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综合研究提高大庆油田储层预测水平

多学科综合研究提高大庆油田储层预测水平

一、多学科综合研究提高大庆油田油藏预测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朱小龙[1](2021)在《地质文本中油气藏特征提取及成藏知识图谱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理论及技术的日益发展,描述油气藏地质环境、成藏因素、含油层位等特征的各类地质资料迅速积累,且体量不断增大,给资料管理和信息化服务带来挑战。油气领域的资料种类繁多,其中多数为是非结构化数据如调查报告、生产记录和研究文献等,多以文档形式管理,可供查询的文档特征不多且缺少知识描述与关联。仅通过关键词匹配和粗粒度主题相似查找,无法快速精准地从繁杂的资料中获取信息,很难满足海量地质文本的知识查询需要,导致资料利用率较低,大量蕴含于非结构化文本中的知识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展现。从信息技术发展和我国数字油田建设趋势来看,油气地质资料服务正由数据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知识图谱技术的出现给油气地质资料知识化服务带来了契机。通过自动抽取文档资料中蕴含信息,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使得为用户提供高效的知识化服务成为可能。本文围绕地质文本中的油气藏特征,结合油气地质资料的特点,对资料中的知识片段进行重新组织并形成知识元。通过提取文本知识元中油气藏特征实体、属性及关系等特征信息,丰富了当前的资料检索模式。采用由底向上的方法逐步构建油气成藏知识图谱,并将其应用于油气地质资料的知识检索服务。通过文献主题筛选和知识关联查询等应用功能,提高了使用者对资料信息的获取效率,并辅助其发现资料蕴含的隐式关联,从而有助于提高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准确度和油气勘探决策的可信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层次主题的油气地质文本知识元提取在分析油气地质资料结构及主题层次的基础上,研究地质文本中知识元的提取。研究利用文本主题分析技术进行文本段落的主题特征获取。顾及油气领域文本主题较强的层次性和聚集性,研究利用领域内的专业词汇对层次主题模型进行约束,以改善主题提取效果。同时,结合油气地质资料结构与实际应用需求,研究油气藏特征知识元的描述。论文提出了基于局部特征算法联合策略和动态规划策略的主题知识元提取方法;提出了基于图表标题-段落主题相似度和图表指示词匹配的图表知识元提取方法,实现地质文本知识元的提取。(2)基于领域知识和机器学习的油气藏特征提取顾及油气地质资料主题知识的对应性和相关性,论文以油气领域本体、专业词汇表、关系数据库元数据等先验知识为辅助,研究地质文本中的油气藏特征信息提取。针对油气藏特征中重叠实体及重叠关系的提取问题,研究利用领域本体在概念及关系语义描述上的优势,提出基于词表特征加强的实体识别模型与基于改进标签策略的关系提取模型,实现文本知识元中的油气藏特征实体、属性及关系等特征信息的提取。(3)基于多特征关联的油气成藏知识图谱构建针对已有模型在知识表示和关联上的不足,研究建立基于多特征的油气藏知识元间的关联。论文提出了基于主题扩展的三元组知识表示和向量化方法,用于解决油气藏知识表示问题。接着,论文研究了高维空间中的知识元多特征关联方法,用于解决油气藏知识元的抽象表达和关联问题。最后,论文将所构建的油气成藏知识图谱应用于知识服务系统,提供油气藏知识检索及关联服务,验证了论文所提方法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王九龙[2](2021)在《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大部分水驱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长期的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形成了油水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储层内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同时储层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又加剧了这种矛盾,给挖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归根结底是受储层构型(韵律、夹层遮挡、井控受限等因素)的限制,储层内部精细剩余油形成的机理和分布特征不明晰,进而不能提出有效的挖潜方法,现有流动模型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特别对于大庆油田的非均质厚油层储层,构型影响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储量巨大,约占剩余可采储量的53.7%,如何实现这部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成为我国目前和未来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努力方向。为了搞清厚油层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分布规律,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本文在“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提出二维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渗流力学和流函数模型,将注采单元划分为4个区域:Ⅰ类(高速流动有效驱)、Ⅱ类(低速流动有效驱)、Ⅲ类(高速流动无效驱)、Ⅳ类(低速流动无效驱)。通过引入两个形状函数表征非均质构型的三维空间特征,实现三维流动与三维空间特征的融合,建立了考虑重力的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非稳态条件下沿流线方向上两相流动的饱和度模型,结合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注采单元内油水流动特征和饱和度(流线)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分别构建韵律、夹层以及注采不完善三类非均质储层的三维形状函数,结合流线密度和流线速度分布来表征了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驱替单元内部有效驱动单元随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弄清了驱替过程中含水率和油水饱和度随4类有效驱动单元转换的变化特征,进而明确了不同非均质条件下储层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依据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韵律储层受重力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渗透层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有效驱动的范围快速减小,导致整片状的剩余油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模型可以跟踪含水率变化过程中4类驱动单元的变化范围,进而明确了不同韵律特征、不同韵律级差和不同储层厚度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2)夹层的存在改变厚油层层内和层间的流场分布,导致片状剩余油的产生,并且随着夹层延伸长度、夹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驱动单元控制范围也发生变化,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可以明确了不同夹层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3)注采不完善性条件下,不完善区域形成压力平衡去无法实现有效驱动,导致散状剩余油的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析,明确了井网不完善、射孔不完善条件下剩余油随驱动单元变化产生的区域和饱和度分布。最后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和剩余规模,基于流场转置方法利用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提出了针对韵律型、夹层遮挡型以及注采不完善型三类主要剩余油类型储层的有效挖潜措施以及具体的挖潜方法和参数设置。根据目标区大庆南中西二区储层构型特征以及开发现状,对整个区块进行有效驱动的单元的划分,最终划分出3788个驱动单元,然后依据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区域、分层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挖潜剩余油方案,结果显示调整后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4%左右,实现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本研究的成果对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贾承造[3](2020)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文中提出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和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工业的生存发展是由油气资源、市场、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决定的,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石油科技的进步。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和增产。未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石油工业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支撑油气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在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包括:(1)满足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这当中必须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大全球及"一带一路"油气投资与生产;(2)实现中国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3)实现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4)发展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5)形成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工业上游未来的科技攻关方向和研发重点包括:(1)先进的石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2)大气田勘探与复杂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3)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4)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5)"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6)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

刘丽园[4](2020)在《大庆长垣杏六区萨、葡、高油层独立表外储层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各大陆相常规砂岩储层已经普遍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寻找有利区块,稳油控产成为目前各大油田亟需解决的问题。大庆长垣广泛发育表外储层,室内实验及矿场实践都表明表外储层具有开发潜力,因此表外储层逐渐成为广大石油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大庆长垣杏六区独立表外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及开发资料,应用沉积学原理、地质统计学原理和油藏工程等原理,针对研究区独立表外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沉积特征展开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地质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选取对剩余油控制作用较强的因素作为研究区独立表外储层的分类参数,从而对独立表外储层进行分类评价。通过不同类型独立表外储层所具有的剩余油类型及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独立表外储层挖掘潜力。驱油效率越高,水淹程度越强;水淹比例越高,动用程度越强。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独立表外储层驱油效率的关键因素是渗透率,而其它因素对驱油效率的控制作用较弱。依据渗透率将研究区独立表外储层分为两种类型,即渗透率高于40×10-3μm2的I类独立表外储层和渗透率不高于40×10-3μm2的II类独立表外储层。独立表外储层中剩余油具有面积较小和分布零散的特点,其动用情况普遍较差。I类和II类独立表外储层中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的挖掘潜力最大。

王久星[5](2020)在《台105区块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对象为台105区块,其地层储层厚度较薄,岩石物性较差,平均单井钻遇有效3.0m/4.0层,属于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较为严重。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及2011~2014年的加密调整,各种开发问题逐渐突显,如低效无效水循环井数比例高,平面上水驱效果较差,薄差储层储量动用情况差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方案初期确定的技术政策界限不能完全适用于现阶段油藏生产需求。因此,本文针对台105区块目前开发现状,根据该区块开发历程及数据资料,应用井震联合技术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使用井震双控建立属性模型,并进行油藏历史拟合,确保模型的精度。分析研究区内宏观上和微观上剩余油分布类型,引入灰色关联-数学模糊判别理论判断剩余油主控要素和各小层剩余油类型分布,并通过软件达到定量预测剩余油分布、准确指导油田开发生产的作用。根据剩余油分布,局部地区部署高效加密井,选择合适的挖潜措施及位置,精准开采剩余油。在深入研究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后,根据各个井区合理井距以及流线方向和砂体情况,对水平井周围油井设计了最佳转注方案,设计各类型井网局部新增井位8口,确定对全区采取堵水措施6口、补孔措施14口,压裂措施6口。措施调整后预测累产油提高25.52×104t,储层原油采收率增加了2.69%。

陶国治[6](2020)在《松辽盆地肇源油田源241区块扶余油层井网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至目前单月原油进口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在中国,约46%的油气属于以低渗透为主的低品位资源,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确保中国油气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肇源油田源241区块,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境内,由大庆油田第十采油厂管理和开发。该区块油层主要分布在扶一油层组下部及扶二油层组下部,扶余油层孔隙度10.9%,渗透率0.50mD,属于特低渗油藏。本文采用最大波峰振幅、平均振幅、均方根振幅进行砂体预测,并优选地质统计学进行反演,结果表明:源241区块扶余油层砂岩厚度整体较薄,发育窄小河道,呈条带状分布,横向变化快,平均单井砂岩厚度34.1m,有效厚度6.8m。同时对储层物性、敏感性、裂缝发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描述。该区块地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层的平面和垂向分布,主要受岩性和断裂带控制,有断块油藏、断层岩性油藏两种油藏类型。通过分析邻区块井组的动态生产数据,运用公式计算和类比的方法,得出大规模缝网压裂的采油强度是常规压裂的采油强度2.9倍以上的结论。通过油藏工程计算,该区块常规弹性采收率为3.2%,溶解气驱采收率为9.5%。结合井网与人工压裂裂缝方向、砂体发育情况,对该区块进行油藏工程设计。1、结合区块储层特征,确定源241区块开发目的层为扶余油层,主要发育FⅠ组及FⅡ组油层,油层沉积条件、油层性质大体相同,故采用一套开发层系开发;2、该区块中值渗透率0.5mD,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高,不适合水驱开发方式,采用弹性开采的开发方式;3、试验区不具备自喷开采条件,推荐采用机械举升方式开采,地面采用常规基建方式;4、该区块油层发育层数多、分布零散、物性差且致密、主力油层发育不明显,选择直井开发,结合大规模缝网压裂,有利于提高储量整体动用程度;5、经济极限井距为375m,拟布井区扶余油层单井经济极限产量为2.0t/d,有效厚度下限为6.6m;6、井排方向应尽量平行于裂缝方向,井排方向为NE90°,采用500m×300m菱形井网;7、根据不同类型储层,采用不同压裂规模,主力砂体,缝网规模450m×270m,设计穿透比0.90.95,裂缝半长控制在200m230m;非主力砂体缝网规模300m×180m,设计穿透比0.50.6,裂缝半长控制在120m150m,加砂强度采用15.0m3/m,砂液比1:24;8、对十五年开发指标预测,并进行了风险分析。

王凤兰,沙宗伦,罗庆,赵云飞,张继风[7](2019)在《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展望》文中指出全面回顾了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的创新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特高含水期储层精细描述、剩余油精细描述、长垣水驱开发调整、长垣外围油田开发、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和难采储量有效动用等油田开发技术。在客观分析大庆油田振兴发展需求和特高含水后期面临矛盾问题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油田开发技术现状,指明了油田开发核心技术主攻方向。围绕探索建立新一代提高采收率核心技术体系,对特高含水后期油气开发战略、油藏精细描述、长垣水驱精准开发、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和外围油田开发调整等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鑫[8](2018)在《中区西部高台子油层注水层段划分及配注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大庆油田主力油层基本进入特高含水期,集体呈现,含水高、采油低、剩余油分布复杂、注水低效无效循环、层系划分开发难度高等特点。针对目前大庆中区西部高台子的开发特点,以注水层位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层段划分现状,对注水井进行动态分析并做出相应的综合调整。按照层段小层数、渗透率变异系数、砂岩厚度三个静态划分标准,评价了现有层段划分方法适应性,结合层段注水强度变异系数这一动态参数,给出新的细分层段调整界限。以多学科成果,如油藏数值模拟结果为依托,进行注水层提、控判断,并给出提控的含水界限和压力界限。给出压力恢复速度合理值,计算不同条件下的合理提控水量,形成提控水量图版。研究得出,注水井提控性质受周围连通关系、周围生产井含水以及地层压力影响,确定注水井提控性质和7类调整对策;当井底流压一定时,地层压力在8.7MPa10.67MPa范围内开发效果最好,采收率最高;含水率在80%90%范围内均具有一定的提液能力;层段划分标准为,变异系数小于0.7的层段占94.7%,层数小于7的层段占94.2%,砂岩厚度小于8m的层段占94.2%;层段吸水强度变异系数<0.9,89.4%的层段吸水强度变异系数<0.9;从控制含水角度,地层压力恢复速度不应超过0.3MPa/a;通过单位厚度提水量计算单井合理提水量,统计得出全区共67口井,101个层段需进行注水量调整。注水量调整后,预测至全区2019年12月,综合含水为97.56%,较不调整低0.25%,日产油617.9t,较不调整日增油21.7t。

莫爱国[9](2018)在《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庆油田预计到“十三五”末,聚驱后续水驱区块地质储量将达到8.9亿吨,目前后续水驱区块综合含水为97.5%,已接近经济开采界限。聚驱后后续水驱由于长期开采,优势渗流通道发育,有效开采难度大,纵向上厚度比例只有12.8%,但吸水比例高达60.9%,平面上大面积分布,所占井组比例达到87.5%,聚驱后高渗透带的存在,造成后续水驱“短路”,吨油耗水量大幅度增加,影响水淹段驱油效率,无效注水浪费巨大。但目前还存在高水淹优势通道的识别与量化描述方法尚不成熟,常规识别方法还存在识别符合率偏低、无法实现定量描述、识别周期长等缺点;凝胶调堵剂初粘高(>30mPa·s)、成胶时间短,无法实现油层深部定点封堵;体膨颗粒类初膨快,易剪切破碎,深调距离有限,有效期较短的问题。针对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识别及调堵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应用3DSL数值模拟软件识别优势渗流通道,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给出注水井和采油井的注采关系、注水井的注入走向及在邻近生产井的分布比例、流体在油藏中的流线(强弱及方向)、泄油体积和油井分配因子等重要信息。模拟结果可与常规优势通道识别方法、油水井动静态资料等对比验证符合率,判别方法更加有快速、准确,规模化应用优势明显,投入成本低,更有利于经济、快速、定量的识别油藏优势渗流通道,从而为油田确定调剖、调驱等措施提供定量依据。室内自主研发了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本文利用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仪,明确了凝胶调堵剂低初始粘度、超长延缓成胶时间、长期热稳定的作用原理,体系中加入了一种多氨基环形分子,通过氢键与-COOH链接,使聚合物分子链构象变为卷曲,从而降低体系的初始粘度;利用pH缓冲体系,通过氢键束缚-COOH电离,控制交联离子的电离速度,采用强螯合配位体,螯合交联剂离子,控制交联离子的释放速度,达到了控制成胶时间的目的;凝胶体系中HPAM的侧链所带-COOH与表活剂胶束通过氢键作用链接,在体系内形成双网络互穿结构,增强调堵剂终粘、提高稳定性。室内实验结果表明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初始粘度低于10mPa·s,低粘度((27)300mPa·s)周期最长达40天,终粘2500mPa·s以上(清水体系),成胶时间30-70天可控,可实现油层深部不同位置定点封堵。通过室内分子结构设计,采用嵌段聚合方法将高极性单体和疏水单体进行聚合,双酰胺基物质为支化点,辅以丙烯酸等高吸水单体及pH值调节剂,先按设定的比例进行主链聚合,再加入疏水基团和双酯类增强剂,经过辐射(钴60)引发自由基合成,利用疏水基团的斥水性,激活颗粒的“阀门”作用,来增加颗粒网格空间的疏水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设计的疏水和亲水基团已经成功参与反应形成颗粒体系。室内实验结果表明FZ-1颗粒调堵剂体系,具有初膨倍数低,缓膨时间长的特点,在矿化度为8000mg/L的污水条件下,初膨6倍/10天,终膨时间约55天,终膨倍数约32倍。在清水中,初膨6倍/10天,55天后,FZ-1颗粒调堵剂膨胀倍数为35倍。开展了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三层岩心物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YFD-1凝胶调堵剂沿水窜通道窜流,不污染中、低渗透层,注入凝胶后高渗透层得到有效封堵。封堵后高渗层分流率由72.7%降为0.7%,低渗层分流率为14.3%,中渗透层分流率85%,中、低渗透层改善效果明显提升;凝胶后续水驱驱替时压力由聚驱后续水驱压力0.008MPa升至0.087MPa;表明对中低渗透层污染小、高渗层封堵性能好。建立了10m胶结长岩心凝胶动态成胶实验方法,首次观察到了凝胶调堵剂在岩心深部动态成胶现象,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可在10m长岩心中“动态成胶”;凝胶驱阶段压力“锯齿状”上升,凝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抗剪切吸附性”、“封堵性”;从电镜扫描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驱替距离体系均有成胶显示。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了优势渗流通道封堵现场试验。Z281-SP42井组现场试验过程中实现低压注入,初期注入压力8.0MPa与注水压力7.8MPa相当,注入井调堵后平均压力上升1.4MPa,调堵过程中及调堵后4次连续剖面测试结果表明高渗层吸液比例由70.1%降到32.1%。示踪剂测试表明调堵后优势渗流通道得到有效封堵,主要见剂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平面矛盾得到调整,调堵措施后最大日含水下降0.96个百分点,最高日增油7.69t。Z80-P026井组调堵后6口注入井注入压力相比调前平均上升2.5MPa,剖面改变明显;措施后有9口油井见到较好效果,井组含水下降1.76个百分点,最高日增油11.46t。

郭唐杰[10](2010)在《大庆油田持续稳产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择了可比性强、开发效果好、采用技术高的5个国外砂岩油田与大庆油田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油田基本情况、采收率系数、年产油量、采油速度、采出程度和储采比6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认清了大庆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巨大空间和急需攻关的采油技术,对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4000万吨持续稳产及百年油田建设意义深远。

二、多学科综合研究提高大庆油田油藏预测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学科综合研究提高大庆油田油藏预测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文本中油气藏特征提取及成藏知识图谱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油气地质知识服务
        1.2.2 地质资料信息抽取研究进展
        1.2.3 知识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1.2.4 存在问题与分析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技术路线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油气藏特征与知识图谱相关理论技术
    2.1 油气藏的特征
    2.2 知识元及知识组织方式
        2.2.1 知识元概念
        2.2.2 知识组织方式
    2.3 知识图谱理论概述
        2.3.1 知识图谱定义与逻辑框架
        2.3.2 知识图谱构建流程
    2.4 关键技术
        2.4.1 文本表示技术
        2.4.2 主题提取与主题域划分
        2.4.3 实体及关系抽取技术
        2.4.4 注意力机制与Transformer
        2.4.5 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层次主题的地质文本知识元提取研究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数据准备
        3.3.1 油气地质资料及预处理
        3.3.2 油气领域本体构建
    3.4 基于词约束h LDA的油气地质文本主题提取
        3.4.1 概述
        3.4.2 词约束h LDA模型设计
        3.4.3 油气地质文本主题提取方法
        3.4.4 实验
    3.5 顾及地质文本特点的油气藏知识元提取
        3.5.1 概述
        3.5.2 主题特征知识元提取方法
        3.5.3 图表关联知识元提取方法
        3.5.4 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融合领域知识的地质文本油气藏特征提取研究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基于词表特征加强的油气藏特征实体提取
        4.3.1 概述
        4.3.2 油气藏特征实体类型分析
        4.3.3 油气藏特征实体语料标注
        4.3.4 一种基于词汇特征增强的实体抽取模型
        4.3.5 实验
    4.4 基于改进标签策略的油气藏特征关系提取
        4.4.1 概述
        4.4.2 油气藏特征关系类型分析
        4.4.3 语义重叠的关系标签策略
        4.4.4 一种优化标签策略的关系抽取模型
        4.4.5 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主题的油气成藏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
    5.1 引言
    5.2 基于主题的油气藏知识的表示
        5.2.1 扩展的三元组知识表示方法
        5.2.2 融合异质辅助信息的三元组向量化模型
    5.3 基于多特征的油气藏知识元关联方法
        5.3.1 知识元的抽象表达
        5.3.2 多特征距离度量
    5.4 油气成藏知识图谱构建与服务系统设计
        5.4.1 油气成藏知识图谱构建
        5.4.2 油气成藏知识服务系统设计
    5.5 油气成藏知识图谱的服务应用
        5.5.1 文献知识主题筛选
        5.5.2 知识信息检索服务
        5.5.3 知识信息关联服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均质厚油层研究现状
        1.2.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3 流动单元法研究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现状
        1.2.4 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受控因素实验研究
    2.1 实验模型设计原理
    2.2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步骤
    2.3 不同非均质条件水驱特征研究
        2.3.1 正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2 反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3 含夹层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4 夹层和韵律双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4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重力对厚油层剩余油影响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非均质厚油层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3.1 有效驱动单元的定义
    3.2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数学模型建立
        3.2.1 三维油水两相流动的模型
        3.2.2 三维流函数法研究流体在驱动单元中流动
        3.2.3 有效驱动单元三维流函数法的饱和度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有效驱动单元确定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方法研究
    4.1 韵律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1.1 单韵律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1.2 复合韵律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 夹层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2.1 夹层存在条件下储层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
        4.2.2 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3 注水井未钻遇夹层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3 注采不完善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饱和度分布特征
        4.3.1 注采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3.2 井网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有效驱动单元的流场重构及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5.1 构型影响下剩余油分布特征
    5.2 构型影响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方法
        5.2.1 韵律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2 夹层遮挡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3 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4 其他类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矿场中的应用及分析
    6.1 区块地质特征
    6.2 区块开发现状
    6.3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无效驱替情况严重,开发效益差
        6.3.2 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控水挖潜难度大
    6.4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6.4.1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在典型井组中的应用验证
        6.4.2 实际区块整体挖潜方案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创新点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目标区块有效驱动单元分区、分井划分结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科技成就
    1.1 油气是全球最重要的一次能源
    1.2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科技成就显着
    1.3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7项主要科技成果
        1.3.1 海相和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
        1.3.2 石油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1.3.3 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低渗透油田和稠油开发技术
        1.3.4 工程技术装备自主化及技术服务产业发展
        1.3.5 海洋深水工程技术装备
        1.3.6 海外大型油气田勘探开发特色技术
        1.3.7 页岩气、煤层气与致密油勘探开发技术
2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
    2.1 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的挑战
        2.1.1 全球未来一次能源消费的主体
        2.1.2 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能源需求
        2.1.3 中国基本油气供应安全的保障
        2.1.4 面临的挑战与技术需求
    2.2 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的挑战
        2.2.1 中国原油生产的总体困境
        2.2.2 未来中国原油产量的趋势与技术需求
    2.3 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的挑战
        2.3.1 深层和海洋深水天然气勘探技术的挑战
        2.3.2 提高复杂气田开发水平、发展复杂天然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挑战
        2.3.3 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的挑战
    2.4 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的挑战
    2.5 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3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科技攻关方向
    3.1 石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
        3.1.1 中—高渗透、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
        3.1.2 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
        3.1.3 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3.1.4 复杂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3.2 大气田勘探与复杂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
        3.2.1 大型气田勘探技术
        3.2.2 复杂气藏高效开发与提高采收率技术
        3.2.3 新储气库建设与优化运行技术
    3.3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3.3.1 以大数据、高精度、可视化为核心的地质-地球物理-钻井一体化“甜点区”预测与评价关键技术
        3.3.2 以长水平段水平井优快钻完井及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为核心的提高单井产量关键技术
        3.3.3 以井网优化和立体多层多井平台式“工厂化”为核心的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
        3.3.4 以加热转化为核心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技术与工艺
    3.4 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
        3.4.1 深水勘探技术及工程技术装备
        3.4.2 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技术
        3.4.3 低渗透天然气高效开发技术
        3.4.4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
    3.5 “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3.5.1 全球复杂前沿勘探领域油气资源评价与海外投资选区技术
        3.5.2 海外大型碳酸盐岩油田注水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
        3.5.3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超深水勘探开发技术
    3.6 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
        3.6.1 全波场地球物理勘探开发技术的研发和物探技术与装备的升级换代
        3.6.2 地层扫描测井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实现
        3.6.3 高端钻完井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全面国产化
        3.6.4 先进高效压裂技术与装备的研发
        3.6.5 石油工业的数字化转型
        (1) 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油田关键技术。
        (2) 石油工业智能云网平台技术。
        (3) 石油工业人工智能机器人。
        (4) 面向未来的石油工程智能与仿生材料技术。
        (5) 可再生能源与石油工业上游耦合集成技术。
4 结 论

(4)大庆长垣杏六区萨、葡、高油层独立表外储层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表外储层研究
        0.2.2 剩余油研究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构造背景
    1.2 区域沉积背景
    1.3 研究区概况
第二章 独立表外储层特征研究
    2.1 岩石学特征
    2.2 物性特征
    2.3 沉积特征
第三章 独立表外储层分类研究
    3.1 独立表外储层动用影响因素分析
        3.1.1 地质因素分析
        3.1.2 开发因素分析
    3.2 独立表外储层分类研究
第四章 独立表外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
    4.1 剩余油分布特征
        4.1.1 平面分布特征
        4.1.2 垂向分布特征
    4.2 独立表外储层特征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3 剩余油挖掘潜力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台105区块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0.2 油藏描述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0.2.1 油藏描述的发展
        0.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3 发展趋势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
        0.3.1 研究内容
        0.3.2 取得成果
第一章 区域概况
    1.1 工区概况
        1.1.1 构造特征
        1.1.2 储层特征
        1.1.3 流体物性及温度
    1.2 油田开发概况
        1.2.1 开发历程概述
        1.2.2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油藏模型建立
    2.1 井震结合三维地质建模
        2.1.1 井震结合建模
        2.1.2 建立沉积相模型
        2.1.3 基于井震双控属性建模
    2.2 油藏数值模拟
        2.2.1 搭建储层数值模型
        2.2.2 储量拟合
        2.2.3 历史拟合
第三章 台105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3.1 剩余油形成原因
        3.1.1 微观原因
        3.1.2 宏观原因
    3.2 .宏观剩余油分布特征
        3.2.1 基于静态角度剩余油类型
        3.2.2 基于动态角度剩余油类型
    3.3 剩余油分布规律
        3.3.1 纵向分布规律研究
        3.3.2 平面分布规律研究
    3.4 不同类型剩余油定量评价
        3.4.1 灰色关联法判别剩余油类型
        3.4.2 不同类型剩余油定量计算
        3.4.3 注采系统内剩余油主控要素研究
第四章 台105区块调整挖潜对策
    4.1 井网加密调整对策
        4.1.1 加密调整界限
        4.1.2 加密井位优选
        4.1.3 断层边部剩余油富集区
        4.1.4 局部断块井网加密
        4.1.5 局部断块井网调整
    4.2 水平井区转注方案设计
    4.3 挖潜措施研究
        4.3.1 补孔措施
        4.3.2 堵水措施
        4.3.3 压裂措施
        4.3.4 各区综合开发调整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松辽盆地肇源油田源241区块扶余油层井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1.2.2 国内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1.3 主要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油田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2 勘探、开发历程
        2.2.1 地震勘探
        2.2.2 钻探历程
    2.3 预计完成情况
第3章 油田地质特征
    3.1 区域地质简况
    3.2 构造、断裂特征
        3.2.1 精细构造解释
        3.2.2 构造、断裂特征
        3.2.3 构造精度分析
    3.3 储层特征
        3.3.1 沉积特征
        3.3.2 储层发育特征
        3.3.3 井震结合储层预测
        3.3.4 储层物性与岩矿特征
        3.3.5 储层敏感性分析
        3.3.6 裂缝及地应力发育特征
    3.4 油藏特征
        3.4.1 油水分布特征
        3.4.2 成藏特征
        3.4.3 流体性质
        3.4.4 压力与温度特征
第4章 油田动态特征
    4.1 产能分析
        4.1.1 试油井产能分析
        4.1.2 本区块与临近区块生产井产能分析
        4.1.3 缝网压裂井产能预测
    4.2 油层天然能量
        4.2.1 弹性能量
        4.2.2 溶解气能量
        4.2.3 边底水能量
第5章 油藏工程设计
    5.1 开发层系
    5.2 开发方式
    5.3 开采方式
    5.4 布井方式
        5.4.1 水平井可行性论证
        5.4.2 布井井型确定
    5.5 经济有效厚度下限
    5.6 井网设计
        5.6.1 井排方向
        5.6.2 井网形式
        5.6.3 井网优化
        5.6.4 缝网规模优化
    5.7 油水井工作制度
    5.8 井位部署
        5.8.1 井位部署原则
        5.8.2 井位部署结果
        5.8.3 井位命名
    5.9 开发指标预测
        5.9.1 采收率预测
        5.9.2 十五年开发指标预测
    5.10 风险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进步
    1.1 储层精细描述技术
    1.2 剩余油精细描述技术
    1.3 长垣油田水驱开发调整技术
    1.4 长垣外围油田开发技术
    1.5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技术
    1.6 聚合物驱油技术
    1.7 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8 难采储量有效动用技术
    1.9 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技术
2 特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展望
    2.1 油气开发战略研究
    2.2 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2.3 长垣油田水驱精准开发技术
    2.4 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
    2.5 外围油田开发调整技术

(8)中区西部高台子油层注水层段划分及配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S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智能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注水井注水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注水井层段划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注水井动态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区西部高台子地质概况及地质模型建立
    2.1 中区西部高台子地质概况
        2.1.1 地质概况
        2.1.2 开发简况
    2.2 中区西部高台子地质模型建立
    2.3 中区西部高台子地质储量拟合
    2.4 小结
第三章 数值模拟及示踪流量研究
    3.1 中区西部高台子数值模拟历史拟合
        3.1.1 相渗曲线的选择
        3.1.2 高压物性曲线的选择
        3.1.3 中区西部高台子产油、含水拟合
    3.2 沉积单元调整潜力研究
        3.2.1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3.2.2 中区西部高台子油层动用状况评价
    3.3 中区西部高台子示踪流量模拟
        3.3.1 来水方向的确定
        3.3.2 来水量的确定
    3.4 中区西部高台子油藏数值模拟成果
    3.5 小结
第四章 注水井细分层段调整方法研究
    4.1 中区西部高台子分层调整潜力研究
    4.2 特高含水期细分注水分级标准研究
        4.2.1 层间变异系数的标准值确定
        4.2.2 段内小层数标准值确定
        4.2.3 段内砂岩厚度标准值确定
    4.3 注水井细分层段动态指标界限标准研究
        4.3.1 吸水强度变异系数
        4.3.2 吸水强度变异系数标准值的确定
    4.4 层段细分调整井层筛选
    4.5 注水井层段细分调整预测
    4.6 小结
第五章 注水层段提控性质及判断方法研究
    5.1 注水层段提控判断方法研究
        5.1.1 皮斯曼关联度判断油水井连通性
        5.1.2 生产井对注水井动态影响研究
        5.1.3 注水层段提控性质研究
        5.1.4 注水井为中心井组分层动用对应状况
        5.1.5 注水井综合调整
    5.2 注水层段提控性质研究
        5.2.1 提控压力界限研究
        5.2.2 合理压力范围研究
        5.2.3 提控含水界限研究
        5.2.4 注水井调整对策研究
    5.3 小结
第六章 注水井提控水量确定方法研究
    6.1 注水井提控水量对压力影响研究
        6.1.1 提控幅度对压力影响
        6.1.2 不同井距下提控水对压力影响
        6.1.3 不同提水时机提控水对压力影响
        6.1.4 不同渗透率提控水对压力影响
        6.1.5 不同压力提控水对压力影响
    6.2 合理提控幅度研究
        6.2.1 合理压力恢复速度研究
        6.2.2 注水量合理提控水量研究
    6.3 提控水量调整效果评价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孔道发育识别及治理方法研究现状
        1.2.2 调堵剂体系研究现状
        1.2.3 大庆油田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治理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聚驱后N区块3DSL流线法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研究
    2.1 3DSL流线数模识别优势渗流通道方法研究
        2.1.1 流线模拟基本原理
        2.1.2 数模3DSL流场分析技术特点
    2.2 应用区块开发地质概况
        2.2.1 区块简况
        2.2.2 油藏精细描述
        2.2.3 区块开发简况
        2.2.4 区块注采状况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3DSL流线法区块优势通道识别分析结果
        2.3.1 模拟区选择
        2.3.2 地质模型的建立
        2.3.3 历史拟合
        2.3.4 流场分析模拟结果
        2.3.5 调堵层位选取
        2.3.6 调堵后3DSL流线模拟井组优势通道识别分析
        2.3.7 井组示踪剂测试结果与3DSL流线分析结果符合率验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驱后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研制
    3.1 CYFD-1 凝胶调堵剂反应机理研究
        3.1.1 实验药剂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1.3 CYFD-1 凝胶调堵剂机理研究技术路线
        3.1.4 凝胶低初始粘度作用机理研究
        3.1.5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成胶时间长延缓作用机理研究
        3.1.6 提高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终粘作用机理研究
    3.2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配方优化及性能评价实验
        3.2.1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不同浓度配方实验
        3.2.2 水质对体系的影响研究
        3.2.3 初粘对比评价实验研究
        3.2.4 交联剂浓度对体系成胶粘度影响研究
        3.2.5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抗剪切性能研究
        3.2.6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pH值适用范围评价研究
        3.2.7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形变恢复和抗压能力评价研究
        3.2.8 单管岩心封堵性能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YFD-1 凝胶调堵剂三管岩心及长岩心性能评价
    4.1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三管岩心评价实验
    4.2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注入参数研究
        4.2.1 实验驱替模型
        4.2.2 实验方案设计
        4.2.3 实验基础参数
        4.2.4 实验结果分析
    4.3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10m长岩心物模性能评价实验
        4.3.1 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
        4.3.2 实验步骤
        4.3.3 长岩心驱替实验
        4.3.4 岩心取样环境扫描电镜分析
        4.3.5 岩心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的EDAX能谱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驱后FZ-1颗粒深部液流转向调堵剂体系研制
    5.1 FZ-1 颗粒调堵剂合成实验
        5.1.1 实验药剂与仪器
        5.1.2 实验方法
        5.1.3 FZ-1 颗粒调堵剂合成原理
    5.2 FZ-1 颗粒调堵剂性能评价实验
        5.2.1 FZ-1 颗粒调堵剂水份含量测定
        5.2.2 FZ-1 颗粒调堵剂膨胀倍数评价
        5.2.3 FZ-1 颗粒调堵剂过孔强度评价
        5.2.4 FZ-1 颗粒调堵剂抗岩心剪切性能评价
        5.2.5 FZ-1 颗粒调堵剂回弹恢复性能评价
        5.2.6 FZ-1 颗粒调堵剂单颗粒可视化颗粒强度评价
        5.2.7 FZ-1 颗粒调堵剂模拟原油中膨胀性能评价
        5.2.8 FZ-1 颗粒调堵剂抗机械剪切性能评价实验
        5.2.9 FZ-1 颗粒调堵剂体系岩心封堵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聚驱后N区块调堵现场试验
    6.1 Z281-SP42 井组聚驱后凝胶调堵现场试验
        6.1.1 调堵设计总体思路
        6.1.2 注入井用量及段塞设计
        6.1.3 注入井示踪剂设计
        6.1.4 调堵剂注入状况分析
        6.1.5 井组注入剖面、吸水指示曲线、示踪剂测试结果及采出井效果分析
    6.2 Z80-P026 井组聚驱后凝胶颗粒组合调堵现场试验
        6.2.1 调剖井组概况
        6.2.2 Z80-P026 井组特点
        6.2.3 调堵设计总体思路
        6.2.4 调堵剂用量及段塞设计
        6.2.5 调剖效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多学科综合研究提高大庆油田油藏预测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文本中油气藏特征提取及成藏知识图谱构建研究[D]. 朱小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D]. 王九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J]. 贾承造. 石油学报, 2020(12)
  • [4]大庆长垣杏六区萨、葡、高油层独立表外储层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D]. 刘丽园.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台105区块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D]. 王久星.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松辽盆地肇源油田源241区块扶余油层井网优化研究[D]. 陶国治. 吉林大学, 2020(08)
  • [7]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展望[J]. 王凤兰,沙宗伦,罗庆,赵云飞,张继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9(05)
  • [8]中区西部高台子油层注水层段划分及配注方法研究[D]. 王鑫.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7)
  • [9]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D]. 莫爱国.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10]大庆油田持续稳产对策研究[J]. 郭唐杰. 科技促进发展, 2010(S1)

标签:;  ;  ;  

多学科综合研究提高大庆油田储层预测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