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体超强酸S_2O_8~(2-)/ZrO_2-SiO_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1](2015)在《磁性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文中研究说明固体超强酸(Solid superacid)是一类同时含有Lewis酸中心和Bronsted酸中心的固体,在反应中体现出接受电子和给予质子的能力。在催化烷烃异构化、醇酸酯化、石油裂化加成、芳烃烷基化、芳烃酰基化、烯烃聚合等化工生产中受到极大关注。其弥补了液体酸易产生较多的副反应、严重的污染环境、热稳定性差、易腐蚀设备等众多不足;但催化剂在反应中存在着活性组分易流失、比表面积小、酸强度低,且反应后催化剂难以实现快速分离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引入其它氧化物;同时引入磁性材料制备多元复合氧化物的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Magnetic solid superacid),并用于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并深入考察了其催化性能,获得最佳的操作参数和反应动力学参数,为工业化放大提供理论参考。反应结束后通过引入外加磁场将反应体系与催化剂迅速分离,不仅解决了固体酸活性组分易流失、比表面积小、酸强度低的问题,而且快速解决了反应体系难以与催化剂分离的问题。本文以八水氯氧化锆为锆源,六水氯化铝为铝源,纳米铁酸镍粉体为磁核,沉淀剂为质量分数25%的氨水,分散剂为聚乙二醇,利用沉淀浸渍法原理制备出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利用XRD、FTIR、氮气吸附脱附、SEM、TEM、VSM、NH3-TPD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结构呈现纳米级,有高达313m2/g的比表面积,表现了超顺磁性和超强酸特性。以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来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考察醇酸摩尔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重复使用性能等操作参数,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乙酸)=0.2mol,n(乙酸):n(正丁醇)=1:1.8,催化剂用量为0.026g/g(乙酸和正丁醇),反应2h酯化率高达93%以上。且该催化剂可高效分离和多次重复使用,磁性固体超强酸在外加磁场下回收率达96.8%,是一种新型友好的绿色催化剂。通过对乙酸和正丁醇酯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忽略内外扩散的条件下,反应的指前因子k0为1.37×106(mol-1·L/min),反应的活化能Ea为59.65kJ/mol。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乙酸正丁酯的反应属于二级不可逆反应。
马惠琴[2](2014)在《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柠檬酸三丁酯(TBC)是一类新型的增塑剂,因其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已被推荐为取代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首选绿色环保产品,需求与日俱增,是一种市场前景非常看好的无毒增塑剂。我国柠檬酸产量较大,开发研制生产柠檬酸酯类无毒增塑剂,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拓宽柠檬酸的应用,而且为塑料工业和石油行业提供新的无毒增塑剂,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TBC的合成技术差异主要在于催化剂的选择,传统合成工艺以浓硫酸为催化剂,浓硫酸对设备腐蚀、三废问题严重。研究表明,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可以克服许多液体酸的缺点。因此,开发高效、绿色、高活性的替代催化剂用于合成TBC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友好型的催化剂的应用已不可或缺。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可重复利用等优点,但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失活,表面积碳,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因此,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增加负载的总酸量仍然是固体超强酸的研究重点。本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几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催化剂的改性研究,可用于传统催化剂浓硫酸的替代品,有效降低设备损耗,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TBC,提高产品TBC的品质,优化TBC合成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以Fe2O3-ZrO2为基体,为使催化剂能产生更多的超强酸位,以S-2O28作为促进剂,通过共沉淀浸渍的方法制备了S2-2O8/Fe2O3-ZrO2固体超强酸,然后将La3+引入催化剂对其进行改性。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NH3-程序升温脱附、吡啶红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探讨S2-2O8的浸渍浓度、Fe-Zr原子摩尔比、焙烧温度、La3+的添加及其含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以TBC的合成为探针反应来评价催化剂的活性。结果显示La3+的加入改善了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的稳定性也明显提高。(2)以ZrO2-Al2O3为基体,以S-2O28作为促进剂,并引入La3+进行改性,制备了S2O2-8/ZrO2-Al2O3/La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NH3-程序升温脱附、吡啶红外等表征手段探讨S22O-8的浸渍浓度、Zr-Al氧化物摩尔比、焙烧温度、La3+的含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将催化剂用于合成TBC,探讨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3+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酸性能。(3)以ZrO2-2-SnO2为基体,S2O8为促进剂,制备了S2O2-8/ZrO2-SnO2固体超强酸,同时添加稀土离子La3+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并用其催化合成TBC,探讨La3+的添加及其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催化剂的结构表征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NH3-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手段。结果显示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酸强度大大提高。(4)以ZrO22-CeO2为基体,S2O-8为促进剂,制备了S2-2O8/ZrO2-CeO2催化剂。探讨S-2O28的浸渍浓度、焙烧温度及CeO2的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催化剂用于合成TBC,催化剂的结构表征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NH3-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手段。结果显示CeO2的加入能稳定ZrO2的四方晶相结构,少量的稀土氧化物添加到催化剂中,对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刘沐为[3](2014)在《S2O82-/ZrO2系列固体酸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固体酸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很多较难发生的化学反应,在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下可以在比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因此,固体酸催化剂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为了获得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的催化剂,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用若干表征手段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本文分别开展了以下工作:一.制备了S2O82-/ZrO2/γ-Al2O3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通过实验发现,γ型三氧化二铝的引入,可以促进ZrO2四方晶相的稳定性;而ZrO2四方晶相大量存在时,该催化剂对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反应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并对不同制备条件下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其结构特点与催化活性相联系。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重复利用性能。二.制备了S2O82-/ZrO2-TiO2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表明,在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中,TiO2和ZrO2发生固相反应形成了新相,有助于催化剂的稳定,并且提升了催化剂的性能,拓宽了锐钛矿晶相稳定存在的温区。并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三.制备了复合固体酸催化剂S2O82-/ZrO2/SiO2。实验结果表明,SiO2的引入促使ZrO2四方晶型的生成和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单斜晶型,有利于催化酯化反应;以硅溶胶为硅源,用共沉淀法制备的S2O82-/ZrO2/SiO2的催化效率比沉淀方法制备的高,而且前者有利于形成新相。四.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DTA)、SEM以及比表面积测定等表征分析方法考察了上述固体酸催化剂,并与催化性能相关联,以此实现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同时研究晶型的变化与催化剂性能的关系。
刘焘[4](2013)在《固体超强酸制备及在合成乙酰丙酸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论文提出二次浸渍焙烧制备固体超强酸的方法,应用该法研制了多种高催化活性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水解合成乙酰丙酸的催化性能,并对相关的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具体结果如下:在沉淀-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的基础上,提出二次浸渍焙烧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新方法。通过焙烧、浸渍和烘烤等工艺,研制了多个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通过单晶衍射、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测试对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赤砂糖为原料,固体超强酸S2O82-/ZrO2-TiO2-M2O3(M=Al, Fe)作催化剂,催化水解法合成5-羟甲基糠醛。通过单变量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时间、赤砂糖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等对5-羟甲基糠醛相对收率的影响,并采用了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丁醇:水=2:1作反应介质时,催化剂的焙烧时间120min、赤砂糖浓度为15g/L、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30min、催化剂用量为赤砂糖用量的10%,5-羟甲基糠醛相对收率为51.31%。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固体超强酸SO42-/聚丙烯酰胺-ZrO2-TiO2-Al2O3为催化剂,催化水解法合成乙酰丙酸。通过单变量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微晶纤维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乙酰丙酸相对收率的影响,并采用了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丁醇:水=2:1作反应介质、催化剂的焙烧温度550℃、微晶纤维素用量0.3g、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70min、催化剂用量为微晶纤维素用量的10%时,乙酰丙酸的相对收率最大,可达到88.36%。利用二次浸渍焙烧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高岭土催化剂。以蔗糖为原料,固体超强酸SO42-/高岭土为催化剂,催化水解法合成乙酰丙酸。通过单变量法考察了该催化剂的焙烧温度、蔗糖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乙酰丙酸相对收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丁醇:水=2:1作反应介质、催化剂的焙烧温度550℃、蔗糖浓度15g/L、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80min、催化剂用量为蔗糖加入量的10%时,乙酰丙酸的相对收率可达83.17%。此外,研究了不同反应介质对乙酰丙酸收率及产物分离的影响;对催化生物质水解合成乙酰丙酸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HPLC对产物中5-羟甲基糠醛、乙酰丙酸和甲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图对乙酰丙酸进行了结构定性。
杜强[5](2013)在《掺杂稀土固体酸的制备及催化性能》文中研究说明SO42-/MxOy固体超强酸由于具有分离简便,无腐蚀性,对环境危害小,催化活性高等特点,成为催化剂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已有制备方法制得SO42-/MxOy固体酸的比表面积不够大、易失活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固体酸催化剂的结构如比表面积、孔结构、形貌及化学组成是决定固体酸催化剂酸中心和酸强度的决定因素。目前主要通过提高比表面积,构造孔结构以及添加过渡金属离子或稀土离子来改善其催化性能。同时,我国稀土资源丰富、易得,为稀土应用到固体催化剂中奠定了基础。因此,采用改变制备模板、掺杂稀土等方法对其改性,以增加其比表面积、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已成为了固体酸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胶原纤维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材料,是最大的可再生动物生物质资源之一,便宜易得。结构排列有序、易形成孔结构,这为合成具有特殊介孔结构材料提供优良的模板。同时皮胶原纤维又含有能与具有d、f空轨道的金属离子发生络合的活性基团(氨基、羧基、羟基等),可以通过煅烧除去模板后,制备出具有排列有序的纤维状结构的固体酸。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废弃皮胶原纤维为模板剂,硫酸锆为锆源,硫酸为活性剂,掺杂稀土Nd、Ce元素制备出了纤维状SO42-/ZrO2-Re2O3固体超强酸。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NH3-TPD程序升温脱附、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方法对固体酸的结构及性质分析。以乙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酯化率为控制指标,系统地考察出酯化率与制备条件的关系,从而优化SO42-/ZrO2-Re2O3固体酸的制备条件。2、以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模板,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考察了SO42-/ZrO2-Nd2O3固体酸的催化活性;通过XRD、SEM、FT-IR等表征方法分析催化剂失活原因,并采用浸酸活化的方法恢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探讨了SO42-/ZrO2-Nd2O3固体酸催化乙酸和正丁醇酯化反应的机理。3、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出SO42-/ZrO2-Nd2O3固体酸,并将其应用于催化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对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找出最佳酯化反应条件;并考察了其重复使用次数对乙酸乙酯的酯化率影响。
熊森[6](2013)在《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酯化反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对酯化反应具有普遍催化效果,同时对环境友好的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希望通过实验和研究,实现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大规模工业化的使用。本论文工作的第一步是进行了SO42-/ZrO2-TiO2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制备方法采用沉淀浸渍法:将5m1的TiCl4用水稀释,当没有白烟出现时,加入14.7gZrOCl2·8H2O,搅拌溶解,用氨水调节pH,pH的适宜范围为10-11,常温下陈化10小时,减压抽滤,反复洗涤滤饼至无Cl-检出(用0.1mol/L的AgNO3溶液检测),所得沉淀于100℃下烘干12h,固体研细成80-100目粉末后开始浸渍,浸渍液用0.53mol/L的硫酸溶液,浸渍时间为6h,然后进行抽滤,减压抽滤后所得沉淀在100℃烘干1h,再于550℃下的马弗炉中焙烧4h,冷却后即为TiO2-ZrO2/SO42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经过Hammett指示剂法,确定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H0是介于-11.99和-12.7之间,大于100%的H2SO4的H0值-11.93,所以可以确定制得的催化剂为超强酸。通过研究SEM图片,发现固体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表面存在着裂痕,由此推测,由于裂痕的存在,使得催化剂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因而拥有更多的酸点数目,从而具有超强酸性。经过实验,可以确定SO42-/ZrO2-TiO2复合固体超强酸性能优于单组分超强酸,可能是由于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的引入,使得Zr02和Ti02的晶型更加稳定,在焙烧时可以更好的稳定在具有更好催化性能的晶型,即是四方相和锐钛矿晶型,在适宜浓度的浸渍液中进行浸渍,可以有效的提高催化剂表面的酸点数目,合适的焙烧温度可以使金属氧化物的晶型保持在具有最高催化性能的范围内。肉桂酸苄酯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肉桂酸苄酯可供配制香料,广泛用于各种香型香精的稀释剂和定香剂,也用作肥皂、化妆品等日化和食品工业的调香剂。在医药工业中,用来制造心可安、局部麻醉剂、杀菌剂、止血药等。在农药工业中,作为生长促进剂和长效杀菌剂而用于果蔬的防腐。随着包装材料添加剂向多功能化发展,功能性包装材料添加剂是今后包装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肉桂酸苄酯可作为一种功能性添加剂添加到包装纸中,作为食品包装纸用的香料,也可以制备光致变色染料应用于高档包装材料。肉桂酸苄酯安全无毒,价格低廉,符合当今包装材料绿色化得要求。对于肉桂酸苄酯的合成反应,先后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在单因素实验中,分别讨论了不同醇酸比、不同反应时间、催化剂的不同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同时,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实验表明,重复使用5次,催化剂的性能可以维持在一个较好范围内,酯化反应的酯化率下降不到5%。在正交实验中,以不同醇酸比、不同反应时间、催化剂的不同用量、反应温度作为需要考察的因素,然后改变这四个因素的水平,然后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和单因素实验的结果相吻合。随后在所得出的适宜条件下进行了3组重复性实验,每组实验的结果都大于90%,说明了实验结果是可靠的。经过相关的分析手段,确定了在实验中所制得的产物即为肉桂酸苄酯。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肉桂酸苄酯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肉桂酸):n(苄醇)=1:8,SO42-/TiO2-ZrO2为肉桂酸总质量的6%,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为4小时,肉桂酸苄酯收率达到92%。用TiO2-ZrO2/SO42作催化剂合成肉桂酸苄酯具有反应时间短、产品后处理简单、产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本实验合成产品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的梭柱形结晶,在室温下容易熔融成黄色油状物。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沸点228℃-230℃,熔点范围为37.2℃-38.7℃,通过IR分析可知该产品即为目标产品。合成的催化剂回收后用酸浸泡再焙烧可以重复使用5次,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效率。为了验证催化剂的普遍适用性,又进行了硬脂酸月桂醇酯的合成工作。硬脂酸月桂醇酯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冶金等工业。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讨论了不同醇酸比、不同反应时间、催化剂的不同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经过实验后确定了硬脂酸月桂醇酯合成的适宜条件。在重复性实验中,经过5次反应后,酯化率下降不足5%,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过IR检测,可以确定反应中合成的产物为硬脂酸月桂醇酯。通过这个实验得出了如下结论: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催化合成硬脂酸月桂醇酯,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合成也很简单。合成硬脂酸月桂醇酯的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控制在140℃,投料比n(硬脂酸):n(月桂醇)=1:1.1,催化剂用量4%,.在此实验条件下,硬脂酸月桂醇酯的酯化率达到最大。本实验中采取了减压蒸馏的方法,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并且很有效的提高硬脂酸月桂醇酯的纯度。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催化合成硬脂酸月桂醇酯,产品收率较高、质量好,且有效减少设备腐蚀,污染环境小,反应时间短,具有工业开发前景。
常婧婕[7](2011)在《微波法制备的SO42-/ZrO2系列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绿色化学已经成为化学工业的目标,固体酸催化剂克服了液体酸难以与体系分离、对设备腐蚀严重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缺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反应中,是很有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型绿色催化剂。通常制备固体酸催化剂需要将其进行高温焙烧,这种方法产生的能耗很大,不利于实现“绿色化学”的目标。而微波加热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热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节省能耗、环保和操作方便易于控制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无机、有机、分析、环境、催化和材料化学等领域。本文的出发点是将微波加热技术运用到SO42- /MxOy型固体酸催化剂制备的过程中,以期制备出性能优越的催化剂。并通过添加稀土氧化物和分子筛对固体超强酸进行改性,通过若干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进行分析,同时将表征结果与催化的性能相关联,揭示表征结果与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关系,以此获得性能更佳的催化剂。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分别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用微波加热的方法代替传统的高温焙烧方法,制备了单一的SO42- /ZrO2型固体超强酸。XRD分析表明,微波法制备的催化剂ZrO2四方晶相更加稳定完整,而ZrO2四方晶相应是目标反应乳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的活性相。并且将不同制备条件下的催化剂表征结果与催化活性进行了关联。催化剂重复使用良好。2.制备了添加稀土改性的SO42- / ZrO2-Nd2O3固体酸催化剂。实验表明:稀土的引入,使ZrO2亚稳态四方晶相在相同的温度区间内更加稳定,而且稀土氧化物的引入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数,增强了催化剂的酸性。并考察了对乳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表明,该固体酸比单组分的SO42- /ZrO2型固体超强酸具有更强的催化活性,且催化剂重复使用和稳定性良好。3.制备了负载分子筛的SO42- /ZrO2-HZSM-5的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由于HZSM-5分子筛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酸性,而且其作为分子筛具有大量的孔结构,增加了SO42-的配位吸附量,使得催化剂相比于单组份的SO42- /ZrO2催化剂酸性有所提高,对乙酸正丁酯的酯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且重复使用和稳定性良好。4.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以及热分析(TG-DTA)等表征技术考察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晶型转变的过程,实现了催化剂晶型的微观可控调节,以此获得活性、稳定性更佳的催化剂。同时将这种晶型的变化与催化剂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关联。
任小宁[8](2011)在《几种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合成且表征了几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主要对柠檬酸三辛酯催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利用蒙脱土(MMT)、坡缕石(PGS)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铁、铝柱撑粘土,再经H2SO4或(NH4)2SO4改性,制备了插层型粘土固体超强酸(NH4)2SO4/Al-MMT、(NH4)2SO4/Al-PGS、SO42-/Al-MMT、SO42-/Fe-MMT及SO42-/Fe-PGS,测试了它们对合成柠檬酸三辛酯的催化活性。其中SO42-/Fe-MMT催化活性最高,酯化率达到97%,重复使用5次后酯化率仍可达87%以上。该类型催化剂的优点在于易于分离回收,催化性能高,并且对环境污染小。因此,是一种良好的固体酸催化剂。采用水热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合成了介孔分子筛TiO2(Ti-TMS),经H2SO4浸渍得到固体超强酸(SO42-/Ti-TMS)。研究该催化剂对柠檬酸三辛酯的催化行为,实验表明,当n(柠檬酸):n(正辛醇)=1:4,催化剂0.2 g,在170℃条件下反应5 h,酯化率可达97.6%;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有很好的重复利用性。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优化后酯化率达94.4%。尝试制备了介孔硅铝,并用硫酸浸渍得到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其对柠檬酸三辛酯的催化试验效果。采用共聚法制备了聚羟基铁铝复合柱撑粘土,并用硫酸负载得到聚羟基铁铝复合柱撑粘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Fe/Al-MMT)。研究其对柠檬酸三辛酯的催化性能。该催化剂催化柠檬酸三辛酯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60℃,n(柠檬酸):n(正辛醇),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10%,反应5 h,柠檬酸三辛酯的产率达到96.6%。
王小蕊[9](2010)在《羟甲香豆素原料药的合成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传统液体酸(浓硫酸等)催化合成羟甲香豆素催化效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本研究选取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氧化物、改进促进剂的改性方法来提高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改善催化性能和使用寿命,确立复合固体超强酸制备工艺,建立羟甲香豆素高产率、绿色合成的新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新工艺条件下合成的羟甲香豆素原料药的质量标准,取得以下结果:1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采用沉淀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S2O82-/ZrO2、SO42-/ZrO2和SO42-/TiO2,并以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的酸强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锆和钛摩尔比1:1,陈化温度28℃,陈化时间10h,浸渍硫酸浓度1mol/L,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h。该工艺制备的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的酸强度H0≤-13.75,高于单组分固体超强酸SO42-/ZrO2和SO42-/TiO2酸强度H0≤-11.99及S2O82-/ZrO2酸强度H0≤-12.70。2羟甲香豆素的绿色合成及其工艺条件优化:以羟甲香豆素合成产率为评价指标,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摩尔比1:1(间苯二酚0.1 mol),反应温度150℃,催化剂用量0.8g,反应时间1.5h,考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单组分固体超强酸S2O82-/ZrO2、SO42-/ZrO2、SO42-/TiO2和磷钨酸/活性炭对Pechmann一步反应法合成羟甲香豆素的催化性能,以正交试验优化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催化合成羟甲香豆素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实验室规模放大10倍和20倍的合成产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催化合成羟甲香豆素产率为79.3%,优于单组分固体超强酸SO42-/ZrO2、SO42-/TiO2、S2O82-/ZrO2、磷钨酸/活性炭催化合成产率57.1%、65.1%、65.3%、45.3%,为羟甲香豆素合成的最佳催化剂。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催化合成羟甲香豆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摩尔比1:1.5,催化剂用量0.7 g (间苯二酚0.1 mol),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100min,羟甲香豆素产率90.2%。实验室规模放大10倍和20倍合成工艺,羟甲香豆素产率分别为91.1%和90.6%,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具有绿色合成的特点,适于工业化生产。3羟甲香豆素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及稳定性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附录项下的检测方法对羟甲香豆素原料药质量进行检测,并进行高温试验、高湿试验、强光照试验、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羟甲香豆素原料药为类白色针状结晶,熔点188~191℃,易溶于稀氢氧化钠溶液,不溶于稀盐酸溶液和水,在甲醇、乙醇和丙酮中略溶。检查干燥失重0.22%,炽灼残渣的量0.03%,重金属、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分别不超过0.00066%、0.002%和0.02%。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料药中羟甲香豆素含量的方法,标准曲线方程y=0.0998x+ 0.0610(R2=0.9968),在0~3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新工艺条件下合成的原料药中羟甲香豆素含量为99.2%。高温试验、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观察试验证明,羟甲香豆素原料药较稳定,高湿条件下具有一定吸湿性,强光照条件下羟甲香豆素含量降低0.8%,羟甲香豆素原料药应在干燥条件下避光储运。
陈洁[10](2010)在《油脂催化裂解制备液体燃料油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脂是一类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是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然而脂肪酸甲酯类生物柴油在生产成本及自身性质上存在诸多缺陷,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一定的困难。为此,本研究以油脂为原料,采用催化裂解的方法制备高热值、低温流动性好的可再生液体燃料油。研究催化裂解工艺过程及相应的酸值调控机制,并制备了高效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归纳如下:1.研究了油脂的催化裂解机理、工艺及其产物特性。采用热重-量热分析法,研究催化裂解过程机理,提出碱性催化剂催化裂解新工艺。考察了三种催化裂解反应器,包括间歇式反应器、旋转锥式反应器和催化精馏反应器。研究相应的裂解工艺过程并确定催化精馏反应是催化裂解制备液体燃料的适宜方法。较佳工艺条件为:Na2CO3为催化剂,精馏柱温度为320350℃,裂解温度为450500℃,进料速度为35 g/h。所制备燃料性能如下:密度825 kg/m3,粘度4.0 mm2/s,热值42 MJ/kg,冷凝点-9℃,冷滤点-4℃。相比较脂肪酸甲酯类生物柴油,其低温流动性和热值均有明显改善。在该工艺条件下一并研究棕油、麻疯油、光皮油、桐油四种油脂的催化裂解效果。结果表明催化精馏裂解法具有很好的原料适应性,催化裂解后的产物组成通过GC-MS确证,主要为碳链小于C24的烷烃、烯烃化合物,以及少量的醛、羧酸等化合物。2.研究了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的以介孔ZrO2为载体(M-ZrO2),S2O82-为酸性促进基团所制备的固体酸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确定催化剂S2O82-/M-ZrO2的较佳制备条件是:S2O82-盐溶液浓度为2.5mol/L,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3 h。采用XRD、TG-DSC、N2吸附脱附及SEM对M-ZrO2和S2O82-/M-ZrO2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介孔ZrO2的比表面积为398.0m2/g,平均孔径5.67 nm,以无定形或微小晶粒存在;S2O82-/M-ZrO2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比介孔ZrO小,呈四方晶相,表面不平整,呈多孔穴的蜂窝状疏松结构。以乙酸、乙醇酯化反应做为模型反应,在S O 2-/M-ZrO2催化下,酯化率达到51.4 %。3.采用酯化效果较好的S2O82-/M-ZrO2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油脂裂解液体产物(裂解油)的酸值调控方法。最优条件为:选用4 %的S2O82-/M-ZrO2固体酸催化剂,m(甲醇) :m(裂解油) =0.3,裂解油酸值降至6 mgKOH/g,酯化率达到94.4 %;重复利用三次后,酯化率降至84.8 %。FT-IR和GC-MS分析表明酯化后裂解油中的羧酸已甲酯化,产生了相应的脂肪酸甲酯。裂解油经酯化后热值提高到42 kJ/g;酸值由59 mgKOH/g降至6 mgKOH/g;粘度降至0#柴油的标准范围内;冷凝点及冷滤点分别为:-10℃和-8℃,优于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更好。通过对酯化产物进行碱处理,酸值可进一步降低至0.4mgKOH/g。
二、固体超强酸S_2O_8~(2-)/ZrO_2-SiO_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体超强酸S_2O_8~(2-)/ZrO_2-SiO_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论文提纲范文)
(1)磁性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体酸催化剂的定义 |
1.2 固体超强酸的研究概况 |
1.2.1 固体超强酸的定义 |
1.2.2 固体超强酸的结构分析 |
1.2.3 固体超强酸的研究现状 |
1.2.4 SO_4~(2-)/MxOy 型固体超强酸应用 |
1.2.5 工业化进程中固体超强酸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乙酸正丁酯的研究概况 |
1.3.1 乙酸正丁酯的性质及应用 |
1.3.2 乙酸正丁酯的国内外市场现状 |
1.3.3 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机理 |
1.3.4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2 样品 S_2O_8~(2-)/ZrO_2/Al_2O_3/NiFe_2O_4的制备 |
2.2 催化剂分析检测方法 |
2.2.1 X 射线衍射(XRD) |
2.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3 氮气吸附-脱附 |
2.2.4 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7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 Al 含量样品的 XRD 分析 |
2.3.2 不同焙烧温度下 MS131 的 XRD 分析 |
2.3.3 500 ℃下不同样品的 XRD 分析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5 孔径分布图 |
2.3.6 焙烧温度对比表面积的影响 |
2.3.7 程序升温脱附 |
2.3.8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2.3.9 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SEM 分析 |
2.3.10 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 TEM 分析 |
2.3.11 磁性固体超强酸磁性分离回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乙酸正丁酯工艺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 实验装置 |
3.2.1 乙酸正丁酯的合成 |
3.2.2 酸值的测定 |
3.2.3 酯化率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过硫酸铵浓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2 焙烧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3 焙烧时间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4 醇酸配比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5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6 反应时间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3.3.7 催化剂的活性对比和回收率 |
3.3.8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乙酸正丁酯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原理 |
4.3 实验步骤 |
4.4 反应过程分析 |
4.4.1 外扩散的消除 |
4.4.2 内扩散的消除 |
4.5 乙酸正丁酯的动力学方程 |
4.5.1 动力学模型 |
4.5.2 反应活化能的计算 |
4.5.3 模型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柠檬酸三丁酯概述 |
1.1.1 柠檬酸三丁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1.1.2 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工艺 |
1.2 、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催化剂的研究 |
1.2.1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现状及发展 |
1.2.2 固体超强酸的分类 |
1.2.3 固体超强酸的酸中心形成机理 |
1.2.4 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方法 |
1.2.5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改性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催化剂的表征 |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2.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2.2.3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2.2.4 热失重分析(TG) |
2.2.5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
2.2.6 吡啶红外光谱 |
2.2.7 比表面积测试(BET) |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 |
2.4 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
第三章 La 改性 S_2O_8~(2-)/Fe_2O_3-Zr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S_2O_8~(2-)/Fe_2O_3-Zr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 |
3.2.2 La~(3+)改性 S_2O_8~(2-)/Fe_2O_3-ZrO_2催化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_2O_8~(2-)浸渍浓度的影响 |
3.3.2 Fe/Zr 比例的影响 |
3.3.3 焙烧温度的影响 |
3.3.4 La~(3+)含量的影响 |
3.3.5 反应条件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 改性 S_2O_8~(2-)/ZrO_2-Al_2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S_2O_8~(2-)/ZrO_2-Al_2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 |
4.2.2 La~(3+)改性 S-2O_28/ZrO_2-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_2O_8~(2-)浸渍浓度的影响 |
4.3.2 Zr-Al 氧化物比例的影响 |
4.3.3 焙烧温度的影响 |
4.3.4 La~(3+)含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a 改性 S_2O_8~(2-)/ZrO_2-Sn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红外谱图 |
5.3.2 催化剂的 XRD 分析 |
5.3.3 催化剂的 Raman 分析 |
5.3.4 催化剂的热失重分析 |
5.3.5 催化剂的 NH_3-TPD 分析 |
5.3.6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酸度和 S 含量分析 |
5.3.7 催化剂的吡啶红外分析 |
5.3.8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_2O_8~(2-)/ZrO_2-Ce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S_2O_8~(2-)浸渍浓度的影响 |
6.3.2 焙烧温度的影响 |
6.3.3 稀土含量的影响 |
6.3.4 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S2O82-/ZrO2系列固体酸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体酸定义 |
1.2 分类及特点 |
1.3 制备方法 |
1.4 固体酸催化剂的表征 |
1.5 固体酸催化剂的改性 |
1.6 固体酸在反应中的应用 |
1.7 研究前景与展望 |
1.8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二章 固体酸催化剂 S2O82-/ZrO2/γ-Al2O3的制备、表征以及催化合成草酸二丁酯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固体酸催化剂 S2O82-/ZrO2-TiO2的制备、表征与催化合成乙酸丁酯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固体酸催化剂 S2O82-/ZrO2/SiO2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
4.1 仪器与试剂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固体超强酸制备及在合成乙酰丙酸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乙酰丙酸的性质 |
1.2.1 物理性质 |
1.2.2 化学性质 |
1.3 乙酰丙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3.1 乙酰丙酸的应用 |
1.3.2 乙酰丙酸衍生物的应用 |
1.4 乙酰丙酸的合成方法 |
1.4.1 糠醇催化水解法 |
1.4.2 生物质水解法 |
1.5 葡萄糖和果糖水解制乙酰丙酸的反应机理 |
1.5.1 葡萄糖和果糖水解制 5-羟甲基糠醛的反应机理 |
1.5.2 5-羟甲基糠醛水解制乙酰丙酸的反应机理 |
1.6 固体超强酸的发展 |
1.7 固体超强酸的分类 |
1.7.1 无机盐及复合无机盐型固体超强酸 |
1.7.2 负载型固体超强酸 |
1.7.3 沸石型固体超强酸 |
1.7.4 杂多酸型固体超强酸 |
1.7.5 树脂型固体超强酸 |
1.7.6 SO_4~(2-)/MxOy型固体超强酸 |
1.8 SO_4~(2-)/MxOy型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
1.8.1 沉淀—浸渍法 |
1.8.2 固相法 |
1.8.3 金属硫酸盐热分解法 |
1.8.4 水解法 |
1.8.5 溶胶-凝胶法 |
1.8.6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
1.8.7 SO_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制备方法的总结 |
1.9 SO_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1.9.1 金属盐的影响 |
1.9.2 沉淀条件和 PH 值的影响 |
1.9.3 浸渍条件的影响 |
1.9.4 金属氧化物载体的影响 |
1.9.5 焙烧温度的影响 |
1.10 SO_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改性方法 |
1.10.1 载体的改性 |
1.10.2 促进剂的改性 |
1.10.3 引入金属或离子改性 |
1.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二章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的制备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固体超强酸制备 |
2.2.1 制备方法 |
2.2.2 SO_4~(2-)/ In-高岭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 |
2.3 SO_4~(2-)/In-高岭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表征和硫含量的测定 |
2.3.1 SO_4~(2-)/In-高岭土催化剂样品的表征 |
2.3.2 SO_4~(2-)/In-高岭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硫含量测定 |
2.4 SO_4~(2-)/In-高岭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测定 |
2.4.1 催化剂浸泡时间 |
2.4.2 催化剂颗粒度的大小 |
2.4.3 催化剂焙烧温度 |
2.4.4 催化剂焙烧时间 |
2.4.5 催化剂的使用次数 |
2.5 SO_4~(2-)/In-高岭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机理的研究 |
2.5.1 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
2.5.2 催化剂催化生物质制备乙酰丙酸的反应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赤砂糖水解制备 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原理 |
3.3 S_2O_8~(2-)/ZrO_2TiO_2-M_2O_3(M= Al, Fe)催化剂的制备 |
3.4 5-羟甲基糠醛的制备 |
3.5 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 |
3.6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1 催化剂样品的表征 |
3.6.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硫含量测定 |
3.6.3 催化剂焙烧时间 |
3.6.4 赤砂糖浓度 |
3.6.5 反应温度 |
3.6.6 反应时间 |
3.6.7 催化剂用量 |
3.6.8 反应介质 |
3.7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3.7.1 正交实验设计 |
3.7.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晶纤维素水解制备乙酰丙酸的研究 |
4.1 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原理 |
4.3 SO_4~(2-)/聚丙烯酰胺-ZrO_2-TiO_2-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4.4 乙酰丙酸的制备 |
4.5 乙酰丙酸的含量测定 |
4.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1 催化剂样品的表征 |
4.6.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硫含量测定 |
4.6.3 催化剂焙烧温度 |
4.6.4 微晶纤维素用量 |
4.6.5 反应温度 |
4.6.6 反应时间 |
4.6.7 催化剂用量 |
4.6.8 催化剂的使用次数 |
4.6.9 反应介质 |
4.7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4.7.1 正交实验设计 |
4.7.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蔗糖水解制备乙酰丙酸的研究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原理 |
5.3 SO_4~(2-)/高岭土催化剂的制备 |
5.4 乙酰丙酸的制备 |
5.5 乙酰丙酸的含量测定 |
5.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6.1 催化剂样品的表征 |
5.6.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硫含量测定 |
5.6.3 催化剂焙烧温度 |
5.6.4 蔗糖浓度 |
5.6.5 反应温度 |
5.6.6 反应时间 |
5.6.7 催化剂用量 |
5.6.8 催化剂的使用次数 |
5.6.9 反应介质 |
5.7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5.7.1 正交实验设计 |
5.7.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物的图谱分析 |
6.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1.1 实验试剂 |
6.1.2 实验仪器 |
6.2 产物的 HPLC 分析 |
6.3 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6.4 产物的质谱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掺杂稀土固体酸的制备及催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固体酸催化剂的定义及分类 |
1.3 SO_4~(2-)/MXOY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 SO_4~(2-)/MXOY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模板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皮胶原掺杂稀土改性 SO_4~(2-)/ZRO_2固体酸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SO_4~(2-)/ZrO_2-Re_2O_3固体酸的制备 |
2.3 掺杂稀土(CE、ND)对 SO_4~(2-)/ZRO_2固体酸结构的影响 |
2.4 SO_4~(2-)/ZrO_2-Nd_2O_3固体酸制备条件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SO_4~(2-)/ZRO_2-Nd_2O_3固体酸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SO_4~(2-)/ZRO_2-Nd_2O_3固体酸催化活性评价 |
3.3 SO_4~(2-)/ZRO_2-Nd_2O_3固体酸催化活性的稳定性评价 |
3.4 SO_4~(2-)/ZRO_2-Nd_2O_3固体酸的失活及再生 |
3.5 SO_4~(2-)/ZRO_2-Nd_2O_3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机理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4 SO_4~(2-)/ZRO_2-Nd_2O_3固体酸在乙酸乙酯合成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影响酯化率的条件考察 |
4.3 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酯化率影响 |
4.4 产物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实验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6)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酯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固体超强酸的定义及其种类 |
1.3 固体超强酸的酸性中心模型 |
1.4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
1.5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应用 |
1.6 固体超强酸的影响因素 |
1.7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改进 |
1.8 催化剂的失活及再生 |
1.9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TiO_2催化合成肉桂酸苄酯 |
2.1 研究现状 |
2.2 主要解决的问题 |
2.3 方案论证 |
2.4 实验部分 |
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6 产品质量检测及表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TiO_2催化合成硬脂酸月桂醇酯 |
3.1 原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的方法 |
3.4 主要的仪器设备与试剂 |
3.5 实验过程 |
3.6 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微波法制备的SO42-/ZrO2系列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固体超强酸的研究进展 |
1.1.1 固体超强酸的定义 |
1.1.2 固体超强酸的分类及特点 |
1.1.3 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方法 |
1.1.4 固体超强酸的表征技术 |
1.1.5 固体超强酸的酸中心形成机理 |
1.1.6 固体超强酸的应用 |
1.1.7 固体超强酸的改性 |
1.2 微波加热技术 |
1.3 固体超强酸研究前景与展望 |
1.4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微波法制备SO_4~(2-)/ZrO_2 固体超强酸催化乳酸丁酯反应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2.2.1 催化剂的制备 |
2.2.2 XRD 表征 |
2.2.3 热分析 |
2.2.4 红外光谱分析 |
2.3 酯化反应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微波加热时间对催化剂物相及酯化反应的影响 |
2.4.2 催化剂的热分析 |
2.4.3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4 酸强度的测定 |
2.4.5 微波加热与传统马弗炉焙烧所制备催化剂的比较 |
2.4.6 醇酸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4.7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4.8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4.9 硫酸浸渍液浓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4.10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和稳定性考察 |
2.4.11 合成产品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波法制备SO_4~(2-)_2~(-2)/ZrO_2-Nd_20_3 固体超强酸催化乳酸丁酯反应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2 XRD 表征 |
3.2.3 热分析 |
3.2.4 红外光谱分析 |
3.3 酯化反应过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微波加热时间对催化剂晶型及酯化反应的影响 |
3.4.2 催化剂的热分析 |
3.4.3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4 酸强度的测定 |
3.4.5 SO_4~(2-)/ZrO_2-Nd_20_3 催化剂与SO_4~(2-)/ZrO_2 催化剂的比较 |
3.4.6 Nd_20_3 引入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4.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和稳定性考察 |
3.4.8 合成产品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法制备SO_4~(2-)/ZrO_2–HZSM-5 固体超强酸催化乙酸正丁酯反应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XRD 表征 |
4.2.3 热分析 |
4.2.4 红外光谱分析 |
4.3 酯化反应过程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负载比(ZrO_2/催化剂总量)对催化剂晶型和酯化反应的影响 |
4.4.2 催化剂的热分析 |
4.4.3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4.4.4 酸强度的测定 |
4.4.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和稳定性考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几种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增塑剂(DEHP)概述 |
1.1.1 增塑剂的作用与发展 |
1.1.2 传统增塑剂的毒性及增塑剂种类 |
1.1.3 常见的无毒增塑剂 |
1.2 柠檬酸酯类增塑剂的研究概况 |
1.2.1 研究进展 |
1.2.2 合成柠檬酸酯类催化剂的研究 |
1.2.2.1 无机盐类催化剂 |
1.2.2.2 酸类催化剂 |
1.2.2.3 其他催化剂 |
1.3 本文思路及方案计划 |
1.3.1 本文思路 |
1.3.2 方案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固体超强酸SO_4~(2-)/Fe-MMT催化合成柠檬酸三辛酯 |
前言 |
2.1 实验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催化剂的制备 |
2.1.3 柠檬酸三辛酯的合成 |
2.1.4 酯化率的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FT-IR) |
2.2.2 催化剂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2.3 催化剂的热重(TG) |
2.2.4 催化剂的扫描电镜(SEM) |
2.2.5 不同催化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6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7 酸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8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9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10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2.2.11 柠檬酸三辛酯红外光谱(FT-IR) |
2.2.12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介孔TiO_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对柠檬酸酯的催化合成 |
前言 |
3.1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_4~(2-)/Ti-TMS合成柠檬酸三辛酯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试剂与仪器 |
3.1.1.2 催化剂的制备 |
3.1.1.3 柠檬酸三辛酯的合成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FT-IR) |
3.1.2.2 催化剂的X-粉末衍射光谱(XRD) |
3.1.2.3 催化剂的扫描电镜(SEM) |
3.1.2.4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与孔径(BET) |
3.1.2.5 比较催化剂Ti-TMS与SO42-/Ti-TMS对柠檬酸三辛酯酯化反应的影响 |
3.1.2.6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1.2.7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1.2.8 酸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1.2.9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1.2.10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3.1.2.11 结论 |
3.2 介孔TiO_2 固体超强酸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试剂与仪器 |
3.2.1.2 催化剂的制备 |
3.2.1.3 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2.2.2 摩尔酸醇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2.2.3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2.2.4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2.2.5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3.2.2.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SO_4~(2-)/A1_2O_3-SiO_2催化合成柠檬酸三辛酯 |
前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催化剂SO_4~(2-)/A1_2O_3-SiO_2 的制备 |
4.1.3 柠檬酸三辛酯的合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FT-IR) |
4.2.2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2.3 酸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2.4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2.5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2.6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4.2.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SO_4~(2-)/Fe/Al-MMT催化合成柠檬酸三辛酯 |
前言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催化剂的制备 |
5.1.3 柠檬酸三辛酯的合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FT-IR) |
5.2.2 催化剂的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XRD) |
5.2.3 催化剂的扫描电镜(SEM) |
5.2.4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5.2.5 酸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5.2.6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5.2.7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5.2.8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5.2.9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羟甲香豆素原料药的合成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综述部分 |
第一章 羟甲香豆素与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的研究进展 |
1.1 羟甲香豆素的研究进展 |
1.1.2 羟甲香豆素的活性及其应用 |
1.1.3 羟甲香豆素的合成研究 |
1.2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的研究进展 |
1.2.1 SO_4~(2-)/M_xO_y 型超强酸及其特性 |
1.2.2 SO_4~(2-)/M_xO_y 型超强酸形成机理 |
1.2.3 SO_4~(2-)/M_xO_y 型固体超强酸酸性的测定 |
1.2.4 SO_4~(2-)/M_xO_y 型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方法 |
1.2.5 SO_4~(2-)/M_xO_y 型固体超强酸的制备的影响因素 |
1.2.6 SO_4~(2-)/M_xO_y 型固体超强酸的失活及原因 |
1.2.7 SO_4~(2-)/M_xO_y 型固体超强酸的改性 |
1.3 小结 |
试验部分 |
第二章 复合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TiO_2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单组分固体酸的酸强度检测 |
2.2.2 复合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TiO_2 制备的单因素试验 |
2.2.3 复合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TiO_2 制备的正交试验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羟甲香豆素的绿色合成及其工艺条件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不同催化剂催化性能比较 |
3.2.2 SO_4~(2-)/ZrO_2-TiO_2 催化合成羟甲香豆素单因素试验 |
3.2.3 SO_4~(2-)/ZrO_2-TiO_2 催化合成羟甲香豆素正交试验 |
3.2.4 羟甲香豆素合成放大试验 |
3.2.5 羟甲香豆素的结构鉴定 |
3.2.6 复合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TiO_2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羟甲香豆素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及稳定性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羟甲香豆素原料药的质量检测结果 |
4.2.2 羟甲香豆素原料药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油脂催化裂解制备液体燃料油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生物质基液体燃料研究进展 |
1.2.2 催化酯化反应中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特色 |
第二章 油脂催化裂解及其产物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料油性质 |
2.3.2 催化裂解反应过程机理探讨 |
2.3.3 间歇式反应法催化裂解大豆油 |
2.3.4 旋转锥式反应法催化裂解大豆油 |
2.3.5 催化精馏反应法催化裂解大豆油 |
2.3.6 几种油脂原料的考察 |
2.4 小结 |
第三章 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2 分析测试仪器与方法 |
3.2.3 催化剂的制备 |
3.2.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的筛选试验 |
3.3.2 介孔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催化剂的筛选 |
3.3.3 催化剂结构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可凝性油脂裂解产物的酸值调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分析测试仪器与方法 |
4.2.3 裂解油酯化反应 |
4.2.4 碱处理反应 |
4.2.5 酯化率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桐油裂解油催化酯化处理的影响因素 |
4.3.2 桐油裂解油酯化处理前后成分的变化 |
4.3.3 碱处理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固体超强酸S_2O_8~(2-)/ZrO_2-SiO_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论文参考文献)
- [1]磁性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D]. 杨阳. 中北大学, 2015(07)
- [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研究[D]. 马惠琴.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3]S2O82-/ZrO2系列固体酸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 刘沐为.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3)
- [4]固体超强酸制备及在合成乙酰丙酸中的应用[D]. 刘焘. 广西科技大学, 2013(05)
- [5]掺杂稀土固体酸的制备及催化性能[D]. 杜强.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5)
- [6]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酯化反应研究[D]. 熊森. 长江大学, 2013(02)
- [7]微波法制备的SO42-/ZrO2系列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 常婧婕. 江西师范大学, 2011(04)
- [8]几种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酯的研究[D]. 任小宁.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1)
- [9]羟甲香豆素原料药的合成及质量控制研究[D]. 王小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10]油脂催化裂解制备液体燃料油基础研究[D]. 陈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