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山铜矿残矿回采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朱俊宁[1](2018)在《桦树沟铜矿分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法顶柱回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况且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开采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利用。但目前采矿技术未能达到全部回收矿石的标准,唯有尽量减少矿石损失。矿石遗留是每个矿山都面临的问题。随着矿山不断开采,大量矿柱被遗留而不能回收。桦树沟铜矿采用分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法,在开采过程中留下大量顶柱。这部分矿量所占比重较大,且矿石品位较高,回收这部分矿石必然会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因此开展分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法顶柱回采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课题基于分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法,对桦树沟铜矿顶柱回采进行研究。底部结构的破坏程度影响着下中段顶柱回采。为了解决采场底部结构巷道严重片帮的现象,文章针对不同矿体厚度进行了采矿方法优化设计,提出了在采场底部构筑人工矿柱方案。同时针对矿山1760m以上中段和以下中段两种情况,研究了不同的顶柱回采方式。对于1760m以上中段顶柱(处于胶结充填体之下),回采时需预留2m厚的护顶层矿柱;对于1700m以下中段顶柱,需在上中段底部构筑人工矿柱并铺设0.5m厚人工假底,下中段顶柱一次性采全高。并通过建立FLAC-3D数值模型,研究了顶柱回采安全性以及合理的进路宽度。研究表明,桦树沟铜矿顶柱采用进路式回采效果较好,留护顶层矿柱和铺设人工假底两种情况均能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根据模拟分析可知,顶柱进路宽度为5m较为合适。目前该方法已得到矿山肯定,同时也可为其他同类矿山借鉴。
李海英[2](2015)在《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协同开采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约90%的国营露天铁矿山均已进入深凹开采,许多深凹露天铁矿正在陆续或已经转入地下开采,在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过渡期,由于对露天转地下同时生产的过渡模式研究不足,致使过渡期安全生产条件差与产量衔接困难,许多矿山出现减产或停产过渡现象,制约了矿山企业的经济发展。本文在总结露天转地下研究成果与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的预留境界矿柱隔离露天地下采场的过渡模式对矿床高效开采的不适应性,提出了不留境界矿柱的露天地下协同开采的改进思路,构建了过渡期地下诱导冒落法开采挂帮矿矿体、露天延深开采坑底矿体的楔形转接过渡生产模式,研究了该模式下露天地下协同开采的技术方法,包括挂帮矿体地下诱导工程的布置形式与诱导冒落参数的确定方法、露天坑底延深开采境界的确定原则与细部优化方法、露天地下同时生产的安全保障措施与高效开采技术等,提出了以地下开采矿块为单元,按露天与地下开采最优方案的回采指标与回采便利的原则,确定过渡期露天地下开采细部境界的优化方法,以及利用诱导工程的回采顺序与空区高度,控制边坡岩移的方向,使其指向采空区冒透地表的塌陷坑而不滑落于露天采场的采动岩移控制方法。此外,论述了露天地下协同安排回采顺序、协同防排水、协同形成覆盖层、协同布置开拓系统与协同优化产能管理等的理论方法与工艺技术,由此形成了完整的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协同开采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海南铁矿,应用中进一步研究了挂帮矿体提前高效开采技术、复杂矿体三维探采结合技术、高陡边坡岩移控制方法、覆盖层简易形成方法等问题,延长了露天地下同时开采的时间,加快了地下产能的提高速度,有效解决了该矿露天转地下过渡期产能平稳衔接的难题。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的协同开采方法,具有露天转地下过渡工艺简单、露天与地下采场安全生产条件好、开采强度大、效率高等的特点。该法克服了传统过渡方法存在的露天与地下开采时空的制约关系,消除了采动滑坡危害,有效利用了露天与地下开采的工艺优势,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型采矿方法。该法适用于各种稳定条件的露天转地下开采的金属矿山,可大幅度提高过渡期矿体的开采效率,实现露天转地下的安全过渡与增产衔接。
孙致华[3](2013)在《铜山铜矿铜山北矿体开采技术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据矿山实际,矿体赋存情况,对铜山北矿体开采技术可行性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开拓和开采方案,保证了矿山能力平稳和采场衔接,有效利用了矿山残矿资源。
黄敏[4](2012)在《铜绿山矿充填体下残矿回采关键参数数值模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铜绿山矿是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下属的一个大型主体铜金属矿山,也是全国重点铜基地之一。目前铜绿山矿Ⅲ号矿体-245m中段盘区残留矿体,赋存条件恶劣,矿岩稳定性差,且周边为充填体。随着开采的推进,采场上覆充填体的规模变大,因此,充填体能否有效支撑整个采区围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铜绿山矿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收残矿,为此展开铜绿山矿-245m中段盘区残矿资源回收试验研究。在全面、系统地分析国内外残矿回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综合采用岩石力学试验、层次分析法、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残矿回采关键参数进行深入研究,为铜绿山矿实现安全、高效的残矿回采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铜绿山矿残矿资源分布状况,进行残矿岩石物理力学试验。通过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对岩石力学参数进行工程处理,确定残矿地段岩体力学参数,为铜绿山矿残矿资源回采设计提供参数依据。(2)采用层次分析方法评估充填体下残矿回采采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确定影响充填体下残矿回采采场稳定性的13个主要关联因素。结果表明,点柱形式、点柱大小、采场宽度、矿岩理化性质、顶板厚度以及点柱间距对充填体下残矿回采采场稳定性的影响较大。(3)针对残矿回采过程中留设连续矿柱的情况,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回采方案的开挖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最优采场宽度为9m,最优矿柱宽度为4m,最优顶板厚度为3m。(4)基于连续矿柱的研究结果,采用FLAC3D研究采场在留设点柱情况下的关键参数,综合考虑模拟结果和矿石回收率等因素,得出最优点柱大小为4*4m2,最优点柱间距为8m。(5)采用相关理论公式对数值模拟得出的残矿回采采场宽度、点柱大小、点柱间距和顶板安全厚度进行验算。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相符。
谢盛青[5](2011)在《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浅部资源的逐渐耗竭,许多露天矿山正在或即将转入地下开采。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面临许多重大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以实现露天开采平稳地过渡到地下开采,使矿山产量和经济效益保持稳定。本文针对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现场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案设计等综合手段,对矿山露天转地下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露天转地下岩石力学参数进行试验并进行工程折减,得出了满足数值模拟计算需要的工程岩体力学参数,为安全隔离层厚度的确定、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提供了基础资料。(2)利用综合公式法及数值分析法,确定露天坑坑底标高+5m以上矿体留设为永久隔离层。(3)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地下采用王家山竖井开拓系统方案,并对矿井防排水、通风等影响露天转地下顺利进行的主要系统进行了设计,估算出整个开拓系统投资为37758.94万元。(4)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确定地下开采选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该方法具有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能力大、矿石损失、贫化率低等优点,且能较好的保护露天坑、地表主要构筑物,如选厂、公路、废石场等,能够较好的保证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通过对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解决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带来的特殊技术问题。研究成果不仅为依托矿山稳产过渡,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了重要保障,而且可为类似矿山提供有益的借鉴。
张彬[6](2010)在《浅析垂直扇形中深孔爆破的主要技术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矿山地下开采矿石,必须经过凿岩和爆破来破碎岩石。坑下采矿所采取的爆破方法与矿体围岩地质性质、采矿方法有紧密联系。根据工作实践,针对铜山铜矿垂直扇形中深孔爆破的主要技术措施,从安全技术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陈小康[7](2010)在《露天坑下残矿回收安全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绿山矿Ⅰ号矿体下部残矿,位于南露天坑下,规模小,埋藏较深;矿体上盘有一大断层将矿体与围岩隔开;下盘为大理岩,溶洞裂隙较发育,透水性较强,矿山长期受民采影响。南露天坑闭坑时,北坑基建剥离废石转入南坑回填,目前回填高度已达到80m,露天坑直接汇水面积约45.8×104m2,积水有可能渗透到井下。矿山拟采用普通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Ⅰ号矿体下部残矿,为保证回采作业过程安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控制技术措施:(1)研究确定了残矿地段岩体力学参数。通过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岩体力学参数工程处理,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岩体力学参数。(2)研究确定了下部残矿由露天转入地下开采时露天坑底合理的境界顶柱参数。运用FLAC3D按不同境界顶柱参数进行开挖模拟,对比模拟结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得出最优境界顶柱厚度为15m,采场最优矿柱宽度为7m。(3)研究确定了回采过程中与断层破碎带间的隔离矿柱宽度。运用FLAC3D数值计算得出隔离矿柱的合理宽度为5m。(4)对残矿回采过程中的突水风险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控制措施。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评判方法综合运用于采场突水安全评估,提出应进行采准巷道的超前探水等措施来减小突水事故的发生。
陈庆发[8](2009)在《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矿山的一次开采,在次生应力和动力扰动的共同作用下,采空区隐患资源呈现出矿岩破碎、坚固性和稳定性差、应力集中、地下导水突水通道多等特点,用传统采矿方法开采,存在着开采难度大、安全性差,生产效率低,地质灾害隐患多,损失贫化率高等现象。本文从矿山大系统角度出发,以采矿环境再造和连续开采理论为指导,引入协同论,创新提出了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的矿业发展新模式。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采用理论研究、综合分析、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路线,对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及其工程应用开展了深入研究。(1)架构了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理论体系。从概念辨识上系统阐述了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的思想来源、基本概念、意义和本质内涵;确立了采空区协同利用的基本原则;构建了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技术体系;从采矿工艺和科学技术角度,探讨了采空区协同利用基本模式,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分析了采空区协同利用与传统空区治理方法之间的辨证关系。(2)建立了采空区围岩系统协同作用非线性力学模型。在分析采空区围岩系统突发失稳的工程特点及其适用的非线性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岩体地下开挖工程围岩系统的协同承载作用突变模型;研究了采空区顶板与人工隔墙的协同作用力学模型、挠曲线方程及系统失稳的突变模型;探讨了采空区协同利用模式的几何参数与力学参数的对围岩系统稳定性的调控作用,为采矿环境结构再造提供了基本力学依据。(3)研究了采空区协同治理过程与围岩系统力学响应规律。采用简化的正交分析法设计了数值试验方案,研究了采空区稳定性尺寸效应;探讨了采空区空间几何属性与协同利用治理模式的匹配关系,分析与比较了采空区不同协同利用治理模式下围岩系统的力学响应规律,并提出了对应的工程技术建议。(4)研究了复杂空区群结构致灾效应及诱导断链减灾技术。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对三类典型空区群结构的灾变路径与链源进行了仿真模拟,探究了采空区群结构致灾效应;建立了采空区灾害链式效应数学模型,研究了采空区群结构灾变链演化规律,提出了采空区灾害链式阶段划分模式和孕源断链减灾的诱导崩落协同治理技术方案。(5)完成了碎裂矿段开采与空区治理协同的实证分析与研究。在分析碎裂矿段的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创造了协同空区治理的采矿新方法,开发了单空区与多空区条件下碎裂矿段开采与空区治理协同新技术;基于采矿环境结构稳定性分析,研究了间隔采空场低标号充填体的合理充填高度及盈余空间的协同利用问题。
王进[9](2009)在《上向分层充填法矿柱回采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矿产资源的高消费阶段,特别是近几年矿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矿山开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矿柱的安全回采是我国金属矿山面临的紧迫问题,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仍在进行广泛的探索之中。本文结合凤凰山铜矿-240m中段水平矿柱回采实践,进行了上向分层充填法矿柱回采关键问题研究。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和工程现场监测试验,得到了水平矿柱整体应力分布规律及关键部位失稳破坏的特点。利用实验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结果,结合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3D-σ进行了水平矿柱回采数值模拟,继而提出了针对凤凰山铜矿-240m中段水平矿柱的正确回采顺序及合理的回采方案,并建立相应的水平矿柱数学模型。通过力学分析结果合理选择试验采场,并提出了试验采场的回采及监测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现场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凤凰山铜矿矿区岩体特性,基本掌握了矿区开采地质条件。2、对凤凰山铜矿矿区岩体构造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及时处理。3、对矿区典型岩体进行取样、运输和加工,并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试验,取得了凤凰山铜矿典型岩石的基本力学参数。4、通过现场地质调查,摸清了凤凰山铜矿-240m水平矿柱的赋存条件、地质环境以及地压显现状况;通过工程现场监测试验,得到了水平矿柱整体应力分布规律与关键部位失稳破坏的特点。5、运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3D-σ进行了水平矿柱回采数值模拟,并提出针对凤凰山铜矿-240m中段水平矿柱的正确回采顺序及合理的回采方案。6、在总体回采顺序及回采技术的指导下,选择实验采场,并提出了实验采场回采方案及具体的监测措施。使整个水平矿柱的回采具有了试验依据。
饶运章,艾幼孙[10](2004)在《大宝山矿区地压控制与残矿安全回收》文中研究指明大宝山矿区铜矿石主要来自残矿回收,安全生产条件十分恶劣,为安全回收残矿,采用Minkle弹性地基梁原理对采场老顶进行力学分析,将广义的下沉速度作为观测参数,根据它的跳跃特征预报老顶已经超前断裂和采场即将来压,并采取相应的地压控制措施,为残矿回收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铜山铜矿残矿回采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山铜矿残矿回采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桦树沟铜矿分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法顶柱回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案 |
2 桦树沟铜矿采矿法简介 |
2.1 桦树沟矿区概况 |
2.1.1 桦树沟矿区地理位置 |
2.1.2 桦树沟矿区地质特征 |
2.1.3 桦树沟铁矿与铜矿的关系 |
2.2 桦树沟铜矿开采与充填现状 |
2.2.1 开采现状 |
2.2.2 充填现状 |
2.3 分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采矿法优化 |
2.3.1 矿体厚度小于4m |
2.3.2 矿体厚度为4~10m |
2.3.3 矿体厚度为10~17m |
2.3.4 矿体厚度为17~25m |
2.3.5 矿体厚度为25~43m |
2.4 本章小结 |
3 顶柱回收进路尺寸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型建立 |
3.1.1 基本假设 |
3.1.2 几何尺寸 |
3.1.3 岩体矿块参数 |
3.2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
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构筑人工假底 |
4.1 人工假底受力分析 |
4.1.1 塌落拱原理 |
4.1.2 组合梁理论 |
4.1.3 人工假底材料选择 |
4.2 钢筋混凝土人工假底厚度及配筋研究 |
4.2.1 人工假底厚度研究 |
4.2.2 人工假底配筋研究 |
4.2.3 钢筋混凝土人工假底造价 |
4.3 充填体人工假底厚度及配筋研究 |
4.3.1 充填体人工假底厚度计算 |
4.3.2 充填体人工假底配筋计算 |
4.3.3 充填体人工假底造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分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法顶柱回采工艺研究 |
5.1 构筑人工矿柱 |
5.1.1 人工矿柱构筑方案 |
5.1.2 人工矿柱置换开采工艺 |
5.1.3 铺设人工假底 |
5.1.4 充填 |
5.2 顶柱回采方法 |
5.2.1 顶柱回采高度确定 |
5.2.2 顶柱回采方案 |
5.3 充填挡墙架设和脱水研究 |
5.3.1 充填挡墙 |
5.3.2 采场脱水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协同开采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露天转地下研究现状 |
1.2.1 露天转地下过渡方式研究现状 |
1.2.2 过渡期地下采矿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延长露天采场服务年限的研究现状 |
1.2.4 过渡期露天地下相互干扰因素控制研究现状 |
1.2.5 过渡期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露天地下协同开采模式 |
2.1 常规过渡模式 |
2.1.1 境界矿柱传统过渡模式 |
2.1.2 境界矿柱+覆盖层过渡模式 |
2.1.3 常规过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露天地下过渡模式改进 |
2.2.1 过渡期高效开采的基本条件 |
2.2.2 楔形转接过渡模式 |
2.3 露天地下协同开采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过渡期边坡岩移控制方法研究 |
3.1 边坡岩移危害与控制原理 |
3.1.1 边坡岩移危害 |
3.1.2 挂帮矿开采与边坡岩移控制原理 |
3.2 边坡岩移控制方法 |
3.2.1 岩移进程控制方法 |
3.2.2 边坡岩移塌陷与滑移方向控制 |
3.2.3 露天拦截工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过渡期开采境界细部优化 |
4.1 开采境界的优化方法 |
4.2 细部优化的原则 |
4.3 过渡期露天与地下高效开采技术 |
4.3.1 露天延深的高效开采技术 |
4.3.2 挂帮矿诱导冒落法高效开采技术 |
4.4 露天境界的细部优化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过渡期产能协同方法研究 |
5.1 过渡期产能协同 |
5.2 地下产能快速增大的方法 |
5.2.1 地下产能增大的制约因素 |
5.2.2 地下快速回采 |
5.2.3 挂帮矿诱导冒落开采技术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过渡期开拓系统协同布置 |
6.1 开拓协同布置的原则 |
6.2 协同布置方法 |
6.2.1 露天开拓系统的协同布置 |
6.2.2 地下开拓系统的协同布置 |
6.3 辅助开拓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覆盖层协同形成方法研究 |
7.1 覆盖层的作用 |
7.2 覆盖层对放矿的影响 |
7.2.1 覆盖层废石块度对放矿指标的影响过程 |
7.2.2 覆岩块度对放矿指标的影响程度 |
7.3 覆盖层的安全厚度计算 |
7.4 覆盖层的形成方法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协同开采方法在海南铁矿的应用 |
8.1 矿山地质与生产概况 |
8.1.1 矿山地质概况 |
8.1.2 海南铁矿生产概况 |
8.2 可冒性分析 |
8.2.1 岩体稳定性分级 |
8.2.2 矿岩可冒性分析 |
8.3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高效开采的结构参数 |
8.3.1 分段高度的确定 |
8.3.2 进路间距的确定 |
8.3.3 崩矿步距的确定与优化 |
8.3.4 回收进路 |
8.4 挂帮矿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 |
8.5 三维探采结合方法 |
8.5.1 探采结合的意义与技术 |
8.5.2 探采结合工程 |
8.6 露天地下协同回采 |
8.6.1 露天地下协同回采顺序 |
8.6.2 挂帮矿主采区回采方案 |
8.6.3 挂帮矿体结构参数的优化 |
8.6.4 挂帮矿的放矿控制方法 |
8.7 露天地下协同控制岩移危害 |
8.7.1 岩移控制 |
8.7.2 露天边坡滚石试验 |
8.8 露采境界细部优化 |
8.9 诱导冒落形成覆盖层 |
8.10 露天地下联合防排水 |
8.11 实施协同开采初步效果 |
8.12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着、获奖及专利情况 |
(3)铜山铜矿铜山北矿体开采技术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基本情况 |
2.1 矿床地质 |
2.2 开采技术条件 |
3 移动范围、副井及主要工业设施保安矿柱的圈定 |
4 开采方案选择 |
5 开采范围的确定 |
5.1 -40米中段和-80米中段暂时不考虑回采 |
5.2 可以近期开采-80米以下矿体 |
6 生产能力的确定 |
7 开拓方案 |
8 采矿方法 |
9 结论 |
(4)铜绿山矿充填体下残矿回采关键参数数值模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金属矿残矿回采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残矿回采技术应用现状 |
1.2.2 国内外充填体下残矿回采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残矿回采顶板安全厚度的研究现状 |
1.3 金属矿山残矿回采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残矿回采技术条件与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1 矿山地质概况 |
2.2 残矿资源分布状况及残矿量统计 |
2.3 铜绿山矿采矿方法 |
2.4 残矿回采技术条件 |
2.4.1 Ⅲ号矿体特征 |
2.4.2 Ⅲ号矿体特征矿岩稳固性 |
2.4.3 Ⅲ号矿体中5310采场残矿资源开采技术条件 |
2.5 残矿地段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5.1 试验目的 |
2.5.2 试样确定与试样制备 |
2.5.3 试样岩性描述 |
2.5.4 试验内容 |
2.5.5 试验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充填体下残矿回采采场稳定性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
3.1 概述 |
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2.1 构造层次结构模型 |
3.2.2 构造判断矩阵 |
3.2.3 判断矩阵求解 |
3.2.4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2.5 层次总排序及组合一致性检验 |
3.3 充填体下残矿回采采场稳定性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残矿回收采场设计原则及数值模拟方法 |
4.1 概述 |
4.2 矿柱工作状态及布置原则 |
4.2.1 矿柱工作状态 |
4.2.2 采场和矿柱的布置设计 |
4.3 顶板安全厚度研究 |
4.3.1 顶板安全厚度的设置原则 |
4.3.2 顶板安全厚度的研究方法 |
4.4 数值模拟方法 |
4.4.1 数值模拟方法选择 |
4.4.2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4.4.3 力学模型的建立 |
4.4.4 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 |
4.4.5 加载及边界条件 |
4.4.6 求解 |
4.4.7 数值模拟评价方法与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残矿回收数值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留连续矿柱情况下残矿回收参数优化 |
5.2.1 数值模拟思路及目的 |
5.2.2 模型简述 |
5.2.3 模型初始应力场的生成 |
5.2.4 回采模拟情况简介 |
5.2.5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5.2.6 留连续矿柱回采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
5.3 留点柱情况下残矿回收参数优化 |
5.3.1 数值模拟思路及目的 |
5.3.2 模拟方案的确定及数值模拟结果 |
5.3.3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5.4 数值模拟参数研究 |
5.4.1 点柱尺寸参数研究 |
5.4.2 顶板安全厚度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及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5)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露天转地下开采研究现状 |
1.2.1 露天转地下隔离层确定 |
1.2.2 露天转地下开采阶段的开拓系统 |
1.2.3 露天转地下开采方法 |
1.2.4 露天转地下开采特点 |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矿山概况 |
2.1 交通位置及自然状况 |
2.2 矿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层与构造 |
2.2.2 矿体空间位置 |
2.2.3 矿体规模与产状及品位 |
2.2.4 矿石自然类型 |
2.3 开采现状 |
2.3.1 露天开采现状 |
2.3.2 选矿生产现状 |
2.3.3 尾矿设施 |
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2.4.1 水文地质条件 |
2.4.2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
2.4.3 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 |
第三章 岩石力学试验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加工 |
3.3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3.3.1 抗拉强度试验(劈裂法) |
3.3.2 单轴岩石变形试验 |
3.4 黄麦岭岩石试样物理力学性质汇总 |
3.5 岩体工程力学参数折算 |
3.5.1 岩体工程力学参数折算方法 |
3.5.2 关于弹性模量折减 |
3.5.3 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求解 |
3.5.4 黄麦岭磷矿岩体力学参数折算 |
第四章 露天转地下安全隔离层厚度 |
4.1 安全隔离层厚度的理论分析 |
4.1.1 厚跨比法 |
4.1.2 荷载传递交汇线法 |
4.1.3 结构力学方法 |
4.1.4 空场长宽比方法 |
4.1.5 普氏地压力计算方法 |
4.2 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 |
4.2.1 一定跨度不同采空区高度的数值计算 |
4.2.2 不同跨度采空区顶板不同安全厚度数值计算 |
4.3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露天转地下矿床开拓方案 |
5.1 露天转地下生产能力确定 |
5.1.1 开采顺序 |
5.1.2 矿山工作制度 |
5.1.3 生产能力确定 |
5.1.4 矿山服务年限 |
5.2 阶段高度 |
5.3 地表错动界线确定 |
5.4 开拓方案选择 |
5.4.1 开拓方案初选 |
5.4.2 开拓系统优选 |
5.5 开拓方案 |
5.5.1 开拓系统 |
5.5.2 主要井巷工程 |
5.5.3 有关建议 |
5.5.4 基建井巷工程量 |
5.5.5 矿山正常生产同时工作面数 |
5.6 露天转地下安全过渡时间安排 |
5.7 矿井防排水 |
5.7.1 首采区矿井涌水量计算 |
5.7.2 井下防水措施 |
5.7.3 井下排水方案 |
5.7.4 井下排水设施 |
5.7.5 后期井下排水 |
5.8 通风系统 |
5.8.1 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 |
5.8.2 通风工作制度及通风时间 |
5.8.3 矿井风量和负压计算 |
5.8.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
5.8.5 风机选型的原则与依据 |
5.8.6 设备选择 |
5.9 投资概算 |
5.10 小结 |
第六章 地下采矿方法方案选择与设计 |
6.1 采矿方法初选 |
6.2 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择 |
6.2.1 分段空场分段出矿和爆力运搬法嗣后充填采矿方法标准方案 |
6.2.2 分段空场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 |
6.2.3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
6.2.4 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则 |
6.3 厚大矿体采矿方法 |
6.4 综合经济指标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及建议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浅析垂直扇形中深孔爆破的主要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垂直扇形中深孔爆破的因素 |
1.1 爆破参数 |
1.2 通孔、裂隙 |
1.3 高温采场 |
1.4 爆破网络和爆破组织 |
2 主要技术措施 |
2.1 爆破参数选择 |
2.2 炸药单耗q |
2.3 通孔、裂隙处理 |
2.4 高温防自爆安全技术措施 |
2.5 爆破网络设计和爆破组织 |
3 效果评价 |
4 结 语 |
(7)露天坑下残矿回收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露天转地下境界顶柱的研究现状 |
1.2.2 断层对地下工程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突水预测方法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及其工程处理 |
2.1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1.1 试验目的 |
2.1.2 试验内容 |
2.1.3 试验结果 |
2.2 岩体力学参数的工程处理 |
2.2.1 处理方法概述 |
2.2.2 岩体质量分类 |
2.2.3 岩体强度参数的工程处理 |
2.2.4 岩体变形参数的工程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露天转地下残矿回收境界顶柱参数研究 |
3.1 概述 |
3.2 境界顶柱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 |
3.2.1 境界顶柱的影响因素 |
3.2.2 境界顶柱参数的研究方法 |
3.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3.1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3.3.2 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 |
3.3.3 加载及边界条件 |
3.4 境界顶柱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 |
3.4.1 方案的选定 |
3.4.2 原岩应力分析 |
3.4.3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隔离矿柱宽度的确定 |
4.1 概述 |
4.2 隔离矿柱的设置原则及研究方法 |
4.2.1 隔离矿柱的设置原则 |
4.2.2 隔离矿柱的研究方法 |
4.3 隔离矿柱宽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
4.3.1 方案的选定 |
4.3.2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场突水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 |
5.1 概述 |
5.2 采场突水风险评估 |
5.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5.2.2 模糊综合评判 |
5.3 采场突水的安全控制技术措施 |
5.3.1 采准巷道开挖中的超前探水 |
5.3.2 矿体回采范围的探水 |
5.3.3 探水可能结果及其相关应急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
1.3.2 采空区治理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
1.3.3 空区隐患资源开采技术及发展概况 |
1.3.4 采空区利用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理论体系架构 |
2.1 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的提出与意义 |
2.1.1 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的思想来源 |
2.1.2 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的提出 |
2.1.3 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提出的意义 |
2.1.4 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的本质内涵 |
2.2 采空区协同利用的基本原则 |
2.3 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技术体系 |
2.4 采空区协同利用基本模式及系统分类 |
2.4.1 作为开采空间利用的治理模式 |
2.4.2 起卸荷功能作用的协同利用治理模式 |
2.5 采空区协同利用与传统空区治理方法之间的辨证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空区围岩系统协同作用非线性力学模型研究 |
3.1 地下矿山工程系统的非线性和灾变性 |
3.2 岩体地下开挖围岩系统的协同承载作用及其灾变模型 |
3.2.1 突变理论概述 |
3.2.2 尖点突变模型 |
3.2.3 围岩系统协同承载作用 |
3.2.4 围岩系统灾变模型 |
3.3 采空区顶板-人工隔墙协同作用的灾变模型 |
3.3.1 协同作用力学模型及其挠曲线方程 |
3.3.2 采空区顶板-人工隔墙系统灾变模型 |
3.3.3 人工隔墙力学参数和几何参数的调控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空区协同治理过程与围岩系统力学响应规律研究 |
4.1 采空区协同治理工程特点及数值模拟重点 |
4.2 采空区围岩系统力学响应的尺寸效应研究 |
4.2.1 数值试验方案设计 |
4.2.2 数值模拟软件选择 |
4.2.3 岩体力学参数选取 |
4.2.4 计算模型构建 |
4.2.5 尺寸效应分析 |
4.3 采空区空间几何属性与协同利用治理模式匹配关系 |
4.4 上向分层充填协同治理模式围岩系统力学响应规律研究 |
4.4.1 上向分层充填协同治理模式中留设协同空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4.2 上向分层充填协同治理模式数值模拟方案 |
4.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人工隔墙协同治理模式围岩系统力学响应规律研究 |
4.5.1 人工隔墙协同治理模式及其工程特点 |
4.5.2 人工隔墙协同治理模式数值模拟方案 |
4.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空区群结构致灾效应及诱导断链减灾技术研究 |
5.1 空区围岩系统灾变现象的特点 |
5.2 围岩系统灾变过程的复杂空区群结构致灾效应 |
5.2.1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 |
5.2.2 空区群结构致灾效应研究 |
5.3 采空区灾害链式类型特征 |
5.3.1 灾害链理论 |
5.3.2 采空区灾害链式效应 |
5.3.3 采空区灾害链式类型特征 |
5.4 采空区链式效应理论模型构建 |
5.5 协同隐患资源开采的采空区灾害诱导断链减灾技术 |
5.5.1 链式形态阶段划分 |
5.5.2 协同隐患资源开采的采空区灾害诱导断链减灾技术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碎裂矿段开采与空区治理协同的实证分析与研究 |
6.1 广西高峰矿碎裂资源开采的总体形势 |
6.2 地质概况与开采技术条件 |
6.2.1 地质概况 |
6.2.2 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
6.3 碎裂矿段采空区稳定性尺寸效应研究 |
6.3.1 节理分布形式调查 |
6.3.2 离散元模型构建 |
6.3.3 计算结果分析 |
6.4 单空区碎裂矿段开采与空区治理协同 |
6.4.1 单空区碎裂矿段采矿方法创新设计 |
6.4.2 单空区碎裂矿段开采与空区治理协同 |
6.5 多空区碎裂矿段开采与空区治理协同 |
6.5.1 空区群赋存概况 |
6.5.2 多空区碎裂矿段采矿方法创新设计 |
6.5.3 各分层矿体开采与空区治理协同 |
6.5.4 第4分层斜条柱创新设计及其采空场的协同利用 |
6.6 间隔采空场合理充填高度及盈余空间协同利用 |
6.6.1 数值模型构建 |
6.6.2 再造结构随充填高度变化的应力场演化规律 |
6.6.3 合理充填高度及盈余空间的协同利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上向分层充填法矿柱回采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矿柱回采的意义及现状 |
1.1.1 矿柱回采的意义 |
1.1.2 国内外矿山矿柱回采现状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矿区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
2.1 试验仪器及方案 |
2.2 试验结果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概况 |
3.1 -240m 水平矿柱工程地质特征 |
3.2 水平矿柱现状调查 |
3.3 -240m 中段地压调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现场监测与分析 |
4.1 水平矿柱整体稳定性监测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方案 |
4.2 光应力计测点选择与布置 |
4.2.1 测点选择 |
4.2.2 测点布置 |
4.3 光应力计安装工程 |
4.4 声发射试验方案及仪器 |
4.4.1 水平矿柱重点区域局部声发射监测试验目的 |
4.4.2 声发射试验方案 |
4.4.3 试验仪器 |
4.4.4 测点的选择与布置 |
4.5 声发射试验步骤 |
4.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40m 水平矿柱回采数值模拟研究 |
5.1 研究对象、内容与计算程序 |
5.2 计算模型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
5.2.3 原岩应力场及约束条件 |
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1 破坏域分析 |
5.3.2 最大主应力分析 |
5.3.3 安全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平矿柱回采综合技术研究 |
6.1 水平矿柱总体回采顺序 |
6.2 试验采场的选择 |
6.3 水平矿柱回采综合技术 |
6.3.1 技术背景 |
6.3.2 技术方案 |
6.4 试验采场回采 |
6.4.1 回采的总体方案 |
6.4.2 回采过程中的监测技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矿柱上部充填体力学环境再造实验研究 |
7.1 -240m 中段水平矿柱上部充填体现状 |
7.2 充填体注浆意义 |
7.3 充填体注浆数值模拟研究 |
7.4 充填体注浆实验室相似模拟研究 |
7.4.1 松散充填体高度与其对底部压力、侧压力的关系 |
7.4.2 充填体注浆参数之间关系的研究 |
7.4.3 充填体注浆后强度测试试验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成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铜山铜矿残矿回采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桦树沟铜矿分段空场嗣后胶结充填法顶柱回采工艺研究[D]. 朱俊宁.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8)
- [2]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协同开采方法与应用研究[D]. 李海英. 东北大学, 2015(03)
- [3]铜山铜矿铜山北矿体开采技术可行性研究[J]. 孙致华. 价值工程, 2013(18)
- [4]铜绿山矿充填体下残矿回采关键参数数值模拟优化研究[D]. 黄敏. 中南大学, 2012(02)
- [5]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技术研究[D]. 谢盛青. 中南大学, 2011(01)
- [6]浅析垂直扇形中深孔爆破的主要技术措施[J]. 张彬. 有色矿冶, 2010(03)
- [7]露天坑下残矿回收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 陈小康. 中南大学, 2010(01)
- [8]隐患资源开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研究[D]. 陈庆发. 中南大学, 2009(04)
- [9]上向分层充填法矿柱回采关键问题研究[D]. 王进. 江西理工大学, 2009(S2)
- [10]大宝山矿区地压控制与残矿安全回收[J]. 饶运章,艾幼孙. 江西有色金属,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