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吐使用以下法测试案例1

孕吐使用以下法测试案例1

一、妊娠呕吐用下法验案1则(论文文献综述)

禚昌红[1](2021)在《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禚昌红[2](2021)在《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全面梳理总结辛开苦降法相关理论,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研究辛开苦降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规律,探讨了辛开苦降法运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期待研究结果对辛开苦降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运用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人工检索与电子检索相结合,梳理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资料,按时间顺序阅读、整理、分析;(2)数据挖掘,搜集古今医案,将搜集的医案资料统一规范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病名、症状、用方和用药规律。研究结果:根据文献研究全面梳理并总结了辛开苦降法相关理论,其立法依据为四气五味学说和升降浮沉理论;运用于临床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的气机升降理论。辛开苦降法的配伍特点为调理气机升降,制约药性偏胜,反佐从治之意,恢复脏腑生理。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古代医案用辛开苦降法的常见疾病为痞满、呕吐、胃脘痛、痢疾、疟疾等,常用方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温胆汤、三仁汤等,常用药以理气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多归脾、胃、肺三经,性多温、寒,味多辛、苦。现代医案用辛开苦降法的常见疾病为痞满、胃脘痛、泄泻、口疮、咳嗽等,常见症状有纳呆、口苦、口干、大便稀、胃脘痞满、恶心等,舌色以红和淡白为主,舌形以胖大、齿痕居多,黄腻苔或薄白苔居多,脉多弦、滑、细。常用药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归经性味与古代医案相同。古今医案中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症状、用药、用方的数据分析结果总体上存在一致性,细节上稍有差别,在现代医案中扩大了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的范围。在数据挖掘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辛开苦降法具有协调阴阳平衡、调畅气机升降、平调寒热、分消邪气、因势利导的作用优势,其属于八法中“和法”范畴,并与补法、温法、消法、清法关系最为密切。辛开苦降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是一个综合的辨证,蕴含着多种辨证方法,探讨了其运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应用辛开苦降法辨证论治时需要辨识体质遵寒热偏倚,知常达变辨复杂变证,辛苦相宜勿忘顾脾胃。从上下辨证和疫病的防治角度探讨了辛开苦降法的后世临床应用,补充了辛开苦降理论在辨证论治方面的内容。研究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发现辛开苦降法在临床不同的疾病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药物的药性药味以及病证的病理变化,可以扩大方药的选择范围,使临床对于辛开苦降法的运用更加灵活多变,更可以丰富辛开苦降法中的辨证论治。深入研究辛开苦降法这一治法在临床的应用规律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

石维娟[3](2020)在《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数据挖掘与理论研究结合研究调和营卫法的应用规律,以期指导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1)数据挖掘,搜集古今医案,将搜集的医案资料统一规范后录入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Python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疾病、症状、治法、用方和用药规律。(2)理论研究,人工检索与电子检索相结合,梳理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资料,按时间顺序阅读、整理、分析。梳理营卫理论;研究营卫失和的历史源流、概念和分类;分析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与其他治法的关系、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与数据挖掘结果相结合分析仲景的调和营卫方;探析营卫辨证的概念和内容。成果:(1)数据挖掘成果通过数据挖掘,统计了古代医案应用调和营卫法治疗疾病的规律,治法特点,用方和用药规律;筛选出5种常见病、4个常用方和42味常用药;对常用方治疗疾病规律及药物加减规律,常见病的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做了进一步统计。通过数据挖掘,统计了现代医案应用调和营卫法治疗疾病的规律,症状规律,治法特点,用方和用药规律;筛选出4种常见病、27个核心症状、5个常用方和33味常用药;对常用方治疗疾病规律、症状规律及药物加减规律,常见病的症状、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了做了进一步统计。(2)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梳理了古今营卫失和的相关理论,总结了营卫失和的概念和分类。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通过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探讨了调和营卫法与八法的关系,总结了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并结合了仲景有关的调和营卫方分析调和营卫法的具体应用。在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营卫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方法,并从“表”和“里”两个方面探讨了调和营卫法在临床的具体应用。结论:本研究通过将数据挖掘与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紧密结合,数据挖掘结果为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数据挖掘和理论研究结合能更科学的导调和营卫法的临床应用。

黄宝特[4](2020)在《仲景药后调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全面梳理张仲景药后调摄相关文献,厘清仲景药后调摄的发展脉络,明晰仲景药后调摄的体系,构建六经病药后调摄的框架。方法:1.历代文献药后调摄文献的收集分析。通过对仲景时代前的已出土的医学文献资料及现存的古代医学典籍进行挖掘整理,收集整理其中的药后调摄内容记载。2.仲景原文中药后调摄内容的收集分析。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中药后调摄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按调摄方式进行分类归纳分析。3.后世医家以《伤寒论》方剂为对象的药后调摄的病案、方论的收集分析,检索《中华医典》中《伤寒论》方剂的药后调摄内容的病案、方论,按方剂进行分析。结果:(1)发展源流上。甲骨文时期,药后调摄是作为疾病愈后身体康复的一种手段,但具有明显的巫医色彩;秦汉时期有进一步的发展,《五十二病方》、威武汉墓医简中已经作为用药后的一种辅助方法而存在,同时形成丰富、多样的药后调摄方式;《黄帝内经》有大量药后调摄内容,是第一部对药后调摄进行理论阐释的着作。仲景集前人的认识与经验,在《伤寒杂病论》中对药后调摄进行了系统论述,以辨证论治为运用原则,依据胃气、津液、正气而选择调摄方式,以达到阴阳自和的状态,构建了理法方药完备的药后调摄体系。仲景之后,《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中均有记载仲景药后调摄方式,同时对仲景药后调摄体系进行补充和发展,主要侧重在方式继承上,金元四大医家学派、明清温病学派在仲景药后调摄基础上,结合各家学术特色,对仲景药后调摄理论进一步丰富。(2)药后调摄内容上。仲景之前的药后调摄内容逐渐去除医巫色彩,《黄帝内经》较系统的阐述了药后调摄的相关理论。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形成了完备的药后调摄理法方药体系,内容广泛分布在“方后注”中,可分为五大类:啜粥调摄、饮食禁忌、覆与避风寒、饮食寒热、汗后粉扑法;辨证论治是药后调摄运用核心原则;具有重视胃气的健运、津液调摄得当、护正与防邪复感并举特色,阴阳自和是仲景药后调摄根本目的。(3)后世医家药后调摄的内容,理法不离仲景,体系遵循六经。太阳病药后注重表邪祛除、兼顾防邪伤正;少阳病药后注重枢机通畅、尤重情致调和;阳明病药后注重清泻余热、兼或滋阴缓食;太阴病药后注重阳气温补,兼食益胃补肾;少阴病药后注重阳气温通、并重微微解表;厥阴病药后注重寒热并调;诸病药后皆需顾护脾胃、禁房劳体劳。结论:仲景在继承的基础上,基于临床实践,总结形成了完备的药后调摄理法方药体系,是仲景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医家产生很大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发扬。

孙筱筱[5](2020)在《《伤寒论》“方-药-证”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伤寒论》方剂疗效确切,组方精当,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本文对《伤寒论》“方-药-证”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和数据分析研究,希望疗效确切的经方能深化方剂配伍理论,为方证、药证研究提供思路和启发。方法:运用文献整理分析的方法,对《伤寒论》中方证完备的条文进行数据整理,对症状及方药信息进行提取,对其中的方-证关系进行文献学的梳理与分析,对药-证部分应用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进行挖掘和分析,结合文献的考证分析,探讨《伤寒论》的方-药-证关系,最后结合医案对“方-药—证”关系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将《伤寒论》的方、药、证信息规范整理后,共有方剂112首、药物83味、症状224个纳入分析。方:对《伤寒论》全书112方中症状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0次的方剂进行方证相关分析,对方剂条文进行逐条解析。符合筛选条件的19个方剂纳入分析,分别是小柴胡汤、大承气汤、四逆汤、桂枝汤、五苓散、麻黄汤、小承气汤、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陷胸汤、抵当汤、调胃承气汤、通脉四逆汤、真武汤、小青龙汤、白虎汤、瓜蒂散、猪苓汤、十枣汤。药:《伤寒论》全书中前15名的药物及频次为:甘草69次、桂枝39次、大枣38次、生姜36次、芍药29次、干姜21次、人参20次、附子19次、半夏18次、黄芩17次、大黄15次、麻黄14次、黄连13次、白术10次、茯苓10次。证:《伤寒论》全书出现前5的症状依次为:下利、发热、烦、手足厥冷、呕吐。药证方面:设置最低支持度10%,最小置信度10%,对排名前5的症状进行症状与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下利:单味药里,下利与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芍药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63.303、35.780,34.862,33.028、26.606,黄芩、干姜、黄连、半夏、人参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64.706、57.143、46.154、38.889、35.000。药对:桂枝+甘草、大枣+甘草、生姜+大枣、芍药+甘草、芍药+大枣与下利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3.028、28.440、28.440、22.018、18.349,黄芩+甘草、干姜+甘草、半夏+大枣、半夏+甘草、人参+甘草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75.000、57.143、50.000、42.857、33.333;药团:生姜+大枣+甘草、芍药+桂枝+甘草、芍药+生姜+大枣与下利的支持度百分比为25.688、16.514、16.514。根据寒热虚实不同,统计出热利使用的方剂有6首,药物使用频次37次,运用较多的是黄芩、大枣、甘草,频次都为4次,寒利使用的方剂有6首,药物使用总频次28次,运用较多的是干姜、甘草、附子,频次为6、4、3,寒热错杂利的方剂有5首,药物使用总频次27次,运用较多的是干姜、甘草、黄连、黄芩、大枣、半夏、人参,频次为4、4、3、3、3、3。发热:单味药,麻黄、大黄、芍药、生姜、干姜与发热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8.462、36.842、30.000、28.571、27.778、26.667,与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芍药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是63.303、35.780、34.862、33.028、26.606;药对: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生姜+甘草、桂枝+生姜、芍药+生姜与发热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3.028、28.440、28.440、21.101、17.431,麻黄+甘草、芍药+生姜、芍药+大枣、干姜+甘草、芍药+桂枝、人参+甘草与发热的置信度分别为38.462、36.842、30.000、28.571、27.778,药团:发热与生姜+大枣+甘草、桂枝+大枣+甘草、桂枝+生姜+甘草、桂枝+生姜+大枣、芍药+大枣+甘草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25.688、21.101、20.183、19.266、16.514,发热与芍药+生姜+大枣、芍药+生姜+甘草、芍药+桂枝+甘草、芍药+桂枝+生姜、芍药+大枣+甘草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3.333、29.412、27.778、26.667、26.316,;药组:发热与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芍药+桂枝+生姜+大枣、芍药+桂枝+生姜+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甘草、芍药+桂枝+大枣+甘草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29.412、26.667、26.667、25.000、25.000。按六经的不同,太阳发热的使用方剂有13首,药物使用频次为63,使用较多的药物为桂枝、甘草、芍药、生姜、大枣、麻黄、杏仁,频次分别为7、7、6、6、5、5、3,少阳发热的方剂3首,药物频次为24,使用多的药物为柴胡、黄芩、半夏、大枣、芍药、甘草、人参,频次分别为3、3、3、3、2、2、2,阳明发热的方剂有6首,药物频次为24,使用多的药物为大黄、甘草、芒硝、人参、知母、枳实,频次分别为3、3、2、2、2。烦:单味药里,烦与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芍药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63.303、35.780、34.862、33.028、26.606,烦与黄芩、大黄、干姜、黄连、半夏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5.294、33.333、23.810、23.077、22.222;药对:桂枝+甘草、大枣+甘草、生姜+甘草、生姜+大枣与烦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3.028、31.193、28.440、28.440,烦与半夏+大枣、黄芩+甘草、生姜+大枣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3.333、25.000、19.355,药团:烦与芍药+生姜+大枣、生姜+大枣+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的置信度及支持度排名在前;药组:烦与芍药+桂枝+生姜+大枣、芍药+桂枝+生姜+甘草的置信度分别为13.333。根据烦的病因病机,关于实烦的方剂共有8首,药物频次为32,使用较多的药物为甘草、黄芩、半夏、大枣、干姜、人参,频次分别是5、2、2、2、2、2,虚烦的方剂有5首,药物频次为17,使用较多的药物是甘草、干姜、芍药,频次为3、2、2。手足厥冷:单味药里,手足厥冷与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芍药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63.303、35.780、34.862、33.028、26.606,手足厥冷与干姜、附子、人参、芍药、甘草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3.333、31.579、25.000、17.241、15.942;药对:干姜+甘草、附子+甘草、芍药+甘草、芍药+桂枝、黄芩+甘草与手足厥冷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5.714、27.273、16.667、16.667、16.667,桂枝+甘草、芍药+甘草与手足厥冷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3.028、22.018。六经病手足厥冷各不同,少阴手足厥冷方剂共有2首,药物频次为8,药物为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柴胡、甘草、芍药、枳实,厥阴手足厥冷的方剂为4首,药物使用频次是30,使用较多的药物是甘草、桂枝、细辛、附子、干姜、芍药、大枣,频次分别为3、3、3、2、2、2、2。呕吐:单味药,桂枝、大枣、生姜、芍药与呕吐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5.780、34.862、33.028、26.606;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生姜与呕吐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 30.000、29.412、27.778、23.810、19.444,药对:大枣+甘草、生姜+甘草、生姜+大枣与呕吐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1.143、28.440、28.440,半夏+大枣、半夏+甘草、黄芩+甘草、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与呕吐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41.667、28.571、25.000、20.000、19.355;药团:生姜+大枣+甘草、芍药+桂枝+生姜与呕吐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是14.286、13.333;药组:芍药+桂枝+生姜+大枣、芍药+桂枝+生姜+甘草与呕吐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13.333、13.333。六经呕吐病机各不同,使用药物有异,太阳呕吐方剂为8首,药物的频次为41,使用较多的药物是甘草、大枣、桂枝、芍药、半夏、干姜、生姜、麻黄,频次分别为5、4、4、3、3、3、2、2。少阳呕吐方有3首,药物频次为24,使用多的药物为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人参、芍药,频次分别是3、3、3、3、3、2、2,少阴呕吐方剂有4首,药物的频次为18,使用较多的是附子、干姜、茯苓,频次为3、2、2,厥阴呕吐的方有2首,药物的频次为14,使用较多的是干姜、黄连、人参,频次均为2。结论:本文在对《伤寒论》方证齐全的条文整理和建库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的方法,探讨方药与症状关联规律。得出以下结论:方证方面:治疗抓住“主证”,是仲景经方在临床不同疾病中灵活应用和加减化裁的主要关键,这也是本研究中方-证关系研究的重点。有或然证,临床症状比较多,就一定要从“主证”入手。药证方面:下利出现时,可选用黄芩、干姜、黄连、半夏、人参、甘草、桂枝、大枣、生姜等药物。在热利出现时,运用较多的药物是黄芩、大枣,寒利出现时,运用较多的药物为干姜、附子,寒热错杂利,药物依次是干姜、甘草、黄连、黄芩、大枣、半夏、人参。总体来看,下利与干姜黄芩黄连汤药物吻合。发热一症,总的病机为阴阳失和,太阳发热常用汗法,太阳发热,药物使用较多的是桂枝、甘草、芍药、生姜、大枣、麻黄、杏仁。与桂枝汤和麻黄汤主要药物一致,少阳发热用和法,多用柴胡、黄芩、半夏、大枣、芍药、甘草、人参等小柴胡药物。阳明发热一般用下法,用大黄、甘草、芒硝、人参、知母、枳实等三承气药物。少阴发热大法是温,以附子、干姜等为主。厥阴发热以寒温并用为主,兼有水湿瘀血者,可兼以利水、化湿、化瘀之法,临床应随症状变化加减药物治之。实烦常用药物是甘草、黄芩、半夏、大枣、干姜、人参。虚烦常用药物甘草、干姜、芍药。治烦的药物与小柴胡汤、小建中汤大致吻合,实烦多选用小柴胡汤药物,虚烦多用小建中汤中药物治疗。手足厥冷主要病是厥阴病导致的,常用药物为甘草、桂枝、细辛、附子、干姜、芍药、大枣。选用药物与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以及通脉四逆猪胆汁汤的组成药物基本吻合,但阳明热厥为热病,需要清热,药以石膏、知母为主。太阳呕吐多用甘草、大枣、桂枝、芍药、半夏、干姜、生姜、麻黄,少阳呕吐: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人参、芍药,少阴呕吐:附子、干姜、茯苓,厥阴呕吐:干姜、黄连、人参。总体看来,呕吐治疗药物组合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相似,但呕吐的病机不同,用药也要相应的调整。呕吐与烦出现,半夏、黄芩、人参、生姜、大枣、甘草等,药物组合为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发热与呕吐同时出现,常用黄琴、半夏、生姜、大枣、甘草,药物组合代表为芍药、姜枣草;呕吐、烦、发热同时出现时,常用药物干姜、黄芩、生姜、人参,黄芩和甘草,药组与桂枝汤的药物相合;呕吐、发热、下利三者出现时,常用干姜、黄芩、甘草、人参、附子。研究结果显示,《伤寒论》全书中出现频次最多的前5味药物恰好是桂枝汤的药物组成,同时桂枝汤的主治症状在证-药关系中出现频次也较高。因此以桂枝汤作为“方-药-证”结合研究的代表方剂,收集桂枝汤原方的近代名中医医案,从治疗疾病、主治症状、特殊症状、基本用量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论是桂枝汤的疾病应用范围较广,不仅用于表虚感冒、汗证、发热,而且还用于奔豚、妊娠呕吐、目疾等;症状涉及面广,但以汗出、发热、恶风寒、身痛、倦怠乏力为主要症状;典型脉象是浮脉,舌质为淡舌、舌苔为薄白苔;现代用量与《伤寒论》中原方中所用剂量差别较大,剂量的改变考虑为自然、社会、政策等因素综合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伤寒论》参考“方-证-药”的关联关系,可为深入理解《伤寒论》经方的配伍规律、用药思路提供帮助,同时为实现临床精准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黄逸伦[6](2018)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半夏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自《伤寒杂病论》开始,历代医家至当代科研均对半夏有不同论述及总结。历代文献中发现不少方剂都用到半夏一药,而其治疗的病种更是广泛。是次研究先总结由古代典籍及本草至现代医学对半夏的研究,再搜集《临证指南医案》曾使用半夏的病例,以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总结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中运用半夏的思路。透过《伤寒杂病论》、历代典籍及叶天士撰写的其他典籍的总结比较说明数据分析结果。为现代中医临床正确运用半夏提供经典的依据。研究方法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管理,按照病案名、篇目、病名、病因病机、舌质、舌苔、脉象、症状、用药、治法、备注、按语十二项内容录入资料。把资料以统计软件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透过两部分作出分析。第一部分统计,以半夏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收集到的信息旨在研究该药物所在医案的病因病机、舌脉、症状等的情况,及半夏及其炮制品所涉及的关联病机、舌脉、症状情况。使用SPSS16.0进行下列分析:频数统计:频数分析是对于一组数据,考察不同的数值出现的频数,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状况。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频数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舌象、脉象、症状、药物六方面的内容,通过这六者可以看出医家治疗的病种、症候分布及以半夏为中心的药物协同使用情况,从大方面把握医案反映的证治的主体趋势。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事物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本研究主要寻找病因病机、舌象、脉象、症候与半夏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其相关的程度及效度,从而探析叶天士对半夏的辨证证候把握。第二部分统计,是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对药物的配伍关系进行研究。因此第二部分的统计是把所有半夏相关的方剂都纳入统计,收录得更加彻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对半夏配伍作出分析。成果1.运用半夏最多的病种全书涉及病种86种。其中所记载的有关半夏的病种有59个,约占总病种67.4%。疟病占运用半夏病种的比例最高,有13.9%;其次为痰饮有8.5%;紧接为呕吐、木乘土、胃脘痛、噎嗝反胃、痞、肿胀、暑、痰、中风及湿,此12个病种,已经占超过运用半夏条文总数的65%。脾胃病及痹各占2.2%;胸痹及泄泻各1.95%;郁、胁痛、吐蛔、调经及痉厥各占1.46%;噫嗳及咳嗽各占1.22%;眩晕、吐泻、腹痛、及不寐各占0.98%;症瘕、温热、胎前、肝风、痘、疸及疮疡各0.73%;余下的25个病种,吐血、头痛、积聚、喘及产后、幼科要略,吐泻霍乱、幼科要略,胀案、癍痧疹瘰、幼科要略,疟案、幼科要略表里不和、心痛、哮、痿、头风、目、痢、汗证、疳、肝火、肺痿、呃、癫痫、肠痹、不食及便血共占条文总数的7.3%。2.《临证指南医案》运用半夏的病因病机分布共整理出42个病因病机,其中出现频率10次或以上的有16个病因病机,分别是肝胃不和共90条;胃阳虚共73条;痰湿饮交阻共44条;脾阳虚共38条;痰气瘀阻络共23条、脾胃虚弱失运共23条、暑湿热邪内盛及湿邪内蕴,阻滞气分各22条;肝郁气滞、化火共17条、脾胃湿热共16条;热邪里结共15条;肝脾不和共14条;气血郁滞共12条;脾胃气虚不和共11条;阴浊饮凝,上逆共11条;胃气上逆共10条。3.《临证指南医案》运用半夏的舌象分布《临证指南医案》运用半夏的410条病案中,有47处有舌象的记录,占运用半夏病案总数的11.3%。其中白舌为出现最多的舌象,有32条;黄苔有5条;红舌有4条;灰黑舌有2条;绛舌、舌干、白苔、灰黄苔各占1条。4.《临证指南医案》运用半夏的脉象分布在运用半夏的医案中,共有8种脉象出现超过10次以上,弦脉占最高,有43条;其次为涩脉有23条;小脉有21条;沉脉15条;濡脉及大脉各占14条;弱脉12条;数脉11条。另外缓脉及虚脉也各有有9条及8条。5.《临证指南医案》运用半夏的症状分布牵涉10条病案或以上的38中症状包括呕吐饮食、酸水;腹部痞闷满不适,食入不运;胃脘腹痛;食欲减退,纳食日少;发热恶寒;呕吐涎沫;大便溏泄;腹胀;不饥不食;恶心干呕;便秘,大便不通;形寒肢冷;胁痛、胁胀;咯吐痰;胸痞闷、胀、不适;咳嗽;冲气上逆、气逆;嗳腐吞酸;眩晕;痰多;烦渴;身体烦热;烦躁易怒;汗出;肢体麻木僵直痿痹;身体肌肉肿痛;昏迷;噎痛,吞咽梗阻不适;大便不爽;胸痛;目黄;喘;头痛头胀;不寐,寐少;形消体瘦;嗳气;肠鸣;面色鲜明,面红。6.《临证指南医案》运用不同半夏炮制品情况410条使用半夏的病例中,半夏占超过70%,共290条;其次为炒半夏占71条;半夏曲占29条;熟半夏占10条;醋炒半夏占7条;焦半夏占3条。7.《临证指南医案》运用其他药物配伍半夏的情况《临证指南医案》中半夏共与154种药物配伍使用,配伍半夏的频数最高的10种药物为茯苓、姜汁、人参、广皮、广橘红、枳实、黄连、杏仁、厚朴及干姜,其中茯苓与半夏配伍频数最高,出现232次;紧次于茯苓,与半夏配伍超过100次的有姜汁(141次)、人参(128次)及广皮(102次)。8.半夏及其炮制品与病因病机的关系半夏与痰湿饮交阻及肝脾不和两个病因病机相关(P<0.05)。焦半夏与脾胃虚弱失运及脾胃气虚不和两个病因病机相关(P<0.05及P<0.01)。炒半夏与痰气瘀阻络相关(P<0.05)。半夏曲与脾阳虚、肝郁化火及脾胃气虚不和共3个病因病机相关(P<0.05)。熟半夏与肝胃不和及气血郁滞两个病因病机相关(P<0.05及P<0.01)。醋炒半夏与湿邪阻滞气分相关(P<0.01)。9.半夏及其炮制品与舌象的关系舌白与焦半夏及炒半夏有相关(P<0.05)10.半夏及其炮制品与脉象的关系弦脉与炒半夏相关(P<0.05)。大脉与焦半夏相关(P<0.01)。数脉与焦半夏及半夏曲相关(P<0.01)。11.半夏及其炮制品与症状的关系半夏与呕吐饮食酸水、呕吐涎沫、脘腹胀痛、脘腹痞闷、腹胀及恶心干呕6个症状相关(P<0.05或P<0.01)。炒半夏与发热恶寒、咳嗽、喘及恶心干呕相关(P<0.05)。半夏曲与眩晕及脘腹痞闷相关(P<0.05)。熟半夏与形寒肢冷、肢体麻痹、脘腹胀痛及大便不通相关(P<0.01)。焦半夏与咯痰、痰多、大便不爽、脘腹痞闷、汗出及烦躁易怒相关(P<0.05或P<0.01)。12.《临证指南医案》中半夏的配伍半夏与茯苓、人参和姜汁的配伍出现频数最高。(支持度50,置信度0.6)13.《临证指南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归经《临证指南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主要归入脾、肺、胃和心经,频率出现超过1000次;其中又以归入脾经最高,有2143次。14.《临证指南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四气《临证指南医案》半夏组方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占出现频率超过50%。15.《临证指南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五味《临证指南医案》半夏组方用药以味辛、苦为主,分别占频次36%及32%。16.《临证指南医案》疟医案中半夏的配伍半夏与人参、黄芩和厚朴的配伍的出现频数最高,分别出现26次、24次和21次。(支持度15,置信度0.6)17.《临证指南医案》疟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归经《临证指南医案》疟中半夏组方药物主要归入脾、肺、胃和心经,频率出现超过150次;其中又以归入脾经最高,有349次。18.《临证指南医案》疟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四气《临证指南医案》疟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占出现频率约50%。19.《临证指南医案》疟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五味《临证指南医案》疟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味辛、苦为主,分别占频次34%及35%。20.《临证指南医案》痰饮医案中半夏的配伍半夏与茯苓和桂枝的配伍的出现频数最高,分别出现29和21次。(支持度15,置信度0.6)21.《临证指南医案》痰饮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归经《临证指南医案》痰饮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主要归入脾和肺经,频率出现超过100次;其次为胃和心经,其中又以归入脾经最高,有149次。22.《临证指南医案》痰饮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四气《临证指南医案》痰饮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占出现频率约67%。23.《临证指南医案》痰饮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五味《临证指南医案》痰饮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味辛、甘为主,分别占频次37%及32%。24.《临证指南医案》呕吐医案中半夏的配伍半夏与茯苓及姜汁的配伍,关系密切。(支持度15,置信度0.6)25.《临证指南医案》呕吐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归经《临证指南医案》痰饮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主要归入脾经,频率出现达139次;其次为肺、胃和心经,分别味91、89及61次。26.《临证指南医案》呕吐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四气《临证指南医案》呕吐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占出现频率约55%。27.《临证指南医案》呕吐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五味《临证指南医案》呕吐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味辛、苦为主,分别占频次35%及34%。28.《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医案中半夏的配伍半夏与人参配伍的出现频数14;半夏与茯苓出现12次;半夏、人参及茯苓三药配伍使用出现11次。支持度10,置信度0.6)29.《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归经《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主要归入脾经,频率出现达124次;其次为胃、肺和心经,分别味82、81及62次。30.《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四气《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占出现频率约55%。31.《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五味《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味苦、辛为主,分别占频次35%及32%。32.《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医案中半夏的配伍半夏与茯苓、延胡索、高良姜、干姜及桂枝配伍出现频率达5次或以上。(支持度5,置信度0.6)33.《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归经《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主要归入脾经,频率出现105次;其次为肺、胃和心经,分别味67、64及61次。34.《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四气《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占出现频率约51%。35.《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五味《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辛味为主,占46%,其次是苦味占31%。36.《临证指南医案》噎嗝反胃医案中半夏的配伍半夏与姜汁、黄连及茯苓配伍出现频率达10次或以上(支持度10,置信度0.6)37.《临证指南医案》噎嗝反胃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归经《临证指南医案》噎嗝反胃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主要归入脾经,频率出现91次;其次为胃、肺和心经,分别味62、61及54次。38.《临证指南医案》噎嗝反胃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四气《临证指南医案》噎嗝反胃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占出现频率约52%。39.《临证指南医案》噎嗝反胃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五味《临证指南医案》噎嗝反胃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辛、苦味为主,分别占38%及37%。40.《临证指南医案》痞医案中半夏的配伍半夏与枳实配伍出现频率达5次,并辅助以黄连、黄芩及干姜治疗痞病。(支持度5,置信度0.6)41.《临证指南医案》痞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归经《临证指南医案》痞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主要归入脾经,频率出现77次;其次为胃、肺和心经,分别味60、52及34次。42.《临证指南医案》痞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四气《临证指南医案》痞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占出现频率接近50%。43.《临证指南医案》痞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五味《临证指南医案》痞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辛、苦味为主,分别占39%及37%。44.《临证指南医案》肿胀医案中半夏的配伍茯苓与熟半夏配伍出现频率10次,黄连与陈皮配伍;黄连与茯苓配伍也出现10次。(支持度10,置信度0.6)45.《临证指南医案》肿胀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归经《临证指南医案》肿胀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主要归入脾经,频率出现117次;其次为胃、心和肺经,分别味88、63及59次。46.《临证指南医案》肿胀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四气《临证指南医案》肿胀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占出现频率约45%。47.《临证指南医案》肿胀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五味《临证指南医案》肿胀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苦、辛味为主,分别占36%及32%。48.《临证指南医案》暑医案中半夏的配伍半夏与滑石、黄芩、厚朴及杏仁的配伍常用于治疗暑病(支持度5,置信度0.6)49.《临证指南医案》暑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归经《临证指南医案》暑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主要归入肺经,频率出现68次;其次为胃、脾和大肠经,分别味57、52及32次。50.《临证指南医案》暑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四气《临证指南医案》暑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占出现频率超过一半约54%。51.《临证指南医案》暑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五味《临证指南医案》暑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苦、辛味为主,分别占41%及34%。52.《临证指南医案》痰医案中半夏的配伍半夏与茯苓、姜汁及桂枝的配伍常用于治疗痰病。(支持度15,置信度0.6)53.《临证指南医案》痰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归经《临证指南医案》痰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主要归入脾经,频率出现195次;其次为肺、胃和心经,分别味175、122及120次。54.《临证指南医案》痰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四气《临证指南医案》痰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温性药物为主,占出现频率超过一半约61%。55.《临证指南医案》痰医案中半夏组方药物的五味《临证指南医案》痰医案中,半夏组方用药以辛、甘及苦味为主,分别占37%、29%及27%结论以《临证指南医案》中使用半夏的医案综合分析,并结合历代医籍及本草,可以发现半夏运用范围广泛,不局限阴阳表里寒热,这正是因为半夏有辛开平降,引阳入阴的特性,故对阴阳不和、寒热尔错杂的病机疾病皆可以应用。另外研究也发现叶天士运用半夏以半夏入肝、运用半夏降火、以半夏润土、以半夏治血及以半夏补虚的特性作临床使用。

王新彦[7](2015)在《《千金方》的象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唐代医家孙思邈的着作《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挖掘书中与象思维有关的医学内容,展现出《千金方》中的象思维体系,进而探讨中医象思维的特点及其应用方法。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以《千金方》为研究对象,在明确象、思维、象思维等相关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千金方》的医学内容,进行分类、比较和分析说明,将其中蕴含的象思维进行了梳理与研究。结果:《千金方》于理、法、方、药中均体现着“象思维”法,《千金方》的象思维体系体现在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辨证论治、天人相应整体观、本草药方、调摄养生等多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结论:《千金方》中的象思维,包含着如“取象比类”、“援物比类”等能明显突出象思维特征的内容,也包含着在“象”的层面,据理进行的思维、揣测、推导等内容,如“观物取象”、“司外而揣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等等。透过外在的表象特征,进行类比推测,从而获知内在病变与发生机理。这种方法注重对“象”的提取与把握,它具有直观简易的特点,因此可以说是象思维的初级阶段。而意象思维则是《千金方》中象思维的高级阶段,需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勤于实践,并提升自我修养等方式来培养。结合《千金方》医学内容的特点,将《千金方》对象思维的应用方法归纳为:取象法、比类法、推演法、悟道法等四个方面。这几个方法是理解与应用《千金方》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把握中医的门径。象思维朴素、单纯而本真,是学习中医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既有利于理解、把握传统的中医理论,挖掘灵活巧妙的诊治疾病的方法,也有利于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因此可以说象思维是中医思维的核心,它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林悦鸿[8](2011)在《《伤寒论》调治脾胃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伤寒论》是一部很重要的中医经典着作,为中医学开创了一个理法方药、辨证施治的规范,而其中调治脾胃的思想始终贯穿整部着作,并对后世医学有极大且深远的影响。本研究试图系统整理和总结《伤寒论》中调治脾胃的学说,归纳脾胃理论在辨证论治体系的作用与规律,及整理分析论中其他脾胃相关内容。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整理方法,通过对《伤寒论》中脾胃相关条文的整理,归纳仲景对于脾胃病证的正治法和权变法,并探讨其理论体系,强调调治脾胃思想在《伤寒论》中的重要性。结果:1、《伤寒论》中涉及脾胃内容之条文约二百条之多,总结认为脾胃病主要病因有因感受外邪而影响了脾胃,或因误治、失治与药物损伤脾胃,或病邪直中及它经相传,或患者素体本脾虚,或病邪内生,或因大病后脾胃损伤,或因饮食不节等因素。2、在正治法中,通过仲景详细地归纳了各种脾胃病证的临床证候,制定了脾胃病的治则治法,以及制定了许多沿用至今治疗各种脾胃病证候的经典《伤寒论》处方,并归纳这些治法与方剂在现今临床上常用的病证。在权变法中,治疗它病的同时,亦以顾护脾胃的思想贯穿始终,在条文中一再叮嘱,以免过度治疗损伤脾胃之气。论中载方113首,有96首与入脾胃大肠经的药相伍,共用药80余味,有48味药入脾胃大肠经,其中仲景尤善于用甘味药养护脾胃,并在众多经方中佐以甘药。充分体现了仲景在方药的配伍和运用上,念念不忘顾护脾胃后天之本的学术思想。3、仲景认为胃气的存亡强弱,主宰疾病的预后,总结提出了以胃气的存亡判断“除中”等危证。提示后世医家们注重观察疾病的预后。而仲景通过调理脾胃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当今“治未病”思想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结论:《伤寒论》调治脾胃的学说对中医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承前启后作用,运用此学说可以合理解释《伤寒论》有关的学术问题;仲景处方用药十分注重脾胃;整理仲景对脾胃病证的辨证论治思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金付[9](2010)在《乌梅丸方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收集了1980-2009年共30年间运用乌梅丸的现代临床医案251个,采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的研究方法,从治疗病证、症状、舌象、脉象、药物使用频率及用量、证型(包括病因、病位、病性)以及治疗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各方面对乌梅丸方证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梅丸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临床各科,以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为主,也常用于治疗妇科、蠕虫病;运用乌梅丸的核心指征是腹泻、畏寒肢冷、腹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烦躁、呕吐;参考指征有:腹胀、眩晕、消瘦、口苦、胃痛、渴不多饮、口渴多饮、脓血便、面色无华、失眠、腰膝酸软、精神不振、面色黄、发热、肠鸣、粘液样便、头痛、小便黄赤、里急后重、嗳气;舌象为舌质红,薄白腻苔;脉象为细弦脉;所患病证的病因为气(阳)虚、七情、饮食和虫积;病位是脾胃与肝;病性属寒热夹杂。核心药物组成与原方一致。必需药物有:乌梅(18.78±10.81g)、干姜(6.90±3.10g)、党参(13.99±5.27g)、黄连(7.48±3.02g)、附子(7.96±3.83g);参考药物有:当归(10.36±3.28g)、细辛(3.83±1.62g)、桂枝(8.04±3.10g)、黄柏(8.75±3.51g)、蜀椒(5.93±2.67g)。加味药物以泻肝、健脾、止痛、杀虫、清热五方面作用的药物为主。此外还从主治范围、临床表现、证型和药物几方面与乌梅丸经典方证进行对比讨论。

范春香[10](2005)在《《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研究》文中提出《伤寒杂病论》属于中医临床基础学范畴,由于历史的原因,该书于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其确立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是中医临床各学科的共同准绳,它对各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对《伤寒杂病论》中心悸的证治进行探讨。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探讨《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的研究,在探讨主题之前,本文首先介绍了张仲景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重点论述了其学术成就,其成就主要有: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发展了病因病机学说,对方剂学的贡献以及对临床各科都有所建树等。这些学术成就,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从《伤寒杂病论》原文的角度,论述了《伤寒杂病论》中心悸的证治。这部分内容包括:关于心悸病名的描述、对心悸证脉象的描述、注重从整体观角度阐述心悸证之机理、心悸证的辨证论治。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于心悸病名的描述有多种,其中包括“悸”、“心悸”、“心中悸”、“心下悸”、“心动悸”等等,通过这些名词,把“悸”大致归纳为三类:一曰心悸,二曰心下悸,此外,条文中尚有“悸者”、“或悸”、“悸而惊”、“烦而悸”未指明悸动部位之“悸”。对心悸证脉象的描述,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提及,可见脉象在心悸证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妊娠呕吐用下法验案1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妊娠呕吐用下法验案1则(论文提纲范文)

(2)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辛开苦降法理论文献研究
    1 辛开苦降法理论源流概述
        1.1 西汉时期《黄帝内经》为辛开苦降理论奠基
        1.2 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创辛开苦降临床应用先河
        1.3 金元时期辛开苦降理论蓬勃发展
        1.4 明代医家对辛开苦降理论具有突破性认识
        1.5 清代时期辛开苦降理论研究已蔚为大观
    2 辛开苦降法理论概论
        2.1 辛开苦降法立法依据
        2.2 气机升降理论是辛开苦降法运用于临床之理论基础
        2.3 辛开苦降法的配伍特点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案研究
    1 辛开苦降法的数据挖掘工具和方法
        1.1 采用的分析工具
        1.2 频数分析
        1.3 图表分析
        1.4 关联分析
        1.5 黄金分割法
    2 古代医案的数据挖掘结果
        2.1 建立数据库
        2.2 疾病结果分析
        2.3 治法结果分析
        2.4 用方结果分析
        2.5 用药结果分析
        2.6 常见疾病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分析
    3 现代医案数据挖掘结果
        3.1 建立数据库
        3.2 疾病结果分析
        3.3 症状结果分析
        3.4 治法分析
        3.5 用方结果分析
        3.6 用药结果分析
        3.7 常见病用方、用法、症状及用药规律分析
第三部分 辛开苦降法应用研究
    1 辛开苦降方应用概况
        1.1 仲景辛开苦降方应用概况
        1.2 温病学家对于辛开苦降法的应用
        1.3 其他辛开苦降方的应用
        1.4 小结
    2 辛开苦降法实质
        2.1 辛开苦降法的作用优势
        2.2 辛开苦降法与八法的关系
        2.3 小结
    3 辛开苦降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3.1 辛开苦降法之辨证论治探讨
        3.2 辛开苦降法中的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3.3 辛开苦降法辨证论治启示
        3.4 小结
    4 辛开苦降法的后世临床应用
        4.1 辛开苦降法之上下辨证
        4.2 辛开苦降法在疫病治疗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古代医案来源
    附录二 古代医案用方
    附录三 现代医案中医疾病
    附录四 现代医案西医疾病
    附录五 现代医案用方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3)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案研究
    第一章 调和营卫法的古代文献研究
        1 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
        1.1 唐代及以前
        1.2 金元时期
        1.3 明清时期
        2 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章 调和营卫法的数据挖掘准备
        1 采用的软件
        2 医案研究的数据挖掘常用方法
        2.1 频数分析
        2.2 图表分析
        2.3 关联分析
        2.4 黄金分割法
    第三章 古代医案的数据挖掘
        1 建立数据库
        1.1 古代医案来源
        1.2 纳入原则
        1.3 排除原则
        1.4 数据规范化
        2 医案统计结果
        2.1 疾病结果
        2.2 治法结果
        2.3 用方结果
        2.4 用药结果
        2.5 常见疾病用方、用方及用药规律
    第四章 现代医案数据挖掘
        1 建立数据库
        1.1 现代医案来源
        1.2 纳入原则
        1.3 排除原则
        1.4 数据规范化
        2 医案统计结果
        2.1 疾病结果
        2.2 症状结果
        2.3 治法结果
        2.4 用方结果
        2.5 用药结果
        2.6 常见病症状、用方和用药规律
第二部分 仲景调和营卫法理论研究
    第一章 营卫理论概论
        1 营卫的功能
        2 营卫的关系
        3 营卫的运行
        4 营卫与气血、津液、六经、脏腑的关系
        4.1 营卫和气血的关系
        4.2 营卫和津液的关系
        4.3 营卫和六经的关系
        4.4 营卫和脏腑的关系
    第二章 营卫的病理
        1 营卫和谐的要素
        2 营卫的病理
        3 营卫失和的历史的研究概况
        3.1 唐代以前的研究概况
        3.2 三纲鼎立学说
        3.3 营卫失和卫气为主导
        3.4 营卫失和与气血阴阳津液的关系
        3.5 营卫失和与脏腑关系
        3.6 营卫失和的分类
        3.7 《伤寒论》之营卫失和
        3.8 《金匮要略》之营卫失和
        4 营卫失和的概念和分类
    第三章 调和营卫法理论研究
        1 调和营卫法与八法的关系
        2 仲景调和营卫方分析
        2.1 桂枝汤
        2.2 桂枝汤相关方
        2.3 小建中汤及相关方
        2.4 麻黄汤及相关方
        2.5 麻黄汤与桂枝汤合方
        3 小结
    第四章 营卫辨证论治初探
        1 营卫辨证论治的概念
        2 营卫辨证方法分析
        2.1 营卫辨证之病位辨证
        2.2 营卫辨证之病因病机辨证
        2.3 营卫辨证之体质辨证
        2.4 营卫辨证之综合辨证
        3 营卫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3.1 “表病”的营卫辨证论治
        3.2 五脏系统疾病的营卫辨证论治
        4 小结
结语
    1 数据挖掘用于古今医案研究十分有效
    2 总结了营卫失和的定义和分类
    3 总结了调和营卫法的定义分类及治法特点
    4 初步提出了营卫辨证论治
    论文创新点
    问题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古代医案来源
    附录二 古代医案用方
    附录三 现代医案中医疾病
    附录四 现代医案西医疾病
    附录五 现代医案用方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4)仲景药后调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仲景药后调摄的发展脉络
    第一章 仲景药后调摄之渊薮
        第一节 甲骨文药后调摄记载
        第二节 秦汉汉墓医书药后调摄记载
        一、马王堆《五十二病方》药后调摄记载
        二、威武汉墓医简中药后调摄记载
    第二章《伤寒杂病论》:仲景药后调摄药理法方药体系的形成
    第三章 仲景药后调摄的发展
        第一节 东汉后至宋之前的仲景药后调摄体系的发展
        一、《肘后备急方》
        二、《小品方》
        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四、《外台秘要》
        第二节 宋之后至明清时期的仲景药后调摄体系的发展
        一、金元四大家
        二、明清时期温病学派
第二部分 仲景方剂中药后调摄方式的分析
    第一章 调摄方式
        第一节 啜粥调摄
        第二节 饮食禁忌
        第三节 覆与避风寒
        第四节 饮食寒温
        第五节 汗后粉扑法
    第二章 仲景药后调摄方式特色分析
        第一节 辨证论治是药后调摄运用核心原则
        第二节 仲景药后调摄的特色
        一、重视胃气的健运
        二、津液调摄得当
        三、护正与防邪复感并举
        第三节 阴阳自和是仲景药后调摄根本目的
第三部分 基于《中华医典》的《伤寒论》方剂药后调摄分析
    第一章 分析方法
    第二章 《伤寒论》方剂药后调摄内容收集与分析结果
        一、桂枝汤类方
        二、麻黄汤类方
        三、葛根汤类方
        四、小建中汤类方
        五、小青龙汤类方
        六、五苓散类方
        七、黄芩汤类方、葛根芩连汤类方
        八、小柴胡汤类方
        九、四逆散类方
        十、猪肤汤类方
        十一、白虎汤类方
        十二、栀子豉汤类方
        十三、茵陈蒿汤类方
        十四、陷胸类方
        十五、十枣汤类方
        十六、麻杏甘石汤类方
        十七、黄连阿胶汤类方
        十八、瓜蒂散类方
        十九、抵当类方
        二十、大柴胡汤类方
        二十一、承气类方
        二十二、白头翁汤类方
        二十三、竹叶石膏汤类方
        二十四、理中丸类方
        二十五、复脉汤类方
        二十六、三物白散类方
        二十七、四逆汤类方
        二十八、吴茱萸汤类方
        二十九、猪苓汤类方
        三十、附子汤类方
        三十一、白通汤类方
        三十二、真武汤类方
        三十三、桂枝附子汤类方
        三十四、泻心汤类方
        三十五、麻黄附子甘草汤类方
        三十六、乌梅丸类方
    第三章 总论
        第一节 方式继承上有创新
        第二节 理法不离仲景法度
        第三节 六经病药后调摄规律总结
        一、太阳病药后注重表邪祛除、兼顾防邪伤正
        二、少阳病药后注重枢机通畅、尤重情致调和
        三、阳明病药后注重清泻余热、兼或滋阴缓食
        四、太阴病药后注重阳气温补、兼食益胃补肾
        五、少阴病药后注重阳气温通、并重微微解表
        六、厥阴病药后注重寒热并调
        七、诸病药后须需顾护脾胃、禁房劳体劳
参考文献
综述 浅析仲景药后调摄的特色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伤寒论》“方-药-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伤寒论》方证及方药量效研究
        1 《伤寒论》方证研究
        1.1 方证、药证的概念
        1.2 《伤寒论》方证的特色
        1.3 《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
        1.4 《伤寒论》方证、药证的研究现状
        2 《伤寒论》方药量效研究
        2.1 方药量效研究概况
        2.2 《伤寒论》方药量效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在方剂研究中的应用
        1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方剂挖掘中的运用
        2 统计方法在方剂研究中的应用
        2.1 关联规则在方剂研究中的应用
        2.2 计算机算法与方剂挖掘
        3 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与方剂研究
        4 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伤寒论》方剂数据库建设
    1 资料收集
        1.1 资料来源
        1.2 资料的整理
        1.3 资料录入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处理
        2.2 数据库的建设
        2.3 数据挖掘方法
第二部分 《伤寒论》方-药-证分析
    1 方药研究结果
        1.1 药物频次
        1.2 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
    2 症状研究结果
        2.1 总的症状频次
        2.2 方剂条文症状频次
    3 方-证研究结果
        3.1 小柴胡汤
        3.2 大承气汤
        3.3 四逆汤
        3.4 桂枝汤
        3.5 五苓散
        3.6 麻黄汤
        3.7 小承气汤
        3.8 栀子豉汤
        3.9 白虎加人参汤
        3.10 大陷胸汤
        3.11 抵当汤
        3.12 调胃承气汤
        3.13 通脉四逆汤
        3.14 真武汤
        3.15 小青龙汤
        3.16 白虎汤
        3.17 瓜蒂散
        3.18 猪苓汤
        3.19 十枣汤
        3.20 小结
    4 药-证研究结果
        4.1 高频症状与药物的关系
        4.2 小结及分析
第三部分 基于医案的方-药-证-效探讨
    1 病案来源
    2 病案录入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信息点确立
        2.4 资料处理
    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治疗疾病
        4.2 主要症状
        4.3 舌脉统计
        4.4 用量
    5 讨论
结语
    1 论文的创新点
    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临证指南医案》中半夏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半夏的文献研究
        一、半夏的品种与药材
        二、半夏的古代文献研究
        三、半夏的炮制
        四、半夏的现代研究
    第二节 《临证指南医案》文献研究
        一、叶天士临证的思维模式
        二、《临证指南医案》对个别病证研究进展
        三、《临证指南医案》对个别治法研究
        四、《临证指南医案》应用古方剂的研究进展
        五、《临证指南医案》应用中药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临证指南医案》中半夏运用的研究
    第一节 资料收集
        一、资料来源
        二、数据处理
        三、统计方法
    第二节 统计分析结果
        一、频数统计的基本分析
        二、相关分析..半夏及其炮制品与病因病机、舌象、脉象、症状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
    第四节 综合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运用半夏病种及症状的讨论
        一、疟病与寒热症的结合讨论
        二、痰、痰饮的结合讨论
        三、呕吐、噎嗝反胃病;与呕吐饮食、酸水;呕吐涎沫;恶心干呕症的结合讨论
        四、木乘土病的讨论
        五、胃脘痛病与胃脘腹痛症的讨论
        六、痞病与腹部痞闷满不适,食入不运症的结合讨论
        七、肿胀病与腹胀症的结合讨论
        八、暑的讨论
        九、食欲减退,纳食日少及不饥不食的讨论
        十、大便溏泄的讨论
    第二节 半夏与病因病机关系的讨论
        一、肝胃不和
        二、胃阳虚、脾阳虚、脾胃虚弱失运
        三、痰湿饮交阻、痰气瘀阻络、湿邪内蕴,邪滞气分
        四、暑湿热邪内盛、脾胃湿热
        五、肝郁气滞、化火
    第三节 半夏与舌象关系的讨论
        一、白舌
        二、黄苔
        三、红舌
    第四节 半夏与脉象关系的讨论
        一、弦脉
        二、涩脉
        三、小脉
        四、沉脉
        五、濡脉
        六、大脉
        七、弱脉
        八、数脉
    第五节 半夏炮制品的讨论
    第六节 《临证指南医案》处方半夏病种中四气五味归经的配伍的讨论
    第七节 叶天士运用半夏的特色
        一、以半夏入肝
        二、以半夏降火
        三、以半夏体滑而润土
        四、以半夏入血而治血
        五、以半夏为补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7)《千金方》的象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象与思维研究概况
    一、“象”的研究概述
        (一) 象的含义
        (二) 象的分类
        (三) 象的特点
        (四) 象的作用
        (五) 小结
    二、思维研究概述
        (一) 思维内涵
        (二) 思维方式
        (三) 象思维研究概述
        (四) 中医思维方式
        (五) 小结
    三、象思维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一) 古代应用
        (二) 现代研究
        (三) 小结
第二部分 象思维在《千金方》的应用
    一、概述
    二、基本理论中的象思维
        (一) 整体观念
        (二) 阴阳五行
        (三) 藏象理论
        (四) 小结
    三、临证诊疗中的象思维
        (一) 诊断方法
        (二) 据象识病
        (三) 治疗方法
        (四) 小结
    四、本草方剂中的象思维
        (一) 本草法象
        (二) 处方立意
        (三) 药方法象
        (四) 小结
    五、医案与治验
        (一) 医案举例
        (二)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一、象思维的特点
        (一) 本原性
        (二) 整体性
        (三) 灵活性
        (四) 创新性
        (五) 模糊性
        (六) 隐喻性
    二、象思维的方法
        (一) 取象来源
        (二) 思维过程
    三、象思维的价值
    四、象思维与其他思维的关系
    五、《千金方》的象思维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8)《伤寒论》调治脾胃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回顾《内经》中对于脾胃的认识
    1、回顾《内经》中对于脾胃生理功能的认识
        1.1、对脾生理功能的认识
        1.2、对胃生理功能的认识
        1.3、脾与胃之间的关系
    2、《内经》中对于脾胃的病理阐述
        2.1、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2.2、脾病则不能布散精微
        2.3、脾气实与脾气虚
        2.4、脾胃寒热虚实
第二部分 《伤寒论》调治脾胃的理论
    1、《伤寒论》中调治脾胃的正治法
        1.1、脾虚气滞腹满的证治
        1.2、脾阳失运,水气内停的证治
        1.3、脾胃虚寒,寒湿内停的证治
        1.4、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证治
        1.5、胃强脾弱,脾阴不足的证治
        1.6、脾络不和,腹满时痛的证治
        1.7、中焦脾胃,寒热错杂的证治
        1.8、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的证治
        1.9、寒格食入即吐的证治
        1.10、肝脾不和的证治
        1.11、阳明热盛之证治
        1.12、胃热气阴两伤之证治
        1.13、痰热互结心下之证治
        1.14、胃气亏损,痰阻气逆的证治
        1.15、寒滞肝脉,肝寒犯胃的证治
        1.16、上热下寒的胃肠证候之证治
        1.17、胃肠燥热之证治
        1.18、胃热热痞之证治
        1.19、肠热腹泻之证治
        1.20、热毒下注大肠疫毒痢之证治
        1.21、少阳邪热,下注大肠热利之证治
        1.22、大肠滑脱不禁之证治
        1.23、霍乱病证治
    2、《伤寒论》调理脾胃的权变法
        2.1、发汗解表,亦需调理脾胃,且以资汗源
        2.2、脾阳虚兼表者,更需温脾解表
        2.3、和解少阳,调理脾胃,托邪外出
        2.4、少阳与阳明合病,和解少阳与清下阳明并举
        2.5、峻药攻邪,顾护脾胃,确保攻邪不伤正
        2.6、寒凉清热,顾护脾胃,避免寒凉伤脾胃
        2.7、治寒湿水气诸证,不离温脾健脾
        2.8、善后调理,重视后天,病瘥防复,更需调养脾胃
        2.9、观察胃气存亡,判断疾病预后
小结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乌梅丸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1 源流发展
        1.1 方剂出处
        1.2 发展运用
    2 关于乌梅丸主方范畴的探讨
        2.1 驱蛔杀虫之专方
        2.2 厥阴病主方或总方
        2.3 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主方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乌梅丸现代医案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收集标准
        1.3 病名归类
        1.3.1 中医病名归类方法
        1.3.2 西医病名归类方法
        1.4 症状归类
        1.5 数据处理
        1.5.1 频次统计
        1.5.2 关联规则
    2 研究结果
        2.1 性别
        2.2 年龄
        2.3 诊断
        2.3.1 中医诊断
        2.3.2 西医诊断
        2.4 症状
        2.5 舌象
        2.6 脉象
        2.7 证型
        2.7.1 病因
        2.7.2 病位
        2.7.3 病性
        2.8 药物
        2.8.1 核心药物组成
        2.8.2 核心药物剂量
        2.8.3 核心指征与核心药物间关系
        2.8.4 加味药物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与讨论
    1 乌梅丸的主治范围
    2 乌梅丸证的临床表现
    3 乌梅丸证的证型
    4 乌梅丸的方药组成与剂量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语
    1 意义
    2 存在问题
    3 展望
附录:乌梅丸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的研究
    前言
    张仲景生平简介及其学术思想
        张仲景生平简介
        张仲景学术思想
    《伤寒杂病论》中心悸的证治
        关于心悸病名的描述
        对心悸证脉象的描述
        注重从整体观角度阐述心悸证之机理
        心悸证的辨证论治
讨论
    最早确立心悸病名
    首开心悸从肝论治先河
    苓桂术甘汤奠定了水心病的基础
    首创活血化瘀治疗心悸证
    对“血不利则为水”理论的发挥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研究概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妊娠呕吐用下法验案1则(论文参考文献)

  • [1]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D]. 禚昌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D]. 禚昌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D]. 石维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仲景药后调摄的研究[D]. 黄宝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伤寒论》“方-药-证”关系研究[D]. 孙筱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临证指南医案》中半夏应用的研究[D]. 黄逸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7]《千金方》的象思维研究[D]. 王新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12)
  • [8]《伤寒论》调治脾胃的理论研究[D]. 林悦鸿.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1(04)
  • [9]乌梅丸方证研究[D]. 张金付.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4)
  • [10]《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研究[D]. 范春香. 河北医科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孕吐使用以下法测试案例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