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粮食储藏设备(论文文献综述)
靳祖训,郭道林,宋伟,周浩,兰盛斌[1](2021)在《中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进展一百年(1921—2021)》文中研究指明近百年来,中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主要原因与特点为:(1)中国的粮食储藏科学研究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及上级领导部门极大重视、关心、支持。(2)中国粮食储藏技术有几千年丰厚的历史积淀。(3)中国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粮食储藏技术发展战略,战略创新世界独有。(4)中国在前人已有研究成就基础上,粮食储藏科学理念有所创新,提出有中国特点的"储粮生态系统理论体系框架""储粮安全学。
王若兰,宋永令,付鹏程[2](2021)在《中国稻谷储藏技术及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水稻作为我国的三大主粮之一,近10年总产量连续稳定在2亿t以上。稻谷的储备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稻谷储藏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稻谷储藏技术正逐步升级为以气调储藏和低温储藏为主线的绿色储藏技术;与绿色储藏技术相配套的设施设备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在稻谷储藏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当前高水分稻谷储藏已经成为常态、优质稻耐储性差、品种和产量越来越多,对应急方法、储藏管理和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一些储藏设施和设备的不完善,导致稻谷的储藏损失率依然很高,也限制了绿色储粮技术的推进。本文系统综述了稻谷储藏技术和装备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稻谷绿色优质储藏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依据。
崔宏伟[3](2021)在《储备粮实物数字云图监管方法和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储藏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粮食流通安全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整体水平。21世纪以来,随着“四合一”储粮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逐渐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物联网体系,做到了“天下粮仓”紧相连,初步形成了储粮安全的“新基建”。就目前来看,“管好天下粮仓”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储粮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其中解决跨域储备粮监管是技术难点之一。我国储备粮具有粮仓储量大、分布区域广,储藏周期长的特点,该特点使得跨域储备粮监管与稽核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另外,由于储备粮数量庞大,涉及巨大经济利益,若个别粮库发生虚库、虚报贴息、以差换好等违规违法行为,会给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改善跨域储备粮监管的方法和模式,对保障储备粮的数量与质量安全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针对我国储备粮监管工作费力费时、发现问题难度大等问题,本文在研究粮堆场的时空连续性、周期性以及多场耦合的协调性三种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粮堆温度场特性的储备粮实物监管技术路线和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历史粮情数据的三种特性,提出了基于粮温数字特征相关性和连续性,以及基于云图特征相关性的库存模态检测和分类方法,并针对粮仓分布广的特点,研究并应用了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模式,最后搭建了储备粮数字云图监管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储备粮实物监管基本原理-粮堆场特性的研究分析了正常储藏过程中(无外界干扰),散装生物物料料堆场的三种特性变化规律,三种特性包括场的时空连续性,周期性,以及多场耦合的协调性。以粮堆为对象,分析了储藏过程中粮堆场的时空连续性,周期性,以及多场耦合的协调性,同时分析了温度场的衍生特性-时空相关性,验证了合理利用场的三种特性可以检测历史库存模态,包括空仓、新粮、通风、结露、霉变等状态。(2)基于粮温数字特征相关性和连续性的储备粮监管方法研究改进了基于粮温数字特征相关性的库存模态检测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正常储藏时粮堆测温平面、测温线与测温点的自相关性与互相关性,根据分析结果设定了自相关系数与互相关系数阈值;进行了实仓检测试验,结果显示改进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实仓粮温异常变化。根据上述检测结果,提出了基于粮温数字特征连续性的库存模态分类方法(主要包括空仓态、新粮态、通风态3种状态)。选择宝鸡市某粮库的粮情数据,分析并验证了利用粮堆上下相邻层温差和粮温的新异众比例可以检测空仓态,利用相邻层温差和粮温标准差可以检测新粮态,利用粮温变化率和粮温标准差变化率可以检测通风态,初步设定了上述参数的阈值区间;接着选择7个不同省份粮仓的粮情数据,进行了模态分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3种状态的平均查准率、平均查全率和F值分别为81%、80%、87%,表明该方法基本满足储备粮实物监管的工作需求;然后又计算了第2~7储粮生态区中68个平房仓粮情数据的特征参数,使用K-Means++、K-Mediods和DBSCAN聚类方法对特征参数的阈值区间进行了二次优化,并使用兰德指数RI对聚类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DBSCAN方法的聚类效果较好(RI=0.9703),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聚类结果可用于储备粮监管。(3)基于温度场云图特征相关性的储备粮监管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温度场云图特征相似度的库存模态检测方法。首先调用历史粮温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生成温度场云图;然后提出了基于温度场云图RGB颜色特征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正常储藏相邻时间平面温度场云图的相似度,设定了相似度检测的阈值。利用广州市花都仓的历史粮温数据,模拟了5种粮食数量变动导致的粮温异常,进行了模态检测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模态检测的平均查全率为98.6%,平均查准率为97.3%,其运行速率约为320 ms/次,优于对比试验方法(基于云图LBP纹理特征相似度算法的检测结果),实现了库存模态变化的检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温度场云图相关性的库存模态分类方法。利用第2~7储粮生态区437个平房仓的历史粮温数据,搭建了由空仓态、通风态、新粮态、发热态和正常态5种模态组成的温度场云图样本集;建立了具有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提取云图的不同特征并组合作为网络的输入,5种模态作为输出进行训练;通过比较试验发现:当颜色聚合向量(CCV)(Nb=70)、纹理特征(TFV)和光滑特征(SFV)的组合作为输入时,网络具有较好的分类准确率,其中空仓态的准确率高于98%,通风态的准确率在82%至89%之间,而新粮态、发热态和正常态的分类准确率在89%至98%之间,平均准确率约为93.9%,此时网络的运行时间和预测时间约为321 s和0.123 s,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库存模态分类方法可以满足库存检查的需求。(4)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模式研究从不同管理者角度分析了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的实现模式。分别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包括垂直管理机构)、中储粮的管理者角度研究了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的实现模式,发现模式的实现需建立储备粮监管云平台和粮情数据服务器,管理机构利用云平台监管旗下不同地域的粮库,从而实现跨域储备粮仓群的监管;分析了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实现的必要条件,即各粮仓粮情数据的标准化、规模化存储;分析了常用软件架构-C/S和B/S架构,研究了利用这两种架构实现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的应用模式,研究结果可为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的实现提供方向。(5)储备粮数字云图监管系统与应用试验分析了储备粮数字云图监管系统的架构与功能模块,使用Lab VIEW编程工具搭建了储备粮数字云图监管系统,系统主要由数据读取模块、粮仓选择模块、粮情扫描模块、云图分析模块、结果显示模块、三温分析模块组成,具有历史粮温的扫描、分析,检测结果的输出、保存等功能,该系统的搭建可为跨域储备粮藏情监管系统的构建提供支撑。利用系统检测了选自592个粮仓近1年的粮情数据,共计23万多组,试验结果显示:检测空仓态的准确率为94%,新粮态的准确率为93%,通风态的准确率为95%,结露和霉变态的准确率分别为96%和87%。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某分公司进行了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试验,结果显示:检测空仓态的准确率约为80%,新粮态约为76%,通风态约为84%。结果表明储备粮数字云图监管系统基本可满足储备粮监管的需求。该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试验支撑了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的实现。
王启阳[4](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粮食安全关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从生产到消费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粮食储备过程中会发生数量损失和质量损失,其中质量损失会造成粮食的变质和腐败,如果人类食用了腐败变质的粮食,会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研究如何减少储粮质量损失、提高储粮品质在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机器学习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快速提升、云计算的逐步应用,机器学习在粮情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方面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传统的储粮品质通过物理、化学等实验室检测方法获得,该方法需要经过繁杂的扦样、检测等步骤,增加了储备粮管理的操作决策周期以及粮食严重变质的风险。粮情大数据具有数据采集快、数据量大等特点,本文以机器学习方法为基本思想,提出了2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及其相应的优化算法。在充分考虑储粮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出相关的储藏因子作为模型的输入特征,对储存期间稻谷的脂肪酸值和品尝评分值的预测展开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了机器学习方法在储粮状态判别与品质预测方面的优势。本文的重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基于粮情数据的储粮品质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通过收集大量的储粮数据,对稻谷储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探讨了储粮品质的传统数据拟合方法、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对比了传统数据拟合预测方法和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在储粮品质预测中的优点与不足,讨论了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在储粮品质预测中的适用性。基于该认知,给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的一般过程,在粮情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建模过程中的输入特征参数、预测目标等问题。(2)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对储粮温度历史数据中出现的重复、缺失和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利用均值法修复重复检测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对缺失的温度数据进行修复,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粮温预测算法对异常温度数据进行判断。对粮库经度、纬度、仓房类型、初始水分、测量水分、入仓月份、扦样月份、粮食平均温度、粮仓平均温度、储藏周期、粮食有效积温、粮仓有效积温、初始品尝分值、初始脂肪酸值等储藏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储藏因子之间存在着强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原始储藏因子进行降维和压缩处理,从14个储藏因子中提取前6个主成分作为新的模型自变量,为储粮品质预测模型的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3)基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单核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函数及其参数的选择,而核函数的选择及构造尚未有统一的理论依据,用单一的核函数建立的模型往往难以得到理想的拟合精度。因此,本文在单核支持向量回归(SKSVR)的基础上构建多核支持向量回归(MKSVR),采用Simple MKL算法对MKSVR模型进行参数寻优,将MKSVR模型用于稻谷储存品质的预测。基于东北地区稻谷储存品质数据集,建立了PCA-MKSVR模型,并与单径向基核函数的PCA-SKSVR模型、线性回归的PCA-MLR模型以及未经过储藏因子筛选的MKSVR模型、SKSVR模型、MLR模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多核学习模型在预测精度、拟合优度上均优于单核学习模型。对比同类模型,即PCA-MKSVR模型与MKSVR模型、PCA-SKSVR模型与SKSVR模型、MLR模型与PCA-MLR模型进行比较,采用PCA对储藏因子降维处理后的模型,预测精度与拟合优度均高于用原始储藏因子直接建立的预测模型。因此,多核学习模型适用于储藏期间稻谷储存品质的预测。(4)基于多任务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常规的单任务学习方法需要对不同的预测模型进行单独训练,往往忽略了多个模型之间来的潜在联系,限制了模型的泛化性能。而多任务学习(MTL)是将多个任务放在一起同时学习,充分挖掘不同任务之间的相关性,实现多个模型或任务之间的信息共享。针对稻谷储存品质的两个关键指标,本文在单任务学习的基础上提出多任务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方法,建立了多任务与多核学习模型(MTMKL),采用一种基于镜面下降算法的交替优化算法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并将MTMKL模型用于稻谷储存品质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MTMKL模型对稻谷脂肪酸值的预测相关系数达到了0.885,对品尝评分值的预测相关系数达到了0.933。相比MKSVR模型,脂肪酸值预测的MAE,RMSE,MAPE结果分别降低了9.48%,6.05%,9.60%,R2提升了0.009;品尝评分值预测的MAE,RMSE,MAPE结果分别降低了11.66%,12.39%,11.97%,R2提升了0.005,这说明MTMKL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稻谷储存品质的预测精度,可以作为储粮品质预测的一种新方法。(5)储粮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与模拟应用通过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设计了储粮安全风险预警策略,预警等级总共可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在此基础上,提出储粮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框架,基于Lab VIEW语言和机器学习模型,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储粮安全预警与品质预测软件,实现了储粮品质的预测。以吉林省榆树市某粮库的实际粮仓为例对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对脂肪酸值的预测误差在±1.5 mg/100g以内,品尝评分值预测误差在±1分以内。该系统以粮情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为基础,实现了对储粮品质的准确、快速预测,大大降低了储粮品质检测过程中的经济成本,降低粮食储存过程中严重变质的风险,为储粮质量的精确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储粮安全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刘静[5](2021)在《陕南安康民居演进机制及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陕南安康地区的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民居建筑的测绘成果和调查信息的总结分析,主要对陕西省南部安康地区的民居建筑的演进机制做出系统性的论述。研究拟着重从建筑空间,建筑外环境,建筑聚落三个层次的研究,结合新时期住户对居住条件的实际需求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情况,初步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民居建筑的更新策略,致力于为建设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在追溯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对历史民居建筑原型和现代民居建筑样本进行历时性研究,从中归纳出陕南安康地区的民居建筑空间模式,进而挖掘其空间变迁演进机制与存在的现实问题,初步明晰陕南安康地区民居建筑因处在时代变革背景下而发生的空间变迁所隐藏的内生原因和线索。基于对时间跨度上连续的几个典型民居建筑案例的的剖析,提出解决居民在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和家庭产业的复合化下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提升空间居住的品质和质量,改善民居建筑所处村落的人居环境,这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型农村社区是地域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农村地区居民赖以生存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结果和质量。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着变化,农村地区居住质量显着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模式的转变也促使村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重视生活习惯和居住需求,传承地域建筑文化,满足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需求,才能更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传统民居建筑的适应性设计原则和建筑功能需求设计要点。在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空间环境和居住空间的现实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为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提升村落的人居环境,为地域民居建筑的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借鉴。
郑婉华[6](2021)在《现代农业背景下杨凌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新集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已经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打破了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屏障,增强了三产横向产业联系,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及高科技产业相融合成为发展重要趋势。农村产业转型离不开农村空间提供的平台和物质支撑,因此,探索广泛而差异化的规划方法和手段,实现农村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将现代农业对于乡村空间的影响路径和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作为研究内容,从现代农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和农村社区建设对空间的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构建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理论。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特征、现代农业发展对乡村空间规划的影响,参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特征进而综合得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以杨凌区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对现代农业发展大背景下其产业现状和乡村空间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选取新集社区为杨凌区农村社区典型研究对象,梳理其产业发展与空间建设历程,归纳每个阶段农业发展和空间的特征,总结社区产业发展和乡村空间的问题,提出基于以葡萄种植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社区发展的新集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的策略。本研究旨在为杨凌地区农村空间规划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策略,进而促进关中地区农村的发展。结论如下:(1)产业发展下的新集社区乡村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随着新集社区的产业发展从传统农业到农工并存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集社区空间经历了从以线性组团式生活空间为核心,外层分布生产空间的双层空间圈层结构变化为——“居住-工业-农田”的三层向心式集中布局再到——多中心式组团状布局。(2)基于现代农业发展对空间的影响和农村社区建设对空间的需求,综合构建出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3)构建适合新集社区产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一中心、一带、多片区”空间规划策略。新集农村社区未来的的发展规划策略将是产业发展、社区建设与空间一体化发展。
朱广飞,周新群,易小兰,谢奇珍,娄正,沈瑾,王小萌,赵玉强[7](2021)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粮食收储典型技术模式构建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粮食产后收储过程存在的损失率高、能耗高、技术不匹配等现状,该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资料和数据,运用文献研究和工程技术集成法等构建了农民合作社粮食收储技术集成方案,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等构建了粮食收储技术模式评价体系;考虑经营主体、粮食种类、全环节等因素,从模式内涵、适宜范围、模式方案等进行设计,分别构建了东北玉米清洁能源机械干燥模式、中原两熟区绿色能源自然干燥模式、南方稻谷机械化干燥分类收储模式。以辽宁省某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储模式为例,优化后其评价值从中等级跃升到优等级别,实际运行结果显示:收储环节的损失率由初始的9%降低到5%左右,玉米霉变率从4%~8%降低到2%以内,干燥能耗降低30%以上。表明用构建的收储模式来指导特定区域农民合作社粮食收储技术方案优化改造是可行的,可以为促进中国粮食产后减损保质、农民增收等提供参考。
郭道林,周浩,王殿轩,唐培安,张忠杰,向长琼[8](2021)在《中国粮食储藏学科的现状与发展展望(2015~2019)》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我国粮食储藏学科的基本情况、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和评述了近五年来本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反映了本学科在研究、教学、交流、储藏分会建设等方面的概况和新进展,分析了我国粮食储藏学科发展的战略需求和趋势、研发重点与前景展望,提出了今后10~15年本学科应加强基础研究、建设粮食储藏科技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储粮技术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发展策略和对策建议,突出了本学科大数据技术、绿色储粮技术以及智能化建设等发展重点。
师建芳,翟晓娜,王小萌,邵广,赵慧凝,谢奇珍[9](2021)在《东北地区粮食产后质量问题及保质运输技术探讨》文中提出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和最重要的流出区域。东北地区粮食外运中,受原粮产后储藏条件、设施装备、运输方式、品质监测、储粮生态区域变化等因素限制,存在原粮损失偏高、颗粒破损、虫害发展、表面结露、局部发热、储藏品质和食味品质下降甚至霉变等质量问题,建议推进粮食分类分级、品质检测、绿色储粮工艺、运粮通道物流设施完善、提高"四散化"运输率和集装箱运输率、粮食物流信息服务、粮食食用及加工需求产销对接、粮食品质监测追溯等技术应用,加强保质流通标准体系建设,为我国粮食保质运输提供技术参考。
李帅[10](2020)在《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干燥动力学及储藏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储藏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新收获的玉米含水率较高,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易霉烂、变质,需及时干燥以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目前,热风干燥是玉米常用干燥技术,但存在能耗高、营养价值损失及感官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研究开发新的干燥技术对提高玉米干燥效率及保证干燥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玉米籽粒进行预处理,通过对处理后玉米表观形貌及化学成分演变过程的分析,探究等离子体作用机理,同时研究了不同等离子体预处理条件对玉米热风干燥动力学的影响,优化干燥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该技术对干燥后玉米储藏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离子体预处理前后玉米籽粒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的演变。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玉米表面产生刻蚀作用,处理后的玉米籽粒表面有凹坑和裂缝产生,且随着预处理功率增大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凹陷与裂缝加深且更为密集,表面粗糙度增大;经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的玉米籽粒表面引入了-OH、-COOH、C=O和C-O等含氧基团,随着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的增大或处理时间的延长,氧碳比(O/C)增大。(2)将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的玉米籽粒进行热风干燥,研究了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和干燥温度对玉米干燥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增大了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预处理功率的增大,玉米籽粒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增加;随预处理时间的延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等离子体预处理降低干燥所需活化能,从而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当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为500 W,处理时间30 s,干燥温度37.5℃时,干燥时间最高缩短了21.52%,干燥速率提高了8.15%。(3)采用响应面法对等离子体预处理玉米籽粒热风干燥工艺进行优化,以干燥时间和干燥速率为响应值,在试验范围内,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500 W,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50 s,干燥温度52.5℃,在此条件下,干燥时间为1.33 h,较对照组提缩短了33.50%;干燥速率为3.5359(g/g?h-1),较对照组提高了25.61%。(4)探讨了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热风干燥后应力裂纹率及淀粉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和干燥温度对玉米干燥后的应力裂纹率和淀粉得率无显着性影响。在试验范围内,玉米籽粒应力裂纹率范围为:1.13%~5.80%,淀粉得率为:60.78%~70.36%;在最佳工艺参数下,玉米籽粒应力裂纹率和淀粉得率分别为5.74%和63.12%。(5)选取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为研究对象,考察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热风干燥后玉米储藏期间霉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16%、19%和22%)的玉米霉菌生长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趋于平稳,且生长量随玉米含水率和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的增大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对玉米籽粒储藏期间霉菌生长量无显着性影响。等离子体预处理干燥方法可有效提高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同时,该技术对玉米品质未造成破坏和改变,对干燥后玉米储藏性能无不良影响。
二、新型粮食储藏设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粮食储藏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进展一百年(1921—2021)(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基础研究 |
1.1 储粮害虫、螨类 |
1.2 粮食油料品质研究 |
1.3 粮食微生物研究 |
1.4 粮食真菌毒素研究 |
1.5 储粮生态系统研究 |
1.6 粮食储藏标准研究 |
2 应用技术研究 |
2.1 粮食储藏技术研究 |
2.2 低温储粮和相关技术研究 |
2.2.1 低温储粮机械通风部分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深入 |
2.2.2 低温储粮机械通风研究内容全面 |
2.2.3 低温储粮机械通风突出研究成果 |
2.3 有害微生物防治研究 |
2.3.1 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
2.3.2 非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
2.3.3 溴甲烷替代物研究 |
2.3.4 防治储粮害虫新材料 |
2.3.5 鼠害防治技术 |
2.4 粮食干燥技术研究 |
2.5 气调储藏技术研究 |
2.5.1 充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研究 |
2.5.2 充氮气调储粮技术研究 |
2.6 粮情测控系统研究 |
2.6.1 我国粮情测控系统发展分三个阶段: |
2.6.2 我国粮情测控技术研究主要成就 |
2.7 智能化粮库建设研究 |
2.8 粮仓建筑技术研究 |
2.9 粮食品质检测仪器研制 |
2.9.1 粮油品质测定仪器 |
2.9.2 实验室专用粮食检验设备 |
2.9.3 粮食收购和储运现场仪器 |
2.10 粮油污染检测技术研究 |
2.10.1 农药污染残留测定 |
2.10.2 储粮杀虫药剂残留测定 |
2.10.3 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测定 |
2.10.4 粮油真菌毒素测定 |
2.11 农户科学储粮研究 |
(2)中国稻谷储藏技术及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的生产 |
2 稻谷的储藏 |
2.1 稻谷储藏技术装备的发展 |
2.2 稻谷储藏技术的发展 |
2.2.1 农村稻谷储藏 |
2.2.2 国家储备库稻谷储藏 |
2.2.2. 1 稻谷的低温储藏技术 |
2.2.2. 2 稻谷的气调储藏技术 |
3 稻谷储藏流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 稻谷储藏过程中主要害虫治理难度依然较大 |
3.2 稻谷水分含量出现“高进低出”的现象 |
3.3 稻谷品质变化快、新陈价差大 |
3.4 稻谷绿色储粮技术推进缓慢 |
3.5 稻谷储藏亟待精细化管理 |
4 稻谷储藏流通未来的发展趋势 |
4.1 推行农户储粮新模式,减少农户储粮损失 |
4.2 储藏设施高标准,适应稻谷绿色储藏技术 |
4.3 稻谷储藏技术区域化实施 |
4.4 入仓偏高水分稻谷成为常态 |
5 结束语 |
(3)储备粮实物数字云图监管方法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储备粮实物监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备粮实物监管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储备粮实物监管国内研究现状 |
1.3 粮堆场理论与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粮堆场理论与应用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粮堆场理论与应用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课题研究基础 |
1.4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储备粮实物监管原理与可行性分析 |
2.1 散装生物物料监管基本原理 |
2.1.1 生物物料料堆场的连续性 |
2.1.2 生物物料料堆场的周期性 |
2.1.3 生物物料料堆内多场耦合的协调性 |
2.2 储备粮实物监管基本原理 |
2.2.1 粮堆场特性 |
2.2.2 衍生特性 |
2.3 储备粮实物监管原理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2.3.1 储备粮实物监管的库存模态 |
2.3.2 不同库存模态对温度场特性的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粮温数字特征相关性与连续性的储备粮监管方法研究 |
3.1 数据与处理 |
3.1.1 储粮生态区 |
3.1.2 粮情数据 |
3.1.3 数据预处理 |
3.2 方法 |
3.2.1 改进的基于粮温数字特征相关性的库存模态检测方法 |
3.2.2 基于粮温数字特征连续性的库存模态分类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库存模态检测试验与结果分析 |
3.3.2 库存模态分类试验与结果分析 |
3.4 阈值的二次优化 |
3.4.1 数据来源 |
3.4.2 优化算法原理 |
3.4.3 不同算法的阈值优化结果与评价 |
3.4.4 优化结果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温度场云图特征相关性的储备粮监管方法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粮情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温度场云图生成 |
4.1.3 基于温度场云图特征相似度的库存模态检测方法 |
4.1.4 基于温度场云图特征相关性的库存模态分类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库存模态检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2 库存模态分类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模式研究 |
5.1 不同管理者角度的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模式 |
5.1.1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及其垂直管理机构的监管模式 |
5.1.2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监管模式 |
5.2 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实现的必要条件 |
5.2.1 多参数的规模化采集与集中化存储 |
5.2.2 数据的标准化存储 |
5.3 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的系统应用模式 |
5.3.1 基于B/S结构的储备粮监管系统应用模式 |
5.3.2 基于C/S架构的储备粮监管系统应用模式 |
5.3.3 单机版的应用模式 |
5.4 实现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的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储备粮数字云图监管系统及应用 |
6.1 储备粮数字云图监管系统 |
6.1.1 系统框架 |
6.1.2 功能模块 |
6.1.3 检测系统界面 |
6.1.4 监管系统的工作流程 |
6.2 储备粮数字云图监管系统应用试验 |
6.2.1 粮情数据 |
6.2.2 应用试验 |
6.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 跨域储备粮仓群监管应用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DBSCAN算法聚类结果 |
(4)基于机器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粮食安全问题仍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
1.1.2 储存损失已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储粮品质研究现状 |
1.3.2 机器学习算法 |
1.3.3 机器学习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 |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基于粮情数据的储粮品质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储粮生态区的选择 |
2.3 数据检测方法与标准 |
2.3.1 粮情数据采集 |
2.3.2 扦样方法 |
2.3.3 水分测定 |
2.3.4 品尝评分值测定 |
2.3.5 脂肪酸值测定 |
2.4 储粮数据处理与统计规律分析 |
2.4.1 储藏温度变化规律 |
2.4.2 储粮水分变化规律 |
2.4.3 储粮品质变化规律 |
2.5 数据驱动的储粮品质预测方法研究 |
2.5.1 储粮品质预测方法研究 |
2.5.2 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分析 |
2.6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储粮品质预测过程 |
2.6.1 建模过程 |
2.6.2 预测过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粮温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 |
3.2.1 重复及缺失的历史温度数据修复方法 |
3.2.2 异常的历史温度数据判断方法 |
3.3 基于滑动窗口的粮温预测算法 |
3.3.1 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2 滑动窗口算法 |
3.3.3 不同参数选择分析与讨论 |
3.4 预测因子的筛选与处理 |
3.4.1 数据统计 |
3.4.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
3.4.3 主成分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多核学习理论 |
4.2.1 多核学习方法 |
4.2.2 单步多核学习算法 |
4.2.3 两步多核学习算法 |
4.3 基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 |
4.3.1 多核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
4.3.2 模型优化算法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实验数据介绍 |
4.4.2 实验设置与评价指标 |
4.4.3 多核学习模型的影响因素 |
4.4.4 脂肪酸值预测结果分析 |
4.4.5 品尝评分值预测结果分析 |
4.4.6 不同模型的对比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任务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任务学习理论 |
5.2.1 基本概念 |
5.2.2 多任务学习的正则化模型 |
5.3 基于多任务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 |
5.3.1 多任务与多核学习框架 |
5.3.2 模型优化算法 |
5.4 实验与分析 |
5.4.1 实验设置与评价指标 |
5.4.2 多任务与多核学习模型的影响参数分析 |
5.4.3 样本数量对多任务与多核学习模型的影响 |
5.4.4 多任务与多核学习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储粮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6.1 引言 |
6.2 储粮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 |
6.2.1 软件系统需求分析 |
6.2.2 系统功能分析 |
6.2.3 系统功能设计 |
6.2.4 警级规则制定 |
6.2.5 系统流程图 |
6.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6.3.1 登陆访问模块 |
6.3.2 数据连接 |
6.3.3 数据清洗 |
6.3.4 预测模块 |
6.3.5 文件保存 |
6.4 系统运行效果的验证及分析 |
6.4.1 实仓基本信息 |
6.4.2 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本文工作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5)陕南安康民居演进机制及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相关概念阐释 |
1.8 本章小结 |
2 安康民居建筑的建筑文化背景 |
2.1 民居建筑的地理环境要素 |
2.2 民居建筑的建筑文化要素 |
2.2.1 汉水文化与地域建筑 |
2.2.2 民居建筑源流及演进 |
2.3 民居建筑的原型归纳 |
2.3.1 建筑风格类型 |
2.3.2 具体特征简介 |
2.4 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 |
2.4.1 移民与文化 |
2.4.2 社会体系 |
2.4.3 民俗文化 |
2.4.4 宗教信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案列的选取及研究分析 |
3.1 调查内容和方法 |
3.1.1 调查方法及特点 |
3.1.2 调查的基本假设 |
3.1.3 调查研究的过程 |
3.2 基本情况 |
3.2.1 调查对象所属村落的基本情况 |
3.2.2 建筑面积与类型 |
3.3 功能空间与居住行为 |
3.3.1 堂屋与起居 |
3.3.2 卧室与休憩 |
3.3.3 卫生间与生理卫生 |
3.3.4 厨房与炊事活动 |
3.3.5 储物间与储藏活动 |
3.3.6 前后院和院坝 |
3.4 功能空间的组合方式 |
3.4.1 模式一(一字式) |
3.4.2 模式二(前店后院式) |
3.4.3 模式三(合院式) |
3.5 本章小结 |
4 各层级空间要素特征与居住者行为需求分析 |
4.1 空间使用及空间布局的需求 |
4.1.1 空间使用的需求 |
4.1.2 村镇民居建筑的特殊使用需求 |
4.1.3 村镇民居建筑空间使用的具体建筑指标 |
4.2 空间布局和功能空间(客卧储) |
4.2.1 堂屋(堂屋兼客厅) |
4.2.2 主次卧室 |
4.2.3 卫生间 |
4.2.4 厨房与餐厅 |
4.2.5 储物间 |
4.3 建筑附属空间和行为活动(前后院院坝) |
4.4 街巷空间与重要空间节点 |
4.4.1 街道空间与村民行为 |
4.4.2 节点空间与村民行为 |
4.5 村落布局与村民行为 |
4.5.1 空间可达性分析 |
4.5.2 空间可理解度分析 |
4.6 村落空间特征与村民行为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5 设计研究分析和更新策略 |
5.1 户型布局影响因素 |
5.1.1 家庭结构因素 |
5.1.2 家庭产业因素 |
5.1.3 家庭生活方式因素 |
5.2 演进机制因素 |
5.2.1 家庭结构小型化 |
5.2.2 家庭产业复合化 |
5.2.3 功能需求多元化 |
5.3 建议户型组合 |
5.4 建筑外环境 |
5.4.1 村落道路系统 |
5.4.2 村落公共设施系统 |
5.5 村落发展趋势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2户现代民居建筑基本情况表 |
附录B 6户历史民居建筑原型情况表 |
附录C 入户调查表 |
附录D 民居调查网络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现代农业背景下杨凌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新集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农业发展对乡村空间提出新的需求 |
1.1.2 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日益受到重视 |
1.1.3 杨凌区农村社区急需规划建设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辨析 |
1.3.1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
1.3.2 农村/社区/农村社区 |
1.3.3 乡村空间 |
1.3.4 乡村规划/乡村空间规划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现代农业 |
2.1.2 农村社区 |
2.1.3 乡村空间规划 |
2.2 国外研究理论与实践 |
2.2.1 现代农业 |
2.2.2 农村社区 |
2.2.3 乡村空间规划 |
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2.3.1 既有研究成果 |
2.3.2 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3 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构建 |
3.1 传统农业时期乡村空间特征 |
3.1.1 传统农业特点 |
3.1.2 影响因素 |
3.1.3 乡村空间特征 |
3.2 现代农业发展对乡村空间影响 |
3.2.1 现代农业特征 |
3.2.2 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空间规划的影响 |
3.3 农村社区发展对乡村空间影响 |
3.3.1 新型农村社区特征 |
3.3.2 农村社区对乡村空间的需求 |
3.4 现代农业发展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 |
3.4.1 产业发展规划 |
3.4.2 功能布局规划 |
3.4.3 交通系统规划 |
3.4.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3.4.5 生态景观规划 |
3.4.6 住宅建设规划 |
3.5 小结 |
4 传统农业背景下新集社区空间特征 |
4.1 杨凌区农村社区发展及特征 |
4.1.1 杨凌区总体概况 |
4.1.2 杨凌区农村社区发展及特征 |
4.1.3 典型农村社区案例选取 |
4.2 新集社区概况 |
4.2.1 地理区位 |
4.2.2 自然资源 |
4.2.3 经济社会 |
4.2.4 产业分布 |
4.3 新集社区发展历程 |
4.3.1 新集社区发展建设历程 |
4.4 新集社区传统农业时期空间特征(1982 年以前) |
4.4.1 产业特征 |
4.4.2 空间特征 |
4.5 小结 |
5 现代农业发展下新集社区空间演进 |
5.1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1982-2007 年) |
5.1.1 产业发展 |
5.1.2 空间特征 |
5.2 现代农业提升阶段(2008-至今) |
5.2.1 产业发展 |
5.2.2 空间特征 |
5.3 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空间演进的关系 |
5.3.1 直接影响 |
5.3.2 间接影响 |
5.4 小结 |
6 现代农业背景下新集社区空间规划策略 |
6.1 新集社区当前问题与困境 |
6.1.1 产业发展问题 |
6.1.2 空间问题 |
6.2 规划思路 |
6.2.1 规划理念 |
6.2.2 规划目标 |
6.3 新集社区空间规划策略 |
6.3.1 产业发展规划 |
6.3.2 空间布局规划 |
6.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6.3.4 道路与停车场规划 |
6.3.5 绿地景观规划 |
6.3.6 农村住宅建设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结论一:产业发展下新集社区乡村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 |
7.1.2 结论二:基于现代农业发展对空间的影响和农村社区建设对空间的需求,综合构建出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框架 |
7.1.3 结论三:构建适合新集社区产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一中心、一带、多片区”空间规划策略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新集社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
附录二: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粮食收储典型技术模式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域与种植规模 |
1.1 研究区域 |
1.2 种植规模 |
2 收储模式构建理论与方法分析 |
2.1 收储模式内涵与理论基础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思路 |
2.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3.3 指标评价等级标准与综合评价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粮食产后收储模式 |
3.2 东北玉米清洁能源机械干燥模式 |
3.3 中原两熟区绿色能源自然干燥模式1)适宜范围与特点 |
3.4 南方稻谷机械化干燥分类收储模式 |
3.5 案例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8)中国粮食储藏学科的现状与发展展望(2015~2019)(论文提纲范文)
1 近五年最新研究进展 |
1.1 学科研究水平大幅提高 |
1.1.1 基础理论研究 |
1.1.1.1 储粮生态学基础理论得到拓展 |
1.1.1.2 储粮害虫防治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 |
1.1.1.3 储粮微生物、真菌毒素研究不断深入 |
1.1.1.4 储粮通风基础理论进一步完善 |
1.1.1.5 干燥技术研究得到提升扩展 |
1.1.1.6 其他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完善 |
1.1.2 应用技术 |
1.1.2.1 惰性粉杀虫技术广泛应用 |
1.1.2.2 横向通风技术得到创新发展 |
1.1.2.3 干燥技术及装备研究成果明显 |
1.1.2.4 粮情云图分析技术得到实践应用 |
1.1.2.5 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
1.1.2.6 粉尘治理全面实施 |
1.1.2.7 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广泛推广 |
1.1.2.8 低温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形成示范效应 |
1.1.2.9 氮气绿色储粮技术进一步提升 |
1.1.2.10 储粮新仓型建成试点 |
1.1.2.11 农户储粮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
1.1.2.12 “一规定两守则”制度创新与应用 |
1.2 学科发展取得多项成就 |
1.2.1 科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
1.2.1.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2.1.2 承担的重大科技专项 |
1.2.1.3 加强了科研基地与平台建设 |
1.2.2 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 |
1.2.2.1 学科结构 |
1.2.2.2 学科教育 |
1.2.2.3 学会建设 |
1.2.2.4 人才培养 |
1.3 学科在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成果、重大应用 |
1.3.1 重大成果和应用综述 |
1.3.2 重大成果与应用的示例 |
1.3.2.1 低温绿色储粮技术 |
1.3.2.2 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 |
1.3.2.3 平房仓横向通风成套储粮技术 |
1.3.2.4 “一规定两守则”应用规范 |
2 存在的差距 |
2.1 基础研究实力薄弱、理论与技术瓶颈突破难 |
2.2 保质减损、节能降耗储藏新技术发展缓慢 |
2.3 粮油储藏体系较健全,但与高品质原粮储存要求衔接不够 |
2.4 技术产业化不够,技术衔接不顺畅 |
2.5 粮食产地烘干、清洁能源保质干燥技术和保质干燥问题仍然突出 |
2.6 粮库精细化、智能化、科学性建设和管理有待提高 |
3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1 战略需求 |
3.2 研究方向及研发重点 |
3.2.1 基础理论研究 |
3.2.2 技术集成创新与装备研发 |
3.2.3 应用示范 |
3.3 发展策略 |
(9)东北地区粮食产后质量问题及保质运输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及外运流通现状 |
1.1 粮食生产情况 |
1.2 粮食收储情况 |
1.3 粮食外运流通模式 |
1.3.1 粮食流通方式及距离 |
1.3.2 粮食运输基本情况 |
1.3.2. 1 外运的主要品种 |
1.3.2. 2 粮食外运载体 |
1.3.2. 3 粮食外运形式 |
1.4 粮食外运接收转入配送情况 |
2 东北地区粮食外运流通质量问题 |
2.1 原粮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
2.1.1 总体霉变、鼠害损失率高 |
2.1.2 原粮品质提升缓慢 |
2.2 粮食收集–储存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
2.2.1 粮食入库品质影响 |
2.2.2 储藏期间粮食品质变化 |
2.3 粮食运输品质问题及影响因素 |
2.3.1 传统流通方式粮食损失率高 |
2.3.2 散粮运输中混运、结露、虫害等现象 |
2.3.3 粮食长途运输及海运问题 |
2.3.4 流通渠道衔接“瓶颈” |
2.3.5 粮食流通质量信息监测不足 |
2.4 粮食中转接收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
2.4.1 粮食中转接收基础设施不足 |
2.4.2 多次装卸造成粮食质量受损 |
2.4.3 接收储粮设施不足 |
3 粮食保质流通技术、标准体系及发展趋势 |
3.1 粮食产后及收储保质技术 |
3.1.1 粮食分类分级贮藏 |
3.1.2 强化粮食品质检测 |
3.1.3 优化储粮基础设施设备 |
3.1.4 推广应用粮食储藏新工艺 |
3.2 粮食保质流通技术 |
3.2.1 运粮通道物流设施建设 |
3.2.2 提高运输“四散化”率、加强粮食集装箱运输 |
3.2.3 粮食在途和到达品质控制 |
3.2.4 粮食物流信息技术平台 |
3.2.5 统筹粮食输出输入一体化建设 |
3.3 粮食转运接收保质技术 |
3.3.1 强化接收站点港口基础设施 |
3.3.2 强化接收库质量规范 |
3.3.3 对接粮食销区实际需求 |
3.4 完善物流标准体系 |
3.4.1 推进粮食全程监测信息技术应用 |
3.4.2 加大保质流通新设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完善粮食物流标准体系 |
4 结论 |
(10)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干燥动力学及储藏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玉米干燥的研究现状 |
1.2.1 热风干燥 |
1.2.2 日晒干燥 |
1.2.3 真空干燥 |
1.2.4 红外热辐射干燥 |
1.2.5 微波干燥 |
1.2.6 组合干燥 |
1.3 等离子体技术简介 |
1.3.1 等离子体概述 |
1.3.2 等离子体分类及特征 |
1.3.3 等离子体产生方式 |
1.4 等离子体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4.1 等离子体在种子处理中的应用 |
1.4.2 等离子体促进谷物生长作用的应用 |
1.4.3 等离子体杀菌作用的应用 |
1.4.4 等离子体在玉米加工储藏中的应用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表观结构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等离子体预处理试验 |
2.3.2 试验因素设计 |
2.3.3 SEM分析 |
2.3.4 AFM分析 |
2.3.5 XPS分析 |
2.3.6 FTIR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SEM结果与分析 |
2.4.2 AFM结果与分析 |
2.4.3 XPS结果与分析 |
2.4.4 FTIR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玉米籽粒热风干燥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等离子体预处理试验 |
3.3.2 干燥试验 |
3.3.3 试验因素设计 |
3.3.4 指标测定与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对玉米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
3.4.2 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对玉米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
3.4.3 干燥温度对玉米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
3.4.4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干燥活化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玉米籽粒热风干燥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试验因素设计 |
4.3.2 指标测定与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4.4.2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4.4.3 各因素的主次分析 |
4.4.4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4.4.5 回归方程综合寻优与结果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干燥后淀粉得率和应力裂纹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5.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等离子体预处理试验 |
5.3.2 试验方法 |
5.3.3 试验因素设计 |
5.3.4 指标测定与方法 |
5.3.5 最佳工艺条件玉米应力裂纹率和淀粉得率的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应力裂纹率 |
5.4.2 淀粉得率 |
5.4.3 最佳工艺条件下玉米应力裂纹率和淀粉得率的测定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储藏期间霉变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孢子菌悬液的制备 |
6.3.2 样品的制备 |
6.3.3 试验因素设计 |
6.3.4 可见菌落数检测 |
6.3.5 最佳工艺条件干燥后玉米储藏期间霉变的测定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对玉米储藏期霉变的影响 |
6.4.2 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对玉米储藏期霉变的影响 |
6.4.3 干燥温度对玉米储藏期霉变的影响 |
6.4.4 最佳工艺条件下干燥后玉米储藏期间霉变测定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新型粮食储藏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进展一百年(1921—2021)[J]. 靳祖训,郭道林,宋伟,周浩,兰盛斌. 粮食储藏, 2021(05)
- [2]中国稻谷储藏技术及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王若兰,宋永令,付鹏程. 中国稻米, 2021(04)
- [3]储备粮实物数字云图监管方法和应用研究[D]. 崔宏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机器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 王启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5]陕南安康民居演进机制及更新策略研究[D]. 刘静.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现代农业背景下杨凌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新集社区为例[D]. 郑婉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7]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粮食收储典型技术模式构建与评价[J]. 朱广飞,周新群,易小兰,谢奇珍,娄正,沈瑾,王小萌,赵玉强. 农业工程学报, 2021(10)
- [8]中国粮食储藏学科的现状与发展展望(2015~2019)[J]. 郭道林,周浩,王殿轩,唐培安,张忠杰,向长琼. 粮食储藏, 2021(02)
- [9]东北地区粮食产后质量问题及保质运输技术探讨[J]. 师建芳,翟晓娜,王小萌,邵广,赵慧凝,谢奇珍. 粮油食品科技, 2021(02)
- [10]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干燥动力学及储藏特性的影响[D]. 李帅. 吉林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