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谷——全国文化先进县(论文文献综述)
罗利群,郝月梅[1](2020)在《多民族杂居区族际交往与民族团结研究——以云南省孟连县回俄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孟连傣族佤族拉祜族自治县内的回俄村是一个以傣族、拉祜族、佤族和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村,村内各民族家庭间纷纷结成"宾弄赛嗨"类族际交往关系,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生产互帮,生活互助,文化互融,一同团结进步,成为孟连县"族际间团结和谐机制‘宾弄赛嗨’的示范点"。"宾弄赛嗨"类族际交往模式形成于回俄村的生活世界中,具有主体间性、缘起多样性、深度互嵌性,促进了回俄村的社会整合与团结。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回俄村"宾弄赛嗨"类族际交往理性的研究,可为多民族杂居区的民族团结事业提供一种理论视阈和现实方法。
邹念琴[2](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杨照辉[3](2018)在《在市安委会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暨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认为(根据录音整理)(2018年5月31日)在全国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们继续召开此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近期省委、省政府有关
童书玮[4](2018)在《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发展要求。边疆民族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多元的民族特性,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发展水平,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有的地方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隐患和不利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难点在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难点也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是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短板。尽快补齐这个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需求,解决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实践已充分证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仅就经济讲经济发展是不够的,也是难有出路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经济发展滞后,带来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滞后,又直接影响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恶性循环”怪圈,闯出一条以教育优先发展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以贯彻落实。这条发展新路径,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理念,既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更是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提振民族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民与周边国家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展现大国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相关数据为主要支撑点进行分析,重点回答三个问题:即边疆民族地区“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必要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要“做什么”,解决方向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怎么做”,解决可行性问题。研究视角上,努力把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谋划,着力克服就普洱讲普洱、就经济讲经济、就教育讲教育的弊端,强调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力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有所突破。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来谋划发展,提出在局部区域、在特定阶段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想,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以此为突破口,是破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发展滞后老大难问题的有效举措,具有现实意义。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教育优先”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论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选择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帮助基层领导干部理清了理论的认识问题,也有助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操作问题。三是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措施上,既有针对现有政策体制框架下解决当前具体问题的政策措施,也有如何调整和突破现有政策框架体系的措施建议,针对性较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可供教育研究和领导决策参考。四是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结合,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论证。案例和数据,都来源于实际工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形成的主要观点,也是作者8年多在边疆民族地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真切感受和体会,是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后的成果体现,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力图在对局部区域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一套理论体系和一系列实践经验,争取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欧奇令[5](2017)在《基于SWOT模型的沧源县佤文化产业发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和创造经济价值,沧源县具有丰富独特的佤文化,以旅游业为首的佤文化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为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本文在SWOT模型要素基础上展开分析,探寻利用已有基础的优势与机会,消除滞后性、对立性、"直过问题"等劣势和文化文物保护环境恶化、文化产业链短面窄水平低、文化产业开发基础设施落后等威胁的发展路径,以提高当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王园园[6](2017)在《东营市垦利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我国社会对养老问题也愈加关注,城乡居民对养老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健全完善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制度,进而尽快达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落实城乡养老保险政策,我国在近几年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文件草案,先后在不同的地区进行了养老保险政策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实验成果。截止到2014年,我国对新农保和城居保两种社会养老保险合并进行了探索,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一实施。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研究相关政策和理论文献,了解不同时期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变化,明确制度实施的理论与现实根据,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制度统一实施的现状,查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垦利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举例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垦利区城乡群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当下落实的实际现状以及构建的不可或缺性,并且还深入探究分析了其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上述的深入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垦利区城乡的养老保险落实情况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政府部门间责任分配不合理、协调机制不健全;经办机构人员、设备配置落后,财政投入不足;政策宣传未深入人心,居民参保热情不高;各级财政投入不足,基础养老金增长和缴费补贴偏低;欠缺科学的梯度补贴制度,缴费激励效果不显着等。所以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进而较快落实城乡养老保险政策,必须要做到:合理分配政府责任,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和新型化建设;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完善参保激励机制;完善养老金统筹管理等。
谢红雨[7](2016)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民族传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人类文明延续和民族血脉传承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与社会进步相伴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进程,致使民族文化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遭受前所有未的冲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正逐步成为超越地理空间界限和单一民族范畴的共同热点。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学界形成了民族学视域内的集中探讨和对策建议,但建立在民族文化地理分区基础上,从教育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教育视角和人文地理研究范式,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传承为研究对象,注重文献分析与访谈调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联系,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关联。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分析这一逻辑起点,展开云南民族文化区划,考察不同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传承状况;继而引入一般教育要素解构、整合的基本模式,明确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传承适宜的区域教育路径;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传承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基础分析方面。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认识,厘清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类型性、和容性和时序性基本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三个维度,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其次,通过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的实证运用,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三条原则,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六大分区,并系统论述了“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关联性的分析,从教育的视角揭示了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培养传播者、培训运营者、锻造研究者、教育保护者”四位一体的多元促动关系。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要素解构与整合方面,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因子”分析,对分属不同民族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虚拟教育、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七种形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中介”四大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遵循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的“文教统合”理念,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并选择具有典型民族文化区域属性的石林县,对其彝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拓展和延伸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效能。本研究问题涉及“教育、地理、文化、民族”的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整合,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展教育学、地理学研究领地,完善教育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深层意义;研究提出的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乃至全国同类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提供相应参照借鉴。
王春霞[8](2016)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因为受到自然条件、历史因素、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集边疆、民族、宗教、山区、贫困、农村等问题于一身,因而其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因此,只有抓住农村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其基层党建的特性和规律,才能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边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本文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调查,阐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构成、作用及其建设意义,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找出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女性党员偏少、党员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党员数量少、发展失衡;制度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党内民主落实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完善、党员干部保障激励机制不全;村务工作涣散、党员自律性不强、形式主义严重;思想观念陈旧、理论水平不足、政治觉悟低、政治信仰不坚定等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分别在队伍、制度、作风和思想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市委宣传部办公室[9](2016)在《凝聚发展力量 展示普洱精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启航满载希望的2016,回望丰硕充实的2015,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闪耀,催人奋进。过去的一年,市委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卫星到市委宣传部和市级新闻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并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定下基?
魏丽萍[10](2015)在《云南省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形成、演进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打陀螺活动在云南景谷县世代相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饭后娱乐、强身健体不可缺少的一项运动项目之一。是促进当地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链条。是增强国际交流合作的枢纽带。景谷素有“陀螺之乡”的称誉。陀螺运动在景谷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流传中形成了各种传说,这就为陀螺运动赋予了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陀螺运动也被列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一。陀螺运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探讨打陀螺活动的形成、历史演进及其文化结构与发展形态,深入分析其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价值意义,同时也为景谷县打陀螺活动的现代发展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打陀螺活动在新时代发展得更加完善。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形成、演进与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是在历史的发展和各种传说的传播中形成的,它赋予了陀螺文化的一种神奇的味道和靓丽的民族色彩。从历史发展来看,古代彝族的生产劳动、古代彝族的娱乐生活、古代彝族的宗教祭祀活动、古代彝族军事训练、古代彝族狩猎活动是影响彝族打陀螺活动形成的重要因素。从传说来看有三个传说,第一个与军事训练有关,第二个和第三都与爱情有关。经过研究发现,关于景谷县打陀螺活动的演进主要表现在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文化结构与价值意义的研究,打陀螺活动具有体育形态、教育制度、宗教制度等多种文化层面的体现,而价值意义又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转换,打陀螺活动从母系氏族对女性生殖器崇拜的娱神活动到娱人活动,从军事活动向民俗活动演进,从族群活动向全民活动的发展,由本土乡村仪式开展到全民健身活动,由民间自发向学校教育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陀螺运动演进的一个形式。这种价值的转变不是新老价值的取代关系,而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和传承的延续,从中也不断更新陀螺运动规则、开展形式等以适应社会发展,从而使得这一项目能够更加完善和强大。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发展过程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多元文化的渗透和打陀螺活动传承人的缺失等。因此,面对种种困境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例如:政府部门合理的引导和支持,健全打陀螺活动的发展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参与度;加大经济投入,推动打陀螺活动广泛发展;以全民健身为契机,加强普及力度;以学校教育为平台,进一步促进打陀螺活动的传承,让新一代年轻人都参与进来;建立健全村站传承体系和机制;借助节假日和节庆,提升打陀螺活动的知名度;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与国际接轨等等,促进地方的经济增长,提高当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景谷——全国文化先进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谷——全国文化先进县(论文提纲范文)
(1)多民族杂居区族际交往与民族团结研究——以云南省孟连县回俄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俄村概貌 |
二、“宾弄赛嗨”的内涵与缘起 |
(一)“宾弄赛嗨”的内涵 |
(二)“宾弄赛嗨”的缘起 |
三、“宾弄赛嗨”的现实表现与主要特征 |
(一)“宾弄赛嗨”类族际交往的现实表现 |
(二)“宾弄赛嗨”类族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
四、“宾弄赛嗨”的挑战与发展 |
(一)回俄村“宾弄赛嗨”类族际交往行为面临的挑战 |
(二)“宾弄赛嗨”的发展 |
五、“宾弄赛嗨”对我国多民族杂居区团结进步建设的启示 |
(一)建立交往理性对于多民族杂居区的重要意义 |
(二)回俄村“宾弄赛嗨”交往理性的建立 |
(2)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一)创新点 |
(二)意义 |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
二、中印东段边界 |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一) 问题导向:解决新时代全面发展“短板”问题的新需要 |
(二) 国际背景: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要求 |
(三) 国内背景:顺应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四) 省内背景:探索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
(五) 地区背景:扶贫先“扶智”和“扶志”的新需要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有利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
(二) 有利于处理经济发展与教育优先关系,具有理论价值 |
(三) 有利于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借势借力跨越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新理论: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科学指南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新要求 |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
一、优先发展教育是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 |
三、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二章 合理性与可行性: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依据分析 |
第一节 国情和省情:优先发展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优先发展教育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符合云南省情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正确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教育优先发展”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优先发展教育”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一、优先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具有现实需求和基础 |
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使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成为可能 |
第三章 回顾与总结: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1949—1977年) |
一、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
二、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
第二节 建立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1978—2008年) |
一、政策演变和成效 |
二、发展历程和特点 |
第三节 推进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2009年至今) |
一、主要做法和政策措施 |
二、主要成效和变化 |
三、需要继续关注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现状与问题: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普洱教育事业现状调查 |
一、学校基本情况 |
二、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
三、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困难和问题 |
一、学前教育 |
二、九年义务教育 |
三、普通高中教育 |
四、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探究 |
一、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 |
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立德与树人: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构想 |
第一节 均衡与公平: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
一、以教育均衡促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
二、立德树人,为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全民素质:普洱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路径 |
一、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 |
二、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路径 |
第六章 典型与示范: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积极探索 |
第一节 普洱基础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宁洱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二节 普洱高等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思茅师专升格组建普洱学院的主要做法 |
案例二: 筹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的主要做法 |
第三节 普洱职业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案例二: 加快景东职业高级中学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七章 政策与制度: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支撑保障 |
第一节 国外优先发展教育助推经济崛起的启示与借鉴 |
一、美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二、日本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三、德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四、国外教育优先发展的经验总结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一、顺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新变化 |
二、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新定位 |
三、增强政策的民众认同,提高政策的执行实效 |
第三节 谋划好边疆民族地区职责和能力范围内的工作 |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
三、完善各级政府教育管理和投入机制 |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五、严格依法治教 |
六、全面加强教育督导 |
七、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
第四节 对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的意见建议 |
一、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
二、适时进一步调整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框架 |
三、加大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机制 |
四、增强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提高监督和执行效果 |
五、继续实施支教工作,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水平 |
六、积极盘活存量资源,用好边疆民族地区本地人才 |
七、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各自优势,创造条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的外部环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SWOT模型的沧源县佤文化产业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SWOT模型分析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
二、沧源县佤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模型分析 |
1、沧源县佤文化产业发展的S (优势) 分析 |
2、沧源县佤文化产业发展的W (劣势) 分析 |
3、沧源县佤文化产业发展的O (机会) 分析 |
4、沧源县佤文化产业发展的T (威胁) 分析 |
三、沧源县佤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路径分析 |
1、发挥优势、利用机会的S O路径 |
2、利用优势、回避威胁的S T路径 |
3、克服劣势、利用机会的WO路径 |
4、减少劣势、回避威胁的WT路径 |
(6)东营市垦利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际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与发展历程 |
一、基本定义 |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定义 |
(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定义 |
(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定义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交换理论 |
(二)城乡一体化理论 |
(三)福利经济学理论 |
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一)新型农村社会保险的发展历程 |
(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
(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三章 垦利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垦利区养老保险各个阶段的实施情况 |
(一)新农保阶段 |
(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阶段 |
(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阶段 |
二、垦利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部门间配合不顺畅 |
(二)经办机构和能力不足 |
(三)扩大参保面范围压力大 |
(四)集体补助实施难度大 |
(五)基金增值途径方式狭窄 |
三、垦利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探索 |
(一)政府部门间责任分配不合理、协调机制不健全 |
(二)经办机构人员、设备配置落后,财政投入不足 |
(三)政策宣传未深入人心,居民参保热情不高 |
(四)各级财政投入不足,基础养老金增长和缴费补贴偏低 |
(五)欠缺科学的梯度补贴制度,缴费激励效果不显着 |
第四章 完善垦利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合并实施中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合理分配政府责任,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 |
(一)通过制定政策强化政府在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为 |
(二)明确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到部门 |
二、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和新型化建设 |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社保业务经办人员专业素质水平 |
(二)加强对新型管理系统的建设、维护,保障制度平稳运行 |
三、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财政责任 |
(一)通过多种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二)分类统筹,做好不同群体的政策倾斜 |
四、完善参保激励机制 |
(一)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增强制度实施的吸引力 |
(二)增强个人账户保障功能,鼓励农民选择合理的缴费档次 |
(三)规范、引导农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
(四)将养老保险政策与农业产业相衔接,实现两者良性发展 |
五、完善养老金统筹管理 |
(一)多渠道筹集资金,为政策落地提供资金保障 |
(二)探索投资方式,拓展基金保值增值空间 |
(三)全程财务核算,改善资金管理水平 |
(四)强化业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五)规范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理区划 |
2.1.2 民族文化区 |
2.1.3 民族文化传承 |
2.1.4 区域教育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 |
2.2.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2.2.4 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 |
第3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与特征 |
3.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
3.1.1 物质文化的传承 |
3.1.2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
3.2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特征 |
3.2.1 基本特征Ⅰ: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 |
3.2.2 基本特征Ⅱ: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类型性 |
3.2.3 基本特征Ⅲ: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和容性 |
3.2.4 基本特征Ⅳ: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时序性 |
第4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及教育反思 |
4.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地理基础 |
4.1.1 自然地理基础 |
4.1.2 人文地理基础 |
4.1.3 经济地理基础 |
4.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及角度 |
4.2.1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 |
4.2.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角度 |
4.3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系统分析 |
4.3.1 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 |
4.3.2 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 |
4.3.3 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 |
4.3.4 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 |
4.3.5 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 |
4.3.6 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 |
4.4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教育反思 |
4.4.1 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的关联性 |
4.4.2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面临的问题 |
4.4.3 制约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因素 |
第5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发展路径 |
5.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路径选择的依据 |
5.1.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解构 |
5.1.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整合 |
5.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具体路径的选择 |
5.2.1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注重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培养 |
5.2.2 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提高民族文化传播者的水平 |
5.2.3 以社区教育为辅助,优化民族文化传承外部环境 |
5.2.4 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彰显有机结合联动协同效能 |
第6章 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个案分析 |
6.1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基本现状 |
6.1.1 学校教育现状 |
6.1.2 家庭教育现状 |
6.1.3 社区教育现状 |
6.2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现存问题 |
6.2.1 教育资源的开发 |
6.2.2 教育体系的构建 |
6.2.3 教育经费的投入 |
6.3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路径选择 |
6.3.1 巩固民族文化意识,注重家庭教育基础作用的发挥 |
6.3.2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深化学校彝族文化教育的内容 |
6.3.3 加强社会政策支持,优化社会彝族文化教育的环境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8)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基层党组织 |
1.3.2 基层党组织建设 |
1.4 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
2.1 农村基层党组织概述 |
2.1.1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构成 |
2.1.2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运行 |
2.1.3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
2.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主要成效 |
2.2.1 选好配优加强队伍建设 |
2.2.2 积极推动制度建设 |
2.2.3 结合实际细化作风建设 |
2.2.4 因地制宜创新思想建设 |
2.3 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
2.3.1 巩固党在民族地区农村的执政基础 |
2.3.2 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
2.3.3 巩固边疆的坚固基石 |
2.3.4 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有效保障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 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1 年龄结构不合理 |
3.1.2 女性党员数量偏少 |
3.1.3 党员综合素质整体偏低 |
3.1.4 党员数量少、发展失衡 |
3.2 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制度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 |
3.2.2 党内民主落实不到位 |
3.2.3 管理机制不完善 |
3.2.4 党员干部保障激励机制不全 |
3.3 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村务工作涣散 |
3.3.2 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
3.3.3 形式主义严重 |
3.4 思想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1 思想观念陈旧 |
3.4.2 理论水平不足 |
3.4.3 政治觉悟低 |
3.4.4 政治信仰不坚定 |
第四章 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 |
4.1 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
4.1.1 选拔培养党员领导干部 |
4.1.2 强化党员素质能力培训 |
4.1.3 培养党组织后备力量 |
4.1.4 严把党员发展的“入口关” |
4.2 健全完善各项基层党建制度 |
4.2.1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
4.2.2 完善民主考核制度 |
4.2.3 落实公开承诺制 |
4.2.4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保障激励机制 |
4.3 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党员教育与党员管理方式 |
4.3.1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 |
4.3.2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党员动态管理服务体系 |
4.3.3 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10)云南省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形成、演进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是传承与发展彝族打陀螺活动的需要 |
二、是继承、弘扬与发展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需要 |
三、是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需要 |
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五、充实和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需要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对促进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二、进一步挖掘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 |
三、有助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四、完善和深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五、促进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向科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
六、促进景谷县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 |
二、彝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 |
三、有关打陀螺活动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访谈法 |
五、归纳分析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云南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历史沿革 |
一、有关景谷县地方志、民族志的史籍记载 |
二、有关云南省景谷县彝族民间的传说 |
三、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形成的源流 |
第二节 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社会文化特征 |
一、悠久的历史 |
二、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 |
三、独特的民俗性 |
四、广泛的社会性 |
五、多元的社会文化功能 |
第三节 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演进 |
一、从随意发现演进为特定的民族体育活动 |
二、从娱神活动演进为娱人活动 |
三、由随意性的民间活动演进为规范性的竞技体育活动 |
四、由邻近村寨的角逐演进为全国性的体育赛事 |
第四节 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现状 |
一、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
三、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方式 |
四、进入学校体育教学课程 |
五、走向全国体育的竞技项目 |
六、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
第五节 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面临的困境 |
一、现代体育的冲击 |
二、传承主体的缺失 |
三、学校体育中普及不够 |
四、缺乏推进发展的政策与机制 |
五、相关理论研究还不足 |
六、专业人员外流 |
第六节 促进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观 |
二、制定、推进并完善发展政策,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开展 |
三、引入学校、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传承推广 |
四、推进彝族打陀螺活动在城乡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开展 |
五、注重竞技推广,不断提高打陀螺活动的竞技水平 |
六、开发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推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
第四章 结论 |
一、关于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形成 |
二、关于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社会文化特征 |
三、关于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现状 |
四、关于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所面临的困境 |
五、关于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四、景谷——全国文化先进县(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民族杂居区族际交往与民族团结研究——以云南省孟连县回俄村为例[J]. 罗利群,郝月梅.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2)
- [2]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在市安委会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暨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 杨照辉. 普洱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8(06)
- [4]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D]. 童书玮. 云南大学, 2018(01)
- [5]基于SWOT模型的沧源县佤文化产业发展分析[J]. 欧奇令. 当代经济, 2017(19)
- [6]东营市垦利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D]. 王园园. 新疆大学, 2017(01)
- [7]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 谢红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8]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 王春霞.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9]凝聚发展力量 展示普洱精彩[N]. 市委宣传部办公室. 普洱日报, 2016
- [10]云南省景谷县彝族打陀螺活动的形成、演进与发展研究[D]. 魏丽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