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邵思越[1](2020)在《毛竹和斑苦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质谱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酮类化合物是竹叶提取物中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对竹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定性研究,对阐明竹叶黄酮类物质构效关系意义重大。目前,质谱定性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且能够对复杂混合样品快速定性分析的优点,但相关化合物数据库质谱数据有限,因此,有必要研究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为其定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用毛竹叶(5kg)和斑苦竹叶(5kg)为材料,经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大孔吸收树脂柱层析纯化、浓缩干燥得竹叶提取物,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MS)进行黄酮类化合物定性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用UHPLC-Q-TOF-MS/MS对毛竹叶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方法是C18色谱柱(150×2.1 mm,1.8μm),柱温40℃,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0.1%甲酸/水缓冲液,梯度洗脱,流速1.4ml/min,进样量10μL,保留时间120min,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质荷比扫描范围是m/z 50-800。从提取物中成功分离检测到13种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了4个已知黄酮类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黄酮C-糖苷的特征离子是0,3X0-,[0,3X0-H2O]-,且黄酮6-C糖苷两个特征离子的丰度要比黄酮8-C糖苷高;对提取物中黄酮-C-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特征离子是0,3X0-,0,2X0-,0.1X0-和[Y0-H]-·,3’-甲氧基黄酮-C-糖苷的特征离子[Y0-H]-·的丰度比黄酮C-糖苷高;对提取物中黄酮-O-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特征离子为Y0-,Z0-,[M-H-CH3]-·和[M-H-2CH3]-;对提取物中黄酮C,O-二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特征离子是[Y1-H2O]-,[Y1-0,3A2]-,[Y1-0,2A2]-,产生高丰度的特征离子[Y1-H2O]-;对提取物中黄酮二-C,O-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特征离子是Y1-,[Y1-0,3A2]-,[Y1-0,2A2]-,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初步鉴定出9种黄酮类化合物。2.用UHPLC-Q-TOF-MS/MS对斑苦竹叶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方法是C18色谱柱(150×2.1 mm,1.8μm),柱温40℃,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1%甲酸/水缓冲液,梯度洗脱,流速2.5ml/min,进样量10μL,保留时间80min,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质荷比扫描范围是m/z 50-800。从斑苦竹叶提取物中成功分离检测到31种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了10个已知黄酮类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黄酮二-C,C-糖苷的特征离子为[M-H-C2H4O2]-、[M-H-C3H6O3]-、[M-H-C5H10O5]-、[M-H-C6H12O6]-;对斑苦竹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质谱定性分析,质谱裂解规律和特征离子均与毛竹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中一致,初步鉴定出21种黄酮类化合物。综上所述,用UHPLC-Q-TOF-MS/MS对毛竹和斑苦竹叶提取物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对提取物或复杂混合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快速鉴定和结构表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德涛[2](2020)在《竹沥主要成分化学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鲜竹沥是禾本科植物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及同属数种植物鲜杆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在中医书籍《千金药方》、《古今录验方》中都有记载其清肺降火、滑痰利窍的功效。本研究以鲜竹沥为材料,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通过柱层析分离和波谱解析鉴定其中主要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再以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26为对照品,通过UPLC-QTOF-MS建立了一种检验鲜竹沥化合物新方法,对鲜竹沥及九种市售竹沥口服液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也通过离子交换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对九种竹沥口服液中的含糖量及添加剂进行了测定。此外,还对鲜竹沥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筛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HP-20大孔树脂、LH-20葡聚糖凝胶对鲜竹沥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了26个化合物。通过测定它们的理化常数,分析它们的光谱数据(UV、NMR、MS)等,对其进行了鉴定,分别是:香草醇(1)、3,4’-二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2)、1-(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三醇(3)、3,5-二甲氧基-4-羟基二氢肉桂醛(4)、丁香酸(5)、丁香醛(6)、对香豆酸(7)、triandrin(8)、阿魏醛(9)、松柏醇(10)、β-熊果苷(11)、它乔糖甙(1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β-D-葡萄糖苷(13)、3,4’-二羟基丙酚-3-β-D-吡喃葡萄糖甙(14)、β-羟基丙香草醛(15)、(+)-蛇菰宁(16)、(+)-5-methoxybalanophonin(17)、2,6-二甲氧基-对苯醌(18)、5-(羟甲基)-2-呋喃甲醛(19)、腺苷(20)、2-羟基-5-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甙(21)、(+)-南烛木树脂-9’-O-葡萄糖甙(22)、(+)-5’-Methoxyisolaric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23)、(-)-南烛木树脂-9’-O-葡萄糖甙(24)、7S,8R,8’R-5,5′-dimethoxyaric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25)、丁香脂素4’-O-β-吡喃葡萄糖苷(26)。其中化合物25为新的化合物,化合物7、9、11、12、21、23都是首次在鲜竹沥分离得到的。2.通过UPLC-Q-TOF-MS新建一种检测鲜竹沥化合物的方法,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后确认符合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此方法对鲜竹沥及九种市售鲜竹沥产品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鲜竹沥与九种鲜竹沥口服液之间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共性在于有一些相同的化合物成分,差异性在于鲜竹沥中化合物含量远大于市售竹沥产品中的化合物含量。此外差异性也在于不同竹沥产品有一些不同的化合物,含量略有差异。3.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法对酸解后的九种竹沥口服液中的含糖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竹沥口服液中含量最多的为阿拉伯糖和葡萄糖,最高总糖含量达到了33230.78 mg/L。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竹沥口服液中苯甲酸、尼泊金乙酯、山梨酸三种添加剂的含量进行测定,含量范围依次为1484.00-2754.25 mg/L、230.11-471.44 mg/L、1797.48 mg/L。4.对鲜竹沥中分离得到的26个化合物进行了抗炎活性、XOD酶抑制剂活性和PTP1B酶抑制活性筛选,从初筛的效果可以看出:化合物14具有XOD酶抑制活性。所有化合物均不存在抗炎与PTP1B酶抑制活性。
尹星烁[3](2020)在《基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木蝴蝶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木蝴蝶中总黄酮成分目的:建立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木蝴蝶中总黄酮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应用Box-Behnken设计,以甲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作为研究因素,以总黄酮含量(TFC),抗氧化活性(DPPH,ABTS,FRAP,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作为反应因素,对木蝴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UPLC-DAD-Q-TOF-MS/MS方法对优化条件下所得提取液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鉴定。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为69.90%,提取时间为30.64 min,液固比为31.30 m L·g-1,TFC,DPPH,ABTS,FRAP,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结果分别为19.79 mg RE·g-1,78.66%,99.92%,19.05 mmol·L-1 FE·g-1,20.49%,13.37%和35.13%。通过UPLC-DAD-Q-TOF-MS/MS分析,木蝴蝶提取液中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木蝴蝶苷B,黄芩苷,木蝴蝶苷A,黄芩素和白杨素。结论:超声辅助提取法可有效的从木蝴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第二部分:超滤亲和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木蝴蝶中酪氨酸酶抑制剂成分目的:建立有效筛选和鉴定木蝴蝶提取液中酪氨酸酶配体的方法。方法:采用超滤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飞行时间质谱与分子对接技术,对木蝴蝶提取液中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成分进行筛选和鉴定。首先将样品与酪氨酸酶一起孵育,孵育后对混合溶液进行超滤离心,通过比较活化和灭活酪氨酸酶的超滤液图谱,分析得到潜在的抑制剂成分。结果:通过实验发现7种潜在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活性分析表明,与阳性对照药白藜芦醇相比,木蝴蝶苷A和黄芩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更高,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验证了它们与酶的结合模式。结论:超滤亲和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中药筛选生物活性化合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第三部分:组织破碎低共熔溶剂提取木蝴蝶中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目的:建立一种绿色快速的木蝴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低共熔溶剂为提取溶剂,采用组织破碎提取法对木蝴蝶中四种生物活性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高效、绿色的提取,在液固比,提取转速和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一种UPLC方法对其进行灵敏、选择性的定量分析。结果:低共熔溶剂体系组成为氯化胆碱/1,4-丁二醇,摩尔比为1:3,水含量为40%。提取条件为固液比为20 mg·m L-1,提取转速为5,提取时间为1 min。通过将组织破碎提取和UPLC结合使用,仅需6 min即可完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结论:组织破碎低共熔溶剂提取法为天然产物中活性化合物的提取和分析提供了一种超快速环保、有潜力的替代方法。
檀佩雯[4](2019)在《毛竹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技术及其手工皂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竹子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安徽省有竹种12属72种。其中,毛竹近20万公顷。毛竹叶是一种储存量大、价格低廉且可与银杏叶相媲美的林业资源。竹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有效综合利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对毛竹有效成分提取物在日用品中的应用报道比较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纯天然产品的喜爱与日俱增,对日用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开发毛竹叶提取物为新型天然抗菌和杀菌物,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应用价值。本课题选取我省分布广的毛竹叶为样本,以水和乙醇为提取剂,采用浸提和震荡加超声提取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优化了醇提、水提毛竹叶有效成分的工艺。同时对毛竹竹叶、枝条提取物各组分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UPLC-MS)对毛竹叶片其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以期找到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且将毛竹叶提取物添加到日用品配方中做应用性探索,为进一步开发竹叶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毛竹竹叶、枝条为原料,采用浸提和震荡加超声提取方法,选用水和80%乙醇-水为提取剂,采用UPLC-MS技术,根据总离子流图、提取离子流图及MRM模式下峰面积数据,对水提、醇提、浸提、振荡加超声提取法比较,确定了毛竹竹叶和枝条中有效成分初步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80%乙醇-水提取,恒温震荡器震荡4h,超声(80Hz)1h。采用滤纸片法,分别对毛竹竹叶、枝条提取物和萃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验。试验表明:竹叶提取物抑菌活性明显大于枝条;毛竹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为中等抑菌活性;80%乙醇-水初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亦表现出中等抑菌活性,而对枯草芽孢杆菌仅为弱抑菌活性。采用UPLC-MS技术,对毛竹竹叶、鲜叶和枝条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鉴定,分别得24、20和19种成分,包括异牡荆素、异荭草素、香豆酰基奎尼酸和芹菜素糖苷等;其中竹叶干样中异牡荆素相对含量很高,达到66.75%,其异荭草素和荭草素相对含量也较高,分别达5.70%和2.02%。其中11种成分在3个样品中均有检出;面积比较法显示,竹叶中检测的成分含量接近竹枝条含量的4倍。采用GC-MS技术,对毛竹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经NIST谱库比对,共检测得94种化合物,包括36种烷烃类,20种酯类,4种醇类,6种酸类,6种酮类,5种醛类,1种醚类,7种其他类物质;乙酸乙酯相酯类物质最多,石油醚相烷烃类物质最多,正丁醇相烷烃类物质最多,80%乙醇-水初提取物中酮类物质最多。通过UPLC-MS技术得毛竹叶最优提取工艺,结合抑菌活性实验结果,选取80%乙醇提取液,制作毛竹手工叶精油皂。采用TA.XT.Plus物性测试仪,分别对商业肥皂和毛竹手工叶精油皂的硬度、粘度、弹性和泡沫稳定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毛竹肥皂具有硬度低、粘度弹性好、泡沫高且稳定性好的特点。同时对毛竹手工精油皂进行抑菌实验,实验表明毛竹手工皂有一定抑菌活性。
郭静[5](2019)在《不同品种竹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竹叶牙膏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对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开展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从而优选竹叶为主要原料,考察竹叶最佳提取工艺、蜂胶前处理方法和牙膏成型工艺,制备一款竹叶蜂胶牙膏,并为其初步建立质量标准,为竹叶健康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中绿原酸、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等7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其次,通过比较三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优选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其活性成分和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再者,利用多元相关与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其成分含量与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并优选出成分含量较高、活性较好的品种。通过单因素考察、正交试验设计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该品种的最佳提取工艺,再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蜂胶项下方法对蜂胶进行了质量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蜂胶的前处理方法,并以感官性状为主要指标优选牙膏最佳配方,合理制备了一款竹叶蜂胶牙膏。结果:1.确定了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的含量控制方法。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进行了成分分析,建立了以绿原酸、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木犀草苷、木犀草素和芹菜素为指标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RSD<3%)。成分分析结果发现,淡竹叶中含日当药黄素,而苦竹叶和竹叶中均不含日当药黄素。淡竹叶各指标成分整体含量较低,而竹叶中活性成分整体含量较高,多数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淡竹叶和苦竹叶,其中异荭草苷含量约为淡竹叶的14倍,异牡荆素含量约为淡竹叶的29倍。2.通过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确定了优质品种。预试验中分别采用了ABTS法、FRAP法和DPPH法对竹叶及其易混淆品种淡竹叶、苦竹叶的指标成分和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DPPH法稳定性好,可重复性强,数据准确、可靠,被选作本研究中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并以抗坏血酸VC、维生素E类似物Trolox等作为阳性药对照。结果表明,7个指标成分中有4个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阳性对照VC(IC50=0.926 m M)和Trolox(IC50=0.973 m M),以木犀草素(IC50=0.422 m M)和木犀草苷(IC50=0.427 m M)抗氧化活性最强。7批淡竹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5.07±2.67 mg/m L,10批苦竹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3.24±1.15 mg/m L,9批竹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1.98±0.42 mg/m L,三者中以竹叶活性最强,且不同产地间差异最小,质量更稳定,为较优品种。多元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芹菜素含量与淡竹叶抗氧化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P<0.01),异荭草苷含量与苦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P<0.01),荭草苷含量与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P<0.01)。因此进一步优选产地为浙江衢州(风干)的竹叶为后续产品制备的最佳原料药材。3.通过竹叶提取工艺研究确定了竹叶的最佳提取方法。以指标成分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参考指标,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单因素考察法、综合评分法对竹叶进行了提取工艺的优化,确定了竹叶最佳提取工艺:竹叶药材中加入40倍量80%乙醇,浸泡30 min,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 h,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即得。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提取液总黄酮转移率高达88.08%,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3.16%,结果稳定(RSD<3%),工艺合理可行。4.通过对蜂胶的质量研究及前处理方法考察,选择了经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合格蜂胶药材,并以适量80%乙醇充分浸提蜂胶得到蜂胶醇溶液,再以适当比例加入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单因素试验考察结果表明,以80%乙醇处理蜂胶,较药典方法而言,其提取液中各指标成分转移充分,且未见其余成分的明显缺失,结果稳定,方法合理、可行。5.确定了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工艺。本课题选用了湿法溶胶制膏法进行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优化得到配方工艺为:非离子瓜尔胶0.75 g,羧甲基纤维素钠0.25 g,山梨醇40 g,甘油20 g,尼泊金乙酯0.1 g,尼泊金丙酯0.05 g,糖精钠0.35 g,二氧化硅18 g,十二烷基硫酸钠2 g,薄荷油1 g,水适量,竹叶提取液2 g,蜂胶提取液0.5 g。其制备工艺为:首先取配方量非离子瓜尔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分散于甘油、山梨醇中,另取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糖精钠、提取物预溶于适量水中加入,搅拌、陈化,再依次加入二氧化硅、十二烷基硫酸钠、薄荷油,搅拌、陈化,即得。6.通过质量标准研究确定了竹叶蜂胶牙膏的质量标准(草案)。成品牙膏每支装100 g,外观呈细腻光亮的浅黄色膏体,气芳香,具清凉口感。试验表明,单一成分在牙膏中含量过低无法被准确检测,而黄酮类物质是竹叶和蜂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且含量较单一成分高,可实现定量研究,故选择以有效组分总黄酮的含量作为竹叶蜂胶牙膏的含测指标,并初步建立了竹叶蜂胶牙膏质量标准。本品每支含有效成分以总黄酮计算,不得少于400 mg。结论:本课题经实验研究,建立了可用于淡竹叶、苦竹叶和竹叶含量控制的方法,初步探索了其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优化考察了竹叶的提取工艺、蜂胶的前处理方法和竹叶蜂胶牙膏成型工艺,合理制备了一款竹叶蜂胶牙膏,为竹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竹叶系列健康产品的后续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刘建[6](2018)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大蒜品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蒜是各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蔬菜,由于其巨大的营养功能和药用价值而成为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方面来看,我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大蒜生产大国。但是我国大蒜的生产经营等方面尚不规范,存在不同地区之间引种混乱等问题。此外,我国大蒜产品单一,长期以原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采用科学的方法全面并客观地评价大蒜及大蒜产品的品质,对于判断不同大蒜的品质特性、开发大蒜深加工产品、优化我国大蒜产业结构,以及促进我国大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开发出检测大蒜品质相关组分的测定方法也势在必行。本研究以大蒜及大蒜加工产品(腊八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初步研究不同品种大蒜的挥发性代谢物和初级代谢物,分析不同品种大蒜的特征组分;然后利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品质指标数据融合方法,建立评价新鲜大蒜及大蒜加工产品感官品质的方法,为大蒜品质的评价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的代谢组学技术系统研究大蒜加工产品(以腊八蒜为例)的加工过程,分析其组分及功能变化规律,为大蒜加工产品的品质评价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撑;通过超临界萃取和超临界色谱技术,建立大蒜中特征组分一多酚化合物的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色谱/质谱(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an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FE-SFC-MS/MS)检测方法,为大蒜的品质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初步分析25个不同品种大蒜的挥发性代谢物和初级代谢物,结果表明代谢组学技术是研究大蒜化学组分的有力手段,考察并详细分析了 25种大蒜的组成特点,共鉴定25种大蒜的47种挥发性代谢物和32种初级代谢物。其中,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四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3-乙烯基-1,2-二硫代环己烯-4-烯、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和丙烯是25种大蒜中主要的挥发性代谢物;主要的初级代谢物包括L-酪氨酸、L-脯氨酸、苹果酸、异柠檬酸、D-果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通过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不同品种的大蒜进行归类,明确了不同组别大蒜的特征代谢物,结果为判断多个不同品种大蒜的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2.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系统检测了我国大蒜四个主产区的28个不同品种新鲜大蒜的品质指标。然后将89项新鲜大蒜品质指标进行初级数据融合,经过PLS-DA分析、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共筛选出4项大蒜品质评价核心指标,分别为a*值、L-丙氨酸、L-脯氨酸、葡糖酸;另外,通过4项核心品质指标建立了预测大蒜品质得分的BP神经网络模型,将感官评分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得分进行回归拟合分析,R2=0.9603,说明利用该模型对新鲜大蒜的品质优劣可以进行合理评价。3.采用基于GC-MS和HPLC-MS/MS的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腊八蒜在传统加工过程中的营养组分的变化规律,并同时考察腊八蒜的抗氧化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传统加工过程中腊八蒜样品的颜色变化由白色到绿色再到黄色,样品在第15d颜色最绿;在腊八蒜的加工过程中,其含有的20种挥发性代谢物、16种初级代谢物和15种次级代谢物的含量显着变化(P<0.05);从第3d到第42d,腊八蒜中硫化物含量逐渐降低,非硫化物含量逐渐升高,形成了腊八蒜的微辣气味;大部分初级代谢物,包括乳酸、异柠檬酸、L-亮氨酸、L-脯氨酸、D-果糖、D-葡萄糖和赤藓糖醇从第3d到第12d的含量是显着增加的,它们主要贡献于腊八蒜的酸甜滋味;15种次级代谢物的总含量从第0d到第12d显着增加,第12d含量最高,预示了腊八蒜潜在的营养价值。加工过程中腊八蒜多种代谢物在第12d发生显着变化,判断第12d是腊八蒜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时间点;此外,总硫化物、总氨基酸、总有机酸显示出与抗氧化活性显着的正相关,而检测出的15种次级代谢物对腊八蒜的抗氧化活性贡献较小。4.将28个不同品种的大蒜加工成为腊八蒜,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品质指标的检测,然后融合106项腊八蒜品质指标,经过PLS-DA分析、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共筛选出5项核心品质指标,分别是a*值、b*值、阿魏酸、香草酸、L-酪氨酸。随后建立了通过5项核心品质指标预测大蒜品质得分的BP神经网络模型,将感官评分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得分进行回归拟合分析,R2=0.9641,表明利用该模型对腊八蒜的品质可以进行合理评价。5.利用超临界萃取和超临界色谱技术,建立大蒜中特征组分,即多酚化合物的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色谱/质谱(SFE-SFC-MS/MS)检测方法。首先探究了不同色谱柱、改性剂、柱温、背压及流速对超临界色谱的影响,确定的色谱条件如下:使用Shim-pack UC-X Diol色谱柱、甲醇作为改性剂、0.1 mM草酸和1 mM甲酸铵作为流动相的添加剂、柱温为40℃、背压为10 MPa、流速为2 mL/min,该色谱条件下,可以在12 min内成功分离15种多酚;使用响应面法(RSM)对超临界萃取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在萃取溶剂中甲醇的体积比为30%,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9 min时,15种多酚化合物的萃取效率最高;方法学考察,最终确定9种多酚(包括阿魏酸、对香豆酸、柚皮素、芹菜素、原儿茶酸、异鼠李素、木犀草素、邻苯二甲酸酸和槲皮素)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张琳琳[7](2017)在《桑黄毒理及黄酮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桑黄(Phellinus baumii)俗称桑臣或桑耳,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北美等地,桑黄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糖类、甾体类、萜类和黄酮类等。桑黄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降血糖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抗肿瘤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各国学者对其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肿瘤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望开发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目前对桑黄属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糖提取、发酵条件优化和抗癌机理等方面。而对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比较少,但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以桑黄为原料,进行毒理安全性实验,采用乙醇提取桑黄中的总黄酮,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利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桑黄总黄酮,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一步鉴定桑黄总黄酮,并对桑黄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和对DNA的保护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桑黄的毒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实验测定属于无毒范围,三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初步验证了桑黄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作用。采用乙醇提取法对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9.95℃、液料比为26.10、提取时间为3.81 h,乙醇体积分数为87.16%。考虑到实验具体的操作,确定浸提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液料比为26,提取时间为3.8 h,乙醇体积分数为87%,实际测得浸提液的总黄酮得率为14.36%,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说明响应面对桑黄总黄酮浸提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将得到的桑黄黄酮类化合物的粗提液进行大孔树脂的分离纯化,通过大孔树脂的静态实验,从6种大孔树脂中选出最佳的大孔树脂DM301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当上样量为20m L时,通过大孔树脂的静态和动态实验确定了纯化桑黄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桑黄总黄酮的上样流速为3 m L/min,上样体积为7 BV,洗脱液为80%乙醇,洗脱流速为1.5 m L/min,洗脱液的体积为4 BV,最后分离纯化得到的桑黄总黄酮的纯度为83.27%。通过外标法,经计算得出1g桑黄黄酮中含有16.3 mg的芦丁和0.13 mg的槲皮素。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联用对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得到6种化合物。考察桑黄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和对DNA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桑黄总黄酮能够很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通过还原力实验,发现桑黄总黄酮的还原力与相同浓度的Vc和BHT相比,相差不大,说明桑黄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力。通过桑黄黄酮类化合物与DNA的紫外吸收光谱可知,在鲱鱼精DNA溶液中加入桑黄黄酮化合物后均出现了增色效应,说明鲱鱼精DNA与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发生作用,形成复合物;通过荧光光谱可知,鲱鱼精DNA对桑黄黄酮具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在桑黄黄酮类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用溴化以锭作为荧光探针,测定DNA和EB混合液的荧光积分强度,计算出作用常数D为43.7%。
陶陶[8](2017)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烟叶中的茄尼醇及其特性表征》文中研究说明茄尼醇是烟草中含量较多的萜烯类化合物之一,对烟气香味有一定积极作用,也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烟草多糖不仅在卷烟的香吃味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作用,还对烟草保润性能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本论文研究了超声提取方法和闪式快速提取方法对低次烟叶中茄尼醇提取的效果,分离纯化获得茄尼醇纯品,并对纯化后的茄尼醇样品进行热性能测试,并以提取茄尼醇过程中预处理滤液为原料提取烟叶多糖,测试烟叶多糖的保润性能。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和闪式快速提取法提取低次烟叶中的茄尼醇。在超声波提取工艺中,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浸提溶剂、颗粒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等7个因素对茄尼醇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出试验条件下烟叶中茄尼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超声功率100 W,液料比15:1(mL/g),45℃条件下提取69 min;闪式快速提取法提取工艺中,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电压和提取次数等4个因素对茄尼醇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出试验条件下烟叶中茄尼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17:1(mL/g),电压112 V,提取时间108 s;在两种优化的条件下,进行烟叶茄尼醇提取的验证实验,平均提取率分别为2.64%和2.78%,闪式快速提取条件下的提取率高于超声提取的提取率。2.对超声和闪式快速提取两种方法进行成本分析,提取相同质量的茄尼醇,超声提取成本显着高于闪式快速提取法、且费时;在优化后的闪式快速提取条件下进行放大实验,结果表明,闪式快速提取法可以作为工业化提取烟叶中的茄尼醇的一种有效途径。3.采用皂化、柱层析分离和结晶法对提取的烟叶中茄尼醇进行分离纯化。皂化后茄尼醇纯度达到38.06%,收率为94.63%;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柱层析分离的条件,优化后的柱层析分离的条件为:层析材料尿素和硅胶质量比1:1(g:g),50:1的洗脱剂体积比,0.200 g的进样量,在此条件下,茄尼醇纯度达59.87%,收率为75.20%。用混合溶剂甲醇-丙酮-正己烷(1:1:2,V:V:V)进行结晶,用甲醇重复结晶,茄尼醇纯度达93.63%,收率为67.50%;通过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鉴定纯化后的茄尼醇,证实了分离出的化合物为茄尼醇。4.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TG-DSC)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Py-GC-MS)分析茄尼醇的热力学性能。茄尼醇在209.8359.8℃之间失重急剧,失重率为75.29%,在479.8559.8℃之间出现第二个剧烈失重过程,失重率为16.24%。在模拟卷烟条件下研究茄尼醇的热裂解行为,结果显示:茄尼醇在300、600、900℃温度下共裂解出73种化合物,包括D-柠檬烯、3-羟基-2-丁酮、甲酸香草酯等多种香味物质,从茄尼醇对卷烟烟气的影响分析,其裂解的挥发性产物对烟气有一定积极贡献。5.以水洗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滤液为材料提取烟叶多糖,并采用Sevage法纯化,得到纯化后的烟叶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提取率为0.708%。研究烟叶多糖的保润性能,结果显示,在相对湿度较低环境下,烟叶多糖对烟丝的保湿能力强于丙二醇,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烟叶多糖保润剂具有高湿度环境下的防潮效果。
许帅[9](2016)在《油茶籽提取物抗菌性能及其主要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茶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油植物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除茶油外,油茶籽中还富含皂苷、黄酮苷及多糖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的功效,可作为植物源抗菌剂的原料,生产食品保鲜剂应用于肉类、果蔬的保鲜中。本课题选用产自福建建宁、湖北襄阳、湖南怀化浙江衢州、安徽祁门、安徽黄山、江西赣州、江西宜丰的油茶籽干籽作为原料,用系统提取的方法以不同极性溶剂依次进行提取,提取顺序为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水,提取物平均得率分别为 37.88%、6.02%、0.68%、0.85%、13.31%、9.22%。将提取物浓缩后进行抗抑菌试验比较抗菌试验的结果,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和乙醚提取物不具备抗菌活性。其中乙醇提取物中福建建宁乙醇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抗菌性能,对四种指示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烟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平均值分别为:8.27mm、8.76mm、7.02mm、8.90mm。水提取物中浙江衢州乙醇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抗菌性能,对四种指示菌都具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烟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平均值分别为:7.53mm、8.19mm、8.52mm、7.81mm。选用这两种提取物作为后续试验的样品。将福建建宁乙醇提取物和浙江衢州乙醇提取物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进行纯化富集,选用25%、50%、75%、95%乙醇溶液作为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将洗脱液浓缩后再次进行抗抑菌试验。其中福建建宁乙醇提取物25%乙醇洗脱液浓缩物抗菌活性最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烟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平均值分别为6.76mm、11mm、9.42mm、9.96mm。选用这两种提取物25%乙醇洗脱液浓缩物为后续试验的样品。经HPLC-MS鉴定,主要分离出6种化合物,其中可推测化合物1和化合物5的分子式为C30H36O18和C48H30O12,具体结构暂时不能确定。推测化合物2分子式为C33H40O20,相对分子质量为756.16725,化合物2的化学名称为山奈酚-3-O-[2-0-β-D-吡喃葡萄糖基-6-O-α-L-吡喃鼠李糖基]-β-吡喃葡萄糖苷;可以推测化合物3的分子式为C33H40O19,相对分子质量是740.17047,名称是山奈酚-3-0-[2-0,6-0-α-L-二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化合物4可推测分子式为C32H38O19,相对分子质量为726.15543,化合物4名称为山奈酚-3-O-[2-O-β-D-吡喃木糖基-6-0-α-L-吡喃鼠李糖基]-β-吡喃葡萄糖苷;可推断化合物6分子式为C27H30O15,相对分子质量为594.15475,化学名称为山奈酚-3-0-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魏琦[10](2013)在《苦竹属竹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竹叶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的化学成分,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典籍中记载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从竹叶化学成分基础研究的角度,重点研究了苦竹叶化学成分,并对部分化学成分进行抑菌及抗肿瘤生物活性测定;分析比较了苦竹属10种常见竹种竹叶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等化学成分,为推进竹叶化学成分基础研究和促进竹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苦竹(P. amarus (Keng) Keng f.)竹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中共分离得到了16种化合物,包括3种酚酸类化合物、1种萜类化合物、1种香豆素类化合物、1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及10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4-羟甲基-苯甲醛(1)、对羟基苯甲醛(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3)、7-羟基-香豆素(4)、反式香豆酸(5)、对羟基苯甲酸(6)、苜蓿素(7)、7-甲氧基-苜蓿素(8)、Demethyltorosaflavone(9)、6-反式-(2’’-O-α-鼠李糖基)乙烯基-5,7,3’,4’-四羟基黄酮(10)、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11)、苜蓿素-7-O-葡萄糖苷(12)、芹菜素-6-C-阿拉伯糖苷(13)、苜蓿素-4’-O-葡萄糖苷(14)、牡荆苷(15)和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16)。分离得到的16种化合物中,除化合物4,7及12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竹叶中分离得到。通过HPLC与标准品对照,确定了7种化合物,均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7)、木犀草素(18)、异牡荆苷(19)、荭草苷(20)、异荭草苷(21)、异牡荆苷-2’’-O-鼠李糖苷(22)及木犀草素-6-C-阿拉伯糖苷(23)。2.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苦竹叶乙醇提取物的各组分及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的离体抑菌活性,并对未见活性报道的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进行了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24h后25mg mL-1浓度下,反式香豆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离体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23mm及18.35mm,乙酸乙酯相Fr.3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离体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21.05mm。乙酸乙酯相的离体抑菌作用整体强于石油醚相和正丁醇相,水相抑菌作用不明显。Fr.3的离体抑菌作用在乙酸乙酯相8个组分中最强。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肝癌HepG2细胞及结肠癌HT-29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592mg/L、2058mg/L和1712mg/L。5mg/kg和10mg/kg中低剂量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对H22荷瘤鼠肝肿瘤有体内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9%和20.0%。3.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13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其精密度、稳定性及准确性良好,各黄酮标准品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了苦竹属(Pleioblastus Nakai)竹种苦竹(P. amarus (Keng)Keng f.)、川竹(P. simonii (Carr.) Nakai)、斑苦竹(P. maculatus (McClure) C. D. Chu et C.S. Chao)、高舌苦竹(P. altiligulatus S. L. Chen et S.Y. Chen)、宜兴苦竹(P. yixingensis S. L.Chen et S. Y. Chen)、垂枝苦竹(P. amarus (Keng) Keng f. var. pendulifolius S. Y. Chen)、实心苦竹(P. solidus S. Y. Chen)、衢县苦竹(P. juxianensis Wen, C. Y. Yao et S. Y. Chen)、丽水苦竹(P. maculosoides Wen)及杭州苦竹(P. amarus (Keng) Keng f. var. hangzhouensis S.L. Chen et S. Y. Chen)竹叶中1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苦竹属10种竹叶中共检测出12种黄酮类化合物,10种竹叶中均含有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苜蓿素-7-O-葡萄糖苷、苜蓿素、7-甲氧基-苜蓿素,其中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及苜蓿素-7-O-葡萄糖苷含量普遍较高,丽水苦竹异牡荆苷含量突出,斑苦竹苜蓿素-7-O-葡萄糖苷含量突出,均在1300mg/kg以上。4.对10种苦竹属竹种竹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及挥发油进行了分析测定。(1)共检测出6种香豆素类化合物,斑苦竹叶茵芋苷含量最高且与其它竹种差异显着(P<0.05),为40.66mg/kg。川竹叶东莨菪内酯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含量最高且与其它竹种差异显着(P<0.05),为82.20mg/kg和39.68mg/kg。伞形酮在杭州苦竹中含量最高,为3.01mg/kg。高舌苦竹叶香豆素含量最高且与其它竹种差异显着(P<0.05),为15.75mg/kg。垂枝苦竹叶茴芹内酯含量最高,为4.46mg/kg。(2)从10种竹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95种,其化合物类型基本一致,但含量在竹种间有一定差异,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10种苦竹属竹叶挥发油共有成分有15种,分别为苯甲醛、2-正戊基呋喃、反式-2,4-庚二烯醛、壬醛、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β-环柠檬醛、2,6,6-三甲基-1-环己烯基乙醛、对乙烯基愈疮木酚、1,1,6-Trimethyl-1,2-dihydronaphthalene、香叶基丙酮、4-[2,2,6-三甲基-7-氧杂二环[4.1.0]庚-1-基]-3-丁烯-2-酮、十五烷、植酮、异植物醇和叶绿醇。5.对10种苦竹属竹种竹叶多糖、蛋白质、叶绿素及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1)10种竹种竹叶多糖含量均在600mg/kg以上,苦竹竹叶多糖含量最高,为843.29mg/kg。(2)10种竹种竹叶蛋白质含量在127547.50182244.02mg/kg之间。苦竹竹叶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82244.02mg/kg。(3)10种竹种竹叶叶绿素a的含量大于叶绿素b的含量。川竹竹叶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最高且与其它竹种差异显着(P<0.05),分别为3339.24mg/kg和2390.97mg/kg。实心苦竹竹叶叶绿素b含量最高,为949.54mg/kg。(4)检测的19种矿质元素中含量较高元素的总体趋势为:K>Ca>Mg>Mn>Fe>Al>Na>Zn。K元素含量在814312695mg/kg之间,Ca元素含量在567116080mg/kg之间,Mg、Mn元素含量均在1000mg/kg以上,Fe元素含量在300mg/kg左右,Al元素含量在160mg/kg以上。对于重金属元素,Ag元素在10种竹种竹叶中均未检测出,Cd元素只在少数竹叶中检出且含量很少,在0.010.14mg/kg之间。竹叶中As、Hg、Pb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
二、苦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毛竹和斑苦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质谱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毛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质谱定性分析 |
2.1 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提取分离 |
2.2.2 样品制备 |
2.2.3 分析方法 |
2.2.4 黄酮类化合物质谱裂解离子命名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毛竹叶提取物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UHPLC-Q-TOF-MS分析 |
2.3.2 毛竹叶提取物中已知黄酮类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分析 |
2.3.3 毛竹叶提取物中黄酮C-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 |
2.3.4 毛竹叶提取物中黄酮O-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 |
2.3.5 毛竹叶提取物中黄酮C,O-二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 |
2.3.6 毛竹叶提取物中黄酮二-C,O-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 |
2.4 小结 |
3 斑苦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质谱定性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研究方法 |
3.2.1 提取分离 |
3.2.2 样品制备 |
3.2.3 仪器与分析方法 |
3.2.4 黄酮类化合物质谱裂解离子命名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斑苦竹叶提取物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UHPLC-Q-TOF-MS分析 |
3.3.2 斑苦竹叶提取物中已知黄酮类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分析 |
3.3.3 斑苦竹叶提取物中黄酮C-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 |
3.3.4 斑苦竹叶提取物中黄酮O-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 |
3.3.5 斑苦竹叶提取物中黄酮二-C,O-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 |
3.3.6 斑苦竹叶提取物中黄酮C,O-二糖苷的质谱定性分析 |
3.4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详细摘要 |
(2)竹沥主要成分化学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沥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设备 |
2.2.2 材料和试剂 |
2.2.3 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
2.3 鲜竹沥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2.3.1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
2.3.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4 小结 |
3 竹沥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仪器设备 |
3.2.2 材料与试剂 |
3.3 液质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方法学验证 |
3.3.1 标准溶液的配置 |
3.3.2 混标溶液的配制 |
3.3.3 液质检测方法 |
3.3.4 混标液质检测图 |
3.4 方法学验证 |
3.5 定量测定结果 |
3.6 小结 |
4 竹沥口服液中糖分及添加剂含量的测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糖分分析实验 |
4.2.3 添加剂分析实验 |
4.3 糖分的测定结果 |
4.3.1 四种单糖的线性关系表 |
4.3.2 竹沥口服液糖分定量结果 |
4.4 添加剂的检测结果 |
4.4.1 添加剂的线性关系表 |
4.4.2 竹沥口服液添加剂定量结果 |
4.5 小结 |
5 竹沥主要化学成分活性筛选研究 |
5.1 引言 |
5.2 抗炎活性筛选 |
5.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结果分析 |
5.3 XOD酶抑制剂活性筛选 |
5.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3.2 实验方法 |
5.3.3 结果分析 |
5.4 PTP1B酶抑制剂活性筛选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毛竹沥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
6.1.2 竹沥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 |
6.1.3 竹沥口服液中糖分及添加剂含量的测定 |
6.1.4 竹沥主要化学成分活性筛选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基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木蝴蝶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木蝴蝶中总黄酮成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超滤亲和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木蝴蝶中酪氨酸酶抑制剂成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组织破碎低共熔溶剂提取木蝴蝶中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色谱联用技术在中药酪氨酸酶抑制药筛选中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毛竹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技术及其手工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竹类资源概况及在安徽省的分布现状 |
1.1.1 竹类资源的概况 |
1.1.2 竹类资源在安徽省的现状 |
1.1.3 毛竹的植物概述、分布及生态学特征 |
1.2 竹叶有效成分研究进 |
1.2.1 竹叶黄酮类化合物 |
1.2.2 竹叶挥发油 |
1.2.3 竹叶活性多糖类 |
1.2.4 竹叶氨基酸 |
1.3 竹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1.3.1 竹叶提取液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3.2 经典竹叶提取液中有效物质的分离方法 |
1.3.3 竹叶提取液有效成分液相色谱( HPLC)分离、测定 |
1.3.4 竹叶提取液中挥发性物质气--质谱联用(GC-MS) |
1.3.5 竹叶提取液有效物质液--质谱联用(LC-MS) |
1.4 竹叶提取液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现状及应用 |
1.4.1 竹提取液抑菌活性及应用 |
1.4.2 竹提取液抗氧化活性及应用 |
1.4.3 竹提取物杀虫活性及应用 |
1.4.4 竹叶提取物抗癌、抗肿瘤性及应用 |
2. 引言 |
2.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毛竹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
3.1.2 供试病原菌 |
3.1.3 仪器设备 |
3.1.4 实验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毛竹提取液的制备及提取方法的优化与建立 |
3.2.2 毛竹有机萃取物的制备 |
3.2.3 UPLC-MS和GC-MS的提取液制备和测定 |
3.2.4 毛竹竹叶、枝条提取液抑菌活性测定(滤纸片法) |
3.2.5 毛竹提取液中活性有效成分的分析与鉴定 |
3.2.6 毛竹竹叶抑菌活性提取液的应用—毛竹手工皂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毛竹竹叶提取物的制备 |
4.1.1 毛竹竹叶初提物的提取方法建立 |
4.1.2 毛竹竹叶、枝条萃取液UPLC-MS测定及萃取物方法建立 |
4.2 毛竹竹叶提取液抑菌性测定(滤纸片法) |
4.2.1 毛竹竹叶初提取液的抑菌实验 |
4.2.2 毛竹枝条初提取液的抑菌实验 |
4.2.3 毛竹竹叶有机萃取物的抑菌实验 |
4.3 毛竹竹叶提取液中活性成分检测 |
4.3.1 毛竹竹叶、鲜叶和枝条中活性成分UPLC-MS质谱解析 |
4.3.2 毛竹竹叶、鲜叶和枝条中活性抑菌物质相对含量分析 |
4.3.3 毛竹竹叶醇提及有机萃取液中挥发性成分GC-MS质谱解析 |
4.4 毛竹竹叶提取液物的应用--毛竹手工精油皂 |
4.4.1 毛竹手工精油皂的制备 |
4.4.2 毛竹手工精油皂抑菌实验 |
4.4.3 毛竹手工皂硬度、粘度和弹性测试 |
4.4.4 毛竹手工皂的泡沫稳定性实验 |
5. 讨论 |
5.1 毛竹竹叶、枝条有效成分的提取 |
5.2 毛竹竹叶、枝条初提取萃取工艺优化的方法 |
5.3 毛竹竹叶提取液的抑菌实验 |
5.4 毛竹竹叶提取物UPLC-MS检测方法建立和成分鉴定 |
5.5 毛竹竹叶挥发性物质GC-MS检测方法建立 |
5.6 竹叶精油手工皂制作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5)不同品种竹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竹叶牙膏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立题依据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主要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不同品种竹叶化学成分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主要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指标成分 |
3 色谱条件 |
4 方法学考察 |
4.1 线性关系考察 |
4.2 重复性试验 |
4.3 检测限、定量限考察 |
4.4 精密度试验 |
4.5 稳定性试验 |
4.6 加样回收率试验 |
5 竹叶含量测定 |
6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不同品种竹叶抗氧化成分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主要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竹叶的抗氧化活性 |
3 竹叶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筛选 |
4 竹叶成分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测定 |
4.1 指标成分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 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5 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
5.1 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
5.2 逐步回归分析 |
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竹叶蜂胶牙膏的制备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主要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竹叶提取工艺研究 |
2.1 竹叶总黄酮含量测定(国标法) |
2.2 提取溶剂种类考察 |
2.3 提取溶剂浓度考察 |
2.4 提取次数考察 |
2.5 正交试验设计 |
2.6 验证试验 |
2.7 小结与讨论 |
3 蜂胶前处理方法研究 |
3.1 蜂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3.2 蜂胶的质量研究 |
3.3 蜂胶前处理方法考察 |
3.4 小结与讨论 |
4 竹叶蜂胶牙膏成型工艺研究 |
4.1 辅料种类考察 |
4.2 辅料用量考察 |
4.3 湿法溶胶制膏工艺研究 |
4.4 小结与讨论 |
5 竹叶蜂胶牙膏质量标准研究 |
5.1 竹叶蜂胶牙膏的常规检查 |
5.2 竹叶蜂胶牙膏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
5.3 竹叶蜂胶牙膏质量标准(草案) |
5.4 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文献综述 3种竹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6)基于代谢组学的大蒜品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大蒜种植现状及加工现状 |
1.1.1 大蒜概述 |
1.1.2 我国大蒜种植现状 |
1.1.3 我国大蒜加工现状 |
1.2 大蒜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1 大蒜品质特性 |
1.2.2 食品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 |
1.3 代谢组学在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
1.3.1 代谢组学简介 |
1.3.2 代谢组学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品种大蒜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样品 |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4 样品准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挥发性代谢物检测 |
2.3.2 初级代谢物检测 |
2.3.3 数据处理和代谢物确认 |
2.3.4 多元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挥发性代谢物与初级代谢物的组成 |
2.4.2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
2.4.3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品种的新鲜大蒜品质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样品 |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品质指标数据融合及差异指标的初步筛选 |
3.5.2 差异品质指标的数据分布 |
3.5.3 差异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5.4 差异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5.5 新鲜大蒜核心品质评价指标的筛选 |
3.5.6 新鲜大蒜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腊八蒜加工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样品 |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加工过程中腊八蒜的颜色变化 |
4.4.2 加工过程中挥发性代谢物和初级代谢物变化 |
4.4.3 加工过程中次级代谢物的变化 |
4.4.4 加工过程中腊八蒜代谢物与抗氧化功能相关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品种大蒜加工的腊八蒜品质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5.2.1 实验样品 |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4 实验方法 |
5.3 统计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品质指标数据融合及差异指标的初步筛选 |
5.4.2 差异品质指标的数据分布 |
5.4.3 差异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5.4.4 差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4.5 腊八蒜核心品质评价指标的筛选 |
5.4.6 腊八蒜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蒜多酚化合物的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材料和试剂 |
6.2.2 样品准备 |
6.2.3 SFE参数的响应面优化 |
6.2.4 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色谱/质谱系统组成 |
6.2.5 仪器分析条件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超临界色谱/质谱(SFC-MS/MS)条件的优化 |
6.3.2 超临界萃取(SFE)条件的优化 |
6.3.3 方法学验证 |
6.3.4 实际样品测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附录 |
(7)桑黄毒理及黄酮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桑黄的研究进展 |
1.2 桑黄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1 多糖类化合物 |
1.2.2 黄酮类化合物 |
1.2.3 萜类化合物 |
1.2.4 吡喃酮类化合物 |
1.2.5 甾体类化合物 |
1.2.6 其他活性物质 |
1.3 桑黄的药理作用 |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1.5.1 分光光度法 |
1.5.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3 毛细管电泳法 |
1.5.4 其他测定方法 |
1.6 桑黄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7.1 充分开发利用桑黄资源 |
1.7.2 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桑黄毒理安全性实验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2.2.2 小鼠遗传毒性试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小鼠急性毒理实验结果 |
2.3.2 Ames试验结果 |
2.3.3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
2.3.4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中总黄酮的提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2.1 桑黄子实体的预处理 |
3.2.2 桑黄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
3.2.3 桑黄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
3.2.4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
3.3 结果分析 |
3.3.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3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
3.3.4 回归方程方差与拟合度分析 |
3.3.5 响应面分析 |
3.3.6 提取条件优化及验证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桑黄总黄酮和鉴定实验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桑黄总黄酮粗提物的制备 |
4.2.2 含量测定 |
4.2.3 树脂的预处理及装柱 |
4.2.4 大孔树脂的吸附和解析实验 |
4.3 桑黄黄酮的鉴定 |
4.3.1 还原反应 |
4.3.2 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
4.3.3 硼酸反应 |
4.3.4 碱性试剂反应 |
4.3.5 酸性试剂反应 |
4.4 桑黄黄酮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
4.4.1 样品处理 |
4.4.2 色谱条件 |
4.4.3 质谱条件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大孔树脂筛选结果 |
4.5.2 最佳吸附洗脱条件的选择 |
4.5.3 桑黄黄酮鉴定结果 |
4.5.4 液相串联质谱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桑黄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和与DNA作用的研究 |
5.1 试剂与仪器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溶液的配制 |
5.2.2 还原能力的测定 |
5.2.3 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测定 |
5.2.4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5.2.5 抑制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5.2.6 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测定 |
5.2.7 桑黄黄酮与DNA的紫外吸收 |
5.2.8 桑黄黄酮与DNA荧光光谱的测定 |
5.2.9 试样荧光积分含量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还原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2 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3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4 抑制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5 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6 紫外吸收 |
5.3.7 荧光光谱 |
5.3.8 作用常数D的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烟叶中的茄尼醇及其特性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低次烟叶概述 |
1.2 茄尼醇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
1.2.1 茄尼醇的结构 |
1.2.2 茄尼醇的性质 |
1.2.3 茄尼醇的生理功能 |
1.3 烟叶茄尼醇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 |
1.3.1 茄尼醇的提取方法 |
1.3.2 茄尼醇的分离纯化方法 |
1.3.3 茄尼醇的分析鉴定 |
1.4 烟草茄尼醇的研究进展 |
1.4.1 烟草茄尼醇的含量及生理功能 |
1.4.2 烟草茄尼醇及其降解产物与烟草品质的关系 |
1.4.3 影响烟草茄尼醇的因素 |
1.5 响应面法优化 |
1.5.1 实验优化方法简介 |
1.5.2 响应面法简介 |
1.5.3 响应面法应用 |
1.6 闪式提取简介 |
1.6.1 闪式提取简介 |
1.6.2 闪式提取特点 |
1.7 烟草保润剂研究概况 |
1.7.1 烟草保润剂 |
1.7.2 烟叶多糖和天然多糖保润剂的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茄尼醇标准曲线的绘制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试验方法 |
3.2 茄尼醇提取工艺的优化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提取工艺流程 |
3.2.3 低次烟叶预处理 |
3.2.4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茄尼醇的试验 |
3.2.5 响应面法优化闪式快速提取茄尼醇的试验 |
3.3 低次烟叶茄尼醇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
3.3.1 材料与仪器 |
3.3.2 皂化处理 |
3.3.3 柱层析法分离纯化 |
3.3.4 结晶纯化 |
3.3.5 纯化后样品的鉴定 |
3.4 茄尼醇的热性能测试 |
3.4.1 材料与仪器 |
3.4.2 热重分析 |
3.4.3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3.5 烟叶粉末预处理滤液提取多糖及其保润性能测试 |
3.5.1 材料与试剂 |
3.5.2 烟叶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
3.5.3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 |
3.5.4 多糖的保润性能测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茄尼醇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 茄尼醇提取工艺研究 |
4.2.1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茄尼醇的试验 |
4.2.2 响应面法优化闪式快速提取茄尼醇的试验 |
4.2.3 成本分析 |
4.2.4 初步放大实验 |
4.2.5 烤烟不同部位中茄尼醇含量的测定 |
4.3 低次烟叶茄尼醇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
4.3.1 皂化处理 |
4.3.2 柱层析法分离纯化 |
4.3.3 结晶纯化处理 |
4.3.4 纯化后样品的鉴定 |
4.4 茄尼醇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
4.4.1 茄尼醇样品的TG-DTG-DSC分析 |
4.4.2 茄尼醇样品的热裂解行为分析 |
4.5 烟叶粉末预处理滤液提取多糖 |
4.5.1 多糖含量测定 |
4.5.2 多糖的保润性能测试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茄尼醇提取工艺的优化 |
5.2 低次烟叶茄尼醇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
5.3 茄尼醇的热重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5.4 烟叶粉末预处理滤液提取多糖及其保润性能测试 |
6 论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在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绩 |
(9)油茶籽提取物抗菌性能及其主要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茶简介 |
1.1.1 油茶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我国油茶的分布和生产概况 |
1.1.3 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功能成分及营养价值 |
1.2 油茶籽的生理活性 |
1.2.1 油茶籽的抗菌作用 |
1.2.2 油茶籽的抗肿瘤作用 |
1.2.3 油茶籽的抗氧化作用 |
1.2.4 油茶籽的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
1.3 植物源抗菌活性物质提取纯化方法 |
1.3.1 提取的原理 |
1.3.2 提取方法 |
1.4 植物天然抗菌活性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
1.4.1 植物源抗菌物质的研究进展 |
1.4.2 我国植物抗菌物质的研究现状 |
1.4.3 植物源天然抗菌物质的分类 |
1.4.4 植物源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方法 |
1.5 植物抗菌物质的应用 |
1.6 抑菌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6.1 扩散法 |
1.6.2 稀释法 |
1.6.3 对比生长曲线法 |
1.7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
1.8 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茶籽不同极性提取物抗菌性能的初步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油茶籽样品 |
2.2.2 供试菌种 |
2.2.3 试验仪器 |
2.2.4 试验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不同化学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
2.3.2 抗抑菌试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抗菌阳性对照物筛选试验 |
2.4.2 油茶籽不同化学部位的提取物得率分析 |
2.4.3 不同产地油茶籽提取物的抑菌效果 |
2.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抗菌物质的纯化及物质鉴定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试验样品 |
3.2.2 供试菌种 |
3.2.3 试验仪器及试剂 |
3.3 试验方法 |
3.3.1 柱层析方法 |
3.3.2 HPLC-MS分析鉴定方法 |
3.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4.1 油茶籽提取物各洗脱馏份的抗菌性能分析 |
3.4.2 福建建宁提取物鉴定结果 |
3.4.3 浙江衢州提取物鉴定结果 |
3.5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苦竹属竹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 KENG ) KENG F.)竹叶化学成分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化合物 1 |
2.2.2 化合物 2 |
2.2.3 化合物 3 |
2.2.4 化合物 4 |
2.2.5 化合物 5 |
2.2.6 化合物 6 |
2.2.7 化合物 7 |
2.2.8 化合物 8 |
2.2.9 化合物 9 |
2.2.10 化合物 10 |
2.2.11 化合物 11 |
2.2.12 化合物 12 |
2.2.13 化合物 13 |
2.2.14 化合物 14 |
2.2.15 化合物 15 |
2.2.16 化合物 16 |
2.2.17 化合物 17-23 |
2.3 小结 |
第三章 苦竹竹叶主要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试剂 |
3.1.4 苦竹叶提取物各组分及化合物制备 |
3.1.5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
3.1.6 抗肿瘤活性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苦竹叶主要化学成分的抑菌作用 |
3.2.2 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的抗肿瘤作用 |
3.3 小结 |
第四章 苦竹属竹叶黄酮类化合物比较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药品与试剂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PLC 色谱结果 |
4.2.2 方法的确证 |
4.2.3 样品测定结果 |
4.3 小结 |
第五章 苦竹属竹叶香豆素类化合物及挥发油比较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仪器 |
5.1.3 试验试剂与药品 |
5.1.4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 |
5.2.2 竹叶挥发油检测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苦竹属竹叶多糖、蛋白质、叶绿素及矿质元素比较研究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
6.2.2 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
6.2.3 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 |
6.2.4 矿质元素测定结果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苦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毛竹和斑苦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质谱定性研究[D]. 邵思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2]竹沥主要成分化学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王德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基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木蝴蝶质量控制研究[D]. 尹星烁.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4]毛竹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技术及其手工皂的研究[D]. 檀佩雯.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5]不同品种竹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竹叶牙膏的制备[D]. 郭静.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基于代谢组学的大蒜品质评价研究[D]. 刘建.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7]桑黄毒理及黄酮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张琳琳. 南昌大学, 2017(05)
- [8]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烟叶中的茄尼醇及其特性表征[D]. 陶陶.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9]油茶籽提取物抗菌性能及其主要成分的研究[D]. 许帅.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 [10]苦竹属竹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魏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