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镇居民贫困线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董金鹏[1](2021)在《多维视角下我国相对贫困的测度与分析》文中提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反贫困进程快速推进,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村群体持续减少。2020年,随着中国绝对贫困的彻底解决,中国扶贫事业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扶贫事业的重心将从解决绝对贫困转移到缓解相对贫困上。显然,与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相比,新时代下相对贫困治理的对象分布范围更广、贫困程度更深,致贫因素更多,这也为治理相对贫困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本文从单维与多维视角对中国的相对贫困现状进行测度,不但有利于对制定中国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做出有益探索,而且对中国构建长期稳定的相对贫困的解决方案有所帮助。本文依据对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内涵理解,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测度了中国相对贫困现状。首先对中国贫困演变趋势和发展状态进行回顾,总结当下中国贫困标准的不足;其次利用2018年CFPS数据,对中国相对贫困标准和状况进行了科学实证分析。(1)从单一收入维度对我国相对贫困进行测度与分析。利用收入比例法,分城乡和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测算我国相对贫困的收入线,并对相对贫困线测算结果进行检验,同时基于测算结果,从收入维度对我国相对贫困进行测度与分析。(2)从多维度对我国相对贫困进行测度与分析。具体使用A-F双界限法,选择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等维度指标构建了多维评价体系,对中国的相对贫困状况进行测度,了解中国各地区相对贫困的广度和深度情况。基于单一收入维度,研究发现:(1)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40%制定我国的相对贫困线,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期间根据价格指数进行动态调整,更符合我国当前国情。(2)现有“全国一条线”方案已经不适合我国新时期的扶贫体系,基于中国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新时代我国相对贫困线应采取分城乡和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设置的方案。(3)2018年我国相对贫困率总体处于16%~19%之间,在OECD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分城乡设置相对贫困线,则显示城镇相对贫困率要高于农村;分区域设置相对贫困线,则东部区域相对贫困率最高,东北相对贫困率最低。其次,从多维剥夺视角来说,研究发现:(1)基于多维贫困测算结果,中国居民除了在收入维度呈现剥夺情况外,在其他维度也存在较严重的剥夺情况,大约八成的居民在至少4个维度上存在剥夺的状况。(2)从维度贡献率来看,生活水平、教育和健康三个维度指标是导致我国居民多维贫困的三大主要因素。(3)从城乡贡献率来看,农村地区的贫困依然是中国贫困的重心,受到的相对剥夺程度远大于城镇居民。(4)从地区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居民被剥夺程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也日渐突出。
唐丽娟[2](2020)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家庭多维贫困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作为与人类社会相伴始终的问题,长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反贫困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工作中的长期重点。新中国建国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占全部人口近90%的贫困人口不断脱贫,城乡家庭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当前我国的反贫困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仍然存在,并且长期以来扶贫工作的重点主要在农村,对城市地区和城市居民的贫困关注不够,作为贫困认定和脱贫认定的主要指标的贫困线,一直是以农村地区的收入消费水平为依据制定的;其次,近年来,我国的相对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收入不平等程度有所提高,因此导致以贫困线确定的绝对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而相对贫困人口在不断增加,每调整一次贫困线,贫困人口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稳定且全面的贫困认定标准,是深入推进反贫困工作的关键。但是当前对我国贫困问题的认识,仍然主要集中在贫困家庭在收入水平低于贫困线,但是贫困家庭以及部分收入高于贫困线的家庭在教育、健康、社会保障、就业、住房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处于多维贫困状态。收入贫困仅仅是家庭贫困的表现,而非家庭贫困的原因,家庭贫困的整体表现在家庭能力的匮乏,家庭在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多个维度的被剥夺也是贫困的表现,这就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多维贫困的概念。本文认为,与传统的收入贫困理论相比,多维贫困理论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家庭的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收入贫困作为研究及反贫困中最广泛应用的概念,却无法反映贫困家庭在福利方面的被剥夺程度和家庭贫困的内在原因,因此从多维视角识别并测度贫困,将多维贫困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最终实现城乡家庭可持续发展的可靠途径。本文通过对贫困研究的文献和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贫困的伟大成果,发现我国贫困状况、反贫困成果和贫困认定标准之间存在严重的错位状况,并且这一错位导致了我国扶贫工作在防止返贫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我国贫困认定的标准一直是以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否达到贫困线为标准的,但是反贫困政策却是从收入、教育、社会保障等多个维度来展开,同时家庭的贫困原因主要也是由生病、失业、受教育水平低、社会保障低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而精准扶贫工作推行以来,由于注重家庭发展能力的培育,在贫困退出标准方面不仅包括收入上的贫困退出标准,也包括家庭成员在健康、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贫困退出标准。但是由于贫困认定标准的单一化,导致在收入维度上暂时未贫困但在其它维度上贫困的群体无法被认定为贫困,也就享受不到扶贫政策。因此,贫困认定、贫困退出和反贫困政策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这一错位很明显的影响到了我国反贫困政策的成效和精准程度,即使对于被认定为贫困的家庭,其长期发展能力也很难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收入贫困只能反映贫困家庭的现阶段的收入和消费状况,但是家庭发展能力和机会不平等是家庭贫困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家庭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的不平等,从而导致了家庭获取机会的不平等,进而导致家庭陷入了多维贫困。本文主要使用的数据是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采用了当前通用的AF方法,测度了城乡家庭静态与长期双重视角下的多维贫困状况,发现一方面当前我国家庭多维贫困程度有所下降,但是减贫速度有所放缓,另一方面城乡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程度更深。实证方面,本文结合当前反贫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多维贫困理论,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方法,研究发现基础设施建设对多维贫困反贫困的作用,特别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反贫困作用。同时本文也研究了社会资本对家庭多维贫困的减贫效果,最后本文对多维贫困理论做了一定的延伸,通过研究多维贫困与资产贫困之间的关系,指出需要将资产维度包含到多维贫困的框架之内。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精准扶贫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贫困的理论的进一步总结,是对中国反贫困伟大实践和习近平同志自身反贫困工作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升华,同时精准扶贫实践在中国农村反贫困的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仍然面临着贫困认定、贫困退出和扶贫政策之间的错位问题;第二,中国城乡家庭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平均被剥夺程度在2010-2016年间持续下降,但是下降速度趋缓,扶贫进入攻坚阶段,虽然农村地区多维贫困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程度仍然远高于城市家庭;第三,本文探讨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多维贫困的反贫困作用,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发现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家庭多维贫困的反贫困均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农村家庭,公路、自来水和移动信号的建设,均能对反贫困产生显着作用,同时基础设施反贫困具有持续期,时间越长,反贫困效果越显着;第四,本文同样发现家庭社会资本状况对多维贫困的反贫困作用,指出家庭社会资本状况对多维贫困反贫困的重要作用,发现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可以显着增加家庭的金融可得性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促进家庭实现多维贫困脱贫;最后,通过研究家庭资产贫困与多维贫困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静态和动态的双重偏离。并且进一步发现家庭资产水平特别是家庭的流动性资产水平越高,家庭实现多维贫困脱贫的可能性也会越高。总的来说,本文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多维贫困理论与精准扶贫思想和实践的相结合,另一个是如何降低城乡家庭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平均被剥夺程度。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本文研究认为,在2020年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连片贫困地区整体贫困基本解决的目标后,我国的扶贫工作并非结束,而是需要及时转变精准扶贫工作的贫困认定、测量标准和反贫困目标,在继续关注农村家庭反贫困的同时,也要关注城镇家庭的反贫困,同时需要将多维贫困理论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反贫困的精准程度,以增强家庭的发展能力,缓解家庭因“机会不平等”而陷入贫困的状况。当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未能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从而无法研究反贫困政策对长期多维贫困的反贫困效果。
冯星[3](2020)在《基于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贫困人口仍然存在,并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脱贫任务依然艰巨。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551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要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还有五百多万贫困人口待解决,但是越到脱贫攻坚关键期减贫难度越大、减贫成本更高。“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坚持我国扶贫大方向的基础上,要更加注意提升贫困人口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注重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自主性脱贫。理论上讲,经济增长会促进贫困的降低,而收入差距扩大则会阻碍贫困减缓。随着经济增长,尽管中国贫困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是居民返贫风险愈加明显。经济增长减贫的边际效应呈现下降趋势,而收入差距扩大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减缓。在脱贫攻坚背景下,深入探讨如何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并构建防返贫的长效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基于异质性视角,结合中国国情和现行经济状况,采用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微观和宏观数据对基于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展开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对收入分变迁与贫困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数理分析,揭示引入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合理性;其次基于三维贫困分解方法,采用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不同贫困标准下,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对贫困变化影响的微观作用机理,并与传统的贫困分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随后利用计量技术进实证检验三维贫困分解方法及其测度的稳健性;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三个方面深入探析三维贫困分解框架下经济增长、政府补助以及教育异质性对贫困变化的影响机制。以上研究为中国完成全面脱贫目标,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现实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总结如下:首先基于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脱贫攻坚背景,本文分层次梳理了收入分布与贫困的经典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居民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的理论观点,即将代表居民异质性的残差效应引入到贫困分解中,构造新的三维贫困分解框架。并从三维贫困分解方法与测度的出发点、数理推导和现实分析及预期展开理论分析,为从实证视角探索中国减贫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验证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稳健性,本文首先基于反事实思想设计代表收入分布变迁的均值变化、方差变化和残差变化三个动态计量指标,并将其引入到传统的贫困分解框架中,首次从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三个层面解释贫困。并利用家庭营养与健康(CHNS)微观调查数据对传统的贫困分解方法和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分解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引入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方法在减贫进程中更合理、更全面,更具有现实意义。结果表明收入增长效应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离散效应恶化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异质效应主要降低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说明收入的增长效应已不足以弥补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恶贫效应,而异质效应却能够弥补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恶贫效应,意味着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异质效应在中国减贫进程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进一步验证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稳健性,本文在三维贫困分解框架基础上,采用二值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的减贫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增长效应和异质效应具有减贫作用,而离散效应具有恶贫作用,且异质效应的减贫作用和离散效应的恶贫作用几乎对等,说明增长效应和异质效应能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降低贫困,且异质效应能够弥补离散效应带来的恶贫作用,实证结果与上文中的贫困分解结果具有一致性性,进一步验证了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稳健性。接着从三维贫困分解的增长效应入手实证研究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确实对中国贫困减缓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明显高于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其中收入分配的减贫效应最差。同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关系。除此之外,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之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金融发展一方面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贫困,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缩小收入差距间接降低贫困;但是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差距也随之扩大,因此在经济增长减贫进程中,收入差距扩大必然会阻碍贫困的减缓;与此同时,受教育水平等异质性因素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作用,意味着通过提高受教育水平等异质性因素促进经济增长能够间接缓解贫困问题。同时从三维贫困分解的离散效应入手实证分析政府补助对贫困减缓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标准对城乡居民贫困减缓存在明显的门限特征,即中国城乡政府补助标准对贫困减缓具有显着的非线性效应,表明我国政府补助福利政策对贫困居民脱贫的影响已不再具备整体性特征,仅当政府补助达到一定标准时,政府补助福利政策才能促进贫困居民减贫,即着过高的政府补助标准会产生福利依赖性,使得脱贫效果不显着,甚至增加居民返贫风险;而过低的政府补助标准导致政府补助政策无效,居民脱贫效果不显着。除此之外,城乡居民低保补助减贫效果最佳,工伤人员抚恤金减贫效应最差。因此,我国应在加强低保政策建设,改善其它各项政府补助模式的同时调控城乡政府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补助政策体系。最后在三维贫困分解框架基础上,从异质效应入手实证分析教育异质性在中国减贫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异质性和个体异质性对贫困减缓均存在显着影响。在区域层面上,省份间地区收入不平等的恶贫效应存在上升趋势,收入差距扩大严重阻碍我国居民的减贫进程,城镇化则降低了我国居民贫困,消费率的变化虽然恶化了我国贫困,但是恶化趋势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在区域层面减贫政策上,我国应在缩小收入差距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发展;而在个体层面上,年龄对贫困的影响逐渐不显着,家庭人口数的减贫效应呈现下降趋势,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促使我国居民贫困大幅度降低,说明在个体层面上,我国应重视教育减贫,在提高教育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体的教育补贴,提高中国居民人口素质,实现可持续自主性减贫路径。除此之外,教育的减贫效应受区域变量影响明显,在不同区域教育减贫作用存在显着差异。我国东部地区教育减贫效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由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状况不均衡和教育体制完善程度差异导致东部地区教育减贫趋势平稳,中部地区教育减贫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和教育机制不完善导致教育减贫效应呈现下降趋势。由此,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提出了基于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的理论观点,在原有的贫困分解框架中引入异质性因素,形成由收入增长效应、离散效应和异质效应三个维度构成的新的贫困分解框架,从不同层次检验了收入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联机制,并将其归结为三维贫困分解增长效应的经济增长减贫机制、离散效应的政府补助减贫机制以及异质效应的教育异质性减贫机制。就现实意义而言,在特殊国情背景下,本文利用前沿技术方法逐步实证检验了收入分布变迁对贫困减缓的一系列作用效果,充分考虑到了收入从不同路径对脱贫攻坚阶段中国贫困减缓的作用效果,对中国贫困减缓的现实问题具有更好的解释力。最后,本文认为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特点的需要,合理地运用促进收入水平提高、缩小收入差距和提高居民个体素质等政策之间的灵活搭配,在脱贫攻坚阶段进一步降低中国贫困,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闫鸿鹂[4](2019)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9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拉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贫效果凸显,成为实现减贫的重要途径。国际经验表明,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在减贫方面可以发挥交叉协同作用,我国对此研究不够深入,尚未给予高度重视,下一步制定相关外贸、外资和城镇发展相关政策过程中需要对此予以着重考虑。因此,研究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各自的减贫作用,并发挥二者在减贫方面的交互协同作用,建构以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引领的“双轮驱动”减贫战略,对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分别对减贫的作用及效果已有较多研究,但由于统计口径、计量方法的差异,关于城镇化和对外开放的减贫作用没有统一的结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开放与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化与减贫的关系、对外开放与减贫的关系方面,很少将三个因素纳入到统一框架下综合分析。因此,本文主要探析的是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的协同作用对减贫的影响,通过经济增长途径、财政支出途径、劳动力市场途径和产业结构调整途径,研究了对外开放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影响机制,并建立了理论模型,运用109个国家27年的世界国别数据,以及27个省18年的国内地区数据等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了城镇化和对外开放对减贫的促进作用,以及二者在减贫方面的协同作用,根据实证结果,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了合理发展城镇化、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以及注重对外开放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等建议,期待在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的协同作用下实现较好的减贫效果。本文共分十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阐明了论文研究意义,并简明概括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从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对外开放对城镇化的影响、对外开放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地梳理,找出规律性研究结论,并进行客观的评析。第三章是对外开放、城镇化对减贫影响的理论基础。主要对论文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包括城镇化作用机制理论、贫困和减贫理论、对外开放与减贫关系的相关理论、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相关理论,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第四章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影响机理。本章主要从经济增长途径、财政支出途径、劳动力市场途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系统探究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影响减贫的作用机理。第五章是对外开放、城镇化对减贫影响的理论模型。本章在梳理Panudulkitti(2008)关于封闭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新性的拓展,分别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城镇化与减贫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及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减贫之间的交叉协同模型。第六章是我国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减贫的现状。本章分析了我国对外开放、贫困和城镇化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对外开放、城镇化与贫困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东、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城镇化率和贫困程度有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分析为研究如何发挥对外贸易与城镇化协同作用减贫提供现实基础。第七章是基于跨国数据的开放、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实证分析。利用世界上109个国家(地区)1990-2016年的数据来实证检验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减贫之间的复合关系,进而找到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之间关系的国际经验证据。第八章是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开放、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实证分析。利用国内27个省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来实证研究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减贫之间的复合关系,进而找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化与减贫之间关系的国内经验证据。第九章是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减贫的国际实践与经验。本章分别从世界各区域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两个维度对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减贫的相关经验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并选取了欧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按减贫效果分类,分析其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总结国际上城镇化减贫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基础。第十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总结前文的实证分析结论,并结合城镇化减贫的理论模型和影响机理,同时借鉴国外城镇化减贫的成功经验,提出发挥对外贸易与城镇化协同作用促进减贫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适度的城镇化有利于减贫。贫困发生率与城镇化率呈现倒U型关系,即在没有达到最优城镇化水平时,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城市和农村贫困。城镇化率高过一定水平,反而会导致贫困发生率的上升。因此,针对不同的地区,城镇化发展规模和推进速度要有不同,不能一味地强调扩大城镇规模,在重视城镇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和资源的承受能力。第二,国际经验表明对外开放有利于减贫,我国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出口、进口、FDI本身都对减贫有正面促进作用。以我国省际数据为样本的部分实证分析结果同样支持这一结论,但对外开放对减贫的影响效果不是十分稳定,有些个别的指标甚至出现相反的影响方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继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的重要性。第三,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对减贫有协同作用。理论模型推导和实证分析都表明,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在促进收入提高方面发挥很好的协同作用,具有良好对外开放基础的地区,城镇化的减贫效应更加明显。这也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如何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在促进收入提高方面的协同作用,促进外资外贸与城镇的实体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下一步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视角创新。已有成果要么单独考察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要么单独研究对外开放的减贫效应,本文将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纳入到同一框架,系统研究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减贫的影响。第二,内容创新。本文摆脱了已有的单就某种因素对减贫进行研究的片面性,所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从收入水平、收入差距、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等多个方面系统探讨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机理及对策。第三,方法创新。本文以系统建模、计量分析、综合评价等多种方法来研究如何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系统模型,力争使政策设计目标与实际效力间的偏差最小化。
滕宇汯[5](2019)在《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研究:测定、现状和影响因素》文中认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社保制度以及城乡流动制度的实施与发展,城镇贫困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农村自身推力因素和城镇所具备的拉力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再加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产生的越来越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刚毕业大学生不断增加,逐渐产生了新型城镇贫困人口,导致城镇贫困问题更加复杂,解决难度不断加大。而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相较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以及湖北、湖南等中部较发达省份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因此城镇贫困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并且由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地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城镇贫困问题的产生原因相较于其他省份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本文基于安徽省实际情况,运用普遍使用的贫困线测算方法和分析城镇贫困问题常用的模型,主要立足于社会层面,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现状和变动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希望能够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有较为全面细致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城镇反贫困政策建议,为安徽省解决城镇贫困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识别贫困和测算贫困线是深入分析所有贫困问题的起点,因此,本文在介绍完研究背景以及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贫困的内涵和分类进行简单地阐述,并对城镇贫困人口的界定提出了一些看法;随后对贫困线的概念和划分、测算原则和国内外常用方法进行论述,并重点比较了马丁法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这两种方法。通过上述理论基础的铺垫,考虑到ELES模型的假设前提是基本消费需求和支出并不会受到消费者对于收入预期变化的影响,但是我们分析的问题的数据是面板数据,也就是说它们不仅存在在同一时间点上不同个体的变化,还存在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内的变化,因此我们打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面板数据模型的思想,从而创新性的提出了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ELES模型得出的贫困线计算结果进行一个整体上的时间效应的调整,最终得出可能更切合实际情况的安徽省城镇贫困线,这也是本文创新点之一。随后,基于上述贫困线的测算结果,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进行大致估计,并从规模、结构、分布和生活状况这四个方面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现状进行较为详细地分析。其中在规模估计方面,假定在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进行测定的过程中,假定安徽省城镇最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符合正态分布,将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看作是对应收入组的期望收入,并基于贫困线计算结果及其对最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偏倚程度,得出安徽省ELES城镇贫困发生率,并根据贫困发生率估算出各年城镇贫困人口,这也是本文另一处创新点。最后,在从经济、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变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主要从社会角度,利用1986-2017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以及中宏数据库等相关数据资料,运用VAR模型和VECM模型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变动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导致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变动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是城镇化水平、城镇贫困保障和政府财政支出在GDP的比重。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其中政府财政支出在GDP的比重和城镇贫困保障总体上呈现出负效应,而城镇化水平则会推动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此外,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出在GDP的比重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逐渐趋于稳定,而城镇化水平和城镇贫困保障的影响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城镇贫困保障的影响上升更加明显。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三个主要社会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合理推动城镇化进程,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改善对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可持续的普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广度,加强对社会保障的立法监督,及时合理解决社保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鼓励扩展社会保障类型,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保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型新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城镇低保制度,推动城镇专项救助平稳进行,改善和发展城镇社会救助体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救助资源配置效率,培养一支专业性较强的社会救助队伍;营造良好的城镇反贫困社会环境,加大解决城镇贫困问题的财政支出。
钟雨丹[6](2019)在《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评估与动态调整方案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于城市贫困群体提供的一种社会救助安排,是政府和社会干预城市贫困的重要手段。低保标准的制定是低保制度的核心环节,低保标准的高低决定了能否满足贫困群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低保标准的合理性决定了低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四川省作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先行者,实施城市低保制度已有20年,现如今的城市低保实施情况、低保标准是否满足了贫困群体的基本需求是本文想要探究的问题。且四川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枢纽城市,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城市低保建设是否同步发展也是本文想要分析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选取四川省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四川省2010-2016年的省级低保标准低限数据,通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四个层次的测算,分析了理论意义上的低保线与实际低保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低保线动态调整的参考变量,设计出四川省的低保线动态调整方案,并结合四川省政府财政能力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根据四川省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现实条件提出政策建议,为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补充,积极响应国家在四川贫困地区推进扶贫开发的战略要求。
闫菊娥,高建民,杨晓玮,廖胜敏[7](2018)在《贫困线测算方法与实证》文中指出确定贫困标准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贫困线测算方法。文章基于需求层次对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做出调整,利用城乡居民收入分组统计数据对陕西省城乡贫困线进行了测算,并与官方贫困线和国际贫困标准进行对比。采用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FGT指标计算分析了基于不同贫困线的贫困指标。结果表明官方贫困线低估了现有贫困状况,基于相对贫困内涵的ELES模型满足贫困线测算的一般标准,优于其他方法,更能真实地反映贫困状况。
谢沁怡[8](2018)在《基于贫困线测度的湖北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需要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改善现有民生环境、实现共同富裕,为了确保我国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面退出贫困,扶贫攻坚严峻。我国过去贫困测度方法主要是以绝对贫困为主,没有因地制宜的运用相对贫困的治理方法,治理效率因此而低下。对进入贫困的研究有着详细的描述,而在如何合理有效的退出贫困问题上研究过于缺乏。在贫困线研究的方法上,均以贫困人口的最低生存标准为核心,较少考虑到相对贫困的发生。然而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未将我国分区来讨论相应的贫困线计算方法,且收入的地区差距和内部差距向贫困线计算方法及调整机制提出了挑战,从而使农村贫困线的计算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和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我国农村贫困线为研究对象,提出现行农村贫困线测度方法与贫困退出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以修正我国现有中部地区贫困线测度方法为贫困进入的研究视角,以湖北省农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贫困进入与贫困退出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完善贫困进入与退出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由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构成。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并提出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明确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从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入手阐述了贫困的产生原因,贫困的基本类型,贫困的识别方法以及贫困线特质与核心要素,其次通过贫困测度理论分析贫困动态理论研究过程,研究相关贫困的经典测度方法得出我国的贫困标准基本是以绝对贫困为主,收入贫困依然比较突出,综合教育、卫生、生活水平等维度构建我国多维贫困指数。我国对贫困的识别需要精准化贫困区域的识别,建立一个多维的目标,区别于对贫困人口的识别,不仅要包括收入指标,还要包括生活健康、教育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环境等指标。利用多维贫困指数,从多个维度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瞄准,结合相关贫困退出理论以便更好的运用于我国贫困进入与退出研究。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社会范畴,贫困退出的调整既要满足贫困人口生存的需要又要维持其有尊严的生活水平,因此贫困线的选取应该结合绝对贫困贫困线和相对贫困贫困线的理念,既需要保证贫困线会随着物价和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也要保证其增长速度不超过财政的支持。通过分析我国农村贫困线测度的演进历程得知我国大部分农村贫困己经从绝对贫困转向绝对贫困和收入差距扩大所造成的相对贫困并存的阶段,单靠扶贫开发不能全面的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社会救助依然是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定划分上一般将我国分为中部、东部、西部三个地区,本文对我国中部地区的代表省份湖北省农村贫困线演变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得出湖北虽然2016年在我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的省份中排第七,但贫困发生率却在全国排第九,中部省份排第一,贫困人口总量在全国排第七,中部省份排第三,因此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中部省份贫困进入与退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构成,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过对经典贫困线测度方法的三类方法:绝对贫困线方法、相对贫困线方法和主观贫困线方法的详细介绍与比较,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贫困线制定应考虑的因素,得出适合我国中部地区的贫困线测度方法为马丁法。由于马丁法在高低贫困线差额的合理性存在差异,所以在此部分引入修正马丁法。修正马丁法是建立在恩格尔系数法的基础之上,即在计算非食品贫困线上采用恩格尔系数法。恩格尔系数法的非食品贫困线是运用食品贫困线与恩格尔系数进行计算得到的,而马丁法的非食品贫困线是通过回归模型得到的,从计算量和计算准确性上看,恩格尔系数法则远远高于马丁法。本文使用修正马丁法对湖北省农村贫困线的测算,在得到修正马丁法贫困线模型后对湖北省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实地调研数据影响因素加以实证分析。第三部分由第六章构成,是论文的结论与建议部分。首先分析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强调构建科学的贫困线测度方法与贫困退出标准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相关贫困线设定以及贫困退出标准的设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绝对贫困,贫困问题演变到后期会变成相对贫困,下一步我国贫困退出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到相对贫困上,而相对贫困的问题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是比较困难的,政府有责任在财富二次分配中进行收入再分配。目前,我国所完成的贫困退出是相对低水平的,贫困退出只是在现行贫困线标准下的退出,未来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继续巩固和提高。建议设立“相对贫困线”,这将成为一个趋势,能够确保用一个较高的贫困标准帮助到贫困人口。
王翠翠,夏春萍,蔡轶,雷欣悦[9](2018)在《几种贫困线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与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过程中,贫困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新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一条贫困线,识别、帮扶贫困户对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分别采用收入比例法、扩展性线性支出模型(ELES)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测算了贫困线,并将测算结果与贫困标准进行了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三种方法各有优劣之处和独特之处,但ELES法测算的贫困线更贴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可以以可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法为主,同时佐以其他方法,因地制宜;在测算和制定贫困线时,应加强对相对贫困和资产贫困的重视。
达日罕[10](2016)在《多维度贫困线测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世界性难题。中国曾经面临着几乎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贫困问题。但时至今日,中国的反贫困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发布的《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报告》显示,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90年的19亿降至2015年8.36亿,其中中国减少的贫困人口就占比超过70%。在中国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将保障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列为目标要求之一,可见其对反贫困工作的重视。但是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和许多省市的低保线都与世界银行根据15个最贫穷国家测定的1.9美元/天的贫困标准相差较远。本文从贫困理论入手,回顾并总结了多种贫困概念以及贫困线测定理论,收集整理了中国现行的城市和农村保障标准、贫困状况以及扶贫办法,利用多维贫困视角选取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中的五项,并使用ELES法测算了中国近十年的城镇和农村的多维度贫困线,并通过数据外推法得出近三年的多维度贫困线。为了将结果做出详细对比,梳理出了历年国家以及各省的农村贫困标准与城市低保标准,按时间序列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了中国现行标准中存在的如贫困线制定层面缺乏更多参考因素、现行贫困标准较低、贫困状况统计不足、各省保障标准参差不齐等问题,并希望多维度贫困线的测算能为贫困人口的精准定位做出一点尝试。
二、城镇居民贫困线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镇居民贫困线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视角下我国相对贫困的测度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对贫困的概念 |
1.2.2 相对贫困的识别标准研究 |
1.2.3 相对贫困线的测算方法 |
1.2.4 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 |
1.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框架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可能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贫困相关理论与测度方法 |
2.1 贫困相关理论 |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理论 |
2.1.2 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理论 |
2.2 贫困测度相关方法 |
2.2.1 收入比例法 |
2.2.2 双界限测度方法 |
第3章 我国贫困现状与贫困标准演变 |
3.1 我国贫困演变趋势 |
3.1.1 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转变 |
3.1.2 收入贫困向多维贫困转变 |
3.2 我国相对贫困特征 |
3.2.1 城乡相对贫困 |
3.2.2 区域相对贫困 |
3.2.3 城市内部相对贫困 |
3.3 我国贫困标准的演变与不足 |
3.3.1 我国贫困标准的演变 |
3.3.2 现有贫困标准的不足 |
第4章 收入视角下我国相对贫困的测度与分析 |
4.1 相对贫困的测算结果 |
4.1.1 全国统一设置方案 |
4.1.2 分城乡设置方案 |
4.1.3 分区域设置方案 |
4.2 相对贫困标准测算结果检验 |
4.2.1 测算结果与现有贫困标准比较 |
4.2.2 测算结果与国际制定的贫困标准比较 |
4.3 相对贫困标准测算结果分析 |
4.3.1 全国统一设置方案 |
4.3.2 分城乡设置方案 |
4.3.3 分区域设置方案 |
第5章 多维视角下我国相对贫困的测度与分析 |
5.1 指标选取及说明 |
5.1.1 贫困维度与指标选取 |
5.1.2 权重确定 |
5.1.3 指标说明 |
5.2 我国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结果 |
5.2.1 单维度相对贫困估计结果 |
5.2.2 多维相对贫困估计结果 |
5.2.3 多维贫困指数的分解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精准扶贫背景下家庭多维贫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结构 |
1.2.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本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贫困研究对象的演进:从宏观贫困到家庭贫困 |
2.2 贫困测度的演进:从收入贫困到多维贫困 |
2.3 反贫困研究:从收入反贫困到精准扶贫 |
2.3.1 收入反贫困研究 |
2.3.2 实验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 |
2.3.3 精准扶贫 |
2.4 本章小结 |
3.精准扶贫思想的产生基础及与多维贫困关系 |
3.1 精准扶贫的理论追溯和实践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是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基础 |
3.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精准扶贫思想的直接来源 |
3.1.3 中国反贫困实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基础 |
3.1.4 习近平同志的工作经验是精准扶贫思想的直接来源 |
3.2 精准扶贫思想的多维解读 |
3.3 本章小结 |
4.城乡家庭多维贫困测度 |
4.1 多维贫困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4.1.1 多维贫困的概念和静态多维贫困的测度 |
4.1.2 长期多维贫困指数的测度 |
4.2 数据、维度和指标选择 |
4.2.1 数据介绍 |
4.2.2 维度和指标选择 |
4.2.3 指标贫困状况及变动趋势 |
4.3 城乡家庭的静态多维贫困及其变动 |
4.3.1 城乡家庭的整体静态多维贫困状况 |
4.3.2 静态多维贫困的城乡差异 |
4.4 城乡家庭长期多维贫困及其变动 |
4.5 多维贫困视角下的精准扶贫现状 |
4.6 本章小结 |
5.基于基础设施建设视角的多维贫困反贫困效果研究 |
5.1 数据描述、变量设置及研究方法 |
5.1.1 家庭多维贫困的测度 |
5.1.2 变量设定 |
5.1.3 描述性统计 |
5.1.4 模型设定和研究方法 |
5.2 基础设施可得性对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 |
5.2.1 基础设施建设对多维贫困的基本影响分析 |
5.2.2 基础设施建设与多维贫困关系的内生性处理 |
5.2.3 城乡异质性分析 |
5.2.4 基础设施建设时长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基于资产贫困角度的家庭多维贫困研究 |
6.1 资产贫困研究概述 |
6.2 数据描述 |
6.2.1 资产贫困的测量 |
6.2.2 数据描述 |
6.3 家庭资产贫困与多维贫困的静态比较 |
6.4 多维贫困和资产贫困的动态转换 |
6.5 本章小结 |
7.基于社会资本角度的家庭多维贫困研究 |
7.1 社会资本的反贫困研究 |
7.2 数据描述与研究方法 |
7.2.1 社会资本的测量 |
7.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7.2.3 研究方法 |
7.3 社会资本对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 |
7.3.1 社会资本对多维贫困的基本影响分析 |
7.3.2 社会资本与家庭多维贫困关系的内生性处理 |
7.4 社会资本影响家庭多维贫困的作用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总结 |
8.1 基本结论和政策含义 |
8.1.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8.1.2 本文的政策含义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贫困的内涵与外延评述及研究进展 |
1.2.2 收入分布文献评述及研究进展 |
1.2.3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减贫文献评述及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
1.4.1 主要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贫困理论梳理与预期 |
2.1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贫困理论回顾 |
2.1.1 收入增长减贫:发展经济学贫困理论 |
2.1.2 收入分配减贫:福利经济学贫困理论 |
2.1.3 异质性减贫:人力资本贫困理论 |
2.2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三维贫困分解理论预期 |
2.2.1 理论预期的出发点 |
2.2.2 理论预期的数理推导 |
2.2.3 理论预期的进一步阐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三维贫困分解与测度 |
3.1 贫困指数的选取及分解 |
3.1.1 贫困指数的选取 |
3.1.2 贫困指数的分解 |
3.2 贫困指数分解方法的构建 |
3.2.1 传统的完全分解型贫困指数分解方法 |
3.2.2 基于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方法 |
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
3.3.1 数据来源 |
3.3.2 贫困标准的选取与测算 |
3.3.3 中国居民贫困现状统计性描述 |
3.4 两种贫困分解方法的测度结果及对比分析 |
3.4.1 传统的贫困分解方法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
3.4.2 三维贫困分解方法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
3.4.3 两种贫困分解方法的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维贫困分解指标及其测度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
4.1 收入分布变迁的拟合 |
4.1.1 收入分布拟合的非参数方法 |
4.1.2 收入分布拟合的结果与分析 |
4.2 收入分布变迁视角下三维贫困分解的稳健性检验 |
4.2.1 模型的构建 |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贫困分解的增长效应:经济增长的减贫机制 |
5.1 增长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的减贫机理分析 |
5.1.1 经济增长与减贫的关系梳理 |
5.1.2 经济增长的减贫机理分析 |
5.2 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的统计性描述 |
5.2.1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选取 |
5.2.2 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
5.3 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3.1 系统GMM估计原理及模型构建 |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维贫困分解的离散效应:政府补助的减贫机制 |
6.1 离散效应视角下收入分配的减贫机制分析 |
6.1.1 收入分配与政府补助关系分析 |
6.1.2 收入分配的减贫机理分析 |
6.2 离散效应视角下政府补助的统计性分析 |
6.3 离散效应视角下政府补助减贫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
6.3.1 模型的构建 |
6.3.2 数据指标及回归方程设定 |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三维贫困分解的异质效应:教育异质性的减贫机制 |
7.1 异质效应视角下教育异质性减贫机理分析 |
7.1.1 教育异质性与贫困的关系分析 |
7.1.2 教育异质性对贫困的影响机理分析 |
7.2 教育异质性与贫困统计性分析 |
7.2.1 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分析 |
7.2.2 受教育程度与贫困变化趋势 |
7.2.3 受教育程度对贫困的影响分析 |
7.3 异质效应视角下教育异质性减贫机制实证分析 |
7.3.1 多层次Logistic模型的构建 |
7.3.2 异质性减贫效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3 区域视角下教育异质性减贫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基本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减贫的相关研究 |
2.1.1 减贫的内涵 |
2.1.2 减贫效果评价 |
2.1.3 减贫政策 |
2.2 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研究 |
2.2.1 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与减贫 |
2.2.2 城镇化进程中的收入变化与减贫 |
2.2.3 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与减贫 |
2.2.4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减贫 |
2.2.5 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与减贫 |
2.2.6 特殊地区的城镇化与减贫 |
2.2.7 城镇化对减贫的负面影响 |
2.3 对外开放对城镇化影响研究 |
2.3.1 对外贸易对城镇化影响研究 |
2.3.2 外商直接投资对城镇化影响研究 |
2.4 对外开放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研究 |
2.4.1 对外贸易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研究 |
2.4.2 外商直接投资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3 对外开放、城镇化对减贫影响的理论基础 |
3.1 贫困含义的演进 |
3.1.1 绝对贫困理论 |
3.1.2 相对贫困理论 |
3.1.3 贫困概念的外延 |
3.2 贫困的测定方法及标准 |
3.2.1 贫困发生率 |
3.2.2 恩格尔系数法 |
3.2.3 标准预算法 |
3.2.4 马丁法 |
3.2.5 贫困深度和强度 |
3.2.6 人类发展指数 |
3.2.7 本文选用的贫困测定方法 |
3.3 减贫理论 |
3.3.1 宏观经济角度 |
3.3.2 生产要素角度 |
3.3.3 人口经济学角度 |
3.4 城镇化相关理论 |
3.4.1 境外相关理论 |
3.4.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 |
3.5 对外开放与减贫关系的相关理论 |
3.5.1 内生增长理论 |
3.5.2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
3.5.3 贫困化增长理论 |
3.6 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相关理论 |
3.6.1 促进资本形成的城镇化减贫理论 |
3.6.2 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化减贫理论 |
3.7 上述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4 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影响机理 |
4.1 经济增长途径 |
4.1.1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 |
4.1.2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 |
4.1.3 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 |
4.2 财政支出途径 |
4.2.1 对外开放与财政支出 |
4.2.2 城镇化与财政支出 |
4.2.3 财政支出与减贫 |
4.3 劳动力市场途径 |
4.3.1 对外开放与城镇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协同作用 |
4.3.2 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 |
4.4 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
4.4.1 对外开放与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作用 |
4.4.2 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减贫的影响 |
5 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减贫的理论模型 |
5.1 开放经济下城镇化减贫理论模型的系统架构 |
5.1.1 城镇化对生产者的影响 |
5.1.2 城镇化对消费者的影响 |
5.1.3 城镇化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 |
5.1.4 对外开放与城镇化在减贫方面的交互作用 |
5.2 封闭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的基础模型 |
5.2.1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
5.2.2 城镇化对贫困变化的影响 |
5.3 对外贸易、城镇化与减贫的模型构建 |
5.3.1 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 |
5.3.2 对外贸易对减贫的影响 |
5.4 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减贫的模型构建 |
5.4.1 城镇化对减贫的影响 |
5.4.2 利用外资对减贫的影响 |
5.5 主要结论 |
6 我国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减贫的现状 |
6.1 对外开放现状 |
6.1.1 对外开放的总体情况 |
6.1.2 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
6.1.3 利用外资的发展情况 |
6.2 城镇化现状 |
6.2.1 城镇化发展进程 |
6.2.2 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
6.3 贫困的现状 |
6.3.1 中国的贫困人口标准 |
6.3.2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
6.3.3 贫困人口地区分布不均 |
6.3.4 减贫财政支出情况 |
6.3.5 贫困地区减贫情况 |
7 基于跨国数据的开放、城镇化与减贫关系实证分析 |
7.1 基本模型设定 |
7.1.1 基准模型 |
7.1.2 动态模型 |
7.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7.2.1 被解释变量 |
7.2.2 解释变量 |
7.3 模型回归结果 |
7.3.1 对外贸易、城镇化与减贫的回归结果 |
7.3.2 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减贫的回归结果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动态面板回归 |
7.3.5 考虑收入异质性的回归结果 |
7.4 本章主要结论 |
8 基于国内数据的开放、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的实证分析 |
8.1 基本模型设定 |
8.1.1 基准模型 |
8.1.2 动态模型 |
8.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8.2.1 被解释变量 |
8.2.2 解释变量 |
8.2.3 描述性统计 |
8.3 基于收入水平的模型回归结果 |
8.3.1 出口、城镇化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结果 |
8.3.2 进口、城镇化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结果 |
8.3.3 利用外资、城镇化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结果 |
8.3.4 基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模型回归结果 |
8.3.5 本节小结 |
8.4 基于城镇贫困差距的模型回归结果 |
8.4.1 出口、城镇化与城镇贫困差距的回归结果 |
8.4.2 进口、城镇化与城镇贫困差距的回归结果 |
8.4.3 利用外资、城镇化与城镇贫困差距的回归结果 |
8.4.4 本节小结 |
8.5 基于农村贫困差距的模型回归结果 |
8.5.1 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农村贫困差距的回归结果 |
8.5.2 对外开放、城镇化对农村减贫交互作用回归结果 |
8.5.3 本节小结 |
8.6 动态面板回归 |
8.6.1 出口、城镇化对低保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 |
8.6.2 进口、城镇化对低保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 |
8.6.3 利用外资、城镇化对低保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 |
8.6.4 本节小结 |
8.7 考虑区域异质性的回归结果 |
8.7.1 各区域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农村贫困差距的回归结果 |
8.7.2 不同区域对外开放、城镇化对农村减贫交互作用回归结果 |
8.7.3 本节小结 |
8.8 本章主要结论 |
9 对外开放、城镇化与减贫的国际实践与经验 |
9.1 国际实践比较 |
9.1.1 减贫实践的国际比较 |
9.1.2 城镇化实践的国际比较 |
9.1.3 对外开放实践的国际比较 |
9.1.4 其他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 |
9.2 国际经验分析 |
9.2.1 美国的实践经验 |
9.2.2 韩国的实践经验 |
9.2.3 墨西哥城实践经验教训 |
9.3 经验总结 |
10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对策建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研究:测定、现状和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 |
2 贫困相关理论 |
2.1 贫困的内涵和分类 |
2.2 城镇贫困人口的界定 |
2.3 发展经济学的贫困相关理论 |
2.3.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2.3.2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2.3.3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
2.3.4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3.5 人力资本的反贫困理论 |
3 安徽省城镇贫困线测定 |
3.1 贫困线测定的方法研究 |
3.1.1 贫困线的概念和划分 |
3.1.2 测算贫困线的原则 |
3.1.3 国内外常用的贫困线测算方法 |
3.1.4 贫困线测算方法的比较 |
3.1.5 时间效应修正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
3.2 安徽省城镇贫困的测定 |
3.2.1 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贫困线的测算 |
3.2.2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贫困线的调整 |
4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现状分析 |
4.1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 |
4.2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结构 |
4.3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 |
4.3.1 城镇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 |
4.3.2 城镇贫困人口的就业状况分布 |
4.3.3 城镇贫困人口的行业分布和职业分布 |
4.4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 |
4.4.1 城镇贫困人口的消费状况 |
4.4.2 城镇贫困人口的收入状况 |
4.4.3 城镇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情况 |
5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影响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可能因素 |
5.1.1 社会因素 |
5.1.2 个人因素 |
5.1.3 经济因素 |
5.2 实证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
5.2.2 实证方法的选取和模型介绍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关于安徽省城镇贫困研究结论 |
6.2 安徽省城镇反贫困对策建议 |
6.2.1 合理推动安徽省城镇化进程 |
6.2.2 建立健全可持续的普惠社会保障体系 |
6.2.3 建立健全综合型新社会救助体系 |
6.2.4 改善社会环境,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评估与动态调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会救助 |
2.1.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2.1.3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维贫困论 |
2.2.2 底线公平论 |
3. 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现状分析 |
3.1 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 |
3.1.1 保障人数有所增加 |
3.1.2 保障标准逐步提升 |
3.2 四川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分析 |
3.2.1 低保标准水平总体偏低 |
3.2.2 低保标准发展有所滞后 |
3.2.3 低保标准差距逐渐扩大 |
3.3 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3.3.1 贫困基数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
3.3.2 保障标准的制定不够完善 |
3.3.3 财政对低保资金的投入有限 |
4. 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评估 |
4.1 模型介绍 |
4.2 指标选取和相关参数估计 |
4.3 四川省城镇低保线测算 |
4.4 测算结果分析 |
4.4.1 理论低保标准与实际低保标准关系分析 |
4.4.2 理论低保标准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关系分析 |
4.4.3 测算结果分析小结 |
5. 动态调整方案的建立 |
5.1 四川省城镇居民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方案设计 |
5.1.1 方案构建 |
5.1.2 参数假设 |
5.1.3 联动方案对低保线的测算 |
5.2 四川省城镇居民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5.2.1 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需求总额预测 |
5.2.2 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出预测 |
5.2.3 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缺口预测 |
5.3 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联动机制 |
6.2.2 建立多样化的城市低保资金分担机制 |
6.2.3 建立分类救助制度 |
6.2.4 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制化建设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贫困线测度的湖北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重要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贫困与贫困线 |
2.1.1 贫困 |
2.1.2 贫困线 |
2.2 贫困测度理论 |
2.2.1 贫困动态性理论 |
2.2.2 经典贫困线测度理论 |
2.3 贫困退出 |
2.3.1 贫困退出的动力机制 |
2.3.2 贫困退出的补偿机制 |
2.3.3 贫困退出的风险防范机制 |
2.3.4 第三方评估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测度标准演进历程及其局限性 |
3.1 农村贫困线测度标准的演进历程及其局限性 |
3.1.1 农村贫困线测度标准的演进历程 |
3.1.2 农村贫困线测度方法的局限性分析 |
3.2 湖北农村贫困线测度的演进历程及其局限性 |
3.2.1 湖北省简介 |
3.2.2 湖北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3 湖北贫困状况 |
3.2.4 湖北农村贫困线标准的演进历程及局限性分析 |
3.3 湖北农村贫困退出标准演进历程及其局限性 |
3.3.1 湖北农村贫困退出标准演进历程 |
3.3.3 湖北农村贫困退出标准现状 |
3.3.4 湖北农村贫困退出标准的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4 贫困线测度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4.1 经典贫困线的测度方法模型与比较 |
4.1.1 经典贫困线测度方法 |
4.1.2 现行贫困线的测度方法模型特点比较分析 |
4.2 贫困线测度方法选择 |
4.2.1 农村贫困线理念选择 |
4.2.2 农村贫困线测量影响因子选择 |
4.2.3 农村贫困线计算方法选择中应考虑的因素 |
4.3 修正贫困线马丁法测度模型理论与模型构建 |
4.3.1 理论分析 |
4.3.2 模型构建思路及数据选取 |
4.3.3 模型构建 |
4.4 对修正贫困线马丁法的检验 |
4.4.1 对历年贫困线的推算 |
4.4.2 不同贫困线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北农村贫困线测度与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实证分析 |
5.1 样本描述性概述 |
5.1.1 贫困农户基本情况 |
5.1.2 贫困农户收入与支出情况 |
5.1.3 贫困农户居住情况 |
5.1.4 贫困农户教育情况 |
5.1.5 贫困农户生活条件情况 |
5.1.6 贫困农户医疗情况 |
5.1.7 贫苦农户享受政策情况 |
5.2 贫困进入与退出指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收入和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
5.2.2 农户居住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受教育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
5.2.4 生活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5.2.5 医疗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
5.3 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回归模型构建 |
5.3.1 模型选择与设定 |
5.3.2 模型的估计结果及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演变趋势 |
6.2 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测度方法调整及建议 |
6.2.1 构建科学的贫困线测度方法 |
6.2.2 构建贫困退出标准 |
6.2.3 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相关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9)几种贫困线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贫困的具体测量方法 |
(一) 扩展性线性支出模型 (ELES) 法 |
(二) 收入比例法 |
(三) 恩格尔系数法 |
(四) 三种方法的比较 |
1. 数据的可获得性。 |
2. 数据处理的难度。 |
3. 贫困的多维性。 |
三、基于不同方法的贫困线测算 |
(一) 基于收入比例法的贫困线测算 |
(二) 基于可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法的贫困线测量 |
(三) 基于恩格尔系数法的贫困线测定 |
四、三种方法测量结果的评价及比较 |
(一) 测算结果与平均工资、城镇化率及人均GDP增长率的比较 |
(二) 与国际制定的贫困标准比较 |
(三) 与政府官方的贫困标准比较 |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对策建议 |
(10)多维度贫困线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1. 丰富中国贫困线的测定方法 |
2. 尝试对贫困线的多维度制定进行探索 |
3. 丰富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 |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2. 本文的创新点 |
二、论文理论依据及演进过程 |
(一) 国外贫困理论的发展 |
1. 不同领域时期的贫困理论 |
2. 按经济学流派划分的贫困理论 |
(二) 国外贫困线测定理论的发展 |
1. 传统贫困线测定方法 |
2. 近年来的贫困线测定方法 |
(三) 中国的贫困测定标准及国内贫困研究 |
1. 中国当前的贫困测定标准 |
2. 国内贫困研究理论 |
(四) 贫困理论研究综述 |
三、中国现行的低保标准及扶贫办法 |
(一) 中国现行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1. 城市保障标准 |
2. 农村贫困标准 |
(二) 中国现行的扶贫办法及扶贫方式 |
1. 当前的扶贫办法 |
2. 总体及各省的贫困状况及贫困人口分布 |
3. 各省贫困状况及扶贫状况及存在问题 |
四、多维度贫困线测定方法及分析 |
(一) 数据来源及测定方法 |
1. 数据来源 |
2. 模型介绍 |
(二) 贫困线测算 |
1. 城镇贫困线 |
2. 农村贫困线 |
3. 多维度城镇贫困线和多维度农村贫困线的测算结果 |
(三) 测算结果分析 |
1. 结构相关性分析 |
2. 测算依据理论分析 |
五、多维贫困线与传统贫困线对比分析 |
(一) 传统贫困线与多维贫困线对比分析 |
1. 中国现行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方式 |
2. 中国历年城镇低保线制定标准和保障人数 |
(二) 多维贫困线测定所得与各省、市贫困线对比 |
1. 中国各省贫困线制定差异 |
2. 多维贫困线与各省贫困线对比分析 |
(三) 中国现行贫困线存在问题分析 |
1. 贫困线标准依旧较低 |
2. 贫困线覆盖面较小 |
3. 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
六、现行贫困线测定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
(一) 贫困线制定发展参考因素 |
1. 对贫困线的影响因素的考虑 |
2. 贫困线的评价功能 |
(二) 针对贫困线制定的政策建议 |
1. 建立尽快统筹城乡标准,统一贫困标准计算方式 |
2. 建议将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制定标准依法量化 |
七、结语 |
(一) 本文所得主要结论 |
(二) 本文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城镇居民贫困线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视角下我国相对贫困的测度与分析[D]. 董金鹏.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2]精准扶贫背景下家庭多维贫困治理研究[D]. 唐丽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3]基于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三维贫困分解测度及其实证检验[D]. 冯星. 吉林大学, 2020(08)
- [4]开放经济条件下城镇化与减贫关系研究[D]. 闫鸿鹂.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5]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研究:测定、现状和影响因素[D]. 滕宇汯.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6]四川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评估与动态调整方案研究[D]. 钟雨丹. 厦门大学, 2019(08)
- [7]贫困线测算方法与实证[J]. 闫菊娥,高建民,杨晓玮,廖胜敏. 统计与决策, 2018(22)
- [8]基于贫困线测度的湖北农村贫困进入与退出标准研究[D]. 谢沁怡. 武汉大学, 2018(06)
- [9]几种贫困线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与选择[J]. 王翠翠,夏春萍,蔡轶,雷欣悦. 新疆农垦经济, 2018(04)
- [10]多维度贫困线测量研究[D]. 达日罕. 内蒙古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