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山森林公园神坪金顶(论文文献综述)
谭瑞[1](2020)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成为新一轮初中历史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乡土历史扎根于学生生长的土地之上,是与学生最切近、最亲密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丰富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尤为重要,而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使用能够使这一目标得到更好地实现。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从晋中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角度出发,通过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探讨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运到具体的教学当中,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化使用。文章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选题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选题的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一章主要是从新课改发展趋势、历史课堂进步的需要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对乡土资源应用到课堂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为文章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为资源的整理和分类,将晋中市优秀乡土资源分为名山大川、名城重镇、名人名作、乡风民俗等代表性的几类进行整理分析;第三章为问卷调查和提出策略部分,该部分通过对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的数据分析,指出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第四章阐述晋中市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及意义;结语部分概述晋中市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及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通过实际案例及问卷调查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建立乡土资源数据库等解决策略。
甘杰[2](2019)在《云南兰坪地区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成因初探》文中提出地质遗迹反映了地质演化的历史,是人们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演变及恢复地质历史的重要依据和主要载体,拥有极高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价值。云南兰坪地区位于三江并流地带,拥有大量的地质遗迹景观,尤其是新构造运动作用而形成的地质遗迹分布最多,这些地质遗迹记录了当地重要的地质演化事件,地质构造形成的过程和形迹等。通过收集兰坪地区地质遗迹景观相关资料,总结兰坪地区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首先,论文在Sentinel-2A遥感数据以及GIS技术支持下,与传统野外地质遗迹景观调查方法相结合,建立一套研究区各类型地质遗迹景观的解译标志;其次,通过野外实际调查,整体查明研究区内各类型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类、分布特征,发育条件等,最后,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运用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从区域地层岩性、构造背景、第四纪冰川作用、新构造运动等方面对地质遗迹景观的形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兰坪地区的丹霞地貌景观是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加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堆积了宝相寺组和金丝厂组巨厚的红色碎屑物,后期发生的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深大断裂构造和节理对地貌的切割作用,导致本区的丹霞地貌景观形成丰富的类型。冰川-雪山地貌景观是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特别是新生代以来的地质地貌变迁,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下,使滇西北地区不断地抬升、隆起,研究区内的诸多山脉也随之被不断抬升,冰川覆盖着这里大部分地区,并不断地作用,在早期冰雪的强烈侵蚀作用下,才塑造了研究区内壮观的冰川地貌景观。而高原湿地是由于兰坪地区地处深度切割的高山峡谷区,地形陡峻且降水较多、天气寒冷、地势起伏小,在这种气候环境下,整个地区开始形成构造冰蚀盆地,并且发育形成高原湿地。通过研究,有利于挖掘兰坪地区不同的景观地学、地学科研及科普资源,并对它们进行有效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方传棣[3](2019)在《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区域之一,同时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资源供应保障一直是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主基调,矿业产值及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然而,该区域长期过量的矿产开发导致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如何在环境约束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议题。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已明确。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而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下,如何建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促进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何种趋势;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等,是需要展开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的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通过“耦合”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与评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梳理和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的现状特征,应用VAR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程度,深入理解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耦合关系。第二,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应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第三,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并进行分地区的协调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与讨论。第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估算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并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大,而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冲击期内矿产资源开发平均解释了经济发展5.98%的预测方差,经济发展解释了矿产资源开发79.05%的预测方差。表明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逐步由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第二,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环境影响仍需高度重视,同时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具有差异性。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值为0.36,评价等级为较差。其中,上海市的评价值为1.00,评价等级为良好;安徽省的评价值为0.47,评价等级为一般;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评价值分别为0.39、0.35、0.37、0.24、0.38、0.35,评价等级为较差;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评价值分别为0.15、0.15、0.11,评价等级为极差。第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保护”情景下,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2016年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之相似,2017年高出0.02,约高3.38%;预测到2025年较2018年增长0.04,涨幅6.34%,年均涨幅0.93%,较2025年经济优先情景高出0.06,约高9.82%。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得出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收益水平和集约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别上升0.112%、0.149%、0.022%,产量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0.1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布局性风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实行限采区限采制度,高污染和保护性矿种限量开采;推进矿山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刘云[4](2014)在《山西省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料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1872年美国批准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黄石国家公园以来的140多年里,国家公园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的森林公园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起来的,在过去六十多年间,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经历了思想孕育、初期实践、发展壮大和优化升级四个阶段。森林公园在现代生态林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维系、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和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已经发挥了和正在不断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公园事业已成为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于1993年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迄今全省已建各级森林公园111处,其中国家级18处,省级37处,县级56处。各类森林公园有哪些森林景观资源类型?如何评价各类资源质量和开发利用价值?怎样通过不同资源组合对森林公园类型划分?这些问题正是森林公园建设和科研工作中亟待解决热点课题。本文在野外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建立数据库基础上,根据《国家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方法》、《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两个国家标准,建立了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27个,并构建了山西省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分层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山西省18个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资源进行了定性描述、定量评价和森林公园类型划分。研究结果如下:(1)山西省18个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按照资源的自然属性分为地文资源、水文资源、天象资源、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五大类,对各类资源数量和质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分,18个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基本质量综合得分为7.0~23.7分,景观资源组合得分为0.5-2分,特色资源分值为0.5-2分,分值大小反映森林景观资源质量优劣。最终依据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综合得分,将山西省18个国家森林公园分为三级,符合一级(20~30分)森林景观资源质量标准公园4个、符合二级(10~19.9分)森林景观资源质量标准的公园为12个、符合三级(0-9.9分)森林景观资源标准的公园为2个。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级别的国家森林公园做了较为客观的分析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和目标。(2)以18个国家森林公园实体和公园的森林景观资源因素评分值为属性,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将18个国家森林公园划分为四种类型:Ⅰ.地文资源主导型包括赵杲观、方山、老顶山、乌金山和禹王洞5个国家森林公园,这类公园的地文资源数量相对较多,天然林资源较少,生物资源典型性差,景观资源的观赏性弱、吸引度低,资源组合度低,特色不够鲜明。Ⅱ.人文资源主导型包括天龙山、黄崖洞、交城山、云冈4个国家森林公园。该类公园特点是人文资源优势相对突出,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数量较少,尤其是天然林类型的多样性较低,以人工油松林(Form. Pinus tabuliformis)为主。Ⅲ.景观资源复合型包括五台山、龙泉、恒山、太行峡谷、五老峰5个国家森林公园。这些森林景观资源较丰富,不仅数量多,而且资源配置齐全,观赏性较强。其中五台山、恒山以华北落叶松林(Form. Larix gmelinii var. principis-ruppre chtii)、白扦林(Form. Picea meyeri)等寒温性针叶林和杨桦林为主,其他3个公园有栎属的辽东栎林(Form. Quercus wutaishanica)、檀子栎林(Form. Quercus ba ronii)等落叶阔叶和油松林。Ⅳ.生物资源主导型包括关帝山、管涔山、中条山、太岳山4个森林公园。这类型公园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天然林保存较完好,林型多样林相整齐,资源配置齐全。关帝山和管涔山两个公园的华北落叶松林和白扦林是华北地区保存最好,林相最优的天然林;太岳山是我国油松优质种源地,被誉为油松之乡;中条山落叶阔叶林类型多样,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森林公园。(3)根据对山西省18个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评价和公园类型划分结果,提出了分类建设分型管理,强化优势扬长补短;顺应自然生态规律,强化保护适度开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持续利用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王开帅[5](2014)在《中部六省5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需求增长迅速。同时,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压力较大,希望通过旅游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随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大学生人数的大幅增长,我国居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高素质旅游者往往对旅游景区质量的要求较高,然而很多有名的景区一到假期就水泄不通,人满为患。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高品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产生不少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加强高品质旅游景区的研究很有必要。5A级景区是国家旅游局评定的最高级别的旅游景区,是高质量旅游景点的典型代表,通过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措施,可以更好提高旅游景区质量,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同时为今后高品质景区开发提供借鉴。中部六省是南北、东西联系的枢纽,区位条件优越;历史文化悠久,且多名山大川,旅游资源丰富;铁路、公路、航空比较完善,旅游交通相对便利。本文以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部六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0个5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集聚性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介绍研究的相关理论,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研究区域概况及景区的特点;第四部分运用集聚性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对中部六省5A级景区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分析5A级景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开发;完善交通,提高可进入性;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旅游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中部崛起战略机遇。本文主要结论如下:中部六省5A级景区整体呈均匀分布,集中程度较低;自然类景区集中分布在省界附近,距离省界75km内占70.38%;人文类景区受多种因素影响分布比较分散。分析资源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交通因素,发现景区存在的限制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距离客源市场较远;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李诗强[6](2012)在《云南黎明地区丹霞地貌类型与景观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云南黎明地区位于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与丽江市玉龙县交界处,大部分区域属玉龙县,西南小部分属兰坪县。随着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成功,作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重要景观,系统研究和探讨黎明地区丹霞地貌及其旅游资源,充实区域资源理论基础,讨论其景观分类、特征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已成为当前的急切需要。论文在前人对“三江”地区地层情况、构造特点、老君山地质公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黎明地区丹霞地貌地貌背景、类型及其分布情况的分析和研究,运用地貌学原理,全面、系统探讨了黎明地区丹霞景观的特征、分类及成景机制。在分析黎明地区旅游开发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和保护措施。通过上述分析与研究,论文取得如下结论和成果:(1)根据最新的丹霞地貌研究理论分析,在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成景地层中,新生界宝相寺组(E2b)、金丝厂组(E3j)、第四纪地层(Q)及少量岩浆岩为该区域的主要造景地层;(2)将黎明地区地貌类型按成因分为:流水冲刷、侵蚀、下切型丹霞地貌;重力崩塌、磨蚀型丹霞地貌,风化作用为主的丹霞地貌;高海拔冰劈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等4种类型;(3)将黎明地区丹霞景观按成因类型划分为:流水成因景观、重力成因景观、风化成因景观、冰劈石景观等4种类型;按景观颜色、形态划分为:碧水丹山类、丹霞赤壁类、大型峰墙-峰丛类、盆景型景观类、洞穴类、造型石峰、平顶丹霞景观、盆地丹霞、碧山丹谷等9种类型;(4)将黎明地区丹霞景观由南西向北东方向依次划规丹霞壮年晚期至老年期景观、丹霞地貌青年期景观及丹霞地貌幼年期景观;(5)总结黎明地区丹霞地貌为:以青壮年期为主,同时发育少量幼年期和老年期的高原峡谷型丹霞地貌;(6)通过对黎明地区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按“近期-中远期-远期”三期开发理论,提出不同时期开发的具体区域;(7)提出几点保护黎明地区丹霞旅游资源的措施。
庞淑英[7](2008)在《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及旅游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带的旅游地质景观单元为研究对象,剖析、采集区域内旅游地质景观在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所形成的观赏性、科学性、文化性以及可利用性等旅游价值资源属性数据,以地域特性、地质成景作用特点、结构类型特征为基础,分析多尺度、不同类型旅游地质景观所具有的域、形、色、质四个基本要素。提出了旅游地质景观单元旅游价值定义的层次概念链式结构分析模型;构建基于旅游地质景观地理信息(Information of Tourism Geological Landscape)和遥感信息的层次管理模型和数据库结构的层状-星型分析模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掘隐含的旅游价值关联模式和知识,以判定树分类方法确立类型判别标志,以层次聚类方法优化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因子进行了离散概念和逻辑概念校验;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优势互补的组合评价模式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体系,将旅游价值的评价信息通过展示平台实现了多媒体可视化显示,据此形成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创新点。分析表明,三江并流带自然遗产以新构造运动作用的地质遗迹为基础,标记了特殊地球演化事件的地质构造形迹,展示了重要的和丰富的地质现象。针对三江并流旅游地质奇观的地质一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和旅游效应的充分发挥等系列研究课题,贯穿于全文的数据挖掘理论对旅游地质景观的特征属性归纳和隐含知识发现的研究,将成为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评价信息的可视化展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结合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可视化技术、旅游地质学、旅游地质景观学、旅游价值评价方法以及三江并流旅游地质景观研究方法等多学科理论的交叉知识,构建的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多媒体集成功能展示平台,对三江并流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产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开发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探索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影像处理系统进行旅游地质景观特征信息采集与处理;以斑廊基结构元素的概念为分析基础,结合旅游地质景观成景作用,建立旅游地质景观空间特征分析模型;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算法在旅游地质景观特征和旅游价值属性的数据库结构上,挖掘分类判定标志;通过旅游价值的概念分层链式结构模型完成旅游价值因子的界定和厘定分析;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研发旅游价值评价信息的多媒体可视化展示平台。通过对三江并流带典型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属性的系统性研究,了解并掌握该地域内旅游地质景观空间分布规则和旅游地质资源状况,挖掘深层面的旅游价值特征信息,从错综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地质条件,千差万别的地质现象、漫长的历史地质构造旋回和地质演化遗迹中,探索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地质奇观深厚的观赏价值、科学内涵,向人类展示三江并流区域神秘的、知识性的、奇特的种类多样的旅游地质景观,增强该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促进区域旅游经济效应,提升三江地区旅游地质景观品位以及合理地、科学地保护和利用三江并流带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指导意义。本论题研究提供的算法和模式,一方面可促使地质学科的专业化知识逐渐转化为科普、科教化、市场化、交叉学科互相渗透和应用研究的普及化;另一方面,结合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地球科学技术以及虚拟可视化等前沿技术,可扩展本论题的研究成果的应用。随着多维景观可视化浏览器研制技术不断完善,大量无序的、非结构的旅游地质景观空间信息将方便地被转化为人们易于感知、认知的可视化信息。可消除旅游景区存在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障碍,利用信息工具,以视频、音频、文字、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推出让游客身临其境的并具有高品味、高享受、高愉悦性、知识性、科普性的丰富旅游价值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服务,从而提高旅游业在旅游销售市场中的决策力和竞争力。本论题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和旅游地质景观空间信息数据库,应用于教学,资源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的利用、保护、开发、调查、评价、预测等方面也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应用于不可再生旅游地质景观的可视化回顾、核心保护区内景观的可视化展示、历史景观模拟再现等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提供旅游规划研究领域一个可视化“规划效果图”展示的探索思路和讨论空间。此外,论文研究成果可使更多的人在观赏、体验三江并流旅游地质奇观之后,深刻地去了解存在于三江并流带的旅游地质景观大都遵循“产生—发展—消亡”的成景生命周期规律,明白三江并流带奇特多样,具有深厚旅游文化的旅游地质景观是不可再造和不可再生的。论文研究的目的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那些重要的或者处于核心保护区域的或者稀有的或者即将消亡的旅游地质景观得以虚拟再现;在防止人为地对旅游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掠夺与破坏,保证三江并流带世界自然遗产瑰宝在保持其原生态前提下发挥积极的效用。论文主要研究的关键技术是:在旅游地质景观资源区划的基础上,完善旅游地质景观分类方法;构建旅游地质景观特征的知识性和描述性的空间数据模型;从成因关联分析的角度,探讨地质作用成因对旅游地质景观形成过程的影响程度;分析和探讨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内在的层次概念描述,景观结构与景观类型间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动态优化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类比定性和定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优劣,研发可视化评价模型和软件,寻求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的有效和科学性的评价效果。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实现方案是以旅游地质景观“斑廊基”结构概念为理论分析基点,探索研究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的基础成景地质作用和主导成景地质作用及成景演化机制,充分发挥交叉学科间的技术优势为技术路线。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信息系统)采集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特征数据,利用数据挖掘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实现旅游地质景观自动分类,旅游价值评价模式优化等数据处理;构建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特征信息数据库,空间数据分析模型;应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获得的旅游价值评价结果,赋予不同程度的知识含义或可理解的模式。最后,利用这些知识和模式实现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评价,并由可视化评价系统将其直观地进行展示和模拟。研究工作的创新理念主要体现在:论题研究内容表现为交叉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涉及到的知识和技术层面广泛,创新理念和研究成果随着研究技术的复杂性和研究工作的深入而产生。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集成多学科理论与知识,开展了交叉学科的研究尝试;2.结合空间信息技术,基于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的描述、表示、内在联系和可视化特征数据的分析,结合空间数据挖掘方法构建了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分析模型,提出旅游地质景观地理信息系统(GIS of Tourism GeologicalLandscap,简称TGL GIS)的概念和系统框架;3.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分类与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应用改进的自动搜索类别判定标志的判定树分类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域,融合概念层次结构和动态层次模型聚类方法优化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评价效率;4.从旅游地质景观结构的斑廊基结构元素概念出发,利用试用的MapObjectsGIS组件,结合VB可视化开发语言环境作二次开发的学习与研究,提出了多媒体可视化评价模式,研制开发了与展示相关的功能,将基于数据挖掘的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评价结果(具有知识性意义的评价结果)进行直观地展示。论文研究过程中,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为:1.探索一套适合于旅游地质景观特征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方法,构建一种有效的、具有描述性功能的空间数据分析模型;2.针对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定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提出了旅游价值属性的链式层次概念结构分析模型;3.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实现旅游地质景观的类型判别标志的建立,为实现旅游地质景观类型的自动分类奠定了理论和应用基础;4.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层次—聚类算法应用于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实验中,实现评价因子的动态筛选功能,拓展了提高旅游价值的评价效率的可操作途径;5.研发的可视化评价展示平台,可实现从不同视觉角度和不同的方法去评价和观赏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潜力、旅游效应以及旅游功能。
明庆忠[8](2006)在《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河在云南西北部紧密相邻,并列南流,构成独特的纵向岭谷区,被称之为三江并流区,构成了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区的北部。该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东南部边缘,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部、云贵高原西北部自然环境演化及青藏高原隆升对云贵高原自然环境演化影响的关键地区。 纵向岭谷区北部的河谷地貌,具有:①突出的纵向岭谷,构成了绝无仅有的三江并流奇观;②地貌相对高差大,河谷深切;③河谷地貌受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的控制:④流域内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多样化特征突出;⑤河谷地质地貌环境具有较强的生态脆弱性;⑥河谷支流水源多发源于高山湖泊,两岸支流河谷分布不均匀等特征。该区群山高耸、河谷深切、峡谷群聚,是横断山区及我国峡谷地貌密集分布的典型代表区。对该区河流峡谷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并着重论述了金沙江虎跳峡的成因和形成时代。认为玉龙—哈巴雪山为一相对完整的块状山体,金沙江虎跳峡的发育不是构造控制沿断裂发育的峡谷,仅用河流溯源侵蚀原因也难以取得合理的解释:虎跳峡上下段河谷层状地貌是连续分布的,说明虎跳峡上下游河谷发育是同时代的,长江第一弯是古水洛河、冲江河及古金沙江上游等河流汇流口处而非袭夺湾,虎跳峡是先成河在构造抬升背景下河流下切叠置而成。依据玉龙雪山冰川发育年代数据、丽江盆地湖相沉积年代、点苍山更新世沉积物分布及年代测定数据、河谷阶地或宽谷面哺乳动物化石的测年数据等,初步判断虎跳峡峡谷地貌形成于中更新世以来的河流深切。昆黄运动是该区地貌和水系发育的重要转型事件。 云南夷平面因受青藏高原隆升、本区活跃的新构造运动等的影响,在纵向岭谷区的北部发生了位移、解体,导致现今各地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上,即便在同一地区,在断裂两侧其分布海拔高度也很不一致。虽然有总体分布上因受青藏高原隆升牵引带动作用而造成的自西北向东南海拔高度降低的趋势,但仍呈现出纷繁杂乱的分布格局。根据夷平面的分布及其上有无残存的早第三纪红土状风化壳的状况,提出了本区晚新生代以来存在着与青藏高原相对应的山顶面、主夷平面两期夷平面的观点。依据本区的相关沉积和与邻区的对比分析,认为山顶面大约形成于23Ma的渐新世晚期,主夷平面大约形成于上新世初,即约在3.4Ma以前,后因横断运动而导致解体。现今夷平面、相关盆地沉积、各江河多级阶地的发育均说明了纵向岭谷区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演化也是多阶段间歇抬升的结果。 长江第一弯成因向来都有河流袭夺说,非河流袭夺(构造适应)说之争。其实,长江第一弯的形成与纵向岭谷区北部及云南水系演化息息相关。纵向岭谷区北部及云南地区水系经历了上新世末期以前的外流水系、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早
王嘉学[9](2005)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旅游地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地质问题是旅游学与地质学交叉渗透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从地质景观/地质遗迹中厘定旅游地质资源、发掘其旅游价值,进而寻求利用与保护途径的重要学术问题与方法问题。它涉及了旅游地质资源调研与评价、利用与保护及其利用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旅游地质问题是旅游学与地质学的交叉学科——旅游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核心,其研究将推动旅游地质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并在旅游业发展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江并流”是中国当前面积最大、唯一符合全部四项标准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是构成云南旅游精品和名品的“香格里拉”的主体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区域之一。该区地处两大大地构造单元接壤、长期地质作用活跃地带,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十分突出,是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古特提斯、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及民族经济等方面的关键研究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不但是履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根本要求,还牵涉到长江流域、云南省内怒江、澜沧江、独龙江流域的生态安全,甚至涉及国际生态安全问题。生态一地质环境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基础,旅游是世界自然遗产利用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情况复杂、旅游地质资源极为突出、遗产利用与保护矛盾较为集中的地区,旅游地质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而紧迫,不但有助于推动旅游地质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而且对于遗产保护、促进遗产地人地关系协调、构建遗产地和谐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旅游地质问题的研究仍处在众说纷纭的阶段或旅游地质学这一新学科建立的前范式阶段,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都极为有限。作为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旅游地质问题”这一新领域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在野外考察和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旅游地质资源的调研、评价、利用与保护为主线,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分布与评价、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利用与保护中目前最为紧迫的一系列旅游地质问题,具体如下:1、论证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旅游地质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明确了三江并流旅游地质问题研究的要点。1)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状况进行了总体分析,归纳出五个特征:同时符合全部4项标准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香格里拉”的核心区域;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等多重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民族文化等多重脆弱区;全国最为贫困的区域之一。2)分析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利用与保护中的主要矛盾:当地居民生存发展与遗产保护的矛盾;国家发展战略实施与遗产保护的矛盾;资金、技术、人才的极度匮乏与遗产保护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3)论证了地质遗迹及地质环境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关键,提出并初步论证了遗产旅游是协调该区主要矛盾,实现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4)明确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主要旅游地质问题,即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分布、价值等问题,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脆弱性问题,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2、对“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空间分布、价值与开发利用评价等进行了系统研究:1)分析、归纳了“三江并流”地质环境的总体特征:条状高山纵谷南北向紧密并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深大断裂密集;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地质演化历程极为复杂等。这一背景对于该区旅游地质资源形成、演化及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脆弱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对该区旅游地质资源类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各种类型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3)根据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主要地貌单元、旅游地质资源的空间组合特征和主要成景地质作用,采用旅游地质资源景观带、景观区、景观群和景观点这一系列观点,将研究区划分为4大景观带、15个景观区、37个景观群和100余个景观点;并对每个旅游地质资源景观区的地质成景作用和景观特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4)从整体上总结了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5)对世界自然遗产中旅游地质资源“价值”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质资源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与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6)在旅游地质景观区层次对“三江并流”15个景观区旅游利用价值进行了对比评价。评价结论显示,各景观区得分较接近,均在6-8分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各景观区自身价值、对遗产贡献度、环境氛围等条件相差不大所致。相比之下,旅游利用价值极高的有小中旬景观区、香格里拉景观区、老君山景观区、梅里雪山景观区、维西景观区等。3、对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脆弱性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1)“三江并流”旅游地质环境脆弱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地质灾害频发;冰川退缩,雪线上升;岩漠化、荒漠化趋势严重;湖泊收缩;生态环境稳定性差。2)造成其脆弱的原因主要是新构造运动活跃、人口贫困压力巨大。此外,地貌、岩性、土壤、全球气候变化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3)根据其主导成因,进一步划分为人类活动胁迫主导型脆弱、气候变化胁迫型脆弱、结构型脆弱和综合型脆弱等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脆弱类型,初步查明了各类型的分布区域并绘制了类型分布图。4)分析了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脆弱对旅游资源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景区旅游利用规模构成限制,环境容量小,大部分区域不适合大众旅游;对旅游活动构成限制,破坏性强的旅游活动不能开展,部分区域游客不能进入;旅游设施建设受到限制;旅游安全保障形式严峻;资源环境保护保护任务重大等等。4、对“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1)在对涉及该区国家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等旅游地质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与问题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地质资源保护的“遗产原真性与完整性”、“尊重科学”、“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与人地关系协调”、“地质科学服务社会”等理念,以及旅游地质资源保护的环境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提出了建立生态特区,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主线整合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生物圈保护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等利用与保护方式,促进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策略。2)提出并论证了遗产展示是遗产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探讨了“遗产展示”的涵义,认为:“遗产展示”实际上就是根据遗产教育和遗产地人地关系协调的需要,通过对遗产价值的揭示、表达与传播,使大众更方便的理解遗产价值,并增强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的技术经济过程;其重点和目的主要在于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一般旅游资源开发更强调经济效益具有本质上的不同;还结合“三江并流”实际,构建了旅游地质资源展示的程序框架;3)结合“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的价值,分别就其展示中存在的困难与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方案。4)对怒江大峡谷、白水台和虎跳峡等典型区域旅游地质资源及其环境保护进行了示范研究。5、基于旅游地质问题研究就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提出了7点建议:1)加强地质公园的申报与管理,促进地质科学知识旅游产品化;2)力促生态特区建设,促进多种保护与利用方式的整合;3)完善遗产保护法规,强化遗产的监控与管理;4)确保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积极引导社区参与;5)优化人口空间分布,实施生态移民;6)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技术、科研支持,积极筹措遗产保护基金;7)构建完善的遗产教育体系。本文从旅游学和地质学交叉的角度,综合运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旅游地质问题,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依据,并为旅游地质学的建立与发展拓展了新的领域,从而有所创新:(1)拓展了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旅游地质问题这一旅游地质学研究新领域,为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与完善了旅游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2)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三江并流”旅游地质问题。在对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其价值,旅游地质环境脆弱性的表征及成因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目标、总体策略和具体途径,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利用与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并为其它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3)提出了遗产展示是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实现及遗产地建设与管理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对“遗产展示”的涵义进行了较深入的阐释,明确了遗产展示与一般旅游资源开发的区别,构建了“三江并流”旅游地质景观展示的程序框架。(4)系统地提出了同一地域多种类型保护区的协调思想,探讨了“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自然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地质公园、大香格里拉等多种利用与保护方式的整合途径,阐述了建立“三江并流”生态特区的构想。
二、方山森林公园神坪金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山森林公园神坪金顶(论文提纲范文)
(1)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开发应用的必要性 |
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二、历史课堂发展的需要 |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求 |
第二章 晋中市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分类 |
一、巍峨高山与精神永扬 |
二、历史名城与重镇名村 |
三、沧海遗珍与灿烂文明 |
四、群贤辉映与文心笔华 |
五、乡风万象与名品荟萃 |
第三章 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榆次二中为例 |
一、问卷调查 |
(一)学生问卷与分析 |
(二)教师问卷与分析 |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
(二)培养教师的乡土意识 |
(三)获得家长的认同 |
(四)建立乡土教学资源数据库 |
(五)设立历史活动课堂 |
第四章 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的原则和意义 |
一、应用的原则 |
(一)坚持适度原则 |
(二)坚持灵活性原则 |
(三)坚持直观性原则 |
(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
二、应用的意义 |
(一)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三)有利于晋中乡土资源的传承和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云南兰坪地区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成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工作进展及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时期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国民经济 |
2.3.2 行政区划及人口 |
第3章 兰坪地区地质遗迹景观遥感影像特征 |
3.1 数据源概况 |
3.2 影像预处理 |
3.3 基于SVM模型地质遗迹景观提取 |
3.4 主要地质遗迹景观的影像特征分析 |
3.4.1 丹霞地貌景观的影像特征 |
3.4.2 雪山-冰川景观的影像特征 |
3.4.3 水体景观的影像特征 |
第4章 兰坪地区地质遗迹景观特征 |
4.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 |
4.2 主要地质遗迹景观分布与特征 |
4.2.1 丹霞地貌景观 |
4.2.2 雪山-冰川地貌景观 |
4.2.3 水体景观 |
第5章 兰坪地区地质遗迹景观成因分析 |
5.1 丹霞地貌景观成因 |
5.1.1 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 |
5.1.2 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沉积环境 |
5.1.3 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内外动力 |
5.2 雪山-冰川景观成因 |
5.3 水体景观成因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3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4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论文工作量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耦合 |
2.1.2 协调和协调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矿产资源经济理论 |
2.2.2 环境经济与环境影响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
2.2.5 系统科学理论 |
2.3 定量分析方法 |
2.3.1 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 |
2.3.2 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 |
2.3.3 空间自回归与空间误差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
3.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与矿业发展 |
3.1.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
3.1.2 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特征 |
3.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3 向量自回归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
4.1 长江经济带环境现状与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
4.1.1 长江经济带总体环境现状 |
4.1.2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
4.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识别 |
4.3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
4.3.1 空间占用影响 |
4.3.2 污染排放影响 |
4.3.3 土壤环境影响 |
4.3.4 地质环境影响 |
4.3.5 综合环境影响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研究 |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协调度测算 |
5.1.2 耦合协调度预测 |
5.2 情景设置 |
5.3 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
5.3.1 指标体系 |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5.4.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
5.5 耦合协调度预测及情景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6.1 空间相关性分析 |
6.1.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1.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3 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7.1 优化空间结构 |
7.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7.3 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
7.4 严格实行限采制度 |
7.5 推进矿山清洁化和集约化发展 |
7.6 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汇总表 |
附录2 长江经济带矿区与禁止开发区重叠情况汇总表 |
附录3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指标数据 |
附录4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指标数据 |
附录5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指标数据 |
(4)山西省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料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
1.3.1 森林公园概念的形成 |
1.3.2 国外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
1.3.3 国内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
1.3.4 国内国家级森林公园统计 |
1.4 森林公园景观资源概述 |
1.4.1 景观及森林景观资源 |
1.4.2 森林景观资源分类 |
1.5 森林景观资源评价研究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地概况 |
1.7.1 地理位置 |
1.7.2 地形地貌 |
1.7.3 气候 |
1.7.4 土壤 |
1.7.5 水文 |
1.7.6 植被 |
第二章 山西省森林公园的发展 |
2.1 森林资源现状 |
2.2 森林公园概况 |
2.3 森林公园建设效应 |
第三章 森林景观资源现状 |
3.1 生物资源 |
3.2 水文资源 |
3.3 地文资源 |
3.4 人文资源 |
3.5 天象资源 |
第四章 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4.1 评价原则 |
4.2 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4.3 评价方法 |
4.4 景观资源质量评价 |
4.4.1 景观资源类型 |
4.4.2 景观资源评价因子 |
4.4.3 景观资源的基本质量评价分值 |
4.4.4 景观资源组合状况评价 |
4.4.5 特色附加分 |
4.5 景观资源质量评价计算 |
第五章 森林景观资源评价实证分析 |
5.1 三级指标数据采集与实际得分 |
5.2 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评价综合得分 |
5.3 森林景观资源总体评价结果分析 |
5.3.1 森林景观资源综合分级评价 |
5.3.2 森林景观资源评价结果的聚类分析 |
5.4 森林公园的发展对策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承诺书 |
(5)中部六省5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
2.1 旅游地系统理论 |
2.2 点—轴理论 |
2.3 增长极理论 |
2.4 核心边缘理论 |
2.5 生命周期理论 |
3. 中部六省5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分析与评价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中部六省区旅游资源概况 |
3.2.1 旅游区位优越 |
3.2.2 旅游资源丰富 |
3.2.3 旅游交通便利 |
3.3 中部六省区5A级旅游景区特点 |
3.3.1 山西省5A级旅游景区特点 |
3.3.2 河南省5A级旅游景区特点 |
3.3.3 湖北省5A级旅游景区特点 |
3.3.4 湖南省5A级旅游景区特点 |
3.3.5 江西省5A级旅游景区特点 |
3.3.6 安徽省5A级旅游景区特点 |
4 中部六省区5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
4.1 空间集聚性分析 |
4.1.1 最邻近点指数分析 |
4.1.2 地理集中指数 |
4.1.3 基尼系数 |
4.2 缓冲区分析 |
4.2.1 以省界为线进行缓冲区分析 |
4.2.2 以省会为中心进行缓冲区分析 |
5. 中部六省5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发展建议 |
5.1 中部六省5A级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 |
5.1.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5.1.2 距客源市场较远 |
5.1.3 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
5.2 中部六省5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
5.2.1 可持续开发旅游资源 |
5.2.2 加强区域合作 |
5.2.3 旅游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5.2.4 搭乘中部崛起战略机遇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6)云南黎明地区丹霞地貌类型与景观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研究过程与现状 |
1.3 国际研究情况与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获取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自然环境条件 |
2.3 社会经济文化条件 |
第3章 黎明地区地质背景 |
3.1 区域地层系统 |
3.1.1 元古界 |
3.1.2 中生界 |
3.1.3 新生界 |
3.2 研究区构造背景 |
3.3 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 |
第4章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类型与分布 |
4.1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背景 |
4.2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类型 |
4.2.1 流水冲刷、侵蚀、下切型丹霞地貌 |
4.2.2 重力崩塌、磨蚀型丹霞地貌 |
4.2.3 风化作用为主的丹霞地貌 |
4.2.4 高海拔冰劈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
4.3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分布 |
第5章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成因 |
5.1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及特征分类 |
5.1.1 按成因类型划分 |
5.1.2 根据景观颜色、形态 |
5.2 丹霞地貌景观成因机制研究 |
5.2.1 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
5.2.2 地貌形成的内外动力 |
第6章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景观资源开发及保护 |
6.1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景观资源开发 |
6.1.1 开发现状与问题 |
6.1.2 开发建议 |
6.2 黎明地区丹霞地貌景观保护 |
6.2.1 保护原则 |
6.2.2 保护对策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及旅游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旅游地质学的研究现状 |
1.1.1 旅游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现状 |
1.1.2 旅游地质学的发展 |
1.1.3 旅游地质学应用现状 |
1.2 旅游地质景观的研究现状 |
1.3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景观研究现状综述 |
1.3.1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地理地质现状 |
1.3.2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保护与开发研究现状 |
1.3.3 旅游地质景观资源划分现状 |
1.4 数据挖掘技术(Data Mining)研究动态 |
1.4.1 国内外数据挖掘研究动态 |
1.4.2 旅游地质景观的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5 旅游地质景观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综述 |
1.5.1 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
1.5.2 可视化评价研究动态 |
1.6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及旅游价值评价问题的提出 |
1.6.1 选题背景 |
1.6.2 研究的意义 |
1.6.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 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评价与展示系统的研发概述 |
1.7.1 科研实践工作的支撑 |
1.7.2 关键技术研究 |
1.7.3 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案 |
1.7.4 研究创新与成果 |
第二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特征 |
2.1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的地质环境特征 |
2.2 三江并流带典型旅游地质景观成因特征 |
2.2.1 旅游地质景观成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解析 |
2.2.2 典型旅游地质景观成景因素 |
2.3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类型划分 |
2.4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
2.5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类型的结构特征 |
2.5.1 旅游地质景观结构分析方法 |
2.5.2 旅游地质景观单元结构类型的层次特征 |
2.5.3 丽江旅游地质景观亚区结构类型解析 |
第三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信息特征采集 |
3.1 旅游地质景观特征信息概念 |
3.1.1 旅游地质景观特征描述 |
3.1.2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组成 |
3.1.3 旅游地质景观地理信息特点 |
3.1.4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的组织模型 |
3.2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采集方法 |
3.2.1 图像地图信息采集方法 |
3.2.2 旅游地质景观的遥感影像特征信息采集 |
3.2.3 GIS数据采集 |
3.3 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处理 |
3.3.1 多尺度处理技术 |
3.3.2 构建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库 |
第四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理论及应用 |
4.1 数据挖掘与空间数据挖掘的定义 |
4.2 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挖掘过程和内容 |
4.2.1 空间数据挖掘的过程 |
4.2.2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的主要内容 |
4.2.3 旅游地质景观空间数据发掘方法 |
4.2.4 层状-星型数据分析模型 |
4.2.5 景观域中景象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应用 |
4.2.6 旅游地质景观单元的空间属性的聚类方法应用 |
4.3 旅游地质景观空间特征挖掘应用 |
4.3.1 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的基本过程 |
4.3.2 基于GIS的景观空间特征发掘与知识表达 |
4.4 数据挖掘算法对评价指标集的优化处理 |
4.4.1 层次聚类算法原理 |
4.4.2 三江并流带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4.5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决策树分类方法与理论 |
4.5.1 构建类别判译标志 |
4.5.2 判定树算法应用于旅游地质景观自动分类的背景 |
4.5.3 旅游地质景观判定树归纳的构建过程 |
4.5.4 基于判定树的分类规则提取 |
第五章 三江并流旅游带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方法 |
5.1 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的评价指标质量验证 |
5.1.1 数据挖掘的评价指标体系数据的完整性验证 |
5.2 旅游地质景观评价方法简述 |
5.2.1 基于相对评价法的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的评价 |
5.2.2 基于绝对评价法的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的评价 |
5.2.3 个体自身差异比较评价方法 |
5.2.4 定量化评价方法内容 |
5.2.5 定性化与定量化评价方法间的转化处理方式 |
5.3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信息的定性与定量组合评价方法 |
5.3.1 旅游地质景观的“概念分层结构”评价法 |
5.3.2 基于聚类算法的旅游地质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方法 |
5.4 评价方法比较 |
第六章 旅游价值评价信息的可视化展示 |
6.1 可视化技术应用基本原理 |
6.1.1 树状可视化技术 |
6.1.2 地图可视化技术 |
6.2 旅游地质景观的旅游价值评价可展示的主要内容 |
6.2.1 观赏价值展示 |
6.2.2 文化价值评价展示 |
6.2.3 区景观结构与组合价值评价展示 |
6.2.4 景观科考科普价值展示 |
6.3 旅游地质景观的多媒体可视化评价展示系统 |
6.3.1 基于MapObjects的可视化评价组件式软件二次开发思路 |
6.3.2 MapObjects控件的应用优势 |
6.3.3 基于MapObjects组件的可视化评价软件热点的获取 |
6.4 基于遥感影像特征的旅游价值评价的可视化展示 |
6.4.1 直观判译并展示旅游地质景观特征 |
6.4.2 识别旅游景观结构类型,展示旅游地质景观丰厚的旅游价值 |
6.5 丹霞旅游地质景观形成-消亡演化模式的可视化展示 |
6.5.1 黎明丹霞旅游地质景观的可视化特征 |
6.5.2 丹霞旅游地质景观的成景演化模式 |
6.6 可视化展示系统数据库维护功能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成果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概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术论着与教材 |
科研课题 |
作为硕士生导师指导相关研究内容的硕士学位论文 |
(8)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图表目录 |
英文目录 |
第一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效应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
一、对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的认知 |
二、西南纵向岭谷区的界定及其概貌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及邻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
四、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五、本选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与拟解决的问题 |
六、本选题研究的由来 |
第二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与环境演化的地质基础 |
一、三江并流区地层概况 |
二、地质构造特征 |
三、影响河谷地貌发育的主要断裂 |
第三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特征与主要类型 |
一、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的主要特征 |
二、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主要河谷地貌 |
(一) 峡谷地貌 |
(二) 层状地貌 |
(三) 长江第一弯成因探析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及河谷地貌演化机制、过程 |
第四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晚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化研究 |
一、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环境效应 |
二、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新构造期及环境演化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主要自然环境要素演化 |
四、三江并流区环境演化预测评估及其对策 |
第五章 西南季风与三江并流区气候环境演化 |
一、东亚季风、高原季风、西南季风及其关系 |
二、西南季风形成演化的影响因子 |
三、西南季风的形成 |
四、西南季风影响区域变化 |
第六章 纵向岭谷地貌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一、纵向岭谷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
二、西南纵向岭谷地貌的生态环境效应 |
第七章 本区干热河谷的特征及其成因 |
一、干热河谷研究概况 |
二、干热河谷的分布及其生态地理特征 |
三、干热河谷成因探析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问题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问题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致谢 |
(9)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旅游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旅游地质问题及其研究综述 |
二、论文选题及研究思路 |
三、工作量与创新点 |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旅游地质问题的提出 |
1.1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总体特征 |
1.2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主要矛盾 |
1.3 地质遗迹与地质环境: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关键 |
1.4 遗产旅游: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利用与保护的重要途径 |
1.5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主要旅游地质问题 |
第二章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分布与评价问题 |
2.1 “三江并流”地质地貌基本特征 |
2.2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 |
2.3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特征 |
2.4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的价值 |
2.5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评价 |
第三章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脆弱性问题 |
3 1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脆弱性及其表现 |
3.2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
3.3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脆弱类型及其特征 |
3.4 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脆弱对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
第四章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
4.1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现实框架 |
4.2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主要障碍 |
4.3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 |
4.4 “三江并流”旅游地质资源价值的实现途径 |
4.5 “三江并流”典型区域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研究 |
第五章 基于旅游地质问题研究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对策 |
5.1 加强地质公园的申报与管理,促进地质科学知识旅游产品化 |
5.2 力促生态特区建设,促进多种保护与利用方式的整合 |
5.3 完善遗产保护法规,强化遗产监控与管理 |
5.4 确保当地社区居民利益,积极引导社区参与 |
5.5 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实施生态移民 |
5.6 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技术、科研支持 |
5.7 建立与完善遗产教育体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的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
四、方山森林公园神坪金顶(论文参考文献)
- [1]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D]. 谭瑞.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2]云南兰坪地区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成因初探[D]. 甘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3]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方传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4]山西省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料评价[D]. 刘云. 山西大学, 2014(03)
- [5]中部六省5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D]. 王开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6]云南黎明地区丹霞地貌类型与景观特征分析[D]. 李诗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7]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数据挖掘及旅游价值评价研究[D]. 庞淑英.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8]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明庆忠. 兰州大学, 2006(09)
- [9]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旅游地质问题研究[D]. 王嘉学.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