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拱坝数字化建模及面向对象的图形程序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月[1](2020)在《基于BIM的重力坝参数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代水利工程业务不断扩大,传统技术在使用时不能完善清晰地表达建筑物的参数,这样就导致设计者的意图表达不清晰,其他工程参与方难以理解,并且可能会出现设计失误、重复多次的方案修改、计算量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了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BIM技术与结构化分析软件联合使用,其拥有的三维设计能力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适应行业要求,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重力坝CAD/CAE一体化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参数化建模;模型信息与结构分析软件无缝衔接;命令流式一键自动分析。计算结果对应设计方案,一处修改全局联动,CAD/CAE形成环路,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实现高效快速完成重力坝设计任务。本文主要内容有:(1)基于重力坝设计流程和特点对其进行模型对象划分,分别利用CATIA软件和Civil 3D软件对重力坝进行参数化建模,生成重力坝各关键断面设计模板,系统地建立重力坝参数化设计模板库。本文以CATIA为例,实现三维建模软件与有限元软件的结合应用。(2)将三维BIM模型与ANSYS无缝衔接进行结构稳定和应力分析,根据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案,环路运行直至达到设计要求。(3)以某混凝土重力坝挡水坝段为例进行重力坝参数化设计,建立三维BIM模型,对其进行抗滑稳定和应力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自动调整BIM模型直至稳定和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实现三维设计的可视化,使模型呈现更加直观,而且贯穿始终的参数化理念使设计方案的修改显得更加快捷方便。同时ANSYS强大的结构分析功能也使设计方案更加可靠,容易激发出更优化的方案,基本上实现了使重力坝设计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可视化的目的,极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周钰航[3](2020)在《碾压混凝土拱坝数字图形介质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对BIM技术的战略引导和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当前的热点,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正在向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方向转型。BIM技术是数字图形信息和建筑物理信息的数字化描述,基于BIM技术为水利工程建立全生命期的平台,可以实现工程信息的集合、传递和共享。本文对碾压混凝土拱坝数字图形介质模型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研究三维数字实体地形模型的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三维地形的自动构建方法;通过研究建立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的三维数字模型的不同数据结构,找到有限元模型的精细转换的方法,避免了重复建模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对某碾压混凝土拱坝进行有限元分析,丰富了BIM模型的信息内容。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DXF文件格式,通过Python语言编写脚本处理DXF文件,读取等高线数据信息,利用Delaunay三角网描述地形曲面的拓扑关系,实现水利工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自动建模。2、研究了以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为主,直接建模技术为辅的建模方法。并对建立的BIM模型的数据类型,找到一种将BIM模型向有限元模型精细化转换的中间数据格式,提出了基于SpaceClaim软件的BIM模型和有限元计算模型之间进行数据转换时丢失部分图形信息的方法。3、基于BIM技术对某碾压混凝土拱坝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研究了转换后的有限元模型的六面体计算网格划分技巧,并基于《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282-2003)对计算结果进行论证,拓展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孙雪瑞[5](2010)在《拱坝结构工程图形库研制与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文中提出鉴于拱坝设计计算和施工技术的复杂性,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拱坝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友好的交互式用户界面、高效的数据管理能力、高度的软件集成是目前拱坝设计分析软件开发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基于可视化和参数化的思想,按照拱坝设计规范的要求,研究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可视界面设计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和开发了拱坝三维可视化设计与制图软件系统。本论文从当今CAD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出发,通过对.NET平台的研究,提出了基于.NET开发平台的可行性,并运用VB.NET开发了AutoCAD基本绘图功能模块。软件的设计和绘图平台为Civil 3D,开发环境为结合VBA和ActiveX技术的Visua1 Studio.NET 2005。本论文还通过对CAD开发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逻辑方法,在CAD应用软件开发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此外,经过对该系统的反复使用,用不同的数据进行测试,体现出了该系统使用方便、界面友好、运行可靠,在设计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魏鲁双[6](2009)在《拱坝结构三维建模软件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大型挡水建筑物结构形式,拱坝(Arch dam)以其合理的力学结构和支撑体系所表现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成为当今大坝设计中的三大优选坝型之一;但是由于坝型曲线种类多、工程规模大、造价高、建造周期长,设计、计算、绘图、施工均很复杂。鉴于拱坝设计计算和施工技术的复杂性,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拱坝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友好的交互式用户界面、高效的数据管理能力、高度的软件集成是目前拱坝设计分析软件开发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基于可视化和参数化的思想,按照拱坝设计规范的要求,研究面向拱坝对象的编程技术、可视界面设计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和开发了拱坝三维可视化设计与制图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以Auto CAD Civil 3D为开发平台,充分运用VB.NET, VLisp,ObjectARX等开发语言,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以及ADO数据库开发技术,解决了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对接问题。该系统使用方便、界面友好、运行可靠,在设计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毕海霞[7](2007)在《数字化机床建模及其切削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控加工过程仿真技术是数字化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制造系统各种后期产品评价方法的实现基础之一,是实现数字化制造系统并保证该系统有效性与适用性的关键。本文对数字化制造技术中数字化机床建模和切削过程仿真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重构性与可扩展性的需求和数控系统产品种类繁多的特点,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对数字化机床仿真系统进行了总体研究和设计,并提出了模块化设计方案来建立数字化机床的加工仿真环境。本文主要进行的工作如下:1.根据数字化机床的现有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总结并提出了数字化机床的设计准则和分解原则;根据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功能需求,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数字化机床仿真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建立了该系统的各个抽象对象类,并对数字化车床和铣床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各个模块进行了研究和设计。2.通过对数字化机床仿真系统几何建模方法的详细研究,采用图形功能强大的3DS Max软件对数字化机床进行三维建模,并以OpenGL为图形接口将其导入仿真系统中,提高了模型构建的速度;自行设计了3DS文件与OpenGL的接口程序。3.采用基于Z-MAP的三角网格离散方法来实现毛坯材料去除仿真过程。根据数控加工过程的具体特征提出了三维仿真加工零件的实体表达模型及其数据结构;针对车削和铣削过程中零件模型的特点,提出了铣削和车削过程中基于三角网格方法的毛坯算法模型。4.根据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对数字化机床仿真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开发,研制了一个美观大方、真实感强、图文并茂的仿真环境;并针对研制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设计,比如加工环境的建模方法、数控程序译码过程、虚拟操作面板、刀具库的定义以及夹具库的定义等,提出了数字化机床仿真系统的开发方案。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开发的程序具有封装、继承、多态等优点,减少了程序的数据污染,增加了程序的易开发性、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编程效率。
李良宝[8](2007)在《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型建设项目规模庞大,资源投入数量巨大,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复杂,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致使施工十分艰难,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为使该系统高效协调地运行,必须编制指导和控制该系统运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进度计划是组织和控制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和质量,工程的预期成本和计划工期要通过施工进度来体现。因此,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无论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都是重要的工作。施工进度计划主要研究合理的施工期限和在既定的条件下确定工程施工分期和施工程序,在时间安排上使各施工环节协调一致。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一方面应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资源、工程施工特性和施工期限要求,另一方面应与施工组织设计的其他组成部分(施工方法、技术供应、施工总体布置等)的设计密切联系,综合全面考虑,使整个施工前后兼顾,互相衔接,减少干扰,均衡生产,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制定大型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传统的分析模式效率较低,这与21世纪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为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研究开创了新的方法。本文将系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仿真、网络计划、遗传算法等先进技术方法引入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领域,进行了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仿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由于仿真模型中涉及的参数、模型、算法繁多,给仿真模型构建带来了很大的弊端。本文从对离散的施工系统仿真的方法开始研究,通过对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全过程仿真研究,结合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仿真平台。(2)鉴于仿真建模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图形辅助仿真模型构建方法。面向对象的图形辅助仿真模型构建将循环网络仿真单元模型封装在工序模型中,使得仿真模型的构建得以简化。结合建设项目施工实际情况,构建了建设项目施工系统仿真模型,从而简化了复杂的仿真建模过程。(3)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如何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CPM和PERT分析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工序关键度和主导线路的概念,给出了用MC仿真确定仿真关键线路的方法,并利用了实际建设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4)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关系错综复杂,使得各时段对资源的需求量相差很大。对此,本文利用了传统算法(最小方差法和削峰填谷法)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资源均衡优化数学模型,并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5)在仿真中应用可视化技术已成为先进仿真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本文提出了基于GIS的可视化仿真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和图形处理技术,通过动态的数字化三维图形将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形象地描绘出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改进企业整体绩效,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郑家祥[9](2007)在《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具有坝体薄、温控要求高等特点,其施工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影响因素众多,如供料方式、仓面施工工艺、温控措施、机械设备匹配等,尤其100m以上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系统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与优化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的系统分析,将系统仿真方法成功运用于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规划与控制中。(2)提出了基于GIS的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可视化仿真方法。采用将GIS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的途径,为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建模提供了直观有效的方法。提出采用随机过程理论来探讨施工过程中浇筑块的空间状态转移问题,实现了对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系统的数值化描述。(3)针对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的约束条件与目标,综合考虑运输供料子系统和坝面作业子系统的耦合问题,建立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的随机动态逻辑模型。(4)建立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多方案比较分析的综合评价体系;深入研究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提出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方案多目标决策理论与方法,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解决施工多方案评判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5)研制开发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软件系统,该系统由施工机械管理、参数采集管理、仿真计算、成果查询等模块组成,具有施工过程仿真计算,计算成果动态演示、可视化查询等功能,实用性强。(6)结合我国目前最高的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析,针对其约束条件与目标,建立了沙牌拱坝施工过程的仿真模型;通过施工多方案的仿真计算分析,为工程设计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特别是针对沙牌大坝施工进度滞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坝混凝土施工进度的调整方案和工期的保证措施,并进行了施工进度的动态实时预测,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河[10](2007)在《锦屏一级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大型水电工程规模庞大,技术和自然条件复杂,其分标阶段的施工设计是对工程建设进行实施性的总体规划,是一项复杂、繁琐且艰巨的任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的水电工程分标施工规划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是在可研成果的基础上对选定方案进行深化,缺乏周密严格的科学论证,难以获得更为优化的分标施工规划方案。本文全面系统地统筹分析研究大型水电工程不同标段主体建筑物施工中各方面因素和约束关系,运用水利水电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仿真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等先进理论技术,提出了实现大型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的理论方法,主要获得了以下四项研究成果:(1)提出了面向水电工程分标阶段的施工仿真理论方法。针对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所遇到的科学问题和实际需要,研究提出了水电工程分标规划施工仿真的总体结构体系,包括基于分标规划方法和面向对象技术的水电工程分标施工仿真对象分类方法、分标主体工程和总体系统的施工动态仿真与三维可视化仿真方法,进行施工过程的仿真计算、方案评价与优化分析,为水电工程分标段的施工仿真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提出了分标主体工程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实用技术。针对水电工程导流标、大坝标和地下厂房系统标这三个关键主体工程的施工特点和进度要求,采用复杂系统分解协调与控制理论对其进行系统分解耦合,分别提出了施工导流系统的仿真模型和三维动态仿真方法、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模型和进度仿真分析方法、地下厂房系统施工全过程仿真模型和三维动态仿真优化分析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程序,为主体工程分标方案在度汛、施工强度、施工进度等方面的合理性提供了定量的评价与优化技术。(3)提出了从总体角度考虑的场内施工交通运输与施工总布置仿真优化技术。在分标主体工程施工仿真与优化的基础上,针对整个工程复杂的施工交通运输和施工总布置存在的合理规划和论证难题,提出了基于循环网络模拟技术的施工交通运输仿真方法和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三维可视化建模与三维动态仿真方法,为分析评价复杂条件下水电工程场内施工交通运输与施工布置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4)以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工程为依托背景,对上述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完整、系统地应用研究,基于初步的分标施工方案,深入研究了施工导流、混凝土坝施工、地下洞室群施工、场内交通运输、施工总布置的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对初始分标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提出了优化的分标方案,该方案为目前实施方案,为该工程的合理分标与施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拱坝数字化建模及面向对象的图形程序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拱坝数字化建模及面向对象的图形程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的重力坝参数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发展现状 |
1.2.2 水利工程设计BIM应用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分析 |
2.1 抗滑稳定分析 |
2.1.1 刚体极限平衡法 |
2.1.2 有限元法 |
2.2 应力分析 |
2.2.1 材料力学法 |
2.2.2 有限元法 |
3 重力坝参数化建模 |
3.1 基于CATIA的重力坝参数化建模 |
3.1.1 CATIA软件介绍 |
3.1.2 设计思路 |
3.1.3 重力坝骨架设计 |
3.1.4 重力坝各断面轮廓设计 |
3.1.5 建立重力坝参数化设计模板库 |
3.1.6 重力坝装配设计 |
3.1.7 地形建模及开挖设计 |
3.2 基于Civil3D的重力坝参数化建模 |
3.2.1 Civil3D软件介绍 |
3.2.2 设计思路 |
3.2.3 参数化部件设计 |
3.2.4 地形曲面生成 |
3.2.5 重力坝实体模型建立 |
3.3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NSYS的重力坝参数化分析 |
4.1 前处理模块 |
4.1.1 创建物理环境 |
4.1.2 建立模型和网格划分 |
4.1.3 施加约束和荷载 |
4.2 分析计算模块 |
4.3 后处理模块 |
4.3.1 抗滑稳定分析 |
4.3.2 应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程实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参数化建模 |
5.3 参数化分析 |
5.3.1 坝体稳定分析 |
5.3.2 坝体应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碾压混凝土拱坝数字图形介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我国数字图形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BIM综述与数字图形介质理论 |
2.1 BIM的定义与发展 |
2.2 BIM的特点和应用 |
2.2.1 BIM的五大特点 |
2.2.2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
2.2.3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
2.3 数字图形介质理论 |
3 三维数字地形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 |
3.1 DXF文件综述 |
3.2 DXF文件数据获取及创建 |
3.2.1 DXF文件的结构 |
3.2.2 数据获取和处理 |
3.2.3 创建DXF文件 |
3.3 水利工程地形模型构建方法 |
3.3.1 地形模型数据处理 |
3.3.2 地形曲面模型的生成 |
3.3.3 生成三维实体 |
4 碾压混凝土拱坝信息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
4.1 基于Revit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
4.1.1 参数化建模的定义和优点 |
4.1.2 基于Revit的碾压混凝土拱坝模型构建 |
4.1.3 族模型信息参数设置 |
4.1.4 族模型在项目中的搭建 |
4.2 基于Space Claim的直接建模方法研究 |
4.2.1 直接建模技术的定义和优点 |
4.2.2 Space Claim的特点 |
4.2.3 Space Claim的主要建模命令 |
4.2.4 基于Space Claim的 BIM模型转换 |
5 基于BIM技术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计算基本理论 |
5.2.1 三维有限单元方法的基本理论 |
5.2.2 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
5.3 静力荷载下的拱坝三维有限元计算 |
5.3.1 计算软件 |
5.3.2 整体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3 计算工况 |
5.3.4 计算网格的划分 |
5.3.5 边界条件和荷载设置 |
5.3.6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拱坝结构工程图形库研制与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水电工程三维设计的基本功能要求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拱坝三维可视化设计的需求分析 |
2.1 拱坝及电梯井概述 |
2.1.1 拱坝概述 |
2.1.2 电梯井概述 |
2.2 参数化截面节点坐标计算 |
2.2.1 拱坝参数化截面节点坐标计算 |
2.2.2 电梯井参数化截面节点坐标计算 |
2.3 软件系统的基本目标及开发思路 |
2.3.1 软件系统的基本目标 |
2.3.2 软件系统的开发思路 |
第3章 拱坝结构工程图形库设计与构建 |
3.1 结构工程图形库信息分析 |
3.2 结构工程图形库开发技术 |
3.2.1 标准件建库技术 |
3.2.2 特征建模技术 |
3.3 结构工程图形库设计 |
3.3.1 参数化设计 |
3.3.2 图层及标注的开发 |
3.3.3 三维实体建模的开发 |
3.4 结构工程图形库构建 |
3.4.1 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 |
3.4.2 绘制所需的截面位图 |
3.4.3 建立Tree View 结点 |
3.4.4 形成完整的图形库系统 |
第4章 拱坝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 |
4.1 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 |
4.1.1 AutoCAD VBA 与ActiveX 技术 |
4.1.2.N ET 平台上AutoCAD 二次开发技术 |
4.1.3 基于VB.NET 的ActiveX 技术的二次开发技术 |
4.2 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的功能模块架构 |
4.2.1 系统需求目标 |
4.2.2 系统需求内容 |
4.2.3 系统架构 |
4.2.4 模块清单 |
4.2.5 模块主要功能和性能 |
4.3 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5章 拱坝三维可视化设计的应用 |
5.1 拉西瓦拱坝工程概况 |
5.2 拱坝设计应用 |
5.3 电梯井设计应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拱坝结构三维建模软件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拱坝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 |
1.2.1.1 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概述 |
1.2.1.2 可视化仿真技术主要内容 |
1.2.1.3 可视化仿真系统的主要要求 |
1.2.2 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拱坝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研究的关键技术路线 |
第2章 拱坝三维可视化设计与制图软件系统内容 |
2.1 用户需求分析 |
2.2 系统的整体架构 |
2.3 系统的功能 |
2.4 系统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 |
2.4.1 Autodesk Civil3D 软件 |
2.4.2 AutoCAD 二次开发技术对比 |
2.4.3 基于VB. NET 的AutoCAD 二次开发技术 |
2.4.4 VB. NET 与Autodesk Civil 3D 的连接 |
第3章 拱坝坝体及廊道三维可视化设计方法 |
3.1 拱坝概述 |
3.2 常见拱坝坝型分类及表达 |
3.2.1 拱坝坝型及数学表达[2] |
3.2.2 拱坝的参数方程 |
3.3 拱坝参数化截面控制节点坐标计算 |
3.3.1 单心圆弧双曲拱坝节点 |
3.3.2 双心圆弧等厚双曲拱坝节点 |
3.3.3 双心圆弧变等厚双曲拱坝节点 |
3.4 廊道参数化截面节点坐标计算 |
3.4.1 廊道概述 |
3.4.2 廊道分类及参数化截面控制节点坐标 |
3.4.3 廊道配筋及参数化截面节点坐标计算 |
3.4.3.1 廊道配筋 |
3.4.3.2 钢筋参数化截面节点坐标计算 |
第4章 拱坝三维可视化设计系统研制 |
4.1 概述 |
4.2 拱坝坝体及廊道配筋三维可视化建模 |
4.2.1 拱坝坝体三维可视化建模 |
4.2.2 廊道配筋三维可视化建模 |
4.3 拱坝三维可视化设计与制图软件系统的应用 |
4.3.1 拉西瓦拱坝工程概况 |
4.3.2 拉西瓦对数螺线拱坝坝体建模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数字化机床建模及其切削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字化制造技术概述 |
1-1-1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定义及其特点 |
1-1-2 数字化制造的关键技术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4 数字化制造对数控加工仿真的需求 |
1-2 数控加工过程仿真系统的研究 |
1-2-1 数控加工仿真概述 |
1-2-2 数控加工仿真分类及其特点 |
1-2-3 未来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的开发环境 |
2-1 引言 |
2-2 OpenGL 基础编程 |
2-2-1 Visual C++6.0 的优势 |
2-2-2 OpenGL 的优点 |
2-2-3 OpenGL 的主要功能 |
2-2-4 OpenGL 的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
2-2-5 OpenGL 的图形变换 |
2-3 三维建模软件3DS MAX 建模 |
2-3-1 三维建模软件3DS MAX |
2-3-2 3DS MAX 建模方法 |
2-3-3 3DS MAX 文件的存储格式 |
2-4 本系统的开发环境 |
2-4-1 常用数字化制造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 |
2-4-2 本系统开发环境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机床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3-1 仿真系统中的面向对象技术 |
3-1-1 面向对象技术 |
3-1-2 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 |
3-1-3 面向对象的仿真技术 |
3-1-4 对象类的建立 |
3-2 数字化机床系统的功能模块 |
3-2-1 数字化机床的几何仿真模型 |
3-2-2 刀具设计模块 |
3-2-3 毛坯设计模块 |
3-2-4 夹具库设计模块 |
3-2-5 NC 代码翻译器 |
3-3 数字化机床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3-3-1 数字化机床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3-3-2 数字化机床系统的分解准则 |
3-3-3 数字化机床系统的总体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机床仿真系统的几何建模 |
4-1 三维实体建模方法的研究 |
4-1-1 引言 |
4-1-2 直接实体造型法 |
4-1-3 基于图像空间的建模方法 |
4-1-4 离散矢量建模法 |
4-1-5 本软件中数字化机床的建模 |
4-2 基于OpenGL 的数字化车床系统的几何建模 |
4-2-1 数字化车床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4-2-2 数字化车床几何模型的建立 |
4-2-3 数字化车床系统的夹具库设计 |
4-3 基于OpenGL 的数字化铣床系统的几何建模 |
4-3-1 数字化铣床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4-3-2 数字化铣床几何模型的建立 |
4-3-3 数字化铣床系统的夹具库设计 |
4-4 数字化机床系统刀具库的设计 |
4-4-1 刀具库的建立 |
4-4-2 刀具库的管理 |
4-4-3 刀具图形库的建立 |
4-5 虚拟操作面板的构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化机床系统的关键模块及切削仿真 |
5-1 毛坯建模算法 |
5-1-1 优化离散矢量模型 |
5-1-2 毛坯体建模算法 |
5-1-3 软件中毛坯建模的实现 |
5-1-4 毛坯体与刀具扫描体的几何求交 |
5-2 NC 译码模块 |
5-2-1 分析子模块 |
5-2-2 编译子模块 |
5-2-3 错误处理子模块 |
5-3 本软件的切削仿真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建设项目仿真研究状况及其评述 |
1.3.1 系统仿真在工程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
1.3.2 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现状 |
1.3.3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
1.3.4 施工进度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1.3.5 遗传算法的研究及发展 |
1.3.6 研究状况述评 |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逻辑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仿真平台构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建设项目的概念及其特征 |
2.1.2 建设项目管理概念及特点 |
2.1.3 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与控制 |
2.2 建设项目施工动态仿真分析 |
2.2.1 系统仿真原理 |
2.2.2 系统仿真的一般过程 |
2.2.3 离散的施工系统仿真的方法 |
2.2.4 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可视化仿真流程 |
2.3 动态可视化仿真中的数据库技术 |
2.3.1 数据库 |
2.3.2 模型库 |
2.3.3 算法库 |
2.4 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仿真平台设计 |
2.4.1 仿真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
2.4.2 面向对象的图形辅助仿真模型构建子系统 |
2.4.3 仿真计算分析子系统 |
2.4.4 资源均衡优化子系统 |
2.4.5 基于GIS的施工过程三维可视化子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对象的图形辅助仿真模型构建 |
3.1 面向对象技术简介 |
3.1.1 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思想 |
3.1.2 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概念 |
3.1.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
3.2 模型层次划分原则 |
3.2.1 从程序设计角度考虑模型层次划分 |
3.2.2 从建模角度考虑模型层次划分 |
3.3 施工系统仿真模型的组成 |
3.3.1 整体系统仿真模型的组成 |
3.3.2 仿真工序模型的组成 |
3.4 建筑CAD图中对象(梁、板、柱)的识别 |
3.4.1 电子图的预处理方法 |
3.4.2 轴线尺寸线的识别及局部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
3.4.3 柱、梁、板图的识别方法 |
3.5 仿真建模中的面向对象技术 |
3.5.1 单元模型的设计 |
3.5.2 工序矢线的设计 |
3.5.3 节点矢线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设项目施工工期仿真 |
4.1 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活动工期的确定 |
4.1.1 CPM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 |
4.1.2 PERT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 |
4.1.3 基于PERT网络计划的蒙特卡洛仿真 |
4.2 基于工序关键度的MC仿真 |
4.2.1 主导线路和关键度的定义 |
4.2.2 仿真关键线路的确定 |
4.2.3 完工概率分析 |
4.2.4 关键路线及关键路线的转移 |
4.3 某建设项目施工进度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完工概率分析 |
4.3.3 关键路线及关键路线的转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设项目施工资源均衡优化仿真 |
5.1 施工资源均衡优化方法比较分析 |
5.1.1 施工资源均衡优化概述 |
5.1.2 最小方差法、削峰填谷法及其比较分析 |
5.2 基于遗传算法的施工仿真资源均衡优化 |
5.2.1 遗传算法介绍 |
5.2.2 遗传算法的特点 |
5.2.3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 |
5.2.4 基于遗传算法的施工仿真资源均衡优化模型 |
5.2.5 染色体结构和编码设计 |
5.2.6 遗传操作设计 |
5.2.7 主要参数的选择 |
5.2.8 对非法个体的处理 |
5.2.9 流程设计 |
5.3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施工资源均衡优化 |
5.3.1 混合遗传算法的特点 |
5.3.2 资源平衡的混合遗传算法 |
5.4 资源均衡优化实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GIS的施工进度计划可视化仿真实现 |
6.1 基于GIS的信息可视化实现 |
6.1.1 GIS数据表达 |
6.1.2 GIS图形表述 |
6.1.3 GIS三维可视化过程 |
6.1.4 GIS三维可视化功能 |
6.1.5 GIS中信息的可视化组织和管理 |
6.2 施工进度信息可视化方案 |
6.2.1 地形三维可视化方案 |
6.2.2 地物实体可视化方案 |
6.3 基于GIS的系统仿真方案 |
6.3.1 GIS与系统仿真结合的优越性 |
6.3.2 GIS与系统仿真环境的结合途径及方式 |
6.3.3 基于GIS的可视化仿真系统框架 |
6.4 基于GIS的施工过程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及作用 |
6.4.1 基于GIS的施工过程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 |
6.4.2 基于GIS的施工过程三维可视化系统的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混凝土大坝施工过程仿真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本文研究涉及的若干理论基础 |
1.4.1 系统仿真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
1.4.2 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及在仿真中的应用现状 |
1.4.3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水利学科中的应用 |
1.4.4 系统综合评价原理及其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理论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可视化仿真 |
2.3 可视化仿真建模方法 |
2.3.1 图形辅助建模的理论基础——层次化、模块化建模 |
2.3.2 施工过程仿真建模思路 |
2.3.3 可视化仿真模型构成 |
2.4 施工过程仿真原理与仿真框架 |
2.4.1 施工过程仿真原理 |
2.4.2 施工过程仿真框架 |
2.5 基于GIS 的可视化原理和方法 |
2.5.1 三维数字模型 |
2.5.2 三维数字模型可视化交互 |
2.5.3 三维数字模型动态演示及可视化查询 |
2.6 可视化仿真系统结构设计 |
2.7 施工过程仿真系统的分析方法 |
2.7.1 拱坝仿真过程Markov 性描述 |
2.7.2 转移概率矩阵及概率计算方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建模分析 |
3.1 引言 |
3.2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系统描述 |
3.2.1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影响因素 |
3.2.2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坝面作业系统 |
3.2.3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混凝土运输系统 |
3.3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系统约束及目标分析 |
3.3.1 系统仿真目标 |
3.3.2 约束条件 |
3.4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建模分析 |
3.4.1 系统建模边界界定 |
3.4.2 系统空间坐标建立 |
3.4.3 拱坝分层分块方法 |
3.4.4 模型参数的确定 |
3.5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模型的建立 |
3.5.1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模型 |
3.5.2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三维数字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多方案综合评价 |
4.1 引言 |
4.2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多方案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
4.2.1 仿真方案设置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2 施工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4.2.3 施工方案综合评价与优选 |
4.3 基于随机影响的仿真结果模糊综合评判 |
4.3.1 基于仿真计算的指标值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
4.3.2 指标体系综合评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系统研制与开发 |
5.1 引言 |
5.2 系统目标设计及功能结构 |
5.2.1 系统目标需求分析及设计 |
5.2.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5.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1 数据表的设计 |
5.3.2 触发器的设计 |
5.3.3 数据库的安全设计 |
5.4 仿真系统的特点及功能描述 |
5.4.1 系统主要特点 |
5.4.2 系统主要功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实例 |
6.1 引言 |
6.2 工程简介 |
6.2.1 工程概况 |
6.2.2 工程地质条件 |
6.2.3 水文气象 |
6.2.4 枢纽布置及主要工程建筑物 |
6.2.5 沙牌拱坝主要科研成果 |
6.2.6 沙牌拱坝施工 |
6.2.7 真空溜管输送混凝土相关研究 |
6.2.8 工程施工总工期 |
6.3 仿真计算边界条件分析 |
6.3.1 运输系统 |
6.3.2 坝面作业系统 |
6.3.3 其他 |
6.3.4 拱坝仿真施工参数 |
6.4 仿真计算及分析 |
6.4.1 拱坝混凝土运输系统仿真 |
6.4.2 拱坝施工过程仿真 |
6.4.3 仿真计算及成果分析 |
6.4.4 拱坝施工建议方案 |
6.4.5 拱坝施工图及三维可视化效果图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锦屏一级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电工程分标施工规划与施工仿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施工仿真理论研究 |
2.1 水电工程分标规划施工仿真总体结构体系 |
2.2 水电工程分标规划施工仿真技术与方法 |
第三章 锦屏一级水电工程施工规划初步分标方案 |
3.1 锦屏一级水电工程概况 |
3.2 不同分标方案概述 |
3.3 初步分标方案 |
第四章 锦屏一级施工导流三维动态仿真分析 |
4.1 锦屏一级导流工程概述 |
4.2 施工导流仿真方法与实现 |
4.3 锦屏一级施工导流仿真分析成果 |
第五章 锦屏一级拱坝施工过程三维动态仿真分析 |
5.1 锦屏一级大坝工程概述 |
5.2 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三维仿真建模方法 |
5.3 混凝土拱坝施工进度分析 |
5.4 锦屏一级拱坝混凝土浇筑过程仿真分析成果 |
第六章 锦屏一级地下厂房系统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与优化 |
6.1 锦屏一级地下厂房系统概述 |
6.2 地下厂房系统施工全过程仿真建模 |
6.3 锦屏一级地下厂房系统施工动态仿真分析成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锦屏一级工程施工场内交通运输仿真分析 |
7.1 锦屏一级场内交通概述 |
7.2 基于循环网络模拟技术的交通运输仿真方法 |
7.3 锦屏一级施工场内交通运输系统仿真分析 |
第八章 锦屏一级工程整体施工总布置三维仿真分析 |
8.1 锦屏一级施工总布置概述 |
8.2 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三维仿真分析方法与实现 |
8.3 锦屏一级施工总布置动态可视化仿真分析成果 |
第九章 锦屏一级水电工程施工规划优化分标方案 |
9.1 锦屏一级分标施工仿真分析结论 |
9.2 优化分标方案 |
第十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拱坝数字化建模及面向对象的图形程序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的重力坝参数化设计研究[D]. 刘月.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碾压混凝土拱坝数字图形介质模型研究[D]. 周钰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拱坝结构工程图形库研制与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D]. 孙雪瑞.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6]拱坝结构三维建模软件的关键技术研究[D]. 魏鲁双.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7]数字化机床建模及其切削仿真技术研究[D]. 毕海霞.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1)
- [8]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仿真研究[D]. 李良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12)
- [9]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与优化研究[D]. 郑家祥. 天津大学, 2007(04)
- [10]锦屏一级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研究[D]. 黄河. 天津大学, 2007(04)
标签:bim论文;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论文; 三维可视化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 建模软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