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羧甲基葡聚糖对小鼠脓毒症的防治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月林[1](2021)在《载丹酚酸B/阿霉素的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纳米粒的构建及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物与辅料相结合作为药物递送的载体是近年来纳米制剂研究的新兴方向。中药制剂中同样有“药辅合一”的理念,但相关基础研究较少。三七多糖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因此本课题将三七多糖进行羧甲基化修饰后与壳聚糖结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药物载体,将化学药物与天然产物联用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毒副作用,成功制备了载有化疗药物阿霉素与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丹酚酸B的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粒,并对其进行了载药工艺优化,理化性质表征,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以及在不同的p H条件下的释药行为的考察,丰富了“药辅合一”理念的同时为化学药物(阿霉素)与天然产物(丹酚酸B)联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支撑。本研究将“药辅合一”理念应用到聚电解质复合物新型制剂的构建中,三七多糖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是“药辅合一”的理想物质。三七多糖羧甲基化后作为聚阴离子可以与壳聚糖等聚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载体,通过静电作用包载具有带电荷的药物(丹酚酸B与阿霉素),从而实现以羧甲基三七多糖为药物和辅料,构建了聚电解质复合物载体,又增强活性的“药辅合一”的理念。以氢氧化钠为碱化试剂,一氯乙酸为醚化试剂,制备羧甲基三七多糖,以羧甲基取代度、扫描电镜、红外、差示扫描量热、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分子量、粘度测定等表征手段来说明羧甲基修饰成功与否。同时用-OH·的清除率来评价羧甲基三七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羧甲基化修饰的三七多糖显着提高了其对-OH·的清除能力(IC50值从46.32mg/mL降低到2.03mg/mL)。采用聚电解质滴定法成功制备了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等表征方法对比考察了壳聚糖、羧甲基三七多糖、二者物理混合物及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外观形貌与峰型变化,实验表明成功制备了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及小鼠心肌细胞H9C2为体外细胞模型,利用CCK-8法检测丹酚酸B与阿霉素两种药物不同配比情况下对两种细胞的毒性作用,确定了载药体系最佳的药物质量配比为20:1-25:1;建立了两种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采用微射流法将丹酚酸B与阿霉素包载于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载体中,成功构建载丹酚酸B/阿霉素的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粒;以包封率及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壳聚糖与羧甲基三七多糖不同质量比、不同反应的p H进行考察;以粒径与PDI为评价指标,对复溶条件进行考察,最终确定了最优制备载药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粒的最佳条件,即壳聚糖与羧甲基三七多糖质量比3:1;p H为4.8;0.9%Na Cl注射液复溶;超声破碎2 min;冻干粉复溶稳定性为27 h。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载丹酚酸B/阿霉素的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粒的粒径、PDI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载药的纳米载体粒径在350 nm左右,分布均匀,表面带正电荷。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制剂进行外观形貌检测,透射电镜图下可见制剂均团块状,分散性好,大小分布均匀。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确定丹酚酸B/阿霉素成功包载于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粒,利用溶血实验考察纳米载体的血液安全性,结果表明纳米载体无溶血现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安全性,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三七多糖经羧甲基化后增强其抗肿瘤活性。在pH 5.5及pH 7.4条件下考察载丹酚酸B/阿霉素的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粒的体外溶出特性;建立体外溶出实验中两种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与溶液组相比,构建的载丹酚酸B/阿霉素的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在p H 5.5条件下的丹酚酸B或阿霉素累计溶出度大于p H 7.4条件下,表明构建的载丹酚酸B/阿霉素的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粒具有p H响应性。
高瑞娟[2](2021)在《蒙药“巴布-7”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屏障保护机制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肠杆菌性腹泻是致死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造成严重畜牧业经济损失。蒙药巴布-7(Babu seven compound,BBS)对腹泻有较强的临床疗效。但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较少。为研究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开展如下实验:实验1:为建立大肠杆菌性腹泻模型,将9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VG,口腔灌服生理盐水,n=10),模型Ⅰ组(MGⅠ,腹腔注射1.0×109CFU/m L E.coli O1,n=20),模型Ⅱ组,(MGⅡ,口腔灌服1.0×109CFU/m L E.coli O1,n=20),模型Ⅲ组,(MGⅢ,单次口腔灌服2%Na HCO3和1.0×109CFU/m L E.coli O1,n=20),模型Ⅳ组,(MGⅣ连续1次/3 d口腔灌服2%Na HCO3和1.0×109CFU/m L E.coli O1,n=20),攻毒后连续观察7 d,观察小鼠腹泻率、死亡率、DAI评分、肠道病变并检测炎性因子。结果表明,MGⅠ小鼠出现腹泻症状,死亡率达75%。MGⅡ小鼠未见异常;MGⅢ小鼠腹泻率达60%,死亡率达15%,腹泻症状于攻毒24 h后自愈。MGⅣ小鼠腹泻率达65%,死亡率达15%,存活小鼠腹泻、精神萎靡、厌食等症状可以持续72 h以上,且肠道病理变化和炎性因子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连续3 d(1次/d)灌服2%碳酸氢钠溶液和1.0×109CFU/m L的致病性E.coli O1可以成功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实验2:为研究蒙药BB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生物屏障的影响。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小鼠盲肠微生物进行测序。通过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来综合分析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结果显示,E.coli O1入侵会降低Chao1、Ace、Shannon指数(P<0.05),升高Simpson指数(P<0.05),而BBS和EM治疗会升高Chao1、Ace、Shannon指数,降低Simpson指数(P<0.05)。E.coli O1的入侵会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及拟杆菌门、拟杆菌目、拟杆菌属、疣微菌门、疣微菌目、乳杆菌目、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升高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菌属、梭菌目、肠杆菌目、肠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而BBS-H和Em-H治疗可以可以恢复菌群结构并增加有益菌丰度,降低有害菌丰度。说明,蒙药BBS-H和Em-H可以修复致病性E.coli O1造成的肠生物屏障损伤。实验3:为研究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机械屏障影响。将125只小鼠分为9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VG,n=10)、模型组(MG,n=10)、阳性对照组(CG,n=15)、蒙药巴布-7高、中、低剂量组(BBS-H,BBS-M,BBS-L,n=15)、大黄素高、中、低剂量组(Em-H,Em-M,Em-L,n=15)。灌胃治疗7 d,于第8 d杀死小鼠,采集样本。光镜观察小鼠肠道病理损伤并计算绒腺比(Villus height/Crypt depth,V/C);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肠道超微结构;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1、Occludin、ZO-1、MLCK、JAMA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量;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DAO、D-LA、ET含量。结果显示:MG各肠段肠绒毛断裂,炎性细胞浸润、V/C比值降低(P<0.05),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MLCK、JAMA表达下降(P<0.05),血清中DAO、D-LA、ET含量显着升高(P<0.05)。而蒙药BBS-H组和Em-H组可以缓解肠道损伤(P<0.05),提高V/C值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血清中DAO、D-LA、ET含量。表明,蒙药BBS-H和Em-H可以通过提高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来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从而来修复致病性E.coli O1造成的肠道机械屏障损伤(P<0.05)。实验4:为研究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CD4+T、CD8+T、CD19+B细胞和TH1、TH2细胞百分含量并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检测小鼠十二指肠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IL-2、IL-4、IL-10、IFN-γ、TGF-β、IL-17、IL-23、SIg A含量,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M、Ig G、lg A含量。结果显示,MG中CD3+T、CD4+T、CD19+B的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显着降低(P<0.05),IL-1β、IL-6、IL-8、NO、TNF-α、IL-17、IL-23显着升高(P<0.05),IL-2、IL-4、IL-10、IFN-γ、TGF-β、SIg A、Ig M、Ig G、lg A显着降低(P<0.05)。蒙药BBS-H和Em-H治疗可提高CD3+T、CD4+T、CD19+B的百分比及CD4+/CD8+的比值(P<0.05),降低IL-1β、IL-6、IL-8、NO、TNF-α、IL-17、IL-23含量(P<0.05),提高IL-2、IL-4、IL-10、IFN-γ、TGF-β、SIg A、Ig M、Ig G、lg A含量(P<0.05)。表明,蒙药BBS-H和Em-H可以修复大肠杆菌造成的免疫屏障损伤。实验5:为研究BBS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化学屏障影响。PAS染色观察肠上皮杯状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十二指肠中MUC-2含量;ELISA法检测小鼠十二指肠中肠三叶因子、溶菌酶、二糖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力。结果显示,致病性E.coli O1降低杯状细胞数量及MUC-2、TFF3含量,减弱溶菌酶、二糖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力(P<0.05),蒙药BBS-H和Em-H治疗可以显着提高杯状细胞数量及MUC-2、TFF3含量,提高溶菌酶、二糖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力(P<0.05)。表明,蒙药BBS-H和Em-H可以修复致病性E.coli O1造成的肠化学屏障损伤。
张倩玉[3](2021)在《菜籽蛋白基水凝胶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蛋白基水凝胶具有保湿、气体交换等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是伤口敷料的优良材料。然而,蛋白质水凝胶机械性能较差,抑菌作用不强,不利于伤口愈合。开发具有一定抗菌效果的蛋白基水凝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糖基化协同酰化修饰菜籽蛋白,通过热致凝胶法制备菜籽蛋白水凝胶,并添加抗菌剂增强抑菌效果,为抗菌型菜籽蛋白水凝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采用糖基化和酰化协同改性修饰菜籽蛋白,通过热诱导制备改性菜籽蛋白水凝胶,研究不同多糖与酰化协同修饰对菜籽蛋白凝胶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10%羧甲基壳聚糖在温度90℃、pH=9条件下协同5%丁二酸酐酰化修饰菜籽蛋白,获得性能较好的蛋白质凝胶,硬度和弹性为92.337 g和0.960,溶胀率为8.432 g/g;同时将菜籽蛋白的表面疏水值提高到1305.1,游离巯基数量降低至1.73μM/g,改变了菜籽蛋白的二级结构,使大量无规则结构转变为有序结构。研究认为,糖基化协同酰化改性改变了菜籽蛋白水凝胶的结构,有利于菜籽蛋白凝胶化。其次,采用热诱导法制备负载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HMB)的菜籽蛋白基水凝胶,并研究其抗菌效果。研究发现,菜籽蛋白水凝胶加载0.2%PHMB可以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细胞菌的生长,106CFU/m L菌量下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8 mm和6 mm;PHMB的加载并未显着影响菜籽蛋白水凝胶热稳定性、透气性和溶胀性。研究认为,加载PHMB可以提高羧甲基壳聚糖协同酰化菜籽蛋白水凝胶的抗菌性能。最后,研究了菜籽蛋白基水凝胶的体外降解速率、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并将其应用于小鼠的伤口愈合。研究发现,菜籽蛋白水凝胶与小鼠L929细胞共同培养24 h、48 h、72 h后细胞存活率接近100%,且生长良好;菜籽蛋白水凝胶显示了较好的促小鼠伤口愈合能力;监测到水凝胶敷料组小鼠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在伤口愈合的第14天恢复正常。研究认为抗菌型糖基化协同酰化改性菜籽蛋白水凝胶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抗菌性生物材料。
杨二兰[4](2020)在《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合成及其抗哮喘和抗炎活性研究》文中提出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可药食两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马齿苋具有抗菌、抗炎、镇痛、镇静、抗哮喘、舒张骨骼肌、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衰老、神经保护等多方面活性。《本草经疏》言马齿苋“能散肺家之热”,以马齿苋为主药,佐以清热化痰之品,可治疗肺脓肿(肺痈)、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化脓性支气管炎、小儿百日咳、肺结核咳嗽、慢性咳嗽等肺系病证属痰热壅肺咳喘者,伊朗传统医药记载马齿苋可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此外,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表明马齿苋具有抗哮喘作用。上述结果提示马齿苋具有抗哮喘应用基础,并具备发现抗哮喘创新药物的潜力,目前马齿苋平喘作用研究仅局限于水煮液,其激动β2-AR抗哮喘活性成分尚不明确,有待深入研究。一、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纯化本课题组前期发现马齿苋中一系列结构新颖的水溶性儿茶酚型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Tetrahydroisoquinolines,THIQs),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激动β2-AR和抗炎双功能,推测其可能是马齿苋抗哮喘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然而,由于这些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所得含量通常很低,造成后续体内药理活性研究无法深入展开,化学合成方法成为制备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关键手段。本文以盐酸多巴胺和醛为反应底物,采用条件温和的磷酸盐介导的Pictet-Spengler反应合成了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生物碱1、2、12及其系列衍生物,共14个化合物(1-14),其中14为新化合物,除产物1、3、4、5、8、12、13外,其余7个生物碱均为首次通过磷酸盐介导的Pictet-Spengler反应仿生合成。由于现存分离纯化方法的局限性,从水溶性反应体系(含磷酸盐、维生素C以及未反应完全的盐酸多巴胺)中大量分离纯化水溶性儿茶酚型THIQs产物成为本实验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本实验首次发现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首先采用水洗脱可除去磷酸盐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成分,然后采用乙醇洗脱可实现目标THIQs与未反应完全的底物多巴胺的分离,从而制备得到纯化的THIQs。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法为实现磷酸盐介导的水溶性儿茶酚型THIQs的高效分离纯化提供了一种简便、绿色、环保、通用的新方法。二、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抗哮喘活性研究本文利用稳定表达α1B-AR、β1-AR和β2-AR的CHO-K1/Gα15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模型,分别以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作为阳性激动药物,通过钙流检测,考察了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及本实验合成的衍生物在100 μM时对β2-AR的激动作用及其对α1B-AR、β1-AR和β2-AR的选择性,并探讨了构效关系。首次发现12具有很强的β2-AR激活作用,但其对β1-AR亚型亦具有较好的激动活性;化合物2及本课题组前期制备的马齿苋酰胺E(oleracein E,OE)为选择性β2-AR激动剂,其对α1B-AR、β1-AR的作用弱。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磷酸组胺诱导的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收缩模型,发现马齿苋中β2-AR激动剂12、2和OE能够剂量依赖性地舒张气管,其解痉百分率的EC50值分别为0.8、2.8和7.0 μM,12、2和OE在低浓度时的气管舒张作用可被β受体阻断剂盐酸普萘洛尔阻断。上述三个化合物按照摩尔比1:1:1混合时在低浓度范围内(0.01 μM~1 μM)可协同止痉,作用强于单个化合物,但在高浓度(大于1 μM)时可能产生竞争性抑制,提示马齿苋抗哮喘作用可能是儿茶酚型异喹啉类生物碱协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进一步利用超声雾化组胺诱导的豚鼠化学刺激性急性哮喘气道痉挛模型,发现12在10、20、40 mg/Kg时能剂量依赖性地显着延长豚鼠的引喘潜伏期(p<0.05,p<0.01,p<0.01),而且抽搐跌倒的豚鼠只数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趋势。2仅在高浓度(40、80 mg/Kg)时能剂量依赖性地显着延长豚鼠的引喘潜伏期(p<0.01),OE仅在高浓度(80、160mg/Kg)时能剂量依赖性地显着降低豚鼠的引喘潜伏期(p<0.05,p<0.01),2和OE对豚鼠抽搐跌倒的只数影响很小或无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马齿苋中的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对组胺喷雾致豚鼠哮喘模型具有抗气道痉挛作用,其作用强弱依次为12>2>OE,与12、2、OE在组胺诱导的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平滑肌收缩模型中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强弱一致。进一步地,本文利用卵白蛋白(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模型,发现12虽然有剂量依赖性降低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势,但各剂量组与OVA模型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2仅在高剂量80 mg/Kg具有抗气道炎症作用,其显着降低了过敏性哮喘小鼠BALF上清液中IL-1β、IL-5、IL-13含量(p<0.05 或p<0.01),分别降低了 34.64%、23.40%、37.63%,但对 BALF 中 TNF-α的含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中低剂量(5、20mg/Kg)的12无抗炎作用(p>0.05)。三、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和2对脂多糖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的抗炎活性研究本文通过测定血浆中NO、IL-6以及TNF-α以及BALF中IL-6、TNF-α等炎性因子指标,进一步评价了马齿苋中具有平喘作用的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2是否对LPS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具有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单剂量腹腔注射LPS会造成昆明小鼠眼睑分泌物增多、精神萎靡、活动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次造模的脓毒症小鼠模型血浆NO(p<0.05或p<0.0001)、TNF-α(p<0.0001)和 IL-6(p<0.0001)以及 BALF 上清液中 TNF-α(p<0.01)和 IL-6(p<0.01或p<0.05)炎性因子水平均显着升高。各剂量12组对脓毒症小鼠血浆NO的过量释放均无显着影响(p>0.05)。12仅在高剂量80 mg/Kg时显着降低了脓毒症小鼠血浆和 BALF 中 TNF-α(p<0.01,p<0.05)以及 IL-6(p<0.01,p<0.05)的含量,分别降低了 65.16%、56.54%、73.53%和54.75%;但中低剂量的12均无显着影响(p>0.05)。中低剂量的2对脓毒症小鼠血浆和BALF上清液中TNF-α和IL-6的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2仅在高剂量(80 mg/Kg)显着降低了血浆和BALF中 TNF-α(p<0.01,p<0.05)以及 IL-6(p<0.05,p<0.05)的含量,分别降低了48.57%、54.62%、46.65%、62.09%。上述结果表明 12 和 2 在 80 mg/Kg 时对 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具有一定抗炎作用。
李树颖[5](2020)在《注射用黄芪多糖中活性多糖的筛选及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选题依据:中药注射剂结合现代药物制剂工艺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具有独特的疗效,全国每年约有4亿人使用,用量持续每年30%的速度上升。然而,该注射剂型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注射用黄芪多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根据省内道地药材黄芪资源优势研发的中药静脉用粉针剂,主要用于改善化疗后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并增强其免疫功能,且升高白细胞作用稳定而持续,疗效堪比临床首选升白进口药“惠尔血”,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面提高放化疗患者血象的中成药。由于当时该药开发目的是注射剂,因此采用多次醇沉方法截留获得了黄芪多糖中水溶性较好的一部分(分子量范围约10 kDa~1000 kDa)。虽有指纹图谱进行质控,但作为大分子极性物质组,无明确特异分子构象,药效成分究竟是哪种多糖或特征糖链,药理机制不明确,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很难被国际市场接受。因此,如何找到结构单一、化学结构清晰、药理反应机制明确的黄芪化合物,成为注射用黄芪多糖二次开发的关键。目的:根据注射用黄芪多糖的指纹图谱将其分成两部分多糖,并对两部分多糖进行结构分析。在细胞水平进行体外免疫活性筛选,包括先天性免疫以及适应性免疫,进一步采用细胞代谢组学方法对其免疫机制进行分析。在动物水平进行免疫活性验证,从而筛选出活性多糖,明确其构效关系。研究结果不仅为该药筛选保效降险的新药物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为糖生物学深入研究提供分子模型。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将注射用黄芪多糖分成两种不同分子量的多糖。运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对多糖的分子量进行分析,单糖组成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通过甲基化方法确定单糖之间的连接位点,通过红外光谱(IR)分析特征官能团,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确定糖苷键构型。注射用黄芪多糖中不同分子量多糖在细胞水平的免疫活性筛选包括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杀伤活性、T、B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B淋巴细胞分泌IgG的水平。采用L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活性多糖调控巨噬细胞代谢的机制。动物水平活性测定包括测定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的白细胞水平、免疫器官指数、免疫细胞因子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研究结果:1、采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将注射用黄芪多糖分为不同分子量的两部分,分别命名为 APS-Ⅰ(>500 kDa)和 APS-Ⅱ(10 kDa)。2、对两部分不同分子量的多糖进行化学结构分析,结果表明:APS-Ⅰ含有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其摩尔比接近1.5:1:5.4:0.08:0.1,糖苷键类型为D-Glcp-(1→,→4)-D-Glcp-(1→,→2)-L-Rhap—(1→,D-Araf(1→,→5)-D-Araf-(1→,→2,5)-D-Araf-(1→以及→4)-D-Galp-(1→。APS-Ⅱ含有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其摩尔比为9:1:1.4:0.04:0.001,其糖苷键类型 主 要 为 α-D-Glcp-(1→,→4)-α-D-Glcp-(1→,→6)-α-D-Glcp-(1→,→4,6)-α-D-Glcp-(1→,→3,4,6)-α-D-Glcp-(1→,→2)-α-L-Rhap-(1→,α-D-Araf(1→,→5)-α-D-Araf-(1→以及 →4)-β-D-Galp-(1→。3、对两种多糖在细胞水平进行活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APS-Ⅱ在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及增强NK细胞杀伤活力方面效果优于注射用黄芪多糖和APS-Ⅰ组。APS-Ⅱ在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以及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IgG水平方面效果优于注射用黄芪多糖和APS-Ⅰ组。4、活性多糖APS-Ⅱ作用于巨噬细胞Raw 264.7后,细胞内外共发现41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抗氧化作用。提示注射用黄芪多糖活性成分可能参与调控上述过程。5、对两种多糖在动物水平的活性验证实验表明:APS-Ⅱ可以提高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的白细胞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升高细胞因子IL-2、IL-6、GM-CSF水平,并能调节 CD4+、CD8+、CD4+/CD8+水平。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经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500 kDa和10 kDa的两种多糖。通过单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IR以及NMR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解析。体外细胞实验分析表明APS-Ⅱ能提高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作用,体内实验表明APS-Ⅱ能提高化疗后小鼠的白细胞水平,并能提高其免疫作用,且主要是通过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与抗氧化作用对巨噬细胞的代谢进行调控。因此,APS-Ⅱ是注射用黄芪多糖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望成为新一代注射用黄芪多糖产品。
林玉坤[6](2020)在《褪黑素协同LPS调控巨噬细胞防治肿瘤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从全球情况看,近六分之一的死亡是由癌症造成。近年来,随着免疫疗法的迅猛发展与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针对传统肿瘤疗法的不足,为一些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巨噬细胞作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抵御外来病原体的重要先天免疫细胞,具有高度可塑性。大量研究表明,肿瘤浸润巨噬细胞(TIM)是肿瘤微环境(TME)中一种重要的炎症细胞,依据功能表型不同,大致分为M1型和M2型。M1巨噬细胞主要表现出促炎和抗肿瘤作用,而M2巨噬细胞则表现出抗炎和促肿瘤活性。如果可以有目的地调节巨噬细胞,抑制巨噬细胞表达M2型的免疫抑制作用,上调M1型的抗原呈递和免疫激活功能,就有可能使机体发挥免疫功能来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起到肿瘤防治的目的。有研究表明,细菌感染可激活免疫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引起免疫反应杀死肿瘤细胞,但长期感染可增加炎症因子和细胞,以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也是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活化的经典诱导剂。褪黑素参与调节广泛的生理功能,对免疫系统具有多效性。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褪黑素联合LPS,能否解除LPS长期应用带来的免疫抑制,促进M1型巨噬细胞持续极化,产生肿瘤防治作用。本研究分体外、体内和机制研究三部分。体外研究中,首先,用LPS单次诱导RAW264.7细胞使其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用IL-4诱导RAW264.7细胞使其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用LPS连续7天诱导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表型变化;MTT检测不同浓度褪黑素对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与Lewis肺癌细胞(LLC)共培养检测杀伤活性;激光全息检测褪黑素对巨噬细胞体积的影响;中性红和细菌吞噬实验分析巨噬细胞识别及吞噬能力。体内研究中,建立乌拉坦诱导的小鼠肺癌模型,记录实验小鼠体重、肺部结节数;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肺血管通透性;免疫荧光检测褪黑素与LPS单独或连用对肺组织巨噬细胞表型及NK细胞的影响,评价褪黑素与LPS对肺癌的预防作用。接着建立H22肝癌腋下移植模型,记录荷瘤小鼠瘤重、瘤体积;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肿瘤血管通透性;检测过继性输注M1和M2巨噬细胞对肿瘤生长的作用,以及褪黑素与LPS治疗对肿瘤生长的作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内巨噬细胞和NK细胞表型。最后建立免疫再攻击模型,记录荷瘤小鼠瘤重、瘤体积;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血管通透性;免疫荧光检测褪黑素与LPS单独或连用对肺组织巨噬细胞表型及NK细胞的影响,评价褪黑素与LPS对肿瘤的预防作用。研究褪黑素联合LPS调控巨噬细胞表型防治肿瘤的机制,首先对褪黑素相关靶点和M2巨噬细胞极化涉及的途径进行了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经过评分优化筛选出PI3 K/AKT和Jak/Stat3两条核心信号通路。在体外,免疫荧光检测自噬蛋白LC3-B、P62表达;DCFH-DA检测细胞内ROS功能;Filipin检测细胞膜脂筏;共培养检测巨噬细胞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与NK细胞中PD-L1、PD-1、Jak2、Stat3和p AKT表达。在乌拉坦诱导的肺癌模型中,ELISA检测血清与肺泡灌洗液中TNF-α、IFN-γ、ROS、NO、PD-L1、IL-2、IL-10、TGF-β1水平。免疫荧光与免疫组化检测LEC、LPS与褪黑素单独或联用对肺组织中巨噬细胞表型、NK细胞活性与肺组织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在H22肝癌同种异体移植模型中,免疫荧光检测LEC、LPS与褪黑素单独或连用对肿瘤内巨噬细胞、NK细胞表型,评价褪黑素联合LPS对巨噬细胞表型维持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LPS在肿瘤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本文也评估了细菌感染和癌症患者生存的临床关联度。体外结果显示,巨噬细胞经过LPS连续多次诱导,会使极化为M1型的巨噬细胞产生LPS耐受转变为M2型。M1巨噬细胞对LLC具有杀伤活性,但M2促进LLC增殖。褪黑素在10u M/m L时不改变M1极化表型,可降低M2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同时解除由M1型巨噬细胞发生LPS耐受,使巨噬细胞维持M1型。进行体内研究的结果表明,使用化学诱导剂乌拉坦诱导小鼠肺癌模型中,肺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浸润程度跟肺癌进展的程度与呈正相关。LPS组经过连续给药增加了M2巨噬细胞比率,降低了M1巨噬细胞比率,促进了肺癌的发生。褪黑素增加肺组织中M1巨噬细胞比率,降低M2巨噬细胞比率,显着降低肺部肿瘤结节数,表现出抗肺癌作用。LEC删除巨噬细胞对乌拉坦诱导的肺癌有明显防治作用。褪黑素和LPS联用可逆转LPS的促肿瘤作用,显着增加M1巨噬细胞比率,降低M2巨噬细胞比率,对肺癌发生表现出明显的协调预防作用。在H22肝癌同种异体移植模型中,LPS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阻止过继性输注M2巨噬细胞的促肿瘤作用,与过继性输注M1巨噬细胞协同阻止肿瘤增殖,同时增加肿瘤内记忆性NK细胞比率,减少PD-1+NK细胞比率,但单用褪黑素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在免疫再攻击模型中,LPS降低M1巨噬细胞比率,增加M2巨噬细胞比率,增加PD-1+NK细胞比率,降低了记忆性NK细胞比率,表现出促肿瘤生长,但与褪黑素联用则可逆转LPS的促肿瘤作用,体现出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褪黑素可促进M2巨噬细胞自噬,增加其ROS水平,M2巨噬细胞相比M1具有更高细胞膜脂筏表达,褪黑素可降低其细胞膜脂筏表达。M1巨噬细胞增强NK细胞的LLC清除功能,M2促进NK细胞自身PD-1表达,降低了NK细胞的LLC清除功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2巨噬细胞高表达PD-L1、p AKT及STAT3,褪黑素可降低其蛋白表达。在乌拉坦肺癌模型中,LPS诱导肺组织中CD163、CD31及PD-1高表达,血管通透性增加,记忆性NK细胞比率降低,增加肺泡灌洗液中IL-10、TGF-β1和ROS水平;褪黑素诱导肺组织中CD86高表达,降低肺组织血管通透性,增加记忆性NK细胞比率,增加肺泡灌洗液中TNF-α、IFN-γ和IL-2水平,褪黑素与LPS联用可逆转LPS的促肿瘤作用。在H22肝癌同种异体移植瘤模型中,LPS促进诱导CD86+巨噬细胞的生成,增加记忆性NK细胞比率,表现出显着的抗肿瘤作用,褪黑素联合LPS增强了抗肿瘤作用,但褪黑素单独使用对于肿瘤的生长不能起到显着作用。在免疫再攻击模型中,LPS组产生了LPS免疫耐受,M1巨噬细胞比率降低,M2巨噬细胞比率增加,PD-1+NK细胞比率增加,同时降低了记忆性NK细胞比率,表现出促肿瘤生长,但与褪黑素联用则可逆转LPS的促肿瘤作用,体现出抗肿瘤作用。对细菌感染和癌症患者生存的临床关联度进行了Meta分析,分析显示,细菌感染增加了癌症发生的风险,并与癌症存活率呈负相关,提示LPS耐受在癌症进展中具有广泛的作用。综上所述,巨噬细胞跟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2巨噬细胞对于肿瘤的进程起到促进作用。巨噬细胞经过LPS连续诱导使极化的M1产生LPS耐受转化为M2巨噬细胞,褪黑素与LPS联用解除由M1型巨噬细胞发生LPS耐受,使巨噬细胞维持M1型,其机制跟抑制PI3 K/AKT和Jak/Stat3两条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陈林林[7](2020)在《基于STAT3抑制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其抗肿瘤恶病质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肿瘤恶病质(Cancer cachexia)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综合征,以体重减轻和骨骼肌萎缩为主要特征。多项研究也显示保存骨骼肌质量能延长肿瘤恶病质患者及模型小鼠的生存期。然而,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医学干预措施可完全逆转恶病质,也没有批准的药物疗法。肿瘤恶病质持续体重下降主要由骨骼肌萎缩引起。目前普遍认为,骨骼肌萎缩是肿瘤和机体免疫相互作用,释放过量的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beta,IL-1β)等,活化骨骼肌组织中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如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及叉头蛋白O3(forkhead box protein O3,Fox O3)等,最终激活肌蛋白降解的主要途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促进组织蛋白水解和肌肉消耗。STAT3是细胞内的一种转录因子,具有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存活及凋亡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最近研究表明,肿瘤恶病质、慢性肾功能衰竭和糖尿病等多种动物模型的骨骼肌萎缩与STAT3激活密切相关;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STAT3通过调控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δ(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Delta,C/EBPδ)激活UPS,最终导致骨骼肌萎缩。更重要的是,骨骼肌敲除或药理学抑制STAT3,均可显着改善肿瘤恶病质小鼠骨骼肌萎缩。这些研究提示STAT3是肿瘤恶病质治疗的重要药物靶标。在本研究中,基于肿瘤恶病质的病理特征和骨骼肌萎缩机制,我们以STAT3为靶点,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分析技术从抗恶病质中药方剂来源的1186种中药小分子化合物库中筛选能特异性结合于STAT3蛋白的中药活性成分,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验证其对STAT3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随后进一步体外评估中药活性成分对肌管萎缩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体内研究其抗肿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的作用;最后利用基因过表达技术探讨中药活性成分是否通过STAT3发挥抗肿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作用,全面阐明中药活性成分抗肿瘤恶病质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其能够成为理想的治疗肿瘤恶病质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目的:1.从抗恶病质中药方剂中筛选和发现能结合并抑制STAT3激活的中药活性成分。2.评价STAT3抑制活性高的中药活性成分改善肌管萎缩及抗肿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作用。3.探讨中药活性成分改善肿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是否通过STAT3抑制实现。方法:1.采用SPR双蛋白低分子量筛选对1186种中药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差异筛选,将STAT3蛋白及其对照蛋白固定在生物传感芯片表面,并配制等浓度的1186种中药小分子化合物溶液,使其逐一流过芯片;根据双蛋白间响应信号的差异初步筛选出与STAT3结合信号相对强的中药活性成分。采用SPR动力学分析验证不同浓度中药活性成分与STAT3蛋白的结合/解离过程,并分析其相互作用模式和动力学常数。随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各中药活性成分对IL-6+IL-6受体(Interleukin 6 receptor,IL-6R)激活的STAT3转录活性的影响。2.体外实验采用小鼠C2C12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中药活性成分处理肌管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其作用浓度范围。采用CT26结肠腺癌细胞上清(TCM)刺激的肌管萎缩为体外模型,不同浓度中药活性成分处理肌管后,免疫荧光法检测My HC蛋白表达及STAT3核位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肌管中p-STAT3、Mu RF1及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中药活性成分对肌管萎缩的保护作用及肌降解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CT26结肠腺癌诱导小鼠肿瘤恶病质,分别制备肿瘤恶病质早期(22天)及恶病质期(30天)药物干预的动物模型,检测中药活性成分对小鼠体重、肿瘤生长、摄食、肌肉及脏器质量的影响;采用HE染色检测肌纤维大小及分布;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中p-STAT3、Mu RF1及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q PCR法检测腓肠肌Murf1及Atrogin-1 m RNA表达水平,体内分析中药活性成分对肿瘤恶病质的治疗作用及骨骼肌萎缩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3.构建STAT3过表达慢病毒并感染C2C12肌管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肌管中My HC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STAT3、Mu RF1及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分析中药活性成分对TCM诱导的肌管萎缩及肌蛋白降解的影响。采用慢病毒介导的腓肠肌STAT3基因过表达实验,体内检测中药活性成分对CT26诱导的肿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及肌蛋白降解的影响。4.构建小鼠肿瘤恶病质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分析恶病质小鼠肿瘤中p-STAT3表达水平,流式分析检测恶病质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p-STAT3表达水平,体内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对肿瘤及免疫细胞中STAT3激活的影响。体外分析采用中药活性成分预处理/不处理的CT26、RAW264.7以及CT26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上清对肌管进行刺激,免疫荧光法检测肌管中My HC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STAT3、Mu RF1及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对肿瘤与免疫细胞共培养上清诱导的肌管萎缩及肌蛋白降解的影响。结果:1.中药小分子化合物库中的10种中药活性成分包括145、146、181、248、401、496、498、1034、1143和1186能够与STAT3蛋白特异性结合,并剂量依赖地抑制IL-6+IL-6R激活的STAT3转录活性。2.体外研究表明,中药活性成分欧前胡素(181)、柴胡皂苷D(496)及隐丹参酮(1186)能够剂量依赖地保护TCM诱导的肌管直径减小,并抑制升高的Mu RF1和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抑制增加的STAT3磷酸化水平及核位移。体内研究表明,隐丹参酮及欧前胡素能显着改善肿瘤恶病质小鼠的体重减轻和肌肉消耗,且能够剂量依赖地抑制恶病质小鼠肌肉中p-STAT3、Mu RF1、Atrogin-1蛋白及Murf1、Atrogin-1 m RNA表达水平的升高。其中柴胡皂苷D治疗组小鼠显示急性毒性反应,之后不再进行深入研究。挑选体内外抗肿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作用较强的欧前胡素进行下一步机制研究。3.肌管细胞中STAT3过表达后,欧前胡素对TCM诱导的肌管萎缩及Mu RF1和Atrogin-1蛋白表达的逆转作用大大减弱,证明欧前胡素通过抑制STAT3发挥抗肌管萎缩作用;然而在小鼠腓肠肌过表达STAT3后,欧前胡素仍旧能够减轻CT26诱导的骨骼肌萎缩并抑制Mu RF1和Atrogin-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欧前胡素还可能通过抑制肿瘤或者免疫细胞STAT3的激活发挥改善骨骼肌萎缩作用。4.欧前胡素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能够抑制肿瘤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STAT3激活,并减少血清及肌肉中IL-6、TNF-α及IL-1β的表达水平。CT26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上清加重了肌管萎缩,而欧前胡素预处理后的细胞共培养上清诱导肌管萎缩作用明显减弱,同时p-STAT3、Mu RF1和Atrogin-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着下调;此外,欧前胡素能够降低CT26与RAW264.7细胞释放的IL-6及TNF-α水平。结果表明欧前胡素能够抑制肿瘤及免疫细胞中STAT3激活并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结论:中药活性成分欧前胡素、柴胡皂苷D及隐丹参酮能够特异性结合STAT3并抑制其转录活性,体内外的研究表明欧前胡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作用,能够显着改善TCM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以及CT26诱导的肿瘤恶病质骨骼肌萎缩。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欧前胡素通过特异性靶向STAT3,直接抑制肌肉中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STAT3下游肌蛋白降解相关信号的表达,减少肌肉降解,改善骨骼肌萎缩;同时,欧前胡素间接作用于肿瘤及免疫细胞,抑制肿瘤及免疫细胞中STAT3激活并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肌肉消耗,最终发挥抗肿瘤恶病质作用。
艾于杰[8](2019)在《抗氧化活性茶多糖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多糖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酸性糖蛋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茶多糖生物活性和结构具有品种多样性。本研究采集了实验室前期筛选出的两种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的茶多糖,即高抗氧化活性茶多糖(迎霜多糖,T1)和低抗氧化活性茶多糖(云南大叶种多糖,T2)。两种茶多糖经过DEAE-52、Sephadex G-150凝胶柱层析分离后分别得到四种不同的组分(T1-1、T1-2、T1-3和T1-4与T2-1、T2-2、T2-3和T2-4),选取中性多糖组分(T1-1和T2-1)与得率最高组分(T1-3和T2-3)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一性进行测定后发现,T1-1、T2-1、T1-3和T2-3均出现单一对称峰,说明为纯度较高的多糖,可用于后续功能与结构的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测定结果:T1和T2清除·OH的IC50值分别为1.25mg/m L和2.66 mg/m L,T1-1和T2-1不具有清除·OH的能力,T1-3和T2-3清除·OH的IC50值分别为1.94 mg/m L和3.09 mg/m L。迎霜清除·OH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测定结果:T1和T2清除O2-·的IC50值分别为0.60 mg/m L和1.43 mg/m L,T1-1和T2-1清除O2-·的IC50值分别为1.05 mg/m L和1.17 mg/m L。T1-3和T2-3不具有清除O2-·的能力,迎霜清除O2-·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清除DPPH能力测定结果:T1和T2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0.06 mg/m L和0.11 mg/m L,T1-1和T2-1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6.55 mg/m L和8.01 mg/m L,T1-3和T2-3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3.43 mg/m L和3.65 mg/m L。迎霜清除DPPH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铁离子(Fe2+)螯合能力测定结果:T1和T2对Fe2+螯合能力的IC50分别为0.24mg/m L和0.31 mg/m L,T1-1和T2-1对Fe2+螯合能力的IC50为0.10 mg/m L和0.15mg/m L。T1-3和T2-3不具有螯合Fe2+能力,迎霜对Fe2+螯合效果优于云南大叶种。差异性分析表明,除粗多糖T1和T2对DPPH清除作用存在显着差异(P<0.05)外,无论是不同品种同种组分之间(T1和T2、T1-1与T2-1、T1-3与T2-3),还是同一品种不同组分之间(T1-1与T1-3、T2-1与T2-3),在清除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螯合铁离子(Fe2+)能力方面,各茶多糖组分间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且迎霜品种抗氧化能力强于云南大叶种品种。2茶多糖基本组成结果不同品种相同组分之间,即T1和T2、T1-1和T2-1、T1-3和T2-3在中性糖、糖醛酸和蛋白质含量上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茶多糖基本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半抑制浓度与中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与糖醛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半抑制浓度与中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与中性糖和糖醛酸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螯合铁离子(Fe2+)的半抑制浓度与中性糖和糖醛酸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3茶多糖结构分析结果红外扫描结果显示,T1-1和T2-1为中性多糖,T1-3和T2-3为酸性多糖,四种组分均含有α-型糖苷键,且含有葡聚糖结构。紫外扫描结果显示,经纯化后的四种组分仍含有蛋白质。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四种组分均含有以CC、CCC和COC为主的骨架结构。分子量测定结果表明,茶多糖的分子量集中在0.5 KD135.8 KD之间。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其最佳条件为:色谱柱TC-C18(4.6 mm×250 mm,5μm,Agilent Technologies Inc.USA),柱温35℃,波长250 nm。流动相:A为纯乙腈,B为含有0.045%磷酸二氢钾-0.05%三乙胺的10%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洗脱曲线:94-94-88-88%的B洗脱溶液分别对应0-4-5-20分钟。柱前衍生HPLC与糖腈乙酸酯衍生GC方法对比研究表明,PMP柱前衍生化HPLC是更为全面、快速和精确的测定茶多糖单糖组成的方法。单糖组成测定结果表明,T1-1与T2-1含有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5种单糖组分,单糖摩尔比分别为0.4:15.6:0.2:5.6:0.7和0.7:7.0:0.2:5.8:2.2。T1-3和T2-3含有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分,单糖摩尔比分别为0.5:1.7:1.1:8.6:2.0:3.9:3.8和0.4:1.0:0.9:8.7:2.0:3.0:2.9。甲基化和NMR测定结果表明,T1-1与T2-1具有相似的结构组成单元,主要以→4)-Galp-(1→与→4,6)-Glcp-(1→为骨架;→5)-Araf-(1→、→6)-Glcp-(1→为分支的聚合结构,Glcp-(1→、Galp-(1→存在于支链末端和主链的非还原性末端。T1-3与T2-3具有相似的结构组成单元,主要以→4)-Glc A-(1→、→4)-Galp-(1→、→2,4)-Rhap-(1→和→4,6)-Glcp-(1→为骨架;→5)-Araf-(1→、→6)-Glcp-(1→为分支的聚合结构,Glcp-(1→、Galp-(1→存在于支链末端和主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四种茶多糖均为以1,4-连接为主链,1,6-连接残基为支链的聚合结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T1和T2为平整的较为稳定的片状结构,T1-1与T2-1空间构象表现为团装或片状的聚集体,T1-3与T2-3空间构象表现为无规则颗粒状或片状组成的聚集体。刚果红测定结果表明,粗茶多糖及纯化后各级多糖均不具有三股螺旋结构,而是一种无规则卷曲构象。4构效关系分析结果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与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密切相关,NMR分析表明以上各种单糖均为多糖骨架主链与支链的重要组成单元,所以茶多糖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为各种单糖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相同组分间的一级结构发现,含有更多的分支且支链中含有更多→6)-α-D-Glap-(1→的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更高。
刘名倬[9](2018)在《纳米抗菌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菌耐药性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严峻且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的方法仅仅是延迟细菌耐药的发生,并不能从根本解决细菌耐药的问题,因此,需要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去解决。纳米技术是21世纪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的三大技术之一,它是通过研究材料在纳米尺度时,其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特性的变化的现象,来研究以其在各个研究方向如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方面为基础,构建具有新功能的小尺寸物质并加以利用的技术和知识。纳米材料由于具有非常小的尺寸而具有以下普通材料不具备的特征: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其他还有介电限域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其中前三者特征与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关系最为紧要。因此,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人类已经使用银和氧化锌治疗皮肤感染疾病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所以,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在现在是无机纳米材料中最常见以及最早研究的两种纳米抗菌剂,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在动物体内致病菌感染研究及报道尚少,有可能称为人类对抗抗生素耐药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本项目将从两者应用的角度开展本项课题。第一部分:纳米银材料的合成、材料表征、生物相容性及在生物体内的应用研究背景:纳米银至今没有在体内应用,主要是人们担心其是否安全。在课题组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使用不同浓度的PBS溶液可以实现碳包银包裹、激活、失活三种模式的转换,达到智能控制纳米银抗菌的目的。NaCl是其主要成分,那么它在纳米银抗菌性、细胞毒性等方面表现不得而知。目的:探讨纳米银在NaCl作用下如何影响其模式转换以及这种模式转换在抗菌性、细胞毒性、体内代谢和脓毒症中的表现。方法:我们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度计、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NaCl对Ag-C大小的影响,我们采用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coli)、绿脓杆菌(P.aeruginosa)来评价NaCl对纳米银在抗菌性能的表现。并采用CCK-8检测其对L929细胞和3T3细胞的毒性作用。然后观察Ag-C和NaCl在小鼠体内的代谢情况。最后根据上述结果,观察4×NaCl和Ag-C在脓毒症中的表现。结果:NaCl可以调节Ag-C的大小。与相似大小的Ag相比,Ag-C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此外,NaCl的加入不仅可以降低Ag-C的细胞毒性,还可以促使其从主要器官排出Ag-C,减少体内蓄积。基于这些因素,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治疗重度脓毒症小鼠模型,发现Ag-C+4×NaCl可以延长中位存活时间。结论:NaCl的使用可以显着提高纳米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可能在体内抗菌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纳米银的使用可能对抗耐药细菌日益增长的威胁。在纳米银的体内应用中,NaCl可能是纳米银代谢和安全使用的关键。第二部分:片状纳米氧化锌水凝胶的合成、材料表征、生物相容性及在皮肤感染创面的应用研究背景:纳米氧化锌不溶于水,如何在保证细胞或者组织相容性良好的前提下,延长或者提高其抗菌作用是一个难点。水凝胶因为其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药物传输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感染创面的治疗,虽然取得了显着疗效。然而其本身不具有抗菌性,而且一些形态不规则,深浅不均、特殊部位的创面使用VSD敷料不能充分接触创面,以及组成设备较多,患者携带不方便。此外,手术缝合技术需要极高的技巧以及长时间的培训。因此,需要一款具有可以机械牵拉皮肤愈合,能够很好适应创面形状,携带方便以及操作简单的创面敷料。目的:探讨不同纳米氧化锌水凝胶在拉伸、含水、吸水、粘性以及细胞毒性等方面的表现,并筛选出合适的纳米氧化锌水凝胶用于皮肤感染创面,观察其对创面愈合和瘢痕的影响。方法:我们首先合成不同尺寸的片状或棒状纳米氧化锌,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鉴定其性质,然后将其与蒙脱石分别于多巴胺、丙烯酰胺、过硫酸铵等混合合成水凝胶,综合水凝胶的凝固时间、拉伸能力、吸水性能、抗菌性能和细胞毒性等指标筛选出合成时间短、拉伸强度大、吸水量大、抗菌性强以及生物安全性好的水凝胶,然后将其应用于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兔背部创面。结果:我们首先合成了三种不同大小的片状和一种棒状纳米氧化锌,并将其用于合成纳米氧化锌水凝胶,并与两种蒙脱石水凝胶做对比,发现片大、棒状纳米氧化锌水凝胶和蒙大水凝胶孔隙较大,其他水凝胶孔隙较小;片大和片中纳米氧化锌水凝胶凝固速度最快,而其他水凝胶凝固速度慢;蒙大水凝胶拉伸长度最长,片大、片中纳米氧化锌水凝胶拉强度较其他水凝胶要强;3种片状氧化锌纳米水凝胶含水量无差异,蒙小含水量最多;吸水能力方面,与其他水凝胶相比,片小、片中纳米氧化锌水凝胶和蒙大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片中纳米氧化锌水凝胶粘性强度最大,蒙脱石水凝胶没有粘性;细胞毒性方面,六种水凝胶在10mg/ml和20mg/ml两个浓度对L929细胞无明显毒性;抗菌方面,4种氧化锌水凝胶对S.aureus、E.coli和P.aeruginosa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其中片大纳米氧化锌水凝胶对E.coli抗菌效果较弱,蒙脱石水凝胶则几乎没有抗菌效果。综合以上结果,我们选择片中纳米氧化锌水凝胶用于全层皮肤切除并感染的兔模型中,我们发现片中纳米氧化锌水凝胶瘢痕形成面积最小,厚度也最小,但是在上皮厚度方面与其他组无差异。结论:初步制造出一种具有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瘢痕、防治感染、携带方便且操作简单的创面敷料。
刘丹[10](2016)在《新型α-葡聚糖及姜黄素调节MDSCs功能改善炎症性疾病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YCP与姜黄素调控MDSCs免疫抑制功能的机制研究(国内完成)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是一群异质性的免疫调节细胞,包括单核样MDSCs(M-MDSCs)和粒样MDSCs(G-MDSCs)两种亚型。当机体发生炎症、感染以及肿瘤等疾病时,炎性因子或肿瘤来源的细胞因子可阻滞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髓系细胞继续分化为成熟的髓系细胞,导致这部分细胞迅速积累并分化为MDSCs。JAK/STAT、NF-κb以及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参与调控MDSCs的扩增与功能。MDSCs主要通过产生精氨酸酶(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活性氧(ROS)等物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新近的研究发现,MDSCs不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而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多种天然多糖都具有激活免疫系统的特性。前期研究发现,一种来自海洋真菌的新型αα-葡聚糖(YCP)可通过TLR2和TLR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已知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的不可控制的炎症反应,并随着疾病进程进入持续地免疫抑制状态。MDSCs在脓毒症患者或模型中持续并显着增多。那么,YCP是否能够通过调节MDSCs达到缓解脓毒症的作用呢?姜黄素是一种高度多效性的分子,因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而被众所周知。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够显着降低MDSCs的比例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但是,姜黄素如何调控MDSCS的功能仍有待探索,且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姜黄素调节MDSCs扩增影响Lewis肺癌(LLC)的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了YCP通过调控MDSCs影响脓毒症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姜黄素对LLC小鼠模型中MDSCs扩增和功能的调控作用。1.新型α-葡聚糖YCP调控MDSCs并缓解脓毒症小鼠疾病症状:脓毒症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多器官损伤,普遍存在且死亡率高。脓毒症首先引起全身性的不可控制的炎症反应,随着疾病进程进入持续地免疫抑制状态。调控免疫反应可能是其有效的治疗方向。近期研究发现MDSCs的频率在脓毒症中显着升高并对疾病的进程有重要影响。新发现的天然真菌多糖α-葡聚糖YCP能够增强免疫反应且具有抗肿瘤的活性。因此,我们探索了 YCP在盲肠结扎穿孔(CLP)诱导的脓毒症模型中的功能。我们发现YCP能够显着的提高脓毒症小鼠的生存率、抑制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而且YCP降低了 MDSCs在肺和肝脏中的比例。体外实验表明YCP确实能够抑制MDSCs的扩增。YCP降低STAT3的磷酸化水平和S100A8/S100A9的表达水平,诱导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的产生。然而YCP还通过活化NF-κB信号通路,促进Arg-1和iNOS的产生从而增强MDSCs的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正常MDSCs和TLR2-/-MDSC相比,YCP处理的TLR4-/-MDSCs仅表达很低水平的Arg-1和iNOS。这些结果表明YCP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了 MDSCs的扩增,同时通过活化NF-κB信号通路增强了 MDSCs的免疫抑制功能,且TLR4是YCP发挥作用所必需的。我们的结果说明YCP可能通过调控MDSCs的免疫抑制功能来保护小鼠抵抗脓毒症,提示YCP有望成为脓毒症的潜在治疗药物。2.姜黄素抑制MDSCs的扩增与功能从而在Lewis肺癌小鼠模型中发挥抗肿瘤作用:肺癌是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所有癌症中死亡率最高。MDSCs是一群骨髓来源的异质性的未成熟细胞,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并在多种癌症中聚集。姜黄素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近年来的报道表明姜黄素还能够通过抑制MDSCs的扩增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是姜黄素如何调控MDSCs的功能仍有待探索。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姜黄素显着抑制LLC小鼠模型中肿瘤的生长。姜黄素不但能够降低荷瘤小鼠脾脏和肿瘤组织中MDSCs的数目,还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MDSCs产生的Arg-1和ROS水平、促进MDSCs的成熟从而抑制MDSCs的免疫抑制功能。进一步的,在体外姜黄素也能够抑制骨髓来源MDSCs(BM-derived MDSCs)的免疫抑制功能。此外,姜黄素降低了荷瘤小鼠肿瘤组织、血清和MDSCs中IL-6的水平。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降低IL-6的水平抑制MDSCs的扩增与功能,从而实现抗肿瘤的目的。第二部分钙通道抑制剂降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及耳蜗的整体成像(美国完成)噪声是最普遍的职业和环境危害,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是最流行的职业病之一。迄今为止,对于NIHL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我们前期的研究显示,调控钙通道可能能够降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另外,耳蜗特有的结构致使其整体成像十分困难,建立高分辨率的耳蜗整体成像方法有助于促进听力损伤的研究。本研究分析了钙通道抑制剂是否对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建立了一种高分辨率下耳蜗整体成像的方法。1.钙通道抑制剂可以通过保护突触降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在神经性听力损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老年性耳聋。现在预防NIHL的主要方法是降低环境中噪音的产生和使用听力保护装置。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药物可以治疗NIHL。NIHL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机制相当复杂,其中涉及到钙离子相关信号通路。前人和我们前期的研究提示钙通道抑制剂也许能够降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建立了强噪声暴露动物模型:将成年CBA/CaJ小鼠暴露于强度为120 dB、频率为8-16 kHz的倍频带噪声中2 h。我们发现钙通道抑制剂唑尼沙胺和地尔硫卓虽然不能保护小鼠听力,但是显着提高了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s)在噪声暴露三个月后的存活率。由于该模型致使小鼠听力几乎完全丧失、耳蜗结构被严重破坏,因此我们将模型的噪声强度降低到96dB。该条件下,小鼠的毛细胞数目和外毛细胞功能并不受到影响。钙通道抑制剂唑尼沙胺显着降低了噪声引起的听性脑干反应(ABR)阈移。进一步研究发现唑尼沙胺在96 dB噪声暴露后显着保护了内毛细胞与SGNs之间的突触。而且,在120 dB模型中也可能是通过保护突触进而提高了 SGNs的存活率。因此,我们认为钙通道抑制剂可以通过保护突触来降低噪声带来的听力损伤。2.高分辨率下小鼠耳蜗突触连接的三维成像:高分辨率下厚组织的整体成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组织中细胞的精确排列,而且可以通过非破坏性的光学切片与三维重组方法来实现。我们可以利用多种荧光基团在同一个组织中同时标记多种细胞类型,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大小、位置和功能。尽管非破坏性的光学切片法给我们扫描整个耳蜗带来了希望,但是耳蜗特有的结构给整体成像带来了困难。目前,CLARITY和3DISCO等技术被用于高分辨率下厚组织的整体成像,但是这些方法主要针对大脑皮层。然而耳蜗比这些研究中的大脑切片更厚,而且是钙化的复杂的三维形状。有些研究小组成功的扫描了整个耳蜗,但是并不能达到观察突触的水平。在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一种新方法,取名为 3DITTL(3Dimensonal Imaging of Thick Tissues by Laser microscopy),并与CLARITY和3DISCO做了比较。结果显示,3DITTL方法快速、简便、便宜且能够更好的保留荧光信号,更重要的是其分辨率可以达到观察内毛细胞与SGNs之间突触的水平。
二、羧甲基葡聚糖对小鼠脓毒症的防治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羧甲基葡聚糖对小鼠脓毒症的防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载丹酚酸B/阿霉素的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纳米粒的构建及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CPNPS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 |
2.1 CPNPS的制备 |
2.2 CPNPS的表征 |
2.3 抗氧化活性研究 |
3 实验结果 |
3.1 CPNPS的表征 |
3.2 抗氧化活性研究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PNPS-CHI PECs的构建及表征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 |
2.1 CPNPS-CHI PECs的构建 |
2.2 CPNPS-CHI PECs的表征 |
3 实验结果 |
3.1 外观形貌考察 |
3.2 红外光谱分析 |
3.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4 X射线衍射分析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PNPS-CHI PECs_NPs@Sal B/DOX的制备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不同Sal B/DOX配比对4T1细胞的毒性作用 |
2.3 不同Sal B/DOX配比对H9C2细胞的毒性作用 |
2.4 Sal B/DOX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
2.5 载药CPNPS-CHI PECs_NPs的制备工艺优化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Sal B/DOX配比对4T1细胞的毒性作用 |
3.2 不同Sal B/DOX配比对H9C2细胞的毒性作用 |
3.3 Sal B/DOX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
3.4 CHI与CPNPS不同质量比对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影响 |
3.5 不同pH条件下对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影响 |
3.6 复溶条件考察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PNPS-CHI PECs_NPs@Sal B/DOX的表征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 |
2.1 粒径、PDI和电位测定 |
2.2 外观形貌考察 |
2.3 红外光谱分析 |
2.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5 X射线衍射分析 |
2.6 血液安全性考察 |
2.7 细胞毒性测定 |
3 试验结果 |
3.1 粒径、PDI及电位分布 |
3.2 外观形貌考察 |
3.3 红外光谱分析 |
3.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5 X射线衍射分析 |
3.6 血液安全性实验结果 |
3.7 细胞毒性测定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PNPS-CHI PECs_NPs@Sal B/DOX体外溶出评价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 |
2.1 溶出介质中Sal B/DOX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体外溶出度考察 |
3 实验结果 |
3.1 溶出介质中Sal B/DOX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 体外溶出度考察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壳聚糖的聚电解质复合物的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聚电解质复合物 |
2.1 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形成原理 |
2.2 参数影响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形成 |
2.3 聚电解质复合物形成的方法 |
2.4 活性物质在聚电解质复合物中的载药方式 |
3 基于壳聚糖的聚电解质复合物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应用 |
3.1 粘膜传递 |
3.2 肿瘤治疗 |
3.3 基因传递 |
3.4 抗HIV治疗 |
4 结论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蒙药“巴布-7”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屏障保护机制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大肠杆菌及大肠杆菌性腹泻的相关概述 |
1.1.1 大肠杆菌的概述 |
1.1.2 大肠杆菌性腹泻病的概述 |
1.2 蒙医药及蒙药“巴布-7”研究进展 |
1.2.1 蒙医药研究进展 |
1.2.2 蒙药“巴布-7”研究进展 |
1.3 大黄素研究进展 |
1.4 肠道屏障的概述 |
1.4.1 肠道屏障功能的概述 |
1.4.2 肠黏膜机械屏障 |
1.4.3 肠黏膜免疫屏障 |
1.4.4 肠黏膜化学屏障 |
1.4.5 肠黏膜生物屏障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大肠杆菌性腹泻模型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试剂与耗材 |
2.1.2 实验用菌 |
2.1.3 实验动物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受试菌培养及菌悬液制备 |
2.2.2 腹泻模型建立方法 |
2.2.3 模型评价标准 |
2.3 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小鼠临床症状 |
2.4.2 DAI评分、腹泻率及死亡率 |
2.4.3 小鼠肠道病理学观察及炎性因子的检测 |
2.5 讨论 |
2.6 结论 |
3 蒙药BBS复方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生物屏障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用菌 |
3.1.2 实验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药物制备 |
3.2.2 受试菌培养 |
3.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案 |
3.2.4 DNA提取 |
3.2.5 16S rRNA基因扩增 |
3.2.6 文库构建和测序 |
3.2.7 测序数据处理 |
3.2.8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
3.2.9 样本复杂度分析(Alpha Diversity) |
3.2.10 多样本比较分析(Beta Diversity) |
3.3 数据统计 |
3.4 实验结果 |
3.4.1 物种多样性曲线及物种累积箱形图结果 |
3.4.2 Alpha Diversity指数分析结果 |
3.4.3 多样本比较分析结果(Beta Diversity) |
3.4.4 门水平分析结果 |
3.4.5 目水平分析结果 |
3.4.6 属水平分析结果 |
3.4.7 LEf Se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蒙药BBS复方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试剂与耗材 |
4.1.2 实验菌株 |
4.1.3 实验动物 |
4.1.4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药物制备 |
4.2.2 受试菌培养 |
4.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案 |
4.2.4 实验流程及样品采集 |
4.2.5 HE染色 |
4.2.6 透射电镜检测 |
4.2.7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4.2.8 RT-PCR |
4.2.9 Western bolt |
4.2.10 ELISA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道病理损伤的影响 |
4.4.2 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及其比值的影响 |
4.4.3 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道超微结构的影响 |
4.4.4 Occludin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4.4.5 Claudin-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4.4.6 Zo-1 蛋白及基因检测结果 |
4.4.7 JAMA检测结果 |
4.4.8 MLCK检测结果 |
4.4.9 DAO、D-LA、ET检测结果 |
4.5 讨论 |
4.5.1 对小肠形态的影响 |
4.5.2 对小肠超微结构的影响 |
4.5.3 对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影响 |
4.5.4 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
4.6 结论 |
5 蒙药BBS复方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1.1 试剂与耗材 |
5.1.2 实验菌种 |
5.1.3 实验动物 |
5.1.4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蒙药BBS传统复方的制备 |
5.2.2 受试菌培养 |
5.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案 |
5.2.4 实验流程及样品采集 |
5.2.5 流式细胞术 |
5.2.6 流式细胞术(TH1、TH2) |
5.2.7 ELISA |
5.3 数据处理 |
5.4 实验结果 |
5.4.1 CD3~+T、CD19~+B细胞百分比检测结果 |
5.4.2 CD4~+T、CD8~+T细胞百分比检测结果 |
5.4.3 Th_1、Th_2细胞检测结果 |
5.4.4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
5.4.5 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 |
5.4.6 sIgA检测结果 |
5.5 讨论 |
5.5.1 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 |
5.5.2 对B淋巴细胞及抗体的影响 |
5.5.3 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5.6 小结 |
6 蒙药BBS复方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化学屏障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 |
6.1.1 试验与耗材 |
6.1.2 菌种 |
6.1.3 实验动物 |
6.1.4 主要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蒙药BBS传统复方的制备 |
6.2.2 受试菌培养 |
6.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案 |
6.2.4 PAS染色 |
6.2.5 免疫荧光 |
6.2.6 ELISA |
6.3 数据处理 |
6.4 实验结果 |
6.4.1 肠组织杯状细胞检测结果 |
6.4.2 MUC-2 的检测结果 |
6.4.3 溶菌酶及ITF的检测结果 |
6.4.4 二糖酶活力的检测结果 |
6.5 讨论 |
6.6 小结 |
总体讨论 |
总体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菜籽蛋白基水凝胶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凝胶在敷料中的研究进展 |
1.1.1 水凝胶敷料概述 |
1.1.2 水凝胶敷料的研究进展 |
1.2 蛋白基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
1.2.1 蛋白基水凝胶 |
1.2.2 蛋白基水凝胶的主要制备方法 |
1.2.3 蛋白基水凝胶的功能特性 |
1.2.4 蛋白基水凝胶的市场开发现状 |
1.3 菜籽蛋白及其利用现状 |
1.3.1 菜籽蛋白简介 |
1.3.2 菜籽蛋白改性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糖基化修饰协同酰化处理改善菜籽蛋白凝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菜籽分离蛋白的制备 |
2.2.2 酰化菜籽蛋白的制备 |
2.2.3 氧化葡聚糖的制备 |
2.2.4 糖基化协同酰化改性菜籽蛋白凝胶的制备 |
2.2.5 糖基化反应工艺优化研究 |
2.2.6 凝胶性能测定 |
2.2.7 接枝度测定 |
2.2.8 溶胀性能测试 |
2.2.9 截面形貌观察 |
2.2.10 流变性能测试 |
2.2.11 表面疏水性 |
2.2.12 游离巯基 |
2.2.13 傅里叶红外光谱 |
2.2.1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糖基化处理优化分析 |
2.3.2 糖基化修饰对酰化菜籽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
2.3.3 糖基化复合凝胶接枝度分析 |
2.3.4 水凝胶溶胀性能分析 |
2.3.5 水凝胶截面形貌分析 |
2.3.6 水凝胶流变分析 |
2.3.7 糖基化反应前后凝胶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改善菜籽蛋白复合水凝胶抗菌性能的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研究方法 |
3.2.1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加载 |
3.2.2 抑菌活性测试 |
3.2.3 溶胀性能测试 |
3.2.4 透气性能测试 |
3.2.5 热重测试 |
3.2.6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 |
3.2.7 X射线衍射测试 |
3.2.8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抗菌性能分析 |
3.3.2 不同pH值中溶胀性能分析 |
3.3.3 热稳定性分析 |
3.3.4 透气性能分析 |
3.3.5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3.3.6 X射线衍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菌型糖基化协同酰化改性菜籽蛋白水凝胶的体外表征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研究方法 |
4.2.1 抗菌型糖基化协同酰化改性菜籽蛋白水凝胶的制备 |
4.2.2 体外降解能力测试 |
4.2.3 清除自由基能力测试 |
4.2.4 生物相容性测试 |
4.2.5 伤口愈合实验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体外降解实验分析 |
4.3.2 清除自由基实验分析 |
4.3.3 生物相容性分析 |
4.3.4 伤口愈合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致谢 |
论文创新点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4)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合成及其抗哮喘和抗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1 抗肿瘤活性 |
1.1.2 抗病原微生物活性 |
1.1.3 抗炎作用 |
1.1.4 激动β_2肾上腺素受体和扩张支气管作用 |
1.1.5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
1.1.6 治疗糖尿病 |
1.2 本课题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2.1 哮喘等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1.2.2 扩张支气管和抗炎是治疗哮喘等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两大策略 |
1.2.3 肾上腺素受体概况及β_2-AR激动剂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机制 |
1.2.4 马齿苋具有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炎症疾病的应用基础,其激动β2-AR抗哮喘活性成分有待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试剂 |
2.4 实验步骤 |
2.4.1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14)的合成 |
2.4.2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14)的分离纯化 |
2.5 实验结果 |
2.5.1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14)的合成 |
2.5.2 化合物结构鉴定 |
2.5.3 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法制备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洗脱工艺研究 |
2.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抗哮喘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对肾上腺素受体的活性筛选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 |
3.3 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2以及OE对组胺诱导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模型的影响 |
3.3.1 实验动物 |
3.3.2 仪器 |
3.3.3 试剂 |
3.3.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3.5 实验步骤 |
3.3.6 实验结果 |
3.4 马齿苋提取液(WEAPS)以及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2、OE对组胺致豚鼠哮喘模型气道痉挛的影响 |
3.4.1 实验步骤 |
3.4.2 数据处理 |
3.4.3 实验结果 |
3.5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对卵白蛋白诱导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 |
3.5.1 实验动物 |
3.5.2 仪器 |
3.5.3 试剂 |
3.5.4 实验溶液配制 |
3.5.5 动物分组及给药 |
3.5.6 小鼠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制备 |
3.5.7 小鼠BALF上清液TNF-α含量测定 |
3.5.8 小鼠BALF上清液IL-1β含量测定 |
3.5.9 小鼠BALF上清液IL-5含量测定 |
3.5.10 小鼠BALF上清液IL-13含量测定 |
3.5.11 数据处理 |
3.5.12 实验结果 |
3.6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和2对脂多糖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的抗炎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 |
4.2.2 仪器 |
4.2.3 试剂 |
4.3 实验内容 |
4.3.1 试剂配制 |
4.3.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4.3.3 小鼠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制备 |
4.3.4 小鼠血浆一氧化氮含量测定 |
4.3.5 小鼠血浆TNF-α含量测定 |
4.3.6 小鼠血浆IL-6含量测定 |
4.3.7 小鼠BALF上清液TNF-α含量测定 |
4.3.8 小鼠BALF上清液IL-6含量测定 |
4.4 数据处理 |
4.5 实验结果 |
4.5.1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对LPS诱导脓毒症小鼠的影响 |
4.5.2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2对LPS诱导脓毒症小鼠的影响 |
4.6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1: 第二章附表 |
附录2: 第三章附表 |
附录3: 第四章附表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注射用黄芪多糖中活性多糖的筛选及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技术流程图及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2.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注射用黄芪多糖的临床定位及重要意义 |
2.2 注射用黄芪多糖化学结构研究现状 |
2.3 注射用黄芪多糖药效研究 |
2.3.1 细胞水平药效研究 |
2.3.2 动物水平药效研究 |
2.3.3 临床药效研究 |
2.4 活性多糖的研究方略 |
2.4.1 多糖分离纯化技术 |
2.4.2 多糖化学结构分析方法 |
2.4.3 多糖的免疫活性筛选技术 |
第三章 注射用黄芪多糖中不同分子量多糖的分离及结构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药品 |
3.2.2 试剂 |
3.2.3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色谱法分离APS |
3.3.2 APS-Ⅰ和APS-Ⅱ的表征 |
3.4 实验结果 |
3.4.1 APS的分离 |
3.4.2 APS-Ⅰ和APS-Ⅱ的表征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细胞水平的注射用黄芪多糖中免疫活性多糖的筛选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药品 |
4.2.2 材料 |
4.2.3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Raw 264.7细胞系的免疫活性分析 |
4.3.2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4.3.3 NK细胞的细胞毒性测定 |
4.3.4 脾淋巴细胞分泌IgG的检测 |
4.4 实验结果 |
4.4.1 Raw 264.7细胞吞噬活性测定 |
4.4.2 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4.4.3 B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4.4.4 NK细胞的杀伤活性测定 |
4.4.5 脾淋巴细胞分泌IgG的检测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注射用黄芪多糖活性成分调控巨噬细胞代谢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药品 |
5.2.2 细胞 |
5.2.3 试剂 |
5.2.4 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胞培养 |
5.3.2 样品制备 |
5.3.3 色谱条件 |
5.3.4 质谱条件 |
5.3.5 数据处理 |
5.4 结果 |
5.4.1 分析方法可靠性检测 |
5.4.2 细胞裂解物和培养上清液代谢图谱分析 |
5.4.3 代谢通路分析 |
5.4.4 差异代谢物的相关分析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动物水平的注射用黄芪多糖中免疫活性多糖的验证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仪器 |
6.2.1 药品 |
6.2.2 材料 |
6.2.3 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动物和实验设计 |
6.3.2 血常规检测 |
6.3.3 免疫器官指数 |
6.3.4 细胞因子的测量 |
6.3.5 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
6.3.6 统计分析 |
6.4 实验结果 |
6.4.1 小鼠血常规的检测 |
6.4.2 APS-Ⅱ提高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 |
6.4.3 APS-Ⅱ提高小鼠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
6.4.4 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1.1 注射用黄芪多糖中不同分子量多糖的分离及结构分析 |
7.1.2 基于细胞水平的注射用黄芪多糖中免疫活性多糖的筛选 |
7.1.3 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注射用黄芪多糖活性成分调控巨噬细胞代谢 |
7.1.4 基于动物水平的注射用黄芪多糖中免疫活性多糖的验证 |
7.2 展望 |
7.3 学习心得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褪黑素协同LPS调控巨噬细胞防治肿瘤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肿瘤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
1.2 癌症免疫疗法 |
1.3 褪黑素调节免疫抗肿瘤作用研究 |
第二章 褪黑素联合LPS调控巨噬细胞表型的体外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2 实验试剂配制 |
2.2.3 实验细胞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巨噬细胞极化 |
2.3.2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
2.3.3 中性红和吞菌实验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
2.3.4 不同分型的巨噬细胞对Lewis肺癌(LLC)细胞的影响 |
2.3.5 激光全息检测巨噬细胞体积的变化 |
2.3.6 免疫荧光检测褪黑素对极化的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 |
2.3.7 数据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褪黑素对极化的巨噬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4.2 褪黑素对极化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2.4.3 不同分型的巨噬细胞对Lewis肺癌(LLC)细胞的影响 |
2.4.4 褪黑素对巨噬细胞体积的影响 |
2.4.5 褪黑素与LPS对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 |
2.5 实验小结 |
第三章 褪黑素联合LPS调控巨噬细胞防治肿瘤的体内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试剂配制 |
3.2.3 实验细胞和动物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褪黑素联合LPS对乌拉坦诱导肺癌模型小鼠的影响 |
3.3.2 褪黑素联合LPS对H22肝癌同种异体移植模型小鼠的影响 |
3.3.3 褪黑素联合LPS对免疫再攻击模型小鼠的影响 |
3.3.4 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褪黑素联合LPS对乌拉坦肺癌小鼠的影响 |
3.4.2 褪黑素联合LPS对H22肝癌同种异体移植模型小鼠的影响 |
3.4.3 褪黑素联合LPS对免疫再攻击模型小鼠的影响 |
3.5 实验小结 |
第四章 褪黑素联合LPS调控巨噬细胞防治肿瘤的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2.2 实验细胞和动物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免疫荧光检测褪黑素对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 |
4.3.2 DCFH-DA检测褪黑素对巨噬细胞活性氧ROS的影响 |
4.3.3 Western blot检测褪黑素对巨噬细胞及NK细胞功能的影响 |
4.3.4 免疫荧光检测褪黑素对巨噬细胞脂筏的影响 |
4.3.5 检测褪黑素作用与巨噬细胞对LLC细胞,NK细胞活性的影响 |
4.3.6 网络药理学预测褪黑素调节巨噬细胞的分子机制 |
4.3.7 Western blot验证筛选出来的核心信号通路 |
4.3.8 临床数据meta分析评估细菌感染与癌症患者生存关系 |
4.3.9 数据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褪黑素对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 |
4.4.2 褪黑素对巨噬细胞ROS的影响 |
4.4.3 褪黑素对巨噬细胞及NK细胞功能的影响 |
4.4.4 免疫荧光检测褪黑素对巨噬细胞脂筏的影响 |
4.4.5 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褪黑素对肿瘤巨噬细胞及NK细胞的影响 |
4.4.6 网络药理学预测褪黑素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验证 |
4.4.7 Western blot验证筛选出来的核心信号通路 |
4.4.8 临床数据meta分析评估细菌感染与癌症患者生存关系 |
4.5 实验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性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基于STAT3抑制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其抗肿瘤恶病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绪论 |
1.肿瘤恶病质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现状 |
2.STAT3 激活介导蛋白分解加速与骨骼肌萎缩 |
3.肿瘤恶病质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3.1.肿瘤恶病质的中医药理论基础 |
3.2.肿瘤恶病质的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4.基于靶蛋白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 |
5.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5.1.研究目的 |
5.2.研究内容 |
5.3.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基于STAT3 抑制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验证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生物传感芯片偶联STAT3 蛋白 |
2.4.STAT3 芯片特异性和亲和力检测 |
2.5.STAT3 结合的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 |
2.6.STAT3 结合的中药活性成分抑制STAT3 转录水平 |
2.7.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SPR低分子量STAT3 抑制剂筛选体系条件摸索 |
3.2.SPR技术筛选与STAT3 结合的中药活性成分 |
3.3.SPR动力学验证与STAT3 结合的中药活性成分 |
3.4.报告基因法验证中药活性成分对STAT3 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部分 体内外研究具有抑制STAT3 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对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细胞培养与肌管萎缩模型建立 |
2.4.CCK-8 法检测肌管活力 |
2.5.动物饲养及肿瘤恶病质模型建立 |
2.6.动物实验与分组 |
2.7.免疫荧光检测 |
2.8.Western blot检测 |
2.9.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10.苏木精-伊红染色 |
2.1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12.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C2C12 成肌细胞分化成肌管的进程 |
3.2.中药活性成分对肌管细胞活力的影响 |
3.3.中药活性成分对肌管萎缩的保护作用比较 |
3.4.欧前胡素、隐丹参酮及柴胡皂苷D对肌管萎缩的保护作用 |
3.5.欧前胡素、隐丹参酮及柴胡皂苷D对肌管萎缩相关蛋白的影响 |
3.6.欧前胡素、隐丹参酮及柴胡皂苷D对STAT3 入核的影响 |
3.7.隐丹参酮对肿瘤恶病质小鼠的治疗作用 |
3.8.隐丹参酮改善骨骼肌萎缩并抑制肌蛋白降解 |
3.9.欧前胡素及柴胡皂苷D对肿瘤恶病质小鼠的治疗作用 |
3.10.欧前胡素改善骨骼肌萎缩并抑制肌蛋白降解及STAT3 激活 |
4.讨论 |
5.小结 |
第四部分 欧前胡素通过抑制STAT3 活性发挥抗骨骼肌萎缩作用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细胞培养 |
2.4.病毒的构建及包装 |
2.5.病毒感染肌管细胞及实验分组 |
2.6.免疫荧光检测 |
2.7.Western blot检测 |
2.8.病毒感染动物操作及实验分组 |
2.9.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STAT3 过表达诱导肌蛋白降解 |
3.2.欧前胡素在STAT3 过表达后对TCM诱导的肌管萎缩的逆转作用 |
3.3.欧前胡素在STAT3 过表达后对TCM诱导的E3 泛素连接酶表达影响 |
3.4.欧前胡素在 STAT3 过表达后对 CT26 诱导的骨骼肌萎缩的改善作用 |
3.5.欧前胡素在STAT3 过表达后对CT26 诱导的E3 泛素连接酶表达影响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五部分 欧前胡素通过抑制肿瘤及免疫细胞中STAT3 改善骨骼肌萎缩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动物饲养及肿瘤恶病质模型建立 |
2.4.动物实验分组及样本收集 |
2.5.Western blot检测 |
2.6.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p-STAT3 表达水平 |
2.7.CB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 |
2.8.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 |
2.9.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肌肉炎症因子 |
2.10.细胞培养 |
2.11.CT26 与RAW264.7 细胞共培养诱导肌管萎缩操作及分组 |
2.12.免疫荧光检测 |
2.13.CBA法检测细胞上清炎症因子 |
2.14.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欧前胡素对肿瘤及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中STAT3 激活的影响 |
3.2.欧前胡素对肿瘤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 |
3.3.CT26 与RAW264.7 细胞共培养上清对肌管萎缩的影响 |
3.4.欧前胡素预处理对CT26 及RAW264.7 细胞共培养上清刺激肌管萎缩的影响 |
3.5.欧前胡素预处理对CT26 及RAW264.7 细胞共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
4.讨论 |
5.小结 |
结论、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8)抗氧化活性茶多糖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茶多糖的研究概述 |
2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EAE-52 柱层析分离 |
3.2 Sephadex G-150 凝胶柱层析分级及纯度鉴定 |
3.3 茶多糖的基本组成分析 |
3.4 茶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
3.5 茶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 |
3.6 茶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3.7 茶多糖对Fe2+螯合能力测定 |
3.8 茶多糖基本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茶多糖的结构对比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红外光谱分析 |
3.2 紫外光谱分析 |
3.3 拉曼光谱分析 |
3.4 相对分子量分布分析 |
3.5 HPLC分析单糖组成 |
3.6 GC分析单糖组成 |
3.7 甲基化分析 |
3.8 NMR分析结果 |
3.9 茶多糖SEM分析 |
3.10 茶多糖刚果红分析 |
第四章 抗氧化活性茶多糖构效关系 |
1 茶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基本原理 |
2 茶多糖溶解度与抗氧化活性 |
3 茶多糖分子量与抗氧化活性 |
4 茶多糖糖基组成与抗氧化活性 |
5 茶多糖糖苷键的类型与抗氧化活性 |
6 茶多糖高级结构与抗氧化活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纳米抗菌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细菌耐药简介 |
1.1.2 解决细菌耐药的新方法——纳米材料 |
1.1.2.1 纳米抗菌材料简介 |
1.1.3 水凝胶的研究现状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纳米银材料的合成、材料表征、生物相容性及在生物体内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纳米银的透射电镜图 |
2.3.2 纳米银在不同溶剂条件下的紫外可见光图谱 |
2.3.3 纳米银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的扫描电镜图 |
2.3.4 纳米银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的Zeta电位 |
2.3.5 纳米银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的抗菌特性 |
2.3.6 纳米银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的细胞毒性 |
2.3.7 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小鼠体内银和钠元素的含量 |
2.3.8 脓毒症存活小鼠的脏器病理改变及不同组的生存曲线图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3章 片状纳米氧化锌水凝胶的合成、材料表征、生物相容性及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纳米氧化锌的材料表征 |
3.3.2 水凝胶的材料表征 |
3.3.3 水凝胶的生物性能实验结果 |
3.3.4 不同水凝胶对全层皮肤切除并感染的兔模型创面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全文总结 |
4.1 结论 |
4.2 展望及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10)新型α-葡聚糖及姜黄素调节MDSCs功能改善炎症性疾病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YCP与姜黄素调控MDSCs免疫抑制功能的机制研究 |
第一章 α-葡聚糖YCP能够通过调控MDSCs改善CLP脓毒症小鼠的症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盲肠结扎穿孔法脓毒症小鼠模型构建及实验分组 |
2.2.2 小鼠生存率实验 |
2.2.3 ELISA检测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的IL-6和TNFα |
2.2.4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2.2.5 小鼠腹膜液、血液细菌集落生长实验 |
2.2.6 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 |
2.2.7 细胞培养 |
2.2.8 细胞活力检测 |
2.2.9 流式细胞术检测 |
2.2.10 反转录PCR和实时定量PCR |
2.2.11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
2.2.12 NO检测和精氨酸酶活性检测 |
2.2.13 MDSCs与T细胞共培养实验 |
2.2.14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YCP能够提高CLP小鼠的生存率并改善疾病症状 |
3.2 YCP抑制脓毒症小鼠肺和肝组织中MDSCs的比例 |
3.3 YCP通过STAT3依赖的信号通路抑制MDSCs的扩增 |
3.4 YCP通过NF-κB信号通路增强MDSCs的功能 |
3.5 YCP在MDSCs上的受体是TLR4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姜黄素通过IL-6抑制MDSCs的扩增与活化从而控制肺癌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LLC同种移植模型的构建及实验分组 |
2.2.3 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L-6水平 |
2.2.4 流式细胞术检测 |
2.2.5 反转录PCR和实时定量PCR |
2.2.6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姜黄素抑制LLC肿瘤的生长 |
3.2 姜黄素降低LLC荷瘤小鼠中MDSCs的数目 |
3.3 姜黄素在体内抑制MDSCs的免疫抑制功能 |
3.4 姜黄素在体外抑制MDSCs的免疫抑制功能 |
3.5 姜黄素能够降低IL-6的水平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钙通道抑制剂降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及耳蜗的整体成像 |
第一章 钙通道抑制剂可以保护突触并降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噪声暴露 |
2.2.2 给药方式 |
2.2.3 听性脑干诱发反应(ABR)检测 |
2.2.4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 |
2.2.5 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染色及计数 |
2.2.6 免疫染色 |
2.2.7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钙通道抑制剂能够保护强噪声引起的SGNs丢失 |
3.1.1 唑尼沙胺和地尔硫卓对强噪声引起的PTS没有影响 |
3.1.2 唑尼沙胺和地尔硫卓对外毛细胞没有影响 |
3.1.3 唑尼沙胺和地尔硫卓能够保护SGNs |
3.1.4 小鼠耳蜗Corti器和SGNs的形态学结构 |
3.2 钙通道抑制剂能够降低中度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 |
3.2.1 唑尼沙胺抑制中度噪声引起的TTS和PTS |
3.2.2 唑尼沙胺降低噪声引起的突触损伤 |
3.2.3 中度噪声暴露不损伤外毛细胞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小鼠耳蜗的整体成像方法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3DITTL实验步骤 |
2.2.2 3DISCO实验步骤 |
2.2.3 CLARITY实验步骤 |
3. 实验结果 |
3.1 组织透明 |
3.2 3DITTL和CLARITY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比较 |
3.3 突触的扫描成像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结论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列表 |
致谢 |
感谢以下基金的资助 |
四、羧甲基葡聚糖对小鼠脓毒症的防治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载丹酚酸B/阿霉素的羧甲基三七多糖-壳聚糖纳米粒的构建及初步研究[D]. 张月林.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蒙药“巴布-7”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肠黏膜屏障保护机制的相关研究[D]. 高瑞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菜籽蛋白基水凝胶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D]. 张倩玉.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4]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合成及其抗哮喘和抗炎活性研究[D]. 杨二兰. 山东大学, 2020
- [5]注射用黄芪多糖中活性多糖的筛选及结构研究[D]. 李树颖. 山西大学, 2020
- [6]褪黑素协同LPS调控巨噬细胞防治肿瘤的作用研究[D]. 林玉坤. 河南大学, 2020(02)
- [7]基于STAT3抑制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其抗肿瘤恶病质作用研究[D]. 陈林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8]抗氧化活性茶多糖构效关系研究[D]. 艾于杰.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纳米抗菌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应用研究[D]. 刘名倬. 南昌大学, 2018(05)
- [10]新型α-葡聚糖及姜黄素调节MDSCs功能改善炎症性疾病的机制研究[D]. 刘丹. 南京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