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构建物理课堂教学结构新模式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邵良余[1](2021)在《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人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教育资源无法均等分配,因而教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教育资源利用率问题,线上教育崭露头角。近年来,微课、慕课等小规模在线课程逐渐兴起,让教育资源均等化成为现实。2020年初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导致线下教育处于停滞状态,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线上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线上教育虽发展迅猛,在实施过程中中学物理线上教育问题逐渐显露。因此,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由线下模式向线上模式转换过程中,如何平稳过渡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为主旨,围绕中学物理教育模式转变的问题,为探寻高效物理教学新模式展开相关研究。文章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通过查阅文献对线上线下教学背景进行梳理阐述,明确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给出相应研究方法。文章第二部分学习总结与本课题相关教学理论基础,针对教学模式等相关概念及特点进行界定分析。解析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特点,结合泰勒教育目标观与教学实践对中学物理教学目标、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梳理中学物理教学逻辑关系图,针对现状结合逻辑关系给出相应教学方法。第三部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学物理教育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教学实践过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突出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为优化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变问题提供数据支持。文章第四部分结合问卷数据针对中学物理线上教学过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实施不同教学模式下中学物理实践教学,并对不同模式下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践观察,总结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换问题,探寻集线上线下模式教学优势于一体的物理教学模式,为创建高效物理教学新模式提供了探索方向。第五部分结合实践观察结果、问卷数据分析,设计构建基于PBL教学法中学物理线上教学模式,研究分析基于PBL线上教学模式物理教学案例,结合模式特点优化制定线上物理成绩评定制度,紧密衔接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转变。第六部分总结研究成果,针对研究不足之处给予说明,并对中学物理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给出分析与展望。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提出基于PBL线上教学模式。研究发现,采用PBL线上教学模式既能够有效弥补线下教学资源短板、线上教学监督盲区、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低等相关问题,又有效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切实落实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为优化中学物理线上线下教育模式转变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王佳旗[2](2021)在《“云教育”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对比研究 ——以TCL三位优化分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基架的不断构建,云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学科教学中,“云教育”背景在蔓延。同时,对各科的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云教育”的扶持引导,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导向,语文学科中作文教学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研究“云教育”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与趋势。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难点。“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由于云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保持先进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探求“云教育”背景下新的行之有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本文旨在研究“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通过文献归纳发现现有“云教育”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研究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不够充分,缺乏教与学的整合系统性,同时存在作文教法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作文素材资源不丰富等问题,所以笔者从作文教学中的三个要素出发,提出基于“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教学方式(Teaching way)、作文素材资源(Composition assets)、学习方式(Learning method)(简称TCL)三位优化的作文教学模式。希冀补充完善云教育平台上初中作文教学模式,为教师在云端进行初中作文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首先,论文阐释了“云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的具体内涵,即云技术与教学内容、资源、结构、环境、手段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满足系统的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为师生提供较为理想的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研究“云教育”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模式具有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信息化水平、建构学生课外作文学习体系、整合利用初中作文教学资源等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明确了多元智能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经验之塔”理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其次,本研究认为该模式的构建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以生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多向交流互动性原则。同时,从作文教学的本质、环境以及理论角度,提出“云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TCL三位优化的保障机制。最后,本研究认为,“云教育”背景下TCL三位优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有三大流程,分别为教学前的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跟踪评价与督导阶段,其中跟踪评价与督导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的始终。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笔者对所构建的TCL三位优化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1小时40分钟的教学实践,以此作为提出的新模式的教学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反思。同时,从四个方面提出该模式应用的评价要点,即重视参与度与发表有意义言论的双重性、关注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的多样性、重视作文过程与作文结果的等同性、强调思维引导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新生事物,其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研究有强大的生命力,抓住评价要点对模式采取合理的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具有的价值。
周紫艳[3](2021)在《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文中指出“爱比米修斯的过失”寓旨人必须依靠技术才能适应环境和后天生存,技术是人身体和大脑的分泌物,是构造人与世界的中间环节。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以及教育要素,教育技术与教育者具有相互规定性。教育技术是教育世界的存在者,既要“向前寻视”追问教育技术何所用,也要“向后寻视”追问教育技术何所是,即从经历“上手状态”转向追问生成过程。以身体器官为依附的身体技术展现了人身体和大脑信息,由此“原促创”了教育世界。语言文字符号外化和承载着人的信息,促使正式教育诞生。器具技术相对长久地保存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人类信息,为积累教育内容提供可能。造纸印刷术不仅让教育信息更加规范而且批量复制,催生了以学校为标志的正式教育机构。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教育实施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呈现方式以及教育评价模式,尤其是人工智能将至已至,“人机共生”的教育大片即将精彩上演。技术融入教育世界生成教育技术属于技术跨领域迁移,经历教育与技术的互相选择、孕育生成及应用推广过程,教育技术成为教育世界的“站出”者。教育在技术环境中孕育而生,技术规约了教育目标、丰富了教育形式和内容。技术通过“放大-简化”以及具身关系改变教育者经验教育世界的方式,通过器具范式、焦点实践等改变教育世界的存在方式。教育技术在建构教育世界过程中完善自身建构,逐渐成为自行规定的存在者,“意向性”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世界,以“后种系生成”特有方式积累本性。教育技术在大量注入信息过程中,逐渐微型化甚至透明化,实体逐步简化、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齐全、力量更为强大,并具有学习、适应以及自我修复能力,构建了内部强大的进化生态圈,从而具有生物乃至生命特征,加快了自主进化步伐。教育世界要不失时机地引进、原创新技术,促使教育技术在人性化道路上阔步前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更加生态、人性、系统的教育技术体系,迎接“人机共生”的教育新世界。
张瑜[4](2020)在《物理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影响着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也日渐突出,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国际热点话题。我国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潮流,颁布的各项文件例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等,明确指出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师范生作为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的储备军,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水平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然而我国现有的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的研究偏向在职教师,面对师范生群体的研究不足,本研究聚焦于师范生群体,希望对规范引导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培养起到一定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进行文献综述;参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结合物理学科教学特点构建了物理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评价指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照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华东师大、湖南师大、陕西师大、四川师大、江西师大五所师范院校的150名大四年级物理师范生为调查对象,研究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的真实水平;得到了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还需要提升的结论;最后从师范生自我提升策略、高校支持策略、社会引领策略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师范生融合能力。分析问卷结果得到总体结论:物理师范生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持肯定态度,但主动学习与积极应用的意识与态度有待加强;师范生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欠缺,不能满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需要;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践太少,融合能力不强。结合问卷调查显示的物理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现状和对部分问题不同高校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原因分析,我们尝试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对策:1、师范生自身做到:增强信息技术意识,加强物理教学与技术融合;打破传统思维,提倡教学创新;提升信息技术能力,重视信息技术实践;加强交流协作,建立学习共同体2、师范院校做到:完善硬件设施,提供技术保障;推崇榜样力量,加强教师引领;优化课程设置,巩固应用能力;增加实践机会,完善实习体系3、社会做到:建设信息化中学,提供实践基地;制定能力标准,提供政策支持。
张婉华[5](2020)在《希沃白板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探究》文中认为信息时代的今天,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机构,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滥用信息技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但是关于结合希沃白板融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参考了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理论,立足于小数学学科,根据问卷调查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实际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希沃白板的主要功能,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提出了融合过程中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活动等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建构开放性教学环境、探索学习方式自主化、丰富练习设计多样性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研究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希沃白板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对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问题、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框架;文献综述从理论层面介绍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在国内外研究的概况及理论依据,对论文设计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详细分析希沃白板的主要功能和应用。第三章对希沃白板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现状分别进行了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第四章分别从小学数学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复习课”几个板块的某个具体内容开展实践,并以案例形式详细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应用希沃白板功能的方法和教学效果,并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第五章是结论与思考,对本次实践探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个人的一些思考。
张波[6](2020)在《基于交互式一体机教学系统的高中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是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确定的八项行动之一,明确提出“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加强智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作为学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智慧学习环境,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可以优化和革新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是学校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智慧校园过程中聚焦课堂信息化教学,以应用驱动、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从提升高中课堂教学信息化程度与效能的角度,以交互式一体机教学系统的软硬件功能为基础,合理选用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教学云平台,按照智慧课堂教学模型进行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在重视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提升的前提下进行智慧课堂实验教学,通过对实践过程中典型课例的剖析和反思,逐步改进、迭代智慧课堂教学模型和智慧课堂的技术支持方案与教学实施方案。本研究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在阐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点和智慧教育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本研究已具备的内外部基本条件、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应对的基本思路。通过文献研究,概括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情况,并进行了文献综述,明确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及意义。第二部分首先对智慧教育、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教室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界定了“智慧课堂”的核心概念,然后从建构主义理论、交互决定论、联通主义理论中提取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高中智慧课堂的构建,在进行构建基础调研和需求分析后,建立并分析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型,提出切实可行的高中智慧课堂技术支持方案与教学实施方案。第四部分是高中智慧课堂的实践与案例研究,在对三个典型课例进行剖析和反思的基础上概括了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策略、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思路。第五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在总结研究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后,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的发展形势,展望了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的努力方向。
钱紫会[7](2020)在《新课标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教师工作,要求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作为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教师能够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提高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能力成为了中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因此,也就意味着在教师培训这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成为了教师培训中的重点内容,而如何保证培训质量,发挥培训价值是培训工作中的关键问题。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则强调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以成果为导向有效促进目标达成,为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带来了新思路。本研究以新课标为背景,围绕“提高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中学教师培训质量”这一核心宗旨,基于OBE理念对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模式进行了设计与应用。本研究首先面向H省各地区的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编写的教案进行梳理总结,全面地了解当前新课标背景下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培训现状。然后依据前期调查发现的问题,在OBE理念的指导下,从“定义学习产出—实现学习产出—评价学习产出—使用学习产出”四个层级入手,构建了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模式,并在教师培训项目中以“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培训专题为例开展实践研究,采用基于MOOC的混合式培训对模式进行实施,最后从评价量表数据、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访谈结果三方面对培训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实践研究表明,新课标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增强参训教师在培训后的“获得感”,提升了中学教师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对于探索中学教师培训模式建设的有效路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王新瑞[8](2019)在《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将文字、视频、图片资料、动画资源、图表数据等信息有机结合,更为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概念知识生活化。同时,信息技术也可用于在教学过程中辅助教学,使实验探究高效化、数据分析精确化、拓展练习个性化、反馈沟通实时化。所以,如何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使用怎样的融合策略可以让初中物理教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初中物理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青岛市13所中学的物理教师和S中学八年级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目前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主要问题有引入环节太简单、互动参与形式化、数据分析效率低、学习指导一刀切,并从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以及理论指导等方面做了相应的归因分析。基于以上问题及原因,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笔者研究制定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策略:集成化信息引入,精准化互动参与,可视化数据分析,个性化指导落实。最后,笔者根据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策略,进行了为期6周的实践教学,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讨论。基于以上研究和实践,笔者反思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要点,并按照课前、课中、课后分别陈述。此外,笔者根据调查分析和总结的内容,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的深化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不同教学模式深度融合研究;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初中物理知识精准化教学策略研究;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个人差异的因材施教研究;初中物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究以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完善学校管理机制研究。
王鹏[9](2019)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有近九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创业。2016年的调查显示,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8.1%,而2017年这个比例达到26.2%。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旋律,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近1/3的大学生及超过1/4的创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持不确定或不满意态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实效,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生态哲学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三螺旋创业模型理论、蒂蒙斯创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前提,分析了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创业教育的“三类认知”,论证学科借鉴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明确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前提条件与特定价值。在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描述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分析背后产生的根源。最后,在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旨在发挥系统综合效应,实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整体优化。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综述两个方面对本研究相关涉域的已有成果进行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发表数量、被引频次、成果分布、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题综述主要围绕创业教育、教育生态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个领域对已有成果进行了述评。理论前提部分,重点阐释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关联。从生态理解的三重性开始,即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进而阐述生态视域所蕴含的内在特征,即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在生态理解的启示下,提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从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和生态要求;从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从价值立论,创业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最后,从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创业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现象研究生态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诉求三方面对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视域的合理性进行确证。风险规避部分,重点阐释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首先提出创业教育生态分析必须遵循的本质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向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同时,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要明确三个限定性条件,即作为分析方法或视角的“优先性”,不可改变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生态审视部分,重点阐释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通过调查与访谈,结合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呈现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种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等。本部分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出发,并按照生态学思维剖析其背后的形成机理,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他山之石部分,重点阐释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式构建与运行要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在创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孕育“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本土建构部分,重点阐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首先明确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功能要素,对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实体要素加以分析,在认识“四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要素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提出了系统具有目标性、动态性、整体性、制衡性、互促性和生命性的特征和非线性、相对均衡、动态发展的运行机制。最后,围绕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五个功能要素即目标、政策、环境、课程和课堂分别提出具体的生态优化策略。
彭红超[10](2019)在《智慧课堂环境中的深度学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范围内的21世纪能力(核心素养)运动以及人工智能的再度崛起(特别是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事件)使得深度学习重新引起了学术界乃至广大群众的普遍关注。在教育技术领域,迈向深度学习也已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目标和诉求。对此,本学位论文通过文献分析,对深度学习的研究走势与态势、理念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度学习的理念与特征进行了新界定。另外,文献分析还发现,对于如何促进学生在智慧课堂环境中灵活地深度学习,国内外尚没有相关研究,而灵活性正是深度学习的诉求。为填补这一空白,本学位论文深度分析了深度学习从表征稳定性的教学结构走向表征灵活性的学习架构的必要性(不是要否定教学结构,而是关注教学的另一面),以及智慧课堂支持灵活的深度学习的潜能。在此基础上,试图解决以下四个问题:(1)面向智慧课堂的深度学习架构是什么样子的?(2)如何指导教师设计面向智慧课堂的深度学习?(3)如何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支架?(4)智慧课堂境域中深度学习的实际效果如何?第(1)问题关注顶层指导理念,旨在界定深度学习架构并构建其模型。为此,本学位论文从“架构”的词义、建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含义入手,经过两次探究分析得到深度学习架构的界定。之后在直观感知现有的典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智慧课堂环境的全数据把脉、自然互动支持、服务适性推送、学情即时反馈等功能特性,构建了能够体现学习任务有效性与趣味性之间的灵活性、学习活动指引性与自主性之间的灵活性、学习进程的有序性与无序性之间的灵活性以及教师数据启发决策与设备数据驱动决策之间的灵活性的面向智慧课堂的深度学习架构模型。第(2)个问题关注中层设计方法,旨在研制一种符合深度学习架构灵活性理念的能够适用于智慧课堂的深度学习设计框架。为此,本学位论文基于第(1)个问题确定的深度学习架构,从文献检索入手,经过原型构建、专家校验、修正确认等步骤明确了该深度学习设计框架如何通过灵活性设计以及智慧课堂、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实现上述四个深度学习灵活性,明确了设计框架关注的每一部分应该如何设计才能借助智慧课堂的优势促进学生灵活地深度学习。第(3)个问题关注底层支持工具,旨在设计一种迎合深度学习设计框架理念的深度学习支架。为此,本学位论文根据第(2)个问题研制的深度学习设计框架的指示,经过原型构建、教师试用反馈、迭代修正、质量评估等环节研制了一种能为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的深度学习提供学习支架的深度学习单,并在深度学习理念的基础上,精简了深度学习目标的结构,增加了智慧设备与技术支持的评估证据通用设计流程,补充了学习任务逆向设计顺序、利于深度学习灵活性体现的任务呈现模板、富媒体支持的任务表征策略与原则。第(4)个问题关注深度学习的效果,旨在评估深度学习单的实际效用。为此,本学位论文通过立意抽样选取了1位参与深度学习单试用与评估的优秀教师,在其所教的两个班级(融合型智慧课堂环境)中,通过新设计的深度学习的“交互型”灵活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6周的教育实验,从深度参与、深度学习方略、高阶知能发展和迁移应用四个方面检验了深度学习的实际效果。数据分析发现,融合型智慧课堂环境的深度学习单能够提高深度学习参与度,能够引导学生采用深度学习方略,能够促进高阶知能的发展与迁移应用,但仅限于具有较高创造经验的学生。最后,本学位论文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讨论,发现所建构的深度学习架构是合理的、深度学习设计框架是有效的、深度学习单是有用的,虽然它们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二、对构建物理课堂教学结构新模式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构建物理课堂教学结构新模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3.1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文献综述 |
1.3.2 线上教育文献综述 |
1.3.3 混合式教学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分析 |
2.1 中学物理教学理论基础 |
2.2 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
2.3 教学模式分类及发展历程 |
2.3.1 线下教学模式 |
2.3.2 线上教学模式 |
2.3.3 混合式教学模式 |
2.4 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理论分析 |
2.4.1 教学目标设置分析 |
2.4.2 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
2.4.3 教学逻辑关系分析 |
2.4.4 教学实践方法分析 |
第3章 问卷调查分析 |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2 数据收集统计 |
3.3 问卷结果分析 |
第4章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
4.1 中学物理线上教学概况分析 |
4.2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
4.2.1 线上教学PBL模式简介 |
4.2.2 PBL模式发展历程 |
4.3 中学物理教学对比实验方案设计 |
4.3.1 实验背景 |
4.3.2 学校概况分析 |
4.3.3 学情分析 |
4.3.4 线上线下教学实践过程设计 |
4.4 线上线下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4.4.1 实践结果分析 |
4.4.2 问题分析实践总结 |
第5章 基于PBL模式线上教学课堂构建及案例分析 |
5.1 基于PBL模式物理线上教学过程设计 |
5.2 基于PBL模式线上教学案例与评析 |
5.3 基于PBL教学模式线上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
5.4 基于PBL模式物理线上教学案例分析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问卷 |
附录B:问卷信度 |
附录C:问卷效度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云教育”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对比研究 ——以TCL三位优化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语文学科作文教学特点与发展需要 |
2.2011 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导向 |
3.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云教育”的扶持引导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云教育”的研究 |
2.基于“云教育”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研究 |
3.已有研究的启示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一、“云教育”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积极影响 |
(一)研究的相关概念 |
1.“云教育”的基本认识 |
2.“云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内涵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多元智能理论 |
2.系统科学理论 |
3.“经验之塔”理论 |
(三)“云教育”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模式研究的积极影响 |
1.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水平 |
2.有利于建构学生课外作文学习的服务体系 |
3.为初中作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提供有利条件 |
4.云端平台提供 TCL 优化教学实践的资源 |
二、基于“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原则及保障机制 |
(一)“云教育”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1.“以生为本”原则 |
2.系统性原则 |
3.多向交流互动性原则 |
(二)“云教育”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TCL三位优化的保障机制 |
1.正确理解“云教育”背景下TCL三位优化的初中作文教学本质 |
2.注重夯实技术基础、提升文化环境 |
3.推进初中作文教学模式的云端深度研究 |
三、“云教育”背景下TCL三位优化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构建 |
(一)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分析 |
1.传统初中作文教学模式 |
2.“云教育”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 |
(二)TCL三位优化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构建流程 |
1.教学前的准备阶段 |
2.课堂教学阶段 |
3.跟踪评价与督导阶段 |
(三)“云教育”背景下TCL三位优化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应用案例 |
1.确定试点对象 |
2.模式的应用 |
3.教学案例总结与反思 |
(四)TCL三位优化的作文教学模式应用评价 |
1.重视参与度与发表有意义言论的双重性 |
2.关注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的多样性 |
3.重视作文过程与作文结果的等同性 |
4.强调思维引导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3)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教育与技术相伴而生 |
第一节 教育缘起及界说 |
第二节 技术缘起及界说 |
第三节 技术与教育相伴而生 |
第三章 技术融入教育的历程 |
第一节 身体技术融入教育 |
一、身体器官融入教育 |
二、语言文字技术融入教育 |
第二节 器具技术融入教育 |
一、造纸和印刷术融入教育 |
二、物化技术融入教育 |
第三节 视听技术融入教育 |
第四节 信息技术融入教育 |
一、信息技术融入教育 |
二、系统方法技术融入教育 |
第五节 智能技术融入教育 |
一、教育大数据 |
二、“互联网+”重塑教育领域 |
三、“AI+”赋能教育 |
第四章 信息技术时代技术融入教育的机制 |
第一节 教育技术选择 |
一、建构教育世界的现实需要 |
二、技术发展的潜在需要 |
第二节 教育技术生成 |
一、教育与技术“整合”生成论 |
二、教育与技术“融合”生成论 |
第三节 教育技术应用 |
一、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世界 |
二、教育技术在应用中创新推广 |
第五章 技术融入教育的哲学意涵 |
第一节 教育技术是教育世界的“站出者” |
一、作为“源出于……”意义上的“站出” |
二、作为“站入到……”意义上的“站出” |
第二节 教育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 |
一、教育技术“原促创”了教育世界 |
二、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 |
第三节 教育技术具有自主性 |
一、教育技术是自行规定的存在者 |
二、教育技术自我进化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物理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呼唤 |
二、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政策需求 |
三、物理教学与技术整合的必然要求 |
四、高校师范生培养的现实需求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
三、国外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目的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信息技术 |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TPACK理论 |
二、行为主义理论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四、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理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
第一节 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前期准备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前提 |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评价体系一级指标的确定 |
二、评价体系二级指标的确定 |
三、评价体系三级指标的确定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理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的实施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前期准备 |
三、问卷调查的过程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二、物理师范生对深度融合的意识与态度分析 |
二、物理师范生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的分析 |
三、物理师范生信息技术融合物理教学实施能力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提升对策 |
第一节 师范生自我提升策略 |
一、增强信息技术意识,加强物理与技术融合 |
二、打破传统思维,提倡教学创新 |
三、提升信息技术能力,重视信息技术实践 |
四、加强交流协作,建立学习共同体 |
第二节 师范院校引领策略 |
一、完善硬件设施,提供技术保障 |
二、推崇榜样力量,加强教师引领 |
三、优化课程设置,巩固应用能力 |
四、增加实践机会,完善实习体系 |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支持策略 |
一、建设信息化中学,提供实践基地 |
二、制定能力标准,提供政策支持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成果与创新 |
一、研究成果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性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希沃白板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文献综述 |
1.6.1 国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现状 |
1.6.2 国内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现状 |
1.6.3 核心概念和理论依据 |
2 希沃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用功能分析 |
2.1 批注、橡皮擦、拖动、拍照、授课助手——教学更加快捷有效 |
2.2 课堂活动、计时器、随机抽号——课堂更加丰富有趣 |
2.3 蒙层、无限克隆——教学即兴创作 |
2.4 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更加多角度多维度 |
2.5 形状、几何图形、学科工具——变抽象为形象 |
2.6 思维导图——架构起知识的桥梁 |
2.7 课件库、课程视频、题库——辅助备课,多样化学习 |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希沃白板融合教学的调查问卷与分析 |
3.1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3.2 教师访谈调查和分析 |
3.3 学生的调查与分析 |
3.4 调查结论 |
4 希沃白板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1希沃白板与数与代数领域“简单的排列”教学融合的设计与实践 |
4.1.1 小学数与代数的教学地位和教学特点 |
4.1.2 教学设计与实践 |
4.1.3 本案例使用希沃白板融合教学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
4.1.4 希沃白板与小学数与代数领域融合教学的建议 |
4.2 案例2希沃白板与图形和几何领域“认识四边形”教学融合的设计与实践 |
4.2.1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地位和特点 |
4.2.2 教学设计与实践 |
4.2.3 本案例利用希沃白板融合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
4.2.4 希沃白板与图形与几何领域融合教学的建议 |
4.3 案例3希沃白板与复习课“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融合的设计与实践 |
4.3.1 小学数学中复习课的地位和特点 |
4.3.2 教学设计与实践 |
4.3.3 本案例利用希沃白板融合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
4.3.4 希沃白板与小学数学复习课融合教学的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6)基于交互式一体机教学系统的高中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应用情况 |
1.4.2 文献综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慧教育 |
2.1.2 智慧学习环境 |
2.1.3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交互决定论 |
2.2.3 联通主义理论 |
3 高中智慧课堂的构建 |
3.1 智慧课堂构建调查与需求分析 |
3.1.1 前期调研 |
3.1.2 需求分析 |
3.2 智慧课堂教学模型(基于交互式一体机教学系统) |
3.2.1 智慧课堂教学行为模型 |
3.2.2 智慧课堂学习行为模型 |
3.2.3 智慧课堂互动行为模型 |
3.3 智慧课堂构建与实现方案 |
3.3.1 智慧课堂技术支持方案 |
3.3.2 智慧课堂教学实现方案 |
4 高中智慧课堂的实践案例 |
4.1 智慧课堂实践案例与分析 |
4.1.1 教学课例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4.1.2 教学课例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问题探究》 |
4.1.3 教学课例三:《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
4.2 智慧课堂实践问题与改进 |
4.2.1 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
4.2.2 设备的有效管理与使用 |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
5.2.1 研究优点 |
5.2.2 不足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基于交互式一体机教学系统的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2:基于交互式一体机教学系统的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7)新课标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提升中学教师专业能力 |
1.1.2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
1.1.3 OBE理念为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带来启示 |
1.2 研究现状 |
1.2.1 OBE理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中学教师培训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组织结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OBE理念 |
2.1.2 教学设计能力 |
2.1.3 教师培训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2.2 终身学习理论 |
2.2.3 教育目标相关理论 |
2.2.4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3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培训现状调查 |
3.1 调查说明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和方法 |
3.2 问卷设计与调查结果分析 |
3.2.1 问卷设计 |
3.2.2 信效度检验 |
3.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 教案整理与分析 |
3.3.1 教案选择 |
3.3.2 教案问题分析 |
3.4 调查结论 |
3.4.1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
3.4.2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教师培训现状 |
4 基于OBE理念的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模式构建 |
4.1 基于OBE理念的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模式构建依据 |
4.1.1 模式参照依据 |
4.1.2 模式构建原则 |
4.2 基于OBE理念的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模式 |
4.2.1 模式构建 |
4.2.2 模式分析 |
5 基于OBE理念的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模式实践 |
5.1 案例设计与应用 |
5.1.1 定义学习产出 |
5.1.2 实现学习产出 |
5.1.3 评价学习产出 |
5.1.4 使用学习产出 |
5.2 案例实施效果分析 |
5.2.1 评价量表数据分析 |
5.2.2 问卷设计与调查结果分析 |
5.2.3 访谈设计与调查结果分析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创新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 |
2.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
3.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经之路 |
4.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天然优势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初中物理教学 |
2.信息技术 |
3.深度融合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3.评价与反思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实践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设计 |
1.调查问卷的编制 |
2.访谈的编制与实施 |
(三)调查实施 |
1.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调查问卷的检验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1.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2.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实践的问题及归因 |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实践的主要问题 |
1.引入环节太简单 |
2.互动参与形式化 |
3.数据分析效率低 |
4.学习指导一刀切 |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实践的归因分析 |
1.学生信息素养不均 |
2.教师自身能力不足 |
3.学校管理工作不力 |
4.理论指导不系统 |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策略 |
(一)集成化信息引入 |
1.基于信息技术的预习引导 |
2.基于信息技术的情景还原 |
(二)精准化互动参与 |
1.头脑风暴,结果集成 |
2.高效筛选,精准互动 |
3.及时沟通,保证探究 |
4.结果展示,引导分析 |
(三)可视化数据分析 |
1.数据高效汇总 |
2.直观可视化分析 |
3.突出特点,总结规律 |
(四)个性化指导落实 |
1.及时反馈,通过反馈练习实现问题汇总 |
2.实现远程互动,强调知识巩固和落实因材施教 |
五、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案例 |
(一)教学案例—《密度》节选 |
1.课前复习 |
2.课前预习 |
3.课前引入 |
4.合作学习 |
5.实验探究 |
6.数据剖析 |
7.反馈练习 |
8.阶段总结 |
9.综合实践 |
10.分层巩固 |
(二)实践活动讨论 |
1.学前引导 |
2.探究与合作学习 |
3.信息分析与总结 |
4.学习巩固 |
(三)实践效果讨论 |
1.学生测试成绩统计分析 |
2.学生其他情况分析 |
六、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的反思与展望 |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的反思 |
1.课前注意 |
2.课中注意 |
3.课后注意 |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的深化研究 |
1.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不同教学模式深度融合研究 |
2.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初中物理知识精准化教学策略研究 |
3.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个人差异的因材施教研究 |
4.初中物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究 |
5.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完善学校管理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二)推进创业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必要准备 |
(三)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生态 |
(二)系统 |
(三)生态系统 |
(四)创业教育 |
(五)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
(二)三螺旋创新模型理论 |
(三)蒂蒙斯创业学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二、相关文献的主题综述 |
(一)创业教育文献研究 |
(二)教育生态文献研究 |
(三)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文献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前提: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生态”理解的三重性 |
(一)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 |
(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 |
(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 |
二、生态视域蕴含的内在特征 |
(一)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 |
(二)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 |
(三)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 |
(四)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 |
三、“生态”理解的启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 |
(一)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与生态要求 |
(二)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 |
(三)价值立论: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
四、创业教育生态及其分析视域的合理性 |
(一)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 |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
(三)社会研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实诉求 |
第四章 风险规避: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基本遵循 |
(一)坚守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
(二)坚持生态分析的适应性 |
(三)坚持生态分析的目的性 |
(四)坚持生态分析的超越性 |
二、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坚持生态分析方法借鉴的“优先性” |
(二)确保创业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不可改变 |
(三)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 |
第五章 生态审视:高校创业教育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 |
(一)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 |
(三)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
(四)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 |
(五)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源剖析 |
(一)创业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
(二)创业教育自身的多元矛盾 |
(三)创业教育实施的强制割裂 |
(四)创业教育过程的松散推进 |
(五)创业教育要素的表层嵌入 |
第六章 他山之石: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经验介绍:以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三所高校为例 |
(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借鉴启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一)创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 |
(三)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 |
(四)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
(五)打造“行业与学院”的师资队伍 |
(六)营造“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 |
第七章 本土建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界说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目标生态的构建 |
(一)教育目标: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
(二)现实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起点 |
(三)完整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终点 |
(四)主体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节点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政策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特征变化 |
(三)创业教育政策的生态趋向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环境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环境生态的性质功能 |
(二)创业教育文化环境的多维创设 |
(三)创业教育组织环境的多元建构 |
五、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程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的基本要求 |
(二)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层级递进 |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 |
(四)创业教育课程形态的有机融合 |
六、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堂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形态呈现 |
(二)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追求 |
(三)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构建原则 |
(四)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实践路径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可能创新 |
三、存在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10)智慧课堂环境中的深度学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缘起:21世纪人才新诉求 |
第二节 发展:深度学习的演变 |
第三节 问题:研究态势与瓶颈 |
第四节 寻变:走向学习架构 |
第五节 赋能:智慧课堂环境的潜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度学习架构界定及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学习架构界定 |
第二节 学习架构现有模型解析 |
第三节 深度学习架构模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度学习设计框架构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参与者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第五节 研究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度学习单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参与者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第五节 研究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度学习的效果评估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二节 实验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四节 基准评估结果报告 |
第五节 深度学习效果报告 |
第六节 统计分析结果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实验结果讨论 |
第二节 产品本身的质量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回答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特色与创新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四节 未来研究方向及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深度学习设计框架(原型)教师用说明文档 |
附录2 专家评估访谈提纲 |
附录3 深度学习设计框架(终版)教师用说明文档 |
附录4 深度学习单及说明(原型) |
附录5 深度学习单质量水平调查问卷 |
附录6 深度学习单及说明(终版) |
附录7 读后续写(浙江省2016年10 月份英语高考试题) |
附录8 作文纸(第一页,含写作创造力水平量规) |
附录9 智慧课堂量表 |
附录10 考夫曼领域创造力量表 |
附录11 学生参与度量表 |
附录12 心流状态量表 |
附录13 修正版学习过程量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对构建物理课堂教学结构新模式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物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D]. 邵良余. 安庆师范大学, 2021(12)
- [2]“云教育”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对比研究 ——以TCL三位优化分析为例[D]. 王佳旗.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D]. 周紫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物理师范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D]. 张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希沃白板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探究[D]. 张婉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交互式一体机教学系统的高中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D]. 张波. 西南大学, 2020(01)
- [7]新课标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训模式研究[D]. 钱紫会.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D]. 王新瑞.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2)
- [9]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王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10]智慧课堂环境中的深度学习设计研究[D]. 彭红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