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砌筑砌筑质量

浅谈砌筑砌筑质量

一、毛石砌体砌筑质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武奥军[1](2021)在《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静力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西藏古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内涵。石砌体是藏式古建筑中的承载主体,受压是其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最基本的受力状态。由于建造年代久远且青藏高原地震多发,藏式古建石砌体中出现了许多损伤,如局部石材的开裂、竖向灰缝的扩张、贯通的竖向裂缝、阶梯型裂缝、不同区域石材的相互错位滑移等,对藏式古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了一定威胁。了解藏式古建石砌体的抗压性能,是认知藏式古建石砌体以及包含损伤石砌体力学性能的重要基础。目前对于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性能的认知还不够完善,因此亟需对其开展基础性研究。本文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藏式古建石砌体的抗压静力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石材抗压及抗折试验,研究了花岗岩的材料力学性能,获得了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通过黄土泥浆抗压试验,获得了泥浆的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指标。通过棱柱砌体抗压试验,研究了片石和碎石碴对砌体抗压性能的不同影响,获得了初裂强度、极限强度等力学指标。通过实验室足尺墙体抗压试验,研究了墙体受压的基本力学性能,获得了墙体的初裂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荷载-位移曲线、破坏机理、破坏模式等,提出了墙体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四折线模型。对藏式古建石砌体的抗压性能形成了更直观和清晰的认知。其次,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试验获得的材料属性,在对块石、片石、碎石碴和灰缝合理简化的前提下,建立了适用于抗压分析的藏式古建石砌体三维简化分离式数值模型。分别将模拟得到的反映裂缝开展情况的等效塑性应变云图与实验室足尺墙体试验的破坏现象、模拟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最后,在所建立的简化分离式数值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参数分析,对收分、高长比、内叶墙厚度对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抗压承载力、刚度、变形等与上述因素的关系,揭示了其对墙体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收分可以降低墙体重心,减小面外变形,增强墙体稳定性。收分比例越大,墙体抗压极限承载力与抗压刚度越小;高长比越大,墙体的抗压承载力和刚度越小,横向面外变形越大;外叶墙厚度不变,内叶墙厚度越大,墙体的抗压强度、刚度、弹性模量越大。

孙宏伟[2](2021)在《现存干砌毛石墙体原貌加固关键技术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现存石砌房屋现状调查研究与震后破坏情况表明,石砌房屋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承重墙体的整体性及其抗侧能力,石墙作为房屋主要承重及抗剪承载力构件,对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有至关重要影响;在鲁中山区现存传统建筑中干砌毛石墙体应用较为广泛,与浆砌或料石墙体相比整体性、抗震性能更差,考虑干砌毛石墙体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亟需探寻一种不破坏外立面的原貌保护与抗震加固补强方法。本文建立在前期调查研究基础上,遵循“墙内注浆、室内补强(不改变外观风貌)”加固策略,即通过墙内灌浆提高干砌毛石墙体整体性、通过仅室内一侧涂覆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简称“面层”)提高墙体开裂后的变形能力与抗震性,实现不破坏干砌毛石墙体室外立面的原貌保护。本文针对未加固墙体和3种不同方法加固后的墙体,分别开展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探明了鲁中山区石结构房屋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调研结果表明,鲁中山区干砌毛石房屋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多数房屋遭到废弃、闲置;房屋内表面通常采用麻刀灰抹面,其强度低、易开裂;承重石墙开裂倒塌较为普遍,部分墙体出现平面外鼓出现象,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加固技术提高干砌毛石房屋尤其是墙体的整体性与抗震性能。(2)探明了现存干砌毛石墙体的抗震性能与失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干砌毛石墙体抗剪承载力低、整体性差,峰值荷载均值仅为9.33 k N;墙体破坏形式属剪切破坏模式,且在两剪切面之间存在挤出残余变形;滞回曲线较为饱满,由“梭形”逐渐演化为“平行四边形”;以峰值刚度为分界点,刚度退化峰前快于峰后,墙体耗能主要依靠凹凸不平叠合而成的各石块间的摩擦耗能。(3)验证了“墙内注浆、室内补强”原貌加固方法在现存干砌毛石墙体抗震加固应用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面层或注浆加固后,墙体抗剪承载力均得到显着提高,与未加固墙体相比,墙体初始刚度增大;面层及注浆复合加固后,滞回曲线基本呈长方形,墙体耗能机制由块材之间的摩擦耗能转变为上部墙体与地梁之间的摩擦耗能;面层、注浆、面层及注浆复合加固墙体承载力退化系数均值分别为0.882、0.954、0.996,能量耗散系数均值分别为0.99、1.43、2.25,即面层及注浆复合加固墙体抗震性能依次优于仅注浆加固墙体、面层加固墙体。(4)建立了加固后干砌毛石墙体抗剪承载力的统一计算公式。综合考虑未加固墙体、室内一侧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墙内灌浆粘结力提供的抗剪承载力,建立了不同方法加固后墙体的统一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创新点如下:(1)揭示了未加固、加固后现存干砌毛石墙体的失效破坏模式及耗能机制,提出了不改变墙体室外一侧外观风貌的“墙内注浆、室内补强”加固策略和施工工艺。(2)建立了加固后干砌毛石墙体统一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实现了加固前后干砌毛石墙体失效破坏模式的定量判别。

汪源[3](2021)在《传统藏式毛石砌体受压基本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藏式毛石建筑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在西部藏区有着广泛分布,仅拉萨地区就有百余座着名的传统建筑。其大多是依照经验自行建造,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多使用毛石、黄泥等天然材料组砌而成。由于天然材料自身的缺陷会显着降低藏式毛石砌体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墙体会逐渐倾斜、开裂,甚至发生破坏。藏式毛石砌体主要受到竖向压力荷载,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受力机理是修复、加固传统古建毛石建筑的关键,也是评估已有毛石建筑承载力的关键。基材的不规则性、砌筑的随机性导致了传统藏式毛石建筑有一定的离散性,受力性能与普通规则砌体有较大差异。为保护传统藏式建筑文化、深入研究藏式建筑结构力学性能,对传统藏式毛石砌体进行受压基本力学性能和受力机理研究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采用试验结合理论、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对传统藏式毛石砌体的受压基本力学性能展开研究。(1)完成藏式毛石棱柱体系列压缩试验,获得了棱柱体试件的整体破坏形态和内部单块石受力破坏特征,给出了藏式毛石砌体受压全过程的四个典型阶段。分析试件受压全过程形态揭示了藏式毛石砌体的受压破坏机理,并对藏式毛石砌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基本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系统建立了藏式毛石砌体基本力学参数指标的相关关系。(2)结合试验数据结果给出了藏式毛石砌体受压全过程无量纲应力—应变曲线,分别采用两段式回归分析方法、损伤理论结合概率统计的分析方法建立了藏式毛石砌体的单轴受压本构模型,初步得到了含有明确物理意义参数的统一受压本构模型。(3)采用离散元颗粒流对藏式毛石棱柱体试件二维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藏式毛石棱柱体在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受力机理,探讨毛石棱柱体基材性能变化对试件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藏式毛石砌体的数值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参考。

闫超[4](2021)在《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和人文环境,在此背景下,创造出了独特的建筑形态——碉房。碉房的营建离不开石作技艺的支持,而阿坝州作为石砌碉房的主要分布地,更是石作技艺体现的聚集地。碉房能够屹立千年而不倒,这说明石作技艺有着良好的地域适应性和科学内涵。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石作技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记录传统石作技艺的营建方法,发掘其深层的科学内涵,为未来新建或修复石砌建筑提供依据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以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的石作技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碉房建筑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及测绘,结合建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将碉房遗产的石作技艺拆分成为两个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即对石作技艺的技术部分与艺术部分进行记录和研究,系统地梳理了石作营造的过程、石作技艺的性能、石作技艺的艺术表现手法等内容。同时根据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与传承的策略。文章首先对阿坝州藏族碉房的石作技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和中国传统建筑营建技艺中所具有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同时从石作技艺的发展历史和所处环境剖析了石作技艺的产生背景,表明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藏族石作技艺;同时也对其在现代化社会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藏族碉房石作技艺在当代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其自身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困境。文章其次对调研资料进行了整理,根据对阿坝州藏族石砌碉房石作技艺的调研内容和成果,首先在石作技艺的技术构成层面,对其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进行了分类,整理记录了石作技艺的两大类构筑方式,详细地记录了石作技艺的通用营建流程,对石作技艺营建过程中的九大重点构造特点和两大重点构建部位进行了详细地描绘和记录;其次在艺术表达层面,对石作技艺中艺术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表达肌理进行了总结;然后从石作技艺的技术性能角度出发,对其深层的科学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了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营建流程和方法。文章的最后从石作技艺本体的保护及其传承发展两个方向出发,提出了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在传统营建技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传统技艺数据库营建的原则指导下,文章提出了包括对保护对象界定、石作技艺的记录和建档、明确营建技艺工艺清单、制定营建技艺保护标准以及对其传承人保护等策略,并描述了传统石作技艺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本论文旨在对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的石作技艺的保护与发扬,一方面为传统营建技艺的记录和保护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为我国其他类似的优秀传统营建技艺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赖妍[5](2020)在《桃坪羌寨碉楼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羌族建筑具有显着的地域民族特色,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其建筑材料主要由最原始的土和石头组成,且能够就地取材,再加上独特的砌筑工艺,使得结构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羌族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湛的建筑修砌技艺,加上羌族建筑作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使得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川西地区的羌族聚居区主要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在多次地震中很多羌族建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关于羌族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的特点上,对于羌族建筑独特的结构形式对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旨在研究桃坪羌寨碉楼结构的抗震性能,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桃坪羌寨结构体系在低周往复荷载和地震波用下的抗震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既有文献试验,建立石砌墙体分离式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既有文献的试验结果较为吻合。(2)采用控制变量法对碉楼墙体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得到了墙体收分、“鱼脊线”夹角和“过江石”三个关键因素对碉楼墙体承载力、刚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碉楼墙体的最佳收分范围和“鱼脊线”夹角的最优取值范围。(3)基于影响因素分析得到的规律,选取较为典型的参数值建立了整体碉楼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碉楼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得出了在地震波作用下三个影响因素对碉楼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4)根据本文得到的三种碉楼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结合碉楼结构受力性能和施工难度两方面,提出了碉楼结构参数的优化方案,以供实际工程参考。

赵佳莹[6](2020)在《柞水县凤凰古镇传统民居营建技艺与更新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民居是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物质载体,营建技艺作为其建设核心,蕴含着独特的地方文化以及民间智慧。而长期使用展现的缺陷以及更多的现代生活需求使传统民居面临被抛弃的隐患,营建技艺也由此流失。加之以往我国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侧重于空间与形式,少有传统营建技艺的相关研究,保护与传承工作进展缓慢。对传统民居营建技艺进行保护与更新迫在眉睫。柞水县凤凰古镇自唐朝以来吸纳南北各地商贩及民众在此聚居,受到多地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秦风楚韵的江汉风格传统民居,但同样出于以上原因,古镇传统民居及其营建技艺逐渐消亡。本文以柞水县凤凰古镇的凤凰老街两侧明清时期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其传统营建技艺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实地测量相关数据、走访问询古镇匠人及居民,综合利用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实验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古镇民居传统技艺及其更新手法进行记录与探讨。首先在了解古镇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的基础上,对古镇的建筑特征以及现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探讨古镇传统民居现存问题与营建技艺的关系,继而剖析在传统民居的更新过程中营建技艺的传承与更新问题。接下来梳理归纳凤凰古镇传统民居的营建技艺。包含对营建体系、营建流程、营建材料、匠作等营建技艺的概述以及承重结构、围护结构、装饰装修等各体系内容的营建技艺研究。基于已有的传统营建技艺,以民居的现存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的结构体系提出相对应的营建技艺更新策略,以期改善传统民居的建筑性能。更新策略包含新材料、新技术与传统营建技艺的融合、营建流程的优化、营建工具的改良等。随后选取典型建筑党家大院,利用更新后的营建技艺对其进行优化提升,并通过改造前后的建筑内环境模拟对比分析,验证更新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结论。最后对前文进行总结,明确不足与可发展空间。经过研究,完成对柞水县凤凰古镇传统民居营建技艺各要素的记录整理,分析总结了传统民居营建技艺的智慧及优势。针对传统民居现存问题,提出应以保护传统民居风貌特征为前提,将现代技术与材料同传统方式有机融合,对传统营建技艺进行优化改良,并以此总结传统民居营建技艺的更新方式。利用案例研究佐证了营建技艺的更新优化对于传统民居内环境性能的提升非常有效。

支少层[7](2020)在《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研究 ——以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为例》文中认为中国是较早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在开采及加工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矿石废料,这些废料大多未被合理利用甚至被遗留在开采场地,造成了资源大量的浪费。站在废弃资源再利用的角度,这些矿石废料却具有一定的再利用价值,所以亟需切实可行的矿石废料再利用策略,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再利用。本课题以矿山公园建设为背景,将矿石废料作为一种景观材料的形式再利用于矿山公园建设中,并对其再利用方法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文中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按照矿石废料产生的过程,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与材料特性分析,并论述了矿石废料在其他领域及景观设计领域中再利用的途径。对比分析了再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确定了本课题所遵循的再利用思想。剖析了矿山公园的概念,明确了矿石废料在矿山公园建设中再利用的目标,并总结了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价值。其次,梳理归纳了矿石废料再利用的相关案例,为本课题所涉及的核心研究内容提供了借鉴与启示。综合以上研究,总结了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应遵循的原则、依据与方法。最后,将矿石废料作为矿山公园建设中的景观材料,对其在矿山复绿、景观要素、雨水管理设施及文化氛围营造中再利用的构建方法展开了研究,并以实际案例对其进行了实践验证。通过本课题研究为矿石废料的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延伸了其再利用的范围,丰富了其再利用的方法,肯定了其再利用的价值,同时拓宽了矿山公园建设中对于景观材料的选用范围和应用手法。

刘珊珊[8](2019)在《湘潭地区传统土坯房民居墙体营造技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湘潭地区传统土坯房民居墙体的营造技艺是当地匠人和居民在当地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气候下,受到当地的人文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生活习惯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是大自然和人类智慧的产物。本文以湘潭地区现存土坯房民居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墙体的营造技艺。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总结影响传统民居墙体营造手法的因素;二是研究湘潭地区传统民居墙体的形式及特征;三是挖掘湘潭地区传统民居墙体营建手法;四是分析湘潭地区传统土坯房墙体生成,演变及发展的过程。研究湘潭地区传统土坯房民居墙体的营造技艺,可以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传统民居的发展过程。在土坯砖被烧结砖广泛替代,慢慢落寞,甚至于将不复存在,我们对传统土坯房民居墙体营造技艺进行研究,总结传统土坯墙体的优点和缺点,希望在今后的民居建筑中,融合传统土坯房民居的优点,避免墙体筑砌的缺点。同时,保留传统土坯房民居的这种类型的记忆,不能让历史和文化随着传统土坯房的消失而消失。现代生土材料是符合现在国家新农村发展需要的建筑材料,通过对湘潭地区传统土坯房民居墙体营造技艺的研究,可以为今后湘潭乃至南方地区现代生土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而以此次的研究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生土建筑原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现代生土建筑在湘潭地区的可行性。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现状,介绍本文研究的对象内容,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为墙体的相关概述;第三章总结了影响湘潭地区传统土坯房民居墙体发展的五大因素;第四章结合实例分析,先从结构形式、墙体构造和墙体细部处理三个方面分析案例墙体的营造技艺,再总结其墙体营造技艺特征。第五章从材料、土坯砖制作,结构、构件,土坯砖墙砌筑,装饰艺术四个方面分析湘潭地区传统土坯房民居的墙体营建手法。最后一章为全文概括总结。

滕东宇[9](2019)在《藏式石砌体静力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式石砌体是西藏典型传统建筑形式之一——土石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木构架共同承担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以石砌体作为主要承力构件的传统藏式建筑不仅包含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文物建筑,同时也包含大量普通民用建筑。藏式石砌体在材料组成和结构分布方面都有别于常见的各类料石或毛石砌体。目前,对于藏式石砌体结构性能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对于服役中藏式石砌体所常见的开裂等损伤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危险程度尚不明确,对其抗压和抗剪性能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同时由于藏式石砌体独特的结构特征,目前缺少合适的结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因此,对藏式石砌体的受力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可为藏式建筑结构性能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结构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藏式石砌体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藏式石砌体的抗压性能、抗剪性能、等效力学参数和结构评估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调研总结了藏式石砌体的砌筑工艺,并根据砌筑工艺和砌筑完成后的砌体形态,分析了藏式石砌体的特性和结构特征。与常见毛石砌体相比,藏式石砌体在结构上具有一些独特特征,会明显影响墙体的结构性能。主要包括:平面内块石层与片石层交替堆叠,具有准周期性和弱正交各向异性;各层石材平放,每层内石块高度基本一致,垂向荷载在层间的传递方式接近于以均布荷载逐层向下累积;高大墙体和砌筑于山上的墙体常采用底部加厚,向上逐渐内收的“收分”做法,对整体稳定性有利;咬槎和泥浆的粘合作用使得整体性较好。结构特征分析为后续试验设计、结构性能分析、数值等效分析的模型简化等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时总结了藏式石砌体的常见损伤类型,为后续损伤识别和结构安全性评估工作提供了借鉴实例。(2)通过试验研究了藏式石砌体的抗压性能。首先进行了石材抗压强度试验,和藏式石砌体特有的粘结材料——泥浆的抗压性能试验。对泥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加水拌制的泥浆固化后强度较低,压缩性较强,介于塑性和液限之间的初始含水率对于固化后泥浆强度的影响很小。此外,呈水平灰缝状态、填充于石块间的泥浆层在受压全过程会持续被压实和传力。考虑到藏式石砌体的结构特征和随机性分布特性会导致模拟真实砌体有一定困难,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石砌体试件,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其中,通过缩尺棱柱砌体试验获得了石材与泥浆相互作用而导致砌体出现损伤直至破坏的机理,并获得了开裂前无量纲化的二段式本构关系表达式;通过足尺棱柱砌体试验验证了本构关系表达式的适用性,同时获得了带有竖向灰缝的藏式石砌体的损伤演化过程以及可供参考的抗压极限强度值;通过同等环境下的足尺墙体抗压试验获得了藏式石砌体的弹性模量参考区间,并观察到了开裂发生等一些有价值的真实损伤。三种试验的目的和意义不同且可以互补。(3)通过试验研究了藏式石砌体的抗剪性能。首先通过双剪试验获得了藏式石砌体灰缝抗剪损伤机理和抗剪强度,该部分研究是进行抗剪、抗震方面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灰缝抗剪试验表明,藏式石砌体中泥浆的粘结能力较差,抵抗剪力主要依靠和正应力有关的摩擦力,藏式石砌体的灰缝抗剪强度可用剪摩理论形式的表达式进行计算。本文试验对象为一种典型界面条件的藏式石砌体,试验获得的粘结系数和摩擦系数明显小于常见的水硬性粘结材料。其次,利用Mann-Muller和Calderini分别提出的两种理论模型,推导获得了灰缝抗剪强度和砌体整体抗剪强度的关系式,并利用其他学者的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该关系式可适用于相关研究条件匮乏时对于藏式石砌体抗剪能力的估计。(4)为了能够采用均匀化数值模型对藏式石砌体进行整体性结构计算,研究了砌体等效力学参数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由应变能守恒和不同材料协同变形条件发展而来的分层匀质化理论,可将多种材料组成的砌体结构等效为由各向异性的匀质化材料组成的结构。本文以具有多个代表层的砌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匀质化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不仅适用于藏式石砌体,同样可应用于其他砌体结构。利用藏式石砌体抗压试验结果和其他学者的试验数据,对等效力学性能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典型石材和灰缝尺寸条件下的藏式石砌体各向等效弹性模量进行了计算。(5)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研究了藏式石砌体的结构安全性评估方法。首先,结合藏式石砌体的独有特征和损伤演化机理,提出了藏式石砌体构件安全性模糊评估方法,利用实验室试验结果进行了方法验证。其次,提出了建议性的藏式建筑多层次安全评估的层级划分、结构体系与构造应满足的最低要求,以及结构可靠性综合评估的流程,为藏式建筑的评估工作提供了参考。

柴振岭[10](2019)在《条石砌筑石墙抗震性能与震损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结构房屋在闽南地区村镇建筑中占有较高比例,存在严重的抗震安全隐患。在新时期国家加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背景下,开展石结构房屋抗震防灾理论和加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社会意义。本文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重点研究了不同砌筑方式石墙受剪性能和带洞口石墙抗震性能及嵌缝加固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共完成了50个不同砌筑方式石墙灰缝受剪性能试验。砌筑方式包括干砌甩浆、有垫片铺浆和机切无垫片铺浆3种方式。研究了不同砌筑方式石墙灰缝的受剪机理、破坏特征和灰缝剪应力-位移关系。在分析灰缝受剪强度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砌筑方式石墙灰缝受剪强度计算公式。(2)完成了5片干砌甩浆石墙拟静力试验。重点研究了竖向压应力、洞口对石墙破坏形态、受剪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墙呈现阶梯状剪切滑移破坏形态;无洞口石墙滞回曲线呈饱满的梭形,带洞口石墙滞回曲线有明显“捏缩”现象;带洞口石墙的强度、刚度和耗能均比整体石墙有明显降低。(3)完成了21个聚合物砂浆嵌缝加固干砌甩浆石墙灰缝受剪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聚合物砂浆嵌缝加固可有效提高石墙灰缝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嵌缝加固石墙灰缝极限荷载比未加固石墙灰缝平均提高39.3%,峰值位移平均提高96.8%。在石墙灰缝受剪性能试验基础上,提出聚合物砂浆嵌缝加固石墙灰缝受剪强度计算公式。(4)完成了4片嵌缝加固受损带洞口石墙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了局部嵌缝加固对受损石墙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嵌缝加固后石墙的极限承载力与原试件基本相同,极限位移平均提高16%。这种修复方法工作量小,有利于震后快速修复。(5)在石墙灰缝受剪性能试验和石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灰缝和石墙的受剪破坏机理。基于灰缝受剪强度,建立了带洞口石墙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6)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干砌甩浆石墙的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和滞回规则,并建立恢复力模型。

二、毛石砌体砌筑质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石砌体砌筑质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静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砌体静力性能试验
        1.2.1.1 棱柱砌体试验
        1.2.1.2 墙体试验
        1.2.1.3 国内学者对藏式石砌体开展的试验
        1.2.2 砌体数值模拟方法
        1.2.2.1 精细化分离式建模
        1.2.2.2 简化分离式建模
        1.2.2.3 整体式建模
        1.2.3 砌体静力性能理论分析
    1.3 本课题组关于藏式古建石砌体的研究现状
        1.3.1 砌体组成材料性能的研究现状
        1.3.2 棱柱砌体性能的研究现状
        1.3.3 墙体性能的研究现状
        1.3.3.1 试验研究
        1.3.3.2 理论分析
        1.3.3.3 数值模拟
        1.3.4 墙体状态评估与损伤识别的研究现状
        1.3.5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试验
    2.1 材料性能试验
        2.1.1 泥浆抗压性能试验
        2.1.1.1 泥浆立方体抗压试验
        2.1.1.2 泥浆棱柱体抗压试验
        2.1.2 石材抗压性能试验
        2.1.2.1 试验方案
        2.1.2.2 试验现象
        2.1.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3 石材抗折性能试验
        2.1.3.1 试验方案
        2.1.3.2 试验现象
        2.1.3.3 试验结果
    2.2 棱柱砌体抗压试验
        2.2.1 试验方案
        2.2.2 试验现象
        2.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2.3.1 片石灰缝层棱柱砌体受压曲线
        2.2.3.2 碎石碴灰缝层棱柱砌体受压曲线
        2.2.3.3 棱柱砌体抗压试验结果
    2.3 实验室足尺墙体抗压试验
        2.3.1 试验方案
        2.3.1.1 试件尺寸
        2.3.1.2 砌筑工艺
        2.3.1.3 加载制度与测点布置
        2.3.2 试验现象
        2.3.2.1 整体破坏现象
        2.3.2.2 典型局部破坏现象
        2.3.2.3 与其他类型砌体受压破坏的异同
        2.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3.1 全过程曲线与抗压强度
        2.3.3.2 弹性模量与泊松比
        2.3.3.3 破坏模式
        2.3.4 墙体受压破坏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性能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墙体建模方法
        3.2.1 砌块与灰缝的简化
        3.2.2 组合块体材料属性设置
        3.2.3 界面接触属性设置
        3.2.4 其他参数的选择与设置
    3.3 墙体抗压模拟结果与分析
        3.3.1 云图结果及分析
        3.3.2 曲线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收分对墙体抗压性能的影响
        4.2.1 云图结果及分析
        4.2.2 曲线结果及分析
        4.2.3 收分对墙体重心位置及自重的影响
    4.3 高长比对墙体抗压性能的影响
        4.3.1 云图结果及分析
        4.3.2 曲线结果及分析
    4.4 内叶墙厚度对墙体抗压性能的影响
        4.4.1 云图结果及分析
        4.4.2 曲线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现存干砌毛石墙体原貌加固关键技术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况与存在问题
        1.2.1 石结构建筑概述
        1.2.2 石砌体抗震性能研究
        1.2.3 石砌体加固技术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鲁中山区石砌体结构传统民居存续现状调查研究
    2.1 调研概况
    2.2 调研结果
        2.2.1 民居外形
        2.2.2 砌筑工艺
        2.2.3 病害特征
        2.2.4 抗震构造措施
    2.3 抗震加固策略
        2.3.1 墙内注浆
        2.3.2 室内补强(不改变室外墙体外观风貌)
    2.4 本章小结
3 试验概况
    3.1 试件设计
    3.2 试件制作
        3.2.1 墙体砌筑
        3.2.2 抹面或加固施工
    3.3 材料性能
        3.3.1 石材
        3.3.2 砂浆
        3.3.3 灌浆料
        3.3.4 钢筋
    3.4 测量方案
        3.4.1 荷载
        3.4.2 应变
        3.4.3 变形
        3.4.4 裂缝
    3.5 试验装置
    3.6 加载制度
    3.7 本章小结
4 结果与分析
    4.1 现存干砌毛石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1.1 试验现象
        4.1.2 抗震性能分析
    4.2 三种不同方法加固后干砌毛石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2.1 试验现象
        4.2.2 抗震性能分析
    4.3 干砌毛石墙体破坏形态判别依据与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3.1 破坏形态判别依据
        4.3.2 加固后干砌毛石墙体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5 讨论
    5.1 现存未加固干砌毛石墙体抗震性能影响因素
    5.2 室内面层或注浆加固后毛石墙体抗震性能影响因素
    5.3 现存干砌毛石墙体“室内补强”加固方法比选
        5.3.1 适用性分析
        5.3.2 施工可操作性分析
        5.3.3 经济性分析
        5.3.4 原貌保护性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参与项目

(3)传统藏式毛石砌体受压基本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毛石砌体受压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
        1.2.2 毛石砌体受压本构关系
        1.2.3 毛石砌体数值仿真分析
    1.3 传统藏式毛石建筑的结构特征
        1.3.1 砌筑材料与工艺
        1.3.2 构造特征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传统藏式毛石砌体单轴受压试验与分析
    2.1 藏式毛石砌体压缩试验
        2.1.1 基材力学性能
        2.1.2 试件设计及加载
        2.1.3 试验现象和结果
    2.2 藏式毛石砌体破坏过程与机理分析
    2.3 藏式毛石砌体受压力学性能分析
        2.3.1 抗压强度
        2.3.2 弹性模量
        2.3.3 初裂性能和峰值应变
    2.4 本章小结
3 传统藏式毛石砌体单轴受压本构模型研究
    3.1 藏式毛石砌体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3.2 回归本构模型
    3.3 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3.3.1 砌体细观破坏机理
        3.3.2 损伤变量和本构模型
        3.3.3 统计损伤演化本构方程
        3.3.4 模型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传统藏式毛石砌体的颗粒流PFC~(2D)数值计算及分析
    4.1 颗粒流PFC基本理论
        4.1.1 PFC基本简介
        4.1.2 PFC基本假定
        4.1.3 PFC运算法则和接触模型
    4.2 模型建立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4.2.1 模型建立
        4.2.2 参数敏感性分析
    4.3 颗粒流模拟裂缝及应力分布
    4.4 基材性能对棱柱体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4.4.1 土体弹性模量
        4.4.2 石材弹性模量
        4.4.3 石材抗拉强度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历史背景
        1.1.3 现实背景
        1.1.4 技术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1.4 研究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概述
    2.1 阿坝州藏族碉房的营造历史
        2.1.1 “碉房”名称的由来
        2.1.2 碉房的发展历史
    2.2 阿坝州藏族石砌碉房分布及特点
        2.2.1 阿坝州石砌碉房遗产的分布
        2.2.2 阿坝州石砌碉房建造流派
        2.2.3 阿坝州石砌碉房建筑的结构类型
    2.3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形成的环境因素
        2.3.1 地理空间与自然环境
        2.3.2 历史文化与人文环境
        2.3.3 自然崇拜观与宗教影响
    2.4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的重要性
        2.4.1 因地制宜的建造技艺
        2.4.2 民族建造技术的重要组成
        2.4.3 地方建造技术的传承
    2.5 本章小结
3 阿坝州藏族石砌碉房石作技艺现状
    3.1 调研概述
        3.1.1 调研目的及重点
        3.1.2 调研时间
        3.1.3 调研对象选择和路线
        3.1.4 调研提纲及调查表
        3.1.5 调研案例数据整理
    3.2 石作技艺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问题
        3.2.1 社会背景变化下石作技艺的发展
        3.2.2 传统价值观念转变后石作技艺的方向
        3.2.3 现代建筑技术介入后石作技艺的应用
        3.2.4 传统石作技艺的传承与动力
    3.3 石作技艺自身面临的发展与传承问题
        3.3.1 石作技艺的可替代性与竞争性
        3.3.2 匠人手艺的传承困境
    3.4 本章小结
4 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技术与艺术研究
    4.1 碉房建筑石作营造所需材料和工具
        4.1.1 材料
        4.1.2 工具
    4.2 碉房建筑石作营造过程
        4.2.1 营造前的准备
        4.2.2 地基的处理
        4.2.3 墙体的材料
        4.2.4 墙体的构筑方式
        4.2.5 墙体的通用营造流程
        4.2.6 墙体重点构造技术
    4.3 碉房建筑石作艺术的表达
        4.3.1 砌筑构件
        4.3.2 砌筑图案
        4.3.3 视觉特征
    4.4 碉房建筑石作技艺的技术性能
        4.4.1 石砌材料的力学性能
        4.4.2 结构整体性与抗震性
        4.4.3 石作技艺的环境适应性
    4.5 本章小结
5 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5.1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保护与传承的价值与原则
        5.1.1 经济价值
        5.1.2 历史价值
        5.1.3 文化价值
        5.1.4 生态价值
        5.1.5 整体性原则
    5.2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保护对象与遗产的构成
        5.2.1 保护对象的界定
        5.2.2 石作技艺本体
        5.2.3 营造的文化习俗
    5.3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的保护策略
        5.3.1 石作技艺的记录和建档
        5.3.2 建立石作技艺的保护清单
        5.3.3 制定石作技艺的技术标准
        5.3.4 石作技艺原生环境的保护
        5.3.5 石作技艺学术研究的促进
    5.4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的传承发展
        5.4.1 石作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5.4.2 石作技艺的培训与传承
    5.5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的应用
        5.5.1 应用于商业旅游中的碉房
        5.5.2 传统石作技艺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使用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研究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桃坪羌寨碉楼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羌族的地理位置
    1.3 近年我国发生的地震灾害统计
    1.4 羌寨建筑的概念设计
    1.5 研究现状
        1.5.1 试验研究
        1.5.2 数值研究
        1.5.3 理论研究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土石砌墙体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
    2.1 引言
    2.2 有限元方法及ABAQUS软件简介
        2.2.1 有限元分析法
        2.2.2 ABAQUS简介
    2.3 生土石砌墙体参数选取
        2.3.1 既有文献试验模型
        2.3.2 计算单元类型和材料参数选取
    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4.1 有限元模型建立的选用方式
        2.4.2 Python与 ABAQUS之间的关系
        2.4.3 墙体随机分布离散型有限元模型
        2.4.4 分离式建模的过程
    2.5 有限元模型的计算与验证
        2.5.1 荷载及边界条件
        2.5.2 网格的划分
        2.5.3 计算结果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碉楼墙体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碉楼墙体有限元模拟参数选取和往复加载分析
        3.2.1 碉楼墙体尺寸
        3.2.2 荷载及边界条件
        3.2.3 材料参数选取
        3.2.4 往复加载简介
    3.3 碉楼墙体拟静力分析
        3.3.1 收分对碉楼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3.3.2 “鱼脊线”对碉楼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3.3.3 “过江石”对碉楼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桃坪羌寨碉楼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桃坪羌寨碉楼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4.2.1 桃坪羌寨碉楼结构模型建立
        4.2.2 荷载及边界条件
        4.2.3 碉楼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4.3 桃坪羌寨碉楼结构时程响应分析
        4.3.1 地震波的选取
        4.3.2 多遇地震作用下桃坪羌寨碉楼结构时程响应分析
        4.3.3 罕遇地震作用下桃坪羌寨碉楼结构时程分析
    4.4 碉楼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4.4.1 水平侧向力的分布模式
        4.4.2 碉楼结构模型的选取和建立
        4.4.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4.5 提高桃坪羌寨碉楼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
        4.5.1 提高桃坪羌寨碉楼结构抗震性能的原因和意义
        4.5.2 对提高桃坪羌寨碉楼结构抗震的建议
    4.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柞水县凤凰古镇传统民居营建技艺与更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传统民居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传统民居营建技艺研究现状
        1.3.3 柞水县凤凰古镇传统民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1.6 小结
2 柞水县凤凰古镇传统民居概况
    2.1 凤凰古镇自然人文背景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历史人文背景
    2.2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2.2.1 建筑群总体布局
        2.2.2 建筑风貌
        2.2.3 院落空间
        2.2.4 立面特征
        2.2.5 剖面特点
        2.2.6 典型院落
    2.3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现状与问题
        2.3.1 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现状
        2.3.2 传统民居的空间使用情况
        2.3.3 传统民居的内环境性能问题
    2.4 传统民居现状问题与营建技艺的关系解析
    2.5 传统民居更新中营建技艺的传承与更新问题剖析
        2.5.1 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材料的矛盾
        2.5.2 工匠技艺与现代技术的矛盾
    2.6 小结
3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建筑营建技艺研究
    3.1 营建技艺概述
        3.1.1 营建体系
        3.1.2 营建流程
        3.1.3 营建材料
        3.1.4 匠作
        3.1.5 传承体系
        3.1.6 工具及度量衡
    3.2 承重结构及其营建技艺
        3.2.1 基础处理
        3.2.2 大木构架
    3.3 围护结构及其营建技艺
        3.3.1 封火山墙
        3.3.2 排门式外墙
        3.3.3 土墙
        3.3.4 砖墙
        3.3.5 屋面结构
    3.4 装饰装修及其营建技艺
        3.4.1 地面铺设
        3.4.2 门窗隔扇
        3.4.3 柱础装饰
        3.4.4 屋顶装饰
        3.4.5 装饰色彩
    3.5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营建技艺特点总结
    3.6 小结
4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营建技艺更新策略研究
    4.1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营建技艺更新原则
    4.2 承重结构营建技艺更新策略
        4.2.1 基础处理
        4.2.2 大木构架
    4.3 围护结构营建技艺更新策略
        4.3.1 封火山墙
        4.3.2 排门式木墙
        4.3.3 土墙
        4.3.4 砖墙
        4.3.5 屋面结构
    4.4 装饰装修营建技艺更新策略
        4.4.1 地面铺设
        4.4.2 门窗隔扇
        4.4.3 柱础装饰
        4.4.4 屋顶装饰
        4.4.5 装饰色彩
    4.5 凤凰古镇传统民居营建技艺更新策略总结
    4.6 小结
5 传统民居营建技艺更新应用研究--以党家大院为例
    5.1 党家大院基本信息
        5.1.1 党家大院建筑现状
        5.1.2 党家大院建筑存在问题
    5.2 党家大院内环境性能模拟
        5.2.1 热环境模拟
        5.2.2 光环境模拟
        5.2.3 风环境模拟
    5.3 党家大院建筑更新设计
        5.3.1 空间改造
        5.3.2 营建技艺更新策略应用
    5.4 更新后建筑内环境性能模拟
        5.4.1 热环境模拟
        5.4.2 光环境模拟
        5.4.3 风环境模拟
    5.5 更新前后内环境性能模拟对比及分析
    5.6 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7)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研究 ——以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及政策背景
        1.1.2 矿石废料的危机与转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基础理论与概念阐述
    2.1 矿石废料概述
        2.1.1 矿石废料的概念与产生过程
        2.1.2 矿石废料材料特性分析
        2.1.3 矿石废料再利用方式
    2.2 再利用的概述
        2.2.1 再利用的概念
        2.2.2 再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
        2.2.3 生态化再利用
    2.3 矿山公园的概述
        2.3.1 国外矿山公园的定义
        2.3.2 国内矿山公园的定义
    2.4 相关设计理论概述
        2.4.1 生态设计理论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3 景观设计学理论
        2.4.4 环境心理学理论
    2.5 矿石废料再利用价值分析
        2.5.1 生态价值
        2.5.2 美学价值
        2.5.3 人文价值
        2.5.4 经济价值
    2.6 本章小结
3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相关案例与理论分析
    3.1 大地艺术中的再利用
        3.1.1 自然的自组织
        3.1.2 象征性的景观
        3.1.3 启示与借鉴
    3.2 景观构筑物中的再利用
        3.2.1 材料循环再利用
        3.2.2 材料设计再利用
        3.2.3 启示与借鉴
    3.3 生态与文化中的再利用
        3.3.1 动态与艺术的景观
        3.3.2 功能与文化的景观
        3.3.3 启示与借鉴
    3.4 建筑设计中的再利用
        3.4.1 装饰环境
        3.4.2 融于自然
        3.4.3 启示与借鉴
    3.5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原则
        3.5.1 适材适地原则
        3.5.2 生态设计原则
        3.5.3 文化传承原则
        3.5.4 艺术提升原则
    3.6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依据与方法
        3.6.1 再利用依据
        3.6.2 再利用方法
    3.7 本章小节
4 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构建方法
    4.1 在矿山复绿中的应用
        4.1.1 矿山边坡复绿
        4.1.2 矿山基底复绿
    4.2 在雨水管理设施中的应用
        4.2.1 透水铺装
        4.2.2 植草沟
        4.2.3 旱溪
        4.2.4 下沉绿地
    4.3 在景观要素中的应用
        4.3.1 在地形塑造中的应用
        4.3.2 在景观水体中的应用
        4.3.3 在景观道路中的应用
        4.3.4 在景观建筑中的应用
        4.3.5 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4.4 在文化氛围营造中的应用
        4.4.1 造型与特征
        4.4.2 材料与肌理
        4.4.3 意境与符号
    4.5 本章小结
5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的再利用研究
    5.1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项目概况
        5.1.1 区位分析
        5.1.2 文化资源概况分析
        5.1.3 自然资源概况分析
        5.1.4 场地矿石废料分析
    5.2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理念及目标
        5.2.1 再利用的理念
        5.2.2 再利用的目标
    5.3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原则
        5.3.1 生态设计原则
        5.3.2 矿业遗迹保护原则
        5.3.3 因地制宜原则
        5.3.4 可持续发展原则
    5.4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方法
        5.4.1 直接再利用
        5.4.2 设计再利用
        5.4.3 象征再利用
    5.5 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构建方法
        5.5.1 在道路铺装中的应用
        5.5.2 在景观构筑中的应用
        5.5.3 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5.5.4 在用水管理中的应用
        5.5.5 在文化营造中的应用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创新点
        6.1.2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构建方法
        6.1.3 矿石废料再利用的价值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索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8)湘潭地区传统土坯房民居墙体营造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国内外现状
        1.1.3 课题的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的对象
        1.2.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概述
    2.1 墙体的起源与发展
        2.1.1 墙体的起源与作用
        2.1.2 墙体的发展与演变
        2.1.3 土坯墙体的发展及演变
    2.2 墙体的类型
        2.2.1 按墙体所处位置分类
        2.2.2 按墙体所使用材料分类
        2.2.3 按墙体的平立面形式分类
        2.2.4 按墙体的功能分类
        2.2.5 按墙体的受力特点分类
    2.3 墙体营造的影响因素
        2.3.1 地理气候及自然资源因素
        2.3.2 人文文化因素
        2.3.3 传统技术因素
        2.3.4 经济因素
        2.3.5 技术及材料的发展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湘潭地区传统土坯房民居墙体发展影响因素
    3.1 地理气候因素
        3.1.1 湘潭地区地理气候概述
        3.1.2 地理条件与民居墙体
        3.1.3 气候条件与民居墙体
    3.2 人文文化因素
        3.2.1 农耕文化与民居墙体
        3.2.2 地域性文化与民居墙体
    3.3 传统手工艺因素
    3.4 结构受力因素
    3.5 经济因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案例基本情况
        4.1.1 案例选择
        4.1.2 案例介绍
    4.2 案例墙体营造技艺分析
        4.2.1 结构形式
        4.2.2 墙体构造
        4.2.3 墙体细部处理
    4.3 案例墙体营造技艺特征
        4.3.1 功能特征
        4.3.2 性能特征
        4.3.3 装饰艺术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湘潭地区传统土坯房民居墙体的营建
    5.1 材料的选择、砖的制作工艺
        5.1.1 材料的选择
        5.1.2 土坯砖的制作
    5.2 结构、构件的营造技艺
        5.2.1 基础、地面的营造技艺
        5.2.2 柱子的营造技艺
        5.2.3 屋顶的营造技艺
    5.3 土坯砖墙砌筑的营造技艺
        5.3.1 墙体的砌筑
        5.3.2 墙体洞口的营造技艺
        5.3.3 勒脚的营技艺
    5.4 装饰艺术的营造技艺
        5.4.1 墙的门窗、洞口艺术
        5.4.2 墙身装饰艺术
        5.4.3 木质装饰艺术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9)藏式石砌体静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本文研究背景
        1.1.2 本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石砌体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1.2.2 石砌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1.2.3 石砌体的基本力学参数与匀质化研究
        1.2.4 石砌体的安全性评估
    1.3 藏式石砌体的特性与结构特征
        1.3.1 藏式石砌体的材料与构成
        1.3.2 藏式石砌体的结构特征
        1.3.3 藏式石砌体的常见损伤
        1.3.4 藏式石砌体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2 藏式石砌体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
    2.1 材料力学试验
        2.1.1 石材的抗压强度
        2.1.2 泥浆的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2.2 缩尺棱柱砌体试验
        2.2.1 试验设置
        2.2.2 试验现象
        2.2.3 试验数据分析
    2.3 足尺棱柱砌体试验
        2.3.1 试验设置
        2.3.2 试验现象
        2.3.3 试验数据分析
    2.4 同等环境下的足尺墙体抗压试验
        2.4.1 试验设置
        2.4.2 试验现象
        2.4.3 试验数据分析
    2.5 三种抗压试验的比较
    2.6 本章小结
3 藏式石砌体灰缝抗剪性能研究
    3.1 灰缝抗剪试验
        3.1.1 试验设置
        3.1.2 试验现象
        3.1.3 灰缝抗剪损伤机理
        3.1.4 灰缝抗剪强度
    3.2 灰缝抗剪强度与砌体抗剪强度的关系研究
        3.2.1 Mann-Muller的剪摩理论模型及应用
        3.2.2 Calderini的理论模型及应用
        3.2.3 试验数据验证
    3.3 藏式石砌体抗剪强度表达式的估计
    3.4 本章小结
4 藏式石砌体等效力学参数研究
    4.1 分层匀质化理论
    4.2 等效力学参数数值计算方法
        4.2.1 计算流程
        4.2.2 方法验证
        4.2.3 数值计算方法在其他砌体结构中的应用
    4.3 藏式石砌体的典型等效力学参数
    4.4 本章小结
5 藏式石砌体的结构安全评估
    5.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5.2 藏式石砌体构件层次的安全评价
        5.2.1 因素集与权系数的确定
        5.2.2 各因素等级评定标准
        5.2.3 应用实例
    5.3 藏式建筑结构安全评估建议方法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估层级划分
        5.3.2 结构体系与构造检查
        5.3.3 建议采用的结构可靠性综合评估流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条石砌筑石墙抗震性能与震损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概况和存在问题
        1.2.1 石砌体灰缝受剪性能
        1.2.2 石砌体抗震性能
        1.2.3 石砌体加固技术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石墙灰缝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件设计
        2.2.2 试件制作
        2.2.3 加载和量测
    2.3 试验结果和分析
        2.3.1 有垫片干砌甩浆
        2.3.2 有垫片铺浆
        2.3.3 机切无垫片铺浆
        2.3.4 不同砌筑方式石墙灰缝受剪性能对比分析
    2.4 灰缝受剪强度分析与计算
        2.4.1 灰缝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4.2 灰缝受剪强度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带洞口石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试件设计
        3.2.2 试件制作
    3.3 加载和量测方案
        3.3.1 加载装置
        3.3.2 加载制度
        3.3.3 测点布置
    3.4 加载过程与破坏形态分析
        3.4.1 加载过程与现象
        3.4.2 破坏过程与形态分析
    3.5 试件抗震性能分析
        3.5.1 滞回曲线
        3.5.2 骨架曲线
        3.5.3 刚度退化
        3.5.4 强度退化
        3.5.5 变形性能分析
        3.5.6 耗能能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缝加固石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嵌缝加固条石灰缝受剪性能
        4.2.1 试验概况
        4.2.2 试验过程与分析
    4.3 带洞口受损石墙抗震性能
        4.3.1 试验概况
        4.3.2 试验过程与分析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墙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和恢复力模型
    5.1 引言
    5.2 砌体抗剪计算理论
        5.2.1 主拉应力理论
        5.2.2 剪摩理论
    5.3 石墙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
        5.3.1 石墙受剪破坏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
        5.3.2 干砌甩浆石墙受剪承载力计算
    5.4 石墙恢复力模型
        5.4.1 骨架曲线模型
        5.4.2 滞回规则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毛石砌体砌筑质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藏式古建石砌体抗压静力性能研究[D]. 武奥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现存干砌毛石墙体原貌加固关键技术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孙宏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3]传统藏式毛石砌体受压基本力学性能研究[D]. 汪源.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4]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 闫超.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5]桃坪羌寨碉楼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赖妍.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柞水县凤凰古镇传统民居营建技艺与更新应用研究[D]. 赵佳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矿山公园建设中矿石废料再利用研究 ——以灵宝市矿山示范区为例[D]. 支少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湘潭地区传统土坯房民居墙体营造技艺研究[D]. 刘珊珊.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 [9]藏式石砌体静力性能研究[D]. 滕东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
  • [10]条石砌筑石墙抗震性能与震损加固技术研究[D]. 柴振岭. 华侨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浅谈砌筑砌筑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