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粒子的一些哲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柴源[1](2020)在《坂田昌一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坂田昌一是日本着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他在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与他始终坚持正确的科学哲学思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坂田昌一的科学哲学思想整体进行研究,旨在还原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完整面貌,进而为科学哲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进行研究。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包括他的学术历程,日本战前战后科学哲学的研究概况,以及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科学背景。其次,论述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包括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列宁的唯物主义思想,以及武谷三男的“三阶段论”思想。第二部分:论述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首先,分析了坂田昌一的自然观,包含了他对自然的本质属性与存在形式,自然界的结构层次论,以及自然界的特征的观点。其次,分析了坂田昌一的科学观,包括科学的本质,科学与哲学,科学的社会作用。最后,阐述了坂田昌一对“三阶段论”的践行和传播。第三部分:分析了坂田昌一的科学哲学思想的评价。首先,分析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其次,分析了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影响。
黄灿[2](2020)在《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艺术自诞生之日起,颇具“现代性”的气质。其中,“激进性”是这种气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性因素。所谓“激进”,有两层含义:一是超前,二是否定。新媒体艺术,一方面继承了现代艺术,尤其是先锋艺术敢于否定的激进基因,另一方面它又是在技术进步和社会演化的社会变迁语境中呈现出来的。技术进步、语言表征激进和文化激进共同型构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三元结构。媒介技术作为一种艺术演进的激进力量,熔铸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和文化内涵。在现代性的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媒体艺术在其自身的语言表征上,承接了先锋派艺术以及传统媒体艺术激进的创作手法,如拼贴、并置、挪用等,衍生出崭新的艺术作品,形塑了新形态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基于“视觉原子论”的底层逻辑,让艺术家拥有了“界面交互”“艺术越轨”“纵深蒙太奇”“视像堆叠”等一系列新的创作手法以及艺术效果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从“主体—客体”转向一种“关系美学”的建构。在关系美学的语境下,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在关系建构中随时呈现随时转变的。就此,艺术创作的价值导向从“内容为王”转为“语境为王”,进而形塑“录像诗学”“沉浸美学”等一系列新的审美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不仅颠覆了传统审美文化,更塑造了“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数字异托邦”“去物质性与后现代崇高”等具有激进批判立场的新媒体文化。
漆志超[3](2019)在《德日进宗教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历史,从希腊时代的有限的、符合理性的古代宇宙观,到近代的无限的、永恒的机械宇宙观,再到现代的有机的演化宇宙观,人类的宇宙论已经发生了彻底地改变。随着宇宙论的改变,我们不仅对宇宙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而且越来越意识到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时空有机维度以及精神现象都应当被加入到宇宙的本质之中。德日进认为,作为整体的宇宙处于两种相互对立的变化中,一种是进化运动,即宇宙整体朝向越来越有秩序、精神现象越来越彰显的状态前进;另一种是熵化运动,即宇宙在演化过程中总的熵值不断增加,宇宙越来越混乱,最后走向混沌和死亡。这让我们意识到,生命不仅与存在和非存在相关,亦与秩序和混沌相关。由于宇宙的进化运动和熵化运动的存在,人类所面临的威胁与希望同时被扩大了,受到熵化的影响,我们的威胁不再是个体生命的死亡,而是宇宙整体的覆灭;受到进化的作用,我们的希望不再是个体的生命和精神得到拯救,而是宇宙整体进入超越境界。遗憾的是,现代的科学与宗教并没有适应演化的宇宙,它们仍然秉持着静态宇宙观的逻辑,既不能克服新的威胁,又不能拥抱新的希望。从科学方面来说,科学过于依赖分析方法,试图通过宇宙中某一特殊现象,或者某一领域的一套理论系统来对宇宙的本质做通盘解释,但这种做法无疑是为了理论的自洽性把宇宙丰富的现象排除出去,因而漏掉了实在,无法揭示宇宙的本质;从宗教方面来说,传统基督教普遍认为宇宙是上帝通过“分有的创造”而得来的,人类的灵魂虽然归于上帝而得救,却要以割裂人类和宇宙的连接的方式进行,由于上帝的存在并没有给宇宙的未来更多的助益,因而上帝变成了纯粹逻辑概念中的存在。现代科学与宗教之所以能用“分析”或者“分割”的方式来看待宇宙,那是因为在它们看来宇宙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它们追求的是“伟大的平衡”,德日进却告诉我们,宇宙正在经历着“伟大的运动”,用静态宇宙论逻辑来处理演化宇宙论问题,自然是不会成功的。德日进综合科学理论与宗教理想,构建其“广义进化论”思想,他积极肯定了生命和精神的超越价值,德日进说,在个人层面,如果生命不是决定性地超越死亡,那么生命意义和价值就会即刻被抽空,在整体层面,情况更是如此,生命是宇宙论意义上地超越死亡,只有把熵化现象看作进化现象的副效应,宇宙才能够被理解。德氏指出,从科学层面来看,人类是宇宙中的特殊现象,只有人类独自突破了思想阶,从而把宇宙提升进新的境界,因此人类是宇宙进化的轴心和前沿,宇宙的进化过程在人的身上仍然再次跃进,把人类由个体性的存在提升到“精神智慧圈”的存在,“精神智慧圈”发展到极限,必然汇合于超越时空的Ω点,此即进化的终局,通过进入时空而超越时空,这就是宇宙进化的完整过程;从宗教层面来看,如果宇宙激活的总能量刚好只够其达到Ω点,那么宇宙的进化就会因其能量匮乏而自动消解,因此需要上帝在宇宙进化到终末整个地把它转化纳入“神的氛围”,万事万物的价值才最终实现。广义进化论需要上帝的预设以补全其宇宙论,因此科学与宗教不是互不干涉或者相互对立的,毋宁说是为了追求同一真理的两条不同进路。根据广义进化论,可以说德日进的神学是末世论向度的。只有在进化的终末,上帝才向人类显现其所是,因此上帝不再是某种超越宇宙的实体,而是宇宙的延伸,如此世俗世界与超越境界就由宇宙的进化连通在一起,德氏的上帝观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处于宇宙进化过程中的人类虽然无法把握上帝,却被上帝所把握,通过参与到上帝创世的伟大工程,人类就能逐渐对上帝加深了解,所以上帝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超人格、超智慧的氛围,德氏称之为“神的氛围”。“神的氛围”和Ω点给予人类以生命的目的和希望,而人类在实践上应当效仿基督,才能切实地朝着希望迈进。基督通过“道成肉身”和“十字架之路”的奥迹,明确地表达出通过进入世界而提升世界的宇宙进化逻辑。因此,现代人不仅要投入工作与生活,而且还要从中不断超拔提升,只有如此,作为有限生命的人格中心才能与作为“万有之万有”的基督中心合而为一。一方面,德日进的思想在基督教世界虽然称不上主流,但是它却与中国宗教思想高度契合,不论是人生哲学、宇宙论,甚至是本体论都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德氏的思想能够为沟通东西方宗教搭建一座桥梁。另一方面,在演化的宇宙中,我们需要的是进入历史的上帝,而不仅是逻辑概念的上帝,我们需要的是完整的科学,而不仅是片面深入的科学,所以德日进在现代神学转型的尝试中,可以称为一个先锋人物。第一章主要讨论从静态的宇宙观到演化的宇宙观的转化而带来的宇宙的进化和熵化关系问题。德日进的宗教哲学与他的宇宙论密不可分,由于人类的宇宙论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传统宗教所关心的问题如今要么失去其效力,要么产生了新意,这些新生成的变化和问题,都需要通过对演化的宇宙论进行讨论的基础上重新加以审视和厘清。由于宇宙论的转化,曾经威胁到个体生命的死亡现在扩展到宇宙整体,这不仅是范围的扩大,也是程度的加深,整个宇宙都会因为熵化的影响而走向总体的死亡。单独依靠宗教或是科学根本无法克服这种威胁,科学过于依赖分析方法,从宇宙的基本单位出发无法解决宇宙总体倾向问题,宗教教导人类抛弃宇宙,这就掩盖了上帝创世的积极意义。因为熵化是宇宙整体的变化,也只有另一种变化才能克服这一威胁,那就是宇宙的进化,但是生物进化论漏掉宇宙的精神本性,狭义进化论可被还原为一套物质秩序,都无法把宇宙从死亡的命运中拯救出来。德日进综合科学和宗教的洞见,提出精神乃物质复杂化所显露的实在,并归结为“复杂性——意识性”定律,科学处理的是宇宙的理化能量,而宗教协调的是宇宙所激发出的精神能量,这样我们就在现象层面把宇宙统一起来。可以说,我们所生活的宇宙不仅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在物质层面有熵化堕落的危险,但是在精神层面却有无限提升的可能,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把熵化作为进化的副效应,从而彻底地肯定生命与精神的价值。第二章主要讨论人在宇宙进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在静态宇宙论的逻辑中,科学与宗教所产生的往往是歪曲的人的形象,因此人类被放置在宇宙的边缘,人的神圣性也被遮蔽起来,而在演化宇宙论的逻辑中,人类是进化的轴心和前沿,因此宇宙的价值提升离不来人的参与和实践,人的神圣性得以充分地彰显出来。科学视精神为副现象而把人类排除在宇宙本质之外,宗教视精神为超现象而割裂了人类和宇宙的联系,无论哪种情况,人都处于宇宙的边缘地带,两者都产生了歪曲的人类形象。德日进在彻底地坚持系统论与进化论的基础上指出,科学的分析只不过是不断朝着宇宙最为基础的底层实在前进,但是当他们到达某一层面的实在后,转身就抛弃这个层面而又进入另一更深的层面,这样就对宇宙的有机整体价值视而不见了;上帝不仅有创造宇宙的活动,还有进入宇宙的过程方能显露他的仁爱,可以说,上帝不仅创造宇宙,更加透过万事万物而提升宇宙。这样看来,人就不再是宇宙中的异类,而是宇宙进化的轴心和前线,人的价值也由参与到上帝的创世工程而彰显出来。对于人类自身,宇宙的进化过程仍然在起作用,未来人类将由自我存在走向“精神智慧圈”的总体存在,而“精神智慧圈”将通过时空有机维度而达到超越时空的超人格的、超智慧的Ω点,同样的过程也是人类进入上帝的国度的旅程,因着宇宙进化的功德,人类终将彻底地告别熵化和死亡。第三章主要讨论在演化的宇宙中,上帝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新的上帝观给人类的启示。在德氏的广义进化论中,上帝的存在作为宇宙论的补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科学与宗教在功能上是相互补充的,毋宁说它们是达到同一真理的不同进路。德日进指出,上帝是宇宙的延伸,只有到宇宙进化的终末,上帝自身的存在才完全显露出来,因此德氏的上帝观既是内在超越的,又是末世论的。对于处在进化过程中的人类,上帝不再可被设想为某种超越宇宙的实体,而应当被设想为一种全然包裹着我们的超人格的、超智慧的氛围,德氏称之为“神的氛围”。为了认识上帝,德日进扬弃了传统的“形式”与“质料”认识方法,而采用朝向未来、朝向进化的“结构”与“能量”认识方法,德氏意识到,宇宙的进化过程就是精神能量和爱的能量不断激活的过程,凭借着这些能量,宇宙朝着上帝的国度不断攀升,这也说明了世俗世界与超越境界是连接在一起的。Ω点和“神的氛围”给人以崇高的理想,而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十字架之路”的奥迹则能够指导人类的实践。基督通过进入宇宙而提升宇宙向我们展现了拯救的真理,人类也应当积极投身建设世界的伟大工程并与他人相结合以提升人格,如此才能使宇宙整体地与作为“万有之万有”的基督中心合而为一。第四章主要讨论德日进的宗教观与中国宗教思想的一致性,为沟通东西方宗教思想架起一座桥梁。本文选取方东美与唐君毅的思想与德日进的思想做一比较,发现他们不论在人生哲学方面,在宇宙论方面,还是在本体论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契合性。方东美强调,人类需要参与到作为整体的宇宙生命之中,就能自然地把宇宙带入真、善、美的宗教胜境;唐君毅指出,人类需要朝着心之本体不断前进,才能够把宇宙的苦、恶、错转化为真、善、乐。他们二者的思想可以用德日进的理论总结为,“提升个体的中心”以契合“超越的中心”,与“移个体的中心”进入“超越的中心”这两种相互配合的运动以达到宇宙进化的目的。也只有通过宇宙整体的进化,个人的存在才能达到古今、内外、上下、主客的自由贯通。
赵肖荣[4](2019)在《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文中认为科学主义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科学主义定义繁多,内涵复杂,典型的是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过度乐观,视科学理论为绝对真理,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无限外推。科学主义并非科学本身,也非科学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科学观。本研究以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对象。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发展模式从“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科学发展受到教条化辩证唯物论的影响,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主义观念和实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自由开放的年代。伴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日益彰显,中国掀起反思科学和科学主义的热潮。反思科学、探讨科学主义,绝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在当下世界各国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竞相实施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讨论科学主义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传播和吸收科学文化,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个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对以往研究中国科学主义问题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将这一研究领域分为三个层面: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以西方话语考察中国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科学主义表现还原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中,做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2)建国以后,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科学发展模式上从“欧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这一转变的历史逻辑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苏联科学技术先进,愿意帮助我们。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辩证唯物论的教条化影响,苏联和我国发展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其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科学思想的唯物论。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这一科学观诞生的历史背景、观念主张和危害。(3)唯“社会主义科学”论,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在整体上持有负面的评价: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科学也必然是走向衰亡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发动了批判自然科学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内外部历史根源,胡化凯等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本研究从科学主义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思想根源。这一研究视角与学界从“反科学”视角研究科学批判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以教条化辩证唯物论为依据的科学唯物论思想及绝对真理观将相对论曲解为“相对主义”是批判相对论的两大科学主义根源。通过介绍和分析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哲学思想,以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本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辩证唯物论在思想上有同质性和相容性。(4)本研究以1973-1976年《自然辩证法杂志》批判大爆炸宇宙学的16篇文献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世纪某些宇宙学观点挑战了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一种变形的科学主义——‘唯上的真理观’”、“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三个主题,分析了这一批判与科学主义的关系。(5)通过梳理我国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考察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促使了科学主义的诞生,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量子力学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动摇了科学主义的还原主义、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通过辨析经典物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对两者的挑战,层层剖析,阐述了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和学术思想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科学主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北京、上海两地部分科学文化学者举行的“科学文化研讨会”为起点,将科学主义这一议题,从学术象牙塔,推向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梳理了研讨的内容,分析了争论的过程、观点和性质,探讨了研讨与争论的意义。(7)本章以若干科学争议为案例,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当下,科学争议日益频繁,为研究科学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以“中医存废之争”、“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争”和“全球气候变暖之争”为案例,考察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对争议的影响和表现。(8)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科学。科学主义会造成种种危害,科学-人文的分裂是其中的一大后果。本研究分析了科学-人文分裂的现象、危害,探索逐步实现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提出需要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以及加大科学史的传播力度。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程守华[6](2019)在《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在国内属于空白领域。国际上近十年,量子场论的哲学研究逐渐如火如荼,集中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在微扰论的重正化技巧的哲学解释上,解决发散困难的多种理论构造上的竞争关系,定域性和非定域性的关系上。本文就以上几方面撰写了量子场论的发展简史、概念体系和数学形式以及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历史传统带来的哲学见解,进而构筑语境实在论的量子场论哲学。并创新性的提出模态实在和结构实在融合基础上的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论文运用了逻辑方法、实验证实方法和语境方法。绪论介绍了国际上量子场论实在论的研究状况。主要就关系实在论、要素实在论、实体实在论、结构实在论和语义研究的特征进行综述。并简介了数学和经验之间的多样化层次性的冲突。第一章就发散困难引起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进行语境实在论的解释,指出次论题的本质是数学和经验的关系问题。第三章,继续第二章的数学和经验之间的表征关系指出,定域性难题,数学表征物理研究对象的表征是根本难题。第四章,运用模态逻辑和模糊模态逻辑指出物理世界的动态性。第五章,指出量子拓扑场论是对定域性和非定域性难题的多样数学进路的统一,第六章给出跨语境的实在论解释。结束语提出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为人机共生、人机交互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哲学理论解释。为实在论提出一元论的辩护。本文的理论创新是,首次提出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给出物质和意识统一的数学统一和逻辑统一表述。方法论创新:全面移植语境方法论到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中。社会科学技术应用价值创新:为当今的量子计算机的设计新材料的量子计算的数学计算指出新的出路。
杨羚[7](2019)在《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物理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对于任何哲学来说都至关重要,它被恩格斯界定为近代哲学的根本问题和重大问题。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始于古代,古希腊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更侧重于对世界本原是何种物质的思考。到了中世纪,哲学成为了神学的附属品,停滞不前;直到近代哲学家们察觉到自我意识的存在,研究的重点才变成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正确的形式出现和发展是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并由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在现当代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物理主义作为唯物主义的一种崭新形式,不断地兴起和发展,成为了颇具影响力的思想。物理主义以是否能够还原为标准,阐述了包括同一论、取消论、随附性、副现象、突现论在内的许多新观点,深入细致地探索了大脑(存在)与心灵(思维)之间的关系。它对心身关系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探索始终坚持“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一基本原则,力图从当代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阐明心灵的运行机制及其对物质的反作用原理。当然,物理主义并不是一种完备的理论,它也面临着不小的困境,如何摆脱这些困境成为了物理主义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只有摆脱了这些困境,物理主义才能更具有说服力,从深层次揭示心灵与身体的关系问题。同时,物理主义在某些方面也实现了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继承,这让物理主义为当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哲学基础。但是物理主义只注重人类意识形成的自然化,错误地估计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颠倒了人工智能同人类意识的关系。因此,对二者关系的考察必须要借助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观,从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来进行更深刻的说明。
蒋运鹏[8](2018)在《客观世界的界限——物理世界的主客观区分及其判断标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觉上,人类世界观的有些部分有很强的人类中心色彩,它们并不反映世界的客观结构。哲学家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寻求明确的理论来协助勘定世界观各个领域的主客观区分界线。本文尝试提供一个仅适用于物理本体论领域的主客观区分理论,并借此为如下观点提供支持:相当数量的关于物理世界的本体论争论(即针对特定物理物体是否存在的争论),仅仅涉及构建世界的不同主观方案。这种理论探讨本身属于元本体论范畴。
胡大年[9](2018)在《“文革”中的“无产阶级科学革命”: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再考》文中研究表明根据笔者近十几年来在国内外收集的相关史料以及对数位重要当事人的访谈,本文对"文革"期间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的发端和衍化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考察。文章首先回顾了苏联的相对论批判和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性学习唯物辩证法运动,以及二者对当时中国青年思想的重要影响,然后论述了该批判组的发起和组织过程,并结合一些已知的批判组成员的相关经历对批判组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探讨。接着,笔者仔细考证了毛泽东和陈伯达与"相对论批判"运动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20世纪中期海外反相对论思潮特别是艾弗斯、丁格尔和雅诺西三人的着作对批判组的影响。最后,文章分析了中国"相对论批判"运动的思想根源,并尝试总结了相应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本研究表明,"文革"期间对狭义相对论的错误批评源于对辩证唯物论的教条主义诠释、对相对论理论的误解以及缺乏对相对论发展历史的全面了解,而其中有些批评意见也暴露了中国相对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中的短板和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值得进一步反思和探究。
高文婧[10](2017)在《维勒贝克小说中的乌托邦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当今法国文坛的中流砥柱,作家米歇尔·雌勒贝克自第二部小说作品《基本粒子》开始声名鹊起,之后的每部作品都备受关注。他因最早的三部小说作品(《斗争领域的延伸》、《基本粒子》、《平台》)而被视作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西方人情感与欲望灾难的预言家。随后,《一个岛的可能性》更加大胆地设想了克隆人世界的图景,被认作2005年龚古尔文学奖最大遗珠,仅以一票之差惜败。2010年,作家凭借《地图与疆域》摘得了龚古尔桂冠,弥补了先前《基本粒子》和《一个岛的可能性》与大奖失之交臂的遗憾。2015年,小说《臣服》一经出版便登上了畅销书榜首,因作品与恐怖主义当年在巴黎犯下的罪行具有一定的吻合度,作家获得了"人类命运的预言家"的头衔。毋庸置疑,维勒贝克在法国本土已家喻户晓,同时也是得到最普遍译介的当下法国文学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当代法国文学的成就,常被拿来与勒·克莱齐奥、莫蒂亚诺、佩雷克等大家相提并论。本论文拟将维勒贝克的六部小说作品作为研究材料,以其中蕴含的多维度乌托邦主题为研究对象。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维勒贝克小说中乌托邦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拓展后时代法国乃至世界文学中乌托邦研究的场域,因此具有积极的文学传承意义和建构价值。第二,对于维勒贝克小说中乌托邦主题的研究有益于揭示文学场域的社会学意涵,凸显作家的文学文本的现实意义。对维勒贝克小说中乌托邦主题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希望可以为作家正名,"写性"以及物理学、生物学"嫁接"的鲜明标签显然是流于浅表,远不能概括作家的写作意图与写作主旨,甚至可以说与作家作品的社会关注本质内核相去甚远。第三,对维勒贝克小说中乌托邦主题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国内的法国文学研究者把握法国当下文学发展的动向与趋势,有益于增强国内的法国文学研究的时效性。我们的研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以乌(敌)托邦基本理念框架为依托,主要借助互文性的思路与方法,分析作家的乌托邦文学文本与诸位思想家、哲学家、作家文本的文本间性关系,发现与论述作家乌托邦思想的本质与内涵。我们的研究首先基于维勒贝克作品中确实存在乌托邦主题以及诸多互文关系这一前提。其次,在我们掌握的研究资料中,已有一些学者或从不同角度、或依不同方式提及过维勒贝克文本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这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支撑我们的研究。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陈述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作家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整体结构。正文部分分为七个章节,每个章节均涉及维勒贝克作品中乌托邦主题的一个维度,逐渐深入作家乌托邦情结的内核,把握作家乌托邦写作的特质与倾向。第一章主要在追溯文学领域乌托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界定后时代乌托邦及其多维语境,给下文的进一步论证提供概念依托。第二章主要从维勒贝克的小说文本出发,归纳作家作品中反复涉及的当代西方社会主要弊端,这些弊端是促使其展开乌托邦思考的根本动力。正是在针砭时弊的基础之上,维勒贝克给出了自己的文学乌托邦解药。从第三章开始,我们的研究主要立足于维勒贝克乌托邦思想与诸位乌托邦主义者(包括赫胥黎、叔本华、孔德、傅立叶、莫里斯等)勾勒的社会理想的文本间性,在第三、四、五、六、七章中,分别从乌托邦文本常常涉足的科学技术、宗教、情欲、劳动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国家控制等维度出发,逐步揭示并详细论证维勒贝克作品中蕴含的多元(反)乌托邦主题。在结论部分,我们再次审视论文的互文性研究方法,对于维勒贝克小说中乌托邦思想做总结性论述。
二、基本粒子的一些哲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本粒子的一些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坂田昌一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1.研究重难点 |
2.创新之处 |
一、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
(一)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1.坂田昌一的学术历程 |
2.日本战前战后科学哲学研究概况 |
3.20 世纪物理学的发展 |
(二)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1.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
2. 列宁的唯物主义思想 |
3.武谷三男的“三阶段论”思想 |
二、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
(一)坂田昌一的自然观 |
1.自然的本质属性与存在形式 |
2.自然界的结构层次论 |
3.自然界的特征 |
(二) 坂田昌一的科学观 |
1.科学的本质 |
2.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
3.科学的社会作用 |
(三)坂田昌一对“三阶段论”的践行和传播 |
1.坂田昌一对“三阶段论”的践行 |
2.坂田昌一对“三阶段论”的传播 |
三、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评价 |
(一)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 |
1.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
2.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局限 |
(二) 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的影响 |
1.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
2.坂田昌一科学哲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新媒体技术倒逼艺术世界的变革 |
二、传播技术造就的艺术全球化和去经典化 |
三、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转向 |
四、社会变迁以及艺术理论的更新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第一章 文化、社会与艺术激进 |
第一节 文化与艺术表征的复杂性 |
一、现代性文化、先锋派与庸俗艺术 |
二、文化同一与艺术变形 |
第二节 “进步”与艺术激进 |
一、进步的魅惑 |
二、进步的文化体验与艺术激进 |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 |
第一节 一体同源的技术与艺术 |
一、技术与艺术:概念史的梳理 |
二、“实用理性”的精神气质 |
第二节 艺术视野中技术的三个层次:形式、系统和时代 |
一、“创造艺术形式”的技术 |
二、艺术创制内部的技术系统 |
三、艺术与技术时代 |
第三节 媒体艺术:传播与艺术的联姻 |
一、从人走向艺术到艺术走向人 |
二、艺术的传播:一种符号的运作行为 |
三、媒体艺术的诞生 |
第四节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基因谱系 |
一、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激进基因 |
二、媒体艺术的基石:信息传播的激进性 |
第三章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 |
第一节 视觉革命:从新视像到新媒介 |
一、同质异构的两场视觉革命 |
二、界面革命 |
第二节 新形态的激进语言 |
一、底层语言逻辑:视觉原子论 |
二、艺术越轨——新材料与新形式 |
三、视像堆叠 |
四、纵深蒙太奇 |
第三节 震惊悖论与新的激进语言 |
一、震惊美学的退场 |
二、震惊的异化:为了震惊而震惊 |
三、新激进语言:数字特效与震惊的弥散 |
第四章 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激进 |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架构的激进文化 |
一、技术导向的新世界 |
二、新感性:从感觉解放到感觉拓展 |
三、关系美学:美在关系 |
第二节 激进的艺术文本:语境 |
一、语境成为艺术 |
二、录像诗学:叙事语境的激进性建构 |
三、沉浸与幻觉——用“虚拟”激进 |
第三节 后媒体文化的激进性 |
一、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 |
二、数字异托邦 |
三、去物质性与后现代的崇高 |
结语 警惕“两可”的激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德日进宗教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 |
一、还原德日进思想的本色 |
二、进行有效的哲学对话 |
三、与中国宗教思想的汇通 |
四、对现实问题的观照 |
第五节 德日进的生平与宗教哲学引论 |
第一章 进化作为宇宙超越之途径——德日进宗教哲学的宇宙论基础 |
第一节 宇宙的未来危机 |
一、宇宙论范式的转化 |
二、宇宙的熵化危机 |
三、从物理的“恶”到伦理的“恶” |
第二节 进化作为熵化的对冲 |
一、狭义进化论的局限性 |
二、广义进化论的确立 |
三、宇宙的未来与希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是宇宙进化的前锋——德日进论人的宗教维度 |
第一节 进化的创造论 |
一、对“分有创造”观念的批判 |
二、对“科学分析”观念的批判 |
三、从“分而创造”到“合而创造” |
第二节 人的未来——精神智慧圈 |
一、宇宙进化的动力 |
二、精神智慧圈的性质和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日进的上帝观 |
第一节 上帝和宇宙的关系 |
一、试论现代宗教文化之合流 |
二、从“平衡伦理”到“运动伦理” |
三、上帝是宇宙的延伸 |
第二节 上帝是一种氛围 |
一、从“结构”与“能量”的角度认识上帝 |
二、爱的能量的激活 |
三、宇宙的基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德日进的宗教观与中国人生哲学的相通性 |
第一节 人生进化论 |
一、方东美与德日进论人生之进化 |
二、方东美与德日进论人生之实践 |
第二节 死亡的积极意义 |
一、唐君毅与德日进论人生之超脱 |
二、唐君毅与德日进论对死亡之超越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
1.2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1.2.1 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 |
1.2.2 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 |
1.2.3 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
1.2.4 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可能的维度 |
1.2.4.1 紧跟西方前沿理论,从中获得启发和参考 |
1.2.4.2 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考察科学主义问题 |
1.2.4.3 动态地把握科学主义的表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分析法 |
1.3.2.2 历史分析法 |
1.3.2.3 个案分析法 |
1.3.3 创新点 |
1.3.3.1 考察“科学主义”与“科学批判”的关系 |
1.3.3.2 从一般性理论到特殊的事实 |
1.3.3.3 考察1949-1978特殊时段的科学主义 |
第二章 一种特殊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 |
2.1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内涵和性质 |
2.2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历史背景 |
2.2.1 科学革命带来认识论的改变 |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非和平特征 |
2.2.3 科学技术现状加剧了赶超心理 |
2.3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核心思想 |
2.3.1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 |
2.3.2 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 |
2.3.3 科学思想的唯物论 |
第三章 相对论批判与科学主义 |
3.1 相对论及其意义 |
3.2 中国人眼中爱因斯坦形象的变迁 |
3.2.1 建国前-1951:“科学的革命家” |
3.2.2 1952-1966:“唯心主义者” |
3.2.3 1966-1978:“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 |
3.3 相对论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 |
3.3.1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3.3.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分析 |
3.3.2.1 对哲学的教条化理解 |
3.3.2.2 科学理论的绝对真理观 |
3.4 爱因斯坦与马克思主义 |
3.4.1 爱因斯坦论社会主义 |
3.4.2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辩证唯物主义 |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批判与科学主义——以《自然辩证法杂志》为例 |
4.1 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 |
4.1.1 对宇宙学的批判 |
4.1.2 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 |
4.1.3 对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批判 |
4.1.4 对“惯性、质量和能量”的讨论和批判 |
4.1.5 对批判的特征分析 |
4.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动因分析 |
4.2.1 大爆炸宇宙学挑战了无限宇宙观 |
4.2.2 科学主义的变形——“唯上的真理观” |
4.2.3 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 |
第五章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 |
5.1 量子理论与哥本哈根解释 |
5.1.1 量子论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
5.1.2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
5.2 中国人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态度变化 |
5.2.1 建国前:“世界知名之物理学泰斗” |
5.2.2 50年代-70年代:“其唯心主义阻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
5.2.2.1 苏联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2 中国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3 中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风格转向 |
5.2.2.3 对批判过程、性质和外部根源的归纳 |
5.2.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种不同的观点 |
5.3 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关系研究 |
5.3.1 经典物理学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5.3.1.1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导致科学主义诞生 |
5.3.1.2 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 |
5.3.2 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的挑战 |
5.3.2.1 世界是决定论的,还是概率的? |
5.3.2.2 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察者,还是观察创造实在? |
5.3.3 量子力学对科学主义的挑战 |
5.3.3.1 量子力学改变了还原主义的基石 |
5.3.3.2 量子力学动摇了扩张主义的信念 |
5.3.3.3 量子力学动摇了理想主义的根基 |
第六章 走向公众视野的科学主义 |
6.1 科学主义、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 |
6.2 科学文化与科学主义的争论 |
6.2.1 争论过程和内容 |
6.2.2 争论的性质 |
6.2.2.1 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关系 |
6.2.2.2 科学理论与客观真理的关系 |
6.2.2.3 科学落后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6.3 研讨与争论的意义 |
6.3.1 “科学主义”从学术圈走向公众视野 |
6.3.2 提高了科学史学科的影响力 |
6.3.3 反思科学拓宽了理论视野 |
第七章 科学争议中的科学主义 |
7.1 为何会出现科学争议? |
7.1.1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
7.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 |
7.2 我国若干科学争议案例中的科学主义表现 |
7.2.1 科学主义表现之一:用科学标准评判其他知识 |
7.2.2 科学主义表现之二:将社会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 |
7.2.3 科学主义表现之三:“唯科学”引导媒体立场的“一边倒” |
第八章 结语 |
8.1 全球化时代科学-人文的分裂 |
8.2 探索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 |
8.2.1 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 |
8.2.2 大力普及科学史教育 |
8.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选题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国外研究现状 |
4.论文思路 |
5.应用价值 |
6.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量子场论发展简史、概念体系和数学形式体系 |
1.1 量子场论的发展历史 |
1.1.1 量子场论的发展脉络 |
1.1.2 量子场理论经验预言: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 |
1.1.3 量子场论的数学语言:拉格朗日函数 |
1.1.4 结语 |
1.2 三种数学形式 |
1.2.1 三种通往量子场论的数学途径 |
1.2.2 量子场论的数学竞争与走向 |
1.3 量子场论的概念体系 |
1.3.1 “场粒二象性” |
1.3.2 “一次量子化”与“场量子化” |
1.3.3 重整化 |
1.3.4 真空或基态 |
1.3.5 拓扑斯和量子拓扑 |
1.4 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主要观点 |
1.4.1 实体实在论 |
1.4.2 多维度的量子场论实在论 |
1.4.3 自然主义的实在论 |
1.4.4 实践整体下的语境实在论 |
1.4.5 结语 |
第二章 重整化技巧的语境分析 |
2.1 重整化理论的历史和概念基础 |
2.1.1 临界现象中的物理洞见:重整化群方程的定点解 |
2.1.2 度规不变性和重整化群方法 |
2.2 重整化技巧的数学形式 |
2.2.1 重整化技巧及语境 |
2.2.2 不同结构的重整化语境 |
2.2.3 重整化群的构造及其语境 |
2.2.4 重整化技巧的经验性 |
2.2.5 小结 |
2.3 重整化与非充分决定性命题 |
2.3.1 量子场论语境下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提出 |
2.3.2 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内涵 |
2.3.3 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症结 |
2.3.4 结构实在论的回应 |
2.3.5 小结 |
第三章 可能世界、模态及代数量子场论 |
3.1 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1.1 Dieks的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1.2 移植量子力学的模态解释 |
3.1.3 分离性和退相干的模态解释 |
3.2 Rob Clifton 的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2.1 量子力学模态解释 |
3.2.2 模态解释的非原子版本和原子版本 |
3.2.3 联合概率解释 |
3.3 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的方法论特征 |
3.3.1 对量子力学模态解释的继承和发展 |
3.3.2 两种定域方法的局限性 |
3.3.3 模态解释的实在论特征 |
3.3.4 小结 |
第四章 非定域性论题的语境论分析 |
4.1 非定域性论题的起源 |
4.1.1 产生语境:非相对论量子力单个粒子系统的玻恩概率解释 |
4.1.2 解释语境:量子场论的模定域 |
4.1.3 非定域论题的本质 |
4.1.4 “真空极化”与拓扑分裂 |
4.1.5 非定域性论题的意义 |
4.2 模态逻辑与模糊概念分析的语境模型 |
4.2.1 语境模型 |
4.2.2 模态逻辑 |
4.2.3 总结 |
第五章 量子拓扑与量子逻辑和实在的跨语境追踪的表征 |
5.1 量子场论的数学统一:量子拓扑 |
5.1.1 意识的量子拓扑表征 |
5.1.2 量子场论中的拓扑量子计算 |
5.1.3“耗散脑”的热量子场论系统的余代数模型化拓扑形式 |
5.2 余代数和模态逻辑 |
5.2.1 余代数 |
5.2.2 余代数模态逻辑 |
5.2.3“自然计算”:量子场论的“量子拓扑”计算和“耗散脑”计算的统一 |
5.3 量子场论和量子场逻辑 |
5.3.1 拓扑斯与量子逻辑 |
5.3.2 量子拓扑学的基础结构 |
5.3.3 “局部引理”和自由格的构造 |
5.4 分形逻辑与量子逻辑的语境构造 |
第六章 量子场论的语境实在论构建 |
6.1 物理学的统一之路 |
6.1.1 物理数学和物理实验两个分支的历史走向和统一特征 |
6.1.2 语境实在的整体性和唯一性 |
6.2 代数背景中的量子场论是时空参量代数网格 |
6.2.1 定域协变态与全域几何性的模同构 |
6.2.2 大脑和意识 |
6.2.3 高维代数的拓扑量子理论与希尔伯特态语境 |
结束语:跨语境的共享共生实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物理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旧唯物主义研究 |
2.1 传统唯物主义研究:寻找世界的本原 |
2.1.1 坚持具体实体是世界本原 |
2.1.2 坚持抽象存在是万物始基 |
2.2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探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
2.2.1 经验主义 |
2.2.2 理性主义 |
2.2.3 德国古典哲学 |
3 现代唯物主义的发展 |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
3.2 物理主义的新发展 |
3.2.1 物理主义新发展的自然科学前提 |
3.2.2 物理主义的新发展进程 |
4 当代物理主义理论简述 |
4.1 还原的物理主义 |
4.1.1 同一论研究 |
4.1.2 行为主义 |
4.1.3 功能主义 |
4.1.4 取消论 |
4.2 非还原的物理主义 |
4.2.1 随附性理论 |
4.2.2 副现象论 |
4.2.3 突现论 |
4.3 物理主义的新形式 |
4.3.1 构成物理主义 |
4.3.2 主观物理主义 |
5 实践视角下对物理主义的反思 |
5.1 实践唯物主义概述 |
5.1.1 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
5.1.2 比较实践唯物主义和物理主义 |
5.2 物理主义面临的困境 |
5.2.1 人类意识起源问题 |
5.2.2 感受性质问题(qualia) |
5.2.3 亨普尔的两难 |
5.3 物理主义与人工智能 |
5.3.1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
5.3.2 人工智能的哲学蕴含 |
5.3.3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关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参考书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客观世界的界限——物理世界的主客观区分及其判断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 主客观区分:问题的提出 |
2 初步区分定义和自然物理概念 |
3 筛选自然物理概念的标准 |
4 Wright和Johnston的区分理论 |
5 对筛选标准C2的可能反驳 |
(9)“文革”中的“无产阶级科学革命”: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再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苏联的影响 |
3 宣传和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运动 |
4 中科院“相对论批判组” |
5 毛泽东主席与“相对论批判” |
6 同时代海外反相对论思潮的影响 |
7 秦元勋与《物理》上的“相对论讨论” |
8 中国“相对论批判”运动的思想根源 |
9 结语 |
(10)维勒贝克小说中的乌托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后时代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思想 |
第一节 "没有乌托邦的世界地图不值一瞥" |
第二节 后时代的乌托邦文学 |
一、从时空旅行到目下咫尺 |
二、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逆向同构关系 |
三、后时代乌托邦的多元语境 |
第二章 "被退还的镜子":维勒贝克未来学抵抗溯源 |
第一节 维勒贝克作品的普遍乌托邦情结 |
第二节 万恶之源:自由主义 |
第三节 现代性之殇:资本的诱惑与艺术的堕落 |
第四节 "自杀"路上的西欧 |
第三章 孔德、赫胥黎、叔本华与"科学(反)乌托邦" |
第一节 理想社会的科学根基 |
第二节 欲望的科学抵御法 |
第三节 去个性化危机 |
第四章 孔德、人类教与"宗教乌托邦" |
第一节 "上帝已死"的信仰危机 |
第二节 作为一种道德拯救的宗教 |
第三节 "宗教"内涵的转变 |
第四节 后"人类教"乌托邦 |
第五章 傅立叶与"情欲乌托邦" |
第一节 "背德者"与"性的客观主义" |
第二节 "天使"与情欲天堂 |
第六章 威廉·莫里斯、叔本华与"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劳动与艺术的两相结合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美学化倾向 |
第七章 重返赫胥黎与"国家乌托邦" |
第一节 乌托邦的多维度"实现" |
第二节 国家控制术与反乌托邦本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基本粒子的一些哲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坂田昌一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 柴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D]. 黄灿.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德日进宗教哲学研究[D]. 漆志超. 武汉大学, 2019(01)
- [4]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 赵肖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D]. 程守华. 山西大学, 2019(01)
- [7]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物理主义研究[D]. 杨羚. 重庆大学, 2019(09)
- [8]客观世界的界限——物理世界的主客观区分及其判断标准[J]. 蒋运鹏.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8(01)
- [9]“文革”中的“无产阶级科学革命”:中国科学院“相对论批判组”再考[J]. 胡大年.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8(03)
- [10]维勒贝克小说中的乌托邦研究[D]. 高文婧.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