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类分布参数系统辨识的必要条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相胜[1](2021)在《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建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发酵过程往往要涉及到各种生物代谢反应及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机理反应和内部的动态变化很难掌握。其生长过程涉及各种因素,属于典型的非线性系统,机理建模需要长期经验积累,考虑多种因素并进行简化处理。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是实现微生物发酵过程优化的基础,受到检测条件与水平的限制,发酵过程控制的许多重要过程变量数据通常是离线取样获得,无法在线实时检测及时反应发酵信息,具有较大时间延迟。此类复杂过程建模和优化技术亟需开展进一步的软测量研究。本文对于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模型结构已知但参数未知、结构和参数都未知情况,分别从发酵过程的工艺机理模型、机理数据混合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研究了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中培养环境指标和建立动力学模型与提高发酵产品产量及收率的关系。首先借助响应面分析方法获得了谷氨酸发酵过程最佳的培养环境指标;其次分析了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性,给出了发酵过程通用的动力学模型,并用构造性方法估计出了丙酮酸动力学模型参数;最后分析了基于丙酮酸动力学模型发酵过程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并分析了稳定性条件。(2)针对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的非线性时变特点,研究了具有非线性特性的Hammerstein模型参数辨识方法。首先推导了针对Hammerstein模型的辅助模型随机梯度算法;其次,为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借助关键项分离方法,基于辅助模型和梯度搜索原理设计了多新息随机梯度的模型参数辨识算法;最后,提出了辅助模型多新息随机梯度参数辨识方法,实现了Hammerstein结构的青霉素发酵过程模型参数的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模型结构和阶次已知情况下,该算法能够利用发酵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估计发酵过程的参数,由所建立的模型实现对发酵产物浓度的估计。(3)针对很多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的模型结构未知,不易建模的情况,研究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小波支持向量机的发酵过程软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小波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提高了建模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小波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的软测量方法建立的谷氨酸模型,获得了较高的谷氨酸浓度、溶解氧和残糖浓度估计精度。(4)为了减小代谢产物发酵过程采集数据中异常值和噪声对回归模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首先选择K近邻方法为每个样本设置基于密度的权重,采用Wards链式聚类算法提取样本的特征信息,并将两者融合到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目标函数中。为提升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性能,选择二次多项式核函数和径向基核函数构成的混合核函数,并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混合核函数的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的谷氨酸发酵过程模型对谷氨酸浓度和残糖浓度估计精度较高。
于鑫[2](2020)在《时滞盘坯分布参数系统气体淬火过程控制及应力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对盘坯的热处理工艺的需求越来越高。利用传统的淬火方式处理的盘坯具有残余应力大、温度场不均匀、温降速率难以控制等问题,而本课题所采用的气体冲击射流的淬火方式,通过改变管口流速从而调节盘坯的对流换热系数来控制换热量,从而实现温降速率保持恒定。气体冲击射流的淬火方式具有参数可控性、清洁、残余应力小等优势。可以实现盘坯以预设的温降速度进行淬火,从而保证盘坯的金相组织,提高盘坯的力学性能。本课题结合气体冲击射流淬火的原理,针对具有时滞的盘坯分布参数系统,进行了淬火过程盘坯温度场均匀控制以及应力预测的如下研究:首先,盘坯分布参数系统在状态空间中具有无穷维度,而气体冲击射流淬火的控制方式为点控制,为利用有限个点的状态信息来代替盘坯分布参数系统,需要采用正交函数逼近的方式对分布参数系统进行识别,并利用观测矩阵误差最小的优化准则进行求解。对气体冲击射流淬火过程中分布参数系统的控制点进行选取。其次,基于流场仿真并行计算原理搭建了基于控制器控制的联合仿真的气体冲击射流淬火三维并行计算的仿真平台;并结合选取的控制点建立了基于模糊PISmith控制的气体冲击射流淬火时滞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系统。最后,搭建了流-固耦合与热-力耦合的热应力仿真平台。建立了盘坯的弹塑性模型,并对比了气体冲击射流淬火的恒流速的应力预测结果与基于模糊PI-Smith控制的应力与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盘坯的残余应力。
葛玉磊[3](2018)在《三元复合驱建模及最优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元复合驱是一项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能充分利用三元驱替剂(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之间的协同效应改变油藏的物理化学特性,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然而,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复杂,缺乏科学的机理模型描述驱油过程,且驱替剂价格昂贵、开采周期长。为了科学地制定开采方案,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对三元复合驱的建模和最优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基于驱油机理建立了三元复合驱数学模型,并针对三维模型给出了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的离散求解方法。以净现值为性能指标,以三元复合驱模型为支配方程,以驱替剂的注入浓度、段塞长度、驱油结束时间为控制变量,结合驱替剂用量、浓度、物化代数方程等约束条件,建立了三维三元复合驱的最优控制模型。基于离散极大值原理推导了最优控制的必要条件。针对三元复合驱采用段塞式注入,控制变量不连续的特点,提出了自适应正交函数近似的最优控制方法。针对高斯伪谱和有理Haar函数,首先采用约束凝聚将路径约束处理为终端状态约束,然后经过多阶段问题转化、正交函数近似一系列处理,将原始最优控制问题离散化为非线性规划,最后采用序列二次规划进行求解。为了提高精度、准确识别不连续性,引入自适应策略和具有最优性验证的控制结构检测方法。通过对优化段塞长度和注入浓度的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问题求解,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针对自适应正交函数近似求解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对三元复合驱动态规划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动态尺度混合整数迭代动态规划算法:考虑到段塞长度的整数时间限制,引入整数截断策略进行处理。引入动态调整策略调整收缩因子和调整因子,提高算法精度。通过对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求解(优化注入浓度、段塞长度和终端驱油时间)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一种基于执行-评价框架的近似动态规划算法:构造线性基函数实现控制策略和值函数的近似;采用时间差分学习算法计算值函数的权重系数;采用执行-评价框架将值函数和控制策略整合,并通过谱共轭剃度法迭代求解最优控制。通过对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求解(仅优化注入浓度)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三元复合驱开采中,存在多个多个不确定指标的情况,研究基于螺旋优化的模糊多目标最优控制求解方法。通过引入拉丁超立方采样和自适应柯西变异,提出一种混合螺旋优化算法。提出一种基于对称模型和水平截集的模糊多目标处理方法,将模糊多目标转化为确定性问题,进而采用混合螺旋优化算法求解。通过对三元复合驱模糊多目标最优控制求解(仅优化注入浓度)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三元复合驱机理模型涉及多个耦合偏微分方程,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正交时空Wiener建模的迭代动态规划算法。首先建立三元复合驱辨识模型,采用双正交时空分解,将集中参数Wiener模型拓展为分布参数时空模型,辨识输入-状态之间的关系;采用ARMA模型建立状态-输出之间的关系。通过催化反应器仿真,验证建模方法的精度和泛化能力。其次,基于辨识模型,采用迭代动态规划进行求解。保持段塞固定,仅优化注入浓度,对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进行求解。
徐运扬,徐康康[4](2015)在《原子力显微镜中微悬臂梁分布参数系统的Hammerstein模型》文中认为为提高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中微悬臂梁分布参数模型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包含非线性时空特性的改进模型,在此基础上简化控制器的结构.首先加入非线性补偿项修正传统分布参数模型;然后采用Karhunen-Loève(K–L)方法提取系统主导空间基函数,实现系统输出的时空变量分离.利用求解得到的时间系数和系统激励,建立系统时域Hammerstein模型,使系统无限维偏微分方程模型转化为时域有限维常微分方程形式,控制器的设计无需考虑空间耦合的影响;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结合奇异值分解法辨识模型中的参数.与传统分布参数模型进行仿真和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石立琼[5](2014)在《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及冰热扩散系数辨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极区海冰以及高、中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冰盖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对于冰动力学研究而言,冰热力学机制的基础研究在气候变化中起的作用更为关键。本文主要以分布参数系统辨识理论和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为手段,通过建立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辨识模型对海冰和淡水冰(湖冰和水库冰)热扩散系数开展深入研究。本研究分别基于南极中山站附近固定冰现场观测及冰芯采集数据、黑龙江省红旗泡水库和青藏高原北麓河热融湖观测数据辨识得到南极海冰热扩散系数与孔隙率关系以及湖冰和水库冰热扩散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对深入理解冰内热传递行为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可以概括如下:1.针对冰内热传递过程,构造含冰热扩散系数在内的一维冰热力学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利用偏微分方程理论阐述系统的性质及弱解的存在唯一性条件。以冰热扩散系数为辨识参数,计算冰温与实测冰温的偏差为性能指标函数,建立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辨识模型,论证了该模型最优参数的存在性及最优性条件。所建立的参数辨识模型减小了之前文献中同时辨识海冰热传导系数、比热和密度多个物理参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2.考虑到海冰重要热力学参数—热扩散系数主要由冰温度、盐度和密度控制,而孔隙率又可以作为温度、盐度和密度的综合物理指标,我们直接开展海冰热扩散系数与孔隙率之间关系的研究。依据2006年中国第二十二次南极科学考察度夏和越冬期间现场观测及冰芯采样取得的南极中山站附近固定冰数据,构造描述海冰热传递过程的一维冰热力学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以海冰物理、热学中关于热扩散系数的理论变化趋势和范围转化的数学表达式为具体约束条件,计算冰温与实测冰温的偏差为目标函数,建立针对海冰热扩散系数的参数辨识模型,利用优化遗传算法,首次得到南极海冰热扩散系数与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利用辨识的南极海冰热扩散系数以及已有文献中海冰热传导系数、比热和密度的公式分别对2005年南极海冰温度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测冰温数据进行比较,数值模拟对比结果表明辨识的热扩散系数是合理的。辨识结果不仅首次实现了直接通过孔隙率作为综合物理指标评价理解海冰的热扩散系数,而且简化了之前利用海冰温度、盐度和密度研究热传导系数、比热从而确定热扩散系数的复杂繁琐计算过程。3.鉴于淡水冰性质主要由冰温决定,而已有文献中淡水冰热扩散系数的确定要么间接计算得到,要么虽然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技术直接得到,但是数值结果和实验结果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在相对高冰温区域(-3℃-0℃)。针对这种情况,基于黑龙江省红旗泡水库以及青藏高原热融湖现场观测数据,将冰层分成小区间讨论,建立辨识淡水冰热散系数的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辨识模型,分别得到了水库冰及湖冰热扩散系数随冰温的变化情况。从总体趋势来看:在接近冰点温度的相对高冰温区域(-3℃~0℃),水库冰和湖冰热扩散系数变化显着,随冰温升高剧烈降低,并在冰点温度附近与水的热扩散系数值接近;在相对较低冰温区域(-15℃~3℃),水库冰和湖冰热扩散系数虽然都随冰温降低而缓慢升高,但是湖冰的热扩散系数值要大于水库冰热扩散系数。经过比较分析,发现了在相对高冰温区域(-3℃~0℃)淡水冰热扩散系数的剧烈变化过程和在相对低冰温区域(-15℃~3℃)淡水冰热扩散系数受冰内气泡含量和尺寸影响的证据,为淡水冰热扩散系数的变化提供了合理的物理解释。并且相变所导致的冰内热扩散系数的变化以及气泡尺寸含量大小分别是影响相对高温区域(-3℃~0℃)与低温区域(-15℃~3℃)水库冰和湖冰热扩散系数异同的主导因素。与以前文献中淡水冰热力学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揭示了辨识得到的水库冰及湖冰热扩散系数变化总体趋势与以前文献中实验结果相互印证,而相对高冰温区域(-3℃C~0℃),水库冰及湖冰热扩散系数剧烈变化情况是对以前文献中忽视“高温”淡水冰热扩散系数数值研究结果的一种丰富和补充。
范丽婷[6](2014)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建模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脱硫技术,具有系统简单、投资省、占地少的优点,而且脱硫效率较高,系统维护要求低,运行可靠,能够适应我国中小型电厂以及中小锅炉烟气脱硫的改造。该工艺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通过脱硫剂在床内的多次再循环,延长了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大大提高了脱硫剂利用率和系统脱硫效率,我国已将其纳入为重点开发研究和推广的烟气脱硫技术之一。为了揭示烟气脱硫的工艺机理,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对稳态机理模型的研究已基本成熟,但到目前为止,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的动态建模和控制的研究相对滞后。本文以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实验台为基础,深入研究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的建模与控制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包括:(1)首次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进行动态建模和仿真分析。以烟气脱硫过程中的质量平衡方程为基础,结合描述流化床内气固流动特性的快速流态化模型,以及增湿活化的传质动力学模型,建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的动态机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稳态和动态性能分析。通过稳态分析不仅可以预测出不同工况条件下脱硫塔的脱硫效率,而且能够分别量化出新鲜脱硫剂和再循环物料的平均利用率。通过动态分析研究了该过程的非线性和分布参数特性。(2)针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绝热饱和温差不能直接在线测量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策略的绝热饱和温差软测量模型,混合策略既考虑到了绝热增湿降温过程的机理,同时又利用了相关的过程数据信息。该软测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很高,完全可以实现绝热饱和温差的在线测量。与工业脱硫过程的原有方案相比,只需在脱硫塔入口安装湿度传感器即可准确的预测出绝热饱和温差,保证脱硫系统长期的高效稳定运行。(3)针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动态机理模型中参数时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线法的分布参数辨识方法,使模型能够适应参数的时变特性。该方法利用特征线将偏微分方程描述的分布参数系统模型转化为微分方程组,得到状态变量的解析表达式,然后根据最近时段的可测数据信息不断优化更新模型参数,实现对一阶双曲型分布参数系统的辨识。该方法避免了对偏微分方程进行多重积分的繁琐运算,较其他采用积分运算辨识方法要简单得多,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4)提出基于特征线法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来解决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分布参数模型的控制问题,该方法是对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应用于分布参数系统的新探索。通过特征线变换求解得到分布参数系统状态变量的解析式,离散化后作为预测模型用于模型预测控制。将基于特征线法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的SO2浓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特征线法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的SO2浓度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可以实现对双曲型分布参数系统的有效控制,并且该算法的控制效果优于目前工程应用的前馈反馈控制策略。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进一步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白乙拉,吕巍[7](2011)在《一类非光滑分布参数系统的可辨识性及最优性条件》文中研究表明变压器温度场参数辨识问题是一种分片光滑的分布参数辨识问题,以流速为辨识参数,针对传质传热的一类分布参数系统参数辨识问题,证明了系统最优参数的存在性和控制参数为最优的必要条件,为变压器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董学平[8](2007)在《一类分布参数混合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运用算子半群理论,讨论一类分布参数混合系统的稳定性、一类分布参数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和镇定问题,以及运用广义正交多项式对分布参数系统的有关控制问题进行逼近求解。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首先,建立了一般分布参数混合系统模型,运用混合动态系统的五元组分析法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得出了系统稳定性判别的方法。其次,研究了含指数稳定子系统所组成的分布参数切换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对分布参数切换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讨论了一般分布参数线性切换系统的状态反馈镇定问题,对一类分布参数线性切换系统进行了观测器设计,给出了系统动态输出反馈可镇定的充分条件,并且以系统状态的观测值为依据设计了子控制器及切换律,使得系统渐近稳定。对状态反馈镇定和输出反馈可镇定,都讨论了切换时间间隔受限制的情况,并给出了相应的可镇定条件和镇定控制方案。此外,针对切换系统中广泛存在的脉冲效应,提出分布参数脉冲切换系统的模型。讨论了分布参数脉冲切换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对含非线性扰动项和不确定项的分布参数脉冲切换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也进行了研究。最后,研究分布参数系统的有限维逼近问题,给出了广义正交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和逼近法则,并且论证了其在L2[a,b]空间上的收敛性。将其运用于分布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和预测控制问题的逼近求解中,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对分布参数切换系统仿真研究过程中,切换律难以求解的问题,运用该方法能够方便地求出逼近切换律,进而完成仿真过程。为分布参数切换系统仿真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主要的结论均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
陈红[9](2006)在《制冷系统换热器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冷空调系统正在成为世界上消耗能量最多的耗能系统之一。制冷系统计算机仿真是实现制冷系统优化设计、优化控制和系统匹配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制冷空调产品设计方法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蒸发器和冷凝器(本文统称之为制冷系统换热器)是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建模和仿真方法是制冷系统热动力学及计算机仿真的重要内容和难点所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冷系统换热器动态过程建模和仿真领域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对其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结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于马丁—侯(Martin-Hou)状态方程建立了制冷剂热力参数计算模型,开发了相应的仿真模块。通过对R12、R22、R502和R134a等四种制冷剂热力参数计算,证明该模块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制冷空调系统仿真的需要。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热物性模型的的运算速度,拓展仿真系统的应用领域,本文采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方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制冷剂状态参数模型。提出了制冷系统换热器的统一分布参数模型。在该统一分布参数模型框架下,制冷系统蒸发器和冷凝器以及制冷剂各相区的热力参数及其瞬态分布特性,可以方便地以统一的方式加以描述,避免了以往制冷系统动态过程仿真中必须进行的各相区模型的反复切换,明显提高了制冷系统换热器仿真模型的整体性能和可用性;该统一分布参数模型既可用于制冷系统换热器的动态过程仿真,亦可用于换热器的稳态特性分析。基于制冷剂流体质点追踪计算观点,建立了适用于制冷换热器各相区的通用数值仿真算法。该数值仿真算法有效地克服了已有仿真算法存在的数值稳定性问题,成功地解决了动态过程制冷剂相变点瞬态位置的计算问题。在该数值仿真方法中,换热系统的空间离散化是在制冷剂流动过程自动完成的。在实际的仿真计算过程中,调整积分时间步长的大小,可以满足不同仿真目的对数值计算精度或仿真速度的需要。利用所提出的制冷系统换热器的统一分布参数模型和数值仿真算法,对制冷系统蒸发器和冷凝器在分布参数意义下的动、静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分析比较了采用不同制冷剂时蒸发器和冷凝器主要热力性能,证明了所提出的模型及数值仿真算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窦磊[10](2006)在《分布参数系统若干近似计算方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布参数系统是用偏微分或积分方程描述的、具有无穷个自由度的物理系统,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多数情况下,描述分布参数系统的偏微分方程(组)求其解析解是不可能的或是相当复杂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计算和工程上的实现,利用近似计算方法求解偏微分方程和处理分布参数系统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中求解分布参数系统问题的近似计算方法有很多种,但无论是有限差分方法还是函数逼近方法,其本质都是用有限维系统逼近无限维系统。本论文对分布参数系统若干近似计算方法在分布参数系统最优控制与辨识、火炮膛内分布参数模型计算和分布参数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作了较为深入地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对分布参数系统及其近似计算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若干近似计算方法在分布参数系统控制与辨识、流体力学计算和分布参数电路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提出了一种分布参数系统最优控制的逼近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微分算子在紧支撑正交小波基下的精确显式表示,将分布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转化为集中参数系统最优控制问题。这种方法不需要为边界条件重新构造基函数,在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其常微分方程近似形式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边界条件的影响,并且可以对计算误差进行估计。 提出了一种分布参数系统辨识方法,该方法将微分算子投影到小波空间,得出其矩阵表示形式,从而将分布参数系统转化为集中参数系统,再利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的一次完成算法进行辨识。在转化过程中,不需要考虑边界条件的影响,降低了计算的复杂程度。 从分布参数系统的角度研究了火炮发射过程中的膛内气、固两相混合系统,给出了描述火炮膛内燃烧过程的分布参数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基于差分法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相吻合的计算结果,为火炮“装药设计”和最终实现对火炮发射关键性能的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参数方块结构图理论的分布参数电路分析方法。将分布参数的电路元件视为“方块”,利用过渡方块将其同其它元件相连,推导出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再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将通过传递函数计算得出的结果转换到时域。在计算过程中,该方法不改变电路的分布参数的性质,具有很高的精度。 提出了两种基于差分法的传输线时域分析方法,并在MacCormack差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需解耦过程的耦合多导体传输线时域计算方法,和一种分布参数电路的灵敏度时域分析方法。对改进节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分布参数电路分析方法,配合这种方法,基于频域变换法提出了一种多导体传输线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布参数电路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和优化方法。
二、一类分布参数系统辨识的必要条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类分布参数系统辨识的必要条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建模研究概况 |
1.2.1 发酵过程工艺机理建模的现状 |
1.2.2 发酵过程混合模型辨识的现状 |
1.2.3 发酵过程基于数据驱动的软测量 |
1.3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模型类别 |
1.3.1 发酵过程模型的分类 |
1.3.2 微生物发酵过程建模一般步骤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代谢产物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发酵培养条件分析 |
2.2.1 微生物营养要素 |
2.2.2 微生物培养环境条件 |
2.2.3 培养环境优化技术 |
2.3 微生物发酵过程培养基及其优化 |
2.3.1 培养基的基本构成 |
2.3.2 培养基条件的优化 |
2.4 微生物发酵过程物料平衡分析 |
2.4.1 基本公式 |
2.4.2 微生物发酵过程生长和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 |
2.4.3 微生物发酵过程比生长速率分析 |
2.5 发酵过程通用动力学模型 |
2.5.1 微生物生长、维持、死亡状态空间模型 |
2.5.2 丙酮酸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 |
2.6 丙酮酸发酵过程模型稳定性分析 |
2.6.1 丙酮酸发酵过程动力学方程的平衡点 |
2.6.2 丙酮酸发酵动力学方程平衡点的稳定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发酵过程参数辨识 |
3.1 引言 |
3.2 Hammerstein非线性输出误差模型描述 |
3.3 非线性输出误差模型参数辨识的梯度迭代算法 |
3.3.1 算法推导 |
3.3.2 仿真实验 |
3.4 辅助模型多新息随机梯度算法 |
3.4.1 辅助模型多新息随机梯度算法推导 |
3.4.2 仿真实验 |
3.5 青霉素发酵过程参数辨识 |
3.5.1 发酵过程的多模型结构 |
3.5.2 仿真实验 |
3.5.3 青霉素发酵工艺 |
3.5.4 青霉素发酵过程参数辨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尺度小波支持向量机的发酵过程软测量研究 |
4.1 引言 |
4.2 小波核函数的基本原理 |
4.2.1 希尔伯特空间和小波框架 |
4.2.2 基于框架的核函数 |
4.2.3 小波函数分析 |
4.3 多尺度小波核函数 |
4.3.1 多分辨分析 |
4.3.2 小波函数和小波空间分析 |
4.4 多尺度小波核函数支持向量机 |
4.4.1 支持向量机 |
4.4.2 多尺度小波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 |
4.4.3 仿真实验及应用 |
4.5 小波支持向量机在谷氨酸软测量中的应用 |
4.5.1 谷氨酸工艺过程概述 |
4.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5.3 训练数据的预处理 |
4.5.4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软测量建模 |
4.5.5 多尺度小波核函数的支持向量回归机软测量建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孪生支持向量机的发酵过程软测量研究 |
5.1 引言 |
5.2 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 |
5.2.1 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 |
5.2.2 位置特征和结构特征 |
5.2.3 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 |
5.2.4 连续超松弛方法 |
5.3 谷氨酸发酵参数选择 |
5.3.1 数据的来源 |
5.3.2 输入输出变量的确定 |
5.4 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 |
5.4.1 混合核函数 |
5.4.2 特征孪生支持向量回归机参数的自适应粒子群寻优 |
5.4.3 混合核函数的孪生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 |
5.4.4 特征加权孪生支持向量机的发酵过程建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2)时滞盘坯分布参数系统气体淬火过程控制及应力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分布参数系统关键控制点的优化布局分析 |
1.2.2 基于气体冲击射流淬火的时滞性分布参数系统控制分析 |
1.2.3 基于气体冲击射流的盘坯热处理残余应力预测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气淬过程盘坯分布参数系统温度控制点选取 |
2.1 引言 |
2.2 盘坯气体淬火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简化分析 |
2.3 盘坯气体冲击射流淬火控制点选取的理论分析 |
2.4 盘坯气体冲击射流淬火控制点选取解析计算及仿真验证 |
2.4.1 盘坯气体冲击射流淬火温度控制点的解析计算过程 |
2.4.2 温度控制点的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时滞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 |
3.1 引言 |
3.2 时滞分布参数系统的并行计算联合仿真平台的搭建 |
3.2.1 基于流场仿真软件与控制器联合仿真的并行计算方法 |
3.2.2 流场仿真软件和控制器并行计算协同仿真的实现 |
3.2.3 盘坯气淬串行与并行计算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3.2.4 盘坯气淬并行计算时间步长的选择分析 |
3.3 时滞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系统设计及数值模拟分析 |
3.3.1 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3.3.2 盘坯的分布参数系统的离线辨识 |
3.3.3 时滞分布参数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
3.4 盘坯旋转与静止气体冲击射流淬火的对比分析 |
3.4.1 气体冲击射流淬火过程中盘坯静止淬火方式讨论 |
3.4.2 气淬过程中盘坯静止与旋转数值模拟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盘坯时滞分布参数系统应力预测 |
4.1 引言 |
4.2 时滞分布参数系统的热应力预测理论分析 |
4.2.1 盘坯热应力理论分析 |
4.2.2 盘坯弹性理论分析 |
4.2.3 盘坯塑性理论分析 |
4.2.4 盘坯弹塑性模型理论研究及残余应力成因分析 |
4.3 盘坯应力预测的流-固耦合与热-力耦合仿真平台的搭建 |
4.3.1 流-固耦合与热-力耦合的平台的构建 |
4.3.2 盘坯数值模拟弹塑性模型的建立及其假设 |
4.4 盘坯时滞分布参数系统的应力预测结果分析 |
4.4.1 恒流速气体冲击射流淬火下盘坯的应力预测 |
4.4.2 变流速气体冲击射流淬火下盘坯的应力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的成果 |
致谢 |
(3)三元复合驱建模及最优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值最优控制方法 |
1.2.2 最优控制在油藏开发规划中的应用 |
1.2.3 分布参数系统建模方法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模型及必要条件 |
2.1 三元复合驱数学模型 |
2.1.1 支配方程 |
2.1.2 物化代数方程 |
2.1.3 简化的三元复合驱二维模型 |
2.1.4 简化的三元复合驱一维岩心模型 |
2.2 三元复合驱数学模型的有限差分求解 |
2.2.1 全隐式有限差分离散化 |
2.2.2 数学模型方程组求解 |
2.3 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模型 |
2.3.1 性能指标 |
2.3.2 支配方程 |
2.3.3 优化变量 |
2.3.4 约束条件 |
2.4 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问题的必要条件 |
2.4.1 离散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的一般形式 |
2.4.2 离散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的必要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正交函数近似的控制变量不连续最优控制求解 |
3.1 问题描述 |
3.2 正交函数 |
3.2.1 正交函数特点 |
3.2.2 正交函数变换 |
3.2.3 常见的正交函数 |
3.3 基于自适应正交函数近似的最优控制求解方法 |
3.3.1 基于约束凝聚的约束处理 |
3.3.2 多阶段问题转化 |
3.3.3 正交函数近似 |
3.3.4 自适应策略 |
3.3.5 具有最优性验证的控制结构检测方法 |
3.4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的优化求解 |
3.4.1 算法步骤 |
3.4.2 算法测试 |
3.5 基于自适应正交函数近似的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求解 |
3.5.1 基于高斯伪谱法的一维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求解 |
3.5.2 基于有理Haar函数的三维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求解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动态规划的最优控制求解 |
4.1 基于迭代动态规划的混合整数最优控制求解 |
4.1.1 标准迭代动态规划算法 |
4.1.2 动态尺度混合整数迭代动态规划算法 |
4.1.3 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问题求解 |
4.2 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的最优控制求解 |
4.2.1 最优控制问题描述 |
4.2.2 基于执行-评价框架的近似动态规划算法 |
4.2.3 算法测试 |
4.2.4 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问题求解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螺旋优化的模糊多目标最优控制求解 |
5.1 改进的螺旋优化算法 |
5.1.1 经典螺旋优化算法 |
5.1.2 自适应柯西变异 |
5.1.3 拉丁超立方采样 |
5.1.4 混合螺旋优化算法 |
5.1.5 算法测试 |
5.2 基于混合螺旋优化的模糊多目标最优控制问题求解 |
5.2.1 模糊多目标最优控制描述 |
5.2.2 确定性模型转化 |
5.2.3 基于对称模型和水平截集的模糊多目标处理方法 |
5.2.4 混合螺旋优化求解 |
5.3 三元复合驱模糊多目标最优控制求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元复合驱时空建模及迭代动态规划求解 |
6.1 经典时空建模方法 |
6.1.1 基本原理 |
6.1.2 K-L分解 |
6.2 双正交时空Wiener建模方法 |
6.2.1 基本原理 |
6.2.2 时空Wiener系统 |
6.2.3 基函数构造 |
6.2.4 双正交时空Wiener系统建模 |
6.2.5 仿真测试 |
6.3 基于双正交时空Wiener建模的迭代动态规划算法 |
6.4 基于双正交时空建模的三元复合驱最优控制求解 |
6.4.1 油藏描述 |
6.4.2 三元复合驱建模和模型验证 |
6.4.3 迭代动态规划求解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及冰热扩散系数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TABLE OF CONTENTS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控制理论的发展 |
1.2.2 分布参数系统最优控制理论的综述 |
1.3 极地海冰及湖(水库)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3.1 海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3.2 湖(水库)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4 冰热力学性质研究进展 |
1.4.1 海冰热力学性质研究 |
1.4.2 湖(水库)冰热力学性质研究 |
1.5 最优控制理论在冰问题领域的应用 |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预备知识 |
2.1 基本函数空间概念及性质 |
2.1.1 赋范线性空间及性质 |
2.1.2 希尔伯特空间及性质 |
2.1.3 L~P(Ω)空间及性质 |
2.1.4 Sobolev空间及其相关定理 |
2.2 偏微分方程 |
2.2.1 偏微分方程概念 |
2.2.2 抛物型微分方程 |
2.3 最优化问题 |
2.3.1 无约束优化问题 |
2.3.2 约束优化问题 |
2.4 两个重要微分 |
2.5 本章小结 |
3 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性质及最优性条件 |
3.1 引言 |
3.2 一维冰热力学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及其性质 |
3.2.1 一维冰热力学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 |
3.2.2 一维冰热力学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性质 |
3.3 系统LTS辨识模型的最优参数的存在性及最优性条件 |
3.3.1 辨识模型最优参数的存在性 |
3.3.2 辨识模型的最优性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4 海冰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热扩散系数辨识 |
4.1 引言 |
4.2 海冰热力学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 |
4.2.1 海冰观测数据分析 |
4.2.2 海冰相关物理、热学背景 |
4.3 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辨识模型 |
4.4 海冰热扩散系数的辨识 |
4.6 数值模拟 |
4.7 本章小结 |
5 湖(水库)冰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热扩散系数辨识 |
5.1 引言 |
5.2 淡水冰热力学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 |
5.2.1 淡水冰相关物理、热学背景 |
5.2.2 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 |
5.3 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辨识模型 |
5.4 红旗泡水库冰热扩散系数辨识 |
5.4.1 红旗泡水库现场数据分析 |
5.4.2 水库冰热扩散系数辨识 |
5.4.3 水库冰热扩散系数研究小结 |
5.5 青藏高原湖冰热扩散系数辨识 |
5.5.1 青藏高原研究背景 |
5.5.2 青藏高原热融湖现场数据分析 |
5.5.3 湖冰热扩散系数辨识 |
5.5.4 湖冰热扩散系数研究小结 |
5.6 水库冰与湖冰热扩散系数对比 |
5.6.1 红旗泡水库和青藏高原BLH-A湖对比 |
5.6.2 红旗泡水库冰和BLH-A湖冰热扩散系数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摘要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建模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烟气脱硫的发展概况 |
1.1.1 我国二氧化硫污染现状 |
1.1.2 燃煤电站脱硫减排的发展阶段 |
1.1.3 烟气脱硫技术概述 |
1.1.4 流态化技术在脱硫工艺中的应用 |
1.2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及研究现状 |
1.2.1 工艺流程 |
1.2.2 研究进展 |
1.3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的控制系统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
2.1 引言 |
2.2 气固流动特性模型 |
2.2.1 循环流化床内的气固流动特性分析 |
2.2.2 快速流态化模型的选择 |
2.3 增湿活化脱硫特性分析 |
2.3.1 反应动力学模型 |
2.3.2 平均转化率模型 |
2.4 整体脱硫传质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2.4.1 脱硫塔内的物料衡算方程 |
2.4.2 实验装置与模型验证 |
2.4.3 稳态仿真分析 |
2.4.4 动态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烟气脱硫过程中绝热饱和温差的软测量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绝热饱和温差对脱硫系统性能及运行的影响 |
3.3 绝热饱和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区别 |
3.4 基于混合策略的绝热饱和温差软测量 |
3.4.1 增湿降温过程的机理分析与辅助变量的选择 |
3.4.2 RBF神经网络模型 |
3.5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
3.5.1 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验证 |
3.5.2 绝热饱和温差软测量模型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分布参数系统的辨识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分布参数系统辨识算法 |
4.2.1 分布参数系统辨识问题描述 |
4.2.2 分布参数系统辨识算法的研究现状 |
4.3 基于特征线法的分布参数辨识算法 |
4.3.1 特征线法的定义与几何意义 |
4.3.2 系统描述 |
4.3.3 辨识算法推导 |
4.3.4 仿真示例 |
4.4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分布参数模型的辨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分布参数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的控制系统 |
5.3 基于特征线法的分布参数模型预测控制 |
5.3.1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
5.3.2 预测模型 |
5.3.3 反馈校正 |
5.3.4 滚动优化 |
5.4 稳定性分析 |
5.5 循环流化床出口SO_2浓度的预测控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情况 |
个人简历 |
(8)一类分布参数混合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问题的背景及分析 |
1.2.1 混合系统的研究概况 |
1.2.2 分布参数系统的研究概况 |
1.2.3 分布参数混合系统研究的意义 |
1.2.4 线性算子半群理论在分布参数系统中的应用 |
1.2.5 广义正交多项式在控制理论中的应用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一类分布参数混合系统及其稳定性 |
2.1 引言 |
2.2 混合系统的五元组描述法 |
2.3 稳定性结论 |
2.4 混合系统的Lyapunov理论 |
2.5 小结 |
3 含指数稳定子系统的分布参数切换系统及其稳定性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系统的发展方程模型 |
3.2.2 记号及假定 |
3.3 稳定性结论及仿真 |
3.4 状态反馈镇定问题 |
3.5 小结 |
4 一类分布参数切换系统的镇定 |
4.1 引言 |
4.2 稳定性的充分条件 |
4.3 状态反馈镇定问题 |
4.3.1 问题的描述 |
4.3.2 状态反馈镇定 |
4.4 指数稳定的观测器设计 |
4.4.1 问题的描述 |
4.4.2 任意切换律下指数稳定的观测器设计 |
4.5 输出反馈镇定问题 |
4.6 切换时间间隔受限时的镇定问题 |
4.7 小结 |
5 一类分布参数脉冲切换系统的稳定性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3 稳定性结论 |
5.4 含有非线性扰动项的分布参数脉冲切换系统 |
5.5 鲁棒稳定性问题 |
5.6 状态反馈问题 |
5.7 小结 |
6 基于广义正交多项式的分布参数系统有限维逼近及其应用 |
6.1 引言 |
6.2 广义正交多项式及其性质 |
6.2.1 广义正交多项式系 |
6.2.2 广义正交多项式系的性质 |
6.3 广义正交多项式的运算规则 |
6.4 广义正交多项式的逼近法则及收敛性分析 |
6.4.1 逼近法则 |
6.4.2 逼近误差 |
6.5 多维广义正交多项式及其性质 |
6.6 分布参数切换系统的切换律逼近 |
6.6.1 问题的提出 |
6.6.2 切换律的逼近 |
6.6.3 仿真算例 |
6.7 分布参数系统最优控制的MGOPS逼近算法 |
6.7.1 逼近算法 |
6.7.2 仿真及结论 |
6.7.3 命题的证明 |
6.8 分布参数系统的模型逼近预测控制 |
6.8.1 算法及步骤 |
6.8.2 仿真及结论 |
6.9 小结 |
7 结束语 |
7.1 全文总结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3 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附录A 线性算子半群理论简介 |
A.1 线性算子半群 |
A.1.1 概念 |
A.1.2 性质 |
A.1.3 有关结论 |
A.2 C_0半群的稳定性 |
A.3 发展方程 |
A.3.1 概念 |
A.3.2 发展方程的经典解和温和解 |
A.4 分布参数系统典型实例 |
A.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的学术论文 |
(9)制冷系统换热器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制冷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 |
1.1.1 计算机仿真技术 |
1.1.2 制冷系统热动力学及计算机仿真 |
1.2 制冷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现状 |
1.2.1 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制冷剂热力参数计算模型 |
2.1 引言 |
2.2 制冷剂状态参数方程及仿真模块设计 |
2.2.1 制冷剂状态参数方程 |
2.2.2 制冷剂状态参数计算模块设计 |
2.2.3 制冷剂状态参数计算模块测试结果 |
2.3 基于改进BP 网络的制冷剂状态参数模型 |
2.3.1 BP 网络模型的结构 |
2.3.2 改进的BP 网络模型学习方法 |
2.3.3 网络模型应用举例 |
2.4 本章小结 |
3 制冷系统换热器统一分布参数模型及数值仿真方法 |
3.1 概述 |
3.2 制冷换热器物理模型及简化条件 |
3.3 换热器动态分布参数模型及其统一描述 |
3.3.1 基本物理方程 |
3.3.2 单相区制冷剂温度动态分布简化模型 |
3.3.3 两相区制冷剂质量含汽率动态分布模型 |
3.3.4 分布参数模型的统一描述 |
3.4 换热系数计算模型 |
3.4.1 空气侧当量表面传热系数 |
3.4.2 制冷剂侧换热系数 |
3.5 数值仿真方法 |
3.5.1 制冷剂热力参数瞬态分布 |
3.5.2 金属及空气温度瞬态分布计算 |
3.5.3 制冷剂相变点瞬态位置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制冷系统换热器性能仿真实验研究 |
4.1 作为仿真对象的制冷系统换热器 |
4.2 制冷系统换热器静态性能仿真 |
4.2.1 蒸发器静态性能仿真 |
4.2.2 冷凝器静态性能仿真 |
4.3 制冷系统换热器动态性能仿真 |
4.3.1 蒸发器动态性能仿真 |
4.3.2 冷凝器动态性能仿真 |
4.4 采用不同制冷剂时换热器性能仿真 |
4.4.1 蒸发器性能仿真 |
4.4.2 冷凝器性能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制冷系统换热器模糊规则模型 |
5.1 引言 |
5.2 典型模糊规则模型及结构辨识方法简介 |
5.2.1 模糊规则模型的基本类型 |
5.2.2 模糊规则模型结构辨识一般方法 |
5.3 制冷系统换热器模糊规则模型 |
5.3.1 模糊规则的表达与模糊推理 |
5.3.2 基于熵聚类的输入空间模糊划分 |
5.3.3 模糊规则模型动态参数的辨识 |
5.3.5 模糊规则模型的初步验证 |
5.4 蒸发器模糊规则模型辨识 |
5.4.1 蒸发器SISO 模糊规则模型辨识 |
5.4.2 蒸发器MISO 模糊规则模型辨识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分布参数系统若干近似计算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分布参数系统研究概况 |
1.2 分布参数系统近似计算方法 |
1.3 分布参数系统若干近似计算方法应用问题 |
1.3.1 近似计算方法在分布参数系统最优控制与辨识中的应用 |
1.3.2 近似计算方法在流体力学计算中的应用 |
1.3.3 近似计算方法在分布参数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2 小波分析在分布参数系统最优逼近控制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分布参数系统最优控制问题 |
2.3 小波分析基本理论 |
2.3.1 从傅立叶变换到小波变换 |
2.3.2 多分辨分析的概念与性质 |
2.4 微分算子在紧支撑正交小波基下的精确显式表示 |
2.5 分布参数系统最优逼近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3 小波分析在分布参数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小波分析在分布参数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
3.2.1 微分算子的小波精确显式矩阵表示 |
3.2.2 基于小波分析的分布参数系统辨识 |
3.3 本章小结 |
4 火炮膛内气固相混合系统分布参数模型计算研究 |
4.1 引言 |
4.2 MacCormack差分格式 |
4.3 火炮膛内气固相混合系统分布参数模型 |
4.3.1 物理模型 |
4.3.2 数学模型 |
4.4 计算方法 |
4.5 计算与分析 |
4.6 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5 分布参数方块结构图理论在分布参数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分布参数方块结构图理论的基本概念 |
5.2.1 分布信号与分布方块 |
5.2.2 脉冲过渡函数与传递函数 |
5.2.3 分布方块的联结 |
5.2.4 标准式与标准化函数 |
5.2.5 斯图姆—刘维尔方程的边界问题 |
5.3 分布参数方块结构图理论在传输线分析中的应用 |
5.3.1 传输线方程 |
5.3.2 分布参数方块理论在传输线分析中的应用 |
5.4 分布参数方块结构图理论在分布参数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近似计算方法在分布参数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Lax-Wendroff差分法在传输线分析中的应用 |
6.2.1 Lax-Wendroff差分法 |
6.2.2 Lax-Wendroff差分法在传输线分析中的应用 |
6.3 基于MacCormack差分法的传输线分析 |
6.3.1 MacCormack差分法在传输线分析中的应用 |
6.3.2 无需解耦的多导体传输线时域计算方法 |
6.4 基于MacCormack差分法的分布参数电路的灵敏度分析 |
6.4.1 灵敏度分析 |
6.4.2 基于MacCormack差分法的灵敏度分析 |
6.5 基于频域变换法的分布参数电路系统的灵敏度分析和优化 |
6.5.1 MNA在分布参数电路系统分析中的扩展应用 |
6.5.2 无需解耦的多导体传输线计算方法 |
6.5.3 灵敏度分析 |
6.5.4 分布参数电路的设计优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和撰写的论文 |
四、一类分布参数系统辨识的必要条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过程建模研究[D]. 张相胜. 江南大学, 2021
- [2]时滞盘坯分布参数系统气体淬火过程控制及应力预测[D]. 于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三元复合驱建模及最优控制方法研究[D]. 葛玉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原子力显微镜中微悬臂梁分布参数系统的Hammerstein模型[J]. 徐运扬,徐康康.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5(03)
- [5]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及冰热扩散系数辨识[D]. 石立琼.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6]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建模与控制研究[D]. 范丽婷. 东北大学, 2014(04)
- [7]一类非光滑分布参数系统的可辨识性及最优性条件[J]. 白乙拉,吕巍. 运筹学学报, 2011(02)
- [8]一类分布参数混合系统的稳定性研究[D]. 董学平. 南京理工大学, 2007(12)
- [9]制冷系统换热器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D]. 陈红. 重庆大学, 2006(01)
- [10]分布参数系统若干近似计算方法应用研究[D]. 窦磊.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