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馆(论文文献综述)
孟亚男[1](2021)在《禹城革命历史纪念馆互动性展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展示空间的展示形式不断创新,尤其各类纪念性场馆的展示空间,由传统的静态展示逐渐向互动体验形式转变。5G时代的到来,为互动展示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展示形式更加多样化。互动展示的运用,使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展示设计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本文从互动展示的概念入手,结合展示空间的特点,从观众与展品和观众与空间两方面总结了互动展示设计的发展与演变,及互动设计对纪念馆展示的意义。其次,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各类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的空间案例,总结出互动展示形式的多样化、展示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以及观众体验维度的多重性特征。从三个方面总结了革命历史纪念馆展示空间中互动展示运用的技术类型。同时,互动设计在展示空间中除了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外,还可以通过空间和观众层面作为着手点,总结和梳理了互动设计运用在展示空间中的具体方法,为最后的设计实践部分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对禹城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调研,分析其空间现状及展示形式,得出在传统陈列展示的基础上加入互动展示设计的结论。最后,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以相关设计学和信息传播学理论作为基础,并以参观者的需求和空间整体设计要求作为出发点,将互动展示形式科学合理的运用到禹城革命历史纪念馆展示当中,构建互动性展示空间要素模型,利用模型对空间中的信息传递、空间设计对参观者的行为和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使展示形式及信息的传播方式多样化,从而使展示效果更加丰富。
罗亨[2](2021)在《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历史来看,京津冀地区是联系紧密的一个整体。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既有国家一级馆、二级馆,也有未定等级者。京津冀地区的高校博物馆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目前,京津冀地区的高校博物馆有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开大学博物馆、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共13家。按照藏品类型和陈展主题,这13家博物馆可分五类:人文艺术类、地球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医药科学类、综合类。本文从博物馆建筑、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展陈、博物馆交流合作、数字博物馆建设等方面调查了京津冀地区13家高校博物馆的现状,分析其成绩与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期望促进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的共同发展,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高校博物馆,提升大学文化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建设、文物保护、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张声驰[3](2020)在《太原晋祠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晋祠聚集着众多文化资源,是三晋大地重要的文化输出地。晋祠有着很多自身优势,可是晋祠的的文创业依然停留在刚起步的阶段。创意匮乏的文化创意产业,在销售模式上也比较狭窄。晋祠地方政府在规划和布局当地旅游业上没有充分发展利用当地的文化内涵。笔者主要通过阅读文献搜集前人的经验结果和调查数据,辅助利用网络平台,观看影视纪录片,以及询问导师等方式,全方位的分析调查了国内外文创产业的发展状况。梳理了国外和国内的着名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实战经验和发展特点,总结了国内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必须要开发的优势。通过研究晋祠的历史文化和历史遗迹对现代的影响,完善了晋祠文创品牌设计,锁定了晋祠内对当代影响深远的三宝和三绝,开发出了一系列符合当代审美的文创产品,通过对晋祠深入的研究,从晋祠的雕刻,书法和建筑以及古树四个角度为晋祠打造了五个系列的产品。例如以鱼沼飞梁和周柏为原型设计的微缩时空系列吊坠;唐太宗李世民亲笔的碑文作为纹样运用在设计中,称作《晋祠铭》系列,以圣母像,仕女,铁人雕塑等为原型绘制插画,并且运用在产品设计中,称为雕刻系列。以上设计晋祠文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晋祠对外产品匮乏的缺陷,从晋祠文创品牌标志设计完善到插画绘制再到最后产品产出,涵盖了晋祠不同角度的美学领域,且具有一定的可延展行,相信会是晋祠文创产品开发好的开端。
李杨[4](2020)在《滨田庄司民艺陶瓷设计观研究》文中指出滨田庄司是日本近现代享有“人间国宝”美誉的民艺陶瓷家。青年时期与柳宗悦等人组织领导了日本民艺运动,作为“民艺派”的先锋广为人知。在其陶瓷艺术吸收日本传统陶瓷精粹的同时,他还将自己对于“素雅”、“自然”、“健康”等民艺之美的深拓融入陶瓷创作中。他的作品充分显现出“用器之美”、“无垢之美”、“庶民艺术”[1]的艺术风格。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文献检索、实物分析、归纳分类等研究方法尝试以全新的视角阐析滨田庄司民艺陶瓷设计观,并对其设计理念、陶瓷工艺及创新案例进行深入的调研和细致的梳理,进而剖析其设计认识论与方法论、审美意识与民艺理想。主要从四个方面探析滨田庄司的民艺陶瓷设计理念、制陶方式以及设计观延伸:其一从“无”意识与自由美的探索、古陶瓷与禅宗思想的探究以及无名与朴素美学的探求三点着手全面立体阐释其设计理念精髓;其二从设计作品着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献与图像相结合深究他作品中的造型、装饰、技法三大要素所蕴含的设计思维;其三从横向方面对民艺陶瓷的设计要素中的创新,纵向方面对民艺陶瓷人才培养与传承两方面阐析他对于之后的民艺发展的启迪、开创与引导;其四通过对于滨田庄司的民艺陶瓷设计观的深入研究延伸出设计需要宜人宜民宜自然、设计需要具备时间与温度以及无垢之美成就朴素美学三方面的启示。期望通过以上研究,对国内在日本民艺运动个人作家[2]设计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补充,为之后该领域的研究铺好基石。
郭扬[5](2020)在《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博物馆队伍不断壮大。非国有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益成为博物馆研究中的一大重点。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多项扶持政策的下达对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非国有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里占比日益增大,成为国有博物馆的重要补充力量,在肯定非国有博物馆地位的同时不能忽视非国有博物馆现发展阶段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困境。分析现状是找出问题、寻求改变、突破瓶颈的基础,研究非国有博物馆的现状正是为找出现阶段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作基础,也是为其寻求发展途径、突破固有瓶颈做准备。如何在目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非国有博物馆的活力,如何解决非国有博物馆在人才、资金、管理、策展运营等方面所遇到的困境,如何扩大非国有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使其社会效益最大化,值得每一位博物馆工作者、研究者的深思。本文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博物馆名录为调查依据,将北京地区正式登记注册的非国有博物馆作为调查主体,通过实地考察、电话咨询、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网络公开数据,对炎黄艺术馆、观复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北京金台艺术馆、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等24家非国有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学术研究、展览陈列、教育活动、社会服务及未来发展几大方面展开现状调查研究。在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总结出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非国有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韩静[6](2019)在《清丰县城市规划馆展陈环境体验设计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规划馆作为政府规划决策与市民沟通的载体,是市民了解、参与、监督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清丰县城市规划馆作为实践案例,以期为清丰县城市规划馆展陈环境体验设计提出具体的指导性路径,提高参观者在规划馆展陈环境中的文化与情感体验,推动城市规划馆文化精神的传播。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索与整理,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国内外实践案例的成功经验与不足。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案例比较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项目清丰县城市规划馆,采用实地调研法进行项目考察;结合项目实际问题,采用设计实践法进行展陈环境体验设计,并具体应用在清丰县城市规划馆展陈环境空间、展示形式、服务创新等体验设计方面。本文将体验设计分为5个层次,即感官体验设计、交互体验设计、情感体验设计、文化体验设计和个性化体验设计。指出展陈空间缺少连贯性、展示形式单一、体验层次单一等问题。从用户导向、数字媒体技术、展陈空间、文化、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等方面探讨清丰县城市规划馆展陈环境体验设计创新的具体路径。从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路径探索上,通过VR、触控多媒体等技术实现艺术效果,创新参观者感官体验;在展陈空间中,以虚拟影像等技术为手段,创新参观者的沉浸体验;以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展示县域文化,创新参观者的文化体验;以多种交互方式,创新参观者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使参观者对清丰县有新的文化体验认知,从而影响参观者的心理、行为,产生情感的交融与共鸣。
孙英秀[7](2019)在《基于视觉反馈的老龙口酒博物馆数字导览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在科技的高速发展中向体验时代迈进,人们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老龙口酒博物馆作为沈阳工业文化的见证者、当代文化教育的传播者,成为历史文化交流的纽带。导览系统作为沟通参观者与博物馆的重要媒介,正朝着基于个人设备的方式发展,有效运用视觉反馈理论能增进用户与导览系统的双向交流,改善博物馆导览的新面貌。本文在归纳现代博物馆数字导览特征的基础上,从色彩、图形、文字、动效四个方面论证将视觉反馈理论引入数字导览设计的必要性。笔者通过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问卷调研的定量分析、旅程地图的模拟导览,深度剖析了用户在参观老龙口酒博物馆前期、中期的真实需求。整理老龙口酒博物馆导览现存问题,并立足于用户体验,提出视觉反馈理论引入下的老龙口酒博物馆数字导览的设计原则:隐喻映射降低用户认知、用户掌控减少等待焦虑、个性体验保持情感传递。用户调研“自上而下”的挖掘用户需求,满足最基本的导览功能,引入视觉反馈理论“自下而上”的引导和鼓励用户操作,让交互更有韵律感,更好的满足参观者的导览体验,为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提供一条新思路。数字导览设计将用户需求作为人机交互的关键点,从信息架构、交互方式以及视觉转化等多方面的考虑,探索视觉反馈理论在老龙口酒博物馆数字导览中的运用及表现形式。最后,通过SUS量表测试视觉反馈引入下的老龙口酒博物馆数字导览系统的可用性。
王思聪[8](2019)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平阳木版年画衍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阳木版年画是山西省临汾市的特色艺术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部分,近年来中央政府实施精准扶贫,又进一步促进了它的传承。本文基于精准扶贫政策背景,研究平阳木版年画衍生设计,让平阳木版年画作为一项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使传统手工艺者也能自给自足,同时成为带动临汾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创收的途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解读精准扶贫政策内容、掌握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设计现状,分析经典案例总结设计优势。通过实地调查法、综合分析法分析现阶段传统手工艺者制作平阳木版年画的流程与细节以及衍生设计开发现状,分析平阳木板年画可衍生元素开发路径,分析技艺传承者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定制基于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的平阳木版年画衍生设计策略,通过实践验证法,结合设计策略进行平阳木版年画的衍生品设计,验证策略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本文针对性的定制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平阳木版年画衍生设计研究,推动了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融合当下文化与审美,拓展了其色彩、图案、题材及寓意,与机械制造和数字化技术融合,提高了制作效率,丰富了艺术形式,与多品牌联合设计及网络平台联合推广,更新了其衍生元素的应用通道和衍生品的宣传通道,从而促进其衍生产品的设计朝着更加多元且注重自我品牌的方向发展,同时更加突出产品的产业化生产特色,由此改变传统手工艺者的生存现状,实现精准扶贫。
刘煜馨[9](2019)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泉州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泉州市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挖掘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促进公众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认知,从提高泉州市旅游吸引力的角度出发,设计开发极具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此研究,希望人们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泉州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充分了解泉州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不再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作为遥远的符号。本次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分析和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的提取,探究传统文化在文创产品中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实践于文创产品的设计。本文采用元素提取法、造境传意法、功能融合法三种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海上丝绸之路背景的泉州文化与历史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个研究方向,分别对其元素归类整理并提取。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反映古代海外交通历史,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海事博物馆,展示了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以及在航海与造船技术方面的许多伟大发明。本文便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中展现的基本要素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特有的宗教文化、器物文化、服饰文化等方面,对其元素主要特征进行提取,结合设计方法形成最终的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泉州文创产品设计。
艾晶[10](2019)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系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文化创意产品是高校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对高校文化的宣传与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一些优秀案例的分析,梳理并总结出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吸取一些国内外优秀高校文创设计与开发的经验,为国内院校开发研究文创产品提供参考。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通过整理与汇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现有的文创产品,与国内外优秀高校文创产品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沈航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方面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梳理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设计元素,提取出核心图形设计元素与色彩设计元素,并建立相应的图形设计元素基因库与色彩设计元素基因库。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结论,将沈航的精神进一步凝练,并尽可能符号化,最终将提取出的核心图形设计元素与核心色彩设计元素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中加以应用,设计出具有沈航独特精神文化的文化创意产品。沈航校园文创产品在满足产品功能需求的同时,也加深了学校师生与母校的情感共鸣,对校园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动性作用,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1)禹城革命历史纪念馆互动性展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革命历史纪念馆互动性展示设计相关概述 |
第一节 互动展示设计的概念 |
第二节 互动设计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发展 |
第三节 革命历史纪念馆展示设计中互动性应用的必要性 |
第四节 互动设计对纪念馆展示的意义 |
第二章 革命历史纪念馆互动展示设计的分类与方法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博物馆互动展示案例分析 |
第二节 新媒体技术 |
第三节 视角方式 |
第四节 实践体验 |
第三章 禹城革命历史纪念馆展示空间调研分析 |
第一节 项目概况 |
第二节 项目现状 |
第三节 受众人群 |
第四节 现存问题 |
第四章 禹城革命历史纪念馆互动性展示设计实践 |
第一节 设计定位 |
第二节 设计原则 |
第三节 设计理念 |
第四节 设计主要内容 |
第五节 互动展示设计 |
第六节 陈列展示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禹城革命历史纪念馆展示空间调查问卷 |
(2)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概述 |
(一)北京市高校博物馆 |
(二)天津市高校博物馆 |
(三)河北省高校博物馆 |
小结 |
二、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现状分析 |
(一)博物馆类型 |
(二)博物馆建筑 |
(三)博物馆教育与志愿者培训 |
(四)博物馆陈列展览与开放程度 |
(五)交流合作 |
(六)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
(七)文化创意产品 |
三、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发展建议 |
(一)提高博物馆建筑识别度 |
(二)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 |
(三)精心筹划展览拉近观众距离 |
(四)志愿者队伍建设 |
(五)加强合作资源共享 |
(六)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
(七)拓宽文创销售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太原晋祠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章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论文整体脉络 |
第2章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
2.1 国内外文创产业现状 |
2.2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2.2.1 故宫博物院 |
2.2.2 台北故宫博物院 |
2.2.3 大英博物馆 |
2.2.4 大都会博物馆 |
2.3 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发展趋势 |
2.3.1 设计形式动态化发展 |
2.3.2 传播媒介向多元化发展 |
第3章 晋祠博物馆文创开发策略和设计方法 |
3.1 晋祠文创产品的优势分析 |
3.1.1 文化和地域优势 |
3.1.2 政策和产业优势 |
3.2 晋祠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 晋祠历史文化与资源 |
3.4 晋祠三宝 |
3.4.1 圣母殿 |
3.4.2 鱼沼飞梁 |
3.4.3 献殿 |
3.5 晋祠三绝 |
3.5.1 宋代侍女彩塑 |
3.5.2 齐年柏 |
3.5.3 难老泉 |
3.6 晋祠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文创开发策略 |
3.6.1 晋祠品牌化策略 |
3.6.2 晋祠文创产品系列化策路 |
3.6.3 晋祠文创产品多元化策略 |
3.7 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文创设计方法 |
3.7.1 晋祠博物馆图形符号化 |
3.7.2 晋祠博物馆文创造型现代化 |
3.7.3 晋祠博物馆文创功能实用化 |
3.7.4 晋祠博物馆品牌视觉动态化 |
第4章 晋祠博物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实践 |
4.1 视觉识别系统探索 |
4.2 晋祠博物馆标志优化方案 |
4.2.1 字体设计 |
4.2.2 晋祠品牌标准色 |
4.2.3 中英文标志组合 |
4.2.4 图案组合 |
4.3 晋祠文创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应用 |
4.3.1 文创产品礼盒设计 |
4.3.2 包装纸袋设计 |
4.3.3 笔记本设计 |
4.3.4 纸杯设计 |
第5章 晋祠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
5.1 设计定位 |
5.2 设计思路 |
5.3 晋祠文化符号分析 |
5.4 晋祠文化表现 |
5.4.1 色彩表现的文化符号 |
5.4.2 材质选择的文化表现 |
5.5 形态符号的文化表达 |
5.6 三宝三绝典型元素的设计实践 |
5.6.1 微缩时空系列 |
5.6.2 《晋祠铭》系列 |
5.6.3 雕刻系列 |
5.6.4 纪念币系列 |
5.7 新媒体下的动态化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4)滨田庄司民艺陶瓷设计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现状 |
1.2.1 中国方面文献综述及现状 |
1.2.2 日本方面文献综述及现状 |
1.3 滨田庄司创作生涯概要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滨田庄司民艺陶瓷设计理念 |
2.1 对“他力”的探索 |
2.1.1 从“直观”到“无”意识 |
2.1.2 从“无”意识到自由美 |
2.2 对“古雅”的探究 |
2.2.1 古陶瓷的影响 |
2.2.2 禅宗思想的影响 |
2.3 对“真诚”的探求 |
2.3.1 对于“无名”的追求 |
2.3.2 对于朴素美学的贯彻 |
2.4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滨田庄司民艺陶瓷设计要素 |
3.1 古拙与质朴的造型 |
3.2 自然与素雅的装饰 |
3.2.1 颜色 |
3.2.2 装饰纹样 |
3.3 糅合与升华的技艺 |
3.3.1 施釉前技法 |
3.3.2 釉药艺术 |
3.3.3 施釉技法 |
3.4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滨田庄司民陶瓷设计创新与传承 |
4.1 设计形式的革新 |
4.1.1 因“材”施“技” |
4.1.2 “旧”与“新”的衔接 |
4.2 民艺传承方式的复兴 |
4.2.1 对于民艺爱好者的吸引 |
4.2.2 延续与创新徒弟制度 |
4.3 民艺文化价值的升华 |
4.3.1 满足益子民俗文化价值转化的诉求 |
4.3.2 让民艺文化走出日本走向国际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滨田庄司民陶瓷设计观总结与展望 |
5.1 滨田庄司民艺陶瓷设计观启示 |
5.1.1 设计需要宜人宜民宜自然 |
5.1.2 设计需要时间与温度 |
5.1.3 无垢之美造就朴素美学 |
5.2 滨田庄司民艺陶瓷设计观研究结论 |
5.2.1 设计作品方面 |
5.2.2 设计理念方面 |
5.2.3 设计活动方面 |
5.3 滨田庄司民艺陶瓷设计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 1:滨田庄司年表 |
附录 2:关于民俗与民间艺术的调研 |
(5)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国内外有关非国有博物馆的研究 |
(二)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
(一)论文研究的预期创新点 |
(二)论文研究的重点 |
(三)论文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我国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概况 |
一、基本定义与相关概念解析 |
二、我国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历程 |
(一)从民间收藏到民办博物馆 |
(二)非国有博物馆的快速发展 |
第二章 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基本概况 |
第三章 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现状分析及面临困境的思考 |
一、现状分析 |
(一)藏品管理与学术研究 |
(二)展览陈列与社会教育 |
(三)博物馆观众与社会服务 |
(四)内部治理与发展建议 |
二、面临困境及问题分析 |
(一)藏品方面 |
(二)展览陈列与教育活动方面 |
(三)资金与人才方面 |
(四)社会影响力方面 |
第四章 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策略的建议 |
一、政府 |
(一)政策扶持 |
(二)人才扶持 |
二、博物馆内部建设 |
(一)找准定位,突出特色 |
(二)扩大社会教育职能 |
(三)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
(四)健全制度,实现专业化运作 |
(五)紧追时代,走创新发展之路 |
三、社会力量 |
(一)企业 |
(二)国有博物馆 |
(三)高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清丰县城市规划馆展陈环境体验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概念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2 相关概念 |
2.2.1 城市规划馆 |
2.2.2 展陈环境 |
2.2.3 体验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规划馆体验设计案例分析 |
3.1 案例择取原则 |
3.2 国外规划馆体验设计案例分析 |
3.3 国内规划馆体验设计案例分析 |
3.4 案例比较分析与总结 |
第4章 展陈环境中体验设计的内涵研究 |
4.1 从体验到用户体验 |
4.2 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 |
4.3 展陈环境中体验设计的五个层次 |
4.3.1 感官体验设计 |
4.3.2 交互体验设计 |
4.3.3 情感体验设计 |
4.3.4 文化体验设计 |
4.3.5 个性化体验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清丰县城市规划馆展陈环境体验设计创新 |
5.1 背景概况 |
5.2 项目总体体验设计定位 |
5.3 清丰县城市规划馆展陈环境中体验设计的创新路径 |
5.3.1 以用户导向为核心的体验设计创新路径 |
5.3.2 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体验设计创新路径 |
5.3.3 基于展陈空间的体验设计创新路径 |
5.3.4 基于文化的体验设计创新路径 |
5.3.5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体验设计创新路径 |
5.4 清丰县城市规划馆体验创新的设计 |
5.4.1 空间创新的体验 |
5.4.2 材质与色彩创新的体验 |
5.4.3 光环境设计创新的体验 |
5.4.4 展示形式创新的体验 |
5.4.5 文化创新的体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Ⅰ 清丰县城市规划馆平面规划图 |
附录Ⅱ 清丰县城市规划馆效果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视觉反馈的老龙口酒博物馆数字导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物馆数字化趋势 |
1.1.2 视觉反馈优化导览体验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博物馆数字导览系统现状 |
1.2.2 视觉反馈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博物馆导览系统与视觉反馈理论概述 |
2.1 博物馆导览系统 |
2.1.1 博物馆传统导览系统 |
2.1.2 博物馆数字导览系统 |
2.1.3 博物馆数字导览的特点 |
2.2 视觉反馈理论概述 |
2.2.1 视觉反馈理论概念 |
2.2.2 视觉反馈的形式 |
2.2.3 视觉反馈的强度 |
2.2.4 视觉反馈的时间 |
2.3 视觉反馈理论引入博物馆数字导览的必要性 |
2.3.1 划分视觉层级,提升导览效率 |
2.3.2 增加人机交流,完善导览体验 |
第3章 基于视觉反馈的老龙口酒博物馆数字导览设计策略 |
3.1 老龙口酒博物馆历史沿革与现状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发展现状 |
3.2 老龙口酒博物馆导览现存问题 |
3.2.1 展馆内容缺乏特色,导览方式比较单一 |
3.2.2 参观路线不够清晰,导览信息更新迟缓 |
3.2.3 运营维护资金短缺,对外宣传力度不足 |
3.3 老龙口酒博物馆用户调研 |
3.3.1 用户定位 |
3.3.2 用户调研与分析 |
3.3.3 调研总结 |
3.4 视觉反馈理论引入的数字导览设计原则 |
3.4.1 隐喻映射,降低用户认知 |
3.4.2 用户掌控,减少等待焦虑 |
3.4.3 个性体验,保持情感传递 |
第4章 基于视觉反馈的老龙口酒博物馆数字导览设计实践 |
4.1 老龙口酒博物馆数字导览的框架与行为 |
4.1.1 信息架构 |
4.1.2 交互方式 |
4.2 老龙口酒博物馆数字导览的视觉设计 |
4.2.1 视觉转化 |
4.2.2 视觉反馈设计 |
4.3 老龙口酒博物馆数字导览的测试与推广 |
4.3.1 可用性测试 |
4.3.2 技术支持 |
4.3.3 宣传推广 |
结论 |
附录Ⅰ 关于老龙口酒博物馆参观的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8)精准扶贫背景下平阳木版年画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业的发展背景 |
1.1.2 精准扶贫政策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平阳木版年画现状分析 |
2.1 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流变 |
2.1.1 平阳木版年画所处的地理与人文环境 |
2.1.2 平阳木版年画的起源及发展 |
2.1.3 平阳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发展 |
2.1.4 平阳木版年画内容题材分类 |
2.2 平阳木版年画产业结构分析 |
2.2.1 平阳木版年画销售现状 |
2.2.2 平阳木版年画民间手艺人生存现状 |
2.2.3 平阳木版年画消费者需求分析 |
第3章 平阳木版年画衍生设计路径分析 |
3.1 平阳木版年画衍生设计的思路体系 |
3.1.1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模式 |
3.1.2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模式 |
3.1.3 日本文创产品开发模式 |
3.2 刻板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
3.2.1 老版复刻 |
3.2.2 传统工艺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 |
3.3 印制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
3.3.1 多元化的印制材料 |
3.3.2 印制工艺的体验 |
3.4 年画内容的传承与创新 |
3.4.1 图案的提取与演化 |
3.4.2 色彩的凝练与重组 |
3.4.3 寓意的解读与延伸 |
第4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平阳木版年画衍生设计个案研究 |
4.1 针对平阳木版年画社的精准扶贫案例流程 |
4.1.1 以平阳木版年画社为主体的教学传习策划 |
4.1.2 以平阳木版年画社手工艺者介入衍生开发的策划 |
4.1.3 以平阳木版年画社为主体的陈列展览策划 |
4.1.4 树立平阳木版年画社的衍生品牌 |
4.1.5 构建以平阳木版年画社为依托的互联交互平台 |
4.1.6 平阳木版年画社与知名品牌联名设计 |
4.2 协同平阳木版年画社进行衍生品拓展 |
4.2.1 家居饰品类 |
4.2.2 数码文具类 |
4.2.3 生活用品类 |
4.2.4 衣着服饰类 |
4.2.5 特产包装类 |
4.3 通过对平阳木版年画社的精准扶贫设计反馈 |
4.3.1 设计的预期效果 |
4.3.2 对部分平阳木版年画衍生品设计的销售检验 |
4.4 精准扶贫背景下平阳木版年画衍生设计特色 |
4.4.1 重视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
4.4.2 重视题材内容的传承与创新 |
4.4.3 重视时代审美与文化特色的融合 |
4.4.4 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 |
第5章 平阳木版年画衍生品设计实践 |
5.1 设计概况 |
5.1.1 互动体验实体店 |
5.1.2 品牌化系列衍生品开发 |
5.2 品牌化系列衍生品设计说明 |
5.2.1 设计定位 |
5.2.2 设计理念 |
5.3 创作过程 |
5.3.1 创作思路 |
5.3.2 表现方法 |
5.3.3 灵感来源 |
5.4 设计总结 |
5.4.1 提高平阳木版年画的知名度 |
5.4.2 推动平阳木版年画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
5.4.3 带动平阳木版年画手工艺者脱贫致富 |
5.4.4 拓展平阳木版年画的表现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9)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泉州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历史概述 |
2.1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内涵 |
2.2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起源与发展 |
2.3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的旅游资源综合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经典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策略分析 |
3.1 国内外经典文创产品设计案例调研 |
3.1.1 台湾故宫文创产品我是乾隆——天子之宝茶器设计 |
3.1.2 日本富士山酱油碟设计 |
3.1.3 大英博物馆阿努比斯狗文创产品设计 |
3.2 设计原则 |
3.2.1 地域性原则 |
3.2.2 美学性原则 |
3.2.3 互动性原则 |
3.2.4 情感性原则 |
3.3 设计方法 |
3.3.1 元素提取法 |
3.3.2 造境传意法 |
3.3.3 功能融合法 |
3.4 经典文创产品营销方式 |
3.4.1 景点商铺 |
3.4.2 网购平台 |
3.4.3 当地博物馆 |
3.4.4 媒体(微博、微信等)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分析及现有文创产品分析 |
4.1 物质文化 |
4.1.1 茶文化 |
4.1.2 器物文化 |
4.1.3 服饰文化 |
4.1.4 建筑文化 |
4.2 非物质文化 |
4.2.1 宗教文化 |
4.2.2 行为文化 |
4.3 现有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文创产品分析 |
4.3.1 文化用品 |
4.3.2 生活用品 |
4.3.3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以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为例 |
5.1 海上丝绸之路文创产品设计定位 |
5.2 海上丝绸之路文创产品分类 |
5.3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的提取 |
5.3.1 路线元素提取 |
5.3.2 宗教文化元素提取 |
5.3.3 服饰文化元素提取 |
5.3.4 建筑文化元素提取 |
5.4 采用“矩阵”法对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进行梳理 |
5.5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的应用与设计实践 |
5.5.1 海上丝绸之路便签本与书签套装设计 |
5.5.2 蒲氏之香——倒流香香盘与储香盒设计 |
5.5.3 簪花围U形颈枕设计 |
5.5.4 五行马背脊U盘设计 |
5.5.5 茶香四溢礼盒及LOGO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系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优秀案例比较分析 |
2.1 文化创意产品概述 |
2.2 国内外优秀校园文创案例分析 |
2.2.1 北京大学 |
2.2.2 中央美术学院 |
2.2.3 牛津大学 |
2.2.4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
2.2.5 国内与国外案例对比分析 |
2.3 案例文化创意产品分类及设计元素梳理 |
2.3.1 案例文创产品分类梳理 |
2.3.2 案例文创产品设计元素梳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文化创意产品现状及分析 |
3.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现有文化创意产品现状及分析 |
3.1.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现有文化创意产品现状 |
3.1.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现有文化创意产品汇总 |
3.1.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现有文化创意产品分析 |
3.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现有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元素梳理 |
3.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文化创意产品与优秀案例的对比分析 |
3.3.1 从产品种类方面进行对比 |
3.3.2 从设计元素方面进行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思路与设计策略 |
4.1 设计思路 |
4.2 设计定位 |
4.3 设计原则 |
4.3.1 文化性原则 |
4.3.2 创新性原则 |
4.3.3 实用性原则 |
4.3.4 纪念性原则 |
4.3.5 艺术性原则 |
4.4 设计方法 |
4.4.1 具象设计元素的设计方法 |
4.4.2 意象设计元素的设计方法 |
第5章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系列文创产品设计方案 |
5.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元素梳理 |
5.1.1 校园精神元素梳理 |
5.1.2 校园文化元素梳理 |
5.1.3 校园建筑元素梳理 |
5.1.4 校园环境元素梳理 |
5.1.5 校园历史元素梳理 |
5.1.6 地域文化元素梳理 |
5.2 根据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元素绘制思维导图 |
5.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元素提取 |
5.3.1 图形设计元素提取及图形元素库的建立 |
5.3.2 色彩设计元素提取及色彩元素库的建立 |
5.4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元素应用 |
5.4.1 产品系列确定 |
5.4.2 产品类型确定 |
5.5 最终设计方案 |
5.5.1 “毅”系列校园文创产品 |
5.5.2 “梦”系列校园文创产品 |
结论 |
附录 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纪念品相关调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四、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馆(论文参考文献)
- [1]禹城革命历史纪念馆互动性展示设计研究[D]. 孟亚男.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调查研究[D]. 罗亨.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3]太原晋祠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D]. 张声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20(04)
- [4]滨田庄司民艺陶瓷设计观研究[D]. 李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5]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现状调查研究[D]. 郭扬.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清丰县城市规划馆展陈环境体验设计创新研究[D]. 韩静.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
- [7]基于视觉反馈的老龙口酒博物馆数字导览设计研究[D]. 孙英秀.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5)
- [8]精准扶贫背景下平阳木版年画衍生设计研究[D]. 王思聪.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
- [9]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泉州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刘煜馨.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5)
- [10]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系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艾晶.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