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晶安高科“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婉婷[1](2020)在《锆硅渣吸附水中几种重金属离子和负载纳米TiO2的研究》文中认为锆硅渣是生产氧氯化锆工艺中酸反应过程产生的废渣,提纯处理后产物(ZSR-P)主要由非晶相SiO2组成,具有高比表面积及特殊的堆积结构。本论文以实现锆硅渣在治理水污染中应用为目的,对ZSR-P为吸附剂去除水中几种重金属离子、吸附重金属离子后ZSR-P在水泥中固化和ZSR-P为载体负载纳米TiO2制备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研究。以ZSR-P为吸附剂,对其分别吸附去除水溶液中Pb2+、Cd2+的行为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吸附时间、离子初始浓度、ZSR-P用量,特别是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影响显着。优化条件下,ZSR-P对溶液中Pb2+、Cd2+的吸附量分别为45.3 mg/g和30.1 mg/g,去除率达到99.9%。ZSR-P对Pb2+、Cd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动力学二级吸附速率模型。SiO2和Pb2+、Cd2+之间的吸附通过SiO2表面的Si-OH和Pb2+、Cd2+羟基化物间的反应实现。对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采用湿法方式改性ZSR-P和改性ZSR-P吸附去除水溶液中Cr(Ⅵ)进行了研究。ZSR-P经CTAB改性后,表面正电荷区间和?电位值均增大,等电点增大至pH=6.3。优化条件下,改性ZSR-P对Cr(Ⅵ)的吸附量为6.28 mg/g,Cr(Ⅵ)去除率94.25%。吸附机理主要为表面荷负电的Cr(Ⅵ)与表面荷正电的改性ZSR-P间的电性吸引作用。研究了以ZSR-P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SR-P/TiO2复合光催化剂及其表征。ZSR-P/TiO2复合光催化剂以单分散形态纳米TiO2在ZSR-P表面及穿插到孔道内均匀负载为特征,二者以Si-O-Ti键形式实现结合。TiO2包括锐钛矿、金红石两种晶相,负载量17.14%,颗粒大小712 nm。ZSR-P/TiO2适宜降解水中较低浓度污染物,优化条件下,可使溶液中甲基橙完全降解,且4次循环使用后降解性能无明显降低。对吸附Pb2+、Cd2+和Cr(VI)的ZSR-P进行了水泥固化处理,对其中离子稳定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固化对各离子均具有很好的稳定固封作用。加入ZSR-P的水泥固化体在中性和酸性模拟液中浸出1 d,Pb2+、Cd2+和Cr(VI)的浸出量分别为0.1-0.5%和0.3-0.9%。浸出液中各离子含量均低于国家行业标准的允许值。各水泥固化体力学性能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王建飞[2](2017)在《锆硅渣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论文探究了锆硅渣的性能及其在发泡混凝土砌块及水泥基灌浆料中的作用。确定了锆硅渣的煅烧处理方法及其最佳掺量,得出了锆硅渣对胶砂试件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影响规律,得到结论如下:锆硅渣颗粒呈疏松多孔状,内含有大量无定形二氧化硅,能有效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成型质量和力学性能等。借助XRD、SEM等分析锆硅渣水泥水化产物,发现锆硅渣中无定型二氧化硅在各龄期均可与Ca(OH)2进行二次水化反应,同时对钙矾石的结晶有促进作用。锆硅渣作为掺合料制备的发泡混凝土,与没有掺加的发泡混凝土相比,自然养护下强度发展快、成型质量好、抗压强度高、导热系数小。锆硅渣的加入可改善发泡混凝土孔结构,促进水化反应发生,提高基体内结构致密度。锆硅渣煅烧温度为500℃,掺量为5%时制作的发泡混凝土密度为377 kg/m3,抗压强度为2.4 MPa,导热系数为0.085 W/(m·K),满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2006)的技术规范指标要求。对水泥基灌浆料组分中的细集料砂、减水剂和膨胀剂对进行探究,确定水泥基灌浆料的最佳配合比:水胶比0.25,细集料砂100%,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膨胀剂10%。锆硅渣作为掺合料制备水泥基灌浆料,能有效改善水泥浆体的粘稠度,成型质量好,力学强度高。当锆硅渣的掺量超过7.5%时,水泥基灌浆料料浆初始流动度小于290 mm,已经达不到灌浆料流动度标准要求。当掺量为2.5%,处理温度为500℃时,锆硅渣水泥基灌浆料的1 d,3 d及28 d抗折强度分别为7.56 MPa、11.86 MPa、22.43 MPa;1 d,3 d及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43.58 MPa、79.75 MPa、116.13 MPa,达到《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的标准要求。
李青青[3](2016)在《回收利用锆硅渣制备白炭黑及合成硬硅钙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锆硅渣是工业上利用氢氧化钠分解锆英石生产锆系列化合物(如二氧化锆、氧氯化锆等)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锆系化合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生产锆系化合物时所产生的锆硅渣以及稀碱液也越来越多,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堆积、填埋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回收锆硅渣中的二氧化硅将其制成白炭黑、隔热保温材料等产品,既可实现废物再次利用,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还对废物减排和保护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本论文以河南某公司提供的酸性锆硅渣为原料,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球磨洗涤除去杂质,分别研究采用直接中合法制备白炭黑和水热法制备隔热保温材料的技术和工艺,采用SEM、IR、XPS、XRD、激光粒度分析仪和Zeta电位仪对锆硅渣、白炭黑和和隔热保温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表征。1.通过球磨锆硅渣制浆,加入聚乙二醇搅拌分散后,离心洗涤、分离除去杂质。XPS和XRD测试表明:通过洗涤可以有效的除去锆硅渣原料中的部分放射性元素及金属离子等杂质。2.采用直接中和法,通过球磨酸性锆硅渣制浆料后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恒温搅拌、用氢氧化钠调节pH、加入表面活性剂、恒温搅拌等工序制备白炭黑。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球磨时间12 h,液固比4:1,pH=2.18,表面活性剂的量为4ml等。制备的白炭黑:二氧化硅平均含量为90.73%,pH值为5.96,DBP吸油值2.78 ml。达到HG/T3061和ISO5794-1标准。3.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硬硅钙石和羟基硅酸镁两种隔热保温材料。制备硬硅钙石的工艺为:锆硅渣水洗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7、加入消石灰、在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干燥后得到样品。利用扫描电镜、IR和XRD进行测试及表征,探索不同的温度及消石灰的量对合成硬硅钙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0℃时水洗法和氢氧化钙水洗法均可合成纤维状硬硅钙石。制备羟基硅酸镁的制备工艺为:取锆硅渣原料和氧化镁,加入蒸馏水,在反应釜中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13。在220℃条件下水热反应6 h后冷却,再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pH=8,最后在80℃下干燥处理6 h得到羟基硅酸镁。
张亚增[4](2014)在《Ca(OH)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制备氧氯化锆的生产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氯化锆是重要的锆盐基础化工产品,是制备氧化锆、碳酸锆、硫酸锆等其它锆化学制品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陶瓷、机械、电子、能源等领域。我国氯氧化锆的产能和产量占世界9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氯氧化锆生产国。目前,氧氯化锆的工业化生产普遍采用锆英砂一酸一碱法生产工艺。为了提高该工艺生产中锆元素的总收率,生产企业多采用在锆英砂碱熔分解过程中加入过量烧碱的办法来提高锆英砂的分解率,因此该方法存在烧碱用量大、能源消耗高、污水处理量大等问题。为了改善现行氧氯化锆生产工艺的不足,本文开发了添加剂-烧碱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新工艺,旨在降低碱熔分解过程中的烧碱用量和锆英砂分解反应温度。本文选取氢氧化钙为添加剂,构建了Ca(OH)2-NaOH-ZrSi04三元多相反应体系,系统研究了Ca(OH)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烧结、水洗和酸浸工艺条件。采用XRD和DSC-TG等分析测试手段分析了分解产物的组成和锆英砂分解反应过程,初步探讨了添加剂对锆英砂碱熔分解反应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Ca(OH)2-NaOH-ZrSi04三元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计算表明,在600℃-800℃范围内,Ca(OH)2可以参与锆英砂的分解反应。在反应过程中Ca(OH)2首先发生分解生成CaO和H20,CaO再进一步与ZrSiO4反应生成CaZrO3、Zr02和Ca2SiO4。在600℃~-800℃范围内上述化学反应的△GθR<0,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的△GθR越负。对Ca(OH)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烧结工艺的研究表明,锆英砂的分解率随着氢氧化钙与锆英砂摩尔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氢氧化钙与锆英砂摩尔为0.5:1时,锆英砂的分解率达到最大值,为98.4%;锆英砂的分解率随分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适宜的分解温度为700℃;延长反应时间有助于提高锆英砂的分解率,当反应时间超过30min后,锆英砂分解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不再有明显提高。Ca(OH)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的最佳烧结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钙与锆英砂摩尔比为0.5,烧结温度为700℃左右,烧结时间为30min。对Ca(OH)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杂质分离工艺的研究表明,钠硅除杂效率随着液固比、水洗温度和水洗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液固比为1:6,水洗温度为70℃和水洗时间为20min时,Na+和Si4+的除杂效率分别达到48.4%和53.2%。浸出液的pH值和浸出温度对浸出率影响较为显着,而浸出时间对Na+和Ca2+的浸出速率影响较小。当浸出液的pH值为4、浸出温度为70℃、浸出时间为30min时,Na+和Ca2+的浸出率分别为79.6%和70.2%。Ca(OH)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高温烧结后的分解产物主要以Na2Zr03和Na2CaSi04为主。氢氧化钙和锆英砂摩尔比为0.5时,分解产物颗粒较为疏松,颗粒粒径在0.1nm~0.3nm范围内,易被水溶解。对Ca(OH)2-NaOH-ZrSiO4反应体系的差热-热重分析表明,锆英砂分解反应,在590℃以上即可反应,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生成并不断逸出反应体系致使体系失重。Ca(OH)2的加入有助于提高锆英砂分解反应速率。对Ca(OH)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制备氧氯化锆的工业化考核试验表明,新工艺可以降低NaOH用量,提高锆英砂分解率。Na+、Si4+和Ca2+等杂质离子可以通过水洗和酸浸工序有效去除,得到的ZrOCl2产品符合HG/T2772-2007要求。新工艺与传统工艺衔接性好、操作性强、杂质元素稳定可控,适于工业化生产。
黄淑梅,陈伟东,王运锋,何蕾,郭薇[5](2014)在《中国氧氯化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生产工艺、产能、产量和出口量以及原料供应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氧氯化锆的产业现状,指出我国氧氯化锆产业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工艺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三废"处理亟待解决;缺乏行之有效的行业准入制度。分析中国的氧氯化锆产业从技术方面讲,应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的提取技术、"三废"处理技术及新装备,开发高附加值的锆化学制品;从产业管理方面讲,应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抑制产能过快增长,积极组织和协调氧氯化锆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秩序,重视锆产业链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立项研究,推进锆产业进步,使锆产业可持续发展。
苏振[6](2014)在《锆硅渣制备硬硅钙石型保温绝热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日趋严重。实行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保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工业固废的循环利用及节能型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科技界普遍关注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利用氧氯化锆生产排放的锆硅渣制备硬硅钙石型保温绝热材料,为锆硅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从而有效地解决锆硅渣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可低成本地制备硬硅钙石型保温绝热材料,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重点研究了锆硅渣的预处理及活化方法、动态水热合成条件和工艺参数、硬硅钙石的转化历程、二次中空粒子的合成机制,以及型材制备方法和材料的物理性能等,初步建立起利用锆硅渣制备硬硅钙石型绝热材料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实验分别采用直接水洗、废碱液中和及消石灰中和等三种方法处理锆硅渣,通过XRD、XRF和FT-IR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方法的除杂及硅胶活化效果。结果表明,消石灰中和水洗法可有效脱酸除杂,同时可降低硅凝胶的[Si04]4-聚合度,提高反应活性,利于硬硅钙石的合成。按C/S=1(钙/硅摩尔比)、W/S=30(水/固质量比),将硅凝胶与消石灰和水混匀,在200℃、100r/min搅拌下反应6h,合成了单晶长度3~12μm、长径比为40~60的纤维状硬硅钙石。进一步优化合成参数,调整水固比至W/S=35,在210℃、1OOr/min搅拌下反应6h,合成了结晶良好的硬硅钙石二次中空粒子。以二次中空粒子料浆为基础,添加4%耐碱玻璃纤维和3%甲基纤维素作补强剂,经抽/压滤(-0.1MPa/5kg)成板状坯体,105℃下烘干24h得到型材样品。通过性能表征,型材的体密度为0.084g/cm3,气孔率达97.0%、导热系数为0.0305W/(m·k),综合性能远高于同类轻质绝热材料。通过XRD、SEM等考察了反应体在不同阶段产物的物相和结晶形貌变化,探讨了硬硅钙石的转化机制。结果发现,硅胶与消石灰反应首先生成非晶态的CSH,其后成为半晶态的CSH(Ⅰ),进而转化成硬硅钙石,其间未经历托贝莫来石相的过渡。并且,合成体系中引入附加阳离子会影响目标产物的转化,A13+可导致A1-托贝莫来石的生成,Zr4+可促进硬硅钙石纤维的生长,Si4+(石英粉)则可促进二次中空粒子的形成。
吴江[7](2013)在《氧氯化锆生产技术中酸解与絮凝脱硅过程的研究》文中提出摘要:氧氯化锆(ZrOCl2·8H20)是生产金属锆、氧化锆和其他锆化合物的重要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陶瓷、纺织、电子及核工业等行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氧氯化锆生产国,主要采用“一酸一碱”技术,其酸体系脱硅过程流程复杂,操作周期长,设备量大。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高浓度锆液制备及絮凝脱硅新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获得转型料酸解制备高浓度锆液及锆液絮凝脱硅过程优化工艺参数。系统考察酸解及絮凝过程工艺参数对脱硅效果的影响,获得优化工艺条件,并在该条件下进行5L规模扩试,实验结果重现性优异,得到水溶液中硅含量可稳定降至35~50ppm;同时,锆浓度为115~125g/L(以Zr(Hf)O2计),较传统工艺提高20%,并省去传统生产技术中冷却结晶与水溶单元,缩短生产流程与周期,降低蒸发浓缩单元蒸汽消耗量。(2)分析并验证硅酸聚合及絮凝脱除机理。采用红外与核磁共振光谱共同表征转型料、酸解硅渣及絮凝硅渣中硅酸聚合状态,确定硅酸聚合反应在转型过程已经发生,在酸解过程聚合度进一步加强,而在絮凝过程通过与高分子絮凝剂架桥作用絮聚脱除。(3)硅渣洗涤正交实验确定影响锆资源回收率因素顺序为液-固比>浆化时间>酸度>温度,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优化的逆流洗涤工艺条件,为工业实施提供数据基础。
朱露[8](2012)在《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锆英砂是最重要的锆矿物来源,其物理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氢氧化钠碱熔法,在700-750℃,碱矿摩尔比为6:1的条件下分解锆英砂。本论文选取了NaOH-KOH和NaOH-CaO两种混合碱作为锆英砂的分解剂,主要研究了碱熔工艺中烧结和水洗两个过程。为简化工艺,对于NaOH-KOH混合碱体系,采取具有低共熔点(185℃)的等摩尔NaOH-KOH混合碱体系;而对于NaOH-CaO混合碱体系,则在保持[N(NaOH)+2N(CaO)]:N(ZrSiO4)=6:1不变的基础下进行碱熔工艺的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两种混合碱体系分解锆英砂的过程中,锆英砂的分解率均受碱矿摩尔比,温度的影响较大。对于NaOH-KOH混合碱体系,在总的碱矿摩尔比为5:1,碱熔温度为600℃,碱熔时间90min,锆英砂平均粒度为141.41μm的条件下,锆英砂的分解率达到95%左右;对于NaOH-CaO混合碱体系,在氢氧化钠、氧化钙、锆英砂摩尔比为4.5:0.75:1,碱熔温度为800℃,碱熔时间为60min,锆英砂粒度为141.41μm的条件下,锆英砂的分解率也能达到95%左右。(2) NaOH-KOH碱熔体系碱熔料扫描电镜结果指出,碱熔过程发生着明显的团聚现象。NaOH-CaO碱熔体系碱熔料XRD分析可知,碱熔烧结料的主要物相成分为Na2ZrO3, Na2CaSiO4, ZrSiO4和CaO。在碱熔过程中,增加间歇性的搅拌可以减少碱的凝聚和分离,改善碱熔料的粘壁现象,有利于分解反应的进行。(3)两种混合碱体系碱熔烧结料水洗脱碱率均受液固比的影响较大。在综合考虑脱碱和除硅的情况下,NaOH-KOH混合碱体系碱熔烧结料水洗脱碱和除硅效果较好,在液固比为8mL/g,温度为90℃,时间为30min,搅拌速度为200r/min,一次水洗,氧化钠和氧化钾的脱除率均达到60%以上,除硅率达到81%左右;NaOH-CaO体系碱熔烧结料在液固比为6mL/g,温度为90℃,时间为30min,搅拌速度为200r/min时,一次水洗脱碱率能达到64%左右,而由于存在CaO的原因,其除硅率很低,约为30%-40%,将不利于产物的后处理。本文对两种体系碱熔和水洗过程进行了比较,认为NaOH-KOH体系各技术指标都较好,如能解决原料混合碱的来源问题,还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的。
张建东[9](2012)在《CaO-NaOH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制备氧氯化锆新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氯化锆(ZrOCl2·8H2O)是重要的锆盐基础化工产品,是制备氧化锆、硫酸锆、碳酸锆等锆化学制品的主要原料。随着国民经济,特别是卫生陶瓷、电子、核电、汽车制造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对锆化学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统计,2011年我国氧氯化锆产量已超过二十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锆英砂(ZrSiO4)碱熔法,与氯化法、石灰烧结法等相比,具有生产规模大、效率高等特点,是生产氧氯化锆的主要方法。在锆英砂碱熔法生产氧氯化锆工艺中,每生产1吨氧氯化锆需固碱(固体氢氧化钠)约1.3吨,并产生约6吨含碱废水和0.5吨废硅渣。由于该法氢氧化钠消耗量大、废渣废水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相继减少或停止氧氯化锆生产,所需锆化学制品主要从我国进口。烧碱资源消耗和废渣废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锆化学制品行业发展的瓶颈。本论文针对锆英砂碱熔法生产氧氯化锆存在的碱消耗量大、含碱废水和废硅渣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用氧化钙替代部分氢氧化钠,即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制备氧氯化锆的新工艺,并对含碱废水和废硅渣进行综合回收利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利用现有的热力学数据,分析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与锆英砂反应的可能产物,借助HSC(热力学数据库软件)分析了平衡产物组成。结果表明:在600-900℃温度范围内,在ZrSiO4-NaOH中,升高温度有利于ZrSiO4和NaOH反应的进行,平衡固相产物为锆酸钠(Na2Zr03)和硅酸钠盐(Na4SiO4、Na2SiO3等),硅酸钠盐的存在形式与原料中锆英砂和氢氧化钠的比例有关;在ZrSiO4-NaOH-CaO体系中,产物锆酸钠较为稳定;从平衡产物组成角度分析,氧化钙对氢氧化钠有替代作用。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氧化钙替代氢氧化钠的比例、反应时间以及锆英砂粒度对锆英砂分解率的影响,确定了混合碱分解锆英砂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0℃,氧化钙、氢氧化钠和锆英砂的摩尔配比为0.75:4.5:1,反应时间1小时,锆英砂粒度在48-58um范围内的条件下,锆英砂的分解率在97%以上,与碱熔法相比氢氧化钠用量降低了25%。利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XRD (X射线衍射)分析产物的形貌和组成,产物为松散颗粒,主要物相为锆酸钠和硅酸钙钠。借助综合热分析仪,研究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碱与锆英砂的反应过程,并分析了产物组成。在528-631℃之间存在着一个放热峰,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rSiO4+4NaOH+CaO=Na2ZrO3+Na2CaSiO4+2H2O。依据TG-DTA (差热分析)和XRD实验结果,推测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碱分解锆英砂的反应过程为:(1)氢氧化钠优先与锆英砂反应,反应式为:ZrSiO4+4NaOH=Na2ZrO3+Na2SiO3+2H2O,产物Na2ZrO3、 Na2SiO3和Na4SiO4包裹在锆英砂表面;(2)氧化钙再与Na2Si03和Na4SiO4反应,反应式为:Na2Si03+Ca0=Na2CaSi04, Na4SiO4+CaO=Na2CaSiO4+Na2O;(3)高温下被“释放”出的Na2O扩散到锆英砂的“新鲜表面”,并与其发生2Na2O+ZrSiO4=Na2ZrO3+Na2Si03的反应。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碱与锆英砂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ZrSiO4+4NaOH+CaO=Na2ZrO3+Na2CaSiO4+2H2O。(2)Zr与Na、Ca、Si的分离过程及碱熔料浸出过程动力学Na2CaSi04和Na2Zr03中钠钙能与水溶液中氢离子发生反应,随着水溶液pH值的降低,钠钙逐渐被浸出,当pH值小于5时,钠离子可全部被浸出,当pH值为2时,超过95%的钙离子进入液相,通过控制浸出过程的pH值可实现Zr与Na、Ca的分离。考察了液固比、浸出温度、时间和搅拌速率对钠钙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钠钙浸出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控制浆料的pH值为4左右(在此条件下锆不被浸出),在液固比6m1·g-1,浸出温度60℃,时间40min和搅拌速率200r·min-1的条件下,钠钙浸出率分别达到84%和78%。研究了碱熔料盐酸浸出过程中盐酸初始浓度、搅拌强度和浸出温度对锆浸出速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浸出过程的动力学条件。结果表明:盐酸初始浓度和浸出温度对锆浸出速率的影响较为显着,而搅拌速率对锆浸出速率的影响较小;碱熔料盐酸浸出过程符合核收缩模型,与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方程相吻合,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4.52kJ·mol-1,浸出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通过液固分离可实现锆与硅的分离,锆母液经过浓缩、结晶等处理,制备出了ZrO2含量超过36wt.%的氧氯化锆,达到工业八水合二氧氯化锆质量标准(HG/T2772-2004)。(3)含碱废水循环利用及工业实践通过控制液固比、水洗温度、时间和搅拌强度等因素,进行了碱熔料的脱碱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液固比5ml·g-1,在水洗温度90℃,水洗时间30min和搅拌速率200r·min-1的条件下,碱熔料脱碱率可达50%以上利用氧化钙沉淀除去含碱废水中的SiO2回收NaOH,综合考察了氧化钙用量、反应温度、时间以及搅拌转速对脱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钙和二氧化硅的摩尔比为2.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0min和搅拌速率为200r·min-1的条件下,含碱废水的脱硅率超过95%。依据含碱废水回收利用的研究结果,设计了石灰脱硅制备42wt.%液碱的工艺流程,于2008年12月份在国内某锆化学制品企业建成了年处理20万吨含碱废水的生产线,每年可生产3.5万吨的42wt.%液碱。回收的液碱可直接应用于锆英砂的碱熔生产,实现了含碱废水的循环利用,解决了含碱废水环境污染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废硅渣的综合回收利用利用稀盐酸洗涤废硅渣使可溶锆进入液相,系统考察了酸洗温度、盐酸浓度、液固比、酸洗时间和搅拌强度等单因素对可溶锆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废硅渣中可溶锆回收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分析了可溶锆溶液的利用方法和途径。在酸洗温度60℃,盐酸浓度0.5mol·L-1,液固比4m1·g-1,酸洗时间30min和搅拌转速200r·min-1的条件下,可溶锆的回收率可达60%以上,可溶锆溶液可以替代部分盐酸对水洗料进行转型处理。在碱性条件下废硅渣易于解聚,从而释放出被其包裹的锆英砂,通过研究pH值、温度、搅拌强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锆英砂回收率的影响,确定锆英砂回收的优化工艺条件。在pH值为9,反应温度90℃,时间30min和搅拌转速200r·min-1的条件下,锆英砂回收率在98%以上。回收锆英砂的的氧化锆含量约为62%,其可以直接返回到碱熔生产中继续使用。废硅渣的主要固相成分为硅酸渣,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转化为硅酸钠,其与盐酸反应可生产水合二氧化硅沉淀,经烘干脱水制备白炭黑。通过研究温度、氢氧化钠用量和时间等因素对废硅渣溶出率的影响,确定废硅渣碱溶出的优化工艺条件。在溶出温度为100℃,氢氧化钠与废硅渣的质量为0.12,溶出时间40min的条件下,废硅渣的溶出率超过73%。在盐酸分解硅酸钠过程中,溶液的pH值对白炭黑的质量影响显着。pH值控制在8-9范围内,可获得平均粒径为14.7um、二氧化硅含量为92%的白炭黑。
郭锋,吴开胜,刘小泉[10](2011)在《锆渣的微观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氯化锆是一种重要的基础锆化合物产品,可作为多种锆化合物及金属锆产品的生产原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渣-锆渣,虽然近年来关于锆渣的综合利用技术有了相关的研究,但应用效果仍离国家和社会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充分利用锆渣中的非晶态二氧化硅,开展清洁生产是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的最终选择。
二、晶安高科“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晶安高科“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锆硅渣吸附水中几种重金属离子和负载纳米Ti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氧氯化锆生产过程副产锆硅渣的性质及综合利用现状 |
1.2.1 氧氯化锆生产工艺与锆硅渣的产生 |
1.2.2 锆硅渣的组成和性质 |
1.2.3 锆硅渣综合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3.1 锆硅渣的处理 |
1.2.3.2 锆硅渣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重金属离子对水体的污染及其治理 |
1.3.1 重金属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现状 |
1.3.1.1 污染物种类 |
1.3.1.2 污染现状 |
1.3.2 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技术 |
1.3.2.1 化学沉淀法 |
1.3.2.2 离子交换法 |
1.3.2.3 电化学法 |
1.3.2.4 膜分离法 |
1.3.2.5 生物处理法 |
1.3.2.6 吸附法 |
1.4 纳米TiO_2 光催化剂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1.4.1 TiO_2 的结构和性质 |
1.4.2 纳米TiO_2 光催化剂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 |
1.4.3 矿物负载纳米TiO_2 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 |
1.4.3.1 常用的非金属矿物载体 |
1.4.3.2 负载纳米TiO_2 用矿物载体的未来发展 |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料、试剂与研究方法 |
2.1 原料和试剂 |
2.1.1 原料 |
2.1.1.1 锆硅渣原料组成和提纯工艺 |
2.1.1.2 锆硅渣提纯物的物相和结构特性 |
2.1.1.3 颗粒粒度及形态 |
2.1.2 试剂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技术路线 |
2.3.1 ZSR-P吸附水中Pb~(2+)和Cd~(2+) |
2.3.2 ZSR-P改性及吸附水中Cr(Ⅵ) |
2.3.3 ZSR-P/纳米TiO_2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2.3.4 水泥固化含重金属离子ZSR-P的试验研究 |
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4.1 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测试 |
2.4.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水中Pb~(2+)和Cd~(2+)浓度 |
2.4.1.2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Cr(VI)浓度 |
2.4.2 ZSR-P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评价 |
2.4.2.1 去除率与吸附量的计算 |
2.4.2.2 吸附动力学 |
2.4.2.3 等温吸附模型 |
2.4.3 ZSR-P改性效果评价 |
2.4.3.1 润湿接触角 |
2.4.3.2 分散度 |
2.4.3.3 表面羟基量测试 |
2.4.3.4 Zeta电位测试 |
2.4.4 ZSR-P/纳米TiO_2 复合光催化剂性能表征 |
2.4.5 材料结构表征和机理研究 |
2.4.5.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4.5.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4.5.4 比表面积分析(BET)分析 |
2.4.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 |
2.4.5.6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 |
2.4.5.7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 |
第三章 锆硅渣吸附水中Pb~(2+)和Cd~(2+)及其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锆硅渣吸附水中Pb~(2+)的行为和机理 |
3.2.1 吸附过程各因素的影响 |
3.2.1.1 溶液pH值的影响 |
3.2.1.2 溶液温度的影响 |
3.2.1.3 吸附时间的影响 |
3.2.1.4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3.2.1.5 Pb~(2+)初始浓度的影响 |
3.2.2 锆硅渣吸附水中Pb~(2+)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行为 |
3.2.2.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3.2.2.2 吸附等温线 |
3.2.3 锆硅渣吸附水中Pb~(2+)机理研究 |
3.2.3.1 Pb~(2+)在ZSR-P颗粒吸附位置分析 |
3.2.3.2 锆硅渣吸附Pb~(2+)性质 |
3.2.3.3 ZSR-P吸附Pb~(2+)作用模型 |
3.3 锆硅渣吸附水中Cd~(2+)的的行为和机理 |
3.3.1 吸附过程各因素的影响 |
3.3.1.1 溶液温度的影响 |
3.3.1.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3.3.1.3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3.3.1.4 Cd~(2+)初始浓度的影响 |
3.3.1.5 溶液pH值的影响 |
3.3.2 锆硅渣吸附水中Cd~(2+)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行为 |
3.3.2.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3.3.2.2 吸附等温线 |
3.3.3 锆硅渣吸附Cd~(2+)机理研究 |
3.3.3.1 Cd~(2+)在ZSR-P颗粒吸附位置分析 |
3.3.3.2 ZSR-P吸附Cd~(2+)的作用性质 |
3.3.3.3 ZSR-P吸附Cd~(2+)作用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锆硅渣表面改性及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CTAB改性ZSR-P试验研究 |
4.2.1 改性条件的影响 |
4.2.1.1 温度的影响 |
4.2.1.2 pH值的影响 |
4.2.1.3 改性时间的影响 |
4.2.1.4 改性剂用量的影响 |
4.2.2 改性效果和机理 |
4.2.2.1 改性ZSR-P的表面ζ电位及对吸附Cr(Ⅵ)的影响 |
4.2.2.2 改性ZSR-P表面羟基数测试 |
4.2.2.3 CTAB改性ZSR-P的作用机理 |
4.3 改性ZSR-P吸附水中Cr(Ⅵ)的研究 |
4.3.1 吸附工艺参数的影响和吸附效果 |
4.3.1.1 改性ZSR-P用量的影响 |
4.3.1.2 溶液温度的影响 |
4.3.1.3 溶液pH值的影响 |
4.3.1.4 吸附时间的影响 |
4.3.1.5 Cr(Ⅵ)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2 改性ZSR-P吸附Cr(Ⅵ)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行为 |
4.3.2.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3.2.2 吸附等温线 |
4.3.3 CTAB改性ZSR-P吸附Cr(Ⅵ)机理研究 |
4.3.3.1 吸附位置分析 |
4.3.3.2 与Cr(Ⅵ)自身沉淀的对比 |
4.3.3.3 N_2 吸附-脱附等温线的对比 |
4.3.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3.5 XPS的对比 |
4.3.3.6 作用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锆硅渣负载纳米TiO_2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溶胶-凝胶法制备ZSR-P/纳米TiO_2 复合光催化剂试验研究 |
5.2.1 制备工艺因素的影响 |
5.2.1.1 TBOT添加量的影响 |
5.2.1.2 乙醇与水比例的影响 |
5.2.1.3 搅拌时间的影响 |
5.2.1.4 焙烧温度的影响 |
5.2.1.5 焙烧时间的影响 |
5.2.2 ZSR-P/TiO_2 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甲基橙性能研究 |
5.2.2.1 ZSR-P/TiO_2 不同用量下的降解效果 |
5.2.2.2 不同甲基橙浓度下的降解效果 |
5.2.2.3 复合光催化剂循环次数的影响 |
5.3 ZSR-P/TiO_2 复合光催化剂的组分与结构 |
5.3.1 物相和化学组成 |
5.3.2 SEM和 TEM分析 |
5.3.3 N_2 吸附-脱附曲线和孔结构变化 |
5.4 ZSR-P负载纳米TiO_2 性质和机理研究 |
5.4.1 红外光谱分析 |
5.4.2 XPS分析 |
5.4.3 ZSR-P负载纳米TiO_2 作用的机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ZSR-P水泥固化及对重金属离子的稳定行为 |
6.1 引言 |
6.2 ZSR-P水泥固化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浸出行为 |
6.2.1 中性浸出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浸出 |
6.2.2 酸性浸出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浸出 |
6.3 ZSR-P水泥固化体的力学性能 |
6.3.1 ZSR-P水泥固化体的抗压强度 |
6.3.2 ZSR-P水泥固化体的抗折强度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锆硅渣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锆硅渣 |
1.1.1 锆硅渣的形成及污染 |
1.1.2 锆硅渣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 发泡混凝土砌块 |
1.2.1 我国建筑保温现状 |
1.2.2 墙体节能技术及保温材料 |
1.2.3 发泡混凝土特点及性能 |
1.2.4 发泡混凝土中掺合料的应用 |
1.3 水泥基灌浆料 |
1.3.1 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
1.3.2 水泥基灌浆料的概述 |
1.3.3 国内外水泥基灌浆料的发展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设备仪器及实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方法 |
2.3.2 锆硅渣处理 |
2.3.3 锆硅渣活性试验方法 |
2.3.4 锆硅渣性能检测 |
2.3.5 发泡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
2.3.6 水泥基灌浆料性能测试方法 |
第3章 锆硅渣性能及作为掺合料研究 |
3.1 锆硅渣基本性质研究 |
3.1.1 锆硅渣成分及物相组成 |
3.1.2 锆硅渣热分析 |
3.1.3 锆硅渣微观形貌分析 |
3.2 锆硅渣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 |
3.3 锆硅渣活性试验及力学性能分析 |
3.3.1 抗压强度分析 |
3.3.2 抗折强度分析 |
3.4 XRD分析锆硅渣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3.5 锆硅渣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砌块性能 |
4.1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与纯水泥发泡混凝土宏观比较 |
4.2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干密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4.3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干密度与吸水率的关系 |
4.4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干密度与导热系数关系 |
4.5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双氧水的用量及孔结构的关系 |
4.6 锆硅渣发泡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泥基灌浆料研究 |
5.1 水泥基灌浆料基础配方及性能 |
5.1.1 组分对水泥基灌浆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
5.1.2 组分对水泥基灌浆料力学性能影响 |
5.2 锆硅渣水泥基灌浆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2.1 锆硅渣水泥基灌浆料的制备 |
5.2.2 锆硅渣对水泥基灌浆料流动度的影响 |
5.2.3 锆硅渣水泥基灌浆料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试验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回收利用锆硅渣制备白炭黑及合成硬硅钙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锆硅渣产生的工艺过程 |
1.2 锆硅渣综合利用现状 |
1.2.1 制备白炭黑 |
1.2.2 制备层状结晶二硅酸钠 |
1.2.3 制备偏硅酸钠、水玻璃 |
1.2.4 制备水泥原料 |
1.2.5 制备硬钙硅石、硅酸钙 |
1.2.6 制备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
1.2.7 回收锆 |
1.3 锆硅渣回收利用发展趋势 |
1.4 白炭黑应用领域 |
1.4.1 在橡胶领域的应用 |
1.4.2 在塑料领域的应用 |
1.4.3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5 锆硅渣分散稳定性研究背景 |
1.6 隔热保温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
1.6.1 隔热保温材料的发展 |
1.6.2 隔热保温材料的应用 |
1.7 硬硅钙石的应用 |
1.7.1 工业保温材料 |
1.7.2 保冷材料 |
1.7.3 建筑材料 |
1.7.4 造纸材料 |
1.7.5 去污材料 |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原料、试剂与研究方法 |
2.1 锆硅渣原料 |
2.1.1 锆硅渣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 |
2.1.2 锆硅渣的组分特征 |
2.2 实验用试剂 |
2.3 仪器和设备 |
2.4 白炭黑产品的结构表征 |
3 锆硅渣分散稳定性及白炭黑的制备研究 |
3.1 分散稳定性研究工艺流程及步骤 |
3.1.1 实验工艺流程图 |
3.1.2 实验步骤 |
3.1.3 影响锆硅渣分散稳定性的因素 |
3.2 利用酸性锆硅渣制备白炭黑 |
3.3 本章小结 |
4 锆硅渣放射性元素分离 |
4.1 放射性元素分离研究背景 |
4.2 锆硅渣放射性元素分离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水热法合成隔热保温材料 |
5.1 水热法合成硬硅钙石 |
5.1.1 硬硅钙石绝热材料 |
5.1.2 制备硬硅钙石的方法 |
5.1.3 制备硬硅钙石研究内容 |
5.1.4 静态水热法合成硬硅钙石工艺流程及步骤 |
5.1.5 硬硅钙石样品测试及表征 |
5.1.6 添加剂对硬硅钙石形貌的影响 |
5.2 水热法合成羟基硅酸镁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Ca(OH)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制备氧氯化锆的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锆英砂资源概况 |
1.2.1 锆英砂的性质 |
1.2.2 锆英砂的分布 |
1.2.3 锆英砂的应用领域 |
1.3 锆英砂的分解工艺概述 |
1.3.1 氢氧化钠碱熔法 |
1.3.2 碳酸钙烧结法 |
1.3.3 碳酸钠烧结法 |
1.3.4 沸腾氯化法 |
1.3.5 碳化氯化法 |
1.4 我国氧氯化锆产业概况 |
1.4.1 氧氯化锆的性质 |
1.4.2 氧氯化锆的应用领域 |
1.4.3 氧氯化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4 氧氯化锆的发展前景 |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案 |
2.4 分析及计算 |
2.4.1 锆英砂分解率的分析及计算 |
2.4.2 除杂效率的分析及计算 |
2.4.3 浸出率的分析及计算 |
2.5 测试与表征 |
2.5.1 XRD分析 |
2.5.2 DSC-TG分析 |
2.5.3 SEM分析 |
2.5.4 ICP-OES分析 |
第三章 Ca(OH)_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烧结工艺研究 |
3.1 锆英砂分解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 |
3.2 工艺参数对锆英砂分解率的影响 |
3.2.1 氢氧化钙与锆英砂摩尔比对锆英砂分解率的影响 |
3.2.2 反应温度对锆英砂分解率的影响 |
3.2.3 反应时间对锆英砂分解率的影响 |
3.3 Ca(OH)_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反应过程研究 |
3.3.1 锆英砂分解产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3.3.2 锆英砂分解产物的XRD分析 |
3.3.3 锆英砂分解产物的形貌分析 |
3.3.4 Ca(OH)_2-NaOH-ZrSiO_4体系的差热-热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OH)_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杂质元素分离工艺研究 |
4.1 水洗除杂工艺条件研究 |
4.1.1 引言 |
4.1.2 液固比对除杂效率的影响 |
4.1.3 水洗温度对除杂效率的影响 |
4.1.4 水洗时间对除杂效率的影响 |
4.2 酸浸除杂工艺条件研究 |
4.2.1 引言 |
4.2.2 浸出液pH值对杂质浸出率的影响 |
4.2.3 浸出温度对杂质浸出率的影响 |
4.2.4 浸出时间对杂质浸出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a(OH)_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工业考核试验 |
5.1 Ca(OH)_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制备氧氯化锆新工艺流程 |
5.1.1 工艺流程 |
5.1.2 工艺操作条件 |
5.2 氧氯化锆成品分析 |
5.2.1 氧氯化锆的化学成分分析 |
5.2.2 氧氯化锆的物相及形貌分析 |
5.3 新工艺的特点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氧氯化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中国氧氯化锆产业现状 |
1. 1生产工艺 |
1. 1. 1烧结法 |
( 1) 氢氧化钠烧结法 |
( 2) 碳酸钠烧结法 |
( 3) 碳酸钙烧结法 |
( 4) 氧化钙烧结法 |
1.1.2氯化法 |
(1) 直接氯化法 |
( 2) 碳化氯化法 |
1. 2产能、产量及出口量 |
1. 3原料供应 |
2中国氧氯化锆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中国氧氯化锆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3. 1中国氧氯化锆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
3. 1. 1加大科研投入, 开发新技术及新装备 |
3. 1. 2加大科研投入, 研究“三废”处理技术 |
3. 1. 3加大科研投入,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
3. 2对中国氧氯化锆产业管理的建议 |
4结语 |
(6)锆硅渣制备硬硅钙石型保温绝热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3 研究内容 |
1 文献综述 |
1.1 锆硅渣的形成及综合利用 |
1.1.1 锆硅渣的形成 |
1.1.2 锆硅渣的综合利用 |
1.2 硬硅钙石材料概述 |
1.2.1 结构及缺陷 |
1.2.2 合成及影响因素 |
1.2.3 应用 |
1.2.4 问题及发展趋势 |
2 实验 |
2.1 实验条件 |
2.1.1 原料及试剂 |
2.1.2 仪器及设备 |
2.2 锆硅渣的预处理 |
2.1.1 理化性质 |
2.1.2 处理方法 |
2.3 水热合成 |
2.4 型材制备 |
2.5 表征与测试 |
2.5.1 表征 |
2.5.2 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锆硅渣的预处理 |
3.1.1 化学成分 |
3.1.2 物相组成 |
3.1.3 反应活性 |
3.1.4 粒度表征 |
3.1.5 小结 |
3.2 钙质原料 |
3.3 硅质原料 |
3.3.1 废碱液中和硅胶 |
3.3.2 水洗硅胶 |
3.3.3 消石灰中和硅胶 |
3.4 合成参数 |
3.4.1 钙硅比 |
3.4.2 水固比 |
3.4.3 恒温温度 |
3.4.4 温时间 |
3.4.5 添加剂 |
3.4.6 合成机制 |
3.5 成型及性能 |
3.5.1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3.5.2 成型与性能的关系 |
3.5.3 制备与表征 |
4 结论 |
4.1 主要成果 |
4.2 尚存的问题 |
4.3 今后的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氧氯化锆生产技术中酸解与絮凝脱硅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锆资源 |
1.3 锆英砂及其应用 |
1.3.1 锆英砂 |
1.3.2 应用及需求 |
1.4 锆化学制品及其发展概述 |
1.4.1 锆化学制品的主要种类 |
1.4.2 中国锆化学制品的发展历程简述 |
1.4.3 中国锆化学制品的产业化概况及在全球所占的地位 |
1.4.4 氧氯化锆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和应用结构 |
1.4.5 锆化学制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对策 |
1.5 氧氯化锆生产工艺综述 |
1.5.1 氢氧化钠碱熔法 |
1.5.2 碳酸钠烧结法 |
1.5.3 碳酸钙烧结法 |
1.5.4 碳化氯化法 |
1.5.5 沸腾氯化法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1.6.1 酸解-絮凝新工艺及其特征 |
1.6.2 本文研究内容 |
2 高浓度氧氯化锆溶液制备过程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与过程 |
2.2.3 分析及计算 |
2.3 酸解过程硅聚合机理分析 |
2.3.1 硅的存在及其分离 |
2.3.2 硅酸聚合与胶凝原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酸解酸度对脱硅效果的影响 |
2.4.2 酸解锆液浓度对脱硅的影响 |
2.4.3 酸解温度对脱硅的影响 |
2.4.4 酸解时间的影响 |
2.4.5 熟化时间的影响 |
2.4.6 酸解工艺优化条件及创新 |
2.5 本章小结 |
3 锆液絮凝脱硅过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原料 |
3.2.3 实验设备与过程 |
3.2.4 分析及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絮凝剂类型的影响 |
3.3.2 絮凝剂浓度对脱硅的影响 |
3.3.3 絮凝剂加入量对脱硅的影响 |
3.3.4 絮凝温度对脱硅的影响 |
3.3.5 絮凝时间对脱硅的影响 |
3.3.6 扩试实验与产品表征 |
3.3.7 硅酸聚合状态表征 |
3.3.8 废硅渣洗涤实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浓度氧氯化锆溶液制备与絮凝脱硅新工艺的流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高浓度氧氯化锆溶液制备与絮凝脱硅新工艺流程图 |
4.3 高浓度氧氯化锆溶液制备与絮凝脱硅新工艺的消耗估算 |
4.3.1 转型料的消耗 |
4.3.2 工业盐酸的消耗 |
4.3.3 酸洗废酸及洗渣液的消耗 |
4.3.4 絮凝剂的消耗 |
4.4 新工艺的特点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锆英砂矿的分布 |
1.2 锆英砂的性质用途 |
1.2.1 锆英砂的性质 |
1.2.2 锆英砂的应用 |
1.3 锆英砂的分解方法 |
1.3.1 机械化学活化法 |
1.3.2 硅氟酸钾烧结法 |
1.3.3 等离子体分解法 |
1.3.4 氯化法 |
1.3.5 水热分解法 |
1.3.6 碱熔烧结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实验方法及方案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NaOH-KOH混合碱碱熔工艺研究方法 |
2.2.2 NaOH-CaO混合碱碱熔工艺研究方法 |
2.2.3 碱熔烧结料的水洗工艺研究方法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3 NaOH-KOH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工艺 |
3.1 碱熔工艺 |
3.1.1 温度和碱矿比对锆英砂分解率的影响 |
3.1.2 时间对锆英砂分解率的影响 |
3.2 碱熔料的形貌分析 |
3.3 碱熔料水洗脱碱工艺 |
3.3.1 液固比对脱碱率的影响 |
3.3.2 温度对脱碱率的影响 |
3.3.3 时间和搅拌强度对脱碱率的影响 |
3.3.4 正交实验 |
3.4 碱熔料水洗除硅工艺 |
3.4.1 液固比对除硅率的影响 |
3.4.2 温度对除硅率的影响 |
3.4.3 时间对除硅率的影响 |
3.4.4 搅拌速度的影响 |
3.4.5 正交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NaOH-CaO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工艺 |
4.1 碱熔工艺 |
4.1.1 温度和碱矿比对锆英砂分解率的影响 |
4.1.2 时间对锆英砂分解率的影响 |
4.2 碱熔料物相分析 |
4.3 碱熔料水洗脱碱工艺 |
4.3.1 液固比对脱碱率的影响 |
4.3.2 温度对脱碱率的影响 |
4.3.3 时间对脱碱率的影响 |
4.3.4 正交实验 |
4.4 碱熔料水洗除硅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CaO-NaOH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制备氧氯化锆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锆资源概况 |
1.2 锆英砂及其应用 |
1.2.1 锆英砂 |
1.2.2 应用及需求 |
1.3 氧氯化锆生产现状及研究进展 |
1.3.1 氢氧化钠碱熔法 |
1.3.2 碳酸钠烧结法 |
1.3.3 碳酸钙烧结法 |
1.3.4 碳化氯化法 |
1.3.5 沸腾氯化法 |
1.4 含碱废水处理现状及研究进展 |
1.4.1 含碱废水及处理现状 |
1.4.2 生产水玻璃 |
1.4.3 生产偏硅酸钠 |
1.5 废硅渣处理现状及研究进展 |
1.5.1 废硅渣及处理现状 |
1.5.2 中和处理 |
1.5.3 制备白炭黑 |
1.6 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背景 |
1.6.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2 CaO-NaOH混合碱分解锆英砂的过程研究 |
2.1 CaO-NaOH混合碱分解锆英砂过程热力学分析 |
2.1.1 引言 |
2.1.2 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关系式的计算方法 |
2.1.3 ZrSiO_4-NaOH体系 |
2.1.4 ZrSiO_4-CaO体系 |
2.1.5 ZrSiO_4-NaOH-CaO体系探讨 |
2.2 CaO-NaOH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工艺研究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4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锆英砂分解实验 |
2.2.5 混合碱分解锆英砂产物的XRD分析 |
2.2.6 混合碱分解锆英砂产物的SEM分析 |
2.3 CaO-NaOH混合碱分解锆英砂机理分析 |
2.3.1 引言 |
2.3.2 TG-DTA实验 |
2.3.3 XRD实验 |
2.3.4 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锆浸出及杂质分离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原理及方法 |
3.2.4 分析测试及计算 |
3.3 钠钙的浸出过程研究 |
3.3.1 Na~+、Ca~(2+)的离子交换行为 |
3.3.2 液固比对钠钙浸出率的影响 |
3.3.3 温度对钠钙浸出率的影响 |
3.3.4 浸出时间和搅拌强度对钠钙浸出率的影响 |
3.3.5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碱熔料中钠钙浸出实验 |
3.4 锆的浸出过程研究 |
3.4.1 影响锆浸出的因素 |
3.4.2 锆浸出反应宏观动力学 |
3.5 锆硅分离和氧氯化锆的制备 |
3.5.1 硅的转化与分离 |
3.5.2 氧氯化锆的制备 |
3.5.3 氧氯化锆组分和形貌 |
3.6 本章小结 |
4 氢氧化钠循环利用研究及工业实践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原理及方法 |
4.2.4 分析及计算 |
4.3 碱熔料水洗脱碱工艺研究 |
4.3.1 水洗温度对碱熔料脱碱率的影响 |
4.3.2 液固比对碱熔料脱碱率的影响 |
4.3.3 水洗时间和搅拌强度的影响 |
4.3.4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碱熔料脱碱实验 |
4.4 含碱废水脱硅工艺研究 |
4.4.1 氧化钙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
4.4.2 氧化钙用量对SiO_2去除率的影响 |
4.4.3 反应温度对SiO_2去除率的影响 |
4.4.4 反应时间对SiO_2去除率的影响 |
4.4.5 搅拌转速对SiO_2去除率的影响 |
4.4.6 优化工艺条件下含碱废水除硅实验 |
4.4.7 回收液碱的理化指标 |
4.5 含碱废水循环利用工业实践 |
4.5.1 工艺流程 |
4.5.2 主要处理单元和设备 |
4.5.3 回收液碱的物化指标 |
4.5.4 回收液碱的应用 |
4.5.5 运行成本和效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废硅渣综合利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废硅渣的性质 |
5.2.1 废硅渣化学组成 |
5.2.2 废硅渣中可溶锆和锆英砂的含量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原料 |
5.3.2 实验设备 |
5.3.3 实验原理和方法 |
5.4 废硅渣中可溶锆回收利用工艺研究 |
5.4.1 温度对可溶锆回收率的影响 |
5.4.2 液固比对可溶锆回收率的影响 |
5.4.3 盐酸浓度对可溶锆回收率的影响 |
5.4.4 酸洗时间和搅拌强度对可溶锆回收率的影响 |
5.4.5 优化工艺条件下可溶锆回收实验 |
5.4.6 含锆滤液的应用 |
5.5 废硅渣中锆英砂回收利用工艺研究 |
5.5.1 pH值对锆英砂回收率的影响 |
5.5.2 反应温度对锆英砂回收率的影响 |
5.5.3 反应时间和搅拌强度对锆英砂回收率的影响 |
5.5.4 优化工艺条件下锆英砂回收利用实验 |
5.5.5 回收锆英砂的组成和形貌分析 |
5.6 废硅渣制备白炭黑的工艺探索 |
5.6.1 废硅渣碱溶出实验研究 |
5.6.2 pH对化学沉淀法制备白炭黑性能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制备氧氯化锆新工艺的流程研究 |
6.1 引言 |
6.2 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制备氧氯化锆新工艺流程 |
6.3 新工艺特点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锆渣的微观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锆渣的产生过程及特性 |
1.1 氧氯化锆的主要生产工艺 |
1.2 锆渣的性质 |
2 锆渣利用的研究现状 |
3 锆渣利用的发展前景 |
4 结语 |
四、晶安高科“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锆硅渣吸附水中几种重金属离子和负载纳米TiO2的研究[D]. 陈婉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锆硅渣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王建飞. 山东建筑大学, 2017(10)
- [3]回收利用锆硅渣制备白炭黑及合成硬硅钙石的研究[D]. 李青青.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4]Ca(OH)2-NaOH复合分解锆英砂精矿制备氧氯化锆的生产工艺研究[D]. 张亚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4(04)
- [5]中国氧氯化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黄淑梅,陈伟东,王运锋,何蕾,郭薇. 钛工业进展, 2014(02)
- [6]锆硅渣制备硬硅钙石型保温绝热材料的研究[D]. 苏振. 山东理工大学, 2014(07)
- [7]氧氯化锆生产技术中酸解与絮凝脱硅过程的研究[D]. 吴江. 中南大学, 2013(03)
- [8]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工艺研究[D]. 朱露.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2(01)
- [9]CaO-NaOH混合碱分解锆英砂制备氧氯化锆新工艺研究[D]. 张建东.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2(11)
- [10]锆渣的微观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 郭锋,吴开胜,刘小泉. 粉煤灰,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