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帮助农民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论文文献综述)
王仲明,李伟[1](2013)在《发掘乡村文化 带动产业发展——对特困革命老区营山县凉风乡金鼓村对口帮扶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回想80年前——1933年,生活在极其艰苦年代的川北营山的村民们,捐粮捐款又捐物,把自己的亲人送到革命的第一线,为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付出了他们的所有家庭财产,以及无数的年轻生命。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党和政府也没有忘记他们。最近几年除了在经济上安排专项资金扶贫外,还安排了对口帮扶单位对各村进行定点
严仕吉[2](2013)在《巴中市扶贫开发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摆脱贫困、寻求发展、缩小差距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行动,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国家中,唯一提前实现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我国贫困人口依然众多,而且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找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找到新形势下扶贫开发的突破口,不仅对于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国家推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大背景,对具有西部贫困地区典型特征的四川省巴中市扶贫开发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回顾了国内外反贫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展情况,阐述了新阶段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对巴中建地设市20年来扶贫开发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回顾总结,深入分析了巴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骨干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做法、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对巴中市扶贫开发案例的深入分析,总结出对当前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启示:一是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发展定位科学确立发展目标;二是要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探索特色发展道路;三是要强化地方政府扶贫开发主导作用,加速稀缺生产要素集聚进程;四是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阶段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一是在扶贫开发目标上,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二是在扶贫开发战略上,要着眼全面发展实施重点突破;三是在扶贫开发路径上,要走开发式扶贫道路推进可持续发展;四是在扶贫开发机制上,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市场基础作用和贫困人口主体作用。
张欣[3](2013)在《黑龙江省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发挥我国农业“龙头产业”地位作用是目前重中之重的问题。要想改变我国农业弱质性的地位,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就必须要进行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全面的、系统的从总体上组织、改造和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道路。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根据我国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做出的通过工业带动农业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在市场经济日益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村经济进行的改革。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受农业发展状况很大程度的影响。肇州县的农业资源丰富,把农业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有利条件,把肇州县打造成农业强县,以拉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该县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成为肇州县调整农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举措。对此,本文展开对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山东省潍坊市和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与肇州县实际条件相结合,探索出适合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最后得出该县“农业创精品、工业强园区、三产优服务、城乡抓统筹、民生造福祉、强县富民众”的发展思路。在优化升级后形成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原料基地+新型农民”模式的带动下,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进步,最终解决肇州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从而提高该县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拉动县域经济的增长,这对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深远的影响,真正意义上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贺新年[4](2012)在《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发展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下需迫切解决的问题,而且增加农民收入,也是满足当前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要措施。由于我国的广大农村并不能在短期内实现市场化的道路,所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必须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来促进农民增收,而财政投入政策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途径。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农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此时需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这种发展,但仅仅通过农民自身和基层政府的资金实力,是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所以必须由政府出面,制定专项的农业财政投入政策,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合理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科学和谐发展,更有效地帮助农民实现收入增加目标。为了探究农业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在农民增收过程中的作用及效能,开展了本研究。首先,在大量查阅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确定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接着,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进一步明确,进行了农业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理论的研究;然后搜集大量数据主要通过图表分析法对陕西省农民收入现状以及农业财政投入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通过构建实证模型深入分析了农业财政投入的各个方面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救济费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7925、0.7882和0.7037,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费用、农村救济支出、农业贷款同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救济费支出对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作用较小;在此之后揭示了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陕西农业财政投入不光面临投入过少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存在投入结构以及投入效率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试图为陕西省今后农业财政投入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帮助。论文在这一课题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使陕西省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农业财政投入政策以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所以,本文具有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崔娜[5](2012)在《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针对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重要的宣传和引导作用。然而,由于二元体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城乡统筹的和谐开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中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思想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强化统筹思想认识,转变传统观念意识,探讨建立一个适合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体系,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论文以成都市为例,论述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和引导。但是,在肯定成都积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抱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相关研究。文章首先运用了分析法和文献法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并重点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全面加快小康社会的步伐、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为论证“成都市思想政治工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运用”提供了大的理论背景,奠定了实践基础。其次论文以成都市为例,介绍了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做法,并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作用,由此重点探讨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运用,即召开统筹会议,传达中央指示精神;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城乡统筹;完善“四项机制”,深化党群思想;发展新闻媒体,强化传播效应。从中得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成都市统筹工作顺利开展的思想基础”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偏重城市社区建设,忽视农村社区建设专业素质;偏向媒体传播,缺乏“近距离”接触;农村领导机构薄弱,城市接纳思想狭隘。最后基于思想政治工作在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四大原则下,着重探讨做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即牢记党的宗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结合点,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度;强化服务主体,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工作方法,创造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依靠载体平台,促进城乡思想政治工作上新台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想政治工作在城乡统筹中的具体运用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杨昌鹏[6](2012)在《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贵州城镇化作为西部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会严重影响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严重影响贵州现代化进程,还会严重影响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蓝图的实现。本文以贵州城镇化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力图通过多维度地对贵州的历史与现状辩证分析,合理地判断贵州城镇化水平,明确贵州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设计出相对完善的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贵州的城镇化既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结合贵州的地方特色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对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丰富马克思城镇化理论,还对研究西部地区其他省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贵州具有特色的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与系统的方法、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应坚持的原则,应处理的关系,提出了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全文共分10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突破的方向与主要目标。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这部分是理论基础分析,主要阐述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理论,运用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对现代化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然后从历史角度、从“三农“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等方面说明了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四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该部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从贵州城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发现贵州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低以及城镇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第五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该部分全面分析了当前阶段,造成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困难之处,即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较差,由于城镇化根本动力不足-人的素质低、产业转化动力不足、持续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由于经济薄弱与地理限制,使得贵州城镇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第六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该部分主要分析了贵州具备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优惠政策的支持、自身优势的支撑,以及区域合作的深入推动等几个方面。第七部分:贵州城镇化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该部分认为贵州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坚持以能源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农业产品等地方特色。第八部分: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该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想了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目标,建立了空间布局与发展战略。第九部分:贵州城镇化要处理好带有全局性的几个关系。该部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几对矛盾关系:(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4)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5)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6)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7)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第十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该部分认为要解决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就应充分考虑贵州面临的困难,发挥贵州的特色优势,通过完善城镇化建设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陈莉,陈升民[7](2012)在《贵港市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研究——基于23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文中认为利用农业资源公里网点监测技术,调查235户农户农业收支情况,分析农户收入及生产成本构成特点,对生产成本进行评价,提出农业生产成本控制的途径选择及促进农民节本增收的建议。
张婧[8](2011)在《临县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培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民素质培训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也是循序渐进和不断发展的事业,要使农民素质培训卓有成效地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形成政府重视、领导有力,责任明确,机制完善,监管到位、社会参与的有机格局,才能真正为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才能有效地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杨敬宇[9](2011)在《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 ——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视角》文中指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目前,全球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的产业区,而特色农业区域化发展已经是一个国家农业社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取向。同时,近20多年来,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传播,可持续农业已经成为普遍认可的一种农业发展新趋势。随之,以“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代“石油农业”的认识逐渐趋于统一。生态农业成了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21世纪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就。当前,我国西部如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初步显现,农业区域开发成效明显,甘肃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同时,我国西部如甘肃地区,是我国资源较富集地区,又是生态敏感区,更是经济欠发达区域;甘肃区域农业的发展,承受着加速区域农业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从而面临“两难选择”与严峻现实。日前,甘肃正在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而建设循环农业是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为此,以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甘肃农业省情与西部区情,着眼长远与可持续发展.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与战略重点,以循环经济技术范式为基础,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不仅是甘肃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鉴于此,论文以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为研究重点,以当前全球农业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生态化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向为基本背景,以区域特色农业、农业现代化、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基本理论为依据,以实现甘肃特色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取向,立足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实际,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提出并论述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与发展意义;认为现代生态农业综合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理念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基本要求与主要趋势,是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形态,也是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最佳结合;基于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实际,提出了创新经济增长方式,以“生态价值优先”为理念,以循环经济技术范式为基础,以区域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科学而又恰当地探索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是甘肃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不仅明确提出了以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突破口与战略重点,是甘肃乃至西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的结论,而且提出了现代生态农业应是甘肃乃至西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的理论主张;同时,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视角,认为农村改革进入了重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并着重探讨了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体制变革与扶持政策、土地规模经营、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循环农业科技体系、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产业集聚、长效支农投入机制以及区域农业品牌化发展等政策取向问题,以期通过制度体系创新,推动甘肃特色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态化发展。
冯晓辉[10](2011)在《临沂市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高屋建瓴、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明确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临沂这样一个农业落后大市而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切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通过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将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设施完善、管理民主、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这不仅可以推动临沂农业农村的发展,而且可以推动临沂经济全面发展,这对于临沂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临沂市新农村建设模式”为题,以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理论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查找案例等系统探讨了临沂市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成效。本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第一章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包括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内涵、基本原则和目标,为下文提出临沂市新农村建设模式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第二章,作者在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实地调查、查找案例后,分析了临沂市当前农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总结了临沂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成效的现有六大模式:特色产业带动型、能人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畜牧养殖带动型、商贸流通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临沂市在选择新农村建设发展道路上的决策较为成功。第四章,通过介绍韩国、瑞士等国家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以及国内的成功案例,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探讨了对临沂市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启示。最后,提出临沂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思路,提出合适的新农村建设实现路径。此研究深刻剖析了临沂市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临沂市农村建设试点成效的现有六种主要模式,进而提出临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思路及实现路径。此研究有利于临沂市政府在宏观上评价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角色定位,还可为城市规划管理局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性的建议;本研究还指出为使现有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推进农业与农村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临沂市还应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示范工程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开展相应工作;同时,此研究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视野下研究新农村建设,拓宽了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思路和战略通道,填补了较少研究新农村建设类型的空白地带;此外,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把帮助农民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帮助农民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论文提纲范文)
(1)发掘乡村文化 带动产业发展——对特困革命老区营山县凉风乡金鼓村对口帮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营山县凉风乡金鼓村的现状 |
二、以城乡一体化拉动老区的发展 |
三、大力挖掘乡村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
(一) 水资源 |
(二) 土地资源 |
(三) 气候资源 |
(四) 劳动力资源 |
1、建立一个平台, 开通三条渠道, 推进转移就业 |
2、抓住一个关键, 完善三个环节, 提升就业质量 |
3、盯住一个目标, 实施三项举措, 完善维权服务 |
(五) 药材 |
四、“内发性”与“外援”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
(一) “内发性”地域开发的理念 |
(二) 政府—企业—学校的联合开发模式 |
五、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 |
(一) “三位一体”的地域空间理念 |
1、一核多点式 |
2、散点式 |
3、两点 (或三点) 一线式 |
(二) “三位一体”的核心基础层营造 |
1、产-学-研机制 |
2、经营产业化 |
3、服务优质化 |
4、拉长产业链 |
5、解决资源限制 |
6、发展文化产业 |
六、结语: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
(一) 适应新形势, 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 |
(二) 突出产业发展的重点, 着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
(三) 进一步创新帮扶方式, 提升帮扶质量 |
(四)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保障对口帮扶工作有效推进 |
(2)巴中市扶贫开发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依据 |
1.2.1 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理论 |
1.2.2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
1.2.3 扶贫开发政府主导理论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扶贫开发的实践探索与当前形势 |
2.1 世界主要反贫困战略模式 |
2.2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实践 |
2.3 当前西部地区贫困的基本特征 |
2.3.1 贫困人口数量多 |
2.3.2 贫困人口分布广泛 |
2.3.3 相对贫困日益突出 |
2.3.4 继续减贫难度大 |
2.4 新时期农村反贫困面临的挑战 |
2.4.1 面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冲击 |
2.4.2 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
2.4.3 受到扶贫投入的约束 |
2.4.4 反贫困效率下降 |
2.5 新时期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 |
2.5.1 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
2.5.2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
2.5.3 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巴中市扶贫开发的案例描述 |
3.1 巴中基本市情 |
3.2 巴中市扶贫开发历程 |
3.2.1 创造完善巴中经验阶段 |
3.2.2 巩固温饱成果阶段 |
3.2.3 全面推进发展阶段 |
3.3 巴中市扶贫开发成效 |
3.3.1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
3.3.2 贫困程度大幅减轻 |
3.3.3 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
3.4 巴中市扶贫开发的经验与问题 |
3.4.1 巴中市扶贫开发的经验 |
3.4.2 巴中扶贫开发的问题 |
3.5 巴中市扶贫开发的典型性与研究价值 |
3.5.1 巴中市扶贫开发的典型性 |
3.5.2 巴中市扶贫开发的研究价值 |
第四章 巴中市扶贫开发中的基础设施改善分析 |
4.1 改善基础设施是巴中加快发展的前提 |
4.2 巴中改善基础设施主要做法 |
4.2.1 集中精力抓好交通建设 |
4.2.2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4.2.3 增强城镇带动能力 |
4.2.4 推进文明新村建设 |
4.3 巴中改善基础设施可取之处 |
4.3.1 改善生产条件与改善生活条件相结合 |
4.3.2 争取政策支持与自身艰苦奋斗相结合 |
4.3.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 |
4.4 巴中基础设施改善不足之处及对策 |
4.4.1 基础设施改善不足之处 |
4.4.2 基础设施改善对策 |
第五章 巴中市扶贫开发中的骨干产业培育分析 |
5.1 培育骨干产业是巴中加快发展的核心 |
5.2 巴中培育骨干产业主要做法 |
5.2.1 突出发展绿色经济 |
5.2.2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
5.2.3 积极开发旅游经济 |
5.3 巴中培育骨干产业可取之处 |
5.3.1 突出自身比较优势 |
5.3.2 富民与强市相结合 |
5.3.3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5.4 巴中骨干产业培育不足之处及对策 |
5.4.1 骨干产业培育不足之处 |
5.4.2 骨干产业培育对策 |
第六章 巴中市扶贫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分析 |
6.1 开发人力资源是巴中加快发展的根本 |
6.2 巴中市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做法 |
6.2.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
6.2.2 构建教育培训体系 |
6.2.3 提高医疗健康水平 |
6.3 巴中市人力资源开发可取之处 |
6.3.1 牢固树立人力资本理念 |
6.3.2 大力培养适用对路人才 |
6.3.3 建立人力资源流动机制 |
6.4 巴中市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之处及对策 |
6.4.1 巴中市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之处 |
6.4.2 巴中市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
第七章 巴中市扶贫开发对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启示 |
7.1 准确把握发展定位科学确立发展目标 |
7.2 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探索特色发展道路 |
7.3 强化地方政府扶贫开发主导作用 |
7.4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黑龙江省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本文的技术路线 |
2 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概念 |
2.1.1 农业产业 |
2.1.2 农业产业化 |
2.2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2.1 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分工协作理论 |
2.2.4 产业关联理论 |
3 肇州县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 肇州县农业发展现状 |
3.1.1 肇州县农业发展的地理概况 |
3.1.2 肇州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3.2 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3.2.1 肇州县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
3.2.2 肇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3.2.3 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现状 |
4 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 |
4.1.3 农业产业化指标的计算方法 |
4.1.4 肇州县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 数据选取 |
4.3 评价结果 |
4.3.1 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水平 |
4.3.2 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水平 |
4.3.3 农业产业化效益 |
4.3.4 农业生产条件 |
4.4 总体评价 |
5 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肇州县龙头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且市场竞争力弱 |
5.1.2 产业化链条短且农产品附加值低 |
5.1.3 品牌意识差 |
5.1.4 龙头企业融资难 |
5.2 肇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1 过度依赖土地经营 |
5.2.2 园区企业没有形成共生体系 |
5.2.3 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
5.2.4 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
5.3 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1 基地建设薄弱并制约龙头企业 |
5.3.2 基地规模不完善且难以形成对企业有效供应 |
5.3.3 农户缺乏技术指导且基地服务保障落后 |
6 国内其他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借鉴 |
6.1 国内其他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 |
6.1.1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 |
6.1.2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 |
6.2 对肇州县的启示 |
6.2.1 培育生产主体并壮大龙头企业 |
6.2.2 调整优化结构并发展特色农业 |
6.2.3 坚持科技兴农且搞好科技服务 |
6.2.4 推进市场建设并健全流通体系 |
6.2.5 建立规模基地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2.6 加快建设产业园区 |
7 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针对龙头企业的对策建议 |
7.1.1 扶优扶强且壮大企业群体 |
7.1.2 健全机制且拧紧产业链条 |
7.1.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
7.2 针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对策建议 |
7.2.1 合理经营产业项目并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
7.2.2 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并打造循环经济体系 |
7.2.3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并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
7.2.4 降低环境成本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
7.3 针对农业产业化基地的对策建议 |
7.3.1 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并建设粮食产能基地 |
7.3.2 扩大棚室经济园区规模并发展特色产业基地 |
7.3.3 建设高标准畜牧园区且构建规模养殖基地 |
7.3.4 推进项目建设并为基地提供动力保障 |
7.3.5 加强创新体制机制并为基地提供服务保障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逻辑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基础理论 |
2.1 农业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基础理论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农业财政投入的理论依据 |
2.2 农业财政投入主要内容 |
2.2.1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部门事业费支出 |
2.2.2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
2.2.3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
2.2.4 农村救济费支出 |
2.3 我国农业财政投入政策的特点 |
2.3.1 阶段性 |
2.3.2 长期性 |
第三章 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3.1 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现状分析 |
3.1.1 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政策 |
3.1.2 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规模 |
3.1.3 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结构 |
3.1.4 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的区域性差别 |
3.2 陕西省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3.2.1 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变化 |
3.2.2 陕西省农民贫富差距悬殊 |
3.2.3 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情况 |
第四章 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 指标选择 |
4.2 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 |
4.3.1 相关系数分析 |
4.3.2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
4.3.3 自回归模型 |
4.3.4 协整检验 |
4.3.5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农业财政投入规模不足 |
5.2 农业财政投入效益不高 |
5.2.1 农业财政投入结构偏差 |
5.2.2 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 |
5.3 农业财政投入管理体制不完善 |
5.3.1 预算管理约束力较弱 |
5.3.2 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 |
第六章 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及保障措施 |
6.1 陕西省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财政投入对策建议 |
6.1.1 科学预算,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规模 |
6.1.2 调整、优化农业财政投入结构 |
6.1.3 提高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
6.1.4 规范和完善农业财政投入管理体制 |
6.2 农业财政投入促进农民增收对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 |
2.1 统筹城乡发展的概述 |
2.1.1 统筹城乡发展的涵义 |
2.1.2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 |
2.1.3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
2.2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
2.2.1 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 |
2.2.2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
2.3 思想政治工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
2.3.1 思想政治工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2.3.2 思想政治工作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作用 |
2.3.3 思想政治工作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保证作用 |
第3章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的运用 |
3.1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做法 |
3.1.1 深入推进“六个一体化” |
3.1.2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 |
3.1.3 大力实施“四大基础工程” |
3.2 思想政治工作在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运用 |
3.2.1 树立统筹理念,传达和贯彻中央指示精神 |
3.2.2 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城乡统筹发展 |
3.2.3 完善“四项机制”,深化服务干群思想 |
3.2.4 发展新闻媒体,强化传播效应 |
3.3 思想政治工作在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1 从工作对象上看,偏重城市建设,忽视农村建设 |
3.3.2 从工作手段上看,偏向媒体传播,缺乏“近距离”接触 |
3.3.3 从工作主体上看,农村领导机构薄弱,城市接纳思想狭隘 |
第4章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
4.1 完善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
4.1.1 坚持党的领导,增强主体性和积极性 |
4.1.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全局性和发展性 |
4.1.3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
4.1.4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理论性和实践性 |
4.2 完善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
4.2.1 牢记党的宗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4.2.2 找准结合点,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度 |
4.2.3 强化服务主体,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
4.2.4 改进工作方法,创造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
4.2.5 依靠载体平台,促进城乡思想政治工作上新台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的文献分析 |
(一) 研究历史分析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突破与创新 |
第一章 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 |
二、国外的现代化 |
三、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
第二节 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
一、欧洲国家的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分析 |
二、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
第三节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理论 |
一、城镇化 |
二、国外城镇化发展理论 |
三、国内城镇化理论 |
第二章 城镇化是贵州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第一节 世界城镇化历史经验的回顾 |
一、世界城镇化发展阶段 |
二、世界城镇化的发展特点 |
三、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一、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由之路 |
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
三、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三节 城镇化是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一、城镇化是实现贵州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城镇化是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第三章 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城镇化历史的回顾 |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成绩 |
二、贵州城镇化阶段性 |
三、贵州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
四、制约贵州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现状 |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 |
二、贵州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 |
三、贵州城乡差距扩大 |
第三节 对贵州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当前分析与评估 |
一、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判断 |
二、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
三、贵州城镇化发展问题 |
第四章 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一节 贵州城镇化基础较差 |
一、农业生产条件差 |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动力不足 |
一、人-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不足 |
二、产业-城镇化的转换动力不足 |
三、创新-城镇化的持续动力不足 |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经济薄弱 |
一、经济总量分析 |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低 |
第四节 贵州城镇化地理限制 |
一、自然地理状况 |
二、地理环境约束 |
第五章 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
第一节 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
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思想 |
二、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贵州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对西部省区的优惠政策 |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 |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具备的条件 |
一、产业的较大发展 |
二、城镇化战略的持续实施 |
三、经济-环境关系较和谐 |
四、坚强的组织领导 |
五、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
第四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禀赋 |
一、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
二、资源丰富 |
第五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区域优势 |
一、重庆“大都市”的带动作用 |
二、“西南三省”合作战略的推动作用 |
第六章 贵州城镇化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 |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二、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
三、科学发展观对贵州城镇化的指导 |
第二节 “三化同步” |
一、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二、贵州应遵循“三化同步”原则 |
第三节 地方特色 |
一、注重培育城市特色 |
二、坚持地方特色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七章 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 |
第一节 贵州城镇化的经济发展目标构想 |
一、贵州经济发展背景 |
二、贵州城镇化的经济发展目标 |
三、经济发展路径 |
四、产业布局总体规划 |
第二节 贵州城镇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构想 |
一、贵州社会发展背景 |
二、贵州城镇化的社会发展目标 |
三、社会发展战略 |
四、社会发展空间布局 |
第三节 贵州城镇化的生态发展目标构想 |
一、贵州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背景 |
二、贵州城镇化的生态发展目标 |
三、生态发展战略 |
四、生态空间布局 |
第八章 贵州城镇化要处理的几对矛盾与关系 |
第一节 城镇化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
一、城镇化和发展经济对立统一 |
二、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三、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 |
第二节 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一、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
二、城镇化和社会发展非协调同步 |
三、以质量提高促进城镇化 |
第三节 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
一、城镇化要体现民族文化 |
二、城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
三、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
第四节 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
一、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坚持城镇化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 |
第五节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
一、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非协同性 |
三、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
第六节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一、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非同步性 |
三、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 |
第七节 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
一、以人为本是城镇化的核心价值 |
二、在城镇化中改善民生 |
三、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第九章 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
二、以黔中城市群推动贵州城镇化发展 |
三、大力推进贵州小城镇集群发展 |
第二节 走特色城镇化道路 |
一、以工业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二、以特色农业资源,促进城镇化 |
三、以生态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四、以旅游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五、以民族文化特色资源,促进城镇化 |
第三节 加强城镇规划,提高城镇化效能 |
一、加强城镇规划 |
二、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
第四节 增强城镇化动力 |
一、提高人的素质 |
二、强化产业支撑 |
三、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
第五节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一、加快路网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
三、加快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
四、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
第六节 推进制度创新 |
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二、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四、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贵港市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研究——基于23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户种养业收入来源及构成 |
1.1 种养业收入来源及大宗农产品 |
1.2 种养业收入以种植业收入占大头 |
2 种植业生产成本构成 |
3 养殖业生产成本构成 |
4 种养业生产成本分析 |
4.1 种植业生产成本分析 |
4.1.1 直接材料 |
4.1.2 直接人工 |
4.1.3 制造费用 |
4.1.4 种植业总生产成本分析 |
4.2 养殖业生产成本分析 |
4.3 种养业机会成本分析 |
4.4 种养业生产成本评价 |
4.4.1 超小规模经营造成农业科技推广困难,科技推广成本大 |
4.4.2 生产资料投入持续增大,增产不增收,影响生产投入的积极性 |
4.4.3 水稻机械化耕作越来越高,提高了劳动效率;甘蔗收获花费大量的人力,是制约甘蔗生产的重要原因 |
4.4.4 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较薄弱,增大了农业生产成本 |
4.4.5 生产规模小,经营模式未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 |
4.4.6 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紧缺,增大了生产成本 |
4.4.7 土地流转困难,制约了种植业的规模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
5 控制生产成本途径选择 |
5.1 科技促农降低生产成本 |
5.2 转移农村劳动力,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规模生产经营节本增效增收 |
5.3 调整种植结构节本增收 |
5.4 养殖小区养殖节本增收 |
5.5 合作社统一购进农资,减少中间环节,节本增收 |
5.6 改善生产条件,节本增收 |
6 促进农民节本增收的对策 |
6.1 合理布局,搞好基地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6.1.1 按资源优势进行种植业产业布局[2] |
6.1.2 积极扶持畜牧养殖小区[3],大力发展养殖业 |
6.2 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
6.3 强化农业科技支持,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为节本增收做好服务 |
6.4 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8)临县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培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素质培训工程的基本做法 |
2 对农民素质培训的思考 |
3 完善农民素质培训制度的建议 |
(9)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 ——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核心概念与内涵 |
1.3.1 特色农业 |
1.3.2 现代农业 |
1.3.3 农业现代化 |
1.3.4 持续农业 |
1.3.5 循环农业 |
1.3.6 生态农业 |
1.4 文献述评 |
1.4.1 关于特色农业研究 |
1.4.2 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 |
1.4.3 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数据选取 |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7 论文创新 |
1.7.1 论文研究特色与创新 |
1.7.2 论文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理论 |
2.1 国外主要农业现代化理论 |
2.2 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
2.2.1 美国模式 |
2.2.2 日本模式 |
2.2.3 西欧模式 |
2.2.4 以色列模式 |
2.2.5 韩国模式 |
2.2.6 中国台湾模式 |
2.3 二次农业现代化理论 |
2.3.1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
2.3.2 二次农业现代化理论 |
2.4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与甘肃实践 |
3.1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3.1.1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3.1.2 竞争优势理论 |
3.1.3 农业区位理论 |
3.1.4 技术创新理论 |
3.1.5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2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模式 |
3.2.1 特色产品模式 |
3.2.2 景观农业模式 |
3.2.3 区位农业模式 |
3.2.4 工程农业模式 |
3.2.5 示范农业模式 |
3.2.6 循环农业模式 |
3.3 区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3.4 发展区域特色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 |
3.4.1 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
3.4.2 中国农业现代化实践为区域农业现代化模式探索提供了经验. |
3.4.3 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是区域现代农业模式探索的重要支撑 |
3.4.4 探索区域特色现代农业是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 |
3.5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5.1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总体发展情况 |
3.5.2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分析 |
3.5.3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实践 |
4.1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
4.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探索 |
4.2.1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
4.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结构 |
4.3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
4.4 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 |
4.5 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向 |
5.1 发展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 |
5.2 现代生态农业的提出 |
5.3 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
5.4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目标 |
5.5 现代生态农业是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导向 |
5.5.1 甘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
5.5.2 甘肃农业发展模式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
5.5.3 甘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
5.5.4 现代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5.5.5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取向 |
6.1 推进农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
6.2 创新农地制度与规模经营 |
6.2.1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2 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农地制度创新 |
6.3 优先发展农业公共产品供给 |
6.3.1 甘肃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
6.3.2 特色农业发展要求农业公共产品的供给日益增强 |
6.3.3 创新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
6.4 构建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6.4.1 甘肃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
6.4.2 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
6.5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
6.5.1 以制度创新为突破,着力培育核心农户 |
6.5.2 以打造品牌为核心,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
6.5.3 以产业特色为依托,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6.6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
6.6.1 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2 甘肃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与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战略 |
6.6.3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区发展的战略举措 |
6.7 构建长效支农投入机制 |
6.7.1 政府财政投入机制 |
6.7.2 农业财政补贴机制 |
6.7.3 金融支持机制 |
6.7.4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
6.8 推进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 |
6.8.1 推进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化具有重要意义 |
6.8.2 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的政策举措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临沂市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2.1 国外研究动态 |
0.2.2 国内研究动态 |
0.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0.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 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 |
1.1 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 |
1.2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1.3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
1.4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
2 临沂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 临沂市概况 |
2.1.1 地理气候 |
2.1.2 历史渊源 |
2.1.3 行政区划 |
2.1.4 经济发展 |
2.2 临沂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2.3 临沂市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2.3.1 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
2.3.2 农民增收面临诸多困难 |
2.3.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 |
2.3.4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
2.3.5 农村居住环境不尽人意 |
2.3.6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 |
3 临沂市新农村建设的现有模式总结 |
3.1 特色产业带动型 |
3.2 能人带动型 |
3.3 旅游产业带动型 |
3.4 畜牧养殖带动型 |
3.5 商贸流通带动型 |
3.6 劳务经济带动型 |
4 国内外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 |
4.1 国外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 |
4.1.1 韩国 |
4.1.2 巴伐利亚 |
4.1.3 瑞士 |
4.1.4 芬兰 |
4.2 国内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 |
4.2.1 江苏省华西村“乡村工业化”的农村建设 |
4.2.2 山东省南张楼村“巴伐利亚”式的农村建设 |
4.2.3 江西省农村村落社区建设 |
4.3 国内外农村建设的经验对构建临沂市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启示 |
5 临沂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思路和实现路径 |
5.1 临沂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思路 |
5.1.1 建设新村镇 |
5.1.2 组建农村新经济组织 |
5.1.3 塑造农村新风貌 |
5.1.4 创造农村新环境 |
5.1.5 营造农村新气象 |
5.2 临沂市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路径 |
5.2.1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
5.2.2 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
5.2.3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5.2.4 推进社会事业建设 |
5.2.5 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
5.2.6 加强扶持新农村建设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四、把帮助农民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论文参考文献)
- [1]发掘乡村文化 带动产业发展——对特困革命老区营山县凉风乡金鼓村对口帮扶的思考[J]. 王仲明,李伟.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3(03)
- [2]巴中市扶贫开发的案例研究[D]. 严仕吉.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3]黑龙江省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张欣.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4]陕西省农业财政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D]. 贺新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5]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崔娜.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3)
- [6]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昌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7]贵港市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研究——基于23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J]. 陈莉,陈升民. 广西农学报, 2012(02)
- [8]临县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培训问题研究[J]. 张婧. 中国西部科技, 2011(16)
- [9]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 ——基于现代生态农业的视角[D]. 杨敬宇. 兰州大学, 2011(09)
- [10]临沂市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D]. 冯晓辉.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新农村建设政策论文; 农民论文; 贵州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