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第三产业与城市化(论文文献综述)
任波[1](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姜义颖[2](2019)在《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途径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至2016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7.35%,城市化正在由主要是集中型城市化向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相结合的历史阶段演进。根据城市化一般规律所决定的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化正在由单体城市的城市化走向城市群的城市化,由重视城市建设的城市化转向重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城市化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阐明了城市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同时也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新阶段。这种由城市群为形态的城市化进程,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的协同性来看,城市化会出现一个怎样的新发展形态呢?本文在大量考察我国城市化发展实际和综合研究国外城市化发展形态的基础上认识到,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将迎来发展新时代,即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时代。本文以“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作为论文选题,期望从城市化发展的隐性(社会空间)和显性(物质空间)两方面,探讨新时代下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新形态以及在新形态下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的协调发展,同时,研究城市化区域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分析城市化集聚与扩散重塑的区域空间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发展过程,总结城市化区域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对丰富城市经济学理论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如何有效地避免各种城市病?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些问题正是需要通过把握城市化区域的发展规律来解决。可见,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理论有重要的应用实践意义。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表明,探寻城市化区域的一般发展规律,既是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应用理论需要,也是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向理论前沿发展的需要。故对城市化区域的理论探索,将是我国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的理论研究任务。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并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城乡差距持续拉大。当下,城市化过程中“五高五低”的发展现实为这种不均衡和差距提供了注解。一是,城市化发展速度高,而质量、效益低。城市化发展直线上升,短短几十年就达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高度,但是发展质量和效益却与之不符。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市政管理、就业吸纳、人文建设等明显滞后,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二是,资源消耗高,规模效益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超于人口城市化速度,而人口城市化又远超于产业城市化,“三率倒挂”现象严重,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建了视觉城或景观城后没有充足的产业作为支撑,产城失衡,城市规模效益递减,难以保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三是,城市高速发展、农村低速发展。我国实施城市化战略以来,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面貌得到巨大改善,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农村境遇却日渐没落。城市对农村形成的巨大“虹吸效应”,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达到了 4倍之多,在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城乡差距更大,形成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二元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形成“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的尴尬局面。四是,核心城市高速增长,腹地城市低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城镇规模结构严重失衡,一方面,大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持续增加,尤其是特大城市规模盲目扩张,人口数量激增,资源环境负荷加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开始收缩,中西部一些小城镇甚至出现萎缩迹象,无法对核心城市发展形成有力支撑。五是,东部区域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低。我国区域发展东高西低的趋势不断加剧。在我国目前的诸多城市化区域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处于经济领先地位,且都处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城市化区域的发展明显落后。这些状态与将城市与区域割裂、城市规划建设孤立化、局部化等有密切关系。由于没有认识到城市化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发展阶段,导致城市化碎片化、城市和区域之间出现非均衡化、失谐化等,都阻碍了城市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全面把握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厘清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区域边界和功能,分析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状态及空间结构布局,对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和优化区域经济顶层设计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研究立足于城市化延伸发展到城市化区域之事实,分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探讨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首先,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探析城市化区域形成机制、运行机理、空间演化及其发展规律。其次,结合我国城市化区域发展现实,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城市化区域中城市规模经济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是城市化区域中内部结构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再次,分别对城市化区域内的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进行测度,实证分析二者对城市化区域发展的影响。最后,在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方面,提出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内核及推动城市化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本研究在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探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分析其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全面剖析和实证检验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内部结构以及对区域或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求实现以下创新:(1)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城市化区域作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演化趋势和社会经济表现形式,需要通过全面研究建立起相应的理论体系。这里,首要问题是要准确地界定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基本上都经历了由单中心到多中心,专业化城市到综合化城市、单体城市到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而城市化形态由单个城市发展转化为多个城市连成片的城市化区域。这种城市化区域是城市与区域连结为一个空间整体的社会形态。它与城市化有形状、品质和技能的同质性,但又比城市化的空间形式更为泛化。通过探讨城市化由城市内部发展到城市外部进而延展到区域的过程,可以得出:城市化区域就是指以一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环绕若干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带作为腹地而形成的遍布城市化生活方式的人类生活区域。本文从城市化发展形态的角度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是对城市化发展形态研究的理论创新。(2)揭示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是由多个城市连结形成的广袤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支撑这个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内在机理,表现在保证区域高收益的城市规模经济实现和保证区域协调发展的内部结构合理化。即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是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内城市数量和实力会不断增长,外向经济会日益扩大,逐步向更高级阶段跃迁,整个区域由均衡走向非均衡再向均衡发展如此循环,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两个方面探讨推动城市化区域有序运行与健康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创新。(3)实证分析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适度点以及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的合理度。从城市成本与收益关系理论分析城市化区域适度的经济规模,实证测度出其适度规模人口数量;从区域内部结构均衡理论出发,实证测度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合理度,为我国城市化区域人口吸纳、转移以及区域规模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创新。因此,本研究尝试对城市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及政策选择问题展开探讨,通过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为研究城市化发展提供新视角;通过对城市化区域成因及运行机理的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城市发展新格局及城市与区域间关系更加关注;通过城市化区域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分析,为城市化区域规模找到适度点以及内部结构均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分析,可为新形势下制定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以达到城市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初衷。
李春生[3](2016)在《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两个最重要的结构转变,而且二者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般认为,产业结构演进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而城市化会对产业结构演进产生重要的影响。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二者关系的不协调则会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困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和升级,城市化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二者的协调发展度也明显提高。但是,当前我国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寻实现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评价二者互动与协调的状态,辨识它们发展中存在的偏差并加以纠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产业结构理论和城市化理论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界定,形成了论文研究的主要框架。从“良性互动”促进“协调发展”的理念出发,在从理论上提炼归纳出二者互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历程和状况进行了分析,对二者的关联性进行了统计与计量分析,对二者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对二者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并从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效应的角度对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整个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创新。第一,在经济理论和系统论的基础上,概括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四层内涵:基本条件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良性互动;必要前提是二者各自的有序发展;具体表现是二者在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上的匹配得当;实现过程是“协调”与“失调”的动态变化调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框架。第二,在产业结构理论和城市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并在具体分析其作用机制时,针对有些研究不严格区分“互动”与“良性互动”的问题,分析了由“互动”到“良性互动”与“不良互动”的条件与可能性。第三,在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的评价方面,建立了较为全面地反映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距离协调度模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我国及分省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了全国的协调发展度逐渐提高、分省的协调发展度存在明显区域差异的结论,同时也发现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存在着偏差的实际情况。第四,针对两个系统互动关系研究中存在的方法上的困难,将PLS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引入到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研究中,定量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动态效应,既从整体上评价和把握二者的互动作用,也得出了二者互动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曹飞[4](2015)在《路网密度、第三产业与人口城镇化——基于2001~2011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分析》文中提出基于我国内地31个省域20012011年度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路网密度、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以及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路网密度对于城镇化的影响是正面的影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除东部地区外,其他区域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的影响都为负面影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对于城镇化的影响显着为正,但存在区域差异;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对城镇化的影响为负。所以应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政策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祁子祥[5](2015)在《我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学术观察和现有研究表明: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当工业化进程发展到高级阶段,第三产业会自动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力量,与之相对应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受到城市化的影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上升到空前的新阶段,如何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调整,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质量。本文从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相互作用的机制理论入手,希望从城市化的本质上来反映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不仅仅是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还包括经济、产业、能源以及配套系统等方面的因素的共同提高,并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其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方式。本文首先讨论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规律,分别结合其发展理论找到相互作用的互动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如何进一步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进行实证探讨。全文运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以发展理论为基础实证考察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而提出进一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一共有六个章节,核心分为二至五章,归纳为两个部分——互动机制的构建和对其互动关系的实证检验。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思路、社会背景和针对该领域现有的研究状况。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文章理论框架的构建,对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各自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进行探讨,并找到结合点。第四章是我对我国城市化及第三产业现状的统计性描述,分析现在的发展状况。第五章是实证部分,以前文构建的理论体系为基础,选取合适的数据和方法,建立实证模型,希望通过实证检验我国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相互影响的情况。第六章根据之前的研究内容就如何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内涵,同时加快第三产业内部优化升级以及促进两者之间协调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王新越[6](2014)在《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产业迅速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逐步深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组织等综合功能不断加强,呈现出“旅游化”的趋势。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景观在空间上的拓展,城镇生活方式的普及等等,都为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物质、文化等基础,也为旅游化的形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伴随着“十二五”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深化,目前工业化对我国城镇化的主导作用已经开始减弱,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先后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它们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产业关联性,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新型城镇化可以以旅游化为引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旅游化的进程,二者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旅游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旅游学、产业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耦合函数法、聚类分析与灰色预测等定量方法,按照“内涵—机理-测度-协调关系—类型”的思路,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与功能、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阐明旅游化的产生与形成,并在现代旅游产业概念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旅游化的内涵。旅游化就是指通过旅游活动与旅游文化的普及、旅游空间与领域的不断拓展、旅游产业要素发展完善、旅游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等功能得以全面发挥的基础上,使其发展成为国家或区域支柱产业,并广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过程。因此,“旅游化”不仅是一种现象、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通过分析旅游化与旅游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阐释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差别,在此基础上解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根据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强弱将二者相互作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然后,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对城镇化的要求,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从旅游化内涵出发,统筹考虑旅游产业规模和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功能,构建旅游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影响城镇化系统和旅游化系统的评价因子;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1年城镇化和旅游化评价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再根据建立的旅游化、城镇化评价体系,测算我国31省市城镇化、旅游化发展水平,重点分析2000年以来各地区城镇化、旅游化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和结构性动因。研究表明,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国内旅游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与旅游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最后,根据2000-2011年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定量分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确定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采用耦合函数法和协调发展度的方法,建立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评价模型,评价2000-2011年各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二者正在逐渐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东部地区已经形成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隆起带,北京、上海和浙江是二者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再对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类型的研究,将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现状,划分为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3个基本类型,并选择典型地区对该种类型的发展模式运行效果进行预测与检验;再针对不同类型提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方向与主要动力,为国家和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吕冰茹[7](2014)在《城市化背景下服务业就业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拉动作用已成为共识,国内外学者不论是对城市化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还是对城市化引发的产业结构差异、服务业行业差异,以及城市化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都有着全面深入的研究。但是,针对城市化背景下服务业就业的区域差异研究尚未被探索。目前,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大潮亟需理论支持,本文在借鉴有关文献理论基础之上,首先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服务业就业地区差异进行评测,通过评测发现服务业就业水平无论在全国三大区域间还是在区域内都存在较大差异;然后选取与服务业就业关系紧密的5个影响指标建立评价服务业就业的指标体系,探讨了影响指标的统计特点;最后构建城市化背景下服务业就业区域差异的模型,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2002至2011十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化是服务业就业水平的内生变量,得出服务业就业水平有着显着的区域差异,服务业就业水平越高、城市化对其影响作用越弱,服务业就业水平差距有可能继续加大等结论,并详细分析了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服务业行业人才管理、努力改善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服务业就业水平的提高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优势服务业、出台加强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政策、大力提高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就业水平等政策建议。
王兵兵[8](2013)在《山东省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山东省第三产业比重及城市化水平偏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明显,滞后的城市化水平限制了第三产业的成长空间。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三产业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市化水平是第三产业水平的单向Granger原因。依据研究结论,对未来山东省第三产业及城市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何文举,欧阳飘飘,汪颖[9](2013)在《第三产业发展对湖南城市化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将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将代表第三产业发展的指标和影响城市化速度指标及城市化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并结合第三产业与湖南省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而提高综合城市化水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首先对第三产业和城市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接着运用综合指标分析,避免了单个度量指标的片面性。运用ADF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用EG协整检验与VAR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表明:湖南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湖南省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胡正斌[10](2013)在《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进程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国内外相关学者所探讨的热门话题。为了增强工、农业生产,提高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市场充分发育,优化生产结构,缓解就业压力,进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必须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指标。本文利用了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区域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全文分为六章,分别从国内外相关研究、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现状与关系、城市化背景下的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和结论与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本文2-3章为研究现状和发展现状,据国内外研究文献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第三产业有着吸纳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功能,而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互为充要条件。本文主体部分为4-5章。第四章,在《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最新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收集了中国1978-2011年城市化率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数据,运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对城市化率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五章,收集了2011年第三产业相关指标,运用莫兰指数、RCA指标法和因子分析法对第三产业空间集聚和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省市的排名。在以上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章为结论和对策建议部分。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滞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东部地区新兴服务行业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在西部地区较大;第三,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城市化率越高的地方,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越好,反之,城市化率低的区域,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率偏低,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四,就城市化进程与第三产业的关系来看,它们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立即就表现出来的,城市化对于第三产业的影响是滞后的,同样,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也是滞后的;最后,从我国区域第三产业竞争力方面来看,东部发展势头良好,竞争力要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要比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更具备竞争力。运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从空间集聚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呈高值-高值集聚;而西部地区呈低值-低值集聚,说明东西部地区呈现出不平衡性,而且这种不平衡性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本文对策建议是:为了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消除东西部差异,扭转不平衡局面,本文笔者从国家政策扶持,改善外部环境,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的投入以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来改善第三产业的发展环境。本文立足于统计分析的角度,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围绕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进行研究。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图表进行描述分析,旨在揭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关系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不足。本篇论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并没有充分利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对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和城市化进行研究,本想引入空间误差、空间滞后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但回归结果并不显着,此处不再详述。此外,在数据收集方面也遇到一些困难之处,如大样本的采集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研究。
二、论第三产业与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第三产业与城市化(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
4.7 本章小结 |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4 本章小结 |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指标选取 |
7.1.2 数据来源 |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7.2 实证分析 |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
7.4 讨论与启示 |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8.1.1 指标选取 |
8.1.2 数据来源 |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8.2 实证分析 |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
8.4 讨论与启示 |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城市化 |
1.4.2 大都市区(都市圈) |
1.4.3 城市群 |
1.4.4 城市化区域 |
1.4.5 城市化区域与相近概念区分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
2.1.2 城市化形态相关研究 |
2.1.3 城市规模的相关研究 |
2.1.4 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 |
2.1.5 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化发展理论 |
2.2.2 城市规模理论 |
2.2.3 城市空间理论 |
2.2.4 城市区位理论 |
2.2.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 城市化区域形成与演化分析 |
3.1 城市产生及发展 |
3.1.1 城市的产生 |
3.1.2 城市的发展 |
3.2 城市化产生及发展分析 |
3.2.1 城市化的产生 |
3.2.2 城市化的发展 |
3.3 城市化区域形成及运行机制分析 |
3.3.1 城市化区域形成原因 |
3.3.2 城市化区域运行机制 |
3.3.3 城市化区域发展规律 |
3.3.4 城市化区域功能 |
3.4 城市化区域的演化 |
3.4.1 城市化区域的经济增长 |
3.4.2 城市化区域的空间演化 |
3.5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中的问题分析 |
4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例分析—以京津冀城市化区域为例 |
4.1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成因分析 |
4.1.1 资源禀赋 |
4.1.2 工业化发展 |
4.1.3 信息科技创新 |
4.1.4 城市化扩散 |
4.1.5 空间有限性 |
4.2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证分析 |
5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分析 |
5.1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模型 |
5.1.1 城市化区域投入要素 |
5.1.2 城市化区域产出要素 |
5.1.3 城市化区域规模效益理论模型 |
5.2 区域核心城市经济规模效益理论 |
5.3 城市化区域适度经济规模模型 |
5.4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现状分析 |
5.4.1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发展现状 |
5.4.2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实证分析 |
5.4.3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存在的问题 |
5.5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策略选择 |
5.5.1 提高城市空间人口承载力 |
5.5.2 提升城市空间集聚水平 |
5.5.3 测量城市经济规模适度点 |
5.5.4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
6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分析 |
6.1 中心城市结构均衡分析 |
6.1.1 “城”均衡态 |
6.1.2 “市”均衡态 |
6.1.3 “城”与“市”均衡态 |
6.2 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结构分析 |
6.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分析 |
6.4 城市化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分析 |
6.4.1 城市化区域产业链分析 |
6.4.2 城市化区域产业梯度分析 |
6.4.3 城市化区域产业集群分析 |
6.5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现状分析 |
6.5.1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发展现状 |
6.5.2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实证分析 |
6.5.3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
6.6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均衡发展策略 |
7 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 |
7.1 新时代我国城市化区域的战略内核 |
7.1.1 城市化区域物质空间结构战略 |
7.1.2 城市化区域社会空间结构战略 |
7.1.3 城市化区域首位城市战略 |
7.1.4 城市化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
7.2 推进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政策选择 |
7.2.1 城市化区域的土地利用政策 |
7.2.2 城市化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
7.2.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环境政策 |
7.2.4 城市化区域的中心城市发展政策 |
7.2.5 城市化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 |
7.2.6 城市化区域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
7.2.7 城市化区域的合作机制政策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演进 |
2.1.2 城市与城市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相关理论 |
2.2.2 城市化相关理论 |
2.2.3 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3.3 已有研究述评 |
2.4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涵与分析框架 |
2.4.1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涵 |
2.4.2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实现机理 |
3.1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
3.1.1 技术进步 |
3.1.2 需求因素 |
3.1.3 供给因素 |
3.1.4 政府作用 |
3.1.5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
3.2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
3.2.1 前提假设 |
3.2.2 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 |
3.2.3 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机制 |
3.3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的互动作用 |
3.3.1 第一产业与城市化的互动作用 |
3.3.2 第二产业与城市化的互动作用 |
3.3.3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的互动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及国际借鉴 |
4.1 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 |
4.1.1 发展历程 |
4.1.2 阶段特征 |
4.1.3 原因探析 |
4.2 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 |
4.2.1 发展历程 |
4.2.2 阶段特征 |
4.2.3 原因探析 |
4.3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国际借鉴 |
4.3.1 美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 |
4.3.2 韩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 |
4.3.3 巴西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历程 |
4.3.4 代表性国家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关联性分析 |
5.1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相关性分析 |
5.1.1 方法的选取 |
5.1.2 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相关性分析 |
5.1.3 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相关性分析 |
5.2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动态关系研究 |
5.2.1 模型的选取 |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3 VAR模型实证分析 |
5.2.4 结论与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6.1 方法选取 |
6.1.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
6.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我国产业结构综合水平测度与评价 |
6.2.1 产业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2 我国产业结构综合水平测度与分析 |
6.2.3 我国产业结构分指标水平测度与分析 |
6.3 我国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与评价 |
6.3.1 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2 我国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与分析 |
6.3.3 我国城市化分指标水平测度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 |
7.1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时序演进分析 |
7.1.1 协调度模型的选取 |
7.1.2 指标体系选取及权重确定 |
7.1.3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测算与分析 |
7.2 我国省际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比较分析 |
7.2.1 省际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7.2.2 我国省际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度测算与分析 |
7.3 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效应分析 |
7.3.1 PLS模型简介 |
7.3.2 我国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动态效应分析 |
7.3.3 我国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动态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
8.1 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 |
8.1.1 产业结构层面影响协调发展的问题 |
8.1.2 城市化层面影响协调发展的问题 |
8.2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1 构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
8.2.2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城市化发展 |
8.2.3 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支撑产业结构升级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及启示 |
9.2 研究的困难与不足 |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数据 |
附录2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农业产值数据 |
附录3 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数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路网密度、第三产业与人口城镇化——基于2001~2011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既有研究和问题的提出 |
二、变量描述与统计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区域及总体描述 |
(二)城镇化率 |
(三)路网密度 |
(四)第三产情况 |
三、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模型回归结果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1.路网密度对城镇化的影响 |
2.第三产业产值对城镇化的影响 |
3.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对城镇化的影响 |
4.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对城镇化的影响 |
四、结论及启示 |
(5)我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第三产业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
1.2.2 城市化进程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思路及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思路 |
2 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理论分析 |
2.1 产业结构的演进的客观规律性 |
2.1.1 三次产业的划分 |
2.1.2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
2.1.3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性 |
2.2 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方式 |
2.3 产业调整对城市化影响的阶段性特征 |
3 城市化进程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 |
3.1 第三产业内涵的界定 |
3.2 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基础 |
3.3 第三产业内部演化规律 |
3.3.1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内部产业比重的调整 |
3.3.2 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化规律 |
3.4 城市化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内各产业的调整升级 |
4 我国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统计性描述 |
4.1 我国城市化现状分析 |
4.1.1 我国劳动力的分布现状 |
4.1.2 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
4.1.3 城市经济生产效率 |
4.1.4 我国城市分布的空间结构现状 |
4.2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1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4.2.2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成因分析 |
5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第三产业发展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的总体关系 |
5.2 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5.2.1 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分析 |
5.2.2 城市化与第二三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
5.3 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内部关联分析 |
5.3.1 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四层次在第三产业中所在比重的回归分析 |
5.3.2 Ganger因果分析 |
5.4 实证分析的结论与成因分析 |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促进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发展的对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合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所用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逻辑框架 |
1.3.4 主要创新点 |
2 旅游化与城镇化基础理论 |
2.1 旅游化的内涵解析 |
2.1.1 旅游化的内涵 |
2.1.2 旅游化与城镇化 |
2.1.3 旅游化与工业化 |
2.1.4 旅游化与信息化 |
2.1.5 旅游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2.2.2 我国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理论依据 |
2.3.1 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 |
2.3.2 消费结构演变理论 |
2.3.3 精神与心理需求理论 |
2.3.4 协调发展理论 |
3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
3.1 影响旅游化与城镇化形成发展的共同因素 |
3.1.1 国家政策 |
3.1.2 区位条件 |
3.1.3 经济基础 |
3.1.4 社会基础 |
3.1.5 历史基础 |
3.1.6 文化基础 |
3.1.7 全球化与区域化 |
3.2 旅游化对城镇化的作用 |
3.2.1 旅游产业规模与城镇化 |
3.2.2 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与城镇化 |
3.2.3 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与城镇化 |
3.2.4 旅游产业的文化功能与城镇化 |
3.2.5 旅游产业的教育功能与城镇化 |
3.2.6 旅游产业的生态功能与城镇化 |
3.2.7 旅游产业的组织功能与城镇化 |
3.3 城镇化对旅游化的作用 |
3.3.1 人口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2 经济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3 社会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4 空间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5 生态环境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6 生活方式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7 城乡一体化与旅游化 |
3.3.8 城镇创新研发能力与旅游化 |
3.4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类型 |
3.4.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 |
3.4.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 |
3.4.3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 |
4 城镇化的界定与测度 |
4.1 城镇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
4.2 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
4.2.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
4.2.3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
4.3 城镇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
4.3.1 全国城镇化构成要素 |
4.3.2 31 省市城镇化构成要素 |
4.4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
4.4.1 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
4.4.2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
4.4.3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
5.旅游化的界定与测度 |
5.1 旅游化评价指标与方法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
5.2 旅游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
5.2.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
5.2.3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
5.2.4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其他指标 |
5.3 旅游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
5.3.1 全国旅游化构成要素 |
5.3.2 31 省市旅游化构成要素 |
5.4 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
5.4.1 全国旅游化发展水平 |
5.4.2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
5.4.3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
6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动力机制与协调发展关系 |
6.1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分析 |
6.1.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 |
6.1.2 旅游化各子系统与城镇化各子系统 |
6.2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与定量模型 |
6.2.1 面板数据检验 |
6.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2.3 模型选择 |
6.2.4 结果分析 |
6.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
6.3.1 耦合度模型 |
6.3.2 协调发展模型与等级划分 |
6.4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协调发展度的时空变化 |
6.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
6.4.2 协调发展度的时间变化 |
6.4.3 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变化 |
7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类型与发展方向 |
7.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 |
7.1.1 发展方向与理念 |
7.1.2 运行条件 |
7.1.3 运行效果预测与检验 |
7.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 |
7.2.1 以旅游化为主动力模式 |
7.2.2 以城镇化为主动力模式 |
7.4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 |
7.4.1 发展方向与理念 |
7.4.2 运行条件 |
7.4.3 模式细分 |
8 结语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城市化背景下服务业就业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1.2.1 城市化背景下产业结构差异的相关研究 |
1.2.2 城市化背景下服务业行业结构差异的相关研究 |
1.2.3 城市化拉动服务就业的机理相关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服务业就业区域差异的现实比较 |
2.1 有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
2.1.2 服务业的概念 |
2.2 城市化背景下服务业就业的总体差异 |
2.3 城市化背景下服务业就业的结构差异 |
2.4 城市化背景下服务业的乘数效应 |
2.4.1 乘数的定义 |
2.4.2 乘数效应 |
2.4.3 乘数理论的必要条件 |
2.5 城市化背景下服务业发展的本地市场效应 |
小结 |
第3章 服务业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服务业就业水平的测算 |
3.2.1 服务业就业水平的衡量 |
3.2.2 服务业就业水平区域差异的测算 |
3.3 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
3.3.1 市场规模因素 |
3.3.2 市场需求因素 |
3.3.3 市场禀赋因素 |
3.4 数据的特征描述 |
小结 |
第4章 服务业就业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
4.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4.2 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
4.2.1 模型的 OLS 估计 |
4.2.2 工具变量估计 |
4.2.3 各地区回归结果及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第三产业发展对湖南城市化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本文的创新 |
二、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一) 综合指标 |
1. 被解释变量 |
2. 解释变量 |
(二) 数据来源说明 |
三、实证分析 |
(一) ADF单位根检验 |
(二)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四、结论与建议 |
(10)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设想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三)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关于第三产业的相关文献研究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关于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关系的相关研究 |
三 第三产业含义及各部门的界定 |
四 城市化的概念 |
第三章 我国第三产业和城市化发展现状 |
一 我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与国外比较 |
三 我国第三产业和城市化发展现状国内比较 |
四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关系研究 |
一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
(一) 城市化发展为第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 城市化进程的提高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
二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城市化率的 VAR 模型 |
(一) VAR 模型简介 |
(二) 模型的构建 |
(三) 计量分析 |
三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化背景下的我国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 |
一 利用空间统计方法测算我国第三产业空间集聚 |
二 利用 RCA 指数法评价我国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 |
三 利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我国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 |
(一) 指标选取、解释与方法的选择 |
(二) 分析过程 |
四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一 我国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 |
二 改善我国第三产业的对策建议 |
三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第三产业与城市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姜义颖.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3]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 李春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8)
- [4]路网密度、第三产业与人口城镇化——基于2001~2011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分析[J]. 曹飞.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5]我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分析[D]. 祁子祥. 重庆理工大学, 2015(03)
- [6]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新越.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7]城市化背景下服务业就业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吕冰茹. 山东财经大学, 2014(09)
- [8]山东省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 王兵兵.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9)
- [9]第三产业发展对湖南城市化影响的实证研究[J]. 何文举,欧阳飘飘,汪颖.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04)
- [10]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D]. 胡正斌. 河南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