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稻塑盘湿润育秧(论文文献综述)
邹应斌[1](2018)在《水稻育秧技术的历史回顾与发展》文中指出我国水稻育秧移栽可追溯到1900年以前,其中育秧既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也是最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回顾了水稻育秧技术的发展历史,综述了水稻各种育秧方法。
蒋启斌[2](2017)在《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易于水稻抛秧的最佳育秧方式,进一步挖掘水稻增产潜力,2015年、2016年连续2a进行了水稻编织布湿润育秧、编织布旱育秧、塑盘湿润育秧、塑盘旱育秧4种不同育秧方式试验,从秧苗素质、生育期变化以及产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筛选出水稻编织布湿润育秧方式为最佳,其次是塑盘湿润育秧方式。
肖宇龙,林洪鑫,胡启锋,雷建国,邱在辉,王智权,王晓玲,肖平义,肖汀娜,余传元[3](2015)在《水稻保温育苗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了不同的保温育苗措施对4个双季早稻品种秧苗素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强氯精浸种方式的早稻出苗率较高,采用稻种伴侣浸种的早稻有效穗数、生物量、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较高;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的早稻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较高;采用湿润育秧+双膜覆盖处理的早稻产量和生物量较高。
廖莎[4](2015)在《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寻在稻草基质育秧的条件下,培育出标准化、适龄、适机的健壮秧苗的育秧技术,本试验研究了秧苗期采取控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措施对机插秧苗综合素质及栽后秧苗活力的影响,与秧苗期增施硅、锌、钾肥及施用生物肥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秧苗期水分亏缺会影响秧苗生长,即会使秧苗期叶片数减少、叶片及叶鞘变短、叶色变淡;但适度水分亏缺可以调控秧苗苗高,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干物质重、重高比、根冠比、壮苗指数、根系活力、淀粉含量及C/N,利于形成健壮秧苗,提高机插质量,促进秧苗移栽后长出新叶、新根及返青,且能延长有效分蘖期、提高茎蘖数。(2)秧苗期增施硅、锌、钾肥均能提高秧苗全氮含量及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在育秧基质中拌入150mg/L硅肥处理的秧苗综合素质较佳;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锌肥对提高秧苗的综合素质作用不明显;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钾肥对秧苗的综合素质作用也不明显,且其苗高太高不适合机插。(3)用芸苔素内酯浸种、或一叶一心期喷施、或播种前拌入育秧基质中均能增粗秧苗假茎宽,增加根数,提高秧苗根干重、根冠比、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C/N、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等,均有利于健壮秧苗形成;且均能促进秧苗机插后出叶、返青;浸种、喷雾处理还能提高秧苗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提高秧苗机插质量,增强分蘖力、提高茎蘖数;0.15mg/L浸种、0.10mg/L喷雾、0.40mg/L拌基质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佳。(4)用多效唑浸种、或一叶一心期喷施、或播种前拌入育秧基质中均能增粗秧苗假茎宽,提高秧苗根干重、根冠比、重高比、壮苗指数、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等,均有利于健壮秧苗形成;且均能促进秧苗机插后出叶、生根及返青,增强分蘖力、提高茎蘖数;但均降低了机插质量。浸种、拌基质处理还能提高秧苗的出苗率及成秧率。300400mg/L浸种、400mg/L喷雾、500700mg/L拌基质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佳。(5)稻草基质育秧的壮秧指标:早稻秧龄2025d,叶龄2.53.5叶,苗高1216cm,假茎宽2.202.40mm,根数68条,单株干重2428mg,根冠比0.350.45,壮苗指数3.004.00,全氮含量3545mg/g,C/N为1.001.50;晚稻秧龄2025d,叶龄3.54.5叶,苗高1218cm,假茎宽3.103.50mm,根数912条,单株干重≥26mg,根冠比0.300.60,壮苗指数6.008.00,全氮含量3040mg/g,C/N为1.002.00。
曾杰,夏园园,王燕辉,谢新红,温绵福,黄向荣,刘选源[5](2014)在《早稻育秧方式及秧龄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37月在兴国县高兴镇进行了早稻秧龄和育秧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早稻适宜育秧方式为塑盘育秧,适宜移栽秧龄为2025d。
李生[6](2013)在《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生长生理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材料采用杂交水稻“桂两优2号”。试验设T1:无盘稀播旱育秧,T2:编织布旱育秧,T3:塑盘旱育秧,T4:编织布湿润育秧,T5:塑盘湿润育秧这5种育秧方式及施与不施壮秧剂处理2个水平。从水稻秧苗的形态素质、生理生化素质、大田的立苗率、大田分蘖率、物质积累动态、经济产量性状及早稻秧苗的耐低温能力和晚稻秧苗耐高温能力等方面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为选择更适宜的水稻育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早稻秧苗旱育秧符合矮壮秧的标准,从形态素质上看湿润育秧(T4、T5)尤其是T5秧苗长势较好,旱育秧苗(T1、T2、T3)长势较差;晚稻旱育秧(T1、T2、T3)尤其是T2秧苗长势较好,湿润育秧(T4、T5)长势较差。在抗逆性方面,早稻和晚稻旱育秧(T1、T2、T3)尤其是T2秧苗耐冷耐高温能力较强,湿润育秧(T4、T5)耐冷耐高温能力较差、晚稻旱育秧(T1、T2、T3)尤其是T2秧苗耐冷耐高温能力较强,湿润育秧(T4、T5)耐冷耐高温能力较差。同时,施用壮秧剂可促进秧苗生长,提高秧苗耐冷耐高温能力。2.不同育秧方式对早稻和晚稻的秧苗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保护性酶活性、脯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早稻和晚稻中T2所有指标都高于其它处理,而T1和T3之间无明显差异。旱育秧(T1、T2、T3)的指标高于湿润育秧(T4、T5)。3.早稻抛栽后立苗最快的是T2;分蘖最快、数量最多的是T2,;干物质积累T2具有明显优势。晚稻抛栽后立苗最快的是T2,;分蘖最快、数量最多的是T2,;干物质积累T2和T3具有明显优势;早稻和晚稻施用壮秧剂都可以加快立苗,促分蘖,对物质积累有一定影响。4.早稻和晚稻中,产量T2的最高、产量性状较好,T4产量最低、产量性状较差。早稻和晚稻在育秧中施用壮秧剂都可以促进秧苗生长,改善水稻的产量性状,促进水稻增产。综合不同育秧方式及壮秧剂对早稻和晚稻的秧苗形态素质、生理特性和大田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影响的结果看,在本实验条件下表现最好的育秧方式是水稻编制布旱育加施用壮秧剂组合。在水稻育秧中施用壮秧剂可促进秧苗生长,改善水稻的产量性状,促进水稻增产。
韦剑锋,李生,梁和,徐世宏,史丹妮,江立庚[7](2012)在《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杂交水稻桂两优2号为试材,设土床旱育秧(A1)、编织布旱育秧(A2)、塑盘旱育秧(A3)、编织布湿润育秧(A4)、塑盘湿润育秧(A5)5种育秧方式及壮秧剂处理2个因素,研究育秧方式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栽后立苗最快的是A2,其次是A3和A5,A1和A4最慢;分蘖最快、数量最多的是A2,其次是A1,A4分蘖最慢、数量最少;干物质积累A2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是A3、A5和A1,A4积累最少;A2的产量最高、产量性状较好,A4产量最低、产量性状较差,其他处理的产量及性状介于A2与A4之间。施用壮秧剂可促进早稻生长,改善产量性状,提高产量。育秧方式与壮秧剂交互作用对早稻产量及主要性状有显着影响。综合早稻生长和产量及性状看,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的育秧方式是编织布与施壮秧剂组合旱育秧。
韦剑锋,李生,罗艺,梁和,徐世宏,江立庚[8](2012)在《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生长及耐逆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当前生产条件下实现水稻增产的适宜育秧方式,以杂交水稻桂两优2号为试材,设土床旱育秧、编织布旱育秧、塑盘旱育秧、编织布湿润育秧和塑盘湿润育秧5种方式,在不同育秧方式基础上设置施用壮秧剂和不施壮秧剂2个处理水平,研究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湿润育秧尤其是塑盘湿润育秧的秧苗长势较旱育秧的好,晚稻旱育秧尤其是编织布旱育秧秧苗长势较湿润育秧的好;在抗逆性方面,早稻、晚稻旱育秧尤其是编织布旱育秧秧苗耐冷及耐高温能力较湿润育秧的强;施用壮秧剂可促进秧苗生长,提高秧苗耐冷耐高温能力;育秧方式与壮秧剂交互作用对早稻秧苗生长的影响较晚稻显着。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育秧方式是编织布与施壮秧剂组合的旱育秧方式。
赵爱国,陈春英[9](2010)在《浅谈全州县水稻育秧方式与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回顾推广双季稻水稻育秧、了解推广情况、发展过程及育秧历史、育秧方式、壮秧方法,有利于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扎实推进水稻育秧水平的提高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胡玲玲[10](2010)在《水稻机栽育秧技术探讨》文中提出针对塑盘育秧成苗率不高、单产和效益较传统手栽秧低的现状,提出降低机栽空穴率、节工节本、提高单位面积穴数和基本苗是推广水稻机栽秧技术,培育适合机栽塑盘秧苗的关键。
二、早稻塑盘湿润育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稻塑盘湿润育秧(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育秧技术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育秧的历史回顾 |
2 水稻秧苗的类型及其壮秧标准 |
3 水稻的育秧方法 |
3.1 湿润育秧 |
3.2 早育秧 |
3.3 折衷育秧 |
3.4 场地育秧 |
3.5 设施育秧 |
3.6 其它育秧方式 |
(2)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3.1 试验设4种育秧方式 |
1.3.2 试验在不同时期进行观察记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见表1) |
2.1.1 株高 |
2.1.2 叶龄 |
2.1.3 绿叶数 |
2.1.4 叶挺长 |
2.1.5 总根 |
2.1.6 基茎宽 |
2.1.7 成秧率 |
2.2 不同育秧方式对生育进程的影响(见表2) |
2.3 不同育秧方式对生育成熟期根系生长的影响(见表3) |
2.4 不同育秧方式对稻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见表4)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从以上试验结果看 |
3.2 编织布育秧的优势 |
3.3湿润育秧秧苗素质好、产量高,符合全州县农户的育秧习惯 |
(3)水稻保温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试验材料 |
1. 2 试验方法 |
1. 3 测定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不同浸种剂浸种对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 2 不同育秧基质对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 3 不同育秧保温方式对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 4 不同浸种剂浸种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2. 5 不同育秧基质对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 6 不同育秧保温方式对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4)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1.1 国外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1.2 国内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2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研究进展 |
2.1 机插秧对品种的要求 |
2.2 机插秧对秧苗的要求 |
2.3 机插壮秧指标 |
2.3.1 地上部形态指标 |
2.3.2 根系指标 |
2.3.3 干物质指标 |
2.3.4 碳氮含量及碳氮比(C/N) |
2.3.5 生理指标 |
2.4 机插壮秧培育技术 |
2.4.1 育秧方式 |
2.4.2 育秧基质 |
2.4.3 播种量 |
2.4.4 适宜秧龄 |
2.4.5 肥料管理 |
2.4.6 水分管理 |
2.4.7 主要病虫害防治 |
2.4.8 秧苗生长调控技术 |
2.5 育秧技术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
2.5.1 秧苗素质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
2.5.2 播种量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
2.5.3 秧龄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
2.5.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
第二章 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
第一节 水分管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育秧管理 |
1.3 秧苗移栽与大田管理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育秧基质含水量 |
1.4.2 秧苗形态 |
1.4.3 出苗率与成秧率 |
1.4.4 秧苗生理生化指标 |
1.4.5 田间发根力 |
1.4.6 机插质量 |
1.4.7 茎蘖动态 |
1.5 有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水分处理育秧基质含水量的变化 |
2.2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1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
2.2.2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
2.2.3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
2.2.4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
2.3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
2.3.1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根系活性的影响 |
2.3.2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3 不同水分处理对苗体C、N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水分处理育秧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5 不同水分处理对机插后秧苗活力的影响 |
2.5.1 秧苗出叶速率的变化 |
2.5.2 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2.5.3 秧苗田间发根力 |
2.5.4 秧苗分蘖力 |
3 小结 |
第二节 肥料管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一硅、锌、钾肥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育秧管理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5 有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
2.2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
2.4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5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
2.6 硅、锌、钾肥用量对苗体C、N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 |
二生物肥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育秧管理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5 有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
2.1.1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
2.1.2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苗高生长的影响 |
2.1.3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
2.4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三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一芸苔素内酯对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秧苗移栽与大田管理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5 有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芸苔素内酯(BR)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
2.1.1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
2.1.2 芸苔素内酯对种谷胚乳消耗速率的影响 |
2.1.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茎叶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
2.1.4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根系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
2.1.5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各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
2.2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1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
2.2.2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
2.2.4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
2.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
2.3.1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根系氧化力的影响 |
2.3.2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C、N含量的影响 |
2.4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机插质量的影响 |
2.4.1 不同处理秧苗的机插质量 |
2.4.2 机插质量与秧苗素质的关系 |
2.5 芸苔素内酯处理对秧苗机插后生长的影响 |
2.5.1 秧苗出叶及叶色的变化 |
2.5.2 秧苗发根力 |
2.5.3 秧苗分蘖力 |
3 小结 |
二多效唑对晚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秧苗移栽与大田管理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5 有关指标计算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效唑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
2.1.1 多效唑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
2.1.2 多效唑对种谷胚乳消耗速率的影响 |
2.1.3 多效唑对秧苗茎叶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
2.1.4 多效唑对秧苗根系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
2.1.5 多效唑对秧苗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
2.2 多效唑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1 多效唑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
2.2.2 多效唑对秧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3 多效唑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
2.2.4 多效唑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
2.3 多效唑对秧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
2.3.1 多效唑对秧苗根系氧化力的影响 |
2.3.2 多效唑对秧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3 多效唑对秧苗碳氮含量的影响 |
2.4 多效唑对秧苗机插质量的影响 |
2.4.1 不同处理秧苗的机插质量 |
2.4.2 机插质量与秧苗素质对的关系 |
2.5 多效唑对机插后秧苗活力的影响 |
2.5.1 秧苗出叶及叶色的变化 |
2.5.2 秧苗发根力 |
2.5.3 秧苗分蘖力 |
3 小结 |
第四节 秧苗素质对栽后活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秧苗形态 |
1.3.2 叶龄和相对叶绿素含量 |
1.3.3 田间发根力 |
1.3.4 水培发根力 |
1.3.5 茎蘖动态 |
1.3.5 考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_1、S_2、S_3的秧苗素质 |
2.2 S_1、S_2、S_3对栽后叶龄、SPAD值及发根力的影响 |
2.3 S_1、S_2、S_3对分蘖力的影响 |
2.4 S_1、S_2、S_3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稻草基质育秧的优势 |
1.2 稻草基质培育壮秧的关键技术 |
1.3 机插壮秧指标 |
2 结论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早稻育秧方式及秧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试验设计 |
2.1 供试品种 |
2.2 田间设计 |
2.3 施肥 |
2.4 试验过程记载 |
2.5 田间调查及测定指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产量及产量构成 |
3.2 高峰苗与成穗率 |
3.3 株高 |
3.4 光合速率 |
3.5 叶绿素 |
4 小结与讨论 |
(6)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生长生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稻特性概述 |
1.2 水稻生产现状 |
1.3 育秧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 我国水稻育秧技术研究进展 |
1.5 壮秧剂在水稻育秧技术上的发展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时间及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技术路线 |
2.5 调查项目及方法 |
2.5.1 秧苗素质的测定 |
2.5.2 水稻秧苗生理生长动态的测定 |
2.5.3 早稻秧苗耐低温(10℃)能力测定 |
2.5.4 晚稻秧苗耐高温(40℃)能力测定 |
2.5.5 抛栽后的生长动态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1 不同育秧和方式和壮秧剂式对水稻秧苗的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影响 |
3.2.2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的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3.2.3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的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
3.2.4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的的脯氨酸的影响 |
3.2.5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的叶绿素的影响 |
3.2.6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的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7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早稻秧苗耐低温能力和晚稻抗耐高温能力的影响 |
3.4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立苗动态的影响 |
3.5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大田生长期分蘖动态的影响 |
3.6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物质积累的影响 |
3.6.1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根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
3.6.2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茎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
3.6.3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叶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
3.6.4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穗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
3.7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的秧苗素质的影响 |
4.2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的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4.4 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5.1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形态素质的影响 |
5.2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生理素质的影响 |
5.3 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
5.4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立苗率、分蘖数和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5.5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经济产量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浅谈全州县水稻育秧方式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育秧的分类 |
二、育秧方式 |
1. 水稻育秧探索阶段 (1971~1984年) 。 |
2. 培育壮秧发展阶段 (1985~1994年) 。 |
3. 培育壮秧创新阶段 (1995~2003年) 。 |
4. 水稻育秧平稳阶段 (2004年后) 。 |
5. 小结。 |
三、展望 |
(10)水稻机栽育秧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制约安庆市水稻机栽秧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 |
1.1 塑盘育秧成苗率不高 |
1.2 其它因素 |
2 水稻机栽育秧关键技术 |
2.1 备土与土壤培肥 |
2.2 备足塑盘与苗床要求 |
2.3 选用品种与播种要求 |
2.4 苗床管理与适龄机栽 |
2.4.1 温度调节 |
2.4.2 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
2.4.3 适龄机栽 |
四、早稻塑盘湿润育秧(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育秧技术的历史回顾与发展[J]. 邹应斌. 作物研究, 2018(02)
- [2]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蒋启斌. 农业与技术, 2017(03)
- [3]水稻保温育苗技术研究[J]. 肖宇龙,林洪鑫,胡启锋,雷建国,邱在辉,王智权,王晓玲,肖平义,肖汀娜,余传元.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7)
- [4]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D]. 廖莎. 江西农业大学, 2015(12)
- [5]早稻育秧方式及秧龄试验[J]. 曾杰,夏园园,王燕辉,谢新红,温绵福,黄向荣,刘选源. 安徽农学通报, 2014(23)
- [6]不同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生长生理的影响[D]. 李生. 广西大学, 2013(03)
- [7]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韦剑锋,李生,梁和,徐世宏,史丹妮,江立庚. 作物杂志, 2012(04)
- [8]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生长及耐逆性的影响[J]. 韦剑锋,李生,罗艺,梁和,徐世宏,江立庚. 贵州农业科学, 2012(07)
- [9]浅谈全州县水稻育秧方式与技术[J]. 赵爱国,陈春英. 农家之友(理论版), 2010(04)
- [10]水稻机栽育秧技术探讨[J]. 胡玲玲.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