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悲剧,发生在反抢劫演习之后(论文文献综述)
舒可心[1](2021)在《冷战后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乔慧[2](2021)在《电影《大赢家》的后现代狂欢》文中提出于淼作品《大赢家》2020年3月20日网络首映,并因改编成败引发口碑争论,但豆瓣评分稳定在6.8分,可称中规中矩。《大赢家》在都井邦彦小说《游戏永无结束时》基础上进行了在地化的、后现代风格化的影像呈现,后现代戏仿与解构下以"作者之死"新构出不同的主题意识与人文关怀;叙事阶段狂欢仪式三阶段的典型处理,则在核心逻辑与批判重点上,做了合乎当代中国语境的调整。影片的改编,延展了后现代意识与喜剧精神在当下中国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和审美方法的空间;整体"第二世界"狂欢的温情余韵则实现了对批判现实的反转慰藉,是对异域文学在地化影视改编的一次成功尝试。
郑欣[3](2020)在《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文中研究指明晚清以降,西方各国不断扩大对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侵略。基督教作为西方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亦跟随着列强的坚船利炮传播至中华各地。由于来华基督教的迅速传播,以及传教士对中国人民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干涉,中国各地教案与人民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张之洞在晚清长期担任地方督抚,与近代来华基督教的接触可谓非常频繁,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涉教思想与实践。通过分析张之洞地方督抚任上与基督教的交涉实践,本文将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的应变之策总结为:第一,协调保护各国官商民教。镇压会匪与反洋教运动;严禁匿名揭帖,打击谣言,捉拿造谣生事匪徒;保护商民教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第二,审慎、持平地办理教案。查核案情,破除民教畛域之见,讯明严办民教交涉案件;秉公妥结教案,合理赔偿,理据兼备地拒绝外国领事和传教士、教民的无理索求;惩办保教不力的官员,严惩滋事民众;查阅教堂,筹办育婴,防止发生教案。第三,加强对基督教势力的合作与管理。一方面限制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特权。禁止传教士借教案干涉中国内政,限制传教士在内地买地置业和设堂传教;拒绝传教士的无理要求。另一方面利用传教士的人脉和知识兴办洋务事业和举办新政。总而言之,张之洞对待基督教的思想认识以及应变政策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与时俱进、讲求实际的特点,发展趋势是由批判走向建设,忠君卫道的思想贯彻始终。透过张之洞涉教事务之思想与实践,不仅可以了解张之洞在不同时期应对基督教这一外来事物的思想与实践的转变与特点,而且可以对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个人形象与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理解代表的晚清上层人士、近代官绅面对外洋事物的思想转变和社会变革的心路历程,也可更好地认知张之洞与晚清政治、外交的关系。
张超[4](2020)在《柏拉图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柏拉图是古代希腊着名的经济思想家,其经济思想受到亚里士多德、斯密、马克思、斯皮格尔等人的重视。学界重视研究柏拉图的理念论、政治、正义等哲学、政治及伦理思想,较少研究其经济思想。本文以《理想国》和《法律篇》为依托,以柏拉图构建理想城邦经济伦理及制度秩序为研究线索,以经济思想内容为截面,考察柏拉图经济思想产生的现实原因和理论渊源,厘清柏拉图对古代雅典经济现状的认知,揭示其构建理想城邦经济思想的本质、规律和特征。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哲学、政治经济学范式对柏拉图的经济思想进行阐述,涵盖正义、分工、所有、流通、消费及城邦、政制,构建柏拉图经济思想研究体系。在经济哲学范式下,对柏拉图构建理想城邦经济秩序的伦理依据、道德规范进行阐释;在古典政治经济学范式下,构建柏氏分工生产、所有制、交换流通、消费福利的思想体系;在新政治经济学范式下,探讨城邦的经济起源,不同城邦政制下的经济秩序,哲学王政制的城邦经济社会治理。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古典中后期的人类理想启蒙对柏拉图经济思想的影响;运用阐述和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把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与其它思想家的经济思想进行比较,以把握柏拉图的经济思想的理论实质、特点。本文除绪论之外,共有八章三十三节,第一章主要是介绍柏拉图生平、着作及其经济思想,柏拉图首先是一个哲学家,之所以介绍柏拉图的生平和着作,有助于更加客观理解他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和和他整体思想的哲学偏向;为本文从伦理哲学角度阐释他的经济思想做实证材料铺垫。第二章阐释了柏拉图的经济伦理思想,在厘清前柏拉图学者对柏拉图正义理论影响的基础上,论证了柏拉图批判当时流行的功利正义观点,阐释了他构建理想城邦经济秩序的伦理依据、正义规范及实现途径。在阐释经济伦理思想的基础上,阐释柏拉图构建理想城邦经济社会秩序,重点分析和总结分工思想、所有制思想、交换思想、消费思想及治理理念。第三章讨论了柏拉图分工思想,重点阐释理想城邦的分工形态。论述了柏拉图分工思想的内涵,排斥完全自给自足的自然分工和绝对商品交换的经济分工,倡导有限的自然分工和商品经济分工,就分工与社会结构关系予以阐释。第四章研究了柏拉图所有制思想,重点论述理想城邦所有制的设计。柏拉图批判了绝对的私有财产制度和阶级分配制度,倡导财产共有制和实行共妻共子制,笔者通过“公民均分土地的”财产所有方案揭示其所有制思想的实质。第五章研究了柏拉图交换流通思想,探讨了理想城邦商品经济秩序的设计。阐明了柏拉图的商业起源理念,论述了他批判不公正的、绝对的商品交换理念及行为,探讨了理想城邦的货币安排、市场秩序和限制商业等商品经济秩序。第六章研究了柏拉图消费福利思想,探讨正义引导下生活理念与秩序。柏拉图提出纯粹正义生活理念,倡导过节制的生活;论述柏拉图对理想城邦民众物质文化生活及民生福利的看法和要求,有公餐、文体、宗教、尊老养孤等。第七章研究了柏拉图城邦起源及经济社会治理思想,重点探讨城邦、政制与经济关系,阐释柏拉图城邦的经济起源论及其形态显现,讨论了城邦政制演变下的经济秩序演变,阐明了理想城邦王政下的经济社会治理理念。第八章阐明柏拉图经济思想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马克思经济学说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民国学者传播柏拉图的经济思想和新中国学者研究柏拉图的经济思想,寻找对解决中国面临社会问题所具有的启示进行阐述。本文研究结论,柏拉图是一位伦理经济学家,是以正义伦理为基础、以思辨理性为思维范式,构建他理想城邦的伦理秩序和经济秩序,进而形成了他的经济思想体系。正义伦理是柏拉图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他批判传统经济观念及经济秩序的标准,亦是构建理想城邦经济秩序的目标。柏拉图的正义理论关注人的灵魂和谐,通过灵魂中品行规范实现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是一种德性正义观。在正义理论引导下,柏拉图探讨了城邦分工、交换、分配、消费和治理议题。柏拉图的分工经济思想重视哲学王、护卫者和生产者之间分工,是一种社会分工理论;其所有制思想强调在劳动者阶层实现有限制的私有制度、统治阶层实现共有财产制度,是一种等级社会的混合所有制思想;其交换思想探讨了货币媒介安排、强制市场秩序和限制商业的商品经济秩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交换思想;其消费思想倡导过节制的生活和摒弃私人生活,是一种集体消费思想;福利理念主张城邦全面提供福利服务,是一种绝对的城邦福利理念;治理思想极力强调城邦立法与法治,是一种高度管控的经济社会治理理念。本文通过探索,在理论上揭示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思想文化传统,挖掘柏拉图经济思想的有益成分,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参考;在实践上,通过分析柏拉图推进经济改革实践的失败,揭示违背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潮流的经济改革方案是有局限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于红丽[5](2020)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就开始持续上升。美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然愈发重视亚太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国际体系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被空前重视。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要把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其目标是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网络,加大亚太地区军事投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以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防止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权的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遭到质疑。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开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重视对其造成挑战的亚太地区。这一战略也是此后特朗普强化对华竞争的先声,是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调整的前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的实质,也是奥巴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相比较特朗普“印太”战略推进进程的尚未完成,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深入研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认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实质。同时,对于我们有效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带来的挑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目标、实施、评价及影响,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特朗普总统新“印太”战略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形成。首先,研究了全球国际体系出现的转型取向和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的相对性衰落和中国的结构性崛起对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其次,梳理了冷战后到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意在阐述美国亚太战略的连续性。最后,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过程,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再到“亚太再平衡”所经历的演进过程。第二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依托。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权力主导,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影响。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牢靠的同盟体系和霸权威望等战略资源可资利用。第三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奥巴马政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首先,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美军在亚太地区“反拒止”和作战能力,降低对其他地区的战略介入。其次,巩固美国的亚太辐辏安全体系。其中包括优化美国亚太同盟体系,重塑安全伙伴网络等。最后,打造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新体系。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扩展在本地区内的价值观同盟。第四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评价。首先,对“亚太再平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离岸平衡”战略传统的延续和“选择性干预”战略的强化,是两者的战略复合。其次,评价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认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红利,但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且付出了巨大战略成本。最后,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反响,美国国内、亚太地区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对该战略有着差别化的反应。第五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与启示。“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特朗普政府在同样重视亚太地区的前提下,改变了战略实践的风格与方式。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更趋“冷战化”,放弃了“离岸平衡”的做法,更强调单边性质的强力施压,更重视军事手段的使用,其实质是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否定之否定的加强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因应“印太”战略提供了战略启示,我国应对美国对华认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美国的战略限度有着明确的判断,坚持核心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的战略压力。
戴瑾莹,郑先武[6](2019)在《东南亚海上恐怖主义威胁及其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恐怖主义呈现出向海洋发展的态势,东南亚地区成为海上恐怖主义活动的肆虐区。为了有效遏制海上恐怖主义发展势头,东南亚形成了以区域内国家主导、区域机制补充、区域外力量参与的海上反恐机制。未来,东南亚海上反恐要从宏观上协调好扞卫国家管辖权与主权让渡之间的关系,平衡好协调性方式与强制性执行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治理海上恐怖主义与其他海上犯罪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要着力优化事前预防、事中行动以及事后保护三大海上反恐环节,以有效治理海上恐怖主义。
张伟[7](2019)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地方社会的暴力研究》文中提出对历史上任何一场民众参与的集体暴力活动的源起研究,都不应该只停留在“环境决定”或是“普遍规律”的讨论层面。如果将关注重点放在历史进程中的“人”身上,以微观的视角观察人际或是群际之间的具体互动过程,就会发现以往很多归之为“原因”的论说其实并不一定与我们看到的“结果”存在必然的关系。山西义和团运动的特点之一,便是极其剧烈的暴力活动和杀戮行为,如何解释这一过程学界其实并没有进行过较为细致的探讨。本文以“接触性”为切入点来分析地方社会的暴力活动,便是基于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过于看重“背景”和“影响”,而轻视“过程”的研究范式的反思。因为对暴力活动过程的关注,才会在“求真求实”的原则下,更为深刻地检验以往所探究的“背景”和“影响”的准确性和说明程度。而对于山西的义和团运动兴起原因的讨论,以往研究的重点,诸如因物质利益冲突而来的传教士干预诉讼,或是因文化冲突而来的反教流言等反面的影响,在具体的历史时空里,这些情形或许只是山西民众“仇洋”、“仇教”的重要原因,但这却并不能直接促使他们参加义和团、从事集体性的暴力活动,“原因”到“结果”的发展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直接。而从山西的官员、地方士绅、普通民众、传教士、教民之间的具体互动来看,回归集体行动的“政治性”的思路,或许才能有效诠释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敌视到对峙,再到暴力相向的发展--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以往对清廷的“反洋”态度如何与山西地方社会广泛的连接起来却一直缺乏有效的解释。笔者在“现实性”和“非现实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之上,以“接触性”为切入点,聚焦于具体社会情境中各方主体的社会互动,从而得出山西义和团兴起和发展的过程:毓贤在遵从“筹兵”命令背景下在山西倡议练拳,但是山西官府始终没有在组织上有效控制义和团,只是将“反洋”的观念不断向地方社会传播。由于政见不同和力量强衰等原因,山西各地的地方官又普遍缺乏与义和团的互动,“反洋”观念只能以地方社会的理解并实践开来,最终形成了官民一致“反洋”的背景下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
李华燕[8](2019)在《基于CM模型的“A就是A”构式的聚范畴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A就是A”构式在现代汉语中高频出现,例如“商人就是商人”“吃亏就是吃亏”“李嘉诚就是李嘉诚”“两元就是两元”等,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语法上,该构式具有相同的主语和表语,也被称作“同语式”。语义上,两个“A”分别指代不同的意义;语用上,该构式体现了主观性、简洁性、新颖性,和多产性。这些研究都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该构式进行了系统阐释,但没有详细探析“A就是A”构式的动态范畴变化过程,本文认为该构式的动态范畴变化是一种聚范畴过程。基于此,本文从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穷尽性地收集了该构式的1068条语料,建立封闭语料库并结合构式压制、转喻理论提出CM模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详尽探析了该构式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一步阐释了该构式的聚范畴化过程,以期证明CM模型的合理性。本文的发现在于:(1)运用构式压制和转喻理论,建立CM模型理论框架,并用其系统地解释该构式的聚范畴化过程,从而弥补前人对该构式动态范畴化研究的不足。(2)从语言哲学,即指称到非指称、客观到主观、词典到百科和抽象到具体四个方面对该构式的语义特征并结合CM模型进行了分类论述,尝试弥补前人仅从语言学层面探讨该构式的不足,进一步论证其聚范畴化的过程,并且发现该构式的语义信息焦点在后面的“A”上。(3)我们从单构式层面上升到句群层面,通过对961条“A就是A”构式及其小句的语料分析,发现其后小句是对后面“A”的进一步阐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果、转折、递进、假设、并列、条件和让步;进而论证了聚范畴化的结果是突显后面“A”的语义信息。
吴刘维[9](2018)在《午夜课》文中提出蝴蝶匆来匆往,怎知世间炎凉。——老家民谚1雪梅电话进来时,我正伏在桌上打瞌睡,前天上午案发后,连续两天两晚没休息,瞌睡就像蚂蟥,叮在身上捏不掉。雪梅说小童这两天神色不对,好像受了惊吓,见着医院走廊上贴的嫌犯头像,直打哆嗦,她怀疑小童前天上午一个人在现场,碰巧看到了什么。我一听,瞌睡立马跑了,起身从柜里拿出个纸包,放进背袋,纸包里有四万元,预备给小童做手术用的,这几天太忙,一直没时间送过去。
颜欣[10](2018)在《体系压力、安全认知与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文中研究表明自1967年成立后,东盟角色逐渐由地区安全边缘者向地区安全治理主导者转变。为探究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实质,本文提出核心假设:体系压力对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具有明显驱动作用,体系压力通过东盟安全认知作用导致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其中,体系压力、东盟安全认知和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分别扮演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角色。由于体系压力冲击,东盟在地区安全治理机制上不断做出回应。本文将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划分为1967—1978年、1978—1991年、1991—2003年和2003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1967年东盟正式成立,开启了地区安全治理进程。这一阶段,美苏安全竞争延续、美中在越南战争博弈和英美在东南亚地区收缩给东盟带来了体系压力,在其冲击下,东盟认为:大国竞争及战略收缩威胁东盟国家生存,维护东盟国家主权完整与东南亚地区安全是东盟安全目标,提升自身实力是东盟实现安全目标手段。为此,在组织机构上,东盟相继设立东盟外长会议、东盟首脑会议机制、东盟秘书处;在原则规范上,东盟强调抵御域外势力干预、协调一致、和平解决争端。这一时期的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具有东盟主导下突出抗御力、偏向双边、小多边传统安全合作及协商一致决策方式的特征。1978年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入侵柬埔寨,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美苏在东南亚地区竞争加剧、中美关系缓和并建交同时中国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由于体系压力原因,东盟安全认知发生变化:大国竞争加剧及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威胁地区安全,确保东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稳定是东盟安全目标,加强东盟互助与合作是东盟实现安全目标手段。为加强互助与合作,东盟一是将组织机构常态化并扩大其规模;二是在原则规范上强调可持续发展并按规约行事;三是在内部特定议题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实践。这一时期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具有区域平衡色彩浓厚、凸显东盟意志及强调机制规约性的特征。1991年冷战正式结束,美苏在东南亚地区的博弈终结,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大幅提升、日印积极“涉入”地区及中国综合实力稳步推进。在体系压力影响下,东盟产生新的安全认知:大国介入及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增加地区不确定性,增加东南亚地区的团结和凝聚力是东盟安全目标,推进东南亚地区一体化是东盟实现安全目标手段。为此,东盟一是进一步提升组织机构机制化程度;二是在原则规范上强调以合作求安全;三是通过东盟地区论坛等对外安全对话机制开展与域外国家的安全合作;四是内部以海盗、反恐等议题为中心的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大量涌现。这一时期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具有突出综合安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大国平衡下的多边化及包容开放性特征。2003年东盟签署了《巴厘第二协议》,开启了以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及社会文化共同体为支柱的东盟共同体建设,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迈进第四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美国东南亚地区战略发生变化、日印俄深度介入地区同时美国挑战导致中美竞争加剧。在体系安全压力作用下,东盟安全认知发生重大变化:大国深度介入及中美竞争加剧使地区博弈复杂化,扩大东盟在地区安全治理中的影响力是东盟安全目标,构建安全共同体是东盟实现安全目标手段。为构建安全共同体,东盟一是明显提升组织机构制度化程度;二是在原则规范上主张深化地区安全合作并加强法律约束;三是通过东盟—印度峰会等对外安全对话机制提升与域外国家安全合作水平;四是内部以特定议题为中心的安全合作机制几乎囊括各安全领域。透过这些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可发现其具有构建安全共同体、规则的增加及复合性的特征。最终,通过以上四个阶段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逻辑,本文核心研究假设得到验证。
二、悲剧,发生在反抢劫演习之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悲剧,发生在反抢劫演习之后(论文提纲范文)
(2)电影《大赢家》的后现代狂欢(论文提纲范文)
1 戏仿、 解构与“认知图绘” |
1.1 戏仿: 作为后现代语法的双重编码 |
1.1.1 敷衍的演习本身作为一种戏仿 |
1.1.2 戏仿被戏仿了的皮卡丘及其他碎片 |
1.2 解构: 作为对本质主义的一场反叛 |
1.2.1 被解构的影片与“作者之死” |
1.2.2 被解构的生与死 |
1.2.3 被解构的能指过剩的符号 |
1.3 “认知图绘”: 读图景观与视频欺骗 |
2 “狂欢广场”、 起义与加冕 |
2.1 “狂欢广场”: 三个广场空间的形式 |
2.2 起义: 第二世界对“伪第一世界”的倾覆 |
2.3 加冕与脱冕: 人物设定的反转与再建构 |
3 结 语 |
(3)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与时间之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法战争前的张之洞与基督教 |
第一节 词臣学使时期对基督教的初步认识(1863—1881) |
第二节 巡抚晋省时期对基督教的进一步认识(1882—1884) |
第二章 两广总督张之洞与基督教(1884—1889) |
第一节 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的防患之策 |
第二节 中法战争后张之洞的民教治理之策 |
第三章 张之洞总督湖广前后涉教实践与思想(1889—1907) |
第一节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张之洞与基督教之交涉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初的张之洞与基督教之交涉 |
第三节 分析 |
第四章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思想认识与应变方法评析 |
第一节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态度与应变方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第二节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态度与应变方法的两次转变 |
第三节 张之洞涉教事务之思想与实践的影响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柏拉图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通考与述评 |
一、文献通考 |
二、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柏拉图生平、着作及其经济思想 |
第一节 柏拉图生平与着作 |
一、柏拉图生平 |
二、柏拉图着作 |
第二节 《理想国》、《法律篇》及其经济思想 |
一、《理想国》与《法律篇》简述 |
二、柏拉图经济思想的形成 |
第三节 经济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第四节 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雅典城邦衰败与苏格拉底之死 |
二、古代希腊学者拯救雅典城邦 |
第二章 正义伦理思想 |
第一节 经济伦理核心——正义论 |
一、前柏拉图时期的正义思想 |
二、柏拉图正义观的基础—善 |
第二节 反对功利主义正义观 |
一、传统功利主义正义观实质 |
二、批判三种功利主义正义观 |
第三节 确立折中正义和德性正义 |
一、正义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 |
二、确立灵魂和谐正义观 |
三、构建城邦秩序正义观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分工经济思想 |
第一节 希腊分工产生 |
第二节 经济分工条件 |
一、自然条件 |
二、劳动论 |
三、技艺观 |
第三节 分工内涵与内容 |
一、分工本质及成因 |
二、批判绝对的自然分工与商品经济分工 |
三、倡导有限的自然分工和商品经济分工 |
四、经济部门之间分工与内部分工 |
第四节 分工与社会结构 |
一、生产者、护卫者与哲学王之间社会分工 |
二、生产者、护卫者与哲学王之间阶层流动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所有制思想 |
第一节 私有制起源理念 |
第二节 批判绝对私有财产制度 |
一、批判“有债照还”绝对私有财产制度 |
二、批判“强者利益”绝对阶级分配观念 |
第三节 理想城邦财产所有制度安排 |
一、倡导财产公有制度,限制财产私有制度 |
二、改革私有家庭制度,实行共妻共子制 |
第四节 一项财产所有方案:公民均分土地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交换流通思想 |
第一节 商业起源理念 |
第二节 批判传统的商品交换 |
一、批判不公正的商品交换 |
二、批判绝对的商品交换 |
第三节 理想城邦商业秩序设计 |
一、货币媒介论 |
二、规范市场秩序 |
三、限制商业拓展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消费福祉思想 |
第一节 纯粹生活理念 |
一、倡导本真生活 |
二、摒弃私人生活 |
第二节 理想城邦消费秩序规范 |
一、公餐制度与饮酒规范 |
二、宗教信仰及社会习俗 |
第三节 理想城邦社会福祉供给 |
一、医疗与尊老养孤 |
二、文体生活与公共教育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城邦起源与经济社会治理 |
第一节 城邦起源与形态显现 |
一、分工与城邦起源 |
二、理想城邦形态显现 |
第二节 城邦政制演变及比较 |
一、城邦政制演变 |
二、不同城邦政制比较 |
第三节 城邦经济社会治理 |
一、城邦治理缘由及理念 |
二、立法、行政及法治 |
三、理想城邦经济治理 |
四、理想城邦社会治理 |
第四结小结 |
第八章 柏拉图经济思想的影响、特点及启示 |
第一节 柏拉图经济思想的历史影响 |
一、经济思想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影响 |
二、经济思想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影响 |
三、经济思想对西方乌托邦经济思想的影响 |
四、柏拉图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第二节 柏拉图经济思想的特点 |
一、德性正义立场 |
二、极端城邦理性主义逻辑 |
三、转型阶段经济思想融合创新 |
第三节 柏拉图经济思想的启示 |
一、经济思想的历史启示 |
二、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指导老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5)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
一、亚太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 |
(一)国际体系全球转型 |
(二)亚太地区地位上升 |
(三)美国的相对性衰落 |
(四)中国的结构性崛起 |
二、美国亚太战略的历史沿革 |
(一)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
(二)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 |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 |
(一)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 |
(二)从“转向亚太”到“亚太再平衡” |
第二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 |
(一)巩固主导地位 |
(二)拓展经济利益 |
(三)扩展价值观念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硬实力依托 |
(一)综合国力 |
(二)同盟体系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软实力依托 |
(一)霸权威望的作用 |
(二)亚太身份的强化 |
第三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
一、军事战略重心的转向 |
(一)强化军事存在 |
(二)提高作战能力 |
(三)集中战略资源 |
二、辐辏安全体系的巩固 |
(一)修复信任关系 |
(二)升级同盟体系 |
(三)塑造伙伴网络 |
三、多边合作关系的推进 |
(一)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二)创新盟国多边军事合作机制 |
(三)深化与东盟的多边领域合作 |
(四)扩展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同盟 |
第四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评价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
(一)“离岸平衡”传统的延续 |
(二)“选择性干预”的战略强化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
(一)获取部分战略红利 |
(二)增加地区不稳定性 |
(三)升高战略实施成本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响 |
(一)美国国内的战略定性 |
(二)亚太国家的战略反应 |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认知 |
第五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及启示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 |
(一)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 |
(二)“亚太再平衡”向“印太”的转变 |
(三)“印太”战略更加趋于“冷战化” |
二、“亚太再平衡”对中国因应“印太”战略的启示 |
(一)明确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与战略限度 |
(二)坚持底线思维以实力应对中美竞争 |
(三)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战略压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东南亚海上恐怖主义威胁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上恐怖主义概念界定 |
二、东南亚海上恐怖主义威胁 |
(一)脆弱性分析:海上恐怖袭击的客观环境 |
(二)能力分析:海上恐怖袭击的硬性条件 |
(三)意图分析:海上恐怖袭击的主观需求 |
三、东南亚海上恐怖主义治理机制 |
(一)区域内国家主导 |
(二)区域合作机制 |
(三)区域外力量的参与 |
1. 国家行为体 |
2. 私人安全公司 |
四、东南亚海上恐怖主义治理机制的成效及前瞻 |
(一)东南亚海上恐怖主义治理成效及不足 |
(二)东南亚海上恐怖主义治理机制发展前瞻 |
五、结语 |
(7)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地方社会的暴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思路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研究 |
(二)关于民间暴力活动的研究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方法 |
(二)拟解决问题 |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四、相关概念 |
第一章 诉讼:民教之间的现实冲突 |
一、鸦片战争之前的司法状态 |
(一)“息讼”政策和民间调解 |
(二)“讼棍”:传统的干预词讼 |
二、教士:观察晚清社会的新渠道 |
(一)段振举地亩案始末(1861-1872) |
(二)影响教案持续的要素分析 |
(三)民教冲突与暴力 |
(四)新旧“讼棍”的比较 |
三.小结 |
第二章 流言:民教之间的文化冲突 |
一、个案研究:“黑风”流言 |
(一)“黑风”考释 |
(二)义和团运动期间的“黑风”流言 |
二、流言的“位置”与作用 |
(一)两种文化交流下的心理分析模型 |
(二)流言的位置 |
(三)流言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 |
三、小结 |
第三章 “接触性”:民间暴力活动的类型分析 |
一、以“接触性”为切入点的原因 |
(一)对“现实性”、“非现实性”分析方法的反思 |
(二)何以“接触”?--以剪辫事件为例的说明 |
二、接触性暴力:从械斗到“随社”纠纷 |
(一)械斗:暴力的日常形态 |
(二)晚清时期的“随社”纠纷 |
三、非接触性暴力:从叙事到仪式 |
(一)地方叙事的逻辑 |
(二)仪式的相通性:以“马裨”为例 |
(三)义和团运动与文化合理性 |
四、小结 |
第四章 接触性暴力中的“激活者” |
一、以往社会暴力形成原因的探讨 |
(一)封建王朝统治的“内在矛盾”所导致 |
(二)因争夺各类资源、权益所引起 |
(三)自然灾害所引起 |
(四)具有政治野心的民间人士鼓噪发动 |
(五)义和团兴起的“激励”机制 |
二、接触性暴力中的“激活者” |
(一)“政治大亨”:以守旧派官僚集团为中心 |
(二)“暴力专家”: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地方武装 |
(三)各行其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官民活动 |
三、小结 |
第五章 非接触性暴力中的“激活者” |
一、传说、仪式与社会关系 |
(一)既断且连:官民之间的传说和仪式 |
(二)权力支配:传说、仪式与民间暴力 |
二、反洋旗帜下的理想与现实 |
(一)观念传递:清政府如何动员义和团? |
(二)各有所衷: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暴力观念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基于CM模型的“A就是A”构式的聚范畴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Rationale |
1.2 Research Objective |
1.3 Methodology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A jiushi A”Construction Abroad and At Home |
2.1.1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A jiushi A”Construction Abroad |
2.1.2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A jiushi A”Construction at Home |
2.1.2.1 Syntactic Approach |
2.1.2.2 Semantic Approach |
2.1.2.3 Pragmatic Approach |
2.1.2.4 Th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
2.2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ategory Theory |
2.2.1 The Classical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2.2 The Prototypical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2.3 The Schematic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2.4 The Dynamic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3 The Gap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
3.1 Con-categorization |
3.2 Cognitive Construction Coercion |
3.3 Metonymy |
3.4 Theoretical Integration:CM |
3.4.1 Necessity for CM |
3.4.2 Case Study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Data Description |
4.2 Data Analysis of“A jiushi A” |
4.2.1 Syntactic Features of“A jiushi A” |
4.2.1.1 The Part of Speech of“A” |
4.2.1.2 The Syllable Distribution of “A” in “A jiushi A”Construction |
4.2.1.3 Syntactic Properties of“jiushi” |
4.2.1.4 The Syntactic Distribution of“A jiushi A”Construction |
4.2.2 Semantic Features |
4.2.2.1 The Meaning of“A” |
4.2.2.2 The Semantic Distribution of“A” |
4.2.2.3 The Semantic Meaning of“A”from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4.2.3 Pragmatic Reatures |
4.2.3.1 Subjectivity |
4.2.3.2 Concision |
4.2.3.3 Productivity |
4.3 The Studies of the Subsequent Clauses of“A jiushi A”Construction |
4.3.1 Causal |
4.3.2 Adversative |
4.3.3 Progressive |
4.3.4 Sup-positional |
4.3.5 Coordinating |
4.3.6 Conditional |
4.3.7 Conceding |
4.3.8 Summary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10)体系压力、安全认知与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本文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结构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假设和理论分析框架 |
一、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内涵与阐释 |
(一) 地区的概念厘定 |
(二) 安全治理机制的概念界定 |
(三)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的内涵 |
二、核心假设 |
(一) 核心变量 |
1、体系压力 |
2、安全认知 |
(二) 变量间关系:从冲击到回应 |
(三)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967—1978年) |
一、体系压力(1967—1978年) |
(一) 二战后美国、苏联在东南亚地区安全竞争的延续 |
(二) 美国、中国在越南战争的博弈 |
(三) 英国、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收缩战略 |
二、东盟安全认知(1967—1978年) |
(一) 对安全威胁来源的认知:大国竞争及战略收缩威胁东盟国家生存 |
(二) 对安全目标的认知:维护东盟国家主权完整与东南亚地区安全 |
(三) 对实现安全目标手段的认知:提升东盟自身实力 |
三、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及其特征(1967—1978年) |
(一)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1967—1978年) |
1、组织机构:相继设立东盟外长会议、东盟首脑会议机制、东盟秘书处 |
2、原则规范:抵御域外势力干预、协调一致、和平解决争端 |
(二)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的特征(1967—1978年) |
1、东盟主导下突出抗御力 |
2、偏向双边、小多边传统安全合作 |
3、协商一致决策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1978—1991年) |
一、体系压力(1978—1991年) |
(一) 美国、苏联在东南亚地区的竞争加剧 |
(二) 中国、美国关系缓和及建交 |
(三) 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及外交政策的调整 |
二、东盟安全认知(1978—1991年) |
(一) 对安全威胁来源的认知:大国竞争加剧及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威胁地区安全 |
(二) 对安全目标的认知:确保东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稳定 |
(三) 对实现安全目标手段的认知:加强东盟互助与合作 |
三、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及其特征(1978—1991年) |
(一)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1978—1991年) |
1、组织机构:常态化且规模扩大 |
2、原则规范:可持续发展并按规约行事 |
3、内部以特定议题为中心的安全合作机制:关注柬埔寨与核议题 |
(二)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的特征(1978—1991年) |
1、区域平衡色彩浓厚 |
2、凸显东盟意志 |
3、强调机制的规约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1991—2003年) |
一、体系压力(1991—2003年) |
(一) 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
(二) 日本、印度积极“涉入”东南亚地区安全问题 |
(三) 中国综合实力稳步推进 |
二、东盟安全认知(1991—2003年) |
(一) 对安全威胁来源的认知:大国介入及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增加地区不确定性 |
(二) 对安全目标的认知:增加东南亚地区的团结和凝聚力 |
(三) 对实现安全目标手段的认知:推进东南亚地区一体化 |
三、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及其特征(1991—2003年) |
(一)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1991—2003年) |
1、组织机构:制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
2、原则规范:以合作求安全 |
3、对外安全对话机制:开展与域外国家的安全合作 |
4、内部以特定议题为中心的安全合作机制:聚焦海盗、反恐等安全议题 |
(二)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的特征(1991—2003年) |
1、突出综合安全 |
2、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
3、大国平衡下的多边化 |
4、包容开放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2003年至今) |
一、体系压力(2003年至今) |
(一) 美国东南亚地区战略的变化 |
(二) 日本、印度与俄罗斯深度介入东南亚地区 |
(三) 美国的挑战导致中美竞争加剧 |
二、东盟安全认知(2003年至今) |
(一) 对安全威胁来源的认知:大国深度介入及中美竞争加剧使地区博弈复杂化 |
(二) 对安全目标的认知:扩大东盟在地区安全治理中的影响力 |
(三) 对实现安全目标手段的认知:构建安全共同体 |
三、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及其特征(2003年至今) |
(一)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2003年至今) |
1、组织机构:制度化程度明显提升 |
2、原则规范:深化地区安全合作并加强法律约束 |
3、对外安全对话机制:提升与域外国家安全合作水平 |
4、内部以特定议题为中心的安全合作机制:囊括各领域安全议题 |
(二)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的特征(2003年至今) |
1、构建安全共同体 |
2、规则的增加 |
3、复合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悲剧,发生在反抢劫演习之后(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后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研究[D]. 舒可心. 外交学院, 2021
- [2]电影《大赢家》的后现代狂欢[J]. 乔慧.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D]. 郑欣. 暨南大学, 2020(04)
- [4]柏拉图经济思想研究[D]. 张超. 深圳大学, 2020(11)
- [5]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D]. 于红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东南亚海上恐怖主义威胁及其治理[J]. 戴瑾莹,郑先武. 东南亚纵横, 2019(04)
- [7]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地方社会的暴力研究[D]. 张伟. 山西大学, 2019(01)
- [8]基于CM模型的“A就是A”构式的聚范畴化研究[D]. 李华燕.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9]午夜课[J]. 吴刘维. 百花洲, 2018(05)
- [10]体系压力、安全认知与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D]. 颜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