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分析及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刘元进[1](2019)在《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对其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肝脏以及全身各系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损伤肝脏功能,增加手术风险;胆道引流可以解除胆管的梗阻状态,恢复肝脏功能。但是胆道引流的效果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目前仍没有完善的解释。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手术前应用胆道引流进行术前减黄,曾经一度被肝胆外科界大力推崇,然而近年来有大量的临床研究对术前减黄提出了质疑,认为它并没有使患者从中获益。这其中又存在哪些影响因素,值得探讨。关于胆道梗阻后肝脏损伤的机制、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变化的规律,已经有大量的动物和临床实验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但是关于胆道引流后的变化,详细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引流模型,观察其肝功能和组织病理的变化过程,探讨其在减黄前后的变化规律。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有望进一步阐明梗阻性黄疸以及胆道引流后肝脏的病理生理变化,有望进一步探讨影响胆道引流效果以及引流后肝损伤恢复速度的因素,有望为指导术前减黄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55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采用结扎胆总管并放置外引流管的方式建立胆道梗阻及引流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梗阻3天外引流组(A组)、梗阻7天外引流组(B组)、梗阻14天外引流组(C组)、梗阻21天外引流组(D组)、梗阻28天外引流组(E组)以及对照组。各组于开放引流前,以及引流后第3、7、14、21、28、35天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探讨其肝功能变化规律。同时在不同时段采集肝脏组织标本,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随梗阻时间延长,大鼠TBIL、DBIL、ALT、ALP升高,PA降低,PT延长,表明肝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肝脏组织病理变化从散在变性、坏死到汇管区上皮细胞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渐进发展,并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开放引流后,肝功能指标与组织病理损伤逐渐恢复,但梗阻时间越长恢复越慢。梗阻时间短的组,其肝功能和组织形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梗阻时间长的组,其各项指标和病理损伤即使经过较长时间的引流也不能恢复正常。结论:胆道梗阻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肝脏损伤程度以及梗阻解除后恢复速度的关键因素。在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其肝脏功能和组织病理的恢复速度有很大差异。梗阻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解除梗阻,其肝脏损伤也可能难以逆转。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胆道梗阻2周以内胆道引流的效果较好,梗阻时间超过2周胆道引流的效果较差。
高兰翠[2](2018)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与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进行常规孕检、分娩ICP产妇86例作为研究组,并将ICP产妇分娩新生儿作为A组;选取我院同期正常妊娠及分娩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妊娠者分娩新生儿120例作为B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妊娠者在TBA、TBIL、DBIL、ALT、AST各血液指标情况;比较两组分娩新生儿的妊娠结局;对不同分娩时间、不同分娩方式与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进行比较;ICP患者各生化指标与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比较。结果:研究组妊娠者在TBA、TBIL、DBIL、ALT、AST各指标比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分娩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38例,发病率44.19%,对照组分娩新生儿发病高胆红素血症20例,发病率16.67%,A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明显高B组(P<0.05);A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B组(P<0.05);研究组羊水胎粪染污率(23.26%)、早产率(44.19%)、剖宫率(61.63%)、窒息率(22.09%)、死亡率(5.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羊水胎粪染污率(10.83%)、早产率(14.17%)、剖宫率(35.83%)、窒息率(9.17%)、死亡率(0.00%)(P<0.05);A组早产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明显高于同组出生的新生儿(P<0.05);A、B两组新生儿在早产、足月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30例新生儿剖宫产,剖宫产率78.95%明显高于B组40.00%(P<0.05);A组新生儿自然分娩率21.05%,明显低于B组自然分娩率60%(P<0.05);ICP重度患者发生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还发现新生儿发7生高胆红素血症与ICP患者母体血清TBA、TBIL、DBIL指标水平,呈正相关性(r=0.315、0.293、0.401,P<0.05);母体血清ALT、AST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CP妊娠者分娩新儿生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更高。同时,ICP患者妊娠期间的胆红素水平、胆酸浓度及不良妊娠结局与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相关,但AST、ALT指标水平变化与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对ICP妊娠者诊断时,除应考虑实验室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外,还应考虑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家族遗传等原因,增加ICP诊断的准确性。另外,临床还应加强早期ICP妊娠者临床管理,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改善妊娠不良结局,对于提高新生儿的生育质量至关重要。
葛来安[3](2000)在《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分析及再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雷[4](2013)在《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相关研究》文中提出肝衰竭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公认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各种因素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如药物、病毒等,另一种则为免疫机制,例如通过细胞因子或内毒素等介导的免疫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是肝衰竭临床主要特征之一,而因肝衰竭入住ICU的患者往往多合并有脓毒症,预后更差。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衰竭合并脓毒症中凝血因子的水平变化及炎症因子在其中的作用。实验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的临床相关性研究目的:肝衰竭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检测及预后判断方法:1常规检测肝衰竭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I因子)、凝血因子Ⅱ(Ⅱ因子)、凝血因子Ⅶ(Ⅶ因子)、凝血因子Ⅴ(Ⅴ因子)、钙离子(IⅤ因子)、抗凝血酶Ⅲ(AT3)、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A)、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并与肝衰竭组、肝硬化组进行比较。2对30例肝衰竭合并脓毒症组进行血栓弹力图的检测,并与30例肝衰竭组、30例肝硬化组进行比较。3对肝衰竭合并脓毒症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1肝衰竭合并脓毒症患者FIB(1.12±0.56g/L)、Ⅱ因子(15.77±9.82%)、Ⅶ因子(12.29±11.47%)、Ⅴ因子(19.48±17.64%)、AT3(14.41±8.31%)、PLT(34.41±22.07X109)、MPV(10.65±1.11fL)、D二聚体(13.64±5.54mg/L)、和FDP(23.40±16.89ug/m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 <0.05)。2肝衰竭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中,K值(7.44±2.49)、R值(19.10±2.73)、angle(25.61±9.42)、MA(19.71±6.61)、CI(9.80±3.3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 <0.05)。3获得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p=1/(1+e(-0.128*X1-0.058*X2+0.211*X3+0.2*X4+0.25)),此回归方程判断预后好坏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93.9%、92.8%。在这11个因素中,Ⅶ因子(OR=0.88,95%CI:0.7870.985)、PLT (OR=0.944,95%CI:0.9070.982)、FDP(OR=1.235,95%CI:1.0521.451)、D二聚体(OR=1.235,95%CI:1.0761.388)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当肝衰竭伴随有脓毒症时,其凝血障碍加剧。在总计11个凝血障碍相关因素中,Ⅶ因子、PLT、FDP、D二聚体这4个因素可能是影响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因素。第二部分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时炎症因子IL-4、IL-6、IL10、IL-17表达水平的研究目的:检测炎症因子IL-4、IL-6、 IL10、IL-17在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中的水平。方法:ELISA方法检测30例肝衰竭合并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IL-4,IL-6,IL10和IL-17表达水平,并与30例肝衰竭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之间的比较。结果:肝衰竭合并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IL-6(61.64±14.38pg/ml)、IL-10(49.43±8.15pg/ml)、IL-17(685.27±122.91pg/m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IL-4(21.54±5.59pg/ml)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肝衰竭合并有脓毒症时,IL-6、IL-10、IL-1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第三部分阻断IL-6可能提高小鼠脓毒症易感性的初步研究目的:建立IBD小鼠,验证IL-6在炎症时发挥的作用,并且探寻IL-6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枸橼酸杆菌灌胃法,建立IBD小鼠模型;以灭活的枸橼酸杆菌灌胃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IBD小鼠及对照组之间小肠派氏结、肠系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的含量;对IBD小鼠进行静脉注射IL-6的中和抗体,以注射IgG抗体作为对照,进行Th17细胞的检测及计算建模成功率。结果:需选择5周龄小鼠适合建立IBD小鼠模型;在小肠派氏结中产生的CD4+T细胞中IL-17A+Th细胞比例明显增加;IL-6中和抗体处理的IBD小鼠降低了IL-17A+Th细胞的比例,提高了IBD小鼠建模成功率。结论:Th17细胞的分化和活化需要IL-6的诱导。通过Th-17的途径,IL-6水平的下降导致了实验小鼠更易于发生肠源性感染,基于肝衰竭脓毒症来自于肠源性感染的重要性,IL-6水平与小鼠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的显着差别可以初步推断,IL-6在人类肝衰竭合并脓毒症时的水平升高,可能属于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但由此又可能会同时带来加重凝血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
郭旭[5](2021)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婴幼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中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腹泻病是儿童常见多发病,是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腹泻迁延不愈,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研究表明,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是菌群紊乱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吸收不良等。国内外关于儿童SIBO的研究资料较少。研究SIBO在婴幼儿腹泻中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具有很大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婴幼儿310例,其中男188例,女122例,平均年龄0.73±0.56岁(1月-3岁)。应用氢呼气试验作为SIBO的诊断方法,计算氢呼气试验的阳性率,并分析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1、氢呼气试验阳性率为13.87%(43例)。2、两组比较,阳性组稀水便、血便发生率高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呕吐、哭闹增加、脱水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贫血发生率、生长迟缓率、乳糖吸收不良发生率高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阳性组给予去乳糖奶粉喂养及益生菌治疗后,出院时40例(40/41)症状缓解,1例(1/41)无明显缓解。结论:1、SIBO在婴幼儿腹泻中较常见。2.临床表现可有腹泻、腹胀、呕吐、哭闹增加、脱水,但无显着特异性,易出现稀水便、血便、贫血、生长迟缓,增加腹泻儿童乳糖吸收不良发生风险。3.婴幼儿SIBO予饮食调整及益生菌治疗有较好效果。
刘毅强(Lau ngaikeung)[6](2019)在《芪田颗粒方对老年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芪田颗粒方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二聚体(D-Dimer)和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的作用,探讨芪田颗粒方干预老年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方案研究对象: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收住入院的老年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符合髋部骨折骨折PFNA内固定术、半髋置换术的手术适应症。符合气虚血瘀证的中医辨证分型原则。按照非盲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共60例。试验组(芪田颗粒方+低分子肝素钙组)、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芪田颗粒方进行治疗,研究中芪田颗粒方研究剂型为汤剂。试验组:术前1天至术后6天服用芪田颗粒方,研究剂型为汤剂,用法是水煎内服。术前1天至术后6天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术后常规抗感染处理;对照组:术前1天至术后6天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术后常规抗感染处理;依分组的不同分别给予相应治疗方法。两组均于手术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复查D-二聚体(D-dimer,D-D)和凝血四项的具体含量,通过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观察指标的差别。术前1天及术后第7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各并发症情况。结果:结果对两个组别的病患在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治疗前D—二聚体(D-dimer,D-D)和凝血四项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配套的治疗之后,试验组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两组D—二聚体术后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Fib术后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对照组延长,两组PT、APTT术后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两组患者都未有出现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自拟芪田颗粒方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干预患者的凝血和纤溶指标,有更快的治疗效果。芪田颗粒方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作用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勇军,王达[7](2018)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的临床意义》文中认为临床上将恶性肿瘤直接侵及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而引起的黄疽称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根据阻塞部位一般可分为高位胆道梗阻和低位胆道梗阻。高位胆道梗阻多指高位胆管癌,即肝门部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相对复杂,术后死亡率高,而死亡原因多为肝衰竭。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常常伴有黄疸,而重度的黄疸又会直接影响到体内多脏器的功能,因此许多学者提出了通过术前减黄的方法来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是目前对术前是否需要减黄仍存在较大争议,争议来源于减黄对改善患者预后是否有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作一讨论。笔者认为,在一定的减黄指征下选择合适的减黄方式,减黄时间,将有益于改善患者的脏器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目前还需要多中心合作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确定减黄的金标准。
许铮[8](2018)在《名中医司徒仪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数据挖掘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基于数据挖掘对名中医司徒仪教授治疗内异症痛经用药规律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知识图谱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挖掘司徒仪教授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方面所积累的四诊资料,探索其常见证型与用药的关联以及常用药物与性味归经的规律,为了解司徒仪教授的用药特点与规律提供一定借鉴意义。方法:在全面采集司徒仪教授治疗内异症痛经的临床病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数据统计与挖掘技术,进而处理临床收集的信息与数据,将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与之结合,解释分析和统计结果。另外,以司徒仪教授本人的意见为主要参考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既符合临床真实情况又反映司徒仪教授学术观点的经验。结果:(1)总体药物频次分析:共有中药数215味,中药功效大类19种,细分为41类,归经19类,四气8类。根据数据分析系统中组方分析“频次分析”得出,前25味中药分别为:白芍、桑寄生、枳壳、丹参、赤芍、三棱、莪术、茯苓、郁金、生地、香附、夏枯草、牡丹皮、延胡索、甘草、菟丝子、首乌、猫爪草、墨旱莲、穿破石、女贞子、益母草、白花蛇舌草、白术、青皮。主要归肝、脾、心、肾、胃、肺、胆、膀胱经。(2)药物功效分析:常用药物主要功效是补益肝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肝行气、滋养肝肾、散寒止痛、健脾利湿等为法。(3)药物四气五味分析:药味方面,以甘(26.7%)、辛(26.4%)、苦(24.4%)味为主;药物以甘味益脾胃正气,辛味理气、活血、行血,苦味降气为主。药性方面,以温(26.3%)、平(21.9%)、微寒(21.2%)、寒(19%)、微温(9.5%)为主。(4)用药归经方面,从数据可得出,主要归肝经(23.5%)、肺经(13.4%)、胃经(13.4%)、脾经(12.8%)、肾经(12.8%)。(5)基于知识图谱分析法对证候要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肾虚血瘀证常用药物为:菟丝子、鹿角霜、桑寄生、莪术、三棱、水蛭、土鳖虫、延胡索、续断、三七、郁金、丹参。气虚血瘀证常用药物为:党参、白术、茯苓、白芍、枳壳、三棱、莪术、续断、丹参、牡蛎、甘草。湿热血瘀证常用药物为: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毛冬青、赤芍、茯苓、芦根、三棱、莪术、丹参、生地。脾虚湿瘀互结证常用药物为:山药、党参、茯苓、白术、生地、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白芷、赤芍、牡丹皮、仙鹤草、续断、三棱、莪术。血瘀证常用药物为:续断、延胡索、莪术、三棱、水蛭、土鳖虫、牡蛎、郁金、赤芍、茯苓。肝气郁结证常用药物为:柴胡、黄芩、白芍、青皮、川楝子、延胡索、枳壳、丹参、郁金、猫爪草、牡蛎、玄参。脾肾两虚证常用药物为:党参、山药、黄芪、茯苓、熟地、白芍、杜仲、菟丝子、枸杞子、山茱萸。肝肾不足证常用药物为:白芍、生地、黄精、沙苑子、百合、补骨脂、丹参、浮小麦、郁金、赤芍、女贞子、墨旱莲、桑寄生、菟丝子、茺蔚子。肾气不足证常用药物为:熟地、山茱萸、山药、鹿角霜、桑寄生、生地、茯苓、墨旱莲、女贞子、菟丝子、续断。(6)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组方与药对关联规则分析:聚类1:常用药对如下:鱼腥草——蒲公英;猪苓——泽泻;薏苡仁——败酱草——车前草——白花蛇舌草——毛冬青。聚类2:小茴香——吴茱萸;蒲黄——血余炭——茜草;延胡索——五灵脂——木香——乌药——川楝子。聚类3:淫羊藿——补骨脂——肉苁蓉;黄精——枸杞子——山茱萸;柏子仁——酸枣仁。聚类4:常用药对如下:三棱——莪术;威灵仙——穿破石;夏枯草——猫爪草。聚类5:石斛——百合;北沙参——葳蕤。聚类6:红花——泽兰——丹参;桃仁——苏木。聚类7:荆芥炭——侧柏叶——地榆——海螵蛸;仙鹤草——重楼——墨旱莲。聚类8:桑叶——枇杷叶;紫苑——款冬花;前胡——桔梗。聚类9:荔枝壳——海藻;藕节——槐花——紫珠——贯众;茵陈——土茯苓;龙骨——糯稻根——浮小麦;山楂——昆布;远志——石菖蒲;乳香——三七;僵蚕——地龙;大黄——枳实;豨莶草——海风藤。结论:本次研究纳入的有效病案资料反映出,以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证候要素作为最主要的症状组群,可初步作为中医临床诊断该疾病的临床路径的参考。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总体不离血瘀,但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本次数据挖掘对司徒仪教授治疗内异症痛经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其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司徒仪教授对本病的基本病机和证候要素的认识,同时初步反映其用药思路与用药特色。二、实验研究:目的:选用司徒仪主任经典方——莪棱胶囊,作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观察化瘀消症中药对EMs的确切作用机理及作用靶点。从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进行EMs的治疗干预,以TLR4/NF-κ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化瘀消症中药抑制EMs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为发现EMs的潜在药物靶点进行有益的探索,进而为名中医司徒仪教授的学术传承与创新起到一定作用。方法:选用SPF级健康成熟未交配的雌性SD大鼠,用自体移植法构建EMs大鼠模型,4周后观察建模情况,证实造模成功后,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同批购置饲养的SPF级健康成熟未交配的雌性SD大鼠12只为空白对照组。给药: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混悬液灌胃,剂量分别为:2g/kg,1g/kg,0.5g/kg,每日1次。模型对照组:每日灌服生理盐水,剂量为:10ml/kg,每日1次。空白对照组:不造模,常规饲养。给药4周后,禁食12小时,经10%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采血,观察各组造模大鼠移植物生长情况,并测量其体积大小,分别取其在位内膜和异位的内膜。观察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特点;透射电镜观察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VEGF、PDGF、FG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病灶蛋白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检测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VEGF、TLR4、NF-κBmRNA表达。结果:通过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外观观察和组织病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造模结果显示:移植的子宫内膜生长发育良好,呈现为颜色红润的囊性组织,质地柔软的半椭圆形,隆起于腹壁内侧,组织血管形成良好,与周围组织存在良好的血管联系。通过肉眼大体观察,血管化的内异症病灶在模型大鼠成功形成。(2)移植内膜与大鼠盆、腹腔组织粘附较为牢固,隆起明显,质地变硬,粘附区域的血管网发育良好,且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剥离。与模型组比较,药物高、中、低剂量组移植物体积显着小于模型组(P<0.05),说明经给药处理后各组大鼠的异位子宫内膜移植组织受到明显抑制。(3)HE染色可见:正常组的子宫内膜上皮结构连续完整,间质细胞丰富排列紧密,腺体结构清晰未见萎缩。模型组可见典型异位内膜组织,内膜上皮增生呈柱状或增生呈假复层结构,间质细胞数量增多血液供应丰富,组织增生明显,腺体数量增多。高剂量组可见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增生变厚,供血较丰富,但腺体部分变性萎缩。莪棱胶囊中、低剂量组可见内膜上皮细胞呈柱状增生,间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腺体内大量空泡细胞及腺体萎缩,供血较差。(4)子宫内膜超微结构观察: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紧密,呈柱状增生,近腔面可见细胞之间存在紧密连接,细胞腔面微绒毛密集;腺上皮细胞界线清晰,形态大小正常;细胞核形态较规则,类椭圆形,极少有凹凸边迹,核膜界线清楚;胞浆内富含有线粒体,呈圆形或杆状,板状峭,发育良好,呈平行排列;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较少;核位于基底部,类椭圆形,核膜光滑,异染色质分布均匀。模型对照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较为紧密,细胞之间的连接复合体发育较差;腺腔较为狭窄,微绒毛大部分出现脱落;细胞界线基本清晰可见,胞浆内含较多肿胀线粒体,多数肿胀为圆形,峭多消失,基质空亮;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较少可见,出现肿胀空泡化;核膜界线清晰可见,局部可见多个凹陷性深切迹,少量的异染色质集聚靠近核膜,排列紧密。(5)各组大鼠血清中VEGF、b FGF、PDGF含量:比较大鼠血清VEGF、b FGF、PDGF ELISA结果提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VEGF含量有显着性升高(p<0.01),b FGF和PDGF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莪棱胶囊高、中、低剂量能显着降低VEGF、b FGF、PDGF含量(P<0.01,P<0.05),提示莪棱胶囊能够显着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清VEGF、b FGF、PDGF的含量。(6)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关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变化:异位内膜VEGF、b FGF、PDGF的表达方面,造模成功后,各组异位内膜均可见丰富的间质细胞,类似于典型子宫内膜间质。部分间质细胞可呈现明显的梭形和成纤维样改变。用药后,部分腺体呈现蜕膜样改变,胞质空泡和间质粘液样变。异位内膜间质细胞浸润表现较常见,典型的异位内膜腺体少见,可见病灶血管增生(即微血管形成)。模型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的在位及异位内膜均有VEGF、b FGF、PDGF、NF-κB、TLR4的表达,其表达的部位和强弱具有差异。VEGF在内膜中的表达部位主要定位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及细胞膜中,呈棕黄色弥漫性分布;b FGF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及细胞核膜;PDGF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间质细胞微弱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VEGF、b FGF、PD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经莪棱胶囊治疗后,各组指标表达降低,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7)异位内膜TLR4、NF-κB蛋白表达方面,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NF-κB在内膜中表达部位主要定位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及细胞膜中;TLR4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浆,间质细胞表达弱于腺上皮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位与异位内膜TLR4、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经莪棱胶囊治疗后,各组指标表达降低,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莪棱胶囊能够显着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TLR4、NF-κB的表达。(8)各组大鼠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NF-κB、TLR4 mRNA结果分析,与正常组对比,NF-κB、TLR4 mRNA在模型大鼠及莪棱胶囊药物高、中、低剂量组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的mRNA表达均有相对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 mRNA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在位内膜,而TLR4 mRNA在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异位内膜。与模型组比较,莪棱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表达均有降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莪棱胶囊可降低在位及异位内膜中NF-κB、TLR4 mRNA的表达。结论:(1)EMs模型大鼠异位内膜体积明显增大,血清相关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加,证实异位内膜的生长需要大量新的血液供应。莪棱胶囊通过缩小异位移植物的体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有效抑制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2)模型大鼠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莪棱胶囊可能降低模型大鼠及局部的表达水平,阻止或延缓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3)“黏附、侵袭、血管生成的过程”与EMs病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合前期的研究结果,莪棱胶囊可能通过调节“3A”机制中的相关因子的表达,抑制异位内膜的黏附、侵袭和局部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异位内膜组织种植、侵袭、转移能力,最终抑制EMs的形成和发展。
董阳昕[9](2017)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唑来膦酸治疗66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6年间在我院骨科住院行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治疗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共66例,年龄范围51-97岁,平均(68.606±8.621)岁。患者使用唑来膦酸(密固达)5mg(100ml)静脉滴注1次,滴注时间15min以上,并且患者每天基础服用骨矿化促进药物骨化三醇0.5μg/d及碳酸钙片1片/天。在使用唑来膦酸治疗前、治疗1年后分别检测患者腰椎总骨密度、右侧髋关节骨密度,以及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11NP)、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D)这些骨代谢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患者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差异,以及在各年龄段(51-60岁,61-70岁,70岁以上)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患者腰椎总骨密度、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N端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25-羟基维生素D在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全髋关节骨密度在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比较,虽有所增加,但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51-60岁,61-70岁,70岁以上三个年龄分组中腰椎总骨密度、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N端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25-羟基维生素D在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差异(P<0.05)。而右髋关节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虽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腰椎的总骨密度,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的血清中骨代谢指标,并且对各年龄段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均有明确的临床效果。
吕志祥[10](2016)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治疗疗效及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治疗的疗效及风险方法:本次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性、回顾性研究。选择2009年1月-2015年12月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于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673例(单侧肢体)住院病人进行研究。患者因下肢疼痛、肿胀来院就诊,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和(或)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收入我科治疗。住院期间给予抗凝和(或)溶栓治疗(导管接触性溶栓或系统溶栓),出院后继续抗凝(抗凝时间参照ACCP2008指南)及患肢穿医用弹力袜辅助治疗。出院后定期来院随访,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以后每间隔6个月来院随访一次。对获得2年(及以上)成功随访病人156例(23.2%)进行研究,其中男性87例,女性69例,年龄25—87岁,平均年龄44岁,住院周期13-21天,平均17天,随访时间24-6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7个月。156例获得2年成功随访病人中,髂静脉血栓患者23例,股静脉血栓患者43例,髂股静脉血栓患者32例,单纯肌间静脉血栓患者58例。我们将髂静脉、股静脉、髂股静脉血栓(合并或不合并肌间静脉血栓)患者定义为髂股血栓(A组),其中A1: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接触溶栓治疗,A2: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系统溶栓治疗,A3:单纯抗凝治疗;将单纯肌间静脉血栓患者定义为肌间血栓(B组),其中B1:抗凝+系统溶栓治疗,B2:单纯抗凝治疗。对所有病人入院、出院时症状体征,下肢消肿率,出血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再发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发生率,住院周期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髂股静脉血栓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A1)的近期疗效(消肿率)明显优于系统溶栓治疗(A2)和单纯抗凝治疗(A3)(P<0.05),远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率较低(三组发生率分别为6.5%、28.6%、48.4%),但是较系统溶栓治疗(A2)和单纯抗凝治疗(A3)承担相对较高的出血风险(三组发生率分别为17.4%、14.3%、6.5%)。髂股静脉血栓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后再次血栓形成(同侧肢体)的发生率较低(三组发生率分别为15.2%、28.6%、32.3%)。肌间静脉血栓经抗凝联合系统溶栓治疗(B1)与单纯抗凝治疗(B2)相比,近期疗效(消肿率)及远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抗凝治疗髂股静脉血栓较导管接触溶栓治疗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风险高(7.4倍)。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血管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类型多样。我们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髂股静脉血栓早期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不仅能获得明显的近期疗效,而且能降低远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率及血栓的再发率。
二、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分析及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分析及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对其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新生儿组 |
1.3 诊断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妊娠分娩者基本信息比较 |
2.2 两组妊娠分娩者血液学生化指标比较 |
2.3 两组新生儿妊娠结局比较 |
2.4 不同分娩时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比较A组 |
2.5 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比较 |
2.6 ICP组妊娠产妇血液生化指标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的相关性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时炎症因子 IL-4, IL-6, IL-10,IL-17 表达水平的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阻断 IL-6 可能提高小鼠脓毒症易感性的初步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 凝血系统异常与肝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婴幼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中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筛选标准 |
2.4 观察指标 |
2.5 呼气试验的仪器及底物 |
2.6 呼气试验的原理 |
2.7 呼气试验方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2.9 医学伦理学审查 |
3 结果 |
3.1 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 SIBO 的患病率 |
3.2 婴幼儿SIBO的临床表现 |
3.3 SIBO并发贫血 |
3.4 SIBO并发营养不良 |
3.5 SIBO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
3.6 治疗与转归 |
4 讨论 |
附表 乳糖氢呼气试验曲线判定示例 |
附图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慢性腹泻中肠道菌群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芪田颗粒方对老年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 |
1.1.1 老年髋部骨折后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机制 |
1.1.2 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 |
1.1.3 溶栓治疗的监测 |
1.1.4 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指标对老年患者下肢DVT临界值的研究 |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的研究 |
1.2.1 中医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的认识 |
1.2.2 现代医学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1.3 中西医抗凝血药物的研究 |
1.3.1 中药芪田颗粒方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
1.3.2 现代医学预防DVT形成的研究进展 |
1.3.3 中药治疗DVT的优势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方案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脱落退出标准 |
2.1.7 终止(中止)标准 |
2.1.8 样本含量的估算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用药物 |
2.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实验室指标 |
2.3.2 临床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不良事件的记录及处理 |
2.6 可行性分析 |
2.7 伦理问题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结果分析 |
3.1 术前一般基本情况分析 |
3.1.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之间的比较 |
3.1.2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的比较 |
3.1.3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折部位和患肢部位的比较 |
3.1.4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基础疾病之比较 |
3.1.5 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类型的比较 |
3.2 观察指标情况分析 |
3.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情况 |
3.2.2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D—二聚体的比较 |
3.2.3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凝血四项的比较 |
3.2.4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D—二聚体的比较 |
3.2.5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的比较 |
3.2.6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比较 |
3.2.7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凝血酶时间(TT)的比较 |
3.2.8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纤维蛋白原(Fib)的比较 |
3.2.9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情况 |
3.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
第四部分 讨论分析 |
4.1 老年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观察指标的作用 |
4.2 临床结果分析 |
4.2.1 髋部骨折快速康复团队在抗凝降纤的治疗方案 |
4.2.2 术前一般基本情况分析 |
4.2.3 术前两组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结果分析 |
4.2.4 术前与术后两组D—二聚体结果分析 |
4.2.5 术前与术后两组凝血四项结果分析 |
4.3 中医骨伤内治法干预凝血系统效用的优点 |
4.3.1 芪田颗粒方对有效调节老人髋部骨折后体内凝血系统的探讨 |
4.3.2 益气活血法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探讨 |
4.3.3 结论 |
4.4 本研究设定上局限性 |
4.5 本研究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严重的黄疸对机体的影响 |
1.1 对肝脏的影响 |
1.2 对胃肠道的影响 |
1.3 对其他脏器的影响 |
2 肝门部胆管癌的特点 |
3 恶性黄疸术前减黄的历史 |
4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是否应该减黄 |
5 结论 |
(8)名中医司徒仪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数据挖掘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
1.1.1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2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疼痛机制 |
1.1.3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
1.1.4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治疗 |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对司徒仪教授思想经验传承研究 |
2.1 司徒仪教授学术思想经验 |
2.1.1 司徒仪教授学术思想源流 |
2.1.2 司徒仪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特色 |
2.2 中医药数据挖掘概况 |
2.2.1 数据挖掘研究概况 |
2.2.2 数据挖掘在中医师承研究中的运用 |
2.2.3 数据挖掘方法 |
2.2.4 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系统 |
2.2.5 名医师承数据挖掘存在的问题 |
2.3 基于数据挖掘司徒仪教授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
2.3.1 研究目的 |
2.3.2 研究方法 |
2.3.3 建立数据库 |
2.3.4 分析方法 |
2.3.5 数据挖掘技术路线图 |
2.4 结果分析 |
2.4.1 数据平台的建立 |
2.4.2 纳入病历情况 |
2.4.3 数据分布规律 |
2.5 讨论 |
2.5.1 用药特色 |
2.5.2 常用药对的使用 |
2.5.3 用药加减特色 |
2.5.4 治疗特色 |
2.6 司徒仪教授核心思想经验的总结 |
2.6.1 内异症痛经之虚实辨证 |
2.6.2 肾虚血瘀为内异症痛经发病之本 |
2.6.3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核心病机的认识 |
2.7 相关伴随症状的治疗 |
2.7.1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出血 |
2.7.2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伴随消化道症状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药品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动物模型制备 |
3.2.2 分组和给药 |
3.2.3 标本采集 |
3.3 指标检测与方法 |
3.4 统计分析 |
3.5 研究结果 |
3.5.1 组织形态学观察 |
3.5.2 在位/异位内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分析 |
3.5.3 子宫内膜超微结构观察 |
3.5.4 各组大鼠血清中VEGF、bFGF、PDGF含量比较 |
3.5.5 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关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变化 |
3.5.6 各组大鼠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NF-κB、TLR4mRNA结果分析 |
3.6 讨论 |
3.6.1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机 |
3.6.2 莪棱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方原则 |
3.6.3 动物模型的探讨 |
3.6.4 研究结果分析 |
3.7 结论 |
3.8 创新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治疗疗效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分析及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对其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的影响[D]. 刘元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4)
- [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研究[D]. 高兰翠.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1)
- [3]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分析及再认识[J]. 葛来安. 交通医学, 2000(06)
- [4]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相关研究[D]. 李雷.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3(08)
- [5]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婴幼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中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D]. 郭旭.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芪田颗粒方对老年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D]. 刘毅强(Lau ngaike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的临床意义[J]. 陈勇军,王达. 医学与哲学(B), 2018(05)
- [8]名中医司徒仪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数据挖掘与实验研究[D]. 许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的研究[D]. 董阳昕. 浙江大学, 2017(01)
- [10]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治疗疗效及风险评估[D]. 吕志祥. 山东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