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环境仍将影响2002年商用车市场

宏观经济环境仍将影响2002年商用车市场

一、宏观经济环境仍将左右2002年商用车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张昊楠[1](2020)在《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8年,中国已连续十年位居世界机动车产销量第一大国,机动车移动排放源已成为空气污染物、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从2013年开始,先后推行了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加速淘汰高排放车辆、提升燃油经济性、发展新能源与替代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规划和布局等一系列管控政策,不断强化机动车排放管控,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机动车排放治理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相比于外国相关研究,我国针对机动车排放治理政策评价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缺少结合我国国情的量化分析。同时,天津市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在全国66个城市中名列前十,因此研究和分析天津市机动车排放管控政策的实施路径和减排效果,特别是针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治理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机动车保有量、活动水平、排放因子、环境指标、道路分布等数据,从市域角度对机动车排放控制政策的单一减排效应和协同减排效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创新性研究如下:(1)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面板数据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了机动车排放标准提升对于机动车污染物的减排效应。通过构建回归合成模型,将天津市作为干预组个体,并引入机器学习LASSO方法从全国城市中选取控制组个体构建反事实结果,从而估计了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V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的浓度,但对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污染物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进一步规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配合实施其它管控政策来治理空气质量。(2)构建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探究提升燃油经济性对于降低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本文在IPCC2006碳排放模型的基础上,将原模型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修正为燃油含碳量系数,使得模型更具一般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燃油经济性对CO2的减排效果初期并不显着,未来随着老旧汽车的逐步淘汰,提升燃油经济性的CO2减排效果会逐渐增强,到2030年预计可以达到8%。此外,“双限”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是有效降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3)构建了基于多情景模式的机动车排放清单,探究机动车排放管控措施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本研究以2016年为基准年,估计了 2017年至2030年天津市机动车的排放清单,并利用弹性系数方法,比较了各单一减排措施、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等单一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要高于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而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实施交通管制等单一减排措施以及结构性措施和综合性措施均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更佳。因此,综合考虑各项减排措施的减排强度和协同效应,应在构建机动车排放综合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提升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等减排措施。

王秀杰[2](2020)在《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目前处于汽车产业集群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键时期,柳州汽车工业经过近50年的建设和发展,产业集聚优势逐渐显现,已经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汽车生产基地。汽车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单纯用某种理论无法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做出科学的合理解释。本文以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系统的、动态的、全面地研究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别从要素属性、网络属性和能力属性三个维度来分析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及产生机理,构建出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模型。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等方法;在理论分析方面,主要运用管理学、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产业经济学原理,对汽车产业集群的内涵及演进动力机制、竞争优势、集群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升级策略。全文研究从以下方面展开:1、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理论的梳理和评述,对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及形成机制,集群竞争力及评价,汽车产业集群及特征等问题做出适合本文研究的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包含要素属性、网络属性和能力属性三个维度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模型。2、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分析。介绍了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概况,以及柳州汽车产业在当前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应用共词聚类分析方法,从研发能力、供应链建设能力、生产能力及市场营销能力四个方面确立了汽车产业集群能力属性的分析体系,并据此分析了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对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整体外在表现进行了全面阐述。3、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属性分析。运用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属性分析经典模型——Porter钻石模型,从模型六个要素方面分析了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来源及形成机制,对形成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所需的要素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4、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网络属性分析。创新性的把组织生态学引入到汽车产业集群内部协同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中,提出了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了基于种群之间协同进化的汽车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基于该动力机制模型,分别分析了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内整车企业之间、整零企业之间以及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协同进化机制与特征,对形成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所需的内部动态协作网络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5、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综合考虑当前发展实力与未来成长能力的多维度、动态、综合性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把传统复杂系统决策方法AHP与一种新型元启发式优化算法Cuckoo Search相结合,构建了CS-AHP评价方法。选取与柳州市经济水平相当、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相近、地域相邻的湖南省长沙市作为参照,展开对柳州汽车产业竞争能力研究,为柳州市汽车产业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更好的进行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做出了有益的探索。6、柳州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柳州汽车产业升级策略如下:持续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持续提高集群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集成资源,持续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完善集群协调机制,持续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努力推进转型升级;努力改造提升零部件产业以及努力促进人才培训与引进。

彭华[3](2019)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最早应溯及人们对重化工业产业体系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反思。而随着新产业革命的兴起,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车在技术上逐步走向成熟并实现了商业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也因之渐行渐丰。身为港人,目睹祖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迭出、市场起伏,深感相关研究亟待深化。特别是,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家庭大型消费品,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宠,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在东部沿海多地形成高度集聚的生产基地。而与此同时,传统的燃油车既有技术成熟的市场信任,也有优势产能的留恋固守,那么,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究竟如何,其空间分布是否有章可循,是本文探讨的目标和出发点。已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问题的研究,可以大而分之为三个主要领域:其一,关于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其二,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研究;其三,关于政策激励与消费支撑等主要影响要素的研究;其四,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特征的研究。总体而言,关于已有研究尚未将关注点放在空间分布的研究上,相关资料梳理多为数据整理而缺乏深入的总结。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至2008年的技术验证与科技示范期。第二阶段是2009年至2012年的“十城千辆”一期。第三阶段是2013年至2015年“十城千辆”二期。第四个阶段是2016年至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已经达到了1256000辆,为2014年年销售量的16.80倍。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2.2%,为2011年的55倍。无论产销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居世界首位。在动力电池、电动机、充电桩、整车技术等领域,中国也在迅速崛起,但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难关亟待攻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过去传统燃油汽车生产基地的空间布局,但是又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东北地区仅有吉林省一家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时,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集中在我国华东、中南以及西南地区。其中,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最多是华东地区,共有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89个,其中山东省以2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排名全国省份第一。中南地区为42家,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广东等省份。西北地区的有12家,主要集中于陕西、甘肃等省份。西南地区有31家,其中四川14家。从省级层面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四个省份;华中地区的湖北省;华南地区的广东省;西北地区的陕西省;西南地区的重庆。新能源汽车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要素,包括研发与制造基础、技术与知识溢出、政策与地区经济、消费市场接近性等四个方面。从研发和制造基础来看,原来具有传统燃油汽车的区域有较好的人力资本积累,有研发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产业支撑,且有着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利于企业自身供应链的把控和成本控制。从技术与知识溢出来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聚集起到了正向加强作用。新能源汽车对各种制造以及信息化技术要求更高,专业技术人才之间、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当地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支撑,作用较为突出。从政策与地区经济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意味着前瞻性的产业政策引导必不可少;而其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受当地政府在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上的扶持政策影响甚大。从消费市场接近性来看,区域市场分割的现实使新能源汽车厂商主动选择主要消费市场所在区域,而这些地区主要是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地方财政有足够的资金对道路、充电桩等公共设施进行投资。此外,当地的气候与地形也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在该地区的销量。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东北与西部地区往往不具备集聚发展的区位优势。而通过计量分析,我们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R&D经费、相关政策的数量均对新能源产业集聚有正向加强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起到决定性作用;较高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具有排斥作用。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看,本文从市场规模、政策走向、技术趋势等方面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论证。发现我国目前燃油政策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削弱了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预测2020年与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分别到达820万辆与3940万辆。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市场规模将会带动充电桩、光伏、风电产业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结合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将会倾向于优化产业结构,保证产业高质量发展;单一技术路径被多种路径并行发展模式取代;补贴政策继续实行“退坡机制”,并在一段时间以后补贴政策或全面退出。最后,本文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充满必要性与机遇性,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还能为我国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第二,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第三,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第四,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五,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郑吉川[4](2019)在《基于补贴模式演进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能源、智能电网、未来出行以及新一代移动通信的交点,正广泛吸纳新技术、新材料、绿色能源、电力电子、先进制造等方面的新需求、新风向、新势能,成为众多产业的融合性创新型平台,拉动产业升级的支柱性引领型产品.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成带动创新的技术门类达到了30余种.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扩张,研发成本高昂、市场推广困难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以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应运而生.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以形式多样的补贴为主,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补贴实践产生的讨论和争议也在与日俱增,财政推广应用补贴带来的产能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重视,相应地调整了补贴.然而,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补贴的效果、影响以及模式仍缺乏研究.对于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补贴的范围、力度、方式、对象如何调整,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补贴的模式、策略还缺少共识,未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问题仍待解决.因此针对基于补贴模式改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在这样的背景和问题导向下,本文利用博弈模型框架和方法从动态角度考虑了不同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双积分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和配套补贴政策的选择以及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的补贴模式和策略.具体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相应的结论如下:(1)在文献综述部分总结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述评和政策改进;梳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研究的文献,归纳总结了其研究要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进一步地,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和供应链研发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2)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优化的问题,基于动力系统分支理论构建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了三种新能源汽车补贴,包括:1)研发补贴;2)市场补贴;3)混合补贴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发现:首先,新能源汽车研发补贴能刺激企业研发投入,但补贴的增加会降低市场稳定性;其次,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刺激效果弱于研发补贴,过度补贴会降低市场稳定性;最后,新能源汽车混合补贴下,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刺激效果优于市场补贴,对企业利润的刺激效果劣于市场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定性的提升优于市场补贴.基于此,结论表明应降低市场补贴退坡幅度,未来对应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研发投入间隔梯度补贴”,降低企业研发投入调整速度,以维护市场稳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3)构建了一个由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讨论了包括:1)产品补贴;2)研发补贴;3)产品与研发同时补贴这三种方式,对供应链上新能源车企研发努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政府补贴存在介入机制,当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具备规模以上生产能力时,触发补贴的介入;其次,在产业的萌芽期,产品与研发同时补贴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制造商研发努力的最优方式,但当供应商、制造商研发能力分化成“供弱制强”时,产品补贴是最优方式;然后,随着产业进入成长期,研发补贴是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制造商研发努力的最优方式;再后,研发补贴是贯穿所有产业发展阶段的降低新能源汽车价格、促进推广效果最优的补贴方式;最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补贴具有退出机制,当产业进入成熟期,触发补贴的退出.三种补贴方式下政府补贴策略都受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度,供应商研发成本系数、制造商研发成本系数和供应商、制造商成本的影响,三种补贴方式下的产品补贴策略皆“逆供应商研发成本、逆生产成本”变化;产品与研发同时补贴方式下的研发补贴策略无视了供应商研发成本的变化;产品与研发同时补贴下的研发补贴和仅研发补贴策略皆无视了生产成本的变化;政府应考察产业发展情况和新能源汽车的社会认知情况来决定和调整补贴策略.(4)构建了一个带有研发补贴的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制造商决定研发投入水平、供应商产量竞争及制造商产量竞争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阐释了正积分价格、市场规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研发补贴的作用机理与效果.发现:不考虑研发补贴时,当纵向研发溢出率超过阈值,企业研发投入将随正积分价格、市场规模增加而减少;其次,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激励效果,但应随纵向研发溢出率增加而减少,以规避“挤出效应”.为此提出,“逆溢出率变化”的研发补贴政策与双积分政策组合使用更能完善市场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健康发展.(5)总结历年来美国、德国、日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沿革、补贴模式、优缺点、历史特点、影响,通过横向政策对比以及分析和研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问题,总结更适合我国经济实践的对应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补贴模式.(6)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历年来和补贴相关的产业政策进行梳理,首先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不同阶段,其次对不同阶段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依据、补贴模式、政府思路、特点和演进根据以补贴的演进为轴线将相关的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串联,分析不同阶段、不同产业发展思路乃至业界对政策的不同反应所带来的政府偏好、政策思路以及补贴规制的改变,最后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走过的发展阶段,以及今后的发展动向,对前一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加以分析,对下一阶段的补贴政策提出建议.

张超[5](2019)在《对外开放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代表着国家整体的工业化水平和竞争力水平。加入WTO后,我国汽车产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并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际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从2009年开始一直稳居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的位置。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大国,但并非汽车强国,与世界汽车产销量排名前10的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还需要进一步提升。2018年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继续扩大汽车产业对外开放的措施,这对汽车产业的日后发展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可以准确把握机遇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使我国成为世界汽车强国。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第二章阐述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并从贸易和外资两方面分别分析了汽车产业对外开放影响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第三章从产业政策、贸易及外资三方面描述了我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的历程和现状;第四章通过选取的五个指标,分别从整体和产品分类对汽车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与其他国家形成对比;第五章运用stata软件,首先对2001-2016年我国汽车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然后按照汽车产品分类分别研究了对外开放对汽车(以整车为主)、摩托车、汽摩零部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通过理论、现状与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梳理我国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可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贸易和外资两方面:①降低进口关税,取消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措施;②从限制到鼓励整车和零部件的投资、取消国产化限制等。(2)通过评价和对比相关指标,可以了解到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汽车(以整车为主)及零部件两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摩托车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3)通过控制研发水平、规模经济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对外开放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从而得出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对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着的正影响。由此可得,扩大对外开放能够促进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同时研发水平和规模经济对国际竞争力同样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从产品分类来看,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能显着促进汽车(以整车为主)和零部件两种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投资开放度对摩托车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不显着。

聂文[6](2019)在《江铃汽车伊朗国际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全球技术变革的日新月异,工业科技迅速成长发展。其中作为工业中的佼佼者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尤为突出。并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自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经历时超过7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加入WTO的这些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已经连续多年雄踞全球第一,是全世界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的增速回落,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消费信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汽车市场短期内仍面临较大的压力。2018年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2%和2.8%。但是同期在2018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汽车的出口量居然逆势增长11.3%,实现了115万辆出口。由于国内车市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车企把发展重心开始聚焦到了海外市场。江铃汽车作为中国轻型商用车的领军者,一直把海外市场的发展当成公司发展战略重点,也是最早一批走向国际市场的自主品牌车企之一。但是,目前全球经济衰落带来的车市不景气,我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不足,中国汽车的国际化如何走下去,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难题。因此,本文以作者自身的工作背景和经验为基础,把江铃汽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江铃汽车出口到伊朗的营销战略分析来摸索适合江铃汽车走向全球的发展道路。本论文以国际市场相关战略理论为指导,分析江铃汽车在伊朗地区市场营销现状,结合伊朗区域的综合环境分析,找出江铃汽车在该区域发展的问题,最后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提出相关的优化和改进方案。

乞孟迪,柯晓明,王殿铭[7](2019)在《交通领域清洁化、低碳化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认为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碳排放量快速增加,占全社会碳排放比重由2000年的5.4%提升至目前的9%。中长期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决定我国运输需求继续增长,但环保限制和效率提升导致公路运输发展放缓。民航工业健康发展,中长期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燃油经济性提高以及新能源汽车普及有效对冲石油需求的增长,减少使用阶段碳排放。2030年之后,交通用能渐进饱和,电力和航煤取代汽柴油成为主要交通燃料,交通碳排放与用能脱钩。

王芳[8](2019)在《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 ——来自中国汽车产业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链条长、关联性高,能够带动上下游钢铁、机械、电子、金融、保险等诸多产业的发展,还能为国家创造可观税收,吸纳大量就业人员。可以说,汽车产业发展速度的快慢、发展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从引进技术开始,历经初创、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在2013年跨过年产销量2000万辆的大关,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与此同时,汽车产业自身发展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问题,人口红利、市场红利、国际贸易红利下降,而能源环境问题加剧。汽车产业的发展亟需寻找新出路。其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创新绩效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创新绩效的提升,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创新投入,另一方面来源于“借用的研发”,即接收其他主体的知识溢出。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现有文献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关于知识溢出的研究,学者们更多关注FDI知识溢出对某一地区或某一产业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创新水平的影响,而关于产业内、产业间知识溢的相关研究非常稀缺。第二,大量文献强调地理接近和知识差距对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虽有部分学者在研究知识溢出时引入了吸收能力概念,但是对吸收能力的处理比较粗糙,只把它当作一个调节因素或中介因素,深入探讨不同吸收能力水平下知识溢出效应的文献并不多。第三,关于我国汽车产业或企业的相关研究,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创新与绩效评价,另一方面主要是研究国际知识溢出,尤其是FDI知识溢出对汽车产业或企业发展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将知识溢出或者国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置于同一框架,分析二者对汽车产业影响的文献较少;另外,关于我国汽车产业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三者关系的文献尚未被检索到,更是缺乏对产业内、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对比,以及三种溢出效应在不同性质汽车企业的现实表现。基于这样的判断,本文认为,这里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一,将产业内、产业间知识溢出引入研究,与国际知识溢出形成对比,拓展和丰富已有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将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分析不同知识溢出水平和不同吸收能力水平下,二者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第三,以我国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检验产业内、产业间和国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虑企业所有制,分析和检验这三者关系在国有、民营、外资汽车企业的表现是否相同,若不相同,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何;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即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在概念界定和文献评述的基础上,将产业内、产业间和国际知识溢出同时纳入研究,并引入吸收能力概念,阐明产业内、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其次,通过总结和参考已有研究,对处于不同水平的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线性与非线性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考虑所有制问题,提出和分析产业内、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在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可能存在不同表现。最后,以企业的C-D生产函数为基础,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创新绩效的代理变量,构建了产业内、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数理模型。在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的基础上,为了检验产业内、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采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采用ACF方法测算汽车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为因变量;以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知识池为依据计算的产业内、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为自变量,以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出口水平等为控制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在普通面板回归不理想的情况下,根据理论分析和已有研究,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再次进行实证检验。分别以产业内、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以及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并考虑异质性企业问题,分国有、民营、外资汽车企业进行分组检验,得到本文的主要结论。最后,以LP方法计算的我国汽车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为替代因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所获结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结论。根据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主要结论有:对汽车产业而言,第一,产业内知识溢出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对创新绩效起促进作用,产业间知识溢出和国际知识溢出都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U型变化。第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汽车企业的吸收能力处于不同水平时,产业内、产业间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U型变化,而国际知识溢出呈非线性分段变化,且为负影响。第三,当吸收能力保持不变,每增加一单位不同类型的知识溢出,产业内知识溢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产业间知识溢出,国际知识溢出的影响最小且主要为负影响。第四,当知识溢出水平保持不变,每增加一单位的吸收能力,国际知识溢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产业间知识溢出,产业内知识溢出的影响较最小。由此可知,对于全部汽车企业而言,要想通过吸收外部知识溢出提高创新绩效,一方面,要确保接收到的产业内、产业间和国际知识溢出水平达到一定级别;另一方面,也要确保自身对产业内、产业间和国际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达到一定级别。对于国有汽车企业而言,第一,产业内、产业间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存在门槛效应,为线性的正向效应;国际知识溢出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主要为负影响。第二,吸收能力对的调节作用呈非线性变化。当吸收能力处于不同水平时,产业内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U型变化,而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的影响呈分段变化。第三,当吸收能力保持不变,每增加一单位不同类型的知识溢出,产业间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业内知识溢出,国际知识溢出的影响最小且主要为负影响。第四,当知识溢出水平保持不变,每增加一单位的吸收能力,产业内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国际知识溢出,产业间知识溢出的影响较最小。由此可知,对于国有汽车企业而言,一方面,要确保接收到的产业内、产业间和国际知识溢出水平达到一定级别;另一方面,要将自身对产业内、产业间和国际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控制在一定区间;此外,还需对国际知识溢出持谨慎态度。对于民营汽车企业而言,第一,产业内、产业间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存在门槛效应;国际知识溢出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呈U型变化。第二,吸收能力对产业内知识溢出的调节作用呈非线性变化,对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的调节效应不显着。第三,当吸收能力保持不变,每增加一单位不同类型的知识溢出,产业内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业间知识溢出,国际知识溢出的影响最小且主要为负影响。第四,当知识溢出水平保持不变,每增加一单位的吸收能力,产业内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存在影响,而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的影响并不显着。由此可知,对于民营汽车企业而言,一方面,要确保接收到的产业内、产业间和国际知识溢出水平达到一定级别;另一方面,要充分提高自身对产业内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对于外资汽车企业而言,第一,产业内、国际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呈分段变化;产业内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线性的正向作用。第二,吸收能力对产业内、产业间知识溢出的调节作用呈非线性变化,对国际知识溢出的调节效应并不显着。第三,当吸收能力保持不变,每增加一单位不同类型的知识溢出,产业间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业内知识溢出,国际知识溢出的影响最小且主要为负影响。第四,当知识溢出水平保持不变,每增加一单位的吸收能力,产业内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产业间知识溢出,国际知识溢出的影响不显着。由此可知,对于外资汽车企业而言,一方面,要确保接收到的产业内知识溢出水平达到一定级别,并将国际知识溢出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要对不同类型的外部知识匹配不同水平的吸收能力。通过对比全要素生产率对产业内、产业间和国际知识溢出的弹性,以及三种类型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共同影响创新绩效的参数估计值的大小可知,整体而言,产业内、产业间知识溢出对我国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大于国际知识溢出。这一研究为正确认识“市场换技术”提供数据支持,也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出新方向:在吸收国际知识溢出的同时,也要足够重视国内知识溢出,强化与国内知识匹配的吸收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对于知识溢出方,要更新观念,建立溢出“收益”观,还要鼓励跨国并购,扩大企业影响力;对于知识接收方,要增加知识储备,扩大知识多样性,强化吸收能力,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借鉴发展国家经验;对于政府,则应当完善现有的利益补偿机制,弥补溢出方损失;肃清障碍,畅通渠道,促进知识溢出;建立知识交流平台,形成知识溢出网络效应;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对自主品牌研发的扶持力度;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学者们关注较少的产业内、产业间知识溢出纳入研究,构建产业内、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共同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拓展和丰富了已有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深入考察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分析和检验处于不同水平下的知识溢出和处于不同水平下的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这是对已有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进一步细化。第三,以我国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企业层面的实证检验和产业层面的弹性分析,对比和分析了产业内、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效果,得到产业内、产业间知识溢出对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国际知识溢出这一结论。既为深刻认识和合理判断“市场换技术”策略提供依据,也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出新方向:在吸收国际知识溢出的同时,也要足够重视国内知识溢出,强化与国内知识匹配的吸收能力的培养。第四,检验了国有、民营、外资汽车企业产业内、产业间、国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不同效果,并得到一些新结论。民营和外资汽车企业接收到的产业内和国际知识溢出越多,越有利于其创新绩效的提升;吸收能力越强,也越有利于其创新绩效的提升。而国有汽车企业对知识溢出尤其是国际知识溢出的态度并非如此,于国有汽车企业而言,国际知识溢出越多、吸收能力越强,越不利于其创新绩效提升。并据此提出国有汽车企业必须对国际知识溢出持谨慎的态度,也需要把吸收能力控制在合理范围。第五,已有的研究关注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却鲜少有人关注知识溢出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可以说,以往的研究是缺乏反馈机制的静态分析。本文提出并检验了“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这一观点。

李娟娟[9](2018)在《中国汽车产业FDI的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FDI溢出效应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通过对中国汽车产业FDI溢出效应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一方面可以验证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模式下,相关理论是否成立,也可以对于已有的FDI理论提供一个良好的补充。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汽车市场的外资战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争议也较大。中国的汽车产业发端于建国后,但真正的大发展却是始于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积极地融入国际市场,大量地引入外资。在汽车领域,则是推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来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外资车企开始通过与中国车企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进入中国,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成绩斐然。但是,伴随着外资的进入,中国汽车市场迅速被占据,内资车企遭到严重挤压,整车企业对外资的依赖与日俱增,这种局面不仅抑制了内资车企的创新动力,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安全也造成了威胁。因此,为了客观地评价外资引入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对FDI的溢出效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FDI进入后合资车企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并初步分析了FDI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为了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对FDI溢出效应的渠道进行了分析,但是只通过案例分析,不能分析FDI对中国汽车行业整体的影响,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通过使用GMM方法来测度中国汽车产业FDI溢出效应,并对能够影响FDI溢出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一、FDI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但距离、FDI来源以及吸收能力的不同,会对这一效应产生影响。本文运用GMM方法分析FDI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发现FDI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且这一结论是相对稳健的,不会因为TFP算法的不同或者个别变量的扰动而发生改变。为了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首先使用LP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回归,随后又使用OP法进行了回归测算,结论依然成立。而后分别加入了经济特区因素、出口因素和国企/非国企因素进行回归,结论也成立,证明FDI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明显的正面效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但是,因为距离不同,FDI来源的不同以及吸收能力的差异,FDI溢出效应也会有所不同。首先,当距离较近时,相应的技术溢出效应会较强,反之,则较弱。因为技术溢出效应通常会通过知识溢出或者劳动力的转移而产生,这种情况下,越是接近跨国公司,就越容易获得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受益就越大。其次,FDI来源的不同,FDI溢出效应也会有所差异。当FDI是来自港澳台车企时,由于港澳台和中国内地在制度上和文化上的差异较小,港澳台车企自身的先进的管理流程和技术更容易被内地车企快速地学习和吸收,造成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加大。当FDI来自西方车企时,一方面是文化上的差异,另一方面西方车企技术更加先进,内地车企在吸收转化时所要的时间要更多,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技术溢出效应整体上会较大。最后,吸收能力的不同也会影响FDI的溢出效应的结果。吸收能力越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越小。二、FDI的增长率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显着的负向影响。FDI的增长率越高,即外资进入的速度越快,越不利于内资车企的发展。因为技术差距的存在,FDI进入时拥有巨大的优势,会对内资车企形成一定的挤压和排挤,内资车企的市场份额会急剧缩小,甚至退出市场。尤其当FDI以较快的节奏进入中国时,内资车企能做出的反应会较小,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外资车企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造成的结果就是,有外资合作机会的企业沦为外资的附庸,没有合资机会的则可能退出市场,此时,FDI对内资车企造成的伤害就远大于带来的收益,内资汽车产业面临全面滑坡。而当FDI以相对缓慢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时,内资车企会有较为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外资车企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也可以相对从容地调整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内资车企的实力不断增强,可以有效地面对来自外资车企的竞争。三、FDI对中国汽车产业以及相关企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FDI在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从产业层面来说,外资的到来,迅速挤占了中国的汽车市场,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形成威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汽车市场都被外资所占据,最近几年,自主品牌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市场份额也到了40%,但是比例仍旧偏低。同时,中国自主品牌的这部分份额主要集中于低端产品市场,单品利润极薄,造成国内众多车企的自主品牌事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需要依赖政府的补贴以及来自合资企业的利润。相反,外资主要占据高端市场,获取了大量的利润。同时,外资依赖自身规模优势,开始加大对低端市场的渗透,中国本土车企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从企业层面来说,汽车零部件市场因为开放度较高,外资渗透的也比较严重,很多企业都被外资挤出市场或者挤到产业链底部,从事技术含量小的一些生产活动或者代工。而整车企业由于股比限制的存在,消亡问题可以避免,但随着股比限制的放开,问题也十分严重,那就是内资车企对外企严重的依赖。虽然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但是除了个别车企,目前内资车企还是从各各方面紧紧依赖着外资,且这种依赖并没有明显的减弱迹象。四、FDI溢出效应与汽车产业政策和车企战略有较大关联性。当一国有较好的产业政策时,可以有效地引导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并对FDI的挤出效应形成一定的抑制。在存在较大技术差距时,外资的进入必然会对内资车企形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内资车企原有市场的减少,所以,为了保护国内相关产业,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性政策,这些政策对于保全中国自身的汽车产业起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些保护性的政策并没有随着产业的发展积极调整,反倒成了保护落后产业和落后产能的工具,导致企业对政府和政策都有着强烈的依赖,而不是去想办法增强企业自身实力,此时,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就会大大减弱,更多的是挤出效应。当企业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发展战略时,就可以对FDI的溢出效应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这里的发展战略更多指向企业的合资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当企业面对合资时,考虑的不是技术的获取,或者联合开发、联合开拓市场,而仅仅是想依赖对方的品牌、资金和技术时,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会较小,持续的时间也会较短,更长的时间内起作用的将是挤出效应。当企业坚持自主品牌战略,坚持自主创新时,则会存在较为显着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相比于已有文献的研究,本文在研究时,更注重理论与特定行业的结合。一方面梳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则是根据理论来更好的认识现实中的具体现象,以实现理论和现实的有机结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由于FDI溢出效应的特殊性,使用数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时,更多的时候只能论证FDI溢出效应的存在性问题,而对于FDI溢出效应发挥作用的渠道很难用模型分析,使用案例分析时,又不能展现FDI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影响,为此本文根据汽车行业的自身特征,结合相关理论,采用计量分析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分析了FDI溢出效应产生的渠道,溢出效应的存在性以及溢出效应产生的原因,实现了理论和实际的更好结合,对汽车行业FDI溢出效应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二、在分析FDI溢出效应的示范-模仿渠道时,不是单纯地进行简单的静态分析,而是进行动态的描述,以时间为轴,划分为逻辑更加清晰的三个阶段,即简单模仿阶段、附加技术的模仿和全面超越阶段,并从中国汽车企业中选取典型的代表来展示相关阶段的发展。这样的处理可以对示范-模仿渠道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避免了落入只是罗列数据和分析数据的窠臼。三、在分析FDI溢出效应的渠道竞争渠道时,本文也没有采取通常的方法,即简单区分为正面竞争效应和负面的挤出效应,而是为了完整地展现竞争渠道如何发挥作用,依据外资进入的时间的不同以及技术条件的不同,将竞争渠道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竞争挤出阶段、竞争强化阶段和全面竞争阶段,同时也选取中国汽车产业典型企业来展示。本文的不足之处:一是由于中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获取的难度以及数据可靠性问题,本文采用的数据是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目前主流文献在使用中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时,大部分也是采用1998-2007年这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分析。Brandt等(2017)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中发表的文章WTO Accession an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也是采用了1998-2007年的数据。二是在分析中国汽车产业FDI溢出效应的原因时,因为数据获取和指标量化方面存在难度,只选取FDI的来源、地理距离和吸收能力三个方面来分析。三是进行案例分析时,每个部分只是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缺乏类似相关案例的汇总统计,可能会存在观点片面的问题。

林梅霞[10](2017)在《基于Gompertz和岭回归模型的中重卡销量预测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重卡市场已经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伴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商用车市场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汽车企业也十分关注未来市场的规模及结构,同时也关注未来产品的演化趋势等。对市场需求及市场趋势的准确预测不仅能在产品研发,营销战略布局,产能调整等方面对中重卡企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还对企业进行内外部环境预测分析并做出产品战略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首先,本论文通过对过去10年商用车市场较全面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商用车整体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中重卡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从宏观经济及政策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本论文通过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确定了商用车市场的五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包括: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煤炭需求量、钢铁产量。再次,引入Gompertz模型及岭回归模型,并通过历史数值进行实证分析,确保了模型的科学合理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进而应用该模型对中重卡市场保有量进行预测。最后,综合权威机构对五个影响因子的判断,并将影响因素预测值输入模型,得出未来10年中重卡市场的预测值,对未来影响中重卡市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判断,预测未来中重卡市场的发展及产品结构演化趋势。同时,对市场预测分析结果在两个主要的中重卡生产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并对企业的产品战略,竞争战略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行业权威机构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在行业学者更多的运用岭回归模型做预测分析的情况下,将Gompertz模型与岭回归模型共同用于论证市场预测的准确性。本论文既能形成对中重卡市场历史发展的科学认识,也能理顺基于历史规律提炼的未来中重卡市场的演化趋势。同时也为多家汽车企业的市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数据及参考。

二、宏观经济环境仍将左右2002年商用车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宏观经济环境仍将左右2002年商用车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反事实框架下政策效应评估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机动车排放模型及排放清单的相关研究
        1.2.3 机动车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评价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2.1 机动车排放清单
        2.1.1 排放清单编制原理
        2.1.2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排放源分级
        2.1.3 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
    2.2 机动车排放模型
        2.2.1 机动车排放基本模型
        2.2.2 机动车车队信息
        2.2.3 机动车存活曲线
        2.2.4 机动车活动水平
    2.3 机动车排放因子
        2.3.1 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测定方法
        2.3.2 污染物排放因子
        2.3.3 CO_2排放因子
    2.4 反事实分析理论
        2.4.1 潜在结果框架
        2.4.2 因果效应识别策略
        2.4.3 回归合成方法
    2.5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模型选取
        2.5.1 回归模型的收缩与选取
        2.5.2 机器学习LASSO方法的基本模型
        2.5.3 基于LASSO的反事实分析方法
第3章 中国机动车排放特征与排放治理演进
    3.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与车队构成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3.1.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3.1.2 中国机动车车队构成现状
    3.2 中国机动车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特征分析
        3.2.1 排放现状分析
        3.2.2 排放历史趋势分析
    3.3 中国机动车排放治理的演进
        3.3.1 新车准入管理
        3.3.2 在用车辆排放检测及管控
        3.3.3 燃油质量标准管理
        3.3.4 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
        3.3.5 强化交通规划治理和经济政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动车排放标准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研究
    4.1 基于反事实分析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4.1.1 基于回归合成方法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应评价模型
        4.1.2 预测精度的分析和比较
        4.1.3 政策干预的显着性检验
    4.2 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4.2.1 基于LASSO方法的控制组个体选取
        4.2.2 Monte Carlo模拟对比分析
    4.3 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对污染物减排效应分析
        4.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4.3.2 实证分析结果
        4.3.3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动车燃油经济性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研究
    5.1 基于燃油经济性的碳排放模型
        5.1.1 碳排放基本模型
        5.1.2 模型参数设定
    5.2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现状
        5.2.1 天津市机动车流量及碳排放时空分布
        5.2.2 天津市机动车燃油消耗现状
        5.2.3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量估算
        5.2.4 天津市机动车碳排放变化趋势
    5.3 机动车排放控制对温室气体的治理效应评估
        5.3.1 提升燃油经济性
        5.3.2 限制道路机动车数量
        5.3.3 推广替代燃料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与策略优化
    6.1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模型与排放因子模拟
        6.1.1 保有量及车队构成
        6.1.2 车辆活动水平
        6.1.3 污染物排放因子
        6.1.4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6.2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情景设置
        6.2.1 保有量预测分析
        6.2.2 年均行驶里程预测分析
        6.2.3 排放控制情景设计
    6.3 基于情景分析的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6.3.1 基准年排放估计
        6.3.2 目标年排放预测
        6.3.3 减排情景下机动车减排效应分析
        6.3.4 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效应分析
    6.4 天津市机动车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策略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汽车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汽车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1.2.2 国内关于汽车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群理论
        2.1.1 产业集群的内涵
        2.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2.1.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2.2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
        2.2.1 产业集群竞争力内涵
        2.2.2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
    2.3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
        2.3.1 汽车产业集群
        2.3.2 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
        2.3.3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分析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分析
    3.1 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3.2 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3 基于共词聚类分析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属性分析
        3.3.1 共词聚类分析方法
        3.3.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属性分析指标设计
    3.4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属性分析
        3.4.1 研发能力
        3.4.2 供应链建设能力
        3.4.3 生产能力分析
        3.4.4 市场营销能力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属性分析
    4.1 生产要素
        4.1.1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基础生产要素分析
        4.1.2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高级生产要素分析
        4.1.3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专业生产要素分析
    4.2 需求条件
        4.2.1 乘用车市场
        4.2.2 商用车市场
    4.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4.3.1 本地零部件配套体系
        4.3.2 相关生产服务体系
    4.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4.4.1 企业战略与结构
        4.4.2 市场竞争
    4.5 机会
        4.5.1 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机遇
        4.5.2 新一轮技术变革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机遇
    4.6 政府
        4.6.1 广西自治区政府
        4.6.2 柳州市政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网络属性分析
    5.1 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
        5.1.1 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定义
        5.1.2 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的协同进化形式
    5.2 基于种群之间协同进化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机制
        5.2.1 非捕食竞争模式下协同进化竞争机制
        5.2.2 原始协作模式下协同进化创新机制
        5.2.3 偏利共生模式下协同进化创新机制
    5.3 汽车产业集群协同进化竞争机制的模拟仿真
        5.3.1 汽车产业集群非捕食协同进化竞争仿真
        5.3.2 汽车产业集群原始协作协同进化竞争仿真
        5.3.3 汽车产业集群偏利共生协同进化竞争仿真
    5.4 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网络属性分析
        5.4.1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5.4.2 柳州整车企业之间协同进化机制分析
        5.4.3 柳州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协同进化机制分析
        5.4.4 柳州零部件企业之间协同进化机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
    6.1 产业集群边界的确定
    6.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6.3 评价方法
        6.3.1 CS-AHP方法简介
        6.3.2 CS-AHP模型的建立
    6.4 权重计算
        6.4.1 样本与数据收集
        6.4.2 判断矩阵处理
        6.4.3 基于CS-AHP的权重计算
    6.5 评价结果
        6.5.1 数据处理
        6.5.2 研究结果
        6.5.3 评价指标分析
        6.5.4 评价结果分析
    6.6 对策及建议
        6.6.1 持续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6.6.2 持续提高集群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6.6.3 集成资源,持续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6.6.4 完善集群协调机制,持续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
        6.6.5 紧抓产业变革机遇,努力推进转型升级
        6.6.6 努力改造提升零部件产业
        6.6.7 努力促进人才培训与引进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目录
附录B.1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关键词提取列表(2 频次以上)
附录B.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25Χ25)
附录B.3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25Χ25)
附录B.4 关于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问卷
附录B.5 关于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评价指标权重的调研问卷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
        1.2.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1.2.3 政策激励效果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2.1.1 能源危机的预见性
        2.1.2 减少排放的紧迫性
        2.1.3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升级
        2.1.4 可持续发展与需求变化
    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相关理论
    2.3 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理论
第3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3.1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介绍
        3.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3.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3.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与对比
        3.2.1 国内外新能汽车整车技术现状
        3.2.2 国内外动力电池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3.2.3 国内外电动机技术发展现状
        3.2.4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对比分析
第4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
    4.1 中国汽车产业空间分布情况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空间分布情况
        4.2.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布局情况
        4.2.2 新能源汽车销地分布情况
    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4.3.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现状总览
        4.3.2 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发展现状
第5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要素
    5.1 研发与制造基础
    5.2 技术与知识溢出
    5.3 当地政策的引导
    5.4 消费市场接近性
    5.5 中国新能源汽车集聚因素的实证研究
        5.5.1 数据的获取与指标的建立
        5.5.2 模型的建立
        5.5.3 模型结果分析
第6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瞻
    6.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预测
        6.1.1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影响因素的灰度分析
        6.1.2 基于Bass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保有量预测
    6.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走向
    6.3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判
    6.4 小结
第7章 政策建议
    7.1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7.1.1 发展规划政策
        7.1.2 技术与能源限制性政策
        7.1.3 配套基础设施政策
        7.1.4 推广与补助政策
    7.2 国外新能源汽车政策
        7.2.1 美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7.2.2 日本新能源汽车政策
        7.2.3 德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7.3 国际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比分析
    7.4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7.4.1 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
        7.4.2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7.4.3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
        7.4.4 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7.4.5 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补贴模式演进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2 理论回顾
    2.1 产业政策的相关理论
        2.1.1 产业政策理论背景
        2.1.2 市场失灵
        2.1.3 产业政策有效性的争议
        2.1.4 产业政策与基础制度
        2.1.5 我国产业政策的改进
        2.1.6 我国产业政策思路存在的问题
    2.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及政策概述
        2.2.1 汽车产业的重要性
        2.2.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沿革
        2.2.3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沿革
        2.2.4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述评
        2.2.5 小结
3 基于市场稳定性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优化研究
    3.1 问题描述
    3.2 假设条件与符号说明
    3.3 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竞争模型
        3.3.1 研发补贴情形
        3.3.2 市场补贴情形
        3.3.3 混合补贴情形
    3.4 数值仿真
        3.4.1 新能源汽车研发补贴对市场稳定的影响
        3.4.2 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对市场稳定的影响
        3.4.3 新能源汽车混合补贴对市场稳定的影响
    3.5 政策建议
    3.6 小结
4 促进新能源车企研发的补贴方式和策略研究
    4.1 问题及模型的基本描述
    4.2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研发模型
        4.2.1 产品补贴
        4.2.2 研发补贴
        4.2.3 产品与研发同时补贴
    4.3 模型分析与命题
    4.4 结论与分析
    4.5 小结
5 双积分政策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补贴研究
    5.1 问题描述
    5.2 研究假设
    5.3 模型分析
    5.4 政策建议
    5.5 小结
6 我国与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6.1 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
        6.1.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
        6.1.2 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
        6.1.3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
    6.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6.3 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改进
7 案例分析——以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为例
    7.1 科技战略阶段(2002-2008)
    7.2 产业战略阶段(2009-2012)
    7.3 推广应用阶段
        7.3.1 第一阶段(2009-2012)
        7.3.2 第二阶段(2013-2015)
        7.3.3 第三阶段(2016-2020)
    7.4 研发补贴阶段(2002-2019)
    7.5 减排政策阶段(2018-2020)
    7.6 小结
8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献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表格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对外开放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1.2.2 对外开放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对外开放对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2.2 汽车产业对外开放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机理分析
        2.2.1 贸易开放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2.2.2 外资开放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3 我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历程与现状
    3.1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3.1.1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发展历程
        3.1.3 我国汽车产业外资政策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汽车产业贸易的现状分析
        3.2.1 我国汽车产业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3.2.2 我国汽车产业进口贸易现状分析
    3.3 我国汽车产业引入外资的现状
        3.3.1 我国汽车产业引入外资的历程
        3.3.2 我国汽车产业引入外资的现状
4 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4.1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的选取及分析
        4.1.2 指标分析方法
    4.2 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4.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4.2.2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4.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4.2.4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4.2.5 质量竞争指数
5 对外开放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5.1.1 变量的选取
        5.1.2 数据来源和处理说明
    5.2 模型的设定和相关实证分析
6 扩大与优化对外开放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6.1 促进汽车出口规模增加
    6.2 优化引入外资的效果
    6.3 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资,促进汽车产业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江铃汽车伊朗国际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2章 国际营销理论分析
    2.1 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
    2.2 国际市场营销含义
    2.3 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理论分析工具
        2.3.1 波特五力模型
        2.3.2 PEST宏观分析模型
        2.3.3 市场营销4P组合策略
        2.3.4 SWOT分析法
第3章 江铃汽车介绍以及其营销现状分析
    3.1 江铃汽车发展历程和现状
    3.2 江铃汽车营销状况
        3.2.1 江铃汽车整体营销情况
        3.2.2 江铃汽车出口营销情况
第4章 江铃汽车出口伊朗营销环境分析
    4.1 伊朗宏观环境分析
        4.1.1 伊朗基本信息
        4.1.2 伊朗政治环境
        4.1.3 伊朗经济环境
        4.1.4 伊朗社会文化环境
        4.1.5 伊朗技术环境
    4.2 伊朗汽车行业分析
        4.2.1 伊朗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4.2.2 伊朗汽车行业基本信息
第5章 江铃汽车伊朗营销战略现状和问题分析
    5.1 江铃汽车伊朗营销现状
        5.1.1 江铃汽车伊朗开发历程
        5.1.2 江铃汽车伊朗营销现状
        5.1.3 江铃汽车伊朗营销问题
    5.2 江铃汽车开拓伊朗市场SWOT分析
        5.2.1 优势分析
        5.2.2 劣势分析
        5.2.3 机会分析
        5.2.4 威胁分析
第6章 江铃汽车伊朗营销战略改进和优化
    6.1 产品策略改进和优化
        6.1.1 扩大产品组合
        6.1.2 提升产品质量
        6.1.3 改善售前和售后服务
    6.2 价格策略改进和优化
        6.2.1 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6.2.2 进行差别定价
        6.2.3 价格激励措施
        6.2.4 海外融资服务
    6.3 渠道策略改进和优化
        6.3.1 加强经销商的管理
        6.3.2 发展多级经销商和分销商
    6.4 促销策略改进和优化
        6.4.1 学习当地文化,用波斯语来传播品牌
        6.4.2 新媒体促销
        6.4.3 展会促销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表格
附录B 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交通领域清洁化、低碳化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1.1 高铁和民航取代公路成为主流客运方式
    1.2 公路取代铁路成为主要货运方式
    1.3 以汽柴油为主的交通用能快速增长
    1.4 我国交通碳排总量及占比均上升
    1.5 油品质量升级助力交通排放清洁化
2 影响交通用能宏观因素分析
    2.1 宏观经济与人口发展
        2.1.1 中长期中国经济具备中高速增长潜力
        2.1.2 按照规划中国人口峰值2030年到来
    2.2 模式变化与能效提高
        2.2.1 低碳经济及技术进步促发交通运输模式变革
        2.2.2 燃油经济性提高降低汽车用油强度
3 影响交通用能行业因素分析
    3.1 未来运输量和运输结构分析
        3.1.1 经济发展决定中国运输需求将继续增长
        3.1.2 铁路货运在交通运输业中占比将逐渐提高
        3.1.3 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带动民航运输长期增长
    3.2 汽车保有量及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3.2.1 国情影响中国乘用车饱和值低于欧洲模式
        3.2.2 商用车保有量2020年渐进饱和
    3.3 新能源汽车发展深刻影响汽车行业
    3.4 交通能源多元化发展趋势
        3.4.1 近期天然气是主要的交通替代燃料
        3.4.2 生物燃料成本较高制约其当前发展
        3.4.3 甲醇未来作为过渡能源局部使用
        3.4.4 煤制油作为战略性储备, 难大规模发展
4 交通用能需求预测
    4.1 我国交通用能预测
        4.1.1 交通用能在2030年之后渐进饱和
        4.1.2 2030年之后电力和航煤将成为主要交通燃料
    4.2 交通能源清洁、低碳化趋势
        4.2.1 交通碳排放量在2030年之前达峰
        4.2.2 2030年之后交通碳排放与交通用能脱钩
        4.2.3 油品质量与结构变化促进交通排放清洁化
5 结论

(8)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 ——来自中国汽车产业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述评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溢出与知识溢出
        二、吸收能力
        三、创新与创新绩效
        四、知识创新、知识扩散与知识转移
        五、知识溢出效应
        六、产业与汽车产业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知识溢出的相关研究
        二、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
        三、汽车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评论及本文切入点
    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机理分析与模型构建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内生增长理论
        二、吸收能力理论
        三、创新理论
        四、外部性理论
    第二节 机理分析
        一、知识溢出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二、吸收能力的作用
        三、进一步讨论
    第三节 模型构建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一、初创阶段(1953-1965年)
        二、成长阶段(1966-1980年)
        三、全面发展阶段(1981-2001年)
        四、高速增长阶段(2002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变化
        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小结
第四章 数据说明与指标测算
    第一节 数据说明
        一、数据简介及预处理
        二、工业企业数据库处理结果
    第二节 主要指标的测算方法与结果
        一、知识溢出的测算
        二、吸收能力的测算
        三、创新绩效的测算
        四、控制变量的测算
        五、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与描述性统计
    小结
第五章 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初步回归分析与门槛回归模型构建
        一、初步回归模型分析
        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第二节 门槛效应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知识溢出的门槛效应研究
        二、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
        三、控制变量的解释
    第三节 基于企业性质的分组门槛效应检验
        一、国有企业
        二、民营企业
        三、外资企业
    小结
第六章 稳健性检验与扩展性分析
    第一节 稳健性检验
        一、全部汽车企业门槛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二、分组汽车企业门槛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第二节 扩展性分析(一)
        一、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关系
        二、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的关系
        三、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三节 扩展性分析(二)
        一、产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
        二、产业层面知识溢出
        三、产业层面的弹性分析
    小结
结束语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本文的创新、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一 本文数据的分组情况
附录二 本文研究假设的验证情况
致谢

(9)中国汽车产业FDI的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论文框架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FDI溢出效应
        二、FDI技术溢出效应
        三、FDI挤出效应
        四、FDI溢出效应渠道
        五、汽车产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FDI溢出效应渠道分析
        二、FDI的溢出效应的存在性
        三、影响FDI溢出效应的因素
        四、现有相关研究评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
        三、FDI溢出效应相关理论
    第三节 中国汽车产业FDI溢出效应机制
        一、FDI溢出效应框架
        二、FDI溢出效应渠道及路径
        三、FDI溢出效应机制
        四、FDI溢出效应正负判定
第三章 FDI与汽车产业发展:事实与特征
    第一节 FDI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一、第一阶段——初步发展期(1953-1978 年)
        二、第二阶段——合资探索期(1979-2001 年)
        三、第三阶段——全面发展期(2002-至今)
    第二节 FDI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一、FDI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的发展
        二、FDI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加大研发投入
        三、FDI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汽车产业FDI溢出效应渠道案例分析
    第一节 示范-模仿渠道案例
        一、长安汽车
        二、红旗轿车
    第二节 竞争渠道案例
        一、吉利汽车
        二、夏利汽车
    第三节 产业关联渠道案例
        一、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二、福耀集团——受益于外资车企的零部件企业
    第四节 培训渠道案例
        一、中国汽车产业培训渠道的简单衡量
        二、高端人才带领下北汽的跨越发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汽车产业FDI的溢出效应测度
    第一节 计量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库简介
        二、企业层面的数据处理
        三、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实证结果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汽车产业FDI的溢出效应影响因素
    第一节 实证分析
        一、不同来源结构外商直接投资
        二、地理距离
        三、吸收能力
    第二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FDI总量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
        二、FDI的增长率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显着的负向影响
        三、FDI对中国汽车产业以及相关企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FDI的溢出效应与汽车产业政策和车企战略有较大关联性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当继续鼓励汽车产业引入外资
        二、政府应当加强对外资的引导
        三、应当由政府主导推动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
        四、企业应该有效协调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关系,坚持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Gompertz和岭回归模型的中重卡销量预测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相关理论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汽车市场预测相关理论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中国中重卡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1 商用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2.2 中重卡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2.2.1 重卡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2.2.2 中卡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2.3 中重卡行业政策及演进过程
    2.4 企业竞争情况
        2.4.1 重卡竞争情况
        2.4.2 中卡竞争情况
第3章 中重卡预测指标体系构建
    3.1 中重卡预测逻辑
    3.2 中重卡指标体系构建
        3.2.1 中重卡影响因素初步筛选
        3.2.2 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及结果输出
        3.2.3 五大影响因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第4章 Gompertz模型及岭回归模型应用
    4.1 Gompertz模型应用
        4.1.1 Gompertz模型原理
        4.1.2 Gompertz模型在中重卡历史保有量测算中的应用
    4.2 岭回归模型的应用
    4.3 应用模型测算历史保有量数据
第5章 未来中重卡市场及车型结构发展趋势预测
    5.1 中重卡市场总量规模预测
        5.1.1 中重卡市场五大影响因素趋势预测
        5.1.2 未来中重卡市场五大影响因素预测值
        5.1.3 中重卡保有量预测结果分析
        5.1.4 未来中重卡市场销量预测值
    5.2 中重卡车型结构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5.2.1 中重卡车型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5.2.2 未来中重卡车型结构预测
    5.3 结合发达国家经验探讨中重卡未来车型技术发展方向
第6章 案例分析与结论
    6.1 案例分析
        6.1.1 上汽红岩
        6.1.2 东风商用车
    6.2 结论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宏观经济环境仍将左右2002年商用车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动车排放管控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张昊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2]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D]. 王秀杰. 湖南大学, 2020
  •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D]. 彭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4]基于补贴模式演进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D]. 郑吉川. 重庆大学, 2019(06)
  • [5]对外开放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张超.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江铃汽车伊朗国际营销战略研究[D]. 聂文. 南昌大学, 2019(02)
  • [7]交通领域清洁化、低碳化发展趋势研究[J]. 乞孟迪,柯晓明,王殿铭.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02)
  • [8]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 ——来自中国汽车产业的证据[D]. 王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中国汽车产业FDI的溢出效应研究[D]. 李娟娟.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10]基于Gompertz和岭回归模型的中重卡销量预测与应用研究[D]. 林梅霞. 天津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宏观经济环境仍将影响2002年商用车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