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要求和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黄泰岩,刘宇楷,王言文[1](2021)在《2020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研究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研究达到2003年以来的最高位,显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中的极端重要性,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新进展。主要有:一是阐释马克思《资本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和重要范畴及其现代价值,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来源;二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精准扶贫、国有企业改革、金融发展、绿色发展、全球经济治理等不同视角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三是从研究范式、劳动过程、价值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四是揭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把基本经济制度的巨大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际治理效能的机制和途径,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的学理性研究;五是从逻辑主线、研究范式、理论框架、理论贡献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最后提出未来研究主要应该在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以及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两个方面下功夫。
关玉玉[2](2021)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艾野[3](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依法治国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焦点内容和重要命题,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方向,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光辉成果,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及人们的对法治的意识和认知,推动了世界领域的法治文化交流,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整体把握、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我国未来的法治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依法治国被赋予了时代的内涵,对我国法治发展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强调要继续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申和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治国理政的深刻革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和人民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探索出一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制度体系,并将《决定》定为我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永恒追求,也是总结前人经验后作出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将其动态的治理理念和方式融入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之中,将其时代内涵淋漓尽致地发挥到我国建设的每一个阶段中。依法治国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中的地位和治国理政的作用。本文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为目标,深入地研究了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牢牢把握习近平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对我国法治发展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这是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理论研究的重要推动,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指明方向。本文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理论和实际相统一法,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视角高度概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与实践,对依法治国的理论渊源进行系统整理,并对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主要内容、成就、特征、经验、优势、挑战和完善路径进行了全面研究,努力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研究提供理论素材。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组成,具体来讲:第一部分,绪论。重点分析论文的研究基础及研究效用,通过剖析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成果,形成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整体认识,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的思路,阐述研究方法,从而搭建本研究的基本架构,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节首先从法治相关的概念进行概述,分别对法治、法制、人治、德治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系统分析。其次从依法治国的内涵入手,对依法治国进行了整体概述,对其理论、核心和本质特征分别进行了论述。从整体的机构上为后续的研究做了理论铺垫。第三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这一部分首先,深入了解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法治思想为依法治国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马克思恩格斯法治思想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我们准确的认识法治思想来源。其次,研究列宁斯大林对法制的探索和教训,研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的形成与失败的教训,这部分能有效地为我国法治实践提供依据。之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法治思想进行研究,对我国法治从无到有进行整体分析。最后从我国的传统法治入手,分别对古代法制思想、近代社会法制思想展开论述。阐述了我国古代、近代法治的弊端与发展,从而对新时代依法治国产生启示作用。第四部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入新时代。本章是该论文的核心部分。首先深入地对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地进行了概述,从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次,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就进行论述,这部分以法治过程中的实质转变为主要成就的依据,通过向更好的方式转变、更具体的实践操作、更先进的治理模式和更高的目标作为成就的主要表现。最后,从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特征展开论述,明确依法治国在新时代的主要特征、深化时代赋予的内涵。第五部分,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地位与实践价值。本章首先阐述了新时代依法治国的历史地位,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发扬,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补充和丰富。其次阐述了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实践价值,分别从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人类的法治文化的角度对新时代依法治国进行了有效的定位和评价,从而体现出其在我国社会发展全过程中的价值。第六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基本经验和优势。在基本经验上,以法为主要研究目标,分别对其与党、权、民主、依规治党的关系进行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党的领导、权力、民主自由、法规制度都与法无法分割,其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监督、促进和相统一的。国外法治实践的经验对中国而言是宝贵的,但对经验的学习依然要建立在我国的发展实际上,没有国情为基础的借鉴学习所得到的结果可能与所想背道而驰。在优势上,依法治国发挥出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党的领导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最大体现,人民主体、以德治国、人人平等和中国实际出发都是依法治国的在新时代的优势,依法治国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公平正义,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最优结合,保持中国实际为基本准则才能把握依住依法治国的优势和未来法治发展的前景。第七部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理性思考。理性的分析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所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正视存在的问题,是促进依法治国再进步的最佳途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给依法治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对依法治国潜力深层挖掘的契机。通过理性思考,从八个方面完善新时代依法治国的路径,集中地将“十一个坚持”主要内涵融入新时代依法治国的实践当中,从而将问题和挑战转化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动力。总之,通过系统地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依法治国,论文主要提出以下创新观点:一是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时代内涵,从社会发展中蕴含的古今的哲学智慧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经验和中国实践。二是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从社会主要矛盾、法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新时代依法治国完善路径,深入研究我国依法治国理论的发展与实践。三是从新时代依法治国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实践逻辑的阐释,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提出科学的指南和正确的价值引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李淑纤[4](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和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周明明[5](2020)在《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论要》文中研究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构想。立足于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系统全面、科学深刻的论述,形成了以全面小康内涵论、全面小康价值论、全面小康战略论、全面小康短板论、全面小康主体论、全面小康实践论、全面小康方法论等为主要内容,精要鲜明、内涵深刻的逻辑理论体系。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遵循,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作出原创性贡献。
原霄峰[6](2020)在《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演变及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全民健身作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研究在对国家层面颁布的全民健身系列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对全民健身政策文本进行了深入挖掘,探寻其历史轨迹与演变规律,并对政策实施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在新时期下对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文本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的政策文本进行了研究。以时代背景为视域,梳理了国家层面的全民健身政策的演变历程、总结了全民健身政策实施后对我国体育产生的影响、展望了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身政策的发展方向。研究结论如下:1.全民健身政策的时代内涵发生了变化:国家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发展。2.全民健身政策的地位逐步提高:国家政策—立法保护、制度保障—国家战略。3.全民健身政策对我国的国民体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体育产业、体育科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全民健身政策要协同健康中国共同发展,“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都是为“全民健康”服务。对全民健身政策发展方向的思考:1.全民健身政策应更加注重城乡均衡发展、关注城乡居民体质和男女体质差异。2.打造全民健身“生活平台”,推进全民健身发展。3.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资源共享、统筹发展。4.新媒体+品牌化建设,助力全民健身事业可持续发展。
孟芳萁[7](2020)在《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文中研究表明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一步就是将"小康"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目标。党中央在十八大会议上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找到了明确有效的指引路线。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升级,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变化过程涵盖了重要战略举措和新时期的发展理念。面对新时期、新挑战,打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三大攻坚战",不仅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做出卓越贡献,而且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夺取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林舒敏[8](2020)在《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乡村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伴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农民对于乡村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愈发强烈,习近平多次对“美丽乡村建设”做出明确的指示和形象的描述,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时期的升级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方向的引导。同时,目前的理论缺少对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深入开展和有效研究。本文以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为依据,阐释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深度剖析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对丰富马克思主义乡村建设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乡村建设理论、以及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释文章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介绍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学术界缺乏对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系统研究,缺乏全局、整体的系统思考。本文将采用文献法、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开展研究。第二部分,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基础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五方面,主要包括: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底色;产业兴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治理有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生态宜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生活富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功能。通过对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整理可以归纳出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的特点。第四部分,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与现实价值。其理论贡献表现在:一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乡村建设重要论述;二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建设重要论述;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价值表现在:一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二是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三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卯海娟[9](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解决,关乎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对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导性文件,旨在全面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破解新时代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实现强国富民、固本安邦。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引领,而且能够为乡村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内在动力。因为乡村文化不仅是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实践的反映,而且承载着乡村居民浓浓的乡愁与乡恋情节,是乡村居民的精神依托所在。因此,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情况不仅是把握乡村发展现实概况的重要方法,也是顺应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还是有效改善乡村精神文明风貌,助力乡村振兴目标全方位实现的重要举措。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概念和两者关系的阐述以及乡村文化的特点、功能的概述。第二部分就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分别从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角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角度和近代中国学者的角度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现状,阐述了取得的成就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应对策略,主要从乡村文化自信与自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以及乡村文化建设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五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从而实现新时代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石。
刘建慧[10](2020)在《《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它是对马克思主义自身存在理由的自洽性确证。然而自马克思主义产生170多年以来,这种整体性特质却不断被肢解,不断被打入分离化的楔子。在思想意识领域,随意曲解、任意肢解马克思主义者有之,教条式僵化的对待马克思主义者有之,刻意制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各种对立者有之,这些都严重消解着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本文立足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探讨其蕴含的整体性思想,逻辑线索是:为什么(阐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出场路径,阐明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必要性),如何看(阐述《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是什么(论述《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整体性把握马克思主义),怎么做(阐明《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出场路径作为逻辑起点,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实质作为该章的主要论述内容,为之后基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层次阐述了《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并在重点剖析了其形成依据之后,发现了它既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性,也蕴含着鲜明的实践特色,这便构成了本文的第二部分,即《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本文第三部分仅仅围绕内容规定、方法指导和原则遵循等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阐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相统一的整体体系;最后,本文在厘清《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和全面把握其逻辑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本真精神。
二、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要求和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要求和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研究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时代化 |
(二)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三)精准扶贫 |
(四)国有企业改革 |
(五)金融发展 |
(六)绿色发展 |
(七)全球经济治理 |
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
1.帝国主义研究 |
2.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特征 |
(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资本主义的冲击 |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系 |
1.科学内涵 |
第一,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作出的新概括。 |
第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对其内涵的重要发展和深化。 |
第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对我国实践的科学总结提升。 |
2.内在联系 |
(二)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
五、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一)中国经济学的逻辑主线 |
(二)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
(三)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
(四)中国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
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
第一,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 |
第二,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难点 |
1.4.1 创新之处 |
1.4.2 论文难点 |
第2章 依法治国的相关概念 |
2.1 系列概念 |
2.1.1 法治 |
2.1.2 法治与人治 |
2.1.3 法治与德治 |
2.1.4 法治与法制 |
2.2 依法治国的内涵 |
2.2.1 依法治国的概述 |
2.2.2 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 |
2.2.3 依法治国理论的本质特征 |
2.3 依法治国的核心 |
2.3.1 依宪治国 |
2.3.2 依法执政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治思想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
3.1.2 列宁斯大林对法制的探索和教训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法治国理论 |
3.2.1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开端 |
3.2.2 从法制到法治建设 |
3.2.3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 |
3.2.4 依法治国理论体系的建立 |
3.3 中国传统法制思想 |
3.3.1 中国古代法制思想 |
3.3.2 中国近代法制思想 |
第4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入新时代 |
4.1 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概述 |
4.1.1 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形成 |
4.1.2 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主要内容 |
4.2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就 |
4.2.1 从治国基本方略转变为全面推进 |
4.2.2 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 |
4.2.3 从依法管理向治理现代化 |
4.2.4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建设 |
4.3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特点 |
4.3.1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面性 |
4.3.2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创新性 |
4.3.3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性 |
4.3.4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性 |
第5章 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地位与实践价值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地位 |
5.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
5.1.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5.1.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理论地位 |
5.1.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现实意义 |
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实践价值 |
5.2.1 新时代依法治国为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
5.2.2 新时代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最集中体现 |
5.2.3 新时代依法治国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 |
5.2.4 新时代依法治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5.2.5 新时代依法治国为人类法治文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基本经验和优势 |
6.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基本经验 |
6.1.1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与法的关系 |
6.1.2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法与权的关系 |
6.1.3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
6.1.4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
6.1.5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立足国情与借鉴中外法治经验的关系 |
6.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优势 |
6.2.1 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最大特色和优势 |
6.2.2 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力量源泉和重要保障 |
6.2.3 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客观要求 |
6.2.4 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为实现路径 |
6.2.5 以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为重要原则 |
第7章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理性思考 |
7.1 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7.1.1 法治发展不平衡制约了整体法治水平的提升 |
7.1.2 法治发展不充分难以发挥法治的功能 |
7.1.3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依法治国的影响 |
7.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完善路径 |
7.2.1 科学立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键 |
7.2.2 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 |
7.2.3 公正司法是现代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防线 |
7.2.4 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 |
7.2.5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
7.2.6 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依法治军全盘考虑 |
7.2.7 全面贯彻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 |
7.2.8 国家、地方、个人协调一致共同发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5)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论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小康内涵论 |
二、全面小康价值论 |
三、全面小康战略论 |
第一,战略目标是战术行动的导向。 |
第二,战术行动是战略目标的回应。 |
四、全面小康短板论 |
第一,“三农”方面。 |
第二,民生方面。 |
第三,生态方面。 |
第四,脱贫方面。 |
五、全面小康主体论 |
第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
第二,充分发挥青年的生力军作用。 |
第三,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 |
六、全面小康实践论 |
第一,坚持高质量发展。 |
第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
第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第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七、全面小康方法论 |
第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 |
第二,树立精准思维。 |
第三,坚持底线思维。 |
第四,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 |
第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
(6)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演变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全民健身政策制定的背景 |
1.3.3 全民健身政策内容的研究 |
1.3.4 全民健身政策执行的研究 |
1.3.5 全民健身政策评价体系的研究 |
1.3.6 全民健身政策与其它国家“健身政策”比较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文本分析法 |
2.2.3 比较分析法 |
2.2.4 数据分析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全民健身政策演变历程的研究 |
3.1.1 时间阶段演变 |
3.1.2 政策地位的演变 |
3.1.3 指导思想的演变 |
3.1.4 目标的演变 |
3.1.5 任务的演变 |
3.1.6 实施对象和重点人群的演变 |
3.1.7 措施和保障的演变 |
3.1.8 组织实施的演变 |
3.2 全民健身政策对我国体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
3.2.1 对国民体质的影响 |
3.2.2 对公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的影响 |
3.2.3 对体育产业总规模的影响 |
3.2.4 对我国体育科研的影响 |
3.3 全民健身政策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 |
3.3.1 宏观层面 |
3.3.2 中观层面 |
3.3.3 微观层面 |
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 |
4.1 结论 |
4.2 对全民健身政策发展方向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美丽乡村 |
2.1.2 美丽乡村建设 |
2.2 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2.2.1 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化的大趋势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 |
2.3 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基础 |
2.3.1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 |
2.3.2 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2.4 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2.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乡村建设思想 |
2.4.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乡村建设重要论述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1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底色 |
3.1.2 产业兴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 |
3.1.3 治理有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
3.1.4 生态宜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
3.1.5 生活富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
3.1.6 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功能 |
3.2 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基本特点 |
3.2.1 科学性 |
3.2.2 人民性 |
3.2.3 实践性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与现实价值 |
4.1 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
4.1.1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乡村建设重要论述 |
4.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建设重要论述 |
4.1.3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4.2 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价值 |
4.2.1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4.2.2 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 |
4.2.3 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依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 乡村文化概述 |
2.1.1 文化 |
2.1.2 乡村文化 |
2.1.3 乡村文化的特点 |
2.1.4 乡村文化的功能 |
2.2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
2.2.2 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
2.2.3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
2.3.1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 |
2.3.2 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 |
第3章 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论述 |
3.1.2 列宁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
3.2.1 毛泽东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
3.2.2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党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
3.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
3.3 近代中国学者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 |
3.3.1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
3.3.2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
3.3.3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
3.3.4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 |
第4章 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
4.1 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
4.1.1 乡村文化建设环境明显改善 |
4.1.2 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
4.1.3 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素质逐步提高 |
4.1.4 乡村文化活动载体多元化 |
4.1.5 乡村文化活动内容日益丰富 |
4.2 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乡村文化自信与自觉有待加强 |
4.2.2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有待改善 |
4.2.3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亟需保护传承和发展 |
4.2.4 乡村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亟需加强 |
4.2.5 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亟需壮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
5.1 强化乡村文化自信与自觉的基础 |
5.1.1 重建乡村文化共同体 |
5.1.2 构建多元主体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 |
5.1.3 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发展 |
5.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5.2.1 强化政策保障,健全资金投入、使用机制 |
5.2.2 严格落实各项乡村文化设施的惠民工程 |
5.2.3 “以需定供”,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 |
5.3 传承保护并创新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5.3.1 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5.3.2 “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土文化+”产业融合 |
5.3.3 赋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
5.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打造文明乡村 |
5.4.1 以中华传统美德涵养文明乡风 |
5.4.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家风 |
5.4.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淳朴民风 |
5.5 强化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支撑 |
5.5.1 激发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自觉性 |
5.5.2 重塑新时代的新乡贤 |
5.5.3 构建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出场路径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创立者思想整体性的需要 |
(二)坚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整体性的需要 |
二、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需要 |
(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
(二)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冲击的现实需要 |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划分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可划分性 |
第二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 |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理论依据 |
(一)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
(二)批判杜林片面的哲学理论的需要 |
(三)批驳杜林庸俗政治经济学的需要 |
(四)揭露杜林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说的需要 |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现实依据 |
(一)对当时现实社会彻底、科学地考察 |
(二)对当时德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弱点的认识 |
(三)对模糊指导思想现状的批判 |
第三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 |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内容规定 |
(一)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整体性 |
(二)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整体性 |
(三)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范畴”整体性 |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方法论指导 |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为根本出发点 |
(三)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根本方法 |
三、《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原则遵循 |
(一)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
(二)坚持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 |
(三)坚持部分研究和整体研究相一致 |
第四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体系的理解 |
(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
(三)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脉络的理解 |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一)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
(二)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 |
(三)有助于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 |
(四)有助于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要求和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研究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J]. 黄泰岩,刘宇楷,王言文. 经济研究参考, 2021(13)
-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研究[D]. 关玉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研究[D]. 艾野.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和经验研究[D]. 李淑纤. 南昌大学, 2021
- [5]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论要[J]. 周明明.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12)
- [6]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演变及影响研究[D]. 原霄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3)
- [7]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J]. 孟芳萁.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8]习近平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 林舒敏.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9]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卯海娟.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10]《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D]. 刘建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反杜林论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依法治国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