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发展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磊[1](2022)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评述及改进路径理论逻辑——基于主体功能区治理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现况和学术研究前沿,采用文献梳理方法总结并分析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现状,结合国土空间治理的新时代背景,提出主体功能区治理理念下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进路径思考。研究表明:当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主要聚焦评价体系、驱动因素和提升政策路径三大方面,已有研究仍然有待从方法上加强空间计量的有益应用,指标体系应特别注重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相符以确保其典型性与规范化,研究尺度应向县域和中心城市深入拓展,相关配套政策与制度改进应适应地区差别化管理要求并注重主体权益。同时,研究视角应与时代变革需求跟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管制的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模式,在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应更加注重政策优势叠加,形成一种集传统经济优势和政策优势为一体的国土空间强优势区土地资源利用与开发模式,充分发挥国土空间主体优势分工协作功能,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水平。
刘卉[2](2021)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工业用地评价研究——以靖江城南园区为例》文中认为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工业用地评价体系,是提升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为城市转型提供空间保障。基于高质量发展和低效工业用地的内涵理解,采用层次分析法,以经济效益、空间效益、环境影响、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用地适宜为目标,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工业用地评价体系。以靖江城南园区为例,对各工业地块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将工业用地分成五个等级,采用"留二优二"、"退二优二"和"退二进三"三种不同类型的更新模式,推动城南园区工业用地高质量发展。
董志勇,殷健,曲彦霖,李迎秋[3](2021)在《面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以沈阳市为例》文中提出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区域性中心城市宏观战略规划和城市发展宏观研究机构研究成果等各类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沈阳自身发展特色,纵向评价沈阳城市体检评估发现的问题,立足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构建有助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和国土空间规划顺利实施的规划指标体系。
范晓鹏[4](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石浩野[5](2021)在《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周至县四镇为例》文中认为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要求。为深入探讨并解决生态敏感区人地关系的问题,本研究选取周至县秦岭山区四个镇,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时空上的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域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而提出优化土地利用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目前主要存在生存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城乡建设用地不断侵蚀农业和生态用地、农村宅基地闲置率高等问题。(2)研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子主要分为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三个大系统,包含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等9大方面共计20个因子。其中,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地理环境是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较为重要的指标。(3)研究区域2018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中低承载力等级。其中主要区域是低承载力等级,面积达到总研究区域的80.01%;其次是中低承载力等级区域,占总研究区域面积14.71%。四个乡镇中,陈河镇和厚畛子镇承载力最高,分别为中高承载和中等承载等级。得到研究结论:处于秦岭腹地生态敏感区的周至县四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低承载等级,应从科学合理划定“三区三线”、严格保护生态用地、打造特色农业用地、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充分盘活闲置宅基地、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等方式优化土地利用,从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强化底线管控、平衡自然资源与利用三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杨玥[6](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王磊[7](2021)在《基于熵权法-BP神经网络的城市中心区低效用地识别评价研究》文中认为
杨文雪[8](2021)在《基于TOD的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评价研究》文中提出
张元[9](2021)在《空间信息采集技术在绿色宜居村镇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以苏北地区睢宁县为例》文中认为
钟婉祯[10](2021)在《紧凑城市理念下沈北新区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指出
二、城市发展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发展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评述及改进路径理论逻辑——基于主体功能区治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评述 |
1.1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 |
1.1.1 评价指标体系 |
1.1.2 评价方法 |
1.1.3 评价尺度与对象 |
1.2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研究 |
1.2.1 内生性集聚经济因素 |
1.2.2 外生性社会环境因素 |
1.3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政策路径研究 |
1.3.1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升政策路径 |
1.3.2 农用地利用效率提升政策路径 |
2 主体功能区治理理念下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进路径理论逻辑 |
2.1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认知 |
2.2 主体功能区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进路径理论思考 |
3 讨论与结论 |
(2)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工业用地评价研究——以靖江城南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相关研究综述 |
1.1.1 高质量发展 |
1.1.2 低效工业用地 |
1.2 研究对象、方法 |
2 工业用地评价体系构建 |
2.1 评价原则 |
2.1.1 引领性原则 |
2.1.2 综合性原则 |
2.1.3 层递性原则 |
2.2 评价指标选取 |
2.2.1 经济效益 |
2.2.2 空间效益 |
2.2.3 环境影响 |
2.2.4 创新能力 |
2.2.5 发展潜力 |
2.2.6 用地适宜 |
2.3 指标数据处理 |
2.3.1 理想值确定 |
2.3.2 指标标准化 |
2.3.2. 1 定量指标 |
2.3.2. 2 定性指标 |
2.3.3 指标权重确立 |
2.3.4 综合分值计算 |
3 工业用地评价结果分析 |
3.1“留二优二” |
3.2“退二优二” |
3.3“退二进三” |
4 结语 |
(3)面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以沈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空间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回顾与反思 |
2.1 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的历程回顾与发展趋势 |
2.1.1 1996版总规指标体系 |
2.1.2 2010版总规指标体系 |
2.1.3 2017版总规改革指标体系 |
2.1.4 2019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
2.2 现有指标体系范式的不足 |
3 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构建经验借鉴 |
3.1 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宏观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3.2 国内外城市发展综合指数评价体系分析 |
3.3 北京、上海最新总规指标体系构建模式 |
3.3.1 北京新总规指标体系 |
3.3.1 上海新总规指标体系 |
4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方向和原则 |
4.1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的转型方向 |
4.2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 沈阳新时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
5.1 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 |
5.2. 国家要求上报指标 |
5.3 城市需要增设指标 |
5.3.1 问题导向 |
5.3.1. 1《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
5.3.1. 2《关于沈阳市城市体检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意见》 |
5.3.2 发展导向 |
5.3.2. 1 沈阳市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指标体系 |
5.3.2. 2 沈阳都市圈评价指标(中山大学) |
5.3.2. 3 青年友好城市(2019中国青年理想城报告)(DT财经) |
5.3.3 特色塑造 |
6 新时期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方案 |
6.1 问题导向指标筛选结果 |
6.2 目标导向指标筛选结果 |
6.3 特色塑造指标筛选结果 |
6.4 指标体系总体方案 |
(4)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周至县四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优化研究进展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生态经济理论 |
1.3.3 移民理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资源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秦岭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
3.1 土地利用现状 |
3.1.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
3.1.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2.2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 |
3.3 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
3.3.1 生存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 |
3.3.2 大量农村闲置宅基地 |
第四章 秦岭山区土地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4.3 周至县秦岭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3.2 子系统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策略和发展建议 |
5.1 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和发展方向 |
5.2 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
5.2.1 合理划定研究区“三区三线” |
5.2.2 严格保护生态用地 |
5.2.3 打造特色农业用地 |
5.2.4 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 |
5.2.5 充分盘活闲置宅基地 |
5.2.6 优化乡村空间布局 |
5.3 秦岭山区未来发展建议 |
5.3.1 推进生态移民搬迁 |
5.3.2 强化底线管控 |
5.3.3 平衡自然资源与利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创园区 |
1.4.2 “产城创”融合 |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
1.4.4 多元数据 |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章节安排 |
1.5.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
(1)机制路径研究 |
(2)影响因素研究 |
(3)评价指标建立 |
(4)空间规划布局 |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
(1)产城融合 |
(2)职住关系 |
(3)产学合作 |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
2.5.1 文献研究评述 |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2.6 研究框架构建 |
2.6.1 研究假设 |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
2.6.3 研究思路 |
2.6.4 研究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
3.2.1 科创园区空间 |
3.2.2 居住区空间 |
3.2.3 高等院校空间 |
3.2.4 科研院所空间 |
3.2.5 综合交通体系 |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
3.3.1 混合性 |
3.3.2 创新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数据 |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采集 |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
(1)LBS数据采集 |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
4.2.4 地理空间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核密度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5.1 回归分析步骤 |
4.5.2 回归分析结果 |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6.1 回归分析步骤 |
4.6.2 回归分析结果 |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
5.1.1 研究概述 |
5.1.2 案例背景 |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
5.2.1 园区空间布局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城市发展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评述及改进路径理论逻辑——基于主体功能区治理的思考[J]. 陈磊. 水土保持研究, 2022(01)
- [2]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工业用地评价研究——以靖江城南园区为例[A]. 刘卉.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 2021
- [3]面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以沈阳市为例[A]. 董志勇,殷健,曲彦霖,李迎秋.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总体规划), 2021
- [4]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秦岭山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周至县四镇为例[D]. 石浩野. 西北大学, 2021(12)
- [6]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7]基于熵权法-BP神经网络的城市中心区低效用地识别评价研究[D]. 王磊.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基于TOD的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评价研究[D]. 杨文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 [9]空间信息采集技术在绿色宜居村镇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以苏北地区睢宁县为例[D]. 张元.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10]紧凑城市理念下沈北新区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钟婉祯. 沈阳建筑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