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空、航天与航海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韩宜辰[1](2021)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大学校园景观的建设越来越模式化,导致了大学校园景观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大学校园环境雕塑普遍缺乏整体的空间布局、文化内涵严重缺失和缺少个性特色等方面。本文从大学校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角度出发,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如何进行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问题。以期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在符合校园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下,进行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研究,综合得出一套具有可行性的大学校园环境雕塑建设方法,达到改善大学校园景观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使环境雕塑设计符合校园景观整体规划,校园景观建设与校园文化紧密相联系的目的。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大学校园环境雕塑的研究现状,对大学校园景观、环境雕塑及文化表达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完成理论部分研究。通过对国内部分综合型和特色型大学校园环境雕塑进行实地调研,从环境雕塑的空间布点、题材选择、个体品质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这些大学校园环境雕塑在建设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综合其上提出环境雕塑进行文化表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提出“主题性、系统性、生态性、教育性、特色性”五项原则,环境雕塑设计与地形、植物、水体、铺装、建筑的关联,提出环境雕塑从“空间布点、主题选择、个体品质”三方面进行文化表达的设计方法。最后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中,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学科交叉理论研究,为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科学建设校园文化景观和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设计提供了有效经验。
蔺陆洲[2](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研究指明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甘甜[3](2019)在《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航空运输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年增加。在航空运输业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民航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国际民航组织的全球碳抵消和减排机制等背景下,如何平衡企业发展与低碳目标成为航空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航空运输企业的碳排放效率为研究对象,对碳排放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模型,并研究了碳排放效率的两个核心要素的变动情况。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碳排放效率的相关理论及测度方法进行梳理,提出了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方法,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方法、碳排放静态效率的测度模型、碳排放动态效率的测度模型;本文对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运用Global DEA-SBM模型进行碳排放静态效率的测度,并运用Bootstrap方法对测度结果进行偏差修正,运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进行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动态效率的测度和分解,应用脱钩模型对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脱钩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运用Global DEA-SBM模型并借助Bootstrap方法,能较准确地进行静态效率评价;应用GML生产率指数法保证了动态效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2)整体碳排放静态效率存在起伏,考察期内碳排放效率均值分别为0.736、0.753、0.826、0.820、0.784,2011年13家航空运输企业的碳排放效率均值最高;南航、国航、海航、春秋航空及长安航空表现为有效率,新华航空和吉祥航空也有较高的效率,其他航空公司的碳排放效率则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主要受到运输总周转量、航线结构、票价设置、营业收入等因素的影响。(3)整体的碳排放效率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变动原因主要是技术效率的变动;南航、国航、海航和天津航空四家企业均呈现效率改善的趋势,东航、川航、山航、新华航空、深航和祥鹏航空在考察期内均表现为碳排放效率的先改善后恶化,吉祥航空、春秋航空和长安航空在考察期内的效率变化相对上述企业较为复杂,各企业碳排放效率变化的原因不尽相同,既有技术变化因素带来的,也有效率变化因素造成的,也存在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情况。(4)航空运输企业的脱钩状态不稳定,现阶段的理想状态是弱脱钩状态。
康佳慧[4](2019)在《LNG船运风险分析及保险方案研究》文中认为因着其安全、方便、清洁、高效的特点,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LNG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燃料之一。发展我国LNG海运市场既能强化我国LNG进出口项目的安全状况,同时可以完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本文基于海运险的承保范围,通过查阅资料对承保范围内LNG船运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总结,并以前人所做的LNG海运过程风险研究为基础,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建立了LNG海运的风险指标体系,划分了风险等级;同时,运用Matlab计算各风险指标所占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建立了隶属度函数构造了模糊矩阵,对LNG船运的海运险费率进行调整。此外,本文对于保险方案中的费率、赔偿限额、保险期限进行研究,并且结合保险实务,建议对于LNG的船运除了投保船壳险和海洋货物运输保险,可以根据实际泄漏风险大小建议投保海运险的一般附加险渗漏险。同时根据航线和起始港的政局情况,考虑投保海运险的特殊附加险海运罢工险和海运战争险。在此基础上以科斯蒂岛项目为例,着重分析了澳大利亚到中国航线的LNG船运的风险,以此验证了本文对LNG船运风险的分析和保险费率调整的合理性。
高春峰[5](2018)在《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在冗余配置及混合配置状态下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惯导系统的性能直接制约着武器装备的实战效能,尤其是在如战机、卫星和潜艇等对惯导系统可靠性和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论文针对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在冗余配置和混合配置状态下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激光陀螺惯导系统在无故障时的导航性能,通过硬件冗余、软件冗余以及不同惯性器件混合配置的方式,进一步挖掘二频机抖激光陀螺惯导系统的不同架构可能和导航潜力。此外,为保证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标定和多种转台测试实验精度,文章还对高精度惯导系统对三轴转台的反标定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冗余惯导系统惯性测量单元结构配置方案分析。从普适性的斜置冗余惯导系统的传感器配置方案出发,针对系统的传感器输出模型、惯性测量单元配置方案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以及系统的可靠度效费比进行分析,给出了器件级冗余惯导系统在不同冗余度和不同配置状态下的最优结构配置方案。针对二频机抖激光陀螺的固有特性,对激光陀螺斜置冗余惯导系统的冗余度和配置方案进行了分析。结合冗余惯导系统对电源、相关数据通讯、信号处理、导航计算机的冗余设计要求,研发了四冗余度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样机,并对样机输出进行了测试。2.冗余惯导系统惯性测量单元高精度标定方法研究。高精度的器件参数标定是惯导系统高精度导航定位的基础。由于采用多器件斜置安装,斜置冗余惯导系统与传统的器件正交安装系统在标定参数建模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配置方式的复杂,分离各项误差参数的难度也逐渐增大。目前,现有的正交系统分立式及系统级标定方案均无法直接应用于斜置冗余惯导系统中。本文从分立式标定和滤波法系统级标定两种方法入手,针对斜置冗余惯导系统的标定误差建模、标定误差激励方式以及误差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课题组研制的二频机抖激光陀螺斜置冗余惯导系统样机为对象,采用提出的基于子惯导的Kalman滤波法系统级标定方案完成了样机的高精度参数标定,并对样机静态和动态跑车导航定位精度进行了测试,样机在动态跑车测试最大定位误差为0.38nm/1h和1.2nm/3.5h。3.单轴旋转激光陀螺+光纤陀螺混合系统相关技术研究。在对激光陀螺导航性能充分挖掘的基础上,为弥补激光陀螺的固有缺点,充分发挥其高精度的优势,提出了混合系统的概念。通过采用激光陀螺作为天向陀螺,采用小角速率随机游走的双光纤陀螺作为水平陀螺,以实现不同类型惯性器件混合应用。本文结合混合系统的性能要求,设计了单轴旋转激光陀螺+光纤陀螺混合惯导系统样机,样机重量10kg,整体长宽高分别为:24.5cm?21cm?25cm。在对其特有误差特性分析过程中,针对机抖激光陀螺的抖动影响给出了解决方法,对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的延时误差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设计器件级延时误差测量+系统级延时误差估计的方式,实现了对不同器件延时高精度测量的目的,为系统的高精度动态导航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样机的长时间静态、静态+动态结合和跨纬度动态跑车的导航性能进行了测试,样机静态导航最大定位误差0.876nm/60h,静态+动态随机摇摆导航测试最大定位误差为1.87nm/48h和2.67nm/120h,跑车试验的定位误差最大值为2.3nm/16h。4.基于软件冗余的多路延时对准的舒拉周期振荡误差抑制方法研究。对于长时间对准的高精度惯导系统,尤其是用于航海导航的旋转调制惯导系统中,在天向陀螺的零偏估计准确度很高的情况下,舒拉周期误差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系统导航误差中的主要部分。在对大量航海惯导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有部分系统具有很准确的舒拉周期振荡特性。本文针这种发现,提出了采用多路延时对准的方式以抑制系统舒拉周期振荡误差的方法。针对多路信号的通道数目优选,数据融合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教研室的多套系统进行了多组长时间静态和动态导航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部分系统,设计的延时对准解算+数据融合的方法对惯导舒拉周期振荡误差抑制效果明显。5.基于高精度惯导系统的三轴转台反标定方法研究。针对惯导生产厂家不便于对转台状态实时自检的实际问题,本文针对高精度惯导系统对三轴转台的反标定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惯导系统对准结束后的短时间高精度姿态信息对转台多轴正交转动的姿态测试,实现了三轴转台的两两轴线垂直度测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三轴台码盘输出姿态,通过矢量匹配的方法得到两者的安装姿态关系,实现了转台的初始姿态标校和实时姿态测量,为转台给惯导系统提供高精度姿态基准打下了基础。
张磊[6](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范明[7](2011)在《应用生理学与比较生理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由于这个方面涉及了许多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敏感领域,在过去多年的发展和贡献鲜为人知。近年的研究进展直接支撑了载人航天、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行、新一代战机、深潜、极地考察等重大的国家需求,但是具体的学术资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方能正式发表。因此,本章节中对于以往的工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基于中国生理学会70周年的纪念文集)。而对于近年的进展只做了概括的介绍。
李佩,杨益新,万方义[8](2020)在《新高考下影响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类生源质量因素及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高校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使命,为各领域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至关重要,而招生生源质量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近年来,随着新高考改革,高校的本科招生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和机遇。本文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类本科生源为研究对象,结合近年来学校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数据,从学校宣传、社会实践、地方政策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学校航空航天类生源质量的因素,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大力开展高质量招生宣传是其关键影响因素,并围绕招生宣传工作提出相关对策。
周翔宇[9](2020)在《面向自主船舶的危险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改变世界。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信息分析能力的提高为各行各业创造了革命性的发展机会,在航运业中,以更为安全、高效、绿色的方式运载货物和乘客的自主船舶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已成为航运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航运业数字化转型和新技术革新的代表,相较于仅由人工控制的常规船舶,自主船舶将在总体设计结构、系统交互方式、动力驱动来源等方面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同时,随着船岸间、船舶各子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自主船舶将成为现代航运生态体系中的传感器中枢和数据生成器。在此背景下,为避免由于自主船舶的引入对当前海上交通状况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确保自主船舶的预期安全水平至少不低于常规船舶的现有安全水平,不仅需要关注包括航行安全、货物安全在内的传统安全,还需要考虑以网络安全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因此,针对自主船舶的安全性开展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围绕自主船舶的安全性,以危险分析方法为研究对象,在明确自主船舶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主船舶的安全性协同分析方法。以远程控制船舶为例,使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危险分析,并利用模型检测工具UPPAAL验证了危险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自主船舶的定义及自主水平分级方法研究。从自主船舶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入手,在明确自主船舶的定义及其中英文表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自主水平分级标准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航海实践的自主水平分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划分自主水平的关键在于能否独立于人的干预完成相应的任务或实现相应的功能,而非取决于船舶自动化水平和/或决策地点。以2艘搭载自主航行技术的测试船舶为例,相较于现有自主水平分级标准,所提出的自主水平分级方法有效避免了由于单一功能的自主实现导致船舶整体自主水平认定不准确的弊端,得出的分级结果更符合客观事实。(2)危险分析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为筛选出一种或多种能够捕获自主船舶运行特点的危险分析方法,面向自主船舶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适用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依据制定的适用性评估程序,生成了以功能方式描述的系统级安全需求和与自主船舶设计目标相联系的评估准则。适用性评估过程面向29种广泛使用的危险分析方法展开,结果表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满足了所有的评估准则,其能够更好地理解系统行为、识别危险,并揭示危险致因因素,是目前适用于自主船舶的、最具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危险分析方法之一。(3)面向自主船舶的安全性协同分析方法研究。在明确自主船舶运行特点的基础上,考虑到日益增加的网络威胁对自主船舶系统安全性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STPA 的安全性协同分析方法,即 STPA-SynSS(STPA-based analysis methodology that Synthesizes Safety and Security)。该方法在STPA的基础上提出了 6项改进,并提供了一个识别危险并揭示危险致因因素的综合过程,有效实现了对潜在危险的持续跟踪和闭环管理。以远程控制船舶的避碰场景为例,使用所提出的方法对该场景进行了详细的危险分析,并生成了具体的危险控制策略。危险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相较于STPA,STPA-SynSS能够识别出更多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和损失场景,同时,能够生成更具针对性的危险控制策略,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4)考虑退化组件的自主船舶安全性建模研究。使用STPA-SynSS生成损失场景时,需要考虑因组件性能退化导致的不安全控制行为。为表征自主船舶的系统安全性状态随时间退化的特性,将系统安全性分析由“二态假设”扩展为多状态。根据STPA-SynSS实例分析中构建的控制结构,对远程控制船舶的安全性进行建模,构建了服从指数分布的安全性函数和描述系统达到安全性极限状态的时间分布函数。该模型可用于指导设计人员将更有针对性的安全性设计纳入到系统中,并面向退化组件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以避免危险从潜在状态向可能导致损失的现实事故状态转移。(5)自主船舶的形式化建模与危险分析结果验证研究。为克服危险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验证的限制,创新性地将形式化方法引入危险分析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的STPA-SynSS扩展流程。在构建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模型检测工具UPPAAL对系统模型的有穷状态空间进行穷尽搜索,以检验语义模型与其性质规约间的满足关系,从而验证系统建模的活性和危险分析结果的正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远程控制船舶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无死锁且运行正确,STPA-SynSS识别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均会发生,即验证了 STPA-SynSS危险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证明了所提出的STPA-SynSS扩展流程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识别、控制自主船舶的潜在危险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航运业对于明确并提高自主船舶安全性的迫切需求。同时,可为自主船舶的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有力保障自主船舶的安全运营。
范全林,白青江,时蓬[10](2020)在《关于空间科学概念的若干考证》文中认为空间科学在不同语境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表达,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歧义。为厘清基本概念、促进事业发展,在追根溯源、国际对照研究基础上,考证了空间科学概念,指出地球物理学和天文学是最早进入空间开展研究的自然科学;空间科学在中国学科专业目录和国家学科分类标准中,虽不是独立的门类,但下属的学科领域均属母学科的重大前沿,使得母学科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辨析了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和应用、空间科学与天文学、日球层顶与太阳系边界、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科学卫星与业务卫星、空间科学任务以及有效载荷技术等概念的内涵,呼吁各界重视和支持空间科学,加快发展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使空间科学成为开放型的研究体系和学科群,可为相关战略规划、学科研究、项目申请和科学传播提供参考。
二、航空、航天与航海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空、航天与航海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校园景观理论概述 |
2.1.1 大学校园景观概述 |
2.1.2 大学校园景观的功能 |
2.1.3 大学校园景观的构成 |
2.2 环境雕塑相关概述 |
2.2.1 环境雕塑的概念 |
2.2.2 环境雕塑的分类 |
2.2.3 环境雕塑的功能 |
2.3 文化表达相关概述 |
2.3.1 文化 |
2.3.2 地域文化 |
2.3.3 校园文化 |
2.3.4 校园文化景观 |
2.4 相关学科理论概述 |
2.4.1 景观生态学 |
2.4.2 环境心理与行为 |
2.4.3 环境美学理论 |
2.5 环境雕塑与大学校园景观的关系 |
2.6 校园文化融入环境雕塑的必要性 |
2.7 本章小结 |
3.大学校园环境雕塑设计中文化表达的原则与方法 |
3.1 大学校园环境雕塑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3.1.2 调研内容、方法及目的 |
3.1.3 环境雕塑的空间布点分析 |
3.1.4 环境雕塑的题材选择分析 |
3.1.5 环境雕塑的个体品质分析 |
3.1.6 调研总结 |
3.2 大学校园环境雕塑设计中文化表达的价值 |
3.2.1 传承大学历史文脉 |
3.2.2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
3.2.3 展现大学文化底蕴 |
3.2.4 凸显校园文化特色 |
3.3 大学校园环境雕塑设计中文化表达的原则 |
3.3.1 主题性原则 |
3.3.2 系统性原则 |
3.3.3 生态性原则 |
3.3.4 教育性原则 |
3.3.5 特色性原则 |
3.4 大学校园环境雕塑与其他景观要素的关联 |
3.4.1 环境雕塑与地形 |
3.4.2 环境雕塑与植物 |
3.4.3 环境雕塑与水体 |
3.4.4 环境雕塑与铺装 |
3.4.5 环境雕塑与建筑 |
3.5 大学环境雕塑设计中文化表达的方法 |
3.5.1 在空间布点上体现校园文化 |
3.5.2 在题材选择上表达校园文化 |
3.5.3 在个体品质上表现校园文化 |
3.6 本章小结 |
4.设计实践--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文化景观规划设计 |
4.1 西北工业大学 |
4.1.1 学校概况 |
4.1.2 校园文化 |
4.2 项目基地分析 |
4.2.1 自然条件分析 |
4.2.2 人文因素分析 |
4.2.3 使用对象的行为特点分析 |
4.2.4 校园景观现状分析 |
4.3 设计理念 |
4.4 设计构思 |
4.5 总体规划设计 |
4.5.1 规划结构 |
4.5.2 空间布局 |
4.5.3 题材选择 |
4.5.4 元素提取 |
4.5.5 设计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图表索引 |
附录2:大学校园雕塑调研分析表 |
附录3:西工大长安校区文化景观规划设计植物配置表 |
附录4: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关于航空运输的碳排放研究 |
1.2.2 关于碳排放效率测度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碳排放效率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效率 |
2.1.2 碳排放效率 |
2.2 碳排放效率的相关理论 |
2.2.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2 低碳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2.5 脱钩理论 |
2.3 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方法 |
2.3.1 碳排放静态效率的测度方法 |
2.3.2 碳排放动态效率的测度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方法 |
3.1 航空运输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方法 |
3.2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静态效率的测度方法 |
3.3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动态效率的测度方法 |
3.3.1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 |
3.3.2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分析 |
4.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静态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4.3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动态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4.4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分析 |
4.4.1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脱钩效应评价方法 |
4.4.2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脱钩效应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改善的对策建议 |
5.1 技术变动提升的对策建议 |
5.2 效率变动提升的对策建议 |
5.3 具体企业碳排放效率改善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LNG船运风险分析及保险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LNG海上运输事故统计 |
1.3 LPG、LNG、石油海运的异同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LNG海运的风险分析和主要影响因素 |
2.1 LNG船运概述 |
2.2 LNG船运装卸过程风险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
2.2.1 LNG船舶的装货 |
2.2.2 LNG船舶的卸货 |
2.2.3 LNG装卸货设备 |
2.3 LNG船运航行风险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3.1 自然条件 |
2.3.2 LNG船舶自身风险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4 LNG船运两个阶段共有风险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3章 LNG船运的风险综合评价 |
3.1 评价方法选择 |
3.2 LNG船运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
3.2.1 建立LNG船运的风险评价体系 |
3.2.2 优先关系矩阵的构建 |
3.3 风险查勘表的设计 |
3.4 风险等级划分 |
3.5 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3.5.1 建立评语集 |
3.5.2 隶属度的运算 |
第4章 LNG海运保险方案 |
4.1 海上保险概述 |
4.1.1 海上保险概况 |
4.1.2 海运险实务 |
4.2 保险方案研究 |
第5章 实例分析 |
5.1 柯蒂斯项目概况 |
5.1.1 柯蒂斯岛液化厂概况 |
5.1.2 天津LNG接收站概况 |
5.1.3 Methane Rita Andrea号船舶概况 |
5.2 综合评估及保险优化 |
结论 |
附录Ⅰ 模糊层次分析法代码 |
附录Ⅱ 柯蒂斯项目LNG船舶安全检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5)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在冗余配置及混合配置状态下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激光陀螺惯导系统发展和应用现状 |
1.2.3 国内外冗余惯导系统发展和应用现状 |
1.2.4 冗余惯导系统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冗余惯导系统惯性测量单元结构配置分析 |
2.1 冗余惯导系统传感器配置方案分析 |
2.1.1 冗余配置惯导系统传感器输出模型 |
2.1.2 冗余惯导系统RIMU配置方案对系统可靠度的影响 |
2.1.3 冗余惯导系统RIMU的可靠度效费比分析 |
2.2 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冗余惯导系统RIMU最优配置方案分析 |
2.2.1 基于系统性能的四冗余度系统RIMU最优配置结构 |
2.2.2 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冗余惯导系统样机设计方案 |
2.3 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冗余惯导系统RIMU样机输出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冗余惯导系统RIMU高精度标定方法研究 |
3.1 冗余惯导系统RIMU分立式标定方法研究 |
3.1.1 斜置冗余惯导系统RIMU标定误差建模 |
3.1.2 二频机抖激光陀螺斜置冗余惯导系统样机的分立式标定 |
3.2 冗余惯导系统RIMU系统级标定方法研究 |
3.2.1 Kalman滤波技术在系统级标定中的应用 |
3.2.2 基于子系统的斜置冗余惯导系统RIMU的系统级标定误差建模 |
3.2.3 基于子系统的斜置冗余惯导系统RIMU系统级标定滤波器设计 |
3.3 冗余惯导系统样机RIMU标定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冗余惯导系统样机RIMU分立式标定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2 系统样机RIMU系统级标定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3 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冗余惯导系统样机静态及跑车实验结果分析 |
3.4 冗余惯导系统样机RIMU器件故障状态下导航测试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轴旋转激光陀螺+光纤陀螺混合惯导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
4.1 激光陀螺+光纤陀螺混合系统结构设计 |
4.2 激光陀螺+光纤陀螺混合惯导系统特有误差补偿 |
4.2.1 器件级陀螺延时测量方法 |
4.2.2 系统级陀螺延时测量方法 |
4.3 激光陀螺+光纤陀螺混合惯导系统延时误差补偿及导航测试 |
4.3.1 激光陀螺+光纤陀螺混合惯导系统延时误差测量 |
4.3.2 激光陀螺+光纤陀螺混合惯导系统导航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软件冗余的舒拉周期振荡误差抑制方法研究 |
5.1 惯导系统舒拉周期振荡误差分析 |
5.2 惯导系统多路延时对准解算方案理论分析 |
5.2.1 多路延时对准解算方案设计 |
5.2.2 惯导系统四路延时对准解算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
5.2.3 惯导系统四路延时对准解算方案仿真分析 |
5.3 惯导系统四路延时对准解算方案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惯导系统四路延时对准解算方案实验室静态测试 |
5.3.2 惯导系统四路延时对准解算方案车载动态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高精度惯导系统的三轴转台标定方法研究 |
6.1 惯导系统对三轴转台状态参数反标定原理研究 |
6.1.1 三轴转台轴线垂直度测量方法研究 |
6.1.2 三轴转台框体姿态测量方法研究 |
6.2 惯导系统对三轴转台状态参数反标定实验及结果分析 |
6.3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新高考下影响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类生源质量因素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西工大航空航天类生源质量现状 |
1.1 西工大航空航天类生源基本情况 |
1.2 西工大航空航天类生源特点分析 |
2 西工大航空航天类生源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2.1 影响因素 |
2.2 因素分析 |
2.3 关键因素提取 |
3 西工大航空航天类招生生源质量提升对策 |
4 结束语 |
(9)面向自主船舶的危险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1 自主船舶的安全性研究 |
1.3.2 危险分析方法的发展与演变 |
1.3.3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的应用 |
1.4 自主船舶安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结构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自主船舶的定义及其自主水平的界定 |
2.1 自主船舶的历史沿革 |
2.2 自主船舶的发展历程 |
2.3 自主船舶的定义与自主化演变 |
2.3.1 自主船舶的定义 |
2.3.2 船舶自主化的演变 |
2.4 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1 LR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2 NFAS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3 DMA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4 MASRWG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5 BV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6 IMO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5 自主水平分级标准的划分依据 |
2.6 基于航海实践的自主水平分级方法 |
2.7 实例分析 |
2.7.1 “Folgefonn”号渡轮自主水平分级 |
2.7.2 “Falco”号渡轮自主水平分级 |
2.8 本章小结 |
3 面向自主船舶的危险分析方法适用性评估 |
3.1 危险分析方法的选取与概述 |
3.1.1 基于事件链的危险分析方法 |
3.1.2 基于能量转移的危险分析方法 |
3.1.3 基于状态迁移的危险分析方法 |
3.1.4 基于系统理论的危险分析方法 |
3.1.5 其他危险分析方法 |
3.2 基于系统工程的适用性评估方法 |
3.2.1 文献综述的数据准备 |
3.2.2 危险分析方法的筛选 |
3.2.3 评估程序的确定 |
3.2.4 评估准则的生成 |
3.3 适用性评估过程 |
3.3.1 聚类分析 |
3.3.2 适用性评估结果 |
3.4 适用性评估结果分析 |
3.4.1 存在局限性的危险分析方法 |
3.4.2 STPA的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面向自主船舶的危险分析与安全性建模 |
4.1 自主船舶的系统安全描述 |
4.1.1 自主船舶的运行特点 |
4.1.2 自主船舶面临的系统风险 |
4.2 危险分析的基本原理 |
4.2.1 危险及其相关术语的定义 |
4.2.2 危险的转化 |
4.2.3 危险分析过程 |
4.3 基于STPA的安全性协同分析方法 |
4.3.1 STPA及其扩展方法的局限性 |
4.3.2 STPA-SynSS的提出 |
4.4 考虑退化组件的自主船舶安全性建模 |
4.5 实例分析 |
4.5.1 基于STPA-SynSS的远程控制船舶危险分析 |
4.5.2 考虑退化组件的远程控制船舶安全性建模 |
4.6 STPA-SynSS与STPA危险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面向自主船舶的形式化建模与危险分析结果验证 |
5.1 形式化方法概述 |
5.2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模型检测方法 |
5.2.1 模型检测的基本原理 |
5.2.2 时间自动机理论 |
5.2.3 时间自动机网络 |
5.2.4 模型检测工具UPPAAL概述 |
5.3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STPA-SynSS扩展流程 |
5.4 远程控制船舶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的构建 |
5.5 STPA-SynSS危险分析结果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关于空间科学概念的若干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1 空间科学的定义 |
1.1 从空间科学的词语释义谈起 |
1.2 地球物理学和天文学是最早进入空间开展研究的自然科学 |
2 空间科学在中国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位置 |
2.1 空间科学学科与一级学科的对应关系 |
2.2 空间科学学科教育体系 |
3 国际科学界的空间科学分类 |
4 与空间科学相关的概念辨析 |
4.1 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空间应用 |
4.2 空间科学与天文学 |
4.3 日球层顶与太阳系边界 |
4.4 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 |
4.5 科学卫星与空间站、业务卫星 |
5 空间科学的未来发展 |
四、航空、航天与航海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雕塑的文化表达研究[D]. 韩宜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3]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实证研究[D]. 甘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4]LNG船运风险分析及保险方案研究[D]. 康佳慧.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5]二频机抖激光陀螺在冗余配置及混合配置状态下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高春峰.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6]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7]应用生理学与比较生理学发展研究[A]. 范明. 2010-2011生理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1
- [8]新高考下影响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类生源质量因素及策略[J]. 李佩,杨益新,万方义. 航空工程进展, 2020(06)
- [9]面向自主船舶的危险分析方法研究[D]. 周翔宇.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10]关于空间科学概念的若干考证[J]. 范全林,白青江,时蓬. 科技导报, 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