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国开发成功不用水的活鱼运送集装箱(论文文献综述)
吴桂英[1](2013)在《生存方式与乡村环境问题 ——对山东L村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山东省L村为研究个案,围绕这一个案,对该地20世纪90年代前和90年代以后村民的生存方式于环境的深刻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对比与分析,对围绕L村环境污染引发的环境维权和环境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经验层面对如下两个问题给予了回答,即乡村社会的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怎样的逻辑性关联;在现有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社会关系形态下,环境污染的治理面临哪些结构性与制度性困境,熟人伦理与乡村社会秩序又是如何作用并加强了环境污染的形成机制与环境治理的破坏机制的。研究试图通过环境与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与制度之间的互动逻辑展开问题的分析,从人类的生存方式与环境的关联性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并得出如下结论:与传统社会中村民的生存方式相比,现在村民的生存方式更具环境破坏性。村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生活者,而无论是作为生产者还是作为生活者,村民的行为都在污染着周围的环境,也就是说村民作为生存者正在日益致害者化。而由村民的现有生存方式决定的乡村社会关系形态也从侧面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行为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突出地表现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之中。我们看到同为致害者和受害者的村民,对于环境治理有着一种矛盾的情感,他们本身并不排斥污染治理,但又迫于生存的压力而不得不使自己受害。乡村环境问题的形成是由不合理的生存方式造成的,而造成这种不合理生存方式的根源在于还不协调、不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使得生产按照资本的逻辑加速运转,在这种体制中,利润始终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处于市场竞争中的经济行动主体有足够的动力将自己的生产成本外部化,只要外部化生产成本的代价小于由他的行动选择而产生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资本的逐利本质使得生产系统的问题域只限于如何最大限度的攫取现有环境资源并从中渔利,而对于环境系统由此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和社会为此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则不加顾及。外部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路径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又使得市场调节机制面临失灵。这时就要求政府在环境保护的责任上应有足够的担当,利用法律和政策手段规制市场行为,堵住成本外部化的输出通道,从而在经济与环境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形成有序的运转。然而,现实中政府却往往担当着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角色,社会角色的错位致使它有意无意的将一只脚牢牢地踏到了“苦役踏车”的脚踏板上,与市场主体合力构成“苦役踏车”的左右两翼,共同促动其顺利前行。社会在市场与政府的合力下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同时也会出于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和对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的满足,而屈从于前行的踏车。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政府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重心均置于城市社会之中,环境治理的政策法规均以城市社会和工业污染为依归,从而使得乡村环境污染的治理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处在快速转型期的中国乡村社会,正在被资本运转的逻辑日益解构,由村民群体结构而成的乡村社会单元也因村民的渐进式流出而开始式微。研究认为乡村环境问题是经济、制度和社会互动不良造成的结果,破解之道就是建立市场与政府的双向调节机制,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在政府的政策规制下实行污染者付费制,同时加大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转变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并试图重建乡村社会秩序。而所有这些治理策略都离不开村民的参与,只有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并充分尊重和挖掘村民的智慧,环境治理问题才能找到可行的路径。此外,本研究还尝试拓展运用了“生活者的致害者化”和“生活环境主义”两个理论。研究发现,在中国本土,特别是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案例中,与日本本土的情形有较大的不同,这两个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案例中的现实情况,因此,笔者将其拓展为“生存者的致害者化”和“生存环境主义”,以期能够符合我国的本土实践。
厉磊[2](2011)在《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为对象,研究了低温与低盐度麻醉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影响,麻醉时间、麻醉盐度及保存温度对远海梭子蟹及抱卵蟹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概要如下:1.盐度30、pH7.5-8.5、温度27℃-30℃条件下,将刚刚蜕壳的远海梭子蟹放入不同温度和不同盐度的海水中麻醉,进行低温和低盐度麻醉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包装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低温麻醉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体重增加不大,麻醉时间越短,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体重增加率越小,麻醉时间低于7 min时,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体重增加率低于2 %,而超过7 min时,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体重增加率在2 % -4 %之间。其中,麻醉时间为13 min时,麻醉温度2℃、4℃和6℃时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体重增加率较大,且三者间差异不显着( p>0.05 )。麻醉时间为1 min时,各温度组均全部存活。麻醉时间为4 min时,温度0℃和温度2℃的存活率开始降低,麻醉时间为7 min时,只有温度8℃的软壳蟹全部存活,而麻醉时间更长时,存活率更低。由此可见低温麻醉时的温度应在0 -6℃之间,麻醉时间为7 min较为适宜。与低温麻醉组相比较,低盐度麻醉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体重影响较大,且麻醉盐度越低,麻醉时间越长,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体重增加率越大。其中麻醉盐度0‰,麻醉时间10 min时,麻醉后的远海梭子蟹软壳蟹体重增加率超过30%。但随着麻醉盐度的降低,麻醉时间的延长,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存活率就越低。麻醉时间为1 min时,各盐度组均全部存活。麻醉时间为5 min时,盐度0‰和盐度3‰的存活率开始降低,麻醉时间为10 min时,只有盐度12‰的软壳蟹全部存活,而麻醉时间更长时,存活率更低。因而远海梭子蟹软壳蟹低盐度麻醉时的盐度为0‰,麻醉时间10 min,效果较理想。2.盐度30、pH7.5-8.5、温度27℃-30℃条件下,将刚刚蜕壳的远海梭子蟹放入不同温度的海水中浸渍不同时间,进行不同温度及海水浸渍时间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温度12℃,海水浸渍时间10 min以及实验温度10℃,海水浸渍时间20 min两种情况,软壳保持的时间分别达到( 44.67±0.29 )h和( 42.50±5.20 )h,相互之间差异不显着( p>0.05 ),而与其他条件下差异显着( p<0.05 )。低温度组下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存活率差异显着;14℃温度组、16℃温度组与18℃温度组存活率较高,基本不死,各自之间差异不显着( p>0.05 ),与其它各温度组存活率差异显着( p<0.05 )。在8℃下,软壳蟹存活率为0,不能存活。12℃温度组与其它各温度组存活率差异显着( p<0.05 ),试验时间内存活率平均为70%左右。3.盐度30、pH7.5-8.5、温度27℃-30℃条件下,将刚刚蜕壳的远海梭子蟹放入-20℃环境中冷藏,进行-20℃冷藏保鲜实验。结果表明,-20℃冷藏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体重影响较大。保鲜袋能减缓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体重减轻速度,保鲜盒外面没有保鲜袋的组别40 d左右体重已不再降低,而有保鲜盒的组别直到65 d左右体重才会不变,且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体重减轻率也明显降低。4.盐度30、pH7.5-8.5、温度27℃-30℃条件下,将远海梭子蟹及其抱卵蟹放入不同温度、不同盐度的海水中麻醉不同时间,再放入不同温度的保温箱中,进行远海梭子蟹及其抱卵蟹的活体运输实验。结果表明,保存温度对远海梭子蟹的存活率影响非常明显,26 -30℃之间的存活率最低,24 h之内全部死亡,0 -5℃之间、6 -10℃时次之,16 -20℃之间的存活率最高。远海梭子蟹抱卵蟹的保持温度与远海梭子蟹正常蟹有所不同,0 -5℃之间的存活率最低,12 h之内已经全部死亡,11 -15℃之间次之,21 -25℃之间的存活率最高。麻醉温度越低,远海梭子蟹的保存时间也越长。远海梭子蟹及抱卵蟹干法运输前的麻醉温度均应在0 -2℃之间较为适宜。当麻醉时间为1 min、2 min、6 min、7 min时,远海梭子蟹的成活率较低。这可能是因为1 min、2 min的麻醉时间不够,导致远海梭子蟹在泡沫箱内未处于麻醉状态,从而死亡率较高。而6 min、7 min的情况则相反。远海梭子蟹麻醉过度导致死亡率高。而当麻醉时间为1 min时,远海梭子蟹抱卵蟹的成活率较高。这与远海梭子蟹正常蟹出现较大差异。麻醉盐度越低,远海梭子蟹及其抱卵蟹的保存时间也越长。因此盐度0‰的水对远海梭子蟹麻醉效果较好。
陈健[3](2009)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累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这种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完全是现代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它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单方面索取和掠夺上,因而生产越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严重。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和应用,使这种破坏变本加厉。发展绿色产业就是对人类自身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产生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结果。我国绿色产业不仅肩负着确保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等经济重任,更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非经济重任。自然资源禀赋及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绿色产业的提出是为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自然资源短缺、产业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目标体现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是时代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本文阐述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和第七章结论之外,第二、三、四章着重理论研究,第五、六章着重现实分析。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在疏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绿色产业的内涵,为论文进一步实证及提出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角度;第二章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双刃剑”为切入点,分析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得出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壁垒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的结论;第三章系统阐述了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代谢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和物质循环理论;第四章立足于绿色产业的划分,阐述绿色产业链的内涵、耦合关系、运行机制和监控体系建设;第五章阐述我国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评价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六章以珠三角地区为实例,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MATLAB程序计算珠三角地区2001年-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得出珠三角在五年间生态赤字稍有好转,并有良性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仍处于“低承载、低足迹、高赤字”的不可持续状态。提出建议如下:(1)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2)减少经济开发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3)采用生物高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4)继续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5)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建议: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是:1、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总体描述绿色产业链运作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研究了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构想,从而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2、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个案资料为例,运用生态足迹等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3、注重应用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从总体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试图提升本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徐丽花[4](2007)在《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现状研究 ——以沙钢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能源供应不足、生态环境容量下降的矛盾日益突出,循环经济开始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空前重视。我国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钢产量已连续十年居世界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钢铁生产大国,但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已成为钢铁工业一项十分重要、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以位于张家港市的沙钢集团为研究对象,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沙钢集团目前采取的循环经济的做法进行分析,认真总结了沙钢集团可供其它地区借鉴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其如何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通过总结沙钢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分析,期望对张家港市的其它钢铁企业及其它地区的钢铁企业有所帮助。本文虽然以沙钢集团为个案进行研究,但由于沙钢集团的循环经济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所以本文的研究对其它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汪之和,张饮江,李勇军[5](2001)在《水产品保活运输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水产品活动运输的研究概况 ,对活体运输中的生理特征和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一些措施作了阐述 ,同时对水产品保活运输的一些新技术作了介绍 ,并例举了鱼、虾、蟹、贝类和鳖在活体运输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二、韩国开发成功不用水的活鱼运送集装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国开发成功不用水的活鱼运送集装箱(论文提纲范文)
(1)生存方式与乡村环境问题 ——对山东L村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述评 |
1.2.1 生存方式与环境问题相关性研究 |
1.2.2 乡村环境问题成因研究 |
1.2.3 农民环境抗争与乡村环境治理研究 |
1.2.4 反思与批判 |
1.3 研究基本内容与思路 |
1.3.1 传统与现代的划分 |
1.3.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
1.4.2 研究方法与调查点的选择 |
1.4.3 资料的来源 |
1.5 调查点概况 |
1.5.1 区域地理 |
1.5.2 气候与灾变 |
1.5.3 农田灌溉与农业病虫害 |
1.5.4 村庄简介 |
第2章 乡村生存方式转型与乡村环境问题 |
2.1 传统生存方式与环境保护 |
2.1.1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环境 |
2.1.2 传统农民生活方式与环境 |
2.1.3 经济理性与环境理性的契合:传统乡村社会 |
2.2 现代生存方式与环境污染 |
2.2.1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环境 |
2.2.2 现代农民生活方式与环境 |
2.2.3 经济理性与环境理性的断裂:现代乡村社会 |
2.3 加工业的引入与污染的加剧 |
2.3.1 肠衣加工业的发展历程 |
2.3.2 肝素钠的提炼 |
2.3.3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发展与环境何者先行? |
2.4 小结与讨论:生存者的致害者化 |
第3章 乡村社会关系与环境治理 |
3.1 村庄伦理与污染同意 |
3.1.1 熟人社会中的关系与伦理 |
3.1.2 利益均沾 |
3.1.3 危害的隐而不彰 |
3.2 西湾事件——一次成功的“环境维权” |
3.2.1 清水湾的变迁 |
3.2.2 探寻维权路,误入环保门 |
3.2.3 环保之路,还有多远? |
3.3 东沟事件——多方利益博弈 |
3.3.1 两次污染突发事件 |
3.3.2 守坝与开坝 |
3.3.3 红水与洪水 |
3.3.4 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3.4 建设肠衣小区的构想与失败 |
3.4.1 “发展是第一要务”与“稳定是第一责任” |
3.4.2 骑虎难下的治污方略 |
3.4.3 以污水的名义 |
3.5 小结与讨论:空间、秩序与村民理性 |
3.5.1 公共空间与村民理性 |
3.5.2 乡村伦理与村庄秩序 |
第4章 乡村环境治理的理想图景 |
4.1 乡村面源污染的治理 |
4.1.1 本土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
4.1.2 治理图景 |
4.2 乡村点源污染的治理 |
4.2.1 本土尝试及其存在的问题 |
4.2.2 治理图景 |
4.3 乡村环境治理的理想图景 |
4.3.1 经济学视角之下的环境治理 |
4.3.2 社会学视角之下的环境治理 |
第5章 结论与反思——站在生存者的角度思考 |
5.1 生存机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5.2 生存环境主义的思考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远海梭子蟹 |
1.1.1 远海梭子蟹生物学特征 |
1.1.2 软壳蟹 |
1.1.3 蟹类的活体运输 |
1.2 研究现状 |
1.2.1 重要经济蟹类研究现状 |
1.2.2 软壳蟹研究现状 |
1.2.3 蟹的运输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
1.3.1 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研究存在问题 |
1.3.2 水产品运输的现存问题 |
1.3.3 前景展望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低温和低盐度麻醉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包装处理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远海梭子蟹 |
2.1.2 海水 |
2.1.3 容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低温实验系统的构建 |
2.2.2 低盐度实验系统的构建 |
2.2.3 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低温实验 |
2.2.4 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低盐度实验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低温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影响 |
2.3.2 低盐度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低温麻醉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影响 |
2.4.2 低盐度麻醉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影响 |
2.5 结论 |
3 温度及蜕壳后海水浸渍时间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温度试验系统的构建 |
3.2.2 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温度实验 |
3.2.3 壳硬度的划分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温度对远海梭子蟹软壳持续时间的影响 |
3.3.2 温度及海水浸渍时间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生长的影响 |
3.3.3 温度及海水浸渍时间对远海梭子蟹软壳蟹成活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软壳远海梭子蟹-20 ℃冷藏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冰箱冷藏系统的构建 |
4.2.2 远海梭子蟹软壳蟹的冷藏实验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远海梭子蟹及抱卵蟹活体运输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远海梭子蟹及抱卵蟹运输实验系统的构建 |
5.2.2 远海梭子蟹及抱卵蟹的冷藏运输实验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保存温度对远海梭子蟹存活率的影响 |
5.3.2 保存温度对远海梭子蟹抱卵蟹存活率的影响 |
5.3.3 麻醉温度对远海梭子蟹存活率的影响 |
5.3.4 麻醉温度对远海梭子蟹抱卵蟹存活率的影响 |
5.3.5 麻醉时间对远海梭子蟹存活率的影响 |
5.3.6 麻醉时间对远海梭子蟹抱卵蟹存活率的影响 |
5.3.7 麻醉盐度对远海梭子蟹存活率的影响 |
5.3.8 麻醉盐度对远海梭子蟹抱卵蟹存活率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保存温度对远海梭子蟹及抱卵蟹存活率的影响 |
5.4.2 麻醉温度对远海梭子蟹及抱卵蟹存活率的影响 |
5.4.3 麻醉时间对远海梭子蟹及抱卵蟹存活率的影响 |
5.4.4 麻醉盐度对远海梭子蟹及抱卵蟹存活率的影响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3)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
(二) 对新时期我国发展模式的思考 |
(三)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 |
(四) “绿色奥运”带来了绿色契机 |
(五) “毒奶粉事件”导致的信任危机 |
二、绿色产业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
(一) 绿色产业概述 |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研究述评 |
(三) 绿色经济的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
(一) 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产业: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一、绿色壁垒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
(二) 绿色壁垒的国际发展趋势 |
二、绿色壁垒是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双刃剑” |
(一)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
(二)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
三、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绿色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代谢理论 |
(一) 代谢理论的来源 |
(二) 物质代谢理论 |
(三) 产业代谢理论 |
二、物质平衡理论 |
(一) 总量平衡与分量平衡 |
(二) 克尼斯等环境经济学家的物质平衡理论 |
(三) 质量平衡方法 |
(四)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五) 对环境恶化与资源过量使用关系的分析 |
三、物质循环理论 |
(一) 物质循环概念分析 |
(二) 生物系统中的碳循环 |
(三) 循环经济理念 |
(四) 循环经济的概念 |
(五) 循环经济的基本实施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
第四章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 |
一、绿色产业的分类 |
(一) 产业分类 |
(二) 绿色产业分类 |
(三) 绿色产业的划分 |
二、绿色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一) 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二) 绿色产业链的概念及简化模型 |
三、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原理 |
(一)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
(二) 因地制宜 |
(三) 系统集成 |
四、绿色产业链构建的诊断 |
(一)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 诊断指标体系 |
(三) 诊断指标 |
五、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方法 |
(一) 主导产业链优选 |
(二) 引入补链企业 |
(三) 横向共生、纵向耦合 |
(四) 绿色产业链构建层次 |
(五) 绿色产业链支撑系统设计 |
(六) 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操作步骤 |
六、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技术 |
七、绿色产业链的效益 |
(一) 绿色产业链环境效益 |
(二) 绿色产业链经济效益 |
八、绿色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
(一) 企业与绿色产业链 |
(二) 政府与绿色产业链 |
(三) 社会与绿色产业链 |
九、绿色产业链在各产业中的构建方向 |
(一) 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
(二) 绿色工业产业链的构建 |
(三) 绿色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 |
第五章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 |
一、我国绿色工业的发展 |
(一) 绿色工业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 |
(二) 工业绿色化与绿色工业节能 |
(三) “清洁生产”:绿色工业的本质 |
(四)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
(五) 我国绿色工业发展评价 |
二、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
(一) 从“有机农业”到“绿色农业” |
(二)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
(三) 绿色农业的组织实施 |
(四)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评价 |
三、我国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
(一) 绿色消费与绿色服务 |
(二) 绿色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及其基本要求 |
(三) 绿色流通的组织实施 |
(四) 绿色营销的组织实施 |
(五) 我国绿色服务业发展评价 |
第六章 绿色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
一、珠三角现代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
(一) 珠三角的概况 |
(二)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
(三)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 |
(四) 珠三角现代产业面临的转型 |
二、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珠三角绿色工业发展现状 |
(二) 珠三角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三) 珠三角绿色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三、对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价—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 |
(一)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二)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假定 |
(三)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四)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珠三角的应用分析 |
(五)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局限性 |
四、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前瞻 |
(一) 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二) 控制人口数量 |
(三)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倡绿色生活消费 |
(四) 提高生物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 |
(五) 加快一体化整合,明确发展潜力所在 |
第七章 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 |
一、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建设体系 |
(一)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监测、调查制度 |
(二) 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管理服务的前置化 |
(三) 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构建和完善出口产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 |
(四)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五) 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 |
(六) 完善外贸体制,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强大合力 |
(七) 实行环境外交 |
二、调整产业结构 |
(一) 发展绿色科技,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
(二) 发展绿色生产力,提高资源生产力 |
(三) 调整产业结构,从企业做起 |
三、加大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一) 构建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资机制 |
(二) 强化绿色立法、执法,严禁国外污染源进入 |
(三) 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 |
(四) 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时尚 |
(五) 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 |
四、加强对绿色产业的宏观管理 |
(一) 加强国家绿色企业认证的标准化工作 |
(二) 建立绿色产业的信息服务机构与分类、统计及审计系统 |
(三) 充分发挥政策与市场的作用 |
(四) 制定适合各地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 |
(五)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
(六) 加强统一领导,完善绿色产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
(七) 打破产业分割,地域分割,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
(八)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第三产业 |
(九) 尽快统一绿色核算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MATLAB计算程序 |
致谢 |
(4)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现状研究 ——以沙钢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2.1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
2.1.2 循环经济的实施原则 |
2.1.3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2.1.4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
2.1.5 循环经济的活动层次 |
2.2 其它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自然资本理论 |
2.2.3 清洁生产理论 |
2.2.4 工业生态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
3.1 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3.1.1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践 |
3.1.2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践 |
3.2 我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 |
3.2.1 济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 |
3.2.2 鞍钢发展循环经济实践途径 |
3.2.3 首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3.2.4 宝钢循环经济实践状况 |
3.3 国内外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差距及原因 |
第4章 沙钢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现状分析 |
4.1 沙钢集团发展概况 |
4.2 沙钢生产系统及工艺简要介绍 |
4.3 沙钢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
4.4 沙钢实施循环经济的成效 |
4.5 沙钢实施循环经济的不足与困难 |
4.6 沙钢发展循环经济遇到的困难 |
第5章 沙钢集团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
5.1 沙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
5.2 沙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对策 |
5.2.1 构建钢铁工业内部循环——小循环建设举措 |
5.2.2 构建钢铁工业生态园——中循环建设举措 |
5.2.3 构建钢铁工业社会层面循环——大循环建设举措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有关建议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水产品保活运输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保活运输的意义和现状 |
2 国内外发展情况 |
2.1 国内 |
2.2 国外 |
3 水产动物的生理特征和影响因素 |
3.1 生理特征 |
3.2 活体贮运中, 影响呼吸的主要因素 |
3.2.1 氧气 |
3.2.2 二氧化碳 |
3.2.3 pH |
3.2.4 悬浊物 |
3.2.5 温度 |
3.2.6 鱼类的兴奋 |
3.2.7 盐分 |
3.3 排泄情况 |
4 水产动物活体运输的新方法 |
4.1 麻醉作用[9-12] |
4.2 生态冰温 |
4.2.1 生态冰温下鱼虾贝的冬眠 |
4.2.2 降温方式 |
4.2.3 辅助条件 |
4.3 模拟冬眠系统 |
5 水产原料活体运输 |
5.1 鱼 |
5.2 虾 |
5.3 蟹 |
5.4 鳖 |
5.5 活鲍 |
5.6 贻贝 |
5.7 牡蛎 |
5.8 扇贝 |
四、韩国开发成功不用水的活鱼运送集装箱(论文参考文献)
- [1]生存方式与乡村环境问题 ——对山东L村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的个案研究[D]. 吴桂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2]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D]. 厉磊. 广东海洋大学, 2011(06)
- [3]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D]. 陈健.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4]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现状研究 ——以沙钢集团为例[D]. 徐丽花. 同济大学, 2007(10)
- [5]水产品保活运输技术[J]. 汪之和,张饮江,李勇军. 渔业现代化,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