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会碑与帖——何绍基的书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夏文录[1](2021)在《有意无意书我法——清代王铎、何绍基、赵之谦临创思想对书法风格形成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书法学习过程中,影响创新的因素很多,既有书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也有书家所能接触到的材料因素以及书家本人的才学修养等因素。在诸多因素中,书家根据所处环境或者所能接触到的条件而采取的学书方法则是最为直接的因素。本文试对清初帖学代表书家王铎、碑帖融合代表书家何绍基和赵之谦的书学思想和学书方法加以剖析,以期对我们减少思想束缚、兼容并蓄有所启示。
姚娜[2](2020)在《试论晚清碑学中兴》文中指出晚清碑学的中兴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变革,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探讨晚清碑学中兴的发生与发展。第一部分主要探讨碑学中兴的学术背景,这部分分为两章,第一章重在从学术背景即今文经学的崛起以及西学东渐的冲击,在学术层面对碑学中兴影响及所做的学术准备。第二章是分析作为考据学的一个部分的金石学研究的兴盛,对推动碑学中兴所产生的直接影响。第二部分是第三章及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分析晚清具有代表性的书论以及突出的实践代表。理论方面:由阮元“二论”通过对汉魏南北朝以来书法流派的梳理,从地域上将书法分成南北两派,且呼吁后来者关注北派,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无论是对其观点赞成还是反对,都对碑学理念的正名从无到有奠定了基础,;接着包世臣借由阮元的观点,不讨论南北问题,他着重探讨北碑与唐碑的异同,有褒扬北碑而贬低唐碑的倾向,对刻帖及赵、董书风的不满则是直接针对帖派,北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到康有为则又从今、古学为划分碑、帖的重要标准,以“求变”为核心,将碑学理论推至巅峰。实践方面:在邓石如等人为碑派书法开宗立派之后,晚清书坛在篆隶上又取得新高度如吴熙载、杨沂孙、赵之谦、吴昌硕等人,以及唐碑到北碑的转化如李文田、张裕钊、曾熙等,再到碑派书法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帖的不同程度的融合如何绍基、杨守敬、沈曾植等等,在取法碑与帖的道路上,我们的先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典范。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主要总结通过对这一时期书法观念及实践的梳理,揭示晚清碑学中兴的意义,以及对我书法创作的启示。
陈爽[3](2019)在《何绍基隶书风格及其书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基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书法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趣,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清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动荡的年代。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书法发展也有所变化,隶书在这个时期得以重生。隶书最早出现是秦文隶变,后来随着秦代木牍和西汉竹简的出土,隶书的应用才越来越普遍。魏晋之后隶书发展数百年一蹶不振,直到清代隶书振兴重新走上书坛,文人、士大夫掀起了访碑考释的学术之风,帖学书法逐渐衰落,碑派书法生机勃勃,为清代书家取法汉碑开创了新的书风。隶书在清代开创了崭新书风,出现了一批具有独特艺术风貌的碑学大家,如邓石如、伊秉绶和何绍基等。放眼整个清代书法史,何绍基的艺术成就在清代举足轻重,既有求学的艰辛又有功成名就的喜悦,与学术界的贤人志士许瀚、曾国潘、吴荣光、龚自珍等相互学习,相互熏陶,是其书法、学术方面取得不凡成就的重要因素。清代是考据学、碑学的勃兴以及书法的革新时期,何绍基在研习篆体、隶体、楷体、行草诸体上,有着较高的造诣。何绍基汲取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对晚清书风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何绍基在碑学书法的实践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对碑学书法有着系统性的学习,尤其是对《张迁碑》的临习极为刻苦,崇尚古意,不求形似,融会贯通,化古为我,何绍基隶书的临习与革新与整个清代隶书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何绍基独特的执笔方式和追求个性化、大胆革新的书学思想,以及一生对书法的不懈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第一章节从隶书的演变以及在清代的发展来论述;第二部分从何绍基的家学、交游,对不同汉碑的临习取法、以及隶书作品中的线条、结字、章法和作品中篆书笔意的表现进行详细分析;第三部分描述的关于何绍基碑帖融合、追求个性、大胆创新的书学思想及其书学成就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启示,为后学者学习何绍基隶书书体提供了全面、客观、清晰的认识。
张婧[4](2019)在《何绍基行草书风格研究 ——兼谈自我创作》文中认为何绍基作为晚清书坛中碑帖学的推动者与践行者,其在书法实践及理论方面皆有较深造诣,尤以书法之长,影响深远。而在于如今书法研究中,对何绍基行草书方面论述大多以陈述性语言进行概括,或将其与同时期其他碑学书家进行比较等,而较少将自我创作与何绍基书风相结合并带有独特见解。何绍基在行草书方面可谓达到“人书俱老”之境,而关于其风格及其形成原因,当从其所处社会背景及其生平出发,对其书学生涯中三个重要时期的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是本文研究重点。笔者对何绍基行草书特征研究包含了对其行草书用笔、结字、章法、墨色等方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以何绍基行草书风为本的研究,且对以此为基础的创作实践有一定理论指导与实践推动作用。最后,笔者在创作前进行一定思考,在何绍基行草书特征基础上对其做了一定取舍,如减少过于夸张抖动用笔,减少逆锋时过圆过大用笔等。在进行自我实践创作中,在用笔方面强化线条;结字方面凝练字形结构、追求变化;章法方面做到疏密有致。力求于整体融汇各家、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大胆创新。
锁剑[5](2019)在《赵之谦习魏变格探微》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赵之谦前中后期的书法作品,归纳其变格书风前后的特点,剖析其书风变格成因及不同时期的书学思想;总结其创变书风中体现出的新思维和习魏变格取得的成就;达到启发和引导当下习书者拓展书学新思维、创变书法新风格的效果。文章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图像学法等方法,作深入全面的学术分析;最终梳理出其书学思想的成长历程及促成因素,如从崇帖到抑帖尊碑再到碑学思想的确立等;并在书学实践中归纳其创新思维和取得的成就,如通过摹刻刀法体悟魏碑笔法,并将其融入诸体,完成四体书融合,并引申至金石书画融汇贯通,实现艺术风格的统一。赵氏因此完善了碑派书法技法体系,拓展了清代碑学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书风面貌,使其成为清代中后期真正意义上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大家。
彭迪[6](2018)在《清代颜体官僚书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悠久文化的背景下,儒家伦理道德构成了群体文化的核心支柱,也必然成为个体文化精神的内在标准,使其与文学、艺术等达到美与善的统一。颜真卿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极有名望的硕儒重臣和人伦准的,他光明磊落的忠义人格与其正大刚健的书品风格是完全一致的,达到了作品与内容的完美契合,书品与人品的相互映衬,是书法美与人格美相统一的典范。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新思想之精华,并始终忠于正统,善于继承。从颜真卿广泛的学书经历来看,他集古之大成,将自古代篆隶碑刻和钟、王书迹中的用笔融入到自己的行、楷书中,形成了特有的碑帖兼容的颜体书法,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成为后世推崇与追随的楷模。清代统治者为加强和巩固异族统治的迫切需要,一度将代表儒家正统的书法立为入朝和晋升的绝对标准,将表现书法正统的颜体书法立为学书典范。因而,学颜的书家亦多是在朝为官的朝廷重臣或地方官员。这些官僚书家多为名震一方的世家望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们对颜真卿书法的痴迷与追捧,对清代书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效应,引领了当世学习颜字的风尚,掀起了继宋代之后又一次学颜的高潮。在清代统治者为加强和巩固皇权的政治、文化导引下,以清代书坛帖学与碑学交织为背景,结合颜真卿忠义坦荡的人格魅力,这些官僚书家竞相学颜字,或追慕颜真卿浩气长存的民族气节,或欲在追访羲、献的帖学道路上汲取颜字的营养,又或是探求碑学所需的颜体书法篆籀气息……他们皆从中受益,将颜字融入到个人的创作风格中。
薛雪[7](2018)在《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比较》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书学继承现状,集中比较了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特点。何绍基与陈介祺两人同为清代书学大家,都曾师承阮元,在书法实践上,两人也各有建树。作为同一时期的书家,他们都被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同时他们又都受到阮元的影响,在书学思想上也有相近之处;两人虽皆善书法、雅好金石,但因各有侧重而自成面貌。因此,何、陈两人之间的相似与差异都值得关注。为比较二人书学的异同之处,分析其原因,笔者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从传统文化艺术的角度上,研究了二位书家的书学思想和书法技巧,分析了何、陈二人在文化传承中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笔者还结合当下传统文化传承情况,积极探讨了学书思想与书法技艺在国学教育上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书学继承方面的建议,呼吁全社会关注书法文化,将传承书法艺术作为历史的担当和时代的使命。
向玉娥[8](2016)在《何绍基论书诗注疏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何绍基是晚清杰出的书法家、学者、诗人。其诗文集中有众多关于书法、碑刻、题跋、碑帖考证等内容的记述,是研究何绍基书法审美、书法观念、书法创作等重要的资料。本文从《何绍基诗文集》中选取了32首跟书法有明确联系的论书诗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题材不同将32首论书诗分为书法创作和碑帖题材两大类。其中书法创作类又细分为自身书法实践类和时贤书法实践类。碑帖题材类诗较多,依据书体不同分为三小类:篆隶类、楷书类、行草类。先对这些诗做详细地注解,为阅读、理解诗的内容提供便利,然后从中梳理出何氏的书法观点和书学思想。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何绍基主要成就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论书诗作注解;第三部分从何氏论书诗看其书学思想;第四部分从何氏论书诗看其对后世书法研究的贡献。何绍基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兼融汉魏北碑,各体皆手摹心追。他首创“回腕高悬”执笔法,并将羊毫中锋用笔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成为清代首位主张碑学并在实践中成就最大的书法家。何绍基在清代能够取得非常高的书法成就,与其自身学养和艺术天赋相辅相成。从论书诗中可以看出何绍基的书学思想虽然承袭师论,但并不盲从师论,注重比较分析,能够做到推陈出新。何氏书法强调“横平竖直”,以此视为学书“得髓”准则;论书扬弃“南北书派”,认为南北两派有相通之处,强调“南碑兼有北碑势”;书重碑版,溯源篆隶,提倡还原古法,扫除俗书。何绍基的学书经验、书学理念、书法实践都能给后世书法研究带来很大的启示。
刘远征[9](2016)在《郑板桥书法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郑板桥是清代扬州画派着名的书画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由官到民,由士变商,由文人画家转为职业画家的经历,为世人所关注,并且享有“诗、书、画”三绝的艺术成就。同时郑板桥在艺术理论上也建树颇深,提出了很多经典而独特的见解。最难能可贵的是郑板桥不拘泥与条条框框的规矩,在艺术上勇于改革创新,取得了为世人所公认的艺术成就。他的绘画多来自于现实生活,兰、石、竹最为普遍,用笔洒脱秀劲,少儿不疏,多而不乱,秀逸多姿,极大地影响了清代画坛。书法融合篆、隶、行、楷诸体,将兰、竹的笔法融入到书法线条中,以画法作书,布局参差错落、诙谐统一,独创一格,自称“六分半书”,被后人成为“乱石铺街”体。本文第一章阐述了郑板桥书法艺术形成的社会背景,即郑板桥书风形成的客观原因。由于明朝大量文人士大夫进入新兴政权,清代书法在开始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上延续了明代书法的特征。郑板桥的书法艺术风格,一定程度上受清初书风的影响。另一方面,分析了郑板桥的矛盾人格。郑板桥所处清代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社会,清朝政府对知识分子既拉拢怀柔,又为维护自身统治,镇压监控,禁书,禁言,大兴文字狱。这种“矛盾人格”给郑板桥的文学、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章分别从五个方面对郑板桥的书法创作活动进行研究。郑板桥书法创作取法,主要师法古人;郑板桥书法风格演变,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郑板桥所创立的“六分半书”,讲究以画入书,书画融合;郑板桥书法之怪,包括字形之怪,点画之怪,章法之怪,这无疑是对书法艺术地创新。第二章最后以同时期的书法家金农为例与郑板桥书法进行比较。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郑板桥的书学思想。分别阐述了郑板桥的书论思想和郑板对书画关系的理论总结。他的书论思想主要包括“师法古人变化在我”、“重新审视碑版艺术的价值”、“好恶可以兼容美丑可以转化”;在书画关系上郑板桥主张“书画同源”、“以画入书”。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郑板桥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和反思。提出书法创新应立足于传统基础,书家应注重品格与文化素养的培育,书法作品应体现时代精神展现个人魅力的观点。
李梦晓[10](2016)在《沙孟海书法教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沙孟海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其书法教学思想来源于长期书法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他独具个性的书法艺术与审慎的治学精神,他渊博的学问与宏富的着作,以及始终执着追求“求真求实”的书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指出书法教育教学尤其是高等书法教育教学应该“走向学科性质的教学”,这对于当前书法教学领域的发展与向高层次的推进教学都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与启示作用。在书法教学中,要秉承兼顾书法字内功夫与字外学问相结合的书法教学思想,在字内功夫上面要做到锤炼功夫,夯实基础,以此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字外学问上面就要开阔视野,丰富学问,以学问来滋养艺术,坚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我们要坚持书法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书法教学思想,得到技法与理论的润泽,步入书法正道,使书法教学进一步提高。再次,要始终秉着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书法教学思想,使书法教学走向新辉煌。沙孟海书法教学思想对当前高校书法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在书法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技法练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读书与研究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四对关系,书法教学才能不断进步与发展,不断向书法教学的新高度迈进。沙孟海的书法教学思想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
二、融会碑与帖——何绍基的书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融会碑与帖——何绍基的书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有意无意书我法——清代王铎、何绍基、赵之谦临创思想对书法风格形成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王铎的帖学探索 |
1. 法源二王 |
2. 挣脱成法 |
二、何绍基的书法学习 |
1. 植根鲁公 |
2. 兼习魏唐 |
3. 融汇篆分 |
三、赵之谦的书法学习 |
1. 早期筑基 |
2. 时风影响 |
3. 碑帖融合 |
四、结语 |
(2)试论晚清碑学中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毕业创作选题与实现方案 |
1.1 选题内容、目的及意义 |
1.2 本领域相关专题动态分析 |
1.3 毕业创作方案及成果 |
第二部分 试论晚清碑学中兴 |
2.1 绪论 |
2.1.1 选题内容、目的及意义 |
2.1.2 本领域研究动态分析 |
2.1.3 关于文中特殊概念的界定 |
2.2 道咸以降之学新 |
2.2.1 今文经学的崛起 |
2.2.2 西学东渐激发的新观念 |
2.3 金石学的拓展与碑学的独立 |
2.3.1 金石鉴藏范围扩大及其研究方法的系统化 |
2.3.2 金石研究对书法产生的影响 |
2.4 碑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
2.4.1 阮元的《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 |
2.4.2 包世臣与《艺舟双楫》 |
2.4.3 何绍基的书法观念 |
2.4.4 刘熙载的《艺概·书概》 |
2.4.5 赵之谦的《章安杂说》书法观 |
2.4.6 杨守敬与沈曾植碑帖融合的书学思想 |
2.4.7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
2.5 碑学中兴后的晚清书坛 |
2.5.1 篆书的流变与新的高峰 |
2.5.2 隶书的新变 |
2.5.3 唐楷到魏碑的转移 |
2.5.4 碑帖融合的局面 |
2.6 晚清碑学中兴的意义及其对我创作的启示 |
2.6.1 晚清碑学中兴的意义 |
2.6.2 晚清碑学中兴对我创作的启示 |
2.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参赛、获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何绍基隶书风格及其书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一、清代隶书的发展及影响 |
(一)关于隶书的发展及演变 |
(二)清代隶书兴起的背景 |
(三)隶书在清代的繁荣与发展 |
二、何绍基隶书风格成因 |
(一)深厚的家学渊源 |
(二)交游 |
(三)何绍基对汉碑的学习与取法路径 |
1.对汉碑的转移多师 |
2.崇尚古意碑帖融合 |
3.重骨轻姿不求形似 |
三、何绍基隶书的风格特征 |
(一)苍劲古拙的线条特征 |
(二)宽绰自如的结字空间 |
(三)俊迈飘逸的章法布势 |
(四)篆书因素的借取与揉和 |
四、何绍基书学思想 |
(一)入俗尚碑的书学思想 |
(二)坚持个性化与创造性的书学思想 |
五、何绍基隶书成就及其书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一)具有时代坐标意义的书学成就 |
(二)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启示意义 |
1.对学习书法要有正确的认识 |
2.学书应掌握方法,循序渐进 |
3.书法创作应当把握个性化和创作性 |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
5.对笔者隶书创作的启发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何绍基行草书风格研究 ——兼谈自我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一章 何绍基行草书风格形成原因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一、清初书法背景概要 |
二、碑学发展 |
第二节 生平仕履及学书过程 |
第三节 书学观点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何绍基行草书风格流变及其特征 |
第一节 继承家学 篆分遗意 |
第二节 严谨有序 厚重苍劲 |
第三节 生拙迟涩 体势跌宕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自我创作的反思与拓展 |
第一节 自我创作的准备 |
一、创作前的思考 |
二、以何绍基行草为本的创作实践 |
第二节 自我创作的拓展分析 |
一、追根求源 以古为师 |
二、见贤思齐 学为己用 |
三、学以致用 自我创新 |
第三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创作作品 |
致谢 |
(5)赵之谦习魏变格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背景与思想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书学思想 |
第二章 变格成因与书风面貌 |
第一节 内在成长要素 |
1、资质学养 |
2、心路历程 |
第二节 外在促成因素 |
1、碑学前贤 |
2、金石师友 |
第三节 变格前后书风面貌 |
1、变格前书风面貌 |
2、变格后的书风面貌 |
第三章 变格书风中的创新思维 |
第一节 刀笔互通 |
1、以刀仿刀 |
2、以笔仿刀 |
第二节 四体书融合 |
第四章 习魏变格的意义 |
第一节 变格书风中的美学观 |
第二节 成就及影响 |
1、书风变格取得的成就 |
2、变格书风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品稿图 |
草书部分 |
金文部分 |
隶书作品 |
大字创作部分 |
创作现场 |
其他创作实验 |
(6)清代颜体官僚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儒家正统的典型代表——颜真卿忠义人格与颜体书法 |
第一节 儒家思想中美与善的关系 |
第二节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书法艺术 |
一、儒家文化中的书法批评标准 |
二、儒家正统书法艺术标准的继承 |
第三节 颜真卿家学与其忠义人格的树立 |
一、深厚源长的颜氏家学 |
二、刚正不阿的忠义人格 |
第四节 合二为一的儒家文化与颜体书法 |
一、颜体书法风格的形成 |
二、碑帖兼容的用笔方法 |
第二章 明末清初求异与正统美学思潮的对立 |
第一节 遗民书家——晚明浪漫书风的余韵 |
一、主张学古创新的王铎书法 |
二、饱含民族气节的傅山书法 |
第二节 馆阁书家——清初董氏书风的延续 |
一、董其昌笼罩下的清初书坛 |
二、天骨开张的馆阁张照书法 |
第三章 清代中期摆脱馆阁束缚的颜体官僚书法 |
第一节 突破董、赵帖学主题的清代中期书坛 |
一、雍正、乾隆时期的帖学 |
二、嘉、道年间唐楷的复兴 |
第二节 颜体书法对创新帖学官僚书家的影响 |
一、古雅雄健,含浑厚重的刘墉书法 |
二、源古学古,温婉淳厚的翁方纲书法 |
三、独立不阿,朴直阳刚的钱沣书法 |
第四章 清代晚期碑帖兼容的颜体官僚书法 |
第一节 清代晚期书坛的总体态势 |
第二节 颜体书法对熔铸碑帖官僚书家的影响 |
一、以隶作行,严整宽博的伊秉绶书法 |
二、溯源篆分,入神化境的何绍基书法 |
三、坚守传统,名震当世的翁同龢书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何绍基与陈介祺的书学之路 |
2.1 何绍基简介及学书历程 |
2.2 陈介祺简介及学书历程 |
2.3 何绍基、陈介祺书学取法对象 |
第三章 何绍基与陈介祺的书学特点 |
3.1 何绍基书法艺术特色 |
3.2 陈介祺书法艺术特色 |
第四章 何绍基、陈介祺书学思想之异同 |
4.1 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思想的相同点 |
4.2 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思想的不同点 |
第五章 何绍基与陈介祺的书学影响 |
5.1 何绍基的书学影响 |
5.1.1 何绍基尊碑思想的影响 |
5.1.2 何绍基书学实践对清末民初书法的影响 |
5.1.3 何绍基书学创新的文化影响 |
5.2 陈介祺的书学影响 |
5.2.1 对清末民初书学的影响 |
5.2.2 陈介祺对潍坊文化的影响 |
第六章 由何、陈书学研究引发对书法教育的思考 |
6.1 认真搞好学校书法教育 |
6.1.1 做好分类分层书法教学 |
6.1.2 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 |
6.1.3 高等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 |
6.2 培养书法教育人才 |
6.3 充分发动社会力量 |
6.3.1 发挥美术馆、艺术馆的公共职能 |
6.3.2 利用书法协会、书法团体的专业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何绍基论书诗注疏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绍基生平及主要艺术成就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论书诗辑录与笺注 |
第一节 书法创作类 |
第二节 碑帖类题材 |
第二章 从何氏论书诗看其书学思想 |
第一节 何氏论书诗中书学思想的体现 |
第二节 从何氏论书诗看其书学思想渊源 |
第三章 从何氏论书诗看其对后世书法研究的贡献 |
第一节 何氏论书诗对部分碑帖的考证 |
第二节 从何氏论书诗看古代碑帖在清代的流传 |
第三节 何氏论书诗所见书学思想对后世书法研究的启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郑板桥书法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郑板桥生平 |
第一节 清代的社会背景与郑板桥生平 |
(一)郑板桥与清代社会 |
(二)郑板桥生平 |
第二节 郑板桥的个性特质与文友之交 |
(一)郑板桥的“矛盾人格” |
(二)郑板桥与“扬州八怪” |
第二章 郑板桥书法创作活动研究 |
第一节 书法创作取法——师法古人 |
第二节 书法风格演变 |
(一)萌芽期——继承传统转益多师 |
(二)成长期——“六分半书”形成 |
(三)成熟期——精进求熟、炉火纯青 |
第三节 “六分半书”的画意分析 |
(一)以画入书 |
(二)书画融合 |
第四节 郑板桥书法之“怪” |
(一)字形之怪:似隶非隶似楷非楷融合魏碑参以篆隶 |
(二)点画之怪:大小错落横竖牵制左右呼应不拘一格 |
(三)章法之怪:“乱石铺街”的凌乱美 |
第五节 郑板桥书法风格与同时期书家之比较——以金农为例 |
第三章 郑板桥书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郑板桥书论思想 |
(一)师法古人变化在我 |
(二)重新审视碑版艺术的价值 |
(三)好恶可以兼容美丑可以转化 |
第二节 郑板桥对书画关系的理论总结 |
(一)主张“书画同源” |
(二)以画入书 |
第四章 郑板桥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和反思 |
第一节 郑板桥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
(一)人品与艺品的统一 |
(二)文人书画的创新 |
(三)艺术家独特的个性 |
第二节 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反思 |
(一)书法创新应立足于传统基础 |
(二)书家应注重品格与文化素养的培育 |
(三)书法作品应体现时代精神展现个人魅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沙孟海书法教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缘由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沙孟海生平行迹及书艺之路 |
第一节 早期的书艺渊源(1900-1922) |
第二节 中期学术视野的拓展和提高(1922-1949) |
第三节 晚期的书艺完善与成熟(1949-1992) |
第二章 沙孟海书法教学思想 |
第一节 书法的字内功夫与字外学问 |
第二节 书法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研究 |
第三节 书法的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 |
第三章 沙孟海书法教学思想对当前高校书法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处理好技法练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
第三节 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
第四节 处理好读书与研究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四、融会碑与帖——何绍基的书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意无意书我法——清代王铎、何绍基、赵之谦临创思想对书法风格形成的启示[J]. 夏文录. 大众书法, 2021(03)
- [2]试论晚清碑学中兴[D]. 姚娜. 山西大学, 2020(01)
- [3]何绍基隶书风格及其书学思想研究[D]. 陈爽.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4]何绍基行草书风格研究 ——兼谈自我创作[D]. 张婧. 东南大学, 2019(05)
- [5]赵之谦习魏变格探微[D]. 锁剑.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清代颜体官僚书法研究[D]. 彭迪. 山东大学, 2018(01)
- [7]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比较[D]. 薛雪. 淮北师范大学, 2018(12)
- [8]何绍基论书诗注疏与研究[D]. 向玉娥. 吉首大学, 2016(03)
- [9]郑板桥书法艺术研究[D]. 刘远征.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5)
- [10]沙孟海书法教学思想研究[D]. 李梦晓. 宁夏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