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树整体移植绿化城市引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彭瀚锃[1](2021)在《基于养生养老理念的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浏阳河花木产业带距今已有百余年的花木生产历史,原本以农林业为发展驱动的模式逐显力不从心,其转型、升级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对健康与养老问题的思考,应对产业发展受限的现状,对当地进行养生养老适宜性评价,将评价结果所示的区域优缺与现状相结合,针对性地构建规划理论体系,为实践环节提供科学、精确的指导。最后,对花木产业带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立足理念,分析讨论了场地现状、花卉苗木与养生养老的关联与应用、服务对象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2)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对当地养生养老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总体上该地综合条件满足并适合嫁接养生养老产业与服务,通过相应功能的完善促进区域综合发展。分析数据发现,准则层建设条件B1层的硬件设施、政府扶持指标,以及自然环境B2层的空气质量、植被条件指标的权重占比较大,依次为0.1151、0.1317、0.2848、0.1794。依据自然资源的优势以及服务配套等的短板,提出了“补短延优”的应对策略,为实践部分的开展提供参考。(3)从综合发展的角度限定了规划的期限、原则、目标和战略定位,并从健康服务、生态保护、区位优势、人文古迹四个层面构建规划策略;进而对案例的产业、市场、健康三者进行布局;依据布局进行功能区划分,分为廪实、知礼、修身、天伦共四区,与各分区职能相对应地进行养生养老规划体系的构建,并进行基础设施与专项的规划设计。(4)最后以产业发展、文化展示、食疗保健、山林养老为主题,即四个主要节点的规划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方案与措施。节点分别为,普迹中医食疗养生文化小镇、柏加花卉养生文化小镇、跳马镇城郊花木科展园和枨冲镇山林旅居养老社区。本文以花木产业带为对象进行研究,案例兼具的产业色彩、跨区划等场地特性,致其涵盖的领域、内涵、功能等诸多方面,较现有的养生(养老)社区景观研究要更综合、更复杂。基于对现实的尊重,通过嫁接养生养老产业与功能,为促进以农林业为主且具生态优势的乡镇区域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论。以期通过研究为未来的农村、农业发展与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邸小松[2](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罗妮妮[3](2020)在《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道路在城市中扮演无法取代的空间环境角色,是为人们指示地理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无时无刻在影响着城市形象。于城市景观而言,道路是为了处理城市景观轴线、点状景观构筑关系。目前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道路建设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城市道路景观反映的是城市经济状况和地域形象,具有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能够将城市大气污染、城市内涝、热岛效应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由于西安市目前的道路设计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缺乏整理性原则,一直将城市道路建设的重点放在解决交通拥挤问题上,忽略了对景观植物的设计和建设,原有少数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更是缺乏后期的养护措施。城市道路景观的整体设计不仅不能够满足生态与经济协调共生的发展需求,而且所展现出的城市道路景观并不能够推动人的使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综合提升。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海绵城市的加速推广,城市改造和更新备受重视,强化城区道路的提档升级,进而提升城市品质迫在眉睫,因此,目前的整改重点之一是城市的提升与改造,而城市道路景观则是市政景观设计的重点。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特选择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五类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作为具体参考,提出了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升改造的方法和策略,并以西咸新区思源环南路为例,在整改之前,将本地自然环境和文化脉络进行系统整理,提出了一系列围绕海绵城市开展设计和建设的方案,为城市道路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为提升西安市整体道路景观水平和品质提供借鉴,从而整体上提升本市生态功能,为其他城市的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提供经验和借鉴。
车志远[4](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孙佳丰[5](2020)在《从皇家御苑到城市公园 ——论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变迁》文中提出皇家园林在北京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西苑北海经历了从皇家御苑到城市公园的变迁过程,它包容了北京不同时期的文化现象,记录了漫长历史的发展轨迹,展现了丰富的城市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北海公园体现了传统文化、城市文化与社会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历史传承与共时融合,是北京历史发展与当代文化建设的缩影,因而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北海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空间视角着手,融合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学科知识,利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北海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皇家园林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变迁进行研究。首先,梳理北海的发展历史,介绍北海的空间布局,并分析北海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从历史、地理、文化三个层面,阐述北海文化空间的生成过程与内涵。在全面把握北海公园历史面貌的同时,关注园林文化空间的动态性,从空间主体、空间功能、空间特征等方面,论述北海公园从皇家御苑到城市公园的属性变化,并据此阐释北海公园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成过程。接着,从建筑文化景观保护、传统空间环境利用、民俗文化传承与传播等方面,分析北海公园对历史空间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探讨北海文化空间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重点关注其如何实现建筑景观、地域环境、人文氛围、历史传统的有机结合,并论述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当代意义与价值。然后,从建筑文化空间的完整性与协调性、公共文化空间的开放性与可达性、历史文化空间的原真性与可读性三个方面,分析北海公园文化空间传承与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讨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发展策略。最后,在对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后,认为只有在尊重空间历史性与文化性的前提下进行空间利用,在挖掘空间内涵的基础上发挥空间的文化功能,才能将深厚的空间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文化生产力,实现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朱炫熹[6](2020)在《深圳滨海地区抗风性园林乔木的选择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圳市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点滨海城市,也是台风灾害影响频率高的城市,其城市绿化景观常因台风侵袭而受到极大破坏。本研究对深圳前湾片区中,被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侵袭后的道路绿地41种和公园绿地51种常见园林乔木的风害受损情况和形态学抗风性指标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确定,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两种综合评价体系,对所测指标进行量化和权重处理,再用综合评价法对植物风害受损特征指标、模糊隶属函数法对抗风性植物形态学指标,分别进行综合评分与抗风性强弱排序。根据园林乔木的风害受损特征指标综合评分总值和形态学抗风性指标隶属函数总值进行聚类结果对比分析,探索道路绿地和公园绿地园林乔木的抗风性强弱。另外,运用园林乔木风害受损特征评价结果去验证其与植物形态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植物抗风性形态学指标预测体系,旨在为后人提供一种可验证植物抗风性强弱的方法,为道路绿地和公园绿地筛选出抗风能力强的园林乔木进行种植。抗风性景观营造需要一个科学完整的过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层面上,建立一套园林植物应用管理体系,并通过推荐具防风功能与景观要求相结合的园林乔木应用模式,提出抗风性园林绿化种植应用、抗风前提下典型风貌景观营造及其植物搭配建议、灾后道路绿化带种植修复思路,旨在为滨海城市建设和植物防风减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前湾片区园林乔木风害受损特征的5个评价指标:主干断裂率、主干倒伏率、枝稍断裂率、主干倾斜率和叶片撕毁率;确定前湾片区园林乔木抗风性形态学的10个评价指标:冠高比、胸径、冠幅、植株受风面积、植株重心高度、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冠形、叶层状况和根系情况。(2)园林乔木的风害受损特征综合评分总值和形态学抗风性隶属函数总值与其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可通过植物形态学指标来预测园林乔木抗风性的强弱。通过两种评价体系的聚类结果分析发现,道路绿地中有17%园林乔木为分类结果完全吻合、76%的为分类结果相近、7%的为分类结果完全相反的情况;公园绿地中有10%园林乔木出现分类结果完全吻合、73%的相近、17%的完全相反的情况。(3)前湾片区园林乔木根据聚类分级结果分为抗风性Ⅰ、Ⅱ、Ⅲ级,并对其进行抗风性选择。其中,抗风性Ⅰ级的有13种,如霸王棕、狐尾椰、海南红豆、洋蒲桃、杨梅等,为抗风能力强的树种,不易发生折断与倒伏;抗风性Ⅱ级的有26种,如大王椰子、加拿利海枣、扁桃、小叶榕、小叶榄仁等,抗风性一般;抗风性Ⅲ级的有11种,如红花羊蹄甲、黄花风铃木、水翁、假苹婆、蓝花楹等,抗风能力相对较差,建议在特定种植环境条件下选用或少用。(4)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层面建立一套园林植物应用管理体系,可用于指导滨海地区绿化建设。规划设计方面,需要尽量根据地理环境因素完成不同抗风树种的选择与配置类型的设计;施工方面,需要注重绿化种植施工过程中的要点;养护方面,需要做好植物种植后初期的成活养护和后期的常规养护管理。(5)道路绿地和公园绿地中防风功能与景观要求相结合的景观营造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形成防护林区、迎风面、背风面、风口区和避风区的5种植物种植应用模式;二是在抗风前提下,营造典型风貌的景观类型,包括绿荫型、椰风海韵型、色彩对比型、丰富季相型、芳香型5类景观;三是根据道路绿地和公园绿地受灾情况的特点,运用种植修复思路“保留植物、替换植物和后退植物”进行灾后绿地绿化带的恢复。
吕双[7](2020)在《微更新视角下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空间体系,同时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承载着大众的公共生活,包含日常出行、休闲、娱乐和工作等多种功能属性,但目前许多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存在诸多问题,如空间品质低、人行道被机动车侵占、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随着城市空间趋向饱和,中国逐渐步入存量优化时代,过去因城市化发展而遗留下的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城市更新的进程,如何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如何引导城市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以及如何重塑人们真正需要的空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微更新的相关实践不断出现在各个城市中,旨在通过柔和的、小尺度的织补形式将现有空间进行更新,这对城市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的更新提供新方向。本文以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心区五一中路和河西麓山南路上的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进行具体分析和对比研究,归纳现存问题,并总结出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类型,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及各类型提出解决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阐述,提出对应的更新策略。宏观层次是优化城市边界线型外围层级空间,注重整合城市公共空间;中观层次是丰富功能空间中间层级,提高建筑入口空间和建筑临界空间的品质;微观层次是营造精神空间内圈层级,从人的精神世界角度出发,将城市记忆和人的日常需求注入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的微更新中。最后,通过典型路段上的微更新实践进行说明,应用前面所提到的更新方法进一步验证。
张婉茹[8](2020)在《基于碳汇功能的植物群落优化研究 ——以五里河公园东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化的普及与城市不断扩张,生态环境变化成为当代最热门话题之一。1997年在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成功通过并签署了《京都协议书》,确定了量化减排的决策并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指标”。植物群落固碳能力的优化,可以通过增加绿量的方式,有效吸收大气中的CO2,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使城市公园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本文以增加园林景观的植物群落碳汇能力为出发点,以低碳城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三源绿地理论等为理论依据,通过实地测量植被各项数据,得出调研地碳汇格局分布于不同功能分区碳汇量水平,结合沈阳市园林植物自身的碳汇能力与审美需求,通过对绿地碳汇量分布的特征与群落构成因子的分析,初步提出高固碳型群落的优化方法。本研究可分为四部分:(1)将相关综述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进行分析提炼出与本研究相关的思路方法。确定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方法。(2)通过第一部分对相关文献的归纳整理、结合现有理论与实地建成的景观案例,整理出影响景观绿地碳汇能力的因素、景观设计增加碳汇功能的一般方法等,为本研究引入碳汇景观的设计理念。(3)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等方式收集调研地现状资料。通过文献查阅,了解了调研地的建设背景与基本布局;对调研地植被种类分布、配置方式、生长情况等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对调研地景观就群落特征与碳汇效益两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利用Arc GIS软件对调研地碳汇能力进行量化计算,利用SPSS软件进行树种固碳能力的聚类分析、群落因子与固碳效益的相关性计算,按现有景观分区与碳汇能力高低对调研地分区进行重新整合。(4)通过对沈阳市公园绿地碳汇格局的分析与对沈阳市公园绿地平均固碳量的计算,设定优化目标。结合第二部分碳汇景观的设计理念,在对调研地碳汇能力量化的基础上总结出基于植物群落固碳效益提升的的设计策略,并对调研地进行优化提升,并总结出适用于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提升方式。
汪瑞霞[9](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贾晓宇[10](2020)在《低维护植物景观营造方法与技术研究 ——以福州公园绿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能源资源危机逐渐加深、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然而在当下,城市中的植物景观普遍存在着维护量大、维护成本高等的诸多问题。此外,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的不断发展,自然野趣的植物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低维护植物景观的呼声日益高涨。低维护植物景观,旨在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科学的设计方法以及建植、管护技术,解决植物景观目前普遍存在的后期维护量过大、维护成本过高等问题;其近自然的设计方法,能够使植物景观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景观、社会效益;同时,其自然野趣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对自然的渴望,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低维护植物景观极大的节约了能源资源、节省了人工,是实现节约型园林的有力举措,是实现植物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未来植物景观发展的目标,对于社会和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重新定义了低维护植物景观,并利用案例分析法,在对国内外典型景观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低维护植物景观的特点。第二,基于低维护植物景观的特点,运用实地调查法,以福州市公园绿地为例,通过对各类型公园绿地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与观察,对适合营造低维护植物景观的区域类型,即“低维护区域”类型进行提取和分析;记录不同区域维护程度较低、效果较好的植物种类,为低维护植物景观的营建提供植物材料选择的依据;总结低维护区域的总体特点;发现目前低维护区域存在的问题。第三,根据低维护区域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各低维护区域类型的景观营造方法。第四,从建植和管护技术两个方面,建立了福州市低维护植物景观的营造技术。最后,针对目前各区域类型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文提出的营造方法和技术,提出优化建议并进行优化设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维护植物景观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具有粗放管理特点的植物而营造出的能按照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进行自主生长、繁殖,并通过简单管理即可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和较好景观效果并发挥生态效益的人工植物群落景观。低维护植物景观的特点是植物组成以乡土植物为主,以外来植物为辅;种植方式是近自然式;群落结构单一但是比较稳定;景观风格呈现出自然野趣的特点。(2)福州市公园绿地中适合营建低维护植物景观的区域类型,即“低维护区域”类型,包括边界区域、分隔区域、护坡区域、洼地区域、滨水区域、桥下区域六种。在这些区域中共使用了131种植物,乔木23种,灌木18种,草本植物65,野生植物16种。这些区域具有景观功能弱、所处位置偏、人为干扰低、生态环境好的特点。目前存在着的植物种类比较单一、植物景观效果不佳、土壤裸露问题严重、养护管理工作缺乏四个方面的问题。(3)根据低维护区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土壤营造方法、地形营造方法、植物选择方法和群落营造方法来研究低维护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并提出了各低维护区域类型的景观营造要点,进行设计探索,推荐了几种具体的植物群落模式。(4)从建植和管护技术两个方面提出了福州市低维护植物景观的营造技术,具体可以分为栽植密度、移植时期、种子混播技术、限根技术、建植材料、节水技术、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以及杂草防治,为降低植物景观的维护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二、大树整体移植绿化城市引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树整体移植绿化城市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养生养老理念的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不可避免的老龄化趋势与亚健康现状 |
1.1.2 传统文化遗失与农村空心化 |
1.1.3 乡村振兴战略与产业融合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养生及应用研究 |
1.3.2 国内养生及应用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养生养老 |
2.1.1 养生文化 |
2.1.2 养生方法 |
2.1.3 养老模式 |
2.2 相关产业 |
2.2.1 养生养老产业 |
2.2.2 养生旅游 |
2.2.3 绿化苗木与花卉产业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环境养生理论 |
2.3.2 产业融合理论 |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4 园艺疗法理论 |
3 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概况与分析 |
3.1 区位交通 |
3.1.1 区位背景 |
3.1.2 规划范围 |
3.1.3 交通现状 |
3.2 自然环境 |
3.2.1 气候特征 |
3.2.2 地形地貌 |
3.2.3 土壤与成土母岩 |
3.2.4 矿产资源 |
3.2.5 水文与水系 |
3.2.6 动植物资源 |
3.2.7 环境保护概况 |
3.2.8 土地利用现状 |
3.3 地域文化 |
3.3.1 历史沿革和古迹遗存 |
3.3.2 历史名人 |
3.3.3 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 |
3.3.4 民族和宗教 |
3.4 社会经济 |
3.4.1 生产总值 |
3.4.2 生活水平 |
3.4.3 人口结构 |
3.4.4 医疗条件 |
3.4.5 养老设施 |
3.5 旅游发展 |
3.5.1 旅游收入 |
3.5.2 重点景区与文物保护 |
3.5.3 旅游资源调查 |
3.6 花木产业建设现状 |
3.6.1 浏阳河花木产业带 |
3.6.2 花木资源现状 |
3.6.3 配套建设现状 |
3.6.4 花木经营现状 |
3.6.5 目前面临问题 |
3.6.6 花木与养生养老的关联性 |
3.7 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相关解读 |
3.8 养生养老景观的需求分析 |
3.8.1 老年人对养老景观的诉求 |
3.8.2 中年人对养生景观的诉求 |
3.8.3 青少年对养生景观的诉求 |
4 浏阳河花木产业带养生养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4.1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
4.1.1 综合性 |
4.1.2 定量定性结合性 |
4.2 养生养老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因子的确定 |
4.2.2 成对判断矩阵构建 |
4.2.3 权重的求解 |
4.3 养生养老适宜性评价与分析 |
4.3.1 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 |
4.3.2 综合评价 |
4.3.3 小结与建议 |
5 基于养生养老理念的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5.1 规划期限 |
5.2 基于养生养老理念的规划设计原则 |
5.2.1 安全原则 |
5.2.2 康体养生原则 |
5.2.3 生态效益原则 |
5.2.4 以人为本原则 |
5.2.5 交互体验原则 |
5.2.6 艺术美学原则 |
5.3 规划目标与战略 |
5.3.1 规划目标 |
5.3.2 规划战略 |
5.4 规划定位与策略 |
5.4.1 发展定位 |
5.4.2 健康定位 |
5.4.3 规划策略 |
5.5 总体规划布局 |
5.5.1 总体布局 |
5.5.2 市场布局 |
5.6 分区规划 |
5.6.1 城郊科产组团——廪实区 |
5.6.2 花木文旅组团——知礼区 |
5.6.3 平原养生组团——修身区 |
5.6.4 山林养老组团——-天伦区 |
5.7 基础设施规划 |
5.7.1 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 |
5.7.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7.3 给排水工程规划 |
5.8 专项规划设计 |
5.8.1 养生养老理念在景观中的体现 |
5.8.2 基于养生理念的生态设计 |
5.8.3 养生植物景观规划 |
5.8.4 老旧房改造 |
5.8.5 养生养老活动规划 |
5.9 主要节点规划 |
5.9.1 普迹中医食疗养生文化名镇 |
5.9.2 柏加花卉养生文化小镇 |
5.9.3 跳马镇城郊花木科展园 |
5.9.4 枨冲镇山林旅居养老社区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意见评价打分表 |
附录B 规范与行业标准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基本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城市道路的组成 |
2.1.2 城市道路分级及其分类 |
2.1.3 景观 |
2.1.4 城市道路景观 |
2.1.5 城市道路景观空间的类型 |
2.1.6 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 |
2.1.7 城市道路景观的特征 |
2.2 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 |
2.2.1 辅助道路交通安全功能 |
2.2.2 景观功能 |
2.2.3 社会功能 |
2.2.4 生态需求功能 |
2.2.5 微型活动场所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海绵城市理论 |
2.3.2 线性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2.3.3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
2.3.4 道路生态学相关理论 |
2.3.5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3.6 景观美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现状调研 |
3.1 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
3.2 交通性道路景观设计——以科技路为例 |
3.2.1 道路概况 |
3.2.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2.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2.4 配套设施 |
3.2.5 特色节点 |
3.2.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2.7 总结 |
3.3 生活性道路景观设计——以翠华路为例 |
3.3.1 道路概况 |
3.3.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3.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3.4 配套设施 |
3.3.5 特色节点 |
3.3.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3.7 总结 |
3.4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以雁塔西路为例 |
3.4.1 道路概况 |
3.4.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4.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4.4 配套设施 |
3.4.5 特色节点 |
3.4.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4.7 总结 |
3.5 立交桥道路景观设计——以二环南路东段为例 |
3.5.1 道路概况 |
3.5.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5.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5.4 配套设施 |
3.5.5 特色景观节点 |
3.5.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5.7 总结 |
3.6 商业街道路景观设计——以小寨东路为例 |
3.6.1 道路概况 |
3.6.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6.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6.4 配套设施 |
3.6.5 特色节点 |
3.6.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6.7 总结 |
3.7 西安城市道路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3.7.1 道路景观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
3.7.2 规划缺乏前瞻性,后续发展不足 |
3.7.3 景观设计缺乏人本意识 |
3.7.4 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水平有待提高 |
3.7.5 功能性服务设施缺乏系统性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策略及方法 |
4.1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原则 |
4.1.1 安全性和功能优先的原则 |
4.1.2 以人为本原则 |
4.1.3 植物配置原则 |
4.1.4 生态性原则 |
4.2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目标 |
4.2.1 强调道路与沿线环境的整体感 |
4.2.2 完善参与性与统一性 |
4.2.3 建立序列性和导向性 |
4.2.4 回归城市慢行生活 |
4.3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设计 |
4.3.1 植物设计 |
4.3.2 路面与铺地 |
4.3.3 节点景观设计 |
4.3.4 步行道 |
4.3.5 道路景观小品 |
4.3.6 道路功能服务设施 |
4.4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的设计方法 |
4.4.1 道路标准化设计 |
4.4.2 通过微型活动场所推动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联 |
4.4.3 加强交叉口道路节点的特色 |
4.4.4 路面设计 |
4.4.5 加强景观带的人文关怀 |
4.4.6 海绵城市的融合设计 |
4.4.7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设计 |
4.4.8 服务设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应用研究——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思源环南路 |
5.1 项目背景 |
5.2 现状分析 |
5.2.1 功能设施不健全 |
5.2.2 景观质量差 |
5.2.3 缺乏人性化 |
5.3 改造设计的理念 |
5.3.1 功能定位 |
5.3.2 周边用地性质 |
5.3.3 交通规划 |
5.4 场地特征 |
5.4.1 道路空间特征 |
5.4.2 设计依据 |
5.4.3 思路解读 |
5.4.4 设计理念 |
5.4.5 设计目标 |
5.4.6 设计范围及面积 |
5.4.7 改造原则 |
5.5 重要节点改造设计 |
5.5.1 道路标准段 |
5.5.2 联系周边用地的微型活动场所设计 |
5.5.3 道路分区及节点设计 |
5.5.4 路面设计 |
5.5.5 海绵城市道路景观设施设计 |
5.5.6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设计 |
5.5.7 服务设施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从皇家御苑到城市公园 ——论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
二、相关研究动态及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来源 |
第一章 北海御苑的历史与格局 |
第一节 北海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海的地理空间 |
第三节 北海的空间文化 |
一、神话思维: 一池三山 |
二、道教哲学: 阴阳平衡 |
三、儒家思想: 礼乐复合 |
四、佛教文化: 神圣空间 |
第二章 御苑到公园的空间变迁 |
第一节 北海的“公园化” |
第二节 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成 |
一、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 |
二、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结合 |
三、政治空间与社会空间融合 |
第三章 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园林景区的保护与整治 |
一、古建及文物的修葺与维护 |
二、园容及生态的管理与保护 |
第二节 传统空间的改造与利用 |
一、建筑空间环境 |
二、人文空间环境 |
三、生态空间环境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
一、民族传统活动 |
一、民俗节日活动 |
三、民间传说故事 |
第四章 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建构理念 |
第一节 古典造园艺术的保护传承 |
一、承袭皇家园林的艺术精华 |
二、珍藏中华文明的非凡成就 |
三、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
第二节 古都历史变迁的足迹记录 |
二、延续历史文脉与名城风貌 |
二、见证历史兴衰与社会变迁 |
三、保存城市古韵与文化记忆 |
第三节 当代城市文化的展示平台 |
一、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场地 |
二、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空间 |
三、展现多元包容民族性格的载体 |
第五章 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第一节 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问题分析 |
一、建筑文化空间的完整性与协调性 |
二、公共文化空间的开放性与可达性 |
三、历史文化空间的原真性与可读性 |
第二节 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发展策略探讨 |
一、立足空间整体,保护文化遗存 |
二、明确空间定位,坚持文化特色 |
三、挖掘空间内涵,发挥文化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深圳滨海地区抗风性园林乔木的选择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滨海地区园林植物抗风灾研究动态 |
1.2.2 国内滨海地区园林植物抗风灾研究进展 |
1.2.3 抗风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2.1 风灾前后园林乔木情况调查 |
2.2.2 园林乔木抗风能力评估与形态学抗风性评价指标确定 |
2.2.3 构建两种综合评价模型 |
2.2.4 抗风性园林乔木的筛选 |
2.2.5 园林乔木风害受损原因与影响抗风性强弱因素分析 |
2.2.6 建立抗风性与景观性相结合的园林乔木应用模式 |
2.3 研究方法 |
2.3.1 技术路线 |
2.3.2 实地调查法 |
2.3.3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评价体系 |
2.3.4 综合评价法 |
2.3.5 聚类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前湾片区园林乔木应用现状分析 |
3.2 园林乔木风害受损特征综合评价与分级 |
3.2.1 园林乔木风害受损特征情况 |
3.2.2 园林乔木风害受损特征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
3.2.3 指标权重确定与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3.2.4 园林乔木风害受损综合得分与排序 |
3.2.5 园林乔木风害受损情况聚类分析 |
3.2.6 风灾后园林乔木的死亡情况分析 |
3.3 园林乔木形态学指标抗风性综合评价与分级 |
3.3.1 形态学抗风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2 园林乔木形态学指标抗风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数确定 |
3.3.3 指标权重确定与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3.3.4 园林乔木形态学指标抗风性综合得分与排序 |
3.3.5 园林乔木形态学指标抗风性强弱聚类分析 |
3.4 前湾片区抗风性园林乔木的选择 |
3.4.1 园林乔木两种综合评价分级对比 |
3.4.2 推荐适合在前湾区应用的园林乔木 |
3.5 园林乔木风害受损原因分析与抗风灾强弱影响因素 |
3.5.1 园林乔木风害受损原因分析 |
3.5.2 影响园林乔木抗风灾强弱的因素 |
4 前湾片区抗风性与景观性园林乔木应用 |
4.1 风灾后给我们的教训、启示和思考 |
4.2 建立一套园林植物应用管理体系 |
4.2.1 规划设计 |
4.2.2 施工 |
4.2.3 养护 |
4.3 推荐具防风功能与景观要求相结合的园林乔木应用模式 |
4.3.1 前湾片区园林乔木种植应用 |
4.3.2 抗风性典型风貌景观营造及其植物搭配建议 |
4.3.3 灾后道路绿化带种植修复思路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降低园林乔木台风损害的对策 |
5.1.2 抗风性园林乔木配置优化措施 |
5.2 结论 |
5.2.1 园林乔木的受损综合评价与分级 |
5.2.2 园林乔木形态学指标抗风性综合评价与分级 |
5.2.3 两种综合评价分级对比与抗风性园林乔木选择 |
5.2.4 抗风性与景观性相结合的园林乔木应用管理体系 |
5.2.5 推荐具防风功能与景观要求相结合的园林乔木应用模式 |
6 建议与展望 |
6.1 建议 |
6.1.1 台风灾害前的园林乔木栽植与养护措施 |
6.1.2 台风灾害后园林绿化恢复与措施建议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评价指标的含义 |
附录B 深圳前湾片区18个调研样地具体信息 |
附录C 前湾片区常见园林乔木 |
附录D 前湾片区道路/公园绿地园林乔木形态学指标数据 |
附录E 道路/公园绿地园林乔木风害受损指标数据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微更新视角下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微”时代 |
1.1.2 城市双修政策 |
1.1.3 “人居三”高度重视公共空间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长沙公共建筑 |
1.2.2 中介空间 |
1.2.3 微更新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微更新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2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理论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微更新视角下中介空间理论基础 |
2.1 微更新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城市针灸理论 |
2.1.2 城市拼贴理论 |
2.1.3 有机更新理论 |
2.1.4 日常生活理论 |
2.2 城市中介空间的理论基础 |
2.2.1 中介空间的提出 |
2.2.2 城市中介空间的空间特质 |
2.2.3 城市中介空间的功能属性 |
2.3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内容 |
2.3.1 建筑界面的微更新 |
2.3.2 交通体系的微更新 |
2.3.3 景观体系的微更新 |
2.3.4 功能构成的微更新 |
2.3.5 城市家具的微更新 |
2.3.6 空间尺度的微更新 |
2.4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的微更新案例 |
2.4.1 巴塞罗那模式 |
2.4.2 布拉格学生宿舍改造 |
2.4.3 北京中粮广场改造 |
2.4.4 上海油画院雕塑院美术馆广场更新 |
2.4.5 西直门泊寓停车空地 |
2.4.6 案例汇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现状研究 |
3.1 长沙公共空间的历史沿革 |
3.1.1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 |
3.1.2 1978年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 |
3.1.3 21世纪初至今 |
3.2 调研范围选取 |
3.2.1 五一中路路段范围 |
3.2.2 麓山南路路段范围 |
3.3 五一中路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现状 |
3.3.1 基本情况分析 |
3.3.2 交通体系分析 |
3.3.3 景观氛围分析 |
3.3.4 活动行为分析 |
3.3.5 视觉感受分析 |
3.3.6 功能结构分析 |
3.3.7 城市家具分析 |
3.3.8 空间属性分析 |
3.4 麓山南路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现状 |
3.4.1 基本情况分析 |
3.4.2 交通体系分析 |
3.4.3 景观氛围分析 |
3.4.4 活动行为分析 |
3.4.5 视觉感受分析 |
3.4.6 功能结构分析 |
3.4.7 城市家具分析 |
3.4.8 空间属性分析 |
3.4.9 路段总结 |
3.5 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问题解析 |
3.5.1 与城市空间联系较弱,配套设施匮乏 |
3.5.2 中介空间环境品质低,缺乏精细化设计 |
3.5.3 场所精神缺失,忽略人的日常需求 |
3.6 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类型归纳 |
3.6.1 城市边界线型外围层级 |
3.6.2 功能空间中间层级 |
3.6.3 精神空间内圈层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设计策略 |
4.1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的微更新模式 |
4.1.1 微更新理念的界定 |
4.1.2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思路 |
4.1.3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特点 |
4.1.4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的呈现方式 |
4.2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的微更新流程 |
4.2.1 更新对象的选择方法 |
4.2.2 相关人员共同参与 |
4.3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基本原则 |
4.3.1 整体性原则 |
4.3.2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3.3 微小渐进式原则 |
4.3.4 需求导向式原则 |
4.3.5 地域特色原则 |
4.4 宏观层面优化城市边界线型外围层级 |
4.4.1 挖掘城市“灰色”空间 |
4.4.2 丰富城市家具 |
4.4.3 完善慢行空间 |
4.5 中观层面丰富功能空间中间层级 |
4.5.1 增强建筑入口空间的多样性 |
4.5.2 实现建筑临界空间复合化设计 |
4.6 微观层面营造精神空间内圈层级 |
4.6.1 延续城市脉络 |
4.6.2 注入文化活动 |
4.6.3 满足人的日常需求 |
4.7 不同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要点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五一中路特定路段中介空间微更新 |
5.1 区位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现状问题 |
5.1.3 微更新介入点确定 |
5.2 介入点1—中隆国际大厦中介空间 |
5.2.1 提升景观绿地品质 |
5.2.2 置入弹性功能 |
5.3 介入点2—中天国际通讯广场中介空间 |
5.3.1 界面空间外延化 |
5.3.2 增强建筑入口空间的多样性 |
5.4 介入点3—第一大道中介空间 |
5.4.1 增强建筑入口的多样性 |
5.4.2 实现建筑临界空间复合化设计 |
5.4.3 注入小尺度更新 |
5.5 介入点4—城市边界线型外围层级 |
5.5.1 激活街角中介空间 |
5.5.2 完善特色城市家具 |
5.5.3 完善慢行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研究成果如下 |
本文的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8)基于碳汇功能的植物群落优化研究 ——以五里河公园东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碳汇功能研究进展 |
1.2.2 绿地固碳效益研究进展 |
1.2.3 植物固碳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碳汇理论方法与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碳汇 |
2.1.2 绿地碳汇 |
2.1.3 植物固碳 |
2.1.4 高固碳型植物群落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低碳城市理论 |
2.2.2 城市绿地碳氧平衡理论 |
2.2.3 “三源绿地”理论 |
2.2.4 植物的固碳原理 |
2.3 几种园林基本概念辨析 |
2.3.1 节约型园林 |
2.3.2 低碳园林 |
2.3.3 碳汇园林 |
2.3.4 三种园林的联系与差异 |
2.4 碳汇园林案例实践 |
2.4.1 温哥华斯坦利公园 |
2.4.2 于家堡滨河低碳公园 |
3 调研地现状与固碳能力计算 |
3.1 调研地概况 |
3.1.1 选地原因 |
3.1.2 基地背景 |
3.2 调研地分区与群落划分/选取 |
3.2.1 调研地分区功能 |
3.2.2 样本群落选取 |
3.3 调研地植物分布与群落特征分析 |
3.3.1 植被分布 |
3.3.2 树种组成 |
3.3.3 层次结构 |
3.3.4 郁闭度 |
3.3.5 胸径组成 |
3.3.6 群落密度 |
3.4 调研地植物固碳能力计算 |
3.4.1 植物固碳能力计算方法 |
3.4.2 不同分区植物固碳能力计算 |
3.4.3 不同植物群落固碳能力计算 |
3.5 调研地现存问题 |
3.5.1 树种构成单一,群落层次缺失 |
3.5.2 植被无全年观赏性,部分植物生长状况差 |
3.5.3 不同分区植物无特点,未考虑观景视线 |
4 不同指标下植物群落固碳效益对比与分析 |
4.1 不同分区功能对固碳效益的影响 |
4.2 不同树种组成对固碳效益的影响 |
4.2.1 乔木固碳能力分析 |
4.2.2 灌木固碳能力分析 |
4.2.3 植物配置固碳能力对比 |
4.3 不同群落特征指标对固碳的影响 |
4.3.1 层次结构对固碳效益的影响 |
4.3.2 郁密度对固碳效益的影响 |
4.3.3 胸径组成对固碳效益的影响 |
4.3.4 群落密度 |
4.3.5 高固碳树种比重 |
4.4 不同群落特征因子与植物群落的固碳效益相关分析 |
4.5 调研地碳汇格局分析 |
4.5.1 一般规律 |
4.5.2 问题区块与成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碳汇功能的调研地植物群落优化设计 |
5.1 调研地植物群落优化策略 |
5.1.1 优化建议 |
5.1.2 优化对策 |
5.2 调研地植物群落整体优化 |
5.2.1 整合分区布局 |
5.2.2 优化群落层次结构 |
5.2.3 优化植物配置选择 |
5.3 调研地植物群落优化实践 |
5.3.1 生活碳源区 |
5.3.2 近源过渡区 |
5.3.3 滨水氧源区 |
5.3.4 林荫游憩区 |
5.3.5 活力健步区 |
5.3.6 中心活动区 |
5.4 调研地优化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低维护植物景观营造方法与技术研究 ——以福州公园绿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低维护植物景观概念界定和特点提炼 |
2.1 低维护植物景观的概念 |
2.1.1 低维护 |
2.1.2 低维护植物景观 |
2.2 低维护植物景观的特点 |
2.2.1 低维护植物景观案例 |
2.2.2 低维护植物景观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3 福州市公园绿地低维护区域提取与分析 |
3.1 福州市自然概况 |
3.2 调查对象和方法 |
3.2.1 调查对象 |
3.2.2 调查方法 |
3.3 低维护区域的提取 |
3.3.1 各公园绿地的低维护区域 |
3.3.2 低维护区域植物种类统计 |
3.4 低维护区域的分析 |
3.4.1 低维护区域的类型总结 |
3.4.2 低维护区域的总体特点 |
3.4.3 低维护区域的现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区域类型低维护植物景观营造方法 |
4.1 营造原则 |
4.1.1 生态性原则 |
4.1.2 美观性原则 |
4.1.3 经济性原则 |
4.2 土壤营造方法 |
4.3 地形营造方法 |
4.4 植物选择方法 |
4.5 群落营造方法 |
4.6 不同区域类型低维护植物景观营造方法 |
4.6.1 边界区域 |
4.6.2 分隔区域 |
4.6.3 护坡区域 |
4.6.4 洼地区域 |
4.6.5 滨水区域 |
4.6.6 桥下区域 |
5 福州市低维护植物景观营造技术 |
5.1 低维护植物景观建植技术 |
5.1.1 栽植密度 |
5.1.2 移植时期 |
5.1.3 种子混播 |
5.1.4 限根技术 |
5.1.5 建植材料 |
5.2 低维护植物景观管护技术 |
5.2.1 节水技术 |
5.2.2 肥料施用 |
5.2.3 病虫害防治 |
5.2.4 整形修剪 |
5.2.5 杂草防治 |
6 低维护植物景观案例优化设计 |
6.1 边界区域优化设计 |
6.1.1 边界区域景观分析 |
6.1.2 边界区域优化建议 |
6.2 分隔区域优化设计 |
6.2.1 分隔区域景观分析 |
6.2.2 分隔区域优化建议 |
6.3 护坡区域优化设计 |
6.3.1 护坡区域景观分析 |
6.3.2 护坡区域优化建议 |
6.4 洼地区域优化设计 |
6.4.1 洼地区域景观分析 |
6.4.2 洼地区域优化建议 |
6.5 滨水区域优化设计 |
6.5.1 滨水区域景观分析 |
6.5.2 滨水区域优化建议 |
6.6 桥下区域优化设计 |
6.6.1 桥下区域景观分析 |
6.6.2 桥下区域优化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大树整体移植绿化城市引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养生养老理念的浏阳河花木产业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彭瀚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D]. 罗妮妮. 长安大学, 2020(06)
- [4]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5]从皇家御苑到城市公园 ——论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变迁[D]. 孙佳丰.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深圳滨海地区抗风性园林乔木的选择与应用研究[D]. 朱炫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7]微更新视角下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吕双. 湖南大学, 2020(12)
- [8]基于碳汇功能的植物群落优化研究 ——以五里河公园东侧为例[D]. 张婉茹.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10]低维护植物景观营造方法与技术研究 ——以福州公园绿地为例[D]. 贾晓宇.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