板钢桥面铺装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
2.1.1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2.1.2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
2.1.3 工程应用效果 |
2.2 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铺装在正交异性钢桥面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
2.2.1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2.2.2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
2.2.3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2.3 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工程应用的启示 |
第三章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正交异性钢桥面应用的关键因素和施工措施保证 |
3.1 材料配合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1.1 配合比设计原则 |
3.1.2 配合比试设计 |
3.1.3 经济型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方案 |
3.2 施工工艺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2.1 工艺试验方法 |
3.2.2 工艺试验结果 |
3.3 施工作业方法和技术措施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3.1 工程概况 |
3.3.2 施工总体部署及规划 |
3.3.3 主要施工作业方法与技术措施 |
3.3.4 超高性能混凝土输送及摊铺 |
3.3.5 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铺装养护措施 |
3.3.6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检验 |
3.3.7 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经验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性超高性能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的经济效益分析 |
4.1 不同正交异性板桥面铺装材料全寿命成本价格分析 |
4.1.1 材料成本分析 |
4.1.2 施工成本分析 |
4.1.3 运营期养护成本分析 |
4.1.4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
4.2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四履带滑模摊铺机路径跟踪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滑模摊铺机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滑模摊铺机发展现状 |
1.2.3 路径跟踪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四履带滑模摊铺机路径跟踪方案确定 |
2.1 四履带滑模摊铺机总体结构分析 |
2.2 四履带滑模摊铺机路径跟踪原理 |
2.2.1 摊铺机路径跟踪基本原理 |
2.2.2 转向原理与液压系统 |
2.3 滑模摊铺机路径跟踪技术方案 |
2.3.1 传统摊铺机路径跟踪方案 |
2.3.2 自主式摊铺机路径跟踪方案 |
2.3.3 两种路径跟踪方案比较 |
2.3.4 自主式摊铺机转向控制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履带滑模摊铺机路径跟踪执行机构建模 |
3.1 四履带滑模摊铺机行走机构几何模型 |
3.1.1 行走机构几何模型 |
3.1.2 履带几何关系约束 |
3.2 运动学模型 |
3.2.1 一般单车模型 |
3.2.2 四履带滑模摊铺机行走机构运动学建模 |
3.2.3 基于运动学的状态空间方程 |
3.3 动力学模型 |
3.3.1 四履带滑模摊铺机行走机构动力学建模 |
3.3.2 横向力和纵向力分析计算 |
3.3.3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运动学模型的摊铺机路径跟踪控制系统研究 |
4.1 路径跟踪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
4.2 布放路径跟踪控制算法 |
4.2.1 布放控制目标 |
4.2.2 布放路径规划 |
4.2.3 布放路径跟踪 |
4.3 几种路径跟踪控制算法比较 |
4.3.1 基于PID的路径跟踪控制 |
4.3.2 基于模糊控制的路径跟踪控制 |
4.3.3 基于MPC的路径跟踪控制 |
4.4 基于MPC的路径跟踪控制器设计 |
4.4.1 MPC算法总体架构 |
4.4.2 轨迹跟踪模块 |
4.4.3 建立线性误差模型 |
4.4.4 目标函数设计 |
4.4.5 约束条件设定 |
4.4.6 反馈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履带滑模摊铺机路径跟踪控制系统仿真 |
5.1 仿真软件的选择 |
5.1.1 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 |
5.2 仿真模型建立 |
5.2.1 基于运动学的摊铺机模型搭建 |
5.2.2 基于MPC路径跟踪控制器模型搭建 |
5.3 控制量与控制增量约束范围设定 |
5.4 摊铺机跟踪能力仿真分析 |
5.4.1 直线轨迹跟踪仿真试验 |
5.4.2 圆弧轨迹跟踪仿真试验 |
5.4.3 直线与圆弧过渡段轨迹跟踪仿真试验 |
5.5 摊铺机纠偏能力仿真分析 |
5.5.1 直线轨迹纠偏仿真试验 |
5.5.2 圆弧轨迹纠偏仿真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内蒙古地区农村公路全寿命期能耗及碳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能源及排放测算方法现状 |
1.2.2 LCA研究现状 |
1.2.3 LCA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全寿命周期及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基础理论 |
2.1 寿命周期定义 |
2.2 方法论与技术框架 |
2.2.1 目的和范围确定 |
2.2.2 清单分析 |
2.2.3 影响评价 |
2.2.4 全寿命周期解释 |
2.3 全寿命周期评价的优点与局限 |
2.3.1 优点 |
2.3.2 局限性 |
2.4 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基础理论 |
2.4.1 对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
2.4.2 清单分析 |
2.4.3 影响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筑路材料环境负荷清单研究 |
3.1 能源系统清单 |
3.2 筑路材料清单分析 |
3.2.1 沥青 |
3.2.2 水泥 |
3.2.3 集料 |
3.3 施工机械清单分析 |
3.3.1 装载机 |
3.3.2 拌合站 |
3.3.3 自卸汽车 |
3.3.4 摊铺机 |
3.3.5 平地机与拖拉机 |
3.3.6 混凝土搅拌机与吸水设备 |
3.3.7 压路机 |
3.3.8 洒水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公路全寿命期能耗及碳排放测算 |
4.1 模板工程农村公路概况 |
4.2 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LCA目的和范围 |
4.2.1 计算范围与边界 |
4.2.2 计算模型 |
4.2.3 功能单元 |
4.3 农村公路筑路材料生产阶段能耗及排放计算 |
4.4 农村公路建设阶段能耗与排放分析 |
4.5 农村公路运营期养护阶段能耗及排放 |
4.6 农村公路结构拆除阶段能耗及排放 |
4.7 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能耗及碳排放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废气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
5.1 清单结果分类 |
5.2 特征化及影响评价 |
5.2.1 全球变暖潜力(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
5.2.2 富营养化潜力(Eutrophication potential, EP) |
5.2.3 光化学烟雾潜力(photochemical ozone creation potential, POCP) |
5.2.4 酸化潜力(acidification potential, AP) |
5.3 综合环境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工设备管理原则与特点 |
2.1 系统工程与设备管理 |
2.1.1 系统工程的基本特征 |
2.1.2 系统工程的原则 |
2.2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作用与特点 |
2.2.1 机械设备管理的作用 |
2.2.2 机械设备管理的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选择与机械化施工方案 |
3.1 施工机械的使用性能 |
3.2 施工机械设备选择 |
3.3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选择与施工设备方案 |
3.3.1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选择 |
3.3.2 沥青混凝土搅拌机的配置 |
3.3.3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 |
3.4 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机械化施工方案 |
3.4.1 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过程 |
3.4.2 现行沥青混凝土摊铺工艺存在的问题 |
3.4.3 转运车摊铺 |
3.5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机械选择和施工方案 |
3.5.1 路面压实的意义和影响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 |
3.5.2 压路机碾压施工方案 |
3.6 工程案例 |
3.6.1 施工设备及人员 |
3.6.2 施工设备的选择 |
3.6.3 压实工艺为 |
3.6.4 人员及劳动力 |
3.6.5 实际效果 |
3.6.6 结束语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工机械使用管理 |
4.1 施工机械运输安装与试运转 |
4.1.1 施工机械的运输方式和选择 |
4.1.2 施工机械设备运输 |
4.1.3 施工机械的安装 |
4.1.4 施工机械的试运转 |
4.2 施工机械合理使用与运行工况 |
4.3 施工机械合理使用与技术服务 |
4.4 施工机械检查与使用管理 |
4.4.1 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 |
4.4.2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工机械租赁管理 |
5.1 施工机械租赁的意义 |
5.2 施工机械租赁的性质 |
5.3 施工机械租赁的优越性 |
5.4 施工机械租赁合同的内容及有关问题的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典型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D]. 黄兵兵.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D]. 管晓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3]沥青路面智能摊铺控制技术研究[J]. 谢守东,史宏海. 公路, 2020(08)
- [4]沥青混凝土心墙层间结合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高涛涛.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使用与维护方法[J]. 徐学龙. 交通世界, 2020(18)
- [6]高温浇筑铺装下南京长江大桥钢桥面板温度效应分析[D]. 金成.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7]经济型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D]. 赵才华. 长安大学, 2020(06)
- [8]四履带滑模摊铺机路径跟踪控制系统研究[D]. 杨光兴. 长安大学, 2020(06)
- [9]内蒙古地区农村公路全寿命期能耗及碳排放研究[D]. 井彩霞. 长安大学, 2019(07)
- [10]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管理研究[D]. 刘解放. 长安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